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国培化学研修总结

时间:2023-01-11 18:45:52

导语:在国培化学研修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国培化学研修总结

第1篇

参会的所有老师、专家、名师、及国培学员首先听取了市骨干教师曹晓芹老师主讲的“化学变化与能量” 复习课,在课上,曹老师设计了巧妙的教师思想,制作多媒体课件,亲切的语言,引导学生学习,通过实验的探究,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学生积极参与思考,勇于创新,教师巧妙的设问,学生积极性的配合,精采回答,搏得在场所有学员、老师的热烈的掌声。

在课后,进行了交流坐谈会,会议由省教科所的肖一鸣老师主持,首先曹晓芹老师分别就所讲示范课的教学思路作了说明,随后学员们积极发言交流,高度评价两位老师的示范课,同时也就教学组织的某些环节发表了意见。请了师范学院的国培学员老师发表对这堂课的评价,我代表了我们**的国培学员也发表了我的评价,确实上得太好了,对老师教学过程的知识让我产生了一些疑问,知识层次的深,学生思路的清晰,是这任教这么些年从未见到过的,后来曹晓芹老师和刘校长才给我解析了这就是他们的特色,自编的教材,不同的教学模式,他们是五加四的教学模式,(五年小学、四年初中),随后省里的骨干化学名师王光觥老师也对这堂课作了很高的评价。

特别值得提出的是,省教科所肖一鸣老师对当今中学化学教育的发展作了要求,在对本次化学交流学习活动中,对化学学科的教学实践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对《中学化学教育的科学性探究》作为校本教研,报告从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剖析了当前中学教育中存在的重要而突出的问题,通过对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教学学习,引导在坐的中学化学教师走自我发展、自我成长之路。怎么教,教出什么样的学生,不要以老师的教而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载体,为实现新课改中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与新方法。更好的做好化学教学的能手。

第2篇

关键词:国培计划 初中体育 培训

学科只有在发展中才能不断完善,才能适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对教师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实施“国培计划”,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高校体育学科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2010年开始全面实施,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吉首大学于2010年以来连续承担湖南省“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中的“初中体育与健康”子项目培训任务,获得了诸多经验与启示。

一、明确培训对象与目标,培训成效显著

湖南省初中体育与健康培训项目培训任务从2010年以来一直由吉首大学承担,具有比较丰富的培训经验。每次培训前通过网络问卷和电话访谈等对学员进行需求调研,细化学员需求分析,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方案,并且通过培训与培训后跟踪服务,积累培训经验。初中体育课程教学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育观念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有一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兼任教学)、体育场地设施短缺、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贫乏等问题。在历次培训中推出的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内容深受学员喜欢,其教学场地要求低、教学内容娱乐和参与性强。许多学员在培训后将其应用于所在单位教学,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研修,使每位参训的体育骨干教师在教学素质上得到优化,提升基层中学体育教学质量,锻炼参与研修教师的教学能力,增强服务基础体育教育的意识。加深对教育教学理论及学科前沿信息、知识与教学价值的深入理解;掌握初中校本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训练基本方法;发挥示范、指导和辐射带头作用,能够成为地方初中体育的中坚力量。同时集结了《内知名专家讲课实录汇编》、《学员研修的总结与反思报告》,出版了《民族传统体育学》、《民族民间体育》教材。完成了“国培计划”初中体育全国示范性培训项目总结报告。后期还将进一步总结培训经验与案例,编制《中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开发案例集》。整体上较好地达到了预期培训效果。连续多次获得湖南省教育厅颁发的“子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先进集体”、“组织实施工作先进单位”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培训中突出解决农村中学师资、器材场地不足等问题,积极开发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学员返校后评价反响良好。

二、领导高度重视,组织管理到位

领导高度重视是办好“国培计划”项目的关键。在历次培训开展的前期,学校成教学院与体育科学学院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工作,前期准备工作做得扎实有效。为了加强培训班的教学组织管理及后勤服务,学校成立“国培计划”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由主管成教工作副校长、主管教学副校长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成教学院、体育科学学院、教务处、财务处、资产处、后勤处等职能部门组成。国培办公室设在体育科学学院教务办公室。体育学学院抽调了专职管理人员,由院长亲自负责全盘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就培训筹备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培训总体实施方案细则、学员住宿、集体就餐、培训教室等召开了多次协调会,校长在会议上明确表示举全校之力顺利完成湖南省教育厅、省国培办交予的任务。

三、培训特色鲜明,培训方法手段富有新意

培训形式注重多样化,主要采用专题讲座、参与互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分组讨论、心理健康与调适辅导等多种形式,培训后通过网络交流、课题研究等方式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培训主题特色与创新。开发和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在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特色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方面凸显特色。二是培训服务特色与创新。培训前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了解学员培训需求,依据“国培”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和课程模块。通过培训网站、电子邮件、QQ群等方式,了解学员培训后的教学状况。三是教学方式特色与创新。培训中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另外开展学员参与体验与专家点评、案例研究、教学问题诊断等活动,针对培训问题有的放矢。四是制度完善保障有力。成立了“国培计划”项目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任副组长,形成学校、继续教育学院、体育科学学院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制定专门的国培管理制度文件,设立专职班主任和教务秘书,提供优质的食宿条件和周到的服务。

四、师资是关键,突出授课实效性与针对性

严格把好教学质量关是项目培训圆满成功的重大保证,学校确立了学科理论专家和教学实践专家相结合的师资配备思路,首先是选聘校内职称高、知识新、表达能力强的教师授课,他们以幽默风趣的表达、全新的观念受到学员的高度评价。其次是邀请校外名师讲学。邀请了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北京教育学院、苏州大学等国内知名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他们的讲座不但体现学科特点,还突出前沿信息,把新课标精神融会贯通于讲学中,让学员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认识,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

五、突出民族传统体育校本特色,丰富培训内容体系

立足湘鄂渝黔边区的地域优势,利用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积极开展民族、民间、民俗体育与现代体育相结合的教学与训练,弥补和充实中学体育课程资源不足。该过程中充分利用了本校的五大特色和优势:第一,特色项目。高脚马、蹴球、毽球、抢花炮、板鞋、押加、苗族鼓舞、竹竿舞等系列特色项目。第二,国家级视频公开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是教育部第一批视频公开课程。第三,教育部规划教材。《民族民间体育》是教育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第四,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第五,省级精品课程。《民族传统体育》是湖南省精品课程。从而一方面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校园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也解决了部分中小学体育课缺少常规体育器械的困境,因许多的民族民间体育器械制作简便,活动也不受场地限制。

六、教学实践与考察成效显著

为了配合培训项目的开展,学校建立了优质的实践教学基地,其中教学观摩实践基地包括吉首市第四中学、吉首市双塘中学、吉首市矮寨中学、张家界天门中学、吉首市一中等。其中张家界天门中学、吉首市第四中学是湖南省“国培计划”优秀实习基地;张家界天门中学被评为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体育教学先进单位;吉首市一中是“湖南省体育传统校先进单位”;吉首市双塘中学、吉首市矮寨中学是湘西州特色校本课程开发典型学校。这些实践基地在民族民间等特色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体育教学与科研等方面均有鲜明特色与独特建树。同时积极组织培训班学员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践和实地考察活动。其中包括组织初中体育短训班的学员们与矮寨中学、凤凰中学相关领导与教师就民族传统体育进校园进行了经验座谈与交流,并实地考察与参观了矮寨民俗体育表演活动;其次是邀请了一线优秀初中体育教师到学校来为短训班的学员们进行公开课活动,并进行讨论与交流;第三是组织短训班学员推荐至少三人各上一次公开课,组织其他学员进行看课、点评,同时收集学员公开课的教案、拍摄公开课影像资料。

七、强化跟踪指导,加强后续服务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通过专门网络平台,设立专门国培网站,利用QQ群在线咨询与交流邮箱,定期组织召开主题讨论与发散式交流相结合,设专人负责网站运营与管理。第二,通过网络课堂开展特色体育课程资源视频教学,加快特色体育课程资源教学光盘的普及。第三,定期进行电话反馈回访,适当开展学员训后实地调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汇总研讨并反馈指导学员。

八、积极发现和解决新问题,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

通过多年的培训取得了丰硕的培训成果与经验,但同时仍需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通过不断反思进一步提升培训质量,如还需进一步拓展特色课程资源。民族民间体育既具有良好的健身娱乐与互动体验性,又有民族文化传承性,更有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简陋的适应性。今后的培训将根据农村实际进一步挖掘、充实民族民间体育课程资源。其次,还需进一步拓展实践基地与案例资源。围绕农村初中体育的实际需求,进一步提升实践基地资源的利益效率,拓展更丰富的案例教学资源,拓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资源平台和空间。第三,今后的培训中还需聘请更多一线经验丰富的教学专家,丰富培训内容,开发利用更多培训资源。进一步完善教学体系,在短训班较短的时间里,制定最有成效的培训计划。另外还需在培训中加大开发理念与方法的培训力度,通过典型项目案例举一反三。

参考文献

[1]白普湘,我国体育教育训练学科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3(1):153-155

[2]奚凤兰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06(11):99-100

第3篇

关键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10-0064-04

一、引言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教师的培训工作,先后开展计算机培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新课程培训、Intel未来教育培训和省培国培。培训的有效性问题越来越凸显:面对一般都有繁重工作任务的教师,培训者面临重重困难和种种挑战!一方面,广大教师对培训的要求越来越高,例如,希望培训方实行按需施教,以满足其个性化需求;希望培训内容前沿和与时俱进,避免与其之前参加过的培训内容重复。另一方面,教师参训的积极性和投入度却在下降。“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中途放弃培训的学员比例逐年增加。面对大量的培训机会和唾手可得的网络学习资源,广大教师不再视培训为“稀缺资源”和“福利”,有效性和培训机构的品牌、声誉和口碑成为教师是否参训的主要考量点。

那么,如何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基于多年的教师培训研究与实践,笔者认为一体化改革才是有效培训之出路。培训者必须加强培训项目的顶层设计,进行包括培训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教学评价在内的一体化改革,方可达到优化组合培训系统各要素、各子系统,实现系统整体优化,从而大幅度提升培训有效性的效果。总体策略是,视培训为项目研究,做到培训设计系统化(一体化)、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培训工作项目化(项目管理)、培训流程规范化(标准化)、培训方法多样化、培训人员团队化、培训师资专业化、培训内容模块化、培训教学个性化、培训资源微课化、培训成果可视化(数字化)、评价方式多元化。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一体化改革策略

1.培训理念改革

培训理念在整个培训项目中处于最上位,是培训项目顶层设计的核心,决定着培训项目是否既立意高远(顶天)又贴近一线教师(立地)。

(1)一体化改革理念

培训是个大系统,人员构成方面包括培训决策者、培训者、受训教师等。其中,培训者又包括项目负责人、学科首席专家、主讲教师、助教(辅导教师)、班主任和其他支持人员。要素构成方面包括培训的需求、目标、理念(指导思想)、模式(方式)、内容、方法手段、课程资源和评价方式等。因此,培训项目必须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指导,进行一体化改革,实现以上人员和要素的优化组合,提升培训的有效性。

(2)教师专业发展理念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的根本目的不是教师学习信息技术,而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善教学进而提升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此,必须确立“技术培训、教育理论指导和专业发展引领并举”[1]和“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研教改、网络化学习、个人知识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一盘棋思想[2],走出“理论、技术、实践、教师专业发展”油水分离的困境[1]。

(3)“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理念

“学思行省”是“学习-思考-行动-内省”的缩写。波斯纳提出了著名的教师专业发展成长公式“经验+反思=专业发展”,可见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思行省”理念应贯穿于培训全过程,包括课程模块设置、课程资源开发、课程专题教学、技能操作、作业任务设计、教与学活动设计、教学管理与评价等环节。“学思行省”与“做中学、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与培训理念一脉相承。

(4)“导-训-研-赛”一体化理念

“导-训-研-赛”一体化是指“引导(理念、理论知识、方法策略层面)-实训(技能、实操、工具层面)-研究(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竞赛(信息化教学设计、说课、课件、微课等)”一体化,与“学思行省”一脉相承,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2.培训模式、方式、方法和手段改革

(1)针对集中培训的弊端,采取集中培训、远程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

(2)探索以微课、慕课为主要载体的“导-训-研-赛”一体化培训模式

开发系列培训微课程、慕课,方便教师利用日益普及的智能手机、平板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终端进行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指导学员开展基于微课的说课、上课、评课、分享和交流,提升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能力。

(3)综合利用各种网络平台创建网络研修社区

发挥教师博客(博客群)、QQ(QQ群)、微信(微信群、微信公共平台)、K12教育网络空间、网易云课堂、慕课平台、教师工作坊的各自优势,创建适合不同类型学员需要的网络研修社区,推行网络研修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

(4)组建复合型培训团队,探索教研式培训新模式

例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的教学中,组建包括教育技术专家、信息化教学专家、教研员、名师(学科教学专家)、一线优秀教师、行业企业职教专家在内的复合型研训团队,开展现场教学诊断和观课磨课,提升学习实效性。

(5)综合运用多种形式,开展专题学习

对于理论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专家讲座、问题研讨、课后反思与课题拓展等培训方式,充分发挥专家讲座高端前沿、专业引领、信息量大、引发学员深度思考的优势,配以问题研讨、课后反思和课题拓展,引发学员观念转变和行动跟进。对于设计、开发和技术应用专题的学习,主要采取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案例分析、实地考察、项目学习等培训方式,采用“范例演示赏析评价基本技能训练模仿借鉴改造改良创新”的教学模式[1]。

(6)开放机房,加强实操实训

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给学员上机操作,多安排上机辅导教师,兼顾两端。根据学员学科专业背景的差异,主讲教师为不同学科专业背景的学员提供多样化的案例素材,更贴近学员的学科专业。集中培训学员人数较多,可采取理论课大班制,技能课分班制,充分发挥优秀学员对其他学员的带动作用,使学员获得比较充分的技能指导和训练,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地点受限和学员基础差异大、教学进度难统一等问题。

3.培训内容改革

依据现代教育技术最新发展、相关培训标准、学员基础和需求,确立以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开发、应用为核心内容模块,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主要目标的培训方案,设置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四大课程模块,并且保持滚动式迭代更新。其中,理论提升模块包括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新角色、信息化教学现状与趋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与路径等专题。信息化教学设计模块包括什么是信息化教学设计、什么是说课、信息化教学设计常见误区、说课常见误区、全国获奖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赏析、信息化教学设计模板及应用。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模块包括网络搜索与下载、动态与可视化PPT制作、国内外优秀微课赏析、微课设计与创作、慕课开发、Flas技法、课件艺术性与美工、数字校园资源建设等专题。信息化教学研究与改革模块包括信息化教研教改项目的选题、申报、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验收、论文写作、教学成果培育,翻转课堂课例研讨,数字校园教学应用,教育新媒体新技术等专题。依据学科最新发展态势,每年新增2-3个前沿性专题,依据学员培训效果反馈删减2-3个旧专题,保留的所有专题保持20%以上的内容更新。

4.培训课程资源改革

由于培训对象大多数为各学科专业一线教师,部分为教学管理人员和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其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迥异,必须开发支持学员自主选学的多样化、多层次课程模块:①除公共必修课程模块以外,面向不同对象开发针对性的选学课程模块。②面向不同学习基础的教师开发初级、中级和高级三个梯度、递进式课程资源(案例)。③开发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学员基础评测分级、分级呈现课程模块,在完成相应必修课程模块后,可自主选学扩展课程模块。培训管理平台具有注册、选课、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测验、反馈诊断、在线互动、学分管理等功能。④培训课程微课化。开发培训课程系列微课,形成短小精悍、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的微课程,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个性化学习方式。⑤创建以微课程资源为基础的系列培训MOOC,支持大规模学员在线自主学习。⑥与参训教师和参赛教师合作,将培训班课程资源和信息化教学大赛参赛作品纳入中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重点建设各学科专业优秀微课资源。⑦根据时展、技术更新和教师实际需要,开发前沿新课程模块,更新原有课程模块。

5.培训评价方式改革

针对学习内容设计性、开发性、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主要采用电子作品集评价为主的考核方式。培训过程中各技术学习专题教师适时组织课堂学习竞赛,评选技术学习优胜奖进行教学激励,最后培训团队根据学员出勤、纪律、提问、回答问题、专题优胜奖、电子作品集汇报和评价结果评选优秀学员,实现培训成果可视化和评价方法多样化。鼓励、推荐和指导优秀学员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说课大赛和课件大赛,充分体现“导-训-研-赛”一体化的培训理念。

6.培训研究常态化、课题化

围绕培训有效性的提升,将培训涉及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培训理念的创新、培训模式的建构、培训理论的整合应用、培训内容的更新、培训方法的优化、培训流程的标准化,以及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网络化学习能力、个人知识管理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能力的提升策略等,作为常态化的课题研究内容。近年来,笔者先后主持了“高师生网络化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信息技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高师生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中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理论整合研究”、“面向教教育的示范性精品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中职教师品牌培训项目设计开发与实施研究”等8个自治区级教研教改项目,尝试将研究成果运用到培训中,提升了培训的有效性。

7.培训团队专业化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必须依托专业化培训团队。例如,笔者连续十年主持广西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相关培训项目,均依托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学科(现代教育技术)教学团队,该团队以信息化教育研究、信息化教学人才培养和信息化教师专业发展为己任,集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和教师培训于一体。团队成员长期从事中小学和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各有专长,配合默契,已打造成为颇具实力的专业化培训团队。

8.培训标准化

培训者必须总结形成一整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培训流程:

每次正式培训前,首先要进行相关课题研究,集中解决以往培训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培训的有效性问题。

其次,进行培训调研,分析参训中职教师的真实需求。

第三,组建培训项目团队,研制培训方案,参加培训项目竞标。

第四,竞标成功获得培训项目后,第一时间根据学员需求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最新发展,开发培训新课程(专题)资源包,更新原有课程模块资源包。

第五,成立培训班筹备小组和备课小组,召开筹备会和集体备课会,总结以往培训的经验教训,对历届培训班学员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调研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初步掌握我区中职教师的学习基础与学习需求,明晰培训的总目标、总要求、基本理念、基本模式和专题目标。

第六,多渠道培训通知和培训信息。除了邮寄纸质版通知,还利用博客、QQ群、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微信等多种现代化通信方式,确保参训教师及时获得培训通知和后续培训信息(例如住宿订房、路线图、训前学习准备等),同时解答学员的一些问题,使学员提前做好学习准备。

第七,提前做好训前准备工作。代学员联系就近宾馆,订购桶装水,安排学校食堂就餐,确定教室和机房,打印课表,购置资料袋;放置欢迎牌,打印并粘贴前往报到教室的路标;安排接待人员轮流接待学员;在网络教室的每台机子上安装培训要用的软件;检查设备,布置会场,确保开班典礼和培训的顺利开展;制作和安放学员学习证,提高学员的学习角色意识。

第八,学员报到前或报到当天,安排学员填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基础、学习需求、教研教改和专业发展现状的网络问卷,第一时间将统计分析结果发给各专题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以提高培训教学的针对性。

第九,加强教学监控和反馈。通过课后面谈、QQ群 、短信、微信、电话和邮件等方式加强学员与主讲教师、班主任、辅导老师之间的沟通和反馈,及时获取教学改进意见和建议,使各专题协调、有序地进行。

第十,加强班级管理和人文关怀,为学员创造最佳学习环境[3]。主要做法包括:佩戴学员证,严格考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加强作业管理;安排最好的机房;中午和晚上开放机房,辅导教师重点指导基础差的学员,多听取学员意见。

第十一,将往期培训资源和本期培训新生成的优质资源汇总刻录成光盘发给W员,以支持学员的后续网络自学、校本研修和可持续专业发展。

三、培训一体化改革成效

培训一体化改革实施以来,笔者所主持的培训项目均获得满意效果,满意度均在95%以上。学员在问卷调查、座谈会、QQ群留言和培训日记中纷纷表示自己在知识与技能、意识与态度、理论与实践等多个层面均有较大提升。以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为例,300多位参训教师参加2009年全国中职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活动、2010年-2012年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和2013-2016年“创新杯”全国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与说课大赛,共获得全国一等奖46个、二等奖110个、三等奖120个、组织奖16个、最佳单项奖2个、大赛闭幕式最佳展示3个的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郑小军,杨满福等.基于Web2.0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合培训模式创新实践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2):73-76.

第4篇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学习动力 学习动机 一线培训者

针对当前教师培训存在的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教育部下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的指导意见》【教师[2013]6号】(下文简称“教育部《指导意见》”),就深化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了八条指导性意见[1]。近年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然而,作为受培训者的教师似乎对作为继续教育业务能力提升的教师培训热情不高,参与培训的动力不足。受培训者是教师培训的主体,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必然制约教师培训的质量。制约培训质量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是培训的内容脱离一线教育教学实际,无法真正帮助教师改进自身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质量。这一问题涉及到的是教师培训的主导也即培训者的问题,需要有更多的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作为培训者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实践和研究中,我们认为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与一线优秀教师、教研员作为培训者这两个问题是全面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所在。

一、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基于教师学习动机的视角

1.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

心理学领域对中小学生的学习动机做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认为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也可借鉴来分析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

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既有内部动机,也有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主要是指教师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身师德修养与专业理论水平、拓展自身专业知识、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愿望等;外部动机主要指年终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等方面与继续教育学时相挂钩。对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发现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既有内部动机,也有外部动机,但是很大部分教师外部动机超过内部动机。这就需要我们加以重视,并努力将教师参与培训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

2.教师培训机构如何真正激发教师参与培训动力

从我们近几年从事教师培训的实践来看,很多教师参与培训存在“被培训”而不是“我要培训”的现象。目前国内各种级别的教师培训在调训环节普遍采取“单位推荐”的方式。各种级别的培训通知下发以后,各省市县认真按照文件的要求和名额向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教师培训机构推荐单位认为符合培训条件的人选。这些被推荐的人选通常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位里的优秀教师由于条件较好,能够符合各类培训的要求,就出现了单位推荐的总是那么几个人的问题;二是单位在推荐人选的时候通常没有通知相关的教师而直接绕过教师,就会出现被推荐教师到教师培训机构参训时还“一头雾水”、“被培训”的现象;三是由于采取单位推荐的方式,有些真正有很强的内部学习动机的教师没有机会参与培训,等等。因此,我们认为要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要从教师培训的“入口”也就是调训做起。改变单一的以“单位推荐”为主的调训方式,可以允许有强烈内部学习动机的教师“个人自荐”,将“个人自荐”和“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相结合,以便将真正有强烈学习动机的教师选参与到培训中。不管采取什么样的调训方式都不能保证选拔或推荐出来参加培训的教师的内部动机都超过外部动机。适当的外部动机对于内部动机的激发和维持具有很好的作用。

关注了培训“入口”问题以后,就需要进一步关注培训“过程”。在培训过程中,培训者要通过符合参训教师需求的内容和形式多样的课程形态来增加培训的吸引力和魅力,以不断维持参训教师的内部动机,并尽可能将参训教师的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比如,有部分参与培训的教师是出于完成继续教育学时任务而参加培训,但是由于在培训过程中渐渐被课程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吸引,而且由于灵活、多样、有趣的培训形式让他们感到原来教师培训内容是贴近教育教学实际的,并不是“满堂灌的”、“脱离实际的”、“没有用的”。在这个过程中,这部分教师参与培训的外部动机就会逐渐转化为内部动机,转化为对学习内容和任务本身的兴趣和关注。当然,有部分教师由于对教师培训本身带有“偏见”,或者认为自己已经是老教师,根本不需要培训,也对培训学习失去了兴趣,这个时候在培训过程中就需要采取外部的力量来发挥外部动机的作用。例如,在培训过程中,采取过程性动态评价的方式来考核参训教师。由于考核是过程性动态的评价,而且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核,参训教师之间就能起到相互督促、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作用。这样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发和维持那部分内部学习动机不强的参训教师的外部动机,以保证培训取得较好的成效。

除了关注培训“入口”和培训“过程”以外,还要进一步关注培训“结果”。培训“结果”主要指教师参与培训后可以收获什么。培训“结果”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外部的主要指在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方面与培训学时或学分相挂钩,内部的主要指通过培训,参训教师的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得到了提高,专业知识得到了拓展,专业能力得到了发展,还指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获得的成果等等。外部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教师参与培训的外部动机,内部的结果有助于进一步强化教师参与培训的内部动机。培训“结果”将在内外部动机上进一步强化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培训机构应该充分关注教师参与培训的学习动机,注意强化教师的内部动机,将外部动机尽可能转化为内部动机,并通过适当的外部诱因来使外部动机维持在一定水平以激发和促使内部动机也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具体来讲,就是要改变调训方式,允许内部学习动机强的教师通过“个人自荐”的方式参与到培训中;在培训过程中,要改变培训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吸引力,使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要注重培训成果的生成,形成一些参训教师看得见的学习成果,同时将教师培训与职称评聘、评优评先、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等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相结合,确实强化教师参与培训的内外部动机。唯有如此,才有可能真正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动力。

二、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必要性、可能性及现实性

教育部《指导意见》的一个突出亮点就是要求培训者团队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同时要求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教育部《指导意见》中两个50%的提法实际上对教师培训专家团队中一线优秀教师的比例和课程的形态作出了要求,也就是希望让更多的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中,成为教师培训者,引领广大教师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

1.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的必要性

对教师进行调研,发现作为被培训者的教师对当前的教师培训工作满意度并不是太高,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培训专家通常以高校专家为主。高校专家虽然理论水平很高,但是由于通常缺乏中小学一线教学的实践经验,对学科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解和认识更多地停留于“文本研究”、“间接经验”的层面,专家们的研究成果往往停留于“观念”层面,可操作性、可借鉴性和可模仿性往往较差,提出的教学理论往往很难直接应用于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也就是说,高校专家的理论往往不够“接地气”,难以解决中小学一线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一线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切身的体会,在实践过程中也会尝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将这些措施在实践中付诸使用,措施的有效性可以在实践中得到检验。鉴于高校专家的“先天不足”和一线优秀教师扎根实践的优势,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就有其必要性。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可以很好地弥补高校专家在解决实践层面问题和提高参训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方面的“先天不足”。

2.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的可能性

一线优秀教师长期面对的是中小学生,一线优秀教师的舞台是中小学课堂,他们擅长于课堂教学。而作为培训者,面对的对象不再是中小学生,而是作为同行的中小学教师,对象由未成年人变成成年人,内容由学生未知的学科教学内容变成同行较为熟知的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领域内容。这就对即将成为教师培训者的一线优秀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很关键。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需要具备以下素质:在课程、教材和教法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教育教学能力强;熟悉中小学教师培训业务;对中小学教师需求有充分的把握;有较强的培训组织与管理能力,等等。为了使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需要对一线优秀教师进行专门的教师培训技能提升培训。教育部、财政部近几年开展的“国培计划”中就有专门的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示范性培训项目,培训对象以一线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为主,主题为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内容既涉及到师德修养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又涉及到中小学教师培训技能(包括中小学教师培训相关政策、培训的组织管理、实施等),并侧重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技能。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的示范引领,各省市也在逐步开展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提升研修。通过该类型的研修项目,一线优秀教师在原来中小学教育教学经验提升总结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从事教师培训的技能,这就为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从事教师培训工作提供了可能和保证。

3.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的现实性

通过以上的分析,发现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有其必要性和可能性。那么,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以后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长处,参与到教师培训工作中,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这就涉及到了一优秀线教师成为培训者的现实性问题。一线优秀教师成为培训者以后,在课程形态的选择上应该扬长避短,以自己擅长的课堂教学作为突破口,以实践性课程为主,以自己收集到的典型案例作为载体,创设真实的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中小学教师教学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教学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的具体形式可以有:课例评析、课堂观察、名师示范课、同课异构、现场诊断、案例教学、小组讨论、主题论坛、成果展示与分享、跟岗指导、实景教学、行动研究、课题研究、技能训练,等等。一线优秀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个人特质,结合自己的专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实践性课程形态,并充分考虑通过有效的过程性动态评价方式来评价参训教师,使参训教师能够真正深入参与到培训过程中,发挥参训教师作为培训资源的重要作用,增强培训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最终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

总之,为了让尽可能多的一线优秀教师有机会成为培训者,建议各省市及早建立省培、市培教师培训专家库,并充分保证一线教研员和一线优秀教师的比例。同时,还要通过开展省级、市级的一线优秀教师培训技能研修专项培训,提升一线优秀教师从事教师培训的技能。再者,教师培训机构在开展教师培训过程中,要充分掌握每一位一线优秀教师培训者的特质和专长,因需制宜地为每一位一线优秀教师培训者提供参与教师培训工作的机会,并与每一位一线优秀教师培训者共同商讨具体的课程形态和实施计划,以确保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能够充分满足参训教师的需求。最后,各省市的教师培训专家库应该是动态的,对于经过专门培训和实践未能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一线优秀教师应该有“淘汰和退出”机制,对于不在教师培训专家库中的一线优秀教师经推荐、考核、培训可以胜任教师培训工作的应该及时吸纳、补充到教师培训专家库中,形成相对稳定的、高水平的一线优秀教师培训者队伍,从而有效落实教育部《指导意见》提出的两个50%的要求。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2-0064-04

一、引言

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日益走向常态化。许多大学、各地的电教馆以及一些社会上的培训机构都在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教育信息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精神,为了培训一批掌握中小学学科微课程制作与应用的学科骨干教师,加快推进该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引领和推动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也组织相应的培训。本文通过分析近几年文献,总结了目前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观念呈现滞后性、培训方式单调、不灵活和培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等。再结合本次培训的现状,探讨影响培训效果的相关因素,希冀对今后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国内外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分析

英国十分注重对中小学教师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培训,把教师培训工作作檎府行为。启动“IT”信息技术培训工程,并在管理和经费方面予以保证。从1997年到1999年,三年内英国政府提供20800万英镑。其别加强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美国是世界上信息技术教育起步最早的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政府更加重视中小学生以及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工作。1997年提出“教师首先要教育信息化”,同时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教师培训;另外,还建立专家组支援各校的计算机保养和指导。新加坡1996年推出全国教育信息计划,在师资培训上实现政策倾斜,给每位教师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为教师拨出专款作为补贴金,尽快提高全体教师的信息化水平等等。[1]

中小学教师培训目标的制定,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改变,培训内容也要与时代接轨,培训课程的设计更强调实用性和全面性,因为单一的学科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社会的要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现状如下:

1.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

目前,许多的教师培训都很容易忽视或不重视参训教师的需求分析,使培训内容与参训教师所期望的脱节。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等于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与教师本身的一些因素有关,如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风格、教学对象、教学环境等紧密相关。不一样的教师会在不同时间使用不一样的技术,所以在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时要有针对性,因地制宜;教师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没有太多的时间专门学习技术,再加上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飞快,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掌握所有的技术,[2]再一次确定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要做到精确、精准,起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2.培训观念呈现滞后性

教师参加培训,转变观念是第一位。在现有的培训中,参训的教师经常存在一些心理误区,抱着培训无用论、工学冲突、培训即放松等一些消极态度来参加培训,[3]实践证明,以主动积极的心态参加培训往往比消极被动的心态参加培训效果会更好。

3.培训方式单调、不灵活

目前,我国教师培训方式大部分采取短期集中式培训、大班教学、讲授为主,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尤其是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这种单一的培训方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个性化的学习者。培训者更应高度重视,在培训过程中要敢于创新,根据培训内容、培训者的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选取合适的培训方式。

4.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团队

谁来培训?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我们不缺少培训师,如教研员、高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以及一些优秀的中小学教师等都可以作为培训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团队。[4]

5.培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目前,多数教师培训都是采用集中式的短期培训,培训时间结束,学员拿到相应的培训证书,也就意味着这次学习画上圆满的句号。殊不知,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师专业发展不是一朝一夕或几次集中培训就能够完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集中学习只是为教师今后的自学研习、校本研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想要真正掌握这些知识,还需巩固、练习、后续的继续学习。然而,事实是:学习随着集中培训时间的结束而结束。这样的结果与缺乏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使用学到的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课堂中有很大关系。想要使培训不流于形式,建立完善的培训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6.培训效果体现低效性

通过调查和与学员的交流,大部分学员反映培训结束后,也就意味着这次学习结束,参训教师回到自己工作地,又把所学的知识全部还给培训者,主要原因是,学员的学习随着培训结束而结束,回到自己的工作地点,不再练习;所学知识与自己的教学脱节;教师没有时间再巩固培训的内容;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帮助等等,这些原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2016小学数学语文骨干教师“微课程制作与学科教学应用专题研修班”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这些培训学员大部分是当地中心小学的语文、数学学科的带头人,或者是县(区)教研室的教研员,选取的地区上涵盖面也比较广,包括南宁、柳州、玉林市等14个市的骨干教师或教研员。本次调查分电子问卷和纸质问卷,电子问卷主要是对培训学员需求的调查,调查共回收61份问卷,有效问卷61份;纸质问卷主要是调查学员经过培训后的满意度,调查共发放100份问卷(语文、数学各50份),语文回收47份,问卷回收率94%,有效问卷47份;数学回收47份,有效问卷46份,问卷有效率97.9%。在61份有效的电子问卷中,从性别比例来看,女教师44人,占72.13%;男教师17人,占27.87%。学员年龄从26岁到50岁,教龄在10年以上(不含10年)的教师人数达到80.33%。

2.研究方法和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访谈法;文献研究是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阅读和分析,以形成对相关问题的科学认识。数据分析使用工具为excel2013和spss18.0。

四、 培训效果相关性分析

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克瑞格・贝瑞特博士曾说过,“如果教师不了解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技术,所有与教育有关的技术都将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计算机并不是什么神奇的魔法,而教师才是真正的魔术师。”[5]

1.充分的需求分析是首要因素

培训需求分析不但应立足于社会背景和组织机构,更应关注培训对象自身的需求,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如学员知识结构如何,专业能力处于什么水平阶段,对该培训项目期望与需求有何共同与差异,学员对培训资源有何要求以及如何支持培训等。这些分析结果是为学员提供个性化学习与针对性培训的切入点,可使培训主题更加明确。[6] 在“小学学科骨干教师研修班”培训中,培训正式开始前,通过发放电子问卷,调查学员的需求,包括参训者个人的基本信息、参训者对培训方式的需求、资源分享情况的需求等。通过分析调查数据、收集建议,培训团队又进一步对培训内容做了相应的调整,尽量满足学员的要求。总之,在这次的培训中,培训团队对前期的需求分析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

2.恰当的课程安排是关键

课程安排顺序、具体的培训内容对培训效果都有一定的影响。培训第一天,应先讲一些最近的新理念,先从观念上改变教师“培训无用论”观念,培养他们积极的培训态度。其次,依据培训目标,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以及内容的分布比例,如:相对简单的内容,分配授课时间也相应较少;操作类的课程内容,预留一定的时间让学员动手实践等。结合这次培训的数据得出:培训内容与培训效果,P

3.多样的培训方式

培训方式的选取大多受限于培训内容,同时也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本次培训方式的选取主要依托于培训主题,系统理论类的培训内容主要采取讲授法;信息技术操作类的内容主要采用演示法和案例讲解,在授课过程中,每讲完一个知识点,都会留相应的时间给学员练习,同时有教师和助教的现场指导,尽量做到“一个都不能落下”。本次培训数据同样证明,培训方式的选取直接决定培训效果。培训方式与培训效果相关性,P

4.专业的培训团队

作为一个培训者,想要在培训中有效地促进学员学习,必须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不但应是一个传授者,还应是引领者、合作者等综合的角色。且能很好地融入到学习者群体中,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具有丰富经验的一线教师。培训者要根据成人教育理论适当调整,尽量满足培训者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期达到好的培训效果。然而,分析本次数据得出:专家的备课情况与培训效果,P>0.05,不相关;专家的专业能力与培训效果,P>0.05不相关。表3、表4可见,学员对于培训者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培训者的能力怎么样不会有太多的关注。

5.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保障

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提高教师专业化无法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建立健全有效的教师培训制度和管理制度,才能为这项工作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基础。尤其应注重培训住宿条件与服务质量。通过分析数据得出,培训住宿条件和服务质量与培训效果,P

培训期间除了转变观念、更新知识、提高技能、寻求引领外;认识同行、结交朋友,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也非常重要。在这次的培训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学员与学员、学员与参训教师之间的交流,主办方精心安排了沙龙、羽毛球比赛等活动。想通过这些活动更多、更好地了解培训学员的想法,以期提高培训效果。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近几年,教师培训在全国进行的如火如荼,广西也不例外。他们通过积极加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引领和推动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组织专门的培训,以期使小学骨干教师快速成长,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通过“传、帮、带、扶”的形式,希冀在最短的时间忍岣呷体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目前国内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还存在以下问题:培训需求缺乏针对性、培训观念呈现滞后性、培训方式单调、不灵活、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团队、培训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培训效果体现低效性等现象。在本次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通过分析数据初步形成以下结论:

(1)充分的需求分析是首要;恰当的课程安排是关键;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专业的培训团队是必不可少的;完善的管理机制是保障等等。在培训过程中若能很好地把握这些要素,相信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满意的培训效果。

(2)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培训住宿条件和服务质量以及培训教学场地安排与培训效果非常显著相关,数据结果表明,恰当的培训方式、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周全的服务等因素直接影响着培训效果。

(3)专家的备课情况、专家的专业能力与培训效果,不相关。可见培训学员更加关注的是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等,而对于培训者是否有充分的准备、培训者的能力怎么样不会有太多的关注。

2.建议

(1)合理安排培训内容,培训内容应该接地气。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往往时间短、信息量大,想要让学习者在短时间瓤焖僬莆眨培训内容就应精准、有针对性、接地气、符合教师的真实需求。

(2)灵活安排培训活动。每一个学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除了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外,还有各自想法,想要使参训的学员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大家庭,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还需安排一些活动来促进学员与教师、学员与学员之间的交流。

(3)适当“留白”。集中式的大班培训,培训团队往往会把培训时间安排的非常具体、精确,无论是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还是操作演示类的课程,99%的时间都是培训者在滔滔不绝地讲个不停,适当的“留白”常常被忽略。其实,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给学员留一定的时间交流、消化、吸收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钱家荣.借鉴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加强中小学教师培养的对策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1(10):51-54.

[2]赵勇,雷静.国外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1-15.

[3]郑小军,杨满福,林雯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中受训教师的心理误区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76-79.

[4]张二庆,王秀红.我国教师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分析――以“国培计划”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2(4): 36-39.

第6篇

关 键 词:学校体育;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身份认同;主体性建构

中图分类号:G51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5-0093-07

Abstract: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identity recognition and the conception of 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by such means as formation mechanism exploration, basic assumption establishment and constituent element analysis etc, the author built a conceptual model and a physical model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which are conducive to cooperation, communication and sharing betwe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These models intensif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behaviors at the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vels, create a way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onducive to professional participation and practical sharing, help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evelop in the direction from unidirection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cquisition to multidimensional professional view dialog and professional behavior improvement, blend personality elements such as professional spiri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etc, which embod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makings, into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intensify the positive effects of new conceptions and collective wisdom o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nd form an effectiv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em.

Key words: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models;identity recognition;subjectivity construction

在学校教育领域,体育教师历来是一个具有特殊身份的群体。体育教师社会地位较低,周围“重要他人”(学生、学校领导、同事)对体育教师的认同度低于体育教师的自我认同度[1]。体育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是个体专业化发展的首要前提,也是影响其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涉及到体育教师对“我是教师”这个身份的深刻理解,也关涉到体育教师主体性建构自我专业发展的系列问题。专业发展是体育教师成为学校教育专业人员的主体性建构过程,高规格、高质量的专业发展水平对提高体育教师教学实践能力,对学校体育整体改革与发展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欧美国家,除了政策支持以外,许多国家通过构建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方式指导本国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美国学者库根和希尔[2]基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路径进行了系统研究,在对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策略的获得水平开展系列研究时,发现通过教师专业发展模型中模拟的教学情境,使体育教师在相应指导性条件的要求下对自己的专业身份进行认知和反馈,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是最有效的。斯帕克斯和卢克斯[3]针对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设计出了5种通用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这5种模型既能用于指导教师实现个体层次的专业发展,也可以通过主体性建构的策略,使教师在教学共同体内开展教学合作与专业决策。他们用这些教学合作方式和专业决策手段来调适建构的模型,使之不断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提高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关注点,并推行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来保障和促进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化发展。

近年来,“国培计划”项目提倡的以提高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水平为目的的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旨在通过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改进常态教学、区域研修和校本研修,提高不同体育教师群体的专业化发展水平[4]。从传统意义上来看,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常开始于针对形成某种观点的会话,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持续的和互惠的理解过程[5]。基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原则和主体性建构的理念,通过改变体育教师个体与群体层次的专业发展方式,为体育教师创设一种专业参与和实践共享的专业发展模型,帮助体育教师从单向的教学知识获取向多维的专业观点会话和教学行为改进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形成有效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本研究基于体育教师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的相应理论和原则,探索构建一种能帮助体育教师间进行合作、交流与分享的专业化发展模型,进而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我们强调新理念的生成和群体智慧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影响,并尝试通过模型实现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活动流程的合理规划与指导。

1 模型的形成机制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一定的机制才能实现[6]。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机制,就是体育教师在对自己个体特征和所归属的群体特征进行认同的基础上,运用主体性建构的策略,将教学经验、教学反思、案例收集、数据整理、概念剖析和理论阐释等教学要素体现在体育教学过程的各项专业活动之中,同时将专业精神、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等体现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个性要素融入到专业活动过程。在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专业训练(包括基本身体素质、技术与技能)和终身学习的手段,系统地学习从事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能力,并不断通过教学实践来夯实专业基础和提升专业水平,进而成为个体和群体都能认同的优秀体育教育专业工作者。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形成机制,正是结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般进程,按照设计论的研究方法提出来的。具体的形成机制是:(1)提出基本假设;(2)构建概念模型;(3)发展实体模型;(4)校正和完善模型;(5)形成模型。在这些机制中,需要回答几个问题:一是体育教师如何认同自己的身份;二是主体性建构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如何;三是辨析身份认同与主体性构建的关系。身份认同可以视为体育教师个体认识层次,用来回答“我是谁”的问题,在个体认识层次的基础上,体育教师在对教学客体的认知中表现出一种自我印证和分析专业实践能力的水平,是个人教学经验的升华,是体育教师的自我价值在理论与经验交互作用下的个体主宰专业的自主建构过程。通过主体性建构策略,体育教师运用主体层次的认识来解读自身专业发展的意义,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理解建构教学过程,按照自己的专业成长规律形成学科能力,并建构适合自己的主体教学认知图式和框架,具有强烈的个体经验性。在身份认同与主体性构建的关系方面,合理的身份认同对于体育教师构建主体层次的专业发展体系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具体体现在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历程的完整理解,使体育教师从主体认识的层次去理解专业引领、专业反思和专业服务等方面的身份问题。

2 模型的基本假设

2.1 体育教师的身份认同和使命担当

教师专业精神包括教师认同、教师美德、教师使命3个层次[7]。只有具备专业精神,体育教师才会生成终身从事体育教育教学的意愿。例如选择体育教育专业进行系统学习,学习结束后选择体育教师行业并进入体育教学领域进行工作,并能清晰地认识到自己是教师群体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这就称之为体育教师专业精神中的专业身份认同,只有具备清晰的专业身份认同感,从事体育教师行业才会有职业幸福感,才能有效规划自身的专业发展方向与路径。具备了专业精神,体育教师才能在专业工作中更加深刻地理解“我是谁”的疑问,才会给予个体足够的专业关怀。在身份认同和专业关怀的基础上,个人才可能积极而有效地从事体育教学这一专业的工作,在“育体、育人、育心”的专业工作中渗透个人的专业精神和体现个人的使命担当。

2.2 探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建构策略

为促进体育教师之间围绕专业发展问题开展更加深入的互动与专业交流活动,以便更准确地表达他们对个体身份的认知和理解,并引出他们对体育教学问题的认识和反思,可以采用主体性建构的方式进行专业交流和讨论,这样会更好地促进体育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进程。在体育教师群体内部,通过个体关于专业化发展观点的表达,群体可以帮助个体进行角色定位,对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取舍。在专业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让体育教师按照主体性建构的原则表述自己的专业化发展方式,如“我面临的专业发展问题是……”、“我的观点是……”、“我的解决思路是……”等等,通过建立立体的支架思维方式,帮助体育教师间有关专业化发展的观点不断交换和碰撞。

2.3 形成体育教师的良性身份认同

用特定模型来规划和解析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路径,最大的优势是模型的结构可以与体育教师的教学生活结合起来。运用专家引领的方式,可以解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预测性疑惑与难题,也可以用来帮助回答“我属于哪一个群体?“、“这个群体的特质是什么?”、“我为什么要属于这个群体?”等专业身份认同的基本问题。开展团队协作,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在专业群体内部进行角色定位与比对,寻找自身的专业不足,进而调适自己的专业发展目标和内容。开展同伴互助,可以弥补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短板,及时进行专业技能提升、转换和更新。我们很难改变外界对自己的看法,但可以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以一种“舍我其谁”的专业发展理念去形成良性的身份认同。

2.4 重塑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主体性

国内外关于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种类繁多,既有理论方面的阐释,也有操作层面的指导,并且许多模式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和实践的检验。我们可以借鉴其中启发性和关联性较强的模式,去改进和创新现有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重塑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这对于本研究的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3 模型的若干构成要素

3.1 基于身份认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

近年来,“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被许多教学研究文献所阐释,它的含义非常丰富,具有代表性的概念由美国学者博也尔[8]在其著作《基础学校:学习的共同体》一文中提出,他认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由学校管理人员、学校教师、在校学生和其他校内外与学校教学有关的人员组成的非管理型组织,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所有成员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并且成员之间可以相互面对面地进行沟通与交流专业问题。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蕴含着学校体育的规律性以及体育教师作为一个特殊专业身份的独特性,应凸显出体育教学的专业特点,意在强调体育教师的专业学习不会是一种外源性质的附加活动,相反,它强调体育教师如何学会持续性的专业共同学习,并且成为体育教师这一特殊专业群体的习惯性活动。再者,由一半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转变为学习共同体,其核心是培植散播于体育教学、学生和学校管理者关于体育教师专业生活中的身份关怀伦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理解基于身份认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要把握两个关键点:第一是认识到如何使体育教师在身份认同的基础上去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第二是认识到如何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发挥不同教师个体的专业功能。这两个关键点可以通过贯穿于体育教师专业生活中的运动经验、运动观察、实践体验等指标来反映,使体育教师经历教学知识获得、教学经验反思、教学能力强化、教学感悟提升的个性化过程。由于体育教师个体进行身份认同的水平和阶段不同,所表现出来的专业经验、专业品性、专业生活等方面均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专业学习共同体中需要重视不同身份认同水平的体育教师的认知风格,通过加强式专业反思的方式,有效界定个体的身份认同阶段,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和专家学习,利用现有的反思成果,整合和构建有利于个体身份认同的专业学习共同体。

3.2 基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

体育教学具有理论引导和技术与技能支撑的双重性,体育教师学习的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沟通障碍,这种障碍因人而异。面对出现的障碍,不同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建构策略也有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会影响到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的有效性。Korthagent[9]提出了有关教师专业学习行为的3层次模型,认为格式塔层次、教师实践知识层次和构建学习理论层次是构成教师专业学习层次不可或缺的内容。用三层次模型来解释基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学习行为也是很适用的。格式塔层次以专业学习阶段的实际运动经验为基础,通常由一些无意识的实际运动经历构成。对于运动实践知识层次而言,许多体育教师的技术技能学习行为自身都是意识不强烈的,但是通过反思与练习,可以意识到一部分学习行为将对自己的专业发展会有很大帮助。构建学习理论层次已经上升为体育教师对专业学习情境的归纳性理解与感悟,要求体育教师通过主体性建构的方式,按照不同层次的要求,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短、长期专业学习行为体系,进而提升自己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3.3 基于学科发展意识的体育教师专业反思行为

学科发展意识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已经成为许多教师的共识。体育教师学科发展意识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不断要求专业成长的意识,能够对教学、训练等专业素养进行认识、分析,并能够对自身发展进行规划和反思[10]。在体育教师经历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仍有许多教师对专业教学、专业研讨、专业交流、课题研究、论文撰写、促进自身学科意识发展等环节意识不足,这些意识上的缺陷可以用“匠人-手艺”模式、理论直达模式和专业反思模式来解析。“匠人-手艺”模式强调运动经验的重要性,要求新入职体育教师通过观察和模仿老教师的教学过程建立学科发展意识,带有“匠人”传递“手艺”给“徒弟”的特点。“理论直达模式”强调相关专业理论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它能将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以最快捷、最便利的方式传递给体育教师,但这种模式同时也是一种单向思维的直达模式,忽视了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的主体性。“专业反思模式”将体育教师学习到的专业理论与自己的运动实践经验链接起来,重视体育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的表达,鼓励体育教师阐释和分享自己的专业观点,不提倡盲目追随他人的理论和经验。基于学科发展意识的专业反思行为给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另外一种思维路径,要求体育教师首先树立体育学科发展意识,这也是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关注点,再通过体育教师实施专业主体性建构策略与手段之后开展专业反思,进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洞察力和敏锐性。

3.4 基于“课例研修”指导的体育教师专业行动循环

“课例研修”要求具有同一身份的教师专业群体根据课例的特点开展主体性研修,以解决体育教学实践和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11]。“课例研修”对体育教师专业个体之间的合作性要求很高,需要经历行动学习――专业实践――专业研修――再学习――再实践――再研修――总结等环节,如果必要,各环节可以循环反复,直到问题最终解决。通过“课例研修”,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体性,可以构建体育教师专业行动循环体系,将教师的专业行动、专业反思和专业研究结合起来。它的起点是基于“课例研修”的专业学习,鼓励体育教师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学习专业发展知识,要求体育教师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专业交流常态化。在“课例研修”活动中开展教学经验评析,是一种以专业为导向的行动循环流程,使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经过理论外化、群体组合、主体内化的历程才能实现。

3.5 基于专业认知结构调整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图式

图式是用来表示结构化的知识与技能的心理学概念,通过中心主题组织程序来表现。教师专业发展图式以一定的教育教学观为依托,由与主题有关的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课堂管理知识组成[12]。面对同一学科,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在专业认知结构上呈现出不同的特征。专家型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往往积累了大量专业发展图式,这些专业发展图式是教师在长期从事体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针对体育课堂中的生成性问题或结构不良性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专业认知结构去解决和创生,并且随着体育课堂的无尽变化积极创新自己的专业认知体系,继续生成新的专业发展图式。这就需要从系统与全面的视角分析体育教师的专业认知结构,它应该包括教师专业参与前期的体育理论知识储备与技术技能准备,专业参与中期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个人教学观的验证与指导,专业成熟期进行的教师间专业观点碰撞、专业经验分享和专业共识达成的过程,以及对自己的专业认知结构做出持续周密的思考和积极主动的调整,有利于体育教师对自己专业发展图式中遇到的问题和获得的经验进行有效的分析、总结。

4 模型的构建

4.1 构建概念模型

在确定构建模型的关键要素之后,可以按照各要素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设计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概念模型是建立在体育教师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是个人意识到自己作为体育教师所应担负的教学责任、教学义务以及应秉持的教学理念和必备的教学基础。通过个体探索与运用主体性建构策略,构建专业学习共同体,在专家引领和同伴互助的条件下,开展专业反思。专业反思阶段可采用专业实践评估、专业培训跟进、专业知识技能的交流与分享、专业评价与反馈等形式,然后经历行动学习――专业实践――经验总结的环节,指导专业行动循环,构建符合体育教师个体实际的专业理论与实践学习层次,改善个体的专业学习行为方式,生成与创新适合个体的专业发展图式,促进个体的专业化发展进程。

图1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

发展概念模型

4.2 构建实体模型

实体模型是对概念模型各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进一步解释,要将各要素物化为适合于具体操作流程的方式方法,既要考虑到体育教师进行身份认同和主体性建构的要求,又要处理好各项外部干预条件的影响。构建实体模型的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

专业发展实体模型

1)教师工作坊提出和发现问题。

教师工作坊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用于开展教师集体研修的教研组织形式,它有利于教师们就某一教学专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从而达成具有共识性的问题解决方案。教师工作坊是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体模型的流程起点,也是体育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实体组织形式,体育教师们可以围绕同一教学专题,从不同视角展开专题分析并深入研讨,按照自己的专业特长分配研讨任务,并将工作坊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梳理,提交给相应专家。

2)专家引领与专业学习。

根据教师工作坊提交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学校体育领域的专家就某一教学问题指导教师们进行剖析和探究,并提供问题解决的思路,还可以就问题所代表的运动技能的教法与学法的原理给予学员方法论上的引导。同时要根据体育课程的性质与特点,运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学习分析各种教学现象的能力,指导体育教师学会终身从事专业学习的方式与方法,积极构建适合个体的教学思想与理念,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专业学习策略与手段,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和个人专业反思做准备。

3)课例研修与专业反思。

课例研修要求体育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凝练教学问题,结合个人教学实践,形成教学案例,通过行动、实践、研修、总结等可循环环节,运用同课异构的方式,开展听评课和展示课等教学活动,寻找个体与他人或群体间的专业实践差距,有利于体育教师有效开展专业反思,形成研修总结,指导教学实践活动。体育教师专业反思是集回忆、思考、评价于一体的活动,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教学组织等教学活动的反馈,其主要为了思考、反省、探索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修正[13]。在课例研修活动中,体育教师可以反思个体教学实践的内容和成果,寻找不足,也可以反思专业学习共同体中同伴的教学过程,深入分析蕴含在其中的教育教学规律与问题,尝试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与办法,并在体育教学实践中予以验证和核准。在开展专业反思的过程中,要通过专业反思日志、随笔和备忘录等及时记录反思环节,形成主体性建构的反思材料,使其成为专业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分享和寻求同伴互助的依据。

4)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

交流分享是实体模型中最自由的环节,也是不同观点进行碰撞和交织的重要时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们根据自己研修和反思的材料,自由发表各类观点和评论,分享个人研修和反思的成果,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在出现个体不能解决的教学问题时,需要借助同伴互助的途径。实践证明,同伴互助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高效途径。由于每所学校的体育教师人数有限,必要时需要开展校际之间的合作,形成校际间的相互支持、互助合作、相互促进的新型体育教师交流文化。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立足于学校体育教学实践,它的价值诉求在于最终解决体育教学问题,它倡导体育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促进教师共同进步为最终目的。交流分享与同伴互助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参与教学研讨、集体研修、观摩课评析、集体备课、教研沙龙等,这些方式不仅可以加速体育教师专业成长进程,也可以加强体育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也将有利于体育教师开展教学行动研究时教学资源的互用与互补。

5)开展行动研究。

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行动研究“是教育工作人员通过研究教学实际情境,得出相应研究成果,并将研究成果用在和研究情境相近或相同的背景中去验证,从而得出结论的教育研究方法,它非常强调参与和合作的研究方式。体育教师可以针对自己专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开展行动研究,在专家的引领和同伴的帮助下,面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实践提出问题,确定行动研究目标,制定详细的研究计划与方案并付诸实施,从而得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与路径,并反馈到自己的专业发展过程中去。它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审查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并做及时的调整与改进,将研究行为融入到自己的专业发展背景中去。行动研究使体育教师成为驾驭自己专业发展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并能有效促进专业知识增长和专业素质提升,形成个性专业经验和专业能力。

6)形成经验与能力提升。

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与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娴熟的运动技能、恰当的教学安排、良好的身体素质和科学的教学环节都会对体育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产生重要作用,但这些要素同时受体育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总结与形成的个体专业经验的影响。专业经验的形成与专业能力提升相辅相成,将专业发展经验转换成专业能力是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路径,开展围绕体育教师的教学理论知识储备和技术技能提高为核心的集体研修,制定合理的研修内容,使体育教师提高专业发展对比意识并进行自我加压,升华个体专业精神与职业信仰,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诉求,同时在提升专业诉求的过程中形成与总结新的专业经验,为教师工作坊提供新的研究素材,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成长与进步。

7)专业自信、专业精神与外部预设、内部干预对实体模型的调节作用。

树立专业自信、提倡专业精神是体育教师进行身份认同的首要前提,外部预设和内部干预是体育教师主体性建构专业发展模型的主要手段,它们对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实体模型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教育行业组织中,体育教师拥有非常明晰的职业特征和行业标准,较之社会其它行业的从业者而言,体育教师较容易获得专业自信。问题是,在学校,体育教师与其它学科教师相比,不具备任何专业发展方面的优势,其具体身份与话语实践身份不一致,这种身份目前还不能超越现行的教育制度和考试制度与体育教师话语实践体系不匹配的现状。我们认为,当体育教师面对不同人群时,其对自身专业身份的认知会有差异,他们获得的身份标签也会不同,合理的身份认知会为体育教师提供良好的专业自信,体育教师在实现专业发展的同时,需要体现自己的专业特质。专业精神表现为体育教师对其所从事的专业具有认同感,这种认同包括对自我、专业价值和专业组织的认同,也包括对体育教师专业身份的理解和认知。专业精神具有内隐的特征和多种外在表现形式,它通过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智慧等形式展现出来,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感悟、理解、探索和反思,帮助体育教师实现专业发展愿景。

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来自体育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评价的开展等外部预设条件,对体育教师的角色调整、专业身份归属等方面提出了挑战,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诸多改革的要求。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保证者,也是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执行者,更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主导者。因此,体育教师需要通过更新专业认知、强化专业发展动机、拓宽专业发展视野、激发专业发展兴趣、树立专业发展意愿等个体内部干预途径,彰显专业发展精神的力量,通过主体性建构长远的专业发展愿景,来寻求个体专业发展中的独特感受与判断。

体育教师专业自信、专业精神所表达的是对个人专业身份的一种认同,需要通过专家引领、专业学习、课例研修、专业反思、交流分享、同伴互助等环节去概括和阐释,最终使体育教师的专业信念与态度、个人特点与专业性质实现匹配,个体价值观与专业价值观达成一致。外部预设、内部干预属于主体性操作层面,面对来自专业发展外部环境的诸多预设问题,体育教师既要有充足的认识,又要具备个体内部进行干预的能力,通过行动研究、专业经验形成、专业能力提升等手段进行归类和整理,提交到教师工作坊,形成符合个体实际的主体性解决策略。

5 总结

基于身份认同与主体性建构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有利于体育教师辨识自己的专业身份和专业群体归属。在获得专业身份认同的基础上,体育教师通过主体性建构策略,发现专业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并进行解决,实现专业知识共享。该模型把体育教师的专业自信、专业精神等身份认同方面的要素与主体性预设和干预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能够更好地指导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自觉和自省水平。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构建要反映一定的教师观,本研究运用的模型构建方式,始终突出体育教师在充分了解自己专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实现主体性发展的目标,代表的教师观是信任教师、理解教师、让教师自己认同自己、让教师自己探寻适合自身条件的专业发展路径。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模型的各要素之间的联接关系进行论证,尝试构建对大部分体育教师都适用的专业发展流程。

本研究认为在构建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型的基础上,教师个体要将模型包含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做适合于自己专业发展水平的对应和排序,形成符合自己专业发展要求的知识体系,并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同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会呈现出不同的个性特点,如果对自身的条件认识不足,该模型并不一定符合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个性要求。因此,该模型仍需在实践中通过特定的研究方法、策略和途径去验证和完善,使得体育教师在专业实践中对经过努力学习获得的知识与技术技能进行专业反思,通过与专家和同伴的交流获得更加宽阔的专业发展思路。

该模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触碰到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一些内隐性问题,也会涉及到一些简单而又普通的有关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取向问题,由于这些问题往往呈现出过于隐蔽和普通的特性,容易造成研究者的忽略和遗忘,但这些问题却是关涉到体育教师顺利实现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素材。所以,在后续的研究中,将通过模型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艺术、教学风格、教学习惯和教学机智进行长期的观测和考量,对模型的可操作性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入到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环境和专业生活中,通过体育教师的专业生活世界去验证和调整模型的内部结构,为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体育教师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指导策略。我们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研究者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践层面做系列研究,为改进和完善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结构提供更多的思路与方法。

参考文献:

[1] 邵雪梅,褚岩鸿. 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身份认同路径重构的理论阐释[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31(5):605-612.

[2] COHEN D K,HILL H C. Learning policy:when state education reform works[M]. New Haven,Connecticut:Yale University Press,2001:113.

[3] SPARKS D,LOUCKS-HORSLEV S. Five models of staff development for teachers[J].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1989(4):40-57.

[4] 赵富学,张学忠. 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的建构[J]. 体育学刊,2011,18(4):93-99.

[5] 蒋银健,郭绍青. 基于知识建构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构建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4(6):89-106.

[6] 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建构[J]. 教育研究,2014(6):81-90.

[7] 张华军,朱旭东. 论教师专业精神的内涵[J]. 教师教育研究,2012,24(3):1-10.

[8] BOYER E L. The basic school:A armnunity for learning princeton[M].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Press,1995:113.

[9] KORTHAGEN F,LAGERWEIF B.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arning:how does it work?[A]//KORTHAGEN F A,KESSELS J,KOSTER B,et al. Linking practice and theory:the pedagogy of realistic teacher education[C]. Mahwah:Lawrence Erihaiim Associates,2001:175-206.

[10] 金纪东. 培养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意识的策略分析[J]. 中国学校体育,2011(5):90-91.

[11] 赵富学. 体育教学问题研究[M]. 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199.

第7篇

苦求循经太极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继承和弘扬祖国传统文化是当代炎黄子孙肩负的责任,向世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更是今天的历史使命。李兆生先生乃中国文化之一代宗风,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真髓,系我国近现代统领文武二坛之人物。

先生是共和国的同龄人,质秉聪慧,性行笃厚。少时先后师承数十位先贤,霜枫为伍,明月为伴,操持文武诸艺,尽得祖国传统文化之真髓。

先生亦是武林宗风中一代宗真,承袭九脉合真之“一脉真谕”太极拳,自幼秉承宗传,历经四十余年,寒暑无间。为继承发扬太极宗风,耗时六年的八十万字撼世之作《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更是“以其举世无匹的文言武举展示了嫡传真宗丹脉的脉流叙说,给面对众多太极学说而感迷惑的人们以衡准之判据,使太极拳的研究家们更新认识,接受真实,给修真者提供一个前进的阶梯”。同时,为太极拳学术的健康发展开拓了坦途,亦是响应国家全民健身运动号召之举,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良好的教材。但更为不易的是,真正让人们认识正宗一脉的完整面貌。

赴日期间,先生有感于太极拳在日本的盛行,并闻“十年后,学太极拳到日本”之说(1983年,铃木大拙在联合国向全世界宣布)。民族的自尊心,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先生决心把太极拳真正内涵贡献给世界人民。在日本初示“青龙出水”、“太极云手”、“吴带当风”等隐秘,昭示太极拳的根依然在中国。

在日期间挥笔疾书《中国太极拳正宗标准》等章节,之后耗时六年出版了八十万字的《中国太极拳统真大典》。先生作为先天太极拳十八代掌门,已把祖国人民健康事业、保健文化的瑰宝――循经太极拳公之于世,为世界人民的健康保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社会广传的24式太极拳,正如丹医泰斗周潜川所言:“简化太极拳,虽是精华,但是只打架子,缺少运气的内功,是不够的。”同时,建议各家指导太极功的老师们,精研改进,把改进的总结,贡献给党和政府的主管机关,以供作综合钻研的材料。遗憾的是,降至近代群贤辈出,传播日广,各有见地,各说各理,加之年代久远,越传越谬,却始终不见一人能赋简化太极拳以运气内涵,更何况气血循经乎?的确,非有宗风传真和高深的武学,不能洞察人体气血经脉循环的精微之处,不能使24式太极拳合于内脉循经,形成运气的内涵。

先生深知“经络决生死,别阴阳”之理,当经络循行失度有悖阴阳时,犹如大病在身,并能危及生命,乃决心赋予原24式太极拳循经的内涵。由于原24式并无循经的结构,先生在把一招一式转化为循经的过程中,时时因经络循行反常严重影响健康。原24式太极拳的循经改良确非易事。众多弟子看到先生为了完善原24式太极拳而老态龙钟、步履艰难,纷纷劝其放弃时,先生以慧悲万类的博怀甘冒生命危险,以惊人的毅力完善循经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由于原24式失去阴阳准度,每个动作在改良过程中都不断地打断和违背经络的循缠,先生在两载春秋中每改良一个动作,都尝试循经,饱尝阴阳失调之苦。

先生内功炉火纯青,洞察人身中二十部经脉阴阳交汇如掌上观纹。因原24式动作不能大变,所以只能从循经动作的精微之处变化。先生以渊博的学识,精深的功夫,矫正原24式的微妙动作,使其具有循经内涵。世人很难想像循经太极拳诞生的艰辛,历时两载春秋,24式循经太极拳终于诞生了。虽然先生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令先生欣慰的是以自我的健康换来无以数计人们的康复机会,也充分地说明循经在太极拳的锻炼过程中是何等的重要。遗憾的是,世人由于学识和功夫的欠缺,未能深谙于此。

世纪之交(庚辰大雪),先生亲自拍摄了24式循经太极拳的完整操演过程,并对一招一式都作了详细的解说。先生依旧律为24式循经太极拳写下了《中国循经太极拳24式操演谱文》、《中国循经太极拳24式内脉循经谱文》、《中国循经太极拳24式武学概谱》、《中国循经太极拳24式全体大用诀》等谱文,使后学之人在操拳之余,领略中国循经太极拳所具有的宗风神韵。如今中国太极拳的种子遍撒世界,先生又将循经太极拳奉献给社会,把太极拳推向划时代的新高峰,使社会上普及的太极拳有了崭新的面貌。这在太极拳的发展史上,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可尊为循经太极拳之父。

开光丹道武学

早在远古的图腾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了修真事仙的追求,相传黄帝曾问道于广成子,终于实现了“白日飞升”的理想,这也正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

降至秦汉,神仙学说已在社会上普及开来,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秦始皇派大臣率童男童女往海外三山寻求长生不老之药。汉代这个伟大的历史时期,诞生了被誉为“万古丹经王”的《周易参同契》。它把人体与周易合参,指出“龙虎大丹”正是以肝肺二脏液相交融,说明神仙学说已经有了具体的实证思想和手段。

神仙学说泛化于俗,而修真学识使这种虚无飘渺的神仙学说有了物质基础,有了系统性、科学性的完整体系,《修真图》正是其教学大纲。李兆生先生作为我国传统国学权威人士,曾应日本友人之邀讲述《修真图》,可以说先生乃能科学系统地讲解《修真图》之当世第一人。

李兆生先生宿根深厚,心怀至诚,数十年间先后受教于武当太乙铁松十二代师尊阎政昌、先天太极十七代师尊蔡祥、龙虎堂二十二代马成令、松花湖隐真吴和老人、长春般若寺清朝最后一代受“皇封”的澍培法师等等。就史而论,师尊马老成令公身为末代皇帝溥仪御前侍卫队长,乃晚清大内第一高手,其书画曾得到皇帝的御览和御选。先生乃文武课业日月催,勤习苦修,迄今修真有成。先生广为人知的身分是武当太乙铁松派第十三代掌门,而鲜为人知的是先生还是少林老祖飞龙宗第二十六代掌门、雪山飞龙派第九代掌门、先天

太极第十八代掌门、张三丰龙行大草武当天龙神剑第九代掌门。先生学问广博通达,妙契神悟,依然生活简淡,谦虚随和,足见先生道高德深,修养深厚。

武当正宗的学术内容,由于历史原因,隐于石壁洞天。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先生遵师嘱,开始挖掘和整理濒于绝传的丹道武学,喻为“宝阁金门开,妙廊清玄生”。1983年,先生在北国冰城哈尔滨首次公开了武当宗传武学,为人们指明了祛除疾苦、健康长寿、修真自持的坦途。

1987年,国家体委杨亚山邀请先生代表武当正宗出席了首届武当山散打擂台赛,向世人展示传统武学的风采。当年武当一派源流,太乙神剑,武当神功,赫赫之威,给人以一种神秘之感,先生依照旧律,将珍藏孤本《白鹤真人飞鸣图》留给《武当》刊出,以应他日之约,以慰同道学友,共赏久隐武林之丹功秘本。同时,登上金顶,朝见真武大帝,一览天下奇雄,了却来武当朝山之夙愿。

先生的第一部武学专著《真元宝笈》剖示了传统宗风丹家内脉的具体修持法门,向读者展示“以丹力入剑”之隐奥。丹道武学之为,留有千古遗脉。虽现派系之分,却统一于人天自然之根骸命蒂。丹道乃顺天呈象,合于天然之道妙;武学则系于丹道,而行修真元以通玄籍之为。两者在武林中嫡传,留下千载云烟。

长期以来,先生亲自为学生授课,本着“有教无类”的古训,因材施教,教学中增加了传统文学的启蒙课程,注重文化方面对学生的熏陶,期望学生在文武两途均能有所造诣,使宗风的种子遍撒天下。

1993年,他来到北京海淀走读大学中国传统文化学院担任院长,开设了“中国传统文化源流史”、“传统修真基础理论教程”、“以道成医”等课程,向学子阐述祖国丹医,并留下了《医宗慧照心传》、《以道成医》等衡真法本。

1995年春天,先生沿袭古老的武林旧习,把真元修真法贡献给社会,造福于人民,作为武林正宗对社会的报答。就像五百年前武当派把太极拳贡献给社会一样。应中央电视台的邀请,以真元养生法为题材拍摄了十三集《夕阳红》节目。1995年6月,感于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学识的欠缺,以中国历代传统兵器为主题,拍摄了《中国风》系列节目,《书法与剑术》、《武当拳与龙形大草》等等,以宗风学识讲授中国传统文化、武术生活的常识,“神兵武库”之隐真,向人们叙说五千年的脉传。2000年5月,先生应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和武当杂志社之邀,举办了“名师传真法,结缘武当山”讲座,传授太乙铁松派宗传武学――中国循经太极拳高级教程。武当门中有“缘法桩”结缘天下众生,开“登顶行圣”之法门。后来,祖师怜世人体质虚弱,无法承受缘法桩之刚猛,于是又发慈悲宏愿,留下了玉环桩。玉环桩本是太极门中混元四手之专修,分为循经玉环桩与武式玉环桩。

先生作为传统国学的权威学者,十余年来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向国际友人阐述了中华魂之民族精神,以及“汉字乃天垂之象”,“汉语将是未来世界通用语”等内容。日本大作家陈舜臣先生,以“三灯书室主人”之号,将《茶事遍路》一书赠与先生,并以潇洒多姿之书作题“龙虎堂主人李兆生先生斧正”。陈先生就茶传入日本之史说,以回首往事之形式,详细地叙说了当年当时的情形。赴日期间,先生进行了多方面的讲学与交流活动。应日本密教研修会邀请,曾到成田、关西、南日本等地区讲授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儒释道之修持,养生史理法、丹道、武学、书法、汉诗、医道、外丹、饮膳、服饰、民俗、祭祀等诸方面的专题。

先生赴日期间长住东京,曾应邀在东京佛学会馆讲戒定慧三学。亦曾考察东密一脉的源流,并讲述密法宗传所涉脉源分布、传承、教法、仪章,乃至“转轮九顶”之承习,宗延南无圣赞、金真法华、真如原性、金甲元辉之仁风,上溯千年《雪山密持莲花概谱》之嫡传,下涉海外诸宗诸法之脉演真华。先生在日本成田山见密宗不动明王法象与般若神锋真形,感天垂之象,做“真如明月图”,画弘法大师空海玄象,重宣密法,法留东瀛。这些法象在日本已经以特殊的装帧形成了文化珍品。而那些专门研究佛学的专业学者出于对佛的敬仰,曾一度将其当成供奉本,同时还有课颂本与袖珍本。回国后,先生把这些内容按照古老的方式,以完美的艺术手段研制出来,供学者研究,收藏者珍藏。

第8篇

关键词:生物工程;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4年2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用3年左右时间建设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高校,引导试点高校以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任务,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直接融入区域发展、产业振兴和技术进步,深度融合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探索出一条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发展道路[1-2]。湖北理工学院是湖北省第一批转型试点改革学校,其生物工程专业三年来面向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生物工程企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破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束缚,构建了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体系,在转型发展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培养应用型人才面临的问题

1.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无自身特色

地方高校在中国高校分类体系中属于普通本科院校,主要培养学术型的工程型人才,尽管各地方高校也提出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但事实上,地方高校在发展的过程别是新建本科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虽然也在不断推进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改革[3],但总体来是以学习和借鉴部属高校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厚基础、宽口径”这一不变应万变的精英教育理念教育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非精英学生[4],较少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区位环境,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缺乏创新,落入了“重理论,轻实践;重学术,轻应用”的窠臼,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3]。

1.2工程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大部分是由原来的高等专科学校升级而来,本科教育时间不长,工科专业无行业背景支持,工科专业大部分以为理科基础衍生而来的,开展工程教育时间较短。学校升本后的首要任务是迎接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使师资队伍学历层次达到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学校加大了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力引进高学历、特别是有留学经历的人员充实到师资队伍中来[3]。这无疑提高了师资队伍整体的理论教学水平,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但在引进这些教师的同时,只注重引进人员的高学历学位,忽视了他们大部分是刚从一所高校毕业又转进入另一所高校任教,缺乏工程训练的基本实践。毫无疑问,这些老师具有较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学术水平,他们能教给学生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3],但对工科教育的本质“工程实践”缺少感性认识和深度理性思考,绝大多数引进人员的思维停留在理科“科学教育”上,其教学环节与工程实际需求有偏离,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质量监控不到位,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指导[5]。致使工程教育师资紧缺和工程教育研究人员相对匮乏,具有工程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严重不足[5-6]。

1.3课程体系设置不科学

生物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生物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全方位人才[7]。这要求地方高校培养的学生应能直接与企业对接,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掌握理论知识,还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8]。传统的生物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方面,讲究大而全,缺乏工程实践性和地方特色,与社会企业生产需求仍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没有形成与企业生产岗位职业能力相匹配的科学课程体系[9]。地方高校往往偏重于理论教学,为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所设置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比例失调,在课程设置上因人设课的现象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纯理论性的课程较多,而实验和实践性课程严重不足[3]。部分课程虽设置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往往都是课内实践,学时少,时间分散,每组学生人数较多,学生无法体验到生产岗位对实践操作能力的要求[3]。

1.4实践教学资源匮乏

生物工程的理论知识源于实践,最终服务于实践,学生很难单纯从书本中了解、掌握生物工程工艺的各个环节,他们必须通过亲自动手操作来巩固理论知识,因此,实践教学尤为重要[8]。地方高校的生物工程专业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远落后于中央部属院校,教育经费不足,实验平台条件相对较差,不能配置相应的教学仪器和设备,无法完全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也大大降低了理论教学的效果。地方高校建有一些校内实践教学基地,但由于实践基地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学时安排等方面的原因,对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相对薄弱[3]。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时间短、效果不明显。主要是企业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对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认为接受学生实习,为学生提供相关实习场所,安排学生吃和住等,将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同时还需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辅助管理,严重浪费企业的人力资源,甚至影响生产[8-9]。而且在校外实践的具体操作上,企业一般只为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这些岗位可能与学生所学专业不对口,往往会出现学生只是为了到企业实习而实习的情况,专业课老师没能深入企业车间学习实践,与企业员工进行深层次的合作与交流,导致校企信息的沟通不及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严重脱节的现象。因此,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停滞在相对较浅的层次上,未能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和探讨,形成有效的合作模式[9]。

2转型发展期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措施

教育的本质区别最终体现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专业培养方案和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以及培养形式[10]。

2.1结合地区特点,科学编制人才培养方案

湖北理工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它的办学类型定位是应用型,其生物工程专业主要培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企业所需要的生物技术人才。为体现此目标,湖北理工学院学院的生物工程专业应制订出自己的科学、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而不是照搬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为此,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分别邀请了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等数十家生物技术企业代表,以及省内兄弟院校的一些知名专家学者,结合湖北理工学院的办学类型定位、鄂东南地区的资源优势、企业生产的需求和学院所录取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多次论证,共同制订出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2015版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方案时,遵循确立主线,统一编排,避免重复,相互协调,循序渐进的原则,多方向、多维度地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理清内容之间的内在关联、先修和后修的关系,合理设计教学内容。课程内容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核心,按照“模块综合”的思路,强调内容的实用性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1]。避免各位老师上课时同一知识点在不同课程中多次重复,同时也有利于将零碎的知识点归纳提炼,形成环环相扣的知识链,使教师都对学科专业知识结构和课程体系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学生学习时能够有一个系统清晰的脉络。(1)明确应用型人才目标。区别于学术型、研究型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更注重于专业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促进理论知识服务于生产实践。学校人才培养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以社会需求为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地方特色的高级应用型人才。(2)夯实工程基础。在基础课程的设置上,重点强调坚实的工科基础,设置有物理化学、机械制图、化工原理、工程制图及CAD、生物工程设备、生物工程工厂设计等课程。(3)整合专业课程内容。2年级在完成通识课程、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后,整合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生化反应工程、发酵工程等传统的专业课程内容,开设符合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与地方企业生产直接对接的酿造工程、酶工程与酶制剂、植物细胞工程、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微生物制药工艺学、啤酒生产技术、生化分离工程等应用型课程。(4)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为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性课程学分占总学分的33.8%。实践环节包括课内实践教学环节和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二部分,课内实践教学环节由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实验、生物工程专业实验三部分组成,总达338学时;课外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实习实训,达35周,主要有化工原理实训和化工单元操作设计(4周)、认识实习(2周)、生产实习和生产工艺设计(6周)、工程实训及工程制图(7周)、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16周)等五部分组成。

2.2切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多渠道造就“双师型”师资队伍

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采取多种渠道,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理论教学水平、又有较好生产实际经验、能将课堂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1)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技能指导。新入职的人员,根据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的要求,统一进行“岗前培训”。学院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其导师,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用、教案撰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及教学反思等方面对新入职教师实施专业教学技能指导。同时要求三年内手写教案,不使用或少使用多媒体教学,每次课前要写板书设计,使其快速熟悉课程,掌握教学基本技能。鼓励青年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青年教师实验课课说课比赛”、参加校外的提供课堂教学能力的研修班,如由北京中教国培教育咨询中心和《发现》杂志教育编辑部联合主办的“以学生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改革—有中国特色的成果导向教学实务操作”培训班、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新技术条件下高校课堂教学能力提升研修班等,青年教师还要求每年完成一门课程完整的跟堂听课任务,在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下迅速成长。(2)强化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湖北理工学院采取“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与动手能力。“请进来”是指聘请合作企业的高层领导和生产骨干为外聘教师,每学期为生物工程专业师生举行2~3次讲座,与专业教师一起担任毕业设计及工厂实习实训的指导教师,根据生产的需要对师生进行相应的实践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生产实践操作能力。“送出去”是鼓励青年教师申报“湖北省高校青年与教师深入企业行动计划项目”,根据项目要求青年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活动一年,学习企业的生产技术与过程管理,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实践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每年要承担实习教学任务,带领学生进行为期6周的生产实习和专业实践。教师深入生产一线,通过交流与学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

2.3突现地区特色,精心构建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厚基础、重实践,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湖北理工学院生物工程专业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从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吸纳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技术人员及公司主管从生产实际角度提出的建议,综合考虑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知识结构的相对完整性、专业知识之间的相关性和内容的连续性,突显“绿色、虚拟、智能、矿冶”的地区特色,建立起既满足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又与地区经济发展和企业生产无缝对接的课程体系。(1)校本课程模块。理论课程方面:1、2年级完成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任务(包括理论课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等);3年级开设生物反应工程、生化分离工程、发酵工程、酿造工程、酶工程与酶制剂、生物技术制药、细胞工程、生物能源技术等专业课;第7学期开设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抗生素生产工艺工艺学、矿山废弃地的生物修复、鄂东南特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企业经营管理、啤酒生产技术等特色课程。实践课程方面:构建以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基础课程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综合实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和小学期实践教学环节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培养主要是每学期开设16学时(8次)的生物工程前沿专业知识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的动态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加强工程实践训练,把企业技术个新项目作为人才培养的专业载体,把行业企业的一线需要作为毕业设计的课堂来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企业课程模块。邀请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黄石世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大冶有色金属公司铜绿山矿等企业专家及技术人员以专题讲座或专题报告的形式讲解白酒酿造关键技术、啤酒的质量分析与品管、天然色素提取与分离、阿奇霉素生产工艺、矿山废弃地的生物修复、企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内容,直接将企业生产技术和相关管理知识导入课堂教学,培养与企业生产直接对接的应用型人才。(3)课外自主学习模块。第七时期,每位同学须独立完成一项与生物工程专业相关研究性学习课题,进行科研训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教师对学生的进行指导,形成科研小论文,期末集中答辩,进行评审。大学四年期间必须完成课外自主学习的10学分,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参加各类竞赛,如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国药工程杯”大学生制药工程设计竞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也可以申报各类项目,如,学校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

2.4产教融合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生物工程专业现已建有劲牌有限公司、青岛啤酒(黄石)有限公司、华润雪花啤酒(黄石)有限公司、黄石世鑫药业有限公司、湖北远大富池医药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紫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十个校外实习基地校外实践与实习教学基地。2017年积极与江西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化学化工协会对接,建立湖北理工学院-江西彭泽县矶山工业园化学化工协会联盟,并签订实习就业协议。突出学生实习实训,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为了保证实习落实到位、收到实效,制定了实习教学管理相关规定和实习教学质量保证措施,安排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指导和管理。同时根据社会的需要与人才培养要求,尝试对实习方式改革,将生产实习安排在暑期进行,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老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实习并重。学生通过实习,深入企业,了解了企业,将生物工程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消化和巩固了专业知识,拓展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3转型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取得的成效

转型发展三年来,生物工程专业教师主持或参与的各级教改项目共5项,其中湖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校级及以上教学研究项目3项。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1项,实验建设说课比赛三等奖2项。生物工程专业学生考研录取率在30%左右,其中考取“211”或“985”院校的学生占一半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提供的就业岗位与学生人数比例为6∶1,一次性就业率达92%以上,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的实践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受到用人单位一致好评。学生申报湖北理工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7项,湖北理工学院实验室开放基金项6项,湖北省大学生创业训练项目6项。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6篇,在湖北省高等学校大学生生物实验技能竞赛中,第三届学生荣获单项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综合赛二等奖2项;第四届荣获单项赛二等奖3项、优秀奖1项,综合赛三等奖1项。在第十届、第十一届湖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学生分别获得三等奖。竞赛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营造了良好的学风,为培养专业水平高、动手能力强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眭平.地方高校创新实践平台嵌入创新方法教育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索,2015,34(9):168-171.

[2]卜路平.PDSIPE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J].钦州学院学报,2015,30(3):73-77.

[3]汪大喹.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J].中国成人教育,2015(22):22-24.

[4]董妍玲,潘学武.民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策略及实践—以武汉生物工程学院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综合版),2015,12(下):26-29.

[5]兰智高,谢伟,韩高军,等.地方本科高校工程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湖北省5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6,36(6):5-9.

[6]中国工程院“创新人才”项目组.走向创新—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10):1-19.

[7]杨青宝,李焕玉,李靖,等.地方高校新进青年教师生命质量现状分析与影响因素探究[J].体育科技,2014(5):91-93.

[8]刘微,董媛,姜勇,等.关于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学改革探索[J].生物技术世界,2016(5):305,308.

[9]王娣,曹珂珂,李妍,等.校企合作下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J].广州化工,2016,44(12):183-185.

[10]游刚.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探索—以钦州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人才培养为例[J].钦州学院学报,2016,31(1):75-79.

第9篇

用思想引领成长

高中,尤其是农村高中,高考升学率是一个无法绕开的话题,如果一年考不上几个重点大学,怎么在社会上立足?怎么向家长交待?又怎么维持自己的生源?即使在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不少学校仍在“避轻就重”,考查科目只是一个幌子,敷衍一下就可以了,老师、学生、课堂紧盯的仍然是高考科目。

所以,当隆回一中校长陈惟凡提出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就不能死盯着高考科目,就要把考查科目开好时,一些老师们很是不解。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的区别,根据高考的要求,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和思想政治,共九科,另外还有信息技术、通用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十一个科目是不参加高考的考查科目(音乐、美术、体育是艺体生的高考考试科目)。考查科目由于不能为高考加分,在很多学校被边缘化了,少开甚至不开是常有的事。

开好考查科目,首先要过的就是教师关,老师们如果不理解,不支持,这项工作是推不动的。陈惟凡心里很明白。他的工作做得细致、扎实,也做得很艰难。他没有过多地讲空洞的大道理,他知道,大道理老师们都懂。他有自己的说法:“只是一味地抓高考科目,就一定会有好的高考成绩吗?不一定吧。成天把高考压在学生头上,学生的学习生活压抑、沉闷,他们不一定学得好。相反,如果我们给他们愉快、充实的校园生活,让他们身心放松,学习效果可能更好。”

在隆回一中校园里,有一块非常醒目的石碑,碑上刻着“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十个大字。这是隆回一中坚持了多年的办学思想。在教师会上,陈惟凡说:“‘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我们不能只挂在嘴上,要落实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尤其是我们的教学,如果不能给学生有生命力的课堂,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中展示他们的活力,展示他们的思想,我们的课堂就是失败的,我们的理念也就是一个口号而已。要知道,高中阶段正是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转折点,学生不仅有丰富的思想,更有鲜明的个性,我们要让他们的中学生活在他们每个人的记忆中都变得青翠欲滴,变得生动鲜活,而不能是一潭激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

陈惟凡2007年担任隆回一中校长,也正是这一年,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了课程改革阶段。面对新的课程方案,陈惟凡感受到了课程资源不足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他也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次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机遇。在来一中前,陈惟凡曾在隆回八中、隆回二中工作多年,当过教师,担任过校长。他一直认为,普通高中不能仅仅为了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好成绩,要面向全体学生,看到学生的个性差异,考虑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为他们今后的长远发展与幸福生活奠好基。对待课程科目,他的观点是,学校要重视课程方案中的每一门课程,要看到每一门课程的价值,不要以为只有高考科目才有用,非高考科目、考查科目同样重要,同样要创造条件开足、开好,要从课程层面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动发展、主动发展做实实在在的工作。

思想的引领在师生中产生了极大反响。全校上下从领导班子到全体师生,对课程有了统一认识,首先是制度保障,学校对考试科目和考查科目没有厚此薄彼,教师工作绩效评定、评优评先与职称评聘,同等对待;其次是在工作中有意突出考查科目的地位,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在各种场合都强调考查科目的重要意义,尽可能地为考查科目课程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让考查科目的任课教师同样感受到学校的重视,并由此产生对课程的自信。

有人担心家长不支持,会有不同的看法,甚至会反对学校的做法。陈惟凡说,开始我也有点不放心,但事实上我们的工作做好了,家长们并没有激烈的反对意见。现在我们的学风好,教风好,校风好,教学质量不仅没有下降,而且一年比一年好,赢得了社会上一片叫好声。其实,家长的观念也在悄悄地发生改变,有家长就这么对我说过,并不是说孩子一定要考个名牌大学,现在高考压力太大了,再说考了好大学就一定能找到好工作吗,就一定能过好日子吗,不见得。孩子只要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最重要的。在学校里,能锻炼他的综合能力,能学到做人做事的道理——这才是真本事。你看,我们的家长多好,多开明。也正是因为有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我们才更加坚定信念。

用理念指导教学

“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基”,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在多年的实践中,隆回一中探索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提高素质,突出特长”的教育教学工作思路。在这一办学理念体系的指导下,学校为考查科目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考查科目的实施有条不紊,不做表面文章,扎实开展,追求实效。

首先是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的考查科目教师队伍。课程开设的成功与否与教师的素质高低有着紧密联系,隆回一中按要求配置考查科目教师,目前学校有音乐教师4人,美术教师4人,体育教师12人,信息技术教师8人,通用技术教师3人,物、化、生实验教师9人,研究性学习课程专职教师3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2人,确保了各门考查课程均由专职教师执教。学校建立了音乐、体育与健康、美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教研组(备课组),坚持每周定期开展学科教研活动,通过务实的校本研修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学校还定期邀请专家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分期、分批组织行政人员、教研(备课)组长和科任教师赴课改先进学校参观学习,开展集体备课,引领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反思,为老师们相互学习、共同探讨、分享经验搭建了有效平台。学校各项常规工作从严要求,定期对考查科目的教学工作进行检查评比,积极开展教学竞赛,引导每位教师负责任地工作。

其次是确保考查科目教学课时。学校注重理化生实验教学,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始终坚持在理化生课程教学过程中落实好实验环节;各年级每周2课时的体育与健康课毫不动摇,并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锻炼时间;在高一、高二年级按要求开出音乐、美术、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同时,高一、高二期间,充分利用寒暑假及其他节假日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等活动。

再次是完善考查科目教学设施设备。近年来,隆回一中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成了多功能体艺馆和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艺馆内有篮球馆、乒乓球室、健身房、跳高训练室,并设音乐室4间、美术室2间、舞蹈排练厅2个。音体美学科教学器材设备配备均达到I类标准,能很好地满足音乐、体育、美术教学的需要。装备了2间通用技术教室和6间电脑教室,拥有学生用电脑350台,可满足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教学的需要。有理化生实验室8间,仪器设备配备达到I类标准,能够开出全部实验,可满足理化生实验教学的需要。2011年又投资70余万元将实验楼增加一层,用于新装配实验室,以更好地满足理化生实验教学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学校严格抓好考查科目的教学管理。学校有四条管理的硬措施。一是严格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计划制定、备课、上课、辅导、考试和教学总结等常规工作,定期组织学生对任课教师进行教学满意度测评。二是认真做好学分认定,学校学分认定工作委员会依据《新课程学分评定方案》,积极发挥监督和指导学分认定的职能作用,学分认定程序规范,考查科目的学分由学业水平考试管理平台集中管理,学分结果纳入毕业评价,作为学生评优推荐的依据。三是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每个学期末都组织考查科目的考查,并将学期末考查成绩、模块考试成绩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作为学分认定的重要内容。四是严格按规定的时间和程序组织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考查工作,确保考查科目考试的信度与效度。

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既是课程改革的亮点,也是一个难点。隆回一中为开好这门课程,将学校相关的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理论与方法,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有价值的指导;选派教师参加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培计划培训,参加国家、省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赛,培养出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教学骨干;精心组织研究性学习活动,每学期初,各班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研究课题,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学校每期组织学生分班级、年级、校级三个层次召开研究性学习课题开题报告现场会和研究性学习课题成果展示会,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不为出多少成果,而是通过这些活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目前全校40%以上的教师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指导工作,共完成研究性学习课题1106个,100%的学生参加了研究性学习课题活动。学校研究性学习活动教研组被评为邵阳市优秀教研组。

用文化经营校园

校园文化也是一门课程,陈惟凡一直这么认为。他说,文化是有形的课程,也是无形的课程,它像一条血脉贯穿于学校的办学历史中,贯穿于各门学科之中。

“我赞成这样的说法——好中学的标志,不仅是学生学习成绩好,更重要的是有一种潜移默化影响学生人格形成的东西,所以好中学都有自己生动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学校师生都是文化人,文化人讲究有‘文化’的生活,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师生,凭着他们的情感和智慧,使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透露出学校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经营校园要特别重视文化手段。我们强调校园文化,就因为那是学校的精神所在,是能够养成学生气质的东西。现在人们都喜欢谈解放前的几所著名中学,如南开中学、白马湖春晖中学。他们都有自己的风格:南开朴实沉毅的校风,春晖中学师生平等、学生自治、教学自主的开放式教学。学校的个性和风格对于中学生趣味、精神、气质的形成,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说起校园文化,陈惟凡滔滔不绝。

是的,中学时代是青少年人格形成最重要的时期——觉醒、叛逆、独立思考、自我选择,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可以说,这是人一生中思想最活跃,求知欲最旺盛,情绪最不稳定,最容易出问题,因而也就最需要指引与关爱。可我们现在的中学教育真是有点“惨不忍睹”——校园生活太单调了。

在隆回一中,陈惟凡对学生提出了“四立”的目标——立志、立德、立言、立行。他说,这是我对全体学生的期望,也许我们离南开中学、春晖中学有不小的距离,但他们的做法给我们诸多有益的启示。

多年来,隆回一中致力于创造“有道德的教育生活”。“要做好一件事,先做好一个人”,这是隆回一中师生的共识。正如陈惟凡所说,教育不仅仅是一张张录取通知书,更是一个个具有鲜明个性、活生生的人;教育不只是升学率,还是每个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育不只是汇报时的总结、评比时的数据,还是师生共度生命的历程,共创人生的幸福。

近年来,隆回一中着力于创建“书香校园”,开展全校性主题阅读活动,每年围绕读书活动开展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获得最有价值的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