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

时间:2023-03-06 15:57:54

导语:在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

第1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人事档案 托管

独立学院已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属于民办性质,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职工采用聘用制的用人机制。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民办高校规范管理引导民办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通知》([2006]101号):“各地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管理民办高校教师的人事档案。”独立学院教职工人事档案绝大多数托管在学院所在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尚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这里面既有独立学院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有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社会环境方面的问题。

为使人事档案更好地为独立学院规划、预测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准确的信息,为考察、任用人才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维护和保障教职工的个人权利提供法律凭据,笔者根据多年在人事部门工作的经历,提出一些看法和措施。

一、独立学院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

1.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独立学院普遍办学历史短,工作重点是学科建设、学风建设等教学工作,教职工人事档案建设目前还是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没有引起学院足够的重视,没有把档案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人员、经费、管理还不十分到位,档案管理制度没有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没有完善的归档制度和章程,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又缺乏有效的控制和制约机制,使得人事档案的收集、归档、保存等制度得不到落实,不能适应独立学院对人才队伍的考察选拔、规划预测、开发利用等工作的需要。

2.人事档案材料记载不连续、缺乏完整性

独立学院聘用的大多数是青年教职工,有些教职工毕业后到外企、私企等没有人事档案管理权的单位工作了几年,由于这些企业本身人事档案意识就非常的薄弱,存在“人档分离”的现象,没有对职工相关材料进行归档,造成了档案里没有对其毕业后工作的工龄、业绩、职务、职称等经历进行延续的记载,无法体现其工作业绩和技能水平,致使其到学院工作后工资福利待遇、职务聘任或职称评定等人事管理工作受到影响。

3.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收集、鉴定等日常管理不到位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一般不配备专职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工作精力投入不足,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对人事档案的鉴别特别是档案价值的鉴别缺乏专业的档案知识,致使该归档的材料没有归档,不该归档的却归档,导致人事档案比较混乱,材料缺失或不够准确。

独立学院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归档内容、管理范围更是缺乏了解,不会主动向人事部门提供个人材料,导致符合归档范围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不全,常造成教职工在校工作期间形成诸如年度考核、职务提拔材料、取得专业技术职称资格材料、工资调整材料、后续教育取得的学历学位材料、入党材料、科研成果、著作、论文、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等体现个人经历和水平的重要人事信息档案材料缺失。由于收集、归档工作不扎实,反映教职工教学工作、科研成就和个人专业特点的原始材料不全或遗失,将导致教职工部分历史经历产生空白的严重后果。

4.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之间的矛盾

独立学院(托管单位)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管理单位)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空间上的距离使两者之间产生了矛盾。

其一,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是人事档案的管理机构,应对独立学院的档案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但由于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距离,单位之间的联系非常少,缺乏协调沟通。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被动地等待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档案材料移交制度。独立学院有许多应当及时归档的材料比如学历的变化等,往往不能及时归档,甚至不能保证一年归一次档,不利于人事档案的及时更新。

其二,档案管理与利用产生矛盾。由于空间的距离和档案管理技术的落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及时、方便的档案利用。人事档案的最终目的在于利用,而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目前开展人事档案的服务只限于收集、整理、保管、转递、开具档案证明等,并且是原始的手工管理,对信息的查询依旧是人工查找档案实体,没有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量大,效率低。独立学院需要利用教职工档案时,凭单位联系函到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部门办理,远距离的、频繁的来回查询,对学院来说既低效又花太多的精力。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只是被动的存档管理,不能对委托的独立学院提供主动的、个性化的服务,在人才选拔、培养、开发及预测上无法为独立学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二、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独立学院人事档案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独立学院领导要重视人事档案工作,人事档案是人才开发的重要资源,是个人经历、思想品德、工作能力、职务、职称等方面的真实再现,是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依据,在独立学院发展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

独立学院要做好教职工人事档案工作,可根据独立学院自身的情况,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细则》、《关于干部档案材料收集、归档的暂行规定》及《关于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为依据,制定出适应独立学院特征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科学合理的、规范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这样人事档案的收集、鉴别、整理、保管、利用等工作就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既维护了档案工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又让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工作走上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现代化的轨道。

2.加强人事档案宣传力度,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

独立学院人事部门应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把加强档案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充分利用宣传橱窗、学院刊物、网站等多种媒体对教职工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提高教职工的档案意识,了解人事档案制度及条例,了解哪些材料应归档,使教职工自觉地配合人事部门及时做好档案材料的收集、归档工作。

经过不断的宣传教育,使档案意识深入教职工心中,化为自觉的行为,为人事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使档案工作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3.加强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的联系与沟通

人事档案工作需要依靠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协作才能做好。笔者从事多年的独立学院人事档案工作,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从来没有联系过独立学院,没有就档案工作进行过交流、讨论,只是坐等独立学院上交档案。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每年应定期联系,召开工作会议,就人事档案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互相交流经验,共同把档案工作做好。

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专业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独立学院档案事业的发展前景,因此,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管理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

由于独立学院的人事档案托管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所以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必须包括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和独立学院二支队伍。

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必须高起点、高要求。这支队伍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精通档案学知识,熟悉档案管理的政策和法规,树立全心全意为独立学院档案托管人员服务的思想。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加强信息技术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又懂得信息技术的复合型档案管理专业人员。

另一支队伍建设是独立学院人事部门档案管理人员。首先,独立学院应充分重视这支队伍的建设,在人员配备上,最好配有专职的档案人员。即使是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也应保证他们有充足的精力放在档案管理工作上。其次,应加强档案法律法规和档案业务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才能保证档案收集、整理的质量。

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是相辅相成的,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应主动地深入到各独立学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去,做好业务指导工作,一方面使独立学院档案归档工作做到正确、完整、规范;另一方面,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人员在业务指导的过程中会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第三方面,这给双方提供了一个思想沟通、工作协商、信息反馈的平台,通过双方的互动协作把档案工作做得更好。

5.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

独立学院在人事管理工作中随时需要查阅、利用教职工档案信息,以便对教职工作出及时、正确的评价。若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仍然使用传统的服务方式,需要独立学院派人前来查阅档案,则费力费时,很难满足独立学院人事管理的需要,这也使人事档案的利用价值受到限制。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时俱进,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利用信息技术,把传统纸质的人事档案,制作成数字化的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独立学院可以通过网络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及时更新、查阅,实现远距离地对人事档案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和维护,省时省力,这样可极大提高人事档案利用价值。因此,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开发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人事档案信息库,将是独立学院与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档案管理部门共同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参考文献

[1]杜玉兰.论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与对策[J].北京档案,2012(6):36-37

[2]马世仙.独立学院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完善[J].商品与质量,2012(s3):65

第2篇

关键词:档案收集整理;档案管理;前提保障;价值

对于每个单位和部门来说,档案材料是其活动的真实纪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实际档案管理过程中,它的保存形式比较多。在档案机构进行日常工作时,首先要关注档案的收集工作和整理工作,这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发挥档案管理作用的前提。各个档案管理人员要和档案的有关内容和形式相结合,把档案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好档案信息,降低档案管理过程中的失误。另外,有关单位和部门要进一步降低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推动档案机构的工作高效开展。

1 档案收集整理概述

和其他的文件形式不一样的是档案收集管理工作要复杂的多。对于档案收集来说,其最终目标是指导多种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查考历史事件。要想推动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开展,必须保障档案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档案收集工作就是把各个部门的有参考价值的档案材料归档,档案整理工作就是把归档的档案材料分门别类。档案部门通过对档案的形式和日期的把握,把档案材料进一步分类、整理、归档,使其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挥查考作用,有利于各个部门顺利开展工作。

2 档案收集整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前提保障价值分析

2.1 提高档案意识

我国现在的很多档案管理人员缺乏足够的档案意识,在收集档案时会出现档案丢失现象和档案不完整的现象,这样一来,有关部门的工作开展缺乏完整的档案信息,不利于顺利开展工作。在管理档案时,管理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体现:第一,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档案和整理档案时不够完整,很多单位领导外出参加的会议纪录和文件资料没有及时收集,导致档案材料的不完整性;第二,在日常工作时,很多部门重要的交流内容没有及时归档,导致档案信息不完整性;第三,在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时,很多资料和证件收集不完整,导致出现了档案管理的多种问题。综合来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树立正确的档案管理理念,提高个人档案意识,通过共同努力,推动档案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2 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难度比较高,工作量大,有关部门和机构要加大重视力度,向档案管理人员宣传档案收集工作和档案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档案意识。另外,在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中,通过加大对档案和文件的重视力度,了解其对单位和部门各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而对于相关机构来说,充分和自身发展状况相结合,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按照档案具体内容和形式合理整理档案。对于相关机构来说,必须加大制度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从制度的角度加强管理,使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按照制度来对相关资料进行区分,进一步提高其质量和效率,另外,通过完善档案管理考核制度,进一步把工作落实到个人,提高档案收集整理的效率。

2.3 提高档案收集效率

现阶段的档案形式和内容比较复杂,呈现出多样化趋势,档案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难度增加。在这一背景下,各个领导要充分重视档案收集管理工作,督促各个部门进行沟通,加强交流,以此推动档案收集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因为缺乏合理的档案管理标准,加上缺乏统一的管理模式,所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出现混乱的局面。由于缺乏合理的管理机制约束档案管理工作,导致档案整合工作难以和标准相结合。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充分了解自身工作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档案信息,加强和各个部门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上交需要归档的材料,对于一些配合不积极的部门要及时催促其上交档案材料,保障档案的完整性,为后续相关部门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2.4 优化传统服务模式

档案管理人员要有一定的服务意识,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和档案需要者的沟通交流。通过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实现线上和线下两种服务方式的有机结合,而对于档案人员来说,要树立真诚的服务态度,掌握互联网技术,为档案信息需求者提供服务,提高资源共享率。通过不同档案的状况分析,整理档案和筛选档案内容,意识到档案的作用,发挥其重要价值。除此之外要按照档案的整理保存状况,编印相关的档案参考资料,使人们的日常档案查询具有一定依据。总之,只有加大对档案收集和整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才可以提供优质的环境,提高档案服务水平。

2.5 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从业水平

在我国的档案管理人员中,高素质的人员比重较少,这必然会导致档案管理过程出现问题。具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第一,相关的档案机构要和档案管理工作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制定合理的规章秩序;第二,要及时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不合理行为,培养档案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提高个人专业技能;第三,通过加大培训力度,开展相关的培训活动,使档案管理者树立档案管理理念,切实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果;第四,通过和档案管理过程相结合,制定档案管理工作惩罚机制,鼓励在n案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档案管理者,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2.6 制定档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从业者的道德水准

现代化的理性发展导致档案从业人员必须提高自身水平,实现职业行为的规范化,所以必须建立行业的职业道德体系,对于档案部门来说,要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和守则不断落实从业者的职业道德,一方面要考虑档案职业道德规范强制性的应用,还要关注各个档案管理人员的内心世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并不希望过办公室和档案室两点一线的生活,他们迫切希望和社会生活接轨,通过和社会各界的交流,充分实现个人价值,增强个人的责任感和社会满足感。另外,通过和社会生活的接轨,档案管理人员可以意识到档案管理行业的意义所在,有利于更好的搏一搏规章制度办事,不断落实档案职业道德规范。

2.7 健全管理体制,充分发挥网络价值的作用

通过和各个单位各个部门的管理体系相结合,设置合理的组织机构。要想建成完整的档案材料,首先要具备完整的管理体系,使各个层次都有人负责,实现从上到下结构和同层次结构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开展档案收集工作。另外,对于专职档案管理者来说,要加大和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力度,使各个部门有专门的负责人控制档案材料收集和上交工作,一方面可以拓宽档案收集的范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档案收集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和自身单位的实际状况相结合,建立完善的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从上到下的完整的档案传递网络,为档案收集工作奠定基础。通过网络价值的作用,利用合理的网络档案的移交行为,为档案收集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3造词 结语

由于我国社会水平不断提高,管理理念不断发展,政府和关部门要加大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力度才可以实现更好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要努力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按照档案的时间和类型整理好档案。通过和档案管理实际状况相结合,制定出有效的档案管理方案,保障档案管理的有效性,进一步提高有关部门和单位的档案管理水平,提高档案信息利用率和共享率。

参考文献

第3篇

档案袋不能拆开,因为个人或无档案管理权限单位严禁私自拆封、涂改档案。

私自拆封,档案材料作废,需退回保管其档案的原毕业院校或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原管理单位重新审查、密封,再将档案移交到人才交流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将根据毕业生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应的档案管理和人事服务。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一、来华留学生档案的内容

从档案载体来看,来华留学生档案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其中纸质档案主要包括入学申请表、身份证件(护照)复印件、外国来华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单、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成绩单、学籍变动申请或审批表和学校要求的其他相关材料等。电子档案主要是通过“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所记录的外国来华留学生的基本信息、分班信息、证照信息、住宿信息、奖惩信息、奖学金信息、保险信息、健康信息、选课信息、活动信息、突发事件、离校信息等数据库信息。[3]

从形成主体来看,来华留学生档案包括教育及相关部门形成的档案和留学生形成的档案。前者包括教育部门在招生、教学、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档案;后者包括留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形成的学籍档案、实习档案、健康档案等等。

从学习阶段来看,来华留学生档案包括入学申请、在校学习、毕业离校三个阶段的档案。入学申请阶段的档案包括外国留学人员来华签证申请表(JW202表)、入学申请材料、录取通知书、护照复印件、签证复印件、留学生的居住信息和联系方式、健康证明材料、居留许可复印件。在校学习阶段的档案包括进修生的课程设置资料、教学安排资料、考试成绩、学习证明、学历生的培养方案、必修和选修课的具体信息以及相应的学分、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以及在校学习、生活期间形成的其它的材料,如获奖证书、参加某项活动后的证书、纪念品等。[4]留学生毕业档案包括毕业生就业档案、留学生校友档案等等。

二、来华留学生档案的作用

1.对留学生个人的作用。来华留学生档案是留学生在高校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原始记录,可以起到证明其学习经历的作用。对于留学生个人来说,在其毕业离校后,无论是继续求学深造或者求职,其档案都会成为证明其资历的重要凭证。查询和认证是目前留学生档案最为频繁的一种利用方式。留学生在校表现、成绩查询、学位认证都需要通过档案这种原始的真实记录来完成。[5]

2.对高等学校的作用。一是提高留学生管理水平,通过及时收集、整理留学生档案,有利于全面掌握留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居留情况,根据留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实现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二是通过对留学生毕业档案、校友档案的管理,了解离校留学生的动态。通过建立来华留学生毕业生就业状况档案,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一方面能够完整地了解毕业生走向社会的反馈情况,另一方面又能够为学校提供专业需求状况,及时修正人才培养工作的偏差,也为学校及时调整专业起导向作用。详细的留学生档案可以为高校在留学生教学、科研计划,师资、留管干部培训计划,招生计划以及学校制定短期目标、长期规划、地区留学生管理政策、国际交流方面等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6]

3.对社会其他机构的作用。社会上其他机构也需要利用留学生档案,如驻外使馆、国外学校、公司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要求确认某学生身份。[7]在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历史潮流的今天,国际交流合作在社会各领域凸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际交流指标成为衡量全球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而外国来华留学生的规模及发展状况也成为国际交流指标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各高等院校和相关单位的发展规划纲要中常常涉及外国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分类、国别等信息,来华留学生档案可以满足这一要求。[8]此外,这些档案也是进行其他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如,研究留学生教育对输入国、输出国以及第三国经济发展的作用,就要以留学生档案作为重要资料。[9]

三、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1.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我国早在1989年就颁布了6号令《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但是该办法规定的外事类档案主要包括“学校有关人员出席国际学校会议(含在国内举办的),出国考察、讲学、合作研究、进修及学校聘请的外籍、港澳专家与教师在教学、科研及其他有关活动中形成的文件材料;授予中、外学者、著名社会活动家名誉职务的有关材料等。”并没有明确提及留学生档案该如何管理。直到1994年国家教委颁发了《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法》,留学生档案才有一个专门的类目代号WS15,作为一级类目“外事档案”的第五个二级类目。2008年教育部颁布的27号令《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确定外事类档案包含“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中外合作办学、境外办学及管理外国或者港澳台地区专家、教师、国际学生、港澳台学生等的材料”。在这些制度的指导下,我国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开始走入正轨。

2.留学生档案管理机构。由于各高校留学生规模不同,每个学校都会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指定一些机构管理留学生档案。有的高校由专门的留学生部负责留学生的招生和所有管理工作;有的高校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留学生招生和主要管理工作,把学历教育的具体工作放到相应的院系;有的高校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负责留学生招生,教务处或留学生部负责教学等等。可以看出在有的学校,不同类型的留学生档案由不同部门形成和保管。于是留学生档案出现了多头管理的现象。

3.留学生档案保存与利用。从保存机构来看,大多数高校均规定整理后的留学生档案要移交综合档案馆(室)统一保存,而综合档案馆(室)需要监督、指导、检查相关部门作好留学生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归档工作,检查验收留学生档案是否完整、准确和系统。从保存期限来看,很多高校比较谨慎,大部分档案都是永久保存。例如,广东商学院的留学生档案就分成9小类,除了3类材料长期保存外,其余全是永久保存:录取审批材料(永久);学籍登记表、学籍卡片(永久);留学生学籍管理规定(永久);学习情况、成绩及评语(永久);学生名册(永久);留学生奖惩材料(永久);教学计划、大纲、安排(长期);学位论文及学位证书复印件(长期);学生去向及有关材料(长期)。然而大多数学校没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提供利用的措施。这说明档案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重保存、轻利用”的现象在留学生档案这一领域依然存在。

四、加强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的对策

1.完善来华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首先,根据国家的相关制度,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留学生档案管理制度;其次,建立留学生档案分类体系,明确归档范围。可以参照高等学校档案实体分类方法,在原有二级类目WS15下面增设三级类目,并在每个三级类目下面列出归档范围,这样既具体又简洁,在整理文件材料时,一目了然。例如江南大学就增设了四个WS15的三级类目,综合类、博士和硕士生材料、本科生材料、进修性材料。[10]再次,要建立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由于多头管理的关系,留学生档案来源相对分散,涉及较多的部门,需要协调各形成机构之间的关系,包括留学生处、外事办公室、院系留学生管理办公室、教研室等相关部门。通过高校档案馆(室)统筹规划分工合作,实现留学生档案的全面、全程管理。

2.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高校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大都是由档案馆(室)进行业务指导,而由相关的职能部门进行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留学生毕业之后再将整理好的档案移交档案馆(室)。所以留学生档案工作的质量取决于具体业务部门的工作人员。而这些人员大多属于兼职行使档案管理的职责。因此,为了提高相关职能部门的档案意识和工作水平,需要对负责留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

3.加强来华留学生电子档案管理。自从教育部2004年9月1日起在全国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各接受来华留学生的高等学校正式启用“全国来华留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以来,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档案将以电子档案的形式存在,这为网络环境下开展留学生档案的利用工作奠定了基础。该系统涵盖了来华留学工作中招生、教学、生活服务和管理、留华毕业生工作等四个基础环节,具备日常管理、教育质量评估、留学生数据库、留华毕业生档案、留学生数据统计等功能。为适应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管理、利用的需要,还有必要开展留学生纸质档案的数子化工作。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制定著录标准,建立高素质的著录队伍,加强著录组织工作,提高著录质量。

参考文献:

[1]Dreher A,Poutvaara P.Foreign Students and MigrationtotheUnitedStates.WorldDevelop? ment.2011.39(8).

[2]陆应飞.试论留管教师的基本素质.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1(2).

[3]王芳周允旭陈亮.浅谈外国来华留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和存放.科技天地2010(8).

[4]李立冬.高校留学生档案工作刍议.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2010(2).

[5]尹珊珊.外国留学生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3).

[6]刘哲郭宁.日本留学生档案数据的质量控制.黑龙江史志2010(22).

[7]王利伟.建立来华留学生档案追踪机制探析.兰台世界2011(4).

[8]黄廷义.做好留学生档案管理促进留学生教育发展.兰台世界2007(9).

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 素质培养 建议

高校人事档案是教职工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材料的真实记录,是教职工的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和工作经历的真实反映,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一个人各方面总体情况的一个必要凭证,也是组织部门正确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人事档案是个人历史的真实凭证,具有一定历史性、客观性,它所涉及的内容许多属于个人隐私,因而有一定的机密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保密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其业务知识并非短时间所能掌握,工作的政策性和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有不同于其他工作岗位人员的素质要求。在目前形势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已实行了规范化、信息化与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这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性质和现状,并结合自身工作的总结与思考,我对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提出如下建议。

一、政治素质

培养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较高的政治素质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前提与基础,是发展高校人事档案事业的关键。在全国高校普遍大合并的趋势下,面对不同高校急剧合并带来大量的人事档案材料,工作量增大而人手不变的情况,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能以不变应万变,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得更完善、更具有条理性,这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也是一个新的挑战。为迎接这个挑战,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十分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政治素质。

(一)把握政策,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原则性与机密性均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要认真把握不同时期的各项政策及其要领,而且要注意灵活运用。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做好人事档案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干部档案工作条理》中规定干部档案工作人员的五项守则是:(1)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努力提高政治思想水平;(2)热爱本职工作,忠于职守,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积极为干部工作服务;(3)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保密规定,保护档案安全,不得擅自转移、分散和销毁档案,不得泄露档案内容;(4)坚持原则,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工作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办事;(5)在工作调动时,必须做好档案和档案材料及业务文件等的交接工作。这五项守则明确规定了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也是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有的基本专业素质和日常工作的行为准则。

(二)热爱工作,默默无闻,为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无私奉献。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单调、乏味的工作,工作成绩不容易显现,人事档案管理人员需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才能逐渐熟悉、了解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本业务知识。能否热爱这项工作,也是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考验。档案管理人员要热爱本职工作,立足人事档案管理本职工作,要有勤恳踏实、不为名利左右的工作作风,又要有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三)忠于职守,主动热情,为组织、人事工作提供可靠服务。

高校人事档案的服务性较强,是组织人事部门全面了解个人历史的客观依据。在高校中,人事档案既为组织考察了解、合理任用干部提供重要借鉴,又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学科建设提供重要凭证。人事档案管理的目的是便于利用,否则就失去其保管价值。同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相对于其他工作要显得呆板、乏味些。如何能将这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更好地服务于整个高校的组织、人事建设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也是一种考验。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忠于职守,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把热情主动、文明服务作为这项工作的基本要求,积极营造良好的人事档案利用环境,接待查借阅档人员要和蔼客气、热情周到,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为高校组织、人事其他工作提供可靠的服务。

二、业务素质

高校人事档案工作自身的特殊规律,决定了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有较强的政治素质和过硬的业务素质。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需通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刻苦钻研,经常与同行之间相互交流,才能完成经验积累,使工作精益求精、日臻完善。

(一)刻苦钻研、精通业务,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仅靠政治热情和工作的责任心不能完全做好工作,还必须认真摸索,从而精通业务。因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1.加强理论知识的积累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经常学习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如《干部档案管理条例》、《干部档案工作概要》、《干部档案管理工作初探》等,充实理论素养,同时还要掌握与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理论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在实践中慢慢体会,并掌握知识的要领,完成档案理论知识的积累。

2.不断提高专业水平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熟练掌握人事档案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在档案材料的收集与鉴别上严格按照中央组织部《关于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收集范围,及时收集归档材料,并加以认真仔细的鉴别。在整理与归档上,材料要编排有序、目录清楚、字迹工整,材料形成的时间无误,应定期归档入卷;在保管与保护上,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簿册;在利用与转递上,人事档案利用符合规定,查借阅审批手续齐全。人事档案和零散材料的转进、转出严格依照制度进行登记,转递人事档案须填写干部人事档案转递通知单,并通过机要部门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做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3.增强信息技术能力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要能够熟练运用计算机,熟悉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及时将查借阅情况输入计算机,完善各项台帐;及时输入变动人员的各项信息,不断补充人事档案信息库,使之更规范完善,从而实现计算机辅助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唯有精通业务、爱岗敬业,才能使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渐步入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轨道。

(二)踏实仔细,系统整理,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最重要的一个素质是踏实仔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比较琐碎、细致具体的工作,相对比较枯燥,整天面对的大量需要整理的案卷或是亟待归档的材料,工作量大、事务繁杂,对待每一份档案材料,既要系统地整理纸质档案,又要详细审核,鉴别具体信息。在案卷整理时必须对形成的材料进行逐份检查,全面核对信息,以免遗漏,如年度考核表、职称评审表、工资变动等一系列材料的归档、信息在输入计算机时,必须仔细校对,及时做好并完善相应的台帐。

(三)加强培训,提高专业,更好地使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于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高校要经常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将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培训相结合,使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边学习、边实践、边提高专业水平,及时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把握人才利用趋势,把握人事档案知识发展动态,巩固已有的基础知识。以前,人事档案管理基本上都是传统的手工操作,效率低,不利于工作全面开展,随着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网络化,高校已普遍采用互联网管理,人事档案管理也全面实行信息化管理,档案管理人员需要将干部基本信息、职务变动、职称晋升、工资变动等信息及时输入到计算机里,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使查阅利用更为迅速便捷,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提升人事档案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做好服务工作。

(四)定期交流,取长补短,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日趋完善。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政治素质、业务知识、信息技术能力提高单靠自身培养是不够的,还需要与兄弟院校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交流,拓宽思路,虚心学习别人的管理方式与业务之长,补自己知识与管理之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与业务技能,增强管理意识,熟悉鉴别、整理归档等各个环节;熟悉制度建设、网络建设,以适应形式的需要;积累经验,掌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方法和规律,不断提高专业素养,更具有创新精神和务实的作风,保证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日趋完善。

三、综合素质

(一)提高法制意识,依法规范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规定进行管理,这要求档案管理人员要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因此,档案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有关人事档案的法律知识,增强人事档案管理的法制意识,学习《档案法》、《保密法》等国家有关档案管理方面的法律知识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熟悉专业文件和各级档案专业刊物,明确档案管理的法律法规,及时贯彻落实有关档案管理的新规定、新精神,按照新的要求去规范工作,做到知法守法,维护人事档案的历史真实性;做到依法治档、依法管档,使人事档案得以安全保管与合法利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中促进档案事业的法制化、规范化,推进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全面发展。

(二)树立服务理念,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转变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结合学校的实际工作需要,积极主动地开展人事档案工作。在工作中,应树立默默奉献的精神和主动服务的意识,在服务中提高工作效率,树立良好形象。同时,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培养良好的服务技能。在服务态度上,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在服务语言上,应做到文明和气、谦逊有礼。在日常工作中应学习与人友好交流,以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

(三)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责任重大而又具体细致的工作,它要求管理人员不但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服务意识,而且要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责任心和使命感,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才会加强自我学习,在与他人交流中扩大自己的专业知识面,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把理论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较强的档案意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能力,确保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序进展。

(四)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培养。

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科学性、规范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做到人事档案的科学管理与有效的开发利用,必然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具有较全面的文化知识素养与熟练的专业技能。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在材料收集、鉴定、整理归档与提供利用等过程中,需要通过文字和语言与人沟通,因而,应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即不但具有相当的文史知识、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写作能力,而且要有较高的计算机运用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如以计算机与人事档案管理软件等应用为主,利用计算机、照相机、扫描仪甚至互联网等对人事档案进行检索、存储等。因而,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增强自己的学习意识,不断加强自己的综合素质的培养,才能使高校人事档案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艳林,浅谈干部人事档案管理[J].沧桑,2008,5.

[2]宋辉,王冬梅.浅谈我国认识档案管理的发展途径[J].黑龙江史志,2009,15.

[3]王菲.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史志,2007,10.

第6篇

1.1人员配备不足,素质不高

目前,绝大部分检验机构都没有配置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由办公室一人兼数职来管理人事档案。由于思想上的不重视加上业务众多,往往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处于“被遗忘的边缘”。另外,由于人员流动和培训滞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往往不是档案专业科班出生甚至缺乏基本的档案管理常识。具笔者所知,未经过档案知识专业学习就匆匆上任管理人事档案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导致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甚至连基本的装订程序还未完全掌握,更缺乏档案收集意识。

1.2场地不足,设施缺乏

目前,检验机构普遍未设置专门的人事档案管理场所,仅仅是在档案室设立一个柜子和其他检验报告存放在一起,无法达到三室分开的要求(即档案库房、档案查阅室、档案管理人员办公室)。另外,虽然目前大部分档案室都配备有空调,但防盗和防火设施仍普遍存在不足。

1.3人事档案材料不全,材料制作不规范

由于目前社会上很多公司企业普遍不重视人事档案,造成人事档案的材料不全,当一些新进人员由外面的企业调入检验机构时,往往导致所缺的材料很难不全。另外,由于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较低,材料的制作往往达不到国家的要求,这直接影响到整份档案的质量和价值。

2、新时代的人事档案工作的建议

2.1提高意识,加强管理

一件事必须重视了才有可能把它做好。特别是在检验机构中,只有领导重视了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细水长流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功毕一役。必需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常态化,列入日常工作计划中,成立人事档案管理小组,在检验机构班子成员中明确人事档案的分工,建立有关的检查制度,定期对该项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奖惩。具体经办人员应建立常态化的汇报渠道,直接将存在问题和一些有益的建议上报至检验机构领导层。

2.2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传统的纸质化管理人力成本高并且容易损坏档案的原始资料,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应加大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才有可能提高效率。利用现代化的工具,例如扫描仪、录音笔、计算机、照相机、录像机等完整而真实地记录下人事档案的信息,代替呆板的纸质材料。这样就可以在保密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实现人事档案资源的共享,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实用性、时效性。

2.3加强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档案管理中,人的因素往往起决定性作用,只有提高了人员的素质才能做好人事档案工作。虽然,要在目前的检验机构中配备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是比较困难,但加强培训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必须做到的。对此,检验机构因建立相应的人员培训和考核制度。根据自身的情况,检验机构应加大这方面的培训交流,特别是与一些档案管理较好的单位开展由针对性的交流,这无疑是提高人员素质的一条捷径。

2.4加大档案管理的基础建设投入

再好的管理都必需有硬件的配套,良好的硬件投入是管理基础。人事干部应积极争取单位甚至上级部门的的支持。完善库房的“六防”设施,即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档案库房、阅档室和档案人员办公室应三室分开。

2.5重视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提高材料制作水平

材料是人事档案的骨肉,只有将材料收集完整了,整个档案才真实可靠。对于检验机构来说,人员的职称经常发生变化。另外,由于检验机构的技术水平要求越来越高,人员参加各种学历和非学历教育也相当普遍,还经常参加各种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检验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应特别留意收集这方面的材料,及时丰富人事档案的内容,只有这样的人事档案才能真实反应个人的情况,发挥人事档案的作用。另外,由于各种材料的尺寸不尽相同,但按国家要求都必须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这就涉及到材料的后期加工,包括折叠、剪裁及裱糊等步骤。笔者建议使用专业档案制作设备,从而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材料制作水平。

3、结束语

第7篇

所谓的把脉准确,就是我们要能够准确地自我剖析出在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都有哪些。那么,到底我们在实践中存下什么问题呢,本文笔者梳理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理念先进性不够。一个工种如果参与工作的人,在其理念上陈旧或者不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那么其工作的效果也将不会好到哪里去。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员在上表现出了理念淡薄,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表现出了消极情绪。这一切都不利于社会医疗保险档案工作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其此,管理机制不完善。档案管理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其存在较强的复杂性,尤其是现在社会化大发展的背景。缺乏档案管理机制的完善性就会直接导致工作人员轻视岗位以及所分配的工作任务。故而,也就出现了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闲置与浪费,挫伤了部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管理人员的过度流失。我们知道,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工作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的特性,其管理者在晋级、奖惩、评估等方面又存在一定的影响。因此,仅仅通过自律与奉献精神是无法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二、对症下药

上述所剖析出的问题,如何加以解决,这是我们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认为,要对其逐一深入剖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药方。如,工作理念不先进问题。我们相关主管部门要定期开展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突出理念的创新与优化。要在思想上,强化管理人员的自我意识提升。通过专题讲座及现场观摩等形式,强化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的工作理念。而针对管理机制不完善的问题,本文笔者认为要深入地进行相关制度的优化。如,相关奖励制度的构建与实施。主管部门,要到工作一线中去,去了解与掌握档案管理员的实际情况,通过分析与比较,对其给以准确的反馈,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自我剖析及修正。而对管理人员过度流失的问题,本文笔者认为,其根本还是职工待遇问题得不得彻底解决所造成的。这里,我们要提一下职业幸福感。因为,这是每一个参与工作者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社会医疗保险档案管理员而言,更需要帮其建立职业的幸福感。因此,本文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要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通过各种途径及平台加以宣传。

三、总结交流

第8篇

关键词:信息网络环境;档案管理;特点与途径

所谓的档案信息化就是指在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规划管理指导下,将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应用到档案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实现对档案信息资源的处理、管理以及开发和利用等服务项目的过程,它是一个由以档案实体保管向档案实体数字信息化服务模式的转变,是信息网络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融合,符合当前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现阶段,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以国家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规划组织为基础,通过对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推动档案信息上网的进程,实现档案信息资源最优化利用。

一、简述当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网络档案管理过程中注重双向收集、利用和交流

网络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对查询材料的完整性进行识别,一旦发现档案材料缺失或者存在问题,用户会主动向相关的档案管理部分进行上报,而档案材料形成部分部门也会及时的完善材料,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其次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来了解和掌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的需求,进而结合用户的需求来不断完善档案材料内容,同时档案工作人员也可以通过对用户意见的分析来制定针对性档案信息管理措施。

(二)网络档案管理对立卷部门和用户在使用档案信息资

源过程中的协作性要求较高在网络档案管理以及资源利用过程中,各个相关部门地理位置比较分散,但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却又将这些部门紧紧的联系在一起,实现了“面对面”交流和办公,形成了一个网络化的统一整体。基于此,各立卷部门在进行信息采集、录入和维护的过程中,应当加强与相关档案管理部门和用户等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三)网络档案管理可以为公众提供及时的信息查询服务

所有档案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利用价值,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信息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提升,这就要求网络档案管理部门应当与档案信息用户之间形成良好合作的关系,满足其对档案信息的要求。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例如在次年6月以前,文书档案归档工作才能完成,从这可以看出整个档案整理、立卷以及移交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且立卷部门的工作量也比较大,而在这期间将无法为用户提供更加快捷和方便的档案查阅服务,从而影响了档案信息有效的利用。网络档案管理则不同,它可以实现信息利用和档案整理工作同步进行的目标,例如用户在进行档案查阅时,在检索入口输入要查询的档案信息关键词,网络系统就是将有关的全部信息显示出来。

二、探究在信息网络环境下档案管理的途径

(一)建立数字档案馆

数字档案馆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为依托,通过数字化手段的应用,实现数字档案信息的收集和管理,为超大规模、分布式档案信息资源数字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在数字档案馆建立之前,研究人员对电子档案馆、数字化档案馆以及无墙档案馆等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寻求档案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其中电子档案馆是以电子媒介承载档案信息为基础,它更为注重单个档案馆对档案信息资源的服务;而无墙档案馆则是通过电子网络远程检索功能,实现对多个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信息检索,它在使用过程中更加注重档案信息的广泛性,同时网络传输功能在其应用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字化档案馆与两者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更加注重馆藏的数字化,它在收集档案信息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是经数字化处理过的传统档案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处理后形成的档案,这些也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必要条件。作为一种科技含量高的数字档案系统—数字档案馆是当前档案信息组织的基本模式,通过模拟整个技术的应用,实现了馆藏档案数字化的基本目标。另外在接受档案文件数据的过程中,可以实现文化流转的自动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库管理技术,实现了不同档案馆数字化馆藏的网络连接。

(二)创建网络环境

以服务对象和范围为参考,可以将档案网络化技术建设分为两个层次,即内网和公众网。而在信息化档案建设过程中应当将两种层次的网络进行物理隔离,保障其应用过程中的相对独立性。首先,所谓的内网就是指以支持内部服务的馆内网,它的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几点。第一,对采集档案信息、系统处理完成的档案信息等进行进一步的组织和存储;第二,直接想内网用户有关信息,并未其提供相关的服务,如检索、演示等;第三,为内部日常办公提供支持;第四,为政府网和公共网提供一定的档案信息资源;第五,对网络、数据信息以及用户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其次,所谓的外网就是指以服务大众为基础的公众网,其工作内容主要包括档案信息的采集、向互联网用户提供服务以及对网络、数据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档案管理领域中加以利用是当下档案管理研究过程中应当思考的问题,而这也符合当下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基本要求,以档案网络建设为依托,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工程建设,为档案信息资源最佳化利用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的档案资源数字化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萍.电子档案管理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2]王岚.无法回避的挑战必须跨越的颠峰———迎接电子档案的降临[J].档案学通讯,2000,(01)

第9篇

关键词:人才流动;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一、人才流动给人事档案管理带来的新问题

(一)重建档案数量直线上升

一般情况下,“档随人走”是人事档案管理中应遵循的制度之一,过去经济发展形势下,人事档案是极为重要的关键文件,是人才经历的缩影,人才流动必须保证档案跟随。但是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源特别是稀缺人才成为各大企业争相争抢的对象,许多企业为保证自身长远发展而加大人才招收力度[2]。更有部分企业为应对人才单位不放人、无法进行人事档案调动的情况而开启“绿色通道”。所谓“绿色通道”,就是指人才不携带人事档案而进行流动的情况,个人只要提供了部分材料就可以在流入单位进行档案重建。就流入企业来说,未接受人才之前档案而为人才进行重新建档是一种解决人事管理档案需求的具体措施。但是这种现象对于档案管理的影响是负面的,形成了人才流动的不规范现状,重建档案数量直线上升。人才流动环境下的“绿色通道”一方面弱化了人事档案的现实功效,另一方面也会为人事管理埋下隐患。

(二)人档分离现象普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发展促使了各种形式企事业单位的出现和发展,用人单位也依据市场状况进行了招聘形式的改革变化,改变了原本单一的市场招聘机制。与此同时,中国人才受到西方择业观就业观的影响观念也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招聘人才时不再受到传统招聘形式的束缚,用人形式的增多让人才招聘不拘一格[3]。只有人才有能力、有潜力,在招聘中即可以通过简单身份证明提交而正式入职,人事档案被排除在所需资料之外,甚至有部分小微型企业不存在档案管理部门,这就造成人才流动时大范围的人档分离现象[4]。跳过人事档案提交和接收而直接入职看似更加灵活,也确实为优化社会资源配置起到一定正面作用,但是人档分离造成的档案在而人不知所踪的尴尬情况为人事档案有效管理带来了强大阻碍。

(三)档案管理混乱

人才流动带动档案流转,若档案管理的某一个环节出现工作偏差就会为之后的工作埋下隐患。档案随着人员的流动在各企业单位间流转,但是部分企业缺乏专业档案管理人员,管理档案的较多是相关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缺乏的其他部门人员,且各单位间沟通机制空缺,档案传递也没有有效途径,这就造成了档案流转时极易出现缺少或者丢失的情况[5]。档案具有原始性特点,内部包含的经历说明、身份证明等极为重要的材料,很难补办甚至无法补办,部分得以补办的材料也丧失了档案原有的效果。档案丢失意味着某段经历的空白,这对于人员来说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二、档案管理问题对策

(一)转变档案管理观念

计划经济体制下人员流动频率极低,人与单位之间有着超稳定性关系,即人的一生发展都被固定于某一个单位之中,这就促成了传统人事档案管理理念的形成: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仅为本单位人员调动工作服务[6]。新时期人员流动情况的普遍性使得旧有理念的局限性不断凸显,已不适应现如今社会需要,故此,档案管理人员要及时发现新时期的新需求,不断革新档案管理理念。转变管理理念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要求,也是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用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人员流动在全社会范围内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应立足于社会需要进行改革,为整个社会服务。

(二)完善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是人员经历的缩影,根据档案管理相关规定,人员与人事档案是逐一对应的,且不具备重新建档资格,避免因重复建档造成的资源浪费。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为正常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按照已制定的规范对管理工作进行指导。人员流动情况下的档案管理也要遵照规定规范认识档案重建,防止因人才流动不规范造成的档案管理质量下降[7]。就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要重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不仅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还需拥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此外,人员还应充分了解人事档案管理条例及要求,确保自身工作符合规范,从档案收集、鉴别到相关整理以及归档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不可私自进行建档、调档。

(三)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

新世纪以来人口数量大幅增加,人口流动日趋频繁,旧有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与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已呈现出不相适状态,不能够满足人才大范围流动需要。互联网时代电子信息已经在各行业各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人事档案管理也应将其使用于管理之中,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进行档案管理,解决因落后管理方法导致的效率低下问题。现代储存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应用可以完成由纸质档案向电子档案的转变,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档案更好保存,另一方面也为单位间的档案转移提供便捷途径。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档案电子化、网络化对于加强档案管理机构间的交流沟通有积极意义,既可以促进人档分离问题的有效解决,又可以提高档案传递效率,从而减少因档案传递不及时造成的重新建档问题。此外,档案信息传递的便利性会使得人才流动更加自由,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重要作用。

(四)建立全国性的档案信息网络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实现了人事档案管理和对人事进行信息管理的分离,具体来说就是原有单位可以为丰富自身档案而对流出人员的档案进行继续保存,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储存和信息传播技术建立起全国性的档案信息网络,实现对于接受单位的信息授权开放[8]。具体实施来说,各区域内的人才交流中心是最适宜进行档案信息网络建立的部门,由省级人才交流中心率先与用人单位达成合作,对单位内流出人员的人事档案进行数字转化,对信息进行汇集整理,建立起流动人才相关的专业人事档案信息库。后辐射全国,建立起全国范围内的人事档案信息管理中心。在此过程中,人才交流中心的主要工作就是对数据库信息进行维护、管理以及向接受单位授权进行信息开放。在此之前交流中心一定要制定出一套契合实际的科学性收费标准和利用规范,授权单位只需在平台内缴纳一定费用就可以实现随时查询相关人员档案。人才交流中心的工作还包括积极联合各用人单位,实现较为全面的流出人员信息收集以保证信息系统内部人事档案信息的相对完整,解决部分企业对人才信息了解不全的问题。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人才流动的频繁和广泛使得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受到冲击,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变化和人们就业理念的革新也对人事档案管理提出了新要求。旧有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新经济形式下的新要求,对此各企事业单位和国家人事部门都在探索有效人事管理的新方法,研究人才流动造成新挑战的解决策略。具体来说可以通过转变档案管理观念、完善档案管理制度、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档案管理、建立全国性的档案信息网络等途径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革新,将人事档案管理发展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进步的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吕鹏娟.高层次人才流动背景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J].档案管理,2019(3):88-89.

[2]黄昆.人才流动环境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探析——以江苏淮安高校为例[J].档案与建设,2019(4):56-58.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