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会计教案

时间:2023-03-06 15:58:58

导语:在会计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会计教案

第1篇

[关键词] 会计恒等式会计思想案例教学

会计学是会计思想的产物,如何在每一节授课中让学生品味、感悟到会计思想,使其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用一般原理去指引本单位的经济活动,并使之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笔者以授课教案的形式,做了一点探索,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教学所用案例

如果你是M公司的会计主管,观察了企业前段时间的运行:资产负债率为40%,流动比率为1.8,应收账款周转率为15次,存货周转率为6次,销售收入为800万元。公司现状是全部资产为600万元,所有者权益为200万元,长期负债为100万元,流动比率为1.5,存货为150万元,应收账款为250万元,销售收入为1000万元。刚完成以下业务:(1)购买材料20万元,应交税金3.4万元,其中8万元为赊购。(2)销售商品一批价款15万元,应交税金为2.55万元,其中10万元为赊销。(3)购买设备一台价值5万元,支付存款3万元,余款开出商业汇票。(4)向银行借入贷款15万元,并支付前期利息1万元。(5)向投资者支付现金股利8万元。公司召开财务例会,结合发生的经济业务变化,提出改善管理的建议。

案例设疑:(1)公司处于哪个生命周期?(2)公司的财务状况怎样?(3)为何叫资产负债表?

二、教学过程

首先要启发学生思考,讲授、提问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成立讨论小组,让学生独立思考、理解,必要时的老师指导。

1.请三位同学讲出资本结构比率、企业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运营效率有关指标的计算公式,分析要点,利用课件和学生一起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2.组织同学讨论分析经济业务变化后,引起了哪些指标发生了变化?请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列出会计分录,并计算变化的过程和结果。演示、启发学生为何会发生这样的业务(量变、质变)?自学并自由探索。观察、发现问题,剖析问题。

3.启发学生讨论支付利息与发放股利帐务处理的区别?债权人和投资者对企业的要求权有什么不同?都是企业资金的提供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引导学生从“两权分离”的角度、产权思想的观念、责任会计理论思考运用第一章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思考、讨论。

4.请同学分析每一笔业务变化的结果和最后总的变化结果之间的区别。启发学生如何控制经济运行?点评学生的观点。各小组在积极思考的基础上,进行辩论,探索经济规律。

三、教学小结

1.资产负债表的右方反映企业资金的来源,从筹集资金的角度看,资金是有成本的,资金构成不同成本不同,风险也不一样;左方反映企业资产的分布状况,从投资的角度看,不同的资产其获利能力是不同的。企业组织财务活动就是要在风险合理的基础上,使得资金成本最小收益最大。

2.资产负债表分析的各种指标只有联系持续经营的企业,在占有客观公正信息的基础上,从历史、行业、预算等多个角度分析才能得出趋于真实的评价,为分析主体改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3.支付利息和发放股利从不同的渠道列支,因为“权”的不同,所以“责”不同,“利”也不同。

四、本案例教学所体现出的会计思想

现代企业制度的两权分离,是企业资产所有权、经营权、处置权和最终财产所有权相分离。企业作为法人,不仅对债权人提供的资金承担责任,同时对业主(国家、法人、个人)提供的资金也承担责任。这种责任的强化形式,则是企业法人对债权人、业主提供的资金承担偿还义务,即负债性质。建立“资产=负债”会计等式,充分体现了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资产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产的运用情况,权益说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的来源情况,二者在总额上是一种必须必然相等的关系。

资产与权益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资产不能离开权益而存在,没有无资产的权益,也没有无权益的资产。从数量上看,有一定数额的资产,就必须有一定数额的权益;资产总额与权益总额之间存在着必须相等的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世界通用的会计平衡公式是现代商品经济的必然产物,符合现代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这一客观现实,给我们以下提示:

第一,提示了企业资产的所有权关系和企业主体的经济利益结构,充分体现了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第二,有利于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会计基本等式体现了会计要素之间的联系,等式中的要素“资产”、“权益”都具有明确的内涵和本质属性。要素及其变化概括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变化和运动后的结果,使会计的确认和计量更为具体;第三,充分体现了会计主体假设。从等式中可以看出,资产是企业所拥有的经济来源,它可以为企业创造未来的经济效益;负债是企业所承担的义务,将来必须用资产来偿付;而所有者权益则是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索取权;第四,有利于保护投资者的权益。按照资本保全原则,在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期间,投资者不能任意抽回投资,投资者享有企业净收益的分配权,有利于投资者的利益。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时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在我国资产负债表采用账户式结构,报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反映全部资产的分布及存在形态;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反映全部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内容及构成情况。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平衡,即资产总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总计。

决策有用学派从信息使用者的立场出发,强调财务报表本身的有用性,而不是编制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准则和会计系统整体的有用性,研究和制定会计准则不过是为了对会计行为加以约束和限制,使其提供的信息于决策有用。建立以“经济增加值=息前税后经营收益―使用的全部资金×资金成本率”业绩评价指标体系,更能直接地考核经营者为股东创造财富的数量和质量。

现代会计思想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产物。确立以“资产=负债”作为基本会计等式的会计思想,以经济增加值作为评价企业业绩的观念,适应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要求,科学地反映了现代企业的产权关系和资金关系。

参考文献:

[1]韩东京:中国当代会计思想综述――从产权理论出发[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2]唐颖丽:启发式教学思想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82)

第2篇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要求,通过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调查、分析和研究来获得学习的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形象直观。案例是通过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生活情境。在这个情境里,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对案例的分析中来获得所要学习的知识。多元性是案例教学的另一个特点。由于每一个案例都有不同的解决方法,所以学生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知识,不必局限自己的思维来进行思考,并提出自己认为准确的答案。这种多元化分析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二、在基础会计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不是传统知识灌输性的学习,而是通过对一些具体案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来找出解决方法。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通过思考来进行的,教师只是起到了辅助作用。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知识,而且更加锻炼了思维能力。

    2.有助于个性化教学

    案例教学是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进行分析,从而会发现学生个体在学习上的差异,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对每个学生进行个性化教学。

    3.提高学生记忆能力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案例教学以其生动性和形象性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所以这种主动性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对基础会计知识的记忆。案例教学也是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学习方法,能够通过实际案例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记忆,从而提高记忆水平。

    三、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环节

    1.准备案例教学

    案例的准备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所以教师要通过布置一个案例来展开案例教学。我们可以设计一个这样的案例:东山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有资本总额一亿元,其中发行在外的普通股7500万,一股50元,银行借贷2500万,年利率为10%。公司准备融资上一个新项目,大约要1000万,新项目投产后每年税前利润为2000万。目前有个两个融资方案,一个是按每股50元的价格增发1000万新股,一个是以12%的年利率发行债券1000万。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对这个案例分析出最佳的筹资方案。对学生而言,学生在知道这个案例后,要仔细进行阅读,了解其主要内容,并通过查找相关资料来帮助分析案例。

    2.小组讨论

    针对案例,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展开学习。例如针对上面这个案例,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各抒己见,发表不同的看法。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应当积极的督促每个同学都参与到讨论中来。小组讨论结束后,争取组内成员形成较为统一的观点。

    3.班级讨论

    班级讨论是小组讨论的继续和延伸。经过小组讨论后,每个小组可以派代表同学来陈述本小组的观点,当然,如果有的同学有不同意见也可以单独提出,以便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环节中,不同的小组之间可以相互进行讨论,表达不同的想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进行适当地引导,保证讨论顺利地进行。

    四、对在基础会计教学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1.研究分析案例,建立案例库要在基础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就要提前准备好案例。为了便于长久的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应当建立基础会计教学案例库。在建立教学案例库时,教师应当注重案例的多元化。但是在进行基础会计案例选择时,不管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或是国内的,亦或是国外的。由于不同文化环境和法律背景的不同,就会导致案例解决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应随意的选择一些国外的案例。一定要选择一些同我国会计工作相符合的一些案例,这样才能保证对案例分析的准确性。

第3篇

跑是人体最基本的活动技能,是体育课中锻炼身体的重点项目。它对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有着积极作用。水平一阶段跑的教材都是一些最简单、最自然的奔跑,主要是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使学生学会用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自然地向前快跑。在保持跑的正确姿势和能跑成直线的情况下,逐渐加快跑的速度,但教学时距离不宜太长,应保持在30米左右。

本节课在组织教学的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为了能上好这一简单的教材,教师设计了情境教学,以“我们去郊游”为主要情景,带领、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教材的重难点,运用情境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掌握本课的学习内容。

案例介绍一、学习内容

①沿直线跑。②游戏:开火车跑。

二、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两点之间跑成直线距离最短。

2.运动技能目标:学会用前脚掌着地(脚尖向前)的快速跑。

3.情感目标: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三、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前脚掌着地沿直线协调、自然地快跑。难点:合作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流程

1.活跃情绪阶段:⑴课堂常规:①指挥学生集合队伍。②师生问好。⑵队列练习:①立正。②稍息。⑶去郊游:采用走跑小游戏(音乐伴奏)进行。教师语言导入:“小朋友们,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郊游,好不好?”接着学生兴高采烈地跟教师乘上“大巴士”,向郊游的目的地前进。⑷教师模仿驾驶员开着大巴士带领学生走跑练习。⑸在走跑练习过程中,教师指挥学生听信号做“抱团”游戏。⑹当“大巴士”开到一片平坦的停车场上,教师带领学生做彩带热身操。教师语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的车停在了停车场,来!拿出你们的彩带跟老师做彩带热身操。”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主要根据设计的“郊游”情境,教师带领学生在乘大巴士的过程中,着重复习已经学过的走和跑教材,同时穿插“抱团”游戏,让学生在愉悦的心情中巩固旧知识。当车来到一块平坦的停车场时,学生跟老师做热身活动――彩带操,以达到活跃身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本环节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发展了学生运动的基本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到下一阶段的学习。

2.合作、自主创新阶段。⑴邀请同学表演开汽车(团结协作走和跑)。⑵教师介绍前脚掌部位,学生之间用彩贴相互贴一贴前脚掌。⑶组织学生体验前脚掌着地跑。过渡:语言导入:“小朋友们!我们上车继续向目的地前进。”当车开到目的地,教师对学生们说:“小朋友,我们分小组来开‘汽车’,比一比,看哪组小朋友最团结、开得最稳。”学生们激情高涨,跃跃欲试。

评析: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带领大家到了郊游目的地。教师运用小组开“汽车”的形式,让学生们展示“团结合作”,重点巩固走和跑教材,接着自然过渡到直线跑教学。教师向学生讲清快跑是脚前掌着地,学生们用彩贴互相贴脚前掌,以此明确脚前掌的部位,最后学生在快跑中体验脚前掌着地的动作。⑷组织学生放“风筝”。⑸学生用彩带作“风筝”,举过头顶,在快跑中让“风筝”飞起来。⑹教师巡视,辅导个别学生快速跑,让他们手中的“风筝”飘起来。⑺教师请学生演示,评价直线跑的动作,表扬激励。⑻组织开“火车”跑游戏。⑼学生在画好的“轨道”上分小组开火车。

评析:这一环节,教师主要启发、诱导学生如何使“风筝”飞起来。学生利用学具――彩带进行创意,在快跑中让手中的彩带飘起来。教师适时帮助跑得不快的学生,通过努力,他们手中的“风筝”也飞了起来。学生在放“风筝”的过程中,再次体验直线快速跑,使他们感觉到“跑”不是那么单调,而是充满了乐趣。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又掌握了直线跑的技能。最后,教师引领大家做开火车跑的游戏,又一次通过游戏教学教育学生,让他们懂得:只有团结协作,才能使火车开得又稳又快。

3.稳定情绪,身心恢复阶段。⑴放松性活动――我们都是一家人(音乐伴奏)。⑵教师站在圆心,学生围成同心圆,与老师一起跟音乐节奏做放松舞蹈。⑶学生边唱边做动作:“我们都是一家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教学反思

课程改革多年来,一线的体育教师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能紧随时展的脚步,应和时代改革的强音,在教学中既有优秀传统的继承,也有改革创新的脚印。进一步加深了我对新课改的认识和课标精神的理解。

1.尊重儿童人格,重视儿童个性发展。本节课教学活动,教师教学时非常注意尊重儿童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个性的培养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更是教育面向未来的重要内容。由于传统教育价值观的消极影响,过去的教育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发展。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习惯于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方法。教学时为了“统一”所做出的种种限制,从某种意义上讲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本课设计“郊游”情境,倡导游戏教学,对学生启发诱导,反对注入和灌输,强调发展学生的兴趣,无疑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

2.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学习乐此不疲。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是通过运动参与的形式得以实现的。陶行知说过:“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数人的创造力发挥到最高峰。”本节课“我们去郊游”的情境设计教学中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师生游戏、共同参与等,无不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因此,学生在学习、练习的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学习情绪,对练习乐此不疲。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练,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创新。

第4篇

【关键词】管理会计;案例教学;学生素质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1]贺颖奇,陈佳俊.管理会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第5篇

一、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促进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我国会计教学方式十分单一,学生在单调的教学模式下很难提起学习的兴趣,主动性与积极性都不强。这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主要面对理论知识,十分枯燥死板,不利于培养学生活跃的思维能力。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课堂,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社会中的真实案例,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因为这些案例都源自于实际社会中,其中融入了会计领域专业人员的精心设计与思考,能够极大鼓舞学生,增强学生学习动力。

(二)目标课程资源不足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工作变化很大,不只是简单的记账工作,而是要求会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中具备较强的管理思维与战略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效率[1]。所以,在培养会计人才时要据此进行相应的改革与调整,但是对于现阶段会计教学内容与课程而言,会计教学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未能根据市场需求合理整理与设计课堂内容。所以,将成功案例引入到会计教学中,能够有效弥补课程资源匮乏的问题。

(三)促进教师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是会计教学中的重要因素,教师的教学能力关系着整个教学工作的效果,因此对于会计教学而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与综合素质意义重大。因此,要对教学工作对教师的需求加以考虑,并重视企业对这些方面能力的要求,促使教师加强对案例教学的应用,将更丰富、更真实的案例引入到会计教学中。通过案例教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这些方面的综合需求。

二、案例教学在会计教学中的运用

(一)做好案例分析与案例准备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更好的将案例教学引入到会计教学中,是开展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要精心选择案例,目前企业通过财务管理与会计工作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案例很多,怎样选择最恰当的案例对于会计教学而言十分重要。作为会计教师,案例的选择要结合会计教学的现状,保证学生可以看懂案例,了解案例,同时案例还要具备一定的思想性,要能涵盖大量会计知识的具体案例。案例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实习案例、课堂讨论案例与教学案例,每种案例都有着不同的功能与性质,要精心选择与设计。比如,①收集查阅各种会计类资料,从中找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案例;②到企业实地收集资料,找到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③通过与专业会计人员的交流,形成案例来源。

(二)认真分析并总结各种案例

在会计课堂上通过加强师生互动,对案例进行细致根系。案例分析不只是简单的为学生传授各种知识,还要启发学生的思维,这是帮助学生构建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简单来说,在分析案例时先要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独立思考能力,将案例进展结果为学生进行介绍与展示,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让学生就案例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案例时鼓励学生引入会计理论知识,将这些理论知识与现实案例有机结合起来,以此提升教学效果。

(三)撰写案例分析报告

案例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案例分析报告,并且在整个案例教学中也至关重要。学生通过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能够系统的梳理案例与会计知识,所以必须提高对该阶段的重视。教师在让学生撰写报告之前,先讲清楚注意事项与相关要求,同时在这一基础上还要重视报告评估工作。对于学生评估报告中思想深刻、说理清晰、分析透彻的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将其公布给其他学生。

(四)实际案例解析

①案例材料。在会计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适时引出案例材料,即某企业2014年工程已经全部完工,但依然将工程未完工作为理由,并将工程借款上的利息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科目。

②提出问题。教师在为学生介绍案例材料后,可以为学生提出与材料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者独立思考,即这样做是够合理?费用的概念?资产与费用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该企业不愿意将借款利息计入费用?

③教学实施。主要流程为案例教学准备、小组讨论、总结评价。学生通过讨论后,教师让学生分别发言,就提出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看法,然后由教师总结,对问题作出详细的回答。第一,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因为已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的工程,不应计入“在建工程”给予资本化,而应费用化。第二,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与资产主要有两种区别,一是性质不同,资产为企业所拥有与控制,费用是企业的支出耗费。二是盈利性不同,资产预期可以让企业获得更多经济利益,而费用会造成企业经济利益流出。第三由于在费用中计入借款利息,会对利润总额带来直接影响,这样对公司经营成果与盈利状况影响较大。

第6篇

一、案例教学在会计专业教学中的必要性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其业务能力的提高是教师关注的中心。会计专业是一门集理论性、业务性、方法性和操作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这一学科的自身特点就说明,它并不可能轻而易举的借助对本专业的准则和制度就能培养出能够适应社会实践的会计人才。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就业为教学导向,多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才能让其有胜任岗位要求的社会生存能力。

一般而言,在学校的教学中,学生都能比较熟练的掌握会计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但是具体到怎样用会计理论知识来指导实际工作、怎样处理实际工作中面临的各式各样复杂的问题,往往就显得不知所措。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根据会计专业课程的特点,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来进行会计专业的教学,不但有利学生迅速掌握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并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社会实践能力是会计教学的最终目的,因此案例教学法是会计教学的必然要求。例如,在教授学生学习关于企业的各种结算方式的程序和注意事项等内容时,传统教学只能是教师来逐条讲解,学生学起来干涩无趣,容易产生不耐烦的情绪,也不能提高实际操作的能力,而如果采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将全班假设成一个企业,有付款单位、收款单位,也有付款单位开户行和收款单位开户行,让学生模拟整个结算的过程。在模拟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利用理论知识来具体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模拟时,要注意让学生进行角色互换,让他们熟悉各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这样,整个教学过程不但生动有趣,让学生掌握了结算的各种方法和操作程序,而且能够在模拟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发现在课本中涉及不到的问题,培养其举一反三的思考能力。

二、会计专业案例教学的优势及应用

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将会计案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集体讨论、模拟操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教师点评等的过程,这个过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会计实践活动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进行良好互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趣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案例教学法符合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

人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系列相关的认知过程,认知过程从感知开始,感知是认识的源泉。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强调一切从感知开始,在教学的全过程都要求学生从实际情况出发,形成认识并对案例进行研究,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思考和学习,并在实践的运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辩证的由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过程。这个过程符合人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运用理论知识。

(二)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

会计专业的基础就是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会计的相关处理技能,如会计结算、会计管理及其实际操作能力。案例教学把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方法融入到案例之中,学生在案例模拟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案例分析和研究,对专业知识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而与实际工作紧密相连的教学案例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例如,在讲授产品销售业务的财务知识时,主要反映的是产品销售收入、增值税的结算方法以及与购货单位结算货款等业务,如果与购货单位货款结算所采用不同的结算方式,其财务处理也就不同。案例教学可以把这个业务所涉及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银行结算凭证,把这些原始的凭证都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详细了解,企业销售产品与购货单位办理相关业务手续时,是由销售单位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并在上面注明销售产品的种类、价格、销售数量、金额、税额等详则;在产品销售之后,企业收到货款,如银行汇票、转账支票、银行本票等,企业则需要填写“进账单”,并将款项存入银行。教学中,学生根据案例所提供的内容进行模拟操作,就能够更快的掌握该业务的处理方式和操作程序。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不同的结算凭证进行组合,就会构成不同情况的产品销售业务,从而决定了财务处理也应该不同。这样,由学生根据案例提出的要求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掌握不同情况的产品销售业务的账务处理方法。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接触到的,不再仅仅是抽象的知识说明,而是既有实际操作,也有切身体会,加深了对该业务的理解,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生动形象,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案例教学中,所选的案例都是来源于社会实际,比较真实,并有一定的情节性,对学生有很强大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能够培养其实际解决问题的动力。例如,学生学习会计循环的原理,并了解了会计循环中所应用到的一些会计基本方法之后,应该利用案例,让学生提高兴趣去掌握这些方法。可以以制造业为案例,让学生深入学习会计循环的应用。案例中可以提出,制造业应该如何核算不断流动的存货资本;应该怎样确定企业所制造产品的最终成本等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了解现实生活中复杂的经济和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四)案例教学法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教学水平密切相关。会计专业的案例教学促使教师不断的搜集、整理、策划合适的教学案例,并要提前对案例所设计的专业知识有一个较深的认识。在案例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对教师传授知识的时机把握和组织协能力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只有教师掌握了较强的综合能力,才能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并在案例讨论中发挥积极引导作用,在案例教学后有一个提纲挈领的点评和总结,案例教学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过程。

第7篇

会计专业知识在应用方面的实用性较强,然而现阶段面对在会计专业的教学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相关教育人员一直在寻求解决办法,改变会计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之势。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了更加具体的内容,学生将案例与知识进行结合,不仅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实践应用,为此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是最为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此,文章中笔者针对会计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

教师在应用案例教学法开展会计教学时,其前提是要选择合理的会计教学案例,将教学案例与会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结合,另外教师在选择教学案例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1]。教师挑选合适的会计教学案例,不仅体现出会计教学中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案例能够开拓学生思维。会计教学案例本身具有一定的应用性,不仅可以作为教学案例使用,还可以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应用于生活实践。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会计教学案例时,要体现出时代性的特点,在教学案例中融入会计最新论点与知识,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案例分析的同时理解会计知识,深化会计理论。教师通过在会计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的理解,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提高学生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增强学生对于问题的解决能力,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在实践中应用会计理论。

二、合理设计会计案例分析课程教学

教师在会计教学过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要提高课堂效率,则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为此,教师在分析案例时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全面发挥学生在会计课堂教学中的主观意识。教师在进行会计课堂教学时一般情况下会采取以下方式进行,其一,教师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如果会计教学案例中没有涉及到丰富的教学内容,但是却能够从案例中分析到较为全面的会计知识,这时如果是学生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会计案例,那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对案例进行分析,理解案例中蕴含的会计知识理论,实现会计案例分析的高效教学[2]。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会计水平。其二,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案例分析讨论,例如教师在课堂上分析一则较为复杂的教学案例时,案例中蕴含着十分繁琐的会计知识,那么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详细探讨案例中关于会计的相关知识,以及所涉及到的会计知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不仅能够实现会计知识的学习,同时也培养了小组团结合作的意识,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加深对会计知识的认知。例如教师在教学企业中的财务会计方面知识时,面对企业中涉及到的多种会计结算方式,教师如果一味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学生在了解上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相反,如果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将所涉及到的企业会计结算方式全部融入案例中,以“某企业的财务会计结算”的案例呈现于课堂,这是教师再引导学生对此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不仅能够提高对会计知识实践运用的能力水平,在小组分析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拓展,有利于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此同时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对会计的结算方式也有了一定的了解,进一步提高了会计课堂教学效率。

三、确定会计课堂教学方向

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希望通过学生对案例的分析,能够在提高会计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也能够提高会计理论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为了提高学生会计能力水平,可以通过定期测验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评[3]。所以,教师在开展会计课堂教学时,不仅要确定会计教学的教学方向,还要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对会计案例内容进行明确,进而通过案例教学法展开课堂教学,全面提高学生对于会计知识理论的实践应用水平。明确会计课堂教学的教学方向,教师要从以下两点着手,其一是帮助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提高学习水平,其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优化会计知识结构,通过案例分析形成归纳知识的能力,进而将学生的会计学习能力、案例分析、会计理论实践运用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分组,学生在组内对案例进行分析,当学生完成案例分析后,可以将自己对于案例的理解陈述,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进行评价与总结。在这期间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点评时,要一步到位,点明关键,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点评了解到自己认知中存在的缺陷,同时教师也要通过自己的点评呈现会计专业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分析内容进行点评,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会计知识理论的印象,便于学生记忆,同时也将书本理论与实践项目进行了一定的联系,有利于学生在日后会计工作中对于事件的处理。教师对学生案例分析进行点评,其一要对学生的分析进行肯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其二要对回答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提高会计案例分析能力,提升会计水平。

第8篇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及特点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案例本质上是提出一种教育的两难情境,没有特定的解决之道,而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这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与方法中,教师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身份,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教学过程的主体意识,提升教学质量有着很好的作用。

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有着一系列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活动围绕实践开展,讲课开始于实践,从实践中提出问题,通过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然后使理论回到实践,应用理论去指导实践,这也是案例教学法最突出的特点。(2)双向交流性更强,教学活动中学生并非被动接受,师生之间围绕案例可以进行更多的交流,便于教师随时掌握学生的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也能够使学生更主动的探索教学知识与内容,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3)更加注重能力培养,教学重点从知识培养转移到能力培养上,通过将案例作为实践的基础与素材展开教学活动,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都能够进行有效的锻炼,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有着良好的效果。

二、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案例教学法与高职会计教学的目标相契合;

2.案例教学法满足高职会计教学的需求;

3.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以“资产和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这一理论知识点的案例教学为例,在实际的会计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五个阶段进行案例教学活动。

1.准备阶段

首先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点相关资料的搜集,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案例线索,也可以直接提供部分学生无法获得的文献资料。

2.独立小组讨论阶段

在学生做好准备阶段工作后,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独立的学习小组,由学生小组进行单独的小组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应将不同的小组分开,同时教师减少对小组讨论的干预,充分发挥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通过学生对不同观点的辩论与分析,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逐步形成主动思考与探索的良好习惯。

3.小组集中讨论阶段

当各小组形成统一观点与方案后,可以在课上组织小组的集中讨论,通过让各小组选派代表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阐述表达,其他小组对其阐述的观点与方案进行评议或提出质疑,可以由此展开辩论,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与讨论的氛围,阐述完成后可以由学生或教师进行评价与总结。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新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并引导学生讨论的方向。

4.案例分析报告撰写阶段

在小组集中讨论结束后,由学生对讨论的结果与案例分析过程中所获得收获进行总结,结合理论知识,形成规范的案例分析报告,这一环节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对学生写作能力得到训练,对于学生未来到工作岗位中的实际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案例分析报告撰写的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对案例中会计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评价,充分掌握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5.教师总结阶段

最后教师要结合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进行案例教学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对于学生的表现与成绩予以合理的分析与评价,对案例教学的重要知识点予以总结阐述,对教学过程中的要点难点进行补充讲解,对学生各个环节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特别要注意突出信息搜集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

四、案例教学法在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还要注意:(1)合理调配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比重,要认识到案例教学并非万能的教学方法,不能完全取论教学,因此案例教学还要与理论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应做到两者并重,才能实现良好教学效果。(2)案例教学要与我国高职特色相适应,这就要求案例要有一定的实用性,要尽可能贴近实际的会计工作,还要有适用性,不能盲目引用国外教材案例,要与我国的实际市场情况与会计工作相符。

总结: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高职会计教学中对于高职教育而言是十分必要的,高职院校应结合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加强会计教学的改革,将案例教学法有效融入到会计教学中,从而提高会计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强化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并结合多种教学法,充分发挥不同教学法的优势,形成高效的会计教学方法体系,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的发展培养越来越多优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海燕.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外资.2013(08)

第9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互动教学 会计学

会计是一门集理论、业务和操作方法为一体的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着很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在过去传统的会计教学之中,由于在教学的时候以理论知识为主,忽视了将知识应用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使得在教学中不能够明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和求知欲望,在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发现自己所学知识都是纸上谈兵,需要很长的磨合时期,呈现出一种对新世纪人才需求难以适应的现象。把案例教学法引入会计教学实践,对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学生对职业能力的应用和探究有着重要作用。会计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各种相关的案例来阐述教学的知识重点,从而提高和增加了教学的信息含量,增加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教学中形成的各个环节和措施形成了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和方法。

1. 案例教学设计的通常路径

在目前的会计教学之中,通过开设案例教学风气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激情是目前工作的重点,也是当前教学措施的主要方法。在现阶段的教学方式之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对教学互动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谓案例教学设计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的各个重点和要素进行控制,针对其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控制和严格处理,形成系统化的控制水平和方法。案例教学设计的路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确立教学目的。首先须明确该案例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处理经济数据的技能,还是在复杂经营环境下的认知能力,亦或是对某一具体问题的分析处理能力。

1.2开发教学规则。总结出案例教学必须的共性规则,如学习组织设计规则、教学程序安排规则、学期安排规则、学年安排规则等。

1.3有计划地执行任务分配。如信息交流、推进教学内容,力求达到教学开始前预期的教学效果。

2. 在会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的作用

2.1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当前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教学之中主笔无法满足当前的社会发展要求和人们对会计知识重点的探究。会计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是应用性能较强,可操作要求高,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这一药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水平进行改善,提高教学人员的素质水平。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教学,通过在教学的过程中给呈现出视觉和听觉的材料进行分析和控制,根据当前的学生掌握方法和措施进行管理。案例教学是一种动态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它以案例为载体,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运用,使学生不断提高事实判断和逻辑推理的实际能力。

2.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式活动,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则更高。教师不仅要有广博且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不仅要了解国际会计业务的实际操作,还要熟悉国际上相应的政策法律法规,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密切关注国际经济的风云变幻,以便给学生提供最及时实践案例。因此,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把案例中所反映的问题或得到的启示升华到理论高度来认识,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提高了整个专业的教学质量。

3. 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案例教学是当前各种教学过程中的基础和重点,在教学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各个问题和重点的理解以及记忆,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课堂的活跃性,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为保证案例教学的顺利实施,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必须要对案例教学的全过程进行整体的规划和控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选择合适的案例,并进行编写。会计学案例在案例教学中居于核心地位,课堂教学的开展是借助案例来实现的,因此对设计好的案例进行正确地分析是保证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选择好合适的案例后接着要展示案例。

4. 教学中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因而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进行科学地运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科学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在实施案例教学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是教师的准备工作,主要是搜集和整理选择会计案例的材料,讲授剖析会计案例的相关理论知识;二是学生的准备工作,主要是阅读教材和参考文献,加深对分析和评价会计案例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会计案例教学的组织是相当复杂的,不做好充分的准备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鉴于学生有可能受阅历影响,长期以来“习于旧日被动的学习习惯,过度仰赖教师的资讯传递,缺乏主动参与的动力”,在实施案例教学前,可以就案例教学的理念和用意与学生反复沟通,明确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有的行为与目标,让学生明白在案例教学中根本就不存在判断对或错的“标准答案”。

4.2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

会计案例教学法固然有其独到之处,但不能替代其他的教学方式,因为培养学生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有很多,除了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讲授方法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等,各种教学方式应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完全替代。案例教学不能替代系统的理论学习和讲授。案例教学的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不是完美无缺的。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