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微课程历史教学

时间:2023-03-06 15:57:31

导语:在微课程历史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微课程历史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微课;高中历史;教育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1-0360-020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1.039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它主要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需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在有限的时间内就某一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的过程。微课其实就是一段视频,其中讲到的知识可能是典型题的讲解,也可能是某些考点的集中归纳,还有可能是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等。

一、微课是信息时展和教育事业需求的必然产物

(一)微课的理论基础

从微课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简单的微课基本上就是一个知识点,它的价值不在于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其中所涉及到的学习方法的传授。学生可以用这些学习方法来学习其他类似的知识,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相关的微课视频,学生可以解决问题,并且会把解题的思路和技巧深深地印在心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微课的方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困惑进行及时指导和点拨,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且使其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微课的诞生是时代的呼唤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手段的飞速发展,网络和各种通讯设备普及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这使我们实现各种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成为了可能。微课就是在这样的客观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微课是一种非常方便有效的课堂教学的补充形式,教师把所教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做成微课,然后再上传到学校网站,学生可以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自己的薄弱学科或者薄弱内容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只能到学校询问教师,这就造成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的现象。而微课的出现,让学生在家里就可以随时询问老师,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优秀教师,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自,学起来自然积极主动,其学习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微课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作为一名始终奋战在高中历史教学第一线的普通教师而言,我对微课在历史学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很深的感触。我认为新课程改革进程中,运用微课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历史学科教学质量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利用视频导入课堂教学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历史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开始的前几分钟。我们可以在学生的课前准备环节,播放一段与本堂课要学习的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让学生在感受优美画面和声音的同时,自觉地安静下来,并快速地进入到教学情境当中。比如在学习《辉煌灿烂的文学》一课时,我在网络上下载了歌曲《在水一方》的MV,这首歌曲曲调优美、歌词委婉细腻,美妙的歌声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起来,他们从词曲中感受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地调动起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上课过程非常顺利,学生的表现也非常精彩。课后学生还是意犹未尽,进一步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果。

(二)利用微课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

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不能只靠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好历史的科学方法。只有学生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我曾经在互联网上看过一个关于高中历史学习方法的微课,题目叫《高考历史材料解析题解法》,授课教师在其中详细归纳了解析题的答题方法。我把这节微课推荐给了学生,他们经过学习之后,基本掌握了做这类题的方法,得分率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各种适合学生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授之以渔”,让学生真正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根本上提高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三、 微课的应用使历史学科迎来了新课改的春天

第2篇

面对这样的教学特点,对于习惯了“旧的”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要想在新教材的实施中顺应课程要求,就必须在教学中有所改变。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1.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真正的平等的对话关系

当学生利用有的工具去寻求未知时,老师只有适时地做引导,一层一层地“剥笋”,新的知识才会在这个过程中生成。新教材的内容有较好的逻辑性,教师可以通过“引导提问”来完成新知识的引入学习。例如《二力平衡》这节内容,我是这样引导的:

首先,让学生回答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然后教师提出: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运动规律,这个条件是什么?

学生:物体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

教师: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你能找到不受任何外力作用的物体吗?

学生:找不到!

教师:那在我们的周围,有没有保持静止的物体或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呢?

学生:有!比如我们教室摆放的课桌,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教师:那么是不是牛顿第一定律对物体运动情形的表述出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

教师:现在,让我们一起再来研究一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描述……

(师生一起分析定律的内容)

教师: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牛顿第一定律并不排除物体在受力的作用是也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形。也就是说: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也能保持静止状态或者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到这里,就可以顺理成章地、自然地引入新课平衡力的学习了。这样既保证了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正确理解,又加深了学生对定律的认识:物体在受到特殊的力的作用时,也会保持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同时还能引起学生学习这种力的兴趣,为平衡力的学习做好精神上的准备。这样有层次地引导和师生对话,避免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弊端,加强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力度,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标实施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最关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如“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这个问题,教师不用把成型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思考解决的办法,出乎意料的是,学生居然想出了三四种简单易行的测量方法。这种方式,就是借大家之口来学习,在参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也会感觉到他们正在做一件很有创新意义的事情。

2.教师要精选知识的着力点

物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达到某节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基本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灵活地设计教学目标,以学生跳一跳可以达到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基线,对程度较好的学生还可适当调高目标,从而做到因材施教,使分层教学在每节课中都能落到实处;精选适应学生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内容。

如《物质的三态温度》一节中“温度计的使用”教学中,常规教学方法是:小组分发温度计,观察温度计,并自主阅读温度计使用说明书,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测温原理、刻度划分、正确使用等知识,最后实验总结内容。

我另辟蹊径,以土温度计的制造为着力点,既发展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又突出了科学探究方法,产生了较好的效果。

前后两种教学方法相比,显然后者更能体现新课程理念,学生的收获会更大,效果当然也会更好。

3.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把教材作为“学生学习新知的工具”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传声筒”。要认真钻研教材,勤于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环境中探索未知,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密度》一节教学中,同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的概念早已在同学们脑中形成,大可不必赘述,但它的质量和体积之间具有怎样的数值关系呢?对学生来说,最难的是怎么才能猜想到利用“各自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并进而得出同种物质这个比值可能相同、不同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可能不同这一假设。课堂中,我以生活中大家常用的硬币入手,如一枚一元硬币质量为m,则两枚一元硬币质量学生当然知道是2m,进而提出若n枚一元硬币质量为多少?学生在已学的代数知识基础上可很轻而易举得出其总质量为nm。以此为基点,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这样的一系列的猜想:“硬币的质量增大几倍,它的体积也增大几倍”,即“硬币的质量与体积之间有正比的关系”。进而产生这样的联想:“硬币是这样,其他物质是否也有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规律?”,“各种物质质量跟体积都成正比,但不同物质间这个正比关系是否一定都相同”,即“不同物质之间如何比较?”……在此基础上,学生们通过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就能很容易推出利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来鉴别物质的猜想,学习的兴趣也有所增强。

4.教师要创设教学中的兴趣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难想象一个毫无乐趣的课堂会是一个有效课堂。那怎么才能形成这样的理想氛围呢?我的回答是:努力创设每堂课的兴奋点,形成强大的学习场。

4.1设计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就要让学生充满新奇,进而带着强烈的求知欲走进所学内容。怎样的教学设计才能激起全体学生的这种盎然兴趣?这也许只是课前预设的一串问题;也许仅仅是貌似信手拈来的一个小小的演示实验;也许只是老师向同学们展示的一幅PPT图片;也许源于一段占时几十秒的视频……

新课引入时,教者出示一根用金属丝绕制的顶部扎有数十根白塑料丝的自制教具,用绝缘体夹住后,将金属丝接触静电起电机的金属球,一瞬间塑料丝全绽开了,就像一朵盛开的“雪绒花”开放在初春的课堂上,更妙的是老师的点评“是什么使这朵美丽的雪绒花在我们的教室里绽放?下面我们一起探究它盛开的秘密吧!”一句话,使这朵“奇花”在我心中绽放了七年,学生当时的兴奋之感可想而知。

4.2热点举例,拓展兴趣。

当下的热点,往往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如2010年的世界杯;近年来我国的“嫦娥工程”;世博会等都是学生极其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举这些例子能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4.3联系实际,升华兴趣。

对初中生而言,没有实用价值的知识是不可信的。只有与实践相关的理论知识才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兴趣。他们会感到自己的所学是有用的,可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疑难,甚至改变身边的生活面貌。这种体验往往能激起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使物理学习兴趣达到升华。《声现象》学完了,不妨来个自制“乐器”音乐会;用自制的“温度计”测一下这几天的气温有何变化;谈谈如何利用所学设计出一所“冬暖夏凉”的建筑。我家正在搞装潢,帮父母设计一下房间里的电路,和父母一起挑选既美观又节电的灯饰;我们昆山是一个“鱼米之乡”,如何使我们的绿色家园天更蓝、水更清、鱼更肥、米更香?……

5.教师要树立新的“人才”观

现代社会需要的不是“考试型”的“书呆子”,而是既有知识又有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正确对待成绩与能力的关系。新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感悟物理学习的方法,领略物理知识的得出过程,重温物理学家探究知识的科学历程,从而通过体验性的过程使学生具有善于学习、善于质疑、善于探究的能力。故此,教师不能完全受教学成绩的束缚,而要在保证成绩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探究实验的能力。

第3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教学研究;三维可视化;AutodeskMaya

1引言

三维可视化是利用计算机将三维世界中的物体再现,并能够表示三维物体复杂信息的一种可视化技术。[1]水利工程施工课程是水利专业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重要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具有较强实践性,涉及大量具体工程的特殊施工机械、复杂施工方法等,而学生普遍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课堂讲授内容往往显得晦涩难懂,不易理解和接受。本文利用AutodeskMaya,将复杂的机械操作、施工过程制作成动画,在上课的时候利用动画给学生讲解相应的施工过程,促进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2三维可视化技术

2.1AutodeskMaya。AutodeskMaya是美国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顶级的三维动画软件,应用对象是专业的影视广告、角色动画、电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灵活,制作效率高,渲染真实感强,是电影级别的高端制作软件。本研究中利用该软件把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的机械操作过程和施工过程制作成动画,作为课上使用的教学资料。2.2动画的制作。根据实际工程资料图片,使用AutodeskMaya软件制定标准尺寸,将参考图片导入到软件的四视图界面中,建造模型,制作光影和材质效果,模拟真实场景,渲染制作成序列图片,将序列图片导入到AfterEffect软件中,制作校准颜色,制作特效,调整效果,最后输出教学视频。

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水利工程施工课程中的应用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强调以“教”为中心,教师不断的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迫接受,用大量的时间去死记硬背知识点。但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活动中,坚持“以成果为导向”的原则,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为中心,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效果,寻求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3.1三维可视化教学的理论基础。在教育活动中,三维可视化是指一种通过可以觉察的视觉方式将思维进行外化呈现的过程。[2]通过可视化技术,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图像形式,让晦涩难懂的内容变得一目了然。人的大脑分左右两格半球,左半球主管抽象思维,即语言、逻辑数字的运算加工,右半球主管形象思维,即音乐、美术、空间的知觉辨认。在学习活动中,左半球是优势半球,而右半球用的时间很少,常常处于闲置状态,当我们采用图像进行学习记忆时,相当于把闲置的右半球调动起来,记忆的效果就会更好一些。[3]3.2三维可视化教学的应用实例。在实际的水利工程中,施工过程大多是依靠设计文件、图纸和二维平面图呈现出来,读懂这些资料对于从业者来说并不困难。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对象是没有任务实践经验的学生,仅凭语言描述和静态图片无法让他们清楚的明白施工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因此给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针对水利工程施工课程的内容设置,本研究选取其中最基本的施工环节——土石方工程中的挖掘机械施工过程,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水利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动画制作,对应讲解课程中的土石方开挖和施工导流的知识内容。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反馈意见以及课程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来研究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教学效果的影响。3.2.1挖掘机械施工过程土石方工程是水利工程中基础的施工项目,其中需要用到的挖掘机械种类有很多,工作原理各不相同,包括铲式挖掘机、抓斗式挖掘机、拉铲式挖掘机、斗轮式挖掘机、链斗式挖掘机和铲运机等,制作成动画更容易理解与区分。3.2.2三峡水利枢纽工程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是水利专业学生施工课程中很重要的一个工程实例。由于三峡工程分多期建设,包括多种水工建筑物的施工,过程复杂,对没有施工经验的学生们来说学起来比较困难,制作成动画有利于老师的分析讲解和学生的记忆理解。3.3三维可视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3.3.1课堂教学效果分析。通过对水利水电和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两个专业进行连续两年课堂效果的监测,发现使用三维动画配合施工过程的讲解比传统的语言图片描述,学生学习的更快,课堂内容开展的更顺利,再通过课堂互动提问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对施工过程的理解更透彻。3.3.2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向两个专业152名学生发放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46份,经过数据分析,得到主要结论如下:①91%的学生认为在教学中应用三维动画有助于内容的理解学习;②95%的学生认为看动画演示比文字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③84%的学生对使用三维动画学习的两部分内容即土石方开挖和施工导流的知识比其他章节记忆的更深刻;④89%的学生认为其他章节中关于施工过程的内容都应采用动画的方式展现出来,例如岩石的开挖爆破、地下连续墙的施工、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的制作、高压喷射灌浆的施工、高桩码头的施工等。⑤41%的学生认为应该让他们也参与到动画的前期设计工作中;⑥67%的学生认为三维动画也应该尽可能应用到其他课程中。3.3.3课程考核结果分析。该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最终考核,通过对试卷分项成绩的统计分析,结论如下:①识图题得分率最高达到85%,简答题得分率最低仅有51%;②基础概念题得分率达到72%,综合分析题得分率仅有47%;③涉及三维动画讲解的内容(包括土石方开挖和施工导流)得分率达到84%,其他施工过程分析题目得分率仅有53%。通过对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结果以及课程考核结果的综合分析,可以发现即使有少数的学生认为课程本身就很难,三维动画辅助教学并无帮助,但大量数据仍然表明三维动画应用于水利施工课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理解与记忆的效率,对教学效果有很明显的提高作用。

4结论

可视化教学在计算机软件和多媒体资料的帮助下,将被感知、被认知、被想象、被推理的事物及其发展变化的形式和过程,用仿真化、模拟化、形象化、现实化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理论分析和实例应用的结果都表明可视化教学有助于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将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可视化教学过渡,把科学和艺术结合起来,定会使学生对学习内容兼具理性和感性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加深记忆而且还能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

作者:刘佳 刘晓宇 刘洪州 郑茜 单位:天津大学仁爱学院

参考文献:

[1]徐孟超.浅谈国内外三维可视化发展及其应用[J].现代测绘,2012,(6):60-62.

[2]顾培蒂.可视化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D].北京师范大学,2008.

[3]邸占英.在科学课中通过观察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J].基础教育论坛,2012,(21):36-38.

第4篇

关键词: 新课程信念重建有效教学

一、教育改革呼唤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当前,“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愈来愈成为人们认同的教育思想。这一理念可以展开为以下六个命题:学生的发展首先是为了能够成为自己,成为自己的幸福生活的创造者,并进而成为自由社会的建设者;教育的要求是基于学生的需要,高于学生已有水平并且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其中,自主发展是其核心和灵魂。一个自主发展的人,就是有清晰的自我认识、有积极的自我形象、悦纳自我的人;就是有明确努力目标,有内在的学习需要与成长渴望的人;就是有良好的学习策略与学习习惯的人。因此,高品质的教育就是要促使所有学生的成功――造就自主发展的人。

为了造就自主发展的人,首先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有效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过充实的精神生活,让学生感受到智力劳动的快乐;让学生全副身心地卷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获得更多的成功的体验。让学生的自信建立在点点滴滴的成功的基础上,这就是造就自主发展的人的最根本的途径。其次要切实推行发展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就是旨在促进教师成长与学生发展的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有诊断、反馈、导向、激励、甄别等功能,而这些功能都可以服务于教师的成长和学生的发展。发展性评价的另一个原则即激励性、期待性,以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以便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另外,在学生全部的生活之中,特别是在课堂生活中,教师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想象未来、憧憬未来、规划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着力培养他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品质:干什么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追求;要经常和学生讨论当下学习领域和学习主题的意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让学生感受到思考与探索的乐趣。最后,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始终应该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

课程改革的意义在于两点:一是课程改革有助于改造我们的国民性。这就必须改变每个人的人格定型期,即学校生活时期的生活方式,而学习方式就是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地学习,实质性地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积极探究;倡导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表现空间;强调学习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更多地互动和合作交流;强调对问题的多角度的理解,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与碰撞;提倡发展性评价,力图带给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和美好的回忆。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乐观、开朗、进取的个性,形成乐于分享、善于沟通、勤于反思、服膺真理、勇于承担、敢于创新的民主性格。二是课程改革有利于推动教师成为探索者。探索是教育的当然要素。探索意味着探索者不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意味着探索者大胆尝试、追求卓越,意味着探索者经验的开放性和工作中丰富的动机。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不仅要研究教学内容,做课程的开发者,而且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探索如何创设教学情境和氛围,如何设计教学的活动,如何搭建师生、生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如何构筑研究性学习的支持系统,如何评价学习的效果,等等。因为探索,使得课堂多一份灵动和飞扬,多一些朝气与活力。教师的探索影响、引领和激励着学生的探索,课堂生活因为探索而变得悬念迭起、趣味无穷,变得开放、幽深、鲜活和魅力十足。师生因为共同探索,而享有着更高品质的学校生活。

二、教育改革实施需要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一再强调:“教育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之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的确,教育不能没有虔敬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教育信念确立的基石就是人们对于社会的理想和人生的理想。如果缺乏现代文化精神的价值指向,缺乏自由、民主、平等、人权这些核心的价值,这个“理想”就值得怀疑。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成为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谙熟人类文明历程、确立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的人,成为有思想、有灵魂的人。教育是一种基于信念的行为,也就意味着教师的行为更多的应该是自发的、真诚的、内源性的,而不是出于外在强制和纯粹基于个人私利的;是高度自觉的,而不是盲目的;是基于生命的灵动与热力的,而不是机械、麻木与冷漠的。它还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不断地扪心自问,不断地眷注心灵,不断地投入生活和不断地成长。

三、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的应有内容

教师信念是指教师对于有关教与学现象的某种理论、观点和见解的判断,它影响着教育实践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教师信念主要包括关于学生、关于学习和关于教师自身的三种信念。基础教育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师信念提出了新要求,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都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

教师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只有逐步确立这些新课程教育教学的信念,并把各种信念相互接纳,紧缩相连,形成一个具有个人意义的信念系统,才能有坚强的意志去实现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对教育工作才能有一份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培养出符合新课改要求的富有创新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性人才。

四、重建教师新课程信念与实现有效教学

教师只有把信念通过教学实践不断地加以协调和修正,方能找到恰当的适合自己、又适合学生与教学环境的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要求教师首先应更多地去研读学生,在确定好适当的教学目标后才去考虑教学的方式方法,不去一味追求什么一鸣惊人的新招,也就是说,尊重学情、因学定教。其次是有效组织,营造民主课堂,创设真本、有效的教学情境,在预案生成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发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开展教育性对话;要善于彰显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课堂生成实际,不断调整,展开教学。课堂教学应该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心境、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生的协作能力、学生的技能发展等。

因此,有效教学的真正实现,离不开教师新课程的信念。教师只有通过理论学习、反思实践、校本研修等形式,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和重塑教师信念,才能真正开展教与学都是基于“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

传统教学重视对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因此历史教学的重点要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

我们知道,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而不是一个有待灌输的“知识容器”。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掌握知识,又要获得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教学过程既是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在教学中,对于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司马迁、霍去病、班超、文成公主等,笔者不是只简单的介绍他们的事迹,而是指导学生阅读有关的书籍,让他们整理相关的材料,然后在课堂上或小组中介绍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畅谈英雄身上的优良品质,及对他们当时社会做出贡献,对我们今天的为人处事有那些启发等。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学生学到历史知识,更主要的是能让学生从心灵深处激发出对优秀历史人物的崇敬,从而受到历史人物优秀品质的熏陶和感染,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进入21世纪,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给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历史教育已不再是仅仅为了追求记住历史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记忆现成的结论,而是为了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使人的个性得到自山、和谐的发展;新的教学观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以及学习和认识历史的能力,关注学生学习历史后思想感情的变化。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提高学生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能力。回顾20世纪学校教育所走过的历程,大致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发展轨迹:知识本位──智力本位──人本位。当代历史教学应致力于发展学生包括智力在内的个性特征和整体素质。

二、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让学生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同一规格平均发展。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复习旧课引入新课讲述课文提问巩固布置作业),少有变更,这是现行教育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备课用一种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种标准。这样做,只能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的人。显而易见,“一刀切” 的统一规格教育既不利于人才的培养,也不符合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为了避免一刀切、统一要求的弊病,笔者设计了各种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回答,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历史成语故事比赛、课堂辩论会、模拟历史情景表演、仿古小制作、考察古迹寻找历史等。总之,在教学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也尽可能灵活多变,每堂课都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以满足学生各种各样的需要,发展学生各种各样的能力。

有人说,黄沙如海,却找不到绝对相似的两粒沙子;绿叶如云,寻不见完全相同的一双叶片。那么我们也可以说,人海茫茫,教海无涯,我们既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学生,也不会有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教学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来研究学生的差异,以便找到因材施教的科学依据。

三、由重教师“教” 向重学生“学”转变

一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长此以往,学生习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动性也渐渐丧失。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比如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时,教师过多地讲解、分析和说明,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课文,于是就包办代替。这种教学方式培养不出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来。

新课程倡导,教师的“教” 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评价标准也应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正如叶圣陶老先生说的:“最要紧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历史教学不能再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应更加注意与学生情感的交流,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信息的交流,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 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地去追求知识,学会学习。因此,上课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反应,而不能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地“讲”,而不管学生是否能接受。课后还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与他们进行个别交流,要把学生适应教帅转变为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研究如何“启发”学生接受和理解教师教给他们的知识,更要研究如何让学生学会自己去学习历史。

四、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重结果轻过程”,这也是传统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也是一个十分明显的教学弊端。所谓重结果就是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的结论、教学的结果,而忽略知识的来龙去脉,有意无意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让学生去重点背诵“标准答案”。所谓重过程就是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过程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现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能力。历史学习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和理解历史知识,再到对历史现象进行思考(比较、分析、演绎、归纳等),了解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找到历史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从而认识历史和现实的过程。历史教学如果只强调“学习的结果”,必然会走到死记硬背教科书知识的应试教育的死胡同里去。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兴趣和思维能力,单靠教师的“传授”是绝对不行的,必须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这一过程。特别是历史思维方法的养成,是历史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如果强调学习的结果,只会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一个共同的标准答案的方向,而没有什么历史思维可言。

重视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揭示历史知识的发生过程,指导历史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得到训练,既长知识,又增才干。在教学中,凡涉及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笔者并不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得出正确结论,而是关注学生怎样得出结论。他们怎样找材料?怎样整理材料?怎样从材料中得出结论?如果没有像这样的学习过程,得出的结论往往是瞎猜的或是抄来的,说明学生没有真正学到知识,能力没有真正提高。

由此可以看出,过程与结果同样重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学生对学习的概念、原理、定理和规律的推理、总结过程不了解,就没有能力开发和完善自己的学习策略,那就只能是死记硬背和生搬硬套的机械学习。

我们知道,学生学习历史往往经历“(具体)感知──(抽象)概括──(实际)应用”这样一个认识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是“感知概括”,也就是说学生的认识活动要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历史知识的结论。第二次飞跃是“概括应用”,就是把掌握的历史知识结论应用于实际的过程。显然,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实现了这两次飞跃,教学目标才能实现。

如此看来,过程是不可省略的。压缩和忽略学生的思维过程,直接让学生得出结论或抄背前人提供的答案,这种做法是舍本求末,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害。有的教师在教学中忽视学生知识的学习过程,削弱学生从感知到概括的过程,急于得出自己的教学结论,结果使学生一知半解,似懂非懂、造成感知与概括之间的思维断层。此外,学生对“概括应用”这个基本环节也需要一个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思维训练过程。但有的教师喜欢把概括后的结论马上加以应用,甚至一开始就做变式题,造成学生严重的“消化不良”,并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很显然,这种“欲速则不达”的做法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更谈不上发展学生的学习策略。

五、由单项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从信息论上说,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不同。信息交流的方式也不相同。一般来悦,主要有以下四种。

1.以讲授法为主的单项信息交流方式。教师讲解,学生接受。

2.以谈话法为主的双向交流方式,教师问,学生答。

3.以讨论法为主的三项交流方式,师生之间互相问答。

4.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师生共同讨论、研究、做实验。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道理,显而易见,后两种教学方法所形成的信息交流方式更好,尤其是第四种多向交流方式最佳。这种方法把学生个体的自我反馈、学生群体间的信息交流,与师生间的信息反馈、交流及时、普遍地联系起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的立体信息交流网络。为此,在上新课之前,我总是布置学生围绕这一课的内容去阅读相关的历史书,上课时让学生充分地议论、提问,教师也参与议论,并强调指出:教师的看法仅供参考,以鼓励学生继续思考、研究下去。或课前布置一些课题让学生去准备(学生也可以自拟课题),上课时师生再来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能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使不同智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这种方式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纵向交流,并把两者有机地贯穿起来,组成网络,使信息交流形成纵横交错的立体结构。这是一种最优化的信息传送方式,它确保了学生的思维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使课堂教学成为一系列学生主体活动展开与整合的过程。

六、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合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处于“我教你学”“我讲你听” 的地位,学生完全听任教师摆布,受教师灌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师生之间的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存在两个心理过程。一个是感觉──思维──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的过程;另一个是感受──情绪──意志、性格(包括行为)的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能成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然而,传统的教学理论只看重认知过程,却忽略了情感过程,丢弃了非智力因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作用。这也是造成当前学生厌学和教学效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教学中笔者总是积极鼓励学生发言,“你讲我听”“你问我答”。并鼓励学生就学习中的有关问题与教师争论、探讨。这样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达到了师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才能建立新型的、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七、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教了几十年书,上了几千节课,送走了几代人,要问自己的教学模式是什么,教学特点有哪些,实在是说不清。这是我们相当一部分教师的通病。而现代教学却要求教师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教学方法的大忌是单一化、模式化、公式化。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呢?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墨守陈规,而是要勇于创新、积累、总结、提高。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明确这个问题,就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断教师的课是否有个性风格,是否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否有助于培养有智慧、有创造性的一代新人。

教师教学的创造性首先体现在对教材的处理上。教材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方式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教学结论,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导演对剧本的处理是一种再创造。与此同理,教师并不是教材和参考书的“留声机”,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的知识,对教材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处理,从而形成可以操作的教学思路。这就是一个教学再创造的过程。重要的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教学创造还在编制和优化教法上。各种教法各有利弊,如何传道授业,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教法上的编排、设计和加工,克服组织形式的模式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和引导者,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教材为学习服务。

第6篇

关键词: 微机原理 单片机 时钟电路 数码管时钟

开设微机原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目的,主要是通过动手来巩固所学的微机原理知识,因此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开设的实训课程题目应涉及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A/D转换、D/A转换、总线扩展(8255)等。实训学时一般为2周,任务安排第1天以教学为主,介绍实训课程题目的相关知识。第2天开始陆续发放材料,第一周基本以焊接为主,第2周开始自行调试,最后2天验收,验收以作品效果、答辩情况和提交报告的质量为主。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课题方向。这里介绍最小系统的设计。对于单片机最小系统设计,给出的设计题目是数码管时钟电路设计,该课题涉及的内容有:上电复位电路、震荡电路、键盘扫描,数码管动态扫描等。难度适中,能满足学生利用单片机设计时钟的想法,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和学习。

1.时钟电路硬件的设计

LED数码管时钟电路采用24h计时方式,时、分、秒用六位数码管显示。并有按键处理模块来进行时、分、秒的调试。数码管时钟电路如图1所示,其采用AT89C51单片机最小化应用设计,6个LED显示采用动态扫描方式实现,显示时、分、秒。P0口输出段码数据,P2.0―P2.5口作扫描输出(需接上拉电阻),为了提供LED数码管的驱动电流,用三极管9012和芯片74LS244来驱动输出,增加共阳极数码管的亮度。为了提高秒计时的精确性,利用12MHz晶振来T0定时中断。

2.系统软件程序的设计

电子时钟的系统程序由主程序和子程序组成,主程序包含初始化设置、按键处理、数码管显示模块等。子程序包括要编写的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在定时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进行对时钟的调整。具体程序可上考试周刊网教学资源库下载。

(1)主程序

主程序流程图如图2所示,主程序对显示单元和定时器/计数初始化,然后重复调用数码管显示模块、按键处理模块,当有键按下时,转入相应程序。

(2)按键处理模块

按键处理设置为:如没有按键,则时钟正常走时。当按下S1时进入调分状态,时钟停止走动;按下S1、S2来进行加一减一操作。继续按S1键可分别进行分和小时的调整,最后按S1键退出调整状态,按键功能还可以自行调整、创新,如加入秒表显示、定时等功能。

(3)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服务程序

定时器/计数器T0用于时间计时,选择方式1,重复定时,设定时间为50MS,定时时间到则中断,定时中断程序为:(MOV TMOD,#11H)(MOV TL0,#0B0H)(MOV TH0,#3CH),在中断服务程序中用一个计数器对50MS计数,计20次则对秒单元加1,秒单元的计数器加到60则对分单元加1,同时秒单元清0;分单元的计数器加到60则对时单元加1,同时分单元清0;时单元的计数器加到24则对时单元清0,标志一天时间计满。定时器/计数器T0中断服务程序流程图如图3所示。

3.总结

任何理论知识都来源于实践,理论知识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强化并真正发挥指导作用。学生经过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锻炼,通过焊接、板路设计、元器件的认识、程序的编写和调试,能够对微机原理课程有很深的认识。通过一些小制作更能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热衷程度,对学生的现在及将来都有很大的影响。较多的学生实践教学环节结束后再回来要回自己的作品,说是拿回去放在自己的床前,可以用3节干电池供电来显示时间,以做留念。

参考文献:

[1]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组编.微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2]朱定华,戴汝平.单片微机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3]陆红伟,微机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指导书[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第7篇

一、以生为本,敢于放手

传统历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口述、学生记笔记。而动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家庭环境、遗传因素、生活经历的不同,形成了独特的个性和学情。这种独特的差异性,使得课堂充满了未知数,也为动态课堂的生成提供了可能。因此,学生不仅是教学对象,更是教学资源。我们要对这种资源加以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既是对人性发展的关注,也是对生命教育理念的诠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变“教师中心论”为“学生主体论”,关注人的发展,重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这样的课堂才有意义。

不仅如此,历史教师还要敢于在课堂上放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让学生大胆讲、大胆尝试,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向来是重难点章节,教师也总是花较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讲解,但效果并不理想。于是,我用问题作切入口,让学生自主学习找出答案,部分问题分组讨论,个别难点进行讲解,结果发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比我完全讲解的班级教学效率高、效果好。

二、勇于质疑,善于引导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众多的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疑问能够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一个墨守成规,不善思考的教师,很难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更是天方夜谭。因此,教师要敢于对教材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大胆取舍,这样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认知,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思维。当然,质疑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培养,勤于思考。多读书尤其是教师所教专业方面的书籍,既能深化专业知识,又能培养质疑能力。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自己的引导习惯。教师肯定的语气、亲切的目光,可以缩短师生间的距离;教师的因势利导、放而不纵,既能调节课堂氛围,又能激发思维活力。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进行有效的点拨。当然,点拨问题一定要具体化,比如是某个国家还是某个人物、某种制度还是某项发明,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让学生体会到豁然开朗的感觉。

三、合作交流,耐心聆听

合作交流是动态课堂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它包括两种类型:学生间合作交流和师生间合作交流。前者强调学生的互动,即充分发挥学生群体探讨后的智慧。学生在自学中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疑点和难点,通过小组内交流,互相纠正、互相启发、互相补充,逐渐解决问题,深化认识。长期以来,教师喜欢从头讲到尾,知识点面面俱到,这不仅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丧失,而且容易引发讲而不会、会而多讲的现象。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学生间合作交流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同样,师生间也需要合作交流。师生的互动、学生的回答有时会给老师带来启发,这就需要老师耐心聆听,而不是当作教学干扰。一次,我讲授“开辟新航路”时,就西方航海家与中国郑和进行比较,在提及郑和时我问学生,关于郑和你们知道哪些小史实?

生1:郑和是宦官。原名马和,在靖难之役中立功,朱棣赐姓郑。

生2: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朱允伞

生3:老师,跟郑和一起寻找建文帝的还有一个人,叫胡酢

听到胡酰我既惭愧又惊喜。据说,靖难之役后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派了两个人去找寻,一个是走水路的郑和,另一个就是走陆路的胡酢Q生广博的知识也让我受益匪浅。

第8篇

[关键词]体育课程 课例研修 教学行为

[作者简介]赵富学(1982- ),男,甘肃庆阳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甘肃 合作747000)张学忠(1956- ),男,甘肃临夏人,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甘肃 兰州 730070)杨爱民(1970- ),男,甘肃天水人,甘肃民族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与训练理论。(甘肃 合作 747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院长基金项目“民族院校体育课程整合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21)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86-02

为了进一步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于2009年启动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是“国培计划”体育学科的新兴研修项目,对于一线体育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同时也要求体育教师教学行为逐步适应这种新兴的课程研修方式,并在适应的过程中去寻求和整理方法与经验。

一、教学行为适应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的重要性

课例研修以聚焦教学行为的改进为其主要特征。强调教学行为的改进,也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需要。体育教师在日常业务学习中,可能听过不少讲座或报告,也接受过不少培训,但往往听时心潮澎湃,事后过眼烟云;可能读过一些书籍或论文,但往往读时击掌共鸣,事后了无痕迹。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表明,从理论到实践,从他人经验到自我经验,有一个转化的过程。在这其中,一些默会的体育教学知识极其重要,但难以言传,在备课或听讲时往往体会不到。如果没有相关教学行为的改进,就无法掌握这些默会知识。

基于以上认识,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要特别强调教学行为的改进,因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不仅是文献研究,还是体育教师自己的行动研究。行动研究进行特点是为行动而研究,对行动的研究,由行动者研究,在行动中进行研究。经过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方面要充分适应“课例研修”对常规体育课堂的种种变革,扎扎实实服务于体育课堂教学。这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根本宗旨,也是体育教师教学行为要适应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方式的重要性之所在。

二、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的教学行为改进

1.基于自然体育教学情境中的教学行为改进。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模式主张在真实自然的体育教学情境中观察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无须研究者通过人为控制教学环境来影响教师的教学行为。在原行为阶段,体育教师不受他人意志的干扰,自主备课,从而在授课中自然呈现出自己原有的认知水平和技术技能水平。按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思想,这是体育教师教育与成长的最佳时机;按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这就是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最近区域。

2.基于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行为改进。教师关注课堂,因为在课堂中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关注体育课堂,因为只有在课堂才能有效改进教学行为。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同,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主要是在体育课堂中进行,从体育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出发,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行为改进去研究和寻找体育课堂教学关键事件,追求体育课堂教学中行为的改进。

3.基于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有效反思的教学行为改进。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提供了体育教师有效进行反思的模式。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体育教师在同伴与专家的帮助下,以课堂观察为工具,设计、反思,再设计、再反思。在反思的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关注自身与他人的差距、理念与现实的差距。与一般的反思相比,这就将他人的经验也扩充进体育教师的经验范围,并且注重理论与现实的契合,避免了狭隘的经验主义。例如我们在“国培计划”培训项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提出的“三课两反思”模式,如果单纯从该理论的书面理解出发,我们得到的只能是一些文本化的经验而已,这对于以教授技术技能为重点的体育教学来说,其效果是滞后的。比如“三课两反思”模式常用的方式是一位教师就同一课题上三轮课,实现教学行为在同一主线上不断改进。但由于研究者目的不同,条件各异,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过程中,教师可以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进行适当的变更。

三、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教学行为适应的阶段

1.原行为阶段。顾名思义,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授课教师根据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独立地进行体育教学设计。这个阶段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师的原行为来充分表现出教师教学思想的原生态,以便在下一阶段(即第一轮反思)发现教师的真实问题,为教学行为的改进找准起点。

为了避免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走弯路,保证研修的质量,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授课体育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体现自己对研究主题的理解。比如高中体育教研组将研究主题定为《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情境教学——以高三年级女生的篮球运球为例》,那么,在教学设计中,授课体育教师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创设有效的和篮球运球有关的教学情境。第二,研究共同体应就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比如说,大家共同商定,在进行高二年级男生的跨栏跑教学设计时,设计者应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这节课学生的成长点是什么,这节课所体现的技术点是什么,这节课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设计者在事先思考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第三,授课体育教师要完整、规范地进行教学设计。比如说,要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重点难点分析、研修主题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学业评价方式设计。第二轮课、第三轮课也要这样做,三轮课结束后进行比较,这样就可以清晰地发现教师在课例研修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提炼出问题解决的策略以及适合体育教师成长的规律。

2.第一轮反思阶段。在第一轮课结束后,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所有成员应该根据课堂观察记录(有条件的学校可进行录像),进行第一轮反思。在集体反思的过程中,成员间应该有分工,如主持者、记录者。主持者应该让每位成员都有发言的机会,针对体育教学具有较强直观性的特点,记录的方式应以录像为主,记录要求完整、原始。

3.新设计阶段。授课教师参与集体反思后,还要撰写日志,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小组的成员要进行充分的集体讨论,对教学设计进行修改。如果在新设计中体现出来的理念较之以前有比较大的变化,那么体育课程“课例研修”就进入到了“新设计”阶段。授课教师结合自身情况,对研究成员提出的问题与建议进行认真的反思,从而建构出新的认识。例如将小学四年级的快速跑教学作为研修内容,如果授课老师借助原行为阶段的反思结果来修改教学设计,逐一考虑快速跑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分别制订解决方案,然后提交课例研修团队成员讨论审议通过,这份教学设计就是“新设计”。

另外,我们要从“学”的角度来设计研修活动,使研修活动能明确指向学员的学习。我们通过设计情景、故事以及直接展现培训目标等多种活动导入,在理解与记忆阶段更要设计适合学生特点的活动让参训学员更好地对研修知识进行理解、巩固。所有的这些过程都离不开新设计阶段对参训学员的有效训练,训练阶段是对学员研修能力培养的关键。我们还可以设计情感体验、参观访问、互动交流、资料调查、观看影视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情感价值目标的培养。围绕培训目标组织培训活动是新设计阶段的根本。教师在培训中精心组织培训活动对于我们完成新设计阶段的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需要注意的是,所谓“新设计”是一个相对概念,既相对于原行为,又因人而异。比如说,同样一个经过修改关于快速跑教学的设计,如果是年轻教师我们可能加以肯定,如果是骨干教师则难以令人满意。如果我们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教师,将会导致迟迟难以进入新设计阶段,最终令教师丧失研究的兴趣。

4.第二轮反思。第二轮反思的程序和内容与第一轮反思基本相似。有所差别的是,第二轮反思侧重制定合理的评价方案和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新设计阶段教学设计方案进行反思。在反思成果推广使用之前,先在小范围内试用,以测定它的可行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及其他情况,如有缺陷,则予以修正,然后再试用、再修正,直至满意为止。第二轮反思为体育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反馈信息,是提高教学设计质量、获得最优化教学效果的保障。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该课例研修的设计者和相关专家对体育教学方案本身进行评价。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流程,对各个体育教学要素的分析和设计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以达到完善体育教学行为的目的。二是把完善后的体育教学方案运用到体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评价要求,确定收集资料的类型、制定评价标准、选择被试,然后运用评价工具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最后归纳和分析回收的资料,并出具评价结果报告,为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修改提供反馈信息,以便继续调整体育教师教学行为。

5.新行为阶段。授课教师根据第二次上课的情况和反思的建议,重新进行设计。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新行为阶段的体育教学方法运用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促使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目标的有效实现,能否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能否培养学生形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根据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目标、教学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特点对现有的、反思修改过的体育教学方法,按照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要求进行精心的设计,以发挥教师教学行为适应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在寻求教学行为适应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过程中,通过三次教学设计的改善和教学实施,授课教师与研究者要共同梳理出一条逐渐清晰的教学行为的实施技术路线,并且需要加深和提升对教学行为适应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体育教师课例研修共同体的学科理论素养,加深对体育课程“课例研修”的实践思考与理性认识。这是体育课程“课例研修”有效促进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表现。作为从事体育课程理论和教学实践的研究工作者,我们从走近 “课例研修”到走进“课例研修”,我们在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中学做体育课程“课例研修”,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集体备课选择主题,实践探索课堂观察,评课分析不断深化,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促进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适应新兴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能力。我们期待有一天体育课程“课例研修”也会产生“蝴蝶效应”,能将这种教研方式推广、深入,成为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常态,促使学校体育课例研修组织成为学习型组织,那将会极大地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发展,并极大地丰富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2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高耀明,李萍.教师行动研究策略[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8.

第9篇

研究型教学就是在课程教学中,教师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为载体,组织和指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目的地、相对独立地进行探索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使学生从中感悟到科学研究的基本策略和方法,受到科学思想的熏陶,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即启发、诱导、疏导。

“微型计算机原理”是电子、通信、计算机、自动化、测控技术、机械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上述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教育、创新教育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微型计算机是一门发展非常快速的科学,中央处理器的升级换代周期以月计。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新机型层出不穷。这就注定了在“微型计算机原理”的课程教学中,必须贯彻研究型教学的理念,也就是将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以灵活多样的形式贯穿于课程教学之中。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内容繁杂,硬件、软件并举,在课程教学中开展提出问题,推断、猜想和假设,归纳、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等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可以进一步提高“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的教学效果,本文将结合“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实践,对在课程教学中如何贯彻研究型教学模式略述拙见。Www.133229.coM

一、研究微型机基本结构,建立整机观念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8位机、16位机、32位机的更新换代。几乎是10年一次更新,几年后教科书的内容就已经过时了,实验设备就需升级或更换。然而,无论cpu的更新速度很快,微型计算机的组成结构基本上没有变化,这有利于在“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中以整机结构为主线进行研究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研究整机基本结构,建立整机概念,追踪微型计算机的发展,研究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思想。

在课程教学的第一节课,将“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按微型机的cpu、存储器、i/o接口3大部分划分归位,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开端就认识微型机的整机结构,引导学生从整机结构角度学习、研究微型机的工作原理。

在课程教学中,强化微型机三大部分通过3总线连接的基本结构的教学,使初接触微型机工作原理的学生通过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学习,纵观8位cpu、16位cpu、32位cpu、64位cpu的发展和更新,研究cpu的更新换代进化特点,更新进化目的及以后的发展趋势。

“研究型教学”突破原有课程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品质,进而推动他们去关注科学的发展、了解科学发展趋势,并积累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

二、以前序课程为基础,引导学生研究和解决微型机硬件问题

“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技术”是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的前序基础课,学生通过对这些课程的学习,已建立了有关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了应用电路的基本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是以这些课程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来讲述微机的硬件结构的。涉及到的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内部结构及外部特性,面对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学生认识到计算机硬件系统是高度复杂的电子线路,会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有看不见、摸不着的感觉。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微型计算机的3大组成部分,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从层次观点来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把它归纳为数字逻辑层、微体系结构层和指令系统层,分析各层在实现计算机功能上的地位和作用,上面一层的实现是建立在下面一层的基础之上的,实现的功能更强大,更接近于解决问题的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具体过程。这样分层有利于简化处理问题的难度,便于将精力集中于最关心层面的问题上,也清晰地指出微机原理课程的定位。研究型教学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从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思维方法,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能够有意识地应用这种方法去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在研究cpu的基本结构时,推断实现cpu基本功能的电路设计方案、设计思想,归纳、总结cpu升级换代的实现方法。利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将cpu升级换代过程中对繁杂和枯燥的型号、功能的教学,融入到基本功能实现电路的设计研究中。

在研究型教学中,问题的结论是未知的、非预定的,结论的获取也不是从书本上直接得到的,而是学生运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以已掌握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为基础,通过假设、设计和求证,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这种探究实质是学生对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式的学习、运用,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探究指令系统,培养创造性思维

指令系统是微型计算机原理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而指令系统的学习、掌握是比较枯燥的。不少学生在指令系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难以进入状态,感觉指令很难记,不少初学者往往长时间徘徊在指令系统中而不得要领。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引导学生探究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的自主学习。首先让学生认识到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桥梁,各种功能丰富的应用程序都是源自这些单一功能的指令,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个创造的过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指令系统的教学中,从寻址方式到指令的分类学习,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去学习、研究。如在讨论了数据传送指令后,以某一条指令为例,讨论机器码的组成元素,引导学生探究不同型号的cpu指令系统的不兼容的原因。不能死记指令系统,以寻址方式为基点,按功能归纳不同类别指令,引导学生通过归纳、总结、记忆,区分非法、合法指令,掌握指令系统。

“研究型教学”把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看得比结果更为重要,让学生获得亲身体验。在这一过程中,关键是能否对所学知识有所选择、判断、解释、运用,从而有所发现、有所创造。通过诱导学生的探究过程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建立研究型教学的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观,把学生当作盛知识的“容器”,目的是“教会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表现为教师“讲科学”,学生“听科学”。在现代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这种教学方式已不再适应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只有开展“研究型教学”,形成“在研究中学习”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科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要深刻认识、注重学生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兴趣,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机会,同时也要尊重、信任、赏识每一位学生,形成教学平等的教学观念。

“研究型教学”设计的是一种未知过程的想象和探索,它需要最大限度发挥教师的创造力,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出发,同时,根据“研究型教学”的内容和学生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及课程教学方式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设计适合“研究型教学”的教学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在“研究型教学”中,教师适时创新开发一些教学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研究型教学要求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型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从仅仅关注课程教学内容本身的知识到同时关注课程与实践的联系、课程的前沿知识、课程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参与、组织、指导学生进行研究。

“研究型教学”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整个学习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始终拥有高度的自主性,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设计和自我控制。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融合、组织多方面或跨学科的知识内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融会贯通和多角度、多层面地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