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5:22
导语:在藤野先生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问题教学;情境设置;效果
问题教学法是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新教学方法。问题是驱使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的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一线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务必抓住教学内容的关键肯綮,设置有针对性的契合学生认知发展的问题,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体验知识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利于学生全面把握知识并及时内化迁移生成能力。鉴于此,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要观察新课程理念,实现自主学习。基于对这些问题的考虑,本文分析了“问题教学”模式的开展程序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
措施。
一、“问题教学”的开展程序
(一)实施步骤
第一步:设置问题情境
情境内容要真实自然,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的情境和感情氛围。设置问题情境要让学生自主探究,以问题引入主题,使学生自然、真实地进入本节课所需的心理状态。设置问题情境的目的是让学生看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
第二步:引发认知矛盾,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这部分的重点是要引发认知矛盾。这种引发包括两方面的途径:一是要利用文本直接引发学生的问题,也就是学生自主阅读后提出问题。二是依靠教师的启发和指导发现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两组不同的材料和文本进行对比,让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第三步: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找出有价值的问题
这个部分其实就是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选出需要探索的“主问题”。“主问题”使提问精粹,有利于形成“读、问、议、讲”等生动活泼的立体式双向交流的课堂教学结构,从而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深化教学内容。例如:在《孔乙己》这篇文章中,作者抓住“偷”“酒”“笑”“打”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来描写孔乙己的形象,展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有什么深意?应当说,主问题教学模式为语文与人的教育、语文与人的气质培养提供了一片良田沃土。
第四步:开展合作学习,教师重点讲解
这部分的设计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然后在合作学习得出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知识总结,分析课文之中的重点问题,在保留多种建议的同时总结出本节课的重点。
第五步:学生掌握文本内容并实现知识迁移和自主发展
知识的迁移要更为广泛,要鼓励学生养成随时探索文学知识的习惯,拓展和迁移活动能够使得语文学习更具开放性,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
(二)课例分析
案例一:《藤野先生》
教学设计:
1.设置情境
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录像,录像内容是关于鲁迅的纪录片,
其中重要的一段就是“鲁迅对藤野先生回忆的背景朗读”的展现(3分钟),然后引出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提出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三个地点:①“我”在东京;②“我”在仙台;③“我”离开仙台后。但是没有明确地表达作者的“喜爱”和“讨厌”心理,而我却能够感受到各个阶段的鲁迅内心感受都有所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2)课文中有一半以上的篇幅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写?
(3)作者对老师的印象表达较为模糊,我不明白是赞美老师,还是隐约地表现反感?
3.教师选择探究的问题
在分析学生问题的情况下,教师对以上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整理归纳,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
(1)根据地点转变请学生整理文章结构,用你喜欢的形式
表达。
(2)作者的写作手法有什么特点,结合学过的鲁迅先生的其他文章进行总结。
(3)藤野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对鲁迅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解决了学生的基本问题。
4.组织合作学习,重点探究老师提出的三个基本问题,组织、汇总小组成员的建议,然后汇报给老师
5.掌握文本内容,实现知识迁移
重新整理文章线索:
师:整理文章情感转变的线索。
师:给文章分层。
迁移:
阅读鲁迅《呐喊》中的其他作品。
二、“问题教学”的实施效果
(一)全面提高学习兴趣
经过“问题教学”的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已有了很大的提高。对学生的调查表明,90%的学生对语文阅读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勇于提问的学生也增多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这种情况充分说明,问题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原因在于:一方面,问题教学使得学生的看法得到了最直接的解决,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有深入的、自主的想法;另一方面,教学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学生的思想转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也有利于及时地转变教学方法,使得课堂更具趣味性,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兴趣。
【关键词】教学氛围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作为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在于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阅读教学的价值和作用的最根本体现,也是阅读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探求有效的阅读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下面结合本人的一些教学经验,就初中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谈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一、创造轻松快乐充满爱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的心不应是真理的仓库。我竭力要防止的最大恶习就是冷漠,缺乏热情。儿时的内心冷若冰霜,来日必成凡夫俗子”。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情境,用自己博大的爱来融化学生干涸的心田,让学生在爱的情境中享受学习的快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起情感的涟漪。在语文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和谐、风趣、愉快的课堂气氛十分必要,学生可以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努力学习和探究。要形成这样一种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尊重学生,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这样学生才敢于大胆发言,才敢于自由争辩。而当学生一旦认识到自己的探索成果,那种焕发出来的自信心,以及因此诱发出来的智慧潜力往往是超出教师意料的。
二、还学生阅读的主动权,在有声朗读中培养其阅读能力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往往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与理解,机械而又重复地操练,于是教师繁琐地提问和冗长细腻地分析讲解,往往使学生缺乏阅读实践。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同文本进行零距离的对话,以提高读书的能力。这样做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有声朗读。诵读时,眼、手、口、耳、脑等各种感官要同时活动。通过有声诵读可以让学生感悟到作品的真谛,不经意之间对语言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不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普遍较差的局面,万万不可对诵读掉以轻心、等闲视之。为此,本人常有以下几种做法:
(1)利用语音、语调、语气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摹拟人物情态。如《最后一课》中韩麦尔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藤野先生》中体现藤野先生没有民族偏见的学者风范,以及“我”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的阅读等。
(2)我们要善于体现氛围,让学生逐渐进入意境。在阅读中,我们要善于营造氛围,让学生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不知不觉的,逐渐的进入到课文的意境中来。如在引导学生阅读高尔基的《海燕》时,我们要营造出一种大革命即将来临的那种气氛,让学生在感受到大革命气氛的同时,渐入意境,并用多层次的语调进行吟诵,可使学生更深入到这首散文诗的艺术境界中,陶醉其中而不知。
三、分段目标培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中提高自主阅读的意识
1.积累阶段。
这是一个动态而连续的过程,更是后面阶段能力具备和发展的基础。积累的内容包括:语言材料方面;字音、字形、字义的基础知识要打牢,能够准确地判断单复句并能分析其结构,要熟练地把握文体特征、语言表达的特点;思想感情方面:能够阅读范文和课外读物,学会理解或吸收比较丰富的思想感情,为理解和消化新材料中复杂思想感情和新观念奠定基础;同时,还要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生活经验,以及写作技巧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学生的阅读作用很大。教师应结合教材作必要的介绍,然后要求学生积累。
2.理解阶段。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只有发展了思维能力,理解力才能应“源”而生,所以这一阶段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综合的思维力和联想、想象力,它们在理解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1)判断力的培养。判断力是指读者理解事物的本质,明确概念。可以利用文本中的判断或“限制和修饰成分、来训练,如“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这句话,如果把“常常”一词去掉,这个判断就绝对化了。因为生活中错误之后并不一定就产生“正确”。加上“常常”,对“错误”现象的本质特点揭示就准确。
(2)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分析、综合能力构成了人类基本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理解能力的核心。分析能力是将事物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的能力。只有通过分析,对课文的整体认识才能深入。综合能力就是在思想上把分析出的个别特征或个别方面综台起来考虑的能力。所以,分析能力的训练离不开综合的指导,综合能力的训练必须以分析为基础。如必须在熟悉全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给文章分段,给段分层,给句子划分结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必须在分析文章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层义、段义、题旨,以训练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给文章列写内容提纲是训练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大胆尝试 同类比较 海量阅读
“探究性阅读”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探究性学习强调: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扩散思维,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开发自主性,从而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师关注的一个课题,“探究性阅读”和“自主课堂”成了解决传统教学中“要我学”的陈旧教学方式的有效途径,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里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希望能抛砖引玉。
一、放开手脚,大胆尝试
传统课堂语文教师都是传经布道者,学生要么是虔诚的信徒,要么就是判经离道者,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狭小得令人不敢想象,他们创新思维和扩散思维遭到有效地扼杀,学生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说学生会有多大的学习兴趣,我们就只能自欺欺人了。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或许我们有过这样的体验:学生对某事感兴趣,就会很乐意的去做,并且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也特别敏捷,托尔斯泰曾经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当新一轮教学改革风起浪涌之际,语文教师要不落后尘,我的做法就是少教多学,大胆尝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主动作用,教师只在方法上多做引导,以学生探究学习为主,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课堂上我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出现。
如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正好是周末,我把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然后要求每个学习小组都要精心准备一个教学设计,周日上学交给我,然后由我圈定出优胜者,第二天优胜小组上这一课,学生听说自己可以当老师,可感兴趣啦,周末查资料,忙得不亦乐乎。我最后圈定出来的一组是这样设计的:①你知道哪些有关月球的传说?②有关月亮的成语、对联、诗词名句你能背诵多少?③月球上环境和地球一样吗?月球上有什么?④人类什么时候登上月球的,我国的登月计划叫什么?⑤你认为人类该怎样开发月球?学生们讨论交流、争辩质疑,气氛相当浓厚,我除了偶尔引导几句,就是倾听学生们的讨论,我没想到学生们能准备那么充分,课后,那些没能取胜的小组,坚决不认输,他们纷纷要求准备下堂课的教学设计,我笑着说:“要是你们再次败给他们,又怎么办呢?”学生说:“用事实说话吧!”我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上来了。
二、营造氛围,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氛围是否浓厚,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在阅读教学中,我一直把营造氛围当作首要任务,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环境里驰骋想象,那么他们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就十分深刻。
如:在《命运交响曲》的旋律中,我让学生预习《贝多芬》,感受“命运在敲门”的激动;一曲国歌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这一课,然后要求学生分小组制作课件,要求运用多媒体手段,并且,胜出的那一组,除了课堂展示之外,还要帮助后进小组,充分显示老师的胸襟!因为能充分展示自己,学生都能积极准备,竞争激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三、同类比较,提高鉴赏力
比较阅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如,朱自清的《背影》、茅盾的《白杨礼赞》、林清玄的《光之香》,我要求学生从这三篇文章中找出共性:它们都有“形散而神不散”,语言都很优美的特点;再找出不同之处,学生讨论交流得出:叙事性的散文是通过某事直接抒发感情的,抒情性散文是通过象征手法表达感情的,哲理性散文语言含蓄隽永,言尽而意无穷,发人深思。接着,我就要求学生从课外读本上找到同样的例子,这样就巩固了学生所学。
古诗文也同样可以运用比较手法,如:杜甫《春望》与张岱《湖心亭看雪》,同是写“悲”,老杜的是一种忧国忧民的悲悯情怀,而张岱则是对历史走向的无奈。
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也可进行比较,如教材中收录的鲁迅作品有: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藤野先生》,序言《呐喊自序》等。这些课文,体裁不同,主题迥异,我们可以从中解读出一个多面的鲁迅形象,进而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四、海量阅读,培养扩散思维
阅读教学的训练核心是创新思维,思维的工具是语言,离开语言就谈不上思维,所以思维训练必须以语言训练为基础。语文课外阅读,就是为学生搭建创新平台,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语文活动中得到充分发展。我的做法是:
1.海量阅读
我努力为学生营造课外阅读氛围,运用多种手段,鼓励学生阅读:手抄报比赛、建立图书角、精美文章剪贴、古诗文朗诵会、文史知识竞赛、读书随笔展览、读书报告会、交流课外阅读心得、把读书笔记当作作业检查等方式,极大的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注重创新性
为了适应时代的潮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为学生积极搭建创新舞台,如调查采访、写调查报告、自办手抄报、自编童话故事书等,调动每个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养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实践能力。
3.养成习惯
我在我的教学班级设置了几个语文兴趣小组:古诗文兴趣小组、小说散文兴趣小组、影视兴趣小组、创作兴趣小组等,通过对文艺作品的阅读评论,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通过创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创作习惯和扩散思维。
开展探究性学习,学生在实践中相互启发,交流合作,探究分析,语文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终生受益的活动。我们语文教师也就能从以前的焦头烂额中解放出来,我们可以放手搜集学生学习所需要的资料,让语文教学继续朝着良性方向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吕叔湘先生也说:“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这里的“活”就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热情,而后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好学乐学。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他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巧设导入,调动兴趣。
一堂课好比一部电影,课前导语则是这部电影的序幕。好的导语可以一下子吸引学生,产生先声夺人的效果。它的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但总原则是要从学生自身实际和教学内容出发,抓住学生的内心世界,吸引学生的眼球,拨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以最佳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
比如:我在讲朱自清的《背影》时,就用了这样的导语“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你们做子女的对这种感情体会到了没?同学们想一想,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从父母的言语神情中透露,还是隐含在某个动作、身体形态中?”这样一来,学生会有感而发、积极发言,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调动起来了。
又如在学李白的《宣州谢x楼饯别校书叔云》时,先由歌曲《新鸳鸯蝴蝶梦》,导入,让学生竞猜这歌词改自那首诗。设计这样的开关,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全神贯注地进入学习的状况,进而理解文章的内容。同样学《蒹葭》也可由歌曲《在水一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众所周知,现在的初中学生具有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等心理特点,而现代多媒体技术能有效地把文字、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资源整合在一起,教师就要善于抓住并运用这一特点,营造学习氛围,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讲授高尔基的《海燕》时,就可在学生听范读过程中,用多媒体展现阴云密布的画面、海燕搏击海浪的画面……声情并茂、图文并进,给学生以新鲜、真实、感动的感觉,这样能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沉闷氛围,让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他们聚精会神地盯着大屏幕,若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接着再让学生尝试朗诵《海燕》,学生定会跃跃欲试。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就成为必然。
还有上《藤野先生》一课,教师可以联系国内国际形势、热点新闻,如对的争端,作一简要展示和评述,这既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爱国热情,又拨动了学生的思想,精神亢奋,学习激情也随之提升。
三、创设情境,寓教于趣。
教师教学设计的每一环节都是想让学生参与进来,只有学生想参与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有了学习的动机和学习欲望时,课堂教学效果才会明显提高。
如《皇帝的新装》主要通过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在导完新课后,就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分角色朗读或上台表演,学生根据预习的感悟,充分发挥,把人物语言、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样一来,学生在欢笑之余,分析其中蕴含深意就轻松多了。
还有《核舟记》中有“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要让学生分清“左”“右”,可以让一张桌子的2个人,一个扮演东坡,一个扮演鲁直。学生在欢笑中掌握了知识,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另外,语文科是一门基础学科,我们还可以联系其它学科知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讲到《大自然语言》中决定物候现象来临因素纬度、经度差异的例子时,带个地球仪到班级,让学生根据所学地理知识从中查找例子中城市的地理位置,感悟文章内容;讲到文言文中语法知识,联系到英语的语法;学到《天净沙・秋思》,让同学画一幅画来体现文章的意境;学《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可让学生在不经意间把词背了下来……这样通过启发贯通,学生在愉快中接受了有关的知识。
四、质疑问难,以疑激趣。
学习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古人说得好,“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如果学生一味地以教师观点、书本内容、名家分析为唯一的学习准则,那么,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何开发?比如:在授《卧看牵牛织女星》中“俯首贴耳”一词,课前预习提示上的“贴”为“贝”字旁,而文中出现时“贴”已为“帖”,这是编者失误,还是另有原因?经过一番争论后,才知“贴”也可作“帖”,二者皆可。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出来了,久而久之,也会养成咬文嚼字的习惯,提高语言的能力。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学生思想上的火花,创造条件,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他们才觉得上课更有意思。像《春》文中有这么一句“小草青得逼你的眼”,这个“逼”字怎么讲呢?我采取了由学生到自己的“仓库”里去找储存的办法。我说:“你们记忆中去搜寻学过的一首诗,这诗里有一句是讲青‘逼’到了你的眼前。来,看谁找得快。”学生都开动脑筋,思维快的同学很快会想到《书湖阴先生壁》里有一句“两山排闼送青来”。我赞扬了答对问题的同学,听的人也自豪,进而会触动大家学习语文的兴趣。
五、教之以情,学之以趣。
“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
一方面教师首先要善于将自己对教材的感受及积极的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让学生爱学文。俗话说:“树倒猢狲散”,如果教师自己都厌教,那么,怎么谈得上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呢?
关键词:主问题;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是从书面语言获得的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语文特殊能力。通过阅读,既可巩固、强化已获得的语言信息,又可受到思想和精神的陶冶,它对世界观和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培养人类的情操以及鉴别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但实际上,我们的语文阅读课堂却面临着非常尴尬的境地,学生毫无兴趣,老师满堂灌,学生满堂抄……那么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如何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有效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应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它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一个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如何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呢?
1“主问题教学形式”的提出
语文课堂中问题教学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整堂课的有效性的评价。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善于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能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教学提示作进一步的思考、理解、讨论和探究。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师课堂所提问题应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既不能太浅也不能太深,要把握好提问的深浅度。因而这些问题应该做到难易适中的,甚至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具有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抓住主问题,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2主问题带入文本学习的形式与优势
主问题教学,改变了过去那种“课堂多碎问题”,甚至呈现“一问一答”的模式,引领学生走进教材去感知内容、体验情感、探究写法、品味语言,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经过积极的思索探究后便可以生成深层次的思考了。笔者在《杨修之死》备课中,第一次结合“教参”及课后作业,理出本课的几个重点问题:本文讲述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概括归纳);杨修的死因;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但按此设计教学显然将本课内容割裂,虽然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并不能被激活,学生自然无法深生成深层次的思考。因此笔者就做了调整,以“杨修该不该死”的主问题引入,概括了杨修生平的几件事情,带出了杨修的死因以及曹操的人物形象的分析。问题一出,学生就积极参与,思考达到了一个兴奋点。“杨修该不该死”是在学生的认知最近发展区的问题,能引发学生作进一步的思考。
3设计主问题的要求
主问题不必太复杂,但一定要囊括课文的重点、难点;主问题一经提出,要能马上吸引学生到文本的阅读上去;主问题也不能过难,应在学生认知的“最近发展区”。如《丑小鸭》这一课中设计的主问题“丑小鸭丑吗”,这样的问题对于不同层次的孩子均可回答。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对“丑”和“美”的思辩,达到对“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的价值观渗透。设计主问题不能太多,也不能太难,这要求教师对于文本有独到的解读,还要了解学情。
4设计主问题的方法
(1)可以从文章的题目入手。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甚至是文章灵魂的再现。如九年级下《那树》一文描述了一棵大树长年累月地为人类造福,最终被人类砍伐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之情,对都市文明发展的利弊,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沉思索与深重感慨。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共存,人类的发展不应该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笔者设计了“那是一棵什么样的树”这样一个问题,并分两个层次进探讨,第一层次:用“那是一棵(品格)的树”这个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了“奉献、坚强”等,第二层次:用“那是一棵(内心)的树”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体会,学生回答了“痛苦、无奈”等,引导学生走进那树的心灵,进而去思考人类的愚妄无知。(2)可以从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内容入手。如八年级下《背影》,《背影》写于1925年,作者曾说:“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是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述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文中反复出现“背影”,“背影”也是作者最为感动的画面。因此笔者做了这样的设计:第一环节:那是的背影,从文中哪里读出。学生回答出“温暖”等词,并通过细节品读“背影”;第二环节:那是的背影,思考作者感动的原因。学生在这个环节思路打开,说到那是“年老的背影”,父亲不顾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我”穿铁道、爬月台买橘子;这一背影让我了解到父亲的爱子之心,对他的种种做法“我”由衷地感激,还有那是“坚强的背影”,父亲祸不单行,祖母去世、差使交卸、家境惨淡、生计难维等等,父亲却还劝慰我——天无绝人之路;也有学生说那是“孤独老去的背影”,父亲渐显老态,但还得继续生存挣扎以维持自己及其家人的生计,今后他又怎样生活,从身体到心理的逐渐变化,做儿子的又能帮助多少呢?作者对父亲的感激、理解,为自己幼稚的举动的深深忏悔、自责,都伴随着“泪水”倾泻而出。背影,凝聚着深深的父爱,泪水噙满了儿子对父亲的疼惜,背影与泪水所代表的就是父子间相爱相怜的至爱亲情。(3)可以从文章中的疑惑处入手。《土地的誓言》是七年级下册的课文,文章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了热血男儿誓死为家乡的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因而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高尚品质。笔者发现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查字典笔者发现:“炽:①燃烧②昌盛;势盛③通“饎”,烹煮;痛:①疼痛②悲痛,伤心③恨,怨恨④狠狠地,尽情地⑤爱惜,那么“炽痛”的意思就是“热烈而深切”,放在句子“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中显然出现了重复的语病,这里就出现了疑惑之处“作者出现语病了吗”,进而引导学生理解到作者内心深处对于家乡的极其热爱之情。进而设置主问题:“我发现,“炽痛的热爱”就在(词语、短语、句子、标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爱国之情。(4)整合话题。教师通过整合已学和现学的教材,设计一个“话题”,学生围绕该“话题”的(进行)讨论、对话。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鲁迅的9篇文章,分别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风筝》《戏社》《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雪》《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和《孔乙己》。然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鲁迅先生,补充了《〈呐喊〉自序》和萧红等人对于鲁迅先生的回忆录。然后在课堂上组织了一次题为“我知道的鲁迅先生”的交流会。
5重视学生的生成性问题
“主问题”确立之后,教学活动向着我们预设的方向发展,但是,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主体,他们使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出复杂和多变的特点。课堂上发生的一切不是我们在备课时完全能够预见到的。尽管面对同一批学生,但他们在每一堂课上所处的具体情况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要注意课堂生成了。要处理好教学目标预设性和课堂生成的关系,把握好教学的节奏,做到动静结合,快慢交替,疏密相间,舒卷有致。当课堂上出现没有预设到的情形时,我们要适时地调整我们的教学行为。这也是衡量一个教师成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钱梦龙老师讲《故乡》时,一名同学对跳鱼有“青蛙似的两个脚”产生了好奇,一直追问“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呢”,钱老师就问大家见过这种鱼没有,而后又问“(闰土见过这种鱼)这说明什么问题?书上怎么说?”学生回答道:“这说明闰土见多识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钱梦龙老师引导学生所进行的简短的讨论既没有扼杀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又将学生的注意力成功转移到了文本之中。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老师的天职。古往今来每一位成功的教育工作者都非常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以往的阅读教学过分强调预设性,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元化理解的局面,完全以教师的预设左右课堂的教学,听不到学生的声音。但现在我们的教学方式又发展到另外一个极端,过度强调学生的生成性问题。笔者认为预设性问题和生成性问题应该并行不悖,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6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李镇西老师说:“问题应该由学生提出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审时度势,灵活处理,这样预设的因素大大减弱了。”笔者在教授九年级下《我用残损的手掌》,引导学生关注题目,请学生思考“看到这首诗的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手掌为什么是残损的”“用残损的手掌干什么”等问题,进而引导学生自行借助参考书,学生了解到作者当时(1942年)被关在香港的土牢中,是作为爱国志士被捕入狱的。在狱中他遭受了非人的折磨,这首诗就是在那个时候写下的。所以,他是想借手掌的残损来暗示他身体遭受的酷刑以及心理饱受折磨啊!学生思考“我用残损的手掌”做了“摸索”、“触”、“蘸”、“掠”、“轻抚”、“贴”等动作,进而去体会作者的爱情情感。总之,一节优秀的阅读课,应该运用“主问题”引动学生、文本、教师之间的对话,注重学生的体验,注重课堂的生成,注重课堂的实效。可以说,一堂好的语文课也是一堂精彩的问题教学课。
参考文献
[1]徐金海,金正扬.中学语文教学探索——特级教师于漪的教学经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1.
[2]温欣荣.陌生化阅读:对话教学的一种可能性尝试[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6(4):2-5.
[3]柳欣睿.主问题激起深度语文之花.语文教学通讯,2009:7-9B.
[4]王德庆.课堂教学设计不要忘“本”.语文教学通讯,2007:10B.
一、从教材中提取写作素材
在日常教学引导学生欣赏字词句章的同时,教师更应引导学生提取教材中的经典素材,并进行归类。
如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积累事实论据是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新旧教材中总结提炼名人事例,为各方面论点提供论据。如写以奋斗、追求为论题的文章,可以选用如下论据:《音乐巨人贝多芬》中,贝多芬用不懈的追求战胜耳疾和贫困,成为音乐巨人;《我的信念》中,居里夫人用近五十年时间致力于科学研究,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即使经受着失去丈夫的痛苦,也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闻一多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他用生命捍卫对正义的追求。另外,还有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不慕荣利的陶渊明、忧国忧民的杜甫、安贫乐道的刘禹锡、忠诚爱国的文天祥、勤奋苦学的宋濂、无私奉献的邓稼先、治学严谨的藤野先生、教子有方的傅雷、热爱生命的海伦・凯勒,等等。这些名人的典型形象都以其各自的光辉,闪耀在我们的教材之中,等待着教师去提取。
二、从教材中提取写作技巧
就写作这门学问而言,它是有一定的技能可运用的,比如怎样拟题,怎样点题,怎样根据中心合理布局、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怎样描写人物、描写景物,等等。教师须把“课标”的总体要求化作若干个可操作的训练点,在实际教学中因“材”施教,统筹安排,逐一落实。
(一)从文章整体上提取构思手法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在构思上很有特色。作者莫顿・亨特通过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写出无论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为一小步一小步,困难就变小了。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这给我们的写作提了个醒:要善于从平凡事件中悟出道理。这种构思方法可以总结为一种写作模式:抒写个人人生经历+人生感悟。前后两部分相辅相成,前一部分个人经历的叙述给人以真实感,而后一部分的感悟却使文章立意高远,富有哲理。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紫藤萝瀑布》,作家宗璞从满树盛开、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写起,联想起紫藤萝曾经的花串稀零,由花及人,触发生命的感悟: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这种构思方法也可以总结为一种写作模式:写景、状物+人生感悟(抒情、议理)。前后两部分亦相辅相成,前一部分景物的描写给人以美的震撼,而后一部分的感悟又使文章情真感深,耐人寻味。
还有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欲扬先抑,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中的夹叙夹议,《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正侧结合法,刘禹锡《陋室铭》和周敦颐《爱莲说》的托物言志,《沁园春・雪》的动静结合、虚实相映,鲁迅《故乡》中的对比手法,曹文轩《孤独之旅》中的景物烘托法,《心声》中的双线索互动法,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在情节设计上采用的出人意料法,余光中《乡愁》的重章叠唱法,等等。教师在进行这些经典篇章的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边读边赏,边读边悟,边悟边用,学生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加之适当的写作训练,定会获得阅读、写作的双丰收。
(二)从文章局部提取写作技巧
如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可以课内文章及教材推荐阅读的名著为范例,教授学生有关外貌描写的写作技巧。
例1:《音乐巨人贝多芬》
“客人带着好像敬畏又好像怜惜的神情,默不作声地望着他。他的脸上呈现出一个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头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理过;深邃的眼睛略带灰色,有一种凝重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紧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颔,整个描绘出坚韧无比的生的意志。”
――本段运用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正面描写,用词精准:“愁苦”的脸、“凝重”的目光、“紧闭的嘴”都印证着贝多芬生活的窘迫和苦难的压力。然而,“深邃的眼睛”“不可逼视”的目光都在显示着他对于不幸遭遇不妥协、不屈服的抗争意志。同时还用客人神情和动作从侧面加以衬托。
例2:《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他(都德)的头很小却很漂亮,乌木色的浓密卷发从头上一直披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须连成一片。他的眼睛像切开的长缝,眯缝着,但却从中射出一道墨一样的黑光。也许是由于过度近视,他的眼光有时很模糊,讲话时调子有些像唱歌。
――本段白描勾勒,用笔简洁,勾画了都德睿智、活跃的外在形象特点。
例3:《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左拉)中等身材,微微发胖,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面庞。他的头像古时意大利版画中人物的头颅一样,虽然不漂亮,但表现出他的聪慧和坚强性格。在他那很发达的脑门上竖立着很短的头发,直挺挺的鼻子像是被人很突然地在那长满浓密胡子的嘴上一刀切断了。这张肥胖但很坚毅的脸的下半部都覆盖着修得很短的胡须,黑色的眼睛虽然近视,但透着十分尖锐的探求的目光。他的微笑总使人感到有点嘲讽,他那很特别的唇沟使上唇高高地翘起,又显得十分滑稽可笑。
――本段观察顺序由远及近,先总体勾勒身材,后局部描写面庞、头颅、头发、鼻子、胡须、眼睛,同时抓住“高高翘起的唇沟”的细节,最后写神态,突出了左拉朴实、固执、聪慧和坚强的性格特点。
例4:高尔基《童年》
她(外婆)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但这面孔却被松软的鼻子、胀大了的鼻孔和红鼻尖而给弄坏了。她从一个镶银的黑色鼻烟壶里嗅烟草。她的衣服全是黑色的,但通过她的眼睛,从她内心却射出一种永不熄灭的、快乐的、温暖的光芒。她的腰弯得几乎成为驼背,肥肥胖胖,可是举动却像一只大熊猫似的轻快而敏捷,并且柔软得也像这可爱的动物。
――本段抓住外婆富有特点的眼睛侧重描绘,凸显她带给人的快乐、温暖,暗示她温和、善良的品格。运用比喻的修辞,把她比作大熊猫,形象地描摹她的轻快、勤劳与温柔的整体形象。
综合上述范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人物外貌描写的要求及方法:个性要明,情感要真;观察要细,描写要精。正面侧面,配合进行;白描细节,勾画有序;年龄要符,身份要合;巧用修辞,准确用词。
三、巧用教材,教表达技巧
在引领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精巧的语言训练点,进行适度的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丰富语言积累。
如《羚羊木雕》这篇课文最富有特色的是“千姿百态”的“说”。余映潮老师就针对文章这一特色,进行了新颖别致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表达技巧,总结出把对话描写中的“说”这个“内容”写好的6种方法:
其一,也是常用说法,直接说。如: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其二,对话中有时不用“说”这个词。如:“您已经给我了。”“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其三,对话有时用其他的“说”。如:“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不!”我哭着喊了起来。
其四,在“说”字之前加上“态度”。如:“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其五,用“神情”表示“说”或在“说”字前后加上“神情”。如:“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其六,带动作地“说”或以动作表示“说”。如: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课堂氛围;学生;兴趣
影响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因素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教师的引导方式、学生的探究方式都是主要因素。因此,要营造趣味的课堂气氛,就必需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通过师生关系的调节、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在合作中能主动地构建知识,最终形成一定的技能,这样的课堂才算得上是高效而动态的课堂。下面就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简单探究。
一、巧妙导入,激发兴趣
从学生的学习过程来看,学生从课前到进入课堂学习过程中,需要一个过渡,在这个过渡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将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积极而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因此,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导入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去学习,调动起探究的欲望是学习是否有效的关键。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导入的方法较多,如利用多媒体制作的动画、图片或文字、动画、图片相融合的方式来导入,用故事来引人入胜,通过背景介绍来引导学生逐步进入探究过程等都是常用的方法。但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关键是要能紧扣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尤其是要围绕学生这一主体来进行。
以《海燕》教学设计为例,教学中需要让学生领悟海燕的形象无疑是难点,文章虽然写得优美,但要学生能有兴趣初读文章,能在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海燕的形象,就必须让学生将海燕这一形象和生活相联系起来。为此,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动物,再简单说明理由。当学生说出自己所喜欢的动物后,教师根据他们说的理由,抓住所喜欢动物所代表的某种精神来进行引导。如:
生A:我喜欢牛!因为它憨厚老实,能吃苦耐劳。
生B:我喜欢翠鸟!因为它很漂亮。
生C、生D……
同学们喜欢的动物还真多啊!听同学们那么说,老师也喜欢你们所说的动物了。而今天我们要认识的动物可能大家都认识,它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高尔基最喜欢的一种动物,你知道它是什么吗?(海燕)高尔基为何那么喜欢海燕?这就需要同学们去课文中找答案了。现在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和海燕一起搏击海浪吧!
从这一教学案例中不难看出,虽然教师没有用多媒体,但通过问题引导来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由生活中的动物过渡到课文中的动物,在问题的引导下激发其朗读课文的兴趣,为深入阅读奠定了基础。
二、调节关系,和谐互动
当然,光是让学生有兴趣去阅读课文还不够。在课堂教学中,因为整个过程都是围绕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而进行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深入阅读,那么,在这个引导过程中,教师的态度、语言等就直接影响着学生是否能接受教师的引导而去积极的阅读。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调节也是尤其重要的。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促进教学有效进行的保障,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师生间的互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活动,而不是简单的信息传递与信息接收的关系,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理解。其实,语文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生成过程,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从“我”的角度来“引导”学生,于是,学生更多的则是随着教师的步伐而去阅读,如果学生的思路和教师有些不同,那么,这就可能被看作是错误。其实不然,尊重学生就体现在这里,要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还是以《海燕》的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通过问题“从黑色的闪电一句中你读到了什么”来引导学生理解海燕的勇猛和矫健,但学生不一定就能一下子感受到这一点,而说出其他的一些理解,此时,教师就需再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而不是单纯以教师的“答案”为标准。
其次,尊重学生还体现在对学生的激励上。学生个体之间客观地存在差异,这无法改变,教学中教师就要做到这一点,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因材施教,而不能一刀切,让学生陷入痛苦的境地。以最简单的生字词的学习为例,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在数量上多一点,在理解和应用上要求高一点,而对基础差一点的则可在数量上少一些,在理解和应用上要求低一点。这样,当教师所提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协调了,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同时,师生间的沟通也才能更和谐。
三、引导探究,逐步深入
当学生满怀激情,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去学习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应得到较好地体现。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更注重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但这并没有忽视教师的主导性。新课标中提出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互动的课堂,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加自主地学习。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知识基础、经验方面还不足,在学习习惯上还有待进一步养成,学习方法上还需继续,这些都决定了学生无法摆脱教师的引导到独立学习。换言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需要教师进行指导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指导就是对学生的控制。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并不是告诉学生多少知识,而是要让学生掌握一种学习方法。以八年级下《藤野先生》第一段教学为例,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后提出问题“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来引导学生“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这一主题,然后围绕这一主题进行讨论。紧接着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这些清国留学生对辫子的态度如何呢?(他们十分珍视这根辫子……)这里作者用了一个词“标致”,“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就是说反话,字面的意思和实际要表达的意思正好相反)事实上,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同学们很可能会举出一些很有趣的例子)。
如此,通过逐步的引导,让学生从读到逐步理解,在问题的引导下去合作交流,在交流中去理解,从而做到对文章深入理解。当然,在引导阅读中,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四、拓展延伸,培养技能
在合作交流中,学生通过和教师的互动,生生间的互动对学习内容有了掌握,接下来就需要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掌握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很多教师都尝试以新的理念来指导新的教学实践,但总显得有些浮夸。其实,语文并不和生活割裂的,语文教学在提倡追求工具性的同时同样关注人文性。拓展延伸,就是要让学生学以致用,让语文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人生的一步分。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将所学语文知识应用于生活具有较多方法。以阅读教学为例,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所提供的文本的理解程度,而没有让学生将阅读中的感受、体验转化为自己的东西。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在阅读后去写读后感、或就文章中的某一人物、某一主题、某一观点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辩论也可,讨论也可,只要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感受来进行抒发,那就是一种成功。同时,要引导学生去把握文章的内涵,以此来熏陶自己,让其精髓成为自己的东西。
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应用方式。常见的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板报、班刊等都是不错的方法。但在活动中需要注意,一方面教师要充分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活动开展要以任务的形式去进行,从而保证学生能按计划去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还要保证整个活动的有效性,能长期进行。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对教学效率有直接影响作用,但课堂氛围受多种因素影响,教学中教师还要立足学生主体,多角度、多方法地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内喜欢上语文,学好语文。
【参考文献】
[1]陆爱华、熊忠诚:浅谈初中语文课堂中提问艺术的作用[J],西部科教论坛,2009年第6期
[2]刘拓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氛围[J],学园:教育科研,2012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