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5:55
导语:在第三学年个人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高校学生学风绩效考核概述
绩效管理是企业常用的一种改善绩效的方法,是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就目标与如何实现目标上所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通过激励和帮助员工取得优异绩效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管理方法。将其应用于学生管理的过程中,利用绩效考核制度和指标量化的方式,从各个方面对学生全体成员进行绩效评估。把年度评选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团员和奖学金、助学金、入党等的评选与绩效考核成绩直接挂钩,把个人和集体的目标紧密结合。通过绩效考核传递组织价值观和目标,进而引导学生合乎管理绩效的行为拓展个人素质反馈学生表现,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绩效,为学年优秀学生评选及奖励提供依据。达到提高学风建设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的目的。
二、高校学生学风绩效管理要素
绩效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是对学生一个时期表现的考查、评定、奖励与相关培训活动的全过程。它特别强调结果导向更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包括制定目标计划、过程监控、实施考核与评估结果运用四个紧密相联的环节。绩效管理应用于学生管理应该是依据大学教育的目标,注重学生自主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学生绩效管理的几个要素。
1、人员构成
学生绩效考核是多维的,要使其能够得到全面公正的衡量,必须多方位、多层面地进行评估。按照360°考核方法,学生绩效管理评定者应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干部及使用单位共同构成的。
2、考核方法
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帮助每一个学生实现目标,同时也间接实现高校学风建设的目标。其运用目标管理原则使被考核者由被动变主动,通过长期观察记录有效行为,对结果和行为进行评价来衡量学生的绩效。实施目标管理是为未来的绩效考核制定了目标和考核标准,使考核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更能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与公正。
3、考核的内容
学生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学校学风建设的主要指导指标,学生将来成长成才中起显著作用的各项因素。由于学风建设的目标具有原则性、抽象性,因此必须把学风建设目标分解成若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具有可以直接考核评定的要素。我们研究的学生绩效主要包括:基本素质能力、专业学习能力、英语、计算机能力、实习实践能力、文娱体育能力五大方面,涵盖了学风建设中强调的德、智、体、综合能力等重要指标,从而更加有效的提高了高校学风建设。
4、绩效考核的原则
(1)公平公正原则。及时公开考核的时间、标准、结果。不搞暗箱操作,以防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造成不良影响。(2)结果及时公开原则。考核的成绩应该对学生本人及时公开,并于学生进行面谈沟通,反馈考核结果,听取学生的意见以及自我认知情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达到以考核促学风的目的。(3)结合奖惩原则。依据各项考核成绩的高低有奖有罚,这种赏罚不仅与精神激励相联系,而且还必须和学年评优、入党、奖助学金的评定等密切相连,这样才能达到考核的真正目的。
三、绩效考核在学生管理中的应用
虽然绩效考核在学生管理管理中的应用与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大的差别,但是都是对人进行管理,都是追求着“高绩效”。只是在企业中这种绩效更多表现为产值、效益,在学生管理中是学生精神面貌的变化、学习成绩的提高。
1、高校学生学风绩效管理具体实践
(1)制定绩效考核目标、计划。在学期初辅导员根据本学期专业年级考核指标和学风建设的工作计划……根据(SMART)原则制定班级绩效考核目标计划和评价标准。目标包括学生的个人目标和班级的整体目标,是以时间为节点,包括学期目标和学年目标。然后以学期学年目标制定每月甚至每周的目标。例如:本学年考核制定了学期目标是获得学校“优秀团支部”学年获得学校“先进班集体”。月目标、周目标有“班级到课率达到98%”、“本周出勤率比上周提高3%”等。制定考核目标计划要客观实际不要太高,太高的目标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变得消极。但是也不能太低,太低的目标缺乏挑战性学生容易丧失参与的积极性。
(2)严谨客观的过程监控。在班级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计划的过程中,结束短期目标(周或月)辅导员要带领班干部及时的对学生绩效进行阶段性总结反馈、监督和指导,总结经验为下一阶段目标计划的改进做准备。通过上课考勤、参与活动、专业技能相关考试等的记录对学生进行总结沟通、指导。对于达到目标准守行为规范的学生表扬,对于没有达到目标甚至不准守行为规范的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指导,帮助其找出解决办法。
此外为了能够客观正确地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各项考核指标进行认真记录整理成档,以便在最后考核评价时提供可靠依据。
(3)考核结果的具体运用。学生绩效管理考核的效果如何,主要看绩效考评的结果在学生中的具体运用,也是实现考评价值维护学生合理利益的和提高风建设的具体表现。
①是作为学年评比先进、入党的重要从参评指标。学生绩效考核结果是集德、智、体、综合能力的学年综合表现。将绩效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评选表彰条件范围,充分发挥考核成绩优异者在学生中的示范、导向作用。
②是作为奖、助学金评选的重要考察条件。把学生绩效考核成绩作为衡量、判定学生是否具有获得奖学金、助学金的基础条件,从而保证学生奖学金助学金评选的公平公正。
③是作为学生教育计划指导的重要依据。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学生做出合理的指导,并将分析的结果作为制定教育培训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4)学生绩效管理考核结果数据分析验证其在学风建设和学生成长中所起的显著作用。本研究选取统计学专业2010级统计1001班43人,2011级统计1101班52人作为样本量进行比较分析。
学生绩效考核数据来源于2010级统计1001班学生在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和2012―2013学年综合考评成绩、2011级统计1101班学生在2011―2012学年和2012―2013学年综合考评成绩。
使用SPSS17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发现在新的学生绩效考核前后是否有显著差异。
表一通过对统计专业10级学生的第一、二、三学年多重比较显示,在基础素质能力、英语计算机能力、实践实习能力第一学年与第二、三学年在显著性为0.05下有显著差异,结合均值表明该3项能力在经过学生绩效考核方法使用后学生能力大幅提高。同时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后其他的两项专业学习能力、文娱体育能力在第三学期明显提高,同时显示出此两项能力在提高过程中的滞后性,较为符合教育规律。但文娱体育能力只在显著性水平为0.10下有显著差异。
表二显示,统计11级在新生入学后就直接实行学生的绩效考核制度管理学生,这里分析显示在显著性水平为0.05下无显著差异,甚至在显著性水平为0.10下除实践实习能力外其余能力均无显著差异。表明绩效考核制度在新生入学时开始实施,各项考核能力就可以达到大二学生的水平。
一、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1.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课题管理做到了有要求、有考核、有总结。
2.完成了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个人 研究档案建立工作。试验教师定期完成案例反思和阶段小结。
3.为加强参与课题研究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本学期召开了课题研究案例反思交流会。
4.针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本学期做好课题变更的准备工作。
二、培训工作及队伍建设
1.本学期重点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主要建立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学科为主的学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提高广大教 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围绕课题进行了“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和测试。以及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多元智能理论有关知识的学习。
3.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以校级骨干为基础,初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本学期内选送了两名教师参加省骨干培训。
三、课题研究实践
1.继续坚持科研小组内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本学期加强了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开学初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课任务,每个教研组40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上三节有研究价值的课,要有教案、有评课。有一个反思。本学期共上研究课78节,这更促进了研究课的实效性,一课多讲、多人共备一节课成为研究课主要形式,甚至打破了学年组,备课组的界限,好多教师都觉得收益很大,从而更加喜欢上研究课了。也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英语组更是在主任的带领下开电工小学教研课的先河。
2.总结课改经验,科研教改一体化,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王敏老师讲了《丰碑》一课,课后组织听课教师研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针对这节课提问题和改进意见,教者本人积极反思,有的教师觉得上的不过瘾,主动请缨在自己班上,到别人班再上这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家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在学校形成课堂教学研究之风。
3.有6名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赛课选拔赛第一轮赛事-英语说课,并取得了团体好成绩,王晓鹤取得了全区第二的优异成绩。王晓鹤参加了此次赛课的第二轮比赛--微型课赛课,在原动力赛区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我校作为区第三轮选拔赛的赛场,王晓鹤又获得了市红杉杯市级优质课的好成绩。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完成了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
2.及时做好科普信息交流工作。
3.完成了各项科研成果征集工作。
1.直接性。戏曲艺术传承的口传心授,是通过“人――人”“乐――乐”的方式,运用直接演唱、表演来实现的。这种传承方式分为“口传”和“心授”两个层面:二者强调的内容不同,“口传”授技,“心授”授法;二者的侧重也不同,“口传”强调摹仿之后的不断练习,“心授”强调用心感悟,在练习的积累上,体会出戏曲艺术表演的真谛。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晤”,通过“悟”,把传者之神传达给承者,承者通过“晤”,体会出传者之神,最终完成戏曲艺术的传承过程。戏曲艺术口传心授传承方式的直接性,受到了民间文化语境中崇尚感性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传统思维方式,对中国的传统艺术思维和审美思维产生了深刻影响,形成了以“悟”为核心的感性直觉审美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一种与情感经验密切结合的认知方法,以把握整体为目标,用间接言语点明运用的关键,重视经验的积累和传承。
2.综合性。戏曲艺术是综合文学、音乐、舞蹈、曲艺、美术、杂技、武术等众多因素的艺术形式。这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其传承过程中也同样呈现出综合性的特征。戏曲艺术的传承者多集创作、演唱、演奏、和传承于一体,传者和承者两者在整个传承过程中,既是演唱者又是创作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学习者。通过唱、念、做、打把戏曲的传承融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元一体的格局,传承者往往要进行多方面的学习,体现出全才的培养特征。在戏曲艺术“口传心授”的传承过程中,所有的艺术表现都集中体现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无声不传、乐随人移”的特点。婺剧传承的综合性特点,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重综合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文化中的思维方式是综合的、普遍联系的,“天人合一”正是这种综合思维方式的最高体现。戏曲的传承过程,同样受到综合思维方式的影响,带有明显的综合性质和贯通性质的特点,重视对传承人的综合性、复合型的全方位培养。
3.刻板性与灵活性。中国戏曲表演的主要特征就是它的程式化,所谓程式是指在舞台上不允许有自然形态的原貌出现,一切自然形态的戏剧要素,都要按照美的原则予以提炼、概括、夸张、变形,使之成为节奏鲜明,格律严整的技术格式。戏曲艺术演唱中的声腔、板式、锣鼓;念白中的韵味、声调;表演中的身段、手式、步法、工架和武打中的各种套路架势,都必须以程式化的特点表现在舞台上。但同时,这种程式化并不是指单一死板的恪守规则,在每次的口传心授中传者和承者或多或少都会根据个人的审美趣味以及自身条件,组织程式性的艺术语言,赋予角色音容笑貌、神情仪态、精神气质等鲜明的外部特征。因而在程式性的口传心授、心领神会中体现灵活性是必然的,戏曲艺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总结出“万变不离其宗”“一曲多变”等规则,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规范,戏曲传承逐渐由剧团的训练班转移到专业的专业艺术学校当中。目前,专门的戏曲艺术学校主要采取以下教学形式:
1.集体课和小课教学相结合的形式。以金华婺剧团艺术学校为例,婺剧教学的学时为三年,主要采用集体课和小班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一般的文化课和戏曲理论课以及第一学年的基本功课主要采用集体教学的方式。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进行唱功、念白、表演、剧目课的学习,根据不同行当进行小课教学。第三学年的教学主要以剧目和演出实践为主。学生在第一年的学习中是不分行当的,主要学习以手、眼、身、法、步为基础婺剧基本功和一些基本曲调唱段。学生在学习一些基本唱腔以后,学校根据学生的具体特点分行当教学,在第二学年进行的分行当教学中,教师根据每个学生的行当进一步教授相应的唱段。集体课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利于教师广泛地传授知识。小课教学则较好的发挥了传统艺术形式口头传承的优势,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
2.口传和简谱相结合教学方法。在金华婺剧团艺术学校的婺剧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简谱教学,但是在婺剧教学的课堂上,口传心授依然是婺剧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在教学前会将乐谱发给学生,一般采用先唱谱后唱词的方式。但由于学校一般招收13至14岁左右年纪较小的学生,这些学生进校后虽然也会进行声乐课和视唱练耳课的训练,但是对简谱的运用和掌握还是有一些困难,加之浙江婺剧团艺术学校的老师都是该团现任或已退休的演员或老艺术家,他们深知婺剧的传承简单地按谱视唱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依然以传统的口传心授为主要教学方法,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即便对于识谱能力较强的学生,在识谱学习唱段后,也要由教师在简谱的基础上详细地讲解唱段,帮助学生从技术、动作、情感各个方面理解演唱片段。在婺剧的传承和教学中,口传心授和按谱教学既不矛盾也不排斥,已经有机地融为一体。
3.视频教学方式的引进。随着高科技技术和现代传媒的迅速发展,现今的戏曲教学中已经广泛采用了观看录像视频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婺剧经典剧目录像的反复观摩,学生在有效地模仿学习之后,再由老师仔细讲解唱段表演中运用到的技术技巧。
4.结合舞台实践的教学方法。学生进入二年级后,就要开始进行表演课和剧目课的训练,根据角色行当进行组合排练,教师既充当导演又要指点学生的唱、念、做、打等基本功。学期结束,学生进行彩排演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演进行考核。学生要学习一定数量的现代或古代剧目,每学期还要进行固定的汇报表演和实践总结,在第三学年最后一学期的学习中大部分的学生要参与到专业剧团的演出中,根据演出情况,表现优秀的学生可以由专业剧团吸收为演员。
我国现行的学校戏曲教育与中国民间戏曲的传承方式并不相同,在教育目的和教育方式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技术层次上,更多体现在对文化的不同认知上。
1.教育目的的比较。教育理论中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教育目的,不同的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施教者采取何种教育方式,采取怎样的教育过程。对于学校戏曲教育而言,现行教育体系的教育目的主要倾向于专业知识的培养,而戏曲的民间传承体系更看重通用知识的培养。学校的戏曲教育培养的是学生个人的技能、视
谱、弹琴、歌唱、身法等,这些都是以外显的技能作为教育目的,正如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的学校戏曲教育处于一种所谓“器物层面”的技能传承水平,缺乏“形而上”教育理念的统筹。戏曲在民间的传承目的,更多是强调与现实生活的结合,所有的舞台表演、器乐的演奏都服从于婺剧表演的整体需要。舞台展示目的不仅只为表演,重要的是交流,是一种情绪的体验和释放。这种传承方式发生在民众的普通生活中,具有生活性、民众性和实用性。
一、课题研究管理工作
1.本学期结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实际,继续完善、健全教育科研工作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严格教育科研课题的各项管理工作。课题管理做到了有要求、有考核、有总结
2.完成了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个人研究档案建立工作。试验教师定期完成案例反思和阶段小结。
3.为加强参与课题研究教师间的交流与互动,本学期召开了课题研究案例反思交流会。
4.针对课题研究中发现的新问题,本学期做好课题变更的准备工作。
二、培训工作及队伍建设
1.本学期重点加强学习团队建设,继续以学习小组形式组织教师学习。主要建立以数学、语文、英语三学科为主的学习团队,定期组织活动。
2.以校本培训为依托,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本学期围绕课题进行了“有效教学”专题培训和测试。以及对教师进行教育科研的认识和能力的培训以及有关多元智能理论有关知识的学习。
3.注重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骨干教师培养和评选的相关制度。以校级骨干为基础,初步形成骨干教师梯队。本学期内选送了两名教师参加区骨干培训。
三、课题研究实践
1.继续坚持科研小组内研究课制度,注重发挥团队优势,组织跨学年的研讨活动,提高研究课的质量。做到以问题为牵动,注重课后的评析与反思。本学期加强了课堂教学工作的研究,开学初布置了本学期的研究课任务,每个教研组40岁以下的老师每学期上三节有研究价值的课,要有教案、有评课。有一个反思。本学期共上研究课 78 节,这更促进了研究课的实效性,一课多讲、多人共备一节课成为研究课主要形式,甚至打破了学年组,备课组的界限,好多教师都觉得收益很大,从而更加喜欢上研究课了。也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教师,如:宋志艳、宋晓玲、刘阳、靳卓、付丹丹、张蕊等,英语组更是在孙岩主任的带领下开电工小学教研课的先河,
2.总结课改经验,科研教改一体化,开展课题研讨课活动,靳卓老师讲了《丰碑》一课,课后组织听课教师研讨,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针对这节课提问题和改进意见,教者本人积极反思,有的教师觉得上的不过瘾,主动请缨在自己班上,到别人班再上这节课。极大的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研究家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之在学校形成课堂教学研究之风。
3.有6名教师参加全国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赛课选拔赛第一轮赛事—英语说课:王晓杰、连君、孙佳、杜文静、孙薇、石红霞,并取得了团体好成绩,王晓杰取得了全区第二的优异成绩。王晓杰参加了此次赛课的第二轮比赛——微型课赛课,在原动力赛区又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入选。我校作为香坊区第三轮选拔赛的赛场,王晓杰又获得了市红杉杯市级优质课的好成绩。
四、其他工作
1.认真完成了做为整改委基地学校的各项工作。
2.及时做好科普信息交流工作。
3.完成了各项科研成果征集工作。
dquo;奠定基础。
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把终生学习能力概括为三个要素:技能、知识和职业面向。②第一,技能。终生学习所要求的技能包括沟通技能、智力技能和人际公关技能。沟通技能包括流畅的文笔和口语能力;智力技能包括判断、分析和解决事务的能力;人际公关技能包括与不同社会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往的能力。第二,知识。知识要求包括一般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和会计知识。一般知识包括对会计职业有影响的经济、政治、历史、社会的知识;组织和商务知识包括组织的运作和结构,以及管理学的知识。对于“会计知识”,美国会计教育委员会认为对会计的深入了解是保证学生获得成功的必备要素,重点放在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上,而不是放在准则的机械记忆上。第三,职业面向。职业面向包括会计职业道德和“正直、客观、关心公共利益”等价值判断标准的能力。从美国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中可以看出,会计学专业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美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比较特别,在美国没有正规的实习。很多学生都是半工半读的。但是我们还是能从中总结出其实践教学一定的特点。其实践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课程实践,主要以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主的教学方法逐步被“教师授课为辅,学生参与为主”的教学方法所取代。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下,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学生则通过小组协作、案例研究、文章研讨等方式题目,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第二,实验操作,例如模拟经理人、模拟会计师。第三,项目研究,探索项目的主要特征是:广泛并深入地应用团队计划和口头报告来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沟通技能;将更多的研究成果用于教学;强调会计学专业教师和实务界人士的合作,将实务经验和当前最新的发展引入课堂。
2.英国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欧洲作为发展会计职业的起源地,是现代会计理论和实务较为发达的地区。与之相适应,其会计教育也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训而着称,并将理论研究较好地与实务研究相结合,形成自成特色的会计教育模式。英国各个大学的会计人才培养有不同的模式,其共同特点是对于会计人才培养比较注重学生的能力和素质,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会计学专业课程设置比较科学,与社会需求、学生就业结合非常紧密;二是会计学专业和课程设置紧扣时展的脉搏,主要是根据市场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每学年进行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总结、修改和替换。
英国大学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课程实践。课堂讲授一般分专题进行,老师课堂上讲解的大约只有课程内容的30%,讲解重点主要是专题的框架结构、重点和难点讲解各专题的新理论、新观点,列出本专题需阅读的参考
文献标。在英国,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当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实地考察也是经常采用的方式。
3.澳大利亚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大学本科会计教育对培养学生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组织系统中的职业角色,有非常明确的目标,使学生了解其未来职业生涯中所应承担的责任与具有的权利。这在澳大利亚各大学的教学宗旨中,都有明确的说明。例如,强调培养学生具有如下的态度,即“渴望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发展与创造;愿意开始并参与变革;重视个人生活与职业生活中的事实、正确、诚实与道德的标准;承担责任、义务并主张权利;欣赏自己及其他的文化与风俗”。并且,强调培养学生以下的能力:“具备继续学习、增长知识、严谨的分析能力和创造力;拥有完整的、广阔的学科知 识;清晰地交流与流畅地写作;拥有团队合作的能力;拥有解决问题与做出决策的能力;自信并能够清楚地陈述自己的意见;逻辑地推论和从观点中辨别事实。 ④ 澳大利亚大学基于职业资格证书设定人才培养目标,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就业导向,使职业教育的摘要紧密联系,有利于教育的准确定位和特色塑造。
为了实现会计学专业的教育目的,澳大利亚大学会计学专业教学活动形式有多种形式,本科会计学专业的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Course)为主⑤。其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小组讨论与辅导(Tutorial Questions)、计算机实验室练习(ComputerLaboratory Practice)等形式,当然,澳大利亚有的大学也可以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推荐学生到企业实习,他们的实习会有专门的辅导教师站大全。特别是硕士阶段,要经过一段的企业实习,这段时间有专门的辅导老师,然后通过一些课程的考试,就可以获得CPA(注册会计师)。 当然澳大利亚的实践教学模式与美国有相似的地方。澳大利亚本国的许多学生都是PART-TIME的学习者,因此,学校也没有正规组织学生实习的时间。与硕士阶段的教育模式有着比较大的差别。
4.加拿大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加拿大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有:课程实践,课程实践的主要形式是案例分析以及相关开放性作业。例如,为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会计问题建立会计准则等。另外一种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实地训练⑥。学生通过参与一门合作教育课程加强学习的实践部分。合作课程由加拿大联邦政府资助,将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在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中的相关业务相结合。会计是合作课程的主要领域,参与合作课程的学生将与外界的管理人员一起工作,目的是在毕业前获得有价值的工作经验。在阿尔伯塔注册会计师学会(AICA)的支持下,实地训练课程卓有成效,学生能够获得职业新手所应具备的工作经验。
二、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以上几个国家的实践教学模式各具特色,对于我国的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从实践教学的形式看,非常注重课程实践,而且学生是课程实践的主体。不管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在会计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课程实践。在课程实践中,主要采用了案例分析法、项目研究、模拟实验以及开放作业等课程实践方法。事实上,国内大学经常采用这些方法,但是在方法运用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如,在模拟实验中,教师自己动手做模拟实验,学生观摩教师模拟的过程。因此,方法的运用偏离实践教学的本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第二,从实践教学的计划安排看,具有多样性。对我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有启发作用的应该是三明治课程(Sandwich Courses)。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即所谓的“1+2+1”和“1+3+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即所谓的“2+1+1”教育计划。在美国等真正实施学分制的国家,很多学生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其实践的时间能够得到保证。对于我国的会计学教育来说,什么时候实践是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
第三,从实践教学的时间来看,较为充裕。在澳大利亚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其教师授课的时间较少,而是通过作业,项目实践等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在美国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半工半读的形式,使学生拥有大量的实践时间。从英国的三明治课程来看,其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时间则更加充裕,有1-2年的实践教学的时间。因此,从国外本科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看,其实践教学时间多,对于学生能力和理论水平提升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我国会计学的学生以讲授法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从国外的实践教学模式来看,重构课程理论和实践体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时间。
一、研究的目的:
1)探索具有东风小学特点的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模式、途径。
2)在理论与实践结合点上,总结合作学习、合作活动、合作生活的案例,促进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提高。
3)更新干部教师的观念,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培养忧秀教师,促进学校工作。
二、指导思想:
以主体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学生为本,在“九五”课题研究的基础上,深化主体教育研究,探索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方法、途径、模式,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未来人才打好素质基础。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1、在学科教学中,深化“三学一训练”教学模式的研究,探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方法、模式。
2、在集体生活和教育活动中,深化“三自椫傅肌墓ぷ魉悸罚芯啃纬裳哦泳瘛⒑献髂芰φ耐揪丁⒎椒ā?
3、在实践活动中,精选、开发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活动,形成东风小学必要的活动系例。
四、研究对象:东风小学全体学生
五、研究方法、原则、策略
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观察法和调查法。
原则: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实践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合作性原则。
策略;全员参与,主题研究,案例教育,滚动深入。
六、研究措施:
1、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佟岳
组员:全体干部,刘长荣、段景明
2、加强校科研室建设
使教科室成为教育教学的参谋部,教育理论的宣传站,科研骨干的培训站,课题的研究中心,指导中心和管理中心。
教科室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资料的收集、整理成果的扩展工作。
3、培训队伍
1)、学习主体教育理论及有关2 1世纪教育四个支柱的论述,特别是关于合作方面的论述,转变观念。
2)、自我总结“九五”期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活动、生活的实例,加以完善,申报自己的研究课题。
4、成立三个子课题组(与主要研究内容相对应),分别课题领导小组成员为组长
合作学习研究组: 张舂旺
合作生活研究组: 王桂芝
合作活动研究组: 德育:范玉霞
艺术:郝文敏
体育:张振义
科技:张春旺
学科:刘学德
学校聘请有关专家做为顾问,以校研究实践为主,上下结合。
使全体教师都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努力实现方案式的工作计划,研究式的工作过程,小结式的工作检查和成果式的工作实效。在整体活动上每学期要进行有主题的研究活动l0次以上。
5、定期进行阶段性总结、交流研讨。坚持每学期一小结,每学年一总结。全体教师都要围绕自己的课题进行总结,分学习、生活、活动三个组进行研讨,总结推广典型案例,进
行个案研究。
6、组织教师个人教育思想专题研讨活动。
7、完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建立科研成果申报制度。
(包括案例、论文、小结等)营造一种科研的氛围。
八、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02、2棗2002、12 学习理论,总结:“九五”经验教训,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成立课题组及子课题组。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珠海 519070)
(Economics & Management College,Guangdo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Zhuhai 519070,China)
摘要: 通过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实地考察学习,从双轨教学组织机制、知识库共享机制、无界化合作机制、ISO9001质量保障机制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保障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NYP)“教学工厂”常年良好持续开展工作的运行机制。为高职院校“教学工厂”建设之后能够长期有效运行提供一定的参考。
Abstract: Through the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Singapore Nanyang Polytechnic,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good operation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continuous work of Singapore Nanyang Polytechnic (NYP) "teaching factory"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dual-track teaching organization mechanism, the mechanism of sharing knowledge base, unbounded cooperation mechanism and ISO9001 quality guarantee mechanism to provide certain reference for the long-term effective oper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teaching factory" after its construction.
关键词 :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运行机制
Key words: Singapore Nanyang Polytechnic;teaching factory;oper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34-0280-02
课题项目:中央财政支持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教职成厅函[2011]71号)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广州昊王教学企业文化建设实践探索”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秦雯(1983-),女,青海西宁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物流管理。
0 引言
近年来,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工厂”已经成为中国教育政府部门、高等职业学院的热门研究话题。在中国知网文献总库以“教学工厂”为主题
关键词 进行搜索,截止2013年8月下旬,文献总数达503篇。其中,189篇重点研究“教学工厂”的理念,267篇重点研究“教学工厂”的模式,其余47篇主要围绕特定地区、特定学院或特定专业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启发下,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作为国家骨干院校,“教学工厂”的理念和模式已经建立多年,然而,和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一样,“教学工厂”缺少一个行之有效的长效运行机制,以至于雄心勃勃建立起来的“教学工厂”逐渐流于形式,无法正常地、可持续地开展日常教学工作,对教育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因此,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教学工厂”运行机制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厂”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影响着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国知网文献总库的搜索结果显示,“教学工厂”运行机制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是空白。
本文作者于2013年8月12日至23日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重点考察其“教学工厂”的长效运行机制,并通过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思考,初步总结使其长期有效运行的机制,供相关学者和教学工作者参考。
1 “教学工厂”运行机制的内涵
“教学工厂”的运行机制是指其生存和发展的内在机能及其运行方式,是引导和制约“教学工厂”的管理者和教学者决策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为了保证已建立的“教学工厂”各项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能够真正实现,必须建立一套运行机制,它能使“教学工厂”的各项活动协调、有序、高效运行,以增强内在活力和对外应变能力。
2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的运行机制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独特办学优势,即“4C”理念,包括组织文化、创新理念、能力开发和校企合作,经过多年的推行,现已形成引导和制约“教学工厂”的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及相应制度,成为独具特色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教学工厂”在建立了成功模式的基础上能够长期有效运行。
2.1 双轨教学组织机制 企业的项目是全年不间断的,“教学工厂”在承接了企业项目后,需要双轨教学组织机制,保证校内项目和学生实习的连贯性。企业要求的技术和人员,学院都可以随时随地提供可靠的保证,这样企业才能与学院长期合作,“教学工厂”才有了原动力。在坚持“教学工厂”项目平台的基础上,学院承接专能开发和教师的专业培训工作,为“教学工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学生在第三学年被分为A组和B组,第三学年也分为2个阶段,每个学生在第三学年都要完成一个学期的企业急需的新技术的专业学习、3个月的全日制“教学工厂”项目和企业顶岗实习。使得“教学工厂”随时紧跟企业最新技术改变,同时适应企业的生产运行计划。
2.2 知识库共享机制(AES)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AES(Accumulated Experience Sharing)系统是指经验积累分享系统,通过项目经验知识库,保存了企业项目的经验和知识,提高了学生对企业项目解决方案的了解,促进了教师间的知识和经验分享,同时提高了项目经验分享和再创新的效率,可见,AES是“教学工厂”创新的原动力。1994年启动AES方案,1998年开展电子版AES实现校园网络化。2000年自主开发混合式快速信息搜索器,提高了共享的效率。目前AES已经储存了超过5000多个项目,大量的信息因为有效的机制而使得知识库能够长期有效运行。①由学校牵头形成统一的标准项目模板,以便项目知识,资料及经验的有效储存。资料的种类包括:文字、音频、录像、图像、图形动画和多媒体对象。②通过文件规定项目储存的过程即经验的共享,胜过项目成果的共享。③学校管理层需要建立AES工作委员会,委员会的注册主任即AES的管理员都是各系主任,系主任带领各学系“教学工厂”的经理共享并使用知识和经验。④规范AES的工作流程周期:由各“教学工厂”进行内容创作,经理负责修改、校对和选择适合分享的内容,AES管理员即系主任进行分类与加保,AES工作管委会进行审查与批准,最终由AES系统管理员进行。⑤AES的知识和经验根据企业技术的敏感度分为机密、保密。限制三个控制级别,学生、教职员针对不同的分类获取授权后,通过个人账号和密码访问AES。
2.3 无界化合作机制 “无界化”是南洋理工学院建校开始就确立的思路,一直沿用至今。整个学院的建筑布局无界化是其一大特色,强化了不同学系的学生与“教学工厂”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因为实际企业的项目是不分界线的,无法看到工程之间的界线或者学科专业之间的界线,因此“教学工厂”需要彼此协调融合、相互合作才能满足企业的项目需求。那么,如何保持无界化合作的精神就需要一套有效的合作机制。①无界化的教职工人力资源培育环境。教师通过轮岗、调职、自我提升、从事跨学科项目组、国外考察、企业实习等学校提供的多元机会,无限可能地发挥个人优势。②无界化的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南洋理工学院的价值观认为,教职工必须具有“肯干”精神、无界化团队意识、发展创新意识和培育与爱心意识。不难看出,无界化已经作为教职工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③无界化网络平台。通过知识库共享平台AES,教职员和学生可以不断地吸收跨专业的知识和经验。④通过“教学工厂”的企业实际项目,促进不同学系间的项目合作及教学活动交流。
2.4 用人机制 人才是“教学工厂”可持续运行的关键,南洋理工学院招聘的教师都必须具有至少相关岗位3-5年工作经验,每年都必须跟着项目去企业学习。资深经理在开发企业项目的同时,带领1-2个校内教师学习企业项目,了解最新的企业需求和最新技术。①招聘机制。在招聘初期,招聘人员使得应聘教师认可现在教师的工作内容,不仅仅包括教学工作,还有教学行政工作,学生辅导与管理工作,校企联系工作,项目与科研工作,项目导师工作,学院宣传工作和学生竞赛,课表安排等其他工作,使得愿意进来的教师已经做好了充分发挥的思想准备。②职员职前引导机制。通过融冰活动、人事政策学习、探险活动、财务系统学习、ISO9001/14004学习、参观各学系等节目,深入了解学院现状,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快速进入教师角色,提高了人才发挥潜力的效率。③无货架寿命培训机制。商品都有货架期,下架的商品被新商品所替代,成为废品。对于教师来讲,通常生理年龄作为货架期,年龄越大培训深造的机会越小。然而,南洋理工学院不以生理年龄作为依据,而是以事业心、进取心作为标准,学习能力强、进取心强的教师,即使即将退休,同样能够获得充分的培训和升职的机会。每年有20%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校、企业或研究单位等接受培训,人均每年30天。
2.5 ISO9001质量保障机制 “教学工厂”的长效运行不能仅仅靠几位出色的老师全力支持,而是需要一套质量保障体系保证执行策略和方式符合目标和计划,并且与时俱进。1996年南洋理工学院建立了ISO9001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手册,内部质量评审,质量文档表单,行政单位质量文档与表单,各学系质量程序以及其他资讯几大部分。“教学工厂”的所有实施与运作过程都必须符合各学系确定的标准,按照质量运作流程表逐步完成运作程序。并通过PDCA循环圈持续改进,首先针对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接着通过实施解决问题,其次对解决方案进行检测,最后使解决办法成为规格。定期审查,纠正及预防,以持续改进学院的教学与运作过程。ISO9001建立之后每学期内审一次,每年专业认证机构复审通过认证,使得质量保障体系能够可持续良好运行,有效地保证了“教学工厂”运行的各个环节的规范性、严谨性和一致性。
3 “教学工厂”长效运行机制的启发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迫切需要从学校层面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运行机制,使得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教学工厂、教学企业和实训室等不再流产,而是可持续地、高效地、高质量地运行。笔者认为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双轨教学组织机制、知识库共享机制(AES)、无界化合作机制、用人机制和ISO9001质量保障机制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同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形成适合国情、校情的各种更加系统的机制,包括激励机制、沟通机制、创新机制等。
参考文献:
[1]严中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理念解读[OL].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郑克俊,朱海鹏.南洋理工学院“教学工厂”对高职院校构建“教学企业”[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07).
[3]赵炜.“教学工厂”人才培养观的文化内生性鉴析[J].职教论坛,2013(05).
[4]俞位增,张鹏飞,董彦.基于“教学工厂”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实践研究[J].职教论坛,2012(12).
[5]严中华.高职院校管理创新理论与实践指南——基于校企双主体教学企业构建与管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班级现状分析
九(1)班共55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16人,全班同学在校住宿。从近两个星期和学生的接触、交流情况来看,我认为本班总体情况较好,不论是学风、班风,还是纪律等方面都比较理想。大部分学生是本着学习知识的思想来到学校的,有较强的学习愿望,行为习惯较好,上进心强。但班级气氛沉闷,不够活跃,尤其是课堂气氛。同时,个别学生也存在某些问题,如课堂上爱说话,学习动机差等。这是本学期要解决的重点。
班级目标:
1、加大班级管理力度,树立良好班风学风,增强班级凝聚力,提高学生竞争力。
2、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目标计划,并且有信心、有毅力、有干劲去实现理想。
3、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好中等生的提高工作。
工作重点:
1.加强班级管理,紧抓学生行为规范。
2.定目标,树典型,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3.大力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学生心理辅导。
班级口号:
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竞争,共同提高。
具体措施:
1.加大班级管理力度,继续树立良好班风,促进学风。
遵守纪律是学生学习进步的重要保证,良好班风是集体更具竞争力的基础。九年级是初中决战性的一年,为使2班集体和个人都更具竞争力,本学期将加大班级管理力度,力争杜绝违纪现象。
(1)加强班干部队伍管理和培养,让学生能更好的自我管理。每周开班委例会,讨论班级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等。
(2)针对平时纪律表现差的学生,及时进行心理辅导。
(3)继续密切保持和生活老师联系沟通,统一思想。及时帮助解决宿舍区出现的问题。
(4)加大早自习和下午自习课的管理力度,严格要求做到“不乱讲话,不准串位,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维护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树立文明守纪典型。我班大部分同学已经基本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使班级每一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本学期班内树立文明守纪的“学习标兵”。
2.加强优良学风的形成,提高整体竞争力,促进班风。
(1)制定目标计划。
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明确自身的长处及不足,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目标计划,并帮助学生执行计划。
①树立中考目标。利用班会课向学生介绍各高中以往的分数线及基本情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定中考目标。指明学生努力奋斗的方向。
②树立学期目标。学期目标主要以“定分数”和“找对手”为主。让学生明确本学期要学习成绩要达到什么层次。找一个追赶的目标,尽力超过对手,营造竞争气氛。形成互相督促,互相监督的学习氛围。
③定好周计划。由于初三学习紧张,学习任务重。所以必须让学生明确每周自己要做到什么,上周还有什么没有做好,及时总结反思,检查改进。
(制定目标的工作在第一周完成。学生计划实施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监督。)
(2)继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我班学生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积累上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但面对初三繁重的学习,目前多数同学还不能很好的适应。如不能合理安排时间,学习效率低下,不能自觉复习、差缺补漏,不能及时反思总结等等现象。因此,本学期还将继续抓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工作,力争让学生学习忙而有序,提高学习、复习效率。主要的方向是在课堂学习习惯、自习习惯等。
①课堂学习习惯。
主要做三项工作:
第一,各科任老师和值日班干一起抓好课前准备。
第二,结合各科实际,课堂上要求学生对对有疑问、重点、易错题、补充题等等做好笔记。
第三,学会自我提醒,学生间互相提醒,防止走神发呆,杜绝不专心听讲,保证每节课都有收获。
②自习习惯。
主要是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督促学生利用好自习课。安排好每节自习课的学习内容。严格做到“不乱讲话,不准串位,严格遵守自习课纪律”。每节自习课班主任监督。培养学生自觉利用好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
第二,引导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习惯。
第三,培养学生自觉读课外读物的习惯。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更好的方法。
(3)加强和科任老师联系,做好培优补差工作。
班主任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制定措施,帮助学生排除思想、学习上的障碍,力争提高学习成绩。
本工作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优生重点培养。
第二,差生由科任老师“一对一”辅导。
第三,由督学组负责,继续实施“一帮一”及“学习小组”的互助学习。
(4)树立学习典型。
班内树立起勤奋好学、科学学习的学习典型。为了使班级每一位同学的学习目的性进一步增强,并在班级营造勤奋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学习典型的工作已经完成)
(5)在班内展开“三比”活动。
①内容:学习比勤奋、比质量,体育锻炼比刻苦。
②具体措施:学习评比由督学组负责组织,最勤奋的同学名单由全体同学投票产生,学习质量由每次考试成绩决定,评出成绩好的和进步大的。体育锻炼由体育委员负责,由体育老师审核。考核内容包括课间操、眼保健操、体育课、晨跑的出勤情况、自觉锻炼的次数等等。
③奖励办法:初定每月评比一次,利用班费给予一定的奖励。
3、搞好学习活动,丰富学习生活,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促进班级活力,开拓学生知识视野。
由督学组全面负责学习知识竞赛,班内开展学习知识竞赛。如:语文背诵或朗诵比赛、英语背诵或词汇积累比赛、数理化解题或找错比赛、政治时事竞赛等等。
4.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大力抓好两体、两操。
体育力争出好成绩。对体育特困户,班主任和体育老师一起设法帮助其解决困难。(本工作贯穿整一学年,班主任坚持每次都到现场监督。)
5.加强心理辅导,做好青春期教育。
德育小组加强学生心理辅导,加强师生交流。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解决学生矛盾。
6、抓好学生思想工作。
(1)注意学生思想动向,及时疏导学生心理问题。
【关键词】TED视域;口语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4-0024-04
【作者简介】杨丽,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江苏常州213161),高级教师,常州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语言革命”“思想爆炸”“风潮”,这些词语正随着世界范围内掀起的“TED演讲风暴”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将人类口语表达的力量推至了历史的顶峰。2011年,18分钟TED演讲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了5亿次。网友们称“这18分钟,我们收获了全世界”,有些人甚至将每天收看演讲当成了一种生活习惯。
演讲者通过思想的碰撞,熟练地运用口语表达技巧,借助轻松愉快的氛围传递自己的观点或想法,使听众获益良多。TED演讲是一场迷人的语言盛宴,亦给小学语文教学刮来一阵清新的风。
以TED演讲者的语言风格与交际水观小学语文口语教学,当下的小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模式和学习内容的选择侧重于培养学生具有日常的、基础的语言交流能力,并且强调了使用语言的文明礼仪,距离儿童生成稳定开放、富有生命、鲜明顺畅的语言体系仍存在很大差异。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口语教学的育人目标、活动设计以及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规划和设计。
一、陌生化:以全新的视域观照小语口语教学的向度
在思考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体系该如何架构,内容该如何确定,教师教学方式该如何设计,教学效能该如何检测时,我们不妨跳出原有的思维与视域,以“陌生”的眼光去审视与观照。“假设我们的学生未来要登上TED演讲台,那么他们在小学阶段应该形成怎样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学校课程体系应该如何设置?”诸如此类的问题多问一些,我们才可能打开新的思路,形成口语教学的新格局和新气象。
1.研制全新口语“素养模型”。
以培养“TED小演讲者”的目标为航向,我们约请了近30名小学语文教师,研制全新的口语教学学生素养模型(见图1)。该模型以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轴,在思维轴的转动运转中,朗读模仿能力,叙述描述能力,总结概括能力,论证表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等五大口语表达关键能力在螺旋运转上升。在素养模型的最外层为“TED式小演讲者”的外显样态――反应敏锐、思想独特、谈吐有致、优雅从容。
(图1)
2.打破教与学的固有“模式环境”。
环境,对学生个性、能力和品质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环境设计”,在我国基础教育界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我们很长时间内都将“学习环境”定位为物质的基础设施,以及外显的文化氛围等。其实“学习环境”更应该是教师教学方式的总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呈现,以及师生互动的策略等。这些无形的和内在的“环境”,往往决定了口语教学的实际效能,是能保障学生的主体活动和教师的教学活动相互促进,共融共生,从而使得口语教学向着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的向度发展的核心驱动程序。
在以往的语文口语教学环境中,学生在口语表达训练中以接受式、被动式和零碎式学习方式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我们基于儿童立场,遵从儿童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形成“语言文字语言”表达能力螺旋上升的心理规律,凸显学生在语文口语学习中自主体验、自主实践、自主选择、自主探究地位,最终形成体验欣赏、合作学习、实践感悟、表达分享等语文口语学习方式。
在口语教学环境设计中,教师“如何教”的命题,往往决定着学生“如何学”的走向。我们打破教师常规课堂教学中机械的“问答式”口语教学方式,在课例的探索与实践中促进教学方式的转变。由口语表达技巧传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教学转变为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注重体验感受,互动实践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陪伴、引导、互助、激发”式的口语教学。
二、结构化:以课程的眼光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维度
在进行口语教学活动时,教师一方面要善于有效组织、运用教材内容,一方面要关注语文口语课程的理性价值,必须对“教些什么”“还可以挖掘什么来教”进行选择,就如何推进口语教学活动,如何评价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进行结构化设计。只有教师从内心生发出课程意识,用课程的眼光来设计小学语文口语教学,我们的口语教学才能像蜜蜂筑的蜂巢一般,以其稳定性、序列性和超精巧的结构特征而呈现出迷人的维度。
1.以稳定的课程体系为“主干”。
在TED视域观照下构建的小学语文口语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绝非互相割裂的存在,它们互融共生,相互渗透又各成体系,各有侧重。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注重口语能力养成的体系化、递进性和逻辑关联性,课程的触角延伸向了课堂韧猓因此对课程体系的架构必须有完善而系统的规划,才能避免课程的实施被弱化、淡化甚至边缘化。我们依据教育部对语文教学的指导建议,结合国家语文课程的现有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本校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文化传统背景,创造性地开发适宜的校本课程内容,完善小学语文口语课程内容体系(见图2)。设置了配套的课程评价机制,以确保本课程能稳定、持续地运转和实施,最终走向课程目标的达成――培养具有校本特有气质的“TED小演讲者”。
课程体系的搭建,一定程度意义上决定了课程实施的广度和深度,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的依托载体都在于严谨而科学、稳定的课程体系中。直观地表述,即小学语文口语课程这棵“大树”的繁茂生长,关键在于“大树”先行生长出稳健有力的“枝干”,能够支撑所有学习活动、教学活动、拓展活动“有向可长”“有枝可依”“有据可循”。
2.以序列化的课程内容为“枝叶”。
在小学语文口语课程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在“口语表达能力素养体系”的支撑下,对小学三个学段的关键能力生长点进行了侧重性设计。以第二学段为例,在一定独创性思维能力的支撑下,重点发展学生的叙述、转述能力,想象创编能力。针对“复述、转述、讲故事、表演”等具体要求,研发出了《九色鹿》《小稻秧脱险记》等精品课例群,并且针对“讲述、应对、即席讲话、问题讨论”等具体要求,研发了对应性的精品课例。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个学段各自的口语教学精品课例群落,这群落之间的内在隐性勾连便是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素养的螺旋式上升的逻辑关联。
这些口语精品课将学生口语表达的达成目标扎根于实在的课堂,细小的口语体验活动之中,随着学段的递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在“无痕教学”中得以“水涨船高”式生长,这也是在所有口语实践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核心阵地。
3.以精巧的实施结构为“导管”。
儿童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就像一棵小树在土壤中的成长。儿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这一系列的“光合作用”,离不开“土壤、空气、水分和阳光”,这必须依赖具有精巧结构的、立体状态的“实施导管”。我们以“口语实践活动”的分布格局为“导管”,从纵横交错的“立体经纬”的构架,再到引爆口语表达高度发展的“爆破点”设计,最后以覆盖全局的驱动设计为关节点,全方位打造出激发语言生长的活动时间与空间。
以“学科活动”为经纬度。学生在小学六年的学习阶段中,口语表达能力的生长呈螺旋上升的状态。在阶段性向上延展的过程中,需要关键能力指向的各项训练项目互相有层递性,交融性。我们针对不同学段儿童心理、生理成长的状态与特点,将12个学期的口语拓展活动进行了序列化设计,以期让每一位学生在六年的学习生涯中,经历12次校级层面口语表达“大舞台”,在逐渐升级,逐层爬坡的口语表达竞赛、展演中,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有节奏感的生长与发展。
以“社团活动”为爆破点。儿童的生命成长是非一致性的,有着或高或低,或快或慢的多样性特征。部分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同龄人提升得更快一些,口语的流畅性、思维的深刻性、观点的独特性、语言的感染性等比一般儿童更为突出,使得这部分儿童站到“最近发展区”的枝头摘得苹果。为他们建造更高平台,组建“精英”成长营开展口语社团活动是一条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全力打造了校级和年级两个层级的口语体验社团。
以“微课活动”为驱动式。实行“课前课”“课中课”“课外课”等微课活动的推行。“课前课”以语文课堂教学为据点――第一学段为“课前故事会”,第二学段为“课前新闻播报”,第三学段为“课前演讲”,将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小型训练和即时监测落脚在碎片化的时间内。“课中课”指的是针对教材文本,在日常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发出适切进行口语表达的学生主w活动。而“课外课”则指向学生课堂生活之外的语言体验、实践时段。如每日的“阳光晨诵”,午后的“停云憩读”,每周家庭中的“亲子共读”时光等。
三、多样化:以立体的角度检测小语口语教学的效度
因小学语文口语教学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书面性,我们主要通过对语文口语课程的分析评价,对教师实施课程的考核评价,对学生口语学习与活动的观察评价三管齐下来检测教学的效度,并且辐射课程成果。
1.数据监测评课程。
在每学年的期末,通过学生问卷调查、教师总结分析、专家把脉等方式,同时开发课程评价监测软件,对口语课程进行总结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予以修改和调整。
以对课程实施的时间安排的监测为例,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课程实施初期对“课前课”的时间设置出现了偏差。在“一刀切”式的时间安排中,出现了第一学段学生“吃不下”,第三学段学生“吃不饱”的现象,我们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了调整,改为“两分钟”“两分钟”“三分钟”的弹性设置,并以此为“点”的依据,对下学年的课程推进进行“面”的微调和完善。
2.课例档案观教师。
成立口语课程开发与指导中心,为各位教师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的表现建立个人档案,做好记录,积累资料。每学年对教师开发实施课程的过程与实绩进行考核评价。我们特别注重对教师推进课程过程中的课例记录和研究,要求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积累至少一节研究课例,以孔窥豹,在课例的呈现中全面观察和监测教师对本课程的推行和再开发能力的提升。
3.多元评价促成长。
“线上线下双点赞”――丰富和完善“点赞行动”。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明显提升的表现给予点赞,发放点赞卡,并充分尊重儿童意见,设置各类机会和奖品予以兑换。以奖代评,以评促优。
“校园双星促成长”――创设表彰“校园成长之星”和“校园成功之星”机制。学校设立“春苗奖励基金”,对“演讲之星”“辩论之星”“故事之星”“体验日记写作小能手”“成功之星”进行专项奖励,鼓励儿童敢于表达,善于表达,优于表达。
当TED演讲走进我们生活,并对我们的观念、行为发生潜移默化影响的时候,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敏锐地意识到,儿童正是这些观念和行为的最大被影响者。因此,刷新我们的头脑,为儿童筑起语言活动的最大空间舞台,让他们生长在丰厚立体的活动场中,生长在开放包容的学习环境中,生长在细致入微而又绵延悠长的口语体验活动中。相信这样的阳光少年,一定能向着TED演讲台的方向无限生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