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8:53
导语:在校园规划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
1.1 办学模式多元化、综合化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从量上的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以便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在质上倾向于高素质、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于是,各个学校都在努力探索自己的特色,找寻最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1.2 长远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校园管理
大学是一个创造知识和追求真理的地方,校园管理要站在大学总体定位、构想和布局特性的基础上。在学校发展进程中逐渐促成匹配学校人文精神的整体环境,保证校园整体的长期性、稳定性,形成具有丰富时间性的空间并保持长期的发展模式。同时,也要让校园规划和管理具有灵活性,能根据学校的变化进行微调,既可充分利用具有限定使用年限的设施,又可以预留足够的空地,以便将来随着校园发展的需求,局部性地对建筑物进行改建或者增建。与此同时,必须努力保持需求平衡并妥善运营还没有形成固定化利用形态的设施[1]。
1.3 开放的空间构架
大学是教授、专家、学者和学生等自由交流的场所,具有科研、教学、社会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大学之间的联合和大学内的学习互助比较频繁。在校园的规划和建设中,既要有“整体”性的理念,体现严谨性和统一性,又要能透视“内部”的建筑物等,形成进出方便的空间构架。同时,要设置公共空地,即开放空间。这样的开放空间不但可以形成一种轻松自由的讨论氛围,促进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也可以作为人群休息活动的场所。我们所指的开放空间不仅仅是绿地、广场、运动场等一系列可以供人群活动的外部空间,也包括研究室、图书馆等建筑物内部的开放空间,甚至还可以链接到大学外部的开放网络。在这样的开放的空间环境下,不同立场、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和学生就可以跨越专业的界限,共同来营造一个聚集着不同类型的人群的空间。同时建筑物的标识也很重要,应根据已确定的学校品牌定位及宣传主题,进行品牌宣传的首层设计,即VI设计。简而言之,VI设计就是对外宣传主色调的确定,决定着品牌宣传的第一直观视觉效果,是学校品牌对外宣传的第一感官,必须高度符合学校的办学历史、文化底蕴及自身办学特色,形成耳目一新、独具一格的宣传效果。
大学校园设计的新理念和新方法
2.1 大学校园新理念
2.1.1整体化
整体化即强调大学校园的整体设计,提倡从整体校园范畴研究最适宜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规划模式。在理论层面,整体设计视大学建设为一个系统工程将涉及规划的各要素归纳为一个整体研究对象进行考虑。具体到方法论.整体设计既强调各专业(规划、景观、建筑)的整合.也强调多学科(社会学.建筑学、生态学、人类学、政治经济学等)的文叉渗透与相互促进。从实践角度讲,整体化校园规划强调以清晰明确并贯彻始终的规划结构来统领全局,对功能分区、文通流线、绿地景观等的规划均须依据设计的核心理念进行合理安排:注重对建筑群体的轮脚造型、外部空间形态.环境氛围的整体把握以营造丰宫而统一有序而充满灵性的校园空间:反对孤立.片面地从校园局部入手进行规划(图1,圈2,图3)。
.
2.1.2 生态化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生态可持续观念是当今建筑与规划设计发展的大方向.校园规划应以薄,自然生态为优先原则强调营造缘色校园还,注孟能源的节约、资源的再利用.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的问题。以校园绿化环境的曹造为例一方面要对荃地中的自然山地.河流湖沼等原有生态环境采取以保护为主的策略.结合功能分区建构校园的整体生态环境布局。另一方面.也要,视人工生态绿化的规划.使人工与自然环境触合渗透相得益彰.校园规划应该根据校方提出的建筑面积要求.规定合理容积率和绿化率.并严格贯彻执行.最终为校园营造出山水相映绿树成阴鸟语花香、优美而健康的生态景观和人居环境《圈4,图5)。
2.1.3地域化
地域化强调综合当地地域及校园文化的特点.营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空间与文化氛围.首先.规大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如何创造一个优雅宁静而且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学习环境非常必要。创新是现代大学提出的第四个功能,所以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是大学办学的根本宗旨,也顺应了国家自主创新的战略。划应要充分考虑攀地内部及周边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特征和城市背景.针对其特点进行结构布局。其次应注地域文化[3]。
2.1.4人文化
人文化就是要以人为本在校园规划中充分考虑并薄,使用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创造既能满足师生学习要求.又能激发文流创造的空间和场所.主要内容包括:强调环境育人.1视公共空间与室外空间的创造及优化.建构多层次的交往场所:依
据尺度人性化、以人为本.步行优先等原则组织多个文往空间及校园教学中心区的公共空间。
2.1.5 场所化
社会交往、信息交流、知识讨论的空间环境在校园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校园中创造这样的信息环境:老师与学生可以不期而遇,坐下来讨论学术问题,使创意在讨论与交流中迸发,课内课外学生均有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可以相互交流学习。校园交往的空间往往是多层次的。先是室外多层次的公共的绿化平台,再至室内外的小尺度过渡空间,最后到具有较强领域性的室内空间,形成了多层次互相渗透的交往空间。
校园规划设计中,首先应尊重自然环境,使校园建筑设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融合,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氛围,让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时心情愉快。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通常把校园分为三个部分进行设计:一是规划校园中心区域设计,以水系原貌、自然山水景、人文景观为主,以小广场、活动中心、人行步道为辅,人们可以沉浸于自然之中,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群体组团设计,包括建筑群之间的空间、建筑物之间的庭院空间。在保留已有建筑数目、水文景观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再次改造;三是在建筑物内部设计,应该适当地增加人工绿化生态环境,如绿化廊道、屋顶绿化、墙面绿化、绿化平台等。这样将三大部分成为有机整体,使得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协调一致[2]。
2.2 大学校园规划的新方法
我国大学能发展到今天如此大的规模,是过去没有预计到的。传统的校园规划主要是依靠道路网形成的流动空间或绿化系统形成的平面空间结构。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依据有形的物质要素构建空间的骨架,形成发展的基础。这种依据物质要素对空间形态进行控制是传统校园的规划大同小异的重要原因,学校没有根据自身特点形成一种具有校区自身的特色的规划模式。
校园物质空间的规划既要求我们保证艺术性和统一性,也必须保证其未来发展的适应性。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基于一种非物质的控制元素来形成校园空间网络结构,才能做到既真正控制校园的秩序,又保证未来建设的适应性。这种非物质元素是空间秩序形成的主要依据(见图1)。
图1 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
2.2.1 轴线要素
大学的空间轴线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建筑、绿化等围合而成的经过艺术构思形成的空间轴线,如西南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天津大学等等,其入口都有明显的轴线。二是由自然山水与现状地貌形成的空间轴线,可称为现状轴线,如厦门大学的海岸轴线。引入城市总体规划常采用的发展轴概念,将时间纳入空间发展规划之中。自然轴线、艺术轴线和发展轴线是对校园空间和不可预见的校园空间发展进行控制的有效手段,达到了保证空间整体秩序、艺术性的目的,也具有适应未来的不可预见性的能力。
2.2.2 空间模数
空间的尺度是空间的重要属性。现有大学中有许多整体特征明显而和谐统一的例子,如华南师范大学、集美大学。它们很明显的特征是城市肌理明确,整体风格统一,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一个明显的尺度模数,形成空间发展的基本网络骨架,对空间尺度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地建立空间秩序。采用建筑学中的模数制,可以规定空间尺度的模数,以模数网格为空间发展提供一种秩序,又可以加快设计速度,提高施工效率、降低造价。
大学的建筑物大部分长度在60米左右。通过规定统一的建筑基地大小和建筑红线范围,就能使得校园大部分建筑物统一在一个模数网络中。这种模数网络控制的方法能有效地保证空间的秩序,并且对大学的规模扩张毫无限制,在网格的控制之下,未来大学校园的空间布局与建筑方案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
2.2.3 活动单元的连接方式
对于巨大的城市尺度而言,建筑单元是相对可以把握的。大学校园因为其基本功能的明确性,根据大学所需功能的组织方式,可以将大学的功能分解为一个个功能的组合单体,在空间上,形成一组组的建筑组合单元,对每个组合单元进行研究,控制其基本单元的形式或功能需求,就可间接对空间秩序进行协调。这些基本的结构类型如同生物的细胞。细胞的不同组合形成了不同的生命体,但是基本单元的组织需要规律,从而形成了正常完善的生命体。
不同的方案可以有不同的组织方法。许多大学以院系为单位组合而成。学生活动单元类型越多,其组合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变化的可能性越多,单元为基本单元,基本的空间单元越小,内部结构类型越简单,但基本的空间单元规模越大,单元类型越少,其组合形成的整体空间形态变化的可能性越少,但基本的空间单元内部的结构类型却越多,选择什么依据作为校园的基本单元,与大学的组织方式相关。
规划设计和控制的重点之一是基本的空间单元组合类型,其类型规定的越具体,类型可选择的种类越少,校园未来空间发展的秩序性越强。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是以知识为核心组织各项活动,选择以知识活动形成的知识元为基本空间类型,可以形成对大学校园发展空间结构的适应性控制模型。
3 结论
总之,现代大学校园规划的大趋势就是结合各类高等学校自身的特点,将行为环境与形象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环境幽雅的充满书院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的规划还要充分考虑校园未来的多变性,保证未来空间的有序发展。本文总结了当今大学校园规划的新理念新方法,希望能给其他规划人员和相关专业学者带来一定的启发使他们深化对于校园场所内涵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大学建设中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时代特色的校园环境品质。.
参考文献
[1] 吴志强,卢仲良.大学城空间形态的弹性控制方法.城市环境设计,2004.2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得到不断提高的同时,对人居环境质量亦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和标准,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一个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环境。对于我们来说,其理想的环境应该是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是一个以人为本,创造宁静、优美的自然生态空间。人们在其中学习和居住有一种归属感、安全感、舒适感,起到有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重塑城市自然生态的功能和作用。
近些年,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为中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大好的发展机遇,由此也引发了发展高校新校园建设的热潮。本文着重运用生态学原理到校园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探索能够适应21世纪生态文明时代要求的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思想,指导学校走“以人为本”的环境生态化,符合学校建设百年大计的新型生态型校园之路。
第1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综述
21世纪是回归自然的世纪,随着城市的进步,现代化交通的发展与城市地域不断扩张,加剧着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如大气、河川污染及热岛效应等不良现象接踵而来,人居环境矛盾突显……。城市渐渐成为了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人们渴望绿地、渴望森林、渴望回归自然,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校园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同样重视生态建设,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已成为今后校园规划设发展方向。
1.1 校园规划设计的特点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
校园规划设计是要给青少年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丽的环境,使它既有视觉效果,又会使置身于此环境者产生心理联想,它尤如一个无声的课堂。在这大自然的课堂里,一花一草一木都孕育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有着高度的启迪感。它们对青少年的道德、品格、修养无时无刻不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1.2 生态型校园特点
通过道路、建筑物、植物的合理规划布局,营造出生态环境优越的绿色网络体系,更适合师生的工作与学习。
生态型校园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功能分区明确;
校园道路系统完善,便捷,步行空间与非步行空间关系处理得当;
建筑物尽量选用新型环保、节能无公害材料;
校园内部绿化自成网络系统,具备自我调节、发展、循环的功能;
绿化植物丰富多彩,力求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达到以点带面的绿化效果。同时多采用对人体有益的植物,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生活服务娱乐设施齐全,方便师生购物与休闲;
整个校园具备良好的采光通风条件;
校园采取先进技术和严格、科学的管理方法,对校园内的空气、噪声污染、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等进行监控,污水、垃圾等有害物质的收集与处理符合国标。使校园内形成一个清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的学习、生活环境。
1.3 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基础与条件
校区基地环境、土壤、气象、地质、水文等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第2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内容
2.1 规划设计的思想
通过环境景观布局,美化校园,装饰建筑,创造一个以静为主,具保健功能、净化空气功能,建筑似自然生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艺术式校园,适合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良好自然生态环境景观场所。
2.2 规划设计的原则
(1)体现园林景观与生态保健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具有生态保健功能的植物来提高环境质量,杀菌和净化空气,以利师生身心健康。
(2)体现生态环境艺术式学校的原则在布局上增设建筑和园林小品,强化校园的园林氛围;在绿化上以常绿树为主基调,适当穿插四季花卉,力求树木高低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形成优良的植物总体和局部效果,真正达到绿化、美化、净化、亮化、香化和静化,从而产生一种安静优雅的绿化格调。
(3)体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生态理论作指导,尽可能进行乔灌草复式绿化,增加单位面积上的绿量,以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使其可持续发展。
(4)以人为本的原则生态景观规划上要考虑以人为本,体现个性化,这要求:a空间的组织与划分应依据不同层次需要,组织不同活动空间;b为满足人们回归自然的渴望,各种空间中的设施设置、材料质感的应用,景观的创造应充分考虑人们钟情于自然的心理需求;c关注人的审美习惯,以园林山水布置景观,并赋予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感情;d绿化植物配置应选择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保健植物,各种能消除疲劳的芳香植物。比如,园路的设计走向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出入方便,大乔木的位置要考虑到是否影响师生日常生活的采光、通风及安全问题。
(5)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相结合的原则做好平面绿化和景观并进行垂直绿化和布景,同时在一些建筑天台布置空中花园,组成一些立体图案,形成立体景观。
转贴于
第3章生态型校园规划设计的实践
3.1 概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林校区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地总面积约80公顷。东临邰城路,南接陕西省饲料厂,北靠渭汇渠,西面为大片的绿地。整个规划地被城市主干道划分为三部分。
3.2 规划的指导思想
运用生态学原理,力图在有限的环境空间中解决功能与形式美的矛盾,通过规划设计改善生态条件,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营造宜人的校园生存环境。
3.3 布局手法
规划布局手法是条带加组团的布局方式。
道路交通设东北两主入口,并有60m的景观道通入校园;连接两次入口的自然环路为车行道(14m),引导车流;教学实验区道路采用规则式棋盘式布局(7m);学生生活区道路自成体系,各组团均有或纵或横主路(20m)引向自然式环路;体育运动区道路将各场地整齐分割成各功能小区,相互联接,并有道路引向主环路。
建筑楼群教学实验楼建筑群成条带状布置,为东西走向;宿舍楼为组团式布局。
3.4布局结构
总体布局可用“一心三带四区”来概括。
一心:为核心生态区。其内绿地连片布置,形成整个校区的中心绿岛,并与其它各功能区的条带状、环状、团片状绿地共同组成纵横交错的校园绿色网络系统。它由树木园、植物园、苗圃三部分组成。树木园、植物园内树种繁多,内置花架、铺装步道、坐凳;苗圃内设一大型温室。此区不仅满足了师生的教学科研需要,而且方便学生课余休息和晨读。
三带:全院三条主干道构成一横一纵一斜三带。一横一纵为东、北主入口各宽60m的景观带,其两侧配置高大乔木,构成林荫道,中间为宽20m的绿地,两景观带交汇处为一圆形广场,其内设置有升旗台、雕塑以及一圆形礼堂,产生对景的效果。此种设计使入院者视野开阔,心情不受压抑,并且高大乔木与绿地的规则式条带状布局充分体现了高等学府的严谨、有序、端庄、优雅的高品位、高质量。斜向景观带采用节点呼应手法,大学生活动中心、礼堂、信息交流中心分别位于其起点、中点和端点处,遥相呼应。大学生活动中心有建筑组合成麦克风型,内设影剧院、咖啡厅等活动场所,意寓此为大学生文化传播地,提高了学生文化生活质量。在信息交流中心旁边,为园林园艺和校园特色(植物标本馆、昆虫博物馆、校史馆等)两大展示大厅,供人参观欣赏并可由此加深对本校的了解。斜向景观带为步行道,植物配置采用渐变式,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使校园景色具有较高的园林艺术水平。
四区:按用地功能不同将其划分为四个区,分别为:
教学区由条带状的公共实验区、公共教学区、各院系楼群和图书信息中心组成。其中以教学楼、办公楼为主体,并配置雪松和彩色植物图案。植物配置丰富,装饰性较强,其目的在于为全校师生教学和学习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体育活动区分为对内对外两部分。对内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校园西面,连片集中布局,通过其间道路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小区。以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各类运动场为主体,适当配置耐践踏的草坪、生命力强的植物,供活动后短暂休息。对外使用的体育活动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北角,由于此地濒临城市主干道,交通方便而设在此处。
学生生活区采用组团式布局,各个组团镶嵌于大片绿地之间,通过道路、公共绿地,运用艺术手法将其内的建筑和大大小小的空地有机的组合,达到和谐的境界。从建筑的通风、采光、用材,植物的遮荫、减噪等方面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生态型设计规划理念。组团内又分别包括商业服务中心、食堂、浴室和休息运动广场,以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教师生活区位于规划地的东南部。
[关键词]大学;校园规划;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4-0387-01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omestic university campus space planning models, this paper provides the basic thoughts of space planning for modern university campus from urban design principles, including planning structure and function division and layout, and take Qingdao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Jialingjiang Road Campus as an example to do empirical analysis.
[Key words]University; Campus planning; Urban design
大学校园规划既指一个大学的事业发展规划和学科发展规划,又包含了在具体建设技术层面上的校园及环境规划设计的内容。历史久远的大学校园,校园呈现出其环境氛围、空间构成、建筑风格、文化特色等方面的多元性和复合性;而后来新建的校园,就趋向于整体规划和建筑风格的协调一致。
一、国内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模式
90年以后新建的大学校园,平面布局已完全打破传统校园规整、强调轴线、对称布局的格局。随着教育民主化、终身化、多元化成为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这些时代特征也极大地影响了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对大学校园的规划提出了更高要求1。
二、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思路
2.1 基本原则
2.1.1空间的层次性
现代校园更加注重点线面相结合的景观空间设计,使空间层次十分丰富。校园教学区往往是以大尺度公共空间为主的交往空间,成为校园的中心。生活区以小尺度,通过宜人的景观尺度,取得整体空间上的统一,产生对比强烈而又亲切宜人的构图效果。
2.1.2空间的开敞性
现代高等教育观念强调校园空间的开敞性。开敞的校园空间具有交通、交流、学习、体闲等功能,是校园特色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许多大学校园的观察表明,大量的随意交流、偶遇、娱乐及班级间的学习交流都发生在户外.这是因为在现代城市中,校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在既定活动和固定建筑之间,这种随意性的交流正是大学精神的核心2。”
2.2规划结构
教学区是大学校区的主体及核心部位,由于它的功能和使用频率的要求,一般居中设置,形成中心区,是体现大学风貌的重要部分。校门、主轴线、主体建筑群的布局与空间的不同处理手法,会构成大学不同的规划结构形态3.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大学校园规划结构形态主要有三种:
2.2.1以图书馆为聚焦点、教学区为内核的强烈中轴线结构形态。这种形态庄严雄伟,有气势,能集中体现校园风貌.在规划中注意主轴线上空间的层次感、空间组织的序列性、主轴线两侧建筑组群布置的灵活性,使空间布局庄重中不乏变化、严谨中不失活泼。
2.2.2以主楼和公共教学楼群组成的不对称轴线结构形态。高校造就宽基础、复合型的高级专业人才的客观需求决定了公共教学部分将会扩大。
2.2.3所有教学楼和实验楼联成一片的弧带状形态。这种形态往往带来朝向、通风、主导风向、人流车流集散等种种问题,如果勉强连成一片,则很难造就完美的建筑群体。
2.3功能分区与布局
大学校园规划中根据人们交往活动的不同建立多类型、多层次的社交共有空间,构成了丰富的校园共享空间。大学校园空间根据其功能一般可分为行政办公区、教学区、交通区、运动集会区、交往体闲区。
2.3.1历史文脉与时代气息并存
大学是进行高等教育和科研的场所,大学校园空间规划应当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而文化底蕴必然离不开历史文脉.历史文脉与时代气息,即是传统与创新的反映,二者应当并存,不能有所偏废。
2.3.2因地制宜,构建特色
因地制宜是大学空间规划应遵循的。周边环境是大学校园空间规划的外部制约因素,应当力求与周边环境有机协调,取得一致性和互补性。基地地形地貌是校园规划的内部制约因素,要顺应自然、因势利导地合理布局,从而降低造价合理组织校园空间,保持良好和谐的生态环境4。
三、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规划设计案例
3.1规划设计背景
青岛理工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已经成为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土木建筑、机械制造、环境能源等学科特色鲜明的大学。嘉陵江路校区位于青岛西海岸新区,是学校为满足发展需要,重新选址重新规划建设的新校区。嘉陵江路校区占地88公顷,依山伴水,视野开阔,优越的生态条件为新校区的形成独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规划设计思路
3.2.1空间结构分析
充分考虑基地的山林、水库的自然景观和地势起伏对建筑布局的影响,结合道路交通组
织,从纵横轴线中心节点,从点、线、面域的整体关系出发,规划设计了校园环路主轴线、次轴线,从而形成了六大功能区,并使得各个功能区及环境空间系统成为有机联系的校园空间整体。校园的规划结构为“一环四轴四核”5。
“一环”:为校园的主要车行系统,起到连接各个主要功能区的作用,同时也是校园当中最富有空间和景观变化的园区主环路。
“四轴”:为校园中的两纵轴两横轴,两纵轴即学术交流轴、入口礼仪轴;两横轴即文教生活轴、生态观景轴。
“四核”:为校园主入口广场核、中央共享生态核、图书馆前广核、主教学楼前椭圆绿地广场核。四核既是校园中各具特色的文化空间,又能有效地组织交通,并且是校园中最具感染力和提供不同氛围的户外交往活动场所
3.2.2交通组织
校园与城市之间的交通出入口共有4个。主出入口与城市主干道嘉陵江路相接,另在基地东侧体育运动区设次要出入口,沿嘉陵江路在水库西侧设置步行出入口,与中轴线的步行交通系统相连。
校园内部大的交通组织主要是采取“一环一轴、人车分流”的交通体系。“一轴”为主要步行系统,“一环”为主要车流系统。从环路上又延伸出各功能组团的支路系统,以满足各组团的交通需求。“一环一轴”与各组团的交通系统,共同构成了校园内整体的交通网络。校园主路顺应山势蜿蜒曲折,造成步移景异的丰富景观,同时,还可以有效控制车行速度,保证人行安全。合理的规划结构和功能组织使各功能分区之间都保持良好的步行距离,同时能最大限度提供人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四、结语
通过对青岛理工大学嘉陵江路校区规划方案的探索和体会,希望能给其他设计人员带来一定的启发。使他们能够深化对于校园场所内涵的认识,并在今后的大学建设中更好地塑造具有地域文化、时代特色的校园环境品质,以期为山地大学校园的规划建设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国良.大学校园空间规划设计.咯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
[2]{美}克莱尔・库拍・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俞孔坚、孙鹏、王志芳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费曦强.高冀生.中国高校校园规划新特征[J].城市规划2002,26(5).
关键词:设计理念;文化;空间;结合;内涵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0-0083-01
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一大批新学校、新校区在不断的建立。
校园建筑并不复杂,但这里孕育着莘莘学子的希望和梦想。这种包涵校园氛围的规划,较理想的做法是可将城市设计的方法引入校园设计。在此过程中,重点并非是规划与设计具体形态的建筑,而是一整套游戏规则,这里包含对空间和单体建筑控制要素,以及执行方法,提倡公众参与,建立一套可以不断完善的机制。尤其是使用的主体人群师生们的意见应当受到重视。老校区的整合,应使建筑在功能上的不足得到弥补,整合建筑内外空间,并使不同年代的建筑生动的融和一起。且除功能和形式,更应该精神和文化内涵,所以提出了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观。
随着高等教育理念的变化,学校严格强调高校内各大功能分区,事实上已不能满足对学生、老师的使用要求。而要使各功能区域之间相互交融、渗透,就必须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新校区规划中传承大学文化、地域特色,反映各自学校人文精神和特色的校园环境。生态环境:随着校园的大规模建设,规划设计中应结合自然和充分利用自然条件,保护和构建校园的生态系统。创造生态化、园林化的校园环境。
要有文化氛围,又要走向开放化。一方面,后勤市场社会化管理为校园建筑带来问题,另一方面,校园文化、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对规划布局和交通管理的影响。 “共建、调整、合并、联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其目的在于资源优势互补及多学科的综合为大学向更高层次发展提供良好的机会。因而校园设计将有必要加强教学中心区的集中布局,改革各系封闭独立环境的布置,以利于资源共享和学科交流可以个体独立,大体集中的布局模式达到高效,便捷的智能性教学环境。
早期现代校园其主要特点是建筑群围绕一个中心广场形成严整的轴线关系广场四周柱廊相连,图书馆或其他主导建筑位于轴线一端。
对传统中心广场布局的优化,现代校园强调人性化空间。因而可以摒弃早期校园中心广场规划布局中严谨的轴线关系,冷漠感和非人的尺度,在保持与阳光绿化接触的开阔空间的同时,以软硬铺地相结合,宜人尺度的室外、家具、灌木台阶,以及非对称布局围合的交往空间,使之成为不仅仅供大型集会,且供平时休闲读书的富有凝聚力的校园中心。
内外部空间的交融,强调空间的交往性。大学校园不仅是传授知识职能的教育场所,也是陶冶性情、全面发展的生活环境。其外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建筑融于园景”。使外部空间成为建筑空间的延伸,在内部空间设计可学用“园林融入建筑”,使人身在室内犹在室外园景中,随时可以享受绿化生态环境。
一所理想的大学校园应当有美好的物质环境组成,应使其结合得相得益彰,富有整体和统一性。一个吸引人的,有感染力的,能够潜移默化地教育改造人的大学校园,一定具有典型丰富的情感空间,与物质空间组成大学校园的全部。正是这各种的情感空间的组合,构成并决定了我们对一所大学校园环境与校园文化总体印象,其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常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因此,人们的习惯思维中建筑设计是静态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空间成为建筑师最常用的词语,表现图成为建筑设计时表达意向最常用的手段,但如果我们暂时把关注的静止的建筑转变为建筑中场所的情景及场所中活动的人们与人们的活动。关注人们和建筑的整体性,校园将更具有完整性和统一性。
大学校园建设不同于普通的单体建筑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城市规划,有其特殊性,第一,它不是单栋的建筑或建筑综合体,而是数万栋数十万平方米多种功能非单一用地的大量建筑单体的集合,第二,它不涉及复杂的社会政治,经济因因素,几千至几万平方公里的城市资源配置,而是功能线索相对单纯,用地规模在几十至几百万公顷的综合设计。校园建设也不是单纯的平面规划,更不是单纯的建筑空间设计,而是二者加上景观和外部空间形态,情感空间的综合体。
在校园规划设计过程中,应把建筑,环境人结合起来,看作一个整体设计,使大学校园成为一个完整的结合体。
参考文献:
关键词:校园规划,学校建筑,设计,理念,策略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our country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dvanced, the government increased the campus construction of the invest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o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of the school building more and more is also high. This article from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design idea of school building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unction of the school building space type and design strategy for campus architectur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blems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are analyzed, in order to the campus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with the school building design to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
Key words: the campus planning, and school buildings, design, concep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 G47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设计理念
1.整体设计理念
整体设计理念将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视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将校园建设中的各个要素归纳成统一的整体进行研究,体现了一种规划、建筑及景观之间整体性的设计思路。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创作理念上坚持系统的整体性。以系统化的整体观进行创作设计,在校园的园林和建筑设计方面充分应用系统化的理念,采用多层次的绿化和建筑体系构建系统化的校园环境。第二,在建设过程中为保证建筑之间的多样性引入整体设计理念,并制定相关的设计准则。如设计校园建筑空间时,为保证各个空间的整体性及人在各建筑活动上的连续性,会侧重于使用者在各个空间的活动行为以及所体验到的空间氛围。
2.绿色设计理念
绿色设计理念是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核心理念,强调构建生态优先的校园环境,在建设校园环境的同时,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绿色设计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具体体现以下方面:第一,强调建筑外部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注重保护和发展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确保生态系统的平衡。第二,在学校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及能源的节约合理利用,以求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第三,注重健康舒适的内部环境。学校建筑内部环境应保持空气清新,畅通,温湿度适宜,让学习者感到舒适、轻松。
3.动态设计理念
动态设计理念主要体现在:第一,校园规划设计所形成的校园规划结构是一个富有弹性生长的结构,能够满足于校园空间的未来发展需求;第二,校园的建设发展有着自身独有的发展规划及发展机制,能够为未来的学校发展提供可控性依据。但是,从目前的校园建设来看,大多数以“校园总体结构”为发展模式,因此,在这种模式的影响下,如何利用其有利条件,创造充满生机活动的校园空间形态,需要适时引入动态规划与弹性生长的设计理念。
二、校园规划及学校建筑的设计策略
1. 学校建筑功能的空间类型及设计
(1)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的设计
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主要指教师办公室、行政办公室、会议室、教师阅览室、教学交流活动室、教学成果展示室等。在过去的学校建筑设计中往往容易将教师办公、学习、研究空间的设计忽略不计。教师只有掌握好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教师必须拥有足够的研究学习空间。在设计这些空间时,既要确保这些空间的独立性,又要确保这些空间与学生活动空间的联系性。同时还应将“人”这一重要因素充分考虑到。学校建筑空间是人的活动空间,不管是在空间形态,色彩,还是空间质量、尺度都应将使用者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方式充分考虑在内,为使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 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乐园。
(2)各种教学活动空间的设计
教学活动空间主要包括普通教室、语音教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及体育场所等,这些教学活动空间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吸取知识所不可缺少的特定空间。因此,在设计这类空间时需要根据各特定空间的功能需求及特性,在空间质感、尺度、形态上进行深入地分析。在空间质感上应将空间的通风、采光、日照等要求考虑进去,如语音教室的环境是否安静,是否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在空间尺度上应将将使用对象的生理特点考虑进去,以求空间的合理布置。
(3)学生自主学习空间的设计
自主学习空间是指学生自学习、自主活动、自主发展的一种外部环境,通过这种外部环境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表现出一种积极性、独立性及自觉性。自主学习空间强调空间的多元性、开放性及可变异性。主要包括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室、多功能活动室、各种兴趣活动室等。当学生所处的学习空间处于一种和谐、友好、宽松的氛围时,学生的思维不易受到束缚,交流、探索、求知欲望强烈。因此,在设计这些空间时需注重空间的灵活多变性,空间形式应突破传统的房盒子呆板造型,以开放性、多元性为基调,使学生在这一空间中能够产生自由而不压抑的心理感应。
(4)娱乐设施、活动空间的设计
校园中的娱乐设施,活动空间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社交能力的重要场所,不仅能使学生积累足够的生活经验,社交知识,还能够使学生紧张压抑的心理情绪得到放松,有利于学生心灵、品格、情操的培养。因此在校园规划中,娱乐活动的场地需要详细规划,除了必备的运动场地,如足球场,篮球场,游泳室等,还因规划娱乐场地,如,演出厅、影视厅等等。可以利用建筑空间构件或空间布局形态的多样性、围合性、不确定性及空间的错落变化所创造的带有趣味性的外界空间,如利用挖空的片墙、构架等构件组成的户外空间,让学生在这些空间自由穿梭,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2. 校园环境设计
【关键词】校园环境
引言
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决策的实施,我国迎来了大学校园建设的新。 而在众多校园规划设计中,很多人只关注理性主义规划思想所注重的功能分区、交通组织、空间结构、形式美学等物质空间环境方面的问题。而当校园的总体规划和单体建筑确定后,校园的环境规划设计成为重要的一环,怎样将校园环境真正与 “人”联系在一起,使环境营造更科学、更有利于使用和发展,成为校园环境设计的重要问题。
1.项目概况
1.1学校简介
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科优势明显, 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特色,多种学科协调发展的天津市属重点教学科研型大学。学科覆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等五大学科门类,形成了电子信息、 材料科学与工程、制造技术与控制、环境科学与生物化工、现代物流与交通运输、 经济管理、文学艺术、数理科学等具有自身特色和优势的学科群。
1.2位置及规模
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位于天津西青区, 西南外环线外侧(现华苑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外侧)的第三高教区扩展区内,此次设计的范围主要是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包括学校的南北向轴线(教学区)与东西向轴线(人口区) ,占地约40万m2。
1.3设计目标
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大学不仅应提供 用于传授知识的课堂,还必须提供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启发智力的场所。因此, 我们这次的设计目标置城市、自然于一 种张力关系,呼唤健康的学习氛围和多样化的交流、活动空间,充足的阳光,良好的生态,体现出校园活泼的生机。
1.4设计理念
1.4.1理念基础
以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总体规划为指导,贯彻"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思想, 以生态、自然和以人为本的造景手法,将校园各部分景观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并 将局部景观溶入到校园的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化的大环境中去。在塑造绿化景观的 同时,注重营造校园的文化氛围,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实现人、自然、建筑与校园文化的完美统一。
1.4.2景观构成
强调空间的有序流动与转换,从人工景观到自然景观的自然过渡,形成一系列具有领域性和场所感的教育、休闲、运动 空间,并以各类空间的开敞与封闭、人工 与自然、静态与动态的对比,使空间充满活跃的生气和愉悦的气氛,创造出以公共、半公共、密空间的自然转化。从而营造出自然、清新、和谐的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 围,具有舒适的教学和生活条件的美丽校园。
2.创建合理的空间组织关系
校园的核心公共空间是师生交流共享、展现校园形象的主要场所,也是体现校园特色的主体空间。而所涉及的校园环境规划系统是必须建立在上一级系统宏观规划的基础上,并运用统一的设计语言和色彩体系,将各种序列空间合理组织好,保持自身的完整性与整体性。外部空间不是简单的由建筑实体切割后剩余的空间,而应 将各层次的外部空间联成整体来考虑,这也是形成校园整体环境意象的重要因素。 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园空间轴线主要是 沿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条功能性的主要步行道,是校区最重要的开放空间,也是展示校园建筑景观和环境景观的主要场所。其总体设计框架分为一个中心广场、两条 轴线、庭院。
2.1一个中心广场
几乎所有的校园里都存在某种形式的中心广场或集会场所。就像每个传统村庄或小城镇都有其公共绿地或城市广场一样。广场的存在提供了整合校园文化与校园空间结构的机会。塑造校园中心空间是构成校园环境的灵魂,校园的中心空间是师生行为的自然聚合处,为多数人所享用,应具有亲和性及易达性,形成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凝聚力的空间形态。
设计的中心广场位于学校南北轴线和 东西轴线的交汇处,是校园的景观与道路交通的中心是新校区最重要的开敞空间,也是展示校园建筑与环境景观的主要场所。中心广场起名为丰华广场,因其处于南北景观轴的中心,南北景观轴象征着树苗成 长为大树的过程,轴线的节点又象征一朵正在开放的鲜花,而中心广场正是花朵的 中心,寓意学生们就像正在怒放的花朵。
2.2两条轴线
2.2.1南北景观轴线
起点广场一一成长之路一一丰华广场一一成功之门
一条自由而浪漫的曲线,象征着一棵正在成长的树苗充分体现出十年育树、百年育人的深刻含义。自由的曲线与两旁院 校的庭院通过便捷的道路和小广场实现有 机的结合,同时象征理性思想与浪漫主义 思维的相互交融与碰撞。作为南大门入口主景观,弧形布置的直立喷泉体现出涌动的激情与活力。成长之路是从南向北的曲线状南路,它就象征着一颗大树成长的历程,同时记载着每个学生成长的足迹。两侧各院系的院落与轴线相连,沿路一侧设计的弧形砂岩浮雕墙和宣传栏,记录着天津理工大学的历史与成就。通过丰华广场向图书馆的道路中央 10m宽的绿地内有规律布置着一组门形的 装饰构架,它们朝向不同方向,寓意着人 生的道路上有多种不同的选择,但无论哪 一种选择,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都会到 达成功的彼岸。
2.2.2东西景观轴线
学校东大门一一钟楼广场一一丰华广场一一金字塔广场
东西轴线以校园东大门为起点,呈中轴对称形式。轴线上的两条波浪形的植物彩带,带来充满活力的热烈气氛,在主接前设计以钟塔建筑为主体的广场和绿地, 告诫学子“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才光阴”。轴线终点为金字塔广场,是一个晶莹剔透的金字塔型玻璃结构,在轴线方向可供人行通过,也寓意着只有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成功的顶峰。
2.3庭院
南北轴线两侧规则地排布着八个学院区庭院。这部分区域是通过绿化、硬化和雕塑小品等空间序列的手法应用,强调空间的有序流动和转换,形成一系列具有领域性和场所感的交往空间,具有宜人的尺度的庭院,赋予不同的个性特征,成为校园重要的标志性空间节点,并将周围的建筑有机地结合成为一个整体,采用规则的线条,体现理性、严谨的思维在有限的院落空间内创造出丰富的层次空间。
3.重点体现校园的人文化环境
每个校园都有自己的人文历史,新建的校园也有自己新的奋斗目标。在环境景观的设计上应充分彰显这些个性特色,突出校园的人文精神。在对一些新建学校的观察中发现,很多校园往往只是看上去很美,却普遍缺乏活力和生机,校园的文化气息就更无从谈起。
天津理工大学南北轴线两侧的每个院系建筑都自成一体系,其院落具有一定的内敛性。诺伯格.舒尔茨在其《场所精神一一迈向建筑现象学》中将场所置于空间之上,认为“空间”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而“场所”才能表达和人的关系。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其发展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校园空间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需具备场所精神,能给予人更多的归属感与认同感,更利于校园文化的营造。校园空间应体现科学文化 的理性与秩序,体现高雅、纯朴、自然的格调,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展现区别于城市其他类型空间的高雅的文化氛围。因此在环境规划设计中,怎样设置与各院系间的联系,形成不同院系的有效对话,使其形成具有一定开放性和交流性成为我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设计中摒弃了传统的“庭院+轴线” 的叠加模式,而是由一条象征着成长历程的自由曲线串联教学区的南北向,随着曲线的延伸与建筑的外延的充分结合,在每个教学楼前的主要入口处都创造宜人的随意性的集会场地,并合理地安排植物和道路,从而形成丰富的视线,及令人惊奇的角落,使各个院落都相互联系,形成各院系间良好的交流学习环境,营造浓郁的学习交流氛围。设计也在靠近建筑的区域设置一些木质平台,遮荫花架及一些座椅,充分满足师生们休息、学习、交谈的需求。创造人文韵昧的景观并寓教于乐,这也是校园文化潜力的体现。除了建筑实体外,外部景观空间作为校园中最有活力的地方,是校园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与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道路上偶遇,在大树下读书聊天,在草地上弹吉他唱歌,在水边沉思……这一切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化、濡染和熏陶。
4.健全校园的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设计主 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
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址用地是建材集团人民建材制品厂及荒废的田地,缺乏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较低,但在其用地北侧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可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易因缺氧而疲惫。教学区的南北轴线又作为一条生态景观带,贯穿南北,便于空气流通,起到净化校园空气的作用。它与步行系统一起连接着各个院落的节点,集中绿化,广植草坪和乔木,构成校园内部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本次校园设计中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1)适地适树树木采用与周边环境 协调、适应所在地段的土壤及小气候等自 然条件、地带性的乡土树种,更好的体现 当地景观特色。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节变 化,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 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并丰富植物种 类,实行分科属挂牌,具备一定植物科普 教育功能。
(3)比例恰当树木配置比例恰当, 创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而且色彩丰 富,较多运用花灌木,既能绿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上层乔木以落叶为主, 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以常绿为主。充分利用 不同植物的组合来营造不同的园林空间, 满足不同功能和特定景观的特殊要求。
(4)群落绿化以生态学为基础,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稳定的群落结构是植物景观的基础。
(5)可识别性通过树种的变化种植 形式的差异,增加各个学院的可识别性。
5.小结
天津理工大学新校区的核心部分景观设计凝聚了设计团队集体的智慧。在设计中无论是创建合理的空间组织,体现校园丰富的人文环境还是建立健全完善的生态系统,都是从广大师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出发。相信新校区在最后完成以后,会 展现出整体和谐的面貌,创造出新时期高 校校园空间环境的新形象。
4.健全校园的生态环境系统
生态是环境景观设计永远的设计主 题,尊重、注重保护和利用现有的校园自然景观资源,创造一个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相互补充,面向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校园生态环境是最根本的原则。
天津理工大学的校址用地是建材集团人民建材制品厂及荒废的田地,缺乏层次丰富的自然景观,生态基础较低,但在其用地北侧有较大面积的水域。校园的生态环境设计出发点不应是繁复的人工堆砌,清新的空气比人工景观造型本身更有实用价值,大量供氧植物的配置可令空气清新,使学生不易因缺氧而疲惫。教学区的南北轴线又作为一条生态景观带,贯穿南北,便于空气流通,起到净化校园空气的作用。它与步行系统一起连接着各个院落的节点,集中绿化,广植草坪和乔木,构成校园内部的生态环境基础。
在本次校园设计中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主要遵循以下几点:
(1)适地适树树木采用与周边环境 协调、适应所在地段的土壤及小气候等自 然条件、地带性的乡土树种,更好的体现 当地景观特色。
(2)季相变化植物造景注重季节变 化,形成春花烂漫、夏荫浓郁、秋色绚 丽、冬景苍翠的四季景观,并丰富植物种 类,实行分科属挂牌,具备一定植物科普 教育功能。
(3)比例恰当树木配置比例恰当, 创造植物景观不仅绿意盎然,而且色彩丰 富,较多运用花灌木,既能绿化又能美化、彩化和香化。上层乔木以落叶为主, 中层小乔木和灌木以常绿为主。充分利用 不同植物的组合来营造不同的园林空间, 满足不同功能和特定景观的特殊要求。
(4)群落绿化以生态学为基础,建立稳定的植物群落。稳定的群落结构是植物景观的基础。
(5)可识别性通过树种的变化种植 形式的差异,增加各个学院的可识别性。
5.小结
河畔花园小区位于本溪市溪湖区元宝山下,太子河畔,小区地段西低东高,北低南高,地形最大高差38m左右。小区占地面积为8.68公倾,总建筑面积为127226.02m2。其中公建建筑面积25508.24m2,住宅建筑面积101717.78m2。整个小区建筑物根据使用功能及性质分为三个部分,即住宅、住宅网点、公共服务设施。沿溪湖路与滨河路有7栋住宅,其一、二层连接成为商业网点,沿主入口路两侧有3栋住宅,其底层连接成为商业网点,剩下23栋为六层加阁楼住宅,在最高点建有高标准养老院,正对主入口中心游园两侧建有会馆和幼儿园,并利用挡土墙建有地下车库、自行车棚、公厕、泵房等公共服务设施。
二、总平面设计
创造一个舒适、优美、安全、文明的居住环境,建成一个充分利用地形、地貌、精心设计,以人为本,注重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体现时代气息和地方风貌的最新颖的观景小区,是河畔花园小区规划的指导思想。
1.规划布局
(1)道路网规划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及小区在区域中的地位以及居住人流出行方向,从地形特点出发,选择溪湖路作为小区主要出入口,靠近滨河路和东面新建路作为小区的次要通道,堪称交通方便。基于小区的特殊地形,小区干道坡度都控制在8%以下,顺应地势,环山的二条曲线主干道,自然流畅,方便了住户,满足了消防交通,形成了封闭、统一、功能齐全完善的物业管理小区。
(2)竖向设计
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是小区规划设计的首要工作。由于地形复杂,设计采取“随坡就势”、“随高就低”,以主入口广场,中心游园为中心,充分利用地形,以少动或不动土方,合理安排楼房位置,使之有较好视野朝向的建筑布局,开敞流动的空间感和通透的景观面,形成错落有致的山地建筑。利用挡土墙、护坡整理不同台地使之同建筑布局相辅相成,使竖向设计恰到好处。并且利用挡土墙高差安排公共服务设施,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空间环境相应高低错落,丰富有致。
2.环境设计
河畔花园的环境设计是小区规划的重要环节,创造环境,回归自然与小区规划结构相匹配。
(1)进入小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对主入口的中心广场上,在周围草坪衬托下,一个代表小区标志的雕塑巍然屹立,入口道路两旁植有排列整齐的灌木,使整个入口通透,视野开阔,人们在广场拾阶而上,由环行路围合自然形成一个错台式的中心游园,与中心广场形成隔而不断的两个空间层次,增加了空间趣味,在中心游园东端即元宝山下设计了自然流畅的戏水池,以亲合姿态吸引居民。结合绿树花草、凉厅、花架、石凳创造了一个集休息、散步、交流为一体的幽雅环境,这是与大自然接触的场所。
(2)小区阁楼的上人屋面,居民栽花种草,夏日纳凉,消遣,也改善了竖向景观,丰富了空间环境。
(3)小区的组团绿地,配置适当的面砖铺地设小品、花坛、方桌、园凳,方便了居民游憩活动。围墙、栏杆的艺术造型和丰富的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美化了居民的生活。
(4)小区内除硬化路面、广场外,还发展挡墙垂直绿化,处处栽植如茵绿草,形成后可户户开窗见绿,家家出门有茵,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将取得不是公园胜是公园的绿化效果。
三、建筑设计
在小区单体设计中,为保证每户均有良好的日照、采光、通风等条件,住宅均为单元式。
1.单体设计
(1)商品房设计由于不同家庭有不同的成员构成和居住习惯,又由于居住者的经济条件,生活水平而呈现不同的层次,所以商品房应根据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设计。临街7栋及小区南面11栋住宅为一梯二户,户型有二室二厅、三室二厅、四室二厅,都是明厅、明厨、南北通风,建筑面积在80~140m2,其中3栋垂直滨河路住宅为跃层式,通过户内楼梯组成不同标高,不同功能要求的空间,采用现代时尚的大起居室,小卧室的布局,增添了住宅本身的空间感和居住气氛。
(2)回迁住宅根据拆迁政策,回迁住宅原则上按被拆除房屋居住面积安置。回迁住宅标准为一室一厅、二室一厅、三室一厅三种户型,每户设有独立的卫生间、厨房及一个服务阳台。
(3)公建设计根据规划要求,沿街布置商业网点,利用挡土墙设有地下车库、自行车棚、公厕、泵房等。
2.结构形式
小区内的商品房均采用框架结构,大空间可灵活自由分隔。回迁住宅部分采用框架结构,部分采用砖混结构,无棱角,美观实用。
3.造型艺术
小区内建筑形式活泼多样,给人以多姿多彩的建筑形象。全部采用坡屋顶、上人屋面建筑与区内绿草树木相映成趣,调配出生机盎然的环境色彩。小区内建筑选用同一种大面积基调色,整个外墙面通过构造线条调整视觉比例,将其分为三个层次,一层墙面为灰色外墙涂料,2~5层墙面为浅米黄色外墙涂料,顶层及阁楼墙面为白色外墙涂料,屋面临城市道路一侧为蓝色坡屋顶,小区内为砖红色坡屋顶,淡蓝色玻璃黄色塑钢窗框是布置形式中的统一,而立面造型不同,窗楣阳台等细部处理不同,是布置形式中的变化,布置形式的多而不乱,统一中有变化,使整个小区相得益彰,建筑群与依山傍水的自然环境和谐融入。
4.节能措施
[关键词]小庭院 信息化 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6-0208-01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小庭院是驻足小憩极佳的活动空间,具有良好的进入性和亲和力,同时也是园林规划设计中最常用到的设计内容,与学生未来工作密切相关,实用性较强。小庭院设计可作为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但教材的信息量有限,通过庭院景观的动画、图片以及相关网站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内容,丰富了教材资源的信息量,让教材更具立体性,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到小庭院设计的应用效果。
二、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学生是本校园林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了解了园林设计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如何将园林设计中的原则、方法巧妙应用到景观设计中仍有一定难度,小庭院设计由于其设计空间小、设计灵活,相对设计难度不算太大,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几种不同类型的小庭院景观设计方法;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庭院设计的原理、方法和程序,对给定的庭院建筑进行景观设计,并借助CAD软件绘制出设计图;情感目标:通过小组团队合作,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体验庭院景观设计的美感与成就感。本节课的重点为掌握小庭院景观设计的方法和步骤,教学难点为如何根据庭院的特征和庭院主人的需求进行小庭院设计。
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首先给学生布置小庭院景观设计的实践任务,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通过收集信息、制定方案、合作探究、展示成果等教学环节设计来完成学习任务,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为辅的教学理念。
但由于小庭院的设计方案风格多种多样,条件所限,学生很难对多个实际的场景中进行观察欣赏,所以,我通过信息化教学手段,运用视频、动画、图片、软件让学生观察体验小庭院景观设计模拟场景。在实际的多媒体展示中去了解其应用效果,为小庭院设计实践奠定基础。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首先创设情境,播放动画导入新课,动画的三维空间表现能力给学生带来的“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开始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引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任务,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归纳小庭院设计的基本原理。
(二)布置任务
观看视频结束,给学生以任务单的形式布置工作任务。通过对典型性学习领域任务的完成,能够建立职业学习与工作的直接联系,从而实现学习与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联系,体现做中学,做中教。
(三)实施方案
1.搜集信息。在园林规划设计理实一体模拟仿真实训室中将学生分小组,老师给学生布置讨论问题:(1)庭院设计中常见的类型有哪些?(2)小庭院设计整体的统一性包括哪些内容?(3)小庭院设计的一般要素有哪些?(4)当地常用的庭院栽植植物有哪些?(5)庭院设计步骤是什么?(6)列出一个优秀的场地分析应包括的步骤?(7)指出人群需求分析中需要考虑的问题?给学生2学时的时间通过网络资源、教学参考书等辅助教学资料自行完成资料信息的搜集、整理,并制定出设计方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上搜索资料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讨论学习。此种学习方法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课堂教学有限的知识进行无限的延伸,无论是在时间还是在空间上都为学生留下了广阔的发展余地,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飞跃。
2.任务设计。学生搜集好信息之后,利用网络平台进行信息资源共享,分组开始讨论,集思广益逐渐形成设计思路。
3.绘制设计图。让学生运用CAD软件进行设计绘图,使小庭院设计效果能更直观表现出来,处理好CAD与小庭院制图中的问题,对于植物种植施工、园艺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使施工更具科学性、合理性与可操作性。因此,运用软件进行绘图已是园林设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设计手段。
4.作品展示。完成制图后学生分组进行作品展示,讲解创作思路,之后进行互评。这样的评价方式加强了学生之间的学习与交流,让学生在好的习作中吸取优点,挖掘出各自的潜能,对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审美能力起到积极作用。
(四)归纳总结,课堂延伸
老师提供优秀设计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归纳出庭景观地设计的风格和设计理念。利用手机平台在课后定期互动,将无线智能通信作为课后交流方式引入教学,其全方位的参与性、实时性恰好可以满足教学的社交性和互动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建中主编.城市绿地规划设计[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关键词:风景园林;校园景观;规划设计;美感特性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11003
1引言
“中学校园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是校园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师生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根据中学校园文化特质,探讨了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连山高级中学)这所地处边远山区壮乡瑶寨的高级中学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环境特性,对于建立起一个生态良好、景色优美的中学校园环境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2工程概况
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以下简称:连山高级中学)地处广东省清远市边远山区的壮乡瑶寨,位于该县县城的西面,校园地形呈等腰三角形状,占地面积300000m2,是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教育局直属高中。该校现有1幢5层综合楼、3幢6层的教学楼、3幢6层学生宿舍楼、1幢6层教师宿舍楼、2幢4层的实验楼和一间约300m2建筑面积、供500多名壮、瑶族和汉族留宿学校师生用膳的食堂,各有1座正在规划建设的、建筑面积约1000m2的阶梯式多功能学术报告厅及建筑面积约600m2的室内游泳馆。校园右侧为通往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等地的国道G323线过境道路(广德路),校园前面则为通往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和肇庆市怀集县等地的省道S263线过境道路并与广德路连接。整个校园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约20000m2。本规划设计主要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进行绿化,以美化校园环境,增加园林建筑小品,突出地处壮乡瑶寨民族中学校园文化特色,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为前提,以景致优美的校园环境为平台,促进连山高级中学品位的提高,吸引更多的学生入学。
本次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内容主要:综合楼前广场、教学楼后院与师生宿舍楼前庭之间的小广场、学术报告厅广场,以及园林式生物和地理园。
3设计构思
本次连山高级中学校园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首先要充分体现地处壮乡瑶寨的中学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环境特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中学的校园景观能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积极地引导作用。
其次,探索园林建筑空间环境景观与校园文化意境完美结合的表达方式,创造一个能展现壮乡瑶寨中学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环境特性的教学环境及理想的生活家园。
本次规划设计的目的是在现有环境的基础上,通过规划设计连山高级中学校园的园林绿化,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小品,采用节点细化、整体粗放及韵律节奏与景观序列的表现手法,调整校园景观表现形式,赋予师生一个优美、舒适、宜人的园林景观视觉,使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环境特性在校园景观设计中得以延续和强化。
4设计原则
4.1选择性原则
中学校园的园林绿化是整个校园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内的花草树木是对学生进行生物知识教育的活标本,校园的绿化率和绿化效果对学校营造良好的氛围起到很大作用。
连山高级中学校园园林建筑小品的景观布置、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在不影响到综合楼、教学楼等主体建筑景观视觉并用建筑空间整合通透性要求的前提下,既要满足使用功能又要善于利用地形并结合自然环境,与建筑、园林植物互相配合、互相渗透;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在校园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方面,除了将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作为体现壮乡瑶寨中学校园文化气息和校园景观之美的重要内容予以关注外,在树种选择方面,要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地珍贵的驯化后生长稳定的树种为辅的原则,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树种。在本次规划设计中,将阴香(Cinnamomum burmani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定为该校园的基调树种。根据不同的功能区域、路段,还分别选取了以原有的阴香、桂花、樟树为主,红花紫荆、尖叶杜英、白玉兰(Magnolia denudata)、秋枫(Bischofia jav anica)等为辅的树种搭配形式,选取以樟树、尖叶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红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e var.rubrum)、白玉兰等为主,大叶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秋枫等为辅的树种搭配形式,使之具有相对强烈的统一感和韵律感。让师生们感慨到重新规划设计、改建后的校园犹如花园般一样:舒适宜人,环境优美。
4.2兼容性原则
在规划设计连山高级中学校园的人工景观时,在满足校园景观最佳格局的情况下,力求“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相融,校园景观中新的园林植物造景与新建的建筑小品和园林小景互为补充。”连山高级中学的校园观布景结合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借助于周围山体、水体等自然景观并以自然生态为主、校园的人工景观为辅,二者相互兼容。在规划设计校园的人工景观时,在满足地处边远山区壮乡瑶寨中学校园景观最优格局的情况下,尽量保留包括地形、地貌、水体和植被等相对理想状态在内的原有生态自然现状和自然景观,使之成为校园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化中学校园文化的内涵协调。
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覃静静,等:边远山区中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初探园林与景观
4.3统一性原则
校园的基本功能就是满足师生的学习、工作、生活、休闲、游憩的需要。因此,这所地处边远山区壮乡瑶寨的连山高级中学校园景观在形象上应是简洁、大气、舒适、优美、实用、宜人,色调和谐明快。在规划设计方面,“除了在景观整体考虑校园景观具有独特的风格外,力求在园林设计风格、构造手法有所变化。”如该校园的道路绿化,采用乔灌花木高低搭配、错落有致的布置手法,并分段设计不同风格、不同形式和不同构造手法且连续不断或动中有变的“绿色长廊”。 又如综合楼前广场的绿化采用以阴香、桂花、樟树等乡土树种为校园基调树种为主,以红花紫荆、白玉兰、秋枫等小量外来树种为辅的搭配形式,使之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韵律感,更好地体现设计原则的统一性要求。
4.4简朴、自然、经济适用原则
连山高级中学的校园景观宜简朴自然、经济适用,要尽量避免过多的几何构图的景观;大面积的绿地,如教学楼后院与学生宿舍楼前庭之间的小广场,基本上以中小乔木、草皮为主,局部点缀带状、球形灌木。重要景观节点、校区道路沿线和教学楼等主体建筑等周边,可适当安排多层次、多样化的绿化配置。
5设计方法
5.1校园景观要素的布置要增强功能区景观的视觉
效果针对静态中师生的视觉特性,在校园景观要素布置时,考虑到学校的自然生境,以及现有土地、水电等资源的开源节流,还有校园里面不同功能区域视觉停留时间的长短所带来的影响,着重考虑建筑空间的围合与“开放”空间的景观布置相结合,通过相互联系的学校综合楼与教学楼等主体建筑、校园道路、连廊、广场、运动场等过渡空间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构成多层次、多变化的园林建筑空间,达到园林绿化景观与校园文化意境的和谐统一。
对于校园里视觉停留时间较长的园林景观,其景观要素通过强化处理,衬托主体景观,增强功能区景观的视觉效果。如正在规划建设的学术报告厅这块区域,我们在报告厅广场设计并设置一尊孔子全身或半身的雕塑,雕塑底座周边下配置适应于本地种植的红檵木、毛杜鹃(Rhododendron pulchrum)、福建茶(Carmona microphylla)、黄金榕(Ficus microcarpa)、黄叶假莲翘(Duranta erecta)等花灌木,周围或可布置略带一些连山壮乡瑶寨民族文化元素的景墙、园林建筑小品和园林植物等,以衬托报告厅这一主体建筑景观,进而还可加深这个区域景观的视觉印象,让师生置身在严肃、紧张氛围的同时,感受更多的亲和力、吸引力。
5.2校园景观尺度的确定要符合师生视觉感受的要求
在中学校园里面,动静态中人的景观尺度感是宜人的尺度,“步移景异”恰恰反映了这一点。随着师生们园林景观欣赏水平的提高,其景观尺度感也在不断地增加,而校园的景观体量也要相应加大。在连山高级中学校园内占地面积较大的空旷区域,规划中的学术报告厅广场、园林式生物和地理园、教学楼后院与学生宿舍楼前庭之间的小广场,以及拟改建的综合楼前广场等区域,在其景观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小品,其规划设计风格也是气势磅礴的。在如此大的空间中,“大手笔”的园林植物种植、大气派的园林建筑小品与现代化中学校园在内涵上更为协调,更加符合师生的视觉感受的需要。
6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表现形式
在连山高级中学校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的表现形式方面,我们既要建立在使用功能之上,也力求简明且符合设计的目的。但在植物景观造型上则采用了理性的方式去提炼形式与探索园林的设计空间,以和谐、舒心、完美和充满文化气息作为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追求个性的目标。
在连山高级中学的校园景观视觉效应方面,校园景观中的园林绿化规划设计重视师生的视感变化并用此实现美感特性中序列、节奏、韵律等法则的应用。而这些法则在该校校园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上的应用,又是实现富有动感、协调、优美的景观效果和营造舒适、宜人的校园环境的重要手段。
6.1校园景观序列要通过引导、渲染和展现,促使师生
产生视觉感受在本规划设计中,连山高级中学校园景观序列是:“利用建筑中常用的具有引导作用的轴线组织外部空间序列,创设一个动态景观序列”,使休息、活动、交流空间显得严谨而有序,使校园的绿化率得到提高,较为规整的空旷区域与校园建筑相协调。在连山高级中学现有校园道路、规划中的学术报告厅广场、教学楼后院与学生宿舍楼前庭之间小广场等较大的空旷区域,在节奏、韵律的基础上营造一些园林绿化景观,如在该校约800m2综合楼门前广场中轴线中央设置一座标志性雕塑,广场周边分别按列植、片植方式间种或套种阴香、红花紫荆、桂花、黄金榕、银杏(Ginkgo biloba)、红檵木等乔灌木,配置色彩绿篱,提高生物物种的丰富度,可使师生在行走或漫步游览中获得更高层次、更加完美的精神享受。
就连山高级中学的校园景观序列而言,并且至少要有一个景观的。景观,可以是具有景观特征的自然景观或是园林建筑小品、雕塑等人工构造物。又如在该校的实验楼前面与运动场,以及正在规划建设的室内游泳馆之间的校园道路绿化设计,我们选用了以间隔种植方式种植尖叶杜英、白玉兰、秋枫、桂花、樟树等乔木,适当配置以红檵木、福建茶、黄金榕、毛杜鹃等花灌木为主骨的造型植物或段落式绿篱,以此并通过景观序列去引导、预示、渲染和展现,使师生体验到景观所产生的视觉感受。
6.2园林植物的配置要讲究节奏、韵律的景观艺术
构图校园景观中的园林植物配置,讲究的是乔灌木、花草和藤本植物的合理搭配,高中低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节奏、韵律是连山高级中学校园道路绿化景观艺术构图的重要手法之一。就该校现有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而言,校园道路两旁的景观采用简单韵律、交替韵律均可,即校园道路两旁的行道树突出等高、等宽的绿色屏障并以等距离种植形式出现,或选择种植两种及以上的园林植物交替等距离出现,以形成乔灌木、花草和藤本植物配置合理的连续构图来展现校园道路绿化景观的效果。如园林式生物和地理园周边,选择了观赏价值高,又有较强抗逆性的树种桂花和银杏种植,树下则种植红檵木、毛杜鹃等花灌木,使之具有高低层次和韵律变化且植物种群特征鲜明,进而还产生了色彩、形态、季相等景观变化,使得这一区域的园林景观具有强烈的统一感和方向感。
空间较大的区域,以采用起伏曲折韵律为宜。如学术报告厅广场与教学楼后院与学生宿舍楼前庭之间小广场的校园道路绿化,我们采取了以分段列植的方式种植一些对当地气候环境适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树种,如: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及耐热、耐旱、耐风、抗污染的大叶紫薇等乔木,配置诸如黄金榕、地稔(dodecandrum)绿篱,可使该校的校园景观元素在形象上更好地体现出来。
7结语
作为地处边远山区壮乡瑶寨的连山高级中学,其校园的园林绿化景观,旨在突出简洁、明了、大气,整个校园融合了激情与浪漫、传统与时尚、古老与现代的设计风格,运用先进的园林设计方法,营造出了舒适、优美、宜人的景观意境。
在校园景观中的园林绿化方面,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力求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浓淡相宜、层次分明,效果显著,整个校园的绿地率不少于45%,绿化覆盖率不少于35%。
在园林建筑小品方面,要充分展现连山壮乡瑶寨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