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语文归纳总结

时间:2023-03-06 15:58:51

导语:在语文归纳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语文归纳总结

第1篇

【关 键 词】 语文教学;归纳;演绎

【作者简介】 卓立子,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三河口高级中学,中学语文教师,常州市优秀教师,市级教坛新秀。

《语文学习》2012年12期刊发浙江程永超老师的《也谈语文教学中的“归纳”和“演绎”》(简称程文),该文以《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6期)《论语选读・中庸之道》的教学案例为例,分析了“归纳”与“演绎”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从而得出观点:“归纳型”和“演绎型”语文教学体现了当下“聚合型课堂”(收)与“发散型课堂”(放)的矛盾,语文课堂应“归纳”和“演绎”两种思维方法相互融合,交叉进行,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该文对《语文学习》2012年1期赵克明老师的《语文教学重“归纳”还是重“演绎”?》和笔者网上的《语文教学重“归纳”还是“重演绎”――这确实是个问题》的文章,进行了指正。程老师“语文课堂应‘归纳’和‘演绎 ’两种思维方法相互融合,交叉进行,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的说法确如其理,然笔者与赵老师讨论的是二者“孰轻重”的问题;程老师把现象上升到本质的能力让人佩服,但把教学使用的“方法”指认为某种“定式”的“课型”,笔者不敢苟同。程老师所举《论语选读・中庸之道》案例相当典型,但笔者认为从“课堂的出发逻辑起点、行进过程、目的意义,以及上述过程师生‘演绎’和‘归纳’活动呈现循环的样态”出发,程老师对案例的观察尚有不当之处,因其不当,所以对笔者与赵老师各打五十大板,不辨“归纳”和“演绎”“孰轻重”之牛马,可知矣!遵循“真理越辩越明”的原则,姑妄再论及之。

一、争论的核心问题和争论的实质分析

程老师给出了典型的归纳和演绎推理公式,这使问题的讨论更直观。

典型归纳推理公式:

S1是P

S1是S类的代表性个体

所以,所有S具有属性P

典型演绎推理公式:

大前提:有P理论在某一范围是正确的

小前提:假定事物S行为受P理论支配

结论:则S行为的规律为P

笔者与赵老师争辩的核心问题是教学中“归纳”和“演绎”运用“孰轻重”的问题,程老师说辨别的标准“看其总体侧重”,很正确。拙文观点“语文教学注重运用演绎法教学,归纳法也时常参与运用”,并没有否认“归纳”法的重要作用。程文把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总结为定一尊的“归纳型”和“演绎型”课型。这着实误解了笔者和赵老师,“法”和“型”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型”基本固定,“法”无常法,换言之,语文教学没有模式可套,操作十分灵活,也多变,然有其较为偏重之法。斥为推崇“归纳”或“演绎”型课堂似有抓辫子之嫌吧。

笔者和赵老师争论的本质是师生“演绎”和“归纳”活动的呈现循环样态问题。笔者以为这讨论的是师生活动中的孰为“主体”的问题(如果承认学生主体,学生的活动更多地是归纳还是演绎?);还讨论的是教学的“预设”和“生成”问题(预设是什么和生成是什么的问题,何者是课堂主体的问题?);更讨论的是语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学习方法问题(是演绎式的具体语境运用式学习还是归纳寻求的结果式学习)。

根据典型的归纳和演绎公式,归纳注重结果,尽管伴随着过程,但更指向结果。演绎是对抽象、规律的具体对话,更注重体验过程。

建构课堂类型是需要勇气的。程文可以把课堂现象上升到本质诉求,但不可以把教学方法等同于课堂类型,逻辑上有些遗憾。笔者以为程老师不必要把有关“归纳”和“演绎”两教学法“孰轻重”的问题,非要说成我们赞同其一课型。程老师出于和事目的“归纳和演绎”交叉融合理如其然,但就语文教学论,笔者观点“语文教学注重多元、丰富地运用演绎法教学,归纳法也时常参与运用”或许更接近于日常课堂教学本身。

二、语文课堂的出发方式、行进过程、目的意义与课堂活动中“归纳和演绎”呈现循环的样态分析

师生课堂活动中“归纳和演绎”呈现和循环的样态中“何者占优”(“优”不仅是数量的,更是体现学习过程的,促进学习质量的)该是判定语文教学中重归纳还是重演绎的恰当标准。而这须从对语文课堂的出发方式、行进过程和目的意义分析入手。对事实本身的分析比上升到课型更可靠,笔者对程老师所举《〈论语〉选读》“点―线―面―心”教学“课型”(其实称课例更妥)再观察。

①“点的剖析”:一个人用什么的方式才能让善恶皆有的一乡人都喜欢自己?

②“线的延伸”:你还能从其他语录中感受到孔子的这一原则立场吗?

③“面的总结”:你觉得中庸之道有哪些特征?

④“心的回应”:结合自己的生活,说说你在现实中是如何践行中庸之道的?

……

就此“课例”,程老师对“师生课堂活动中‘归纳和演绎’的呈现循环”作了分析和总结:

分析:“学生脑中进行了一个归纳推理过程:由环节①‘点’加上环节②‘线’归纳推理出环节③‘中庸之道的特征’;环节④与环节③则进行了一个演绎推理过程。”

总结:“如上述《中庸之道》的教学,前三个教学环节构成了归纳推理,而推理而出的环节③又与环节④构成了演绎推理,整个教学流程,正所谓‘归纳’与‘演绎’并存,有机有效地完成了教学。”

依程老师的分析和总结,本课例“师生课堂活动中‘归纳和演绎’的呈现循环”简示为:演绎归纳演绎。这恰当地表达出了环节②到环节③,以及环节③到环节④之间的过程和关系;这样程老师的结论必为:“归纳”与“演绎”并存,有机有效地完成了教学。

但其忽略了环节①的作用,环节①和环节②形成什么关系呢?答案的找寻必须分析环节①自身,按程老师的述说,环节①“是教师从学生的预习中寻找的学生阅读的兴奋点,是教师切入设置的问题”,我们就可以说环节①是教师对学生学情归纳的结果,这种归纳置于课堂的出发点(属于教师的预设),是课堂的出发方式,不妨称之为“前归纳或隐归纳(因有时比较隐蔽)”,由此可以把程老师忽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整个课堂“师生活动‘归纳和演绎’的呈现和循环”作出另外的简示: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这表现的是语文课堂的另外一种行进过程。由以上的分析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了。

1.语文教学课堂呈现的基本样态是什么,是归纳和演绎传递时的“相互融合、交叉进行”的样态(程文观点),还是由二者的主辅关系,以辅助主的样态(笔者观点)。

程老师“师生课堂活动中‘演绎归纳演绎’的呈现和循环”是种线式循环,这必然是“‘归纳’与‘演绎’并存,交叉融合”,二者不存在主从先后关系。

笔者“师生活动中‘归纳和演绎’的呈现和循环”: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是种复式循环,每个循环中的归纳教师发挥着“导”的作用,而演绎是学生学的过程。显然,此时演绎呈现着课堂的主要面貌。

2.这种说法的依据在哪里呢?

依据之一:“预设”和“生成”理论。

“积极预设、科学生成”的观点在课程实施中得到了肯定,相对而言,预设凭借的是归纳的结果,生成指向演绎的过程或学生学的过程,预设总在生成之前,有时以“前归纳”存在于演绎之前,因此“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的课堂形态,以演绎为主,归纳起着引导教示作用。

前归纳“预设”有时是教师的归纳成果,恰是教师的匠心独运,体现教师对学情的把握,程老师的判断失误是因为没有注意到环节①“前归纳”。笔者“归纳为导,演绎为主”的浅薄论断于此亦可得到印证。

依据之二: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意义。

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目的是培养学生会阅读的能力。叶老论述语文教材的功能一是“凭借”,二是“例子”,三是“锁钥”。教材学习,学生要掌握这个例子,能够凭借这把钥匙。“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的酵母作用可以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语文生活提供“凭借、例子、和锁钥”,这是更高层次的“归纳演绎”学习样态,有深远的意义。美国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说得好“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会什么”,更重要的是“知道怎样处理”,即“学会如何学习”。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力量”对人类文化知识的“再发现”,包括寻找正确的结构和意义。”“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课堂形态或许和正确的结构和意义沾边。

三、“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课堂形态,以“演绎”为偏重的语文课堂是“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语文学习观的体现

2011年新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本体特征与学科功能

――“语言文字运用”。基于“归纳1演绎1;归纳2演绎2……”的复式循环课堂形态,是“语言文字运用”式学习的体现。当前语文教学低效的原因在于越来越脱离其学科性,“课型、模式”的建构研究越来越凌驾于“语言文字运用”为核心学习语文的研究。金岳霖先生曾说“甲是否成立的标准应由其本身的系统提供,如果甲是否成立的标准由乙提供,果然如此,则甲否定了它自身,而承认乙,显然不行。”

1.紧扣“字、词、句”的演绎式阅读教学

紧扣“字、词、句”,进行咬文嚼字、阅读文本,是集朗读、推敲、体悟、探究、对话于一体的演绎式阅读方式。教师的阅读引导基于对文本字、词、句特点的归纳认识。

如李煜词《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体悟“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读法。

一个说“用伤感低沉的声音来读”,因为“这里描写了春之迟暮,雨下天犹寒的情境,此寒既是天寒,也是心寒”;又一个说,应该慢读,那潺潺春雨缠绕作者心头如那亡国亡家之愁深重啊;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说,还应该低沉些,那春雨声声潺潺,敲打作者的心房,点点行叮咚响,身处囚室人独彷徨;那个说“应该读得较为忧伤,春雨浸入我心间,点点泪凄凉”,再一个说“潺潺雨之形,绘我心愁苦状,潺潺雨之声,衬我心孤独情,潺潺雨之感,通我心凄凉景”。

2.巧抓语言艺术形式的演绎式阅读

文本谋篇时部分或整体有其突出的艺术形式。如比喻、拟人、夸张、通感等修辞手法;铺排、映衬、对比、虚实、动静、张弛、详略、抑扬等表现手段,此可以作为课堂的前归纳(预设),学生根据预设对文本生成,学生在演绎的过程中既掌握了一般,更分析了特殊。

《劝学》的经典因其“学不可以已”中心意指之不朽而经典,荀子把此不朽道理进行了具体形象化的述说。教学以“理解文本是如何以形象的手段述说不朽道理的”为预设。学习过程就是一次演绎式体验之旅,对文本形象的比喻和鲜明的对比写法的体验分析,使道理变得透彻明了。

再如《秋声赋》作为“赋”文,“铺排”是其主要写法,体悟“铺排的秋声”作为课堂预设。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秋声的呢?注意把怎样说清楚?

生:运用了一系列比喻,即博喻的写法,写出秋声的变化过程。

生:写出了秋声由远及近,有小到大的变化过程。

生:写出了秋声变化的急剧和来势的猛烈等。

把文本突出的艺术形式作为课堂教学的预设(前归纳),培养了学生以“艺术形式”为体验点的审美能力,使得杂乱的文本得以迅速地廓清,节省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所谓随文学习语言表达能力。

3.体悟文本体类特征式的演绎式阅读

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不同艺术形式表达内容和内涵时“类”的特征鲜明,文本的体类特征作用于阅读教学,指的是以“类”预设,从而“旁通”相类作品的个性化演绎式阅读。此方式将特定的事实(现象、过程)归入某个范畴进行演绎,并根据“类”的支配性规律,阅读时更注重演绎文本的个性化,而不是由类而同,用类的所谓普遍结论消融掉文本自身的个性化特征。

以诗歌教学为例,高适《燕歌行》是唐代边塞诗的杰作,归入“边塞诗”类范畴教学。

(1)朗读和分析:读而边塞战争过程分明(出征、战败、久围、再战);读而边塞战争情形毕现(战士、将领、思妇、塞上环境等)。

(2)结合文本内容探究这是一场怎样的战争?

第2篇

试卷评讲如何才能有效?笔者认为,只要能做到“一课一得”便足矣。所谓评讲课堂的“一课一得”,就是要让学生在一堂课上至少掌握一类知识,比如一种文体的阅读题的解法。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对试卷进行充分的分析归纳、提炼总结。笔者在评讲实践探索中总结了以下几种策略。

一、整体分析,突出重点

首先,对试卷的整体情况作个简单的总结,也可以让学生说说做完这套试卷后的感受。然后,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评讲内容,对于学生掌握得比较好的题目可以一带而过,有时甚至可以简单地核对一下答案即可。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答题的情况,整理出本节课的评讲重点。通常这个重点就是学生在答题时失分率较高的地方。比如,笔者在评讲2012年扬州中考语文卷时,发现学生作答不够理想的部分是议论文《宁静是一种生产力》的阅读,尤其是第二题和第三题的失分率较高。所以那堂评讲课,笔者快速地核对完其他题目的答案后,就把评讲重点放在了巩固议论文阅读专题知识上。

二、回顾考点,总结归纳

第一轮复习主要是专题练习,先前的复习中对每类知识的考点都归纳过,所以接下来就可以让学生来回忆该类知识的考点,并回忆做过的题目来归纳主要题型。比如评讲2012年中考语文扬州卷中《宁静是一种生产力》一文时,由于议论文阅读的考点在第一轮复习中已经涉及,所以现在就可以让学生来回顾一下议论文的主要考点,然后帮助他们根据做过的练习题一起归纳主要题型:

①明确作者表达的观点。主要题型: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对……持什么态度?文中提到的某人对某事持什么观点?作者是什么观点?等等。②题目、开头部分的引入作用。主要题型:开篇从……写起,有什么好处?开头写……有什么好处?文章标题改为……好不好?为什么?等等。③明确论证方法及作用。主要题型:指出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试作分析。某两段都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有什么作用?等等。④内容的理解及概括事实论据。主要题型:“这”“这些”“这样”等指代什么内容?简要概括……和……的异同点。下面的故事放在何处比较合适,请说明理由。等等。⑤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主要题型:文章是如何阐

明……观点的?请你说说某段的论证思路。等等。⑥理解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主要题型: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能不能删去?为什么?等等。⑦结合文章,联系实际,举实例,提出自己的看法。

第3篇

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高考语文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发展对学生阅读能力要求的提高,现代文阅读在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比重加大,分值提高,位置提前,对考生的影响很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语文阅读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题答题方法与技巧:概括作品的主题1、标题提示法

从文章标题上直接获取文章主旨。主要用于议论性、抒情性散文。

2、段意整合法

通过整合每段的中心意思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概括不同与归纳,归纳是从不同事物中寻找共同点幷提取出带有共性的论断,概括是将每段的中心意思联系起来,在整体上找出他们表达的集中点,从而概括出文章的主旨来。

3、首尾归纳法

从文章的首尾段落中归纳出文章的主旨。许多文章都是在开头、结尾部分表明其主旨,尤其是对散文来说,运用首尾归纳法,一般都能很快抓住文章的主旨。

4、关键词句归纳法

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中心思想,作者写作文章时,常用一些词句来表明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观点或态度,抓住这些关键词句,仔细分析,即可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阅读题答题方法与技巧:准确分析作品的结构1.抓线索

线索的作用是将零散的片段和场景连接起来组织成篇。如散文一般以时间、空间、物件或情感为线索。

2、注意开头、结尾、过渡段、相互照应的语句

开头和结尾,往往在全文中起引入、总领或总结的作用。过渡是上下文之间转换的衔接,照应是前后文的关照呼应。考生把握了过渡与照应,对文章的整体结构也就掌握了。

3、捕捉关联词、标志性语句

(1)关联词可以清楚地显示作者的思维路径。

(2)指示语、概括语、情态语等可以提示写作对象与内容以及文章的情感基调等,往往能揭示文章的层次。

(3)总领、总结性的语句在全篇中或是连通文意,或是点明文段的重要意思。明确了这些语句,文章的整体思路和结构也就变的清晰了。

阅读题答题方法与技巧:赏析作品的形象和内涵1、赏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技巧

(1)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及作用入手,分析人物形象。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里描写等。

(2)从人物活动的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形成的原因,也是理解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

(3)情节是作品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要了解人物性格,必须透过情节中发生的事情来剖析现象背后的本质。

2、赏析作品内涵的技巧

(1)从抒情性、议论性的句子以及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入手。对于散文,考生应抓住抒情句、议论句,对于小说,考生则应重点分析人物个性化的语言。

(2)从分析环境描写的句子入手。考生应重点关注决定人物命运的社会环境的描写和具有象征意味的自然景物的描写。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模式 主题式教学 精选主题 典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3-0035-02

小学语文阅读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它奠定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对日后的语文学习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很多学生对阅读很有抵触情绪,对此,作为老师的我们更应该把握语文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掌握阅读方法。主题式教学模式是语文阅读讲解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当我们为学生确定并归纳了相关主题的内容时,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一类语文阅读的解题方法。这一模式,开创了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在帮助老师高效教学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并提高了相关的运用能力。作为老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广这一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本文中,笔者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有关经验与各位老师分享。

一、通过主题式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很多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种不知所云的感觉,除了文章的用词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很生涩外,很大程度上是学生没能掌握好文章的核心内容,即文章的主题。设想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干什么就走进超市,你会不会有一种茫然无措的感觉?没能掌握阅读主题的学生就是这样一种状态。因而,我们要帮助学生抓住文章的主题,这也就是我们提倡主题式阅读教学模式的目的所在。每篇文章都有自己的中心,掌握了文章的这个中心,解决其他阅读问题才能得心应手。在进行主题式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提倡为学生选取一些经典的课文进行分析归纳。我们知道,阅读题目大多源自课文,当我们引导学生认真剖析了课文的主题后,学生自己解决阅读问题将更加轻车熟路。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对书本上的文章主题刻意进行重点讲解。例如,二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根据教材内容,可以提炼出“美丽的秋天”这一主题,《再见了,亲人》可以提炼出“亲人”这一主题,《慈母情深》可以提炼出“母爱”这一主题。笔者对这些文章的主题加以重点剖析,当学生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时,就会以之为引鉴,进行类似的主题分析。这样,学生阅读时不知从何做起的困难就被恰当地解决了。同时,笔者认为归纳相似的主题是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并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日后自主学习时学会这种主题式的剖析途径。

二、入情主题,让学生切身体会阅读内容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不懂得如何分析文章,而是不知如何理解主题思想。在小学生的概念里,很多东西对他们而言都是抽象难懂的,我们要真正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阅读,就要帮助他们理解主题。为学生引入阅读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利用现在课堂上的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或者在课堂上展开分角色朗读。这些内容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为学生真实地呈现了文章主题所要表达的内容,让生涩的文章简明易懂。为学生引入情境,可以令他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下理解文章主旨。通过对课文主旨的讲解,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的有效方法,能为学生日后解答阅读题奠定良好的基础。这种入情主题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在趣味课堂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会分析与阅读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雨后》一课里,很多学生不能理解文章中的比喻,因为孩子很少能像成人那样观察事物。笔者在课上选择多媒体细节展示的方法,向学生展现雨后一幕幕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些生动的图景,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掌握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分析主题,这样主题式教学模式才能为学生提供便利,同时也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语文阅读问题。

三、精选阅读内容,从方法入手抓住文章主题

小学语文教学阶段,老师应起到一种引导作用。而在阅读教学时,我们则应该帮助学生精选阅读训练的内容,从典型内容出发,剖析文章主题。在这些阅读内容中,应该分类突出文章的主题,并重点加以分析总结。当我们引导学生分析了一定数量的文章主旨时,学生自然能掌握有关的主题式阅读方法,进而在日后解决相关问题时有据可依,掌握有关的阅读的技巧与方法。其实,语文教学并不是无法可依的。我们要善于帮助学生总结归纳,通过一道题,分析推论一类阅读问题的技巧性做法,抓住文章主旨,有效地做好小学语文的阅读题目,而不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讲一道题,会一道题,这并不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法。我们要帮助学生选取典型内容,从主题出发,总结一定的阅读规律,以便学生日后进行阅读与理解。

主题确立后,我们要围绕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筛选与之相关的范文佳作,作为主题式阅读的辅助材料,力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阅读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相似甚至相对、相反的文章。这样一个主题、多个文本,阅读内容密度高、容量大,阅读综合性强,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辅助材料的应用形式也应尽量丰富:文字、视频、图片、漫画等丰富的材料能营造出逼真的学习情境,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更好地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做出相关的归纳总结。

例如,在讲授有关乡愁的内容时笔者重点讲授了《但愿人长久》一课,本课是讲述乡愁内容的典型文章。这篇文章不但形象地为学生展现了乡愁,同时引用了有关的古诗词。在学生以后遇到“乡愁”这一主题的文章时,本文也可以作为分析理解的典型文章。这一类型的精读文章,让学生在了解文章的主题的同时,掌握了一类文章的相关阅读解题方法。所以我们要多多展开这种典型的主题分析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分类分析文章主题。另外,当笔者为学生举例剖析了相似的文章的时候,也时常适当留些总结性作业,让学生在总结的同时,逐步学会主题式的阅读方法。这样,他们日后解题阅读将变得更为轻车熟路。

主题式教学模式是我们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帮助学生剖析了主题后,语文阅读将变得没那么生涩。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能帮助学生培养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抓住文章主旨后,也就抓住了阅读的钥匙,解决相关的阅读问题时也就更为轻松顺手。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中除了扮演讲授者的角色外,同样要逐渐引导学生学会这种阅读模式。同时,帮助学生在日后阅读文章中巧妙地使用这种方法,抓住文章主旨。语文教学是一种引导式的教学,我们要引导学生入情,从主题出发分析理解阅读题目,以一种更快更好的方法解决阅读中的棘手问题。

参考文献:

第5篇

新课程高中语文思维能力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人脑对于客观存在的事物所产生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在学习过程中,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而语言文字是思维的载体。所以,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抓住高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做好思维品质的培养工作。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在我看来,培养和训练高中语文思维能力,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

一、增大容量,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归纳、总结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它可以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演化和提高。学生如果具有较强的归纳和总结能力,就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总结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利用这两种思维手段把知识归纳成条,连接成网。比如。在讲授鲁迅先生的作品时,学生对鲁迅先生的艺术风格、深邃的思想内涵不是学习一两篇课文就能理解的,如果仅仅记住一些零星的知识,是不足以理解鲁迅的作品的。要把握鲁迅作品的精髓,理解鲁迅独到的深沉、超凡的伟大,必须先了解鲁迅的感情和思想。因此,教学时,就要增大容量,最好先将中学所选篇目集中起来,按所选作品集分类,如《朝花夕拾》(中学教材所选篇目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记录的是对往事故人的感念,体现出他在纷杂的世界面前无可奈何的回避以及深邃倔强的感情;《呐喊》(所选篇目《社戏》《孔乙己》《阿Q正传》)则迸发出那种勇于“毁坏铁屋子”的激情。然后结合《〈呐喊〉自序》去了解鲁迅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最后让学生进行归纳和总结,这样就能比较全面地了解鲁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学习鲁迅作品。采取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的认识鉴赏水平提高一个层次,而且所学知识在循环中也得到加深,使学生在读鲁迅作品时不会感到难懂,也不会产生畏惧心理,这样一切问题都会化难为易,迎刃而解。用这种方法,经过系统的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善于比较,形成比较型辨析思维

在高中语文思维训练中,比较辨析是必不可缺的环节,它不光能够促使学生勤于思考,同时也是培养学生严密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比较辨析中,可以促进学生通过不同方式来寻找事物的异同之处,进而能够增加思维的拓宽度,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例如,沈从文在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中写道:“大清早若干犯人从那方面带了脚镣从牢中出来,派过衙门去挖土。若从杀人处走过,昨天杀的人还没有收尸,一定已被野狗把尸首咋碎或拖到小溪中去了,就走过去看看那个糜碎了的尸体,或拾起一块小小石头,在那个污秽的头颅上敲打一下,或用一木棍去戳戳,看看会动不动。”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写自己在日本亲眼所见的一件事时写到:“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我在上课时,让学生对这两处描写进行比较阅读,要求找出它们的异同点。经过引导,学生发现两段文字都与“杀犯人”有关,但从“看看”“敲打”“戳戳”这几个动词可以看出,沈从文要表现的是小时候的“我”有着一颗很强烈的好奇心;而鲁迅则用“万岁”和“欢呼”来暴露国民的劣根性,可见两者的写作目的不同。通过这种训练,能够促进学生比较辨析思维能力的提高。

三、合理探索、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的源泉就是想象,如果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对于事物,我们需要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来思考和解决问题。比如我在上《遨游建筑天地间》一课时,课文对林徽因是怎样进入建筑系的没有介绍,作者在文中有这样的叙说:“她究竟是怎么办到的?如何打破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规定?这点我们不得而知。反正从第一年开始,她就和思成一起上建筑课了。”所以上课时,我就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谈谈林徽因是怎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的?提出这个问题后,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被挑起来了,有的同学说是利用她“异乎寻常的美貌”,但很快被其他同学否定了,因为从文本看,林徽因的作风没有问题;有人认为是凭她“天生善于交际”的本事,但宾夕法尼亚大学是美国一间很优质的大学,讲究的是真才实学,这种说法似乎也不合理;最后大家把焦点集中到她的学习态度上,认为是她的聪明和刻苦,还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的责任心让她如愿以偿。在这个环节中,我发现同学们的兴致都很高,他们在对情节进行大胆想象时,也把平常积累到的知识融入到想象中,从而对林徽因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可能性进行合理的探索。

总而言之,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学会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来解读文本,要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换角度来看待和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还要让学生敢于发表不同于他人的见解,敢于想别人不敢想的问题。而所有这些品质和思维能力不是短时间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长期的训练和培养。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坚持将思维能力训练真正的贯穿到教学中,不光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习惯,成为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小学语文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结合,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发挥出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的总结归纳研究,充分地将语文教学过程和小学生的实际生活合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摆脱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理论难以联系实际的情况”,在帮助小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同时,促进小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一、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教师要想发挥出语文教学的真实作用,就不能忽略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作用的发挥,找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的交汇点,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有作用。教师要合理地规划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表现力强、形式丰富的特点。还要吸取传统教学过程的优势,在夯实小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长处:首先,通过对教学方法的总结凝练,将学生生活中常遇到的元素进行总结归纳,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因素和已有的知识体系相关联的区域范围,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情况入手,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语文知识能力的提升;其次,通过对教学切入点的总结归纳,将抽象枯燥的语文知识进行具象化处理。如,将课文中介绍的知识和多彩多样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充分地进行思维的发散,进而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小学语文知识的深刻内涵;最后,帮助学生吸收语文知识的能力,学生在感受到语文知识内涵的同时,在学习中感受快乐,这就需要丰富生活化元素的表现形式,增强小学生的兴趣,进而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作用。

二、小学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方式

1.利用生活小故事活化语文课堂

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小故事融入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在进行小学语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听取小故事的同时,学习到课本中涉及的知识,进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引进生活小故事,还可以让小学生以进行自我讲述的方式,提升口语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之前,要让学生根据下一堂课要讲的内容,收集生活中遇到的小故事,以便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并和学生的生活趣事无缝对接,进而保证该堂课的教学效率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总结凝练自己遇到的生活小故事,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发现美的眼睛”,满足新课程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需要。

例如:在进行课文《小马过河》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在结合生活中学生遇到的故事基础上,利用“小马过河”中讲述的学习的基本道理和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迅速地勾起学生进行《小马过河》课程学习的兴趣,进而有效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与此同时,在进行《小马过河》的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知难而退”和“勇于尝试”为教学切入点来导入《小马过河》课程。具体来说,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可以让学生对自己遇到的类似事情进行讨论,教师可以讲解鼓舞学生奋勇向前的故事和道理。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就可以将学到的语文知识和自己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元素渗透过程中,可以充分将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化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在督促学生反思,联系生活的同时,有效促进学生对语文课堂知识的理解程度的加深,进而有效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2.利用生活元素丰富语文教学内容

运用生活元素丰富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充分发掘出小学语文课本之外的知识载体,让学生可以在平时的休闲和放松过程中,快乐地体会到语文知识,提升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接受程度。与此同时,在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应用过程中,要充分意识到,生活中的事物是丰富多彩的,如果能够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好这些五彩缤纷的教学元素,就可以让本来枯燥的小学语文教学生机盎然,焕发出小学语文教学应有的生机与活力。

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课程《大灰狼与小红帽》的教学时,应考虑到大灰狼与小红帽的不同的个性特征和描述手法,结合学生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诸如“大灰狼与小红帽”一类事件的实际情况,让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大灰狼与小红帽”这种情况出现的基本特点,并使用语文知识对“大灰狼与小红帽”可能出现的情况的介绍,让学生充分理解自己认识到的“大灰狼与小红帽”知识在平时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教师还可以利用相关的笔记本,将自己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这一堂课中的相关的做人道理进行记载说明,让学生通过自己对于相关知识的研究和分析,提升学生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中涉及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指导学生进行“大灰狼与小红帽”中蕴含的知识和人生道理的探索讨论,并让学生把“大灰狼与小红帽”中蕴含的“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的道理进行总结研究,加深学生对于“大灰狼与小红帽”中所涉及的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生活中遇到的类似案例进行总结研究,并进行相关的情境教学设计,保证课堂的主要内容和核心思想能够为学生所体会,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应用能力的快速提升。

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途径,通过总结归纳相关的生活元素事件,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教学素材,也为小学语文知识的传播提供更多更有效的载体,进而更加有效地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提供更多的实力支持,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发挥出小学语文生活化教育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秀红.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19).

[2]刘晓含.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语文教学生活化[J].现代教育.2012,(Z1).

[3]蔡书彩.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学周刊,2012,(02).

[4]李军.语文教学生活化之我见[J].文学教育(中),2011,(11).

第7篇

【关键词】课堂小结;初中语文;有效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小结是教与学的重要环节,在此环节中师生共同梳理本课知识,归纳阅读与写作技巧,进行自我反思,实现知识的重构与升华,从而加深知识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一、巧用课堂小结,归纳方法,提高综合技能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良好素材,学生可模仿与学习文本结构特点与写作技巧,得到阅读方法与技能,从而丰富与完善知识结构,提高语文素养。但与数理化等学科相比,语文中的技能与方法并非显而易见或集中呈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在阅读与探究文本时,师生不但要分析文本结构特点,还需分析文本的表达内容以及语言形式等知识,因而在理解文本时,学生是较为零散的理解。而若想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教师则需在课堂小结中引导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使其系统而清晰地认识所学知识。如引导学生梳理与归纳课文的写作方法或者所含的阅读方法,从而构建与完善原有认知结构,学会迁移知识,灵活运用,为今后写作与阅读奠定坚实基础。如教学朱自清的《春》后,教师可在课堂小结环节引导学生梳理文本结构,把握文本脉络,加深记忆。

然后要求学生分组由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等画面中各选一幅进行品析。教师可为学生点拨赏析要求:在品析时,需注意理清所描写的景物顺序、景色特点、写景角度、写作手法、语言表达、修辞手段,然后重点赏析自己认为描绘得最精彩的语句,把握关键字词,发挥丰富想象与联想,说说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当学生讨论回答之后,教师可点评与补充,并进行小结:这几幅图画均抓住了景物本身特点,并根据一定的顺序,利用总体轮廓与局部描绘的不同写作手法与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方法,运用形象生动、明快简洁的语言,描绘出大地回春与生机勃发的美好景象,同时赞美了春的活力以及其给人的希望与力量,抒发了朱自清对春的喜爱之情。这对我们的写景作文是很有指导作用的,我们需要用心感受、领悟。

二、巧用课堂小结,理解文本,升华思想情感

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师生、生生以及生本的对话过程,通过这些对话可让学生碰撞思维,点燃智慧火花,拨动情感心弦,激活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与作者以及文本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深入文本,抓住文本内涵,感悟思想情感,学会感悟生活与人生,全面而健康成长。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若随着教学结束,但学生思维却没有得到碰撞,学生未进行巩固与归纳,这就制约了学习价值的发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而如果教师在课堂小结环节中,积极诱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总结归纳知识,利用吟咏诵读等方式来加深文本理解,亦或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表述自己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情感,则有助于强化文本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

如教学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一文时,在课堂小结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细细感悟文中“父母的心”。学生紧扣如下情境,使用两句话来总结文中父母的心理活动。

情境:财主夫人 心理活动

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 犹豫不决,要求商量

送走长子时 条件优越,减轻负担

用次子换长子时 难舍长子,想法换回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难舍次子,设法换回

要回女儿时 难舍女儿,决意不送

过渡:文章结尾中写道 “那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那么他们团聚之后会有怎样的命运呢,这让读者为之担忧,担心他们是否可度过这艰难岁月,担心他们是否会“饿死在一起”。于是,读起来总感觉有缕哀怨的情调,形成一种伤感情绪。在课文中,川端康成不管是泼墨挥洒浓浓亲情,还是轻点丹青流露淡淡哀怨,总会拨动读者心弦,使其产生情感共鸣,这就是作者创作魅力所在。请设想下这一家人在团聚之后会有何遭遇,为本文续写一个故事。这样,通过课堂小结,可深化知识,升华情感。

第8篇

关键词: 语文试卷 讲评 效率 复习

高三的考试可谓家常便饭。半月一小考、一月一大考,频率极高。高三的考试评价要想提高信度,关键在于考后试卷的讲评过程。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重要一环,试卷讲评课的效率决定着复习备考的整体效果。

目前我们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笔者就语文学科试卷讲评来反思一下我们的教学行为。

一、传统的试卷讲评存在的不足

(一)满堂灌式的讲评。

教师对一份试卷不分主次,依照题目照本宣科地讲解,唯恐学生求取知识不全面。这样讲评试卷,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个死的答案,学生没有动手,没有动脑,没有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就缺乏主动意识去学习,去思考,还有少数自觉性差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修改试卷,试卷讲评根本就没有达到教学效果。同时这种满堂灌式的讲评耗时长,学生被动接受,听课会觉得很疲倦。从接受原理来看,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剥夺学生反馈、反思的空间和权利,学生的欲望和兴趣就会处于抑制状态,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是成反比例的。

(二)盲目讲评,缺乏深化。

由于考试时间紧促,教师在阅完试卷后,没有对试卷作整体分析评价,没有对本班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就盲目地讲试卷,结果只能是就题论题,就事论事。没有知识归纳,没有规律总结,更没有对试卷中的创新题目进行思维方法的整合。因此,学生对一些技巧性的题目没有形成思维方法,没有掌握答题技巧,会在以后的考试中出现类似的错误。

(三)重基础,轻作文讲评。

由于在前面基础题上讲得过多,而在作文讲评时就压缩时间,匆匆收场。或在讲评中对作文缺乏深层理解,泛泛而谈,念几篇范文了事。没有对作文题目进行审题、立意、构思等方面的阐发和指导,也没有去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对学生的写作没有指导性和针对性。重基础、轻作文的讲评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写作,也会影响学生最终的成绩。

(四)讲评缺乏理论分析和技法指导。

讲评试卷的根本目的不是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是要让学生从这次考试中总结前一阶段学习成功或不足的地方,更好地为以后的复习作指导和借鉴。讲评时,不分析试卷命题的优劣、难度,不分析学生答题的情况,不分析试卷的创新之处,这样处理试卷跟平时讲解练习没有差别。学生既不能形成知识体系,也不能总结规律,就不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学生没有教师的指导,自己对试卷的分析也很肤浅、盲目,甚至找不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缺陷,也不能明确命题中的一些新信息。

二、 试卷讲评要处理好的关系

传统的试卷讲评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了考试评价对复习备考的指导作用,学生的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们要根据学生考试中掌握知识的具体情况,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讲评,注重试卷讲评的质效。反思我们的教学现状,我认为高三的试卷讲评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

首先,在知识层面上,要突出重难点。

尤其是考试中的易错点、易混点、创新点,教师要重点讲解和分析,并作系统化的整理。而对于学生自己能解决的知识点,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阅或探究,切忌面面俱到,纸上谈兵。一般而言,讲评一份信息含量大的试卷,我们要把重点放在阅读和作文及能力型新题上,重在思维启迪和规律总结。而对于学生会做的题目,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去消化落实。对于创新性题目,教师要认真备课,讲评时要进行知识拓展,要归纳方法,不可淡化处理。为此,讲评试卷时,不妨从主观题开始或从试卷的创新题目突破。

其次,在技巧层面上,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讲评中,我们要注重学生答题思维点拨,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答题的思维;要注意知识点的系统归纳和整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突破:第一、把知识点讲评和考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教师在讲试卷上一个考点时,要引导学生尽力去回忆以前讲过的考点知识,让学生能做到前后知识钩连,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因此,讲评一个小的考点,我们不仅要给学生一桶水,还要给学生一池水、一江水。第二、教师讲评知识点、启迪学生思维时,还要引导学生从实践练习中自行总结方法规律。如文言文的翻译,如果按教材教的方法去操作,学生可能很难做全对;如果引导学生在实践练习中总结出一套既快捷又实在的方法,他们就会记得牢,就会很准确地去翻译了。第三、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分析评价试卷,寻找学习中的盲区,以确定下一阶段学习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自己对几次考试作质量分析,从中总结经验或教训。让学生参与评估试卷,是为了更好的不教。

最后,在考试心理层面上,评价一份试卷,不是在评价一次考试的成败,而是从中衡量一个学生在一个阶段里学习的进步与后退。

因此,备课既要备知识点,又要备学生,备学生的考试的心态。每次考试后,可能会出现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情形。为避免学生考试后在心态上大起大落,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注意对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大力肯定,对于学生因马虎大意而造成的失误不可粗暴地加以斥责,对学生提出的异议或问题,教师要认真听取,不可剥夺学生的话语权,要以宽容的心和学生交流讨论。

三、 注意培养理科班学生的几种意识

针对理科班学生不重视语文、厌学的情况,教师在讲评试卷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几种意识:

第一,要有得分和高分意识。

语文学科考试得分可能不如数理化生考试得分容易、实惠,我们要注意复习到位,基础题目要求得全分,能力型题目最大限度地得分。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我们还要有高分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及格水平,要向三位数、优分和更高分冲刺。

第二,要端正学习态度。

理科班很多学生不重视语文学习,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都可以及格,平时只要多看点书,考试一定没问题的。这种错误思想的形成不仅是语文学科本身的问题,还取决于学生高分意识不强烈。态度决定一切,在讲评试卷中要培养学生的得分意识,规范他们的答题行为,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自信意识。

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复习备考中,确实在语文科是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可是在考试中失败了,于是在讲评试卷中露出浮躁的情绪,在语文课堂是失去了兴趣和信心。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这种心态,教师要耐心地给学生做思想工作,帮助学生分析试卷的成功与失败,要做好个别学生心理的辅导工作,让他们从中重拾信心,投入更好的学习状态中。

总之,高三复习讲评试卷,教师不仅要重知识的拓展,还要重答题技巧的归纳提升,更要注重学生考试心理的辅导与研究。教师要在试卷讲评中,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试卷讲评的质量和信度,才能提高复习备考的质量和效度。

参考文献:

[1]陈仁龙.如何上好语文试卷讲评课.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月.

第9篇

【关 键 词】 迁移理论;语文教学;归纳总结;实践

知识具有迁移性,已有知识会影响到新知识的学习,新知识也会影响固有知识。在学习中,学习者的经验、态度和知识结构等都与学习结果相关,这就是学习的迁移理论,迁移是对知识的巩固和学习的深化。两种学习之间彼此促进为正迁移,如果相互阻碍则为负迁移。随着教育的进一步改革,迁移理论在学习中备受关注,即除了课堂上传授教材知识,还需锻炼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是中学一门重要课程,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去学习,所以有必要引进“迁移理论”。

一、迁移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语文课程涉及面非常广,在生活中处处都有体现,课本显然不可能囊括全部内容,且语文知识较为零散,多靠平日积累,在运用时需将各个零碎点串联起来综合应用。以写作为例,文章类型多样,中学语文教材应都有涉猎,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掌握不同类型之间的区别。可以这么说,课堂和教材在语文学习中是一个载体和平台,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才能真正地学好语文、掌握所学知识。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

首先,迁移理论的应用有利于提高知识的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所谓迁移,是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综合概括,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去影响另一种学习。语文教学的目的不是将知识存在记忆库中,而是能够将其转化成能力,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从接触知识到理解吸收,再到转化应用,这就是整个迁移过程。在此过程中,首先将已有的知识进行二次创造,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然后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如《论语十则》,主要内容是学习和为人处世,可令学生概括学习方面的内容,并联想以前所接触的与学习有关的名言警句,使之明白其中道理,并真正做到“学思兼顾”“择善而行”,进而提高学习能力。

其次,迁移理论的应用能够更好地指导教学活动。为了使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需深入理解迁移理论,教师掌握其内在规律后,可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状况,对教材内容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并合理把控教学过程。同时还能将自身经验创新,用于新教学内容中,增强学习效果,进而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能够获得最好的教育。如以往的许多方法都存在缺陷,教师应对其分析总结,取精华、去糟粕,将有利因素加入层次教学法、生活化教学等新方法中,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迁移理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设计和应用

(一)对比迁移

学习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效果,如果以前的知识没有牢固掌握,那么学习新知识时,很有可能会将旧知识忘掉。另外,还会出现因知识内容相似而混淆的情况,此时应通过对比加以区分,以便牢固掌握。学生在学习认知中,需要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最终将其化为己用。语文知识涉及诸多方面,其内在都有联系,教师应鼓励学生找出其中的异同,达到迁移的目的。如陶渊明的《饮酒》和《桃花源记》都表现了作者不求功名利禄、淡泊高雅的情操,希望远离尘世、寄情山水,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背后隐藏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如余光中和席慕容的《乡愁》,同写乡愁表达对祖国的眷恋,但余诗采用多节的方式,感情朴实、节奏分明,内容由浅入深,有层次感,似在讲述故事;而席诗则短小精致,内敛含蓄,与余诗用时间表达主体不同,她主要用意象体现,似一幅美丽的画面。通过这些对比,让学生联系文章深入分析,把握各自的主题和不同点,如此才能真正地消化。

修辞手法在语文中颇为常见,如比喻、排比、借代等,各自的作用都不同,效果也有所差异。所以教师应诱导学生主动去学习,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区别,同时掌握其他表达技巧。在阅读鉴赏中,可运用这些技巧对文章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紧扣主题、理解作者意图。部分中学生缺乏主见,或赏析思路单一,在欣赏或表达方面处于弱势,所以有必要通过对比迁移提高自身能力。

(二)归纳迁移

语文教学中,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许多同学都有这种感觉:在做题或学习新知识时,总会对某些内容似曾相识,但具体又说不清楚。这主要是缺少归纳。将平时积累的知识大致归纳分类,万变不离其宗,掌握了内在规律,便可将旧知识运用于新知识之中,对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比较有利。而且,学生在归纳中会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架构,为以后的学习提供便利。如列子《愚公移山》中有“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之句,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阴阳”学说在古代尤为重要,多用来表示事物的两面。山水中的阴阳,通常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在学习中应对此归纳总结,在以后遇见时就能避免许多麻烦。

文言文是中学语文中的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实词和虚词,以及各种句式活用较难掌握。但其理论知识有限,多数文章都可套用,所以在平时学习中应做好积累归纳的工作。如诸葛亮《出师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木兰诗》:“木兰当户织”;《陈涉世家》:“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这些文章中都有“当”字,但其意义不同。包括其他各种句式,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等,都应把握其内在规律就,归纳总结,在学习新知识时,才能将掌握的理论知识嫁接到新知识中。

(三)延伸迁移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所学知识用于实际中去,教师应走出课堂,带领学生走向生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究精神,能够活学活用。如此既能贯通教材,又能了解当前社会,对学生以后生存大有裨益。如《孙权劝学》《伤仲永》《范进中举》都与读书学习有关,其中的某些现象在当今社会不会再现,但文章所讲述的哲理在当今依然有很大用处。教师应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吸取文章中的有益因素,如需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更不能死读书,还要勤奋、实践等。如此,不仅能帮助学生学习知识,对人生也有很大帮助。

又如,《端午日》一文对赛龙舟场面进行了描写,采用正面描写(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刻画出了桨手、带头的、锣鼓手各自的特征,表现出比赛场面的紧张、热烈,突出了奋力争先的拼搏精神;同时,还通过想象“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侧面烘托了比赛场面的热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是本文的一大写作技巧,文中追鸭子的活动并未展开描写,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教师可抓住这个契机,设计一个拓展延伸的小练笔“结合生活经历,运用正面和侧面描写方法写一段追鸭子的场面”,将课文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从而使教师的“为迁移而教”和学生的“为迁移而学”默契地结合。

三、结束语

迁移理论强调知识之间的联系和互相影响,中学语文知识较多,需要经常巩固、归纳、连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可见,迁移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可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实践能力。所以对教师也提出了新要求,如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