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6 15:59:00
导语:在基层工作经验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多因性、复杂性和综合性。多因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很少集中在单一职能领域,既有日常管理,又有安全防事故等管理;既有中队事务管理,又有大队事务管理。因此,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常涉及决策、组织、监督和执行等职能。二是行政管理的对象不仅有物,而且有人,而人在现实中不是服从较简单的理性规律,而是大量掺杂了感情性、人际性等非理性因素。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多因性导致了它的综合性。行政管理工作包罗有众多因素,使它很难有惟一最佳解释,对此时期、此单位、此决策有效的措施,对彼时期、彼单位、彼决策不一定有效,因而必须因地、因时、因情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多因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的复杂性,使得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工作既要使用定量手段,也要进行定性分析。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特点决定了案例学习在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中的特殊意义。
二、案例在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中的功能分析
案例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直观化和具体化的客观描述,是解释和说明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可操作的实际形态,是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理论融于现实的浓缩典范。通过对案例的仔细考察和对比研究,有助于基层行政管理干部把握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失误的关键因素和成功的关键因素,提升管理水平,在进行令人迷惑和具有挑战性的行政管理决策时,减少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失误。
(一)案例学习有助于未来的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减少管理失误
1.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
每年有相当数量的地方高校毕业生在经过为期六个月的部队条令条例、军人基本素养等内容的集训后,就被充实到基层消防部队担任基层管理者。他们没有部队基层实际工作经验,因而很难有作出基层部队管理决策的机会和经验,一旦走上实际的部队基层工作岗位,这将是他们的一大薄弱环节。案例的学习与分析,正好为地方高校毕业生入伍的干部提供了这样一个机会。给他们提供一些特定案例,把他们置身于管理的现实情境中,要求他们根据案例提供的事实,通过对诸多方面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作出科学的决策。这种案例的学习,能较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能力和决策能力,为他们以后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加深对理论知识、管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对于未来的基层部队管理者(消防院校学员、入警大学生)来说,他们呆在学校,相对缺少实际知识。虽然他们在课堂教学中学到了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却不了解实际基层干部在具体的管理实践中是怎样想、怎样干的,不知道管理理论知识、管理方法如何运用于实践。理论来自实践,案例虽不能说等同于实践,但是,它与教材相比,更接近实际。它将现实的行政管理问题及其具体的运作过程如实地再现出来,要求案例分析者运用所学的理论来分析、解剖、总结其经验,发现其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这种分析方法往往能较好地使基层管理干部举一反三,加深对理论知识、管理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3.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如果消防院校教学、入警培训教学过程中只讲理论,不结合实际,那么消防院校学员、入警大学生不仅学起来感觉乏味,而且其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而引入案例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对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教学而言,案例方法是经验学习的工具和方法。案例方法能将学员置身于复杂的现实工作环境中,使其体验到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环节、复杂性;提高学员在有限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决策的能力,提高他们在分析复杂问题时的能力;使学员通过对行政管理现实素材的分析,更好地理解已有的行政管理理论;使学员积极介入或参与教学过程,在教学的互动中开发了学员多方面的潜能。总之,借助于案例的教学,能全面提高未来的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的综合应用能力。
(二)案例学习有助于现任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干部减少管理失误
1.加强警示作用,增强全局意识
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就像一面镜子,它通过重现和反映已经发生过的行政管理现象和事实,为基层干部提供一个参照物,对成功的、正面的人和事可以借鉴学习,对失败的、负面的人和事要从中吸取教训,时刻警醒。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通过严格自律,就能做到减少失误尤其是类似的失误。如将“警示教育”的素材编写成案例,让基层管理干部对其进行学习,可以发挥重要的警示作用。通过案例的学习,还有助于基层行政干部了解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的全貌。在实际的行政管理过程中,由于分工的缘故,基层干部的管理范围和眼光往往局限在本部门或本业务范围内,容易造成部门利益观念和眼光狭小的局限性。而通过行政管理案例的学习,基层干部可了解其他业务或部门的开展运行情况,增强对行政管理体制运行的整体感和全局意识。与此同时,在实际的行政管理工作中,自觉运用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分析法还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改进行政管理工作。
2.拓宽交流,更新实践知识
对于现任消防部队基层干部来说,虽然他们已有相当的实践经验,但往往局限于已有的管理思想和经验,需要进行全国消防部队之间的交流与切磋。通过提供一个逼真的具体管理情景,案例能为基层干部提供一个共同的关注点,一个取长补短、互相启发的机会。尤其对于干部培训来说,不同总队的基层干部聚集在一起,就同一问题进行交流辩论,可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提供一个失败型消防部队基层行政管理案例,再现整个失败的管理实践过程,要求基层干部分析其失败的原因,总结其深刻的教训,这类案例不仅可以使基层干部可以从中得到许多警示和启发,而且可以扩大和更新自己的实践知识,从而开拓视野,有利于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减少管理的失误。
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在实际生产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阻碍正常生产,危害建筑和施工工作者安全的问题。笔者通过自身在建设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经验总结如下几点:
(一)建筑企业没有科学的生产程序。从目前情况看来,建筑企业较为缺乏安全生产程序,尤其是一些小的建筑企业。我国明确有法律条文规定,建筑企业生产前必须向当地生产有关部门提交生产申请,并且得到当地主管部门生产批准后方可进行开工。然而较多建筑企业并不能确保该规定的基层落实,往往出现了没有按照规定,没有科学的工作程序就施工的现象。与此同时,出现了部分企业开工前期准备工作滞后,开工后才办理相应手续的情况,这就直接影响了当地相关部门的有力监管。
(二)生产工期缩短,安全生产费用投入较少。有的企业为了减小生产周期,减少生产费用,盲目地缩短生产工期,直接造成了生产压力。有了生产压力后,必然会导致工作人员加班加点生产,直接造成建筑工作者工作时长增加,建筑生产器械高负压生产,容易出现建筑工作者注意力不集中,器械损坏等问题,间接给建筑安全带来隐患。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建筑企业市场份额较大,工程量巨大,可能会要求施工单位垫付部分施工资金。一旦给施工单位生产压力,极易造成施工单位不按照生产标准进行施工,施工资金的断缺直接影响了施工质量,是产生安全生产隐患的一大原因。
(三)施工单位安全意识薄弱,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制度。由于一部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没有意识到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把企业的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对安全生产存在侥幸心理。殊不知,一旦忽略了建筑的安全生产,造成的损失不是经济效益方面而已,往往还有可能对施工企业的信誉造成影响,其后果不是经济效益就能简单弥补的了。由此可见,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当然,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有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科学落实。笔者从实际的生产过程中获悉,部分施工企业管理工作者空有安全生产意识,并不能把安全生产意识科学地落实到实际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中,容易造成安全生产管理的不同步。
(四)生产安全隐患来源管理不充分。所谓生产安全隐患来源,指的是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重点部分。从笔者的工作经验看来,生产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建筑器械以及由于建设需要的深坑等等。这些危险来源往往是由于施工企业抄袭套用其他企业的施工方案,导致不能正确地使用器械,出现方案与实际施工不符合等问题。当然,这些隐患有可能是施工不规范造成的,比如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没有科学合理地进行验收,就有可能出现安全隐患。
(五)施工从业人员生产技能低下。施工工作人员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的基层工作人员,犹如一个花园的修剪工,他们的综合生产技能直接影响了建筑的整体。由于当前很多企业一线施工人员都是农民工,他们未经科学的技能培训,施工技能低下,安全生产意识较低,从而容易造成安全事故。
二、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安全责任,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建筑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从安全责任的角度出发,杜绝出现施工单位垫付施工款项的现象的出现。从实际生产需要出发,不能一味地追求生产进度,保证施工工作者的正常工作和休息时间。强化企业管理层的安全责任意识,让所有人都主动地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与此同时,保证合理地施工程序的落实,避免出现先施工而后申请的问题。
(二)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奖罚分明。安全生产离不开一个全面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上文笔者提到,部分管理工作者仅仅是有了安全生产意识,但是并没有把安全生产意识落实到实际的规章制度中。这要求我们建立健全科学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保障安全生产模式的推进。加大安全生产资金的投入,确保安全保障设施的投入,提高施工工作者的安全系数。当然,对于建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违规违法行为,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罚,违法的必须移交当地公安部门。对于那些工作积极,能够在胜任本职工作的职工,给予必要的奖励,促进建设人员的积极性。
(三)全面提高施工工作人员工作技能。提高施工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需要施工企业在招纳人才的时候进行一定程度的考核,对于那些没有科学工作技能的农民工等,必须等待培训考核成功后方可持证上岗。当然,为提高安全系数,必须对施工工作者进行定期的考核,加强重要器械操作者(如起重机司机、司索工、手脚架工等)的重点培训,因为他们操作着大部分安全隐患来源,保证高质量的施工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部分。
三、结语
关键词:成人高校;咨询服务;供给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1)10-0036-04
成人高校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中坚和骨干力量,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和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成人高校也日渐暴露出一系列自身无法解决的问题,面临着诸多自身无法摆脱的困境。当前,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已经成为成人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要实现自身的成功转型,成人高校就必须借助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咨询服务,而要获得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成人高校就必须开展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内部咨询,同时还要积极寻求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外部咨询。
一、成人高校开展服务的必要性
(一)应对市场竞争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把接受成人教育作为一项人力资本投资,越来越倾向于以“理性经济人”的角色、以成人教育消费者的身份参与成人教育活动,不管承认与否,成人教育服务在客观上已经被“商品化”了。各级各类成人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通过市场竞争获得生源和师资从而赢得生存和发展空间的机制已经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法则已经渗透于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实践。激烈的竞争将不仅发生在传统的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之间,而且也将发生在传统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与不以教育为主要职责的企事业单位之间,成人高校将不得不越来越频繁地与开始提供成人教育服务的工商业进行竞争。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成人高校都要根据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等信息的准确把握,创造性地制定出符合本校实际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唯此才可能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成人教育咨询服务以院校研究为基础,能够帮助办学者及时捕捉这些信息,为科学制定和评估学校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因而是成人高校应对市场竞争、不断提高竞争力的得力助手。
(二)实现学校转型的需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变迁,员工胜任工作岗位所必需的素质结构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并且要求不断提高,这对以在职成人为主要对象的成人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以前只有通过参加成人高等教育才能获得高等教育学历文凭的状况发生了改变,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需求由刚性转变为弹性,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历补偿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其规模的萎缩也在情理之中。可以说,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规模的萎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变化对以此为主业的成人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此,以院校研究为基础的成人教育咨询能够担当成人高校领导者的“参谋”,为成人高校的转型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引。
(三)实施科学管理的需要
从计划经济时代基于国家政策的机遇型竞争转向市场经济时代基于市场需求的实力型竞争,要求成人高校的发展模式由粗放规模型转向质量效益型,这就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粗放竞争时代,成人高校可以依赖“经验型”管理,即凭借领导者个人的知识、经验、阅历和智慧获得管理绩效。但随着学校内部学科结构和管理结构的日益复杂以及外部市场需求变化的日益迅速,仅凭办学者个人的经验和智慧已经很难应付,迫切需要转向“科学型”管理。这就要求成人高校的领导者对自身“有限理性”保持清醒的认识,摒弃单纯依赖自身知识、阅历的经验型管理决策方式,积极主动地寻求“外脑”的支持,善于利用成人教育咨询获取与学校决策相关的知识和信息。国外的发展实践也已经证明,当管理的复杂性超过了领导者的经验范畴时,通过学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社会成人教育研究机构或中介机构为领导者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咨询,是提高学校管理科学性的有效途径。
二、成人高校的咨询服务供给研究的基础
院校研究是指针对单个院校管理与运行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所做的分析与研究,目的在于为学校的领导层提供大量有效的信息,为学校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为改进学校的运作实践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院校研究发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以院校研究协会(AIR)的成立为标志开始在美国大规模、成建制的发展,目前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实践领域,拥有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主要职责包括:学校基础性数据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如学生事务、教师事务、财政状况等;根据学校发展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如教师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专题调研等:制定学校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如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协助院系制定发展规划等:开展自我评估工作,如对学校办学效益的评估、对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估、对教师的教学工作进行评估等。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院校研究近年来在我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正在不断向专业化、学科化方向发展,对院校研究本身的研究和对院校研究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也已经开始。
作为一种以管理咨询为主体的综合性咨询,院校研究不仅是推动高等学校变革的“利器”,对于改革成人教育研究范式以及改进成人高校的运行管理同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整体来看,在我国当前的成人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成人教育理论缺乏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解决力,无法真正服务于我国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需要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以单个成人高校的运作实践为对象的院校研究,克服了过度抽象的宏大叙事与狭隘具体的经验总结两个极端。为成人教育理论与成人教育实践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是成人教育研究范式改变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开展面向学校的成人教育咨询的基础。
三、成人高校的咨询服务供给方式
(一)开展内部咨询
内部咨询是指由成人高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提供的咨询。当前,美国的几乎所有大学都设立了院校研究办公室或类似机构,主要负责查找本校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全面增进学校的办学绩效提供依据和参考。我国成人高校要积极借鉴美国大学的成功做法,重视自身院校研究机构建设,开展卓有成效的内部咨询。
1.实现观念转变
一方面,成人高校的领导者必须要树立科学管理的理念,摒弃传统经验管理的既有模式,积极建立学校内部的院校研究机构,积极利用其专业化和针对性强的咨询服务为自己出谋划策。在意识到开展院校研究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重视和切实加强对院校研究支持力度的同时,成人高校的领导者也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亲身参与到院校研究中。另一方面,广大成人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专职理论工作者要摒弃过于专注宏大叙事的抽象理论建构而对本单位成人教育实践改进漠然置之的片面思想,要积极承担
起院校研究的职责,从本单位的具体实际出发,注重个案研究和专题研究,科学系统地研究本校的问题,推进本单位办学实践的改革和发展。
2.成立专门机构
学校变革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院校研究也应该是一项经常性工作,因而有必要在成人高校内部设置专门的院校研究机构,从组织架构上保障使其成为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常规性、制度化活动。一般而言,要有机整合成人高校内部已经成立的成人教育研究所、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室等研究机构,建立统一、规范、高效的“院校研究中心”或类似机构,并明确其职责范围;要通过制度化的授权保障院校研究机构的独立性,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去研究完全应该由院校研究机构自主决定,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完全由事实资料决定,而不应受领导者个人的偏好和意图所影响。
3.强化队伍建设
院校研究机构内部咨询职能的发挥要以高素质的院校研究队伍建设为依托。首先要选拔合格的专职人员。特伦兹尼认为合格的院校研究人员至少应该具备三种能力:一是专业能力和分析能力,尤其是对数据信息的分析能力:二是说服他人的能力,如对教师解释教学评价的结果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改进建议等:三是背景能力,如了解和熟悉本校的发展历史、组织文化等。笔者认为,合格的院校研究人员至少应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受过良好的科研训练,掌握了基本的教育科研方法;二是必要的工作经验,如果从来没有实际参与过院校管理或者相关工作,那就很难深刻理解院校管理的难处,也就难以找到适切的问题解决方案。因此,要选择“那些在中层岗位上干得比较好但向上发展余地又不大的人来主持院校工作,因为他们对基层工作熟悉,又有与上层领导沟通的经验,同时与院系各个部门交往的范围又比较广,了解多方面的情况,并且对院校管理具有钻研的兴趣,知道如何为上级谏言献策。”其次要加强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院校研究机构不仅要为学校的领导层提供咨询服务,也要为学校所有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绩效服务。因而,院校研究机构的专职工作者应该主动寻求与实践工作者的合作,所有的学校员工都可以成为合作伙伴,因为他们熟悉院校研究的问题,有利于研究工作的开展,同时也能促使研究的成果更加贴近办学实际。专职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应起到理论研究指导和规划的作用,保证研究工作正常进行,提升研究成果的水平和效益。
4.规范咨询程序
成人高校的转型是个整体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办学理念调整、职能转换、机构改革、教师事务、学生管理等多个层面,因而,面向成人高校的内部咨询首先必须实施项目化管理,咨询主题可以由校方管理层提出,以任务下达的方式要求院校研究机构就此开展调研和咨询,也可以由成人高校内部院校研究机构依据其对学校运行的了解自发提出,经学校管理层批准后予以实施。其次,院校研究人员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采用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开展调查研究,获取与咨询主题相关的学校内外部的数据信息资料,对其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议对策,以报告的形式提交学校管理层。再次,院校研究人员要向学校管理层详细说明咨询报告中建议对策提出的依据、必要性和可行性,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促使相关改革方案的出台:同时,院校研究机构也要积极协助学校管理层做好院校变革的宣传动员工作,在方案实施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各方动态,根据实施效果不断吸取合理建议,及时调整、充实和完善方案,力求更好更快地解决发展难题。
(二)寻求外部咨询
1.外部咨询的优势和价值
外部咨询是指由成人高校之外的专业成人教育研究机构或中介组织提供的咨询。相对于内部咨询,外部咨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价值。首先,外部咨询独立性与客观性更强。与内部咨询的自我研究方式相比,由于外部咨询的研究者来自研究对象的外部,不受研究对象内部各种利益因素的牵制和左右,这就保证了研究者立场的中立化,有利于他们着眼学校发展的整体去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并提出合理的策略与方案。其次,外部咨询专业性与综合性更强。专门的成人教育研究与咨询机构会接触到更加广泛的成人教育办学实体,因而也会接触到更加多样化的实践问题以及成败得失经验,这无疑为其提高咨询服务的专业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外部咨询的一般程序
第一,与供方建立恰当关系。成人高校与外部咨询提供方建立恰当的关系是咨询成功的基本保障。所谓“恰当”,是指成人高校和外部咨询提供方都能准确定位各自的职责和角色。外部咨询实质上是成人高校和外部咨询提供方共同解决成人高校所面临的问题,其中,成人高校是主,外部咨询提供方是客,明确这一主客关系,对于以后双方能否开展互信互动的积极合作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一方面,外部咨询提供方是要帮助成人高校解决问题,而不是代替成人高校解决问题,因而外部咨询提供方万不可喧宾夺主,越俎代庖;另一方面,成人高校必须树立明确的主体意识。因为只有自己才最了解组织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调动的资源以及在自身特定的组织文化中问题解决方案的可行性,因而,成人高校把问题交给外部咨询提供方然后在一边消极等待结果的做法是极其错误的,成人高校必须自始至终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诊断、方案设计等环节,唯此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