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两学一做学习计划

时间:2023-03-06 15:58:09

导语:在两学一做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一、抓动员,浓厚活动氛围

4月22日,民政局召开全体党员参加的“两学一做”动员会议,局领导做了动员讲话,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民宗局关于两学一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两学一做活动的重要意义和方法步骤,制作了“两学一做”活动的公开栏和宣传栏,为活动的有序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抓学习,提高思想意识

一是建立了民政局学习制度,将每周五定为集中学习日,学习由党支部负责。二是制定了学习计划。按照区委组织部关于《两学一做学习安排具体方案》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由办公室安排每周的学习内容,确保学习的针对性。三是学习方式力求丰富多彩。除了集中学习和自学外,4月29日组织全体党员针对三个专题之一的“坚定信仰信念,保持党员本色”进行了热烈讨论,进一步坚定了党员的信养。5月19日上午,组织党员集中收看了李保国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倡导党员学习先进,立足岗位建功立业。

第2篇

案例:

开学都两周多了,高三(十二)班的走读生田嘉禾的学习和生活还是没能进入正轨。几乎每天早上,他都是在妈妈的反复催促下,才睡眼惺忪地从床上爬起来,然后扒两口饭亦或是干脆不吃,就匆匆忙忙地跑去学校上课了,而且还隔三差五地迟到。进入教室后,他还是一副没精打采、睡意浓浓的样子,拿起课本就发呆。听讲时注意力难以集中。上自习的时候,也是东翻翻、西翻翻,忙活了半天,到头来却发现自己啥都没复习好。

最让田嘉禾郁闷的是,他又没坐在教室里玩,跟那些自暴自弃、干脆把高考这档子事甩到一边的同学相比,他不过是心不在焉而已,可复习的效果比那些不好好学的同学也好不到哪里去。田嘉禾一想到马上要高考了,一分钟也不敢耽误,可又无法专心致志地学习。他常常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寒假暑假里的美好生活:睡觉睡到自然醒,打游戏打到手抽筋;想打球就去打球,想干啥就干啥,貌似只要不是犯罪的事情,他都可以去做一做。

这种自由自在的寒假暑假生活,现在想起来是多么地惬意和潇洒啊。可现在呢,他回到了学校,回到了这种竞争激烈且还沉闷单调的环境里,心里总觉得乱糟糟的,就好像有一团乱麻在心里搅来拌去似的。他不愿意寒假暑假就这样过去,不愿意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就此消失。可是,高考在即,必须要加把劲了,否则几个月后的高考该怎办呢?如果继续这样忙乱地学习下去,考上好大学必定没戏。田嘉禾开始有点小疑惑了,禁不住思考:究竟我该怎么办呢?

分析:

寒假暑假虽然比较短暂,但相对其他节日来说,还算是一个时间比较长的假期。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由于平时学习紧张、压力大,所以,不少人都打算在寒假暑假里好好放松一下自己。很多父母也支持孩子的这种想法,认为高三的确蛮辛苦的,放松一下未尝不可。但问题是,不少同学因此完全放纵了自己,整个寒假暑假期间完全将学习搁置一边,疯狂地睡懒觉、看电视、玩游戏、逛街,导致作息规律被打乱,生物钟紊乱。以至于返校后,不少同学仍然沉浸在那种自由散漫的状态中且无法自拔,其具体表现是学习没计划也没目标,像只无头苍蝇四处乱撞。可以想像,以此种状态进入高三下学期的复习,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呢?

对策做好学习计划:

第3篇

摘要:职业学校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害怕、讨厌数学,直至放弃数学。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观察与分析,探讨出影响中职生数学学习的几点因素。

关键词:职业学校;数学学习;影响因素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的不断扩招,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报考职业中学的人数逐年下降。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需求,将进入职业中学的门槛一降再降,有的学校甚至不看升中考成绩,只要考生愿意来读职业高中,一概都收,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甚至害怕、讨厌数学,直至放弃数学。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观察与分析,比较两个阶段数学的教与学。将从以下方面分析:

1.社会环境。

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职中生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正是心理变化最活跃的时期,而且他们在基础教育阶段是被忽视的一个群体,经常受到老师和同学的轻视,总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同时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孤僻自卑的心理倾向。职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地接触社会的各个方面,受到各种社会不正常风气的影响,一些家长“言传身教”宣扬“上学无用论” ,也造成他们对学习缺乏兴趣,自暴自弃,厌学情绪强烈。

2.教学内容。

初中数学内容通俗、具体,题型少而且简单,同时教材内容梯度小,直观性强。当学生踏入高中阶段,现阶段数学知识抽象性概念较多,对学生数学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后续众多的数学概念学习中,一些学生渐渐出现一种现象“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慢慢失去对学习的信心。

3.师生关系。

古语道“亲其师而信其道”,说明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将会带来积极的正面效果。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接触是最为密切的,他们的言行对学生的心理、学习兴趣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样说:“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你面对的儿童是极易受到伤害的,极其脆弱的心灵。”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自教师的不断鼓励,学生学习成功需要教师的赏识,欣赏和鼓励是学生获得信心和取得成功的保证。

4.恰当的学习方法。

“上课能听懂,作业能完成,就是成绩提高不了。”这是很多一年级学生的心声。有些一年级学生对知识点也仅仅停留在“我知道”这一层面上。他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充满着畏难情绪,遇到难题不是动脑子自己去寻求解决的办法而是希望老师把整个解题过程都讲解出来,渐渐地就失去自主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

针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指导学生采用“三课两练一计划”方法来实施教学活动。

1.三课:课前预习、课中专心听课、课后及时总结。

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生上好新课,取得较好学习效果的基础.能提高学习新课的兴趣,掌握学习主动权但是课前预习只是预习而已,不要求把所有内容看懂,只要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初步印象,等待课堂的来临,通过教师授课的点燃,这种潜意识的记忆将被释放。预习要坚持,并且要形成一种习惯。

课堂专心听讲就是在听课的过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努力使自己耳到、眼到、手到、心到、口到。上课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养成记录课堂笔记的习惯。

课后及时总结是必须的,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断增多,知识面越来越宽,要求学生要能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课后复习的环节上,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梳理知识体系,从而记忆变成长久性记忆,具有稳定性。能够形成较好的数学素养。

2.两练:独立完成课内练习、加强课外练习。

独立作业是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理解和对新技能的掌握过程.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意志毅力的考验,通过运用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由“我知道”到“我理解”.并对此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集中整理在自己的错题集上以便及时复习与巩固。同时课外习题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能检查你所学的知识。做题后一定要进行“反思”,为什么要这样做,是否还有别的方法和思路,本题的解题思想和方法在解决其他问题时是否可通用。只有这样不断的积累,才会养成良好的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3.一计划:良好的学习计划。

良好的学习计划会使学习目的明确,它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和克服困难的内在动力.但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执行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持之以恒,良好的学习计划的执行对磨炼学习意志起到很重要的锻炼和促进。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结合自我的现状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

“书本上开机器,黑板上种庄稼”的现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职业学校的专业性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某些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同样具有这样的特色,部分教师仅局限于书本的“照本宣科”,课堂上捧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不能服务于专业,这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是远远不够的。现如今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要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这个实际出发,并不是要把所有的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统统的灌输给学生,作为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师要能根据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有所降低、有所精简、有所放弃。以促进学生就业,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为主要目标,作为新时期的职业学校数学教师要能适应这一变化。

第4篇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为扎实做好“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按照区委组织部的要求,成立恩阳区残疾人联合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下设“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办公室。

二、分类施策,确保实效

一是召开“两学一做”专题教育工作座谈会。二是领导带头参与。各级领导干部要先学一步,并自觉带头讲好党课、带头学习研讨、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以实际行动为全区残联系统党员干部作出表率,带领机关全体党员形成“深学实做”的生动局面。三是机关党支部制定了学习计划,依托“”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开展党员互学互比活动。四是创新学习方式。在常规学习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网络通讯设备,采取网站培训、印发资料、QQ群和微信群讨论等方式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学习。

三、领导干部,带头学习

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残联党组及其负责人的主体责任,区残联党组制定了领导班子“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施方案,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关键就是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在“学”上用真功,在“做”上见真章。班子成员带头参加学习讨论,带头谈体会、讲党课、作报告,带头参加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带头立足岗位作贡献。重点掌握内容,深刻把握“两个先锋队”的本质和使命,进一步明确“四个服从”、严守“四个底线”的要求,掌握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为进一步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自觉投身到“学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中来,区残联通过制作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标语、建立微信群等多种方式积极营造浓厚的学习教育氛围,使机关上下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使“四讲四有”真正落到实处。

五、定时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结合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以党支部为单位于每月10日前后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党员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围绕“五查五问”(查党性修养,问理想信念坚定不坚定;查规矩纪律,问自我约束严不严;查攻坚成效,问担当精神强不强;查道德品行,问带头示范好不好;查宗旨观念,问群众感情真不真),对照入党志愿谈理想、谈信念,对照入党誓词找标准、找差距,以当初入党时的真诚和激情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对党的感情。鼓励有动笔能力的党员抄写、入党志愿书、入党誓词,组织机关党员开展集体宣誓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机关支部的党日活动,带头重温入党志愿和入党誓词,交流思想体会。

六、认真开展专题学习讨论

按照“”制度要求,以党支部为单位集中学习,每季度召开一次全体党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专题组织讨论,每个专题集中学习讨论不得低于1天。坚持集体学习、集中辅导、专题讨论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认真开展“五个一”活动,确保学习教育效果。结合专题学习讨论,坚持正面教育与反面警示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党性教育与技能培训相结合,持续深入开展思想理论、法纪、警示和先进典型“四项教育”。结合行业实际,按照“共性标准+个性标准”的模式,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合格党员具体标准、不合格党员具体表现”大讨论,引导党员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实际,对照“合格”找差距,对标“优秀”知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落实整改措施。

七、创新方式讲党课

(一)领导班子带头讲优质党课

机关党支部每季度结合专题研讨主题,领导班子为全体党员讲一次党课,注重运用身边事例、现身说法,强化互动交流、答疑释惑,增强党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创设即时移动党课

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党课活动,鼓励所有党员干部通过残联微信群,及时相关理论文章和资讯信息,拓展党员干部知识范围。

(三)到挂联帮扶村讲党课

理事长周播根据挂联村“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开展情况,以《做农村合格党员,创脱贫攻坚模范》为题,围绕农村党员应该如何学如何做、脱贫攻坚怎么做等方面为基层党员干部上了一堂专题党课。通过开展这样的组织活动,让农村党员解放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明确了方向,为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目标,在当地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八、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

七一前,支部召开了专题组织生活会。班子成员要对照职能职责,进行党性分析,查摆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四对照四查看”:对照讲政治、有信念,查看是否信念坚定、政治清醒,有没有精神空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偏离等问题;对照讲规矩、有纪律,查看是否手握戒尺、心存敬畏,有没有不守纪律规矩、党员管理不严格、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对照讲道德、有品行,查看是否严以修身、严以律己,有没有、优亲厚友、违反道德规范等问题;对照讲奉献、有作为,查看是否积极进取、勇于担当,有没有工作消极懈怠、守摊子、不发挥作用等问题。针对查摆出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整改措施,组织党员对班子进行评议。

九、加强驻村帮扶,深化党建扶贫

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通过“第一书记”办好民生大事实事,实现帮扶组织化、机制化、长效化,推动精准扶贫,提升群众致富奔康能力。残联机关领导干部要到帮扶的玉山镇两个贫困村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党建扶贫工作,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和村组干部建设,重视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与贫困村党员一起开展“红色先锋”示范行动,不断扩大机关党建工作的影响力,把机关组织服务脱贫攻坚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十、立足岗位做贡献

党员领导干部立足岗位职责实际,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工作落实,争做“实干先锋”。在普通党员中组织开展以“亮身份、亮承诺、亮形象,比学习、比作风、比业绩,群众测评、个人自评、领导点评”为主要内容的“三亮三比三评”活动;以“扶残助残,有你有我”的演讲比赛,通过活动促“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落到实处。

十一、开展民主评议党员

召开全体党员会议,组织党员开展民主评议。对照党员标准,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组织评定的程序,对党员进行评议。每名党员撰写自评材料。结合民主评议,支部班子成员要与每名党员谈心谈话。党支部综合民主评议情况和党员日常表现,确定评议等次,对优秀党员予以表彰;对有不合格表现的党员,按照和党内有关规定,区别不同情况,稳妥慎重给予组织处置。

第5篇

关键词:初中 数学学习方法 调查分析 指导

数学是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生重点学习的内容。初中生需要掌握怎样的学习方法才能学好数学、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现状是怎样的、初中生在数学学习方法上存在什么问题、怎样指导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初中生数学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果。带着这一系列问题,笔者对南京市鼓楼区两所中学展开了基于初中数学学法的调查研究。

一、调查对象

1.初中生个体数学学习方法的基本现状。

2.基于课堂教学环境下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调查。

3.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情况。

二、调查方法

(一)问卷法

编制调查问卷后,对南京市鼓楼区两所中学初中部各抽取八个班进行实测,其中初一和初二各抽取三个班,请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操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97份,收回有效问卷375份,占总份数的94.5%。

(二)访谈法

教师对各个年级的老师、学生进行访谈,了解班级中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在方法上的差异,掌握基本情况,分析原因,发现问题。

(三)观察法

把日常的随机观察与课堂观摩课结合起来,搜集观察得到的材料。比如观察学生上课记笔记的方法,回答问题的情况,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分析学生的试卷等,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三、调查分析

(一)初中生个体数学学习方法的基本现状

根据统计,在“制定学习计划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这三个基本环节中,50%的学生偶尔制订学习计划、偶尔预习,56%的学生偶尔整理复习,26%的学生不定学习计划,20%的学生不预习,只有25%的学生经常总结复习。91%的学生认为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有用,33%的学生没有掌握数学学习方法,只有13%的学生能灵活选用适合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因此,大部分初中生个体学习能力不是很强,对预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中带有盲目性和依赖性,对复习弥补知识的认识明显不足,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方法缺乏科学性,找不到自己成绩不理想的症结。

(二)基于课堂教学环境下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的调查

1.多数学生在课堂内学习不得法。从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通过学习例题解法来直观地模仿学习,只有26%学生能深入思考,22%的学生预习不得法,上数学课时被动学习。14%的学生带着疑问有重点地听,24%的学生能记重点思路和重点内容,50%的学生课堂笔记杂乱无章,找不到重点。39%的学生在课后复习方面只是重复一遍,不求深入理解。63%的学生模仿例题完成作业,只有18%的学生先看书,弄懂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然后才做作业。

2.多数学生被动学习,对知识缺乏理解反思。如果学生不能主动学习,处于被动状态,那么学习不会有热情,学习方法不会提高。根据调查,上课积极思考、主动回答问题的只有20%。约83%的学生很多知识没真正理解,最终导致做题时不是无从下手就是常常出错。约58%的学生能对作业、考试中的错误加以更正并分析原因,但对题目所考查的知识点、思想方法及题型总结不够。

(三)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指导的情况

根据调查, 70%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法指导,17%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偶尔开展学法指导,13%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几乎不开展学法指导,认为学习方法靠学生自己总结。因此,大部分数学教师能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但也有少部分数学教师对学法指导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缺乏措施。

四、学法指导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和内化学习方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应根据课本的内容,设计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探究、讨论、交流。通过小组或班级内的讨论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掌握规律,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学生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并通过与别人的思想、方法进行比较,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在问题情境的讨论学习中,学生体验、借鉴和学习别人更先进的方法、思路,内化知识的形成规律和解题的技能技巧,从而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最后总结点评,通过评价各种解题方法的优劣,学生既掌握了数学知识,又体验和掌握了学习方法。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制定学习计划。学习计划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有了好的学习计划,学生会合理地安排时间,合理地分配学习任务,根据自己的情况突出重点,抓住主要环节,取长补短,均衡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课前预习。教师对学生的预习要提出要求和任务,做到要求适当,任务具体,检查及时认真,评价有激励性,可就本节课如何预习给予指导。

3.课堂学习。听课是学习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正确指导学生做到“五到”。耳到:就是排除一切干扰,专心听讲。听重点难点;听思路和方法;听课前导入和课后小结;听容易出现的错误、自己预习时没有看懂的问题;听同学们的答问。眼到:就是看课本和板书;看画图及演示;看老师的表情、手势等动作。心到:就是要积极思考,思维跟着老师走。口到:就是主动回答问题或参加讨论,特别是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当场提问。手到:就是动手记笔记,动手做练习,记课文重点,记老师的思维方法,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

4.课后复习。教师指导学生课后复习时,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先不看书和笔记,回忆这节课讲了哪些内容,想不起来再看书,对不清楚的地方要逐点分析、记忆。二是通过对新旧知识的比较,易被混淆知识的比较,对立知识的比较,类似知识的比较等,在此基础上,把新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三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这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能更深刻全面地理解和巩固知识。

5.独立作业。教师要求学生对批改的作业及时订正,分析原因。如果是一般的错误,直接在作业本上订正,如果是经常出现的重大错误,准备一个“错题本”,经常拿出来做一做,温故而知新,就掌握得牢固,不会忘记了。

6.归纳总结。一节课结束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作一个简单小结;一单元或一章节内容学习后,让学生进行系统总结,建立知识网络,上交知识网络图;半学期或一学期过去了,教师指导学生对于某类问题进行专题总结,这也是培养学生的一种学习能力。

7.课外学习。教师指导学生课外学习,应围绕所学的教材进度,看一些课外参考书及数学杂志,做一些较新鲜或较难的习题。在课外学习中,发现一些好的习题、思路、方法,应该记下来,进一步总结归纳,将现在的解题经验和过去的解题经验联系起来,分析对比解题途径,看哪一种方法更好。通过课外学习,让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积累思维方法和解题方法。

(三)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

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方法掌握的情况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可以请学生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心得体会,还可以就某一问题开展专题讨论课,结合具体数学例子和学生的动手能力,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综上所述,通过调查分析初中生数学学习方法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好初中数学。

参考文献:

[1] 任勇.数学学习指导与教学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第6篇

一、课前准备工作

1、分析学生试卷。分析学生试卷,我是从三大方面入手的:

(1)数学基础知识部分。

(2)数学计算题的运算能力。

(3)数学知识能力应用方面及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2、分析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

在与学生交流时,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学生是否有课堂学习笔记本,是否有典型例题题集,是否有错题本,同时了解学生平时完成作业的速度及正确率。

二、成功的上好第一次课

1、教学方式

根据我自己的经验,我觉的首要的是调整其学习状态,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教给其听课方法,课后加强练习并制定一些小的复习计划经常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准备一个错题本,把自己错的题整理在一个本上,写明错因。在教学过程中多与学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去分析,去建立数学模型。做到师生互动,讲练相结合。

2.征服学生

在第一次给学生上课的时候要让学生感觉到你是有能力把她教好的,而且这种感觉越强烈越好。比如在给学生上课前先给学生讲解了数学应用题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且在没有授课的情况下让她自己做了五道解决问题的数学题,结果她无处着手,首先让她知道她自己的不足。然后带着她去梳理题干,找出题中的隐含条件,逐步逐步的分析题的意思,找到解题的突破口,学生在这个时候大概也就知道了解题过程,再让她列方程求解。这样她会很有成就感,对树立信心很重要。在第一次课中这样的过程需要重复三到四次,对不同的三、四个题型。

三、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执行

1、列出学生的辅导内容,制定辅导计划经过前三次课的教学和对学生情况的掌握,分析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进度,学习主动性等因素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做到每次课一个主题,每次课讲解四到五个典型的例题,每次课收获一类题的解题方法。

2、计划的执行每次课前的准备工作是很重要的,根据学生的情况备课,找题并进行分类处理,在上课前要亲自做一做,看看是否会有错题或者怪题。这样才有把握上好学生的课。

第一、检查上次课布置的专题作业完成情况,查看完成的质量,并评讲学生的错题、疑题。

第二、询问学生这一周来在学校遇到的数学困难和学习进度,如果有困难就马上解决疑难问题。

第三、复习上次课的专题内容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做到温故而知新。

第四、新课内容,按照计划执行课程内容,梳理知识点,讲解基本的数学题型和一般的解题思路,引导分析讲解例题,练习授课内容典型题,每次练习时间不超过20分钟,学生在遇到问题和分析短路的时候要马上引导和提示。保障课程质量和效率。

第五、总结当堂课的知识内容和解题方法。

第六、专题训练,这是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所以我事先会精心挑选。比如在辅导时选出适合学生做的题型,同时在不同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适当增加一两道能力层次的题拓展思维。

3、定期检测

在学习中,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在每章题学习完后就做一次阶段性检测,并规定1小时20分钟完成120分的题,提高学生解题速度,逐步规范学生解答过程的书写以及数学文字表达。

第7篇

【关键词】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自主、合作、探究”;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442.6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118-02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传统的体育课的教学方式难以满足高中学生的全面体育需求,必须进行改革。

“主动才能求变”。传统的体育课教学方式注重教师教法,而忽视学生学法,无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化需求,老师往往以权威的地位来规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不仅易出现“身顺而心违”的不和谐现象,也易出现学生喜欢体育活动而不愿上体育课的奇特“厌学”现象。其次,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往往也因为内容繁多,而使得各项目的学习成了“蜻蜓点水、走马观花”,猴子掰玉米似的,掰一个而丢另一个,最后还是没有形成自己的特长体育项目,走上社会后仍然是无所适从。再次,老师的细致周到的讲解,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练习时间。这些都不利于“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等教育思想的贯彻,也难以满足学生 “运动、表现、交流、发展、情感体验等”需要。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倡导自主和注重学法的“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这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尝试实验研究。(以下简称尝试)

2、为了贯彻和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新的精神。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简称《标准》)具有以下新的特点:①强调“健康第一”。②突出教学内容的可选择性和教学评价的多样性。③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④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人人受益。⑤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倡导终生体育思想。⑥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意识。⑦追求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彰显个性和增强社会适应能力。让学生“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这一思想,是在“标准”这些新的精神的指引下产生的。

二、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在参阅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从我校2008级的高中二年级18个班中,随机抽出7个班共计357人作为实验组(样本含量50.1%),进行为期二年的对比实验。

1、“尝试”前的准备。

㈠对“尝试”进行可行性分析。

①素质教育的形势和新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给“尝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和理论依据。

②体育与健康课具有“娱乐性、实践性、开放性”,易于培养运动兴趣,养成运动习惯。

③高中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④高中体育与健康课没有“升学压力”,利于开展“尝试”实验。

㈡对“尝试”进行周密的整体设计,并搞好宣传发动,以便学生在“尝试”中活而不乱。

㈢对实验班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其明白“尝试”的目的和意义,以便能积极配合。

2、“尝试”的实验过程。

㈠自主选择,自由组合。

“自主选择带来主动学习”。让实验班学生从球类、韵律操、舞蹈、体操、武术及田径等项目中,任选一项作为自己“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主项目,并另选一个作为调节和补充的副项目,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集中精力去实践所选主项目,以便使学生就某一运动项目达到更高的技术水平,从而培养出体育兴趣和养成运动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进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自由组合促进和谐发展”,按选报主项目组成“兴趣小组”,既利于学生各取所需,也便于老师因材施教。提倡有能力的学生每学期换选一个副项目,要求所有学生每年换选一个副项目,这样两年下来,不仅主项目有“拿的出手”的一技之长,副项目也有两个“说的过去”。

㈡严密组织,明确分工。

各“兴趣小组”选出组长、场地器材长、学习委员、技术委员等,以便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建立职位轮换制度,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做一做“小领导”,以促使“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组长负责本组纪律和日常事务。场地器材长负责场地器材以及活动中的安全问题。学习委员负责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与老师沟通,同时也负责学习材料的收集和保管、学习过程的总结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各个项目都会有个别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由他们作为技术委员,协助老师做好本小组的专业技术指导。鼓励和引导每个成员努力去营造一个既利于独立思考,又便于积极交流的学习氛围,去创设一个人人都有责任感的集体,从而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各展其长、优势互补。

3、明确目标,自我管理。

“适宜的目标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满足学生个体差异的需要,让他们自己制定各自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同时大家也要共同制定出本小组必要的“规章制度”,以便能使各小组进行井然有序的自我管理。目标和计划的制定要从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的六级学习水平去考虑,目标要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和可实现性,以便能使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和愉悦的情感。另外,在制定学习计划时,也要把安全问题详细明确地写入其中。

“共同的兴趣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利于其“自我管理”。志同道合的人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人际关系容易和谐,遇到问题也便于沟通和易于达成共识,因此也就具有更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4、主动学习,及时指导。

老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自由发展的空间,并悉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帮助学生去“主动学习”,鼓励学生问老师、问同学,指导学生课下利用因特网等现代技术,去搜索和查找有关资料和知识。老师不必太注重学生学习结果,而应多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行为和学习的过程。课堂上老师要不断在各小组之间巡回指导,做必要的讲解和示范,但不要过多干涉学生的正常活动,既要对各小组进行宏观控制,又要依次做各小组的组织者、合作者、指导者。既要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又要充分利用各小组之间的“互动效应”,还要在学生遇到问题时,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便使“尝试”这一教学活动既能放的开,又能收的拢。

5、总结交流,展示评比。

每月组织一次全班性学习交流,老师对整个学习过程做阶段性总结,好的经验予以推广,大的进步予以表彰,不足之处予以指正。这不仅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和相互学习的环境,同时也是对学习成果的“检阅”及学习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展示学习成果的目的,一方面是鼓励先进和激发潜能,另一方面也是引入竞争和鞭策落后,再一方面还是查漏补缺和取长补短。没有参照也会让人失去前进的方向,没有鼓励就会使人懈怠,没有竞争就会使人缺乏进步的动力。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通过多次的专业技术考评和身体素质测试,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专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幅度和身体素质发展程度,从整体上看都明显大于对照班。

2 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自我意识、上课积极性以及学习的主动性明显高于对照班,实验班绝大多数学生表现出了明显的体育兴趣,基本消除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厌学”现象,这为终生体育奠定了基础。

3、通过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等,都明显强于对照班。

4、通过认真观察和进一步地深入研究我们发现:实验班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探究精神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都明显强于对照班。

5、通过问卷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实验班有更多的学生养成了运动的习惯(每周锻炼3次以上,且每次锻炼超过半个小时),实验班63.31%的学生养成了锻炼习惯,而对照班只有39.15%。

四、结论

1、“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不仅很好地贯彻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育思想;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厌学”现象,满足了学生求知、运动、表现、交流、发展、及情感体验等多种需要。

2、“尝试”在完成“丰富学生体育知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等”体育的传统任务方面效果较明显;在完成“愉悦学生情感、彰显学生个性、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养成运动习惯等”现代体育的新增任务方面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体育习惯方面效果更佳。学生体育习惯的养成,必将促进其“终生体育”的发展,也必将带动整个“社会体育”的发展,进而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教学模式,在很多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效果,应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及课外体育活动中推广,从而促进“全民健身”,进而为提高民族素质做出贡献。

五、建议

1、本文仅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了“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的实验尝试,旨在抛砖引玉,至于“尝试”在其他学科及其它学段是否适用和适用的程度等,有待于广大教师的验证。

2、期待“自主选择、自我管理、主动学习”这一开放型教学模式能得到广泛的重视和推广运用,以便使更多的学生迅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从而更好的服务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P]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M]

3、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 2002 2

第8篇

1.学习动机的因素

有高度数学焦虑的中职生往往具有较强的外部动机。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因为过于在意老师或同学对自己的评价致使焦虑程度过高,甚至有学生因为在课堂上回答不出老师的提问觉得无地自容;中职生过强的学习动机还表现为想要取得好的学习成绩。

2.数学观的因素

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学习仍然受“应试教育”余毒的影响。教师为了应付中职会考、3+2高职考试、成人高考等等,不得不把三年的课程内容用两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完成。于是乎,教师只能将本来就已经苍白的教学内容一带而过,将本应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课堂变成教师一味灌输的舞台,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发和培养变为令人生畏的推演和重复不断的形式化训练。

3.数学学习情境的因素

中职生数学焦虑的情境性因素主要来自于教师与家长的影响。有高度数学焦虑的学生常常是因为害怕教师所给予的消极评价和态度。另外,个别数学教师对中职生特别是学习后进生的智商和学习能力的否定、辅导时自觉不自觉所流露出的厌烦态度则更会增加学生的数学焦虑。

4.技能与能力的因素

中职生技能和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数学知识储备量较少、数学知识的的迁移能力较差。笔者发现,无论是低度焦虑学生还是高度焦虑学生,在反思自身焦虑的成因时都考虑到了“一听就懂,一做就错”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与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公式的掌握程度有关。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仅决定于学生对这个数学概念的记忆程度,而且取决于他对概念所具有特征的了解和对本质的把握,同时还与学生对本概念相关的知识体系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关。数学焦虑过高或过低的学生有时能记住某些概念、公式的表达式和适用条件,但不能把它们正确的应用于题目当中。

二、教学对策的提出

1.教师要注意情感的协调功能,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

积极良好的课堂气氛,需要老师的精心组织和主动创设。如果老师上课不积极创设,学生中可能出现一种消极的氛围,师生之间的消极情绪将互相影响,犹如流行病毒一样在传播,导致更多抵抗力不强的学生被感染。老师要成为良好课堂气氛的创设者和维护者,以积极的情感感染学生,尽可能多地产生师生之间的共鸣。

2.帮助学生制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

(1)对于有高度数学焦虑的中职学生,教师应该帮助其制订符合自身实际的、可实现的学习目标。制订学习目标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①全面分析,正确认识学生。帮助学生准确分析、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便明确学习的特点、发展的方向,发挥最佳才能。制订计划时,不能脱离学生的实际水平,目标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以通过学生的努力能达到为宜。

②安排好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常规学习时间和自由学习时间不能过分过多的限制学生,要给学生保留休息和娱乐的时间,以便给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留有余地。学生在自由学习时间内可做两件事:补课和提高。补课是为弥补自己学习上的缺欠;提高是指深入钻研,发展自己的学习优势或特长。学生应该对补课或提高的安排保有自主性,以便随时对自己的学习做出调整。

③注意效果,定期检查,及时调整。教师要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便对学生鼓励或督促。教师检查的内容一般是:计划中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是否基本按计划去做?学习效果如何?中职生大多缺乏学习的计划性,但一旦计划实现,其心情则是非常愉快的。因此,教师指导下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的制订可以激发高度焦虑学生学习的欲望,而其目标的实现更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有效降低数学焦虑程度。

(2)对于低度焦虑的学生,教师应帮助其树立易达成的学习目标。低度数学焦虑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宜过高、过远,必须按部就班,特别是在学生树立学习信心阶段,更应该制订学生稍作努力就能实现的目标,让低度焦虑的学生能够感受成功。

3.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1)对有高度数学焦虑的学生应重视其数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正面因素的强化和负面因素的弱化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定的体系,成为他们知识总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思考或引领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把所学概念与整个知识系统统一起来,加强各部分学习基础知识内部和相互之间的逻辑联系;注意揭示其变化的内在本质。并在平时就要十分重视和做好从已知到未知,新旧联系的迁移工作,使所学知识先成为小系统、后形成大结构,最后达到系统化的要求。

第9篇

学生的自主参与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如何调动学生全员、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呢?我认为应该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同时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一、课前搞好自主预习,为实现课堂的高效做准备

课前自主学习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课前预习,指学生在上课之前根据教师的提示或者自己的学习要求,预先设定将要学习的目标内容,制定学习计划,作好充分的学习准备等。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深度和达到的要求,可以根据个人的不同自学能力而有所不同。我的做法是布置学生撰写“预习提纲”,将重要的定义或概念画出来并重点进行解读和记忆,如果暂时不能理解就作为问题留下来,以备上课时有针对的听取老师的讲解。这样,课前预习之后,学生就会带着问题、带着自信和目标走进课堂,接下来的学习必然是轻松和高效的。

培养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分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我的方法是每天给学生留出课前预习的作业,刚开始利用每节课前五分钟作的时间在课上预习,提出简要的预习要求,教给他们简明的预习方法;等学生形成习惯并掌握方法之后就要求他们课余独自预习,做好“预习笔记”,将每次自主学习的内容、方法、收获和体会记下来,从而强化他们自主预习的能力和习惯。第二步是因材施教、分类指导,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形式和要求。对自学能力较强的,自学内容可以单元形式进行,给他们较大的空间,让学生尝试自己对自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培养这部分优秀学生成为课堂的小老师;对自学能力差一点的,注意降低要求,循序渐进,并尽量安排他们与自学能力强的同学结成合作小组,共同学习。

二、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实现教学的优质高效

1.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并鼓励学生勤思、多问,才能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充分体现自主性和合作性。

2.通过活动或游戏,激发学生自觉学习的积极性

新课程中许多知识是在“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中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完成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开展一些有趣的数学游戏。如:用扑克牌代替正负数,红色为正,黑色为负,两个学生一组,每人抽两张,谁的数大,谁就获胜;动手切橡皮泥找几何体的截面;测量旗杆的高度;用七巧板拼图;在布袋中摸球探索机会的大小等等。力求引导学生能在这些有趣的数学活动中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趣味和效率。 转贴于

3.联系生活实践,开展探究性学习

配合教学进度,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为学生设计一些“生活数学”的系列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去完成。如人教版新教材中,“轴对称变换”的概念是从剪纸这一实物模型引入的,我就从这一应用因素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动手实践,在课前预习时,要求他们一方面按教材要求剪纸,一方面观察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物品,使学生形成鲜明的感性印象;课堂上,先引导他们交流展示自己的折纸或剪纸作品,再结合生活中的实物,分析它们的相关特性,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使他们的大脑由平静状态转为积极思考,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探索。

4.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

(1)设置“阶梯式”习题。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台阶,选编的练习题力求少而精,练在点子上,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阶梯上获得成功。

(2)改造封闭题为开放题。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我们把常规的封闭题改为开放探索题,打破固定模式,让学生无法机械模仿,要求学生能多角度灵活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课后进行拓展延伸,强化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