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6:34
导语:在日语课程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基础日语;实践性教学
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等交流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但是,从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其所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偏弱、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等缺陷,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之所以造成这一后果,主要因为日语专业在其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教学模式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日语语法知识传授上,特别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日语课程是大学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主要科目,它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最重,基础日语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将来。因此,如何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实用型的外语人才,是摆在基础日语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基础日语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加以介绍。
一、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参与者,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机会。我在一年级的基础日语课上,在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小讲演,形成一种制度,让大家轮流进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谈谈最近的生活,或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让其他同学做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听的同学集中精神,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另外,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做问答练习,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口良好习惯的养成,又可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表达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谈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教师也可据此捕捉教学信息,改善教学方法、弥补不足之处,调整自己的教学。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听说训练始终贯穿于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过程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和“说”一直是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基础日语课堂上,教师要把听说训练贯穿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
例如在语法的讲解时,可以在黑板上举出一两个例句,然后可以采取日译汉和汉译日或引导学生自主造句的形式。如果碰到了不会说的单词,教师可以写到黑板上,在实践当中记的单词、句型会记得更牢固。另外,教师也可根据本课的语法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在问题的设计中,要由易到难,做到有意识的把已学过的单词、本课的语法点句型编排在回答中,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实用性、针对性、情景性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较好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不要片面地、孤立地去记忆那些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进日语教学之中,将语法点设计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下,为学生创造各种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新编日语》第三课“ここに鉛筆があります”,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存在句,这时可以结合场景,在桌子上、黑板上,包里放一些东西,然后让学生说出某地有某物或者某物在某地的存在句来,也可以让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新句型和助词的消化吸收,比直接讲解灌输效果好得多。知识逐渐积累以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可以做一些场景模拟教学,比如模拟和日本客商进行商务谈判的交际场景,或是模拟为日本游客做导游服务的交际场景。这样做,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学生的心理,使他们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四、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日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本语言并使用日语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语言知识外,隐含在日本语言中文化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基础日语教学讲解语法时,不但要解释语法结构,还要讲解日本人使用该语法的习惯。例如:在学到授受表达方式“~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时,“~てあげる”表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时使用,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在为地位高的人做某事时,比如为老师拿行李时说“先生、お荷物を持って差し上げましょう(差し上げる是あげる的自谦语)”这虽然从形式看用的正确的敬语,但给人不礼貌的感觉。因为这种表达有一种给人予恩惠,以恩人自居的感觉,造成了对方的负担,所以要避免使用。为了不造成失礼,应使用歉让的句型“先生、お荷物をお持ちいたしましょう”,这样,会使老师欣然接受、交际就会和谐顺畅。不同国家的人生活、风俗习惯、思维习惯都不同,要想学好日语,必须要熟悉该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进而去认识、理解在这一社会文化中形成的支配语言习惯的内在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语言的使用更符合日本方式,使交流顺利进行。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
在国内学习外语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看原版的日文电影、录像等影像资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学生通过影视剧的场面更加直观地了解该交际所适用的环境,不仅了解日本文化,同时也会对那些极具生活味的日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益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六、利用多种渠道搞活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日语教学只靠课堂上的短短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要大量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可以成立日语角,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练习口语,结交许多朋友,积极营造日语学习氛围,锻炼培养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日语演讲比赛、日语知识竞赛、日本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实践运用技能,培养竞争意识。也可以安排学生到日本公司企业参观实习,大胆地让他们参与实践,增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基础日语是大学日语综合课程中重中之重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认清当前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具备危机意识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紧密接近社会,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熟练的日语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晓静.浅析大学基础阶段日语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版),2011(5).
[2]张皓.浅谈日语专业实践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2011(5).
【关键词】商务日语 情景教学 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6-0092-02
随着中日两国的频繁交流,国内日语学习者逐年增加,日语融合于多种学科,产生了不同学科背景下的专业日语,有商务日语、IT日语、服装日语等专业日语,日语更是深入到商务活动的诸多领域。商务日语的教学需要一定的实训教学环境,可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师生可以体验商务日语的语言学习环境,强化教学双方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切实加强商务日语综合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一 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特点
商务日语课程为商务日语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日语语言与商务活动相结合,培养学习者较高外语商贸交际能力的应用型课程。其教学特点体现在:
第一,注重培养学生日语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注重培养学生对商贸知识的整体把握能力,是基础日语与商贸知识融合的教学,商务日语的语言功能模块涉及说明、劝说、肯定、否定等各种惯用表达方式,体现了商务日语的复杂性,对学生的涉外商贸实战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第二,日语学习需要逐步掌握听、说、读、写、译的各种技能,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基础日语知识后,还缺乏商务活动所必需的专业日语应用能力,需要进一步把握商务情景活动中专业日语的语感,掌握专业日语的应用技巧。如自我介绍时,基础日语的应用表现为:私は 通です。而商务活动中表现为:私は 通でございます。商务日语的表达技巧主要体现在敬语的灵活运用上,尤其应当注意的是,自谦用语与尊他敬语不能混淆,如表达“在(公司)”,自谦用语:おります,尊他敬语:いらっしゃいます。如要熟练掌握,需要在一定的商务环境中体验并反复练习,这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可以高效学习商务日语的教学方法。
第三,日语需要大量的练习以达到熟练应用的目的。商务日语的教学对师生都提出了较高的挑战。一方面,商务日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比较匮乏,国内商务日语教材、教辅资料较少,需要教师通过读原版教材、搜索日本网站等多种渠道整合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学生所处环境比较单一,更缺乏与日本人开展商贸活动的环境,这些客观因素导致了商务日语的学习复杂而困难,需要通过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提高学习商贸日语的效率,从而切实提高学生运用日语进行商贸活动的综合能力。
二 情景教学法在商务日语课程中的运用
教师通过运用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创造相应的生活情景或模拟工作环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应用所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情景教学法可以为师生创造亲切的教学环境,创造愉快的教学氛围,以其高效的教学效果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商务日语等课程。在商务日语课程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创设商务日语交际的语言应用环境,从而使学生感受商务工作的氛围,提高专业日语的学习效率,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第一,教师根据商贸工作的特点在课堂创设相应的情景,可以体现工作流程,可以展示某一岗位的工作内容,再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展示授课内容,选择与教材配套的音像资料,也可选择与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符合的教学素材,适当加以剪辑,如《商のための日本》《日本观光旅游》等,也可以选择经典的影视剧片段供学生观赏模仿,如《不毛之地》《派遣者》等。学生通过仔细地观看、跟读、会话练习,初步熟悉所展示情境中的商务语言的表现方法,模仿主人公的表情动作,增强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自觉地提高日语感受性。
第二,根据教学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可以是学生之间配合,也可以是师生之间配合等多种形式。如果是学生之间配合,需要教师做“教练”。教师指导学生扮演情景中的某一具体角色,理解所涉及的商务日语用语,掌握相关句型表达方法,熟悉相关的商务知识。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练习,进一步熟悉相关商贸领域的日语表达方式,提高日语的运用能力。如学生可以通过扮演总经理和秘书的不同角色,体会日语敬语的细腻表达。对一件事情表示知道了,总经理微微点头即可,而秘书则要边鞠躬边恭敬地回答:はい、かしこまりました。同事之间、平级之间的回答比较随意,回答:はい、分かりました。学生在直观的情景中,通过认真体验不同角色的表达方式,仔细体会不同角色的表现状态,在提高日语口语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了解了更多的日本文化习俗,提高了作为商贸人员的专业素养。
第三,教师组织学生交流学习心得,及时点评学习效果。情景模拟结束后,教师首先组织学生对比分析真实情景和模拟情景,然后讲解教学内容中涉及的重点、难点词汇与句型,巩固学生学习商务日语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效果。以《商のための日本》授课为例,如学习销售口红这一课时,教师可运用情景教学法,将教室模拟成销售公司,让学生扮演销售经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展示图表,将表示产品销售趋势变化的词汇与短语,如畅销、滞销、保持平稳等一一呈现出来,让学生认真记忆,尽量达到识记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做更高难度的练习,如在销售会议上对产品的销售前景进行预测,对销售情况进行描述,从而加强商贸语言的应用能力。最后,教师可针对每名学生的表现情况,对所陈述的内容、语言表达方式等进行对比点评,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程度,并通过督促学生做课堂笔记,写学习反思,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 商务日语有效运用情景教学法的建议
商务日语是一门日语与专业知识密切结合的课程,对授课者与学习者均有非常高的要求。该门课程需要任课教师既要熟悉商贸工作流程,又有高水平的日语表达能力。要求学习者在日语水平达到中级左右时开始学习。因此,通过情景教学法提高授课质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一堂课的成败教师起关键作用,情景教学法对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许多高职院校开展了教师顶岗锻炼,建议外派高职教师到企业进行相关岗位的工作锻炼,或通过为企业做兼职翻译等提高语言应用水平,熟悉企业的工作流程,以便在课堂顺利实施情景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第二,通过深化校企合作,引进一部分行业企业资深商贸工作人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进行实践教学,通过把专职教师丰富的高职教育理论知识与兼职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有效融合,可以有效促进商务日语的情景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把师生放到真实的国际经济社会环境中,真正进行工作实践,使师生在真实的工作情景中,体会商务日语的实操流程,使师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系统、规范地掌握工作程序,从而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提高学习效率。
关键字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校企合作;日企实务;
引言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类型已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迎来了了全速发展的新阶段,但同时,由于我国的高职教育起步晚,经验不足,教学的软硬件也十分有限,仍处于发展的初期,一系列问题和矛盾亟待解决。特别是高职教育要区别于专、精、深的本科教学模式,在课程设置与具体实施中要体现职业性、实用性、实操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工学结合,就涉及到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队伍等方面都要进行同步改革。可以说,高职商务日语教学改革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本人以《日企实务》这门课程为例展开课程改革方面的初步尝试,以期对外语类高职教育工作中职业课程的开发、实施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与领悟。
一、《日企实务》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在2013年本专业开展的对广东省部分日资企业进行的问卷调查与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企业需要的是会工作的人,绝非仅仅是会日语的人。在“企业招聘时看重的日语人才的能力”问题上,首选的是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思想修养这几个方面。与此相对应,“企业希望日语人才加强学习的内容”问题上,依次为日语专业方面、日本社会与文化方面、商务礼仪方面、计算机应用、商贸知识、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等。因此,专业过硬、善于沟通是从事日语类工作基本的条件,品行良好、爱岗敬业、抗压力强等职业素养是日企工作的必要条件。
可见,我们在培养日语人才时要“技能”、“素质”两手抓。专业课程体系的内容单是“商务”+“日语”是不够的,还应兼顾学生综合素养方面的提升。作为高职高专类院校的商务日语专业,我们不能盲目沿袭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中心的课程设置,应该密切联系广东省经济发展与日语人才就业市场的最新需求,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活动为中心,在课程体系构筑中充分体现职业化和适用性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设综合实训类课程,真正提升学生的知识应用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这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优势的体现,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筑上,也显得尤为重要。
而《日企实务》这门课程正是我们在职业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一个切入口。该课程作为学生步入日企的“学前班”,能够一定程度上缩短学生进入日企的适应期,既能为企业节省新员工培训的成本和时间,也为学生增强了自信心,是他们就业前的一剂“定心丸”。
二、课程设计理念及特色
本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的《日企实务》这门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接触日本企业的窗口。课程本着“立足就业”的指导思想和“学用结合,以用为主”的设计理念,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踏入日企工作之前能够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工作技巧,成为善于跨文化交流与沟通,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具有较强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较强竞争力的高素质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为学生的就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准备。
为此,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经过与专业指导委员会及校内外专家的反复论证,确定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工作态度”、“日企文化特点与日企经营理念”、“日企管理与基本工作”、“日企礼仪与人际交往”、“日文计算机应用”、“日企员工的职业规划”、“日企面试”七个模块的教学内容。
该课程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课程的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的特点。该课程作为本专业其他日语课程和商务课程的补充,以培养一个合格的“日企职员”为目标,紧密围绕本专业的目标职业群,如日语翻译、日语销售、日语跟单、日语文员,在企业专家的参与下分析了这些职业群的工作内容、工作特点、能力要求等,设计了强化相应职业能力的授课内容。
(二)课程的设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通过介绍日企的基本工作方式与方法、日企工作的基本规章与制度,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奉献精神和感恩之心,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通过在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内容,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对社会礼仪的学习,使学生提高了自身修养;通过以小组调研、汇总发表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体现专业课程体系的互补性。该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大,几乎涵盖了与日本企业工作相关的所有内容。为了突出重点,在课程的设计过程中,我们确定了与其它课程互补的原则,对内容进行了取舍。例如,由于同时开设了《网络办公自动化与应用》课程,故在该课程中仅给学生介绍日文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基本应用与常用计算机日语词汇,并配合开展日文打字比赛等实训活动;对于日企工作中涉及的外贸业务内容,因另有《外贸业务模拟》等针对性较强的商务类课程,故本课程侧重对外贸人员基本素养、中日商务活动中的注意事项等的讲解;
(四)授课形式多样化。通过“对话”与“讨论”的授课形式,做到“四个一”,即每次授课要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一个实例,展开一场讨论,留下一点思考;根据每个课程模块内容需要分别以教师讲授、专家讲座、学生演示、上机操作、角色体验等不同的形式实施教学,避免了传统教学教师“满堂灌”的枯燥乏味,学生对课程内容兴趣浓厚,参与积极性高,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五)教学团队多元化。课程由校内教师与企业人员、行业专家共同参与授课,根据各模块内容的需要进行分工合作,由校内专任教师讲授每个模块的基础内容,由企业人员介绍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及业务内容,并对相关模块的具体实训环节进行指导,由人力资源公司人员担任择业与就业的指导、指导模拟面试环节等。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将书本知识与企业人员的现身说法有效结合起来,加强了课程的实用性,使学生对模块内容的理解更加具体、深刻。体现了“专兼结合、双元互补”的教学特色;
三、课程的实施效果及问题
为了进一步明确该课程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总结经验,加以改进,在课程结束后我们面向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从79份有效问卷的统计结果上看,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该课程的整体设计评价为良好以上(含优秀),多数学生认为该授课内容难易适中,对于指导他们在日企工作方面意义较大,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对日企工作的兴趣,对于综合能力方面的提高也有较好的效果,总体达到了预期的授课目标。
但是,课程仍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有如下四个方面:
1.理论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不够完善。例如,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能力特长,从而更好地做出求职择业的决策,教师提供了《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作为参考资料让学生课后进行自我测试;为了让学生理解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文化内涵,教师也布置了课后调查任务,让学生针对一家日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调查,完成调查报告。但是,由于对这类课后任务的跟踪指导有限,对完成情况也没有妥善的评价机制和评分制度,导致了学生对课后任务重视程度不够,完成率低,对于学生自学能力方面的培养效果不及预期。
2.校企合作授课的衔接不够完善。一方面,学生反映企业教师的讲座内容过于宽泛,指向性不强,所讲的内容与专任教师讲授的内容联系不是很紧密,与学生关注的问题也有一定的出入,对于学生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另一方面,校内专任教师企业经验不足,对各企业和各领域中的情况了解有限,导致了在某些模块的认识上存在着偏差,校企双方一旦疏于沟通就会使授课内容产生出入;另外,企业教师的上课时间受企业工作影响较大,有时无法按照预定时间完成授课任务,也会导致授课内容前后脱节,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学生最终对于校企合作授课效果的评价不是很高。
3.教学设施不完善。尽管多媒体教室能够基本满足该课程的授课需求,但是由于计算机实训室、文化体验实训室等配套设施尚不够完备,因此对于日文计算机操作和礼仪训练环节大多止步于教师的演练;另外,在合班授课人数较多的情况下,教室的固定桌椅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训和互动环节的开展。
4. 相关教材不成熟。由于目前开设《日企实务》这类综合性实训课程的学校较少,市场上已有教材的内容与本课程的授课内容不一致,任课教师只能通过自制讲义和PPT、补充参考资料、参考书籍的方式进行授课,学生对选用的教材评价较差,使用率也较低。
除了以上的主要问题之外,课程也存在着教师是否应该全日语授课、课时量安排等等的问题,在今后的课程完善过程中也需要认真思考,妥善解决。
四、今后主要改进的方向
综合《日企实务》课程实施的上述情况,今后我们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与完善。
1. 深化校企合作,合作方式进一步多样化。目前亟需解决的是尽可能多地创造学生到日本企业参观、学习的机会,条件成熟后考虑与企业共建校企合作项目班,将有志到日企工作且符合其用人需求的学生编入“短期特训班”,以企业教师为主、校内教师为辅完成相应的训练;其次,与企业达成共识,企业内部组成相对稳定的“兼职讲师团”,将共建项目的授课列入讲师团队固定的工作内容,在课程模块及内容完善后形成相对固定的授课时间;另外,除了校企合作的形式以外,我们还应拓宽思路,学校也应创造相对宽松的条件,尝试进行跨专业、跨高校的合作课程和国际交流合作课程等多种形式,通过多角度、多层面的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2. 完善教学评价机制。针对本课程职业性的特点,应把对学生的职业适应度与综合能力的评价放在首位,因此今后应以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具体分布为:课堂表现(出勤、上课态度、课堂讨论参与度等)40% +各模块任务评价(自主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小组任务参与度、语言表达等)60%的标准进行百分制综合测评,避免优、良、中、差这样的模糊性评价;另外,除了教师的评价,还应探索任务小组成员互评的评价方式,避免部分学生在实训环节中的惰性思想,以期学生能够真正投身到学习中,体验实践的乐趣;
3. 加快实训室建设。职业课程要突出其应用性和创新性,课程内容和形式都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也就离不开必要的实训条件。根据课程需求,要在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计算机实训室、多媒体语音室等教学资源的同时,积极推进便于开展日本文化体验、模拟面试、小组讨论、商务谈判等实训活动的多功能日本文化实训室的建设立项;同时,努力开发利用校外资源,开展校企合作项目,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4. 开发配套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我们要与大型日资企业合作,专任教师要定期到日资企业进行学习、参观或挂职锻炼,及时了解企业最新的动态和用人需求,依此不断调整授课内容,合理优化利用日资企业的员工培训资料,与企业专家、兼职教师联合编写既适应《日企实务》课程又适应企业内部培训使用的校企一体化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共同制作满足课程需要的图片、音频、视频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较为直观的教学资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认知效果;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还需将参观、讲座以及学生实训情况记录保存下来,作为今后的实训参考素材。
高职教育要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任重而道远,《日企实务》课程的开发只是我们尝试着迈出的一小步。我们必须不断审时度势,切合社会、企业、岗位最新的用人需求,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重新审视每一门课程,深化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才能提高本专业的教学质量,提高教师队伍水平,实现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创出高职类日语教育的特色与优势。
参考文献
[1]戴士弘. 职业院校整体教改[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严中华.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实施[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张有声. 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M].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关键词】商务日语课程 民办高校 培养目标 实用性
一、商务日语课程存在问题的分析
近年来,开设日语专业的学校逐年增加,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却大不如前,主要原因是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从单一型人才开始向复合型人才转移。由于外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希望日语专业人才具备多种技能,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日语交流沟通能力,贸易实务能力。此外,企业在聘用商务日语专业人才时,大都根据岗位的实际需要,并非一味追求学历,更加重视的是引进人员的职业素养。由此可见一直以来我们在商务日语课程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专业定位及面向比较模糊
受到早期日语教育的影响,商务日语专业目前存在专业定位不明确,专业面向不清晰等问题。高校实际教学中很难把握职业能力和语言学习之间的关系,商务日语专业应更凸显实用性与应用性。目前很多学校的商务日语专业将教学定位在语言学习和贸易理论知识方面,定位并不明确。商务日语课程重在专业语言知识和商务实践技能的综合培养,所以如何让学生同时掌握外语贸易实务和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成为高职高专院校的首要任务,因此专业定位应倾向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实践应用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以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二)课程结构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
商务日语是一项工作技能,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故而对学生要求较高。可是目前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结构缺乏完整而系统的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组模块,商务日语专业核心课程单一且不足,所开设的课程大都是低年级基础日语+高年级国际贸易,而并非完整的商务日语体系。商务日语专业知识一般由贸易术语、贸易知识、商务礼仪、企业文化等多个部分组成。课堂讲授时必须注重多项结合,尽可能通过外语解释商务相关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经贸术语的理解、贸易知识的掌握以及语言能力的运用。
(三)专业师资群有待加强
目前商务日语专业的师资队伍都是由具备日语语言知识和商务日语知识的教师组成,可是由于教师队伍年轻化,实践经验不足,在教授过程中能力尚存在不足,目前各学校均缺乏既精通日语又具有商务实践经历的“双师型”人才。从而造成了商务日语专业学生语言能力相对较强,而商务运用能力不足,继而造成就业难或者非专业就业。
(四)教学与实际相对脱节
商务日语教学内容强调实用性,但受到很多条件限制,目前商务日语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也大多是采用口头讲解的形式,而很少凭借诸如贸易实务涉及的单证票证等内容实物进行相关内容的教学。几乎没有实际实务操作的机会,对于商务谈判,商务礼仪更是“纸上谈兵”,所学内容无法运用于实践,更谈不上灵活。教师讲授贸易流程也仅限于口头讲解,学生无法直观的切身的感受到实际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二、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方案及实施
(一)明确商务日语课程的面向与定位
高职高专院校的商务日语课程,应考虑到我国普遍商务日语零起点教育的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要注重“应用型,实用型’,人才培养的方针,商务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将来主要以日语作为交际手段,从事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因此,商务日语专业的从业人员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考取条件占优的一至二门商务类日语职业证书,包括日语国际能力考试证书,SBJT,外贸跟单员等。鼓励学生积极根据自身爱好选择相关行业,进行自主实习或自主创业,开展贸易实务的运用。
(二)落实课程培养目标
就当前就业情况来看,商务日语应用岗位是工作范围及相应条件限定性都非常强的岗位,日资企业或对日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报关、跟单、翻译等工作岗位应是商务日语专业的市场指向,根据该专业现状,商务日语专业应将着眼点放到适合社会需求的具备日语语言基本能力和商务日语运作能力的“双栖型”的人才培养上,突出商务日语相关的翻译及贸易谈判等强化训练,培养相关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基础的商务日语人才为主要目标。我们应该从一年级开始系统讲授商务日语相关知识,大幅度地增加实践类课程的比例,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性教学,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实际运用的训练,着力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运用语言工作的能力,针对具体课程采取多种教学模式如课堂翻译,模拟谈判,视频作业(会话)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学到知识,掌握知识,将所学内容运用到实践中。
三、修订并完善课程培养方案
(1)根据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的需求情况,在明确专业的基础上,结合校内外的实际将课程改革放在首位。强化学生在校所学知识体系的基础性和针对性,调整商务日语课程与其他专业课和基础课的比例。高校应深入研究本课程所涉及的就业岗位现状和工作任务,明确课程所需达到的目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等各项基本要求。
(2)对于商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突出商务日语课程与商务日语会话、日语外贸函电、商务日语文书及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等课程的前后衔接与课时比重。商务日语教学不仅仅是通过日语传授商务知识,同时也应是企业文化和商业文化相结合的教学。
(3)课程设置中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在课程设计上尽量避免纯理论型的授课方式,多理论联系实际,多采用分组讨论,实用场景模拟等多样化的方式加强课程内容的趣味性与实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结语
应用型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是一种综合素质的培养,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是纯语言的训练。因此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培养目标。高职高专院校应以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参考文献:
【关键词】翻转课堂 基础日语 新型模式 自主学习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上的一个山区学校――林地公园高中。因学校位于山区,有些学生有时因无法及时赶到学校而错过课堂,赶不上教学进度,老师们对此颇为无奈却又束手无策。直到2007年夏天,学校的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开始尝试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声音,随后将演示文稿与声音结合的视频到网上,借此来帮助无法及时赶到课堂上的孩子们补课。两位老师在以后的日子里不仅通过视频教学帮助补课的孩子们,更具创造性的将视频讲课作为孩子们在家自主学习的基础进行预习。这种在课堂上的大胆改革受到了学生与老师的欢迎,视频教学模式被其他老师纷纷效仿采纳,掀起了课堂教育变革的风暴。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及特征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就是指打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转换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在课前依照教师制作完成且到网络上的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将疑问在课堂上老师与同学沟通讨论,从而促进师生互动,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
(二)翻转课堂的特征
(1)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传统教学课堂上教师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在翻转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转变成为了更贴近学生的学习指导者与促进者。这就意味着教师在新的教学课堂上会给不同同学进行不同的答疑指导。所以新型教学课堂上,不仅学生们面临着适应接受新教学模式的挑战,教师们同样面临着拓展知识面广泛程度等其他方面的巨大挑战。
(2)学生角色发生改变。翻转课堂以视频教学为基础,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它不仅不同于学生只是被动的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局限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也不同于现代社会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完全自主独立的学习模式。翻转课堂是学生有一定的自主独立性但同时又能够和老师同学共同探讨,需要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深度知识课堂。
(3)课堂教学时间被重新分配。较之于传统课堂教师单方面讲授占用大量时间的情况,翻转课堂更多的时间是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流讨论,以及教师的答疑解惑与补充说明。同学们通过课前的视频预习不仅可以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更能培养合理安排时间的好品质。
三、翻转课堂的成功案例
(一)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
2011年秋天,美国明尼苏达州斯蒂尔沃特市石桥小学开始实行翻转课堂教学试点计划。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回家观看并学习了老师提前做好的教学视频后,在课堂上就会有充足的时间完成作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进度观看视频,自主完成测验;而老师会将测验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并因此了解到学生们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所重点的指导学生。
(二)伟谷州立大学数学实验课
翻转课堂不仅在小学教学中取得了成功,它也逐渐走进了大学的课堂教学中。伟谷州立大学的罗伯特副教授在他的实验课上对大一新生采取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每名同学都需要申请一个博客账号,随后罗伯特副教授将他借助录屏软件录制的时长约6至8分钟的主题视频到博客上。在课堂外,学生通过观看他的主题视频从而对要学习的主题内容有个整体性的了解。学生根据罗伯特副教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及自主测验。
(三)重庆聚奎中学
与国外翻转课堂有异曲同工之妙的重庆聚奎中学根据自身情况,研究出适合本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教师们集体备课制作出最满意的导学案,然后让学科组代表录制5至10分钟的精讲视频,上传到“校园云”服务平台。学生们可以使用平板电脑作为自己的学习终端,自主通过观看导学案进行独立学习,并完成网络平台上的测验。教师通过测验结果了解到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以此对课堂教学进行恰当的调整。
四、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实施的优势
(一)设备条件
翻转课堂的开展需要电脑等硬件设备,现在大学生几乎每人都有笔记本电脑,并且学校提供各种便捷的方式可以随时随地上网。而且大学生与中小学生相比更具有自控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大学生可以在网络平台上观看完教学视频后,独立思考完成教师的测验任务。
(二)时间条件
多数学生在高中时期的学习生活都是快节奏的,学习和生活充满紧张。但是,进入大学后,轻松的大学生活,充裕的活动时间,使得大学生们可以自由的选择时间段学习教学视频,有充裕的时间思考与教学视频相关的内容,并且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进行讨论。
(三)学科条件
语言的学习必须要有师生间思想上的交流,情感上的沟通。学生们在学习教学视频时可以更深切的感到教师的情感变化,避免了在传统课堂上因人数众多教师顾及不到某些同学的状况的发生。并且同学可以在观看视频后对感兴趣的方面自行收集资料,在课堂上与老师与同学共同交流讨论,加深对主题内容的理解。
(四)师资条件
高校教师多为硕士、博士等拥有高学历的优秀人才,他们有足够的能力录制出高质量的教学视频供学生自主学习。
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录制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
从各种成功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视频大多在5至10分钟,所以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每次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针对性强、条理清楚、短小精悍的教学视频便于学生们日后复习及保存。时间控制在学生们可以集中精力的一个时间段内,使学生们在精力集中的状况下轻松愉快的享受知识带来的快乐以及视觉带来的冲击。例如,在录制授受动词的教学视频时,可以采用手势法,通过手势及简单的语言,清晰明了、直接了当的讲解出7个授受动词的使用方法。
(二)教学信息清晰明确
在录制日语教学视频时要尽量避免干扰事物的出现,保证视频录制的质量。教师在针对某一主题录制教学视频时,不仅事先要做大量准备,录制过程中更要保证流畅自然,尽量减少转移学生注意力之类的失误出现。例如,萨尔曼?汗所录制的视频中只有他的一只手是整个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事物,不必要干扰信息的缩减,实则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便利。比如在讲指示代词“これ”“それ”“あれ”时,最好的教法就是直接教学法,即采用各种教具自然导入,顺畅讲解,灵活练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录制视频之前准备好粉笔、书包、钢笔、书等教具,并提前进行分类,这样录制时可以信手拈来,不耽误录制进程。
(三)重新构建课堂进程
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模式中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进而改变了课堂的进程。传统教学中教师把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学生在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后加以理解从而达到内化的目的,将知识转化为自己所有。但大多数学生在知识的转化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又没有解惑的途径,因而对知识总是一知半解,无法在学习过程中达到良好的效果。翻转课堂改变了这种课堂进程,在日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在此基础上再进行补充说明,使得学生能够有更深刻的理解。
(四)教学视频后附带测验题
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视频后的测验题检验学生对主题内容的理解程度,从而以此为基础调整课堂内容。但是,测验题数量不宜过多,避免学生们不能及时完成而造成双方困惑。语言学习需要具备大量词汇及句子的积累才能出口成章。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背诵大量的范文,方可熟能生巧,他为己用。而教师课堂上检测学生背诵情况太浪费时间,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可以让学生课后录制视频,将背诵视频发给教师,教师利用课下时间逐个检查,针对学生的错误发音第二堂课上进行纠正。
六、结语
综上所述,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在国外被广泛应用后,在国内学校也逐渐盛行,并获取成功,可见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型较强。日语教学中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8).
[2]朱宏洁,朱.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关键词 基础日语 教学法 能力
近年来,日语学习受到许多人的青睐。目前,我国的日语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受各种因素的限制,依然有待改善。作为主干课程的基础日语该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也被广为关注。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看到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对如何进行课程改革进行了探讨。
一、目前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目前在基础日语课程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①单词②语法及句型③文章④练习。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模式还是被多数学生所接受的,但在教学环节中也呈现出了一些问题,例如:
(一)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较差。在传统教学中,更多的时间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这造成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己支配的时间少,长时间以来学生就不愿意加入到教学环节中来。同时,也使得部分学生对课堂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加重,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二)授课形式单调、无趣味性。传统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但是长时间采用固定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觉得课堂形式单一,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这也导致课堂气氛过于沉闷,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三)忽视了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在外语的学习中,听、说、读、写、译这几方面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在基础日语的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是受到课时较少、缺乏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很少应用所学知识。部分同学虽然擅长写作,阅读等,但口语、听力始终进步缓慢。
(四)师生间的互动交流较少。师生间的互动有助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也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是因为学生水平不同及教学进度的影响,部分教师只是完成了教学工作,而忽视了师生的交流。
二、基础日语课程教学方法的探讨
(一)多媒体教学法。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到了教学环节中。多媒体教学能用生动的画面、新颖的风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的效果。而目前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难以客观、及时、正确的了解日本社会和日本文化等,如果我们将多媒体运用到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中,就能让学生及时了解到日本最前沿的信息,同时也能使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在学到《新编日语》第一册第十八课《料理》的时候,我们可以以图片、文字材料等形式向学生介绍日本料理,以便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更加深刻、形象的印象。
(二)互动式教学法。
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目前课堂现状来说学生的“学”这一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激活。为了巩固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提问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必要手段,也是学生练习听力和口语的良机。
互动式教学并不只是教师“教”和学生“学”,我们为何不尝试着创新呢?我们试想一下,如果让学生换位到“教”这一个环节上,将会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是不是也能认真备课,认真查找各类资料呢?带着种种疑问,我们尝试在二年级学生中做了一个学生“教”的模拟教学。我们让2个同学主动来承担起老师这个角色,并积极认真的做了准备工作,而其他同学对于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也是颇有兴趣,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快乐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也是我们教学的目的之一。而如何提高活跃课堂气氛也是让教师头疼的一个问题。我们认为要活跃气氛,首先师生之间必须要有良好的关系,另外在课堂中可以以多样的教学形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一)游戏教学。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这样的形式,来丰富教学手段、巩固教学效果。比如,在大一年级学生中我们可以以单词接龙这样的形式,来加大学生的词汇量。
(二)情景教学。
通过长期的实践教学,我们注意到很多学生不能很好运用学过的语法、句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认为情景会话是一个不错之举。学生按小组,运用所学的知识等做情景会话。在会话结束后教师应该认真点评,让学生及时认识到会话中所出现的错误,避免再发生类似情况。
当然情景教学我们不能只局限于情景会话,我们还可以根据学生基础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例如:演讲、辩论等。
三、注重课堂外的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课后听、说、读、写等练习是必不可少的。除此以外、我们也应当鼓励学生多与外教交流、多参加日语文化节、日语演讲大赛、日语作文比赛等,这不仅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锻炼学生用日语进行沟通的能力。
而学生组织的日语俱乐部,定期召开的日语交流活动和日语系举办的日语综合能力竞赛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总之,基础日语作为一门为高年级学习奠定基础的综合型课程,我们一定认清其课程特点,根据教学实际、学生实际等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基础日语教学发展。
参考文献:
>> 高职高专英语专业英语语音课程教学大纲设计研究 高校日语专业低年级精读课程教学方法的改善 浅议意大利语语音课程设置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语音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语音课程教学设计探索 体育英语专业语音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对大学非英语专业引入英语语音课程的研究 英语专业语音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小学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论小学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的建议 小学英语低段语音课如何设计的问题和策略 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 城市规划专业低年级建筑设计课程特点分析 谈低年级语文作业的趣味化设置 师范专科院校中的英语语音课程研究 高职商务日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校内实训教学探讨 浅议英语专业低年级英语语音教学改革 大学低年级日语泛读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在日语语音课堂上的实践 西班牙语专业低年级泛读教材的选择和使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参考文献
[1] 邹洁.浅谈日语教学中名词声调的问题.文学与艺术,2010.2(1):247-248.
[2] 余弦.日语基数词的声调.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9(4):23-29.
[3] 张军.日语声调教学初探.经济与社会发展,2004.2(4):187-189.
[4] 高淑娟.教学方法探讨之日语语音课.商情,2010(20):9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122-02
引言
“商务日语场景实践”课程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入学以来,在第一个实践学期实施的实践类课程。本课程基于CDIO教育教学理念进行设计,通过商务环境下的场景演练与模拟,旨在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商务礼仪,同时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在简单的商务场景中能够听懂基本的商务日语会话,并能用适当的日语进行准确的表达与交流。通过CDIO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中做、做中学”和“项目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语言沟通与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思辨能力。为后续的实践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以“商务日语场景实践”课程的设计思路与实施过程为例,以期能够抛砖引玉,为同类院校的商务日语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一、先行研究
周林娟(2009)指出商务日语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应用型交叉学科,是指在经贸、投资等商务领域中的语言应用,是开展商务活动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主要培养三种技能:商务技能、语言交流技能及跨文化沟通技能。郝卓(2013)通过企业调查指出,企业所重视的商务日语人才的职业能力素养的前三位是“学习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际能力”。企业希望职员具有自我成长意识,注重对未接触的职业知识技能、企业文化的再学习。王琳(2011)针对商务日语课程改革指出商务日语在我国还是一门年轻的课程,需要在理论提升、教学实践以及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不断地研究和探索。
可以看出,目前商务日语教学还处于起步阶段,同时社会和企业对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日语教师,如何能够结合社会与企业提出的要求研发更合适的教材,如何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商务日语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很多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讨与实践。
二、课程的O计思路
根据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1321”的学期设置,“1321”学期设置是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的特色之一,所谓“1321”是将一个学年设置为三个学期,两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实践学期,即:1个学年=3个学期=2个理论学期+1个实践学期。这样设置的目的为:两个理论学期强化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实践学期进行项目模拟实践,实践学期既能够检验理论学期所学,又能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融入到实践中,从而更加有效地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
日语专业三个实践学期设置了三个实践课程,三个实践课程遵循一体化设计原则,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单场景到复合场景,再到综合演练,掌握的知识层层递进,培养的能力逐步提升,即:场景一流程一综合。具体为“商务日语场景实践”、“商务日语流程实践”和“商务日语综合实践”。“商务日语场景实践”这门课程设计思路为:教师通过案例介绍和演示商务场景,指导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场景任务用日语进行模拟和演练。整个教学实施过程总“以学生为中心”,通过项目教学法进行模块化教学。教师在课上与课下起到的均是引领者和指导者的作用,最大化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与能力培养
“商务日语场景实践”课程的教学目标为:基于大一学年两个理论学期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商务环境下的场景演练与模拟,通过商务环境下的场景演练与模拟,旨在使学生在了解日本的商务礼仪,同时加深对日本社会文化的理解,在简单的商务场景中能够听懂基本的商务日语会话,并能用适当的日语进行准确的表达与交流。课程培养的能力按照专业能力、素质能力和应用能力具体分解如下:
专业能力:
(1)理解商务日语基础知识及相关基础词汇和语法;
(2)理解日本社会文化背景、行业知识及企业文化;
(3)运用商务礼仪、企业文化以及日语知识进行商务场景的表达,如:人物介绍、日常寒暄、电话联络、商务互访等场景。
素质能力:
(1)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协调能力;
(2)具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认真自觉的学习习惯。
应用能力:
(1)能够分析和理解任务,并根据任务内容进行团队分工;
(2)能够根据任务设计相关的商务场景内容,并具有一定的创造力;
(3)能够发现问题,并能够将已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具体问题;
(4)了解商务场景的模拟和展示的知识与流程,能够完成实战演练。
四、教学设计
本课程为40学时,使用CDIO工程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商务日语场景实践》,此教材属实践类教材,专门为初级商务日语场景相关教学量身打造,通过企业调研和企业专家指导,确定企业工作中最常用的商务场景,由中日教师共同编写。以此教材为参考,该课程的实践教学流程主要分为以下环节:
热身训练:通过提问、讨论的形式,将学生带入到学习中,培养口头表达和创新能力。
听解训练:通过听音频寻找关键信息,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听解能力。
记忆训练:通过将工作环境中经常使用的日语进行分类、归纳和记忆,培养总结归纳的能力。
会话训练:通过听会话和发表会话,感受工作场景中的日语使用语气、技巧等,培养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了解企业文化的能力。
改错训练:通过阅读日语表达有问题的小文章,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翻译训练:通过翻译练习,培养良好的日语书写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总结训练:通过对知识点总结,培养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
实践任务:通过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组建有效团队、口头表达和人际交流等能力。会话训练是教学设计的重点部分,此部分精心设计了“即兴会话”环节,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思辨能力。下面以其中的一个商务场景“人物介绍”为例,进行简单介绍。
(1)教师设定即兴发表内容,提供以下四个训练场景:
①新员工向同事做自我介绍的场景
②领导介绍新员工,新员工自我介绍的场景
③新员工与老员工间的寒暄及自我介绍的场景
④新员工与部长间自我介绍的场景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个商务场景的会话演练,教师进行指导和答疑;
(3)教师从以上四个场景中,随机抽取一个场景,让学生进行即兴发表;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时引导学生回顾已模拟的商务场景,进行自我剖析,教师对易错问题进行讲解与说明。
五、教学实施与组织
基于CDIO教育教学理念,采用演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练习教学法、自主学习法等教学实施方式。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商务场景中的各项任务,真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教学充分利用商务日语情景模拟教室,以小班授课的形式进行组织与实施。为了实践教学的授课效果,采用由企业经验的中日教师相互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中国老师主要负责实践的指导,日本教师主要负责企业相关知识的讲解和语言的指导。班级学生被分成5-6组,每组4-5人,课上进行分组练习、讨论、展示,课下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及创作演练。
六、考核与评价
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评价体系做保障,才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实践学期教学的独特授课形式,为商务日语场景实践课程制定了相应的客观、合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该课程的考核由两部分构成,即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占60分,由课堂小组和个人的表现以及商务场景展示组成,商务场景展示的考察为四项内容:①商务场景的内容;②口语表达;③商务礼仪;④创新性。终结性考核占40分,为商务场景综合展示,考察为五项内容:①综合商务场景的内容;②口语表达;③商务礼仪;④创新性;⑤团队合作。
针对商务日语场景的展示环节,进行组内自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组内互评是由展示小组针对本组的演练和展示情况进行自评,组间互评是由其他小组根据评分标准对展示小组的展示情况进行评价,教师评价是教师针对每组的准备情况、内容、展示情况等进行全面评价。从结果来看,“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相对合理,更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学生课下认真准备,激发学生的展示热情,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商务日语;培养方案;BPO;计算机应用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1-0190-02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面向对日BPO(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业务流程外包)业务非常普遍,这些从事BPO业务的公司目前急缺的是既具备熟练日语又精通计算机数据处理和操作的复合型人才,然而,普遍的问题是,不论是本科院校还是高职院校,大都只侧重其中的一个专业方向培养人才,而忽略了对日BPO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规格,其结果是企业招聘的人才需要重新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也制约了BPO业务的开展。因此,如何制定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日语能力为主线,将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融合在整体培养方案中,比如开设IT日语、日语Office等日语版的数据处理软件等课程,实现对日BPO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高职院校商务日语BPO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目标可概括为:培养对日BPO服务外包企业日文数据录入员、日文数据校改员、日文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员等;培养熟悉对日BPO业务流程,熟练掌握日文版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日常办公软件,具有扎实的日语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具备日语与IT应用技术复合型BPO技能。从以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可以看出,BPO作为现代服务业,不仅要求具有熟练的日语交流、阅读(特别是IT日语)和书写技能,还必需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双语(中、日)应用软件的操作技能,正所谓“没有IT技术就没有BPO”。如何提高对日BPO人才的计算机日文数据处理能力,日文IT软件应用能力,一直是本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重点课题,也是教学组织实施的难点,需要采取多种途径,设计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的学习与训练,方能培养出对日BPO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二、对日BPO符合型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组织实施
1.对日BPO就业岗位的分析。目前,通过对大连、青岛等城市BPO企业的调研分析,企业对日BPO接包量很大,项目比较多,其业务岗位大体包括:日文数据处理、日文软件测试、日语呼叫中心、日文IT系统运维等,这些都是人力密集型的岗位,对BPO人才的需求比较旺盛,这对高职院校日语专业的改革、人才培养的修订提供了机会和依据。
2.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复合型人才能力结构的设计。笔者经过多年从事对日BPO计算机方面的教学实践和在对日BPO企业学习与训练中总结出一些对日BPO教学的经验,由于对日数据处理业务量比较大,企业急需大量即精通日语又具备熟练操作计算机日文操作系统和数据处理软件的BPO复合型人才,因此,针对本专业学生就业和市场需求特点,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迫切需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在保证日语课程设置的前提下,需要开设有关计算机应用软件技能、数据录入操作技能和办公软件的课程,其能力结构要求如下:①日本语(要求达到N3/N2以上水平);②IT日语;③双语(中、日文)Office办公软件;④日文数据快速录入系统(日文数据处理软件);⑤BPO业务流程管理(与BPO发包方,客户一般是日本公司,进行会计对接、人力资源管理、采购、业务协调等内部业务流程管理)。
3.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计算机技能培养措施。由于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的学生对就业领域的理解不够,在日常学习中更加关注对日语的学习,而轻视对IT技术的学习,因此,要培养对日BPO复合型人才,必须科学的设计教学计划,分阶段、多措施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方面的应用技能。①技能认知阶段,由于学生计算机软件应用基础比较薄弱,在第一学年,主要进行计算机通用性基础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常用软件的操作能力,由于这个阶段学生的日语能力不够,因此,计算机应用操作使用中文平台和软件,并要求考取某个级别的计算机等级证书。②技能加强阶段,经过一个学年的基础学习,学生对未来的就业领域也有了更清楚的认知,学生对BPO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技能要求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因此,学生对IT技术的学习更加重视,并表现出强烈的学习需求。因此,在第二学年,除按照教学计划完成有关IT专项教学和实训外,将计算机应用与日语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开展课外第二课堂,目的是训练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日语,又要学习和训练日文IT应用技术,以适应未来BPO岗位的要求。③技能提升阶段,经过两个学年的系统性学习,学生日语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基本上掌握了日文计算机操作技能、日文软件应用技能。在第三学年,教学计划要与BPO企业对接,根据BPO企业对人才需求规格,制定全面系统的培养方案,将BPO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专用日文数据处理软件等内容嵌入到教学实践中,并由企业对学生提前进行岗前培训、BPO业务流程培训、操作软件培训等。该阶段教学组织可以按照企业岗位需求,采取校内集中实训、校外顶岗实习等形式,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授课和实训指导,该阶段的特点是:就业岗位明确、岗位对技能要求层次清楚、实践性实用性强,实现学习、实习、就业一体化管理。
4.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以上三个阶段学习规划设计,商务日语(BPO方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采用“1+1+X”模式,其中,第一个“1”为日语能力模块;第二个“1”为BPO专业技能模块;“X”为顶岗实习企业定制模块。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组织实施如表1所示。
商务日语专业BPO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和实施需要完善相关教学条件,一是具有日语和IT技术能力的复合型师资,这是实施教学计划的关键和瓶颈,由于BPO作为比较新的产业,这方面的师资比较少,需要对日语专业教师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分别培训,以适用对日BPO有关双语课程教学、双语计算机应用操作等要求;二是教学组织与实施要与BPO企业密切结合,因为BPO企业的业务流程具有独有的特点,因此,学校必须与企业开展深度耦合,让BPO业务流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实习和就业;三是建立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专业训练的硬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