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事业单位考核总结

时间:2023-03-06 15:58:33

导语:在事业单位考核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事业单位考核总结

第1篇

撰写人:___________

期:___________

2021年2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个人总结

本年度工作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

一、教学情况

今年高一的生物教学工作。能够严格按照新课程标准展开教学工作。认真完成学校的各项教学要求,教学成绩和学生满意率均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工作中,面向全体学生,能够利用身边的课程资源用教材教,使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具备应有的能力。

第一,通过开展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指导正确消费,用所学知识观察周围事物,体验运用知识的乐趣。

第二,制作修改了每一课时的ppt,增大信息量,以便于学生把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

第三,认真备课,钻研考纲,为减轻学生负担,做好个性化笔记,以备复习时使用。第四,坚持尊重和关心学生,用专业知识帮助他们解答课内外学习和生活疑惑。

二、科研情况

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坚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方面进展有四

第一,备课做到常教常新。无论教材的___和课件的制作都重新梳理,使之更适合这___届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二,继续挖掘身边的课程资源。整个教学过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看似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活灵活现,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学习积极性较高。

第三,面向全体学生。开学初绪论课便向学生做出保证:没有特殊情况,课堂上微笑到期末。实践证明,坚持这个得到学生热烈掌声的倡议,对提高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成绩都很有帮助。

第四,撰写教学随笔、论文和教学反思等共___篇,如:《浅谈教师素质中的“四气”》、《开拓教学新思路追求“四主”创高效》、《挖掘潜力活化教材不断充实校本课程》、《观念决定行动——感悟中美“灰姑娘的故事”教学区别》、《诺贝尔医学奖简介》等,都真实反映了一年来的教学感悟和新思考,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一名一线生物教师,能够立足于本职尽心尽力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高理论水平,以便用理论指导实践。随时把教学科研成果发表资源共享。除人教网发表外,在个人网易博客和新浪博客发表。两个博客浏览量总计___万有余,在为生物教学的资源共享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2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考核

在事业单位改革的各个方面和环节中,如何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是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也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着眼于事业单位绩效评估问题的研究对提高事业单位的效率,进而推动事业单位改革有着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绩效评估现状

我国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制度是根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暂行规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的原则是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与国家公务员考核只坚持客观公正原则略有不同。对注重实绩原则的强调,是由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特点及事业单位工作的内在要求决定的。

在考核的内容上,以德、能、勤、绩为主,根据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以及具体考核对象的特点,有针对性、有侧重地确定考核内容。比如,对于科、教、文、卫等不同类型的事业单位,德、能、勤、绩的具体含义就各不相同。

在考核额标准上,根据《暂行规定》,“考核标准应以岗位责任和年度工作任务为基本依据,该标准在政府人事部门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因此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不同专业和不同职务、不同技术层次的工作人员在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方面应有不同的要求。

在考核的等级上,根据《暂行规定》第六条,“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 并且增加了实行“告诫”的规定。

事业单位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1、考核内容笼统

在我国事业单位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考核内容基本上由“德、能、勤、绩、廉”涵盖,但非常笼统,缺乏具体的考核要素,使考核者很难客观、准确地把握标准。

2、考核方法单一

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几乎没有系统的考核方法和比较完备的考核工具。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最典型的方法就是年度总结法或述职,这种方法就是被考核者利用书面的形式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及评价,然后由主管领导评定等级。

3、考核周期不合理

我国事业单位的人员绩效考核一般采取的是年度考核。这种周期一方面无法准确的评估个人绩效,另一方面不能很好的激励员工工作。

4、考核结果与其他环节的衔接

考核结果不能与培训、薪酬奖励、招聘、晋升等挂钩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如果结果没有得到应用,员工不会在乎考核结果,考核最终将流于形式。

提高绩效考核的思路

以事业单位总体发展目标和职工岗位职责为主,突出实绩为主,科学设定指标体系和考核内容,提高考核的效度。

确立绩效管理理念,过程管理与目标管理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提高考核的可信度。

建立严格的绩效奖惩制度和干部诫勉制度,把考核结果充分应用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中,深入持久地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功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使绩效管理目标的全面实现。

提高绩效考核的措施

做好考核前的基础工作。把事业单位员工的身份管理转变为岗位管理。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利和任职资格,做好各岗位的工作分析,为绩效考核提供考核指标和标准的参考依据。

合理选择绩效考核人员。根据不同的被考核者选择不同的考核人员。在选择考核人员时应考虑以下因素:第一,考核人员必须能够消除或者减少对被考核者的个人偏见,保持客观标准;第二,必须是经过绩效考核相关知识和业务培训的人员;第三,考核人员必须有机会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全方位地对员工的工作表现进行观察。

结合事业单位的业务性质和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企业绩效考核中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将平时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合理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和指标考核评价等级。

注意日常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事业单位的各级管理者不仅要通过日常的工作了解人员的实际工作表现,还要通过年终综合考核来评价工作人员在一年内(或某一段时间内)的绩效水平。

完善交流反馈机制。要注意畅通交流渠道,加强管理者与被考核者的经常性沟通。考核后,通过面谈等方式将考核结果进行及时有效地反馈,帮助员工认识自己的不足并加以纠正,进一步明确下一步的努力方向,从而促进该系统整体绩效的提升。

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考核管理;人力资源;相关方法

绩效考核管理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如今随着事业单位改革的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也陆陆续续把绩效考核加入其相关的考核管中去。随着事业单位人事考核方法越来越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靠拢,对于事业单位员工的管理也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进行转变,这时就更加凸显出绩效考核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中的分量,有效的考核可以对员工形成一个动态自觉性的约束,从而对于事业单位的管理方面更加容易和精准。

一、我国现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考核工作观念陈旧,不现代化。目前许多人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仍是一个非常保守的态度,甚至持有一些陈旧的观念,比如对于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仍然看作是人事管理和身份管理。这在事业单位改革化进程已经相对较为深入的今天来说是非常不受用的。即便是在老旧的观念上实行了现代化的绩效考核管理手段,也得到的是事倍功半的效果。

平时把过多的精力放在业务的管理上,却忽视了对于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甚至,在信息高度集中化的今天,许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信息甚至是没有一个完整的考核信息数据库,这与现代化的办公理念也是十分不符的,同样地,会给日后的其它工作和单位的发展带来许多的不便和阻碍。

(二)考核过程过于程序化,不真实化。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明确的规范模式,而是碍于面子仅仅是简单的走一个流程和程序,同时,在数据和实例方面,也缺乏相应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大多数存在“报喜不报忧”的现象,这是非常不可取的。虽然,在国家的相关规程中已经体现出对于“民主执政”和“基层民主”的重视态度,但是对于下级的落实程度,确实是效果不佳,令人堪忧。因此对于考核过程全面性和量化性的缺乏,广泛听取基层员工的意见和改进考核过程的形式化进程是必不可少的。

(三)考核内容形式化,不标准化。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相关内同中,我们不难发现内容缺乏详细规范的考核标准和考核要求。或者可以说是量化的标准不细致,不全面。这便造成了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内容的形式化,从而导致“老好人”现象的产生,也因此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的相关落实增添了不小的阻碍。系统过于的简单和笼统,从而导致了许许多多问题的产生,例如存在印象性打分,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等现象时有发生。

(四)不重视考核后总结。在相关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完成之后并没有在事后对该考核结果进行及时的概括和总结,并没有有效充分的手机考核事后反映,把相关的绩效考核事后结果进行合理的应用和有效的转化,从而没有发挥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的真正效用。这是十分不合理和不正确的一个工作纰漏。

(五)缺少有效规范的赏罚准则。对于事业单位而言,绩效考核的目标就是奖励现金,惩罚错失。因此对绩效考核管理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赏罚分明的明细准则。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实际落脚点应该落在奖惩事宜上。

由于人们对于事业单位非盈利性和稳定性的传统想法,认为工资的平均性和平等性才是事业单位监督管理的重点。但是随着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使得事业单位不再是单单具有稳定单一的工作性质,企业的相关政策也同样适用于对于相关事业单位的管理,事业单位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铁饭碗”。因此,奖罚分明的规章制度应该被大力使用在对于相关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管理中去。彻底打破一成不变的传统责任制观念,“优胜劣汰” 的思想才是当今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主流观念。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在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而改变目前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其应有效果的现状。

二、改进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一)提高对于绩效考核的认识程度。绩效考核作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在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实行中,要加大对于绩效考核重要性的宣传,真正切实的使工作人员和相关领导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另一方面来说,要加大对于国家关于“政治民主”有关政策条例的研读力度,从而进一步确保人们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加快对于绩效考核相关政策措施的实行和改进。

(二)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全方位绩效考核系统。事业单位对于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大力推进和全面改进的基础就是要有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全方位绩效考核系统。因此,要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和事业单位岗位人员的真实反映来确立更为细化和量化的评价标准。同时,结合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组织成一个更为全面的绩效考核构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收集、问卷调查等方式采集更多的信息和反馈,从而多方位多角度的形成一个完善的绩效考核系统。防止出现“一把尺标准”的现象产生。在具体实施中,对于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不同岗位、不同部门,要采取不同的绩效考核方式和方法,从而不同程度上赋予绩效考核系统一定的灵活性和动态性,从真正意义上形成一个标准化、规范化的全方位绩效考核系统。

(三)坚持考核原则,形成科学的考核管理体系。只有坚持考核原则,才能切实保证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和真实性,从而进一步形成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只有这样,全面良好的绩效考核体系才会被事业单位的所有员工所接受,其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才能真正的实现绩效考核的根本目的。

(四)加强日常考核和沟通环节。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的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其日常考核和日常沟通的环节。这个环节是为日后总考核奠定坚实基础的根本保证。同时,由于事业单位性质的特殊性,使得它既不同于政府公务机构,又不同于企业管理程序,因此注重日常考核的积累,日常与工作人员的良好交流和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被考核者的相关事宜,才能更加准确无误的对被考核者得出更为准确合理的考核结果,才能真正的做到奖罚分明的公平公正,以及对自身工作的根本性改进。因此在相关考核工作中,要加大对于日常考核的力度,如果有必要的话可以加入适当的面谈环节。使员工在面对面的环境中更加直接真实的感受到考核的严肃性和公平性,从而便于日后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重视考核事后的反馈和总结。考核程序的结束并不意味着考核工作的完结。在考核流程的结束后,对于考核结果的统计和对于考核结果的合理分析是十分必要且必须的。根据绩效考核后得出的相关结果进行相应的分析,从岗位人员过去表现、现状以及日后潜力等方面给与相应的不足和整改意见。

另一方面,要准确认识到,对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不是一项独立的任务,而是需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相互结合,与考核者的奖赏、惩罚、升值、加薪相挂钩的。因此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石猴反馈是格外的重视。

三、有效发挥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成果应用

(一)将绩效考核和年终福利挂钩。目前,随着国家对于事业单位的改革,越来越多的事业单位已经由原来的“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原先陈旧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已经不再适用于如今的绩效考核新规范,现行的工资组成已经添加了一部分绩效工资,为了确保绩效考核的实效性,因此在绩效考核管理中使其与岗位人员的年终福利相挂钩,事业单位在绩效工资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针对员工绩效考核的真实情况,享有一定的自主支配权。这也从另一方面加大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发挥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真正作用。

(二)将绩效考核和晋升职位挂钩。事业单位中的每一个岗位与企业岗位其实是一样的。每一个岗位都对相应其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业务年限。因此,合理的将绩效考核与晋升职位相挂钩,一方面来讲是提升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确保考核真实性的前提下,为晋升职位的公平性和保证真才实学的能力上提供了合理的保障。因此将绩效考核与晋升职位相挂钩,是十分必要的。

(三)将绩效考核与深造资格挂钩。对于事业单位中员工的教育培训和深造一直是许多工作人员非常看重的一个方面。对于深造资格的筛选以及对于教育培训的开展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原先的相关工作中,教育培训的实效性和精准性我们无从考究。对于培训后的考察和意见反馈往往也是偏于形式化。

因此,加大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力度,将其纳入到教育培训的有关方面,并把教育培训的责任切实委托到单位领导的头上,以绩效考核的相关结果为基准在此基础上进行培训,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的,对于深造资格的筛选,以绩效考核的相关结果作为参考,也更能保证筛选的真实性以及反过来也会增加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论

上述总结可以看出,对于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管理工作的准确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的任务,因此对于我国事业单位的相关改革我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去探索和实践。对于绩效考核的管理工作无疑便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改革方面,也表明更多的机构和部门其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变得更加沉重。考核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发展才是终极目标。通过开展合理良好的绩效考核管理工作,使得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加,单位的工作氛围浓厚,才能以此带来真正的兴旺和发展,这样国家的明天才会更加的繁荣昌盛。

参考文献:

[1] 朱晓东. 推进绩效考核体系改革,提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效能[M].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1(02)

[2] 袁云惠. 绩效考核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 人才资源开发. 2008(10)

第4篇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其服务质量和能力的最为有效的方法。本文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进一步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

随着建设服务型政府和节约型政府的进程不断加快,对行政事业单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符合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发展进程。

1.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1缺乏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意识

行政事业单位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方面都是实行较为宽泛的管理,缺乏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意识,甚至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没有设置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相关制度,从而无法对资源实行合理的分配,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严重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而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没有意识到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所起到的积极性作用,进而忽视了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第二,缺乏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没有根据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完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甚至存在着岗位虚设或人员冗杂等方面的问题,从而严重阻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发展。

1.2缺乏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有效性

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缺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缺乏具体的、科学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是体现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但是现阶段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指标缺乏针对性,从而无法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予以严谨、认真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第二,仅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后期进行监督,缺乏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前期的指导和过程中的管理。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应该具有全局性,仅重视后期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不仅会导致工作的重复和混乱,而且无法对其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进而导致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无法真正的实施,缺乏有效性。

1.3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存在难度

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执行难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由于缺乏完善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导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约束,将预算资金任意的调用和增减,从而导致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实施存在难度。其次,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缺乏及时性,很多项目在完成后不能很快地进行评价,从而无法发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激励作用。最后,缺乏具体的、合理的、可实施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标准。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改进意见

2.1提高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识是解决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首先,必须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意识,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头作用。其次,提高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定期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确保其掌握最先进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理念,进而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助力。最后,必须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我国对于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管理机制的研究起步较晚,所以要不断地吸取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到最小,推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进步。

2.2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

构建科学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是解决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性的问题最为直接的方法。首先要针对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构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体系,并对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其次,要设立详细、合理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指标是对预算和绩效工作的量化,能够在约束行政事业单位的同时,通过与各个部门资金调配的挂钩,激发其工作的热情。最后,要确保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公平性、透明性和及时性。只有公平、透明的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体系才能够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可持续性。而及时地对每一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也是调动行政事业单位积极性,促进其工作效率提高的必要前提。

2.3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

行政事业单位为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积极作用就必须加强其执行力度。而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执行力度,必须在制定严谨、详细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和流程的前提下,予以严格的执行,如果需要对资金的流向和资源的配置进行调动必须向上级进行申请,不能随意进行调配。此外,还要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做到权责分明,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并对不符合管理制度和流程的行为予以严厉的惩戒,绝不能因为可能会增加费用而放宽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标准。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设立多样、通畅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反馈机制也是加强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执行力度,促进其不断改进的有效方法。

3.总结

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不仅能够促进资源和资金的合理配置,而且有助于行政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只有不断地提高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行政事业单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从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善花.行政事业单位加强预算管理与绩效考核研究[J].新经济,2015(07):73-74.

第5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绩效考核 研究

中图分类号:F 241 文献标识码:A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绩效管理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在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的绩效管理方法已经无法适应事业单位发展需要,所以事业单位应积极探讨提高绩效管理的有效对策。由于事业单位各发展阶段不同,而且阶段之间的差距较大,导致绩效管理的作用很难充分发挥出来,事业单位不仅要面临外部环境的激烈竞争,同时还要面对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方面的压力,事业单位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绩效管理,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一、绩效的概念

绩效这一概念在19世纪40年代初就已经被提出来了,人们对绩效最初的理解就是怎样对下属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根据这一需求,才逐渐发明了360度反馈和检查等方法,经过逐步完善后,这种方法成为了事业单位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评价的重要方式。绩效是一个多维范畴,如果测量的因素不同,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因此,对于绩效一词,国内外研究学者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在韦氏词典中,将绩效定义为具有某种效能或功能性的具体行为,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目标或完成任务。而Murphy等研究学者对绩效的定义为:一套与组织单元目标相互关联的行为。Bernardino等学者认为绩效是特定时间范围内,人们在特定活动或工作职能上所生产出的结果记录,但也有学者将绩效定义为经过评价的工作方式、行为和结果。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绩效的定义进行归纳总结可以发现,可以将其主要分为三种观点。一种是绩效产出说,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是Bernardino,该观点认为绩效是工作的产出,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以结果为核心的方法具有可行性。第二种观点为绩效行为说,以Campbell和Murphy为代表,认为所有与既定目标有关系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绩效,该观点过于重视结果,因而对其他的人际关系和重要过程等因素比较容易忽视。第三种观点是绩效综合说,该观点以Brumbrach为主要代表人物,认为绩效是工作行为以及工作结果的统一,是对上述两种观点的归纳总结。

二、经济新常态下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问题

(一)对绩效考核目的认识不到位

绩效考核的核心问题及首要问题是对绩效管理的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只有事业单位上下员工之间充分明确了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绩效考核工作实施的主要目标及最终所要达到的具体目标,才能通过绩效考核使其真正明确考核工作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因此,从这一层面而言,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实施的作用不言而喻,只有在进行工作绩效考核之前,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及事业单位内部员工充分了解其业务开展的具体目标,才能调动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并发挥其工作潜能。但是,通过实际研究发现,事业单位员工及相关管理者,对绩效考核的认识不到位等问题非常突出,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绩效考核工作的顺利实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由于不同的目标定位导致几种截然不同的考核结果出现。

(二)考核指标设计不够合理

考核指标科学与否将直接决定一个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实施是否积极有效。本文通过研究发现,事业单位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创新力不足,特别是在传统制度及产业结构的影响下,该事业单位长期以来一直沿用传统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事业单位内部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管理。因此,绩效评估指标设计单一以及内容不合理,导致事业单位员工绩效考核结果与实际情况存在很大出入。在实际工作中,绩效考核管理实践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绩效指标的内容选取及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等。但是,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受制度以及体制影响,恰恰事业单位在这一方面是非常薄弱的环节。评价考核结果不能准确反映事业单位员工的实际工作成效,没有对指标进行针对性归类以及细分。因此,长期以来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与客观性。

三、经济新常态下绩效考核实施的有效途径

(一)考评方式注重科学合理

着力解决不同管理层级、工作岗位等差异性问题,增强考评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客观性。一是合理实施计划管理。对“个人工作任务”,一律按月或季度制定计划。二是实行多维度考评。按“个人工作任务”完成时限、数量、质量等定期进行考评。三是注意考评的均衡性。针对“个人工作任务”数量不一、难易程度不同,指标考评可比性不强等情形,设置“工作努力程度”考评标准,通过领导打分或部门全体人员测评等方式,对个人完成任务的整体质效进行评价,增强考评的公平性和可比性。

(二)动态管理推动提质增效

一是建好平时考评“一本账”。原则上按月度和季度进行考评,并建立“个人工作任务”计划_账;二是抓好节点控制“一条线”。把绩效任务细化到工作节点步骤,实现计划“网上晒”、过程“线上管”、结果“自动评”,保证工作任务落实的数据可用、责任可查、质效可控;三是用好绩效分析“一双眼”。坚持以发现问题和不足为目标,把督查督办和绩效分析作为发现问题的眼睛,根据组织绩效指标执行情况,对照个人工作努力程度,及时查找原因、整改纠偏,促进持续提升绩效。

(三)制定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方法

进行预算管理应用中的主要内容包括预算的收入与支出、每次工作完成后的预算结余、精确到个位数的人员预算经费,管理的成本费用预算、各种基础设备与服务提供的预算费用、将预算指标作为参考资料进行登记,综合工作人员的开支与服务量之间的比重,最后来确定绩效的分配,调控比例是绩效预算管理的重点。将事业单位绩效预算管理的指标及考核办法进行更进一步的精确划分,再结合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实际完成情况来打分,可以参照上一年的考核标准来制定考核年度的开支标准,控制成本收入率,确保绩效考核的顺利进行。在网络技术发达的现代社会中,运用超高速的网络运行条件来实现信息的传达。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购买或开发相应的预算管理设备,通过预算编制与执行控制,对整个绩效考核制度进行分析与管理,出现变更调整可以及时传达给下级部门,可以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资源合理配置,达到绩效考核内部管控的目标。

(四)对绩效考核流程进行优化

在对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设计与制定过程中,相关考核小组同样需要在参与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工作中,尽可能制定详细绩效考核体系,同时邀请事业单位数据研发中心工作者进入现场进行考察,全面考察与分析各项指标,例如:数据获取方式、销售渠道数据区分方式、派生指标的计算公式设计、数据校验与校对、数据关系的调整等指标,都需要相P人员反复研究。对绩效考核机制员工岗位编号与角色编号进行明确,同时在绩效的考核体系中纳入各种基本信息。在进行整个考核机制设计的同时,考核小组也开始了绩效考核系统研发工作。此外,提出特色指标以后,相关考核小组应及时在开放系统中如实录入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测试,保证运算结果的准确性。

(五)应用平衡计分卡的考核方式

平衡记分卡的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复兴方案的国际咨询事业单位创始人、总裁诺顿与哈佛大学商学院罗伯特教授所提出,这种方式主要特点是:可以把本公司绩效考核的体系与发展战略进行有机结合。为了保证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正常进行,需要应用平衡记分卡的考核方式,同时与事业单位目标管理相结合,然后建立健全绩效的考核指标,而且这种方式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其可以有效贯彻落实事业单位战略发展的目标。此外,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中心思想是:在制度与业务创新、财务会计的利润、工作人员的学习能力开发与业务知识培训、客户维护以及开发四个维度基础上,构建一套互相关联管理的系统,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发展与进步。

四、结束语

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绩效的考核,对于员工整体综合素养的培养以及提高工作过程中的积极性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对于员工的绩效考核是对人才有效任用的基础。绩效考核是员工在单位工作中参与劳动所得报酬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同时也是员工在事业单位能否得到晋升的重要依据。只有进行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才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稳健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尉鹏飞.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研究[J]. 中国商贸,2013(34):93- 94.

[2] 赵代珍. 浅谈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J]. 经济师,2013,02:247- 248.

[3] 陈桂玲. 绩效考核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贸工业,2014(20):23- 24.

[4] 韩超.浅谈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管理[J].商场现代化,2011(06):120- 121.

第6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6)08-0102-01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以及重要性的认识

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围绕社会组织中的人展开的管理,而作为事业单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也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政策法规,使用现代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事业单位中的人员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和安排,最终实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的合理调控[1]。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配置在整个事业单位的组织发展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事业单位的竞争力的大幅度提升。处于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就是生产力,也是企业单位提高业绩的主要动力和手段。人力资源是社会的重要资源,事业单位本身就是一个较为优质的平台,独特的属性吸引了大量的优质人才在这里,这也给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较为重要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剖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然而在这个方面也逐渐暴露出我国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种种问题,人力成本负担较重、体制不符合现代社会的需求,同时人力资源考核的机制也并不健全[2]。整个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一方面存在着较为优越的条件,但是同时又存在着种种不可忽视的缺陷,可以说是挑战与发展相辅相成。结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种种现实,我们详细地分析了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现实状况,可以很明显地发现,在我国大部分的事业单位中都已经逐渐建立起了适合本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但是各个方面依然存在着各种问题。

1.体制残缺,各个管理部门并没有建立起明确的职能分配

近年来,各个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同时,在经过改进之后,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这也就促进了事业单位对人力资源的创新决心。然而,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有着自己较为独特的属性,因此,在某些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进行改变和创新。尽管事业单位内部有着自己的考核体系,但是这个考核机制的职能划分的也并不清楚[3]。

2.观念陈旧,没有形成较为有效的执行力

事业单位中的人事管理逐渐开始转向人力资源管理,这里面的变化也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名字的改变,还包括了思想上的转变。但是,事业单位在我国本身就有着自己独特的属性和社会定位,与一般的企业并不相同,原则上,事业单位的种种决策都是要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制定的[4]。因此,从这个层面来考虑,也就说明,尽管我国事业单位中的人力资源改革有着较为鲜明的时代呼声,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很多时候,事业单位的相关改革仅仅只是一些形式,并没有真正地落实到相关的措施当中。

3.绩效考核走形式,没有取得成效

绩效考核原本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着较为重要的比重,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员工的相关工作进行着考评。从目前的形式来看,绩效考核在企业中逐渐产生着较为重要的影响,但是咋整个事业单位中的效果却是收效甚微的。这是因为,事业单位一直都是在使用传统的考核形式,并不重视考核的结果,只要员工没有犯严重的错误,那么久就不会影响到工资和福利,考核的意见也并不能反映到相关的问题,因此,考核也没有实质的意义。

4.员工有效培训缺失,缺乏必要的开发

事业单位本身在整个社会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涵盖了较为广泛的方面,人员也比较多,一方面事业单位除了要负责在职的员工之外,还要承担较多的退休员工,因此,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的压力较大,很多时候根本就不能够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去支持人力资源的培训。再者,由于事业单位的工作原本就是比较简单的,因此,整个事业单位并不重视对员工潜力的开发,员工自己也不愿意过多的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专业人才还是比较匮乏的。

三、改进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建议

事业单位并不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因此,大量的问题存在,直接导致优秀人才的流失,严重阻碍了事业单位的职能发挥,不利于国家稳定以及社会的发展[5]。因此,在事业单位完善相关的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1.大胆创新,改进相关的体制

管理创新是需要在一定的体制保障之下顺利进行,然而对于体制改革来说,人力资源管理较为关键。根据心理学中相关的知识点,我们知道人的需求是多个层次的,涵盖了较为多元化的方面。因此,事业单位中由于受到体制的影响,员工比较容易满足现状,加上事业单位内部原本就没有形成合理的竞争机制,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并不高。因此,事业单位应该强化管理制度的更新,建立健全有效的激励机制。

2.改变观念,重视事业单位内部执行力的提升

整个社会的执行都是在合理的思想引导下进行的,因此,必须更新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一方面,事业单位的工作主要是由人来完成的,那么人力资源应该是整个事业单位的中心,这就提醒领导应该关注人力资源,建立人力资源的管理的想法,将相关的政策法规能够开始发挥作用;另外一方面,还要加强培训,确保事业单位员工都能够具备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意识。将人力资源管理与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进行紧密联系,努力提高基层员工的竞争意识和配合,将单位内部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执行下去,提高整个事业单位的执行力。

3.绩效变成效,健全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度

有效的绩效考核有利于推动事业单位的执行力的提升,但是要想绩效考核最终都能落实到实处,那么必须建立合理的考核环境。另外,事业单位建立考核机制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员工的动态,然后通过引导使员工主动了解单位的情况,然后提高。同时,绩效考核不要仅仅只是停留在小版块的考核上面,要树立整体观,从全面入手,贯穿整个过程,也可以充分地借鉴成熟企业的绩效考核机制,及时反思总结。

4.重视培训,加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开发

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关键手段,也是保证事业单位长远发展的主要后盾。因此,从这个认识出发,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应该详细地根据内部的实际情况,做好相关的调查工作,仔细地归纳出实际的需求,切实地做好员工技能的培训,也要及时针对培训展开绩效考核,对员工的能力及素养进行定时考评,考评反馈之后,帮助其合理总结并反思,积极准备下一次的培训[6]。

综上所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也逐渐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国的事业单位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仔细总结目前人力资源存在的问题,努力搭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体系,从而以最佳的状态适应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凤荣,裴冬梅,郑伟.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中绩效管理子系统的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12:103-104.

[2]王天青.我国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及其改革趋势研究[J].甘肃科技,2012(15):25-27.

[3]丁华.论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5):36-38.

[4]宝力道.关于如何增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能力问题的思考[J].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学报,2007,02:34-35.

[5]刘建刚.谈服务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J].中国集体经济,2013,4(21):109-110.

第7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开发

一、科学的职位分析和人才配置体系

职位分析是人才配置的前提和基础,“职位分析说明书”是职位分析的书面结果。通常情况下,职位分析一般包括基本内容、工作内容和匹配要素。分析方法可以采用工作日志法、多矩阵计点法、要素计点法等。日益深入的人事制度改革和事业单位职工聘任制、岗位竞聘的推进,将职位分析这一基础人力资源工作推向了重要的日程表。重新审核职位和职务配备贯彻“按需设岗”、“因岗用人”的原则,职位设置和职务配备的合理性是人才配置的基础。

依据职务分析的结果,采用结构化面试、职业化人格测试、心理测试、情景模拟、文件筐等现代人力资源测评筛选方法,进行人才筛选和匹配,重要的是关键胜任能力点的测试和匹配,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能”的效果,最大限度发挥人力资源的潜能。

二、激励性薪酬福利体系

薪酬福利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职工岗位价值的体现和绩效激励的手段、评价结果之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持续的进行,但是收效并不是很大。事业单位的多数机构都是窗口单位,例如文、教、卫生。通过薪酬体系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就应以目标结果为导向,专业与服务并举。弱化职称和职务的工资结构占比,加大工资福利、增强专业服务绩效的工资比例。

三、科学的人才评价(绩效考核)体系

人才评价(绩效考核)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部分,也是人力资源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人员任用的标淮是德才兼备,原则是因事择人,用人所长,扬长避短。“认识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考核内容量化不够,不重视考核总结”,是当前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普遍存在的问题。

绩效考核是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的重要依据。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单位领导应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构建绩效考核科学化、规范化的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积极性。

1.明确考核内容,量化、硬化考核指标。以岗位所需具备的素质和完成工作目标需具备的条件为基本依据,根据事业单位自身特点、人员结构,对德、能、勤、绩、廉五个考核要素进行具体的细化、量化,多方面、多角度制定详尽的细则,细化标准,量化指标,防止一把尺子量人的粗放式考核管理。

2.加强平时考核资料的积累,充分考虑平时考核的比重。解决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脱节的问题,可以采取科室为单位每月进行一次考核,并将考核结果累积起来。全单位每季考核一次,拉开科室之间的档次,年终由全单位进行总考核,评出科室、职工年终考核档次。

3.严格考核程序,充分重视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工作。被考核者与所在部门的职工长期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一起,职工对被考核者的思想素质、学习情况、业务能力、工作业绩、遵纪守法等有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考核时可采取职工座谈会、找有关人员面谈等民主评议形式,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避免以偏概全、主观主义等问题。

4.做好考核工作总结,加强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首先,考核工作结束后,应认真及时地总结经验、不足,以利于今后考核工作的改进。同时根据考核结果,分析职工队伍现状,分类排队,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其次,加强绩效考核的反馈工作,使被考核者了解自身表现与组织期望之间的差距,给被考核者申辩说明或改进的机会,从而通过考核对被考核者起到激励和鞭策作用。

四、完善的培训体系

培训作为职工的一项福利,应该长期的开办。事业单位的培训大多集中于知识类或取证类培训,而励志类、心态类、技能类的培训较少。培训应当使员工乐在其中,使其愿意参加,通过参加培训能够获得知识,提升成长的感受。

因此,培训就需要以需求为导向。事业单位的培训体系要想发挥其应用的效用,首先应做好培训需求的收集与分析工作;其次,实施课程的采购、组织、评估等工作。培训的对象应当多元化,培训内容也应当多元化。既有职位培训,也有非职位培训,如厨艺培训等。

培训的评估应与任职人员的岗位绩效挂钩,提高培训内容的应用性。

总之,人力资源管理是事业单位当前选用人才的核心部分,只有充分运用好人力资源,切实发挥人力资源的创新能力,才能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为构建和谐环境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吴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资治文摘,2009(2):9-10

[2]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及科技(上旬刊)2009(11):46

[3]蓝淑华.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模式探寻[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116-118

第8篇

关键词:绩效考核;事业单位;考核指标

人力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第一资源,采取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起到鼓励、支持作用,只有通过绩效考核充分调动事业单位人员的积极性,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从而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与涵养,才能确保单位工作目标与任务的实现。因此,不断加强绩效考核问题研究,解决当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本文将着重探讨绩效考核制度在事业单位中的应用问题。

一、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1.观念问题。许多老旧的传统思想仍然严重影响着事业单位员工,大家无法认真对待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尤其是一些单位的领导根本不重视绩效考核,把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单位的工作目标上,只是在年底象征性的进行的考评,更谈不上重视考评结果与绩效考核的联系。一些事业单位的员工也不了解绩效考核的重要性,民主测评的的时候只是走走过场,甚至碍于面子做老好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考评与自己的重要关系,严重的打击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这样的绩效考核不仅仅毫无意义,甚至引起了反作用,使得单位员工产生了抵触情绪,觉得绩效考核只是流于形式,与自己毫无关系。现在许多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现状就是每到年底单位匆忙组织,员工则是把去年的工作总结应付考核,形成了一种从领导到员工自上而下不重视绩效考核的现象,使得绩效考核难以发挥真正作用。

2.考核方法问题。现在的绩效考核指标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具体等级区分不明显,在实际考核过程中操作的弹性比较大,容易参杂人为因素和感情因素,在考核过程中对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采用相同的工作标准,并没有体现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实际作出的贡献。大部分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制定的标准过于宽泛,只是简单地划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没有具体的可执行的标准,不能区分员工之间的绩效差别,在考核中都是优秀和称职,考核结果实际可操作性差。事业单位绩效考核过程中更多的注重主观指标,缺少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主观性和随意性比较大,这种方法得出的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有很大偏差,流于形式。甚至一些单位在年底进行突击考核,并没有将日常的工作业绩和考勤纳入绩效考核指标,这样考核就失去了重要依据,与实际工作契合度不大,无法有效的激励员工的日常工作。

3、绩效考核结果与实际薪级联系不紧密。事业单位现行的绩效考核制度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完成考核程序本身,是对一年工作的总结,而没有和工资、晋升等奖惩措施联系起来,虽然绩效考核结果可能影响员工的各种物质或者精神的奖励,但是并没有明确地文件和制度严格的规定这些奖惩制度,难以对员工形成有效激励,甚至会因为奖励不均打击员工工作积极性,甚至有些单位只是简单的规定绩效考核为优秀的员工将来可以优先晋职,但是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绩效考核体系不科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人员未必是公认的工作好、能力强的人,这些人员的晋升以及奖励实际上已经打击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甚至影响一个单位的工作风气,也没有真正做到按劳分配。

以上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绩效考核的实际意义,使得绩效考核工作流于形式,而领导也无法从考核结果来了解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不能为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使得绩效考核的公平性、公正性以及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如何科学的开展绩效考核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解决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问题的途径

1、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各种手段使单位领导以及广大职工能够充分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把绩效考核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管理的一部分,对员工的考勤、工作业绩等进行考核及监督并形成机制,真正从思想认识上强化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而这就需要通过一些宣传、鼓励的手段得以实现。首先是内部培训,要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单位员工对绩效考核重要性的认知度,使员工认识到绩效考核与单位和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自上而下提高员工参加绩效考核的积极性,其次是形成相关的规章制度,这样不仅仅可以规范绩效考核过程,也可以使得绩效考核工作有据可依,形成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绩效考核的理念,再次是媒体加大对绩效考核的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宣传绩效考核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单位领导和官大员工各家容易接受,自觉地接受绩效考核体系。

2、制定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所谓“科学”的绩效考核办法就是要以公开、公正、客观、简便、有效等为根本原则,既要借鉴国内外成功的经验,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又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事业单位工作的特点,制定最合适的考核指标。对于现阶段我国的事业单位来说,应该尽量的避免单一的等级考核制度,而优先考虑数据量化的方法。首先是量化绩效考核指标,具体到日常考勤、工作业绩、专业知识水平、本年度获得荣誉等方面,设置不同的评分标准和考核办法,每一项具体到各个分值,并且结合实际工作量和贡献等因素,具体项目、标准和发放形式应有个单位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应考虑到不同的岗位情况,考核标准应与承担的风险和责任一至。其次要规范考核流程,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要求客观公正,不能带有主观的个人情感,严格按照各单位制定的绩效考核办法的来进行考核,尊重客观事实,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

3、建立绩效考核和薪酬的密切联系。在绩效考核管理制度中可以将员工薪酬分为固定薪酬和绩效工资两部分,我国目前事业单位一般采取6:4或者7:3的比例,把绩效考评结果和绩效工资紧密相连,严格按照根据绩效考评结果来量化员工绩效工资的奖励或者扣罚,不能搞平均主义,更不能吃大锅饭,虽然给员工带来了一定风险,但是也给员工带来了获得更高奖励和绩效的机会,从而大大的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鼓励员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遵守三个原则,首先是按劳分配、优绩优酬,建立和完善与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的分配机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其次是统筹兼顾、综合平衡,通过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事业单位与其他社会群体以及事业单位内部不同行业、不同部门之间工作人员合理的收入分配关系。最后要总量调控,内部搞活,对事业单位核定一定的绩效工资总量,事业单位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照绩效考核结果合理分配,推动事业单位创新发展、增强活力,提高事业单位公益服务水平。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入推进,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全面开展,绩效考核工作就显的尤为重要,也是对原有管理方法和管理理念的一次挑战,如何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并应用到日常管理体制中和绩效工资建立紧密的联系,将是未来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话题,只有扎扎实实做好绩效考核工作,才能充分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完成工作目标,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作者单位:新乡市牧野区政府采购中心)

参考文献:

[1]吴沛.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思考与探索[J].创业月刊,2010,4

[2]吴华长,谢水明.事业单位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9

[3]孙泽厚,罗帆 人力资源管理 理论与实务[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4]常新格.事业单位绩效工资与绩效考核关系探析[J].人才资源开发,2008.12

第9篇

一、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制度的推行,绩效管理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管理机制。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单位在执行绩效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种种原因的限制,确实还存在许多实际问题,主要表现在:

1、绩效考核标准难以制定。绩效考核若要充分发挥其考核工作绩效的职能,就应当根据考核内容,制定较为明确的、可量化的考核标准。事业单位是以政府职能、公益服务为主要宗旨的一些公益性单位、非公益性职能部门等。不难看出,事业单位工作的出发点是社会公益类,大多岗位工作内容难以如企业工作一样被明确量化。同时,事业单位对各类岗位的职能分工、目标任务模糊不清,未对部门内部的任务进行标准的职位分析,甚至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这都导致了考核标准难以制定,事业单位的工作难以达到具体、有挑战性,且能通过努力实现的效果。于是绩效考核就走向了两个极端:一是没有考核指标,只有完全统一的考核表,工作目标和考核标准全部变成了定性描述;二是考核指标赘述,却毫无侧重,考核标准亦未结合实际体现出差异化。最终绩效考核逐渐沦为形式化,走过场,失去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设计初衷。久而久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也不再关注,失去了兴趣。

2、奖励机制效果欠佳。奖励机制是对工作人员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是绩效考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效果相对较差,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部分事业单位对绩效考核奖励机制不重视,几乎没有运作,事业单位薪酬中绩效工资部分一直按照固定模式发放,从根本上未起到激励的作用;二是奖励机制激励性差,主要表现在绩效考核近因效应及奖励力度单薄等。目前事业单位在绩效考核结果的应用中,大都遵循年度考核,部分单位会精细到季度考核或月度考核,考核期越长,近因效应越明显,造成部分工作人员对考核办法失去信任,平时工作的积极性降低。此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总薪酬基本固定,大多单位不会额外支付“奖励资金”,所谓的“奖励资金”全部来自被惩罚工作人员的绩效工资,由于考核结果没有拉开档次,所以惩罚的资金与奖励的资金都不大,这种内部得失平衡的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本身就值得商榷,效果也可想而知。

3、绩效考核操作过程不合理。据了解,目前大多事业单位的绩效考核主要依靠的还是简单考核登记表,工作人员填好后,由各层领导根据工作总结及平时考核进行年度考核,甚至有的领导会凭其本身印象,或者直接就是一个老好人的形象给出考核结果,确定考核等次。这个的考核方法优点是简单易操作,但考核不全面,考核主体比较单一,考核所进行的具体标准内容也不够细致和系统,考核过程缺乏更多相关人的参与,考核结果失真。此外,针对考核内容只有“合格”、“优秀”、“不合格”等笼统的评价方式,且考核结果集中在“合格”等次上,“优秀”考核结果甚至会出现轮流坐庄的现象,如此既不能体现工作内容重要性的层次,也不能表现出工作人员的真实能力。

二、事业单位绩效考核的改进措施

1、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首先,根据事业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制度,包括考核指标、考核流程制度、考核结果公开制度以及绩效奖励制度等,使各项考核项目均有章可依。其次,结合事业单位特性以及各岗位具体职责与权益范围,抓住关键事件、提炼关键绩效指标,测算绩效标准,重点是要找出能够真正评价工作人员业绩的绩效指标,加以量化;再次,根据考核对象与考核内容,选择恰当且具有一定可信度与有效性的考核方式,及时、准确的将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应人员及部门领导,在帮助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不足,并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也提供了岗位调整与薪资调整的依据;最后,在实施绩效考核过程中,需对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绩效管理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单位内个人绩效与整体绩效的动态管理进行实时监督,以此推进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2、强化绩效考核效果。绩效考核效果是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长久实施的支柱。绩效考核结果只有紧密地配合薪资发放、职务晋升以及技能培训,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在奖励机制方面,应适当改变绩效薪酬来源,如政府设立专项资金,扩大绩效工资总额,以提高现行绩效考核结果的奖励力度;或者多元化奖励办法,如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奖励等。同时,以部门为考核主体,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部门,给予奖励,这样每个部门就有动力去考核工作人员,工作人员也有积极性去主动提高部门效能,以个人为考核主体是同样的道理。

3、完善绩效考核方法。事业单位绩效考核需要采取精细化、多样化的考核方法。首先,需要区别管理、技术及工勤等岗位类别,进行分类管理和考核。其次,增加考核次数,降低考核周期,并根据工作内容重要性进行分层次考核,如完成每月工作内容共计10分,由个人分配重要任务占7分,其他不重要或日常事务占3分,直属领导审核是否分配妥当,直至月度考核时,可分别评分;最后,强化沟通交流,保证考核反馈的有效性,及时完善考核方法及考核体系。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