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3 15:57:24
导语:在文化产业管理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近年来,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与加大财政资金支持是分不开的。2010~2012年,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累计投入1.57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0511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5202万元,带动了自筹资金4.3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中央财政贴息资金1.37亿元,带动了自筹资金41亿元和银行贷款45.45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项目。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财政资金、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占产业化经营项目的比重分别为3.1%、48.5%和48.4%。从投入构成情况来看,自筹资金所占比重与银行贷款相当,财政资金比重则非常小,由此可见财政资金的“引致效应”非常显著。这些财政资金共支持龙头企业3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8个。扶持了416个产业化经营项目(贷款贴息项目222个,财政补助项目194个),其中种养殖项目135个、农副产品加工项目270个、农产品储藏保鲜和产地批发市场11个。从经济效益来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新增农产品加工能力24.3亿公斤,水果生产能力1952万公斤,茶叶260万公斤,油料33万公斤,竹笋3224万公斤,蔬菜3795万公斤,其他农产品1305.5万公斤,肉类382万公斤,水产品208.6万公斤。
新增产值142.69亿元,新增利税16.29亿元,净利润11.35亿元。从社会效益来看,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可以带动农户10.7万户,带动18.3万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43.5亿元,社会效益显著。通过对农业产业化项目进行持续大力的财政扶持,福建省逐步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有效提高肉禽蛋奶、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储运能力,壮大了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了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对推进福建省现代农业的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以及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在财政支持和产业化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
(1)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够。受产业化经营项目财政资金“僧多粥少”的局限,虽然财政支持资金逐年都有增加,但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求相比,仍有不足。在扶持项目的选择上倾向于面面俱到,导致有限的资金使用较为分散,对一些发展势头较好、带动作用明显的企业难以给予有力的、连续的扶持。
(2)项目管理滞后。项目的申报和评审、项目资金拨付和验收等项目相关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如涉及到项目的补助原则,一般执行先建后补的原则和先用自筹资金再用财政资金的原则,但在具体项目实施中,项目部分资金使用是交叉的,项目进展中也是不平衡的,可能需要用到财政资金的部分率先完工,自筹资金部分滞后完工,以及部分项目建设年限跨度超过设计年限,因此实际工作中,管理制度如何灵活运用和如何进一步完善,需要每个管理者深度掌控。
(3)项目管理人员能力弱。部分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管理者以农民为主,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市场意识淡薄,缺乏市场开拓能力,缺乏长远的发展眼光,难以适应产业化项目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管理人员缺乏必要的经营管理知识和管理合作组织的必备能力,使其难以规范运作。合作社治理结构、经营组织、帐目管理等运行机制还不完善、不健全、不规范。有的虽然成立了理事会、监事会等组织机构,但日常运作包括重大事务决策往往个别人说了算,不按章程办事。
(4)财政支持的效果不够明显。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联结关系不够紧密,企业与农户之间收购产品数量、价格大部分无签订合同,公司与农户的协作关系难以稳定,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程度还不高,产业化组织运行机制不完善。致使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带动农民增收的效益依然不够明显。(5)项目管理重视不够。部分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对项目管理的重视不够,尤其是部分基层部门,把农业产业化项目作为争取财政补助的一种方式,或作为个人的一种政绩,而不是真正想在项目上有所为,不注重项目管理,导致很多项目不按规章制度执行或执行得不规范。项目申报时把关不严,或提供虚假夸大信息,造成立项决策失误;建设实施阶段政府部门容易介入干预项目的正常实施,同时却又缺乏有效的监管检查,出现“越位、缺位”现象。由于对项目管理工作的不重视,许多部门往往重视立项评审而忽视建设管理。有些部门一旦确定了这批财政支持项目名单,就将工作重心转向划拨资金或者着手准备下一批项目名单,而忽视对项目的跟踪和管理。由于政府部门非项目法人,既不能代替农业产业化项目对所涉及的资源进行配置,也不会制定有关项目进度、成本和质量的全面计划,再加上缺乏有效的监管措施,最终导致了项目实施绩效不高。
(6)项目管理积极性不高。部分管理人员对项目管理处于“被动”状态。在产业化项目的管理程序上,一般都是省农业综合开发部门下达指标和计划后,市县部门仅对企业项目情况进行调查并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产业化项目,并没有对项目立项具有审批权和决定权。在此管理模式下,受指标和额度不确定性的影响,不利于市县部门在计划下达前对项目实施和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管理,制约了市县对项目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农业产业化组织对成员不进行利润二次分配,不能充分体现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好处,缺乏合作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致使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许多企业无法做到根据会计业务需要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设置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或委托有关记账机构记账、核算,财会人员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原因是会计人员缺乏,影响了财政资金的监管。
2规范和加强财政支持产业化项目的建议
2.1加强项目的立项评审工作
(1)做好项目储备。选择好的项目进行扶持是项目管理最关键因素之一。应对各个项目进行充分比较,深入挖掘项目潜力,做好项目的筛选、可研、设计等前期工作,全面分析评估,选择重点扶持带动辐射能力强的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好的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提高财政支持资金带动力和影响力。
(2)完善专家评审制度。财政支持的农业产业化项目都应经过专家评审,以确保项目的公平公正。根据重点扶持的项目类型和特点,选择涵盖相关行业理论水平高、熟悉政策、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进一步健全专家库。项目库专家库应实行动态管理,适时调整更新,适应项目立项需要。对公信力差、责任心不强、存有私心的专家,从专家库除名,不再聘用,保证评审科学公正。
(3)确保报告材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在项目评审时,可研报告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项目财务审计报告应由有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户数,以工商部门注册或审计结果为准。在此基础上,应组织相关专家深入项目现场进行调查研究,杜绝弄虚作假或过分夸大。这样既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不会遗漏,同时又防止对企业进行过分包装,提高评审质量和实际效果。
(4)探索“简政放权”。通过进一步明确省、市、县农业综合开发部门的管理职责,在严格执行现行项目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积极探索简化和下放省级部门项目管理权限。在培育市县部门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上,下放部分项目立项审批权,扩大项目计划调整权限,委托市县部门开展项目验收工作。通过这些管理手段来优化市级、强化县级管理职责,激发市县基层农业综合开发部门项目管理主动性,提升全省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水平。
(5)做好宣传工作。在涉及农民利益时,应坚持“一事一议”和项目公示制度,广泛征求当地干部群众意见,积极争取农民理解支持。应避免项目启动后,因得不到群众支持而无法继续开展。
2.2抓好项目的建设实施
(1)加大督促落实力度。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重点加强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资金使用等环节的经常性监督检查,及时了解掌握面上情况,及时协调解决存在问题,切实消除阻碍施工的各种因素,推动项目加快实施进度。
(2)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农业产业化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度既是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也是农业综合开发部门实行财政扶持资金监控的有效手段。严格实行招投标制度,可规范项目的建设活动,避免浪费财政支持资金。
(3)完善通报制度。项目进展情况应由各县、市(区)农发部门应定期逐级上报,保持与项目单位紧密联系,督促项目单位按计划进度完成项目建设要求。
2.3加强制度建设,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1)加强资金监管。严格资金财政报帐制,实行专用账户和统一核算。项目单位应认真核对原始凭证,确保报销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严禁挤占、挪用财政支持资金,严格遵守“不报账不拨款”原则。对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弄虚作假的,要责令限期整改,停止项目资金拨付,追究相关行政和法律责任。
(2)完善有关政策。对投标单位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制定合理的监理合同和考核办法,加大对项目建设的监管力度。完善项目竣工验收检查办法,加强资金管理,重点应核查财政支持资金的使用是否偏离农业产业化政策,项目资金是否按计划使用到位。坚持项目审计原则,在项目完成后,应组织审计单位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效益情况进行审计,充分发挥审计在项目建设中的监督作用。
(3)强化绩效管理。制定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主要指标考核,量化关键环节要求,从项目完成情况、项目监督管理情况、资金管理情况和项目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对项目绩效进行评价,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
2.4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服务效率
(1)充分调动积极性。重视听取基层同志的意见建议,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措施和办法。进一步理顺市、县农发机构设置,充实农发人员力量,为做好农发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按照依法办事、科学办公的要求,积极探索以目标导向或者目标导向与过程导向相兼顾的政策激励和工作考核体系,逐步将奖罚措施具体化、系统化、规范化。
(2)强化责任落实。农业综合开发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管理的重要意义,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制定计划安排,进一步形成人人有压力、层层抓落实的机制。充分发挥各级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的作用,定期沟通情况、研究问题、部署工作,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实更好,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3)提高服务水平。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强化监督和服务职责。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力度,掌握好农业农村发展的规律和要领,提高做好农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进服务方式,优质高效为群众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深入基层,加强调研,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更加科学有效推进农发工作。同时,可借助社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等外部力量加强监督检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可通过媒体中介等向社会公布,公开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4)加强科技发展推动力。可以开展“龙头企业+中介组织+科技部门+农户”经营模式试点工作。通过增加科技部门的力量,提升科技在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有利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5)注重总结创新。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机制,拓展作为空间,推动创新发展。对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总结推广,树立项目样板和工作典型。探索“先建后补”的建设模式,调动业主投入积极性,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安排项目,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改进农业产业化项目扶持方式,重点支持关键环节、薄弱环节,促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建管并重,完善竣工项目管护机制,确保已建成的设施长期发挥效益。
3结语
创新金融产品
着力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提升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的能力。一是量身定做适应文化产业特点的信贷政策,将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列入支持类,在担保条件、利率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文化企业设置有别于工商企业的信用评级模块,制定版权质押贷款指引和并购贷款指引等等,为文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二是通过创新信贷模式实现担保形式多样化。商业银行应结合文化企业运营方式和特点,弱化财务指标考核,转变以机器设备、厂房有形资产为抵押品的传统担保思路,积极试办知识产权、专利权、商标权、电影制作权、著作权、版权等无形资产抵押贷款、企业联保互保贷款等,并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为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文化企业融资扩大抵(质)押范围,丰富融资品种,解决文化产业普遍缺失抵(质)押物的问题。三是制定针对文化企业的授信制度,简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为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四是加强与产权交易、信托、证券等相关机构合作,为文化创意企业提供资金结算、机构理财、供应链融资、并购贷款、国际业务等综合性金融服务。特别是针对目前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加快、部分文化企业正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现实,建立相应的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支持重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来源于/
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
以完善文化产业直接融资支持机制为切入点,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对符合条件的重点文化企业,应做好进入主板、创业板上市融资的培训、辅导和推介工作,推动更多优质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支持文化企业通过债券、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债等方式融资,支持文化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迅速成长。推动文化企业引进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境内外资本以BOT等形式参与文化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信托计划、融资租赁以及文化产业项目未来收益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拓宽利用民间资本和国际资本的方式和空间,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融资渠道。
大力发展中介组织
关键词: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
1.当前化工企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现状分析
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许多化工企业的施工设备逐渐向复杂化、大型化方向发展,由于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一味注重经济利益的发展而忽略了安全生产的问题,导致安全化工事件频繁发生。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化工类事故发生的情况在逐渐增多,而且给环境包括生态平衡都带来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企业的经济利益也造成巨大损失,对于化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应加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相关重视,采取必要措施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改善与提高,从根源上遏制此类事件的发生。
1.2存在问题
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许多化工企业未能严格按照行业相关安全生产标准制定符合自身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也没有建立起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员工生产过程中实际操作要求过于宽松。有的虽然制定了安全规章制度与生产工艺规程,但由于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执行不力、管理欠缺等现象,促使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形同虚设,作为生产易燃易爆产品的化工企业,必须要有符合本企业发展的相关管理制度,只有落实好规章制度,才能督促大家执行和遵守。生产设备过于落后:目前,企业仍采用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制造的生产机械设备,这些设备由于生产年限较长,加之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不到位,使得这些生产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对生产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作为生产制造行业必须严把生产过程的安全问题,加强对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与保养,为企业购置新型的生产设备,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为企业创造经济利益。原料不安全因素:化工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原料多属于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的物质,这些原料一但在生产使用中管理不当,就会引起火灾、爆炸、烧伤或中毒等事件。人员因素:生产人员是企业组成的重要部分,在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案件中,多数都是由于生产人员操作不当或是疏忽大意造成的。企业生产管理人员要时刻坚持按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办事、牢记安全生产知识和重要性,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产人员的监管或培训,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生产人员实行必要的惩罚措施。
2.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煤化工企业发展的根本,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对煤化工企业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不仅促进企业的经济发展,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直接影响,对社会改革发展也起到一定带动作用。为了确保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必须大力开展化工安全生产及管理工作,这既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符合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化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由于自身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的特点,因设备出现问题或是员工的疏忽都会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化工生产具有不稳定性,需要国家环保部门或是安全生产办公室、行业协会等对化工生产进行良性制度的设立和有效的监管。另外,安全生产是化工生产的保障和关键,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化工生产的优势,确保装置设备长期、连续、安全的运行,加大对化工新产品的开发与研制,争取能尽快的应用于实际生产过程,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3.实现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
3.1坚持安全生产的四项原则
加强安全意识:在企业日常生产中,向全体员工灌输安全生产的意识,强化安全知识和教育,在生活工作中普及安全生产知识,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自我防护技能。安全意识是企业生产和管理人员判断自身行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的标准,也是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加强安全责任:企业内部可以通过建立分级责任制,将安全责任层层传递落实到生产小组,由小组负责下传给每个员工,通过这种方式明确落实安全生产的方针和安全制度。另外,可以加强政府部门的行政监管作用,从宏观管理上做到有效监管,一但发生安全事故则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分,这种方式可提高员工对安全的高度认识。加强安全制度:根据本单位的生产情况,结合《安全生产法》建立配套的法律法规,将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应用到企业的日常生产中,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标准,对生产和管理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加强安全投入:企业在生产上要加大对设备设施的投入,确保安全经费落到实处,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设备及时进行购置或技术改造。
3.2坚持标准化作业的开展
通过对当下作业过程和作业流程的研究,站在主动控制事故的角度上,以安全为重心,将作业中的宝贵经验充分总结,将违规作业的习惯性彻底剔除,统一指挥多人作业,满足生产和质量管理,为了达到安全高效和省时省力的生产目标而优化标准作业流程。
3.3严查故障隐患,消除不安全因素
建立完善安全规章制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在生产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及时查处违规行为,降低事故的发生。由于化工企业生产设备的种类繁多,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致使好多安全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处理而造成悲剧。为此,要狠抓隐患整改,消除设备的不安全因素,认真做好各类安全检查,消除存在的故障危险和隐患,还要做好排查工艺系统、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作业环境等方面的安全检查工作,重点排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劳动纪律、现场管理、事故查处等薄弱环节,对发现的故障问题进行督促整改。
作者:柳永军 单位:陕西榆林凯越煤化有限责任公司
参考文献:
[1]乔祥祺.浅谈如何搞好化工企业安全生产[J].山东工业技术,2014(13).
[2]陈勇.在化工企业日常生产中如何实现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5(24).
一、大企业自身优势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的实践都表明,在以结构调整、技术进步为主要内涵的经济发展阶段,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特殊的重要作用。大企业具有融资、技术开发和资本经营等综合,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有其他企业和政府所不具有的优势。不仅是一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体现者,而且可能并且应该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
首先,大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资金、技术实力雄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能够承担起对产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资金数额大、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的项目的建设。这为众多的中小企业所无法企及。
其次,大企业是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支撑。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级化,而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在于技术进步。大企业又是产业内技术进步的策源地,拥有大量技术人员,科研开发能力强,是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和科研成果转化的主体。大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活动不断创造出新的产业群,把产业结构日益推向更高层次。
第三,大型企业集团内形成的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的共生关系可以将大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通过产业链传递到中小企业,从而带动大批企业乃至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因此,大企业具有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四,大企业能有效地执行政府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目前的大型企业一般以企业集团为其组织形式,集团内以大企业为骨干,集合众多的中小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经济行为依托于大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方向。大企业在政府产业政策和众多微观经济主体之间起着政策传导作用,能够协助产业政策的调整,提高结构调整的有效性,保证政策效果。
最后,大企业在其经济行为中不断进行的兼并收购活动是结构调整的巨大推动力。频繁的并购活动可以及时有效地调整和校正产业结构的扭曲现象,保证其按正常的轨道发展,而且其兼并收购活动造成的资产转移本身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当前我国产业发展中发挥大企业主导作用的必要性
产业间形成合理的具有动态发展能力的结构是国民经济持续、协调、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滞后。经过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已经开始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从满足需要向选择性消费转变,但产品的供给结构却不能与之适应。同时,产业结构也滞后于生产需求的发展,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仍然大量依赖进口。根据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我国达到买方市场状态的工业品已占93%以上,绝大部分产品都处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的状态。整个经济呈现出过剩经济的特征。但这种生产能力过剩与装备、工艺水平低,达不到规模经济并存,与人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受到抑制并存。由此可以看出我国供给能力的相对过剩是在人民的消费和生产需求得不到更高层次的满足的情况下出现的。产业结构相对于需求结构来说显得过于滞后和低级,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障碍。
(二)产业的内在素质差。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技术结构水平低,装备落后。从总量上看我国一次性能源、水泥、钢铁、粮食、棉花、油料、肉类产品等生产量都居世界前列,但国内生产总值只有近一万亿美元,我们用同样的能源、原材料生产出的价值量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甚至是1/6。产业技术落后,使对产业质量、性能以及生产过程影响较大的技术设备进口不断增加。据调查,在我国15个行业中,关键技术的掌握与应用及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10年,个别行业则落后20—30年。产业技术水平的低下造成了产品和服务的档次水平低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不断透支着经济持续发展的资源,使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只能依靠劳动密集型产品获取很小的份额,而对技术水平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又表现出巨大的需求。但是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崛起,我国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的优势也将逐渐被侵蚀。
(三)各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结构不仅包括三大产业间的关系,而且包括各产业内部的结构构成状况。从农业的情况来看,我们一直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但农业仍然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我国现有农业生产方式,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各自所占的比例远未达到现代化大农业的要求。贸工农一体化程度不高,大量的农民依然进行着维持基本生活的粮食生产,农产品深加工程度不够。从工业来看,如前所述,结构严重失衡,低水平过剩与高技术层次产品的短缺并存。进出口结构的不合理源于工业内部结构的不合理,反过来又加剧了这种不合理状况。第三产业内部发展也不平稳。第三产业中的传统产业居于主要地位,新兴产业和要素市场发展滞后,特别是教育、金融创新和交通运输制约更为突出。
(四)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状况严重。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部和东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3.5%,西部与中部工业结构的相似率为97.3%,分别比1981年增加了13.8%和6.9%。对全国30个省(市、区)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汇总统计后发现,各地所选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汽车、电子、石化、机械等工业上,而且产业内重点发展的行业和产品也极为相似。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地区均衡化的发展战略,各地区在产业发展布局上,追求本地完整的产业结构体系。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市场约束机制、风险机制不健全,投资主体权责利不对称,以致重复建设、盲目建设一再出现,加剧了地区结构的趋同。同时,各地方政府由于原有财政体制和国有经济的原因,也成为经济利益主体,同时也作为“政治人”追求政绩,这种双重身份导致其行为的非理性,一味追求产值和速度,加剧了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地区产业结构的严重趋同破坏了地区间、企业间合理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协作,无法实现集约经营和规模经济,使社会资源配置处于低效或无效状态,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整体布局和经济持续发展。
(五)产业政策与其他政策缺乏配套。我国以往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拉平补齐的适应性调整,这种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不仅具有滞后性、低水平的特征,而且在其实施过程中与其他措施不能很好地配套,从而消解了一部分政策效果。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与劳动就业、城市化的关系问题。在我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相对滞后,大量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同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使原有企业不断积累相对富余的职工,这使就业压力不断增加。而就业问题的压力又使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目标与其发生冲突,从而阻滞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的刚性固化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劳动力的相对过剩,增加了社会负担,又减少了用于改进产业结构的资源。因此,政策不配套,使产业结构的政策效果偏离了目标。
另外,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现在,发达国家几乎所有重要产业都是大企业唱主角,不少经济学家说我们正处在以大企业为轴心的经济时代。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一些关键产业的集中度都非常高,例如美国在1979年汽车、平板玻璃、汽轮机与汽轮发动机、家用冰箱与冷柜、电视显像管几个行业最大五家企业的集中率分别为99%、92%、90%、85%和83%。但是,我国企业普遍竞争力不强,特别是缺少足以在国际上立足的大公司、企业集团。进入世界500强的大企业数与我国国民经济的规模不相适应。而且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应有的作用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首先,产业结构调整大多是以政府为主体来进行的,政府不仅制定产业政策,而且亲自参与到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大量干预不仅使信息在部门和层级之间的传递发生扭曲,而且存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实际效果明显低于对政策效果的预期。
其次,大企业在技术创新能力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差距明显,难以较好地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R&D投入一项来看,世界500强的R&D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大都在5%—10%,有的甚至更高。而我国2000年2655家企业集团中,R&D投入只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9%,超过5%的很少。大企业技术竞争力的落后阻碍了其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能力。
再次,很多大企业所进行的兼并收购等资本经营活动单纯为“做大”而进行,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很多资本经营活动脱离其基本的生产经营活动,短期内把企业做成了“胖子”,却不能增强其内在素质,对产业内行业的发展和产业间关系的调整作用甚微。
三、积极发展大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另一个是政府对经济运行所实行的宏观政策,而前者是后者产生效果的基础。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以上两项经济任务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大企业的发展来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一)明确大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利益为导向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应承担起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任。大企业、企业集团的产权多元化有助于企业家的职业化,使多元投资主体有动力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择优秀的经营者。而市场优胜劣汰的压力会使企业家真正做到行为长期化,狠抓技术创新,培育新的增长点,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带动技术体系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企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主体不仅能够带动产业升级,而且能对产业结构的布局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要改变以往产业结构调整以政府为主体的不规范现象,使产业结构的调整真正依赖于微观经济活动的主体——企业来进行。
(二)通过大企业技术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技术是产业关联的本源要因,技术体系的变动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动,技术体系的升级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R&D是技术创新的源泉,而R&D投入低、技术人员少—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市场占有率低—低利润—R&D投入水平低、高素质人员缺乏,形成恶性循环,导致产业结构的升级没有依靠。因此,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大企业、企业集团的关键。而大企业由于其本身的实力雄厚,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相对于小企业来说都占有优势。因此,在技术创新上也占有相对的优势,是技术创新的主体。
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在一个产业中居于主导地位,中小企业围绕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关系,大企业的技术进步势必形成技术扩散,从而带动整个产业的技术进步。
(三)以大企业的发展,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大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发展有很多途径,主要是自身积累和外部扩张的方式,其中又以以资产为纽带的兼并重组为主要方式。企业之间的资产重组要以完善的资本市场为依托,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为目的,通过市场机制进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的过程也是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企业的资产重组是产权转移的过程,而产权转移又涉及生产诸要素的流动和优化组合,通过优势企业对被并购企业生产诸要素的重组,逐步实现生产组织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组合。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组成以大企业为核心的企业集团,可以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来调整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结构,将生产资源进行再优化配置。同时,按市场经济原则组建企业集团,加强企业多种形式的联合、兼并、控股等活动,通过企业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甚至跨国的大型公司和企业集团,能够打破地区、部门分割,修正地方政府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使各地区和部门原来分散的矛盾和利益变为集中和统一的利益,促使地区和部门对企业的管理真正向间接管理转化。为解决地区产业结构趋同问题提供途径。
1.1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问题基础化学实验运行一般包括实验预习,实验操作,实验总结三个步骤。大多数的学校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也是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充其量在实验内容上贴近实际生产,其运行机制还是实验室的模式,远达不到实际生产的模拟,不能给与学生实际生产的经验。
1.2考核制度的问题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重点强调学生的操作准确度,实验效果,纪律性等方面。专业实验和基础实验有极大地不同,基础实验中验证性实验居多,而专业实验侧重于创新性。如果仅仅参照基础实验的考核制度,则不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2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的特点
精细化工企业是生产精细化学工业品的企业。精细化学品种类繁多,目前涉及到的领域有医药、染料、农药、涂料、表面活性剂、催化剂,助剂和化学试剂等传统的化工部门,也包括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油田化学品、电子工业用化学品、皮革化学品、功能高分子材料和生命科学用材料等新领域[7-9]。由于精细化工企业的原料、设备和生产工艺的特殊性,使企业管理的难度远大于一般企业。其详细的管理制度一般包括设备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工艺管理,安全和环保管理五个部分。各个管理步骤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同时对经济效益的产生有较大影响。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对于制定切合实际生产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管理制度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3精细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中的应用
3.1实验管理制度方面的改进借鉴化工企业生产管理制度,在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及安全管理方面制定详细的制度。使专业实验室在硬件管理(仪器设备、原材料等方面)和软件管理方面(各项生产、安全管理制度)都能与企业对接。结合实际从实验纪律、仪器药品管理、实验过程管理、实验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教师行为职责等六个方面制定专业实验室管理细则,把化工企业生产管理模式推行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使专业实验室内形成浓厚的生产氛围,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和职业道德的培养。管理制度的改进包括:(1)实验纪律:模拟企业打卡制度,明确上下班时间;实验(工作)服制度,强调着装整洁。实验过程模拟实际生产过程的基本纪律要求。(2)仪器药品管理:强调学生作为管理者和使用者的责任。学生在具体实验操作之间必须熟悉实验过程中每一种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毒性以及应急措施。对于仪器,要严格操作程序,操作标准,施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度。对于实验室的所有设备都要有具体的负责人,都要有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3)实验过程管理:模拟班组长制度,施行细致化,分层次管理。对于每一个实验及其操作过程都要有具体的操作标准和安全措施。同时班组长对实验过程进行质量监控。(4)实验产品质量管理:以实际生产过程的各项国家标准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确保产品各项指标符合实际生产要求。(5)安全管理:首先确定班组长安全负责制,制定包括水电气安全、仪器安全操作、药品安全管理、实验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对于实际的实验,制定实验安全操作规定以及实验步骤安全注意事项,确保每一个实验环节的安全管理。(6)教师行为职责:和基础化学实验不同,在专业实验中,教师不再充当指导作用,而是充任引导者、监督者、安全员、裁判员的作用。引导学生对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思考,改进实验;监督学生相互间的协作以及在实验过程中的个人的实验操作表现;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以及实验室财产安全,判定学生的实验成果。
3.2实验运行机制方面的改进。在实验过程中,全面模拟实际生产运营的每一个环节。在专业实验中,除了基本的实验外,以某一实际产品研发为主组成研发团队进行产品开发。整个实验内容不再仅局限于实验室里,包括市场调研,配方研制,配方优化,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等各个环节,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生产、营销、研发能力。市场调研要求学生详细地对某个感兴趣的精细化工产品进行产品价格、产品销路、市场前景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进而确定该产品是否具有研究开发的价值,据此写出调研报告。配方研制要求学生对该产品的生产技术进行文献调研,确定该产品的基本配方,继而提交研究计划和团队人员组成方案。配方优化和成本核算则要求学生在实验室进行大量的实验研究,对产品配方进行优化,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兼顾成本核算。产品检验环节则依据该产品的各项国家标准进行严格检验,确保产品符合市场要求。
3.3考核制度的改进在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考核中,探索制定全新的专业实验成绩考核模式,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生产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实验过程的每一步,制定严格的质量考核标准。强调过程管理和步骤考核,不再局限于实验操作和实验报告,整个考核兼顾实验运行的每个环节以及各环节中每个团队成员的表现。同时实验考核以产品的性能及成本为关键目标,促使学生认识到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鼓励学生利用研发的产品进行创业,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融资效应;定向增发;策略建议
一、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流程
资产证券化,是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预期稳定现金收入的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以获取融资,其最大的效用是提高资产的流动性。
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流程需要经过以下步骤:
(1)证券化资产池的构建。发起人根据融资需求确定融资目标,选择适合于证券化的基础资产组成资产池。基础资产的选择要遵循3个标准,即风险分散度高,风险可测性强,风险控制性好。基础资产池也应该达到一定的规模,以摊薄昂贵的构建费用,实现规模经济。
(2)建立特殊目的的法律实体SPV。发起人将被证券化的基础资产转移给SPV(SpecialPurposeVehicle)。SPV是资产证券化运作的关键性主体,其处于发起人和投资者之间,从事购买证券化资产、整合现金流、信用增强与评级、担保并发行证券等一系列业务。
(3)信用增级。由于资产证券的偿付依赖于被证券化的资产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能否顺利实现,对投资者而言存在一定的风险。通过信用增级的方式,可提高资产证券的信用级别,改善发行条件,降低融资成本。
(4)信用评级和发售证券。资产支持证券的评级主要考虑资产的信用风险,为投资者提供证券选择的重要依据。SPV聘请信用评级机构对资产未来能够产生的现金流量进行评级,进而对信用增级后拟发行的证券进行评级。评级机构还需后续跟踪监督,随时根据资产信用质量的变化对证券评级进行调整。至此,SPV作为发行人通过银行或证券承销商等各类金融机构,向投资者销售资产支持证券。
(5)资产池的管理与服务。SPV需要对基础资产组合进行管理,收取、记录资产组合中产生的现金流收入,并把全部收入存入事先指定的受托银行或者专门账户,以按时向投资者支付本金和利息。
(6)清偿证券。按照证券发行时的约定,当资产支持证券到期后,由资产池产生的收入在还本付息、支付各项服务费之后,若有剩余,按协议规定在发起人和SPV之间进行分配。
二、资产证券化的多赢效应
1.发行者视角:低成本融资,提高了资产流动性和盈利能力
资产证券化,对企业要求的门槛比发行股票和债券方式相对要低。经过信用增级后发行的证券,可以使发起人取得比自身更高的信用评级,从而可以获得低成本的融资机会。
资产证券化对于银行意义尤为重要,首先,经过资产证券化,把银行“本金+利息”这种可能长达几十年的贷款一次性打包,作为证券产品售出,增强流动性。其次,在惜贷现象和高额储蓄并存的局面下,用出售资产的方式分流掉部分储蓄资金,能够降低资金成本,增加利润。再次,对于像住房抵押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可以通过金融创新工具,使长、短期资产的转换更为便捷,在必要时对冲头寸敞口和规避利率风险。因此资产证券化在改变金融资源配置结构的同时,也改变了金融风险的配置结构,实现银行信贷风险的“减压”。
2.投资者视角:拓宽了投资渠道,分散风险并提升收益水平
由于风险隔离制度将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风险与发起人的信用风险隔离开来,在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被真实出售给了SPV,这使得发起人的破产不会影响到资产支持证券的清偿,因此投资者只需要监督证券化资产池的风险,没有必要全面监督发起人的财务状况,而信用增级机构和流动性便利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保障,降低了对资产池的监督成本。同时资产证券化产品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率,对于进行中、长期投资并要求投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的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和养老基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券商视角:拓展了理财业务,提供了全新的盈利机会
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资产证券化产品设计、发行及上市交易的整个过程中,券商都可以作为产品设计人、承销商、交易商、做市商、财务顾问、投资咨询机构、机构投资者参与资金运作,其中蕴含着极大的创新机会,代表了市场扩张的可行性和获利性。
4.监管当局视角:加强了对金融机构的监督,改善了金融机构的质量
对于金融机构推出的资产证券化品种,经过信用增强和信用评级,更有利于相关资产风险的透明化,有助于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而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增强,会提升长期沉淀资产的质量,降低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危机,改善金融机构的质量。
三、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潜力
我国具有庞大的适合证券化的资产,使得未来的资产证券化发展潜力巨大。
(1)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据统计资料显示,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住房抵押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银行贷款的主要方向之一,特别是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目前已接近20000亿元大关。住房抵押贷款的期限长且流动性差,而住房抵押贷款的资金来源为存款负债,期限短且缺乏弹性,这类资产与负债期限的不匹配极易使金融机构陷入资金周转不畅的困境。因此大力发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MBS)已迫在眉睫,这样既能解决一直困扰商业银行“短存长贷”的流动性问题,提高住房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上的资金供给量;又能及时调整银行业的资产负债结构,降低财务风险;还能为投资者参与房地产业提供全新的投资方式。
(2)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银行不良资产具有“冰棍效应”,即损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加大,虽然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在加快,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比例仍较高。因此,采用资产证券化,通过结构融资安排,发行不良资产担保证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按照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对不良资产采用批量处置或打包出售。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产证券化将成为解决金融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途径。
(3)全流通时代定向增发是资产证券化的创新举措。资产证券化不仅包括众多衍生产品,而且还能根据我国实情进行创新。股权分置改革后,随着股份全流通进程的加快,上市公司大股东采取定向增发方式将优质资产注入企业,把流动能力差的土地、厂房等资产转化为流动性强的证券资产,实质就是大股东的资产证券化。为了确保股权利益最大化,大股东不得不考虑所注入资产的持续盈利能力,这样,中、小股东的利益无形中得到了保护。而对上市公司而言,受让公司的优质资产,有助于提升其资产的协同效应,提高资产的盈利能力,同时也避免关联交易,提高信息的透明度。这无疑将极大促进我国上市公司与大股东特殊关系的解决,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四、完善资产证券化融资效应的策略建议
(1)加快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法规建设。资产证券化作为从国外引入的一种创新品种,其特有的交易结构和构成要素与我国现行有关法律、法规存在着一些不衔接、不协调的问题。如SPV设立和“破产隔离”监管等问题还不能完全从法律层面上得到有效保障。SPV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法律实体,实际上是一个“空壳公司”,经营业务往往仅限于证券,存续期也有限,这显然与《公司法》的某些规定相冲突。关于“破产隔离”监管,应考虑两个层面:一是SPV购买的资产必须与发起人实现“破产隔离”,即这些资产不会因为发起人破产而作为清算资产;二是SPV需要与自身破产风险相隔离,即SPV不会遭受自愿的或强制性的破产,这也与现行《破产法》的规定存在矛盾。因此,我国应当在总结国内资产证券化实践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和做法,对资产证券化的特殊问题作出明确规定,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开拓资产证券化的品种和提升质量。现行我国进行证券化尝试的资产主要有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出口应收款、不良资产、银行信贷等。其中,不良资产和银行信贷资产的现金流稳定性和信用能力距离资产证券化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而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收费、出口应收款的资产性质比较符合证券化操作对标的资产的要求。但是要全面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仅这些资产在种类和数量上都十分有限,况且目前资产证券化的门槛很高,只能对部分信誉高、现金流稳定充足的大型企业开放,中、小企业则很难受益于这种融资方式。因此,拓展资产证券化的种类和提升质量已刻不容缓。
(3)打造金融机构的专业理财服务品牌。金融服务机构的主要障碍是中介机构专业服务不够,尤其是信用评级专业服务的缺乏。目前我国金融中介机构的质量不高,且只有少数券商有资格提供服务,因为存在信用度差等问题,影响并阻碍了未来资产证券化产品的推出。资产证券化产品属于信用敏感的固定收益产品,信用评级机构对产品的信用评级报告是资产证券化产品信息披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资产本身历史记录原因和对资产信用评级标准的缺乏,信用评级服务还远远不能满足资产证券化发展的要求。因此,随着法规制度、市场环境的逐步完善,资产证券化愈发显示出其个性化特征及其便捷的融资效应,决定了金融机构必须以全新的理财方式推出多元化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竭力打造高质量的专业理财服务品牌。
主要参考文献:
【摘要】浙江省的文化产业近些年飞速发展,为了能够深入分析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之间的影响关系,采用灰色系统理论,选择文化产业及与其相关的七种产业建立灰色关联模型,截取了2008~2013 年的数据,分析其关联程度。分析结果表明,旅游业、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较高,信息业、交通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较低。
关键词 灰色系统;灰色关联度;产业关联度;浙江省;文化产业
【作者简介】聂建超,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文化产业与区域发展;陈雄,浙江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人文地理;施诚夏鸣,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经济地理。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文化产业的崛起已经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文化产业创造出的经济产值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成就显著,规模处于全国前列,产业优势领域逐渐显现,但也存在较多的问题。为了实现浙江省的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浙江文化产业与其相关产业的联系水平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浙江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内在联系。
灰色关联度的相关分析是灰色系统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灰色关联度的相关分析,即用各个要素的联系程度和相关程度来研究彼此之间的关系。本文将依据2008~2013年的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关联模型,对浙江省文化产业及相关的七种产业进行灰色关联度的分析,得到相互之间的相关度系数,并对计算结果进行相关研究。
二、浙江省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一) 数据来源
在筛选出与文化产业相关的7种产业后,利用2008年至2013年的《浙江省统计年鉴》《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分别整理出2007年至2012年共计6年的文化产业、交通业、信息业、教育业、金融业、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的相关数据。其中信息产业的相关数据由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组成,商贸业的相关数据由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组成,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数据由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组成。
(二) 灰色关联度的分析
1.确定参考序列和比较序列。以2007~2012年浙江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为参考序列X0、以交通业为比较序列X1、以信息业为X2、以教育业为X3、以金融业为X4、以旅游业为X5、以服务业为X6、以文化产品制造业为X7建立关联模型。
2.无量纲化处理。目的是消除各个因素的量纲,加强各个因素之间的接近性,增加可比度。本文采用的方法是初值化法,结果见表1。
3.建立差值序列表,计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建立差值序列表,求出比较数列和参考数列的绝对差,得到最大值与最小值,见表2。找出序列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Δmax =1.654,Δmin=0.089 。
4.计算关联系数。确定分辨系数0<ρ<1,本文取分辨系数ρ=0.5,并计算出关联系数,得到关联系数,见表3。
5.计算灰色关联度。求出关联度,详见图1。
(三) 数据结果
由图1 的关联度分析得出:X5>X6>X4>X7>X3>X2>X1,即以文化产业为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为:旅游业>服务业>金融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教育业>信息业>交通业。由表4可以看出,从选出的七种产业中,根据关联度的高低可分为三层:旅游业、服务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达到0.8以上,属于高关联;金融业、文化产品制造业、教育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在0.7~0.8之间,属于中关联;信息业、交通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低于0.7,属于低关联。
三、结论
基于2007~2012年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七大产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有着较大的差异。旅游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高,交通业与文化产业的关联度最低。
(一)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
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的关联度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关联度排序中最高。浙江省拥有“文化之邦”的盛名,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许多文化资源成为发展文化产业特别是文化旅游业的重要依托。特别是引入资本运作的新型文化旅游商业模式和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休闲旅游业,大大促进了省内各地旅游业的发展,杭州宋城景区和东阳横店影视城就是其中的典范。杭州宋城景区在2004 年引入上海盛大集团,实现了“网络游戏”与旅游的无缝对接;东阳横店影视城则以影视基地为主体,创意性地将“影视”与旅游相结合,通过著名影视作品在全国和全球的影响开发旅游主题,积极创建富有特色的影视主题公园。(二) 文化产业与服务业
2011 年以文化、体育、娱乐等资源为基础,以服务为手段的“浙江省文化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公开,以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影电视服务和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意义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为主的“核心层”与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广告会展等新兴文化服务业为主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外围层”得到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
(三) 文化产业与信息业
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文化产业必须要借助于高科技的信息手段进行传播,信息产业也必须以文化精神作为依托。由此可以看出,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关联度应该为高关联。而依上文的分析,说明当前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的联系还不够密切。文化产业与信息产业都是伴随着技术进步而来的,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柱产业。未来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们将进入数字化的生存状态,但目前很多先进的技术都掌握在少数发达国家的手中,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信息产业才刚刚起步,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如果将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割裂开来,势必导致不同地区间悬殊的差距,贫穷地区越来越依赖于发达地区,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文化优势。因此,建议在大力发展信息产业的同时,强调文化产业的重要性,兼顾人文环境的建设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和鼓励文化产业的繁荣。
(四) 文化产业与交通业
传媒业的产业属性近年来频频被研究者关照,与此相关的传媒业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产业扩张、产业链搭建等话题得到较充分的探讨。本文试图从产业空间角度出发,厘清传媒业的创意属性和产业拓展机会,探讨传媒业在更大范围内与社会资源互动的战略图景,也即与创意产业各部门相互渗透的空间重构模式。
从产业链到产业丛:传媒业的空间机会
产业链侧重上下游的通力合作与产品价值的线性传递。在建立产业链的过程中,“分工协作”和“价值扩散”成为两个相互对应的导向。而产业丛的英文单词“Cluster”则可以解释成为丛集、簇群、组合等,它更像是一簇生机勃勃的野生丛林,掺杂着鲜花、药草、刺槐和昆虫,迸发出野性的活力。对于文化产业和传媒业而言,这意味着产业创新的动力在于各种信息流、人才流、资金流和物资的交叉,必须形成以地缘为基础的信息、知识和创意要素的密集区,构筑能把相关的大众传媒、各种企业、研发机构、工作室、艺术家俱乐部、政府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等组合在一起的空间,形成许多新的生产力组合。在许多城市方兴未艾的“创意产业园区”就是一个个文化创意生产力的孵化器。
如英国雪菲尔德市的文化产业区,以产业集聚的“族群效果”为主,{1}它包括了31栋文化类和创意类的建筑,如BBC电台、千禧年博物馆、大学科学区、图书馆、艺术家村、油画陈列馆、创业投资机构、版权中介公司、电影院和娱乐中心等,组合在一起,形成相互聚合、渗透激活的“引爆效果”。从注重价值线形流动的产业链到注重价值立体扩散的产业丛的演变,显示了媒体产业与其他文化产业部类互动的创新空间所在,媒体的发展要求冲破传统的产业模式,在不断探索中找到最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产业形态。
基于创意的传媒业与其它行业相互扩散
要想实现从产业链到产业丛的转变,在更大范围内联动资源,必须推动传媒业与其它行业的互动融合。在理念层面上,有学者从战略资源整合的角度提出了传媒利用自身的品牌和渠道优势向“它行业”进入和延伸,行业广告资源开发与自身媒介品牌推广互为助力,一箭双雕。
本文提出,基于传媒业工作性质、传媒人职业特征的模式,也即基于创意而进行产业整合是当前比较现实的选择。传媒产业是创意产业,媒体工作的各级内容都充满了对创意的要求,大到发展战略、媒体定位,小到版面设计、报道策划、写作角度,媒体从业者是地地道道的创意阶层。创意阶层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区域或经济发展学教授理查德・佛罗里达(Richard Florida)在2002年写的一本畅销书《创意阶层的兴起》中提出的。他认为,创意阶层是指所有需要创意的职业,包括科学家、诗人、艺术家、媒体工作者、设计师、卫生及法律从业者、高科技和知识密集行业的从业者。他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定义这个概念,而且脱离了传统上对创意的理解。
要使得生产要素能够在传媒业与它行业自由的健康的流动,必须注意到它们产业特性的共通之处。从更宽泛的“大媒介”观念来看,容纳了信息流动和提供特定资讯产品与服务的电影、广告、出版、IT等部门都具备“媒介”的性质,而这些产业部门在整体创意产业的内部体系中起到核心枢纽作用,负载了复杂多向的勾联和关系。中国、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文化创意产业的分类体系都把新、老传媒产业列入其中。除图书、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电影等传统的传媒产业之外,三大分类都包括了新的电子媒体(如音像业、电子出版业)以及数字技术产业(如互联网服务、移动通讯、网络游戏业等)。媒体一方面是文化内容的主要传播载体,另一方面他自身形式的多样性也是丰富民众文化与休闲生活的主要源泉,传媒业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分类范畴这一点在世界上基本上是一致的。
把握传媒业的创意属性意味着产业经营向整个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靠拢。产业集群最重要的阐述来自迈克尔・波特(2002):在很多产业中,一个企业有优势是因为它的关联企业(供应商、服务商、互补产品制造商、金融机构、研究机构等等)有优势,这就是产业集群现象。经营产业集群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转变,是要意识到媒体的许多竞争优势不是由传媒业内部决定的,而是来源于传媒业之外。引导、开发和实施这种互动的标准就是:要进入的某个产业集群区域是否是信息集散地,是否能够提供资源整合、信息资源共享的平台;是否具有相对低的链接门槛与相对高的升值和回报空间。
传媒业创意导向式发展的实施理念
发掘传媒业中的创意因素并优化其配置,是实现传媒业与其他创意产业部类互动的前提,我们可以从生产、流通、消费、劳动的方面分别来定位传媒业发展创意的举措,进而将其具体化为管理程序和细节,实现传媒业的创意导向式发展。
面向消费:媒体创意产品的行销
媒体在日常的采集资讯行为中,受到版面大小、栏目时长的限制,也受媒体定位的约束,有相当部分的信息和娱乐产品未能与大众见面,进入传播流通环节。这些产品都倾注了传媒从业者的智慧,由于编辑的把关,这些产品中往往存有更具个性、娱乐或休闲尺度更大的文字报道和影音资料,在创意发展导向下,媒体应当寻找非常规的媒介样式和传播渠道,积极行销这部分知识产品,使得凝结创意的产品能迈入被消费的“最后一公里”。
在青年女性阅读市场占据优势的《瑞丽》杂志在创意产品的管理上已经有所作为。在刚创建的时候,《瑞丽》基本上100%内容来自于日本的内容,到现在为止,已经有70%的内容是由杂志社自己本土化创作的。因为时尚杂志的特点,除了常规采编人员的工作,更主要还有很多模特、摄影师、化妆师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在内容多次利用当中,杂志社特别建设了资源管理流程,通过版权实现创意资源的价值。到目前为止,《瑞丽》已经形成了各类资源的数据库,内容资源数据库已经有十万张原创的图片,百万文字,同时有了杂志自己的模特、摄影师、化妆师、搭配师以及各类服装品牌代言。利用这些原创性的资源,《瑞丽》开发和支撑了一个同心圆的系列媒介产品:《瑞丽风尚》杂志、《瑞丽时尚先锋》杂志、《瑞丽家居设计》杂志、“瑞丽女性网”、《瑞丽》彩信、《瑞丽》短信、《瑞丽》无线俱乐部等。
面向劳动:传媒创意阶层的价值实现
美国学者Florida将创意工作人界定为创意阶层。创意阶层是以创意增加经济价值的一群人,他们是以经济功能所界定出来的群体,涵盖为数众多的知识工作者、象征分析者、专业与科技工作者。媒体工作者属于核心创意层,他们的劳动基于知识和创意。由于现代传媒生产有日益标准化的趋势,编辑部的管理也引入工商企业的考核及督导方式,传媒工作者的创意与工作要求的流水线作业形成了一定的张力,缓解这一张力的可能性在于为他们设计更具弹性的职业通道,让创意阶层有多元的选择空间。
以北京青年报为例,这张报纸的内涵被归纳为创新和敢为天下先。{2}北京青年报在成长期释放出的活力来源之一就是任用富有创造性的人才。并且,这种任用不限于岗位和职责的要求,而是充分提供发挥他们创意的平台。自从90年代初期北京青年报走向市场,《青年周末》、《新闻周刊》率先提出“五秒钟效应”,强调报纸的“报相”,这在报社内激发、形成了一种重视美术、重视艺术形式的风气,在版面上重视图片和美术作品,敢于使用大照片、大标题,创造了所谓的“浓眉大眼”的北青风格。而北青的美术编辑王友身、朱加、杨信等人也一贯在从事各种前卫的、民间的艺术形式,保持着在艺术界的专业敏感,艺术创作和美编工作的通汇使得他们同时博得了艺术界和普通读者的好评。在多年的办报历程中,报社发掘了很多在文学写作、导演、美术、设计等方面有潜质的创意人才。擅长文艺报道的记者杭程现在已经转到北青报业集团的儿童艺术剧院做专职导演。在2003年的人事改革中,报社考虑到部分员工的创造性特质,还成立了“创作中心”,与报社其它职能部门一样是定编定岗的正式机构。{3}
面向流通:构建创意产品和人才的汇聚中心
媒体及其它创意部门的产业集群构建了创意产品和人才的流通空间,在其中可以觉察到个人、创意和企业联系的脉络。创意中心的构建不仅是给媒体带来象征创造性、多元化、宽容的隐形社会资本,媒体也可以在与创意人才的接触中发现商机。媒体可以建立“点子工厂(idea factory)”或者是“创意区(creative quarter)”这样的互动网络和交流空间,作为生产新文化产品的厂商与创作者之间共同的中介,当这种架构在创意产业中常规化、规范化时,“创意中心”的创建就有了潜在经济效益。
媒体所在的地段通常都是文化活动兴盛的场所聚集,周围环境人文气息和现代感比较浓厚,因而是吸引创意人群的主要地点之一。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和工作结合、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而且与世界各地有密切的联系。
纽约的麦迪逊大街就以其对广告创意的宽容和欢迎而成为创意、策划、、媒介投放等各种广告业务汇聚的中心,文化企业、非营利机构和个体艺术家集聚和互动,形成独特的集群发展环境。在麦迪逊大道两旁的写字楼里,驻有美国最大的CNN广播电视网、50家电台和《时代》等美国主要期刊的编辑部、销售中心和办事处及近千份国际性报纸的广告点,和数以万计的传播公司、广告公司及下游制作、、服务公司,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传播产业财富链。作为智威汤逊、达彼思、奥美、李奥贝纳、DDB等著名广告公司的发迹地,纽约麦迪逊大道已经成为美国广告业的代名词。
面向生产:营造创意生活圈
创意本身可能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但创意诞生的环境却逃不出现实的人群和空间。创意的来源不会脱离普通生活经历,创意产品和创意人才都需要成长的环境,这种环境首要的特征就是和谐与舒适。香港的经验告诉我们:多彩多姿的文化、艺术及创作生活,文化活动频繁,使创意人才不断接受新意识形态冲击,思想活跃,创意蓬勃,活力充沛,容易找到新题材及新灵感。这样的观念与发明能够源源不断地被创造出来的场所以及处于其中的崇尚开放心态的企业家、知识分子、社会运动者、艺术家、管理者或学生等关键大众(critical mass)构成了“创意生活圈”,彼此面对面的互动创造出新的观念、事物、产品、服务与制度,进而带动经济的成长。{4}
媒体的日常新闻报道能够推动社群和社区的凝结,提出社会发展问题、提示他们新涌现的社会时尚潮流,并且可以用较为平和、方便的方式营造人们沟通和达成意见的平台。营造创意生活圈是传媒出于产业融合考虑而进行的战略投资,同时作为文化机构,这也是传媒力量优化生活的社会职责所在。
(喻国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2006级传媒经济学方向博士研究生)
注释
{1}荣荣等,创意产业:引爆地产新势力,《时尚家居置业》,2005年8月号。
{2}从北青报、中青报等看传媒人才的培养,媒中媒,省略/,2005-1-27。
{3}资料来自2005年11月对报社员工的访谈。
{4}见何志平,香港创意经济的发展战略,载于江蓝生主编《2005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参考文献:
1)Florida, Richard. (2002).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New York: Basic Books.
2)Landry, Charles. (2000). The Creative City: A Toolkit for Urban Innovation. London: Comedia.
3)刁陆沙(2005),创意:从产业链到产业丛,世界营销传播网,cmo.省略,2005-12-13。
4)郭惠英(2005),中外文化产业行业界定比较研究,载于叶取源等主编,《中国文化产业评论(第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
5)花建(2006),创意产业之花、上海新型业态,载于叶辛、蒯大申主编,《创意上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6)迈克尔・波特(2002),《国家竞争优势》,华夏出版社。
7)王缉慈(2004),创意产业集群的价值思考,北京:2004中国创意产业发展论坛论文。
8)喻国明(2006),中国报业的现状与契机,《传媒》,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