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

时间:2023-03-03 15:57:17

导语:在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建筑施工中级工程师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61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基坑施工

1.1地下环廊对本基坑的影响

本工程在某市商务核心区南侧偏西角部,该商务核心区由众多地块组成,规划中区内有一市政中环地下交通环廊,环廊将各个地块连接起来,并同时为各个地块预留分车道和支管廊,以便日后各地块地下室与之接驳形成互通(通车、通水电及各种管线路)。环廊设计地下2层,其中地下1层为车道,地下2层为管线铺设层,管廊地面为市政绿化及行车道,管廊设计埋深平均8.0~12.5m。

1.1.1环廊基坑放坡侵入本基坑

环廊结构(包括其支管廊及出地面的行车道)位于基坑北半环,其结构距离本基坑设计支护桩最近仅2.4m。由于环廊先于本基坑施工,在施工地下结构时采取放坡开挖的形式,由于当时周边地块都未动工,其基坑放坡较为随意。其大部分基坑放坡上口线均进入本地块红线内,甚至大部分侵入设计基坑边线内2~3m,如图1所示。

图1环廊基坑放坡示意

根据当地安监站要求,当两侧均有基坑施工时,支护系统后不得留下三角形小段土方,避免此小段土方自稳性差从而导致意外垮塌发生安全事故。根据现场环廊基坑放坡现状,原设计支护桩必须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根据环廊回填的不同时间,针对此种基坑现状分2 种情况进行设计修改。其基坑可暂不回填的,支护桩将降低桩顶标高至三角段底面,以便先挖除三角段土体后再施工支护桩。基坑必须回填且可回填的尽快将桩顶标高调整至回填标高。但因回填土为松软不密实土质,对支护桩成孔有一定困难,容易造成塌孔等质量安全事故。为此,根据不同的回填区深度,采用钢护筒辅助进行机械成孔。钢护筒采用16mm厚钢板制作,护筒内径≥D+200mm(D为设计桩径),护筒高度根据实际回填区厚度,宜进入非回填区500mm以上,根据回填土厚度护筒高度一般在2~5m。

1.1.2支管廊距离支护结构过近

环廊结构设计有支管廊、预留的分车道接驳口和疏散通道及风井等。这些结构作为环廊结构的末节,不但进入此地块红线内而且更加靠近本地块地下室外墙。因此要在这之间修筑支护结构空间十分狭小,最窄处仅有不到1.2m的净距。原设计直径1.2m的桩无法施工,若施工支护桩,则侵占地下室外墙。为此只能将桩径减小,通过增加配筋及增加2道预应力锚索来补偿桩径损失。同时成孔机械尚需300mm的作业空间,地下室外墙与支护结构之间已无工作面。因此在地下室外墙采用单边支模的方式进行施工。此段外墙防水先于外墙施工在支护结构上。最终北侧分车道附近D1~D17号支护桩及西侧分车道接驳口处的G1~G9号桩改为双锚索锚拉的800mm直径支护桩。

1.2相邻深基坑处理措施

本地块东侧为环廊出地面的车道,车道中心线为红线,车道东侧为一深15m基坑,本地块施工前该基坑刚刚开挖完毕正在施工地下室底板。两相邻基坑支护结构内侧间距16.0~17.5m。此相邻基坑支护体系也是排桩加锚拉喷锚支护体系。不同的是其预应力锚索为桩间锚固,通过工字钢腰梁锚拉支护桩。由于距离过近,该相邻基坑的预应力锚索可能已伸入本地块支护桩线以内。同时应核实本侧设计的基坑预应力锚索是否伸入相邻基坑支护线内。如果预应力锚索互相侵入,存在如下问题:①本侧支护桩成孔及土方开挖时将伤及对侧已完成的预应力锚索,影响对侧支护体系安全;②若本侧锚索长度超过对侧基坑线,则在锚索成孔时将打穿对侧支护,可能伤及其支护体系,同时打穿的锚索孔将造成无法注浆。

根据以上情况,施工前必须确定对侧支护体系详细情况,同时调整本侧支护体系,尽量减小相邻基坑的互相影响,确保施工安全。为此,项目部协调对侧基坑设计及施工单位,并结合图纸进行精确放样(如图2)。经放样后分析,本侧锚索设计长19m,经倾斜15°后已达到对侧支护桩内侧,为避免造成穿孔将其由原来的6束19m改为7束17m。而对侧的锚索已经进入本侧支护桩0.3~0.8m。因其已经施工完毕,为避免本侧成孔及开挖时伤及锚索,需采取可靠措施进行处理。通过仔细放样分析后认为,若其锚索处在支护桩桩间,则不会对两侧基坑造成影响。即使其锚索在施工时发生角度偏移,但只要其锚索下料长度未增加,其偏移后仍旧无法触及本侧支护桩。因此本侧支护桩必须根据对侧基坑支护桩及其锚索的位置进行定位,以避开其锚索。同时在本侧支护桩成孔及土方开挖中密切关注施工情况及对侧基坑情况,一旦有情况马上停止施工,仔细进行查看。通过施工东侧支护桩及土方开挖,躲避情况良好,未发生伤及对侧锚索的情况。

图2 相邻基坑关系示意

2、基坑监测

根据本工程的特殊环境条件,B1~B29号桩设置为基坑水平变形监测点;C1~C33号桩设置为沉降观测点。基坑监测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变形监测。监测方案、动态数据、监测报告必须在要求的时间内反馈给业主、设计方及施工方作为安全控制及设计修改依据。支护结构顶部最大水平位移Smax<0.3% H(H为相应开挖深度),若大于该值必须采取加固措施。周边建筑物不均匀沉降不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中规定,同时连续3d倾斜速率>0.001H/d时也必须采取加固措施。相关控制值及报警值如下:①基坑支护桩水平位移累计值30mm,速率2mm/d;②基坑支护桩竖直位移累计值30mm,速率2mm/d;③建筑物垂直位移累计值30mm,速率2mm/d。

基坑平面位移及周边在施建筑物在基坑开挖前应进行首次观测,获取可靠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变形监测点等各类控制点初始值。基坑开挖期间按开挖深度确定监测频率:开挖深度<5.0m时,1次/2d; 开挖深度5.0~10.0m时,1次/d;开挖深度>10.0m时,2次/d;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7d内,2次/d;7~14d内,1次/d;14~28d内,1次/2d;28d后,1次/3d。当监测值达到或超过预警控制值时,或遇暴雨后应缩短观测周期,直至基坑回填。

3、结束语

建筑深基坑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在实际施工中,必须结合项目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专项施工方案,围绕控制要点、关键环节有针对性的采取技术手段和控制措施,才能够确保深基坑施工安全有序可控,保证本体项目及周边建筑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高峰.深基坑开挖对相邻建筑结构内力影响的研究[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07.

第2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在工作中得到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发展前景,就需要在工作中顺应时展潮流,以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为主来改进施工方法、完善管理制度,对于工程项目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都进行全面系统的优化,使得其施工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进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基础工程的施工

现代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在建筑行业上也日益显现,仅工程的基建技术就得到空前的发展。根据建设环境和土地质量,地基建设也各有不同。近些年,随着高层建筑的林立,地基的建设的技术水平就显得更重要了。

1.1 沉管灌注桩施工

锤击震动和震动冲击是沉管灌注桩施工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沙层或者粘土层上,而且沉管灌注桩的直径和桩长都有详细的规定,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沉管灌注桩的施工主要优点是成本低、技术简单、工作周期短。这种打桩方式的缺点是易断桩,桩体强度不足。断桩主要是因为拔管时速度过快,而桩体强度弱的问题经常出现在软土层上。根据土质情况我建议软土层的地区尽量不要采取这种打桩方式。符合土质要求的地区,在拔管时尽量降低速度,保证不断桩。

1.2 挖孔桩技术

利用机械或者人工进行挖掘开孔的方式就是挖孔桩技术。如果当地的土质无法达到建筑承载力的要求,而且还不能对地基进行适当的处理,这时就可以考虑对地基进行坚实层设计。这种方法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挖孔时,深度达到1m,这时就要对地基进行混凝土喷射或浇灌工作了,而且要用钢筋对上下圈进行必要的链接。扩孔工作要等到挖掘工作达到指定的深度后才能进行。最后还要进行混凝土浇筑和安装钢筋的工作。根据具体情况,挖孔桩直径和桩体长度要控制一定的比例来满足施工要求。

1.3 钻孔灌注桩技术

桩孔位置的处理是钻孔灌注桩技术最重要的环节。钻孔灌注桩技术对孔的要求很高,钻孔前要先将残渣清理干净,再放好钢筋笼,这都是为混凝土的浇筑做准备的。我国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多采用下钢套筒方式。孔壁的保护措施是采用泥浆来完成的。这种打桩方式利用回转机进行开孔,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同样也被广泛应用。

1.4 深基坑支护技术

坑基越深,危险系数就越高,这就要求高质量的支护技术。但乐观的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支护技术得到了比较高的发展。决定坑基是否符合要求主要依据的技术条件有:土钉墙技术;地下连续墙技术;水泥土墙技术。其中应用范围比较窄的就是地下连续墙技术,坑基深且对环境保护要求严格的工程可以利用这种技术。对于坑基小于15米的情况,采用土钉墙技术,它的优点主要有施工简单、成本低、工程周期短、对环境保护要求低。对于软土层的地区,普遍采用水泥土墙技术。它的优点主要有施工方便、造价低、工作时间短、防漏特点突出等。根据不同情况,我们可以进行选择性施工。

二、混凝土施工

在目前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体积较大,气放热反应较多,并且相当复杂,造成在施工之中一旦发生水泥热化效应不足,容易引起混凝土施工裂缝在裂缝控制之中,通过对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控制的同时,也要做好材料检查工作。控制混凝上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上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根据具体情况和温度应力计算,确定是整浇或分段浇筑。然后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案计算混凝土运输工具、浇筑设备、捣实机械和劳动力数量。常用的浇筑方法是用混凝士泵浇筑或用塔式起重机浇筑。浇筑混凝上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七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上浇筑温度不宜超过。大体积混凝土上分段浇筑完毕后,应在混凝土初凝之后终凝之前进行一次振捣或进行表面的抹压,排除上表面的泌水,用木拍反复抹压密实,消除最先出现的表面裂缝。在冬期施工的条件下,混凝土抹压密实后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再覆盖保温材料(岩棉被、草帘等)。

三、钢筋施工技术

钢筋是建筑工程中的骨头。近些年,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楼倾斜、倒塌,往往是由于工程中缺少甚至不用钢筋造成的。钢筋对建筑整体结构质量和安全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钢筋的施工技术不仅关系到安全问题,也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前提。

3.1 钢筋选型

钢筋型号和原料采购都要严格按照施工管理人员的设计要求进行执行。必要的时候,对于采购回来的原料进行性能测试。施工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施工经验和较强的专业知识。选型的一般依据主要有:建筑工程的钢筋用量;工程的支撑高度;整体结构产生的承受力。钢筋的选型基本没有太多影响,施工过程中监管者要保证工程足够的用量。尽量避免偷工减料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

3.2 钢筋绑扎

钢筋连接技术主要有两类:机械连接和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对于钢筋本身及周围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在施工上比较复杂,不建议采取此种方法。对于电渣压力焊而言,机械连接的优点就凸现出来了,它的优点主要有:操作完全机械化,相对简单;连接质量稳定;工程周期短。钢筋的连接要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在特定的位置进行连接,交叉位置要扎牢。对于变形的钢筋要做适当的调整,保证钢架的功能需求。钢筋绑扎过程中不要将扎丝出现在混凝土保护层里。在施工过程中,监察人员要尽职尽责,及时发现问题。

四、屋面防水技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学技术人员经过不懈的努力,研制出了许多新型的防水材料,如以胶粉、丙烯酸乳液、砂等为原料的防水材料。这样克服了传统材料的一些缺点,使得当下的建筑施工防水工作变得简单。

4.1 屋面合理设计

一个简单而巧妙的设计会让施工变得轻松,也会增加建筑本身的美感。屋面的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方面:建造用途、建造成本、建造标准等。对于要求简单的屋面可以对其进行简单的结构优化,以减少防水面,降低维护成本。在保证使用年限的前提下,根据地区的降水差别确定防水等级。

4.2 合理铺设防水层

防水层对于整个防水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对找平层进行施工时,结合其强度低、刚度小的特点合理分配配料,尽量避免发生龟裂现象。使用的防水材料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到日照问题,选用合格且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铺设。对于一些用作特殊要求的屋面,还要根据用途,进行灵活的改变,做到防渗漏的基本要求。

4.3 雨季施工预防措施

在工程施工阶段,难免会遇到雨季天气,导致防水工作的困难程度加大,影响防水质量。严重时,屋面可能还会出现空鼓现象。应对这样的突发事件,除了设计上的简单改进外,还可以进行干散施工,即使用珍珠岩对找平层进行找平。这种方法可以有效的降低雨季给施工带来的影响。还可以使用一些速干材料加快防水材料的干燥时间,进而加快工程施工进度。

结束语

建筑施工技术具有科学性高、综合性强、技术性要求高等特点。每个施工环节都需要认真完成制定的任务,并符合施工要求。所以,在进行建筑施工中,要严格做好施工中的每一步,才能根本的促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快速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晔.浅议建筑工程工序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2013(02).

第3篇

一、概念及特点

由基桩和联接于桩顶的承台共同组成。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特点:

(1)桩支承于坚硬的(基岩、密实的卵砾石层)或较硬的(硬塑粘性土、中密砂等)持力层,具有很高的竖向单桩承载力或群桩承载力,足以承担高层建筑的全部竖向荷载(包括偏心荷载)。

(2)桩基具有很大的竖向单桩刚度(端承桩)或群刚度(摩擦桩),在自重或相邻荷载影响下,不产生过大的不均匀沉降,并确保建筑物的倾斜不超过允许范围。

(3)凭借巨大的单桩侧向刚度(大直径桩)或群桩基础的侧向刚度及其整体抗倾覆能力,抵御由于风和地震引起的水平荷载与力矩荷载,保证高层建筑的抗倾覆稳定性。

(4)桩身穿过可液化土层而支承于稳定的坚实土层或嵌固于基岩,在地震造成浅部土层液化与震陷的情况下,桩基凭靠深部稳固土层仍具有足够的抗压与抗拔承载力,从而确保高层建筑的稳定,且不产生过大的沉陷与倾斜。常用的桩型主要有预制钢筋混凝土桩、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桩、钻(冲)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钢管桩等,其适用条件和要求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中均有规定。

二、桩基工程施工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打桩工程施工工序多,影响桩基质量的因素较多, 一般有:a.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不够详尽准确;b.设计的合理取值;c.施工中的各种原因。在桩基施工中对质量问题及隐患的分析与处理, 将影响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常见质量问题类别及原因分析打 (压)桩工程常见质量问题有: 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值, 桩倾斜过大、断桩、桩接头断离、桩位偏差过大等五大类。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

1、单桩承载力低于设计要求的常见原因a.桩沉入深度不足。b.桩端未进入设计规定的持力层, 但桩深已达设计值。c.最终贯人度过大。d.其他, 诸如桩倾斜过大、断裂等原因导致单桩承载力下降。e. 勘察报告所提供的地层剖面、地基承载力等有关数据与实际情况不符。

2、桩倾斜过大的常见原因a.预制桩质量差, 其中桩顶面倾斜和桩尖位置不正或变形, 最易造成桩倾斜。b.桩机安装不正, 桩架与地面不垂直。c .桩锤、桩帽、桩身的中心线不重合,产生锤击偏心。d .桩端遇石子或坚硬的障碍物。e .桩距过小, 打桩顺序不当而产生强烈的挤土效应。f.基坑土方开挖不当。

3、出现断桩的常见原因除了桩倾斜过大可能产生桩断裂外:其他原因还有三种:a桩堆放、起吊、运输的支点或吊点位置不当。b 沉桩过程中, 桩身弯曲过大而断裂。如桩制作质量造成的弯曲, 或桩细长又遇到较硬土层时, 锤击产生的弯曲等。锤击次数过多,如有的设计要求的桩锤击过重, 设计贯入度过小, 以致于施工时, 锤击过度而导致桩断裂。

4、桩接头断离的常见原因设计桩较长时, 因施工工艺的需要, 桩分段预制, 分段沉人, 各段之间常用钢制焊接连接件做桩接头。其原因,还有上、下节桩中心线不重合; 桩接头施工质量差, 如焊缝尺寸不足等原因。

5、桩位偏差过大的常见原因测量放线差错; 沉桩工艺不良, 如桩身倾斜造成竣工桩位出现较大的偏差, 打桩过程中,,施工单位切忌自行处理,必须报监理、业主, 然后会同设计、勘察等相关部门分析、研究, 作出正确处理方案,由设计部门出具修改设计通知。

三、建筑工程桩基施工的技术要点分析

1、施工顺序要合理合理的施工顺序,能减少施工难度,所以,在施工方案中要认真统筹,依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先施工桩孔,这部分桩孔混凝土护壁完成后,可保留少量桩孔先不浇筑桩身混凝土,而做为排水井,以方便其它孔位的施工,从而保证了桩孔的施工速度和成孔质量。

2、桩基施工的技术细节

(1)施工时,如果桩身内部的混凝土强度与预先设计的强度相符时,应该将桩静置而且经过蒸汽的养护之后方可施工;在进行沉桩的施工时,利用经纬仪严格的测量,使桩应该保持垂直,误差不超过0.5%,因为偏差较大时,会导致桩身容易开裂。

(2)进行接桩的操作施工时,接桩通常采用钢端板焊接的方式,在桩身离地面一米的距离时即可进行焊接、接桩时要时刻观察两节桩身的衔接情况,保证圆角和直角相互正对,在桩顶清理干净之后要进行定位板固定,接着再将上段的桩吊放在下段桩的端板上,利用定位板将上下段的桩接直,如果在两段桩的衔接处有空隙,要利用锲形的铁片加以焊接固定。接头处坡口槽电焊应分三层对称进行,焊接时应减小焊接变形,焊缝连续饱满;焊后清除焊渣,检查焊缝饱满程度焊接完成后应等接头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差在100以内才能沉桩,一般情况下静压桩等候6分钟锤击桩等候8分钟为宜,不得用水淋等方式快速冷却。

(3)在桩冒和送桩器的选择上,要保持外形上的相互匹配,而且在强度和刚度等的选取上也一定要合格,桩冒和送桩器的下端应该采用开孔的方式来加强桩内部同外界的互通性能,尽量使得每次沉桩的操作都一次到底,避免中间的出现的短暂性停歇;在沉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贯入度不正常,桩身出现略微的偏差或位移时,为了避免桩身或者桩顶的损坏应立即停止沉桩,通过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且加以解决,接着方可继续施工。

(4)对于空心桩一般不进行截桩的操作,如果遇到特殊的情况必须要截桩时,应该采用机械分割的方法将无需截掉的那部分桩身加以固定,然后再沿着钢箍的上边缘进行切割,钢箍绝对不可以利用人力进行强行的截除,可以利用气割法进行切割。

四、建筑工程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1、补沉法预制桩入土深度不足时,或打入桩因土体隆起将桩上抬时,均可采用此法。

2、补桩法 可采用下述两种的任一种:(1)桩基承台前补桩当桩距较小时,可采用先钻孔,后植桩,再沉桩的方法。(2)桩基承台或地下室完成再补静压桩。此法的优点是可以利用承台或地下室结构承受静压桩反力,设施简单,不延长工期。

3、补送结合法。

首先是对有疑点的桩复打,使其下沉,把松开的接头再拧紧,使之具有一定的竖向承载力;其次,适当补些全长完整的桩,一方面补足整个基础竖向承载力的不足,另一方面补充整桩的可承受地震荷载。

4、纠偏法桩身倾斜,但未断裂,且桩长较短,或因基坑开挖造成桩身倾斜,而未断裂,可采用局部开挖后用千斤顶纠偏复位法处理。

5、扩大承台法

(1)桩位偏差大。

(2)考虑桩同作用。(3)桩基础质量不均匀,防止独立承台出现不均匀沉降,或为提高抗震能力,可采用把独立的承台连成整块,提高基础整体性,或设抗震地梁。

6、复合地基法

(1)承台下做换土地基。

第4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到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同时灌注桩施工技术也不断发展,也为后注浆技术的施工与应用提供了改善基础。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之中,是通过使用高压注浆泵,将水泥为主的浆液通过预先埋置号的注浆管输送到桩底及桩侧,并对孔底和桩侧泥皮进行固化、并极大地提高桩端阻力及其桩侧阻力,从而达到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少沉降量的一种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施工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益。

一、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概述

1、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简介

对于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而言,通过对桩身内的注浆管进行预设工序,再对于管道相连的桩端、桩侧注入水泥材料,从而加固桩底和桩侧,增加整体的阻力,提高桩体的承受力度,减少沉降现象的出现,为整体件数工程提高质量的保障。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目前常用于泥浆护壁钻、挖孔灌注桩及干作业钻、挖孔灌注桩等施工操作中。

2、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特性

(1)在建筑施工中,经常出现桩基沉渣、泥皮等现象,使用关注妆后珠江技术,能够有效地对此类问题进行合理控制,同时提升桩基圣体承受能力,减少桩基沉降量。

(2)在对于大直径或是超长桩施工时,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一般会节省材料,减少相应的桩径,大大降低了工程成本。同时有效地应对地质土层,降低工程难度,缩短建筑施工周期。

(3)灌注桩后注浆技术一般使用范围较广,对于不同的地质土层活中强风化的岩层都能应用到,相对其他的灌注技术而言有明显的工程优势。

二、灌注桩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分类

经过多年的工程施工总结和探索,截至目前在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其施工工艺逐步完善,施工体系也出现了不同情况的措施和模式,因此就需要我们在施工之前对这些问题加以完善和总结,从而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效益。

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灌注浆后注浆施工技术按照其注浆顺序和施工工具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前注浆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是通过采用专用的钻孔施工设备在浇筑混凝土桩体之前对桩端、孔壁进行压力注浆,从而形成一个稳定、系统的注浆施工技术;其次,是后处理注浆施工技术,这种施工技术是通过常规的成孔设备来进行预埋注浆的施工措施和方法,其在施工中在注浆桩桩体弄古之后朝着桩端或者桩侧土层进行注浆技术,而且在应用中是以综合性的处理措施和模式。

在施工的过程中,按照灌注桩桩端预留的压力注浆形式可以讲预留的压力分为预留压力注浆桩、预留承压注浆桩、预留注浆空腔注浆桩等。

三、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工艺

目前后注浆有以下几种工艺:

(1)在孔底设置注浆室。采用该工艺时钢筋笼需下到桩底。此种工艺比较复杂,成本也较高,国内很少采用。

(2)灌注桩成孔后,在孔内设置注浆管,注浆管的下端设出浆口,并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包住;并且出浆口的位置要高出孔底30-50cm;灌注混凝土之前,先向孔底到入碎石或块石,使出浆口埋入碎石或块石内,然后再灌筑混凝土。

(3)将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出浆口采用单向截流阀并压入桩底土中30-50cm。此工艺由于采用单向截流阀作出浆口,进行桩身混凝土浇筑时浆液不会灌入阀内,注浆是浆液也不会回流,注浆成功率达97%以上,且压力相对稳定,注浆效果显著。

2、工艺要点

(1)注浆管制作。注浆管一般应采用钢管。其结构分为三部分:端部花管、中部直管及上部带丝扣的接头。花管段侧壁一般按梅花形设置出浆水孔,孔径通常为6-7mm。直径可采用Φ25mm或Φ30mm。对于超长桩,考虑到管内摩阻力对压力的影响,可考虑采用Φ30mm或Φ38mm的钢管。同时,花管段一定要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包裹好,用铁丝等缠绕扎紧,防止渗漏。

(2)注浆管安装下放。当采用第三种施工工艺时,应将两根注浆管点焊在钢筋笼的内圈上,安装注浆管时必须保证注浆管之间的对接,确保焊缝饱满、连续、密封良好;必须在花管全长范围内用胶带、塑料膜或橡胶膜等缠绕紧密,再用胶皮铁丝包裹扎牢,以保证密封良好。

(3)压水试验。压水试验是注浆工艺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预压及疏通注浆通道,以检查注浆管的可灌性与联能性,为注浆做好准备工作。

(4)注浆施工。注浆是注浆工艺中的最后环节,注浆过程要着重控制好注浆压力、浆液水灰比、注浆水泥量这三个指标。

3、施工过程检查与控制

(1)控制钻孔。在进行钻孔工序时,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相关标准,在对孔深、孔径和垂直度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限的管理控制,严谨出现塌孔、漏水等现象的出现。

(2)控制注浆管制作、注浆设备等。在施工设备尤其是用于注浆的高压注浆泵、拌料机等设备要依照规定进行严格的检查,设备的正常运行才能保障施工过程高效性安全性。工程使用前可以对其进行初步的运行检查,同时对于注浆管道牢固性和注浆头密封性,都要进行明确的审查,保证其符合规定标准后才能应用在施工中,严谨草率应付,从而忽视密封性不良和注浆管道杂物堵塞引起的安全问题。

(3)控制浇注混凝土。建筑施工中实行混凝土浇筑工艺时,应对孔内沉渣厚度和泥浆的密度比进行严格的审查,确保其符合保准后在进行混凝土的灌注,同时应注意初灌量的指数,应符合标准不宜过多过少准确保证混凝土的充盈参数,为后续施工提供保障基础。

(4)控制开塞时间与压水试验。在浇注混凝土后的3-5天,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C10-C15时进行开塞。开塞时要在现场观察高压注浆泵的开塞压力,记录开塞情况,要写明开启一根、两根,还是未开启。

(5)控制注浆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工程工程标准进行浆体注入,不能过多或是过少,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施工隐患。

(6)后注浆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后注浆施工完成后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以下资料:后注浆作业记录和特殊情况处理记录。承载力检验应在注浆20天以后进行,但当浆液中掺入早强剂时可以适当提前,灌注桩经后注浆处理后的单桩极限承载力,通过静载试验确定。

结束语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同时也是一种非常先进的施工技术,随着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应用,使得建筑工程中灌注桩的质量和性能有了实质性的飞跃,同时也提高了灌注桩施工的效率,甚至还能够节约大量的施工成本,从而为施工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进而为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中,要想确保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就必须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并且还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才能够确保灌注桩施工的质量和效率。总而言之,为了提高建筑工程中灌注柱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水平,就必须要加大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1]季承龙.注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3).

[2]郭永生,赵红燕.浅谈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控制[J].科技信息,2010(01).

第5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绿色施工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持续提升,建筑行业各项施工技术应用也随之广泛,这也是现代化科技飞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是现代化建筑工程实现施工环境良好型及资源节约型的有效途径。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中,能够有效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施工人员安全,节省建筑材料的运用,也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材料加工费及运输成本,提升土地利用率。因此将绿色施工技术充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势在必行。

1 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内容

绿色施工属于绿色建筑全周期的主要构成,随着社会发展,绿色建筑应运而生,绿色施工及绿色建筑现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理念,所以绿色施工也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施工则是指建筑施工中保障建筑施工质量及安全,并且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及能源节约的理念,采用各类科学技术将施工中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降至最低。绿色施工通常会采用各类技术,比如施工中管理技术、施工环保技术和施工选材技术等。所以建筑工程管理中怎样利用绿色施工技术有效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也就成为目前建筑企业最为关注的问题。国内建筑行业仍是处在较为传统的经济产业链上,传统式建筑施工的主流地位导致各项施工技术不能适应现代化建筑发展需求及要求。

目前国内绿色施工及相关技术应用并未普及,因此并没有良好的系统化施工管理体系,施工管理程度也未能达到较高水平。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施工企业应明确绿色施工的主要理念,为了能够保障绿色施工全过程高效且有序,务必施以科学有效的管理,从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使得企业可以从被动转为主动,提升绿色施工制度化、规划化和标准化的水平。绿色施工管理应构建良好的施工管理体系,编制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及施工战略目标,项目经理可以说是绿色施工的关键负责人,应严格监督绿色施工组织实施和最终目标的实现,指定专门的绿色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督人员对现场进行合理化的指导,使绿色施工能够更全面的进行。绿色施工管理应是总体施工过程中动态管理,包括制定施工规划、前期准备、采购,再加上现场施工及工程验收等。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能够充分促进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应用发展,不断强化施工全过程动态管理,以便有效提升绿色施工技术效果。

2 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特点

绿色施工就是确保施工质量良好的前提下,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建筑施工环保和降耗的效果增强。绿色施工不是独立化传统施工技术,是一项全新技术且涉及诸多方面,最终实现资源合理利用及能源最大程度的节约,污染物质排放大幅降低,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以便适应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需要,符合国内绿色施工原则。施工中经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及工作制度,严格遵循清洁生产及降低物质化生产,选取最适宜的施工设计方案,将绿色施工技术充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这也是现代化建筑施工创新性工程技术的关键。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全过程,绿色建筑项目应充分利用自然界的可再生资源,采用科学合理的节水技术,以便最大程度地降低能耗。建筑材料有害物质含有量应低于国家规定标准,将可以二次利用的材料回收、使用,以便提升建筑施工空间利用率,有效控制施工带来的各方面污染,减小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3 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分析

3.1 节约材料

传统建筑施工往往会耗费众多钢筋、木材、水泥与砂石等材料,这些材料都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应在建筑施工中强化宣传及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节约材料及环境保护意识。建筑施工要不断尝试应用环保型施工材料,让环保型建筑材料能充分的发挥在现代建筑中,建筑施工过程中充分应用这些材料,降低材料损耗。施工中各类木材制品及半制品均需缩减其现场制作,编制科学合理的材料应用规划方案,进行旧物二次回收利用,详细清理废弃材料。

3.2 土地资源的保护

建筑工程施工中绿色施工应充分考虑施工对周边地表环境所造成的影响,施工中务必有效防止出现土壤侵蚀及流失等问题。绿色施工中所出现的裸土情况务必及时利用砾石覆盖,或是种植极易生长的草覆盖在裸土上,确保土壤不会被侵蚀以及风化。若是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存在非常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则应构建良好的地表排水系统,加固土壤斜坡,尽量避免土壤流失现象的出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中存在沉淀池及化粪池外溢等情况则应指派专业技术人员及时处理,最终将外溢的杂物清运出现场,降低其对周边土壤的污染。

3.3 固体废弃物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在开挖好土方之后则要把土体放置在施工现场较为空旷的地方,以便降低运输时其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在地下施工完成之后则应采取原土对其施以回填。建筑工程施工中所产生的碎砖、塑料、装饰碎片、废包装箱及管线等各类建筑垃圾施以科学分类,比如某些塌落度较高的混凝土块可用于混凝土基础垫层中,多余的泥浆可以送至填埋场,有毒有害的废弃物质应经由专业部门施以回收,尽量避免其对土壤产生污染,从而达到高效节能和减排环保的效果。

3.4 废弃排放控制

建筑工程施工中时常伴有粉尘及废弃等物质的排放,这时需要采用针对性策略防止扬尘。施工现场所应用的水泥和石灰及细砂等材料在运输及放置时极易产生扬尘,这不仅仅导致施工材料的浪费,更是污染了环境,施工中应及时清理和洒水。施工现场内若是有锅炉则应采用节能材料,充分控制废弃排放。施工车辆及各类机械废弃排放务必符合相关规定,比如采用清洁能源燃油及燃料等,装设尾气净化器等。施工中务必对现场车辆及各类机械定期检查和维护,以便保障其正常运行。

3.5 场地占用节约

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应对施工场地展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及布局,各类机械设备装置装设位置务必适应于实际要求。将极易泄露的装置设备,或者是具备污染性的各类材料安排于某些交通较为便利的地方或是道路边沿位置,便于施工材料运送顺畅。暂时性的建筑应充分考虑其合理性,应避免出现大规模拆迁。科学有效的安全施工现场用地,合理安排各种材料及机械装置物资等,从而便于施工有序开展。沙子及水泥通常是置于混凝土设备附近,这能够降低水泥运送中产生粉尘及建筑临时占地面积。施工中应合理引进专业性较强的机械及其施工方法,降低机械装置投入及工程占用地。

4 结束语

随着新时代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已然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筑工程中诸多问题的出现,表明了建筑工程持续汇总和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从而推进建筑行业整体进步。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充分缩减能耗,节约施工成本,强化成本控制,可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且有效改善施工工序,使得建筑结构最优化。

参考文献:

[1]龙洪.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J].门窗,2014(7).

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得到了普及和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但是,从目前来看,建筑工程中仍存在着许多的质量问题,渗漏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之一。一旦房建工程出现渗漏问题,将会对建筑的外观、质量、强度、寿命、功能等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要充分重视,做好房建工程的防渗处理工作,尽可能减少渗漏的产生。

1、建筑工程渗漏常见因素分析

1.1、墙体材料影响

墙体材料是导致建筑工程渗漏的重要因素。外墙装饰材料。现代建筑工程多采用不透水材料,水泥浆则是较为常见的粘结材料。勾缝水泥浆或灰浆不饱满都会导致空腔出现,进而形成较小的裂缝。在风压作用下,水就会钻进空腔,导致渗漏。外墙抹灰。现阶段的建筑工程施工中,一般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外墙抹灰。但是,由于外墙整体垂直结构误差、灰体强度不足等因素,会导致外墙裂缝的出现,进而导致建筑物渗漏问题。铝合金门窗。在铝合金窗台低处没有设计泄水孔,或铝材接缝没有使用密封胶进行严密扣接,都会造成雨水沿孔洞深入墙体,导致漏水。

1.2、设计因素影响

设计人员只绘造出鹰咀结构,对于滴水线以及窗楣线设计不当,房屋窗户置于墙体之外。在张力以及风力等影响下,雨水会越过线的边界,出现漏水现象。对于拼缝式的外墙饰面砖设计,若没有填充填料,很容易导致漏水。此外,若涂抹外墙时,没有对保护层进行外部保护,或者设计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抗裂标准进行设计,在温度变化较大时,就会出现墙体裂缝现象。

1.3、施工的原因

具体原因如下:①施工操作方式不当。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施工,整体施工流程欠缺标准化、规范化,会导致接口粘合不牢固等问题,进而出现渗漏现象。②砖墙结合处与混凝土构造柱渗水。由于该部位砂浆不饱满,很容易产生裂缝。同时,钢筋混凝土线胀系数较大,交接处漏放拉结筋,会导致裂缝产生。打底砂浆标号不合理,基层浇水湿润不足等等,均会导致开裂。③砂浆饱满度与密实度不符合标准,很容易出现渗漏隐患。

2、房屋建筑施工渗漏的地方和产生的原因

2.1、卫生间渗漏

卫生间渗漏是建筑物渗漏比较常见的问题,由于卫生设备在安装的过程中包括很多输水管道,在安装的时候要注意输水管是否有质量问题。例如对排水管道要进行预埋处理,如果没有预埋很容易使管道损坏,受到阳光或者雨水的侵蚀很容易导致管道破裂或者排水出现故障。还要在卫生间的周围进行混凝土浇筑,它可以起到防水和固定的作用。在设计卫生间的时候要合理,特别要重视暗埋管的处理工作,一旦暗埋管出现问题或者损坏了,就会出现渗漏,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卫生间还有很多地方很容易发生渗漏,水龙头、便池等,就需要针对容易出现渗漏的部位进行处理。

2.2、外墙渗漏

外墙易渗漏的主要原因有:自身裂缝,抹灰层的裂缝,填充墙砌体砖的裂缝,外墙施工中留下的模板穿墙螺杆孔、悬挑脚手架预留槽钢洞等预留洞孔,尤其是剪力墙中的孔洞,在封墙时没有密实,导致裂缝的出现。填充墙砌体砖的裂缝主要是填充框架出现选用梁柱材料不当,导致梁柱因各种因素变形、坍塌;还有就是由于施工技术的不合格,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砌筑填充墙时,垂直方向的头缝砂浆如果存在没有封闭严实的情况,就会使水平方向的灰缝刮浆进入砖孔中,从而导致渗水。

2.2、屋面渗漏屋面的渗漏主要表现在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天沟、檐沟、出气孔管道及落水口漏水等。

山墙和女儿墙泛水部位的渗漏:观察屋面有渗漏现象的,可以在屋面对应室内渗水的位置查看,找到山墙、女儿墙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连接泛水部位的裂缝。出现裂缝的原因:选材的不合格,每一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选择材料不当的话,在相同的温度下,砖砌体和混凝土的变形值不同,而在其连接部位就会产生毛细裂缝,在处理渗漏环节没有按要求进行。如在山墙、女儿墙连接处的防水层没有做成圆弧形,有的防水层在连接处没有做到位,有的嵌填不严密不牢固,形成裂缝渗水的多发部位。

屋面排水沟、檐沟和落水口的渗漏: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设计不合理,使得落水口高于沟面,这样整个层面的排水就会发生不畅通的情况,严重的时候会积水,因此产生渗漏。另外,施工时落水口的预埋管没有紧贴基层,落水口没有完全密闭,防水层施工时又增设附加层,这些都容易造成渗漏水。

2.3、露天阳台和外墙渗漏问题

阳台和外墙一般是露天建筑,只要刮风下雨,这些地方都会接触到水,是一个很容易发生渗漏的地方,一般这些地方是会进行防渗漏层的施工,如果这些地方还会出现渗漏情况,很大的可能性,就是房屋建筑施工工序和施工材料方面出现问题。

3、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3.1、卫生间防渗漏技术的具体运用

卫生间用水频率是非常高的,这个地方在进行防渗漏层处理时,一定要注意管道防渗漏层的处理,因为卫生间的水大多都是通过管道流动的,特别是管道与管道接口处,一定要衔接好,同时进行防渗透层的施工;卫生间进行防渗漏层设计时,一定要注意防渗漏层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一切都按照施工标准进行卫生间防渗漏层的建筑施工。厨房防渗漏技术的具体运用,厨房是人们进行日常生活饮食的地方,这个地方用水非常多,房屋建筑施工人员对厨房进行防渗漏层的处理时要根据排水管道的大小和多少,进行防渗透层施工材料的选择,根据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厨房设计,购买简单实惠的管道材料和防渗漏材料。进行具体防渗漏层施工时,一定要保证施工地方的干净和平整,施工工艺一定要严格按照防渗漏技术要求标准进行。

3.2、屋面防渗漏技术措施

屋面防渗技术的措施通常有以下四方面:1)选择防渗漏材料,在选择防渗漏材料的时候要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工程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国家对相关材料的要求,并且不同的防水材料施工要按相应的施工验收规范组织施工。2)在浇筑钢筋混凝土时尽量不要间断,要按照规范要求,避免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裂缝,埋下渗漏隐患;另外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振捣密实,尽量避免有漏浆、蜂窝、钢筋移位和麻面等现象发生,注意保证屋面板的施工质量。3)屋面防水的前提是找平层,找平层的结构整体性和强度、刚度不仅要合格,还应该有一定的坡度,防止形成积水渗漏,最后对于面积较大的水泥砂浆找平层上还要预留分隔缝,并对分隔缝的间距进行合理设置。

3.3、露天阳台和外墙防渗漏技术的具体运用

这两个地方要注意购买的防渗漏材料质量,如果材料的耐水性和持久密封性比较差,不管房屋建筑施工人员的施工工艺和方法有多正确,在人们居住的过程中,久而久之,一样会出现渗漏现象;在防渗漏层具体施工方面要控制好施工材料的比例和施工标准误差;防渗漏层施工完后,要注意做好现场管理的相关工作,防渗漏层干后要做好检测工作。、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能够看出,房屋建筑中的渗漏问题会对建筑的整体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施工单位应该应用合理有效的防渗漏技术,从施工材料、施工技术方面着手,全面的分析问题,保证施工的合理性,整体提高房建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峰平.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3,06:150-151.

[2]徐美英.房建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16:148.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依据相关设计标准以及施工规范和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应该在基础底板、墙、粱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设置后浇带,这种方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后浇带施工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施工要点与技术要点,不得出现违规操作和麻痹大意的现象,以更好的确保后浇带施工的质量和整个工程的质量。

1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的主要类型

在结构施工阶段做好各种防裂措施是房屋建筑施工的重要步骤,目前国内外使用较为普遍的方法是减小对混凝土收缩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常用的做法是设置施工后浇带。后浇带按其作用可分为四种:

1)沉降后浇带,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层建筑主楼与裙房之间的沉降差。

2)收缩后浇带,则是针对混凝土容易发生凝结后收缩开裂的现象。

3)混凝土容易因温度变化而产生拉裂,此时的后浇带施工则为温度后浇带。

4)在房屋建筑面积过大时,结构容易受到温度变化影响而出现混凝土收缩开裂,此时则选择伸缩后浇带。后浇带的施工的基本原则是遵守施工工艺和设计要求,严格禁止由于处理不当所造成的质量事故,避免开裂渗精等威胁到建筑物质量以及使用安全的现象出现。

2建筑工程后浇带的设计要点

2.1后浇带设计中的技术要点分析

建筑工程在施工前,都要进行严格的工程设计,其中包括对后浇带施工的设计,只有在这个阶段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确保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才能为具体的施工行为提供技术方面的依据。

(1)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如果房屋建筑物的梁、板的跨度不是很大,可以考虑在施工过程中一次性配足钢筋;如果梁和板的跨度比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将钢筋焊接好。

(2)后落带在未浇筑混凝土之前,不能将建筑物上面的部分模板进而支柱拆除,要等浇筑混凝土后,且混凝土凝固好了以后再拆除模板和支柱,以避免梁拆除以后使板、梁在这种情况下形成悬臂,进而引起房屋建筑的梁板变形。

3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要点

3.1后浇带的设置

3.1.1选择后浇带的浇筑位置

后浇带在浇筑的时候,应该选择受力最小的混凝土构件部位,一般不能将后浇带设置在剪力墙的中间部位,后浇带设置在梁、板的反弯点周围是最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部位不会因为剪力或者弯矩太大而给构件本身带来较大的压力。

3.1.2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断面形式

在进行后浇带的断面形式选择过程中,一般要使后浇带和混凝土结构有一致的断面形式。后浇带的断面形式有平直缝、阶梯缝、企口缝以及“V”形缝,但是较常用的是平直缝。当工程中的墙和板的厚度在60cm以上时,通常用企口缝,在30cm以下时采用平直缝,而在这两者之间时采用阶梯缝。在浇筑后浇带的时候应该避免出现直缝,这样才能。有效防止结构由于受到压力而出现变形作用。垂直施工缝混凝土浇筑后达到初凝时就要用压力水冲洗直至出现骨料,并将钢丝网冲洗干净。

3.2遵守工艺流程,合理控制后浇带的间距

在对房屋建筑进行结构设计的时候,应该对后浇带的设计进行尽早的考虑与合理的设计。有些后浇带的设置是基于对建筑物沉降的考虑,这就要求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的掌握施工的工艺以及施工的先后顺序,以便保证后浇带的设置不会违背设计的初衷。另外,还应该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各种施工的原则、施工的顺序、工艺等,各项施工环节都应该按照基本的技术参数进行。

施工过程中后浇带预留与设置的基本参照标准时设计图纸。大多数情况下,在对矩形构筑物进行后浇带设计的时候,后浇带的间距以30~40m为宜,而后浇带的具体宽度在按照建筑物本身特征进行设计的同时,还应该对是否有利于施工做给予考虑。同时,房屋建筑的结构构造也是在进行后浇带设置时应该考虑的因素,通常情况下,后浇带的宽度为700~1000mm。

另外,还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后浇带设置处的钢筋使用。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处的梁板受力钢筋必须是贯通的,不能断开。对于钢筋的具体使用情况应该按照梁和板的跨度进行确定。

3.3把握后浇带的施工温度和浇筑时间

3.3.1后浇温度带

浇筑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该符合设计要求,一般要保留2个月以上。另外,因为施工的材料以及施工的具体季节不同,因此,在施工之前的准备阶段中应该在施工图纸将一些由于天气原因而需要将后浇带浇筑的时间延后的工程标注出来。后浇带混凝土要选择适合的浇筑温度,以保证新老混凝土结合良好。最好的温度是10℃,这符合热力学的收缩和膨胀的最佳结合点。后浇带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在两天之后选择适当的时间收关,防止混凝土出现干裂,收关的最佳的时间是早上或傍晚。

3.3.2后浇收缩带

混凝土结构在施工完毕2个月时,其收缩情况就会达到60%以上甚至终止,因此2个月之后就可以进行后浇带的闭合。

3.3.3高层建筑、裙楼混凝土结构及基础

对于以上结构而言,一般要等到地基沉降结束之后才能开始后浇带的浇筑,这种后浇带就是后浇沉降带。高层建筑的主体结构通常和裙楼一起施工,但是由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施工量以及施工难度较大,且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所带来的荷载沉降更严重。因此,进行后浇带的浇筑需要等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完全沉降之后。但是有时还考虑其他的因素,如施工的成本等各方面的综合影响,可能会改变浇筑的时间,将其提前。

3.4后浇带的封闭措施

施工中进行后浇带封闭时应该注意后浇带两侧混凝士浇筑质量的质量控制的关键点,要时刻防止出现漏浆,或混凝土疏松等情况,因为这将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施工单位应该对此指派专门人员监督和管理,以保持后浇带内的清洁,防止后浇带内的钢筋锈蚀,或钢筋被压弯、踩弯。

3.5后浇带的保护措施

在封闭后浇带之前拮构设计者应在图纸上明确提出后浇带附近一定范围内不得堆放施工材料,并对施工荷载做好限定和后浇带两侧的临时支护。快拆体系的模板是目前很多施工工程中采用的模式,这样的情况下更加应该注意后浇带附近的支护质量,做好各种防护措施,充分考虑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防止在拆除模板过程中,由于支撑松动、移位等造成结构开裂所引起的后浇带的质量损害。基础承台的后浇带留设后,应采取保护措施肪止垃圾杂物掉人。保护措施可采用木板覆盖在承台的上皮钢筋上,盖板两边应比后浇带各宽出500mm以上。地下室外墙竖向后浇带可采用砌砖保护。楼层面板后浇带两侧的梁模及粱板支承架不得拆除。

4小结

综上所述,在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是一项重要的施工内容,后浇带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建筑的整体质量,因此,对后浇带施工的技术要点进行探讨,有利于提高施工的水平和质量,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建设的实施,对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众所周知,钢筋作为砼结构的一项主要受力材料,可以说是砼结构的骨架,对其内在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应该积极采取各种手段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降低钢筋工程事故发生率。而施工技术,可以说是保证质量的主要手段。

1 钢筋量计算

在建筑工程里,计算钢筋量需要结合钢筋图集和结构施工图来具体分析。不仅可以准确计算出钢筋的理论重量和配筋的长度,还可以为工程的质量打下良好基础。

2 钢筋质量检查

一般来说,钢筋都是现场搭设加工棚现场制作的,并有专门的地方堆放原料和成品钢筋。工程需要的各种钢筋在施工之前便按图纸翻样,然后再计划做出下料表,经过审核后发到工地上,才能下料。成品钢筋需要按照要求严格的依照各自的规格与编号来堆放和标识出来,并且需要放置在塔吊回转的半径之内,方便运输。

所使用的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明书,其规格和等级等都要达到设计的要求,还要按照规定进行抽样检验并检验合格。使用后需要注明使用此批钢筋的楼层位置,便于日后进行结构的分析,以保证工程的质量。钢筋在堆放时,需要按规格整齐堆放,并在地方与钢筋之间设置好垫架,并排水要通畅,同时要防止钢筋污染和锈蚀。

3 剪力墙钢筋立筋

在基础钢筋完成后就要对挡土墙钢筋立筋进行插筋。这项工作需要按剪力墙的具体施工状况来完成,若是分两次,第一次只需要按照搭接的要求预留出高低槎插短钢筋即可。若是只有一次,那么直接按照墙的高度将其一次性插到顶部。而插筋就是把墙立筋按照墙立筋的间距的要求插在基础钢筋里。在基础砼的施工完成之后,便可进行墙筋施工。施工过程中若是遇到墙筋两次施工的状况,需要先把立筋接长后按水平筋的间距进行水平筋的跳绑固定,

固定后逐层绑扎钢筋。有暗柱的情况比较容易固定,可以此作为固定柱。墙筋接长时,14以上的钢筋需要通过焊接来接长,而其他的则可直接绑扎。另外,在进行墙筋的绑扎的时候,像靠柱子一侧的两格钢筋以及底部、顶部需要全部进行绑扎,而其他的地方可以隔一绑一,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施工的质量也有保证。

4 主次梁钢筋的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主次梁钢筋的施工需要格外注意。主次梁的上部齐平的话,由于高度不同,次梁置于主梁上,上部的钢筋按此布置,只需满足保护层和间距即可。对于特殊情况还是要根据现场的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施工时的主次梁截面不同,在主次梁上部齐平时,上部纵筋的位置便随意,可上可下,但是必须经过设计的确认方可实施。主次梁若是下部齐平,主梁的下部筋在次梁下部筋的下面。

5 剪力墙钢筋的 施工

剪力墙里连梁,要很好的控制抗震锚固的长度。对此,需要考虑的问题主要有钢筋的等级、锚固位置的混凝土等级、是否抗震。锚固要按混凝土计算,结合抗震锚固的要求,来得出梁钢筋锚固处的混凝土强度。此外,普通连梁的锚固和钢筋直径没有关系。剪力墙的施工过程中,有时会遇到钢筋长度不足而引起的节点处绑扎不好的状况,这就需要对抗震因素和外在冲击力进行充分考虑,以防止构件被损坏。

6 钢筋安装和绑扎

钢筋安装施工时,其主要控制点为由施工单位所出具的监理来见证并取样的检测试验。这其中包括了抗拉抗弯试验。再就是钢筋的评定表以及厂家证明资料。除此之外,对钢筋进行力学性能的检查也是必要的。具有抗震设防的结构,钢筋使用必须是抗震钢筋,抗震钢筋必须滿足:a)钢筋实测抗拉强度与实测屈服强度之比不小于1.25;b)钢筋实测屈服强度与屈服强度特征值之比不大于1.30;c)钢筋的最大力总伸长率不小于9%这三条 ,以保证钢筋纵向受力的强度及伸长率符合抗震设计的要求。特殊部位的钢筋还要对钢筋的化学成分或其他技术的检验,检验合格之后便可以对钢筋进行连接和安装了,安装必须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和规定以及设计的要求来进行。

7 钢筋安装后的检验

安装结束后,不可掉以轻心,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严格的施工检查是很必要的。检查的内容主要有:按照施工图纸来对钢筋的数量、间距以及直径等进行核对,检查负筋位置是否恰当;检查绑扎位置是否正确,安装位置的偏差是否在规定范围之内;检查搭接长度、接头位置、混凝土的保护层达标与否、绑扎是否牢固、垫块是否均匀以及预埋件的数量、规格和位置。

另外,还应该做好其验收工作。这项工作主要包括隐蔽验收和材料复试。前者是根据验收表格进行现场的比对检查,后者是准备钢筋的复试合格报告。如若没有,则为钢筋不合格,需要有合格报告,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以防止工程质量安全事故的产生。另外,钢筋验收时查看其支撑体系也是一项必要的内容,因为支撑体系不牢固,可能使钢筋骨架失稳变形,倒致构件受力状态改变,而影响结构安全。

8 结束语

随着今年来我国的建筑科技的飞速发展,对于钢筋施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钢筋工程的质量受到设备、原料的质量、工艺以及技术水平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些质量问题,而这些问题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在施工中必须把握好钢筋施工的要点,针对现场的具体情况,安排完成合理的施工工序,确保施工质量和减少安全事故。钢筋工程施工对整个工程具有重要的影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并不断地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谭华.建筑施工中的钢筋施工探讨[J].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2(08).

[2]侯振江.建筑项目钢筋工程施工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4).

[3]闫玲,李红艳.浅谈建筑钢筋工程施工[J].世界家苑,2011(02).

[4]刘宝田.试论建筑工程建设中钢筋施工的质量控制[J].中国房地产业,2012(11).

第9篇

关键词 建筑 土建 工程 施工 技术

一、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1.建筑工程的配合应用。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做到相互配合,在混凝土施工技术所用到的机械设备进入机房之后,在土建施工技术上就要求及时地采取封堵措施,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专用的机械设备零件的丢失或损坏。在施工中,还要清楚机械设备所能承担的施工范围和施工重点,必须做到有专业的管理人员签字确认,还要严格审核建筑工程所申报的机械设备运输的吊装计划,采取措施落实机械设备的占据空间与最终走向。

2.建筑外墙结构施工时的土建施工技术要点。配合建筑工程的外墙结构施工中需要把握好土建施工的技术要点,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水平。在进行建筑工程土建专业结构风道的施工中,要充分利用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外墙作为正压送风的风道,在消防系统中的排烟风道以及卫生间的送风通道施工中也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实施,要注意将制作好的钢丝网固定在设计好的位置上,并按照相应的比例将胶水和水泥配合在一起后再进行粉刷。在土建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要确机械设备的甩口位置和甩口的方式与截面,要注意把建筑楼板上的预留洞孔和与建筑设计图纸上的位置进行认真的比对复核,并要将所得数据进行记录形成相关会议纪要,以便及时快捷的查找。除此之外,还要认真仔细地检测土建施工中管口的焊接是否合格,检测新接上的立管上口的风度是不是符合设计的总体要求。

3.土建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配合重点。在土建工程中,土建专业的配合重点就是要在与给排水专业配合施工时为其提供找平层厚度和屋面隔热层的厚度,这样才能保证建筑工程的下水口位置的精确,这就需要在敷设雨水的下水管道时要先做好接管工作,然后再进行柱子钢筋的绑扎工作。土建施工在与空调专业以及暖通专业配合的时候,必须明确的确定卫生间、厨房以及卧室的排气孔与排风孔的位置,还要做到百叶窗与外墙的风口要进行统一的安装及装修。除此之外在与电气专业配合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照明线路和线槽的铺设,如遇高层建筑就要注意每隔三层就要设置并安装防雷的均压环,这样做才能有效提升建筑物的防雷效果。

二、建筑土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防水施工技术。防水实际上就是在与水接触的部位防渗漏、防有害裂缝的出现。我们应该遵循正确的设计原则,综合治理、多道设防、刚柔结合、防排并用、复合防水、全面设防、节点密封,合理选择防水材料和施工工艺。

对于屋面防水,本文提出了一种较为新型的施工技术,即聚合物水泥基复合涂膜施工;这种施工技术首先做好板缝、节点和基层处理。塔楼屋面及裙楼屋面施工时涂膜应分遍涂布,先涂的涂料干燥成膜后方涂布后一遍涂料。铺设方向互相垂直,最上面涂层厚度不小于1 mm.涂膜防水层的收头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不得出现流淌和堆积现象。防水层反起墙面不少。

对于外墙防水,宜采用加气砼砖墙施工,即为防止抹灰层开裂空鼓,加气砼砌块墙体抹灰前先在两种不同材料之间的界面挂钢丝网。钢丝网固定后再进行基面处理,20%的108胶水,再掺以15%的水泥配成浆体涂刷。基面处理后再进行抹灰层施工。砌筑时严禁使用干砖或含水饱和的砖。不得随浇随砌。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控制10±2 mm范围,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80%.一般分三次砌到顶,采用钢筋砼过梁。在后续的防水层施工中,SKK水性超低污染氟涂料(二液防污型)在找平层上以十字交叉各刷一道,厚度3 mm,施工完后应及时进行淋水养护。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放热反应是相当复杂的。一旦产生的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拉力极限值时,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控制混凝土浇筑块体因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升、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里外温差及降温速度,防止混凝土出现有害的温度裂(包括混凝土收缩裂)是施工技术的关键问题。

3.钢筋连接施工。钢筋连接施工中有需要规范的问题,比如机械连接、焊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按受拉区不宜控制。如遇钢筋数量单数时,百分率略超过些也是符合要求的。绑扎接头面积百分率控制:受拉钢筋梁、板、墙类不宜大,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梁受拉钢筋不应大于50%,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因此梁中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是一个底线,不应越过,其他构件则可以放宽,但必须满足搭接长度的要求。如般柱子钢筋(特别是构造柱),也可设置一个搭接头,这将方便于施工。

4.屋面施工。屋面施工主要环节应该属于屋面的防水施工,通常采用传统的防水卷材,包括沥青防水卷材、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三个系列。

三、土建施工技术的发展趋势

土建施工技术与建筑工程安装技术配合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建筑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安装施工的时间也越来越受到土建施工进度的影响。所以,建筑安装的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土建施工的进度对安装进度进行合理安排,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进度。然而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与矛盾,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其他专业的施工进度,所以建筑施工企业要对土建专业的施工与其他专业施工之间的影响与制约关系进行研究,以达到准确把握各专业间的最优配合,通过合理安排建筑工时与工序来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

四、建筑施工中土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土建施工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土建工程的发展与土建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土建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土建工程的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工程企业只有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来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建筑企业需要不断加强对土建施工技术的研究。另外,土建工程的施工人员只有具备专业的知识与技能才能有效保证施工质量,而采取措施强化对土建施工现场的基础管理还能增强建筑企业工作人员的归属感与责任感。由此可见对建筑施工企业的全体职工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与安全施工技术指导对消除土建施工中潜在的问题与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