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时间:2023-03-06 15:57:38

导语:在汽车营销毕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汽车营销毕业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改课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7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开设面较广,属于交叉复合型学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市场营销专业篇中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在分析了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师资力量、社会资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基于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探索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不断推进完善专业建设和构建专业特色,培育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围绕培养对象的就业能力,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更适应现实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以课堂和教师为主的“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探索性学习机制,有利于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形成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社会、企业、市场为大课堂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平台、校际平台、企业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创建开发多途径的实践基地,并逐步探索构建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起到如下三个承接关联、相辅相成的作用:

1、通过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搭建专业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帮助学生解决What――市场营销“是什么”的问题。

2、通过案例教学的完善和改革(包括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Why―市场营销理论中“为什么”的问题。

3、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帮助学生解决How to do――市场营销“怎么做”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建设和改革,该实践教学体系共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图1)

1、案例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包含已有案例教学和自有案例编撰两个方面。

2、实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是指模拟公司运营、模拟市场营销调研项目、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课外竞赛等实验教学课程环节。该体系中实验教学包含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

3、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学习,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的。在本体系中,将实习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参观与考察、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

4、专业论文:专业论文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一样,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达到综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需常规性地设立学年论文环节,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

结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推进,我们从课内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实训、课外第二课堂的拓展和毕业论文的改革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说明:

1、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出,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逻辑性关系,划分为课程设计和项目模拟两类实验教学形式:

(1)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主要针对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不以呈现某个经营实践中的作品(如商业计划书)为逻辑主线,课程知识体系分作若干理论模块,即开展分部分项的模拟教学。根据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可开设此类教学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销售管理等。如《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章节体系展开,在绪论章节结束后,即可开展课程设计。包括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STP战略制定、4P策略选择和总结汇报,这些分部分项的实验始终围绕学生团队选择的某个产品或某个公司展开,使得整个设计方案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探索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最后通过小组演讲、汇报和答辩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教师及时进行提问和引导,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兴趣,更深入具体的行业和产品,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获益匪浅。也实现了教学相长,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

(2)项目模拟实验教学,此类教学要求该课程内容体系前后具有承接性,而且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同现实经营中的某些研究、咨询项目的成果结构相似。符合以上两个要求,便可随课程开展此类项目模拟教学方式。结合本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及对教材选择类别的研究,列举了以下可开展系统性项目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如表1所示。(表1)

2、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有两项,分别是ERP沙盘模拟实训和校园集市。

经过几个学年市场营销专业的ERP沙盘模拟实训(ERP Simulation Experience),对ERP实训大纲和指南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突出了实训中的营销功能模块,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设计了两轮模拟对抗演练,学生通过第一轮熟悉运营规则,发现问题和形成各小组的战略思路,并以此贯穿和运用实施在第二轮演练中,这样能加深学生对于企业运营的全局观、系统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战略思维,并能有效地从游戏转变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沙盘模拟是一种模拟经营教学形式,而校园集市则是真实的经营环境下的演练。学生在准备期撰写创业方案,经过相关评价与指导,形成校园集市创业计划书,并分组搭建校园商品市场,体验自己当摊主,根据实际情况出资进行经销或者代销,体验从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通过出售商品盈利,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利弊和经营绩效的反思,从而将课堂学习的营销理论实践化,达到学以致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作用。

3、实习教学环节的拓展。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实验室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努力利用各方资源,建立和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基础上,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立足于学院所处的汉口北地区、阳逻港、盘龙城等新兴工业区,深入地方企业和特定行业,探索实现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差异化定位和特色优势的同时,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实施。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营销讲坛、校际交流、企业宣讲等活动。其中,鼓励指导学生以各类市场调研项目和创业计划申报院级大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而各级营销赛事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更成为常规性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指导学生参与的比赛有: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因纳特营销竞争策略沙盘模拟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长江商报大学生营销大赛等各级赛事。依托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我们参与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已届四年,与地方知名企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移动、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联手,让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为企业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作为一种实践性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创新,强化学生营销知识、训练营销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营销的理论、架构以及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和自主思维,是真正能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的一项赛事活动。

5、毕业论文的形式和选题的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包括:(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的探索,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案、企业方的项目策划等开始纳入到毕业论文的范畴;(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减少了理论综述类论文,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暑期实践、实验课程中的市场调研、自主实践中的创业计划,按照营销专业理论架构和逻辑思路,形成有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

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且需要在硬件和制度方面形成保障和支撑,其中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硬件条件,教师激励机制和学生考评机制作为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1、开展实践性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应尽可能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科教师进驻企业实践、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此外,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实验室是满足实践性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需结合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学院发展的阶段,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目前,我院经济管理系已建立了ERP综合实验室和案例研究室。计划组建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实验室,供开展专项实验教学项目使用,亦可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室中开展进行。

3、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较多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课外完成的,为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核定工作量时,可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量,以支持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在教师激励制度方面,学院可将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改革研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的努力成果纳入考评体系,以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

4、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需对学生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增加课程考核的手段,打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同时,实践教学成绩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中的一部分,归入平时成绩范畴,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玺.浅析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第2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以高职汽车院校来说,也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当前,顶岗实习模式已经被普遍应用到高校实习教学当中,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研究表明,顶岗实习、到岗就业模式应用后,能够给学生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前适应社会。下面进行详细论述。

一、概述

1.模式内涵

顶岗实习指的是:在学生未毕业、离开学校时,由高校与企业牵头,给其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主要针对三年制或者四年制的在籍学生。通过上述方式,让学生扮演准员工的角色,提前走向社会,直接参与顶岗工作,获得更真实的工作体验。与此同时,到岗就业指的是:学生在顶岗工作期间,熟练掌握了技术,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的成效。基于此,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并以签订合同的形式,成为企业中的一员。该模式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且带来了就业上的机遇。因此,受到了广大学生、家长的欢迎。定岗实习、到岗就业模式的应用,综合了教学、实习、就业等多个环节,使其平稳过渡。与传统的实习模式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2.模式目的、任务

通过实际操作,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独立操作,思考、并解决问题;根据实际环境,严格按照规范操作;独立查看、翻阅文献与治疗,增强技术文档编写能力;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保证课题的真实有效性;顶岗实习后,直接在该岗位上就业。

3.模式的重要意义

与以往的实习模式相比,实现了岗前实习与岗前技能训练的结合,突破了单一的训练方式,直接让学生投身到实践中,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这样,学生不仅提前了企业与社会的发展现状,而且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应用能力。在毕业论文设计中,采取了产学研的指导方式,除了攻克技术难题外,还培养了学生在解决问题方面的创造性。除此之外,采用顶岗实习、到岗就业模式后,更好的利用了校外企业的资源,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并为其 提供了就业的机会。在此基础上,促进了职业院校、学生、用人单位的持续发展。

二、组织与安排

首先,成立顶岗实习-到岗就业工作小组。然后,选派一名经验丰富、社会关系良好的教师作为总负责人。其次,安排3-4名教师与辅导员,做好辅的工作。具体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流程

利用汽车行业协会的交流平台,在高职汽车院校开展企业与学生的“双选会”。根据双方选择的结果,签订三方(企业、学生、高校)协议,明确实习岗位。然后,在前4周进行岗前培训。培训结束后,开展为期10周的定岗实习,以及6周的毕业论文。总计20周。

2.具体要求

按照教学计划内容,将实践教学设置为三个化解,分别是岗前实习、技能培训,以及毕业设计。然后,制定具体的方案,并分四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学生进入企业后,开展4周的岗前培训。第二阶段:开展四周高级技能实训,也可以在企业继续实习。第三阶段:开展毕业实习,时间为6个周。最后一个阶段:完成毕业设计,共6周。以上每个环节结束后,都要按照要求严格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同时,在顶岗工作期间,要提供真实的操作环节,加强管理,并给予相应的报酬。

3.指导与监督

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进行指导与监督。通常,实习的指导文件包括:实习日记、实习指导书、实习指导记录、联系方式、企业情况表、学生名单、企业联系人电话等。其次,实习方式主要有:现场指导;检查学生实习日记;与企业交流,获取学生实习的信息;开展择业、就业指导。

4.成绩评定

督促学生完成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同时,让企业学生给予实习鉴定。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企业评价,综合评定成绩。其中,学生的实习日记、出勤等,包含分数的比例占四成。企业的分数比例占到六成。教师评定出最终的成绩后,将其教给学生班主任,并录入到教学系统当中。

三、质量控制

在开闸上述实习训练的过程中,必须做好质量控制。具体来讲,包括这几个方面。第一,按照教学要求与计划,学生必须完成相关课程,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后,才能开展顶岗实习工作。第二,岗位与实习质量息息相关,要谨慎选择岗位,注意岗位的先进性、一致性,以及效率性。第三,开展定岗实习活动时,要发挥院领导的指导作用。第四,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评价学生的实习报告。专职教师必须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或者为工程技术人员。同时,在指导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低于10人。兼职教师要求为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并取得一定职业资格证书。第五,在顶岗实习期间,进行严格的考核,落实相关的措施和制度。第六,采用契约管理,保证实习的安全性。在企业与学生双选的基础上,签订三方实习协议,明确学校、企业、学生各方的权责。针对不合格的学生,要退回学校,延迟毕业。

第3篇

一、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实践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计划中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比例失调

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必须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基础理论课和基本技能课的安排比重上,应明确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适当增大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强调从知识教育到能力教育的转化。而较多教学计划的制定没有考虑到实践性教学,即便考虑到实践性教学,但实践性教学学时很少。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应按职业岗位的需求,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加实践性教学所占课时比例。在教学计划中一般理论课时占45%,实训、专业岗位实习课时占55%。这样就明确了学生毕业时应达到的专业技能标准。

(二)校内模拟实习缺乏实践性

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一般已经配备模拟实验室,并且硬件设施完备,但是校内综合模拟实习也存在许多问题。一是模拟实习指导教师多数都是兼职从事该项工作,精力不够,实践经验不足;二是模拟实习资料的仿真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以及实习资料所涉及各行业的多样性仍然不足;三是模拟实习的效果不明显,无法将理论知识和企业实际业务有效衔接。

(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难度较大学生实习,一是前往大中型企业、公司、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以及有关经济决策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不同于化工、汽车维修等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进入企业后进行顶岗实习,企业不仅可以利用廉价的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带来直接经济利益,还能够为企业输送优秀的操作性人才。但是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由于受实际工作单位工作环境的限制、岗位的具体要求、单位商业机密的安全等因素制约,实习单位只是安排学生做一些简单的、象征性的工作,往往达不到实习的目的;二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都是以经济利益为根本目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要联系安排专业实习很艰难,很多时候是靠领导和教师的私人关系在维系,没有任何保障,难以寻求与企业双赢的切入点开展社会实践。

二、建立“全方位、双循环、多模块”的实训教学体系

(一)全方位

1.模拟实训内容的全方位。包括证券、期货投资,证券期货管理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单元实训及其综合实训,同时配以就业岗位的专项实训。使模拟教学内容更加全面,更加岗位化,人才培养走向准职业化。

2.模拟教学形式全方位。根据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系列课程特点不同而采取不同形式,既有每门课程单元实训,又有针对岗位需求的专项实训,还有集证券、会计、理财于一体的专业综合实训,同时又有校内校外两种形式紧密结合的实训与实习,以及手工模拟、计算机模拟的实训。3.模拟教学环境的全方位。校内建立健全“仿真模拟证券实验室”“、银行实验室”,校外建立实习基地。

(二)双循环

双循环是指日常教学中各门课程的单元模拟循环与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1.各门课程(指专业主干课)

单元循环是伴随专业系列主干课程理论教学同时进行。一是按章节内容分散进行实训;二是课程结束后集中一段时间进行该课程综合实训。这需要科学的安排时间,理论教学精讲多练,通过实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2.毕业前的综合模拟循环。

这是在专业系列课程单元模拟实训后而进行的实训。着重培养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通过双循环模拟实训,使学生在对各门专业课程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分块、分条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实现了每门课程的整体循环和相关知识的交叉循环,使学生专业知识步步升华,达到全面把握、重点应用的目的。

(三)多模块

为了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强化职业能力培养,毕业前设计既互相联系又相对独立的岗前实训模块。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证券保荐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发行的准备与承销、证券上市保荐、证券估值与询价、证券信息披露,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发行承销能力、证券营销能力、会计计量核算能力。

2.证券经纪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回购交易、证券风险控制、现资银行业务操作,着重培养学生的柜台服务能力、证券经纪能力、证券委托交易能力。

3.证券投资咨询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营销、企业财务分析,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软件应用能力、证券咨询营销能力、证券投资分析能力。

4.期货交易实训。该模块主要学习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期货结算,着重培养学生的期货交易能力、价格分析能力、交易结算能力。

5.基金管理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基金募集交易、基金估值、基金收益分配、基金信息披露、证券组合投资,着重培养学生的基金募集能力、基金交易、基金营销能力、基金运作组合能力。

6.证券会计实训模块。该模块主要学习证券会计核算、期货会计核算,着重培养学生的证券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证券会计基本核算能力、证券会计分析与监督能力。

7.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模块。毕业论文是实训教学体系中的更高层次它是理论和实训的升华,是对四年(专科三年)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质量的检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全方位的考察。

三、完善实训教学体系实施的措施

第一,将实训教学纳入教学计划,构建了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的分层次、模块化及点、线、面相结合的实训课程体系,从而保证上述实训教学体系的实施。

第二,认真做好实训教学内容的衔接。做好以下几个结合:一是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相结合。包括每门专业课按章节分散实训与该课程结束后集中一定时间进行系统实训相结合;每门专业课程实训与专业系列课程综合知识与技能融合为一体的综合实训相结合;二是手工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相结合。在实训过程中,要求学生既能熟练的进行手工操作,又能在计算机上进行操作;三是课堂集中实训与课余学生分散实训相结合。所谓的分散实训是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各个实验室中随时随机进行操作实验;四是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相结合。学生在校期间,在强化校内实训的同时,校外实习必不可少,可以利用寒、暑假的时间,规定学生自找单位进行一定时间的专业实习;五是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撰写相结合。学生在毕业实习期间,根据论文选题注意搜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提炼出论文论据、从而使学生撰写论文具有实际意义。

第三,加强实训教学资料建设。包括教学大纲和实训教材,要求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均要有相应的教学大纲,具体规定实训目的,要求、内容、步骤、方法、时间、地点、进度及考核方法。实训教学环节都要有相应教材和实训指导书。

第4篇

1.如何从中国情境中创新营销理论?——本土营销理论的建构路径、方法及其挑战

2.基金营销与资金流动:来自中国开放式基金的经验证据 

3.移动电子商务互动营销及应用模式 

4.企业市场营销战略创新

5.国外移动图书馆营销案例分析及其启示——以加拿大伯灵顿公共图书馆为例 

6.基于5T理论视角下的企业微博营销策略及应用分析——以欧莱雅的微博营销为个案研究

7.大数据时代的联动式数据库营销模式构建——基于“一汽大众”的案例研究 

8.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实证研究 

9.中国寿险业营销效率评价研究 

10.我国汽车行业营销趋势研究 

11.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内容营销:概念初探与研究展望 

12.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 

13.控股股东卷入、两权偏离与营销战略风格——基于第二类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

14.保险营销策略问题初探 

15.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 

16.论“共主体”营销话语的建构与践行——关于现代营销近视症的矫治研究

17.学科服务目标的精确定位与学科服务的精准营销

18.基于IPA的旅游目的地意象整合营销传播——两个江南水乡古镇的案例研究 

20.政府旅游公共营销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基于扎根理论的一个探索性研究

21.我国汽车营销现状及创新分析

22.目的地营销绩效:现状及价值链模型 

23.移动营销消费者采纳行为动态演化研究

24.网络营销新渠道:SNS营销

25.我国智能手机营销策略分析 

26.基于体验营销的酒店品牌建设研究 

27.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新方式  

28.国外图书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案例研究及其启示

29.多渠道零售商线上线下营销协同研究——以苏宁为例

30.东风商用车网络营销对策 

31.网络营销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评述

32.双元营销能力平衡、战略地位优势与新创高技术服务企业绩效

33.营销能力对技术创新和市场绩效影响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中小上市企业的实证研究 

34.4R营销理论与学术期刊网络营销策略

35.多市场接触下的联合非伦理营销行为——基于市场集中度和产品差异度的二维分析模型

36.企业微信营销研究及策略分析 

37.企业微博营销效果和粉丝数量的短期互动模型 

38.基于自媒体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研究 

39.关于逆营销的效果研究:基于CLT理论的视角 

40.全渠道营销理论——三论迎接中国多渠道零售革命风暴 

41.搜索引擎营销研究综述及展望 

42.技术与生存:数字营销的本质  

43.基于DEA的企业微博活动营销效果评估——以S企业官方微博为例 

44.基于营销理念的高校图书馆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45.电子商务对营销渠道管理的影响 

46.中国市场营销研究英语论文综述——基于内容及来源的描述分析 

47.中国烟草业营销分析  

48.“大数据”背景下营销体系的解构与重构 

49.保险营销渠道团队管理研究 

50.企业微博营销中品牌曝光度对网络口碑的影响研究  

51.论旅游景区的差异化营销策略选择与组合

52.创新高职市场营销教学 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 

53.我国网络营销发展策略研究 

54.销售低迷状态下的白酒营销回归与创新

55.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移动信息服务微营销研究 

56.基于消费者怀旧的品牌营销策略  

57.关于我国汽车营销模式发展的探讨

58.口碑、口碑传播和口碑营销的辨析

59.供应链下的市场营销资源合理运用问题探讨 

60.大数据时代营销创新研究的价值、基础与方向

61.旅游产品体验营销中的价格影响因素及定价策略 

62.社会资本、组织学习对企业国际营销能力升级的影响机制——基于海信集团国际化发展的纵向案例

63.基于groupon模式的我国经济型酒店网络团购营销研究 

64.保险O2O营销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65.“心”营销:文化艺术产业新媒体营销策略研究

66.企业网络社区营销价值、机理及模式研究  

67.关注和融入中小企业成长——论中小企业银行服务营销 

68.互联网对我国保险营销渠道影响分析 

69.高科技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70.论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策略  

71.微博网络营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  

72.公益事件营销中企业—消费者契合度和宣传侧重点影响效果研究

73.体验式营销在汽车营销中的应用  

74.关系营销导向对营销创新的影响研究 

75.传播学视角下微信营销的利与弊  

76.市场营销专业复合型人才“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研究——以重庆大学市场营销特色专业建设为例 

77.金融服务营销的核心理念——价值的共同创造  

78.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传播的效果分析——以微博扩散网络为例 

79.微博营销信息的时空扩散模式研究——以曲江文旅为例 

80.旅游目的地营销绩效评价研究现状与展望 

81.制度压力、合理性营销战略与国际化企业绩效——东道国受众多元性和企业外部依赖性的调节作用 

82.关于红色旅游市场营销研究——以云南省为例  

83.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84.传播学视角下即时性营销模式与战略实现——以微信营销为例 

85.网络拓扑特征对病毒式营销传播动态影响的研究——基于新浪微博大数据的实证分析

86.高校图书馆微博营销策略研究——以清华大学图书馆为例 

87.市场营销理论、实践、教育的创新与融合——2014中国市场营销国际年会综述

88.面向Y一代用户的大学图书馆服务营销策略研究  

89.赣南脐橙三位一体营销战略探讨 

90.我国网络营销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91.关系资源对营销能力的影响机制:顾客导向和创新导向的中介效应 

92.营销动态能力的概念与量表开发 

93.新形势下电力市场营销模式与新型电价体系 

94.基于内部营销视角的图书馆管理新策略  

95.消费者参与社交网络营销因素的实证分析

96.深入理解营销渠道研究的过去和未来 

97.关系营销导向对企业使用渠道权力的影响  

98.论中小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  

99.基于全方位视角的企业营销绩效评价研究  

100.基于蓝海战略的保险营销创新研究  

101.我国汽车营销模式的现状与创新方向 

102.我国网络营销中的道德问题及其对策 

103.绿色营销研究:内涵、现状与对策  

104.国外绿色农产品营销的特点及借鉴  

105.小微企业营销现状与对策研究——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  

106.体育赛事营销的本质及营销观念创新研究  

107.内部营销对酒店员工工作满意的影响研究——以组织承诺为中介变量  

108.营销管理的新趋势——绩效营销研究探析 

109.保险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发展——电话营销与网络营销模式的互补 

110.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国际化营销战略浅析 

111.中国汽车营销渠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12.当前中国电影营销的关键问题研究 

113.全球化时代的城市大事件营销效应:基于空间生产视角  

114.我国高校图书馆营销现状调查及分析 

115.IFLA图书馆国际营销奖及其背后的营销理念 

116.营销刺激、心理反应与有机蔬菜消费者购买意愿和行为——基于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117.感性消费时代的企业色彩营销策略

118.浅析我国保险网络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119.营销策略对品牌忠诚的影响:顾客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

120.体验营销研究前沿评介

121.国内市场营销研究进展分析

第5篇

关键词:汽车服务工程;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合作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4.087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持续呈现高速增长的势头,2009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为7000多万辆,2013年10月,汽车保有量增至1.2亿辆,到2016年初已达1.72亿辆。汽车产业的发展加剧了汽车服务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对从业人员在知识更新和实践操作方面提出更高要求。汽车服务领域涵盖了汽车产品开发、认证、技术法规、国际贸易环境研究,以及汽车营销、保养、理赔、评估、回收等领域。然而目前汽车服务市场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素养,整体层次较低,难以达到市场需要的服务水平。该专业大学生上岗初期又存在动手能力差,理论和实践难以快速对接,工作上手慢等问题,企业反映在毕业生上岗前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二次培训,导致额外经济支出。

汽车服务行业的多样化及专业人才的紧缺性要求该领域人才同时具备全面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强,理论基础扎实,能够快速适应工作环境,迅速与企业对接,并具有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的汽车服务行业专业人才,是当前开设有相关专业高校的首要目标。

1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分析

国内目前已有127所高校开设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但大多数都在近十年内开设,培养模式不够成熟,急需通过对教学体系的研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解决汽车服务业人才短缺难题,促进汽车服务业的发展。

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优秀的师资,良好的教学思想及手段,相配套的教学实践条件缺一不可,其中好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良好的教学软硬件条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常需要学生深入企业内部进行生产实习实践,这就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实践教学现状与不足

2.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重不合理

由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涉及领域宽泛,因此其教学内容也比较广泛。为了保证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全面了解,专业理论课程开设较多,在学生满足学分要求后还增设部分理论课程,导致理论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较高,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另外该专业教师多为从相关院校毕业的研究生,在培养学生时更重视理论的讲授,而忽视动手实践。

2.2实验与实习教学效果不佳

为了提高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毕业后能与企业快速对接,部分专业理论课程开设有对应的课内实验。但很多课内实验依然由理论课教师指导,由于缺乏实操经验,所开设实验受学时限制具有单一性,实验效果不佳。

该专业实习教学时间较短,学生不能够深入了解和接触实习项目,往往是刚有所了解或刚提起兴趣,实习就结束了,这种实习教学安排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实习过程中指导老师主要还是以校内理论教师为主,理论课教师如不能和企业长期建立培训锻炼机制,则很难到达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从而影响到实习和实验效果。

2.3实习场所难以实现系统性和连续性

汽车服务工程学生素质拓展密切相关的汽车销售实习、汽车保险与理赔实习、汽车维修实习及驾驶实习等需要在相应的企业进行实习,由于单个企业能够接收的实习学生有限,需要学校积极与很多家不同类型企业同时联系展开合作。若达不到实习计划的标准,则很难实现实习的系统性。另外由于参加实习的学生缺乏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往往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而且会影响企业的经营,企业在合作几次后,便拒绝接收实习生,造成实习场所的不稳定性。

2.4实践教学安排难以结合企业实际需求进行

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实验设计陈旧,实验与实习项目不能与当前快速发展的汽车服务市场实际需求相匹配的现象。一方面是由于专业教师缺乏与时俱进的教学态度,而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需要一定时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院系的实验室配套设备更新较慢,无法实现一些新型实验的操作。这就导致毕业生到企业后难以胜任新的工作,需要企业再花精力进行二次培训,一些企业会将人才引进目光投放到社会资源,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3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不同,它同时具备直观性、创新性、综合性和实践性,能够将传授知识和训练才能相融合。实践教学体系可以保证实践教学内容的实施并贯彻其发展,因此,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

3.1实践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

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着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实践教学比重,河南科技学院增加了课内实验的开设数量,在保证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合理安排相应的实验教学,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快速掌握相关知识,既避免了繁琐刻板的理论教授,避免厌学情绪,又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在2013年修订的该培养方案中,规定开设的包括10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7门开设有课内实验;开设的11门专业方向限选课中,有包括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汽车维修工程、电子商务、汽车保险与理赔、汽车评估与再生等在内的5门设置了不低于8学时的课内实验;在开设的13门专业领域任选课中,有包括汽车美容、汽车保养、二手车交易预评估、机械CAD/CAM、电动汽车等在内的5门设置有课内实验。以2013级学生开课情况为例,在18门专业理论课中,共有12门课程开设有课内实验,占总理论课程的67%,大大提高了实践教学所占比重。

在所开设的178学分课内实验中,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比例高达39.8%,使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有效促进了该专业13-15级学生在理论知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

3.2合理安排校内实验及实习教学

实践教学按照与理论课的关联性分为课内试验和独立安排的实践教学两大类。课内实验的安排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使学生深刻体会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轻松掌握学习内容。独立设置的实践教学环节能够满足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拓展,提高学生在应用方面的专业技能。

其一3734~63734~63734~6专业实习(汽车驾驶,汽车服务实习)必修127125~18毕业设计(含四周毕业实习)必修88161~16(毕业实习时间结合设计题目安排)小计42.547河南科技学院独立安排的实践教学实习情况如表1所示。大一的认识实习使学生尽早了解自己未来将要进入的行业和需要掌握的技能,为以后的学习确定方向。为期13周的专业实习为学生提供了汽车营销、汽车维护和汽车评估三个实习方向,使学生能够有选择性的深入自己将要进入的行业,也为接下来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使学生有足够多的时间深入企业内部,掌握该行业所需专业技能,提高毕业论文质量的同时,增加毕业后的含金量。

3.3建立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

确立教师是实践主体,是教学实践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培养优秀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关键是建立拥有丰富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队伍,因此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逐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师资政策,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一方面提升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掌握企业实时动态,及时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与企业接轨。

针对学生在企业实习时缺乏目的性和系统性,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配备企业导师,专门负责学生在企业的培养。企业导师与学校教师共同探讨,将高校教学的基本规律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3.4加强教学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校企之间的合作

实训基地的建立是弥补高校基础实验设施不足,配套更新跟不上行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根据教学实践需要,我校与新乡市大众驾驶员培训有限公司、新乡新能源电动汽车有限公司等20多家单位合作建立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实习教学的顺利进行。

针对实习时间过短内容单一的问题,组织学生从大一开始进入实习、实践基地社会调研,成立魅力汽车服务站,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根据学生的特长及爱好进行分组,指定专门的指导教师在实践操作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并由教师指导建立魅力汽车俱乐部等兴趣爱好协会团体,组织与汽车服务相关的认知及实践活动。把学习从课上搬到课外,通过真实的日常任务,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

为了促进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双赢,我校一方面和企业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优先为企业输送人才,调动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体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办学项目,设立企业奖学金,培养适应企业长足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4结论

在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中,我校建立了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如期开展实习实践,建立多个实训基地,设置企业导师,同合作企业开展联合培养机制,使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方面更好的结合和拓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能够很好的适应当前社会市场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其华,罗一平,王岩松,任洪娟.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平台的架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

[2]戴建国,尹飞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3).

[3]王春,梁金丽,区嘉洁.广州高校汽车服务工程本科专业建设构想[J].科技信息,2007,(17).

[4]高玉根,张力,陈岁繁.汽车服务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6,(3).

第6篇

    中欧贸易摩擦解决机制研究 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对浙江省外贸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中国企业国际化方式和成功因素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的动因研究浙江省各地区利用外资效果评价和实证比较 中美纺织品服装贸易摩擦的原因及对策研究 外资在华并购动因分析 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的发展应用分析 中美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TCL 跨国并购的问题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外商投资现状比较研究 中国农产品贸易结构及竞争力:入世前后的比较分析 垄断、安全威胁与反垄断控制--外资并购中的问题和对策 中美产业内贸易发展现状和前景分析 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江浙沪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研究-以通信计算机及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例 我国企业的跨国经营与管理模式研究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因素分析 江浙沪 FDI 技术溢出效应比较分析 中日企业国际化模式的比较分析 外资并购中资银行的影响及对策 外资在华并购绩效分析 FDI 对我国通讯产业的垄断分析 浙江化工产品的出口现状和对策分析 外资在华并购后的整合研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外资并购中反垄断问题的经济分析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障碍分析:农产品贸易视角 欧盟 RoHS 对浙江省机电产业出口的影响分析 宁波服装出口的品牌战略:合创品牌研究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分析 长三角地区纺织品出口市场秩序研究 日本企业投资中国的区位选择研究 温州鞋业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新形势下区域发展中招商引资的战略思考 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入世后我国国际贸易摩擦上升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浅析进口配额的效果及政策取向 绿色贸易壁垒对佛山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我国加工贸易政策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的对策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贸易技术壁垒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与对策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引进外国智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垄断行业监管机制问题研究 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的条件及路径 当前我国外贸发展对就业的影响 对外贸易与我国经济发展 惠州对外贸易企业的变迁 中国农产品对外贸易逆差:现状、成因和对策 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转基因农产品贸易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中泰农产品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研究 中国农业开放模式的选择研究 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选择与完善研究 从轮胎特保案看我国的反倾销 金融危机下广东的双转移战略 金融危机下贸易保护的新特点 广东企业走出去研究 广东外资的可持续利用研究 金融危机下广东某产业发展对策探析 港口与区域经济的相关性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国际多式联运问题研究 港口发展中的问题研究(具体哪个港可以自己定)

    中国第三方物流中的问题研究 中国集装箱运输中的问题研究 提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贸易救济制度研究 对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电子商务环境下新型国际贸易交易结构的确定 欧盟优惠性原产地规则调整与中国出口战略应对 我国纺织品出口的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 国际贸易政策的政治经济分析——以美国对中国输美纺织品设限为例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的难题及对策 国际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趋势与促进肉类产品出口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或某省市)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的技术提升研究 引进外资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或作用研究 FDI 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企业创新影响的实证分析 对外贸易推动广东产业结构升级研究 比较优势理论与竞争优势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应用研究 国际商品流动与要素流动关系研究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自主创新与增进我国出口商品比较利益研究 论技术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推动 加工贸易在我国外贸中的地位、利弊或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 社会责任对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影响的研究 国际劳工标准对我国出口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研究 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研究 标准化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效用研究 国际贸易中的电子商务发展趋势 国际经济一体化与贸易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发展国际贸易的知识产权战略研究 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 市场经济国家地位与我国商品出品对策

    国际劳工标准下我国政府、企业对策 我国纺织业出品竞争力问题和对策研究 我国纺织业的贸易格局与市场策略 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分析 世界 FTAS 发展态势与中国策略分析 我国纺织业出口竞争秩序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行业协会在规范出口竞争秩序中的作用探讨 加入 WTO 后我国民族产业的保护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选择——以惠州经济为例 古典比较利益论与中国制造业结构调整的思考 FDI 与我国经济发展的关系 从发达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贸易的影响看我国开展海外投资 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关系 中国经济反垄断立法的探索 广东区域聚集经济对外贸易的依存度及风险研究 论我国进出口贸易对国内通货膨胀水平的影响 欧元汇率变动对惠州制鞋行业对外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内在机理及未来演变研究 中国国有经济角色演进的反思与前瞻 我国产业结构调查研究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成因及解决思路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思考 广告语言与消费心理研究 民营企业融资渠道拓展研究 浅论我国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中小企业文化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和对策

    中小企业品牌经营误区及创名牌战略研究 顾客忠诚研究述评 基于顾客感知价值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浅析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 客户关系管理的探讨——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运营模式 金融危机下的消费思考——中、美消费模式的比较与启示

    基于顾客关系投资的个性化价格促销 中小企业出口及其社会责任研究 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广东农产品出口跨越贸易壁垒的对策研究 中小企业出口低价竞销的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惠东鞋业出口的现状、困境及对策分析 对外贸易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外商直接投资对惠州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全球知识网络与跨国公司 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机制和对策 国际金融危机的跨国传播机制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广东经济的影响研究 知识的国际传播机制研究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研究 双边 FTA 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 FDI 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区域性差异分析 广东进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我国国际贸易波动的影响因素——基于因子分析的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倾销问题 反倾销背后的国家利益博弈 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及障碍分析 绿色国际贸易与绿色国际贸易壁垒 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如何跨越绿色贸易壁垒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出口退税率调整的政策思考 出口退税政策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 国际市场水果检疫准入与促进我国水果出口的对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法、产业法与反倾销法的冲突与协调 中国的对外贸易环境与政策变化 市场营销视野下的大学生自主择业策略分析 对中小企业国际市场营销方式的分析 论国际市场营销者如何跨越文化障碍和避免政治风险 国外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感知与评价及对中国企业的启示与建议

    开题报告举例 一、 选题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二、 论文综述 1、 理论的 渊源及演进过程 2、 国外有关研究的综述 3、 国内研究的综述 4、 本人对 以上综述的评价 三、论文提纲 前言、 一、 1、 2、 3、 ·· ·· · · 二、 1、 2、 3、 ·· ·· · · 三、 1、 2、 3、 结论 四、论文写作进度安排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提纲 一、 开题报告封面:论文题目、系别、专业、年级、姓名、导师 二、目的意义和国内外研 究概况 三、论文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研究内容 四、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 题 五、预期的结果 六、进度安排

第7篇

关键词是能反映论文主旨最关键的词句,一般3-5个。

目录。既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应标注相应页码。

引言(或序言)。内容应包括本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及这项研究工作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理论意义与实用价值。

正文。是毕业论文的主体。

结论。论文结论要求明确、精炼、完整,应阐明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以及在本领域的意义。

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摘要:为了响应《中国制造2025》纲领的号召,及时了解并适应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合理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扬州地区电气类相关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情况调研。通过调研,找准了高等职业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定位,总结了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为后续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定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保障。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高职教育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结合了多个学科和技术,专业口径较宽,适用范围广泛,就业方向灵活。为了明确企业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需求情况,找准定位,确定目标,真正体现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办学方针,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有针对性的对江苏扬州及周边地区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1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背景

《中国制造2025》为我国制定了走向制造强国的行动纲领,而人才培养是实现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前提,《中国制造2025》中明确提出了“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要求要加快培育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这就给高等职业教育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中国制造2025》也提出要坚持市场的主导地位,因此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也应当坚持以企业、市场、社会乃至国家的需求为标杆。只有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岗位、企业和社会的需求为准绳,进一步推动改革,深化落实,全方位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认可、国家满意的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2专业人才培养的区域与行业背景

随着扬州市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建成了半导体照明、绿色新能源、智能电网、数控金属板材加工设备、汽车及零部件共5个国家特色产业基地。总投资80亿元产能为30万辆的上海大众汽车第三大生产基地落户扬州仪征,潍柴集团亚星客车有限公司、扬州江淮汽车公司、大洋造船等大型国企民企也纷纷抢滩扬州沿江区域。与此同时,扩大至整个江浙地区,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电子通信和交通设备制造业等均为该两省的支柱产业。《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电力装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等共十大领域,其中大部分领域均涉及到了各种电气类装备制造。由此可知,扬州地区乃至整个江浙地区的支柱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提出的重点发展领域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未来几十年内,在扬州乃至整个江浙地区,企业、市场和社会对电气类人才需求量将与日俱增且有增无减。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就业于各类工矿企业,如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纺织、制药、食品、轻工等行业,从事电气自动化系统及设备的操作监控、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技术升级改造、故障抢修等工作,或从事工厂供配电设备管理、维护、操作等工作,或在技术服务型公司,从事技术合作项目的安装、调试和后期技术服务工作,也可在中央控制室、自动化产品营销等部门工作。

由此可见,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空间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3企业对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建议

我们对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江苏牧羊集团、扬州新大通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纵横苏天网络发展公司、南京擎天科技有限公司等扬州及周边城市的30家企业进行走访调研,调研结果表明,企业对具有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背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巨大,但同时,企业还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

3.1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与行业的实际保持紧密联系,以及时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培养模式必须形成有机的、统一的整体,让学生抱着浓厚的兴趣,实现学中做、做中学,最大程度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让学生可以将所学到的基础理论知识转化为熟练的实践动手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还应当大力开展各类校企合作项目,推进联合办学,进一步与企业维持一种持久深入且具有系统性的共赢合作,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课堂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主动发现,仔细分析,准确解决未来实际工作岗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实现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将内化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造福企业乃至社会。

3.2专业课程设置有待改进电气自动化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的概念和体系已经基本形成。自动控制技术、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高度融合和交叉,企业对具备以上综合知识技能的复合型的人才需求很大。课程设置要进一步拓宽,要有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设备制造与加工、机械与电力传动及的基础知识,并且尽可能多的介绍各类控制对象和控制方法。与此同时,还应当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电气自动化新技术,以此达到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的目的。

3.3非智力因素培养有待加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除了掌握必备的专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外,还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敬业精神,拥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协作共赢的团队意识和经济安全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并能够及时快速的适应新环境、接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并具有良好的文字表达、沟通协作的能力。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科学知识和锻炼专业技能,还不能忽略非智力因素的教育。

4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和实践措施

4.1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机制应当以企业需求为准绳,以实用为根本,以就业为目标。该专业定期组织教师和专家深入相关企业,进行岗位需求与知识、能力等其他素质方面要求的相关调研,根据企业的具体岗位需求和相关基本素质要求,有针对性地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动态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从而保证以此为依据培养出的学生符合行业要求和企业需求。

该专业创新性的提出并实践了“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该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专任教师的导学、导能和导业的作用,积极与企业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为每一位同学配备一个专业背景的班级导师和企业导师,企业导师定期进课堂、办讲座,既传授了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又锻炼了企业实际需要的动手实践的操作能力,从而为其毕业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依据。借此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教师的传授和企业导师的指点充分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能够及时有效的根据企业的动态需求实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充分发挥行业需求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引领作用。

4.2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本专业以企业岗位素质要求为标准,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实际工程项目为中心,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和改进课程体系,加强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相互渗透和彼此融合。因此本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重点选择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4.3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为了满足国家对于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的要求,有针对性的进行实践教育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法,加大再造力度,该专业教师基于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结合来自相关合作企业的反馈和建议,与企业工程师合作,从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特点出发,以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案例为载体,以具体实践项目为依托,针对主干课程编写了相应的项目化教材。截至目前为止,该专业教师已主编与参编了《生产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维护》、《先进组态控制技术及应用》、《传感器检测与应用》、《PLC应用技术图解项目化教程》等共18部适用于高职高专教学的项目化教材。科学知识的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紧密融合贯穿于每个具有实际背景的典型案例之中,逐步突破重点难点,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巩固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理解并锻炼其实践操作的能力。有利于毕业生更快的适应具体岗位的实际工作,锻炼培养了其利用学校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去发现、分析并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的能力。

4.4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以创新为驱动,要提高国家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这就为该专业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指明了方向,即要大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本专业成立若干导师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搭配并分组,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创新积极性,让学生在专任教师的引导和带领下,基于理论知识基础和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自主设计研发,制作专业创新作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申请创新发明专利。通过组建学生科技创新社团和创新创业中心,鼓励学生基于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所掌握的专业技能,勇于创新,自主创业,借此加强学生对新技术新产品的敏感度和开发新市场的敏锐度,为其未来的发展开辟科技创新和自主创业的新领域。

5结论

在《中国制造2025》的社会背景下,根据企业与社会的要求,相应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和完善已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总结企业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建议后,应当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应当以行业为标杆,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宗旨,调整课程体系建设,以项目为导向,大力推进理实一体,以素质为终极,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只有始终坚持以《中国制造2025》为纲领,以满足企业需求为目标,动态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改革,积极采取应对的实践措施,才能培养出基本知识功底扎实,实践动手技能高超,同时具有卓越的科技创新思维和突出的职业能力素质,广受企业的好评并深受社会的认可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陶涛,花良浩,高宁.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J].科教导刊,2015(12).

[2]李俊秀,马应魁,王瑾.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1).

[3]周奎,成建生,高文忠.“双主体”视角下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2013(17).

[4]陈亚娜.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6).

第8篇

杜总的技术创新

杜迪康在高中时有“物理小王子”的美称,高考时物理满分。填报志愿时,他选择了厦门大学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学习机械设计与制造机器自动化。“作为一名工科的学生,希望借助大学这个窗口,更多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研究能力。”杜迪康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大一,杜迪康报名参加了学校的机器人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金工大赛、工程训练大赛等多项赛事,拿到了多个三等奖,他在比赛中体会到了扩展思维、动手实践的乐趣,老师也注意到他的潜力。大二,杜迪康成功进入学院创新项目组实验室。“在实验室,我们根据蜂巢蛋糕原理的结构特性,提出对轴承和超越离合器楔块的表面加工的新构思。我们找到学院里这一领域的带头人许水电老师做指导,经过2个月的理论查找、反复的实践,我们证实了自己构思的正确性。”此后的两年时间,杜迪康不断研发技术,最终成功申请包括《轴承沟道的加工方法》《一种楔块式超越离合器楔块的加工方法》等在内的四项国家发明专利(其中两项为第一作者、两项为第二作者)。

在科研的同时,为了提升自己多方面的能力,杜迪康开始参加全国性的赛事。他组队获得了第八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铜奖、2012年sife中国赛区全国杯冠军、第一届大学生workshop邮政杯国家二等奖等一系列创业类比赛奖项。在与全国高校精英相互PK的过程中,杜迪康学到了新东西,扩展了人脉,锻炼了领导能力,和团队成员的默契越来越高。

2012年10月10日,杜迪康和两位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将技术转换为生产,创办了厦大首家在校生自主筹办的高科技公司——厦门华轴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主要从事高科技、高精密轴承生产加工及销售,杜迪康担任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公司研发的SDG超级系列轴承,运用厦大科研团队原创的摩擦学原理,将对数螺旋曲面应用到轴承内外沟道的设计中(沟道剖面),打破了传统轴承使用圆弧形沟道的思维定式。轴承一经受载,全部滚珠瞬间与内外沟道啮合,从而形成全同步、纯滚动效果,大大提高了轴承寿命,并能适应重载、高速、低噪等各种工况要求,成功克服了国产轴承负荷能力小、寿命短、稳定性差的缺点,他们以开拓性的技术开发出了成本低、性能高的SDG超级轴承。“我们希望打造自己的民族轴承品牌,以国产轴承的价格,进口轴承的质量对国外轴承品牌实现全替代。”

因为拥有多个创业技术项目,3个月后,他们成立了第二家在校生创办的公司,厦门华承飞远传动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从事汽车节油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杜迪康担任总经理,同时经营两家公司。学生创业团队的规模扩展到来自厦大各学院的42人。现在,公司已经拿下包括2012年度国家创业实践项目在内的41万元创业基金,在六个省市拥有自己的,产品与多家国内大型国有企业达成试用协议。厦大杨振斌书记到两家公司视察时,表示对团队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杜迪康对杨书记承诺:“会继续努力!”

故事太丰富了

杜迪康是闲不住的,他可以同时做好多事情,但是无论技术研发、学生工作、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事情有多多,他从来不会耽误学业。杜迪康大学总评成绩排名连续三年位列专业第一,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他还选修了广告学双学位,最忙碌的一学期,一周有60节课。

拼命三郎似的杜迪康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我首先评估自己能否成为专一性的人才,比如从事技术性工作。要成为某个领域突出的人,一是要耐得住寂寞,二是要能挖掘到枯燥科研中的乐趣。这两点我都不具备。我认为自己无法成为专一性人才,因此我往综合性发展,跨学科是一条路子。”杜迪康跨专业学习广告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他认为广告专业学习的很多东西是属于大众化技能,在工作和生活中都用得上。读广告专业期间,他学了市场营销、掌握了沟通技巧等,这些在他经营公司时都用上了。

杜迪康写了3万多字,完成广告学的毕业论文《论企业微博营销》,指导老师对他的文章很满意。同学们总结他:不一定是最努力的,一定是在单位时间里学到最多的人。杜迪康也有这种自信,他有很强的学习能力。考虑到将来会走自主创业的路,杜迪康研究生学习方向选择的是管理类专业。

学习和创业之外,杜迪康热心公益。他当志愿者,到边远小学支教,到村里义务维修,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在校期间累计志愿工时数400多个小时,是2012年度厦门大学十佳志愿者。杜迪康资助贵州山区的一个孩子有一年多了,保持着书信联系,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杜迪康还坚持健身,游过冬泳,跑过马拉松,练出了6块腹肌,大学期间得过武术比赛和广播操比赛第一名。“我会烹饪,做咖啡也有一手。”他笑着说,“最近在拍微电影,给大学生活留个纪念。”

第9篇

第一代电子商务是一种地盘的争夺,战略的重要性次于战术,战术的重要性次于实验性的探索。这一阶段已告结束。我们正在进入第二代电子商务。主要参与者——品牌商品供应商、实体零售商、电子零售商和纯导航者?现在必须把注意力从圈地盘转到保卫或巩固地盘上。换句话说,他们必须注重战略以获取竞争优势。

决定赢得还是失去竞争优势的战场就是“导航”(navigation)——顾客如何搜寻、比较并决定购买何种商品。在实体世界里,寻找和比较各种商品真令消费者头痛。他们实际很少这么做,相反,他们依靠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来简化这个艰辛而成本高昂的过程。这些供应商和零售商以其导航工具——品牌、广告和消费者关系——建立了他们的优势。

然而,在互联网上,人们可以直接、迅速并免费地交流大量信息。产品供应商可以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电子零售商可以外包产品的供应,从而专心于产品导航。象雅虎(Yahoo!)或Quicken这类纯导航者可以组织信息,并帮助人们从中得出结论,而他们本身不必成为实体交易中的一方。

产品供应商和建筑商有足够的理由认为,互联网是市场营销和营业推广的主战场——一种经营传统业务的新渠道。但如果他们固执己见,就会妨碍自己与新竞争者的较量,因为那些新竞争者把“导航”本身看成他们的业务。对许多消费品公司,更多的利润来自于有影响力的“导航”而不是其他活动。公司获取利润的方法有以下三种:受众量、归属感和信息丰富性。

受众量的竞争

受众量指的是接近和连接:企业能接近多少顾客并提供多少产品。在电子商务出现之前,超级零售店通过提供大量可选商品和便利的交通位置,在争取受众量方面残酷竞争。但他们受到经济性制约。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只能有25万种图书,而亚马逊书店却可以在2500万台电脑的屏幕上提供450万种图书。

如果不受实体制约,受众量就会极速扩张,传统行业间的界限也会随之迅速改变。如果顾客认为综合信息搜寻很有价值,那么聪敏的导航者就会从综合书店转到综合消费者服务这个新范围。它很快会增加所提品的种类,使之包括电影、药品、玩具和其他更多的东西。这种战略可以说明为什么股票投资者对亚马逊的公司价值作出的评估,比整个传统图书零售业和出版业加起来还要高。

老牌企业必须紧跟纯导航者扩张受众量的步伐。理由很简单:因为消费者认为这样做有价值。要扩大公司的受众量,既可以与竞争者建立合资企业,也可以为相互竞争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导航。还未进入电子商务的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发掘电子商务与其现存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但他们也必须预计到新旧业务会自相残杀。重要的是,他们必须学会把“导航”本身看成是一种业务,而不要因为保护传统的实体经营模式,而最终进行妥协。

归属感的竞争

归属感指的是新业务代表谁的利益和兴趣。电子零售商偏重于消费者。当销售员只销售一种产品时,他们拼命地推销。如果他们有很多产品要卖,他们很可能对这些产品保持中立。再进一步,如果消费者掌握了对各种销售进行比较的信息资料,结果会导致销售更努力地取悦消费者,而不是某产品的供应商。

以微软的汽车网站CarPoint为例。这个网站使购车者可以在80种实际规格中比较各种新车型。汽车销售商和制造商从来没有提供过这种信息。微软做到了,因为它的互联网技术使它能以微乎其微的成本从多个网站上集成信息,也因为这么做可以建立比其他竞争者更大的优势。

顾客不必为归属于微软而付费。导航者的收入可以来自广告、超级链接和销售相关产品及服务。但是对于最精明的消费者和最大批量及最复杂的购买行为,收费导航是可能出现的。那时,归属感就会进一步加强。

纯导航者是最可利用归属感的竞争者。输家是产品供应商。对某些企业?跑车是其中一例?消费者欢迎花里胡哨的广告,因为它是消费体验的一部分。但当数据和归属感变得十分重要时,产品供应商就遇到问题了。

有几种办法。一个办法是提供导航服务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硬性推销产品。另一个办法是提供自己和其他企业竞争产品的客观信息?但以网上定货和强调内容来稍稍偏向于介绍自己的产品。美国航空公司就是通过SABRE定座系统这么做的。戴尔电脑提供广泛的和真正不偏不倚的电脑外部设备的导航服务,但不断推广自己的个人电脑。这种导航方案总体上偏向消费者归属感,但必要的时候也可能强调卖方归属感。这是电脑零售业对付潜在“电子沃尔玛”(cyber-Wal-Mart)的最好办法,不管它是亚马逊、微软还是沃尔玛自己。

丰富性的竞争

丰富性指的是信息的深度和细节。虽然未涉足电子商务的企业必须在受众量和归属感方面赶上电子零售商或导航者,但是在丰富性方面它们有天然的优势。供应商比导航者拥有更深入、更及时的产品信息,并使之成为一种十分有力的工具,特别是在消费者易于接受产品狂热宣传的时候?娱乐、时尚以及苹果公司的下一个好产品。

谈到消费者信息,传统零售商具有独特的优势。万维网使电子零售商可以用数据采掘技术去浏览消费者行为、购买历史和消费者人口统计资料。而实体零售商的巨大优势是它从其他来源得到的大量资料。与杂货店和信用卡公司得到信息相比,万维网驱动下的数据实在薄弱得令人惊奇。将这两种信息结合起来,然后用万维网作提供个性化广告和产品的工具,将会使实体零售商建立起强大的顾客关系和竞争优势。

因为没有一家公司可能拥有最理想的数据库,又因为数字信息可以买卖,所以信息互换的联盟和市场是会有的。但这些信息的创造者和初始汇总者——商店、信用卡公司或消费者自己——将从中获益匪浅。

再创新的必要性

电子商务使还未涉足其中的企业面临严重的两难境地。它们的价值链正在被打破。它们的导航功能正在变成各种业务。为了竞争,它们必须找到能起作用的关于受众量、归属感和丰富性的精确组合,然后重新定义企业战略,以使电子商务超越它们原来的实体商业定义。企业组织结构的每个方面,包括激励机制和运营风格都必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