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7:36
导语:在医学生课程培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教育;临床医学;“5+3”一体化;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构建与探索;培养模式;健康
中国党的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医疗的发展正是社会与人民最关注的问题,影响着医疗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便是医学教育,同时也是实现健康中国的必然途径[1]。教育部于2015年3月出台《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明确将7年制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并给出了具体改革时间表。2017年6月《关于进一步做好“5+3”一体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详细地指出了3个大方面和细节上的9个要注意的小方面,为医学教育院校针对“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细化深化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和改革目标。国家提出医学教育“5+3”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后,“5”与“3”被明确区分,目前我国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针对“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依然尚未成体系或不健全,缺乏针对“5+3”临床医学生的全方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要做到有效地开展“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需要从多角度地考虑这一部分精英学生群体的特点,构建出合理的培养体系[2]。
1职业素养的阐述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表现为在职业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而医学职业素养是由多种范畴共同构成的概念,在一些学者眼中医学职业素养(medicalprofessionalism)[3]也被译为医师职业精神或医学专业精神。1993年,医学职业素养这一概念被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ABIM)正式的定义。作为一个合格的医生要具有包含人道主义、利他主义、责任心与服务、诚信和专业标准等相关的职业素养。2002年,《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的颁布意味着医疗行业与社会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契约。该宣言又欧美众多医生联盟共同提出,宣言内容可以概括为医师职业精神的三个基本原则:“患者的利益至上、尊重患者的自主性、接受医疗的公平公正”。西方学者将医师职业精神的内容分别在概念和原则上进行了确定与划分,并且重点提出要以实践为基础,用实践来分析定义医师的职业素养。在我国医学界认可度较高的观点为,职业素养是由医务工作者在工作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有机统一,医生对其职业的认知与态度;对待工作的情感和对待患者的责任;在工作中具有的意志和理想;医生在工作中所具有的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信念等都是组成事业素养的要素。《教育部2017年工作要点》中提出始终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后续国家相关部委也提出了《实施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并主导医疗卫生体制的新改革,并且伴随着日益加重的医患矛盾,社会对医生和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有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学生要具有完备的医学专业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2“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特征
“5+3”临床医学生由于招生名额少,入学后享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在高考成绩上体现为大幅度高于普通5年制本科医学生。“5+3”临床医学生大多具有知识面宽、创新能力强、学习效率高、英语功底厚等特点,为培养出高质量的临床医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培养未来优秀医生的重要来源。因此,“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群体被赋予了极大的希望与未来价值。这一群体既有普通高校学生的特点,又因其自身的能力及所承担的多方位压力而存在特异性,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后更加明确了“5+3”一体化人才得角色定位[4]。“5+3”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关乎医学事业的发展,是医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以往的七年制医学教育即“5+2”模式,前5年与普通的五年制本科生的培养几乎相同,后两年却比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三年的培养时间少了一年,从而导致7年制学生入学时较高的综合素质优势被削弱。而7年制学生录取平均成绩高于同年高考分数线很多,生源质量优于其他所有专业,但综合近几年的数据,7年制学生的必修课平均成绩、期末考试的挂科率、四六级分数和通过率等指标数据的统计与5年制学生相比较,7年制培养效果及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临床实践时间偏少,科研水平不高,与3年制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更凸显了培养时间短的劣势[5]。所以“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应做到合理、有效、有针对性,培养出的医学生既应是一名临床医务工作者,也是医疗高新技术的发现者和卫生事业发展的贡献者。如何使处在精英地位的“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发挥出其应有的优势,如何满足“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由于其特异性的角色定位而亟待提升的全方位素质的需求,如何使其在毕业后具有超出3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能力。可以说,“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成败关乎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应该被作为医学教育的重点进行深入探索。
3“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3.1为医学教育改革提供理论支持。结合教育部与卫健委的要求,深入到具体的培养体系构建当中。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将会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探索有针对性的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形成较为丰富的理论研究成果,并进行阶段性总结分析,从理论角度对国家的医学教育改革提供支持。3.2将“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理论与现有教育理论有机融合。对“5+3”医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体系的研究探索和构建将会有效地帮助医学院校将人才培养工作由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同时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生的长学制培养、住院医师的规培、医学专业硕士的研究生培养的多重要求有机融合。3.3推动医学教育改革理论落实。通过分析总结五年制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成功经验与成果,探索“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举办长学制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新时代环境下所需要的基础理论深厚、专业知识扎实、素质高、潜力大、有能力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6]。本课题的研究通过对理论的实践,从实践中得到的经验能反作用于理论的总结。尽快实现医学教育改革理论中所期望的改革目标。3.4培养精英医学人才。“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群体是未来优秀医生的重要来源之一,职业素养作为一种必须经过后天培养塑造而成的能力,它的形成需要系统、全方位多角度课程体系的教育和具有浓厚人文气息、良好医学文化底蕴的校园环境的熏陶。高等医学教育具有与其他高等教育不同的特殊性,即需要培养救死扶伤挽救生命的医疗工作者。新时期下,加大对医学人才的职业素养培育力度,全方位加强对医学生的价值引领,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会对医学院校培养“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产生积极作用。
4“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的探索
医学经典名著《希波克拉底誓言》《论医生》《论可贵的品行》中都大篇幅的提到了医生的职业素养。从伦理学的角度出发,医学教育最终目的首先是要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同时要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优良的品德风貌、过硬的诊疗技术和广博的知识储备[7]。针对“5+3”医学生首先要创新职业素养培养方案;在校级层面上联合教务处,科研院,研究生院,附属教学医院,以及学生工作部等相关部门组成“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联合修订小组,进行多部门跨学科的培养体系的构建与修订,全方位多角度落实国家要求的培养目标[8]。突出“5+3”培养的特点,将医学生本科与硕士阶段的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效合理地统筹,开展一体化一贯制的教学与培养。采取一对一教学、渐进式教学、小班制教学和混合式教学;优化合理结合临床实践与职业素养教育的相关培训,实现参加实践早、实践内容多、实践效果好的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同时要做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有机衔接;给予学生全程的临床职业素养训练和临床科研能力培养。开展基础课程-临床实践有机结合,患者疾病-系统治疗有机结合为主要目标的整体式职业素养整合培养体系改革。改革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固化的培养目标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构建灵活的培养体系,将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医学基础的所有知识进行灵活的整合,以系统为单位,将基础医学、人文素养、临床医学、科研创新等各学科的内容进行有机高效地结合;从而在新的一体化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中同时包含基础课程、临床课程和实践课程,这些内容相辅相成[9]。面对“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实践、人文、创新”的职业素养培养定位。从学生在“5”基础课程学习开始时到进入“3”研究生阶段全程围绕“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临床技能、科研创新”四个方面,展开“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并构建有效的培养体系[10]。4.1开展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立足于医学生的实际,汲取以往7年制与5年制教育的先例与成功经验,在顺应合理教育规律上重点突出临床能力、创新研究等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明确“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在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目标,即首先具有充分详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储备[11];同时在临床实践上具备灵活的思维能力与娴熟实操能力;最后在科学研究和教学阶段上具备高水平和高素质的主要目标。4.2开展人文素养方面的培养。将人文沟通变为潜移默化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的课程,长期开展人文沟通技能培训课程,提高医学生对医患沟通的重视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由于“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在学业上面临的压力比一般医学生更大,会出现将全部精力用在学习上的情况[12]。所以要建立鼓励学生参加校、院各类大型文化、科技、体育、艺术活动的机制,让医学生在参与或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思想素质、沟通能力;加医学强道德素养和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实现人文素养教育和专业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在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和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教学方式上进行进一步地改革[13]。打造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融合的体验式医学人文素养教育实践体系,实现医学人文素养培养一体化。不间断地广泛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要求“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在寒暑假期进行公益医疗、扶贫、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引导学生展开针对基层医疗、环境状况、人口健康情况的调研等,让学生时刻与社会环境保持同步;开展“名医大讲堂”系列活动,邀请学校与学界内知名专家学者,在成长历程、医患沟通、科研思维等方面为学生打开视野,提升人文素质[14]。4.3开展临床技能方面的培养。在学生“5”即将结束即实习前开设临床技能训练课程,制定长学时培训课程,同时全方位的涵盖所有临床基本技能;将医学生临床技能培养阶段化、清晰化、课程化;通过在教学医院实习加强技能的训练,开设临床技能训练课程,每个科室实习结束进行出科考核,通过递进式的培训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定期通过安排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patients,SP)和对模拟人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在“3”阶段的科研做好铺垫,同时为毕业后的工作打下专业基础;通过开展多角度的临床技术比武竞赛提高“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对临床专业技能的实际掌握,让学生在竞赛的实际操作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提升自己,让SP和专家担任评委,不断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15]。4.4开展科研创新方面的培养。“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在进入“3”阶段时,主要的学习和工作重心将转向科研,如何培养学生强大的科研创新能力,并能产出有效的科研成果,是科研创新培养要实现的重要目标。首先要合理利用学生的学习时间,在寒暑假期间组织成立科研训练营:依托医学院校和教学医院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在校老师的在研科研项目;邀请跨学科的科研实力强的老师,阶段性地根据不同专题开展科研培训课程,培养学生的临床科研能力,尽可能的进行手把手的指导一对一的训练,并开展主题论坛、科研经验分享交流会、撰写总结与心得,培养“5+3”一体化临床医学生早期的科研习惯与意识;围绕校级的各种科创赛事开展大型的专题讲座:通过组织“5+3”学生和普通五年制本科学生进行大型互动交流活动,建立兴趣小组共同进行科研创新活动,通过双方交流沟通,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对医学专业范畴产生职业兴趣。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满足社会对良好医疗条件的急切需求,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应运而生。这个新的医学生培养体系同样也符合医学教育的改革的要求与目的。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尚未有完全成功的先例,改革之路犹如摸着石头过河,虽然稍有前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如果稳扎稳打,适时抓住先机,及时地进一步深化职业素养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地进行反馈探索、逐步完善与实践,不断提升培养质量;最后摸索总结出具有通用性同时在不同医学院校具有自身专长学科特色的“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模式,便能成功为国家新型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撑,形成有效的医教协同机制。从而加快构建具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的“5+3”一体化人才职业素养培养体系,为实现“健康中国”的建设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吕宏伟.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释义及其解决路径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2]包璟崟.医教协同“5+3”学段重构式培养体系的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148-149.
课题组选取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2007级临床医学专业所有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大二期间,每10名左右同学分成一个见习小组,每组确定一位固定的带教老师。在学习基础课程期间,每周安排1-2次的临床见习;开始接触临床课程后,在边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使学生到临床上接触患者,接触整个诊疗过程,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通过双向选择构建适宜的一对一的师生团队,制定本科生培养计划,并制定合理的管理及考核制度,使一对一导师制贯穿整个医学教育始终;进入大四时,在临床培训技能中心,借助先进的综合教学模型,模拟临床场景,熟练掌握临床技能操作,如胸穿、腹穿、切开缝合、拆线、换药、妇科检查、心肺复苏、静脉采血、导尿、洗胃等,有效地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并严格按照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标准进行培训。毕业时借助学校网络辅助教学平台发放问卷调查,汇总学生的反馈情况及建议,并总结分析该方案的优势及不足之处。给老师发放教学评估表来评估教学效果。考核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技能操作成绩,并与2006级学生比较分析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的通过率。2006级、2007级本科临床医学生分别为254人和269人,2006级与2007级临床医学毕业生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统计分析,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2007级国家执业医生资格考试一次性通过率为71.6%,明显高于2006级通过率49.8%。
二、新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意义
1、早期接触临床
早期接触临床是世界高等医学教育的新模式之一。早实习、早期接触临床能很好地实现书本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将前期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融入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通过理论学习指导临床工作,再通过临床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早期接触临床可以使学生早期了解医院的运作、医疗环境和程序、医患关系、医生的角色和工作性质,明白作为一名医生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同时培养学生与患者交流沟通的能力、技巧及人文关怀意识。临床医学教学一方面强调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必须要依托深厚的、系统的、广泛的、完整的理论知识基础。早期接触临床能使基础阶段的低年级学生较早地树立“临床”意识,促进医学前期基础课程教学与后期专业训练相结合,培养医学生对医疗卫生职业的情感、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医学生的整体素质。带教老师应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采用启迪诱发式的教学方法,如问题式教学法(PBL)等。带教老师在临床教学中可尝试讲授式教学与启发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2、本科生导师制
目前,随着“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以及我国本科生教育的软、硬件条件的不断完善,大批医学院校已开始“本科生导师制”的探索和实施,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对一导师制不仅能提高本科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临床实际操作能力,而且还能增强学生的思维及科研创新能力。导师可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将育人的要求具体化、人性化、立体化,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时本科生也可跟随导师早期接触临床、早实践,就个人的基础薄弱环节,导师可给予个别指导,做到有的放矢,反馈性地调节现阶段的学习,加深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习效率。
3、临床技能培训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教师扮演主动角色,按部就班的授课,学生死记硬背,以获得高分为目的,借此来检测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因此,学生们获得了大量的理论知识,但并没有足够的机会去学习和练习基本临床技能,结果使学生缺乏合格的实践能力,使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间产生了明显的差距,产生了“高分低能”的现象。理论仅仅是临床医学的基础,没有成熟的技能是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的。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于医学模拟教育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构建医学模拟中心能为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供方便、安全、高效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医学生的临床技能的提高,我们应充分发挥临床技能中心的功效。通过加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实用型理论知识,实临床经验,掌握基础实践技能。通过多观察、多分析、多动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规范临床基本技能操作。临床技能中心的医学模拟教学可开展广泛的技能训练项目,且具备以下优势,如:高度仿真性、病例多样性、时间随意性、难易度可调节性、无风险性、可重复性、可记录性、环境可控性、增加自主性等,从而为医学生构架了良好的综合性临床实践教学平台。近几年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积极派出代表队参加了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并取得了良好的成绩。通过临床技能竞赛不仅提高了医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体现了本院师资力量、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水平及附属医院的临床带教水平。
三、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方案;评价体系
【Abstract】Due to social progress and the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which in need of solution,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empathy ability in alleviate th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has been recogniz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medical workers, the cultiva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empathy ability draw people’s attention. The cultiv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empathy ability is not yet ma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ultiv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empathy ability, the thesis put forward several improvement solutions. The solutions have benefits to the cultivation method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medical student’s empathy ability.
【Key words】Medical student; Empathy ability; Cultivation method; Evaluation system
0 引言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推动着人们医疗需求层次的上升。患者不仅希望医务人员能在疾病治疗上给予帮助,更希望能得到心理上的援助[1]。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变迁,医学生教育已不再是单一的医学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医学生教育正转向多种素质综合培养的模式。共情能力的缺乏或共情能力较低是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医学生的一种基础素养,共情能力有利于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矛盾,增进医患和谐。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和评价体系的完善是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的要求,符合医学生教育发展模式,顺应时展潮流。
1 医学生共情内涵及结构
1.1 内涵
“共情”也称移情、同理心、神入等。研究者对共情内涵看法不一,综合起来主要从情感和认知两个角度定义。Eisenberg从情感角度定义共情,认为共情是对他人出现的相似的情感的理解和反应[2];Fabes从认知角度解释共情内涵,认为共情是对他人情绪和处境方面的认知[3]。综合来看,共情的内涵指对他人内心状态包括情绪和情感的体验能力。
1.2 结构
研究者对共情结构各执一词,总结起来主要有二维说、三维说和多维说。二维说提出共情由认知共情和情感共情构成[4];三维说指出共情由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和行为共情三部分组成[5];多维说认为共情是由多成分构成的整体,包括观点采择、共情关注、幻想力和亲身体验[6]。
2 共情作用
2.1 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严峻的医患纠纷问题亟待解决。共情的过程主要有认知、理解和表达三个过程。共情应用于临床可促进医务人员对患者内在情感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了解患者内心需要,便于为患者提供更舒适化和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治疗舒适度,是实现医患双赢的良方[7]。共情可促进医务人员与患者相互理解,减少医患纠纷,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之一。
2.2 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提升咨询效果
共情应用于心理咨询可促进咨访关系的建立,提升咨询效果。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共情是对他人内心世界的体验能力,对咨访关系的构建有积极作用[8]。共情可使咨询师设身处地理解来访者的内心诉求,来访者通过咨询师表达的共情体会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为咨询关系的构建打下了基础。良好的咨访关系有利于提高心理咨询效果。
3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及评价体系现状
3.1 培养现状
3.1.1 重视不足
《中国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2001-2015)》提出要加强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共情研究领域看,共情研究主要集中在护患沟通、师生沟通和心理咨询方面,医学生共情能力相关研究较少。从培养方案看,医学生培养方案的设置主要涉及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方面,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鲜有涉及。从教学模式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导致医学生在实践中缺乏共情实践经验。
3.1.2 课程缺乏
国外医学生教育已经逐步重视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已增加医学生医患沟通方面的培训,并且医患沟通能力也是评估医师资格的重要参考之一。我国对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课程缺乏。共情能力培养课程少,共情能力的评价体系不完善,影响了医学生共情教育,不利于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研讨会;教学;显微外科;培训;继续教育;主动学习
随着医学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本科、本硕和研究生教学数量与质量的矛盾日益凸显,尤其对于专科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学科,如创伤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等。用人单位常常发现新员工,空有满腔理论而动手能力差,存在“眼高手低”的共同问题[1]。规范化的培训最有可能解决医学生的实践技能欠缺问题[2-5]。然而,传统的医学教学模式,首先是“填鸭式”的理论学习,然后在临床实习中通过师徒制“传帮带”的形式,进行技能培训。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教学意识和个人经验,存在一定的随机性,缺乏系统、规范化培训。技能培训标准不一,学习曲线相对较长,将影响毕业后适应临床工作的能力。研讨会(seminar)式教学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激发课程参与者潜能,教师和学生最大限度地进行认知互动,从而深化对课程主题的认识,实现学术交流的最佳效果,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日学日进”的教育境界[6-7]。因此,我们举办了多期显微血管吻合技术的培训班,将这种教学法引入显微外科技术培训课程中,有效的提高了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对研讨会教学法在显微外科技术培训中的应用进行总结。
1教学规划
在显微外科技能培训课程中,所有的教学内容均围绕年轻医生需求和下一阶段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知识,进行课程有效分割和整合。课程设置主要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综合素质、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要教学方式,有带教示范和自我训练模式,以小组为单位。
1.1设定明确学习目标
根据学员需求,设置问卷调查表,明确学习目标。提前发放培训教程和手册,分享显微外科培训录像,供学员自我学习。明确培训课程时间和内容。
1.2理论知识讲解
由教师团队集体备课,优化教案和教学流程,明确教学的掌握和熟悉内容。通过QQ、微信、邮件或百度云的方式,提前2周分享。学员在参加培训前,通过阅读专科书籍、检索文献和观看显微外科培训录像,明确学习目的和需求,知晓显微外科技术在未来所从事的专科的临床应用,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
1.3研讨会教学法特点和应用
老师根据医学生的个人简历和能力,以3~4人为小组,每个小组在课程中承担一定的任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老师需要及时辅导和纠正,在课程结束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和竞赛,老师进行现场点评,分析技能操作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方面。研讨会模式是一种主动学习的模式,激发参与者的潜能,学员在研讨会上自主发言,分享经验和教训。参与显微外科培训的学员,根据自身需要和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思考和检索文献。分享题目是医学生阶段最需要的知识或需要培养的能力。如显微外科技术在美容整形的应用,文献检索和管理,课题申报等实用较强的内容。要求学员做出PPT进行汇报讲演,由老师和学员们一起互评和讨论。此外,在研讨会上,根据本期学员的需求,邀请临床专科高年资医师、解剖学、技能教学中心、护理和康复医学的老师,传授学员下一阶段需要的知识。
2技能教学内容和实施
秉承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既定的学习任务分成1个月的学习时间,每周1次,分为4次课进行教学活动。第一次课是显微镜的使用和胶片缝合。学员需掌握显微镜的调节,如显微镜的工作距离、瞳距、放大倍数、照相和录像装置的使用。坐姿和手的姿势,在显微外科实践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此外,显微外科手术中常规使用的各种器械的特点、原理及正确的使用方法。比如显微手术持针器、剪、镊子、血管夹等,这些知识点是学员必须规范掌握的内容。传授胶片模型训练方法,在显微操作训练板上,剪取乳胶手套并固定,模拟临床手术切口,切口方向为水平、垂直、左上至右下,和右上至左下,训练不同角度的缝合技术,遵循“稳,准,轻,巧”的显微外科操作原则。建议熟悉手眼配合后,使用8-0或9-0的无损伤显微缝合线在显微镜下进行打结训练。第二次课是非活体血管的吻合训练。由老师根据学员胶片缝合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示范和训练非活体的鸡翅血管的端端吻合技术[8-9],缝合成功后用微小水泵,泵入红色染料液体,模拟血液流动,检查吻合质量。具体而言,如两定法缝合1mm微小血管,用10-0或11-0的缝线,缝合6~8针,做到吻合口外翻而不漏血。缝合结束后,应纵向解剖吻合口血管,验证血管吻合进针点是否等距,是否内翻。对学员们再次强调非活体动物血管缝合训练重要性。只有高质量缝合离体动物的血管通畅后,才能过渡到活体动物血管吻合训练,这才是对活体动物最大的人文关怀。第三次课是活体血管的端端吻合训练。由老师根据学员缝合情况,指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方法。学员往往存在血管外膜剥离不理想。如持针器把持针后,以不同角度和方向缝合时,效果不理想。如两定点缝合法的第2针,管腔匹配往往不满意。这些常见的问题,通过在活体大鼠股动脉模型训练中,示范解决上述问题的技巧,进一步巩固微小血管吻合技术。学员通过大鼠股动脉的端端吻合训练,获得极大的成就感。成功吻合大鼠股动脉后,可将大鼠放回饲养,三天后再次探查股动脉通畅情况,同时训练显微镜下吻合大鼠股静脉。第四次课是活体血管的端侧吻合训练。由老师组织并实施团队学习法,帮学员明确目标,即对技能操作不同水平的学员,应设定不同学习目标。鼓励学员看到团队其他成员的优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相互学习。介绍过程性评价方法和PDSA(plan,do,study,act)方法[10],让学员实践技能不断进步,看到自己通过培训收获的方面和认识到自己不足的方面。对存在问题,老师通过示范大鼠股静脉的端端吻合和股动脉—股静脉端侧吻合手术,集体讲述显微外科微小血管吻合技巧和注意事项。第四课由富有实践经验和较强学术背景的老师担任并讲授。
3实施结果
3.1提高了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近2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在显微外科技能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参与热情高,积极地提问和热烈地讨论,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理论知识通过提前分享的模式,学员能预习并掌握理论知识,在技能操作中能进一步理解重点和操作注意事项。通过老师规范的示教,做到培训同质化和规范化,使学员能够切实的掌握显微外科手术技术,显著的提高学习效率。医学生面对任务,自由提出问题,鼓励交流与协作,提倡团队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交流,拓展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研究生在研讨会上,表达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比本科或本硕班的同学更强。研讨会模式鼓励学有余力的同学根据培训不足之处,查阅文献和书籍,并给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撰写综述或教学文章。
3.2真正锻炼和提高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与接受传统培训的研究生相比,经过显微外科培训的研究生,在住陪阶段或低年资住院医师阶段,能较快速的适应工作要求。通过理论和实践的学习,他们了解了显微外科手术,对显微镜下操作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和快速适应能力。通过活体大鼠手术,学员初步体会到了外科核心手术技术和常用的技巧,如无菌术、消毒铺巾、麻醉、切开缝合、止血、暴露、分离和结扎等外科操作,通过在显微镜下进行吻合血管训练,养成了严格遵循操作技术规范的良好手术习惯,提高对实验动物的人文关怀素养。
【关键词】医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指导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1-0027-02
职业生涯规划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以人为本”在高等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医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明确职业倾向,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最终为完成职业目标做出心理准备及时间安排的职业规划。
一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阶段。医学专业性强,就业渠道单一,大城市大医院人才济济,竞争相当激烈;虽然基层卫生事业已取得长足的发展,但是社区、农村等基层卫生部门人才匮乏;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并呈现下滑趋势。很多医学生害怕面对就业,将考研作为挡箭牌,忽视了技能的培养,影响了专业课的学习及实习,极易在日后的工作中产生医疗事故。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帮助医学生了解我国当前的卫生事业国情,最终实现卫生资源及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 医学生产生职业困惑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及个别访谈可得出,医学生在学习中出现波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对自身认识不足。从心理学上讲,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及抑郁质。职业生涯的规划必须要同自身的条件相结合,如果医学生缺乏对自身的气质、性格等各个方面的客观认识,职业生涯规划会变得简单化和理想化。(2)对医学行业认识不足,很多大学生的高考志愿是在父母及亲戚朋友的指导下填报的,入校时或多或少的带有抵触情绪,影响了专业知识的学习。(3)大学生家境情况不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相互影响。(4)由于是五年制,大四时看到高中同学纷纷就业,消极情绪明显。另外,当前医患紧张,也影响了医学生的从医信心。
三 当前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第一,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明显滞后,仅仅在临近毕业时开展。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学校的就业率,而是保证医学生的自由、全面、长远的发展。就业仅仅是职业生涯的第一步,之后的职业发展才是重点。职业生涯应充分挖掘医学生的潜力素质,为其日后的横向及纵向发展提供帮助。在大学初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能够为5年的大学生活及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有理论化倾向,缺乏实践性,不能体现医学特点。
第三,缺乏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队伍。目前,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教师及院系思想政治老师讲授。由于受专业和技巧的制约,很难指导他们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调研结果显示,八成以上的医学生认为开设职业生涯课程及职前网络教育、网络学堂是十分有必要的。大学生活及学习方式同高中阶段有着极大的不同,医学生必须要学会独立安排生活和学习的时间,如果缺乏有经验的人的指导很容易荒废学业。
四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措施
1.建立和完善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机构
设立职业生涯规划教研室。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同就业指导课是不一样的,后者是前者的组成部分。首先,应当加大对指导中心教师职业能力倾向测评及职业生涯辅导的能力,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参加职业指导师的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培训技能,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的职业生涯辅导队伍。其次,对院系辅导员老师进行基础培训,他们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便于对学生进行实时指导。
2.全程化培养
很多发达国家从高中阶段就开始普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其重要性可见一斑。而当前很多医学高校是在毕业前进行生涯规划课程,对学生的整个职业发展没有真正的指导意义。医学生从大四开始就相继开始临床实习,学业负担很重。在这个时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他们不能快速地将学到的知识投入实践。应当从大一开始,对不同专业的各个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贯穿整个大学生活,实现职业生涯教育全程化。
对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刚刚入校,对职业有一定的预期目标,但又对未来5年的学习生活充满疑惑,不知怎样进行规划。自我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他们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只有对自己的优缺点有客观的认识,才能做出行之有效的规划。为了使测试的结果更准确,应注重采用同学互评的方式,相互比较和了解。
对大二、大三的医学生来说,应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素质的培养。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要重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及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应客观总结自身素质同职业要求的差距,有计划地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以提高科研水平。此外,还应邀请人力资源专家采用企业管理的理念讲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
高年级医学生处于学习任务比较繁重的临床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要完成专业课程的学习,还要完成实习工作,很多大学生还要准备考研及就业,应重点培养他们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增加求职方面的辅导课程,提高求职技能,学会正确的处理医患关系,结合当前情况调整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短期目标、中期目标及长远目标,最终实现个人发展同社会发展相结合。
3.整合社会资源
积极与社会上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机构合作。通过海报、社团活动及校园网进行宣传,定期开展讲座,引起医学生的重视。邀请优秀的校友回校开展讲座,回答学生关心的问题。引导医学生回访校友,参加社会实践,开阔视野,了解社会。加强与医院的联系,建立暑寒假实习基地,通过亲身经历,学会主动的适应目前的职业环境,积极调整职业规划。
职业生涯规划的重点包含自我认识、职业认识、职业定位及素养培训。医学大学生正处于成年初期、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在大学阶段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能够提高职业意识,有利于学校教学、道德教育的培养,使学生在有趣、积极的辅导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实现从大学到社会的角色转变,最终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取得较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欢、胡威.刍议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J].才智,2012(3):328
[2]刘均民、孔祥军.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2010(33):75~76
[3]杨慧.医学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1(22):82~84
一、充分认识并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一)何谓医患关系
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是医患关系,具体的来讲就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医治关系。而着名的医史学家西格里斯精辟地阐明了“每一个医学行为始终涉及两类两事人:医生和病员,或者更广泛地说,医学团体的社会,医学无非是这两群人之间多方面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更加扩充了医患者关系这一本制的概念,“医”已由单纯医治关系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医院全体职工;“患”也由单纯求医者扩展为与其相关的社会关系,它既包括病人、病人的家属,又包括病人家属以外的监护人。
在医疗活动中,医疗技术和非医疗技术这两大关系组成了医患关系。而在求医过程中医务人员与患者的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关系,往往对医疗效果有着无形的作用,从而被称之为非医疗技术关系。医生和病人拥有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平等与合作的关系,这才能进行正常有序的医疗活动。
(二)国外对培养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情况
1987年英国医学会在医生资格的考试内容里添加了医生交往能力的评估。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都必须学会交流和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1]。1993年英国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提出:“21世纪所期望的医师应该是交流的专家,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主动的终身学习者,信息专家,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医学的应用者,卫生小组的管理者,社会的支持者和初级保健的提供者。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 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世界医学峰会也对医师提出了应具备交际能力的要求”[2]。通过对国外医学教育的研究证实了,国外很早就开始了对临床医学生与病人沟通能力的培养,而有效的医患沟通能明显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三)目前国内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现状。
在我国随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以及医疗侵权使用举证责任倒置的提出,一种新的医患关系在逐步确立。改变了以往高等医学教育对临床医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的培养,更加重视了医患沟通能力与服务理念的培养。当前的临床情况是比较复杂的人际关系,让部分临床医学生因缺乏与病人沟通的心理准备而无所适从;临床医学生在与病人交谈中常表现出胆怯、拘谨、紧张等情绪状态,普遍存在着自信心不足。从而不能准确地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和需求,又加上在医患沟通的技巧上缺乏相应的策略,造成了医患沟通不流畅,易发生非医疗性的医患纠纷。不良的医患关系不仅影响了临床医学生的实习效果,而且还损害了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开设多样化课程加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
(一)目前国内外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模式
在西方医学院校中对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具有悠久的历史。开设了医患沟通的专业课程。“如在英国的许多医学院校有医患沟通、医生与病人相处的能力及如何告诉病人坏消息、情商教育等课程。在美国的医学院校普遍开设了与病人沟通、病人、医患沟通的艺术等课程”[3]。
当前,我国无论是校内的医学教育还是工作后的医学继续教育,其中涉到及医患沟通的内容非常有限,不仅重点不突出学时少,而且涉及的医学法学、医学心理学等学科只能作为选修课程来开设。使得临床医学生对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掌握不足,没有真正做到对临床医学生严格、系统、科学的培训,这是医学教育体系所存在的缺陷。所以医患沟通的培养必须要融入到医学院校的教学体系中,在原有的教学计划中增设相关医患沟通技能的课程。
(二)增设相关的基础课程或增加相关课程的内容
1、医学伦理学
古人云:“医者父母心”,这是人类社会对医生医德的一个永恒的要求。在临床医学生中应开展社会主义的爱心教育、良心教育、生命价值理论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金钱观,增强临床医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奠定良好的医疗品德基础。
2、医学法律法规
针对目前医学院校对临床医学生法律知识教育普遍滞后于专业知识教育,出现了临床医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的现状,我们要进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 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学生法律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培养防范医疗纠纷意识,避免纠纷的措施,使学生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还要有一定的法律法规的知识。
3、医学心理学
在面对病人及其家属进一步询问时,往往由于临床医学的畏惧情绪,容易出现怕说错话、做错事、不信任、被轻视等心理问题。我们要从多方面入手积极开展临床医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职业教育工作。因此在医学心理学的内容中要涉及医患沟通的心理学知识、原理、技能、心理疏导等理论课程建设。从而加强临床医学生自信心,增强社会人文素质培养。
(三)开设形式多样的临床带教
临床医学生沟通能力的培养,需要有针对性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计划。在临床带教中,教师除了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医患沟通能力的传授,教师的言传身教有很强的示范效果,是其他教育方式所难以企及的。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积极研究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需求。使学生在沟通中能够重视非语言性的信号,能够得到更准确的信息,最终达到提高医患沟通的能力。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临床医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
首先,开设临床医学生实习前的岗前培训,进行医德医风、文明服务、医疗制度、技术操作规范等医疗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服务意识,强化医疗法制观念,达到认识和规范上的统一。尽快适应临床上的工作与学习。
其次,定期举办对临床相关的“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训”的专题报告和讲座,在查房时带教老师可根据本科室的专业特点,主动将可能会产生的医患沟通问题,让实习学生利用设置好的技巧去与患者沟通,查房完毕后给予点评并及时总结。
最后,可以通过讲座示范的方式,邀请医院的专家及领导,针对典型的医患纠纷案例进行专题讲解。其中包括医患沟通的技巧、医疗法律和医疗纠纷防范等,帮助临床医学生认清当前的医疗形势,建立良好医患沟通意识,防止医疗纠纷的发生。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依附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来开展形式多样的临床活动。并鼓励师生充分利用学校和医院的资源,开展辩论赛、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
三、完善教学中的考核机制
【关键词】西医院校医学生中医学课程见习带教中医基础临床技能
【基金项目】2019年度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课题基金(课题编号:2019-JY-Y-105);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项目(项目编号:ZLXS201919);全国中医药创新骨干人才培训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9-0122-02
据调查,大约90%以上的中国人都接受过中医中药治疗。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历经两千多年的时间,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及丰富经验的中国传统医学[1]。中医理论博大精深,是我国在传统生命科学中最具自主创新能力的领域[2]。数千年来,为中国人民的医疗卫生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3]。所有的综合医院都必须设立中医科室,同样,中医学这门课程也是西医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旨在为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奠定基本的中医学知识基础,拓宽医学生的视野,使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多一种运用中医学技能治疗疾病的方法[4]。然而由于中医学课程教学内容多、分配课时少,普遍没有相关前导课程作为铺垫,中医概念较为模糊、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导致很多西医专业的学生对中医认识不够,存在偏见,或者不感兴趣,认为对自己今后工作的帮助不大,那么,如何让西医院校的医学生正确认识并能接受中医,适当掌握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变得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中医学课程开展的意义及必要性
大多数的医学生毕业后都会进入医院工作,成为医务工作者,尤其是临床专业的医学生,今后面对的工作对象是患者,现今各大西医医院都在开具中成药、中药针剂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可以针对患者先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再选择对症的中成药或中药针剂治疗,会增加治疗疗效,让中医中药能够得到合理适宜的使用,避免浪费医疗资源,同时也可以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让患者受益。
虽然西医院校都将中医学这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但通常都只有一个学期的授课时间,而见习带教课通常都只有一天,甚至有的西医院校仅为中医学这门课程开设了理论课时,而省略了见习课时,因此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临床上见习中医学课程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那么如何利用这有限的临床见习的时间,让学生能够更加走近中医临床,将理论课所学习的中医学的内容运用于临床实际,在面对中医患者时能够结合中医四诊收集到的资料,作出初步的中医诊断,并能对患者进行恰当的中医辨证分型,制定适宜的中医治疗方案,在选择中成药和中药针剂时能够合理选择用药,中西医优势互补,培养出具有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及在现代医学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是中医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中医见习课在西医院校的开展现状
西医院校中医见习课的设立是为了使医学生从中医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应用进行过渡,是将课堂所学的知识在临床进行实践的第一阶段,然而传统的中医教学较为注重对中医理论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现代教育观则要求通过教学互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中医的兴趣。因此,如何能通过老师的带教从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并真正接纳中医学,是有效提高中医教学质量的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西医院校学生对中医课程的兴趣和探索意识,实现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的教育理念,有学者引入了SOAP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5]。也有学者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PBL)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FlippedClassModel,FCM)[6],两种见习带教方法相互结合,取长补短,以学生为主导,老师为引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通过解决问题的思路过程来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查阅文献发现,虽然国内也有学者针对西医院校的医学生在中医学见习课的带教方面展开研究,但是文献数量非常少,研究得不够深入,而且大多是从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进行研究,并没有从整个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方面进行研究,也没有形成一定的中医见习带教体系。
由于中医学这门课程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查阅外文文献时发现,几乎查不到国外学者针对西医院校医学生中医学这门课程的临床见习带教做相关研究。但是,中医药走出中国大门是势不可挡的,作为东南亚华人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新加坡中医专门学校结合自身特点,贯穿中西医汇通思想[7],自行编撰中医教材来施教。同样,虽然加拿大中医的教育历史很短,其五个省的立法法规以及中医教育亦不尽相同,但是均对中医进行系统监管,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制定了加拿大中医教育的国际标准[8]。
三、中医见习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作用及意义
《中医学基础》这门课程是医学生的必修课,对于非中医专业的医学生来说,要掌握中医基本临床技能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这门课程的见习课时一般是9个学时,安排一天的时间在中医临床科室见习,想要利用这短短一天的临床见习时间让非中医专业的学生提高中医基础临床技能是非常困难的,然而对于非中医专业学生来说,了解祖国传统医学有利于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分析国内外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的现状,了解到在非中医专业医学生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医学生进入中医科室临床见习的时候,大多都是走马观花式的大致了解一下中医科室开展的中医诊疗项目,参观一下科室的中医诊疗仪器、设备,并未能得到全面系统的中医临床基础技能的见习带教,导致非中医专业医学生在面对需要进行中医诊治的患者时动口和动手能力都不足。
因此,提升带教老师对非中医专业医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见习带教水平,逐渐形成中医基础临床技能见习带教体系,力求让非中医专业学生在见习带教后能够提升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在給医学生作相关培训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带教老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表现为:
(1)对医院及整个医疗环境而言,很多西医医院都在使用中成药、中药针剂进行治疗,有一定的中医基础,对于中成药以及中药针剂的辩证用药方面会有一定的帮助,确保医疗质量安全,降低医疗纠纷,同时还可以保证医院的经营管理,为医院带来最大化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对于教学质量而言,在提高学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同时,也提高教师的教授方法与技巧,推动教学工作发展。通过非中医专业见习生中医基础临床技能的提高,加深西医院校对祖国医学的认识,加强中西医之间的沟通、协作。
(3)对于医学高等教育而言,《中医学基础》是医学生的必修课,结合非中医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形成适合的中医基础临床技能带教方法,可以促进非中医专业学生中医见习带教体系的建立。
作者简介:王禹弘,赵青(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正畸科/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610041)
1入学、学制与学位
在中国,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的筛选进入口腔医学院开始本科学习。在美国,学生在申请牙学院前,需要先完成3~4年本科教育,申请者参加牙科入学测试(DAT)和面试,牙学院根据这两项及学生的推荐信和平均绩点(GPA)决定录取人选;在英国,申请人需要参加英国临床能力倾向测验(UKCAT),并且也需要经过面试。这些招录程序与国内考取研究生的过程相似,对学生的考评相对全面一些。
国内五年制、七年制、八年制的口腔医学生在前面4~5年接受相同的本科阶段教育,所有课程合格获得口腔医学学士学位(BDS);本科毕业1年后才可以报名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七年制在最后2年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八年制在最后3年完成硕博士阶段的学习,毕业时分别获得口腔医学硕士(SMM)与口腔医学博士(SMD)专业学位;五年制学生毕业时可继续攻读3年硕士学位,七年制与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也可以继续攻读3年博士学位,或者在硕士阶段选择5年硕博连读,完成深造。目前,随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规培)的实施,上述繁杂的学制体系已被“5+3”的主流模式取代。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牙学院和香港大学牙学院的本科教育分别为5年和6年,学生毕业时均获得BDS学位;在英国,获得学位后需通过执照考试,才可在牙科协会(GDC)注册和行医,而香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不一样,学生获得BDS学位后不需再另行考试即可行医,也可以申请继续攻读硕士;在美国,口腔医学生在牙学院学习时间为2~4年,毕业时均获得牙科博士学位(DDS),但需要通过nationalboarddentalexamination(NBDE)考试才可以申请行医执照。由于中国沿用了前苏联的模式,因此口腔医学使用“stomatology”一词,然而,除了表面上拼写不同之外,中国的SMD在本质上与美国的DDS或美国医学博士(PhD)也无明确对应:中国的SMD需要掌握熟练的临床技能(达到DDS水准),同时科研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与PhD培养相似)。现在国内正在逐渐划清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界限,前者主要注重科研能力的培养,毕业后可进入实验室、研究所等单位进行研究工作,后者侧重于临床实践的锻炼,毕业后从事口腔临床工作。
2毕业后教育:住院医师规培与专科医师规培
住院医师规培是毕业后教育的重要部分,对医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有一定影响[1]。规培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到临床实际操作的过渡,规范行医标准,这对于提高中国现有口腔医疗质量是十分必要和有力的措施。2015年规培在各省市全面启动,预计至2020年,完成规培将成为进入医疗岗位的硬性要求[2]。医学生学习年限长,加上33个月的规培,时间投入大,回报晚,若非政策要求,许多学生并不愿意参加规培,因此如何提高医学生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值得思考。目前,2015级及以后的口腔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攻读硕士学位的同时参加规培,即并轨规培。这样的安排可以为学生节省时间成本,但是这3年较为辛苦,也需要院校更科学的管理和学生更高的自律性,保证在上课、规培、实验及跟师学习之间取得平衡[3]。
据调查,发达国家的人口与牙医比例约为1500∶1左右,其中实施了专科医师制度的国家中,专科医师占口腔医生比例为10%~17%,香港的人口与注册牙医比例约为3039∶1,其中专科医师占比约10%[4];然而在中国大陆地区,即使是一线城市,牙医与人口比例也高达5201∶1[5],专科医师的培训时间为2~4年,具体培训、考核方式尚在试点摸索之中[6]。在美国,纽约和特拉华州规定口腔医学生在完成DDS课程后必须参与至少1年的住院医师培训以规范临床操作、保证医疗质量,并将此列为获得执医资格的必要条件之一,而其他地区并未强制执行,学生可自由选择是否参加[7]。经美国牙科医师协会(ADA)认证的口腔专科共有9个[8],这需要2~3年的专科培训。20多年前,英国开始实施牙科基础培训(dentalfoundationtrainingprogram),帮助牙科医生完成从毕业到执业的顺利过渡[9];在英国,有13个牙科专科,申请人培训3~6年以取得专科医师证书(CCST)[10]。另外,欧洲多国相互承认其他国家的牙科教育并通过继续专业教育(continuingprofessionaldevelopment,CPD)统一各国牙医水平及保证牙科医疗质量,截至2013年,有14个欧洲国家将该教育项目定为必须实施的[11],可以看出他们对医生水平的重视。在香港,为了解和学习口腔医学知识和技术新进展,口腔医师可以自愿参加3年的CPD;若要成为专科医师,则必须经历3年的基本训练及3年的高级训练,以获得被认证的8个专科资格证之一[12-13]。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口腔专科医师制度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其培训模式及方法比较成熟,但不完全相同,我国在发展口腔专科医师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参考并结合本国现状。例如,我国人口众多、医患比例失调,许多人的口腔基础治疗尚不能得到保障,更不用说口腔专科治疗,因此,在培养口腔全科及专科医生时,要考虑到其结构比例。
3教师队伍
香港大学牙学院与美国的牙学院会甄选优秀的开业医师做兼职教师,他们和牙学院里的全职教师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不仅可以指导学生牙科专业的临床技巧,也可以在医患沟通、开业执业等方面指点迷津,还可以为牙学院节省薪酬开支。但是这样的教师队伍流动性较大。据美国牙科教育协会(ADEA)报道,2013-2014年,有290个全职及555个兼职岗位空缺,较之前增加,尤其是全职岗位,其中一大原因是教师选择开业而放弃教学工作[14]。
中国口腔医学院校的教师通常是本院毕业的医生。近年来,有学者表示担忧:“近亲繁殖”式的循环会导致院校的思维和文化愈发单一,不利于长远发展。可喜的是,国内口腔医学院校对教师发展逐渐重视起来,国际交流较以前增多,一些院校每年邀请国内外学者开展讲座、教学,也会输送人才到其他国家进行访问、交流;通过授课技能培训和比赛,为青年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可促进教学水平的增长[15]。
4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
在中国,各口腔医学院校本科期间课程包括公共课程(如英语、政治)、医学基础和临床课程(解剖、大内外科等)及口腔医学课程[16]。学生接触口腔医学专业课程的时间一般在第三四学年、在临床科室中实习的时间大约10个月。英国国王学院牙学院的本科同样是5年,其课程安排也包括基础科学和临床实践,但他们的基础科学主要是与牙科相关的学科。在美国,学生已经先完成了4年的通科教育,因此他们在牙学院期间的时间相对宽裕,可以集中于牙科专业学习。可以看出,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兼顾专业知识深度与人文知识广度并非易事。但现代高等教育与传统技术教育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学生的素质教育,因此,尚需探索更优化的教学内容及课程结构。
另外,在国内,国家及一些院校提供专项资金和平台以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及创新思维,口腔医学生在本科阶段就可以开展一些简单的科学研究,但是由于大多数学生早已习惯“填鸭式”教育,这种要求学生自学和独立思考的培养方法普遍被学生认为是“揠苗助长”,得到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还有待改进[17]。
5学习模式与授课方法
目前国外牙学院的教育“以学生为中心”[18],例如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PBL):不设立教材,由老师提供一个病例或主题,学生分工合作查阅参考书、文献等,整理之后汇报,老师再点评。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学生查阅参考书和文献也是实践循证口腔医学的过程[19]。在国内,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以本专业的经典书本为教材,学生可以对该专业的基础知识、理论有系统性的学习和掌握,但也容易形成定式思维。另外,课堂上“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较为被动。随着教学改革,国内一些院校也尝试了PBL并取得初步成效[20]。但是,PBL的推广还面临着应试教育的巨大阻力,需要教育者们更多的耐力与恒心。
在临床实践中,由于国内患者与医生比例不协调,老师和学生均需要承担较繁重的医疗任务,这样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很快熟悉临床操作,但也容易导致学生成为学技术的学徒而非医学生。相对而言,西方的牙学院更体现教学的职能,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不在于患者的量而在于治疗质量。国内本科生的实习集中在最后10个月,理论学习与实践容易脱节;实习时间相对较短,有些科室只能走马观花。作者见到美国牙学院的学生临床实习时间多为2年,近年来的课程改革也强调在将理论与实践课程进行整合[21];英国国王学院牙学院也为学生安排了2年时间进行轮转,并且学生在入学最初几周即可以开始参与对患者的治疗,这与欧洲医学教育中“早期接触临床工作”的理念相吻合[22],但是这种早期参与临床治疗需要指导老师更细致的督导以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欧洲分别有ADEA与欧洲牙科教育协会(ADEE)负责制定、颁布及更新牙科教育方面的指南或标准,以引导牙科教育的发展。而国内现存的口腔协会及医师协会中尚无分工如此细致、作用如此明确的机构,这方面的学习和借鉴或许可以减少中国口腔医学教育将来发展的弯路。
德国的医学教育有着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在德国,本科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结业时间,6~10年不等。如今,在课程改革中,德国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教学态度的培训,培养过世界上许多的医学精英人才。德国的医学教育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毕业前,学校会安排一年的实习时间,实习合格后才能毕业。实习内容十分全面,包括内科和外科以及自主选择的科目。德国的医学专业实行定额报名,高中毕业生需要参加医学生的入学考试。医学院学制为期6年,分为4个教学阶段,共参加4次全国统一考试。在教学中,实行教、考分离,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强制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即能把学生的各项应对能力培养出来。毕业后是否成为临床医师,不重视是否获得学位,而是通过两个阶段的国家医师考试,拿到毕业证书之后再进行两年的临床培训,获得实习证明的人才可以申请开业许可证,最后才能成为合格医生,真正地给病人进行治疗。
二、国内医学教育的特点
我国根据高考成绩和填报志愿的不同,各个医学生就读的学年有所不同,有三年制高职专科、五年制本科、七年制本硕连读或者八年制本博连读。大专文凭的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学习后可获得学士学位。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获得者可以继续学习,通过考试后,即可取得更高一级学位的医学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医学专业学习年限长短不一。所以,对于短学制来说,由于时间有限,导致学生对人文社会、政治等素质类等学科的学习较少,使学生的发展空间被限制,即使通过更高一级的考试,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原有的学历水平。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本科生由于专业思想不明确、自身定位不准、压力较多及受到临床带教教师的影响等,容易在实习期间出现不良情绪,影响实习效果,导致实习效果不好,不能达到实习的目的。临床实习生缺乏法律方面的知识,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发生频繁。毕业后,从业岗位类似,导致社会不公现象增加。
三、毕业后的医学教育
国外有一套完整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而且医院为年轻的住院医师设置相应的教学课程。由于国外时间相对宽松,有自由的空间,使得住院医师可以随意安排自己的时间,每周有固定的时间进行大查房,由培训中的住院医师轮流完成,确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锻炼机会。例如,美国医学教育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在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它们是连续的。住院医师是毕业后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的专业,其培训时间有很大的区别,培训时间长的话,会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丰富,有明显的专业优势,确保医生这一行业拥有较高的质量。对比我国,虽然也有不少医院相应地开展了住院医师培训制度,但还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培训模式单一等。
四、总结和启示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全球化趋势的加强,这就要求我国的医学教育成果必须达到国际医学教育的最低标准。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方面,应积极汲取其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使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更加合理化。基于已掌握的医学基础知识,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医学教育中,国外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结合自身的医疗体系和工作环境,使医学生尽早地进入临床,提供丰富有力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机会,符合医学生的培养要求。目前,我国也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在进行大规模的改革,大力提倡、支持新入学的医学生较早地接触临床,保障学生早早锻炼,熟能生巧,为他们今后的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方面,作为学校要做好支持工作,利用图书馆以及媒体等各种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终身受益。教师在教学方式上,要打破传统的教学发方式,不能一味地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而不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刚进入学校学习的初期就接触病人,对医疗程序的早期接触可以增强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能力以及医学生的责任感;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熟练操作,避免出现医疗事故。在扎实掌握医学知识的同时,教师也应注重对学生行医道德的培养,包括对患者权利的维护以及对病人的关爱和无私奉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