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学习生活计划

时间:2023-03-03 15:57:39

导语:在大学学习生活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学习生活计划

第1篇

关键词: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原则;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12-0077-02

“求美”是大学教育的重要功能。文化、艺术的教育是培养高品位、高素质人才的必要内容。只有学会欣赏美,才能创造美。先生在北大初建时期就十分重视在大学教育中提倡“求美”,他主张“美育与智育相辅而成,知识以外兼美感情,以图德育之完成。”活动教育作为学生自由发展的载体、经验积累的途径能够提升学校文化、丰富学校生活、增强学校活力,为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平台。

一、“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概念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指通过体验、养成、熏陶,使人文艺术知识内化为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艺术素养的教育过程。“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旨在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审美能力和“求美”品格。“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对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有选择的取舍,努力做到雅俗共赏、健康向上。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大学校园文化历来被看作社会文化发展的潮头和先导,它相对于一般社会文化具有先进性和超前性,对社会文化发展负有选择与创造的责任。如今,随着校园对外开放的程度日益扩大,社会上的各种文化观念、行为准则、生产方式也开始跻身校园。多元娱乐活动和生活方式的出现,对学术、理性、审美等具有品味的校园文化冲击极大。高校面临着用高雅健康的文化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用积极向上的内容和形式陶冶大学生思想情操的考验。

二、“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意义

1.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新时期,社会需要高等学校教育培养出集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艺术素养于一身的高素质人才。过去,高校普遍重视为大学生提供专业教育,对其他的领域有所淡化或忽视,致使大学生在知识结构的构成上,更多的是专业性和专门化的知识体系,其思考和认识的视野比较狭窄。专业知识的教育只形成了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一个部分,要形成完善的知识结构就必须有相对的辅助知识作为支撑。“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能有效的促进科学与人文的交融,通过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间的深刻对话,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达到沟通、整合的目的,使大学生的理性与情感,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得到和谐发展,从而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2.文化艺术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的培养

人的社会性是人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人的社会性是指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了人类所特有的合作、理解、同情、关爱等主体意识,人具有了个体完整性。如果人缺乏了社会性,不仅仅是难以融入社会,而且容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一旦个体产生远离社会的意识,的偏激和偏见就可能滋生,不仅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而且也会影响人的健康发展。“求美”文化艺术活动,倡导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形成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能力和修养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主体意识,使大学生认识到人的社会性对于人、社会、世界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使大学生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冲突与融合中,学会克服缺陷,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减少片面的看法,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性。

3.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伦理道德的形成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是着重于精神领域的教育,它以文化艺术的形式,富有形象性、感染性的特点,使人们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激起情感共鸣,从而使社会道德要求和善恶观念逐渐形成。文化艺术活动能展现美好的生活图景,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引起内心共鸣,使人们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长期以来,由于高等教育过分注重专业教育,使得大学生在思考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缺乏伦理道德观念。当今,世界性的生态保护与地球的永恒发展问题、国际化与本土文化的问题、生物科技与社会伦理问题、国际政治与民族冲突、种族冲突与宗教伦理等等,都成为当今世界人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品格,使他们尊重人的价值,获得超越人的生存的精神内涵,以其自主性、社会性思考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处理,并以伦理学的视角思考科技发展与人、社会、自然之间的生态伦理关系,有利于培育形成大学生的伦理道德观念。

4.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审美情趣的培育

对美的不同观点,不仅是个体对美的评判标准,也集中体现出个体对美的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的素养,展示出个体在生活中的审美情趣。因此,对大学生的审美情趣的培育,不仅关系着大学生以何种标准去评判、感受、认知、理解和欣赏美,而且关系着大学生以怎样的审美情趣在生活中创造美。学会以高尚的审美情趣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既是完善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又是营造和创建现实生活及追求未来生活的内在机制和动力。大学生已进入青年阶段,不仅关注自己和他人的仪表美、语言美、行为美,而且以更为细腻的情感和独立的思考来感受、认知、评鉴生活中各种人和事物的更广泛、更深刻的美,并以美的标准创造美。所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让大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理解和创造从简单的、表面的印象提升为对丰富、深刻的美好意境的欣赏,升华到精神美的境界,激发大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和激情。

三、“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确定的原则

“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体系是大学生文化艺术素质教育的基础环节,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有效实施的根本条件。其教育内容的确定既要符合素质教育的目的又要满足学生的需求,既要区别专业教育、学科教育又要与专业教育、学科教育相衔接,因此要科学、合理的进行选择、整合、优化,这就必须遵循一定的客观原则。

1.导向性原则

随着经济的发展、分工的细化、文明的进步,现代社会将越来越重视人才的综合品性,特别是人才的团结合作意识、人文素养、心智模式。因此,构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应该关注大学生品德、团队意识、创新精神、人文修养等特性的培育。让大学生获得一个合格建设者所应该具备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意识,让社会逐步理解大学生这些素质的提升对于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基础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专业教育的附属,它主要是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通识性、广博性的基础性知识和能力。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教育,而是主要进行基本认识、基本素养、基本技能的训练,是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构建内容体系。通常我们将人的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归纳为三个方面,即知识、能力、修养。所谓“知识”,不仅是指专业知识,还包括人文历史、文明道德、科学技术、社会艺术等一般性的知识;所谓“能力”,也不仅仅是指专业的技能技巧,还包括思维理解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而“修养”更是一个人发展的基石,表现为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的团队合作意识、文明的社会道德行为、良好的科学素养等。

3.民族性原则

在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选择的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基础性知识和能力的培养,还应特别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要求大学生熟悉中国文化的精髓,知晓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这一原则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缺乏对我国传统文化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特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教育思想,儒家的“仁”、“孝”、“信”的理念,对待人生和社会的积极态度等思想学说,这些内容对当代大学生可能比较陌生。所以,坚持民族性原则,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加强对我国民族文化及思想方面的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4.计划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构建如果不合理,就容易造成与专业教育和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从而冲击专业教育。要实现把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融入学校整体教育内容体系,既达成素质教育的目标,又不至于冲击专业教育。因此,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内容体系进行精心、合理的设计,避免教育内容的重叠,使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内容体系尽量系统化、简洁化。

5.整合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不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和结构,而是众多相关学科基础文化知识、技术能力经验的综合,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开放的适合学生各方面需要的内容整体。在内容选择上不是“杂、乱、散”碎片内容的堆砌,而应遵循教育规律,遵循大学生发展的需求,围绕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整合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并将知识性学习和体验养成性的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由浅入深、重点突出、整体协调,从而提升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充分理解他人和社会,培育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倡导集体主义、人文关怀等时代精神。

6.体验与养成性原则

大学生“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不同于其他教育,不能单靠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来完成,而是要通过教育、体验、养成、熏陶,从而促使大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修养,塑造他们的科学与人文精神。这就需要在内容的构建上强化体验性和养成性教育,把体验性、养成性的活动和方法作为教育内容,通过规范的引导、环境的熏陶、身体力行的实践,帮助大学生形成文明的举止和良好的人格。

四、“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内容

1.哲学知识普及活动

根据的观点,“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对青年大学生进行哲学教育,增强其理论思辨能力,有助于他们高屋建瓴,把握整体,突破各具体学科的局限,超越人文与科学认识的界限。把哲学教育作为“求美”文化艺术活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哲学思辨,去探究超越于现实功利的人生意义、理想、信仰与终极关怀,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体系。开设定期的论坛、讲座是进行哲学知识普及的最好形式。

2.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是在中国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支配着大多数人的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等意识形态因素,是一个蕴含着丰富内容的综合体。所以,加强对我国文化及思想方面的知识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认识和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能让学生重塑民族人文精神,树立奋进图强的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高度的民族责任感。如开展诗词吟诵大赛、诵读经典活动、传统纪念日的纪念活动、典型历史人物的学习活动等。

3.世界文化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方多元文化的价值观、不同主张的自由化思想观念等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冲击很大,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立场和态度。通过对世界文化的教育,使大学生对世界文化及思想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可以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世界各国人民的历史,掌握历史发展的脉搏,让学生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可以开设国际文化交流论坛,邀请专家进行国际文化讲座,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开展西方经典电影、戏剧、文学赏析活动等。

4.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处教育活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改变,人类的活动影响了自然的自我发展,并严重危及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应该让大学生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义和价值,思考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加强大学生的环境意识。另外,让大学生确立起“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这一思想观念,使大学生学会与人相处、与人交流,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可以通过开展“保护母亲河”主题活动、第三只眼看社会主题摄影展、“人与自然”主题征文等活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育。

5.文艺鉴赏教育活动

文学、艺术作品包含着人们对不同时期人的生存状况的描写和反映,同时也体现着人们对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不仅能引发大学生的思考,而且能够升华大学生的人文关怀、润泽大学生的心灵、促进大学生人的本性的觉醒和提升。通过引导大学生进行文艺作品鉴赏,能够让他们领悟美的真谛,培养大学生欣赏美、体验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使他们对文学、艺术作品有一定的的鉴赏和评论能力,能借助文学、美术、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能将追求完美的意识渗透到生活和学习中去,升华大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追求,培养其高雅的审美情趣。可以通过戏剧、歌舞、器乐、文学、传统艺术表演等各种形式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苟克鼎.课余活动在大学生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J].兰州大学学报,2000(2)

[2] 但武刚.活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第2篇

【关键词】大学新生 问卷调查 统计分析

为准确把握学生实际,从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出发,依托科学理论与方法,深刻分析大学新生的特点,找准新生问题的症结,帮助新生明确职业生涯目标,使大学新生尽快适应新环境,进入新角色,我们在我校2009级新生中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班为群,按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6个班进行全面调查,共发放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740份(占新生总数约12.5%)。按照调查设计,样本容量、样本的代表性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所反映的信息和得到的结论都通过统计检验,具有较好的统计意义。

1 新生基本信息

1.1 新生个人基本信息

从新生来源看,46.9%的新生来自农村,25.3%来自乡镇,来自城市的新生占27.8%。调查表明,52%的新生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统计检验显示,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具体看,人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城市家庭为66%,乡镇家庭为53.5%,而农村家庭仅占34.2%。

观察家庭经济收入来源,打工收入、经营收入、工资、出售农产品,依次成为新生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本题为多选题,740名新生共选了1388次,说明平均来看,每个学生的家庭收入来源有1.87即接近2种渠道。

家庭环境无疑是影响子女成长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也对父母亲文化程度和职业分布状况作考察,结果发现,报考我校的新生,其父母亲多为中等文化程度,具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者占比较低。另外,企业主、教师、公务员家庭的子女,占我校新生比例很低。

1.2 新生高中阶段基本情况

新生的高中生活,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了解他们的高中表现,有助于新生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从表1各方面表现的分布状况看,我校新生总体上在高中阶段是相当优秀的,他们学习成绩优秀,有学生干部经历,有雄心壮志;他们还有自己的理想信念。

对“认为对自己有激励作用或感染力的各类人物”的调查结果显示,受父母亲、老师、同学激励和影响的同学最多,可见这三类人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受学者影响的学生比例仅为8%,这一情况应引起大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面对紧张的高中生活,他们也有各式各样的困惑或烦恼。在这些诸多困扰因素中,个人情感、家庭环境、经济状况的影响面分列前三位。个人情感的影响如此之大,多少有些出乎我们的预料,看来新生情感教育和心理辅导在大学生活中必须受到足够的重视。

2 大学之前和大学之初

2.1 对大学和专业的选择

学生对就读学校、专业的不同态度,往往长时间地影响他们的大学生活。从学生在选择学校时对相关因素重要程度的评价比率不难看出,学生在填报大学志愿时,更注重现实,他人建议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体现了严峻就业形势左右了新生的志愿填报,也凸显90后学生自我意识强、个性趋向张扬的特点,同样的结论也体现在专业志愿的填报中。

进入大学前对大学生活的了解程度,有2.7%的新生表示十分了解,18.1%的新生表示比较了解,表示很少了解的新生占71.5%,有7.7%的新生表示一无所知。相关调查数据还显示,98%以上的新生表示有信心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2.2 初入大学之感觉

新生进校后,对入读学院和专业的态度,调查资料显示,学生对学院的满意程度高于对专业的满意程度,但调查数据还显示,面对自己不太喜爱的专业,56.8%的新生表示会积极应对,并通过选修或辅修获得喜爱专业的知识;32.2%的新生表示接受现实,并努力培养对本专业的兴趣;消极对待、被动接受的占2.2%,有8.9%的新生申请转专业的想法。

对比分析发现,新生进入大学前受情感困扰较多,而进入大学后担心更多的是学习、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体现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们变得更加理性、更为实际。

分析得知,老师、同学、家长或亲友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解除心中疑虑、倾吐不快等方面具有首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该努力营造校园和谐氛围,增加同学间的交流与沟通,加强老师对新生的帮助和引导。

表2是新生在行为、动机方面对自己所作的评判,前三项是正向陈述,后四项是负向陈述(为尽可能得到真实答案,问卷中正负向陈述是交错布局的,这里作了归并处理)。由此表不难看出,当今大学新生总体上讲,自信心强、办事目的明确,具备一定的行为调适、情绪控制能力,但在具体行为活动、计划实施、时间安排等方面,相当部分学生明显感到欠缺。

3 大学生活规划

3.1 大学教育与人生目标

对大学教育作用的认识,影响着对人生目标的评判。表3告诉我们一些“意外”的信息:上大学最重要的作用竟然是“建立人脉网络”,这应该是在网络信息时代及市场经济大环境下形成的认知;价值体现和追求却排位靠后,这或许是由于大学扩招,大学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化的结果;由于我校是一所升本时间不长的教学型院校,进入我校的学生在对大学教育作用的认识上比较中肯、现实。

那么,新生在进校伊始,在大学学习和职业方面是否有目标或计划呢?据我们调查,29.6%的新生有明确的大学学习目标或计划,59.1%的新生表示有目标或计划,但不太明确,11.4%的人没考虑过。在职业规划方面,有明确目标的新生占27.2%,表示目标不够明确者占51.1%,另有21.8%的新生表示没想过职业目标问题。

经验及研究告诉我们,学生在大学期间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计划,以及一定的职业规划,那么他的大学生活将是充实的,学习成绩会更优秀,综合表现也会更加出色。因此,引导新生制定合理的大学生活计划和职业规划,对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显得非常重要。

3.2 大学期间课外生活打算

上大学做什么?这个看似无谓的问题,其实是大学生个体价值取向、理想与追求、兴趣爱好、自身素养等诸多方面的综合反映。根据填答情况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指导,必将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效率。问卷分析显示,在各类学生组织中,新生选择比率最高的是团学组织(74.5%),其次是学术类组织(57.3%),第三位是服务类组织(51.9%)。说明我校新生在希望加入学生组织锻炼自己的同时,还具有较浓的学术意识和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同时也反映我校新生勇于面对现实,希望在大学期间通过实习、考证等获得更充分的就业准备。

3.3 职业发展需求

大学期间希望获得或增强哪些方面的发展能力?表4的调查结果确实让我们多少感到一些“意外”:沟通协调能力排位最前,而决定个人发展潜能方面的能力却排到后面,这个结果与表3类似。

透过表4不难看出,新生对大学教育的“理解”带有某种明显的“功利”性,这应当是现实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种自然结果。正如表2所示,学生在选择大学志愿时,就业前景、职业发展已成为最重要的考虑因素。

那么,在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方面,新生们最想得到学校哪些支持呢?调查表明,对于当前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新生们普遍有心理准备,而更多的是需要得到提升就业竞争力、就业推荐等方面的帮助。调查数据显示,几乎所有新生(占比95.9%)希望得到学校在职业规划方面的指导。

4 几点结论

从以上数据分布情况及其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一些主要结论:

⑴我校新生生源质量较优,多数学生对入读我校相当满意,普遍接受所录取专业。从我校09级新生在高中阶段的表现看,70%以上的学生学习成绩位居中上等水平,担任校级或班级干部者占68%,94%的学生想上重点或较好本科院校。对于入读广东金融学院,88%以上的学生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不满意率低于5%。至于对所录取的专业,72%的学生也是感到满意或非常满意的。90%以上的学生表示,即便对入学时的专业兴趣不大或不了解,也会采取积极态度,努力培养专业兴趣,当然也有少量新生有转专业的想法。

⑵考生填报高考志愿多为自主分析选择,更注重现实。就业前景、学校师资及学校招生分数段等直接影响录取、学业和就业的现实因素是考生重点考虑的问题,而其他一些相对较“虚”的因素考虑的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家长和老师在内的他人建议,对考生的影响不大。可见,现阶段,抓好毕业生就业推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乃高校吸引高考考生的主要举措。

⑶当今学生独立倾向明显,做事目的性较强。根据当今大学生性格构成状况,大学教育宜应当抓大放小、因势利导。具体讲,就是要在宏观方面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合理制定职业发展规划,而不必过多地拘泥于一些细小环节。有了恰当的宏观目标,并将之分解为阶段性计划,学生的成功成才也就有了希望。事实上,据调查,约80%的大学新生对于职业目标和学习目标是有所考虑的,其中一些人甚至有相当明确的计划。

⑷大学新生有较强的心理调适信心和能力。现今大学生面临诸多现实问题,给他们带来了种种困扰,有的学生甚至产生严重心理障碍。但我们的调查显示,对于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68%的新生表示信心十足,30%的新生觉得信心不是很大,表示无信心的仅占2%。根据新生在行为动机方面的自我评判结果得知,90%以上的新生表示了解自我、懂得责任、信心饱满、能够调适情绪。因此,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既不能忽视也不必过分渲染,必须恰当掌握和分析,并加强个性化辅导。

⑸寻求多元化发展是多数大学新生的心愿。调查表明,团学、学术类、服务类、文体类学生组织对新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仅有2%的新生不想参加任何学生组织。许多新生想通过参加各类学生组织获得锻炼机会,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沟通协调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现在高校中各类学生组织繁多,良莠不齐。高校应该加强对学生组织的管理和指导,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育人育才作用,使学生真正得到锻炼和提高。

⑹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是新生的重要人生目标。在对大学教育作用的认识上,90%的新生认为其作用主要是建立人脉网络,并将之作为一种重要的人生目标。而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成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专家或企业家,受重视程度相对较低。在对各种能力培养需求的调查中,沟通协调能力牌位第一,而学习研究能力排末位。这些调查结果给出了一个值得注意的信号,也向教育工作者们提出了当今学校教育如何与青年学生的想法和社会环境相衔接的沉重课题。

第3篇

Abstract: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one of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revolution in China. It is meaningful both for perfection of the credit system and push of inpidual education and quality-oriented education.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n college and university should be implemented from professional guidance, employment guidance, living guidance and thought guidance.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思路

Key words: undergraduate;tutorial system;implementation idea

1 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总体思路

导师制最早起源于英国,由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率先实行。建立导师制的主导思想就是导师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指导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的学习和生活,真正地体现高校教师“教书”和“育人”的工作职责。我国的导师制最早应用于研究生教育,最近几年导师制开始应用于本科生教育。2002年,由北京大学率先在本科生中试行导师制,童年浙江大学也开始试行,进而在全国开始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但在我国仍处于摸索发展阶段。由于国外的教育体制不同于我国的高校教育体制,所以牛津和剑桥的现有模式不能生搬硬套的移植到我国的高校,必须要结合我国普通高校的教育和教学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在改革中要充分考虑到教学型和科研型大学的不同特点、高校自身发展特色以及服务于区域(地方)经济等因素,构建不同的本科生导师制。

2 我国高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必要性

2.1 完善学分制教育体制的必然要求 我国普通高等院校已经基本实行学分制,而学分制和到导师制是密不可分的整体的。学分制在逐渐推行过程中,优缺点都有所体现。优点是扩大了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和就业需要,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选修课程,但是由于学校提供的选修课范围广、种类多,也使部分学生在选课时出现一定的盲目性。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可以让学生在导师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择专业选修课和基础选修课。导师制的实施能够促进学分制的完善,促进高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2.2 实施个性化教育的前提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都比较重视共性的培养,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考核方式、统一的教材,对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重视不足,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受阻,妨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导师制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这种弊病,导师在指导过程中凭借对学生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辅导,有利于最大限度发掘学生的潜能,为社会输送更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2.3 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的纽带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一直都是专业教师只负责教学,不问学生思想状况,而辅导员只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懂学生悬崖情况,导致学生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被割裂开来,出现了脱节现象。而本科生导师制突破了这种思想教育和专业教育分离的局面,把教书和育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

一般来说,本科生导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科研能力,比较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成数理性的判断和识别能力,能够从专业角度和教学角度把学生的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地结合起来。

2.4 推行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高校的重视,而本科生导师制是有效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高等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高等素质”,使现代社会的大学生即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同时还具有优秀的“非专业素质”,即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先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敬业精神,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自立能力等。目前我国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在专业素质的培养都已经比较健全,但是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意志品质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培养还比较欠缺,通过导师制的建立可以为国家、为社会、为企业输送更多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3 我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内容

目前我国的各大高校都已经建立了辅导员制和班主任制度,而导师制作为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和辅导员制、班主任制一起构建成了本科生本科生培养体系的立体结构,把教师和学生之间分散、零碎、阶段性的关系更加紧密的连接起来,变成明确、固定、连续的关系,成为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在职能分工上,导师的指导内容要与辅导员和班主任有所区别,分工有所侧重,指导的工作中心放在专业指导上,同时要辅助指导员进行就业指导,协助班主任进行生活指导和思想指导。

3.1 专业指导 入学后,导师要向学生详细介绍专业课程体系,主干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专业细分方向和专业选修课,让学生对本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便于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就业愿望和兴趣爱好在学习中有所侧重点。导师在专业方面的指导是全程式的,指导的时间横跨本科学业的四年,贯穿所有学习过程,包括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指导、参与导师的科研等。目前很多高校会为学生在课程设计、实习和毕业论文及格阶段分别指定不同的导师,这种方式由于不同的导师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缺乏了解,不能针对学习的实际学习水平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而全程式的指导形式能够让导师和学生之间通过四年的时间进行充分的了解,以便导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制定确实可行的专业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生产和毕业实习情况,指导学生选择论文研究方向;根据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专业竞赛和专业实践。

3.2 就业指导 从入学之初,由导师负责向所指导学生详细介绍本专业毕业后就业方向、行业发展态势,据此要求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常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进入大学后,没有了高中阶段的紧张学习,极易产生过分放松心态,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因为没有考上自己理想的专业而不愿意投入精力努力学习,针对这种情况,导师可以通过谈话,详细了解学生的个性、能力、兴趣、理想,共同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让大一的学生从入学之初,就能明确今后四年的学习目标和方向,防止学生在入学后产生的松懈和懈怠情绪。

3.3 生活指导 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校园之后,开始面对独立的生活,部分学生会有不适应的感觉,也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过度放纵个人生活,导师要辅助班主任的工作,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集体生活,规范良好的生活习惯,制定系统的生活计划,合理安排大学生活,防止个别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防止生活上的过度或奢侈消费。

3.4 思想指导 在思想指导工作上,导师的主要职责是辅助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和文明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道德观和价值观,培养并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为社会输送更多不仅专业知识扎实,而且道德品质高和意志坚强的合格人才。同时在思想工作中,导师还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避免学生因学业、家庭、爱情等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障碍,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陶珠.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探讨.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04).

[2]周俊卿,温树杰.背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某高校为例.山东纺织经济,2010,(04).

第4篇

关键词:角色转变;教学模式;驱动力;语篇教学

刚刚迈入大学的校门,无论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学生都感到茫然。因此,在这一阶段如何使新生在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教师如何去进行积极引导都显得尤为重要。

1.高中与大学阶段在心理和学习上存在差异

从中学到大学可谓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人认为进入大学就等于进了保险箱,苦苦学了十多年,总算熬出头了,可以轻松轻松了。其实不然,就外语学习而言,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产生危机感、时代感,使其重新找到外语学习的驱动力。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随着身份的变化,不同的学习阶段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尤其是“教与学”的模式将会随之发生很大变化。

1.1身份的变化

“中学生”,由于心理年龄和阅历的缘故,不管在自己还是在别人眼里都还是孩子。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导致学生产生处处“等”,处处“靠”的不良习惯。大学是人生重大转折点之一,从“中学生”到“大学生”可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而大学生活的第一个学期是整个大学学习阶段的准备期和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准备尤为重要,它是整个学习生活的动力和条件,对智力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因而,教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的第一课,向学生明确提出“角色转变”、“目标变化”以及“教学模式变化”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他们思考,以便在心理上作好接受各种变化的准备。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生活计划,尽快适应新环境的学习和生活节奏。

1.2目标的变化

中学阶段学习英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付高考,因而,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被动性。相对而言,中学课本内容简单、篇幅较短,注重的是语法、句型的操练以及单词记忆等方面的知识,缺乏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

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目的是获得运用英语的能力。其课本内容相对较长,词汇量大,句型复杂。注重的是口语、听力、阅读及写作方面的综合技能的培养和锻炼。放弃以往对单词、词组以及句型孤立的死记硬背,而将它们放到具体的语境中,体会其在语境中的真正含义从而加深对整个语篇的理解。以便使英语真正作为语言工具并将其运用于学生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使英语成为沟通一种文化和另一种文化,一种思维和另一种思维的桥梁。

1.3“教与学 ”模式向“学与教”模式转变

由于中学生的心理年龄较低,因而,整个学习过程是以教师传授基础知识为目的。教师始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在教学上体现为“教与学”的关系。而大学阶段的学习特点是:首先,教学内容难度加深,内容量加大(词汇量和信息量)。教师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点面面俱到地讲解,他们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积累知识,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学生则需要花大量时间自我消化、吸收。因此,较中学阶段从客观上削弱了教师的直接作用。其次,大学期间学生应积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使自己成为自主的学习者。

从某种程度上说,“教与学”与“学与教”的转换即为教师与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导地位的转换。因此,新生开课伊始,便明确提出这一问题,使其在心理上作好充分的准备,不断适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教师依然起决定作用,是不可替代的角色,要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帮助学生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2探寻激发新生英语学习的驱动力,努力搞好教学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要针对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心理特点从生活和学习两方面关心学生。争做学生的朋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方法。

2.1 强调英语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好英语的决心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掌握并运用英语已经是势在必行。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加学员英语学习的决心。告诉学生无论学什么都要花大力气,没有天生不花力气就取得知识和成果的人。一些成功的人士的真人实证是一种无穷的动力,可以以此来激励学生去努力学习。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体会,请学习优异和获奖学生传授英语学习经验往往更加具有说服力。

2.2 运用语篇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开学伊始,要强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进学习方法。首先要求学生作好课前预习。因为它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预习的内容涉及借助词典扫除阅读的语言障碍,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以便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其次,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带入课堂展开讨论,教师最终加以总结。课堂教学不能停留在词汇、句子的理解水平上,要开展语篇教学,即从表达确切意义和思想内容的篇章结构入手,弄清文章大意及段落之间、句子之间及段落间的衔接,意义和逻辑思维的连贯,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础语言现象所表现的交际功能并从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基础语言现象。通过这种教学,可以改变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综合和推断能力。最后,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和技巧的训练,诸如精、泛相结合的听力训练,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进行快速阅读等,以便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

2. 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大学英语的基础阶段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促使他们正确地认识语言学习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因此针对新生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活跃的课堂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真实的语言交际环境,可以训练学生使用语言进行即兴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精读课本内容,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也可将课文内容与学生实际关心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讨论:尽量用该课所学的关键词、词组或习惯表达法进行口头练习。刚入学的新生学习积极性高,善于表现自己,如果他们想在英语课上有出色的表现,势必要自主自觉地预习生词,熟悉课文的内容,因此就会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英语学习。将学生在课堂所掌握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为真实交际场合中的语言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

通过对学生在中学和大学两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的分析,说明在这关键的过渡阶段教师对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十分必要的,不容忽视。

参考文献:

1 蔡基刚, 浅谈语篇教学,《外语界》,1992年第2期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大学生 就业工作

近年来,随着各大高校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学生实现了自己的大学梦,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诚然,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大到整个国家、社会的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小到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要求,学校和家庭对大学生的期望等。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国家、政府、学校、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线人员,在开展就业工作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辅导员能否在大学生就业中发挥有效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

一、辅导员参与就业工作的优势

(一)辅导员的素质优势,利于指导工作的专业性。

随着党和国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日益重视,加入辅导员队伍成为很多学子的梦想。现在很多高校辅导员招聘的基本条件都是党员、主要学生干部、研究生学历等。还有的学校甚至要求博士学位等。高素质人才的聚集为辅导员队伍发挥就业指导作用奠定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

(二)角色优势,拉近了与学生的沟通距离。

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管理者和带领人,起着引领、教育等作用。高校辅导员大多由年轻老师担任,他们的思想、生活习惯、爱好、价值观等与当代大学生基本差别不大,也有很多辅导员与学生有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背景,与学生沟通方便,消除了与学生的隔阂。高校辅导员的角色优势可以成为学校就业指导体系中学生和学校、社会的关键纽带。辅导员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可以经常深入学生宿舍,对学生求职过程中的不良情绪,辅导员更容易发挥角色优势帮助缓解。

(三)岗位优势,利于增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实效性。

在就业心理指导、树立正确就业观、全程化就业指导等方面,辅导员具有很强的岗位优势,辅导员可以把就业指导各项工作融入学生工作中。如开展就业交流会、就业主题会等,也可以随时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求职心理,帮助学生缓解就业压力。

(四)常规性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提高就业指导的有效性。

辅导员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以辅学生之人、导学生之才为教育根本和落脚点,就业工作与常规性工作相结合,可以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意识。不仅提高日常管理工作效率,而且尽快达到就业指导预期目的。既能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又能增强就业的时效性。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健全学习机制。包括辅导,也就是要求专家、就业优秀学子和辅导员共同交流就业指导方面知识。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地选送辅导员老师参与就业培训,特别是一些有辅导资格证书的就业指导培训。建立监督考核机制,及时督促辅导员完成相应任务。考核制度实施中,不能大而化之,搞形式主义,要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总结经验,根据学生不同特点分不同群体分类指导。

二、辅导员在就业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辅导员缺乏专业指导。

目前高校辅导员普遍年轻,工作时间短,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和系统的理论体系,指导过程中仅停留在政策与形式宣讲上,不能更详实地对每个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有些辅导员夸大就业形势,更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导致学生盲目签就业协议。

(二)工作忙碌影响就业工作的开展与指导。

辅导员处在学生管理工作的第一线,学校大小方针都要通过辅导员上传下达,“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对辅导员工作的真实写照。辅导员要负责学生工作的各个方面,分散时间和有限精力,很难让就业工作更规范化、系统化。

(三)高效监督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如今,大部分学校还没有明确把指导学生就业纳入辅导员职责要求中,制定详实的考核制度。辅导员考核中,更多地侧重数量考核而忽视质的提升,因此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就业情况与辅导员工作业绩考核关系不密切。

三、对辅导员开展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思考和建议

(一)提高对就业指导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辅导员要给学生灌输竞争择业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认清当前就业形势。现在的用人单位不仅注重员工专业知识水平,还注重员工整体素质。所以,辅导员要帮助他们将就业压力转化为大学阶段的学习动力,提升综合素质。及时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引导他们结合自己的性格、特点、爱好、所学专业等多方面内容,正确评价和定位自己。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部分,辅导员要对就业工作有充分认识,在目前就业形势下,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相结合,不断加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等观念教育。

(二)加强自我学习和修养提升。

高校辅导员扮演着辅导的角色,又扮演着就业工作者的角色。辅导员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拥有广博就业知识,更好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辅导员应不断学习的政治理论、就业指导理论,包括大学生就业心理等多方面理论。另外,辅导员要具备一定的调查能力,如正确把握和分析当前就业趋势,处理信息。辅导员要深入思考,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统一结合。学校应分批次派送辅导员参加相关培训,也可以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统一讲解,最终实现就业工作可持续多样化发展。

(三)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心理。

高校辅导员要引导学生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正确定位,实现自身价值。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摆好心态,科学总结和了解相关专业的就业标准。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模式,指引学生懂得在目前严峻就业形势下先就业融入社会未必不可。

(四)及时做好企业调研与宣讲工作,开拓就业市场。

现在很多高校都会举行企业招聘会,邀请诸多企业来校招生,就业市场的开拓为用人单位、毕业生提供更好的平台。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下,就业市场给用人单位和高校学生提供了众多选择机会。在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中,如果能掌握很多就业信息,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就业平台。同时,国家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就业状况,对毕业生有着直接效益。因此,辅导员要努力赢得市场,与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时常联系。建立企业需求的信息库,保持良好的供求关系。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到相关企业中,调研企业的真实用人需求等多方面要求。

(五)明确辅导员职责,调动学生就业积极性。

学校制定辅导员职责时,应认识到就业工作是辅导员工作的重要职责。学校要尊重辅导员的劳动成果,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将就业指导理念与实践作为培训内容之一,对受培训的辅导员提出培训目标。

(六)注重工作研究方法,提升工作层次。

毕业生工作涉及诸多方面内容,大多数辅导员每天忙于事务性工作,要实现就业工作的可持续发展,辅导员不能停留在一般性事务中。要在工作中勤于思考,对工作方式与技巧多琢磨,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变化。辅导员要开展全程化、个性化指导,针对不同年级和个体给予指导。所谓全程指导,就是将就业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大学生四年生活中,要求辅导员树立全程化的重要意识,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教学要求、身心特点、侧重点等明确目标,突出层次,步步为营。对于大一新生而言,侧重于帮助学生规划好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计划,及早适应大学生活,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采取考研报告会、座谈会、沙龙访谈等多种形式让新生接触就业。营造良好氛围,让新生做好心理准备。对于大二学生,应侧重于教育学生理性认知就业,培养良好兴趣,明确自身奋斗目标并为之努力。打好专业课基础,深入了解学科知识点的内涵,不仅停留在表面,更应该抓住知识点的深层含义。提高总结素质,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对于大三学生,侧重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根据社会需求和实际情况扬长补短,增强做事主动性。和毕业生一起参与学校或学院举办的招聘会,提前感知就业形势。提高科研立项能力,多举办导师指导会等。对于毕业生而言,着重培养学生了解就业方法,指导择业技巧,树立基层服务意识,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把个人追求和社会需要相结合,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七)做好每一届毕业生就业信息备份,以便随时共享资源。

高校辅导员要做好就业沟通工作,对于往届就业成功的学生,最好做个学生档案备份。从专业、个人需求等多方面整理。每一年招聘本专业的用人单位在要求上会有些变化,这样备份有利于指导应届毕业生的工作,有利于推荐毕业生去合适的工作单位。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问题是高校辅导员在不断接触毕业生就业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不断探索新方法,积累丰富经验,更好地引导学生就业。高校辅导员是推动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后备力量,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更专业化、系统化地开展。学校就业工作常抓不懈,高校辅导员应该以满腔热血对待学生的就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军华.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就业工作[J].辽宁教育研究,2007(6):109-110.

[2]王宏伟.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辅导员工作对策[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7(6):192-194.

第6篇

【关键词】大班幼儿;父母期望;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4)02-0050-04

【作者简介】翁如仙(1988-),女,浙江瑞安人,杭州市上城区始版桥幼儿园教师,幼教一级教师;徐利智(1988-),女,浙江金华人,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研究问题

父母期望主要指父母对子女前途的希望和期待,它反映了父母的教育观念,将直接影响父母的教育行为。[1]父母期望主要包括学习方面的期望、社会性方面的期望、生活自理方面的期望、身心素质方面的期望、特长优势方面的期望。[2]

近年来,教育学、心理学将父母的价值观念、教养观念等内隐的心理因素作为新的研究内容。父母期望作为父母教育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适度的父母期望将激发孩子的潜能,而过高的期望将会桎梏孩子的发展。[3]目前对父母期望的调查主要以中小学生父母为主要的研究对象,针对学龄前幼儿的研究相对较少。个体自我概念的建立、自我个性的解释、各种学习品质都是在幼儿阶段慢慢形成的,大班幼儿正处在幼小衔接阶段,父母良好的期望将会转化为幼儿的成就动机,激发他们求知求学的热情,影响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计划。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父母期望深入调查,了解大班幼儿父母的教育观念,以期帮助父母形成正确而合理的期望。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从杭州市区的4所幼儿园随机抽取大班幼儿家长15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孩父母79名,女孩父母71名。

(二)研究工具

本文参考了李春在硕士论文中采用的《父母期望调查问卷》。该问卷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调查父母对幼儿的远期期望,第二部分主要调查父母对幼儿的近期期望,总共36个选项。由于该问卷年龄跨度较大,适用于3岁~7岁儿童,经项目分析后去除5个不适合大班幼儿年龄段的选项(第1、8、9、30、31),保留31个选项。问卷采用五等级评分法,其中“非常希望”记5分,“希望”记4分,“无所谓”记3分,“不希望”记2分,“非常不希望”记1分。经筛选获得有效问卷122份,有效率为81.3%。用SPSS19.0 for Windows在电脑上完成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父母对幼儿的远期期望

远期期望是指父母希望孩子以后成为怎么样的人,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达到怎么样的学历层次等。我们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了频率分析。

在“最希望孩子成为怎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41.8%的父母希望孩子能对社会有较大贡献,41.0%的父母希望子女成为自食其力的人,希望子女有文化、有权势和名利、十分富有的各占了7.4%、3.3%%和1.6%。详见表1。

在“期望孩子将来从事何种职业”这个问题上,39.3%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专业技术人员,29.5%的父母希望孩子成为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希望孩子成为文体工作者和无所谓的分别占了14.8%、15.6%,希望孩子成为工人、商业服务人员的仅占0.8%。详见表2。

关于“期望孩子将来达到何种学历”的问题,有48.4%的父母希望子女学历达到本科,希望孩子学历达到大专的父母有4.9%,达到硕士学历的有21.3%,达到博士学历的有22.1%,达到高中学历的为0,还有3.3%的家长表示无所谓。由此看来,父母对子女在学历程度方面的期望值普遍比较高。详见表3。

关于“期望孩子以后过上怎样的生活”的问题,63.1%的家长希望孩子以后家庭幸福,希望孩子生活稳定安逸和事业有成的分别占了17.2%和14.8%,希望孩子生活平平凡凡的仅占4.9%,而没有家长选择希望孩子以后有名有利。详见表4。

(二)父母对幼儿的近期期望

父母的近期期望是指父母对孩子在学习、社会性、生活自理、身心素质、特长优势等方面的期望。通过频率分析,我们发现父母对孩子各方面的期望值都较高,约90%的家长选择 “非常希望”和“希望”。而在特长优势方面,约55%的家长选择 “非常希望”和“希望”,约45%的父母选择了“无所谓”。 详见表5。

(三)父母期望的差异分析

为了了解与父母期望相关的因素。我们从幼儿(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和家庭因素(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平均总收入)两个维度来研究父母期望的差异。

1. 孩子性别

本研究中的幼儿,男孩6 7人(占总人数54.9%),女孩55人(占总人数45.1%)。本研究将孩子性别作为自变量,父母期望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父母对孩子学习方面的期望呈现显著性差异,而在其他几个方面都没有呈现显著差异。详见表6。

2. 孩子出生序(孩子是否是独生子)

本研究中的幼儿,独生子女有8 6人(占70.5%),非独生子女有36人(占29.5%)。我们将是否是独生子女作为自变量,父母期望作为因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父母对是否是独生子女的期望并没有显著差异。详见表7。

3. 家长文化程度

在调查对象中,父母文化程度为初中以下(含初中)的有14人,高中、中专有50人,大专为31人,本科为25人,研究生或以上有2人。我们以父母文化程度为自变量,父母期望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8。

从表8中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的父母在期望总值、社会性、生活自理方面的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对孩子特长优势方面的期望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而对孩子学习、身心素质方面期待差异不显著。

4. 家长职业

调查对象中职业为行政管理人员的有19人,专业技术人员25人,教师3人,工人12人,商人20人,农民6人,其他37人。我们将父母职业作为分类变量,以父母期望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详见表9。

从分析结果来看,不同职业家长在父母期望上存在着显著差异。具体来说,不同职业的父母在社会性期望和特长优势期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尤其是对孩子社会性的期待存在非常显著差异。而在学习、生活自理和身心素质方面的期待则不存在显著差异。

5. 家庭月平均收入

研究对象中,家庭月收入为1000以下的有1户,1000元~3000元的有12户,3000元~5000元的有23户,5000元~7000元的有35户,7000元以上的有51户。考虑到样本量的均衡,我们将家庭月平均总收入分为三组:将5000元以下的合并为低收入组,共36户;将5000元~7000元的作为中收入组,共35户;将7000元以上的设为高收入组,共51户。我们以家庭月平均总收入为分类变量,以父母期望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0所示。

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家庭月收入的父母期望存在着显著差异,其中对特长优势的期待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对社会性的期待也存在着显著差异。

四、研究结论

(一)大班幼儿父母期望的现状

1. 父母对幼儿的各方面期望都比较高

在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作用下,在“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理念的催化下,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普遍过高,无论是远期期望还是近期期望,父母对自己的孩子都寄予了厚望。

2. 父母期望孩子以后生活稳定幸福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对生活充满了焦虑和不安。在疲于应对现实之时,父母大多都期望自己的孩子未来能够稳定安逸,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与幸福美好的家庭。

3. 父母对孩子学历的高期望

调查发现,有91.8%的父母希望子女达到本科以上的学历,说明父母对孩子日后的学历要求普遍较高,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较高的学历水平。

(二)影响父母期望的因素

1. 幼儿个人

幼儿个人因素(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对父母期望的影响并不显著。这说明社会的进步正影响着父母的观念,使他们更加公平地去看待每个孩子,性别歧视已经渐渐远离我们的视野。在研究中,仅发现父母对不同性别孩子的学习期望有显著差异,父母对男孩子的学习期望明显高于女孩子,我们认为这与男女社会分工的不同有关,造成男性要承受更大的压力。

2. 家庭背景

在家庭背景因素中,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平均总收入都对父母期望产生了显著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社会地位越高,家庭环境越优裕,对孩子的期望越高。这与经济社会地位高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更加雄厚的经济支持,且更加注重孩子的教育有关。

五、思考和建议

(一)端正心态,给予幼儿适度的期望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有个性的个体,家长如果一味以高标准去要求孩子,只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反之,如果家长客观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正确评价孩子的能力,给予孩子适当的期望,才能引导孩子的发展。因此,父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端正自己的心态,不攀比、不急躁,客观分析孩子的优势与劣势,分析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耐心等待孩子成长。

(二)有效利用,适时发挥“皮革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指人们对人或事充满了期待,这份期待会在现实中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心理学研究表明,作为一种情感支持,期望能够唤起人们积极向上的情绪,从而转化为现实的动力。如果父母能够在家庭中有效利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用适度的期望引导孩子不断进取,才能有效转化为孩子内心的期望,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4]

(三)提供支持,有效实施父母期望

在实现期望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的是,要将父母的期望转化为孩子自身的期望;关注孩子的实际情况,对期望加以调整;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家长只有尊重和理解孩子,建立民主和谐的家庭关系,才能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这样才有助于孩子成为心理健康、情绪稳定、性格开朗、合群而自信的个体。

【参考文献】

[1] Buck,Doris.Parental Expectations Versus Child Performance: a Picture Graph Method[J], Elementary School Guidance & Counseling, Vol.26,Issue2:150.

[2] 杨用华.社会转型期小学生家长期望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以广东省东莞市为个案[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2.

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节俭观;传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6)-05-0098-02

一、农民节俭美德的传承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

(一)帮助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的重大举措。对于我们至关重要的新农村建设,首当其冲的话题就是亘古不变的勤俭节约。加强农民节俭美德的传承对帮助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帮助新农村建设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社会的和谐一大部分依靠农村社会的和谐,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关系总体是健康的,稳定的,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生活条件逐步改善,这与我党正确领导是分不开的。但同时也出现很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因为大部分农民都经历过贫穷苦难的日子,突然来临的幸福生活难免让他们会有所不适应,于是便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部分农民的生活作风以及习惯变得不再是当时农民应有的淳朴和节俭。因此,加强农民节俭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新农村文化建设,缓解农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有利于加强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

在建设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我们还应始终坚持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人们的素质,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从而为农村经济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带来智力支持和思想动力。而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美德德勤俭节约,则是精神文明建设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从小学课堂上老师教导我们要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到现在生活的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都离不开我们习以长谈的节约美德,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中,节俭美德的传承成有利于提高农村中农民的自身素质,增强精神文明建设,逐步把富裕的农村变成文明的农村。

(四)有利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的扩大再生产

以促进新农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农民生产生活很重要的的物质前提,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内容。目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农村基础设施包括农业生产性基础设施、农村生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这四大类。只有抓住了农村基础设施中最薄弱的和最关键的环节,才能积极促进农业的稳步发展以及农民连续增加收入。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利、能源、通信、教育和卫生等各个方面,它们是农村中农民生产生活事业发展的前提基础,也是农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与农村经济相互协调发展,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紧迫的问题,比如农民看病难问题等。扩大再生产,就是生产规模比原来扩大的再生产。节俭有利于农村中资源的积累,资源的积累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扩大再生产,农村经济水平提高了,农民收入就提高了,生活水平也就提高了,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帮助改善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文化生活

目前,我国农村文化生活普遍比较贫乏,农民文化普遍偏低,农村中文化基础设施落后,农村中文化供给不足,还有“两馆一站”的干部队伍素质较低,上述现状揭示了我国农村文化生活严重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导致出现了一系列农民大肆浪费的新闻,因此,农村文化生活迫切需要提高,农民浪费现象的出现成为了导火索,使得加强农民节俭美德传承成为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部分,逐步加强政府对农村文化市场建设的宏观调控,建立和健全农村文化管理的相关法律和制度。积极,广泛的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支援农村文化建设设施,从而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

二、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有关农民节俭美德现状及影响

(一)节俭美德传承现状分析

节俭是我们不能丢弃的珍贵的品质,但是,现在社会中一些严重浪费现象依然存在,比如:农村中红白喜事大肆操办,重庆一位百岁老人过寿,邻里亲朋好友数千人到场为其祝寿,耗资十万余元,场面很是盛大,虽然我们很赞同儿女孝顺父母,但是心意远比场面盛大更令父母高兴,真正的关心应该是含蓄的,应该送到父母心里,而不是过于注重形式,这种场面只是一时的热闹,父母不一定是开心的,要使自己的父母开心,多回家看看多关心父母,并不见得要花这么多钱,这是一种极大的浪费,节俭办喜事是现在的一种风尚,也是一种我们应该遵守的美德,我们应该坚持节俭的美德,总书记在“八荣八耻”中说道“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逸为耻”如此场面的盛大的寿宴,背离了我们的传统,也带坏了社会的风气,给我们后辈带来了恶劣的影响。还有就是山西煤老板千万嫁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也是种极大的浪费现象,父母疼爱自己的孩子,这无可厚非,但是千万嫁女确实是不可理解。这种社会风气主要是由攀比心理以及炫富心理引起的,这种心理危害严重,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很大影响,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由于人们的封建迷信思想,就出现了所谓的“风水宝地”的现象,在选墓地的时候,造成了大面积耕地的浪费,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二)农民生活铺张浪费的恶劣影响

对于农村中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现象的存在,不仅造成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而且败坏了社会风气。首先是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我记得一位亲戚曾对我说:辛辛苦苦忙一年,挣点钱大多用在出礼上,很多人有时将准备购买农药、化肥的资金都用来“出礼”,导致越来越穷。同时,大操大办难免要牵扯到许多其他的精力,浪费了资源,耽误了生产,耽误了自己的很多事,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其次这种现象扭曲了我们正常的人际关系。正常的人际交往是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促进工作的发展,使人们的心情愉悦,更能够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的,特殊时候还能帮贫济困,但过重的人情往来更容易淡化感情,破坏了社会主义建立起来的道德风尚,家中老人去世如果不大操大办,就是对上辈的不孝,这是很多人的想法。有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还要比别人多出上一部分。在这种传统不可理解的思想的支配下,人们就开始了相互攀比,打肿脸充胖子,不管自己有钱没钱借钱都要办,出礼还要装大方,出的少了怕人看不起,迫使自己的生活负担越来越重。面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我们传统的观念。要从根本上铲除落后观念的思想,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抑制这种现象。其次,我们的干部领导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以身作则。其次,政府必须加大查处力度,标本兼治。最后,完善居民自治,规范管理。使社会上在红白喜事的操办上能够形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气。把婚丧嫁娶活动办成符合我国人民风俗、人情味浓厚的情况,而不是增加人们负担的事。

三、新农村建设中正确引导农民传承节俭美德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农民群众在消费方面呈现出来的新特点,比如,消费的动机、消费的态度的变化等,这些新变化就构成了新的节俭观,节俭对于我们的社会发展以及农民个人的生活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时代不断发展,节俭观发生了变化,新时代有了新变化,新时期新发展,我们该如何将勤俭节约的美德传承下去呢?

(一)准确理解节俭的涵义

这里的“新”指的是在我们创造财富的基础之上而进行的理性消费,而不是传统的节俭,在物质水平较为低下的时候的节俭,农民过去的生活水平比较低下,省吃俭用,节衣缩食,但是,在当今物质水平较好的年代下,农民的节俭观从过去的纯物质消费逐渐转换为物质和精神消费并重,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节俭观,即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的大背景下,理性消费、合理消费和适度消费,这种节俭观不是对过去节俭观的否认,而是对其的一种继承和发展,他继承了传统节俭观的精髓,但是又符合时代的新特点,它体现出来的不是一种盲目消费和抑制消费,而是与时俱进的健康合理的消费,倡导这种新的节俭观,对于我国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具有重要作用。

(二)处理好节俭与消费的关系问题

现代社会较快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富裕之时,过度消费依旧是违背我们的传统美德的,但是,过度的节俭也会阻碍我们经济的发展,事实证明,合理适度的消费,不仅对于我们个人,对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近几年多次出台过关于拉动内需来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我国农村市场的消费水平依旧低下,现代化建设取得优异成绩的今天,我国农村中依旧不乏养儿防老、吃饭靠天以及有病就扛过去的消费观念。合理的消费并不是浪费,合理的消费,不仅自己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心情愉悦了,工作更有干劲了,收入也会提高,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三)积极培养新节俭观文化

首先,在农村中要大力弘扬这种新节俭观的精神,厉行节俭,反对铺张浪费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势在必行,要使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给新农村建设营造一种良好的文化氛围。其次,现代社会科技发达,要充分利用高科技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媒体的作用,利用网络、广告等多种载体进行宣传,并且在村组织中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开展关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教育活动。最后,就是要坚持用典型事例教育的原则,村干部要起模范带头的作用,在消费方面要从简,积极地从自身做起,引领农村节俭风尚,建立监督机制,积极打击奢侈浪费的现象,对于违法的行为要严加处理,使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处于一种健康、良好的氛围中。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我国是法治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能起到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的作用,在现在社会发展之下,农民的生活方式以及消费方式不仅影响着消费者自身,也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应该在农民的消费行为上来完善相关法律,调节农民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行为。

(五)树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

农民的生活方式对他们的消费方式起着直接的作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适合新节俭观的,因此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必须要有符合时展的生活方式以及新节俭观,在适度范围内消费,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六)全面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传统的节俭观是在物质水平较为低下的情况之下的节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前进,节俭观在其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已不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认为的省吃俭用,而是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范围内的量入为出,我们的社会在进步,新世纪,新的节俭观,我们要树立新的节俭观,这样,我们自身也可以得到全面发展,努力地提升自己。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生活也会越来越幸福,发展的也会越来越好。新节俭观将会对我们社会的发展以及人自身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美德的传承,需要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参与,消费行为的“溢出效应“侵蚀着整个社会资源,我们应该明白,浪费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关乎公众的利益,厉行节约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美德,更是一种社会公德,需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积极转变个人观念,转化主观意识,最终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形成社会新风尚。

参考文献:

[1].苏洪涛.走出节俭的误区:一种全新的观念,一个大胆的质疑[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9.

[2].王安正.对中国传统节俭消费观的重新认识[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3].汪金友.换个角度看节俭[N].人民日报,2009,(4版).

[4].王向芳.谈谈新时期的节俭观教育.

[5].管吉哲.略论传统节俭美德及当代走向[J].经济学研究.

[6].周莲芳.提倡节俭之德建设和谐社会[J].消费导刊,2009.6.

[7].郑红娥.新节俭观与节约型社会的创建[J].学术探索,2006(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