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小学语文教学

时间:2023-03-06 15:58:57

导语: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小学语文教学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

素质教学下的小学语文教育,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变革。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的基础学科,能增加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重要的帮助,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增加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学生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因为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还未完全发育成熟,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怀有一颗慈爱的心,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允许学生进行大胆的发言和提问,为学生营造一种健康活泼的师生关系。在日常教学中应该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进行创新性教学

在传统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通常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在对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进行变革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一定的情境进行教学。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所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借助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师平时的教学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充分发挥先进教学设备的作用

科学技术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也应该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原本枯燥的语文知识,

通过声音、图片、视频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能降低语文知识的难度,还能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受到升学的压力,但是在教学中也不能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参考文献:

[1]罗翠萍.丰富教学内涵,提升教学质量:关于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新思考[J].考试周刊,2012(90).

第2篇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学科,也是学生对母语的系统化学习,可以说,语文的学习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未来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责任相当重大。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较为庞杂,且含有很多隐性的知识点,针对于此种情况,教师应充分的研究教材,研究小学语文这门学科,进而充分的明确自身在教学中,应该教什么,不应该教什么,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1 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学目标不清晰,致使教师课堂教学内容较随意,教学目标是对教学者教学观念的一种反应,对于教学进程与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但是很显然在现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识字教学外有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教学、写作教学等都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这使语文教学出现了盲目性。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教什么”生硬套用,致使语文教学的丰富性与多彩性渐渐的丧失,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将文章中的深层次意义展示给学生,学生就不能对文本进行有效的鉴赏。

2 小学语文教什么,不教什么

2.1 不单纯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教课外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以课本为中心,在课堂上,照本宣科,采取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知识,机械的回答教师的问题,与学生缺乏互动,同时导致学生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影响到学生创新思维的扩展。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单纯的教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还应该进行有效的延伸,将一些课外的知识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而在融入课外知识的时候,教师还应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调查,了解学生对哪方面的课外知识感兴趣,进而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有效地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以全面地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确保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性。另外,教师还应该充分地把握课外知识的难度,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较低,如果知识的难度过大,将会直接打击到学生的自信心,进而对语文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因此,教师应将难度适中的课外知识有效地引入到教学中来。

例如,在讲授完“桂林山水”相关的课内知识之后,教师还可以将课外一些描写祖国美好河山的文章融入到课堂中,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能够了解到更多祖国的风景,同时也能够全面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对学生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利。

2.2 不教如何避免学习中的错误,教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正确理解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让学生避免学习上的错误。笔者认为,其脱离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时没有与小学生的特点相结合,影响到小学生的发展。很多小学生在教师的这种引导下,常常有意无意地在回避学习上的错误,将学习的重点全部放在这里,影响到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吸收。实际上,在教学中,教师应教学生如何进行知识的正确理解,待学生掌握正确理解知识的方法之后,学生就能够避免学习中错误,实现一举双得的效果。

例如,在讲授有关于人物描写的相关文章的时候,教师应到学生如何正确的进行人物性格的分析等等,教授学生正确的分析人物的方法,而不应该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如何避免错误分析上,这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对学生的语文学习非常不利。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只有充分教授学生知识的正确理解方法,才能够快速地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快速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夯实语文基础,为更高阶段的语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解决方案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模式落伍

从新课标要求来看,成绩已经不仅仅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更多的是培养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然而,在当下不断加重的教学任务和升学压力之下,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都把学生的时间压缩到了极限。例如每天八节课,一般学校都会将这些课程都安排满,让学生没有时间预习和复习,根本无法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教师在教授课程时也是以“拔苗助长”的形式,以此应付教学要求。

2.教师素质不高

教师素质水平偏低是我国教育中一个普遍的情况,也是小学教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我国的农村小学教育中,特别是在一些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比较薄弱的地区。

二、小学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1.更新教学模式

针对教学模式较为落后的情况,教师应该主动积极地探讨更新的教学模式,结合现代技术和资源,改变“以成绩为核心”的教学理念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教学理念。同时语文教师除了教授学生语文知识以外,还应该结合心理教育、素质教育等,综合实施教学课程,不断达到综合提高学生素质的目标。

2.严格把关教学素质

这主要体现在对教师主体上。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只有教师素质达标,教育质量的提高才有可能。因此,教师必须自觉提升自己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老师必须强化自身语文功底;在教授方法上要跟着时代潮流走,利用现代先进的教学设备,从综合角度全方位教授语文知识,而不是仅仅“照本宣科”;在教授形式上,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形式,多开展一些灵活而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针对小学生的特性将活动与讲授相结合,比如游戏、表演、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在欢乐中学到知识。

总之,语文教学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重要部分,因此,教育者必须引起重视。教育者必须从全方面来改进自身的不足支持,并充分利用好现当代的有利资源和环境,对小学生的语文教学进行深刻的反思和讨论,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第4篇

传统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必须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将备课时所准备的所有知识点全部教给学生,并确保学生能够熟练解答问题。在这样的小学语文课堂上,师生之间缺少合作互动,彼此距离比较远,教师和学生也难以成为朋友。

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措施

1.利用游戏的方法讲解课文内容

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都喜爱玩耍,作为语文老师,应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将课文内容利用游戏的形式进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例如,教师在讲解“比尾巴”课程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动物角色扮演的小游戏,为学生实现制作一些小动物的面具,让学生进行选择,然后互相比尾巴,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口诀的方法记忆汉字

很多小学生都感觉汉字记忆十分困难,从而丧失了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小学语文教师想要改变此种情况,可以引入口诀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讲解“黄”字时,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口诀:草头黄、一横长,由字中间站,八字地下藏。通过朗朗上口的口诀能够降低学生记忆汉字的难度,帮助学生提高语文成绩。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学生的见识

第5篇

新课标倡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要实现这个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这种参与要是深层次的,且具有实质性,这样学生才能在参与中获得最好的发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参与学习主动性的目的不在于“参与”,而是以此为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点做起,首先,语文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被动参与或部分参与的状况,同时要避免片面理解新课标的要求,为了追求活跃的课堂,而让学生盲目参与讨论交流的状况。其次,教师应当多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要给他们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因为每个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方式、学习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性格特点等都是有差异的,因此,教师应当设计有层次、有差异的活动环节,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不同的活动环节,这样就能使每个学生都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能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用和能力,并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同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后进生和性格内向学生的引导,因为这两类学生常常被忽视,若他们长期处在“旁观者”“局外人”的状态,不仅得不到良好的发展,对班级整体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二、加强课堂中的互动交流

沉闷的课堂会使学生感到压抑,提不起学习的兴趣,更不用说有高效的学习成果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气氛,而营造活跃课堂气氛的需要加强教学中的互动交流。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上的交流方式是单一的,基本上是“教师讲学生听”,而且学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在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应当改变这种单一的互动方式,将师生单一互动变为师生双向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等多种互动方式,进而营造自由、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体性,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快乐的、自由的,他们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加强互动交流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教师应当以平等的身份和学生交流,要加入到学生的互动中,不能以高高在上的姿态随意打断学生的交流,否则会抹杀他们表达的欲望,甚至使他们不敢发言。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建立多层次的交叉性的互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间互动等,这样学生就能从各种互动中展示自己,认识自己,进而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再次,互动交流虽然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且互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不能盲目设置和使用互动交流,而应当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学习状态等灵活控制,以便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挖掘他们的潜能

虽然小学生的生活阅历、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有欠缺,学习要依赖教师的讲解和指导,但是他们也有求知的欲望,有学习的潜能。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教师要善于运用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进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并让他们尝试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解决疑问;再次,教师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开启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逆向思维等。如有的课文结尾具有开放性,教师可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续写,比如可以让学生续写《卖火柴的小女孩》等,使学生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会学习、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合理运用教学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6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 策略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基础类学科,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小学这一黄金时期促进学生打好语文基础成为教学重任之一。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手段,为教学增添更多的活力,成为急需解决和完善的教学任务之一。

1 教师应树立整体目标意识

生成性教学最直接地体现出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这是一种弹性化的教学方式,但绝不是杂乱无章、毫无目的的教学。生成性课堂教学不是学生想到哪儿教师就跟到哪儿,学生想学什么教师就教什么的教学。没有目标的教学是不可能的,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很难保证儿童能学习到系统的知识。实际上,生成性课堂教学并不是说不要目标,或目标随着教学的进行而随意生成。而是在生成性教学背后隐藏着一个绝对的目标,这个目标是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预先设定的,它指引着学生的学习方向。因此,生成性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应当树立整体目标意识,对教学目标有个全盘的把握,根据总的目标来判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否有教育的价值来灵活调整教学内容,使教学中新生成的内容围绕这个总目标进行。

2 激发兴趣

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是发展的人,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意识,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鼓励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师应转变观念,更新自身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大体情况,大胆取舍,甚至可以适当地调整教材内容的教学顺序,确定教学重点、难点。一个能体贴学生、尊重学生的老师,学生才会喜欢他、尊重他,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这也是教好语文、学好语文的前提。同时老师们要增强提高教育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提倡科学的教学设计、积极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方案,使语文教师能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3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普及素质教育的今天,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炙手可热的教学事实,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为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打好坚实基础。详细一点来讲,在平时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在讲授有关“草原”的内容时候,教师可以将一望无际的草原、蓝天白云、牛羊成群等景象放映出来,并且穿插适当的言语讲述草原人民的日常生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来总结草原人民的生活特点,让同学们在彷如身临其境的氛围中掌握新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还有,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语文课堂“搬”出教室,根据课堂教学任务设计相关的课外活动,并给每位同学都分配一定的角色,在轻松自在的课外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所学知识有了深刻的掌握,而且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主动积极性,实现在减轻教师教学负担的同时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锻炼作好有力铺垫的双赢局面。随着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不断颁布,对小学语文学科性质、教学目标及内容的认识呈现出不断深化的趋势。尽管语文教学的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因具有丰厚的人文性特点,语文学科成为间接德育渗透的主要课程,但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却容易把这种渗透性的德性教育异化,以至于教师对语文教学育人之“道”的“道”狭隘的理解为对学生进行的。例如一位老师对《鸟岛》一课教学目标的设计: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成语。从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对语文教学的育人之“道”的理解还停留在两个方面: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语文课文的思想教育意义,而对于诸如其他审美能力、学习兴趣的培养等则没有进行相应的目标设计和展开。

4 读写课促学,融合语文环境

第7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 渗透

小学语文渗透着德育内容,对学生德育情感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学,那么小学生的德育情感培养的主要场所也就是课堂教学。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隐身发挥,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学与实际相结合等,通过这些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德育情感的培养。

一、充分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一定要适合学生年龄的特点,由于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特点,他们很容易受兴趣的影响,因此在编排教材时应该体现时代性、趣味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有很多不同的版本,但是它们拥有者共同的教育目标,教材中思想内涵丰富、鲜明地反映出善恶美丑、是非好坏、描绘出我国的大好山河等等。小学生是否能够深刻理解小学语文教材的意图,小学语文教师是关键。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能够将教材准确地把握好,将编写者的编排意图充分领悟出,将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充分挖掘出来,从而使小学生能够判断是非对错、善恶美丑。例如,小学六年级的《示儿》,教师让学生反复读这篇文章,同时提出一些相关问题,如“这里的梦仅仅是诗人夜里做的梦吗?”等等,让学生着重诵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个爱国诗句,从诗人的诗句中深刻体会诗人的爱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有目的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地挖掘出来,正确引导小学生的道德。

二、通过引申发挥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教材中故事性文章很多,小学语文教师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对这些故事进行讲述,还应该将其故事中的思想引申发挥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就是说,通过叙事性文章推理出其哲理,让学生深刻领悟。例如,五年级语文教材《书圣王羲之》一文中,重点描述了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艰苦,他之所以最终成功获得书法家的称号是通过他不断努力得来的。通过对课文的讲解,教师要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里面所要表达的哲理,让他们知道成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是投机取巧就可以实现的,是要经过不懈努力得来的。教师要通过引申发挥,让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地体现德育功能。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激发道德情感

小学生如果有不良的道德行为,往往是由于各方面的压力,他们总是认为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意跟他们交流沟通,所以,即使有教师和学生主动与他们接触,但是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往往采取回避的态度或者对抗的态度。对于小学生的这种行为,教师要能够充分理解他们,不要放任不管,对这种学生失去辅导的信心。小学语文教学要求调动起学生的互动性,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实现相互扶持,渗透道德教育,纠正那些具有不良行为的学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课前的几分钟时间,与学生进行零距离沟通,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与学生做好交流,共同来学习课本共同深入解读课文内容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与实际相结合来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能够体会的思想都是比较直观的,对于一些抽象的事物理解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将所教知识或者思想融入到实际中去是一种较好的而且也是小学生容易接受的一种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站起来》这一课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主人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永不被打倒,一次次站起来的那种毅力和勇气。然后联系实际,现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家长们都不愿让孩子承受一些压力,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将孩子的未来都已经规划好,每当孩子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时,不让孩子试图去面对、去解决,而是代替孩子解决。这种教育方式,导致现在很多孩子每当独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就垂头丧气,或者怨天尤人。而在这种环境下,教师应该将教材中的坚强毅力以及遇到困难不轻易放弃的韧劲,让学生去学习、去领悟,使他们能够自己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德育中的新思想、新特征准确把握住,将其引入到实际教学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语文教学中德育的存在,并渗透到小学生的心灵中,这样就肯定能够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道德教育目标,培养学生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韩菊芳 浅议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渗透[J].才智,2010,(04) 。

第8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意义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4

1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研究的重要性

1.1 民族发展的基础措施

北京大学法学院前院长苏力说过:“每个时代都需要愿意为民族献身的人,但是更重要的是有能力为民族献身的人。”的确,在当今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下,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拥有尖端人才的民族才能掌握尖端科技,真正在世界之巅屹立。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重要的手段,小学教育作为人才启蒙的初期阶段,其责任之重可想而知。因此着力发展研究教学策略,提高基础教育水平。

1.2 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自“素质教育”口号提出以来,为小学生减负、提高素质教育水平、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方面,但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给素质教育的开展造成阻碍,因此在新时期,研究和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集百家之长,发展和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是提高基础教育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措施,是当前教育界同仁的重要使命。

1.3 人才启蒙的重要手段

童年时期是人接收和吸收语言最有效的时间段,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大都是在童年时期培养,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手段。发展和研究适合新时期时代背景的教学策略,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必须着力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策略,适应时展的要求。

2 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1 小学语文支架式教学

支架式教学法最早起源于一贯提倡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美国教育,20世纪8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盖纳尔・罗斯、杰罗姆・布鲁纳等人最早提出这一教学方法,后来欧盟将支架式教学法做出更为深入的释义并广泛运用于欧洲教育中。综合研究中外学者的学说,笔者认为支架式教学是指不同于传统的教师灌输式教学,而是由更有能力的人帮助新入学小学生在解决教学问题。表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是教师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基本的学习框架并提供必要的、适当的教学引导,让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完成学习目标,逐步养成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建好支架,帮助学生实现不同层次之间的跨越。首先,在幼儿园升小学的过渡阶段,根据不同的层次要求,在研究整体教学目标和幼儿园学生能力的基础上,构建整体的知识框架。其次,在知识框架内,引导学生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转变,进入小学语文的学习情境,帮助小学生培养正式、工整的语文表达和语言能力。再次,当小学生进入小学语文学习情境时,教师应该逐步缩小自己对学生的影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探索能力,让小学生逐步脱离教师的帮助,成为正式、独立、自主的语文学习者和语言表达者。

2.2 小学语文词语积累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丰富、多变、生动的语言表达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词语积累上,以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为目标的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帮助小学生完成丰富的词语积累。

首先,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的选取有其科学性,课文层次适应小学生的阅读水平,是词汇积累的重要来源。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课文中词汇,帮助小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中的书面词语和优美段落,并要求学生在书写和表达时有意识地运用。其次,语文教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需要庞大的知识储备和日常积累,因此不能只局限于课堂范围。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为学生制定适度的阅读计划和阅读范围,并要求学生定期积累一定数量的课外词汇。

2.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作能力也就是书面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信息时代的新时期新环境对人才的书面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教育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改变过去凭借经验教授的固定模式,培养写作策略意识,有意识有套路地为学生制定写作培养计划。其次,教师应该充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了解不同学生的知识储备层次,对学生整体情况有宏观把握。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因人而异制定写作策略,将自身的写作技巧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写作练习。

3 结论

新时期新要求新展望,人才是民族发展的基础,是未来竞争的核心力量,小学教育在新时期扮演了人才启蒙的重要角色,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学科成为人才启蒙的关键点,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小学语文教学策略、提高素质教育水平成为时展的必然。本文提出的几点语文教学策略,希望为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略尽绵薄之力,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的进一步完善依旧任重道远,需要教育界同仁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宏祥.新时期小学语文教改创新实践探析[J].神州教育,2013,(4).

[2]陈佳梅.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的多元化发展[J].语数外学习,2012,(3).

第9篇

1.在解析课文词句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无论哪个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要想读懂课文,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内容和观点,都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对其进行理解和分析,探究其中的德育内涵,从而达到领会课文思想底蕴的目的。诗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象征,是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载体,小学生通过学生古诗来了解我国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领会博大精深的诗歌文化,诗歌是古人运用简单、有韵律的语言来抒感的方式,通过学习和了解可以陶冶小学生的情操,进而达到爱国教育的目的。

2.在朗读课文时渗透德育教育

“以读为本”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标准,学生通过带有感彩的朗读,能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课文中的重点段和重点句子,并对此进行反复地朗读,不仅能够增加小学生的语感,为语文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的能力;还能让小学生通过朗读来激发小学生的情感,使小学生在精神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

3.通过问题情景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不明白的事情很喜欢问“为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发问”的特点,对课文构建一些有趣而且有探索价值的问题情景,通过问题可以很快地将学生带入到课文情景中,即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很容易让小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再通过教师的深入引导,挖掘其内在的思想品德,从而达到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的目的。4.在总结回顾中延伸德育教育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回顾和总结课文的含义来延伸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和启发,让小学生自己回顾课文重要内容,再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的方式来总结课文的内在含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还能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

5.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延伸德育教育语文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不仅培养小学生阅读、理解、写作能力,还是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小学生的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得到进一步延伸,达到更好的德育效果。

二、正确处理语文教学与德育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