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28
导语:在校园艺术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DV艺术、校园文化、校园电视台、发展。
1.DV艺术的概述及校园DV艺术
何为艺术,所谓艺术无非就是独特,很多人一直以来就是怀着这种认识来理解艺术,甚至我也不列外。当然这样并没有错,艺术本来就很独特。但是艺术还是源于生活,是对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再加工。所以我们不要把自己与艺术之间的距离弄的疏远,如果你有让生活给别人带去另一种享受,那怕只是一种想法,那么你就有可能接近艺术。然而所谓DV艺术那就更离不开生活了,因为他就是真实生活的写照。DV创作的过程中为了表达我们所设计的主题,就需要对生活时间进行拉伸,重新安排节奏,再加上音效等各种我们所谓的剪辑。这就使生活更加艺术化,使作品更具有审美的价值,带给人们美的享受。艺术的本质在于展现生命力,恰恰DV艺术就本身具有生命,所以我想说DV艺术是我们生命中的活体艺术。DV艺术解释了这么多,我想对与校园DV艺术就不会太难理解了吧。在DV艺术前面加了个限制词“校园”,无非就是进入校园的DV艺术。当然校园DV艺术还是与其他的DV艺术有区别的,我所说的区别并不是DV上的本质区别,而是一些表面形式上的区别。比如校园DV艺术他就会涉及到各种关于学生以及学校的因数,我个人总结了几点:学生的思想理念和一些基本的视野、学校的艺术文化宣传、还有就是学生的专业问题。尽管有那么一点区别,但是艺术的思想是没有界线的。
2.DV艺术、校园DV艺术的现状
就目前具体说来,全国乃至全世界DV的普及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这些明显的变化主要与人们对精神生活以及艺术追求的向往,当然还与时代的变迁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1996年,DV摄像机在日本问世,刚开始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用来拍摄家庭式的影像,也就是可能一些技术和设备方面还不是很成熟。随着DV本身性能的改进和电脑配套设备的开发与研制,大多数的人都可以很好的掌握运用。直到我们现在DV机已经成为当前个人影像制作甚至专业媒体都非常喜爱的一种摄像设备,尤其是世界各地的年轻人都选择DV进行自己的影像表达。DV承受生活之轻的同时,也承担起艺术的重。为什么这样说,虽然人人可以玩DV,人人都可以创作。但是我上面提到了“DV艺术”,最基本的艺术前提是你的创作可以给别人带去美感,带去一种享受。因为影视是一门高深的艺术,如果你拍一部电影,必须有专业知识,必须有设备,还必须要有创作精神。说这么多,也并不是好像在要求什么,主要的还是创作与审美在生活中融为一体。值得我们大学生注意的可能就是校园DV艺术了,校园DV艺术与社会民间以及其他的DV艺术不同之处还是比较的多,上面也谈到了这一点,这跟DV所处的环境有关。2005年,北京大学团委等展开“北京大学青年流行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题调研,其中“哪种原创文艺样式的影响更大”专项调查,选项包括文学作品、原创歌曲、校园DV、舞台剧、曲艺作品、原创动漫六类,结果分别是32.3%、53.1%、41.5%、21.6%、10.5%、7.6%,校园DV占41.5%,可见校园DV已成为继文学作品之后流行的原创文艺样式,成为了重要的校园文化组成部分。还有国家教育部对校园DV艺术的支持与鼓励,比如各个省份都会相应的开展校园DV艺术节,还有全国性的艺术节。还有一些校内关于DV艺术文化的宣传和建立,以及学生自我培养的本身爱好。加深文化多样化的同时也提高了校园艺术文化的水平,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艺术的舞台。
3.................DV在校园中的影响及用............
3.1对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校园DV艺术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无论是内发展还是外宣传都与DV艺术紧密联系在一起。校园文化的元素有很多,比如说学校里的晚会演出、各类比赛、等各种活动。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非常有意义、值得珍藏的东西,又不可能始终的停留在精彩活跃的那一刻。那么DV就可以帮我们把那一刻的所有记录下了,美好的回忆就再是梦想了。重要的并不只是在这里,因为校园DV艺术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部分。在校园DV艺术的发展下,相应的校园文化也得到了发展,还有就是校园DV艺术文化可以传递式的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3.2对学生能力素质的影响
2004年4月,当校园DV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个新鲜名词时,湘潭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本着“大学生办、大学生拍、大学生看、大学生评”的原则,创办了首届大学生DV电影节,开创了高校学生自编自导自演DV的先河,其参赛作品以完美的镜头和精彩的剧情将思想性、艺术性、可视性有机结合,很好地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应该说与校园DV走的比较紧密的还是学生,因为大多数情况都是学生持有DV。这也就说明了校园DV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在能力方面能起到明显的变化。对现代科学技术和影视文化的高度认识,也在无意识中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美感和艺术体会。还有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会相应的得到提高,《论校园DV发展趋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中谈到了两个引导引导大学生和谐成长、引导校园文化氛围,落实中央16号文"四项教育。在创作的过程中,开发学生的自主想象力和创新力。在对艺术的追求时,借助DV反应现实生活的美感,又会对生活有新的看法、新的认识。对学生自我艺术能力的实现起到重要的作用,如果是专业的话,还可以激发学生内在的专业水平,为以后的事业生涯做好准备。可以想象得到在我们拥有的美丽的校园里,因为有DV艺术文化的存在,而使得我们的校园生活多姿多彩,每个人都能够体会到一种新生艺术的气息。
4...............校园DV艺术对外界的影响....................
谈到校园DV艺术对外界的影响,首先要提出的是DV改变了生活当中的艺术形态,同样也增加了人们的艺术审美观念。我们知道现实生活的竞争,无非就是市场的竞争,再想一下市场是一个消费的市场。要想收益就要促进市场的消费,而消费者正是我们的那些对艺术有美感的人。这样一个很现实的市场推导就间接的告诉了我们,DV艺术改变了竞争的市场。说了这么多
其实就是回到属于DV的一个世界,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影视文化行业。最近一些年来,国家一直对校园DV文化比较重视。就好比说一些学生的DV作品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并给予鼓励的方针。就比如说在电视上看到的学生DV作品,还记得一次在CCTV-3上看到了一系列的校园DV作品的播出,有《毕业了我的大学》、《大话三国之校园大战》、,《校园花工》和《仙湖的化石森林》......。还有目前,中国大学生DV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已经与新浪网、三杯水、《大众DV》、《DV@时代》等多家媒体达成全面合作,并且DV节组委会正在积极寻求相关电视媒体进行纵深合作。目前,已经有众多网络、报刊媒体对DV节进行了密切关注。比如还有些学生自己的作品直接的推销到影视行业当中去,而且有的能够站住一定的位置。这些其实就在激活影视行业,促进了影视行业的发展。除了经济效应外,我们还可以了解到校园DV艺术对人们的各种素质培养的提高。就好比一些拍摄的教育性片对人们的思想觉悟有着很重要的效果,还有教育意义。
5.................校园DV艺术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怎么改善...............
虽然说校园DV艺术发展的还可以,但是那只是对局部的一些,总体情况还是有些不足。第一方面是DV作品的整体水平不高,这也可以找出诸多因素。比如说学校的规划力度不是很好,还有就是设备的不到位,技术上存在问题.......等,导致学生没有好的学习机会。这些就使得作品的艺术化难以实现,水平上不去。当然也会存在学生自身的原因,没有一个好的态度去对待DV。要知道创作是一个过程,可以说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这就必需要求我们要有恒心和毅力。第二方面我觉得还是学校的一些教育体制没有完善,说简单一点就是DV艺术产生和表现的形式还处在普通的化的阶段。就比如说一些校园DV很简单,他的产生过程还有一些技术方面都很粗糙。就是纯粹的用找一个人拿着一个DV去拍摄,艺术的产生过程中没用去策划。还有就是在宣传的形式很单一,处于被动的状态。就比如说把作品拿去参赛吧,还好有一些大学生艺术节,可以进行宣传一下。但艺术节毕竟是一个在有限时间里进行的,这样我们就好像在等待中......。面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进行一些转变。DV整体水平不高,学校可以请些比较专业的指导老师进行督促,还得鼓励学生,给学生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开发他们的内在艺术潜能。在宣传自己作品的时候首先要在学校创建一个体系结构,比如现在比较好的学校就有自己的校内广播电视台。校园电视台可以说是教学管理中实施各种教育的重要环节,是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引导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浓郁的人文气息,点缀校园文化气氛,充分发挥舆论阵地的作用,积极为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做好宣传工作,可想而知应该提倡校园电视台的发展。校园电视台要认清外界电视台的形式,要有自己的策划和体制。比如在自己的电视栏目这一块要做到不同于其他电视栏目的特点,努力的寻求自身的创新发展(校园电视台由学生台长负责,下设宣传部、编辑部、记者团三个职能部门。各部各团由部团长负责,各部门之间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结束语:校园DV艺术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推动高校精神文明建设、展示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和当代大学生风采的同时,还将近一步推动大学生文化建设,促进中国电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我相信我们的青年人才在以后的校园DV艺术发展建设中做出更好的业绩,把我们的校园DV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领域。我也坚信校园DV艺术未来发展得更成熟,更辉煌。
参考文献
1.《电影观众学》章柏青张卫著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6
2.(DV生活DV艺术)陈帆与北电毕业生张良学的对话
3.<论校园DV发展趋势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张少兰.
4.论文新天地:<浅谈DV影像与教学>
高等院校社会艺术论文
一、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根据文化部的关于加强和改进艺术院校德育工作的实施意见中主要内容:艺术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文艺专门人才的学校,要重视从自身的行业特点出发,研究文化体制改革和艺术教育自身改革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加强文艺理论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艺术观,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加强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方向的教育,使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民族优秀道德传统的教育,使他们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艺术和学习借鉴外国优秀文化艺术成果过程中能正确区分和辨别其中的精华与糟粕,所有这些都是新时期艺术院校德育工作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这也是艺术院校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点。
二、高等艺术院校为普及社会艺术教育工作服务的责任与义务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部门的任务是科学公证地评价和确认考级者的能力与素质;使广大的考级者通过学习艺术,懂得艺术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理解艺术内涵,提高艺术表现力。[注释2]高等艺术院校有责任有义务正确引导学生与家长对学习艺术教育的认识,让其充分了解艺术对孩子现在和将来的影响。引导家长怎样为学生正确合理地选择适合自身孩子的专业,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情操;让高校艺术教育走向大众,让百姓了解高校专家讲学并非奇门遁甲,纠正社会艺术教育中的不正之风,促进艺术教育系统在正常轨道上良性发展。
三、高等艺术院校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点评、讲座与精品音乐会工作同步并行
(一)点评打分工作
在学习艺术的学生与家长心目中高等艺术院校是他们的梦工厂,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考官是他们备受尊敬的专家与标杆。他们非常重视每年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考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在初级到高级的考试中学生们也得到了锻炼,包括临场发挥和心理素质的锻炼;而且业余学习艺术的学生通过考级还能得到专业评委的评定,得到评委们给予的综合认可与鼓励。如沈阳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的打分单分为键盘类、声乐类、管弦器乐类、民族器乐类、舞蹈类、播音主持类等,考官根据学生所报考的规定作品,通过节奏、音准、乐感、礼仪、熟练程度、完整性、流畅性、协调性、基本功等十余项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考官通过每次言简意赅的点评内容给学生与家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与启发,对学生进一步学习艺术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与激发作用,为业余学习音乐的学生提供了专家级水平的鉴定。
(二)讲座交流工作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每年应与当地考级机构合作方商榷,为社会学习艺术的学生建立专家讲学交流平台,积极开展艺术教育学习、培训等工作,为国家选拔培养后备艺术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精品音乐会
高等艺术院校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中心每年应组织评选优秀考级学生,组织优秀学生举办精品音乐会,为其提供良好的演出锻炼机会;建立社会艺术水平考级优秀学生数据库,为挖掘艺术人才提供推介平台。
四、高等艺术院校为社会艺术教育工作服务的理念与重要意义
高等艺术院校在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同时,应以教育服务的角度出发,为社会艺术教学工作做好引导、督促、挖掘艺术人才、培养艺术的后备力量,让每一位接受艺术教育的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爱、学有所通、学有所用、学有所展。为学习艺术的学生接受正规、优质的艺术教育提供良好的教育平台;积极督促与严格要求各地方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合作机构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学习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做好学生与专业、学生与家长的良好桥梁;让其了解艺术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作用。
一、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
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在教学管理上要创新“有理、有利、有序、有效”的管理模式,探究各教学研究的内部联系,搭建交流平台,打破专业壁垒,优势互补,共同打造音乐艺术教学品牌项目。(一)有理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在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认真落实艺术院校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总体实力的工作目标。以课程体系建设和优势教学品牌建设为龙头带动整体学科建设。努力促进实现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的质量标准。以文化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将教学与艺术实践有机结合,将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的各种因素最优组合,努力实现学科建设的最佳效益。完善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在文化人才市场的竞争中充分体现出学科建设的优势特征。(二)有利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教学管理工作要有利于提升艺术院校教学质量建设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深化和活跃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有利于音乐艺术人才培养成果能够更好地适应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有利于服务于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三)有序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应建立与完善科学化有序的教学管理程序:1、制定科学化的完备的系列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管理制度化的有序性体现。在认真执行通过教学评估确立的教学管理的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制定《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选修课管理规定》、《精品教材建设方案》、《设备管理与使用规定》、《钢琴维修与管理规定》等相关管理文件,使教学管理有据可依。形成向制度要效益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2、实现管理队伍的科学化层次结构。逐步建立与完善由艺术院校教学督导组、各系教学秘书、教学信息员组成的教学管理与监控队伍。进一步明确院系两级教学管理的职责范围。3、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在广泛深入调研和专家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逐步建立以品牌课程、核心课程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动态发展结构。4、进一步整合教学设施设备资源,使教室、排练厅、琴房及音视频设备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5、对本科教学工程的品牌项目的申报进行科学化的规范。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市级院级精品课程、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项目申报列出梯队层次。提出明确的工作管理目标。6、对新增课程实施严格有序的审核机制。并在新增课程开课后进行跟踪考察和指导,努力达到质量标准。7、梳理各教学单位具有特色与竞争力的教学与艺术实践的优秀品牌,在论证确立后加以重点建设扶植。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在管理中做到工作计划有序;实施操作有序、过程管理有序、反馈途径有序。(四)有效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重视教学管理的有效性体现:1、建立教学评价档案,将考核评价与评优工作有效结合。有关职能部门与监控队伍做好教学评价档案的建设工作。2、加强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指导。由艺术院校督导组与各教学单位协作,对青年教师的教学方案设计进行指导,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测评与督导。3、强调艺术实践与教学的紧密结合。支持具有“主题性”的艺术实践活动,努力实现目的性与效益性的有机统一。4、要完善监控体制,注重成果积累。对音乐艺术专业所进行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科研成果等多方面进行监控和督导,注重成果的积累和总结,以更好的促进音乐艺术专业的发展。5、建立相应的评价考核机制,定期聘请有关校内外专家对音乐艺术专业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要求音乐艺术专业负责人将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向主管领导及校内外专家进行汇报。实行定期评价考核,积极推进音乐艺术专业的健康发展。6、通过“学分制”管理,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演出、比赛、考察等实践活动,处理好上课、排练、演出及其他实践活动间的相互关系,取得艺术实践教学的最佳效益。7、艺术院校有关管理职能部门对音乐艺术专业的发展从人力、物力、财力、教学改革、科研项目、课程建设等多方面予以管理制度保障。为提高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能,在管理中做到深化改革凸显成效、理念创新增强成效、监控运行确保成效、教学反馈检验成效、成果提炼总结成效。并且从管理制度上、评价机制上、监控体制上分别采取措施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力度。
二、彰显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的管理效益
彰显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的效益,以艺术院校重点学科、品牌专业建设为依托,打通壁垒,相互融合,搭建校企联合平台,实现多项教学改革措施的联动机制,形成展示教学建设成果的窗口,这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教学内容改革是整个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性环节。文化产业的发展对艺术院校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全面素质、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加大力度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更加重视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强化素质、能力教育,力求在教学实践中把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与要把及时调整、更新专业教学内容作为音乐艺术教育改革的重点。要及时反映当代世界文化艺术领域的新情况、新信息、新成就,及时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发展的新动态、新课题、新成果。要使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超前性,克服教育内容陈旧、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现实脱节等弊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实现提高教学水平、教学质量,提高整体办学效益的彰显的有效措施:(一)艺术院校建设一流的音乐艺术专业,在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有机结合方面作出特色成效。根据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与共建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有效的实现音乐艺术人才培养与文化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二)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专业要进一步加强音乐艺术表演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工作,创建具有优势特征的实践教学模式,使音乐艺术专业的实践教学在全国高校中位于先进。(三)创新音乐艺术专业教师培养与使用机制。进一步建设具有高水准的教学、表演、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师资队伍。(四)充分发挥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专业涵盖面广、专业结构科学的优势特征,强调音乐艺术专业建设的整体性效应,努力实现声乐与器乐各专业方向建设的优势互补,创造优秀品牌。为全国的音乐文化建设事业服务,形成推广和示范作用。(五)建立音乐艺术专业卓越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标准、选拔依据、考核指标、评审机制、奖励措施等制度规定。(六)打通各教学单位壁垒,优势互补,创造精品剧目、音乐会等特色项目,通过音乐艺术专业卓越人才进行市场运作、前期宣传、后期制作,将精品推向市场,走向全国。(七)通过中国乐器演奏教学实训基地、管弦乐演奏教学实训基地、声乐演唱教学实训基地、民族声乐演唱教学实训基地、键盘现代音乐教学实训基地等实践实训教学,全面提升卓越艺术人才的实践表演能力,推出精品人才。(八)与相关演出团体、媒体公司建立合作培训协议,实现“订单式”培养,建立卓越音乐艺术人才库,向各演出团体输送优秀人才的同时为其培养储备后备人才。综上所述,本论文以提升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层次为研究目标,通过对现今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现状的分析,以及音乐艺术院校人才培养管理机制的研究,旨在分析现存管理问题和制约创新的问题所在,通过对文化市场调研与人才需求标准分析,通过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改革与创新的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办法,以加强实践育才、创新实践形式等重点环节的管理为具体体现,为实现音乐艺术人才与文化人才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为形成艺术院校特有的教学改革方式和人才培养优势特征提供学术。
作者:黄超 单位:天津音乐学院
优秀的艺术创作作品往往凝聚了艺术家独特的创造力,充满着独特的个性,使艺术舞台变化无穷、生机无限,这些作品都是艺术家敢于冲破传统规范,不断创新的结果。大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以后,就会对艺术中的新变化产生惊喜,对艺术形式的新突破产生赞赏,这必然增强他们打破思维定势的勇气,改变因循守旧的看法,使他们坚信,只有敢于不断突破旧传统,创造新事物才能获得前进发展的动力。因此,艺术教育在培养医学生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个性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然,我们还应看到艺术教育还能使学生增强自信,完善个性。学生在艺术欣赏时需要调动主观能动性,把自己的经验、喜好等融入到对艺术作品的理解中去,努力接近艺术家所创造的艺术形象,有时甚至开拓和补充原有的艺术形象,使它更富有生命力。学生在理解、开拓和再创艺术形象的过程就贴上了自身的个性色彩,获得了审美愉悦和满足。这一过程有益于学生建立足够的信心,相信自己而不盲从他人。因此艺术教育也是一项最富于个性、最增强自信的实践活动,对于医学生完善个性是非常有利的。
2中医药院校开展艺术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缺乏对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
中医药院校普遍重视医学专业课程教育,强调医学生应掌握精湛的医学知识和娴熟的专业技能,而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跳跳、写写画画,公共艺术课程只是纯粹的选修课,对医学人才培养只是锦上添花,可有可无。这种重专业轻人文艺术教育的现象在医学院校中屡见不鲜。虽然中医药院校都设置了艺术教研室或艺术指导中心,但大多数挂靠在学校团委,担任公共艺术教学的教师还要承担一定的行政事务性工作,因而不能全身心投入公共艺术选修课的教学,使得公共艺术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待提高,不能彻底实现教学目的。在学生层面,由于繁重的医学专业课学习压力,很容易在思想上形成重专业学习轻人文艺术课程学习的观念,即便选修了艺术课程,最终也是为了修满学分而应付考试,并未真正完成对自己审美品位、修养的提升,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2.2缺乏对艺术教育课程开设的合理规划
目前,大多数医学院校都能按照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普遍开设艺术类选修课程,但基本上都是以任意选修课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课程定位较低,与指导方案中所规定的8门限定性选修课程和8门任意性选修课程差距甚远。所开设的科目都是艺术教师根据自身的专长申报设置,没有合理的规划,同时开设的课程数量和安排的课时数完全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中医药院校艺术课程教学资源也相当匮乏,没有编写中医学生专门使用的艺术课程教材,教师上课常常自行组织教学内容,导致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所体现的深度和广度不够,以致艺术教育在医学教育体系中的作用不明显。
2.3缺乏一支高素质的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当前,在医学院校从事艺术教育的教师在数量上明显不足,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规定的各校公共艺术课教师的数量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相比还有很大距离。尽管这些老师大都是艺术科班出身,对艺术领域专业知识相当精通,但是他们的专业背景并不能支持医学院校的课程体系。此外,由于公共艺术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除了有艺术专业知识背景外还要尽可能多地掌握一些跨学科知识,一专多能型教师在医学院校还很缺乏,因而使得目前的师资水平跟实际需要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2.4缺乏对艺术课程教学系统的研究
由于艺术课程任课教师大都毕业于专业艺术院校,往往对公共课教学的课程性质和作用把握不准,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思想和行为特点没有进行深入透彻地调查研究,不能有针对性地结合医学专业性质和学生特点来进行授课。同时教学中常把公共艺术教育等同于专业艺术教学,过分追求专业化、技巧化,使得艺术教育停留在纯技术性的层面,没有体现出中医药院校艺术教育的特点,自然培养的学生也就缺乏自由创造,严重影响了艺术教育的育人效果。
2.5缺乏特色鲜明的校园课外艺术活动
医学院校所开展的校园课外艺术活动,文化内涵还欠深度,与中医教育结合不鲜明,与其他高校开展的艺术活动差别不大。很多艺术活动仅仅局限在感性的形式,导致医学生对艺术的感受就是唱唱跳跳、写写画画,而在艺术舞台上照搬、模仿现象普遍存在,没有深刻领悟艺术中所贯穿的创造精神和人文思想,从而制约了医学生创造力的提高。
3中医药院校实施艺术教育,提升创新人才素养的路径
3.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中医药院校艺术教育实施机制
中医药院校应遵照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相关要求,切实改变重专业教育轻人文艺术教育的观念,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使艺术教育和其他教育一样,能够形成完整的教育实施机制。首先要理顺并健全艺术教育的管理机构设置,对师资队伍建设形成长期规划。学校成立艺术教育工作委员会,形成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和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设立独立的、学校直属管理的艺术教育管理机构,如“艺术教育中心”或“公共艺术教育部”等,不依附于其他行政部门,专门负责全校的艺术教学及实践活动的规划、实施及管理;对专职艺术教师按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的方式进行聘用和管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其次将艺术教育纳入中医药院校统一的教学规划中,予以一定的制度保障,并列入学校全年的教学工作计划。把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使艺术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走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对所开设的艺术课程全部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都纳入学校教学管理,并计算任课教师的工作量。最后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物质保障措施,如增加专项经费的投入用于购置艺术教育设备、音响资料和组织相关艺术活动;修建专门的多媒体艺术教室、学生活动中心等解决艺术教学和实践的场地等。
3.2优化课程结构,构建有中医特色的艺术教学体系
中医药院校的艺术课程体系一方面要符合艺术教育自身的规律,另一方面也要促进医学课程与艺术教育的整合[2],实现艺术教育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价值。学校应大力开发艺术教育课程,编写配套教材,优化课程结构,开设的艺术选修课应包括艺术常识类、文化类、思辨类、艺术与医学交叉等4类课程,以满足学生对艺术的学习需求。其中常识类艺术课程力图从艺术本体出发拓展大学生的艺术知识面,以此了解更多的优秀艺术作品,主要课程包括:基本乐理、基础绘画技法、合唱、声乐等;文化类课程重在让大学生了解艺术在人类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的文化价值和地位,开设课程如中国传统文化、20世纪西方现代音乐等;思辨类艺术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判断能力和思辨能力为主导,培养大学生传承优秀的文化和创新精神,主要课程如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等;艺术与医学交叉课程旨在通过艺术与医学交叉的教学氛围,拓宽大学生的眼界,培养创新精神,如医学美学、医用绘图技法、音乐治疗等[3]。通过课程的开设,使学生积累艺术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能艺术化地提升医学技术,在临床治疗中更具人性化,达到开发医学艺术技术技能的目的。
3.3整合师资队伍,建设高水平的艺术课程教学团队
师资队伍的建设历来都是学校办学的关键。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医学院校艺术课程的师资建设应充分发挥合作机制,尽可能地整合校内的师资力量,挖掘有绘画、书法、舞蹈等特长老师的潜力,让他们作为兼职教师扩充到艺术教师的队伍,通过老中青相结合的方式建设一支高水平的艺术课程教学团队,以传帮带的形式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一是通过整合的教学团队能够以服务学生为本,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拓展教学资源,编写课程教材,促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二是学校要大力支持艺术教师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不断提升自身素养,促使艺术教师能主动学习跨学科知识特别是中医药知识,并在教学中促进中医专业教育和艺术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医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融合。三是注意培育和引进复合型专业人才,如音乐治疗等方面师资,吸纳这部分既懂艺术又精通医学专业知识的人才为中医创新人才服务。有计划地安排优秀的艺术教师或医学教师到国内名校攻读博士学位、进修或合作研究,开展医学与艺术交叉性课题研究,努力提高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使教师具备双学科素质并及时掌握学术发展的前沿动态。
3.4提升教学水平,促使学生知识能力向创新能力转化
当代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思维是很活跃的,关键是教师在课堂上能不能创设出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促进师生间平等交流,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探索发现能力,使当代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充分挖掘和发挥。因此需要教师能立足于大学阶段的教学要求与教学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一方面继续坚持用启发式教学充分唤起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帮助他们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参与转变,另一方面更应通过研究性教学调动学生的研究意识,帮助他们实现独立思考。那么教师的任务就不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研究能力,要让他们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教学中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教会他们学会不但尊重自己的思维结果,更要懂得尊重别人的思维结果,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宽容的人文胸怀,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实在艺术课程教学中。
3.5联动课堂内外,形成有中医特色的艺术教育实践体系
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我国高校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特别强调高校自身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独具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对于高校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与优势,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举办人民满意教育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看到这些可喜的成绩的同时,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问题,你比如说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强调“文化上墙”、有的高校觉得把各种文化活动搞的丰富多彩就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拿来主义、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形式主义、有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片面强调一味继承、有的高校觉得校园文化建设仅是高校管理者的事、有的高校把主要精力用于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校园文化建设这样的软实力置之不理。上述这些问题的存在,对高校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实现文化育人,确保人才培养质量都将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看得见的、也可能是看不见的,这些影响可能是短期内就会显现、也许需要长期的回望。
二、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角色
(一)通过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在高校校园唱响时代主旋律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与建设,我国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有目共睹,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要越来越多样化,需要层次也在不断提升。音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标志与文明成果,成为当下社会几乎每一位个体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对于提高人民群众艺术修养与音乐造诣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音乐也成为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大到国家小到社会组织,越来越重视文化软实力建设。高校作为特殊社会组织形态,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使命,理应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一方面,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这与接班人的重要主体,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担当;另一方面,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中心,是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阵地。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应该、也必须应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高校应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运用好音乐艺术这一青年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高校校园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通过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在高校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
音乐艺术是高校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高校通过将高校专业学生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机结合,一方面,丰富了高校专业学生的课余生活,在充实学生学习生活的同时,寓教于乐,使高校专业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高昂的情绪和奋发进取的精神。从而引导学生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另一方面,依托对高校专业学生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的计划、组织与实施,以高校专业学生的课外音乐艺术活动为载体传播校园文化,营造良好校风与学风、规范学生行为。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发现兴趣、探索未知、突破自我、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
(三)通过课外音乐艺术活动,在高校校园形成文化育人的氛围
这次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院党委主要是从“三个工程”的高度来认识理解。一是从党的生命线工程的高度来认识。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明确指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既是党坚持从严治党、以自我革新的魄力加强自身建设的战略之举,也是党顺应群众期盼,以问题倒逼的勇气纠治作风顽疾的现实所需,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医院党委是站在关系党的事业成败、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清其重大意义,自觉强化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按照学院党委的统一部署,把教育实践活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落实。二是从公立医院改革工程的高度来深化认识。公立医院改革及全面深化医改,需要广大医务工作者投身实践,破解发展难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献计献策,丢掉群众路线,离开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人民群众,不仅谈不上医改,连日常的诊疗工作也无法开展。医院党委正确认识了密切联系群众与医院发展及公立医院改革的内在联系,切实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树牢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融洽医患关系,激发医务人员积极性,为进一步投身全面医改凝聚了强大动力。三是从个成长工程的高度深化认识。解决作风问题,从组织层面讲,关乎我们自身的成长进步。反思一些医务人员犯错误,不外乎思想上走了叉路,工作上走了岔路,生活上走了邪路,根子都在作风上出了问题,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为各级领导干部及医务人员提供一次武装头脑、铸魂励志,照镜治病、正冠修身,治愈疗俗、修心养性的机会,帮助大家及时认识偏差,树正价值追求,防止思想上失向、用权上失控、行为上行范、成长上失足。通教育实践活动,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2在抓好关键环节上使真劲
作为高校附属医院我院党委结合自身特点,主要抓好三个活动环节。一是学习教育、听取意见环节,把握要义、抓好深化。以集中、分散方式开展各类学习。通过学习的重要论述,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悟透彻;通过学习我党的优良传统,将群众路线的发展历程搞清楚;通过学习上级党委的指示精神,把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弄明白,让领导干部掌握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思想武器。结合自身、围绕作风建设多次专题研讨,多方广泛征求意风,取得实际。二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环节,动真碰硬、全面彻底。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上,全程贯彻精神,突出一个“严”字,做到严格严肃;突出一个“实”字,做到扎实务实;突出一个“真”字,做到认真较真,做到了触及思想、触动灵魂,达到了加深理解、增进团结、促进工作的目的。三是整改落实、建章立制环节,明确责任,严肃认真。整改落实直接关系到整个教育实践活动的最终成效,不仅是对党委班子贯彻执行力的一次检验,也是对党员干部原则性的一次考验。我院党委认真贯彻“三个见到成效”的重要指示,发扬“钉钉子”精神,从严整改,从具体抓起,综合制定了整改落实方案,明确了整改责任人、责任部门和整改时限,达到了以制度约束、以制度执行、以制度监督的良好机制,推动了作风建设不断加强。
3在聚焦群众满意上出成效
1.师资力量与学生需求不对应。这是造成的素描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关键原因,近年来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虽然一直在稳步推进,但是与急剧增长的学生需求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学生数量的增长造成了教师数量和质量的相对不足。师资力量物理支撑艺术院校的素描教学,教师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理论,从而给素描教学工作的创新发展造成很大的不良影响。另外在当前的素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是新时期的学生需求。学生积极性无法调动,导致整个教学工作长期处于低效运转状态,这对教学工作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
2.学生缺乏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学生的基础素质不高,文化知识贫瘠,缺少对艺术的执着精神是造成当前素描教学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阻力。高等艺术院校生源质量不高,学生入学成绩对文化课程的要求低,且进入高校之后文化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高。这使得学生的基础文化素质与素描教学的需求存在很大差距,以此造成了素描教学吃力。教师即使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也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种问题。另外,学生基础素质不高对教学影响还体现在对教学理念的认知不足上,无法正确理解素描教学各阶段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能在自己的学习中主动配合教师教学计划。
3.现代艺术观念的负面影响。自印象派以来,无论是中国传统艺术还是西方传统艺术不断被否定,继而代之的是现代、后现代不断的推陈出现。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现代商业的繁荣活跃使得艺术与商业之间建立了畸形的很多关系。艺术创作一再妥协最终沦为商业附庸。在这种形式的影响下艺术家的境界和品格也受到极大挑战,一些终身钻研艺术、辛劳一生的艺术家却默默无闻。穷困潦倒。这种时代环境对当代的素描教学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学生的功利心影响了他们对艺术的追求和认知。
二、改变当前素描现状的几点建议
1.素描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基础知识不足是影响当前教学进展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基础素质的强化教学。针对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文化课成绩不理想的现状,在教学当中应当对学生的文化综合素质开展测评。摸清学生真实的基础文化素质,对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课不惜。同时在素描教学中还应当重视基本技法的训练。由于这种训练简单枯燥招致学生的抵触,为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尽量满足学生需求的具体情况满足学生需求。
2.提升师资力量水平。师资力量不足是影响当前素描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高等艺术院校应当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制定教师成长和教师队伍培养战略。首先应当研究师生数量匹配,根据学生数量的变化情况和速度制定教师发展目标。其次要提升当前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增强教师队伍素质,做好这项工作应当从两个方面着手努力。首先通过外部引进的方式选聘优秀素描教师,其次对现有教学人员开展专业培训,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激励计划,动员广大教师通过自我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方式保持与素描教学发展的同步性。
(一)对市场需求的盲目性
高等职业院校创设艺术设计专业之初就是为了满足市场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是在本科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基础上进行扩展的,所以在专业建设、学科建设以及教学等方面缺乏经验。在学校的设备和师资力量方面处于不成熟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还存在着不足。在所开设的各个专业,如广告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等缺乏具体的认识,对于专业将来需要服务的人群和对象的个性化需求并不了解。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需求而开设艺术设计专业,但是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内涵了解并不深入,导致了学校办学和学生学习的后续力量不足,不能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内在需求和魅力。
(二)对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不准
缺乏对艺术设计专业内涵的理解、引导,对于市场的反馈信息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导致了在培养学生过程中的目标缺失。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开设的实验制作课以及毕业实践等课程并不能达到真正实践的目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只是走过场或者是随大流,不能扎扎实实地学到知识。由于教学体系设置的缺陷,导致学生在参加工作以后需要根据企业的需求和模式重新进行学习。此外,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即使了解到创新性教育对于现代社会以及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将这一认识付诸实践,没有一套系统的培养方法,从而使得拥有创新性的设计人才越来越少。
(三)对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不科学
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课程设置都模仿着本科院校开展教学活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灵活性。而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门具有艺术气息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应该被束缚,而是应该积极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艺术设计也是一门具有前瞻性的学科,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所设定的学科和专业也不尽相同。但是在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仍然重视艺术学习的技能,却忽视了对于相关理论知识的重视和学习。在其课程设置上将大多数精力都放在了对艺术设计的基本技能训练上,忽视了对于视觉传达的理论以及心理方面的学习,让学生不能自主地领悟艺术设计的内涵和进行自我创作。而在电脑美术设计课程上由于缺乏师资力量,对于深入的动画设计学生不能进行操作,从而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竞争力。更有甚者,有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工作以后,为了适应当前的岗位还必须按照企业的要求,对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重新学习。
(四)对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不到位
根据高职教育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所开专业必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区域产业结构相匹配,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是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高等职业院校办学的主要模式。在这种校企合作模式下,要求任课教师不再是传统的课堂单一授课的教书先生,而是必须具有课堂教学能力和企业从业经验的综合型教师队伍,即我们常说的双师型教师。而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来讲,从办学经验到校企合作都不太成熟,不可能建设一支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所以现在的状况只能是聘任本科院校设计专业或高等艺术院校设计专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这批“新鲜血液”活力充足却经验不足,更谈不上具有课堂教学能力、企业从业经验。很显然,这种“纯学院派”的师资队伍是无法圆满完成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目标的。
二、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创新性教育的措施
创新教育是时展的需要,也是学生的需求,就当前的发展而言,高等职业院校创新教育刻不容缓。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对整个艺术设计行业以及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应结合市场需求,深化高职艺术设计教育改革。
(一)转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个学校发展和贯彻的方针政策,它必须面向未来,立足创新,学校一切的教学活动都会为之展开。教学理念也是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面旗帜,在提升艺术设计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时候对于学生获取知识、提升能力以及完善自身这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针对现在很多学生只注重艺术设计技巧的学习,忽视自身综合素质能力培养的情况,学校要重视学生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传授,从而避免学生艺术设计学习后期中遇到的瓶颈——只能够描摹或者是模仿别人的设计作品和理念,却缺乏自主创新。所以积极地转变高等职业艺术设计的教育理念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为学生创造学习氛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对于企业而言,需要的是一个积极灵活的创作者,能够将艺术设计的各方面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逐步深化对于艺术设计的认知和应用。所以要转变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能力。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只有立足实际,转变教学理念,才能不断地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二)改革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模式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模式大多数依然遵循的是教师讲课、学生听、多媒体教学以及课本知识讲授等方式,课堂模式过于程式化、单一化,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不能自主学习。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从而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所以学校要重新设定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式,注重学生思维和创造力的开发。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环节,让学生更加轻松地接受一些知识。同时,还可以进行模拟项目式的小组比赛,根据某个主题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创意设计出产品,完成项目制作过程,以小组互评和老师评判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三)创新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新方式
1.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时,要注重对学生批判精神的培养。教师并不是知识的权威,也会出现认知不足的情况,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提问题。这种批判精神需要得到教师的鼓励,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方式。
2.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在传统的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曾出现过重技巧而轻思维的培养模式,从而抑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所以在新型的学习方式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多种多样的课程模式,激发学生对于创作的兴趣和动力,从而逐渐将学生引入到学习的氛围中去。其中对于“协作式”和“发现式”学习方法的提倡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之间或者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平等,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改善人际关系都是有益的。
3.留有创意空间。在对艺术设计生培养过程中,采用“空闲教学法”,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空闲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创意自由。
(四)优化高等职业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
内部的创新是最基本的,但是外部环境对创新的要求和鼓励也是激发学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因素。高等职业艺术设计专业要培养出新型人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得到与其他本科院校公平竞争的机会。社会中存在着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及学生的偏见和不理解,这种认知对高等职业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有很大的影响,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对于设计作品和权益而言,政策上对于这类学生并没有大力提倡和鼓励。所以加强政府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支持和鼓励可以有效地提升其外部力量,让社会大众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的内涵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此外,对设计者的权益保护也需要进一步地规范,设计成果应用上的“拿来主义”“偷梁换柱”“鸠占鹊巢”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设计者的权益。为此,进一步加强对设计者作品的保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创意的一种尊重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创作。更重要的是社会能够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人才的重要性,充分给予高等职业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肯定和尊重。
三、结语
关键词: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我国新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对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目标,而依据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关于社会公益性质的新定位, 也要求公立医院需要对原有的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进行改进。那么作为医院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绩效考核的改革也势在必行。所以,我们必须对现今绩效考核所存在的弊端进行改进,并探讨可以体现公立医院社会公益性质和社会责任的绩效考核指标,从而达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非营利机构的特征,保证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维护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和根本利益。
一、绩效考核的基本内容与实践意义
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企事业单位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员工过去的工作行为及取得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它通过系统的方法评定员工的工作效果,再提出反馈和改进的方案,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企事业单位整体的绩效。而对员工的绩效考核也是组织为实现企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重要路径,以及对于员工的奖惩、升迁或是解雇所参照的重要依据。
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工作特点,是以医院自身的发展战略与性质定位为目标要求,用科学的管理与审核办法,对一定时期内的医院的业绩和效率进行认真的分析与考核,从而对医院的社会效益、医疗质量、运行效率等项目做出公正、客观且准确的综合评价。绩效考核对于医院的进步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绩效考核还与员工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所以对于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而绩效考核目标的达成,对于医院管理方法和运行模式的改进,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增长、竞争优势的提高,以及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考核定位不够明确
国务院颁布《新医改方案》促进医院绩效考核的改革,是为了适应医院社会公益性质的新定位,但是现今,一些医院的绩效考核仍被认为只是简单的工作评价与考核,没有重视绩效考核的重要地位与重要意义。虽然绩效考核与员工的绩效工资挂钩,与医院的效益挂钩,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是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发展。而往往一些医院或是领导忽略了其战略目标,使其流于形式。或是迫于财政供给不足压力,只注重了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医院的未来发展。
(二)绩效考核方法不够科学
现今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设计并不符合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只注重于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利益的分配,绩效工资的发放。而考核方法与指标设计并不科学,没有依照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工作态度等等,在设定医院总体奖励性绩效额度的基础上,偏重或单纯依照每个科室的收益与成本确定奖励性绩效的发放金额。试想,一位工作兢兢业业、病患对其工作评价也非常高的一位员工,只是因为他在效益较低的科室,那么他拿到的绩效奖金并无法突出他的工作价值,对其工作积极性也是一种否定。无法实现绩效考核管理的真正目的意义。而且现今一些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并不完善,使得绩效考核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等缺少一个及时便捷的平台,整体的绩效考核工作也存在着滞后性,整体管理得不到完全的掌控。
(三)缺乏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绩效考核可以反映员工这一时间段的工作表现与个人绩效表现,但往往一些医院的绩效考核只反映在绩效奖金的发放上,没有向员工反映考核结果,以供员工反思自己的工作表现,自己在平时的工作中存在哪些问题。而医院也无法及时根据存在的问题进行管理上的改进或调整,影响了医院社会形象的良好树立以及医院运行效率的有效提高。可以说绩效考核反馈机制的缺乏,对于员工的自身建设与实现医院的宏观战略目标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影响。
三、解决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认真落实医院战略目标
我国公立医院随着新的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确立了社会公益性质的新定位,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要服务于广大病患,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从而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那么,绩效考核工作的开展也应以医院的战略目标为前提,搭配合理的考核标准,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医院的发展带来更多积极意义。
(二)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标准
改变以往旧有的只依照科室收益而进行的绩效考核标准,对于提高医院员工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也有很大帮助。而合理设计绩效考核的标准,才能客观、公正地考核被考核人员的工作表现,从而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那么在设计绩效考核的考核标准和方法时,要从医院的战略目标和实际情况出发,对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科研俭学、医德医风等多方面进行考核,不要只关注经济收益,更应该注重医院的社会形象,以及医院员工的自身发展。
(三)完善绩效考核反馈机制
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从而保证绩效结果及时反馈给被考核的员工,并对于员工的表现提出相对的改进建议,与被考核的员工进行良好的、有效的沟通,从而最大程度提高绩效考核对于员工自身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作用。同时要鼓励员工对于反馈的结果进行积极的回应,从而完善自身的业务能力和个人发展,树立绩效考核的积极影响而不是只看重绩效奖金这一部分。医院员工的素质与能力的优化,对于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有很大帮助,从而促进医院的战略目标的达成和未来的发展。
综上所述,绩效考核的结果对于员工的绩效工资与职务升迁和自身的发展建设等切身利益都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我们要保证绩效考核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创造一个公平的发展平台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效提升公立医疗机构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建立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与管理模式,将医院的战略发展与经济效益做到良好的结合,以建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并促进医院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从而对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