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考后自我总结

时间:2023-03-06 15:58:02

导语:在考后自我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考后自我总结

第1篇

【关键词】错误订正;反思;培养;元认知

进入高三复习以后,各种考试、测验变得频繁,如何搞好考试后的教和学活动,却成为频繁考试后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特别是对学生考试错误订正的指导,往往被忽略了。

一、常见的考后学生错误订正模式

由于考试的频繁,在考试后大多数教师一般很少对学生怎么去订正试卷中的错误作要求、去指导。大多数学生在考试后也不去作有意识的试卷订正,少数比较自觉的学生能在发回答卷后把错误的题目改正,而大多数学生往往在等老师作试卷讲评,然后在教师讲评时顺便作试卷错误的订正。

二、对以上常见模式的反思

在以上模式中,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作试卷订正的指导和要求,往往会形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影响学习的效果:①学生对试卷错误的订正非常被动,缺乏主动改错的积极性;②在试卷的订正时仍然是听老师讲解为主,还是顺着老师的思路和设计方案走,实质上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上课只是停留于听懂了、记熟了,对错误的形成、发生缺乏深入的思考,因此仍有这次“懂了”,下次却照样不会的现象;③容易形成学生一遇到问题和疑难就等老师的现象,造成学习的依赖性;④在考试结束到教师批好试卷、发回答卷的一段时间里,学生无所事事,形成了所谓“大考大玩、小考小玩”的现象,对高三阶段宝贵的时间造成浪费。

三、对学生考后进行指导的改进的模式

为了改变考后学生无所作为、无所事事的现象,我尝试在每次考试后、试卷讲评前,统一要求学生完成如下作业:

(1)重新审视试卷。确定哪些题目自己做的是绝对正确的,哪些题目是有疑问、没有把握的,哪些题目是一定错了的。

(2)对有疑问的题目进行甄别。重新认真审题,反思疑惑所在;对照书本、笔记判别对错,如果还不行则可与同学对照、商讨,尽可能在老师发下试卷或答案前,自己明了答题的对错。

(3)对错误的试题尝试改正。在确定自己的错误以后,我要求学生用下列“三步法”自己先行改错:

第一步:自我独立改错。不借助书或别人,自行订正,如能修改正确,则要求思考:错误产生的原因是什么?这种错误的产生说明了什么?本来已获得的却未能收获,问题出在哪里?通过学生反思产生错误的原因,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自我监控,提高元认知策略水平,逐步改正审题不清、运算大意、时间分配不合理等应试习惯的欠缺。

第二步:借助书本、笔记等进行改错。如能修改正确,则要求思考:为什么错?过去清楚、会的,为什么考试中不会了?又是哪里出了问题?通过学生反思,增加元认知体验,理解从“听懂”到独立的写出答案之间的“遥远的距离”,提高学生对学习程度、计划性、考前复习重要性的认识,调整学习的计划、方式、方法。

第三步:借助同学讲解点拨改错。三人行,必有吾师焉,聪明的人善于利用身边的资源。通过同学的帮助、相互讨论,解决错误,并要求思考:这些错误的产生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要求学生查找能力的欠缺点,知识的漏洞,反思平时学习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情况,自觉查漏补缺,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自主性,树立新的作业观。

四、对改进后学生试题订正模式的思考

由于思维活动具有内隐性和自动化的特点,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很少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过程,缺乏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无法独立地对解答的错误进行全方位改正。许多学生缺少考后的反思,对于练习(考试)中存在的问题,没有或很少去加以清理和思考,对错误的种类(如答题规范、审题技巧、文字表述、答题习惯)和出错的原因也就必然很少去顾及,使得问题如同影随,一直伴随和困扰着学生自己,从而造成考试时不必要的失分。

让学生在教师进行试卷讲评之前,有意识地自己先进行试题的订错,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反思,可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促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总结、自我调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学会学习。

对试题的重新审视和甄别,可促使学生回顾考试时的思维活动,对解题过程、解题方法与技能、题目立意等进行反思,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习惯。比如思维特点、记忆特点、个性特点、兴趣特点、情感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认识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认识自己的学习类型,找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对错误试题的尝试改错,能促使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策略,增强学生学习的元认知体验,培养学生元认知监控的习惯与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意识地调节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认识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自觉地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过程,规划自己今后的学习,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吴庆麟等.认知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第2篇

一、高效课堂是备好课的课堂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要获得高效课堂就必须备好课,如何备好课,就是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材就是备知识点,查阅相关资料信息,这是每一位教师都能做到的。实际操作中备学生往往被忽略,一节课不管老师的课堂语言多么精彩,课堂结构多么合理,课堂气氛多么活跃,但在这精彩热闹的背后,学生还是死记硬背,是被动的学习,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因此,我认为在备课中备学生尤为重要,学生情况如何,有多少学生愿意学,哪些学生学得好,哪些学生学的差,差在什么地方,他们的心理特点是什么,有无心理障碍……这些老师要做到心里有数,了如指掌,然后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的深浅,难易程度,设计好教学方法。

二、高效课堂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课堂

把课堂还给学生不是说老师不讲,而是要精讲,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动手、动脑,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每次讲课后,我都会留出一定的时间问学生,针对每节课的学习内容,还有什么问题。学生经过思考后纷纷举手提问,在提出的这些问题中,其他学生能回答的,就进行当堂解答;学生不能回答的:如果是这节课知识点搞不懂,我来回答;如果是知识类的,让学生回去查资料寻找答案。学生的每次发言,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又能根据他们的回答,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表扬,树立他们的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课堂少了说教,学生多了动脑发疑的机会,他们感受到同伴互助和知识渴求的满足。因此,他们表现出对课堂学习的满足和快乐,课堂效果就会有显著的提高。

三、高效课堂就是营造趣味的课堂

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告诉我们兴趣对一个人发展的重要,人们对感兴趣的事情投入精力是情愿的,是废寝忘食、全神贯注的。用兴趣带动学生的学习劲头,这是多年来我教育教学的一点经验。九年级面临毕业升学,压力大,作业多,各科需要背的东西也很多,特别是语文文言文的背诵,枯燥难懂,没有兴趣,背的速度慢,老师即使监督、催促,效果依然不佳。在进入综合大复习后,我采用比赛、诗句接龙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比如,我说一首诗的第一句,让其他学生接着往下说,看谁说得快、说得准。堂堂把课堂搞出趣味,吸引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取得课堂效益的最大化。

四、高效课堂就是充满竞争的课堂

“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则,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学会竞争,因为竞争能激发学生的潜能。九年级进入复习后,新知识讲完,学生复习时最容易沉闷,老师也无奈,上课很费劲,但取得的效果很差。我总结经验,决定在课堂上不采取统一模式,而是尝试运用多种复习方法,如竞争法,看谁在最短的时间里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这样激发了每个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完成了任务,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营造了一种学习氛围。

五、高效课堂是离不开表扬鼓励的课堂

人人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学生更是如此,有人说学生是夸出来的,我说高效课堂是表扬和鼓励出来的。一句鼓励的话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动脑筋;一句表扬的话能使学生找到自信,唤起学习热情。适时的表扬与鼓励是高效课堂的法宝之一,对学生说一句赞扬的话比十句责骂的话更有效,因此作为老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表扬。课堂上要多说“你的想法很好”“你回答的很有创意”“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你的想象力很丰富”“你的知识面很广”等等。老师的鼓励表扬能给他们勇气和信心,但也要讲究方法,不要轻易表扬、滥用表扬,要做到表扬鼓励有法、有深度,让学生在适时的表扬中完善自我、发展自我,让学生在情绪高昂中尽情接受知识的灌溉,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六、高效课堂是离不开教学反思的课堂

高效课堂的取得,离不开教学反思。有人说,教学历来是“遗憾”的艺术,再优秀的教师也未必堂堂精彩,再成功的课例也未必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无可挑剔,这就需要我们常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把教学实践同教学反思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反思―总结―实践的循环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一堂课下来,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小结、反思,对教学得失做细微剖析,这样就更有利于我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把握教材、把握学生,甚至调控自己,使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取得更大的效益。

第3篇

本学期,我担任学校高二(11)班的班主任。作为一个新世纪高中班主任,我深知班主任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础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作为一个班主任应热衷于本职工作,尽职尽则,持之以恒,讲究工作方法以及对学生的关爱应贯穿于班级管理的每时每刻,在此,我总结自己本学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谈一下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

首先,我接手的是一个新组建的物化班,其中有好的学生,但差的学生也有不少,在期初我给学生、班级订了一个合理的、积极的期望、目标和要求,相信学生的发展潜力。众所周知,对学生的态度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明确、合理的期望,通过暗示作用可以使学生朝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塑造自我形象,调整个人意识和行为。开学的第一天,我对每一个同学说了:“欢迎你到高二(11)班来,希望你能为高二(11)班作贡献”。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感到很意外、很新奇,也有一些不自然。事后有同学说:“这好像是小学老师讲的话,自己进高中读书以来从没听到过这样的话”。头一个月在熟悉学生的过程中,我告诉他们,我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为班级争光。通过表达老师的感情期待,拉近了师生距离,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随后的几次班会以及个别交谈时,我反复阐述一个观点:老师看大家是一张白纸,每个同学现在又在同一起跑线上,个人的努力决定自己的命运,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通过自己的工作,努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打造一个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竞争环境。

其次,我在平时指导学生从被动接受管理逐渐转向主动自我管理。通过自我教育,增强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与强烈的自我要求。我认为,学生若没有进取意识与自强意识,没有对班级的认同感,没有集体的荣誉感,是无法实现自我教育的。我的做法是从严格的“他律”入手,逐渐培养学生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我对学生经常讲一句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希望你们的名字总是和守纪律、爱学习、有进步等联系在一起。

班级建设初始,百事待举,我采取全程、严密跟踪的方法:常在上课期间去班级看看。坚持每天中午到班级走一走,看一看,不仅可以检查学生上课时的精神面貌和班级纪律,而且利用下课时间与同学可作一些简单的交流。坚持每个晚上自修时都到班级去,尤其是临下课时,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认真自修的习惯。宿舍熄灯前我坚持每周不定时到宿舍三四次,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宿舍生活和相关一些事,也可预防违纪现象的发生。比如,开学初的一天晚上,在宿舍里就遇上了自己班学生与别班学生的一些小纠纷,作了及时调解,使这个事件得到很好的解决。有时也会发现一些人在做违纪的事,及时处理后做耐心的沟通交流并在班上通报批评,使其在全班面前检讨,达到了警示效果,使类似违纪现象尽量杜绝。就这样,抓住分分秒秒,由量变到质变。一个学期过去了,班级形成努力向上的学风,出现尖子生带动普通生的良好局面。

第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只是学习方法的点拨,更是全方位予以指导。我先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指出读好书,考上理想大学,于国家于自身都有利。再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否则学习只能事倍功半。如自习课,我总提醒同学,铃响就应该开始学习,习惯成自然,就不会让时间白白浪费掉,我也现身说法,介绍“五先五后”的学习方法,即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先打基础后再灵活思维,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第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合理运用鼓励性评析,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多方面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刚接手班级,我就采取新的教育方式:1、全面客观;2、以鼓励为主;3、有发展性。我认为肯定性评价对孩子来说也能引发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教育,达到良性循环。我的口头禅有:“没关系?”“再试一试”“从头开始”,使他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今后该“怎么样”,明确进取方向和步骤。

学习如此,班级活动也同样。我积极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参与各项班级活动中,增强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在校运动会上我们班取得了全年级第四名的佳绩。我尽可能地利用一切集体活动使大家增强团队精神,使全班同学更为团结,真正能够体会到自己是班级的一份子。

我非常重视正面评价学生。如平时,科任老师表扬、肯定的人和事,我可能在班会课时在全班同学面前再表扬一下,通过这种做法,确实能较好地激起同学们学习的兴趣,振奋同学们的精神,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第4篇

自主学习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主要有下面几点做法:

一、采用新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观念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讲课、学生听课,教师示范、学生观看,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以至于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性就被扼杀了。教师应该放下架子,以“指导者、组织者、激励者”的身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有成就感。教学过程是一个彼此影响、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唤醒学生,让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

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具体材料设置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讲的都是书本上的知识,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使他们感到抽象、难懂、枯燥。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生对生活现象的观察,创设生活情境。带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可以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交流活动的机会,搭建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抽象概括与具体问题之间联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主动思考,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产生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求知欲望。

三、传授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只是一种动力,要使学生真正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关键还是在于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学生能够在自主的学习实践中积累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去学习数学,那么学生就真正地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对数学课程而言,常用的学习方法以及应该养成的学习习惯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

会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去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拥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对学生形成终身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中,学生不需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只需要被动地完成教师规定的学习任务。因此,在从接受向自主学习转变时,教师应该对指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重视起来。常见的学习计划如每个单元的学习计划、期中期末考试的复习计划,包括时间安排、学习内容、完成情况、自我总结等。计划制定好后,教师应该经常督促学生,并且鼓励家长一起来帮助学生执行学习计划。

(二)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要比解决问题更重要。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的过程,它可以使学生改变以往被动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变得主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善于努力创设问题情境,给学生提供质疑的契机,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自主学习方式具体体现在敢于主动发言,习惯在认真思考后发言,乐于吸取别人的有益观点来提高自己的认识。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讨论,是一个重要的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想一些方法去调动所有学生参与讨论,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要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特别是网络资源。数学的学习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教师要培养学生根据学习主题利用网络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现在是信息时代,运用电脑网络共享资源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可以经常带学生进机房登陆有益的学习网站;有条件的,还可以制作一些专题的学习网页,让学生共享。

第5篇

《新课程标准修订)》重新提及"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又肯定了"接受性学习"、启发式教学以及教师的讲授式教学。但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也就是说教学除了知识传授之外,必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与反思。通过思考与反思,让课堂成为成为学生展示才华的舞台,让教室成为学生自由求知的殿堂。让课堂成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园地。

1.在错误纠正过程中反思

学生的思维有时是零散的、不全面的,表达有时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针对学生表现出来的错误,教师不能简单地以对、错判断,而应"将错就错",要求学生观察、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即不仅"知其错",更要"知其所以错"。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明确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经常问学生:想一想,你为什么没有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这个问题之所以没有得到解决,主要原因在哪里?怎样修改就可以了?在我的教学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在改正判断对错的题时,总是不加思考,把错号直接改成对号。鉴于这种情况,我总是苦口婆心的告诉孩子:看到错题不能盲目地把错号直接改成对号,一定要静下心来好好反思到底错在了哪里?出错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另外找到原因后再把原因标注在问题的后面,这样做你对这道题的印象就会更深刻,以后就可能最大限度的少出错。经过很多次的练习,现在我们的孩子已经会很熟练的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去改错了。很明显孩子们的出错率也大大降低了。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反思

学习数学必须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学不好数学,我们不仅要能解决别人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自己要有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是指需要学生在"观察、思考、猜测、推理"等富有思维成分的活动中,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不断调整解题策略才能解决的问题。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反思,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数学活动的能力。如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通过求长方形的面积,继而寻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设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反思:"我们能找到平行四边形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吗?""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我们能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这样,就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演变组成前后递进的"问题链"。让学生按照问题的线索,展开层层探究,学生逐步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教师没有过多讲解,学生在思考、再思考,即反思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从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内化和迁移,提高思维能力。

3.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反思

交流式反思,即通过与他人交流来进行反思。在交流中,同学们可以一方面共同分享彼此的智慧,另一方面又在他人思想的启迪下发掘着自己的智慧,使思想认识不断提高,使思维向纵深深处发展。通过互相质疑、互为补充,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的认知差异,促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进行反思。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对于同一道题目,不同的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思考方法做出不同的解答,这时很多教师都会用肯定的方式一带而过,然后进行下一环节的教学。我认为这样做便丧失了一次很好的反思数学思考过程的机会。如:一道计算时间的问题:李叔叔外出从早上6时出发,当天下午4时到达目的地。李叔叔一共用了多长时间?学生独立思考后,我请学生说思考过程。生甲: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即:早上6时=6时;下午4时=16时。然后:16-6=10(小时),所以李叔叔一共用了10小时。生乙:我这样算的:早上6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6小时(12-6=6),从中午12时到下午4时,经过了4小时,所以:6+4=10(小时)。生丙:我利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求出了李叔叔一共用了10小时。学生在交流中各抒己见。在学生详细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后,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对照别人的解题思路进行反思:这种解法我为什么没想到?自己只需再深入想一想就能想到这种解法。这些创新解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哪种解法最优等。通过反思,既使学生学到了更多的解法,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又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训练。

4.在学习过程结束时反思

第6篇

关键词:“双主共学”;小学数学;课堂导入

世界呈现整体化趋势发展,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与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方面也无可避免地受到影响,西方教育思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改革,由于受我国国情的影响,无法做到像国外那样,但我们也应在相应的基础上进行改革。学校学习的重点课程一直包括数学的学习,学习数学能给学生带来诸多好处,比如对逻辑思维的养成。小学是为学生日后学习打基础的关键阶段,从多方面分析,小学也可以分为低年级和高年级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的学习重点也不尽相同,前者是为后者打基础,重点是对一些基础概念的认识和计算能力的培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复杂化的习题训练。目前小学高年级段数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较少,课堂气氛不活跃;(2)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如果不联系学生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取得的教学效果势必会适得其反;(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有效安排好课堂时间,不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教学任务,而且也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发展。从上述问题中可以看出,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双主共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打造“双主共学”课堂。在课堂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重,教师既教得快乐,学生也学得快乐,在课堂中达到双赢的局面。因此,为了进行在“双主共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如下策略。

一、做好新课导入

如果在小学数学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就能吸引学生的目光,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中,对于课堂效果而言是事半功倍的。因此教师就要做好新课导入工作,让教师进行新课导入,一定不能太死板,要尽量做到符合学生兴趣而让学生注意力集中。正所谓成功的结果需要良好的开端,新课导入中,教师可利用声音、动作或者多媒体课件等途径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之后的教学活动打下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可以给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诸多好处,毕竟每个人的思想都是局限的,单靠书本上的信息所想出的画面是单调的,但教师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的画面能使学生清晰地了解课文知识。比如,在教学有关小数的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放出菜市场的照片,老师通过买菜付钱这样一个生活中的场景,在课件中呈现菜市场的蔬菜价格,之后提出类似“买每千克茄子2.6元,买17千克多少钱”这样的问题,学生根据情景图片便可轻松列出算式。

二、协调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

基于“双主共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主要要求协调好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专业知识进行引导,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语言描述或者在黑板上写下的关键词来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梳理。当然还要在两者之间共同协调发挥才能做好,在发挥教师“导”的作用后,学生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我总结归纳工作,将知识点有效吸收。在这其中教师要做好两点,一是指导工作,二是对于学生知识进行适当评价。总之,在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中,教师只能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自行总结才能真正掌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有关的小数乘法问题,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一些小数乘法算式,要求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中因数的小数位数和积的小数位数,并从中找寻规律之后引导学生归纳出:小数乘整数的计算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再看因数中的小数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三、小组合作模式

“双主共学”理念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倡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改变相应的课堂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将小组合作学习运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比较,小组合作学习方面是有差别的,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更需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首先,教师应根据座位安排组成4人或者5人小组,其次教师从教学目标出发,以书本教材为中心,把握知识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问题布置。教师先提出买西红柿的问题,“每千克1.7元的西红柿,买6千克要多少元”学生独立思考后,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教师在观看小组讨论时会看到多种方法,像有的学生会运用加法,有的学生把1.7元转化成用“角”做单位是17角,17×6等于102角,最后再把102角转化成用“元”做单位的数是10.2元。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出:把“元”化成“角”的目的是把1.7这个小数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计算,从而引出相关概念。

本文从课堂导入、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以及课堂模式这三个方面阐述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双主共学”的理念之下,进行教学方式的转变,有利于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倪勤.小学高年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障碍[J].基础英语教育,2006(10).

第7篇

一、营造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竞争风气

学生若没有进取意识与自强意识,没有对班级的认同感,没有集体的荣誉感,则是无法实现自主发展的。因此,接手班级的第一天,我就用心培养学生的进取意识。

现在我担任班主任的这个班级,是从四年级开始接手的。开学第一天,我对每一个同学说:欢迎你到四年(10)班,希望你能为10班作贡献。我发现很多同学都感到很意外、很新奇,也有一些不自然,甚至紧张脸红。事后有同学说:自己上学以来没听说过这样的话。开始两个月在熟悉学生的过程中,我告诉他们,我对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抱有很大的希望,希望他们能为班级争光。这样表达老师的感情期待,拉近了师生距离,为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石。随后的几次主题班会、个别交谈、课前集体谈话时,我结合个人经验反复阐述一个观点:每一个同学现在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个人的努力将决定自己的命运,付出与收获总是成正比的。

除了“说”外,我更注重“做”,让事实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进取意识。印象最深的是广播操比赛。由于在运动会中班级名次不是太理想,大家都很沮丧,觉得没劲。我想借助比赛的成功来驱散同学心中的一片阴影。在和班委商量后,我决定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利用一切课余时间,加强训练。我提出的目标是:比上一次比赛前进一名。目标不高,大家斗志昂扬、信心百倍。最后三天,同学们精心准备――不计场地的简陋,不计时间的早晚,在比赛中终于取得三等奖的意想不到的好成绩,全班同学都很高兴。我也即兴作总结:这对我班来讲远远胜过第一名,说明只要有付出,就会有收获。做人做事要和自己的过去比,比进步,并趁热打铁,联系到期末复动员。

在带这个班时,我对学生经常讲一句话: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声誉,希望你的名字总是和守纪律、爱学习、有进步等联系在一起。并千方百计地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努力与进步,经过一阶段的努力,班级中的全体学生人人不甘落后、努力向上,良好的班风开始形成。

二、发挥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

学习成绩无论是在学生心中、老师心中,还是家长心中占的分量都最重,把学习作为重要的任务来抓,让学生不断在学习中取得进步,是营构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的有效途径。

(一)明确进取方向和步骤。

刚开始,我就先给学生定下一个进取方向,如:采取大考(期中、期末)进出10-12分的策略。每次讲评试卷前先要求学生找出自己失分的原因,并统计出分数,加在实际得分边上。我向学生指出这个分数是他们通过努力可得的分数,下次要从这些失分的地方扳回2-3分;每次进2-3分,两年下来就上了一个台阶。这样做,避免简单一句或好或坏的评语,以心理暗示的方法鼓励学生小步子迈进。

(二)合理运用鼓励性评价,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

刚接手这班,我就想换一种教育方式,试试从肯定评价入手,看一看效果和以前的有何不同,开始时我也征求一些老师的看法。他们提供了三条意见:(1)全面客观;(2)以鼓励为主;(3)有发展性。就像教育、管理成人一样,肯定性评价对孩子来说也能引发自我评价,从而进行自我教育,形成良性循环。所以,我非常重视正面评价学生。如平时科任教师表扬、肯定的人和事,我尽可能地在众人面前表扬一下;在期中考试中,老师都称赞学生考试纪律好,我及时利用课前简短几分钟及时集体表扬,不让它因时间长久而失败。上次,二班的老师夸我班学生的朗读很有感情,我及时转达,同学们的劲头更足了。我也时常以“没关系”、“再试一试”、“再给你一次机会”、“从头开始”等口头禅来使他们知道现在是“什么样”,今后该“怎么样”。这种正面肯定的做法,确实能较好地激起学习的兴趣,振奋同学的精神,有利于班集体建设。

(三)发挥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学习。

班级建设初始,百事待举。我常去班级看看,坚持早读天天下班,不仅检查迟到的学生,而且利用课前几分钟与同学作一些简单的交流;挤时间到班上多转几圈,尤其是临下课时,特地到班上看一看,目的是让学生养成认认真真的习惯。期中、期末考期间,我更从时间上保证同学们有充裕的学习时间。就这样,抓住分分秒秒,由量变到质变。

发挥主体作用,全方位指导学生的学习,这需要我们掌握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只是学习方法的点拨,更需要从全方位予以指导。我先从明确学习目的入手,指出读好书、考出理想的学习成绩,于家于自身都有利。再要求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然后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否则,学习只能事倍功半。如:我总提醒同学,铃响就应该开始学习,习惯成自然,就不会让时间悄悄溜走。结合实际,我请成绩好的同学介绍个人的学习体会,请各科任老师分别传授学科学习方法。我也现身说法,介绍“五先五后”的学习方法,即先计划后听讲,先复习后做作业,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先打下基础后灵活思维。这些方法都取得了一些效果。“笨鸟先飞”,基础差的同学也渐渐赶上了。在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中,多数同学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进步5-10分。一年下来,有20人次成绩持续提高。期末学年考试,在试题难度、容量增加的情况下,还有29人次继续提高。又一个学年过去了,班级形成努力向上的学风,出现尖子生带动普通生的良好局面。

第8篇

实习尽管辛苦忙碌,但却是对人生的一大有益的尝试和磨练。今天小编给大家为您整理了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一:通过一周的见习,让我感受颇多,也颇深,不是言语能够表达完整,诉说清楚的。经认真的思考总结以下几点:

一、学会赞扬回答的尝试。

在我听课的第一个班级中,他们的班主任所上的语文课,我听了和班会课我听了一共有6节。这位老师上课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原因很简单,不同的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的对待方式则不一样。对外向的、胆大的学生老师不会过多的表扬,但却会在简短的话语中表达对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肯定。对内向的,但又知道但又知道答案、极少举手发言的学生,不管回答的正确与否,老师都会对其积极回答问题的举动进行表扬。而对于明明知道答案却不向回答问题和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懂的学生,老师则采用的是激将法,不仅是通过表扬其他学生的方式来激发他们,还适当的用一些小奖品来奖励表现很好的和很进步的学生来激发其他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如果学生有一滴水,那老师必须有一桶水。

不仅因为现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而就现在我所了解到的小学老师的情况来看,

短短一周就让我意识到一些心酸。老师的粉笔字的水平差、普通话不标准、知识面窄小等等在我见习中印象深刻,为之一怔。有一次,在听一节英语课时,老师在下课前将英语单词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抄写,老师将单词Kangaroo写成了Kangroo,我们告诉学生们老师写错了单词,可小学生说什么都不信。显而易见,老师们在小学生的心目中不会有错,是他们崇拜、模仿、敬畏的对象,因此,让我深深体会到自己身上的重担,让我体会到自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能力。

三、运用新颖的教学方式。

小学一堂课45分钟,但小学生的注意力没办法集中那么长的时间。如果老师的教学方式对他没有吸引力,那么他们则认真听完一节课,或是接受教学内容。

四、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

在见习中,听到过有老师会打骂学生,而我亲眼看到过老师骂学生,骂的很难听,而且,有些老师上课不让我们进去听课,有些老师还当着学生们的面拐弯摸角的说我们的出现打扰到了他的教学等等,让我觉得小学老师的素质、修养还有待提高。要知道,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们造成影响,由此可见,老师自身的素质、修养的重要性。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二: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过,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快一个月了,在这短短的一个月中,让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也要感谢学校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让我学会如何面对真实的社会以及学校生活。特别是由学生到老师的一种转变。

对于每个人而言,第一次总是很难忘的,特别是像我们这种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底下几十双眼睛,其意义可想而知。而在这一个月中,也让我体验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踏上东西湖开发区辛安渡中学——这片我余下几个月生活与学习的热土,第一次在50多双渴望的眼睛注视下,和他们说话,讲课以及交流。这并不像普通的实习那样看起来轻松,因为没有指导老师在旁边,这让一切都必须自己摸索。现在想来,与我换岗的老师对我也是相当的信任的,第一天去学校后,在把我介绍与学生后,就让我开始带课。可以想象,我当时是很紧张的,当时是带的初一学生,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和上我的体育课的要求后,就进行教学任务——广播操《舞动青春》,第一次上课的过程远远没有我想象中得轻松,由于初次与学生见面,大部分学生还是很听话,课堂纪律维持的还是很不错的,但依然有个别调皮的学生,还好我事先有所准备,已经大致想了一遍第一堂课会遇到哪些问题与解决方法,所以第一节课还是有条不紊的在预定计划中进行,但自己还是有点不足的地方,由于自己初次上课,导致时间上没有把握好,下课时教学任务没有完成,拖了一点时间的堂。总体而言,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学生都很听我的话,这点让我还是很开心的。

这一个月对于课堂教学,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我觉得实习不仅仅只有课堂上课这么简单,因为实习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比如与学校的一些老体育老师的交流与配合,他们身上毕竟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因为是个比较偏僻的农村学校,所以除我外,在我们学校另外有两个快要退休的老教师。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教师的经验之丰富是不言而喻的,与他们交流是件很让人受益匪浅的事情,其中一个老师是我们学校专门带射击队的——射击队是我校的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这让我有幸能够学习到对于射击这个不是很普及的运动项目是如何进行训练的。还有就是如何和自己宿舍的老师相处,我想这也是一门学问,由于和大家是初次见面,在自我介绍的时候我都是让大家叫我——小叶,因为我年龄是最小的。在宿舍,我都以一种谦卑的态度,认真向每个老师学习如何和学生相处,在一个月中,我和宿舍的老师相处的还是很愉快的。

总体来说,这一个月收获还是很多的,十一前一天举行的全校秋季运动会在其他两位体育老师的配合下成功的举行,算是这一个月来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了吧。这一个月自我觉得还是很有进步的,当然这和学院工作是分不开的。我相信后面的实习生活会越来越顺利的。

小学教师实习个人总结范文三:2014年9月17日至2014年11月28日,我在_小学进行了为期两个多月的实习。我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两个部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我在二完小实习分为前后两个阶段,9月16日至9月30日为第一阶段,我主要从事的是五年级98班数学和一年级119、120、121班音乐教学;10月8日至11月27日为第二阶段,这期间我主要任务是二年级112班语文教学以及二年级112班的班主任工作。在实习期间,在办公室老师、原任课老师和班主任以及指导老师梁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下,我较好的完成了教育实习任务。

实习期间,在老师的指导和支持下,我总共听了21堂课,上了108节课。教学实习中,总的来说,我能认真备课,所设计的教案规范准确。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好,教学内容能当堂消化、巩固,教学重点突出,明确,能够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课外辅导耐心细致,批改作业仔细认真,还经常请教指导梁老师,以不断地提升自己。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上一堂课容易,但要想上一堂精彩的课很难!需要下很大的功夫。在教学之前,我都认真听了很多课。从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同时我都准备好每次课的详细教案,做好万全准备。

实习期间,作为实习班主任,班级的日常工作都得认真履行,每天的大课间活动都认真维持秩序,监督到位,学生有问题,出现矛盾,我耐心做好思想工作,化解矛盾,平时也经常和家长联系,就学生的情况进行交流。每周一次的班会,对上周工作进行总结,并对学生提出新的要求及任务。在担任实习班主任期间,配合学校工作,组织学生参加了朗诵比赛、大型感恩教育、防空演习、校运会,在校运会中,我班取得了总分第一的好成绩,朗诵比赛也获得了三等奖。中考后,召开了家长会,而且我负责的中考专刊也获得了三等奖。

在整个实习生涯中,我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尽心尽力做好每一件事情。自己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受益匪浅,为以后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

第9篇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校的体育教师,而体育教师又担负着培养我国下一代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检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的标准是能否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而田径课程作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不仅是具有重要的锻炼价值,而且对于培养体育教学师资有着特殊的作用。随着课改的推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掌握锻炼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的不明确新时期下

高校体育教学专业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使体育教师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而作为一名田径教师不仅要学习拥有学习和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知识,还要能够在增强学生体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另外,通过田径教学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团结合作精神,从而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现在大部分高等教学专业的目的仍然把教学课程的目的局限在技术知识的培养,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目标仍然不明确,田径教学不是以健身内容为核心目标,而且并不能满足21世纪对新型高素质体育教师的需求,田径课程教学实质性内容十分匮乏。总而言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缺乏独立性,没有时代性,不能充分体现田径教学的实质性价值。这是导致人才培养规格不高的主要原因。

(二)教学内容的局限性与杂乱无序

随着体育教学目标逐渐向多元化与全面化的趋势发展,必然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的改革与发展,不然教学目标就等于空头支票,无发兑现。所以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教学目标的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将一些落后的,不符合教学目的的,缺乏实际的教学内容淘汰掉,使教学内容能够满足时展的需求。然而,现如今的体育教学仍然未能摆脱传统教学的约束,教学内容也仅仅涉及运动技巧运用与基本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田径教学与健身和心理健康等的联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而忽视综合素质的提高会使得教学重点不够突出,而且学生也难以接受。另外,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比较杂论无序,存在很多重复的教材。从中学到大学,在教学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知识之间缺乏连贯性。高校田径课程教学与中学相比,递进性较差,不符合课程的基本原理,这样就很难构建完整的体育教材体系。

(三)教学方式的枯燥性与单一性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体育教学应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体育教学方式也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组织与授课。课堂教学枯燥无味,强制性的将知识传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进行教学,而学生也仅仅因为学而学,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这种注重书本知识,缺乏生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这种单一的、枯燥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限制了学生将来教学过程中主动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将来当这些学生成为田径体育教师的时候,那么他们也会成为教学的奴隶,在授课过程中,不会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那么田径教学改革则寸步难行。

(四)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不健全

目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缺乏全面性、综合性与合理性,整个评价体系并不健全。考核内容与教学目的不相符,而且对课程评价的目的理解不正确,他们认为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筛选优与劣,并没有了解评价的真正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现状,让学生树立自我改进与竞争的意识,不断进行提高与创新,也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及进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另外,田径课程评价仅仅是一种重结果而轻过程的评价,没有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客观考核与评价。将最后的一次性结果,忽视了学生的平时表现,这样很难体现学生的真实能力。而且在考试过程中,学生也仅仅死记硬背,考后对自己所学内容失去记忆,这样就容易造就高分低能的学生。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会很难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改革也应随着进行。本文通过前面分析的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引用外国一些先进的经验,应用于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课程的改革中,并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提出以下建议。

(一)对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重新定位

一方面,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的改革中,我们应紧随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明确自己的重任是为中小学体育教学提供优秀的教师队伍,而中小学的体育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所以,随着课改的提出,对师资得得要求也逐渐从重数量上转移到重质量上。培养具有主动性与创新性的师资队伍,有利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所以田径课程的教学目标应是促进生理与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已经把体育作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那么以教学为主要目的的田径教学课程目标也应做适当的调整。改变以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模式,把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综合素质的提高与创新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在将来授课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身体练习,使田径能够起到健身的作用。这样能使学生真正理解田径这门课的真正价值所在,也会使教师及学生真正爱上这门课。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教学改革应密切联系社会现状,拓宽田径教学目标,挖掘田径教学的潜在价值,使田径教学不仅成为学生的学习课程,也能够成为学生的娱乐项目,使孩子真正热爱田径,那么,将来他作为教师使将这种对田径的热情传染给他的学生。

(二)对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

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要针对中小学田径教学的实际情况,从具体的实践出发,其内容应更加注重培养竞技能力、健身能力、创新能力与团结能力,在重视学校体育的基础上,要将学校体育逐步转变为终身体育。以此为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出基础体育教育需要的体育教师队伍。其次,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在对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进行内容优化时,可以增添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生存的能力,而且更加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提高。也可以将田径教学与其他教学结合起来,比如将田径与健康、养生、物理等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加灵活,也增加了学生对田径教学学习的兴趣。最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创新,激发孩子对田径课程学习的兴趣。田径运动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要增加田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对一些传统的田径方法进行比较改革与创新,使田径也能玩出新花样,充满娱乐性。

(三)对田径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1.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校体育专业田径课程的授课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挖掘学生的潜在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对所学课程进行探讨,通过开展专题讨论,教师吸收学生的宝贵观点与想法,使学生能够将理论教学应用于实践中去,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选择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授课能力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抛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呈现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能力的提高放在首位。在手段上,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开放性的教学手段,并将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引入到田径教学上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体育专业田径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体育教师,田径教学能力是高校体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体育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能力的教学能力。所以开放性的教学方式,对于未来学生的授课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四)建立综合性的评价机制

田径课程的评价体系应的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在评价内容上,要对学生的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评价,注重结果的同时更加注重过程。将评价内容分为基本理论知识考核与实践能力考核两大部分,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与个性发展、心理素质和创新能力进行结合,从而得出综合性的评价结果。在评价方式上,要打破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传统评价模式,将学生的自我评价,专家评价及教师评价进行结合,从多个方面对孩子进行评价,使评价具有科学性、可行性。另外,也可以采取灵活的评价方式,比如将开卷与闭卷相结合,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对学生进行考核,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注重实践评价,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强化实践练习,不断进行总结

学好田径课程并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记忆,而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锻炼的结果。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在生活中练习,将理论知识的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的同时,也会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及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总结,同时要求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这样可以改正自己所犯的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三、总结

精品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