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时间:2023-03-06 15:58:20

导语:在生物课堂教学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生物课堂教学论文

第1篇

关键词:生物化学;糖类;实验教学

生物化学的教学工作一般从糖类、蛋白质、核酸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开始讲授,随后再介绍这些生物大分子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同时,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不但使教学工作相对枯燥难懂,而且学生也不易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结构和重点内容。许多专家学者在课堂教学方法和理念上对生物化学的教学方面做了很多改革和创新[1-4],也有许多教学工作者在实验教学方面进行了探讨[5-7],为生物化学的教学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但如何将生物化学的部分实验合理的融入教学课堂,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恰当的融为一体,此类教改文献较少。本文以糖类教学过程为案例。

一构建糖类的知识结构体系

学习生物化学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有机化学》课程中关于糖类的章节,对重要的单糖、二糖及多糖并不陌生。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中的糖类讲授侧重点并不完全相同,后者的讲述要为糖代谢的章节做好铺垫,而糖代谢则是糖的化学的延伸。虽然课程设计上是先讲完糖类、蛋白质、脂类、核酸、酶等物质的结构和理化性质后,再讲述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代谢。但教师不能按照教材孤立糖的化学和糖代谢的关系。因此,围绕糖类一章要为糖代谢章节服务的思路,重新构建《生物化学》中糖类的知识体系,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在讲完糖的概念和分类后,由“最简单的糖是什么”的问题导入,通过介绍甘油醛过渡到同分异构的讲解,重点介绍D/L构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如果每延长一个碳,会增加多少同分异构体的同时,引出重要的单糖,如葡萄糖、核糖等。针对性的介绍单糖的化学性质,为糖代谢做铺垫。如葡萄糖半缩醛羟基上可发生酯化反应,形成葡萄糖的磷酸酯,而葡萄糖的磷酸酯是生物体内糖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在从α-D-葡萄糖如何形成糖苷键转变为学生所熟知的麦芽糖开始,讲述二糖及多糖,最后介绍多糖的化学性质。

二课堂教学中加入演示实验

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相结合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通过课堂演示实验可将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来,使学生产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这些化学现象背后的本质,从而产生认知冲突,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而在常规的教学过程中,往往理论和实验分离,教师普遍认为演示实验简单,培养不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从而忽视演示实验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然而,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在提高学生兴趣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糖的演示实验为例,课堂气氛明显活跃,学生对糖的一些化学性质比传统的讲授记忆更为深刻。如在讲糖类的还原作用方面,教师在上课前可提前准备好斐林试剂和本尼迪特试剂、葡萄糖溶液、果糖溶液、蔗糖溶液、麦芽糖溶液和淀粉溶液、试管、加热设备等。通过实验,向5支试管中加入菲林试剂,再分别加入上述五种糖溶液(10g/L),置沸水中加热数分钟,取出冷却后观察颜色变化[8]。这样可直观的观察不同的糖类颜色有何不同,让学生思考造成这种颜色差异的原因。引出还原糖和非还原糖的概念。即加深了概念的理解,又对糖官能团进行了直观的讲解。学生课堂反馈积极,可明显感觉到老师与学生间的沟通和互动是有效的。

三启发学生设计综合性试验

化学实验通常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然而本科生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到综合性实验,由于教师培养学生创造精神方面缺乏主动性,加上学生自身知识水平所限,综合性实验在实施方面存在诸多困难。综合性实验带有一定的综合应用性质或部分设计性任务。它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生物化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基础理论、实验技能以及各种检测手和实验方法,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方法、选用配套仪器设备、独立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最后写出比较完整的实验报告或学术论文[9]。为了进一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糖的化学,在演示实验的基础上,详细讲解糖的化学性质及这些化学性质和什么官能团相关后,尝试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加以完成。如还原糖因含有自由的醛基或酮基,在碱性条件下,还原糖可与黄色的3,5-二硝基水杨酸(DNS)共热,被氧化成糖酸和其他物质,3,5-二硝基水杨酸则被还原成棕红色的3-氨基-5-硝基水杨酸。棕红色的深浅和糖的含量成正比,用分光光度计在540nm波长下测定溶液的吸光度并查标准曲线,可求出样品中还原糖的含量。由此,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结合糖类的化学性质,思考并设计其它的测定还原糖的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中完成。不管实验方案是否可行,实验是否进行顺利,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这样的引导和启发不但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也使学生对糖的化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总结

以实验为导向,结合课堂教学的教学方法,不但使抽象的生物化学学习变得具象化,也容易引发学生兴趣,通过自己设计实验,增强学生成就感的同时,也锻炼培养了学生一定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作者:吴震洋 邱岚 李丽 单位:铜仁学院

参考文献

[1]宋威,郑玉娟.思维导图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价值[J].教育教学论坛.2014,(28):258-259.

[2]杨志伟,张玮玮,陈志玲,等.生物化学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J].生命的化学.2013,33(01):105-108.

[3]李科友,朱海兰.创新理念,培养能力—生物化学教学之体会[J].微生物学通报.2011,38(02):250-255.

[4]朱素琴,季本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微生物学通报.2010,37(08),1238-1242.

[5]舒乐新,苗戎,杨琳,等.改革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实验室科学.2013,16(05):53-55.

[6]程驰.生物化学综合设计性实验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24):242-244.

[7]史锋,周楠迪,田亚平.浅谈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在高校生物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1,(21):247-248.

第2篇

1.1列举生活实例

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特征是具体、形象、感性的成分居多,他们在学习之前已经接触了许多生物学现象,对生物学知识已存在一定的感性认识,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师需做好学情分析,针对具体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资源,精心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作为素材,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恰当地将其与教学内容建立联系,以此展开教学。通过列举生活实例导入新课,能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兴趣和学习动机,并为学生的学习指引方向。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激活原有的生活经验,明确学习目标,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生物学学习中。如以“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节为例,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图片,包括粮食、蔬菜、水果、鱼、肉、蛋、奶等例子,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让学生说说某一天三餐食用的食物,再引导他们思考:“我们一日三餐的食物都十分丰富,那么这些食物含有哪些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对人体有哪些重要作用呢?”由此导入新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立刻激发起来,迅速地进入新课学习中。

1.2提出生活问题

日常生活中蕴含了大量的生物学知识,教师导入课堂之后,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整合起来,创设生活情境,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引入生物学问题,把生物学知识和问题还原到生活原型、活动情境和矛盾冲突中,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在感知生活实例的基础上,学生进入生活情境,对与生物学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产生探究的兴趣,自主质疑思考,对问题的可能性进行猜想。例如,在学习“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生活素材资源,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生活情境,设置疑问:“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食物中有哪些食物分别富含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没吃早餐的同学,为什么上第四节课时常表现出脸色苍白、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等症状呢?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静脉注射葡萄糖液,为什么?小刚得了重感冒,几天吃不下食物,身体就会明显消瘦,原因是什么?有人说减肥的秘诀是少吃多运动,你认为呢?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要多吃一些奶、蛋、鱼、肉等食物呢?”这些贴近生活的普遍现象,让学生备感亲切、自然和有趣。创设这样的生活化问题情境,既激发了学生思维,又能有效地调动学生解决生活疑惑的积极性。

1.3进行探究活动

师生在生活情境中开展探究活动,能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在活动中做好课堂的组织管理,让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讨、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谈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观点,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作出激励性评价,并适时进行点拨、释惑与指导。学生在活动中丰富自己感性认识和生活体验的同时,也能增强交流与合作能力、实践与探究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提出与“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作用”相关的生活问题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探究活动。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参与其中,对资料信息进行阅读、分析和处理,认识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代表发言解释生活现象。活动中对学生理解的疑难处及时进行点拨释惑,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教材中安排“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的探究实验,制订实验方案,对食物(花生仁、核桃仁、黄豆、大米等)所含能量进行测定,直观地感受到食物中能量的存在。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实验探究,加深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形成科学的思维。

1.4构建知识体系

在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的梳理与归纳,对教材的重难点或一些关键性内容精讲深化,注重探究活动的理论总结升华,帮助学生理清知识脉络,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学生在关注感悟生活的基础上,将知识点弄清弄透,自主内化建构新知,扎实掌握生物学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如开展探究活动后,指导学生回归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结合重难点的讲解让学生知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都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并与学生共同归纳总结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各自的食物来源以及主要作用,使学生更好地构建生物学知识体系。

1.5知识学以致用

生物学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师需紧密联系实际加以拓展,善于指导学生把学到的生物学知识回归生活实践,用于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将所学知识与丰富的实践相结合,能促进学生“学”与“用”的有机结合,有利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能体会到生物学学习的乐趣和价值,逐步养成从生物学的角度真切地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掌握科学的生活方式,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此外,学生已学的生物学知识也在学以致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例如,在学习三大营养物质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日常膳食,收集有关食物营养方面的资料,为自己或家人制订合理的膳食计划,并给家长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在小组内交流;进行修改和完善后,根据自己设计的食谱,亲自在家中烹调,请家长品尝,给家长讲明所设计的食谱中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实践获得亲身体验,运用所学知识指导生活,在学以致用中更好地理解合理营养的基本要求,体会到营养物质对人们身体的重要性,并且增进了健康意识和关心长辈的情感。

2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建构主义理论强调要重视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认为学生是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主动的活动中建构自己的知识。新课程背景下,基于生活教育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根据上述生活化教学的操作程序,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笔者构建了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尝试对该模式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进行细化,初步形成一个较为具体可行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3结语

第3篇

(一)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教学

新世纪生物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其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将传统的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成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共同发展。那么,个性化教学无疑是比较理想的载体之一。

(二)学生成长需要个性化教学

一位学者曾说过:“什么叫科学家?科学家就是长不大的孩子,他永远存在那种好奇、那种进取心去探索问题。”可惜的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身上越发难以见到这种宝贵的品质。传统“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极大地压抑了学生个性空间的发展,障碍了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主观探究欲望,学生极其需要从掌握枯燥、封闭的学科知识延伸为培养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时展召唤个性化教学

生活在今天的每一个人都能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的态势,在学校教育阶段学的知识再多,也无法追赶上知识更新和知识激增的速度。因此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教育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已不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未来是复合型人才的社会,未来人应当具有创造性、个性及广泛的适应性。因此,教育必须提供更多的平等机会。这就是新的教育观念,要贯彻新的教育观念,就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个性化教学无疑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指导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确保提出问题的科学性

教师要给学生提问的时间,通过设疑形成“问题”的空间,促进学生为问题而思、为问题而学。当然,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一定很深刻,但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有研究的价值,为避免学生在开展探究性学习时选题过大,问题不明确、过于抽象或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教师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学生指导,确保探究活动的有效开展。

1.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关注日常生活,应是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尚未认识和解决的与生物科学相关的问题。

如:探究保幼激素和蜕皮激素对家蚕发育的影响,探究酒精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探究人体皮肤的屏障作用等。

2.要求学生对教材中规定的探究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

新出版的人教教科书,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探究活动类型。如:探究、调查、课外实践、实践活动、课外制作、模型建构等,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问题意识。

(二)积极指导学生大胆而科学地假设

恩格斯曾说过:“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设。”那么我们在开展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如何指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科学的假设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关键,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活动的进程。学生作出的假设应当是学生个体根据自身的认知能力或集体的智慧针对问题提出的一种答案,是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后的一种科学猜想,是用来解释观察到的现象和疑问。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应当告诉学生科学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作用,并积极地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提供相关资料或让学生自主地搜集资料,在生活经验和自身认知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多维的、科学的猜测,并鼓励学生在集体交流和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科学的假设。

三、结语

第4篇

教学目标是课堂之统帅、课堂之号令。目标落实了,才是有效、高效课堂。而准确分析学情,是准确定位目标的关键。课前准备要明了学生的知识水平,迎合学生的喜好,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心中时时装着学生。不仅眼中要有教材,更要目中有学生。

生物高效课堂不是课堂上教的知识越多越好的课堂,老师不能无视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情况,主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满堂灌,老师讲了一些“正确而无效的知识”,那就是教学污染,老师讲得越多,课堂污染也就越大。应该说,学生有没有积极地参与或发展是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要以学的效率代替教的效率,以学的多少代替教的多少。

就具体一堂课而言,教学目标应该清晰界定,并且以三到五个为宜,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我追求教学目标的单一、明确,重点突出,不拖泥带水。以目标为主宰,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和详略地处理,舍得割爱。”

教学目标事实上不是全班的目标,而是全班每个学生个体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的目标,有效目标只能是每一个个体的有效目标,教学目标必须要有个体意义。“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来确定目标,实施有效教学,最好将个体学生的学习清单、目标列出来,在思考教学时明确这一点,在课堂教学时确保这一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计,使得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模式

1.发展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是学生的学习,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是否高效课堂,要看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全体学生有没有都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作为主持人的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的时间,而老师讲了多少6时间。

作为生物高效课堂,还必须有学生发问的声音;必须有学生讨论的声音;必须有学生思想的声音;必须有学生研究的声音;必须有学生合作的声音和必须有学生互助的声音。

2.多制造几个兴奋点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流程。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思想情感交流以及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始终不断地进行着。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制造兴奋点,激发学生兴趣,碰撞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等。

3.课堂要注重留白,为质疑预置时间与空间学贵有疑。真正高效的课堂教学应是学生问、学生答或教师帮助、引导答,老师应把问答的权利还给学生。

生物新课标也指出,要实现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探究知识的习惯,使他们能具有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主动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等。

所以,讲得多不算是本事,讲得少也不算是本事。如何在课堂中预留时间和空间给学生,启发、培养、激励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掌握更多的知识才算是有本事。

通过学生的质疑,从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课堂不断生成新的内容。越空白,越有可能性!

老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本“质疑本”,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带着疑问听课。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相互解答对方的疑问,老师只在一边给予指点。在课堂上,预留出五六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给学生提问、质疑,让学生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悟、疑难困惑和新思想提出来,当堂与同学、老师探讨、交流。课后,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兴趣

在“质疑本”上完成“听课后记”,鼓励学生继续提出新问题,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精神继续延伸。

三、结语

第5篇

“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为主的,不同于传统的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主的“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要求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的能力。但在目前的生物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比较注重设置高质量的问题或问题串驱动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而忽视如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现在的课堂一般是教师问得精彩,学生讨论得热烈,圆满地解决了教师提出的问题。其实,教师都明白“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的提出是科学的起点,是知识的生长点,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开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能促进学生知识的生成与建构,是培养学生核心科学素养重要内容。“问题解决型”课堂教学形成的原因在于教师不了解问题产生的途径,不清楚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构成要素,从而影响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策略的选择,因而难以开展“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

1 问题产生的途径

1.1 解释自然现象过程中与已有认知图式的矛盾

用已有的认知图式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是思维与现实的碰撞,容易产生问题的火花。例如,由于细胞在高渗环境中失水,在低渗环境中吸水,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水分子通过细胞膜是自由扩散的。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磷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而水分子与脂质不溶,理应很难通过脂溶性的磷脂双分子层,这就造成了已有的认知图式(脂双层的细胞膜骨架)难以解释自然现象(水分子易于通过细胞膜)。于是,问题产生了:“水分子究竟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这才有了阿格雷对水通道蛋白的发现。在用已有认知图式解释自然现象的过程中,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理性分析的思维、实事求是的态度,敢于质疑已有观点,否则问题会被忽视。

1.2 对自然现象与实验实践现象的“寻根问底”

很多科学发现都源于对自然现象的“寻根问底”。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探索往往会从三个层面上提出问题:① “是什么”,这是对生物学现象的描述,用来阐明一个生物学事实或描述一个实验结果;② “怎么样”,这是实验操作阶段,通过人为的改变实验条件,预期或证实生物学现象;③ “为什么”,是生物学原理的探索阶段,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科学家通常通过提出假设来解释生物学现象,然后用实验论证解释的正确与否。

例如在“生长素发现”中,科学家通过“什么是向光性”“单侧光怎样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单侧光为什么会引起植物向光弯曲生长”3个问题阐明了植物的向光性及其原理。然后再进一步通过“生长素是什么”“生长素是怎样促进植物生长的”“为什么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探索了生长素的作用机理。由此可以看出,“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3个问题在探索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往复循环,推动科学研究不断逼近生命本质。

1.3 从科研文献资料中获取

1.3.1 科研文献资料中陈述的问题

在科研文献资料中遗留着大量未解决的问题。因此,通过阅读前人的研究,可以知道很多未知的东西。例如艾弗里研究了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活体转化实验,提出了格里菲思未解决的问题――转化因子是什么。生物学文献资料中存在着大量的理论模型与假说,这些往往是问题的来源。

1.3.2 对科研文献资料的归纳和分析

通过对科研文献资料进行列表分析、知识框架图的构建等,可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如在学习了“自由组合定律”后,分析孟德尔的假设,学生知道,孟德尔阐述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互不干扰、独立分配时的遗传现象,即意味着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w上,且两对等位基因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据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列表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各种关系时的遗传情况,从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表1)。

1.3.3 对科研文献资料的质疑

科学问题来自于怀疑精神。对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观点的质疑推动着科学不断地在纠错中成长完善。如在对“遗传物质是什么”的探索过程中,在20世纪20年代,基于人们对蛋白质的认识水平,人们认为:蛋白质是遗传物质。到了30年代,开始有少数科学家对此表示怀疑,认为DNA是遗传物质。于是,科学家开始寻找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4 来自于人际间的知识交流

科学问题可以在人际间的知识交流中产生。通过交流,会不断地受到启发,从而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科学家在研究了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方式后,同样可以受到启发产生问题:“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在性染色体上,会出现什么样的遗传现象?”

1.5 来自于社会、生活的需求

科学的发现与研究离不开社会的需要,知识是在解决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中产生与生长的。例如屠呦呦对疟疾的研究;对酶的研究最初也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法国葡萄酒变酸的问题。

2 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因素

2.1 学生的动力因素

兴趣和求知欲是学习的心理动机,支配着学生不断提出问题、探索新知、探索真理。高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发展大致有四个层面:

① 直觉兴趣,他们对呈现出来的生命现象或生物学实验现象(包括演示实验、模拟实验)充满好奇;

② 操作兴趣,他们会对观察到的生命现象动手操作,用以验证或探究,大部分学生一上实验课就情绪高涨;

③ 因果认识的兴趣,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实验操作,而倾向于对生命现象原因或机理的探索,渴望理解生命本质;

④ 概括认识的兴趣,受个别生命现象的因果联系的启发,去探索其他的生命现象,总结归纳包容性更大的一般性规律。

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学生兴趣发展的层次来设计教学。首先,教师要从从学生的直接兴趣入手,从认识生命现象本身的兴趣开始,创设真实的生物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动手操作来体验生物学现象的形成过程,即调动学生的操作兴趣,?T导学生产生探究生命现象形成原因的欲望,也就是因果认识的兴趣;最终,使学生在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驱使下,能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探求问题的解决。

2.2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构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技能与思维策略三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是“提出问题”的前提。这里的知识结构包括学生已掌握的生物学知识(包括生物学概念、原理、生物学实验知识、生产生活实践知识等)与其他的学科知识。问题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与生命现象之间的矛盾,驱动着学生由已知知识向未知知识的探究。丰富的知识能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生命现象,有利于问题的提出。例如“水通道蛋白”的发现中,如果学生利用化学学科相关的知识,分析水分子进出细胞膜的生命现象,就能提出“水分子是如何通过细胞膜”的问题。

认知技能包括观察技能、实验操作技能。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生命本质的探索离不开实验与观察。因此,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实验观察是提出问题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一种途径。观察和实验技能是最基本的认知技能。

思维策略是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思维方法,可促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具体的生物学情境,检索并提取已有的知识结构,选择一定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例如,学生在学完以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内的遗传信息的传递后,通过列表分析,选择类比的思维,提出“在以R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体内遗传信息是如何传递”的问题(表2)。

2.3 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学源于生产、生活实践,又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这要求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只有这样,学生才具有使命感、社会责任感,才会关注社会生活中的生活学问题。只有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生才会实事求是,勇于质疑。通过关注困挠人类的疟疾,才有了青蒿素的发现与提取;关注“恶苗病”,才有了赤霉素的发现。

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能通过学习活动中培养起来的。因此,教师的课堂组织策略、教学设计、教学策略的选择,及对学生所提问题的评价等都会影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发展。具体关系总结如图1所示。

3 构建“问题提出型”课堂教学的策略

3.1 创设和谐教学氛围,精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

美国心理学家罗克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的组织策略上,教师必须要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敢于展现自我。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好奇心才会被点燃。例如将双缩脲试剂放入蛋白质溶液中呈现紫色,学生会好奇:为什么会呈现紫色?

3.2 强调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提问动机

通过对科学家“提出问题”的历史事件进行教学编辑,让学生了解科学发现始于问题,问题的提出促成了知识的生成与建构,从而使学生树立问题意识,明确提出问题的重要性。例如,科学家在利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后,美国学者库兰特对RNA病毒的遗传物质产生了疑问,最终利用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证明了在RNA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的论点。又如科学家在揭示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后,切赫和奥特曼产生了疑问:“是不是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最终通过实验完善了对酶的化学本质的定义。

3.3 关注知识结构的开放性,促使学生问题的生成

“提出问题”的能力与知识结构的合理建构有关。教师习惯于向学生展示封闭式的知识结构体系,这不利于学生问题的生成。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将知识系统化和概括化,特别应指导学生建构起有序而开放的知识结构,促使学生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了“生物体中的遗传信息流,克里克归纳出了中心法则,并对其进行了补充”这些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完善知识结构,如在中心法则的基础上,补充DNA、RNA、蛋白质等的功能,并借鉴克里克对中心法则的补充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① DNA和RNA均能复制,蛋白质在某些情况下能不能复制?② 蛋白质能调控DNA的复制、RNA的转录和翻译,那么RNA能否调控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与翻译?③ 有些蛋白质和RNA能作为催化剂,有些DNA是否也能起催化作用?这样从而建立起开放型的中心法则的知识结构(图2)。

3.4 注重思维方法的教学,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有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强烈的提问动机与有序开放的知识结构后,学生可能仍然提不出问题,仍然无法从已知走向未知,究其原因是没有掌握“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渗透“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是极其重要的。“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有很多:逆向思维法、类比联想法、追因索果法、条件改变法、比较归纳法等等。下面就在“提出问题”过程中最普遍的重要思维方法作简单介绍。

3.4.1 逆向思维法

从生物学问题的相反方面进行思考与探索,从而提出问题的一种质疑方法。例如孟德尔研究“分离定律”,研究的是“颗粒遗传”,提出了体细胞中存在的两个等位基因是各自独立、互不混杂的。学完“分离定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解释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红花与白花杂交,其后代开出粉红色的花。从而诱导学生从分离定律的对立面思考,进而提出问题:如果这对等位基因是相互作用的,可不可以解释这种遗传现象?

3.4.2 类比联想法

通过类比联想也是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它是根据两种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性,作出相似的假设。例如受“植物是由细胞构成”的启发提出“动物是不是也由细胞构成”的问题;根据噬菌体(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提出“烟草花叶病毒(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不是RNA”的问题。

3.4.3 追因索果法

教师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对生命现象进行“是什么”“怎么样”和“为什么”的提问,从而不断促进学生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使学生不断生成和建构认知结构。例如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中,科学家是紧紧围绕着以下问题展开研究的: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物质是什么,从哪里来?如果没有光,植物的生长将会怎么样?为什么植物的生长需要光照?……

3.5 合理评价,激励学生提出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教师需要“善待”学生提出的问题,应该对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及时给以肯定,强化他们的提问动机。评价问题的三个标准:① 问题提出的知识结构的综合性(单一知识、单一学科知识?多学科知识?);② 问题的深刻性(属于感知水平?操作水平?指向生命机理?知识或技能应用水平?);③ 问题表述的明确性与具体性。当然,学生提出问题时采用的思维方法也可以用于评价问题的价值。再让学生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自评、他评等,使学生学会提出“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

4 总结

第6篇

一、“5创”方法夯基础

为优化中学生物教学,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广东省通过“5创”方法,夯实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的基础。

创建群众性学会。2014年7月,经过多年的精心筹备和探索实践,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教育学会的悉心关怀和全省各级教研员、中学生物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委员会采取“省中生会-市中生会-县中生会-校中生会”和“省教研室-市教研室-县教研室-校教研室”两线结合四级联动的方式开展活动。

创设学术性标准。为有效促进全省中学生物教学,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经过理论论证和实践研究,研制了学术评审标准,主要包括《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论文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奖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秀科组评审标准》《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课例评审标准》等。

创制指导性文件。在创设学术性标准的同时,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还创制了《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普通高中生物教学指导意见(2012年版)》《广东省初中生物学科学业考试大纲(2006-2016年)》等相关指导文件,为全省中学生物教学的改革发展提供了明确指导。

创造多样性途径。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每年定期组织开展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设计与教学论文评选活动、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研讨会、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秀科组评选活动、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会议和活动,为全省中学生物教师能力的提升搭建了平台。

创作示范性成果。在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的引领下,具有较强示范性的学术成果和教学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成果精品》《广东省中学生物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报告》《广东省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中优化课堂教学活动》等研究与实践等学术著作,以及“探究性教学”“问题导学法”“生物实验教学”“教师实验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导学、高效课堂”“特级教师、特色课堂”等一系列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优质课例。

二、“2促”核心保关键

广东教育学会中学生物教学专业委员会在“5创”的基础上,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课例建设,为提高中学生物教学质量提供了关键的引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立基于“5创”,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得到了保障,高层次人才资源库建设已初见成效。通过开展“博士论坛”,为教师搭建交流经验的平台,促进一批博士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开展多样性学术活动,为教师搭建锻炼自我的平台,助推教师踏上“高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专业高阶;通过开展“教学质量奖”评选活动,为教师提供展现风采的平台,引导教师迈进“特级教师”“南粤优秀教师”等名师殿堂。

促进教学课例建设。得益于“5创”,广东省中学生物教学课例建设得到了提升和完善,一批优秀的教学课例推动了中学生物课堂的教学改革。深圳市、佛山市、东莞市、珠海市、揭阳市、清远市等地优秀教师的优质教学课例被应用在全省各地,乃至多个省的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影响广东、辐射全国,得到了较好的反响和评价。

第7篇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与和谐教育目标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立足龙岗生物教学实际,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研究,加强教学实施指导,以人为本,以服务为宗旨,促进龙岗教育均衡发展、和谐发展,为提高我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作出应有贡献。

二、工作思路

1.聚焦课堂,服务教学。积极围绕“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 开展教学调研、课改实践、教学研训、质量监控等教研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以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3、以龙岗教研网为平台,做好资源整合工作,尝试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提高教研实效。

4.立足校本,研训一体。深入学校教研组,指导科组建设和校本教研,督促课改实验,逐步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务实高效的学校教研机制。

5. 创设平台,促进发展。配合区教研室的统一部署,积极创新和充分利各种激励手段,搭建丰富多彩的发展平台,为教师提供充分展示自我,发展自我的机会。

三、工作重点

(一)聚焦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1、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力倡导和推行启发式教学,加强课堂教学质效研究。要以促进每个学生素质发展为目标,着力解决学生主动乐学和学习习惯养成的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2、努力探索高中生物课堂的新教法。充分发挥学科中心组成员和青年骨干教师的作用,推出自己的名师开展示范观摩课,着力培养我区生物学科的名师,形成生物学科课型的教学模式或教学方法。

3、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和方法。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充分利用其导向性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

4、积极开展主题式或专题式教研活动。从课堂教学实际中发现研究主题,形成课堂教学的研究专题,逐步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设教师发展平台,分层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努力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举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以此为契机促进青年专业进步;对青年教师进行跟踪辅导,特别是对教龄1-4年的青年教师,制订详尽的成长方案和发展计划,使优秀的青年教师能脱颖而出,尽快成为教学业务中的骨干。

2、配合教研室工作,推进学科名师建设。指导各级各类名师及培养对象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教科研能力,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尽快出成绩、出成果。指导各级各类名师通过龙岗教研网个人的教案、课例、课件、教育教学论文等,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

(三)完善教学调研机制,确保教学质量。

1、常态教学调研。在学期中间除了教研室统一组织的集体教学调研外,不定期开展由生物学科中心组成员参与的“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调研。

2、跟踪式教学调研。拟将布吉中学和布吉高中作为跟踪式调研对象,参与校本教研和集体备课,并选择各学校的2—3位老师进行跟踪研修。

(四)加强高考研究,提高高考成绩

组织高三生物学科教师对2007年广东高考试题及高考考纲、考试说明等进行认真分析,做好年高考复习备考的指导和教研工作,力争年高考取得更好成绩。

(五) 以龙岗教研网为平台,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教学活动

第8篇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年1-6班生物科教学工作,兼任初二年段年段长。能认真做好各项教学常规工作,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完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总结如下:

一、教学工作方面

1、注重组织教学工作,重视师生互动,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提高

组织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初二年学生的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两极分化开始,独立意识增强,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是人一生中的关键转折时期。针对这种情况,我能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灵活运用软硬兼施、赏识教育等策略,让大部分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针对义务教育各班均有好中差三类学生的实际,能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抓好优等生的培优和后进生的扶差工作,做到有跟踪有反馈,使优生更优,差生不差,以此来促进中等生的学习,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所任教的班级在晋江市、校级统考中,无论是A率、C率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2、踊跃参加继续教育、教学研究、校优质课公开教学活动和指导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并做好同伴互助工作

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参加晋江市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研修班网上培训,建立网上博客,进行理论研修课程的学习、讨论交流、撰写成长博客以及提交课程作业等,并通过考核评定为“合格”。作为晋江市生物校际组成员、晋江市课改实验中学生物科学科指导组成员,能积极作好学科指导和教学研究工作。撰写教学论文《浅议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发表在《泉州教研通讯》2007年第17期(生物版)。2007年11月6日第3节提供C=4实验课《探究骨的成分和特性》,参加校优质课公开教学活动,得到同行的肯定。2007年12月还被评为2007年度“晋江市教坛新秀”。在2007年12月校第六届科技文化艺术节“叶脉书签制作”比赛中指导学生获奖,其中二等奖3名、三等奖2名。认真做好传帮带,指导蔡金聪等老师的教育教学工作。

二、年段长工作方面

1、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打造团结协作的年段教师队伍,构建和谐年段

营造良好的学风,离不开良好的教风作表率。年段从初一年开始,就要求全体教师要珍惜缘份,树立“我的课堂我负责”的理念,再由年段长协调班主任,班主任协调科任老师,形成合力,抓好年段的各项工作。相对于其他年段而言,初二年是学生较易出现两极分化的时期,管理难度较大。一学期来,年段工作虽不是风平浪静,但遇事均能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并及时处理。针对本段年轻教师多这一特点,努力引导他们在做中学,在日常教育教学的历练中不断成长,年段教师的凝聚力不断增强,本段教师团队还在校庆祝2007年第23个教师节登山比赛中荣获第一名。

2、树立“有进步就是成功”的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防止溜生

倡导“赏识教育”,对学生的学习以鼓励为主。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不但表扬年段前列的同学,还特别注意表扬年段学习进步前列的同学。对于家庭情况较差,可能辍学的学生,能及时协同班主任深入学生家庭,了解情况,本学期至今已成功动员溜生3人返校。目前年段的巩生率仍位居学校前列。

3、坚持年段周集会制度,违纪学生思想汇报制度等,积极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促使年段风正气顺

通过年段每周五的周集会制度,每周五前违纪学生思想汇报制度等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 随着学校“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的深入开展,敬廉崇洁的风气在本段已逐步形成。在校纪念“一二.九”运动暨“廉洁文化进校园”歌咏比赛中,C=2、C=6、C=1分别荣获第3、5、7名的好成绩。全段师生还积极参加校“廉洁文化进校园”宣传栏的作品征集和事迹材料的提供,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先进分子,如不计报酬经常主动给学生补课的李一萍老师等师生典型。

4、确定初二年阶段重点:生地两科,先达双A;基础三科,要比总分。引导学生往既定的目标前进

第9篇

关键词 高中生物复习 核心概念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志码 B 

现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指出:“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生物学核心概念是位于生物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对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生物学科图景,是生物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并能展现生物学科的逻辑结构;同时,它还具有高度的统领性、包摄性以及引领性,能够反映核心问题。教师围绕高中生物复习中的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能使学生少走弯路,少绕圈子,直达问题的主干及核心;围绕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还可把孤立、零乱的知识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地进行整合,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构建,从而达到高三一轮复习有效、高效的课堂教学。 

1 核心概念的界定 

在高中生物复习中,教师经常会对一些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比如对一般概念、重要概念以及核心概念的把握不准确,定位不精准,这些都会影响一轮复习的有效备考。因此,如何对教材核心概念进行界定,而不是简单通过感性印象对其甄别,显得尤为重要。美国课程专家埃里克森认为:“核心概念是指居于学科中心,具有超越课堂之外的持久价值和迁移价值的关键性概念、原理或方法。这些核心概念具有广阔的解释空间,源于学科中各种概念、原理、理论和解释体系,为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深入的角度,还为学科之间提供了联系。”国内课程专家刘恩山教授也指出:“核心概念是基于整个课程标准某个主题的知识框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和概念体系的结构。”基于学者们的观点,生物学教材中的核心概念是能够反映该教材核心问题,统领包摄教材章节中的基本概念、事实、原理及规律,是构建整个生物学教材的基本骨架,并且能经得起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例如,在复习《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中“细胞工程”这一专题时,笔者通过罗列比较一般概念、重要概念,从而界定出该专题中具有统领和包摄作用的“核心概念”。在“细胞工程”专题中,一般概念有16个,分别是细胞工程、脱分化、微型繁殖、胚状体、外植体、细胞贴壁生长、接触抑制、原代培养、传代培养、原生质体、合成培养基、愈伤组织、生物反应器、细胞株、细胞系、克隆。而重要概念有7个,分别是细胞全能性、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动物细胞培养、核移植、动物细胞融合、单克隆抗体。而通过比对、分析和界定后,发现该专题中的核心概念其实只有3个,是细胞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单克隆抗体。正是这三个核心概念,很好地诠释了整个细胞工程的核心内容和知识所在。比如一般概念中的脱分化、微型繁殖、胚状体、外植体、原代培养、传代培养、愈伤组织、细胞株、细胞系都是围绕细胞全能性这一核心概念进行阐述。这样,通过比较对比,学生就能够对这一专题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了。 

2 核心概念教学 

2.1 运用概念图,整合新的核心概念 

概念图是由概念节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特征,概念节点是表示某一命题或知识领域的各概念,连线表示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在高中生物复习当中,教师通过运用概念图进行教学,能清晰有效地呈现教材内容,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迁移和联系,进行有效的复习备考;同时,也有利于理清相近概念的层级关系和逻辑关系,便于学生对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整合,培养学生对知识迁移、归纳的能力和兴趣。例如,在复习“植物组织培养”时,教师以必修部分的概念和原理为前提,利用概念图呈现核心概念和相关概念的联系,在学生唤醒原有知识的基础,促进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图1)。 

2.2 设计“问题串”,引导学生对核心概念的学习 

所谓“问题串”,就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将要产生或可能产生的困惑,将教材知识转换为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的一连串问题。在高考生物复习时,教师可以围绕核心概念精心设计一组具有针对性、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去发现、探索的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热情和动力。如,在讲授“单克隆抗体”这一概念时,教师运用一组“问题串”(图2)进行巧妙设问,使得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更加深刻,不易忘记。 

2.3 演示认知过程,学概念 

在高考生物复习中,有许多概念是纯理论性的,内容很抽象,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久而久之就会有挫败感,产生厌学的情绪。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转换教学方式,把抽象的问题通过演示知识过程来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生物学核心概念。 

以“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节内容中为例,“动作电位”这一核心概念并不是很好理解。教师倘若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看教材,读概念“由相对静止变为显著活跃的电位变化过程”,则显得抽象不易理解。那么,如何通过形象生动的具体指标来展示“动作电位”,从而让学生掌握一些列的静息电位、电位差、电荷移动、局部电流等相关概念呢?教师可以利用图解(图3)逐一演示,并加以说明,使学生有逐步认知的过程。 

首先,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即相对静止时,膜上有一个“内负外正”的电势差,这电势差的形成是由靠能量来维持,而维系这一电势差的能量主要依靠膜上的3个结构。 

第一个结构是“Na-K离子泵”,它是由蛋白质构成,在消耗一个ATP分子的情况下,能够向膜外泵出3个Na+,向膜内泵入2个K+。这样一个过程已经使得膜外的阳离子偏多。第二个结构称为“K+通道”,通过前面第一个过程,膜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于是膜内外之间形成一个浓度差,使得膜内有一个向外扩散K+的趋势。在静息状态下,膜上仅有K+这个通道会打开,不断向外运输K+。通过上述两个结构,膜外的阳离子越聚越多,导致的结果就形成了一个“内负外正”的状态,这就是“静息电位”。第三个要介绍的是“Na+通道”。前面由于“Na-K离子泵”的作用,膜外的Na+浓度很高,当受到某一刺激时,Na+通道会迅速打开,在短时间内膜外的Na+会迅速向膜内回流,而回流的结果就使得膜内外的电势差瞬间发生改变,在一个非常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一个“内正外负”的状态,这就是“动作电位”。利用以上图解,学生对于电位的形成机制及概念的相应内涵与要点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也就达到了对“动作电位”这一核心概念深入理解的目的。 可见,演示认知是学概念的一个重要策略,也是学习教材内容,掌握学科知识的必要能力。通过演示知识呈现过程,使得许多抽象的概念知识形象易懂,从而提高高考生物复习的有效性。 

2.4 利用生物科学史,构建核心概念 

全国新课标卷Ⅰ相对广东卷而言,更注重生物科学史的考查。利用科学史促进高中生物核心概念建构,也是高中生物复习当中的一个重要策略。以科学发展史为材料,让学生重走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体会概念的建构过程,加深对核心概念的理解。 

例如,“DNA是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此前,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科学家接下来又发现:染色的成分是蛋白质和DNA,而染色体在遗传上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因此,探究遗传物质的本质无疑就落在蛋白质和DNA上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一开始就有人认为是蛋白质,他们的理由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氨基酸多种多样的排列可能蕴含遗传信息,因而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但又有不少人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挑战这一观点的有以下几个经典实验:1928年,格里菲思利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了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得出了“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的结论,但是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格里菲斯却未能搞清楚。紧接着,1940年艾弗里为了搞清楚什么是“转化因子”,以肺炎双球菌作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体外转化实验。他设法把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相互分离,分别单独和R型细菌进行培养,结果发现,只有添加了S型细菌DNA成分的培养基上,部分R型会转化为S型细菌,并且这种转化后的S型细菌可以进行增殖,于是艾弗里得出了“转化因子是DNA,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这一结论。遗憾的是,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于是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以“T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有说服力的实验:“首先分别利用35S、32P标记的细菌培养噬菌体进行同位素标记,然后将带标记元素的噬菌体与大肠杆菌进行混合培养,观察同位素的去向。”如此,巧妙地把蛋白质和DNA区分开,直接、单独地观察DNA和蛋白质的作用,从而进一步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教师通过讲解“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这一生物科学史,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科学探究是要经历了“发现问题—作出假设—实验验证—得出结论”的过程,从而形成质疑与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同时,通过对发现史进行梳理,“DNA是遗传物质”这一核心概念也得到了构建。 

3 小结 

总之,高中生物复习教学关键在于核心概念的构建,针对不同的概念类型和教学内容,有选择地运用概念图、设计问题串、演示认知过程和利用生物科学史等策略进行核心概念的重构,是提高高中生物复习的重要策略。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生梳理、归纳知识的能力,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内化相关概念,从而提高概念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本文由wWW.dyLw.NeT提供,第一论 文 网专业教育教学论文和以及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

[2] 兰英,译.埃里克森.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3] 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法[J].生物学通报,2010,45(7):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