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翻译器

时间:2023-03-06 15:56:39

导语:在翻译器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翻译器

第1篇

康・斯洛波奇柯夫教授正在研制一项最新技术,能够“翻译”草原上土拨鼠的叫声,该技术将最终用于与其他动物之间进行沟通交流。

斯洛波奇柯夫教授解释称,他正在使用一种新型人工智能软件来记录草原土拨鼠的叫声,之后分析这些叫声,将其翻译成英语;甚至能够详细地分析出草原土拨鼠当前所面临的威胁,例如描述一种褐色身体的郊狼正在快速接近并威胁着它们。

在过去30年里,斯洛波奇柯夫分析了草原上土拨鼠的行为,他指出,我们的最新技术能够设计一种手机大小的特殊装置,使我们与宠物狗和猫进行谈话。因此,当宠物狗吠叫时,该装置或许会翻译为:“我希望今晚吃鸡肉!”当宠物猫发出“喵喵”叫声时,或许会翻译为:“最近你不能清理我的窝!”

斯洛波奇柯夫评估称,未来5~10年将真实研制出这种“宠物翻译器”。如果这项技术成为现实,它将改变世界。目前,美国40%的家庭饲养宠物狗,33%的家庭饲养宠物猫,这些家庭至少有一只狗或者一只猫。

由于人们无法理解宠物的行为特征,每年至少有400万只宠物狗最终选择了安乐死。这主要是由于人类与动物之间缺乏交流沟通,人类和动物无法听懂彼此之间的语言。一旦人类与宠物建立起交流沟通渠道,他们将真实理解动物的生活、呼吸和思维,这将给饲养宠物的家庭带来很大的变化。

隐身0.00012秒的“时间空洞”

科学家研制出一款新型设备,它可以打开一个十分短暂的“时间空洞”,如果我们将一段需要隐藏的信息置入这个“时间空洞”中,那么就可以实现秘密传输。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认为这个“时间空洞”可达到隐身的目的,不仅可用于秘密信号的通讯,也可以创造一个极短的隐身时间。那么“时间空洞”能持续多久呢?研究人员给出的答案是0.00012秒。也就是说,如果你需要进行一件彻底不让他人知晓的事件,那么就应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不仅可以隐身操作,也可对信息进行保密。

第2篇

关键词: 杨宪益 翻译活动 翻译思想

引言

中国文学作品的译介要求译者需要具备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和对中外文化精深的造诣。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学贯中西、译作等身,与妻子戴乃迭的伉俪情深、精诚合作更是中国翻译史上的佳话。2009年杨宪益去世,但是人们对他的研究没有停止反而越发蓬勃,足见他在中国翻译史中的地位之重要,影响之深远。

学者李洁从翻译认识、翻译取向和翻译理想三方面对杨宪益的翻译思想进行了概述;学者付智茜立足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翻译生涯,对他们的翻译精神进行梳理。本文从杨宪益的生平为切入点,以他的翻译活动、翻译思想为主线,对杨宪益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探究,以期达到对翻译家杨宪益更进一步的认识。

1.杨宪益翻译活动概述

1.1杨宪益生平简介。

杨宪益(1915―2009)生于天津一个银行世家,是中国当代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文化史学者和诗人。1936年留学牛津大学默顿学院,结识了自己未来的人生伴侣――英国姑娘戴乃迭(GladysYang),两人相知、相恋。1940年,杨宪益与戴乃迭毅然回到当时战火连天,动荡不安的祖国。“”中,夫妻二人含冤入狱,直到1972年才被无罪释放。然而,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的独子杨烨由于受到“”时父母入狱的严重打击,患上了精神病,在英国治疗期间自焚身亡。戴乃迭自此郁郁寡欢,身体健康每况愈下,停止了翻译工作。1999年,戴乃迭与世长辞。2009年9月,中国翻译协会授予杨宪益“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杨宪益也是继季羡林后,第二位获得该奖项的翻译家。2009年11月23日,杨宪益在北京去世。

1.2杨宪益的主要翻译活动。

杨宪益自小就跟着他的启蒙老师魏汝舟老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及其他中国传统典籍,打下了扎实的国学基础。中学毕业时,他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大学外文系二年级的水准。杨宪益深厚的国学造诣和文学功底为他以后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宪益的翻译生涯长达半个多世纪,可分为四个阶段:业余译者阶段(约1936―约1943)、职业译者阶段(约1943―1952)、译作高产阶段(1952―1972)、功成名就阶段(1972―约1986)。

1943年起,杨宪益开始了职业译者生涯。他受邀来到当时的国立编译馆工作,负责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他和戴乃迭一起将大量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翻译成英文,打破了长期以来英文作品汉译占据翻译界主流的局面,开创了我国中文作品英译的辉煌时代。

1.2.1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翻译

杨宪益24岁时,就按照英雄双韵体的格式翻译了屈原的经典之作《离骚》。后来,他与戴乃迭一起翻译了《唐宋诗歌文选》、《资治通鉴》等古典文学作品;《鲁迅作品选》、《屈原》等现代文学作品;《长生殿》、《关汉卿杂剧选》等古代戏剧;《打渔杀家》、《秦香莲》等现代戏剧;还有现代歌剧《刘三姐》、样板戏《智取威虎山》等共百余部作品。在欧美各大图书馆里,他的译作排列整齐,十分壮观。学界慨叹,杨宪益几乎“翻译了整个中国”。

1.2.2对外国文学的翻译

杨宪益还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直接将希腊文和拉丁文原文作品译成中文的专家。他译介了大量的英国文学,古希腊、罗马文学作品,如《奥德修记》、《卖花女》、《圣女贞德》、维吉尔的《牧歌》、普劳图斯的《凶宅》、阿里斯托芬的《鸟》等,为外国文学作品中译作出了巨大贡献。

1.2.3其他翻译活动

1952年起,杨宪益担任英文版《中国文学》杂志主编,负责杂志的选题、翻译、审稿、编辑等事务。1978年,为了使西方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中国当代及现代文学的发展,杨宪益主持出版《熊猫丛书》,向国外读者介绍中国文学作品,打开了国外了解中国文学的窗口。这套丛书包括《诗经》、《三国演义》等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以及巴金、沈从文、孙犁等人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

2.杨宪益的翻译思想

2.1对翻译中“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的看法。

“可译”与“不可译”问题是存在于古今中外翻译界的一大问题。杨宪益对这个问题有自己的见解。

杨宪益认为翻译是沟通不同民族语言的工具,不同地区或国家的人都是人,人类的思想感情都是可以互通的,因此一切事物都是可译的。

同时,杨宪益又认为文学翻译中的意象是不可译的,因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联想是不同的,不同的语言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运用一切方法解决这一困难,比如,加脚注或文内解释。如果译者实在无能为力,那么只能牺牲一些原文的意思。

2.2对翻译中忠实和“信”的理解。

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说:“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马祖毅,2004:377)信是忠实,达是通顺。杨宪益认为没有人提出比严复的“信达雅”更准确的理论,因此他始终把“信达雅”作为自己翻译的最高标准。“我们必须非常忠实于原文。”他强调的忠实是忠实于意义。“把原文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尽可能使译出的意义接近原文。”(任生名,1993:34)因此,杨宪益主张“直译”,尽可能忠实地传达原文的意思。同时杨宪益还强调忠实于原文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这对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对外国读者全面了解中华文化至关重要。

2.3认为翻译中的“历史距离”可以消除。

在翻译时,尤其是在进行古典文学作品的翻译时,存在“历史距离”,即原作与当下译者所处的时代之间的距离。杨宪益认为这一现象是可以消除的。

首先,杨宪益认为译者可以设身处地。这里,设身处地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译者将自己置于作品的历史时期,二是译者再回到今天读者所处的时期。只有深刻感知二者的思想,才能忠实理解并传达原作的意义。只要译者能够对原文有正确透彻的理解,就能翻译出恰当的译文。

其次,杨宪益认为人性的共同性和文化认同可以消除“历史距离”,而这也正是翻译的基础。他认为人们之所以会对个古典诗歌赞叹不已,正是因为它们都是杰出的诗篇。同时,杨宪益认为诗也是可译的。但是,翻译毕竟是翻译,而不是原作。所以杨宪益并不认为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可以被彻底消除,翻译外文作品时可以多保留一点异国情调。

3.杨宪益的翻译事业取得成功的原因

3.1深厚的中西文化积淀和语言能力。

作为一名译者,只掌握一门语言是远远不够的,优秀的译者应该熟练掌握至少两种语言技能。不仅如此,译者还应当对目的语使用国的文化、民俗、语言习惯都有清晰的了解,这样才能达到对原文最贴切的理解,翻译出最准确的译文。杨宪益就是这样一位翻译家,他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都有深厚的积淀和理解。他的译作语言流畅通顺,简洁生动;翻译方法灵活多样,又以直译较多;思想内容忠实于原著,表达准确,理解深刻。

3.2强烈的爱国之情,广泛的兴趣爱好。

在杨宪益所有的译作中,中译英的作品占了大半,这与他的翻译理想:将中国优秀的文学作品介绍到国外,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的传播是分不开的。为了做好翻译工作,杨宪益做了大量文史考证工作,广涉中西文化和文学交流史,足见他的翻译和传播中国文化之志。这种强烈的爱国情怀促使他在动荡年代义无反顾回国投身革命运动,并且成为他从事中国文学经典作品英译工作的动力和根本目的。而杨宪益个人则比较喜欢历史研究和古希腊、罗马文学。为了更好地学习古希腊、罗马文化,他独自一人去英国留学。后来,他根据自己的兴趣翻译了许多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因此他的翻译成就在整个中国翻译史上是前无古人的。

3.3中西合璧的密切合作。

杨宪益能取得如此辉煌的翻译成就,与他的妻子戴乃迭的帮助与合作是密不可分的。戴乃迭不仅是一名英国人,而且接受过正规的中国文化教育。夫妻二人对中英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其他译者更加深刻准确。在进行翻译工作时,杨宪益和戴乃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杨宪益看来,有了戴乃迭的帮助,似乎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翻译的。就连中国的《楚辞》也不例外。他们一起将中国传统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百余部作品翻译成英文,同时还将国外优秀的文学作品译介到中国,这种夫妻合作的翻译模式成为千古之“绝唱”。(付智茜,2014:45)

3.4严谨敬业,淡泊谦逊。

杨宪益和戴乃迭对翻译工作是极其严谨的。他和戴乃迭对所译的作品通常会修改多次,对一些字词的翻译反复斟酌,力求忠实的传达原作的意思;在面对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复杂和跨文化的障碍,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解决,比如增加脚注或在文中加入一些原文没有的词。

杨宪益夫妇对名利看得很淡。杨敏如曾问戴乃迭:“除了工资,你另外还有稿费吗?”回答却是:“我在办公的时间做翻译,已经拿了工资,为什么还要拿稿费呢?”(杨敏如,2000:23)名利于杨、戴夫妇,就像浮云一般,他经常说翻译就是自己的工作。他经常跟别人说,“我也没有什么事情可做,就是翻译点英文而已”,并谦称自己是“翻译匠”。

结语

杨宪益译作等身,学识渊博,他和戴乃迭对中国文学作品的英译和对外国优秀作品的汉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迄今无人能及。杨宪益的翻译活动和翻译思想影响和启迪着国内翻译界的工作者和后进者。他们高尚的爱国之情、严谨敬业的工作态度、自身良好的语言文化修为和对功名利禄的淡泊都向我们展示了成为合格的译者所具备的条件,同时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语言文化素质,遵守译者道德规范,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略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付智茜.翻译家精神研究[J].上海翻译,2014,(3):45-47.

[2]蓝颜.他翻译了整个中国――记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J].国学,2010,(31):30-32.

[3]李洁.杨宪益的翻译思想研究[J].文艺评论,2012,(469):112-113.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4.

[6]任生名.杨宪益的文学翻译思想散记[J].中国翻译,1993,(4):33-35.

第3篇

关键词: 范式 翻译研究 跨学科性

一、引言

范式(paradigm),作为理论术语,主要阐述每一个科学发展阶段所呈现的特殊内在结构。从本质上讲,范式是一种理论体系,是一个科学发展阶段的模式。这样,科学的发展就呈现为一系列范式的更迭。自美国哲学家史家托马斯库恩提出这一理论,各个领域研究者以此为研究纲领,展开了具体的范式研究。针对翻译而言,范式研究是翻译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西方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伴随着范式的演进和变迁,从不同层面体现了研究视角及研究重心的转换。相比之下,中国的翻译学研究则缺乏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因此,了解西方的翻译研究范式的演进,并探求其在翻译中的积极影响,对寻求中国翻译学新的研究范式意义重大。

二、西方翻译范式的演进

西方翻译研究经历了从最初的规范性研究转为涉及历史、文化等多种因素的描述性研究的过程,这也是翻译范式的演进的过程。西方传统翻译研究的范式以语言分析和文本对照为主,局限于微观的静态语言转换机制,认为翻译活动只是一种纯粹的语言文字的转换操作。[1]后来的卡特福德、奈达、费道罗夫、穆南、威尔斯等将系统功能语法、转换生成语法、语言结构、文本功能等引入翻译研究,分析和制定翻译活动中语言转换的规律。[2]到了1972年,霍尔姆斯在《翻译研究的名与实》中首次描述翻译研究的学科内涵和研究领域,主张翻译学应分为“纯翻译学”和“应用翻译学”两大分支,“纯翻译学”又可再分为“描述翻译学”和“理论翻译学”,这标志着翻译学学科的确立。纵观各个翻译流派,每一种范式都体现了一种视角的转换,也使得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有所突破,推动了翻译研究的发展。

三、中国的翻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通过分析翻译类三大核心期刊(2007-2011年)中学者们对翻译范式的相关研究论文(30篇),并结合“范式”理论,发现以下问题。

首先,目前,国内学者对“学科范式”这一概念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对其概念没有明确界定,作为约定俗称的概念在用。一种是对其做了界定,但不十分清晰和明确,基本是借用范式理论的相关要素。然而,对于翻译的学科范式来说,学者们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界定。

其次,虽然国内学者的翻译研究深度不断加强。其中傅永林和吕俊等研究者对有关翻译研究范式的论述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如吕俊从语文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解构主义和建构主义等多方面诠释翻译理论研究的发展和变化,但通过统计,在三大核心期刊近5年针对学科理论的研究论文中,西方理论引介性占18.3%,针对理论的评述性和继承性研究占31.3%,这说明对翻译学科的发展来说,理论的系统性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深化。

四、对我国翻译学研究的启示

针对中国翻译研究的现状,有必要进一步明确“翻译的学科范式”,并不断开拓翻译研究的视野,这将对翻译研究的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结合“范式”理论及西方范式演进,对今后的翻译研究和学科发展得出以下启示。

1.确定翻译学科的学科性质——跨学科

翻译学本质上具有跨学科性。翻译理论基础建立在包括比较文学、计算机科学、历史学、语言学、文字学、哲学、符号学、传播学、心理学,以及认知科学等诸多学科基础上。它是一门归属于人文学分支的整合性学科。翻译学科的上述本质特征表明:目前翻译研究处于一种分裂状态,缺乏整体性。在这种背景下,翻译理论的范式研究能为翻译发展提供新视角和概念框架,即在整体思维的框架下,主动整合翻译学的跨学科研究。

翻译学中涉及的多学科是跨越不同学科群的多学科。简单来说,研究中不仅仅涉及传统的单一学科,至少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首先,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如何?翻译是一门多学科的学科?还是跨学科的学科?一般而言,跨学科研究指的是将两个(有时更多)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产生综合体,更加适合某些问题的解决。多学科研究的对象是不同学科之间的适当关系及其与更大的知识范围的关系。[3]跨学科研究是回答、解决或提出某个问题的过程,该问题涉及面和复杂度都超过某个单一学科或行业所能处理的范围,其借鉴各个学科的视角,并通过构筑一个更加综合的视角整合各学科视角下的识见。[4]

一个翻译作品或过程最起码可以分为“作者一源语”、“译者一过程”和“读者一目的语”三个阶段六个方面。本质上,翻译研究的复杂性体现在“文本及语言系统围绕文本发生的社会关系译者的思维过程”,即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心理世界三个维度。[5]在翻译学的发展过程中,各个学科之间越往深处研究就越没有明确的界限。

显而易见,跨学科范式下的翻译研究和发展的趋势是各个学科的融合,这可以促进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最终使翻译学科演进和日益成熟。

2.翻译研究是跨学科范式下的多元视角研究和转向

“转向”研究是目前翻译研究中的一个焦点。从词义来看,“转向”即改变方向,也就是翻译研究领域中出现了新的研究视角,人们从不同的角度、从更宽泛的领域来看待翻译现象。转向不同于范式转换,正如许钧所言:“每一种理论流派都认识到翻译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片面性,揭示的只是翻译活动的一个方面,难以深刻地反映翻译活动的全貌。”[6]

以国内期刊的文章为例,2006年霍恩比《翻译研究的转向——新范式还是新视角?》一书在国外刚出版不久,国内一些重要外语类刊物在2007-2008年间就刊登了6篇评介这本书的文章。此外,本研究发现,“转向”在三大期刊研究论文(2007-2011年)中出现的频次为13次,如“追寻翻译研究的发展轨迹——《翻译研究转向:新的范式或观念变革?》评介”和“《翻译研究中的转向面面观》述介”等。由此可见,翻译研究的路向和未来译学的走势是学者们所关注的焦点。

五、结语

翻译学已经成了社会科学或人文学科门类中一个成熟的学科吗?跨学科研究范式虽为译学研究提供了发展框架和意向,但是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及融合会为翻译研究和学科的演进带来一定的问题。正如JulieKlein(1990)所言,每一个学术领域都有因从别的学科借鉴所产生的方法论和认识论方面的问题。各个学科如何更好地融合,是今后翻译学科及相关学科共同努力和合作的方向。对于任何一个学科来说,跨学科范式都是科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学科交叉点往往就是科学新的生长点、新的科学前沿,这里最有可能产生重大的科学突破。[7]

参考文献:

[1]李红满.论当代西方翻译研究范式的转变[J].外语与翻译,2002(2).

[2]廖七一.研究范式与中国译学[J].中国翻译,2001(5).

[3]孙艺风.翻译学的何去何从[J].中国翻译,2010(2).

[4]黎芳.关联理论在翻译中的跨学科移植刍议[J].湖南社会科学,2012(1).

[5]袁辉,徐剑.翻译学的三个维度[J].上海翻译,2011(3).

[6]许钧.翻译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第4篇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冰雪奇缘》;字幕翻译;“三维”转换

1. 生态翻译学简介

生态翻译学起步于2001年,创始人为清华大学教授胡庚申,是兴起于中国本土的翻译研究范式。生态翻译学由翻译适应选择理论发展而来,主张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在达尔文进化论指导下,通过比较翻译活动和“求存择优”自然法则之间的关联性和共通性,探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适应于选择行为的相互关系、相关机理、基本特征和规律,从“适应”与“选择”的视角对翻译的本质、过程、标准、原则和方法等作出新的描述和解释(胡庚申,2008)。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是指由原语、原文和译语系统共同组成的世界,是由语言、交际、文化、社会,加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共同构成的互联互动的整体。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方法分为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其中语言维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在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进行适应性选择转换;文化维转换要求译者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交际维的转换则要求译者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也就是说,译者翻译时应关注文本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方面的功能,不仅要熟悉原语和译语在语言层面的差异,采用接近目的语的语言风格,还要关注两种语言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在适应原语所属文化系统的基础上,将文化因素转换成受众可以接受的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注意传递原文的交际意图,有效传达原文的信息,这也是选择转换的侧重点。

实际上,三个维度的适应性转换并不是孤立存在,往往需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保证原文和译文达到语言、文化和交际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2. 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

影视作品集文学、艺术和技术于一身,其语言有一定特殊性。我国著名影视翻译家钱绍昌曾提出影视语言有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的特点(钱绍昌,2000:61)。聆听性指人物语言应符合人物身份、性格和情感;综合性指影视作品中语言和人物动作、行为以及所处背景应和谐统一;瞬时性指影视作品中画面停留时间短暂;通俗性指语言不可过于晦涩,而应通俗易懂;无注性指影视作品无法像文学作品一样在欣赏的同时做出注释。

影视语言的特殊性决定了影视字幕翻译的特殊性。麻争旗(2003)提出了影视翻译中的五项基本原则:

1. 口语会话原则,要求译文活泼化、生活化;

2. 声画对位原则,要求译文在形式和结构等方面严格遵守影视语言的特点;

3. 雅俗共赏原则,要求译文清楚明白、通俗易懂;

4. 人物性格化原则,要求准确把握人物性格,译文语言应符合人物性格;

5. 情感化原则,要求语言真实感人,准确自然地传递原作所蕴含的感情。

字幕翻译时,由于空间、时间和文化等因素的限制,译者不仅要考虑人物对白,还要考虑当时的背景条件,准确把握和适应所处翻译生态环境的各个层面,以求获得最佳译本。由于电影屏幕的显示空间和字幕停留时间有限,在翻译字幕时,应尽量选择常用词和简短词,并且断句要适当,每段对白语义应完整,信息衔接应连贯,以便观众精确掌握剧情发展,有效理解影片信息。

字幕翻译的特殊生态环境要求译者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适当转换,进而向观众展现一个最贴近原语和原文的译文,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

3. 《冰雪奇缘》中字幕翻译的适应性转换

《冰雪奇缘》讲述了姐姐埃尔莎在加冕礼上意外导致魔法失控,将整个王国覆盖在冰天雪地之下,妹妹安娜勇敢无畏,为了破除魔咒、拯救姐姐和王国踏上了一段冒险旅途。影片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除了情节引人入胜、时代感鲜明、人物刻画丰满,也离不开对英文字幕恰到好处的翻译。下文将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方面,结合影片中的实例来阐述字幕翻译的适应性翻译策略。

3.1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适应所面对的翻译生态环境,熟悉影片语言风格、文体、修辞和句式等特征,并进行适应性转换。

例1 Ice has a magic can’t be controlled

寒冰的魔法无法被掌控

There’s beauty and there’s danger here.

美丽与危险共存

这是影片开场时山民们在凿冰时的两句歌词,若按照字面翻译,两句应分别译为“寒冰有一种无法被掌控的魔法”和“既美丽,又危险”,这样不仅嗦,也不符合歌词简短有力的语言风格,所以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来的句式,而是调整句子结构,也使得歌词铿锵有力,符合当时的语境。

例2(1)Of course, none of this would have happened

当然了 如果她把秘密告诉我的话

if she just told me her secret

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2)And I understand if you don’t want to help me anymore.

如果你不想帮我了我也理解

(3)But you won’t get your new sled if she’s dead.

如果她死了你就得不到新的雪橇了

这三个例句汉译时做了较大调整。英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不同,英语句子重心在前,先叙述主要内容再用从句补充或修饰;而汉语句子重心在后,先叙述原因、条件等状语从句,最后说明结果和目的。在翻译时应适当调整句子结构,使译文适合翻译生态环境,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从而易于被目的语观众所接受。反之,如果按照原句式的顺序翻译,译文会显得生搬硬套,不仅读起来拗口,也不利于观众欣赏影片和理解影片。

3.2文化维的适应性转换

任何一部影片或多或少都会反映出本国特定的文化风俗,大到时代背景、典故内涵,小到不同称谓和流行用语等等。字幕翻译应尽可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把蕴含文化特色的内容表达出来,适当取舍,在维持翻译生态环境平衡的前提下达到不同文化相互交流的目的。

例3 I’m Olaf and I like warm hugs.

我是喜欢热情熊抱的雪宝

这是埃尔莎创造出来的雪人“雪宝”在向安娜和克里斯托弗介绍自己时说的话。此处译者将“and”连接的两个小句合为一个句子,并将“warm hugs”译为“热情熊抱”,“熊抱”一词是近几年来流行起来的词语,泛指“大大的、十分热情的拥抱”,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译文本地化的特点,也更符合“雪宝”诙谐可爱的性格特征。

例4 They don’t call me “the little dipper” for nothing

译文一:人称小北斗星可不是白叫的

译文二:我的外号“小北斗星”可不是浪得虚名

威斯顿公爵在影片中出现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次出现其滑稽搞笑的行为都为影片增添了一些亮点。以上两个译文各有千秋,但也各有缺陷。译文一中“人称”这一词语符合汉语常用说法,但后半句相比译文二稍稍逊色;译文二中的成语“浪得虚名”运用得恰到好处,充分体现了威斯顿公爵自大的特点,使人物形象饱满而又鲜明,但使用了双引号。一般来说,影视作品的中文字幕只保留省略号和间隔号,其他标点符号不可出现。

例5 I’m guessing you don’t have much experience with heat.

我猜你没经历过马路煎鸡蛋的人间烧烤吧

这句译文充分体现了汉语文化特色。雪宝向安娜和克里斯托弗表达自己渴望经历夏天的心愿,随后克里斯托弗说了这句话。如果直译为“我猜你没怎么经历过炎热”完全可以,但整个译文显得过于平淡,无法表达出克里斯托弗调侃雪宝的心态。译文处理为“马路煎鸡蛋的人间烧烤”,贴近中国人民生活,因为近些年来夏季高温,经常发生马路高温烫伤行人,甚至可以煎熟鸡蛋的情况。译文不仅充分表达了克里斯托弗对雪宝的调侃,同时也使影片更加活泼诙谐,吸引观众。

3.3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转换要求译者在翻译时注重源语和译语的交际意图。译者应使译文有效表达原文意思,完成信息传递的功能。

例6 Stronger than one, Stronger than ten.

不害怕一个人 也不害怕十个人

Stronger than a hundred men!

一百个人也不放在眼里

这两句也是影片开场时山民们在凿冰时的两句歌词。译者为准确表达出原文的含义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没有将“stronger” 译为“强壮”,而是译为“不害怕”和“不放在眼里”,更能体现冰雪的伟大力量和人们对冰雪的敬畏之情。

例7 Elsa, what have you done? This is getting out of hand!

埃尔莎 你做了什么 你又乱用魔法了

埃尔莎用魔法误伤了妹妹,父母看到这一情景后说了这样的话。第二句话如果直译为“这要失去控制了”,观众们可能会感到十分困惑:“为什么失去控制?”因为前面并没有做出任何铺垫。为了避免这样的问题,将原文译为“你又乱用魔法了”,一个“又”字点明埃尔莎并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魔法,且常常会因此造成麻烦,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

3.4翻译中的不足

例8 I’d like to formally apologize for

我正式地为我

Hitting the Princess of Arendelle with my horse

不小心骑马撞上了美丽的安瑞戴尔公主以及

And for every moment after.

之后我所有的举措而抱歉

由于是动画片,其语言较为简单,没有出现很多长句和难懂的句子,译文处理得也相当不错,但以上这个句子的译法存在明显缺陷。字幕出现的时间限制要求每行字幕的语义应完整,且不能出现特别长的句子,因为观众很难在短时间内理解一个长句的意思。所以以上例句的译文尚待完善,以下译文可作参考:

我正式向您道歉

因为我骑马撞到了安瑞戴尔公主

也为之后发生的种种而道歉

4. 结语

翻译是一个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字幕翻译也不例外。译者应首先适应由原文、原语和译语共同组成的翻译生态环境,并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进行适应性转换,使得译文符合字幕要求,并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有效传递原语的语言和文化信息,从而利于观众欣赏影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参考文献:

[1] 成怡.从生态翻译学看影视剧名的翻译[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1(2):160-161.

[2] 杜志峰,李瑶,陈刚.基础影视翻译与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3.

[3]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解读[J]. 中国翻译, 2008(6):11-15.

第5篇

一、【反义词】

落魄

二、【词语注音】

qì pài

三、【基本词意】

指人的态度、作风、风貌、或某种事物所表现的气势、气概,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显现出大气、壮观的景象和姿态。可用作形容词、名词。

四、【英文翻译】

manner; style; air

五、【详细解释】

指人的态度作风或某些事物所表现的气势。

1、《红楼梦》第三回:“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儿似的。”

2、 《日出》第四幕:“ 李石清 忽然气派不同了,有些趾高气扬。”

3、靳以 《到佛子岭去》:“瞧,那就是咱们的连拱坝,你们看,多么气派。”

六、【拓展延伸】

1、他身材魁梧,走起路来很有气派。

2、她一直想到世界各地看看,如今梦想成真,而且还气派得很。

3、那座房子高大美观,米德尔顿夫妇保持着一种好客、高雅的生活气派。

4、目前还不清楚这家药企为什么要装修一个豪华气派的内部版画博物馆。

5、这是一间很有气派的房间,而布尔斯特罗德小姐则是一位更有气派的女人。

6、她竭力养成一种老于世故的气派。

7、不过,要是他的气派和态度并非假装,这个人的身分似乎还要高于他的装束所显示的。

8、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那种正视灾难的尊严气派。

9、他们以无理的权威气派为屏障,可以保持自己的威严。

10、在西雅图火车站我不可思议地选择坐在普通的塑料座椅上,而没有去坐更气派的橡木长椅。

11、咨询家们气派地拿到报酬帮助公司制定争取的价格。

12、一个文人,身后能达到如此的豪华气派,在整个地球上怕再也没有第二个了。

13、取暖泡采用金色镀膜工艺,流露皇室气派。

14、酒店在1990年落成,但它“现在已落后于社会的进步。”中国媒体称。很快,这里就要建起一座新的,更具国际都市气派的五星级酒店。

15、莫斯科的专属区看上去像美国郊区的购物中心一样气派,而不远处的乡村却被抛弃了。

16、这样可以使小空间感觉更气派,而又不会过头,这确实很有趣。

17、我现在已经到了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像每一个大城市那样,它是那么巨大而令人印象深刻,充满生机有富有大都会气派。

18、他那银丝白发使焕发的容光更增添了温柔的庄严气派。

第6篇

进门是个小院,吃饭的客位不多,只有外厅三四桌和里厅三四桌。招待我们的是肖楠多年未见的老熟人、之前在后海区域经营酒吧的老板之一王辉,和中国“老摇滚”一代都很熟。且先不说私房菜,可能Q的读者并不熟悉肖楠其人。1989年,中国首支全女子乐队“眼镜蛇”成立,肖楠在其中担任主唱兼吉他手有十余年。她们于1990年在成都首次公演,因为全女子的阵容引起很大轰动。加上乐队成员全部都是音乐学院专业背景,很快与崔健、唐朝等乐队共同演出,后来又赴欧洲巡回表演,也参加过美国的音乐节,也是第一支在纽约CBGB演出的中国乐队。2004年,乐队在赢得了广泛成功后,决定解散。“当时是键盘手虞进去德国了,贝斯手所以也去了澳洲,做了这么多年,也算是一个坎儿。过了两年我就跟‘超级市场’乐队合作了一张专辑《音乐会》,演出了一阵子。王晓芳和窦唯合作了《暮良文王》的一些东西。虞进和荷兰乐队Monokino一起做了一些作品,也回来演出过。小所(所以)也跟澳洲当地乐队做一点jam或者临时的演出。”肖楠解释解散这几年来大家的状态。“看来也没闲着”,Q说。“可不是嘛。哎老板您能先给我们上点儿喝的么?”

Q第一次吃“给什么吃什么”的私房菜,还觉得有点儿懵。看着邻桌喝的一壶花花绿绿的饮料, 也不知道是啥,也没好意思点。回头上来一壶普洱,心说就养养生吧。“这茶是都这么黑么?哎你看这杯子还挺逗的,像不像酱豆腐罐儿安了一个把手啊哈哈哈!” 肖楠把玩装啤酒的公鸡杯,“摇滚使人年轻”的感觉在她身上完全体现了出来。 因为乐手身份在国内跑来跑去参加音乐节和演出自不必说,肖楠还经常去国外看音乐节。刚从日本Summer Sonic回来,她历数了几支很喜欢的新乐队:“Alt-J演得不错,音色饱满,Jake Bugg现场调音特别好!还有Capital Cities,Carly Rea Jepsen,The Royal Concept,都看了。当然还是看Pet Shop Boys最来劲!”

2012年,是“眼镜蛇”决定重组的时候。“去年我是觉得晓芳状态还行,这么多年来我也一直觉得中国没有一个像样的‘全女子’乐队。做乐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斗智斗勇。有的是人合得来音乐合不来,或者音乐合得来人合不来的。现在的阵容就是吉他/主唱,我,鼓手/主唱王晓芳,贝斯手是林那儿,键盘手是我们特邀的乐手,叫维维。其实都重新排了一年多了, 最近就排练,等着9月在西安和10月在迷笛的演出吧,嗨!”

这时私房菜也一道道上来,有猪蹄,炖鱼,烤虾,Q也不知道菜叫什么名字,完全进入了“就胡吃算了”的状态……其中有一道黄瓜倒是令人印象深刻,是瓜皮和瓜肉分开来,做成两种味道的凉拌菜。“私房菜还是有点儿不习惯啊,我还是想至少能看个菜单哈哈哈!”肖楠吃完,点起一根烟,笑着说。聊了聊这些年的状态和朋友的一些八卦,肖楠总结:“我觉得年轻人就得折腾。我们乐队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准备再抡起来,还行,能抡得动。”

文>icier 插画>沐辰

“做乐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

第7篇

服务员看了他一眼,没动静。

“服务员,报一下!”小棍有点儿急了。

服务员脸涨得通红,还是没动静。

“怎么着,让你报一下没听见?”小棍真急了。

一个女同学赶紧打圆场:“服务员,你就赶紧挨个儿报一下吧。”

服务员嗫嚅着问:“那,那……就抱女的,不抱男的行吗?”

“噗――”边上一个女同学把刚喝的一大口茶全喷在前面一位同学身上了。十几个人笑做一团,服务员更是不知所措。

上菜了,先上一个拌拉皮儿。一大盘拉皮儿端上来,接着是几碟配料、酱汁什么的。服务员上菜的时候没留神,一滴酱汁弄在胖海的裤子上了。胖海也是成心逗闷子,假装阴沉着脸问服务员:“怎么办呀?”

服务员很冷静地说:“怎么办都行。”

“那你说怎么办?”

“您想怎么办就怎么办。”

“那你们这儿一般是怎么办的?”

“要不俺帮您办?”

“好呀。”

只见服务员麻利地把几碟配料、酱汁一股脑倒在拉皮儿上,一手拿筷子,一手拿勺子,刷刷几下就拌好了。然后她对胖海说:“先生,拌好了,可以吃了。”

胖海瞪着那盘子拉皮儿半天没说话,另一位同学替他跟服务员说了声“谢谢”。

上主菜了――烧羊腿,一大盘肉骨头,一碟子椒盐儿。老三酷爱这口儿,毫不客气地抓起一羊腿,咔嚓就是一口,呱唧呱唧地大吃起来。服务员一见,说道:“先生,这个要蘸着吃。”

老三将信将疑地看了看服务员,又看了看其他同学。一女同学说:“蘸着吃好吃一些。”

老三于是拿着羊腿站起来,咔嚓又是一口。

服务员赶紧过来问:“先生,您有什么需要吗?”

“啊?没有啊。”

“那请您坐下来吃。”

老三嘀咕着坐下来,看了看大伙儿,茫然若失。他小心翼翼地把羊腿拿到嘴边,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

第8篇

幼年时最爱吃母亲做的麦饭。现已年过半百,仍然喜食麦饭。这大概是因了我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缘故。但我发现就是地道的城里人,也对麦饭很感兴趣。这就说明,麦饭的确是普通人家的家常饭食了。

麦饭最显著的特点是饭菜合一,大半是菜,少半是面。把菜和面粉掺和在一起,用油和调料拌匀,还有的放入肉丝,蒸熟后吃。这种让人多吃蔬菜的办法实在高明,它有着营养学的道理在里头。先不说揭开锅盖后,那散发出的菜香、油香、肉香、面香有多么诱人,仅从直观上,那绿盈盈的菜,白生生的面,就已够刺激人的食欲了。

麦饭所拌的菜蔬有多种,花儿也有多样。“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早春雨后,绿油油的野荠儿菜便蓬蓬勃勃,其叶肥嫩,其色鲜艳,采来做麦饭清香扑鼻。人和苜蓿的情分是无比的深厚,因而到了四五月份,一坡长得旺势势的苜蓿便令人惊羡不已,掐了嫩芽芽蒸麦饭十分好吃。初夏,洋槐花开了,白白的一片,似六月落雪,如烟如流的香气便在大地上弥漫开来,灌满了农人的心窝。将那香花采摘下来做成麦饭,一个屋子里都飘溢着槐花的浓香。还有用地畔的白蒿子、米蒿子、构树絮儿、枸杞芽儿,城里人也有用芹菜、洋芋等蔬菜制作麦饭的。

那年春天,我接母亲来城里小住。她一早起来到外边散步,惊喜地发现在繁华闹市的一角——马路的边沿上,竟长有几蓬丛生的构树。那树上的构絮儿已是垂垂盈盈的了,于是便喊我和妻一同去采摘。回来后,母亲将构絮儿用清水洗净了,做了一锅香喷喷的麦饭,直馋得儿子吃了一碗又一碗,还一个劲儿地问奶奶这叫什么饭。

“日长处处莺声美,岁乐家家麦饭香”(宋·陆游诗)。麦饭也有其流传久远的历史。它犹如朴实憨厚的农人一样,不肆张扬。农人一代又一代默默地躬耕于黄土地,把辛勤变成了一朵朵汗花,一颗颗丰粒。然后又慷慨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令祖辈人捉摸不透,扑朔迷离,既感严酷无奈,又觉亲情脉脉的大千世界。麦饭所具有的品性不也是很朴实无华的吗?它不是忽有忽无,而是有着极强的生命力。这世界里只要有绿色的菜蔬存在,麦饭就会给人以温饱,给人以欢愉。它并不要人们恩赐什么,它将永远伴随着农人的辛勤与诚实,世世代代地流传下去。

第9篇

登月第二人提议:火星开拓者应一去不返

正式提出定居火星并大力推行私人火星计划的是有“登月第二人”之称的美国宇航员巴兹-奥尔德林。早在2008年10月他便指出,正如当年前往美洲的欧洲拓荒者清楚他们再也不会回来一样,第一批被送往火星的宇航员应该做好余生都在那里度过的心理准备。

作为第二个踏上月球的人,时年78岁的奥尔德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颗红色行星比地球的卫星——月球——更有可能成为人类的居住地,火星上显然拥有大量冰冻的水,“是更接近陆地的环境,而且比月球和任何其他地方都更适宜人类移居。在火星上生存下去更加容易,因为相对月球而言,它为人类提供了生存所需要的更多东西。”

巴兹·奥尔德林、尼尔·阿姆斯特朗和迈克尔·柯林斯飞往月球用了8天时间,并于1969年7月搭乘“阿波罗11”号飞船重返地球。然而前往火星是一件更加困难的事情。这颗红色行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从最近点的5500万千米到最远点的4亿千米以上,即使在最有利的行星会合点,往返一次大约也需要一年半的时间。

但奥尔德林认为:

“这也是应该让前往火星的人在那里永久居住的原因。如果我们不愿意永远留在那里,我认为我们就不应该花那么多钱去那里一次。如果我们将一些人留在那里,而且可以确保他们的安全,你会在一年或一年半后再历经千辛万苦将他们带回地球吗?”

美国航空航天局和欧空局正在为前往火星的载人航天任务草拟实验性计划,这项任务有可能在2030年或2040年进行。这项火星任务大约需要6人,需要生命保障系统,并需要将他们在火星上使用的物品提前送上去。

奥尔德林表示,‘稍后将有其他人加入这个先头部队,在那里形成一个由30人组成的火星殖民地。他说:“他们前往火星时要有心理准备,清楚自己是第一批火星移民,而且不要指望能在一两年后重返地球。30岁的人才有这种机会。如果他们接受这种安排,我们将对他们进行5年训练,然后把他们送往火星。到65岁时,他们可以选择退休,或者我们可以让他们返回地球。”

很多科学家争辩说,与可以进行更多科学研究的无人飞船任务相比,将人类送上火星其实是在浪费钱财,而且他们还指出了将人类送往火星存在的风险因素:心理压力以及被称为宇宙射线的高速运动的次原子粒子对DNA造成的破坏。

然而奥尔德林表示,因为地球和火星相距较远,二者之间的通信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因此有人类探索者在火星上迅速做出决定非常重要。前往火星为执行载人飞行任务提供了一个理由。载人太空飞行任务的目的就是要做一些具有开拓意义的事情。

关于这一点,奥尔德林认为,美国的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令人失望。他说,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接二连三出现问题的航天飞机在2010年退役后,美国在接下来的5年内将不具备载人太空飞行能力,此时国际空间站仍在建设之中。据一些人估计,这项工程的开支可能高达1000亿美元。

奥尔德林放言:

移民火星有望2040年实现一

奥尔德林并没有将他的移民火星设想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自那以后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与分析。2013年5月初,也就是在他提出移民火星计划5年后,奥尔德林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他不仅再次希望美国永久“定居并移民火星”,已经83岁的这位前宇航员还希望这个愿望能在2040年变成现实。奥尔德林在其博客里发表了这份声明,并推出新书《火星任务》,详细介绍了他的定居火星计划。

奥尔德林表示:“我一直认为,火星应该是继我们登陆月球后的下一个目的地。我相信这个国家能够在未来20年内开始著手把美国人送上火星,并永久定居那里。”他表示,美国航空航天局的“好奇”号火星车增加了人们对这颗红色行星的了解,另外它传回地球的照片也增强了公众对它的关注。“前往火星的梦想看起来似乎即将变成现实。”现在距离“阿波罗11”号月球行走已经过去44年,奥尔德林认为,人类在定居其他行星方面“取得的进步太小”。

奥尔德林表示,他已经想出前往那里的方法——在两颗行星间建立最经济的运输系统。他相信,人类借助该系统将能在2035年-2040年间抵达并定居火星。

奥尔德林说:“当前我们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些容易实现且有把握实现的事情,我们也可以选择做些改变。我的选择一目了然,没有其他任何选择可以与前往火星的计划相提并论。人类需要探索,需要打破当前面临的种种限制,就像近44年前我们成功站在月球上的宁静基地一样。为了获得前往火星的方法,并最终实现这个愿望,美国人应该再次实施一项至关重要、意义重大,且著眼于未来的太空探索项目。”荷兰公司招募火星移民:

报名者踊跃

事实上,就在奥尔德林推出他的新书《火星任务》前,定居火星的话题已经被一家荷兰研究机构——“火星1”号公司炒得火热。2012年6月,荷兰独立太空发射公司“火星1”号披露,他们计划于2023年4月前将4名宇航员送往火星,并建造首个火星殖民地。火星殖民计划开始后,“火星1”号公司将每2年派遣4名宇航员。到2033年,将有20名宇航员生活在火星上。“火星1”号表示:“参与者应该清楚,如果这项计划取得成功,他们将再也无法返回地球。”

当时,“火星1”号打算通过一个长期进行的全球性真人秀节目筹集资金,用来资助该项目。该节目将选择第一批24位候选人,以及随后他们的训练情况。他们的计划得到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杰拉德·特·胡夫特以及真人秀《老大哥》联合创始人保罗·罗默的支持。

前往火星的行程大约是6440万千米,需要花费近200天时间。火星移民将会面临布满陨石坑的贫瘠土地、二氧化碳占95%的不宜呼吸的大气以及最高35℃、最低-135℃的极端气温。

目前,“火星1”号公司正与SpaeeX等独立太空探索公司展开磋商。最近,spaeeX公司将第一艘私人货运飞船送上国际空间站。“火星1”号公司指出,他们将于2013年开始培训宇航员,同时记录下整个挑选和培训宇航员的过程,就像拍摄一场真人秀一样。“火星1”号公司称:“这是一次属于我们所有人的旅途。出于这个原因,我们要把每一步记录下来,并与所有人分享。我们计划的火星任务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媒体事件,我们也通过这种方式筹集资金。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观看整个挑选和培训宇航员的过程,并帮助我们做出决定。准备工作结束后,被选中的宇航员将奔赴火星。在火星建造新家、做实验和执行探索任务的过程中,他们也将与我们分享他们的经历。”

2013年4月底,“火星1”号公司开始接受志愿者的申请,短短两周时间已有7.8万人递交申请,决定在这颗红色星球上度过他们的余生。 “火星1”号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巴斯·朗斯多普证实:“我们在短短两周内接到7.8万份申请,说明这是历史上一份最具吸引力的工作。我们的目标是50万申请者,这一数字让我们处在正确的轨道上。”

“火星1”号公司收到的申请来自世界各地。据悉,18岁以上的成年人都可通过视频的方式递交申请。朗斯多普指出:“这是一项国际性任务。任何国家的任何申请者都要问一下自己——我真的希望参与这项任务吗?我是否已经做好准备?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才会与你进行进一步接触。申请者必须明确这两个问题,这对整个计划非常重要。”

但“火星1”号计划已经引起争议。兰斯多普近日坦承,其发起的移民火星计划也许不能如期实现。兰斯多普说:“因为这个计划非常复杂,我们料想到无法如期实现该计划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对每个申请人来说,他们交出的几十美元报名费,究竟买到了什么,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随著项目筹款的进展,谁来监督经费的开销,自然会成为公众的一个疑问。如果项目不能成功,相关经费又该如何处理,也会留下巨大的问号。也许这只是一个以追逐梦想为主题来娱乐大众的商业计划,它消费普通民众的科学热情,以娱乐的方式获取资金,至于梦想,能不能实现还在两可。移民火星幕后推手:

SpaceX

从目前公开的资料看,荷兰的“太空1”号公司显然没有能力单独完成移民火星的任务,这也是它选择与SpaceX等私人太空探索公司展开磋商的真正原因。移民太空,没有这些专业的太空探索公司支持,是绝对无法办到的。

spaceX公司成立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探索太空,移民太空。早在2012年11月,SpaceX的创始人兼CEO、亿万富翁艾伦·马斯科便宣布了他的移民火星计划,并向打算移民那里的8万人每人索要50万美元。他当时表示,这项移民计划最初的规模会非常小,最先前往这颗红色行星的团队,人数不会超过10人,他将利用由液氧和甲烷驱动的可重复使用火箭把他们送上火星。2012年春天,马斯科成为第一位成功实施前往国际空间站任务的私人太空企业家。他表示,这个最初不超过10人的移民团队,最终将会变得“非常庞大”。

这位太空先驱披露了有关这项“困难”但“可能实现”的计划的细节和数据:第一批送上火星的移民将不超过10人,每人票价50万美元。他说:“票价必须足够低,这样发达国家大部分45岁左右的人就能筹到钱进行这项旅行。”这些乘客到了目的地并不是去度假闲逛的,他们必须工作,带著他们的设备在这颗红色行星布满尘埃的不毛土地上建设可持续性住宅,以供下一代移民使用。后继的地面工作将会著眼于建设利用二氧化碳加压的圆顶屋,他们可能会在上面覆盖一层水,用来防止人类被毒辣的太阳晒伤。他称,有了二氧化碳,火星土壤将能种植粮食作物。

运送上去的其他设备还能利用火星大气里的氮、二氧化碳等天然元素和地表的水冰生产肥料、甲烷和氧气。马斯科认为,每10万人中将有1人对这项旅行感兴趣,等到他的计划变成现实时,全球人口有望达到80亿。他计划的第一步是把人类送上火星,他希望这项任务能在未来15年~20年间。第一步完成后,第二步需要SpaceX公司设计出高速、可重复使用的垂直发射火箭,他称这是“实现火星移民的关键一步”。这种设计当前正通过他的“猎鹰9”号火箭进行。目前,该火箭正在进行垂直发射和回收实验。

原型机“蚱蜢”已经进行了两次短途飞行,不过他们打算在未来几个月“逐渐增加它的高度和速度”,直到把它送入轨道,然后重新返回地球。他说:“这需要一段时间,我不能确定到底需要多长时间,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在未来一两年开始第一阶段的工作。我们但愿如此。”据估计,他的项目总共需要耗资360亿美元,他认为,私人利润加上政府资助,就能把它变成现实。他称,该项目将是一项“有趣的冒险,即便你不参加,也值得一观”,它就像1969年的登月任务。但是从本质来说,他把最终结果称为“生命保险”。太空游客不甘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