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路基实训总结

时间:2023-03-06 15:56:23

导语:在路基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路基实训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理论教学 课程改革 实践教学

0 引言

《电路基础》作为电气及自动化专业、矿山机电专业这两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的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比较大,学生不愿意学,所以老师教起来就比较吃力,最终的效果肯定是不理想的。其主要原因:一是学生基础差,底子比较薄弱,而且缺乏学习的兴趣;二是有的学生在高中时是学习文科的,所以还没等学习时就已经觉得自己肯定学不会,即学生的心理素质比较差;三是教师的教学方法比较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管理方法不符合高职高专的学生。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研究,力求找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

1 改革教学方法,注重素质教育

1.1 探索课堂教学方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生产机构的根本变化,社会需要的是更高层次的高技能人才,学生不仅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更重要的是他们能够具有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原本的特点,比如学生上课时喜欢用手机,那么我们在上课时就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来解决,学生可以通过查资料或者网上查询来解决,这样我们就很好的利用了各方面的资源,也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1.2 运用讨论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进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可以动手连接电阻的串并联电路,通过我们举不同的电路,首先让先通过连接电路,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讨论的方法共同解决学生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掌握一些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时,老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共同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由老师讲评。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1.3 加强实验实训力度,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课程的实验和设计在内容上要统一规划,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都是老师带领学生实验,这种传统的实验方式,导致学生只是机械的跟着老师做实验,没有形成独立思考的过程,所以学生做和没做几乎是一样的。这种机械式的实验没有任何的意义,不利于因材施教。因此,根据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在教学中,把技能性、实验性的章节放到实验实训上,在学生的实验实训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充分利用网络、书籍等资源学生自行的查找资料,更好的学习并完成实验。

2 改革理论教学内容

2.1 根据教学大纲精选教学内容 目前,高职电路基础教材版本虽然很多,但版本都很老旧,而且内容理论性太强,缺乏体现高职高专特色的电路基础教材,高职的学生对理论的知识都有很大的抵触性,所以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了解一些电路定律、定则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学习理解电路的定律、定则的知识,并且时刻向学生湛透一些在工程实践上的应用实例。

2.2 处理好与之相关各学科间的关系 电路基础是各电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各专业的后续的各学科服务,所以我们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以本专业后续课程必需够用为度,应根据后续课程即各专业的整体性进行调整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删去过深的知识,例如在教材中,有的小节内容上带有星号的部分,我们可以删去不讲。

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讲授方式

对于一些重要的定律、定则及计算方法等必须精讲,但是里面涉及到的一些数学推导或验证性内容可以选择不讲,以避免学生因为对此厌倦而得不偿失,但其结论的理解和应用必须详细讲解。对于一些高数知识,比如傅里叶级数、拉普拉斯变换等,我们可以直接应用它的结论,应用的过程可以一带而过。这样既节省了课时,又提高了课堂的效果和效率,而且也减轻了学生的心理负担。

4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的探索

我校目前的主要特点是电路基础的课程的课时数少,学生基础薄弱,为启迪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我们经过反复的探索、试验,最后根据我校的特点选择了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把《电路基础》这门课一共划分几个大部分,每一部分都分组进行,学生的综合成绩根据每组最后的完成情况而给定,每个小组的出席情况也与学生的综合成绩相关,所有的理论问题都由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查询。通过这种教法,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的效率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还为学生设计了实验考核情况记录表,记录每个学生的情况,并且由学生填写教学反馈单,我们综合采纳学生的意见,逐步进行课程的改革,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经过以上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电路基础》教学有了很大幅度的改进,在内容的安排上有了一定的层次性,同时结合现代教学手段,改善了教学的质量,提高了它的创新性,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团队责任意识,同时也锻炼了教师,这种方法目前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志刚.高职技能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辽宁高职学报,2007(08).

第2篇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is a must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t present. Project-based teaching method is a kind of student-centered method, with which teachers offer guidance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teaching, while students learn in an independent and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and an atmosphere of discussion and conversation. In the present teaching reform situation,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worth trying.

关键词: 公路概论;教学改革;项目;教学法

Key words: overview of highway;teaching reform;project;teaching method

中图分类号:G7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2-0283-02

0 引言

《公路概论》这门课是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将会使初进中职校门的新同学对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这个专业有个初步的认识及专业性了解,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专业课打下基础。而项目教学法,是将理论与实训有机的结合起来,围绕具体工程项目组织展开教学和实践,使学生直接参与并完成项目全过程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指导和组织的作用,强调学生要在真实情景中的项目驱动下,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会话的气氛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动手实践能力与探索创新精神。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用项目教学法对第三章第二节这节内容进行授课。

1 《公路概论》

这门课的内容包括:公路的基本组成与分级;道路平、纵、横断面线形;路基的基本形式及施工方法;路面的类型与施工方法简介;桥梁的基本组成和分类;桥梁上、下部构造组成;桥梁施工方法简介及交通工程设施和公路环境保护。而本节讲的是《路基的基本形式及有关规定》,在全教材中处于重点学习内容,通过对路基的基本形式的学习,使学生能从实际中区分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这几种常见的路基形式,明确路基宽度和高度的规定。

2 对学生的特点的分析

①学习基础相对较差。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学生都是因为没能考进高中,退而求其次选择来中职学校读书。因此,很多学生文化基础课如数学和英语等课程普遍较差,他们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

②缺乏学习主动性。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没有打下扎实的基础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差。进入中职阶段后,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而经常性的学习困难,容易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更是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同时,现在的中职生普遍意志力较差,缺乏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一遇到困难,就想退缩或放弃。

③缺乏自信心。中职生在以前的初中大都认为自己不行,在严重缺乏自信的情况下使他们越来越不愿意学习,甚至害怕学习,这样的心态,何谈学习积极性。

面对学生的这种状态,作为专业课教师首先要经常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现阶段通过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使自己获得一技之长,将来可以成为社会有用的人。然后,给学生讲一些我们学校的历届优秀毕业生的成功事例,以真实的人和事激励他们。同时,在语言、神态以及肢体语言上对学生的鼓励,无疑也会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克服困难的动力。当学生获得鼓励或成功的满足感后,会得到内心的快乐,从而渐渐把被动的不快乐的学习变为主动的快乐的学习。

3 课堂安排

①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展示几幅图片,让同学们说出这几幅图片中路基的不同之处,引出本节课的第一个内容:路基横断面形式。由于填挖情况的不同,路基横断面形式可分为路堤、路堑、半填半挖和不填不挖等四种形式。然后利用多媒体播放路堤、路堑、半填半挖路基的示意图及实物图,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区分和辨认不同的路基横断面形式。此时再趁热打铁,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见过的道路,比如城建学校的大坡,或者自己家乡的乡村道路,哪些是路堤、路堑、半填半挖、不填不挖。(以学生熟悉的现象导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②通过对路基基本形式的认识,让同学们放开思路,畅所欲言,说说组成路基的材料都有哪些、它们各自的优缺点,然后我再总结和补充路堤的几种类型以及在选择路堤填料时各种填料的优缺点及注意事项、路堑施工时的注意事项及其类型。

③学习路基宽度的概念(用讲述结合图示的形式),并利用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各种等级公路的路基宽度示意图及路基宽度表,让同学们讨论公路路基宽度的确定根据什么来定?各种不同等级的公路路基宽度有什么不同?然后我再进行总结。

④由上节课所学的土基的干湿类型引出路基高度的概念,路基高度表示的是路堤的填筑高度或路堑的开挖深度。并且以画图的形式启发学生,由学生说出路基高度指的是路基中心线处设计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之差,因为原地面沿横断面方向往往是倾斜的,因此在路基宽度范围内,两侧的高差常有差别。从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出发,路基上部土层应处于干燥或中湿状态,路基高度应根据临界高度,并结合公路沿线具体条件和排水及防护措施,确定路堤的最小填土高度。

⑤用图片结合讲解的形式介绍路基边坡的表示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后得出结论: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呢还是边坡越陡稳定性越好?然后,我再举例告诉大家,边坡越缓稳定性越好,但工程数量增大,而且边坡过缓使坡面暴露面积太大,易受雨雪侵蚀。最后总结:路基边坡坡度的正确确定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工程的经济合理性至关重要!边坡坡率的表示方法是以两点间的高差与其水平距离之比来表示。边坡坡度的大小,取决于边坡土质、岩石的性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和边坡的高度。

为了加深对本节重点内容的记忆,我给学生举一个例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假设有一高速公路从北至南横穿我校操场而过,路基的设计标高在操场1号篮球架下边缘处,让学生讨论操场篮球场、校门口的大坡、三号宿舍楼旁边的山坡处将会是路基的哪种横断面形式。这时候学生们就会展开热烈的讨论。至此,本节课安排的内容全部学习完毕,然后由我和同学一起对本节课所学的全部知识点进行回顾。并布置一道课后观察并思考题。

4 总结

在一堂课中既有老师的讲解,也有学生的讨论和见解,课后还给了学生思考和观察的机会;讲课过程中既有文字性的概念,又有图片结合帮助学生理解;图片既有示意图,也有实物图,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物图和示意图,从调整学生的视觉感上对学生的注意力也进行了吸引。整个一堂课学生参与其中,气氛热烈,人人都有事可做。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的目的才会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振华.菏泽信息工程学校.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N].菏泽日报,2008-01-27(004).

第3篇

【关键词】 电子实验;技能操作训练;动手能力

技工学校电子专业实验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电路中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方法,基本仪器的使用以及由实验的方法去验证有关的定律、现象,而且要求学生能对一些较复杂的放大电路进行静态调整、测量和动态测量。但在实际的实验教学中却存在一定的问题:①班级学生多,工位、仪器不足。大多三、四位学生为一组,共用一个实验台,每位学生独立操作动手条件受到限制。②指导老师偏少。一位课任教师承担一个班级学生的实验指导工作,力不从心。③部分学生基础差,他们来自边远的山区,入校前连最基本的实验仪器都没见过。所以影响电子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完成一个电子技术的实验课题,首先必须对电路中所用的元器件要有所认识,学会检测,对实验设备、测量仪表、仪器的使用要掌握,而这些基本技能的掌握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要在一次的实验课内完成,并对电路的定律和现象进行验证,这是很难做到的。如何解决实验课程设置要求与实际存在问题之间的矛盾。本人认为可以将部分复杂的电子实验与技能操作训练相结合。

1 实验与实习的异同

1.1、实验中调整、测量的内容与实训中的调试内容相同。例如:《电子电路基础》实验二、三、四

①都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连接好待测电路;

②对放大器静态进行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静态参数IB、IC、UCE、UBE,判断电路的工作状态,并能对静态工作点进行调整;

③对放大器动态的调整、测量。内容包括测量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及电路的频率特性、输出电压等。

1.2、调整、测量、调试所用的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相同。都要用到万用表、示波器、毫伏表、信号发生器和稳压电源等。

1.3、实验与实习不同之处在于:实验课更重视学生对实验设备、仪器仪表的使用,注重用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某一定律,某一电路原理和现象。而学生实习课,更加偏重于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注重工艺要求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电路测量调试能力。在课时的设置上,实习课比实验课时间充裕,指导老师也比较多,且在实习中,每位学生拥有一套实习工具,一套要装配的电路元器件,每一个电路的装配电路图都是由学生自己精心设计的,经过反复检查,直到完全正确,布局合理美观,才能按照装配工艺的要求,正确地、独立地安装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要调试的电路已经非常熟悉,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他们可以带着自己装配成功的电路板,在老师的带领下分批到实验室,每人拥有一个工位,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扎实实地独立完成电路的调试、测量,从而提高了电子实验的效果,有效地完善了电子实验课,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实验课的处理方法

技校电子专业实验课应根据学生接受能力,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

2.1、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把电路中常见元器件的识别、检测;基本实验设备、仪表、仪器的正确使用;各类放大电路的静态测量;作为学生电子实验课的重点。首先让他们掌握元器件的识别、检测,教会他们正确地使用实验设备、仪器、仪表,再让他们学会一些基本电量的测量,去完成一些较简单的实验,例如几个放大器的静态调整、测量。

2.2、对较复杂电路实验部分的处理方法:老师可以事先有所准备地在实验课的后半段,以演示实验的方式完成整个实验,先让学生对所做实验有一个整体的感性认识。而这部分的学生动手实验可以放到电子实习课中完成。从而将实验课与实训课有机地结合起来。

3 实验课题应用实例

例如:《电子电路基础》课的实验四如图(一)所示

题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这个实验的目的是:①加深理解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②进一步熟悉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而我在上这堂实验课时,是这样处理的:

(1)学生动手实验部分,步骤如下:①按电路图(一)正确连接好电路,会用万用表欧姆档判断电路的连接情况;②学会使用和调节实验台上的稳压电源,并能正确地连接到电路中; ③学会使用万用表的电流、电压挡测量电流、电压,并正确读数;④测出图(一)各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学会静态工作点的调整。

(2)用演示实验的方法为学生演示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第4篇

关键词:桥梁工程;改革;素质

【中图分类号】U416.06-4

1、课程定位

根据麦可思研究院对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需求所做的统计数据可知, 2014年,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是绿牌专业。

为了更加明确市场需求我们做了大量的企业调研。在这基础上确定了我们培养的核心岗位是施工员,经过几个项目锻炼可晋升为工程部部长,最终目标是项目经理。岗位群定为:测量员、资料员、造价员、安全员、材料员、检测员等。

根据施工员所需技能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质量检测属于施工员的核心技能之一,《公路工程检测技术》属于必修课当中的核心专业课。

2、教学目标

本门课的前导课程较多,包含了大部分的专业课。其后续课程是综合实训和顶岗实习。通过课程定位和岗位分析,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定为:“着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零距离就业”通俗的讲,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检测技能。

通过对检测工作过程的分析,我们得到了具体的知识目标、态度目标和技能目标。知识目标①熟悉相关法律法规、②熟悉检测标准、③掌握抽样检测的方法、④掌握质量检测的原理、⑤掌握试验数据处理方法、⑥掌握质量评定方法;技能目标:①能进行路基项目质量检测(外业)、②能进行常用混合料的强度检测(外业)、③能进行路面项目质量检测(外业)、④能进行桥梁、隧道关键工序施工质量检测(外业)、⑤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并评定检测结果(内业)、⑥编写检测报告(内业);态度目标:①团结协作、②吃苦耐劳、③严谨细致、④实事求是。其中最关键的教学任务,是教会学生能独立完成常用的路基路面检测项目,能独立编写检测报告,即作为检测工作的外业和内业。当然为了学生将来能更好的发展,也要注重知识和态度的教学目标。

3、课程结构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团队对本课程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改革。

这是改革之前采用的教材目录,右边这两列是进行教学改革之后的目录。在内容的涵盖上比改革之前的更加细化了。从结构上不再采用原来的课程章节教学,而是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做任务的方式进行教学。

4、课程内容

为了让学生今后做检测工作能更快上手,我们给每个任务都设定一个情境。用这些情境将课程内容串了起来。“小王来到长潭西高速公路,第3标段项目部实习,被分到试验室,他将在师傅陈工的带领下一起完成工程质量检测工作。”本课程的情境就在这个基础上展开:为了认识检测人员这个身份要做一个任务,路基质量检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又要做相应的任务,同样的还有路面、桥梁、隧道。

5、教学方法

最常用的有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反复训练法、自主学习法这四种。

第一:情境教学法

贯穿这个教学过程的情境教学法,把真实工作场景带到课堂,学生以小王的身份模拟进行检查工作。

第二:任务驱动法

该方法针对较复杂的任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布置复杂的任务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将稍微复杂的任务都划分成若干个子任务进行教学。

第三个常用的教学方法是反复训练法,针对核心技能,我们采用反复训练法,腾出30分钟来让学生专门针对一项技能进行反复训练,最后15分钟进行比赛,检查学生训练的结果。学生很喜欢这种教学模式。

第四个常用的教学方法是自主学习法,针对偏理论的任务。我们会给学生一个学习包让他们先自己学,然后以各种方式进行考核。

6、考核方案

考核分为两个部分,过程考核加期末技能抽查,过程考核占80%,20个任务,每完成一个进行一次考核,所有任务做完得到加权分值;期末技能抽查针对核心技能进行考核占20%。

过程考核按照任务的不同分为现场实操考核的和课堂理论考核。期末技能抽查完全按照省级技能抽查标准进行。

最后成绩按照重要系数加权汇总得到本课程的成绩。

7、单元设计

以灌砂法测压实度的任务来介绍

该任务需要4个学时完成

首先老师提前把任务单和学习包发给学生。任务单是已经分解的子任务,包括怎么对这些子任务进行考核都简单的备注了。学习包包含相应的视频、课件、网站等。

引入:长潭西高速路段土路堤第一层压实完成,陈工带着小王来检测压实度,采用的是灌砂法,小王见习后心生疑问:为什么挖个坑就能测压实度呢?

学生带着疑问看视频,之后经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掌握试验原理。

之后开始试验,我们采用老师演示学生模仿老师点评的方法一步一步做。之后是计算,计算我们采用学生计算完之后组长汇报结果,老师针对错误点评的方法学习。

老师全部带一遍之后,学生再进行重复训练。最后填写该任务的过程考核表。

8、总结

通过这样的教学改革实施,基于检测工作过程,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都有很大的提高。但由于教学资源同步开发,目前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周焕平.项目式课题在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成功(教育). 2012(08)

第5篇

目前,全国面向高职高专院校开展的电子类的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1.1竞赛的主要技术体系

纵观浙江省和教育部举办的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制作竞赛,竞赛的技术体系主要包含理论知识测试、电路识图、元件选型与参数计算、原理图绘制、PCB设计、PCB板制作、电子工艺焊接、单片机软件程序编写、电路调试、软件调试、电子产品的结构与安装工艺、电子产品的工艺文件编写、电子产品的技术文件编写、技术答辩等技术考核内容。整个竞赛过程贴近生产、工艺、注重质量,以企业实际要求出发。

1.2原课程体系与竞赛的融合情况

通过参加各类电子竞赛,我们清楚的认识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和电子竞赛的宗旨是一致的,竞赛促进了电子信息专业课程体系,以电子竞赛的实践来促进教学改革,形成以“素质教育为基础,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传统的电子类基础课程,如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等,整合为《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单元电子电路分析与测试》和《电子电路调试与应用》。按照竞赛的要求,通过《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实训》专门训练学生的技能,并在后续的课程里不断反复应用,以促进学生掌握。新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简易智能产品编程》、《微控制器应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创新设计与制作》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等课程的相辅相成,实现对学生的全面素质、技能的培养。

2竞赛引领下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的改革

根据前面对竞赛的深度剖析,我们对原来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环节课程的教学组织做了相应调整。将竞赛中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融入日常课程的教学,并重新梳理了各个课程的教学内容及上下承接的关联部分的内容。参照企业中的技术开发部与生产部管理模式,课程中实训项目来自于竞赛题目、教师科研项目、企业实际产品等方面。教学开展的具体步骤:(1)在《简易智能产品编程》课程中,以竞赛项目为例,培养学生的C语言编程技巧,要求学生能够消化吸收。(2)在《电子产品制图与制板》课程中,以《微控制器应用》课程教学案例为例,培养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利用Protel软件,遵循国际和行业规范,依据国家标准,完成原理图的设计与绘制,在符合PCB布局和布线要求的基础上完成PCB设计,并制作出相应PCB板。(3)在《电子产品生产工艺与管理》课程中,以后续课程所选教学案例为例,培养学生常用电子元器件、基本材料和工具的使用知识、电子产品的装配准备工艺、线路基板焊接工艺、电子产品总装和调试工艺、电子产品检验和包装工艺、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等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根据企业实际条件决定生产工艺方案的管理意识,树立质量第一的观点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和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4)在《微控制器应用》课程中,以竞赛项目为例,培养学生能设计一个完整的、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从单片机选型、接口电路搭建、内部资源分配、程序编写以及下载调试等环节对学生进行全面综合的训练,使学生具备单片机应用的基础能力。(5)《智能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创新设计与制作》和《嵌入式系统应用》的课程教学中,以竞赛项目及企业项目为例,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控制器,从设计方案、成本核算、电路设计、工艺设计、程序设计及系统联调、产品装配、工艺文件编写及使用说明书撰写到项目总结与创新,完整的体验项目开发的全过程。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总结、不断的提升。(6)在《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中,让学生亲临企业一线,切身感受工作中的压力、努力和兴奋等感受,促进其快速成长。

3结论

第6篇

1.1具体学习目标如下(1)理论知识教学目标能够正确识图和正确绘制电路图;熟悉交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掌握汽车电动机与控制电路的分析方法;熟悉汽车常用电路元器件、变压器及电动机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符号、参数、功能及选用方法;掌握必需的安全用电常识;常用电工与电子测量仪器及仪表进行基本电路检测的能力;熟悉电工电子技术知识汽车控制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故障分析方法。(2)实践操作教学目标具有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器仪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电子元器件能力;掌握使用万用表判别电子元器件的极性与好坏的能力;能正确安装、测量与调试各汽车单元电路;具有电子电路安装、焊接基本技能,及电子线路故障的检测、分析及故障排除;具有查阅资料能力;具有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整车电路性能的分析判断与维护能力。

1.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通过市场分析及社会需求调研定位了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从而确定了典型工作领域,归纳出行动领域,最终转化出学习领域并设计学习情境。课程改革设计思路为三个转换:第一个转换:工作领域转换为行动领域学生毕业后工作领域通常为:汽车维修技工、汽车维修电工、汽车钣金、汽车美容与装潢、汽车涂装、汽车商务等。以汽车维修电工工总为例,学生的就业岗位是汽车维修电工,学生毕业后,如想胜任该工作,需要学习的知识(行动领域)包括:汽车动力系统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车身电器设备的检修;汽车空调的检测;汽车总线路的识读与连接等。第二个转换: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组与企业专家,通过对行动领域进行剖析,在任务实施时,尽可能营造真实的车间环境,设计出7个学习领域内容分别是:学习领域1直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2交流电路的分析,学习领域3汽车电机与控制电路,学习领域4常用半导体器件及应用,学习领域5汽车整流电路和稳压电路,学习领域6数字电路,学习领域7汽车电工测量仪表。第三个转换:学习领域转换为学习情境。

以学习领域1知识为例,设计出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以及学时分配,如表下:单元一直流电路(10课时理论6实训4)教学内容和要求:(1)电路基本概念,要求了解;(2)电阻元件,要求熟悉;(3)电容元件、电感元件,要求熟悉;(4)简单电路的分析,要求熟悉;(5)万用表的使用,要求掌握。训练项目,项目一:直流电路技能训练(4课时)实践内容:(1)使用万用表检查电阻电路的故障(2)使用万用表检测直流电桥电位(3)测量电路中应用KCL、KVL实践目的与要求:(1)牢固树立“文明生产、安全第一”的职业意识,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2)能正确使用万用表,并正确读数(3)能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大小并能识读电阻、电容的大小(4)学会按电路图及实验步骤完成接线、调试、观测、分析和记录(5)学会电路中电压、电流等基本物理量的测量方法

2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的实施

2.1教学条件我院电工综合实训室是为全校开设《电工应用技术》《、汽车电工电子基础》等课程而设置的专业技术基础实训室。主要承担电专业(如:电气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电工应用技术项目教学与非电专业(如:汽车运用与维修和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等专业)的实训及实验教学任务。电工综合实训室有电工综合实训台达到25个,配置了电工工具,各类常用电工仪表等设备,具有实习实训工位50个,可同时进行50人的技能实习或实训。建筑面积应达200平方米。可为电气自动化、汽车电子技术等专业提供最基本的技能实训及培训。实践教学环境和设备满足教学要求;实验开出率≥100%,设备完好率≥95%。全面提升职业教育质量,保证学生实践训练的时间和质量,将为我校培养大批高技能人才提供物质基础,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训教学将使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得以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一体化教学实施的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运用教师下发工作任务单,学生依据任务单,资讯,提出问题,教师解惑。教师解惑之后,学生逐渐过渡到通过资料进行工作计划的制定。在学生自主参与和教师参与教导下,采用项目法等教学方法进行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抽查两个小组汇报任务完成情况,进入总结汇报环节。

第7篇

关键词:云计算;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3.070

0 引言

国家明确提出,在教育建设中,应足够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在未来5年后,要求数字化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包括城市及各级乡镇学校。在国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改革的今天,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平台中,将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为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服务平台。

对高职高专的职业教育领域来说,云计算给“路基路面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带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课程改革后,利用云技术可以使教学模式增加远程和虚拟化教学。

1 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是利用虚拟资源提供服务,在网络云平台中,注册后的云用户可以通过云平台获取资源。“云”中的资源是虚拟的、无限延伸的、动态变化的,云用户可以在平台中查询所需资源,使用云资源。云技术产生后可以极大限度的节约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

2006年谷歌和IBM合作,首次把全球若干著名大学纳入“云计算”辅助教学中,2009年,我国也开始探索云计算在教育中的改革,并在全国范围评选出“云计算”辅助教学的案例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经过近10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云计算辅助教学的研究体系已经初见成效,云技术在教学改革的应用中可以为学校节省经费、教师教学更加方便快捷、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直接,极大的提高了教学质量。

2 云计算特点

“路基路面工程”是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道桥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一直是焦点问题,云计算辅助教学在“路基路面工程”教学改革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2.1 可靠性高

云端可以为云计算用户储存的数据提供保存的平台,云端可看成一个强大的服务器,在此平台保存的数据安全可靠,用户不必过分担心数据丢失或电脑黑客的侵袭。

2.2 动态性及可伸缩性高

云技术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向申请者提供不同的云服务。

2.3 虚拟性

用户可通过云技术在任何时间段、任何位置获得服务。用户只需要一台计算机或一只手机上网后就可获得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节省了大量的资源和时间。

3 云技术与高职教育现状

3.1 高职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普遍存在教育资源无法共享或共享范围狭窄,教学资源更新慢、费用高等问题。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职教育信息化、网络化得到普遍重视。高职院校大力发展网络中心用于教学,网络平台的搭建初步实现了资源的共享,这些都可以为云技术在教学改革中的发展提供良好的铺垫,使云技术能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提供可行性的选择。

3.2 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面向的是生产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云技术是适应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时代产物和必然的趋势。由于云技术可靠性强、动态、可伸缩性强、虚拟化的特点,它更适用于校园的教学,云技术可储存大量资源,并通过网络为用户传递数据,为用户提供帮助。

4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云平台搭建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搭建的平台主要依赖百会平台,经过调查研究表明,百会平台是中国高校教育使用中最广泛、最成熟的教育辅助平台。

4.1 云平台搭建构想

云平台的搭建要以为学生服务为宗旨,学生注册用户通过网络登录后可进行自主学习相关的课程。“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的搭建主要包括15个部分,分别为:目录、公告、课程简介、授课计划与教学进度、教案、课件、微课程视频、布置任务、任务提交、课后作业、教师点评及小组评价、课堂反馈、公共资源下载、学习讨论、教师联系方式等。目录部分介绍本课的章节,使同学们显而易见的了解本门课的知识框架;公告栏实时更新与课程相关的信息;课程简介主要对本门课的知识框架做简单的介绍,了解课程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等;授课计划与教学进度栏主要规划每周所讲的课程内容、学时安排;教案和课件栏是每次课所讲的主要内容的文字信息和PPT;微课程视频主要针对课程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录制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及学习兴趣;布置任务栏是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下达实训任务,每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任务提交栏是学生直接可以线上或线下提交教学任务,课后作业栏教师布置作业,学生在课下完成,巩固加深学习任务;教师点评及小组评价栏是在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对每组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和互相分别评价成员的完成情况;课堂反馈栏是学生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可以通过此平台进行与小组成员或老师沟通,解决问题;公共资源下载栏可以共享有用的资源;教师联系方式栏提供教师的联系电话、邮箱、qq等,使学生线上、线下都可以与老师取得沟通和联系。

4.2 课程建设思路

“路基路面工程”课程改革后应以项目驱动为核心,教师在课堂布置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做”一体化。本课程共分为七个能力训练项目,分别为路基横断面设计、路基边坡稳定性设计、路基排水设计、路基边坡防护与地基加固设计、路面结构层设计、路面基(垫)层设计、沥青路面设计。每个能力训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任务。

4.3 云平台搭建实施

以能力训练项目7沥青路面设计中的任务2确定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为例。首先,学生在课前布置任务栏查看本节课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找到分组成员名单,共同商议学习计划及协作情况。

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各组成员按照老师布置的任务分工协作,可以查看教案、课件、微课程视频、公共资源下载及网络媒体完成任务。最后,提交本次课的任务,教师根据大家的完成情况进行点评,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自评和互评。

5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云计算辅助教学,效果良好。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了学习的热情,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学生在分组协作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能够在做任务的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云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完善,“路基路面工程”云平台的搭建使教学改革更加合理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将在社会中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胜.高职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4,5(4):292293.

[2]李松波.基于云计算的教学资源平台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2,4(8):2830.

[3]李维勋.路基路面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2011.

[4]封娜娜.云计算辅助教学平台下协作学习教学设计[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2.

第8篇

【关键词】实训基地 校企合作 协同创新 专业服务产业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5C-0065-02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最主要是把学校与企业联合在一起,而人才培养与技术研发和服务是校企合作主要结合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与企业用人需求之间的共性需要是最佳结合点。目前,多数校企合作都流于形式。而实训基地的校企协同建设与使用,发挥其“教学培训中心”“创新研发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的功能,成为企业员工生产培训与技能鉴定中心,共享人力培训资源,偏重于解决企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重点关注工艺革新、新材料开发使用和设备技术的改进提升,其创新成果的实用性很强,能够给企业直接带来效益。

一、轨道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功能分析

目前,轨道工程专业的市场要求与传统的铁路交通岗位需求发生显著的改变,传统的铁路岗位特点以地面线路施工管养为主,而目前随着高铁与城市轨道的快速发展,轨道工程专业的岗位重点转向了高架桥、隧道与地下空间的施工,轨道交通行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均比传统铁路运输有了显著提升,国内培养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起步不久,多数院校是在整合传统“铁道工程”“路桥工程”等专业基础上开办的,不能满足国内轨道交通建设的需要。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最主要是把学校与企业联合在一起,两者的最佳切入点是人才培训。而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正是承担高职学生实训教学与企业生产培训的最佳共同载体。并且,可以利用实训基地的项目设备和基地师资,进行企业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科研开发与生产技术服务。

因此在轨道工程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时,具体分为三大功能目标,如图1。第一,基地定位为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教学培训中心”。基地可以支撑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引领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向,培养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向其他院校、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培训认证,为轨道类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仿真环境的实训条件,具有较大规模的轨道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功能。第二,瞄准产业科技前沿,引进工程环境,引进行业标准,引进企业考核办法,贴近学业,贴近企业,贴近就业,为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提供科研资源,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推广过程中,发挥“创新研发中心”的功能。第三,利用项目设备和基地师资,组建“技术服务中心”,承接常规工程任务(见证取样材料的检测、工程施工图绘制、招投标标书制作、生产资料管理等),服务于企业的生产需求、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成为“产业服务中心”。

二、轨道工程专业特色教学实训基地协同建设

由于高铁、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特殊性,其特种岗位需要配备大量的特种工程人员,轨道工程专业特色实训基地建设,有着其他实训基地不可代替的重要特殊地位。而校企协同构建轨道专业特色实训基地,不仅在建设主体上有其鲜明的行业特色,而且在实训课程建设,实训基地管理,人员技能考核等方面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因此轨道实训基地的校企协同建设与以往的实训建设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其具体建设模式见图2。

(一)以轨道工程专业岗位特点为导向,建设特色实训基地

以轨道岗位工种任务为载体,构建全真模拟实训基地,以工程实体为背景,探索符合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以实践教学体系为主的新型工作教学项目,构建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由课程训练―专项训练―综合训练―顶岗实习组成的“课证赛融合”的实训项目。

以具体工程为背景,根据轨道施工生产过程,以轨道工程技术专业应具备的工程图识读、施工组织、项目管理、质量检测等岗位能力为指导,按区域功能区分,建设实训工场;与此同时,进行实践环节的设计,形成由课程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毕业顶岗实习组成的实训教学体系。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按“课堂与工地同一、教具与工具同一、学生与项目管理同一”的思路,利用学校和工程施工企业的资源,设计开发教学情境,聘请工程施工企业的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训,让学生在典型任务的驱动下,在全真模拟的轨道工程职业氛围中实现专业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做中学”“学中做”。

(二)校企共管实训基地

企业在使用轨道工程实训基地的同时,引入企业管理规范等方式,实行类企业管理,根据生产实践需求,提供教学素材导向。通过为就近施工企业提供试验场地、备件仓库等方式,让利企业,吸引企业投入。针对性地从企业回收尚能够进行实训利用的机械、工程构件,补充实训设备,同时收集企业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施工工艺和设备的资料,充实实训基地资料。校企共同组织、参加、承办学生职业技能大赛。通过科技文化活动,校企共同策划组织开展系列学生职业技能大赛,企业派专家技术人员参与策划、评判。校企联合承办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加强了对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成为企业参与建设管理实训基地的最佳切入点。

(三)校企协同开发建设实训课程

全面引入企业标准、行业规范、实际生产任务、考核评价方法等,开发贴近生产实际的实训项目。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建设校内全真模拟实训基地、稳定优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全真模拟、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模式。实训课程教学以实际工程项目的工作任务展开(采取提出任务、教师示范、实施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的综合教学步骤),以工作任务为驱动,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根据不同的典型工作任务,有针对性地采用案例分析法、项目式教学法、分组讨论法、角色扮演法、全真模拟教学法、现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获得与工作任务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项技能。同时,不断推进形成性考核,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评价方法,考核方式除笔试外,增加口试、答辩、现场测试(操作)、职业技能考核等多种考核形式,实现理论考试和实操考核相结合,注重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促进学生职业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校企协同提升轨道工程实训基地创新服务能力

在高速铁路、区域城际轨道、城市地铁、轻轨等线路设计标准高,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大量使用的新形势下,以往的原材料检测服务,基础工务培训等陈旧的技术服务已经不适应现代轨道交通建设的需求,因此必须从技术水平提升和贴近企业施工要求入手,提升轨道专业实训基地的创新服务能力。

(一)校企协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技术的研发应根据行业企业的现实需求,结合轨道行业特点建设互补专业实训基地。推进系列工程技术服务能力,打造院校、企业在轨道交通高新技术领域的科研开发试验平台,为工程新技术实验提供技术平台,开展轨道交通应用项目研发、新技术应用测试、新材料研发和生产工艺优化等研发工作。

企业公司依托在校实训基地建设工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在高性能工程材料领域可以申报专利,拥有核心技术,轨道专业安排专业教师全职参与企业公司的技术开发,具备一定的研发基础和实力。轨道实训基地建成后,校企双方将进一步加强科研、技术、人才方面的合作力度,使基地研发中心在工程新材料和施工工艺监控领域保持技术优势。

(二)校企联合提升服务生产能力

通过实行校企合作,发挥高职院校的应用技术优势,探索开展大型高新设备维修、检测、联合技术攻关等技术服务的新模式。以轨道施工精调等新型施工控制指导项目为载体,发挥学院应用技术优势,通过建立控制测量系统开发、轨道板、轨排精调测量等进行施工监控指导、隧道安全预警监测系统开发等方式,提高实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突破传统的仅依靠常规技术检测服务、常规技能培训等较低层次的技术服务。

成立“轨道工程技术服务中心”,发挥自身特长和优势,通过品牌化的技术服务策略,强化社会服务功能,每年与企业进行技术服务。“轨道工程技术服务中心”主要承接轨道施工监控检测项目,涉及新设备试验使用、轨道施工精密测量监测、轨道施工自动精调、高性能材料设计施工、边坡加固设计监控、路基稳定的设计监控、改造及维修等工程领域,企业只需投入少量资金便可在原有设备和人员的基础上完成材料性能提升,为社会提供轨道工程技术开发服务和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窗口,实现资源共享、服务社会。

建立深度校企合作,依托轨道工程实训基地协同建设为平台,充分发挥轨道实训基地的“教学培训中心”“创新研发中心”和“产业服务中心”功能,校企协同全面提升轨道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为轨道工程专业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稳步提升轨道工程专业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教育教学、创新研发与社会服务,三者在轨道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发展中相依相存,三者并举促使轨道专业教育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协同构建轨道专业创新服务型实训基地建设的新模式,将使基地的创新技术竞争力更加有优势,社会服务优势更加明显,实现资源共享,更好的为轨道工程建设产业服务。

【参考文献】

[1] 田洪滨,张俊茹.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提升实训基地水平[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23)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4年重点项目(2014JGZ169)

第9篇

[关键词]行为导向教学法桥梁专业课程 应用

一、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涵义

1.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概念

行为导向教学指全面的和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这种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 以人的发展为本位(能力本位) 的教学。其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订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控制质量、评定成绩等环节的一个完整的行为模式。

行为导向理论在教学实践中形成的主要模式有: 大脑风暴教学、张贴板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引导课文教学、模拟教学。

行为导向教学贵在围绕教学任务或单元, 设计出一个个环境及其活动, 一个个项目、技术及其方法, 并使所有学生承担不同角色, 共同讨论要解决的问题。从方案设计、前期准备、信息收集、计划修改、方法选择、方案实施, 到学习反馈和结果评价, 都督促学生相互之间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 进而在携手合作的基础上各司其责, 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最终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此外, 行为导向在师生之间容易形成一种融洽的协作关系, 在活动或项目中, 组织与被组织、指导与被指导、咨询与被咨询等方面, 师生以默契配合为准则, 以实现教学目标为目的。

2.行为导向教学法的特点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教学组织中主要采取自我控制的独立作业、小组制订计划独立作业以及小组作业等多种形式, 具体采用哪种形式, 要视教学目的、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特点而变换。它具有以下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 以自主性学习为主,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咨询者和伙伴。

3.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原则

促进独立思考和操作,提出问题并尽可能的解决问题, 允许提出多种建议,鼓励合作而独立地进行工作,在评价者依据一定标准评价学生的同时, 允许学生自己检查学习成果,控制工作过程,鼓励和赞扬, 而不是指责和挑剔。

二、路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传统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为“三段式”阶梯型教学方式,由文化课(共同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组成。具体的课程设置是: ①文化课: 包括语文、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与应用、人生与道德、民族政策、体育等11 门课, 约1500个课时,占专业总课时的45%。②专业基础课: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测量、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地质与土质、公路建材、桥涵水力水文、工程机电等11门课, 占专业总课时的32 %。③专业课: 包括路基路面工程、公路勘测设计、桥涵工程、公路工程管理、招投标与合同管理等课程, 共600多个课时, 占专业总课时的18%;路基、路面、桥梁、勘测实习约为2个月,毕业设计1个月, 毕业答辨1周。所有课程设置基本上按照大学模式设置。教学内容也很接近大学教材。

但是, 由于路桥专业的学生近年来基础较差,要求他们在4年学习中完全掌握所开专业课程的知识,还有较大的难度;而实际上,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也教得辛苦, 就是到了毕业的时候, 部分学生对4年所学的知识还一知半解, 不懂得怎样运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三段式”教学模式显然不再适应社会的需要。但是,多年以来, 路桥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始终没有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现有的各种改革, 多数只是在原教学模式上进行补充和完善。如由“三段式”阶梯教学模式进展为“四段式”阶梯训练教学模式, 即由“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锻炼课”组成, 只是增加了实习环节,并没有从根本上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完善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形势下, 路桥专业仅靠在原有传统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教学改革是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职业教育的要求, 我们必须要探讨和实践适应形势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三、构建路桥专业教学新模式的设想

长期以来, 我国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虽然有利于为学生奠定比较坚实的基础, 但却相对忽视了从事职业工作所需要的各种职业活动能力,即从业素质的培养, 而以灌输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又大大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实践性, 它把人的知识框定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 把这个知识圈内的知识积累作为培养目标。结果,学生知多识少,高分低能。因此,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改革, 必须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 构建以行为导向教学法为指导的教学新模式。转贴于

根据路桥专业毕业生的职责和任务, 考虑大多数学生毕业生作为生产、服务、管理、技术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 用人单位关注的是他的能力, 即关注他是否拥有从事路桥建设施工中的能力,而绝非仅仅是文凭。因此,路桥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 必须打破学科型教学模式,以行为导向教学法的思想体系为指导。这种理论体系强调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的培养。其主要内容和原则是:①宽基础:指拓宽充实学生的基本和专业基础知识。②厚能力:是指建立在扎实专业知识上的应变和处事能力。③高素质:是指由专业知识和社会道德共同形成和反映的综合品质,中等职教培养的劳动者不仅应具备宽基础的科技文化知识、深厚的职业技能, 更应具备“人格质量”包括职业道德、职业心理、身体素质等。

四、行为导向教学法在路桥专业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现场教学法,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现场教学法是在生产现场直接进行教学的教学方法, 由师生双方共同在实训中心(或专业教室) 进行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某一教学任务,实训中心营造的职业氛围, 更有利于达到学生能力与素质同步培养的目的, 缩短了理论课堂教学与实际生产应用的距离。

如在《结构力学》这门课程教学中, 在讲解梁板构造时, 就可以带学生到实训中心看实物, 先讲后看或先看后讲;在讲受压构件构造时, 带学生到正在浇灌柱混凝土的工地参观, 让他们理解柱的配筋及柱受力钢筋的搭接;在讲桥梁有关知识时, 带学生到现浇框架结构的桥梁施工工地参观, 看梁、板、柱如何整浇, 梁、板、柱又如何传力。通过现场教学和课堂上的讲解,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2.运用情景教学法, 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情景教学法是将教学过程安置在一个模拟的、特定的情景之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学生的演练, 在仿真提炼、愉悦宽松的场景中达到教学目标, 既锻炼了学生临场应变、实景操作的能力, 又活跃了教学气氛, 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如《桥涵工程》这门课程, 教师先在现场进行理论讲解和具体操作示范, 让学生先获得理性认识, 然后安排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习, 通过对学习对象的主动操作、探索和反复的练习、体验, 使他们的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 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也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3.运用问题探究法, 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探究法强调在教学中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进行, 让学生有的放矢地学习、思考、讨论、训练, 寻求解决问题的良好方法, 从而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讲述《公路勘测设计》时, 按照“提出问题——查阅资料、现场观察——分析——得出结论——总结”的教学过程, 教师先提出几个问题, 然后由学生带着问题去查阅公路勘测设计规范, 同时到路桥工地相应部位进行观察并记录, 再与课本知识点比较, 综合形成结论后向学生讲解, 教师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并及时进行纠错, 让学生真正理解相关知识。

4.运用案例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案例教学是在针对解决问题和决策的行为环境中, 形成职业行为能力的一种方法。适用于课堂上对实际生活和职业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它的宗旨不是传授真理, 而是在教学中通过案例介绍——研讨和决定(解决方法)——结果展示——整理、归类——总结评价, 对具体案例进行讨论并分析, 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 通过教师讲案例、学生议案例,把课堂模拟为开标场所等教学环节, 让学生作为招标方、评标方或投标方等模式,从典型招投标案例中引出教学内容,并通过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判断, 得出案例分析结论, 以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5.运用项目教学法, 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

项目教学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给学生独立完成, 从信息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 到最后的评价, 都由学生具体负责;教师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项目的实地进行, 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如在设计一套桥梁施工图时, 由于桥梁设计有一定的抽象性, 学生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 因此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 运用时感到比较生疏,可按照项目教学实施的过程: 项目任务——收集信息——制订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成果展示——总结推广来组织教学。先由教师给出多个设计课题, 可以是梁桥、拱桥、悬索桥、钢架桥、斜拉桥和组合体系桥等桥梁的设计,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 最终每个学生确定一个项目进行设计, 由学生制订设计计划, 确定设计步骤, 教师认可后进行。

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站、参观有代表性的在桥梁和已建建筑收集设计资料, 完成设计方案。最后, 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 教师对设计成绩进行检查评分, 通过对比师生的评价结果,找出造成评价结果差异的原因。设计结束后可开一个设计成果展示会, 对优秀设计成果进行奖励, 形成激励机制,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行为导向教学法的实施, 不仅需要学校加强教学设施和教学环境的建设, 教师也要转变教学理念, 加强实践和拓宽知识面, 提高课堂的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方法[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