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8:54
导语:在毕业总结语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二、活动地点:水电学院食堂路
三、活动人员:水电学院全体青协成员及学生会干事
四、活动形式:出板宣传,摆摊收集募捐的衣物等。
五、活动准备:活动前购买工程线或其它类绳子,以便衣物等东西成捆。
(一)早期银行信贷渠道观点
早期银行信贷渠道观点也称为信贷可得机制理论。该理论研究的焦点是信息不完全的各种微观经济基础及其导致的后果,例如,逆向选择对市场分配的后果,这一文献的开创者是Akerlof(1970) 、Rothschild和Stiglitz (1976),已经被Stiglitz和Weiss (1981)运用到信贷市场、Myers和 Majluf (1984)运用到资本市场研究上。
该理论从资金需求者获得信用的可能性和供给者资金供给可能性两方面,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分析的前提是信贷市场的不完全性,因此特别重视对信贷资金供给层面,尤其是对贷款者偏好和可贷资金供给的利率敏感性分析。他们认为,流动性是影响金融机构放款的核心因素。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增加货币供给,使金融机构的流动性增强,势必增加信贷,反之则相反。
(二)银行信贷渠道观点
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认为,货币政策通过银行信用发挥作用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影响特定贷款者的融资水平进而影响其投资支出;二是影响特定贷款者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其投资支出,三是通过影响特定贷款者的资产负债表进而影响其消费支出。
银行信贷渠道观点由Jensen和Meckling (1976) 首先开始提出,他们把金融经济学中委托―问题的研究运用到银行信贷渠道机制研究中,随后Diamond (1984)、Gertler (1988)和 Bernanke (1983)等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Bernanke 和 Blinder (1988)指出了信贷渠道存在至少需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中介性贷款和公开市场证券是不完全替代的,至少对某些企业如此,那就是说,MM关于资本结构无关定理必须被打破。如此,这些企业就不能简单地通过直接从公开市场中的家庭部门借款,弥补贷款供给的下降;第二,中央银行必须能够影响中介性贷款的供给,改变银行系统能够获得准备的数量。第三,价格调整不完全,保证货币政策冲击在短期是非中性的。
伯南克和布林德还提供了一个银行信贷传导机制模型,认为银行贷款融资对特定主体(中小企业和个体)是不可或缺的,而大厂商可以在没有银行贷款融资时直接进入金融市场。这样,信贷的松紧直接影响小厂商和个体的投资支出。伯南克和格德尔则认为,货币供给变化从两方面影响投资支出:其一是导致利率变化进而影响融资成本,从而影响资产负债表上现金流量,进而导致投资支出变化;其二是影响股票价格,使现有资本产品价值变化,影响投资者的资产状况,从而导致投资人资产负债表的变化,进而影响投资支出,两方面的作用最终会导致国民产出的变化。
Holmstrom和Tirole (1997)的研究表明:各种形式的信贷紧缩(信贷紧缩、抵押紧缩、储蓄紧缩)如何沉重打击资产质量较差的企业。另一方面,Repullo和Suarez (2000)在货币政策传导框架下分析了道德风险问题如何影响市场借贷和银行借贷之间的选择。从理论上讲,拥有高净值率的企业更倾向于市场借贷,而拥有中等程度的企业倾向于银行借贷,净值率较少的企业得不到借款。因此,规模小、流动性低、资产质量差的银行依赖型企业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中遭受的影响大。
(三)实证研究
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实际中是否存在, Romer和Romer (1989 &1990)的著作以及Kashyap和 Stein (2000)的著作,提出了反对或赞成的例证。
1.实证不支持货币政策信贷渠道观点
Romer和 Romer (1989)、R&R (1989)分析了美国二次大战以来的六个时期, 1947年10月,1955年9月,1968年12月,1974年4月,1978年8月,1979年10月,美联储运用紧缩性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运用如下模型,
InMt=α+bt+Σ24i=1ciΔInMt-i+Σ12i=-12diΔInYt-i+Σ11i=1kiDit
通过对样本区间1946-1989年的货币回归和1950-1986年的银行借贷回归,发现在上述序列中货币和银行信贷的大部分变动仅仅反映了通常的周期,而且借贷方面的变动比货币方面的变动更能反映通常的周期。R&R (1990)得出结论:“证据似乎更支持传统的货币观点而不是最近的理论―强调银行信贷活动,两种类型的证据尤其支持传统的货币观点,第一个是金融市场的结构和银行的筹资能力,因为对CD存款的准备金比较低,银行能以较少的准备较少的费用获得资金,即使银行贷款具有特殊性,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于银行的借贷能力只有很少的直接影响。相反对交易平衡表的准备金要求更高,货币政策对交易平衡表有更强的影响。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银行负债而不是银行资产”。
2.实证支持货币政策信贷渠道观点
Kashyap、Stein (2000) -K&S (2000)对1976―1993年期间美国商业银行业进行了研究,得出的结论与R&R相反,声称对银行信贷渠道的存在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持了Bernanke 和 Blinder (1992)的发现,即货币政策的变化引起了银行信贷总量的巨大变化。
伯南克的研究也对货币政策信贷渠道观点提供了实证支持。伯南克检验了货币政策传导的货币观点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解释1930-1933年美国产出的下降,发现大部分的产量下降是不能通过货币机制来唯一解释的。银行恐慌的破坏性后果似乎能够解释萧条的持续性,这开启了贷款供给移动随着贷款需求移动的可能性。Bernanke和Harold (1991)的一项更深入的研究包括24个国家的样本资料,发现了同样的结论。在大恐慌时期,产出的下降不能唯一的由标准因素如汇率、利率、财政政策来解释。1986年,伯南克利用VAR模型提出了另外的证据,工具变量估计显示:信贷震荡确实对总需求有很大的影响。
Kashyap、Stein和Wilcox (1993分析了银行信贷和作为银行信贷替代品的企业商业票据发行之间的波动性,发现在同样时期,货币紧缩减少了银行借贷,但增加了商业票据的规模。这提供了一个信贷供给向内移动的证据,正如信贷观点所示的那样,不仅仅是贷款需求向内移动,这方面的文献表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情形下小银行相比大银行受到更严厉的打击。Kashyap 和Stein (1994)分类研究了银行有价证券,发现在贷款种类上,大银行更集中在工商业贷款上,而小银行则倾向于农业、不动产和消费贷款上。
1993年,在Kashyap和Stein的另一项研究中,他们考察了1977-1991年这段时期,发现尽管非银行融资性贷款、商业票据、快速增长,传统的商业银行依然是融资的最重要的来源,1991年达到融资总规模的67%以上。利用季度金融报告,调查了7000个以上的制造业企业,Kashyap和Stein (1993)把制造业企业划分为三类,即大、中、小,他们考察了1973-1991年间不同种类的企业平衡表是如何变化的,有趣的是1973年银行贷款占总贷款的34.4%,1991年只有33%。虽然这增强了市场融资并没有减少银行作用的结论,但这一结果并没有披露更多关于在一时期贷款在企业规模上的变化。例如,银行在短期贷款领域已经失去了根基,银行总的短期贷款规模从78.8%下降到44.9%,制造业中的最大部分是大公司,它们有能力发行商业票据,作为大公司短期贷款一部分的银行短期贷款从1973年的64.9%下降到1991年的22.8%。然而中小企业的短期银行贷款份额引入很大,分别达到77%和82.9%。Oliner 和Rudebusch (1996)对这一结论提出了调整,认为这可能是在衰退期中,小企业受到更大冲击,因此急剧减少了对银行信贷的需求,而大企业则增加它们的信贷需求,由于商业票据中很大部分是来自最大的公司,这就是Bernanke和 Gertler (1995)称为的平衡表渠道。所以人们会得出结论,效果是组合性的,所有这些研究提供了银行信贷渠道的强有力的证据。
3. 国内学者关于中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的研究
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中,国内大多数学者倾向于认为信贷渠道比较重要。王振山、王志强(2000)对1993―1998年季度数据和1981―1998年的年度数据分析;廖国俊、邹忠良、廖小华(2006)对1990―2004年数据相关分析;周孟亮、李明贤(2006)对1998年1月-2005年8月的相关数据的单位根检验、协整关系检验及格兰杰(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时间序列研究,都发现信贷渠道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传导途径。而有些学者认为货币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陈飞、赵昕东和高铁梅(2002)、王欣(2003)、孙明华(2004)都通过不同的研究证明,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而不是信贷渠道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周英章、蒋振声(2002)运用协整理论、格兰杰因果检验、预测方差分解等分析方法,对1993―2000年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我国货币政策是通过货币渠道与信用渠道两个传导途径共同影响的结论。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问题,如刘玄(2006)、周孟亮和王凯丽(2006)、林元辉、宛旭明,提出了区域金融结构差异对货币政策传导具有不同影响的观点。
二、银行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效果
正如上面所讨论的,货币政策传导的信贷渠道机制可以用两种机制来解释:平衡表渠道和银行信贷渠道,平衡表渠道强调了货币政策变化对借者平衡表和收入的潜在影响,例如,应对紧缩性货币政策,利率的上升提高了借贷的成本,降低了净资产的现值,因此增加了外部融资的边际成本,降低了企业执行新投资的能力(Bernanke and Gertler, 1995)。银行信贷渠道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货币政策变动对银行借贷供给的影响上,银行负债受到准备金要求被放大,因此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引起准备金减少,降低了银行贷款能力,结果分配给依赖银行的借款者的信贷下降 (Bernanke and Blinder, 1992)。由于银行在货币政策的信贷渠道传导机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银行业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同样货币政策的效果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不同银行业结构的货币政策效果就是银行信贷渠道机制中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
(Bernanke and Blinder, 1992)发现,紧缩性货币政策伴随着银行信贷总量的下降,虽然这一发现支持了银行信贷渠道的思想,它也暗含了另一种解释,即利率的增加抑制了经济活动,导致贷款需求的下降而不是贷款供给的下降,为了解决这一识别问题,Kashyap, Stein, and Wilcox (1993)证明,在紧缩性货币政策减少银行信贷的同时,增加了商业票据的数量,这预示着是贷款供给减少而不是贷款需求减少了。
一些研究者阐述了银行规模在吸收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作用,Kashyap and Stein(1994)对银行资产组合进行分类,尤其是资产方,发现大银行倾向于把相对多的贷款分配给工商企业,而小银行倾向于把相对多的贷款分配给农业、不动产、消费者信贷。因此,由于工商企业贷款对于货币政策震荡的反应相对于其他贷款比较滞缓(Gertler and Gilchrist, 1994),这就提供了为什么小银行贷款需求比大银行贷款更具有顺周期性的一些证据。关于银行规模影响的另一条证据是由Romer and Romer (1990)提供,他们指出,如果银行把存款和CD存款作为完全的替代品,那么公开市场操作和对银行依赖者的信贷供给之间的联系就被打破,假定大银行在发行CDs上具有相对优势,那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大银行到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屏蔽货币政策的影响?
在Kashyap and Stein (2000)的一项研究中,作者把银行融资约束和银行平衡表流动性联系起来,他们提供的证据说明,对于平衡表中流动性较少的银行,货币政策对银行借贷行为的影响更受到重视。在同样类别的银行中,那么资产、信贷质量好的银行对货币政策紧缩的反应相对于资产、信贷质量差的银行不那么敏感。其他的研究集中在拥有银行控股公司银行的附属银行更容易获得非准备资金,Campello (2002)发现,银行控股公司的附属银行――小银行的银行信贷对于紧缩性货币政策不那么敏感,而具有同样特征的小银行则较为敏感,在Holod and Peek (2004)的另一研究中,作者得出结论:公开上市银行的贷款受到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相对于非公开上市银行较小。
研究的另一个分支集中在银行合并对银行借贷的影响上。例如在Berger, Klapper,and Udell (2001)的一项研究中,他们研究一个企业从不同银行借贷的情况,如从大银行、小银行;外资银行和国内银行;健康银行和处于困境中银行下的情况,他们也分析了一个企业从单一银行对复合银行下借贷的情况,发现大银行把关系贷款拓展到信息不透明的小企业比较困难,因为大银行在关系贷款上处于不利地位,这种类型的贷款常常需要大量的软信息,而这种信息通过大组织的信息渠道传递比较困难(Stein, 2001),因此就产生了这种情况。许多关于银行业兼并和收购的研究,在银行借贷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影响上得出了相互冲突的结论。然而,也有一些一致的结论,例如,小银行之间的兼并和收购增加而不是减少小企业的贷款。
Strahan and Weston (1998)研究银行成长发展过程中,银行信贷行为的变化,发现在起初阶段对小企业的贷款增加迅速,因而增加了小企业的贷款资产比率,但是后来随着银行规模扩大,对
大企业的贷款起飞,降低了对小企业的贷款资产比率,但不是对小企业贷款总体水平的降低,这一结果同证据是相符合的,就是随着小银行的合并,小企业贷款增加,但随着大银行的合并对小企业的贷款下降(Berger et al.,1998)。随之而来的是,大银行的复杂性导致了组织的非经济性,使关系贷款对它们来说根据昂贵,大银行经理通过分散风险可以很容易的从资产组合中获得收益(Diamond, 1994)。这一结论存在相反的两个效果:一方面多样化降低了监管费用,改善了内部资本市场,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这些效果降低了风险借贷费用。另一方面,与银行规模、复杂性相连的组织非经济,增加了对小企业贷款的费用。(Strahan and Weston (1998)当小银行合并时,对小企业的贷款资产比率提高了0.95个百分点(资产规模100万美元以下),当中型银行(资产规模在100万至1亿美元之间)认购小银行时,这一比例则为0.55,当大银行(资产规模1亿以上)认购小银行时,这一比例则为0.31-0.35。
上述这些研究分析了银行规模、结构、银行兼并等对信贷数量的影响,从一个方面证明;了银行结构不同货币政策效果不同。但大部分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银行集中程度对货币政策传导的作用,而只单独分析银行规模变化对信贷渠道的影响,尽管其中暗含着银行业的货币政策效果差异。Ali Termos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银行业集中程度的提高,弱化了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认为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银行部门总资产的分配规模,倾向于少数几个最大的银行以适应这种规模分配;银行在筹集资金而不是在非借入储备上更有效率,提高了这些银行隔离或者减轻中央银行采取措施控制经济的能力,不管这些措施是公开市场业务还是银行准备金。实证结果业表明,1976――2000年期间,由于美国银行业的兼并,银行业集中程度提高,货币政策效果被减弱。
中国学者在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上进行了大量研究,也意识到货币政策对不同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不同,这是由于不同规模银行的主要贷款对象不同,小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中小企业,大银行主要贷款对象是大型企业。所以在紧缩性货币政策下,中小企业贷款困难。但具体到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方面,目前还没有看到专门研究银行业集中程度变化和货币政策效果之间关系的文献。
三、银行业结构对货币政策效果影响的未来方向
Bernanke and Blinder(1992, Gertler and Gilchrist (1994),Kashyap and Stein(1994),Romer and Romer (1990),Berger, Klapper,and Udell等研究了不同规模银行对货币政策的反映。 Ali Termos研究了银行业兼并的货币效果。就目前关于银行业结构和规模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来,存在着如下几个不足:
1.货币的全球化问题。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大银行更有能力从不同渠道筹集资金,甚至可以从国外市场筹集资金,这就使大银行对货币冲击的反应变小。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如果不控制资本的全球流动,分析货币政策的影响是不完全的。
2.巴塞尔协议及其实施
辅导员总结
光阴似箭,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总的来说,我正从一个半路出家的新手辅导员逐渐变得成熟,慢慢的理解、融入到辅导员角色之中.过去的两个月是转变的两个月,我必须从一个在校学生转变为一名辅导员老师;过去的两个月是学习的两个月,我必须由一个从未参加过学生工作的新手辅导员转变成为一个成熟、资深的思政工作者.转变和学习成为了我开展辅导员工作的两大主题.
一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了解学生是开展学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性工作.刚刚接手辅导员工作,我一直通过各种方式去了解学生.深入宿舍、寝室、班级去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通过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和学习状况.这为我今后开展辅导员工作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二培养班干部,建立高效负责任的班委
班委是一个班集体的核心和骨干,一个高效的负责任的班委对建设优良的班风至关重要.刚接手辅导员工作,我就把打造一个负责任的班委作为我的工作目标.通过多次开展班委联席座谈会,了解认识每一个班委,通过各种形式加强辅导员与班委之间的沟通和交流.通过班干部培训班的形式培养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要在他们心中树立我当班委为大家,服务责任两不差的理念.不能把当班委的动机功利化,庸俗化.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一个高效负责任的班委已初步形成并已发挥出积极作用.
三以优良的师德带动引导学生,让诚信道德深入人心
古语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想培养一群正直诚信的学生,必须得有以为正直诚信的老师.某个意义上来说,有一个什么样的老师,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学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作为老师,处理工作必须公正、公平、公开,必须讲诚信,重品格,在学生中树立榜样,这样才能服人,培养人.在实际工作中,比如学院奖助学金的评定中,必须的树立一个标准,公开、公正公平的处理好这些问题,真正发挥出各种奖助学金的育人作用.再比如在考风考级的教育过程中,要在学生中树立***可耻的观念,让他们在诚实应考中培养诚实守信之风.考风必须严格,而且要落实到实处,不能雷声大,雨点小,流于形式.真正发挥考风对学风的促进作用和对学生的道德诚信培养作用.
四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总结提高
以前讲活到老,学到老,现在要讲学到老,才能活到老.要想适应新的环境,你必须的学会学习.很幸运的是,学院为我提供很好的平台,学工业务学习交流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系书记、主任好为人师,总是不厌弃烦的告诉我如何处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其他辅导员也是积极为我树立了榜样,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我很充实.在工作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时有价值的,他们的价值就在与你可以从中吸取经验,总结和提高.
告别xx年,迎来了崭新的xx年.新年新气象,我会一如既往的努力、奋斗,抒写辅导员工作的辉煌篇章.
辅导员毕业生工作总结
时光如梭,又是三年。再回首,三年来与学生朝夕相伴风雨同舟的酸甜苦辣,点点滴滴如在眼前,远处的歌声伴着音乐不期而至:“心若在,梦就在,天地之间还有真爱……”细细品味,不仅感慨万千……
起步维艰
新学期,总是给人以美好的遐思,也更是让人有无尽的期待,而我所接手的七年级(1)班在“新”和“一”上的怪异,至今想来都仍有手足无措之感。
新学期第一天:来自全市各小学的学生们在经历一阵新鲜、慌乱后,按个子高低在教室里坐定,没想到维持秩序的一句“请中间倒数第×排的同学不要讲话”却引起郝×同学对我的大吵大闹。这个入班总分只有58分、全校倒数第一、父母离异带给他的偏激性格让他理由充分地认为“说话的又不是他一个人,老师的不指名批评,其目的就是让同学的目光都看他,让同学看不起他,是老师有意在为难他,于是,开学第一天的教室充满了他义愤填膺的声音:“老师不公平……”
历尽艰难,总算让激动的郝×安静下来。李×事件又初见峥嵘,班长告诉我,学校大厅曝光李×违纪,要班主任做好处理工作。因为临近放学,我就按常规说“写一份五百字的心理分析说明书交给我。” 没想到下午就引来了李×的父母,一边对我是软硬兼施,“刚上初一不会写,中午吃饭不停打嗝是气着了”……另一方面是以势压人:老师在小题大做,要找校长去,找教委主任,找市长……两口子围着我是气大声威……
蛮不讲理、盛气凌人的李×家长,在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耐心陈述后,总算平静下来。紧接着,让我又见识了职位、学历高的吕×家长的与众不同:下午第三节,全年级十个班用教委发的单元卷在统一测试,我在监考,发现吕×在偷偷摸摸作弊,就当即让他停止答题,没收作弊的卷子,离开座位站在后面至其他学生交完卷子。没想到他在市政府工作的父母是一通通的电话责问:你们学校有罚站的规定吗?学生应该罚站吗?罚站的依据是什么?罚站的后果谁承担?二十分钟的时间啊!为了顾全其他70多个学生能够顺利考完的分身无术的二十分钟啊!平静下来之后,我明白,他虽目无考试规则作弊,但潜意识里想考好的愿望决定了老师只能以批评教育为主,我身为班主任为了能继续监完考让他在后面反思罚站二十分钟的做法过于简单……
郝×事件,李×事件,吕×事件……让我管班的信心时时受挫、动摇,班级管理也处于有规无矩起步维艰的境地。
风雨兼程
郝×事件,让让我明白,温暖爱心,健全的人格是打开偏激的钥匙;李×事件,让我担忧,家长自私张扬的潜移默化对孩子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吕×事件则,时时提醒我新形势下教师行为准则以及“为人师表”的新定义。于是,打造—个团结温暖的班集体,塑造健康向上的中学生成了我带班的目标。在小组讨论、班会宣传、老师鼓动、班委影响、个人表态及军训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下,原先“各自为政,自我为中心”的坚冰悄悄融化,互帮互学的场面热烈了,学生间的心距离缩小了,埋头劳动的人增多了,问候有礼的队伍壮大了,甚至因身体原因不敢有一丝活动的贾跃龙身边也不声不响地多了替他值日的身影……
团结向上,积极健康的班风在蔚然形成。
专心学习,团结无私的正气在学生间弥漫。
一切纳入正规,我稍稍舒了一口气。可也就在这时候我又品尝到了入坠云雾难辨东西的痛心不已的滋味,原来是八年级的秋季运动会要开始了——
为响应学校开展好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号召,身为班主任的我也不想失去这次难得的教育契机,于是在确定运动员名单时,我重申学生应把握好这次为班集体做贡献的时机,共同打造秋季运动会。
学生激动了,教室沸腾了。
“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感受来自学生的力量和智慧”是我对这次运动会的宗旨。于是在确定方块队的服饰道具上,我婉拒了高中楠家长要学生们使用她学校的鲜花以及其它道具建议,而是强调要学生自行设计,要求是新颖方便。一个个建议提出来了,几个人商议后的方案也呈现出来了。尤其是杨晓东同学为增强被选中的机率,把吃饭的间隙所萌生的灵感,既经济实惠又别致新颖的道具拿来了——原来是内装有豆子、石子以增其响声,外表有亮丽鲜艳的彩带缠绕以增其美观的易拉罐。同学们一致鼓掌拍手通过,接下来需要确定的是方块队行进过程中以显示其士气力量的运动会口号,而这一项更成了学生争相较劲,相互比拼,文采展示的激烈场面。一张张凝聚着热情与智慧的纸条收上来了,各具特色,优劣难分的短句让入兴奋不已,更加让我感动的是李文星同学和她父亲逐字逐句推敲的直到九年级仍被同学们记忆犹新的运动会口号:“发扬六中精神,树立六中形象。打造六色,再创六中辉煌。”
杨晓东,李文星的榜样力量感染了所有参加方块队的同学,年仅11岁的高中楠也让他家长搬来了一箱矿泉水。苏滢拿来了两桶水水票,李文星更是锦上添花,贡献了两箱瓶装水果味饮料后,怕不够喝。下午又搬来了两箱,有学生告诉我,李文星贡献的四箱饮料,饮料价值200多元。
身为班主任,我同时也发现了群情激昂的振奋后面有一丝不协调的音符。那就是没有参加方块队的11名同学的格格不入,其他同学为方块队献计献策时,他们平静而安详,其他同学在为方块队演练挥汗如雨时,他们躲一边超然地学习,其他同学为一点一滴的进步而倍感集体荣誉重无比时,他们置身事处,淡泊宁静。
【摘 要】长期以来,日语翻译教学一直是日语教学的薄弱环节,这主要是因为在课堂中的翻译教学方法多为课堂灌输法,教师是指挥者,学生被动接受。本文通过对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相关企业调研并总结,归纳出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并制定出模拟任务教学法和实践交流教学法用以教学。
关键词 日语翻译;日企调研
1.课程定位
日语翻译课程,是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高年级的一门核心课程。其目标在于:在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关于日语翻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进行翻译实践。通过翻译实践,让学生掌握过硬的书面翻译能力,以适应实际工作的各种需要。
2.教学问题与不足
2.1教师主导、学生被动
2.2忽视对学生翻译技能的培养
3.企业调研
3.1调研对象与内容
由于本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是苏昆太及上海等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的工业以及服务产业,从事日商独资、中日合资等单位所需的文秘、人事助理、贸易助理岗位,因此掌握这些用人单位的需求,积极地整合教学资源与方法,以适应社会对日语人才的客观需求尤为重要。
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从苏昆太沪10家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包括笔者参与挂职锻炼1家,实地走访3家,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6家。
3.2调研结果与总结
3.2.1人事部门的招聘用人需求
几乎100%的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对于本专业的学生都会使用日语面试。在面试的过程中,他们最看重日语口语以及使用日语待人接物的能力。
3.2.2翻译部门的岗位能力要求
据统计,100%的专职翻译人员在平日的工作绝大多数内容是涉及到笔译和口译,本专业的毕业生在企业里还会从事一些其他与专业有关的工作,例如人事助理、品保助理、文秘等。
3.2.3调研结果小结
从以上图表,我们不难分析出,用人单位在工作中最重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尤其是会议与函电的能力。笔者在实地调研考察过程中,还对学生企业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等企业人员进行了访谈,听取他们对日语翻译课程改革的建议。
4.基于企业调研的高职日语翻译课改方案
4.1改革的目标
本次改革,应以学习者为重心,一改以往翻译技法、语法知识为重的模式,将学生的技能培养作为重中之重。通过实践,让学生在亲身体会并熟知翻译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翻译技法。
4.1模拟任务教学法
这一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任务活动中,通过实践,解决问题并归纳总结出规律。例如,在学习会务翻译模块(4课时),由于学生没有亲身经历过真实的企业会议,心里不自信。要想解决此问题,首先要带领学生从最熟悉的会议情境入手,熟练掌握后进一步过渡到企业会议模拟情境中。
在此情况下,教师可先引导学生使用日语召开应用外语系表彰大会,通过会议,来表彰优秀的班集体、班主任、优秀学生干部、见义勇为品学兼优好学生等。由于这项会议同学们在大一下半学期都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回想起来并不陌生。
教师在课堂中如何通过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课堂上要首先用日语向学生提问并引发思考,会议中应该安排谁是主持人?同学们一致回答,为应用外语系团总支刘老师。再让同学思考,主席台上应该安排哪些嘉宾来颁奖?大会开幕应由谁发言?颁奖又是怎样顺序安排?颁奖后应让哪些人发表感言?你作为刘老师,应安排怎样的会议流程等等。之后,让学生每10人一个小组,各自扮演角色,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都有任务可做,真正地参与进课堂中来,不再一味地感到翻译课枯燥乏味。最后,选出一个小组进行表演。20岁的学生活泼好动、表演欲望强烈。只要学生认真参与并准备会议内容,就会很想通过表演来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结束后,教师用日语进行鼓励性质的点评与总结,包括流程的合理性、代表发言的语法准确性等。
通过总结与点评,以此联系到企业的会议,告诉同学会议都是有规律和模式可循。相应的,如果作为多摩川精密电机有限公司的口译,如何接待青森县总公司的工作人员,又如何召开相应的欢迎大会?你作为会议的司会,如何主持这个流程,作为中方日方的与会人员,又如何恰当地使用敬语进行致辞等等进一步练习。
4.2实践交流教学法
笔译环节的教学中,商务信函是重点。目前各家出版社的教材中,都已经很详细地总结出各种用途的信函的写法。无论是订单、承诺书,还是申请书、邀请函,这些函电应用文有很明确的模板式写法,没有过难的单词和语法,只要学会使用其中的固定语句搭配,并把相应的信息套入模板,就可以写出来。
但是虽看似简单,对于从未亲自尝试过的学生来说,也并非容易。所以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任务摆在眼前带动学生实践。例如在学期教研活动计划中,有一项是安排椿中岛机械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村本龙夫先生来我院为本专业学生做相关学术讲座,如何与村本先生事先沟通好相应的时间、地点,这看似简单,好多学生却不知如何提笔。
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翻译课本中找到相应的邀请函模板并带领学生通读。分析模板结构。例如信函中应如何称呼对方,开头应怎样套用固定语句进行问候,中间怎样交待讲座具体事宜,最后如何收尾等。通过将学生真实的讲座邀请作为任务,驱动同学主动参与实践。最后,让班里邀请函写的最出色的学生,通过Email发送至村本先生,这是对学生的努力最大的鼓励与认可。村本先生讲座结束后,再相应地引导学生撰写感谢信。
5.结语
学校一般是以教学进度的完成,以及考试的应付作为主要目标,学生无法获得更多时间的机会。然而,我们有必要认识到,作为一个有着极强动手能力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理论基础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操作以及动手能力同样重要。但是就目前的教育形式来看,仍然较为单一和死板,只是为了学习理论,而进行教学活动,为了考试而进行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活动无法开展,由此就会导致部分学生虽然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较为突出,但是动手能力却极为欠缺,只能从编导沦落为普通的编辑。第二,是实践方面,没有足够的操作经费。对于优秀的编导的培养,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总结经验,并且要以良好的设备作为实践的基础,而不能依靠教师的动手,学生的观察,学生无法做到亲历亲为,亲自操作更是不现实。很多学校在广播电视编导教育方面,因为相关设施的欠缺,也导致了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无法在毕业实习的时候做到直接上岗操作,只有在一段时间的培训之后,才可以上任。因此有必要在一些学校内对相应的投资进行利用,对相应的设备予以完善和更新,让学生具备较好的操作平台。第三,教学活动虽然存在,但是许多教师都不是资深的专业人士。因为当前社会上对这一专业的学生有较大的需求,因此许多较为优秀的广播人往往会在电视台等地方工作,学校教学自然也就被放弃了。在校学生也因此无法获得最新的相关消息,学生的学习不能够衔接社会的发展。上述的原因是当前该专业实习教学模式最大的问题。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习模式的探索
从实习方向来看,很多人的模式都是定向的,比如说电视台、广告公司等。对于这部分刚刚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极为热爱自己的专业,他们也会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份工作当去。就毕业生来说,实习是其第一个工作岗位,因此也对他们日后的工作思维以及模式产生了决定作用,因为结合这样的实习,毕业生们原本接受的理论知识就上升到了实践这一高度,能够细致的予以实践。结合这一平台,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对国内目前的这一专业实情有所了解,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好的完成日后的实践以及工作。就实践而言,只有和理论结合在一起,才可以不断完善,而理论只有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才不会是纸上谈兵。所以说就实习模式来说,对于毕业生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才更有利,更容易实现这一专业的革新。媒体是这部分专业毕业人员第一个接触到的,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媒体也体现出了更加重要的地位,市民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最先想到的就是记者以及编辑,许多报纸也实现了政府以及市民之间的沟通。因此良好的媒体,能够让社会的发展得以推动,使得政府以及民众的距离得以拉进,二者能够更加和谐的沟通,向政府传达民生,所以也就表示这部分毕业的专业人士必须要将自身融入到媒体当中,让自己成为市民以及媒体之间的桥梁,更好的向社会提供服务。此外,作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员,道德观以及责任心也是必须的,要从内心对自身的职业公正性有所认识,要以为民众考虑的思想,对自身所学知识进行应用,要无愧于自身的职业以及专业,因此一名广播电视编导如果被认为是合格的,不仅其专业知识掌握度要比较高,并且道德素质以及良好的动手能力,都是必备的。作为一名优秀的编导来说,创新能力是必备的,要结合自身实践以及过往的经验,对更加完善和省力的结论进行总结,在日后的实习方面运用,因此就实习模式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刻板的模式,要对和自身实际相符合的模式进行探究,对自身喜爱的工作方向予以选择。洞察力以及思维都是编导们必须要具备的,这样的思维能够让节目编制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得到解决,达到见招拆招的目标,要以淡定的态度来应对上述状况,洞察力的作用也极为显著,作为优秀的编导来说,新闻视角必须要独特,要及时的汇报相关的见闻给观众,而这恰恰是保证节目收视率的关键。
三、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涉及的知识和技能范围较广,如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商业谈判、财务管理、经济法律等等,作为工科专业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这么多的课程是不可能的。从企业销售人员的成长经历来看,许多优秀的销售人员并没有经过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系统教育,而是进入企业后,在资深销售人员的引领下,在销售实践中摸爬滚打,积累经验,再经过企业培训或自学营销专业知识,反复交替,逐渐成长。同时,在销售实践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人,会遇到千奇百怪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在课堂里也很难学到。因此,工科专业学生想从事销售工作,已具有了专业知识的优势,在进入企业之前,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勇气和信心,以及一定的销售综合知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在毕业实习阶段以及今后的工作过程中慢慢地学习体会。所以,工科专业在校期间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不需要太多课程,更重要的在于与企业的结合,在实践中培养。
2空调专业学生营销技能培养方案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空调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浙江省中小型中央空调设备经销、施工企业,培养空调工程设计、施工、维修等专业人才。针对企业对空调设备、工程销售岗位人才的需求,我们对相关企业、从业人员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结合学校、本专业实际情况,确定开设“市场营销概论”、“经济法律知识”、“空调设备及工程销售”3门课提供学生选修,其中“市场营销学”为学校公共选修课,其余2门课为空调专业选修课。学生在学习了制冷空调专业知识、技能后,有兴趣的可选修这些课程,然后经过毕业实习阶段在企业师傅的指导下进行销售实践,毕业时能快速地适应极具挑战性的企业销售岗位的工作。营销课程由企业工作经验尤其是销售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授课,其中“空调设备及工程销售”课程主要聘请企业专家、企业资深销售经理、从事销售工作的优秀毕业生轮流上课,用企业的典型案例和他们的亲身经历讲解销售的流程、技巧等知识,深受学生喜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外,为了更有针对性地培养企业所需的营销人才,我们每年与企业共同举办的校企合作订单班中,都安排了一部分同学向营销岗位发展,从二年级暑假开始进入订单班培养,除了校内安排的课程外,企业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性很强的有针对性的课程,以及师徒带教式的销售实战实习,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营销知识和技能,这个效果是校内学习无法做到的。
3结语
[关键词]毕业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卓越工程师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6-0070-02
一、前言
本科院校在对学生整个教育教学计划中,应用性本科软件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是学生大学生活的总结,也是在实践教育方面的最后一个环节。
目前,本科毕业设计中大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能够自主把握的空间十分有限,设计主体部分严重脱离工程实际情况,依靠以往经验、书本知识、网络信息等方式获得的信息量占据了信息总量的大部分,这不仅仅是因为学生或者导师愿意去投机取巧,也跟毕业设计活动经费的短缺和时间的不充足有着直接关系。纵观高校的工程教师队伍,他们自身的实践经验也很难保证做到将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引用到本科毕业设计中并展开工作。这就产生了一种很不好的现象,毕业设计的题目往往都是重复使用多次的,好一点的可能也只是简单的变化。本科毕业设计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帮助不大,在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学生的创新工程能力单薄的缺陷就会凸显出来,没有办法满足现代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高校的这种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必须要尽快解决,校内教育与科研、社会实践要在整个高校学习教育中相结合展开进行,才能满足社会新的需求。
二、卓越视野下软件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
(一)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卓越工程师的“3+1”培养方案中,“1”年的实践环节完成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了卓越工程的顺利设施,计算机学院已经与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目前已经建成的实习基地有:塔塔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启明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京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上海文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屹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谷儒(上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曼恒蔚图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用友软件公司等。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为毕业设计的课题来自生产第一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二)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的毕业设计指导队伍
我们采取两种模式共同进行:一是坚持教师队伍“专任和非专任”结合。专任教师主要是以长期在工程现场实践或者有较好科研成果的教师组成;非专任教师主要是从合作单位企业聘任高水平工程师来校做兼职教师。二是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双师即“教师”、“工程师”,首先要加强对一线教师的工程能力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对教师综合能力的需求。另一方面,我们在聘请教师方面有侧重点,优先录取有企业工作经验的兼职教师,来提升有工程实践经历的教师在整个专业课教师中的比例。为了最大化地为毕业设计服务,学校还从企业聘请工程师或者让一线教师到企业参加工程实践活动等手段,致力于打造为毕业设计服务的精锐之师。
(三)严把选题关
毕业设计的题目,一般来自企业。由企业指导教师提出,经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商量后确定。选题要结合学生在企业实习的项目,注重实践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题目应难易适中,切实可行,工作量适宜。
(四)注重教师的指导过程
选题完成后,企业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指导学生确定毕业设计方案。在学生做毕业设计的过程中,企业教师负责具体的技术指导,学校指导教师负责时间节点的把握,协助企业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共同指导。
(五)建立有效的沟通联系制度
由于本科生初次接触整体性和设计性较强的工作,肯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建立有效的沟通制度,发挥指导教师的引导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学生把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向指导教师提出,由企业指导教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办法。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应建立指导教师与学生讨论的例会制度,坚持每周师生沟通一次。每位学生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提出毕业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指导教师要进行引导和总结,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这样,指导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
(六)做好毕业设计的过程检查与中期检查
对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的中期检查,要坚持中前期和中后期两次检查。检查的形式是学生以PPT方式汇报自己目前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并回答老师的提问。对中期检查发现的问题,企业和学校的指导教师共同商量解决的方法。
(七)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答辩的地点一般设置在学生的实习企业,答辩委员会由企业指导老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组成。每位学生的毕业设计答辩采用PPT形式进行汇报,对一些条件许可的企业,要有毕业设计的演示。
(八)以过程管理思想为指导,构建“方法-时间-层次”三维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
通过健全机构、合理资源配置、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毕业设计质量监控体系的毕业设计运行监控、毕业设计指导决策、毕业设计质量考核评价、毕业设计信息反馈功能,见图1。
三、结语
软件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想在短时间内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选题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做毕业设计的兴趣,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课题选择来自一线企业,显得非常重要。同时,建立一个毕业设计的保障体系,使得毕业设计在进行的过程中,质量能够得到保证。经过两届的毕业设计实践探索,学生做来自一线企业的毕业设计题目的兴趣很大,而且毕业设计的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内容设置有以绘画基础为着眼点的素描、色彩和简笔画培训,以美工技巧为学科应用的综合材料和手工制作,以美学素养和现代教学能力为教学目标的油画、国画和电脑美术等,全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美术学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二、毕业设计现状与问题
其一,美术技能展示形式单一化。美术毕业设计内容与形式的呈现较为单一化,没有多维度展示本专业学生的能力。因为美术毕业设计的评价标准偏向于学生对视觉审美规律的掌握程度,所以学生较少进行美术知识如何在幼儿教学层面转化的实践探索,忽略了对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知识的跨学科应用,未能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其二,活动组织能力不足。毕业设计展示仅呈现学生的美术学识远远不够,也应注重彰显学生的组织能力。幼儿园教学不仅包含课堂教育部分,还涉及室内外环境创设、游戏、文艺表演、校内外展览等组织活动。这就要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对色彩、造型与空间关系的协调能力、人员工作的分配能力和活动现场的驾驭能力。其三,学业任务与毕业创作衔接不充分。学前教育专业学业任务中安排了半年的幼儿教学实习,通常未考虑其与毕业设计实践充分衔接。这导致一方面学生没有将毕业设计中的创作方法和思路进行幼儿教学转换,理论与实践未能及时得到相互修正;另一方面,学生因工作压力而无暇顾及创作探索,被迫中断相应研究。其四,交流氛围不浓。毕业设计作品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美术技能和知识的结果,而最终验收者只有少数几位评委教师,验收场地也仅限于答辩教室等封闭性室内空间,交流氛围偏弱,不能促进全校师生的交流、学生就业或展开现代幼儿美育的学术讨论。其五,就业应用延续性弱。因幼儿的身心结构特点,有些美术创作形式在幼儿园中无法有效开展。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没有经过将复杂的美术创作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以适合幼儿年龄结构特征方面的实践,所以难以将学校所学知识予以应用。
三、改革方案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方案的重心应围绕如何整合四年所学知识,平衡美术与其他学科教学内容,综合制订成套的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毕业设计指导不能完全照搬专业美术院系的毕业设计培养模式,也不能完全脱离实践技能而撰写美术教育研究方面的论文。因此,学生的美术教育理念和方法与美术基本功一样举足轻重,在毕业设计中均应得到体现。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应结合“套餐”与“自助餐”设置,自主选择个性化创作方式。毕业设计“套餐”,即毕业设计创作+幼儿教学实践+展览组织策划+毕业设计答辩。美术毕业设计创作“自助餐”,即学生在毕业设计创作中可选择平时最擅长的创作门类,如绘画创作(手绘本、油画、水彩、国画、景泰蓝、综合材料或彩铅画等)或设计创作(定格动画和手工装置等);幼儿教学实践要求运用与所选毕业设计门类相对应的创作材料和方法实施于幼儿美术实习教学课堂中,并拍摄现场教学录像,整体展示幼儿美术教学情况;展览组织策划促使学生积极进行视觉展示效果的思考和操作;毕业设计答辩邀请在校专业教师和实习单位的教师一起对该学生的毕业设计与幼儿教学进行提问,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讨论。此套毕业设计改革方案系统地实现了以绘画与手工并置为主体、教学实践为载体、多样化展示为体现、理论总结为补充。学生可在硬性规定下和自主选择范围中,以最适合自己的创作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将四年所学的美术教育知识和创作技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毕业设计增设多层面的考核内容,实现立体化展览效应,使美术类毕业设计形式和内容更具开放性与多元化。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