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5:57
导语:在思维科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水污染防治是中国新时期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污染现象日益凸显,从1995年至今突发水环境事件1.1万起,平均每天1.5起。中国地表水已有近1/10失去使用功能;1/4的重点湖库呈高营养状态;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逾6成,极差的近1/6;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
中国水资源总量也在连年下降。1950―1999年,中国水资源总量的年统计平均值为27,950亿m3。但近15年,年均水资源总量已下降为26,800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0年至2014年的平均值已达1,990m3/人,进入中等缺水国家行列。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亟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科学治理、严格保护。
制定科学的水情考量标准
要掌握真实的水情,需要有科学的考量标准。
1992年,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任高技术与环境顾问,主持制定了水资源与环境标准,被美、法和越南等多国引用。
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有以人均1,700m3为缺水线的粗标准。为制定水资源与环境标准,我们组织力量遍查联合国110国、302个地区的水资料,经整理分析,取统计平均值得出了具体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m3以上为丰水;2,000m3―3,000m3为轻度缺水;1,000m3―2,000m3为中度缺水;500m3―1,000m3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300m3左右为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标准。
事实证明,这一标准符合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从目前看来,除6个丰水国家外,到2050年其他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将低于3,000m3,即世界大部分地区将由丰水进入缺水状态。
针对世界严重缺水地区不断增加,我们定出了300m3/人的维系可持续发展最低标准,这对跨流域调水与缺水移民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虑到上述标准只是生活与生产的需水标准,如沙漠绿洲地旷人稀,人均水资源量可能很大,但水生态系统恶劣而脆弱,同样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同时确立了“生态水”的概念,建立了地表径流深的水生态标准。
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是水的三大子系统,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没有水资源就无所谓水环境,没有好的水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好的水资源(量)和好的水环境(质),过去的认识误区就在于分割了这一共同体,形成了“九龙治水”的不利局面。
有了对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还必须有理论指导。笔者自1985年起持续进行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创立和完善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态平衡模型。
该模型的主旨是在流域内对水资源实行总量控制,达到量与质供需动平衡状态,从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循环的规律,总量控制以年为时间单元,有模型如下:
水资源总需求WD=水资源总供给WS
其中水资源总需求WD包括:生活用水Dl、生产用水Dp和生态用水De,WD=Dl+Dp+De。
水资源总供给WS包括:地表水Wg、地下水Wu和再生水Wr,WS=Wg+Wu+Wr。
Dl+Dp+De=Wg+Wu+Wr
这一模型将传统的“以需定供”工程思维方式改为“以供定需”,通过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在流域范围内实施双向调节,维系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三生”需求与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三源”供应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平衡;不是算术的平衡,而是函数的平衡;不仅是数量的平衡,也包含质量的平衡。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分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各种用水与水生态系统安全。
依据水文学和生态学,水资源的分布及其所支撑的生态系统是以流域为单元的,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应与流域相吻合,即以流域为模型系统分析的边界。这一模型不仅是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保障,也是水污染治理的依据。
守好三条“控制红线”是节水关键
节水是水污染防治的关键所在。节水可从两个方面防治水污染:净水增多可增加水的自净能力,增加水环境容量;少用水便可减少污染物排放。因此,水环境防治的前提是控制用水。不认识“节水优先”,只强调大建污水处理厂是理论与措施的误区。
要切实节水,关键是要守好三条“控制红线”。
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
确立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其基本指导思想是充分考虑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人均水资源使用量约为550m3/人。中国目前人均水资源使用量为440m3/人,水利部提出到2020年将水资源使用总量控制在6,700亿m3,即约465m3/人,比目前世界平均水平低15%。鉴于中国届时已成为中度缺水国家,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是必要的。
从水资源总量来看,中国60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7,700万亿m3,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取用水量应在水资源总量的25%以下,才不会对生态系统有较大影响。预计中国2020年取用水量相当于总量的24.2%,已经达到水的可取用极限。所以,水利部提出的2020年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是科学且符合中国实际的,必须牢牢守住。
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确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的指导思想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资源利用方面实现人水和谐。这对处于依赖自然资源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十分重要。
2013年,世界每立方米水的平均产出水平是20.4美元,而中国2014年的平均水平是14.4美元,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70%,目前仍在降低。如果2020年能把用水效率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那么中国就完全能以6,700亿m3的用水使GDP再翻一番,此后用水将进入不与GDP线性相关阶段。这就要求中国自2015年起到2020年单位GDP水耗每年降低5%以上。要在循环经济概念的指引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水资源的作用,在各行各业都树立万元GDP用水递减的概念,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
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的确立,基本指导思想是“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和谐”。
2011年,中国完成了水功能区的划定工作。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的依据是水域纳污总量,即某年某一水域通过地表收纳、地下水交换和水体内源产生的废污水总量。如2009年中国废污水排放总量为768亿吨,为中国水资源总量的2.9%,其自降解污净比为1/34.7,一般水域地表水自降解能力约为1/40,即每年多排废污水220亿吨。要达到中国水域纳污限制,以2009年为基准,还要减少220亿吨/年的废污水排放,或对440亿吨废污水进行一级处理(经处理后降解污净比可达1/20)后达标排放,即全国废污水一级以上的总处理率应达到60%以上。
贯彻“水十条”应特别注意的突出问题:科学应对当前水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
水的“质”与“量”是不可分的,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是“水脏”的主要成因。目前,中国水域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问题严重。一方面,大量用水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污染了水环境;另一方面,过度用水又从水量上大大减弱了水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使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干涸、地下水位下降,造成水生态系统严重退化。因此,必须采取措施遏制水生态系统退化态势。
调整水资源利用的宏观战略思路
实现用水总量控制除以供定需、严格管理、节水和再生水回用等政策以外,还应考虑如下方面:
依据水资源整体布局调整粮食产地。由于中国水资源总量的80%以上在南方,历史上多是“南粮北运”,就是充分利用了南方的水资源。目前中国60%的粮食由北方生产,南、北方吨粮产量用水大体相当,而54%的农业用水集中在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0%的北方。在半干旱地区种粮,造成缺水;把牧业向北压至贫瘠草原又造成过度放牧,这些都大大削弱了北方水资源的自净能力。这种逆动只是近百年来的事,目前粮田北移的历史原因已基本不存在,应该以单位粮产取水为标准,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促进粮田逐步南归。
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食物产量的前提下,以用水效率为标准改变农业的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的种植结构;对采煤等工业用水大户进行煤层气等技术改造,实现大量节水;依据当地水资源状况调整产业结构。
大力保护水资源地,尤其是大江大河源头和饮用水水源地。具体措施为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造林要造混交林,保证土壤的蓄水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水土流失。
在明晰水权的基础上实施水资源总量控制
对水资源进行总量控制首先要明确水权(包括排污权),其分配要有法可依。要多学科综合研究水权理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确立水权配置原则,借鉴国外经验确定初始水权,并面向国际明确宣告中国原则。依水权―水价―水市场的思路建立和完善取、退水许可制度、水资源税制、合理水价机制、水市场准入制度和交易(包括排污权交易)规则等一系列法规,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水”。
科学制定水污染治理规划
切实做好水资源管理、水环境治理和水生态修复规划。在制定规划之前,要进行深入的、长期的实地调查,针对国家急需,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并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核查机制。绝不能搞“规划、规划,墙上挂挂”这种不接地气、百姓反感的形式主义。
建立规划制定责任制促进规划实施
实际上,中国当前已出台一套水环境治理与水生态修复的相关规划,基本覆盖了地市一级。但因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具体的实践经验、深入的实地考察和认真的工作作风均不足,相当多规划被实际执行者弃之高阁,起不到指导实际工作的作用。必须下大气力改变。其中,最重要的是依法“明确和落实各方责任”,并“强化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尤其是要明确规划制定者的责任。各级规划制定者负有重要责任,必须建立规划制定责任制。应当参照国际惯例,建立专家(1/2来自非同行的相关学科)、具体实施的各级干部(1/3为基层,1/3为退休)和当地公众代表(1/2为水污染受害者)各占1/3的规划评审委员会。委员会拥有否决权,并与媒体合作,全程监督规划实施,要依据各地定期公布的水质数据建立跟踪记录,随时查找问题,直至最终对规划实施效果作出评定。规划本身存在问题的,应依规、依法追究制定者的责任。
强化水环境治理的科学技术支撑
中国污水治理中偏重环境工程技术研究,而环境工程科学研究与形势要求有差距。环境科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生态学、系统论、化学、生物学、水工学、水文学与经济学的融合。这种大系统分析与实证性极强的学科,对研究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需要有很强的英文阅读能力来了解世界情况;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几乎没有持续80年以上的系列生态记录资料,所以研究者本人必须尽可能多地实地考察世界各类水环境与生态系统,才能对中国治水有所借鉴,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只靠参加国际会议来获取资讯。同时,环境工程科学与环境工程技术有脱节现象,以中国适宜环境技术为主的研究方向不够明确,使环境工程科学与环境规划缺少支撑,不少突出问题难以解决。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
一、思维培养的重要性
1.培养创新意识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注重的是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准确再现书本知识的能力等.在激烈竞争的应试教育形势下,题海战术泛滥,训练无度,高中数学教学中“讲的多、练的多、考的多”现象严重,学生负担过重.有些教师认为,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就是研究解题方法,忽视了数学教育对学生思维科学化的开发.这不仅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同时,教师要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及创新个性品质的养成.
2.素质教育的需要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已成为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值得强调的是,数学来源于现实,扎根于现实,应用于现实.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的使用为目的,突出对数学知识的实践与综合运用,引导学生发现数学思维与日常生活经验的关系,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社会的联系.现阶段培养人才的重点是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创造精神培养的基础是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样才能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生数学思维的现状
1.数学思维狭隘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全面,也不深刻,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不注意挖掘问题中的隐含条件,抓不住问题中的确定条件,影响问题的解决.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善于从多角度考虑,思考方式惰性明显,有的学生表现出思维的盲从性,缺少应变能力,不善于独立思考和提出问题,缺乏检查和检验问题的能力.有的学生在解题中不爱独立思考,不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想法,通常倾向于追随他人的思路,往往从旁人的答案中记忆解题方法,不善于提出疑问,没有自己的见解,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较差.
2.题海战术
习题的狂轰乱炸,学生成了“题海”的奠品,这是由于缺乏教育理论的指导.有的教师认为,熟能生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必须采用高密度式的题海战术.因此,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挤时间让学生做更多的练习,教师便把概念、定理形成的过程变成了条文的宣读,忽视了知识的建构过程,忽视了学生探究及发现的过程.在习题练习中,有的教师都采用了题型归类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把所有的训练题划类型、分题组,针对每种类型、题组,通过大量的操作性训练,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强化,最终让学生能够对各种题型做出快速反应.这使得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呈孤立、间断状态,尤其是对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仅满足于形式上的记忆,不重视知识的延伸,没有对知识的来龙去脉达到系统性和整体性的理解.尽管这些做法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可能有所帮助,但从根本上讲它与现代教育目的是背道而驰的,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
三、培养数学思维的方式
1.探究题目解题思路
观察即审题,是解题中首先进行的直觉思维活动,可以明确问题的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这是分析问题的基础.在数学思维过程中,人们常常依靠直觉、灵感进行选择、判断形成数学猜想,这在数学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加强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的教学,在探究解题思路的过程中渗透思维训练,创设探究氛围,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寻求独特的解题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独立性,就是在思维活动中发挥个人智能,独立思考,保持自始如一的思维主动性和经久不衰的思维进攻性,善于发现和解决前人尚未发现和解决的问题,以自觉、执着地研讨获得新知识、新见解、新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哲学理念;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创新
中图分类号:TP312.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电子计算机是一个仿生电子设备,仿的就是我们自己的大脑。为实现人机对话,人们发明了计算机语言,然而计算机语言使用为数很少的一些关键词,程序结构又只有顺序、选择、循环三种,使得学生在学习计算机语言时感到“词汇量”太少,算法的设计与描述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
计算机语言教与学的困惑的根源在于教师过于强调语法的教学,程序设计的应用性目的不强,注重抽象、逻辑性思维,忽略了形象思维,使学生感到程序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世界,看不见,摸不着,想不到,用不了。久而久之,对计算机语言产生了厌恶逃避之心,教与学走入了一个“死胡同”。
走出计算机语言教学困境的方法是要求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科学真理性和力量;将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作为自己的崇高目标,为思维而教,教会思维;充分发挥左脑与右脑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能力,让语言与算法由抽象的虚拟世界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让学生在一个“现实世界”里领悟语言与算法,使学生从传统的思维中走出来,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得到极大的发展。
本文结合C语言的教学,从哲学理念与科学思维两方面作一些计算机语言教学法方面的研究与实践。
一、树立哲学理念,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教学,培养创新精神
大家都知道中药,为了治疗某一个疾病,不同的医生开出的药方可能是不同的,药方里多味药共同起作用,有的疗效好,有的不太好,而有的医生神秘地加上某味药后,就有了药到病除的神效。在中药的配方里头蕴含着普遍联系的理念:药与药的联系,药与病的联系。
同样,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应用之间也有着内在的关联。在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一些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任务,它能让学生把与任务有关的知识点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形成一张网,在这张网中,既有旧知识,也隐藏着新知识,旧知识某方面的功能得到应用并得以巩固,新知识因为需要而学习,整个网也体现了知识的综合应用。知识的价值在应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教师要在学生熟悉的事物和陌生的事物之间运用类比,找到它们的相似与不相似之处,如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自身的否定之否定,反映了生物现在与历史之间的、生物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在计算机语言中同样有着进化现象,如类型-数组-结构体-类的发展就如同单细胞生物向多细胞生物的进化,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进化。高阶知识的雏形是基础知识,也是基础知识的合理组合,明了知识之间的血缘关系,学生更加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高阶知识的理解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在程序设计中,要培养学生的“求异”精神,实现辩证的肯定与否定。教师的讲解不是权威,不是唯一正确答案,鼓励学生进行小修小改,甚至另辟蹊径,找出一个更为睿智的思路,学生的任何思考都应辩证地肯定。学生在另觅思路的过程中,有的想法正确,有的想法错误,其实正确与错误不是绝对的,正确的程序可能在时间或空间上或许有一些问题,而错误的程序只要稍作修改(如语句顺序的改变)就是正确的,有时错误本身是正确的,只是因为它出现的时机或地方不对而已,正确与错误只有一步之遥。学生走过的不可能是一条“直路”,让他们在这条“曲折”的思路上做一回苦行僧,在这条创新的道路上完成一次洗礼,实现自我新的发展。
二、协调左右脑思维,提高科学思维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美国的罗杰.斯佩里教授通过实验证实了左右脑分工理论。大脑分为左半球和右半球,一般左脑具有言语、概念、分析、计算、逻辑推理,将复杂事物细化等功能;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创造、综合等功能,右脑最重要的贡献是能进行创造性思维,研究表明右脑具有的巨大潜能并没有被充分利用。
现今的计算机语言教学大多都是以左脑为中心的教学,右脑基本处于睡眠状态,而学生的左脑也在抽象与逻辑思维中昏昏欲睡。
充分利用右脑惊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调动右脑思维的积极性是科学思维的关键。
计算机的数字世界是现实世界的一面镜子,现实世界里有什么,数字世界里就有什么,只是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计算机语言的概念、理论、方法在现实世界里都能找到它的“生活原型”。以概念教学为例,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一种语义规定,弄不清楚就会出现“个个字都认识,句句话都听不懂”的现象,概念教学要加强形象思维。 C语言的指针概念是学生的一大难点,对于C系统中这一灵魂性的知识点,“地址”是它的原型,“地址”是一个“范围”概念,它不仅包含开始信息,也包含结束信息,还包含此范围内数据的特征三方面的信息。形象地理解了指针的概念后,对指针的重要性、指针的运算,通过指针获取数据的运算就有了一个“实实在在”的理解。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如容器与变量,时分秒的变化与循环,族谱与树结构等等。
李政道教授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邀请画家们“画科学”。爱因斯坦描述他的思维过程是先用形象思维,再将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计算机程序设计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在进行程序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左右脑分工理论,重视右脑功能,并将左右脑“并联”起来协调工作。左脑将复杂的过程进行功能分解,右脑负责过程的形象化,将过程想象成一幅幅形象生动的画面,最后,由左脑负责将画面描述的算法抽象成一个个的语句,最后形成完整的程序。
右脑的思维具有无序性、不拘泥于局部的分析,而是统观全局,以大胆猜测跳跃式地前进,达到直觉的结论。在程序设计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学生很快地想出了方法,但要求他们用计算机语言描述步骤时,他们却犯了难!步骤难以描述了,甚至在看似简单的顺序结构上也出现了困难,没有了头绪,此时可利用左脑的分析与细化功能对右脑绘制的主要画面做一些重组,变无序为逻辑上的有序,对右脑的思维进行“慢镜头”式的细化,细化到每一个“镜头”都能用一个语句加以描述为止。
人的右脑就像一台照相机,将输入大脑的信息以直观的图像加以思考并记忆,“图像记忆”这种右脑特有的机能,是右脑高速海量记忆的奥秘所在。在学习过程中,不妨“模糊性”学习,对接触到的东西先混个眼熟,混个耳熟,有意识地训练右脑的形象记忆与情感记忆,使记忆更生动、长久不忘。
人的创新能力与右脑思维密切相关,在左脑的配合下,右脑充分发挥想象力,在一闪念间产生顿悟,将一些看似不相干的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应用联系起来,并能进行综合应用。程序设计中不断“求异”的精神,是对右脑思维潜能的充分发挥,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洋溢着创新欲望、充满活力的人。
三、结束语
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算法”,教师要用聪明的办法将学生教聪明。计算机语言教学追求一种科学思维方法,在哲学思想的指导下,正确进行左右脑思维,特别重视右脑思维,为我国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资料:
[1]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1986,7
论文关键词:信息资源管理 档案信息开发 思维 思维导图
论文摘要:随着档案工作中心从“档案保管”转移到“档案利用”上,对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思维素养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就信息资源管理背景下,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科学思维的培养问题提出一些解决之策。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因此,关于思维的科学,也和其他各门科学一样,是一种历史的科学,是关于人的思维的历史发展的科学”钱学森教授在《系统科学、思维科学与人体科学》一书中曾提出:“我想思维科学似乎应该是专门研究人的有意识的思维,即人自己能加以控制的思维。档案工作人员的职业角色已从单纯的档案保管者扩展为同时作为概念、知识的提供者”[1]。档案信息开发人员面对的更多的是诸如电子文件的真实性鉴定,网络信息归档及其档案化管理、数字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等新问题、新事物的探究都需要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对档案信息的客观性的把握,对所面临问题深度和广大的把握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信息资源管理背景下,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科学思维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档案信息开发人员需要培养自己科学思维模式,去解决档案领域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同时档案信息开发人员需要对自己的思维模式进行一些转变,以更加符合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对信息开发思维素养的需要。
一、由寻找问题原因思维方式向如何解决问题思维方式转变
(一)寻找问题原因思维方式、如何解决问题思维方式的定义
寻找问题原因思维指当一个问题出现时,追根溯源,探究问题是如何产生。这种思维方式不适合档案的实际工作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档案信息开发过程中,当遇到与档案相关的问题时,档案信息开发人员更多的以如何解决问题作为自己思维的出发点,而不应该以探究问题出现的原因作为自己思维的出发点。而如何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是问题发生时,不是去寻找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是更多的去寻找解决问题之道。这种思维方式更适合去解决档案信息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一种更高效的思维模式。
(二)由寻找问题原因思维向如何解决问题思维转变的必要性
档案工作人员在实际参与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等工作中更多的是考虑如何解决问题,而不是问为什么。所以,档案人员应该在学习档案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这方面思维的训练。
比如根据《机关档案工作条例》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等有关文件的规定,档案馆在接收现行单位档案时,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1.一个单位的档案,应作为一个整体,归入一个档案馆。
2.规定移交的应由有关单位收集齐全,必须经过整理,必须经过鉴定。
保管期限要划分准确,要具备一式三份的案卷目录(一份经档案馆签收后退还原但单位保存),一份作为档案馆的检索工具,一份由档案馆存档),同时还应附一份有关档案及其形成单位历史情况的说明,与该部分档案有关的资料,应随同档案一起移交。现行单位在档案移交之前,应就档案的移交时间,移交方式等具体事项与有关的档案馆取得共识[2]。档案工作人员在参与接收现行单位档案时,需要判断接受的档案是否符合上述条件,而无需探究原因。这是一种档案工作的思维模式。所以档案工作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各种问题时,应有意识的问自己该如何解决,有什么解决问题之策,只有这样才能渐渐的由问为什么的思维模式向问如何解决的工作思维模式转变。并使之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惯性。
二、由主观性思维向客观性思维转变
(一)主观思维、客观思维定义
主观性思维指人们在接受信息时,不是客观地接受面前所看到的信息而是加入自己的背景知识且根据现有的知识经过自己的判断,推断后而得出的结论。已经改变了原有信息的原始面貌,而客观性思维指在接受信息时,只接受客观信息本身,而不加入个人的主观判断。
(二)强调客观性思维培养的必要性
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等工作中的原则与判断标准都是非常客观的,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客观的实事求是的对其进行判断,切勿加入个人的主观臆断。
另外,在实际的各项档案工作中,客观地表达档案信息和接受档案信息可以最大量的减少沟通障碍和对信息内容的误判。同时客观性思考问题比主观性思考问题更为合理,更为科学。
所以说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客观性极强的工作,无论是档案管理人员之间,还是档案管理人员与档案利用者之间在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过程中,都必须客观的接受信息。另外,档案全宗构成的条件、判定档案所属的全宗、档案统计工作的步骤及档案真伪的鉴辨、档案鉴定的程序等都需要做到客观。王向明教授在《档案管理学原理》》一书中,曾多次提到客观性。如(1)在档案著录的要求中提到,档案著录应遵循以下要求:档案著录应客观地反映被著录档案的实际情况,在对著录对象的内容特征和形式特征的分析和选择过程中,应以著录对象为主要信息源,如实反映档案的实际情况,即使对某些需要著录人员自拟的内容,也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切忌掺杂个人的观点或褒贬,更不能无中生有,随意增减。对某些不能确定的内容,应进行细致的考证,对考证确有困难的,也可以存疑;对档案中某些词不达意的部分,甚至错误的部分,一般也应该坚持客观性的原则照录,但应在自拟内容部分或附注内加以说[3]。(2)在档案检索中,主题分析的客观性是按照档案或提问的本来面目分析其主题,标引人员在分析档案或提问的主题时,一定要不偏不倚,切忌掺杂个人意见,主观猜测和褒贬,以避免或减少主题分析误差的产生,保证主题分析的网罗度,专指度和一致度[4]。
另外陈兆祦、和宝荣、王英玮合著的《档案管理学基础》也多次提到档案工作对客观性的要求。如(1)全宗内档案分类的科学性要求档案类目和档案材料的划分应该具有客观性,对于任何事物的分类,都必须力戒随意性,由于档案不同于其他资料,它是在机关活动中系统地积累而形成的历史产物,所以必须遵循档案自然形成的规律,从全宗成分的实际出发进行分类。全宗内文件之间可能有多方面的联系,应当竭力保护它们在立档单位活动中原有的某些主要方面的历史联系,为此,要按照不同机关、不同档案的情况,科学地选择分类方法,合理地设置类目,准确地归类,使全宗内档案的分类能够较为系统地反映出立档单位活动的面貌[5]。(2)档案的鉴定应遵循客观性规则,会计档案鉴定应当避免主观性的决断。会计档案的鉴定必须按照有关的标准,以及对会计档案本身保存价值的合理预测为依据进行,各个立档单位都应当按照财政部和国家档案局颁布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结合本单位的会计档案的实际情况,绘制本单位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并用以指导本单位的会计文件、会计记录或会计档案的鉴定工作。任何随意处置会计档案的主观性、武断性的思想和行为都应当避免[6]。
(三)客观性思维培养途径
客观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档案工作人员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渗透,使之逐渐成为自己的一种思维习惯。
在学习档案学的理论知识过程中,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应有意识的要求自己只接受档案信息的字面意思,及字面意思的前提,在阅读档案学教材及文章中,在涉及到档案学现象的描述时,只允许自己客观的接受现象描述的字面意思,不做任何的主观猜测。
在日常生活与人谈话时,需要做到只接受对方说话内容信息的字面意思及字面意思的前提,不加入已有的常识。跟对方讲话时,假装对方什么都不知道,尽量把要表达的内容说的尽量详尽,齐全。
三、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模式的训练
(一)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定义
所谓演绎思维指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由这个中心主题思维层层向外辐射,思维不断深入,不断细致化,这符合人类大脑的思维模式,可以将人类的思维过程直观的呈现。而归纳思维指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的总结概括。
(二)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在档案中的应用
全宗内文件的分类主要是从整体到部分,从一般到个别,偏重于分析的方法,偏重于演绎法,立卷主要从部分到整体,从个别到一般,偏重于归纳法。因此,分类时要有一个整体设计方案,按着某种异同将全宗内的全部文件,统一分成若干部分或层次,而且一分到底。
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利用本身就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需要从宏观整体去把握,才能使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需要用到演绎的思维,而其中涉及到的具体过程是程序化,流程化的操作,需要归纳性的思维,档案人员只有灵活掌握这两种相辅相成的思维模式才能在档案信息的开发中熟练应用。这样才能提高档案信息开发的效率。
(三)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的训练工具——思维导图
1.思维导图简介。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2.思维导图在档案信息开发中的应用。(1)如何制作档案信息的思维导图。档案信息开发中,最大档案信息的主题(档案信息的名称或书名)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把主题体现在整张纸的中心,并且以图形的形式体现出来中央图要以三种以上的颜色。一个主题一个大分。支每条分支要用不同的颜色题以大分支的形式体现出来,有多少个主要的主题,就会有多少条大的分支。每条分支用不同颜色可以对不同档案主题的相关信息一目了然。(2)档案信息思维导图要求:1)运用代码小插图不但可以更强化档案信息每一个关键词的记忆,同时也突出关键词要表达的意思,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记录空间。当然除了这些小的插图,我们还有很多代码可以用。比如厘米可以用CM来代表。所以可以用代码的尽量用代码。2)箭头的连接在分析一些信息的时候,各主题之间会有信息相关联的地方,这时,可以把有关联的部分用箭头把他们连起来,这样就可以很直观地了解到信息之间的联系了。如果在分析信息的时候,有很多信息是相关有联系的,但是如果都用箭头相联接起来会显得比较杂乱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可以运用代码,用同样的代码在他们的旁边注明,当你看到同样的代码的时候,就可以知道这些知识之间是有联系的。3)只写关键词,并且要写在线条的上方。思维导图的记录用的全都是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代表着信息的重点内容。一定要写在线条的上面。这样更有利于阅读。4)思维导图有很多线段,它每一条线条的长度都是与词语的长度是一样的。思维导图的体现的层次感很分明,最靠近中间的线会越粗,越往外延伸的线会越细,字体也是越靠近中心图的最大,越往后面的就越小。思维导图的线段之间是互相连接起来的,线条上的关键词之间也是互相隶属、互相说明的关系,而且线的走向一定要比较平行,换言之线条上的关键词一定要让你自己能直观地看到,而不是要把纸的角度转了120度角才能看清楚自己在写什么。5)做思维导图时,它的分支是可以灵活摆放的,除了能理清思路外,还要考虑到合理地利用空间,你可以在画图时思考,哪条分支的内容会多一些,哪条分支的内容少一些,你可以把最多内容的分支与内容较少的分支安排在纸的同一侧,这样就可以更合理地安排内容的摆放了。整幅画看起来也会很平衡,你画思维导图前,要记得思考如何布局会更好。6)学会思维导图之后,我还鼓励你能够成立自己的风格,每一幅思维导图虽然都有一套规则,但都能形成个人的风格。关键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思维导图只记录关键词,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在开发档案信息过程中,如果关键词选择不正确,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信息就不准确了,要想学会全面总体的分析信息,需要学会观察出信息当中哪部分是它们的关键部分,并搜索到它们的关键点,也就是关键词。
3.思维导图在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科学思维培养中的作用:(1)成倍提高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学习的速度和效率,更快地学习档案馆藏中的新知识与复习整合已有的档案旧知识。(2)激发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联想与创意,将各种零散的有关档案信息资源的智慧、资源等融会贯通成为一个系统。(3)让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形成系统的学习和思维的习惯,并使档案人员将能够达到众多档案信息开发人员想达到的目标,包括:快速的记录档案馆馆藏中档案资料笔记。(4)做思维导图的时候,档案管理人员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有助于档案信息直接的融合与交叉,建立新的联系,对信息有所创新。(5)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的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7]。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档案信息开发人员科学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需要档案信息开发人员对自己的严格训练,也需要思维科学领域新鲜研究成果的注入,这样才能使档案信息达到最大化的利用,促使档案事业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关于"十一五"档案学科发展的调查和"十二五"发展规划的若干设想[G].档案学研究,2010,5:5-6
[2]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9(1):87
[3]王向明.档案管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9,9(1):231
[4]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2:209-210
导向因子存在的方式,可以是物质,也可以是信息或能量。如“爱屋及乌”,那家人好,房上的乌鸦也使人产生好感,看到房上的乌鸦,勾想对那家人的情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也是物,望月中勾起了对家乡、亲朋好友的怀念。“触景生情”也是这样,如看到已故亲人的遗物。会声泪俱下,痛苦不堪。这月、乌、情景等便是导向因子,使你的思维波朝一定的方向流动。电影、戏剧、小说、画、教科书等等,属于信息类的导向因子,接触它们,会产生一定的思维。光电、声响等等属于能量类的导向因子,听到不同的旋律会产生不同的反响,作不同的准备。
导向因子触动思维波,同时给予思维波种种信息。思维波装载信息,不像车、船那样机械地承受货物,也不像电波那样刻板地传递信息,而是有选择性、综合性、夸张性和个性。所以,同一导向因子,对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思维。
在思维波传递的过程中,会遇上种种“思维屏障”。这种“屏障”的存在,会反映在人们思维过程中的情绪表征上。人们的情绪。大体可分为喜、怒、哀、乐、稳五种形态。喜,就是兴奋、高兴的心理状态见之于形,于是舞之、蹈之、歌之、笑之。怒,见之于形是立眉竖眼,脸红脖子粗,高声吼骂,行为鲁莽。哀,即悲哀,愁眉苦脸,心境苦涩;或声泪俱下,或沉默不语,或不思饮食。乐者眉开眼笑,心里快活,乐滋滋的得意满足感。稳,即稳态思维,这是一种最常见的思维表征,如正常的学习、工作中的思维状态。稳态思维的最大特征是抗疲劳性。这有益于健康,有益于学习、工作和创造性劳动。
导向因子驱动思维波运转到某个“屏障”时,便产生出某种情绪。
人们要作到有益于健康的科学思维,首先要善于陶冶情操。思维波即使遇上“喜”“乐”的屏障,也要注意思维波不要在“屏障”上碰撞过猛,要适度,有抑制。传说有“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这就是因为一个没有想到会失败而气极,一个没有想到会胜利而乐极的缘故。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信息素养;计算思维;学科背景;学科思维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4-0029-04
中国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很多学校硬件条件不具备,没有专业教师,没法开全课,到现在大多数的学校基本上都具备了开齐信息技术课的硬件条件,有了专业的信息技术教师,也成了必修课。但也出现了信息技术课被边缘化等一些新的问题。
一、当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出现的一些问题
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时期,出现了很多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静不下心;学校对信息技术课不支持,认为可有可无;教师课堂教学时间不足,课堂秩序不好控制,甚至不知道该教什么内容;家长对这门课也有抵触情绪等,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上网。
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对学生来说,现在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许多家庭都有了计算机,很多基本的操作都会了,也就提不起学习兴趣;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就上信息技术课,可是小学、初中和高中各个阶段的内容有一定重复,缺乏阶梯性,甚至有的地方高中的课程内容比初中的还要简单,也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不高;在课程内容方面,特别是高中,课程内容抽象、空洞,可操作性差,又缺少应有的文化教育内涵,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动力。
对学校来说,信息技术在中考和高考中所占分数比例很小,甚至在一些地方压根就不是中高考科目,因此信息技术也就成了副科;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的“信息技术高手”,承担了学校所有和信息技术有关的工作,比如:办公计算机维护、广播、电视、学籍、网络等工作,甚至文字打印、为学校其他教师做课件等等。信息技术教师授课时间难以保证,更谈不上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同时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新的学科,得不到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也就得不到良性发展, 其地位在整个教师队伍中显得比较低。
对家长来说,最担心的就是孩子迷上上网,可是很多信息技术课都需要联网,还有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上课兴趣,在一节课的课程内容结束后会给学生提供自由上网的时间。再加上信息技术学科在升学考试中起的作用很小,所以一些家长对信息技术课就有抵触情绪。教师布置的一些课下作业或课外小制作也就不可能得到家长的支持。
综合分析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形势下,信息技术课对学生升学的帮助很小,因此得不到学生、学校、家长的重视。
2.受计算机工具论的影响,认为计算机就是一个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普及程度的提高,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学会计算机操作,可以“无师自通”,计算机教学已经“过时了”。学校按照纯技术类培训课程的思路去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就显得没有必要,造成信息技术课程无用论的蔓延。
二、信息技术课程体系的现状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从20世纪80年代的计算机课程开始,从讲授计算机编程语言教学到计算机技术应用教学,再到为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而开始的信息技术课程,经历了一个复杂曲折的过程。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个新兴的学科处在日新月异的发展中,产生一些问题是必然的。很多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产生的问题进行过很多研究,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前人的研究,跟踪世界信息技术课程的最新发展动态,发现这些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学科体系不够完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课程核心目标过大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主要是依据两个文件,2000年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2003年3月31日的《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也明确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应把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核心目标。
“信息素养”这个概念在国外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发展而来。 “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 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 并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信息的能力” ( 1989 年美国图书协会研究报告) 。对一个社会人来说,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首先应该由语文学科来解决文字层面的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应用,随着信息的专业性增强,所需要能力的专业性和学科指向性也就越强。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素养是指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要高效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就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1)要判断哪些信息是对自己有用的,这就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思维训练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2)要正确传输、处理、表达信息,就需要根据信息的种类确定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
所以说,一个人信息素养的提升过程,是他综合素质提升的过程,需要所有学科的协同作用,而侧重于使用现在的信息技术工具来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信息技术课程只能从工具层面来提高信息素养。
由于课程目标过大,课时少而内容多,以信息的“获取―筛选―加工―表达”为主线的教材体系,只能有意识地淡化技术操作、淡化软件,从而使内容趋向空洞,既无技术深度,又缺少应有的文化教育内涵。信息技术老师在教学时感到无所适从,不再像以前那么得心应手,甚至有的老师都不知道该教学生些什么。学生和家长甚至学校的管理者普遍认为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就是培养学生如何使用计算机的“计算机课”,学生却感觉在信息技术课上学不到什么技术。这样“供需双方”就产生了矛盾,从而使信息技术课程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位置。
2.学科理论基础不明确
基础教育的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理论基础,即我们平常所说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来源。语数外、政史地自然不必说,就是音体美都有自己的学科理论基础,在大学里都有相应的系院甚至细化的专业。可是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学习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计算机科学,可是信息技术课程包含的内容又比计算机技术的内容多,计算机技术只是信息技术中的一个方面。图书馆学理论?貌似更不是。没有理论基础的学科发展不了多远,所以我们应该找到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按照学科的特点,根据知识结构的要求去设计课程、建立适当的课程体系,将更多的科学成分引入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中,只有这样信息技术学科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3.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思维
钱学森曾经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1] 很显然,学科教育最核心的问题就是认识学科教育思维规律。构建该学科的思维规律是真正学好该学科的唯一方式。 学科思维是区分学科边界、表征学科独立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课程要作为一门学科独立存在,就必须具有自身的学科思维。[2]
那么,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是什么?有的人说是算法思维,算法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性思维方式,能够清楚说明问题解决的方法,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成若干子问题并将其进一步简化,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也是科学和设计领域的一项重要技能。同时算法思维也在一定程度上反驳了“算法和程序设计教育就是培养程序员”这一论断,就像数学不只是培养会计一样。但是,算法思维是以算法和程序设计为起点的,而算法和程序设计又不能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内容。所以信息技术课程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学科思维。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课程要解决现在出现的各种问题,得到长足发展就必须解决学科的理论基础和学科思维问题。只有解决了理论基础问题,才能丰富和规范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使教师教有所依,使学生学有目标。只有解决了学科思维问题才能使信息技术学科有了自己的灵魂,教师在往深处发掘信息技术课程教育价值的时候才能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在训练学生的思维和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才能始终有一条内在的主线。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教和学的过程就会省心省力、事半功倍。
三、计算思维对信息技术课程学科体系的作用初探
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对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可以看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为: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3]这样,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全面描述了信息素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在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用到很多现代信息技术,包括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遥感技术等。而这些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从本质而言,信息的自动处理越来越依赖于以 CPU 为核心的计算机,只是计算机的物理表现形态已不是传统意义的计算机机箱。[4]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不但已经在机械、激光、电子、生物等方面大量应用,而且已经影响到人的思维。正如1972 年图灵奖得主 Edsger Dijkstra所说 :“我们所使用的工具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从而也将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能力。”[5] 所以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在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时候,不但要熟练使用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还要体会这一工具处理信息的思想。只有领会了这一思想我们才能从新的高度来看待这一工具,从总体上来把握这一工具,从而使信息素养的培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思想可以归结为计算思维。计算思维的首次提出是在2006 年 3 月,当时任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MU)计算机科学系主任,现任美国基金会(MSP)计算机和信息科学与工程部(CISE)主任的周以真(Jeannette M. Wing)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杂志 ACM 会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上,提出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 Thinking):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6]事实上,人们在信息素养的提高过程中就不断地培养着计算思维。正如学习数学的过程就是培养理论思维的过程,学物理的过程就是培养实证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习程序设计、各种软件的使用,就是体会使用计算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和系统设计的过程,就是培养计算思维的过程。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开始认识到计算思维应该和读、写、算一起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每人都需要的基本技能。计算思维完全可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科思维,也只有信息技术课程可以承载这种思维。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与培养计算思维有没有相互冲突的地方呢?我们发现信息素养和计算思维都是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是通过学习可以掌握的一种内在的能力。但是信息素养是使用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处理工具的能力,而计算思维则是培养学生像计算机科学家那样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思维是比信息素养更高一层次的要求,它已经站在了思维的层次,必将从以下方面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起到划时代的作用。
1.计算思维可以为信息技术课程提供学科理论基础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虽然只有六七十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融合数学、物理学这些基础学科的先进理论的基础上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科学的理论研究也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在大学中的学科门类逐步完善,自己的理论体系逐渐稳定完备,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必须的基础学科之一,完全可以作为信息技术学科的理论基础。有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强大的理论支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就不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将摆脱目前尴尬的地位,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
2.计算思维可以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随着科技的发展,小到手机、电脑、电视、空调,大到汽车、轮船、各种工程设备无不内嵌CPU。这些现代化工具的广泛使用不但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而且开始并已经在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习惯。以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为基础,进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计算思维现在已经成为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种思维之一。所谓三种思维指理论思维 ( 以数学学科为代表 ) 、实证思维 ( 以物理学科为代表 ) 和计算思维 ( 以计算机学科为代表 )。[7] 计算思维必将成为人们的必需能力,而信息技术课程这一培养人们计算思维的最佳学科也必将越来越重要。
3.计算思维对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过程流畅自然,对计算思维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合适的教学方法则可能把我们的课堂引向枯燥乏味,甚至混乱失控的状态,更不可能起到训练学生计算思维的教学效果。
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使用的教学方法有很多,例如,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等。目前教师选择最多的教学方法为“讲授法”和“任务驱动法”。在这些课堂模式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掌握教材中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掌握某个软件的使用方法。要进行计算思维的训练就必须深入挖掘各个知识点的教育价值和思维训练价值。在程序设计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显而易见的,即使在工具软件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挖掘思维的训练价值。例如,在文字处理这一部分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学生中收集日常生活中可能用到的文字处理需求并进行归类分析,这一过程就融入了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分析;然后我们可以结合几种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讲解如何完成处理需求,通过比较各个软件在处理这一需求上的实现方式,潜移默化中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方法融入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但解决了在软件使用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永远追不上软件更新速度的弊端,也成功地对学生进行了计算思维的训练,拓宽了视野,在思维的高度上提高了信息素养。
四、结束语
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计算机编程教育、计算机应用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几个阶段,学科体系建设也正在逐步发展完善。作为一个学科来说,三十年或许太短,可是对遵循“摩尔定律”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来说,三十年也应该是一个迈向成熟的时间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数学、物理和计算机并列为当工科三大学科,以计算机科学为学科理论基础,以计算思维为学科思维的信息技术课程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1]钱学森. 关于思维科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448.
[2]于晓雅.信息技术学科存在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 (1): 9-13.
[3]王吉庆.信息技术课程论[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67.
[4]王荣良.计算思维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影响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27):56-57.
[5]王飞跃.从计算思维到计算文化[EB/OL]. .
目前,工作在一线的科学教师都在积极努力贯彻、应用这一教学理念,不断地改变科学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科学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尤其对于农村小学而言更是如此,有很多教师对这一教学理念在认识上或实践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出现了一些问题,值得反思。
1、情境创设―――买椟还珠
创设情境是当前很科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许多科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有些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现实科学课堂上的情境鱼目混珠,良莠不齐。我认为,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必然要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讲究“适度”,缺乏“度”的限制,情境创设往往失之过滥;二是讲究“实效”,缺乏“效”的要求,情境创设常常流于形式,事倍功半。
2、学生主体―――放任自流
《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倡导以小学生的视角来学习科学,但同时又指出教师是学习科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学生的亲密伙伴和朋友,承担着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使命。因此,学习科学活动中的自主探究,绝不是让教师不尽职责对学生放任自流。首先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由于小学生的知识经验所限,所提的问题难免有的重复,有的没有探究价值,有的目前还无法解决,尤其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所提出的问题都在课堂内进行探究。因此,自主探究前引导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集中筛选和整理是必要的。接着教师要密切关注和参与探究,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把教师的有效指导鼓励和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还不能自由或自发地对某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并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因此,必须设计好要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的目的,调控好探究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探究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才不会出现冷场或看起来热火朝天实则毫无意义的课堂闹剧。
3、实验活动―――脑体倒挂
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每一节科学课总是有同学询问今天做不做实验,如果有实验活动的时候,他们都会兴高采烈地欢呼着。实验时那怕是一只烧杯、一盒普通的火柴,也会爱不释手。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时兴趣就减弱了。他们对为什么要做这个实验不想关注,关注的只是实验过程的新奇与刺激。学生看起来实验非常认真,积极,也能较好地完成实验任务,但是让他们说出实验结论时,有时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比如,在研究“一百毫升的水中能溶解多少糖”的实验活动中,教师把实验要求出示出来后,让学生先阅读,然后按照实验要求来实验,但是学生哪顾得读这些要求,而是争着向杯子里放糖,虽然表面上看到学生对实验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到了最后,他们却不知到底能溶解多少糖。汇报时,一部分同学还不知道研究的问题是什么,更不用说让他们说出实验步骤与实验结果了。
4、关注生成―――信马由缰
1.科学思维能力简介
科学思维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达到思维最优化、科学化,是适应现代化实践方式以及现代化科技创新而创立的方法体系,是对世界的复杂性、整体性和多样性的全局把握。
科学思维能力是指以科学认知得到的以及人的大脑依赖于信息符号对于感性材料加工处理的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合理地处理各种科学思维方法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使其达到最优化,做到科学地、历史地、全面地观察问题、考虑问题,得出符合实际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科学思维方式是一个庞大的方法集合,其中包括科学抽象方法、思维发散法、逻辑方法、模型优化法等。
2.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基础
初中生在学习科学课的传统过程中,往往是老师把需要传授的知识和课程固定式思维结合起来,学生将老师的思维固化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模式思维。长此以往,学生容易导致对熟悉的课程和内容铭记于心,但是当遇到新的问题时就会茫然无措,不知道从何入手解决问题。这就是模式化思维与现代教学没有同步前进的结果。而科学课是对自然科学进行探索、求知过程的研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创新、灵活思维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思维能力也就成为了学习科学课的重要保证。
(2)初中生习惯于单一思维,缺乏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学生在分析和解决自然科学问题的时候,习惯于单一的沿着问题的发展过程考虑问题,思维习惯固定,思维方向难以改变,因此不能够通过多角度多途径解决问题,难以进行发散思维或变换角度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模式化,缺乏一定的灵活性与创新性,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思维方法,难以从根本上突破学习科学课的瓶颈。
(3)科学课自身特点对于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
科学课对于知识与能力的相互转化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塑造是科学课的首要目的。培养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其知识体系本身特点就决定了其对于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要求。随着科学的发展,学生的视野开始变的开阔,知识与信息的来源广泛,如果缺乏科学思维对于知识与信息进行系统化的处理,难以将其应用于实践中。只有让学生拥有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够在信息时代合理地运用其来解决实际问题。
二、初中科学课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方法
1.培养学生发散式的科学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首要任务的是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发散性,即发散式思维,能够从多角度、全方位思考问题,冲破传统观固定化思维模式的单一性与局限性。
以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为例,学生在初学该章节时,对于转化与守恒这个概念就有所误解,认为其相互矛盾。既然能量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能量还能够守恒么?这是很多学生所产生的疑问。这就是学生考虑问题的时候单从某种能量自身考虑,缺乏能量的整体式思维,而且考虑问题绝对化,把转化与守恒进行绝对化思考,导致对问题难以理解。
该例子说明学生在思考科学问题时候应该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个别以及整体不同的角度入手解决问题,该例中很多同学会从单一的势能或者单一的动能出发,没有考虑到能量的总体性,即思考的角度要全方位。因此可以通过教学中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发散式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式思维能力是科学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因为在科学课的研究中,会遇到边缘科学等许多超越现实的实验条件,现实生活中难以重现实验环境。这就要求学生抓住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排除其他次要因素,使研究对象与实验条件理想化,从而建立理想的实验模型。
例如对于势能的理解,很多学生认为火燃烧时释放出热量这种形象化的能量才是能量,因为它可以通过人体感觉得到。而像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等人体感觉不到的能量,学生就无法理解。因为势能比较抽象化。这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势能这个概念时采用抽象式、理想式的科学思维方法。将能量作为一个整体抽象的描述印在脑海中,将无形的势能附着于有形的物体上,从而将无形的势能抽象的想象成有形的势能,从而消化对势能概念的理解。
因此,充分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想象式的思维能力是培养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任务。
每天都能懂得以前不懂的知识,每月都能不忘掉已经学会的东西,这就可以说是好学的了。“已”为动词,止,完结。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此章的大意是:孔子说:“顾不上追求饮食的满足,顾不上追求生活的安逸,而对于学问之事和国家之事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细微地思考,谨慎地发表言论,还能够向品德高尚、学识渊博的老师求教,从而不断修正和提高自己的修养,这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了”。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