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资源网络

时间:2023-03-06 15:59:02

导语:在资源网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资源网络

第1篇

论文摘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这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以一种新的全球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尤其是在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方面面临的变革。

信息和网络化的发展给经济、企业运作以及人才流动的全球化发展建立了基础也带来了挑战。对于我国而言,网络化的发展对于传统人事管理带来的冲击将显得尤为突出。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在这一背景下的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要建立一个由全球各地区组织的网络,这个网络应该使全球范围内的产品、人员、信息等可以依赖网络迅速传达到各个连接点,从而满足各地的需求。这种网络化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挑战,它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必须以一种新的全球思维方式重新思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角色,尤其是在是在网络化的背景下,企业的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方面面临的变革。

1招聘的网络化

过去的每一次招聘都会将人力资源部淹没在无休止的简历、表格、文件当中,而据网络调查,在人才招聘的渠道中网络招聘的方式以28%排名第一,而亲友介绍、招聘会等方式都退居其后。公司可以利用互联网快速和覆盖面广的优势在短期内找到最合适的人才。一般的网络招聘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

吸引人才的网络化发展。要实施网络招聘,首先就必须具有一个不断更新的、数据畅通的交流平台。对于IT行业、金融业以及一些实力可采用高级网络招聘。即在自己的网站上设立专门的招聘网页,用于公布所需招聘职位、相关政策、福利待遇等等,借此吸引求职者。并在网页中提供各种表格、文件和资料的电子文本,供求职者自由下载。同时鼓励自己的员工通过这个平台用E-mail、MSN等方式将招聘信息传递给自己的好友。在网页上提供电子简历录入、电子应聘表等,可以使求职者直接在网上应聘。对于一些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来说,多采用初级网络招聘,即与人才网站合作,将部分招聘工作外包,如中华英才网、无忧工作站等都提供相关服务。

人才筛选的网络化。对于采用高级网络招聘的公司而言,网上招聘信息后,公司可能会收到大量的求职信、简历和各种应聘材料。这时,公司可通过管理软件先对各种信息进行筛选,并对个应聘者进行即时计分评估。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求职者,使求职者可以第一时间知道自己是否达到要求,从而避免了不合要求的人进入下一轮特别是面试而造成的人力资本浪费。对于那些与招聘网站合作的企业而言,租用他们的简历库进行筛选是一项性价比很高的投资。一般来说,一场招聘会的会费平均3000元左右,这还不包括员工的加班费,材料费等,而租用如中华英才网的简历库一年只需5000元,且快捷方便。

达成协议的网络化。进行网上的初选结束后,一旦确立了合适的应聘者,一般就会安排相关人员与其联系,并进行面试,而现在对于招聘非重要岗位的一些职务也可先进行网络的视频面试,询问比较简单的工作习惯、工作经历等问题,以期最大程度的节省成本。然而,网络初选后,也必须重视网络下的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争取尽快达成协议。

2培训的网络化

网络化的培训又称为E-Learning,恰当的培训有利于优化企业的知识技能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CRM的另一个基本的职能是在公司花费很大的精力放到招聘到的人才上的投资。不管是经理人还是普通员工培训都是很必要的。

但是由于企业文化的缺失、较高的离职率、行业间互挖墙角等原因,使得相当部分的企业担心他们在培训上的投资反而会变成员工寻找更好工作的资本,因而不愿在培训上进行过多的投资。然而网络化的培训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这种劣势,具有独特的优势:

有利于弹性化管理。网络化的培训更具有快捷性,能够及时地满足受训者的培训需求。受训者也不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每天24小时只有安排学习时间,在时间和地点上体现了弹性制度。同时这样的方式也避免了传统培训中受训者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现象产生,提高了培训效率,是个性化学习与大众化学习的统一,充分尊重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要求,使企业培训成为一种快速与一致的统一。通过优良的课件和平台技术,使知识迅速传递,在传递过程中不发生扭曲。

有利于降低成本。传统的培训方式通常是选定一定的时间,把员工集中到市内或者室外进行,或者是派培训师道各地指导,这样会产生巨额的培训费用,比如:培训讲师的差旅费、交通费、招待费,也包括场地费用、受训者的时间花费等。这样既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又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另外,培训师一次可以指导的受训者数量有限,同样的课程需要重复讲解,这样也造成了人力资本的浪费。网络化的员工培训减轻了企业和员工在经济上和时间上的负担,避免了脱产或半脱产的培训方式的弊端。

有利于培养员工的主动性。网络化的培训使各地的员工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本地接受异地培训,把信息送到员工面前,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在互联网上寻找适合自己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自主地学习,以拓展在知识和技能方面的深度和广度。员工之间也可以进行在线的交流,企业也可以随时提供在线服务,为员工解答疑难问题。

可以说,网络化的培训方式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从强加式向主动式转化,实现了员工的自我管理、自我激励。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在企业内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培养员工勤奋的学习态度,形成敬业和积极上进的企业文化。

有利于留住人才。留住优秀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那些善于吸引、培训和留住人才的企业将是取得成功的企业。企业一方面要帮助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个性化的人力资源服务和产品;另一方面,要设法提高员工的生活质量,使得其在企业中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和生活目标;同时也要提高员工的流动风险和流动成本,制约培训后的跳槽行为造成的泡沫化的人才流失。

培训为员工提供了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员工的自身素质。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人力资本的价值,增加了知识资本,这对于员工和企业都是一笔财富。企业应当以培训为契机,为员工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避免人才流失。网络化的培训实现了培训的广泛性,同时也实现了留住优秀人才的广泛性。

3员工关系的网络化

传统的员工关系是指单一的企业和古远的老子关系,那时的劳资关系对企业是一种被动的应付。只有当员工出现不满情绪的时候,企业才着手考虑对策,于是诞生。如今,员工关系已成为企业主动倡导的关系。员工和企业利益的双赢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境界,传统的被动应付式的劳资关系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主动倡导的新的员工关系。

员工沟通是处理员工关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传统的员工沟通主要通过面谈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可以及时反馈,双方可以通过语气、表情、情绪等方式了解彼此真实的心理状态。但是这种方式却缺乏高效性,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为了规避面谈的尴尬,双方不能敞开心扉,彼此交流。

以网络为媒介的信息沟通更加直接和广泛,企业可以通过员工关系管理系统企业的方针政策、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发展动态、经营战略;也可以向员工提供岗位说明书和工作分析,明确职责和岗位要求,员工通过聊天室、BBS、经理人信箱等自由的方式,向企业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4绩效管理的网络化

效率是衡量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指标,绩效管理是企业高效管理的一个关键。随着企业内部网络的建设和完善,绩效管理这一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也开始走向网络化。这样的方式有利于考核的方便快捷性的实现,更重要的是增强员工对绩效考核的认同和对企业的忠诚度。很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而中小型企业也可以根据网络化绩效考核的软件,提高考核的水平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曙明.《新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A].《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第2篇

关键词 高校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利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inking on College's Utilization on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Platform

YANG Jiqiong, HU Xianwen, XU Xiubin, SHEN Yizheng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arry out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since 2003, and achieved fruitful results.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as a platform to showcase quality courses, bringing together a wealth of high-quality teaching resour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s the best choice for college students, college students and to understand the quality of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resource network awareness and use case, the author conducted a survey questionnaire form, and made some observations and recommendations based on findings.

Key words college; National Quality Course Resource Network; utilization

2003年国家启动精品课程建设项目至今,十年的时间里已建设各级各类精品课程2万余门,①集中了全国高等教育的精华,可以说是全国高等教育界10年建设取得的重大教学成果。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是由国家教育部主导推动的国家级精品课程集中展示平台,②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访问一定程度地代表了对国家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教学成果的利用。而国家建设精品课程资源网的目的是:“推动高等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③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学习人群,高校和在校学生也一定程度地代表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使用机构和使用人群。那么,他们对该网络平台的认知度有多高?使用情况如何?他们对在学校教学工作中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持什么样的看法?如何使承载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教学成果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能更多、更好地被普通高校和学生利用,以达到建设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初衷和目的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在海南某高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该校在校学生、专职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了调研。问卷分别按专职教师、学生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三个类别分别设计和发放。其中,学生卷采用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以向学生QQ群链接网址,随机邀请学生访问相关网址,再由学生随机上网作答的方式调查,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共收到276份有效答卷。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向学校各学院专职教师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其中,教师卷共发放150份,收回124份,管理人员卷共发放50份,回收49份。问卷的发放和回收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随机性,因此,其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客观反映了该校教师、学生和一线教学管理人员对相关问题的态度和意愿。

1 问卷反映的基本情况

1.1 学生有强烈的学习和求知欲望

在填写调查问卷的学生中,当被问道:“除了学校培养方案要求完成的学习任务外,您还做过或参加过其它的教学、科研活动吗?”时,有24人回答参加过老师的科研课题,占被调查总人数的8.69%;有106人对自己感兴趣或不明白的问题在课外系统地查过资料并向老师请教或自己进行过研究,占调查总人数的38.41%;甚至有61人自费参加过其它的课外培训,高达调查总人数的22.1%;也就是说,除了学校规定的学习任务外,有高达71.74%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进行过学习或研究。说明学生有着强烈的学习和求知欲望。

1.2 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媒介

在被问道:“你上过教学类网站或浏览过网上教学视频吗?”有157人回答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56.88%,超过一半。说明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媒介。学生已经有利用网络学习的经验和基础。

1.3 大多数学生有其熟知的学习网站

当学生被问道:“您知道哪些网站或者途径可以提供教学视频和知识讲座吗?”时,有63人明确回答知道,占调查人数的22.83%;有96人回答有所了解,占调查人数的34.78%。回答知道或了解的学生共有159人,占调查总人数的57.61%,超过一半。可见,大多数学生平时有自己所熟知的学习网站。

1.4 学生对以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期望颇高

当学生被问道:“如果学校承认网络课程的学分,您会选择上网络课程还是本校教师讲授的课程?”时,有150名学生选择上网络课程,占调查总人数的54.35%,只有126名学生选择上本校教师讲授的课程,点调查总人数的45.65%。

1.5 大学生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知之甚少

当学生被问道“您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吗?”的问题时,只有26名学生回答知道,占调查总人数的9.42%,还不到十分之一;回答“听说过,但不了解”的有9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3.33%;而回答不知道的人数有158人之多,占调查总人数的57.25%,超过一半。在填写问卷的276名学生中,回答不知道或不了解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学生共有250人之多,占调查总人数的90.58%。说明认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学生廖廖无几。

而在被问道是否上过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时,只有51名学生回答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18.48%;有225名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上过,占调查总人数的81.52%。

可见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在大学生中知名度相当低,更谈不上普及或广泛运用,离建设者希望以此优质资源惠及更多人的初衷相去甚远。

1.6 只有极少数的学生是从学校的途径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

当学生被问道:“您是从什么途径知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时,只有37名学生回答听老师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3.41%;有41名回答是听同学说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4.86%;而有198人,占调查总人数71.73%的学生表示没听说过或者是从学校以外的途径听说这个网站的。

1.7 教师对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的参与度不高

当教师被问道:“您是否申请了国家精品共享课程?”时,只有4人回答申请并获批,占调查总人数的3.2%;有18人回答申报但未获批,占调查人数的14.5%;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活动的教师中,表示参与了这项活动的共有22人,占调查人数的17.7%。回答:“没申报,因条件不达要求”的有68人,占调查人数的54.8%;回答:“没申报,不知道这事”的有27人,占调查人数的21.8%;有7人放弃该题的回答,占调查人数的5.6%。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未参与该项活动的共有102人之多,占调查人数的82.3%。其中固然因为申报国家精品共享课程的要求较高而使大多数教师无缘于它,但教师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度不高,必然会使其对它的关心和了解大打折扣,最终影响对它的推广和使用热情。

1.8 教师和一线管理人员对网络开放课程的教学效果心存疑虑

当被问及“您认为学生通过网络而非课程堂的方式学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时,有69名教师回答:“不能预测”,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58%;27人回答:“教学质量下降”,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22.7%;有9人回答没有影响,占该题回答总人数的7.6%;只有14人认为会提高教学质量,占回答总人数的11.8%。

相同的问题,一线教学管理人员中,有5人同时选择了教学质量下降,没影响和不能预测3个选项,占调查人数的10.2%;有10人认为教学质量会下降,占回答该题总人数的20.4%;有25人觉得不能预测,占回答总人数的51%;只有9人认为会提高教学质量,占回答总人数的18.4%。

不管是教师还是一线教学管理人员,超过一半的人对使用网络而非课堂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都心存疑虑,甚至有5名管理人员认为3种情况都有可能会出现,可见其心中充满了不确定性。

课程是学校进行知识传播的基本单位,国家精品课程是全国高等教育界历时十年建设的成果,是全国高等教育的精华之所在,是全国优质教学资源的的集大成者,也是高校用来提高教学质量最好、最现成和使用成本最低的资源。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学习人群,高校和在校学生无疑成为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最大也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资源在高校并未得到广泛的传播和使用,大多数学生并未从学校的途径被告知有这个网站的存在。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网络开放课程在国内普通高校中尚属新生事物,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此态度谨慎。时间具有不可逆性,高校学生在校时间是相对固定的,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和学习模式是相互关联的。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使用都至少影响一届学生,而这种影响随着学生的毕业是不可逆的。

虽然网络开放课程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有一套完整的质量监控方法和师生互动的机制。但在国内,对普通高校而言它还是一个新生事物,绝大多数高校对它还处于尝试阶段,哪些课程适宜使用网络开放课程,如何使用?与及与之相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和师生互动机制等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国外的经验由于教育体制、教学模式和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不同,无法直接使用。因此,为保证教学质量,高校对大范围推广尚持谨慎态度。

(2)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机制体制,使其推广乏力。①缺乏质量监控机制,高校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想说爱你不容易。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只是提供了上好的材料供人使用,但对使用的情况缺乏控制。比如,上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看教学视频,打开视频后可以一看到底,也可浅尝辄止,学校和网站都无法知道学生打开视频后是否进行了学习?学习进度如何?知识掌握程度如何?这些学校密切关心的与教学质量相关问题不解决,学校难予推广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进校园。②未充分调动课程提供方的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后续乏力,众口难调。全国数千高校,各校办学理念、特色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所谓众口难调。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虽然与课程提供方有着一定的的义务约定,但缺乏具休的、细化的合约,使课程后续的互动、答疑等环节难以及时、到位,不能满足各方面、多层次的需求。而缺少课程提供方的广泛合作,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仅只作一个单纯的资源提供平台,就不能不出现众口难调和后续乏力的现象。这也就出现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和高校与及学生之间一方面是优良丰富的资源闲置浪费,一方面是巨大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现象。

(3) 提供课程的学校和教师之间权利和义务不明确。随着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不断的推广使用,课程使用方和提供方之间的互动和答疑工作将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虽然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也有要求课程提供方有提供互动和答疑的义务,但这个义务如何完成?完成的标准是什么?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同时,提供课程的学校和教师之间也没有一个相应工作量计算的方法和认定措施,这使提供课程的教师和学校都对课程后续的更新和互动等环节缺少积极性,而问题得不到及时回答和互动乏力,也打击使用者的积极性。

(4)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的使用对教师现有利益有一定冲突。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对教师有利有弊。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的相关资料作为自己上课的参考和辅助资料,但另一方面,当以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方式走进大学校园后,必然对传统的课堂教学带来冲击,这对教师的利益也将带来冲突。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要充分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这一重大成果,使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这一优质平台,起到从整体上提高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明确相关各方的责任和义务。首先要明确网络平台和课程提供方的责任和义务,这个责任和义务不但要有明确的对象和指标,还应有相应的奖惩措施,甚至是退出机制,让精品课程这个荣誉不光是一个称号,更不是终身制,要保住它还必须付出相应的努力。

其次,学校和教师之间也应明确责权,精品课程这一荣誉是学校的,也是教师的,二者有共同的责任和义务,但也有分工的侧重点。学校应充分肯定教师在精品课程建设和维护中所做的工作,对其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的资料更新、互动和答疑等工作量应予以承认并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人员配备和奖励制度。以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2)强化国家精品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既然是国家精品课程的集大成者,就不应把自己仅仅定位为一个优质资源的展示平台,而应该作为一个集优质资源的展示、学习效果的检验和学习质量监控于一身的平台。让使用者把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真正作为一个学习知识和拓展眼界的地方,除了能享受到方便和免费的学习外,还可以随时检验自己知识掌握的程度。而同时平台对使用者也应有一定的限制要求,要求使用者要有一个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必须达到一定的学习要求才能继续访问的限制,以此来保障使用者能达到一定的学习效果。而不是象路边的石头,任何人都可以随手拿来,随手抛弃,不予珍惜,或者随手放置一边,占用着资源但并没有真正使用,从而使真正想利用资源的人用不上,而没有使用的人却在占用着资源,造成资源的浪费。

(3)高校应改变观念,积极主动探索适合本校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利用模式。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互联网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媒介。而随着中国学习型社会的发展,人们终生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也将使互联网成为人们学习的重要媒介。比如国外的慕课等开放课程。利用互联网的学习和教学模式已是高校不可回避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应改变观念,积极探索网络教学平台使用的方式方法和管理制度。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而在国内,做得最大最好,也是最现成的优质网络资源平台莫过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如何在适合各自学校实际情况的前提下,更好地利用好这个平台,将对各高校的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4)做好教师的思想引导和充分考虑教师的合理利益。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也是学校教学理念和教学改革的具体实施者。学校教学理念和模式的改革也必先从教师自身的改革开始。但是教学模式的改革必然会给教师带来一些冲击并触动教师的一些利益。比如,使用网络作为媒介的教学模式必然对教师们一向所熟悉的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带来冲击,它逼着教师们去学习、思考新的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这对教师的思维和工作方式都将带来极大的改变。同时,新的教学模式下,对教师工作的认定和课时的计算等,也将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这些都是高校在改革时不可不考虑的问题。

(5)高校应大胆改革,小心探索。万事开头难,改革总是有风险的。虽然有国外的经验可供借鉴,但毕竟每所高校的实际情况不同,要制定一套适合各自高校的教学模式和管理规定,并不是一朝一夕或是凭空想象能制定出来的。各高校虽然应大胆改革,但在实行过程中也应小心探索,一步步尝试。各校可先在小范围内,动员部分教师,利用部分课程,使用各校认为适合自己的方式试点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然后再逐步推开。通过不断的总结、对比,探索出适合自身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使用的方式方法,制定相应的管理机制,在可控制、可预期的状态下更好利用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这一优质教学资源,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本文受海南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编号:hdjy1011)和海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Hjsk2011-20)资助

注释

第3篇

关键词: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区域性;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1-0200-03

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是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标志。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网络化和数字化信息资源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国内外文献信息服务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因特网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尽快实现中国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已成为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河南省地处中原,是对外贸易、经济开放和进行技术交流、招商引资的重要开放地区。为满足生产和科研对文献资源的需求,将这些机构中分散的图书馆组织起来,充分发挥它们在生产和科研中的积极作用,是我省公共图书馆的责任和义务。从河南科技、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看,区域科技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对包括公共信息资源在内的科技资源基础设施提出了新的要求,全省科技创新及产业化的发展急需一个区域性权威性的公共科技信息资源保障体系来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科技文献信息保障,从而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整体保障能力。

一、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建设目标

按照“统一协调、规范加工、联合上网、资源共享”的原则,建设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并成立共建共享领导协调机构,各成员馆在文献信息资源网络的公共平台上实现信息系统互联,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建立良好创新服务机制。建设目标分二步实施:第一步建立全省科研院所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以综合集成,创新创业为指导,合力建设河南区域性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第二步建立全省公共、高校、科研三大图书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体系,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共建共享网上信息优势,为建设河南经济强省、科技强省和文化大省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信息服务。

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障碍

1.思想、观念障碍。首先是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满足现状。维持现状,不愿耗费财力、人力、物力的思想,对网络共建共享必要性认识不足是影响本省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最大障碍之一。其二,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参与意识。表现在人们注重局部和当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如果都采取固守不前的态度,根本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格局。其三,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意识淡薄,缺乏全局观念,还表现在人们的本位主义意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只考虑本单位的情况,在购买设备时,缺乏网络标准化意识,各自为政,为了节省开支自编、合编或请人编制管理软件。虽然暂时满足了本馆内部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服务自动化,但造成各馆管理软件使用情况混乱,给将来的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设置障碍,增加了不必要的损失。

2.知识、技术障碍。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与图书馆自动化发展进程密切相关。其发展进程包含:首先应完成以图书馆内部业务处理为核心的图书馆管理自动化;其二,应完成对外面向用户提供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其三,才可能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而我省只有少数成员馆程度不同地实现了图书馆业务管理自动化和局域网内文献信息服务自动化,还有相当一部分成员馆现代技术手段和物质条件均很落后,致使各成员馆之间基础管理自动化方面参差不齐,发展极不平衡。由于使用自动化系统的成员馆软件不规范、不标准,出现劣质、低速甚至数据丢失无法正常运转等现象,最终无法形成文献信息资源网上服务功能,更别谈网络共享。

3.资金、利益障碍。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投入,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同样离不开资金的投入。从我市到我省乃至全国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情况看,资金短缺十分严重。无论是建设图书馆自动化系统,还是建设文献信息系统技术网都需要稳定的资金来源,共享网络建设更需大量资金投入。河南省各成员馆的经济来源完全依靠财政拨款和本单位内部调拨分配,其调拨图书馆有限的资金来源还不能满足购书的情况下,根本无力购置大型设备,使得有意参与网络建设的成员馆由于资金不予支持其业务管理自动化建设工作难以实施。提到资源共建共享就会引出利益分配问题,如果利益分配不明确,必然对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形成障碍。河南省县市图书馆已经使用自动化系统的单位,由于认为目前系统尚可运行,在是否必须更换标准软件的问题上认识不统一,对联网后对本单位在利益方面究竟有多大价值,经费上的再投入能否收回超出成本的回报等,都使他们还不能下决心更换原有系统。

4.管理、组织障碍。宏观的组织调控和规范化管理,是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化建设的保证。而目前河南省各成员馆中多种集成管理系统并存的现状,严重阻碍了文献资源网络化的发展进程。中国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组织管理和统筹规划,各图书情报机构盲目上马,独立或联合开发管理软件,造成图书馆管理系统软件应用情况十分混乱。河南省各馆也不例外,自研开发的软件,其中多数技术含量较低已停用,在运行的系统因格式不统一,标准化程度差只能在本单位局域网运行,无法参与、利用、共享公共信息网络资源。因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

5.体制、法规障碍。由于管理体制力面的原因所造成的图书馆文献资源条块分割,各自为政,致使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缺乏有机的联系,这种分散管理,各成体系的运行机制,同样阻碍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的实现和发展。就本省已有的图书情报协作网各成员馆情况看,它包含公共、高校、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的科技图书馆,其文献资源、技术设备、专业人员各具特色,而且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但在建设文献资源网络共享实体时,仍受到现行管理体制的制约。由于没有建立政策法律性的组织机构进行统筹规划,没有建立强有力的文献资源网络共享政策和法规制度,无法以法律手段对各成员馆实现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发挥导向和制约作用,最终只靠公共馆的协作组织也无力协调共享网络建设局面。

三、构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思考

针对本省文献资源网络共建共享障碍,可以采取以下适合本省发展的策略。

1.建没资源共享信息平台。以河南省科技信息网和网上技术市场为依托,综合应用网络通讯技术、信息资源和数据处理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建设资源共享综合应用平台,开展馆藏文献的联合采集与资源建设的馆际协调;全省图书馆联合编目;馆藏书目数据的联网检索;网上馆际互借和预约外借;网上数据库资源共享;联合开展数字化参考咨询和信息服务等工作。通过文献资源公共信息平台,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和图书情报服务成果。

2.形成全省联网的书目信息系统。网络成员单位应遵循统一的协议,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建立全省的联合编目中心和公共书目查询系统,通过统一的检索界面和网络化的书目信息系统,使各图书情报机构能利用联机查询中心的书目数据,共享原始编目成果。目前河南省图书情报机构书目数据建设存在着重复、分散、学科覆盖狭窄和外部利用困难等现状。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由资源共享网络中心建设一个集中型的河南地区图书情报机构的联合目录数据库和公共目录查询系统,用户只要进入查询系统就可以一次性地批量检索;其次,根据河南区域经济特点与发展的需要,以集中平台和分布建设的方式,自建一些重要的专业特色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

3.建立联合采购信息系统。联合馆藏建设是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的核心任务。尽管河南省在国外期刊的采集方面已有了较好的人工协调机制,虽有较明确的收藏重点,但在其他文献、特别是高价的电子文献上还没有形成一个协调机制。必须通过资源共享网络进行采购协调并组织集团购买,对于高价格、高利用率的检索型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可以由中心购买后设立镜像站点,提供所有成员馆使用。各成员馆必须根据各自的服务对象、馆藏基础、经费多少、人员结构等多方面因素,从文献类型、载体、学科等各方面统一协调。通过相互协调合作,建立覆盖不同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较完整的并各具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对一些边缘性的、高价的、利用率不高的学科文献则完全可以依托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与长三角相关单位的文献信息资源馆际互借共享来满足这部分文献的需要,使全省信息资源建设向生产规模化、分工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方向发展。

4.构建多层次文献资源传递网络。文献信息资源传递网络是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物流系统。目前中国高校系统等已开展了网络文献传递服务,省内大多数高校参与其中,但由于各系统条块分割,省内各馆很少跨系统参加文献传递网。在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平台上,运用馆际互借软件系统,建立全省大型网络文献传递服务中心,很有必要。传递服务中心可由各省内高校图书馆,各地、市、省级图书馆,信息所及专业图书馆组成,各馆指派专人负责。通过该中心的传递服务,来弥补全省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的不足,对省内无法满足的文献信息资源再通过各系统原有的文献传递网络的渠道与优势,充分利用国家信息资源,从而使河南省信息资源品种齐全、内容充实,将有限的经费获得最合理的使用,取得更大的服务效益。

5.开展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河南省的图书情报机构要做好多功能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创新服务机制,充分发挥馆藏和网上信息优势,创建以读者为中心,集网上信息咨询、信息检索、信息传递于一体的文献信息服务新模式,为读者提供网上文献查询与传递,参考咨询,学科信息导航。同时,整合全省的信息资源,并联合科技文献服务机构及国家科技数字图书馆,构建为技术创新、技术转移服务的信息资源支撑保障体系及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提供国内外科技文献信息资源支持和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一站式”的信息服务。

6.建设数字科技图书馆。数字科技图书馆建设将是河南省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我省支柱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领域,建立统一的网络平台,分别建设河南省的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科技分馆。针对河南省重点建设项目对信息的需求建立数字科技图书馆咨询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导航,逐步形成一个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的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系统。

7.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应纳入政府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战略资源,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国家基础建设核心任务,应该纳入政府的经济建设目标体系。根据河南省经济建设和科技创新活动的需求,由政府统一制定信息资源发展规划,重点扶植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和较强开发实力的政府公益性图书信息服务机构。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与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发展动态和我省科技创新对文献信息资源的需求状况,合理利用文献经费,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加强网上免费信息资源研究和利用,对网上的收费信息资源,要和传统信息资源进行技术经济的对比分析研究,寻找最合理、最经济的文献信息采集和利用途径,提高全省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保障能力。

总之,在区域性文献信息资源网络共享建设中,要高度重视系统的统一、规范和标准,在保证区域内计算机联网的基础上,还要考虑与国际网络连接,最终实现全球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黄筱玲.中国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若干问题的思考[J].图书馆,2006,(2).

[2] 李家清.中国文献资源共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1).

[3] 赵美娣.关于建设浙江省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的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2,(4).

[4] 庄慧.网络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发展趋势[J].福建图书馆学刊,2003,(1).

第4篇

关键词:慕课;网络平台;开放式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55-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也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进而衍生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即网络教育。其目的的是为了实现在线学习,通过Internet的介入,网络教育成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步完善与成熟,网络教育也逐渐走向一个新的高度。慕课的提出最早起源于美国,它的主要目标是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得到想要的学习资源,受到最好的教育。慕课的理念就是开发、共享。从2012年开始,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提出在线教育理念,以其免费,高质量的原因受到社会各界的学习者的支持。慕课成功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同分享,是教育学习的一个极大的创新。

“慕课”(MOOC),顾名思义,第一个字母“ M”就是大规模(Massive),与传统教育模式不同的是,传统的教育一个课堂只能容纳几十个多至百人最为不同的一点,一门MOOCs课程可以达到上万听众,这就是其大规模的原因。第二个字母“O”代表开放(Open),是以兴趣为主要原因。因为在课余时间学习的,大多少因为兴趣为主导,不分国籍,不论年龄,不分性别,只需要注册账户,就可成功参与学习。第三个字母“O”代表在线 (Online),课程可以在网上远程完成,无需奔波,不受时间,地点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课程(Course),就是与传统教育相似,可以达到一样的学习效果。

开放式慕课是最新出现的一种互联网课程开发模式,它发起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过去的那种资源、学习管理存在一些弊端,因此将过去的学习管理系统与信息化技术融合起来,搜集开放的网络资源,综合起来打造的一种新的开发模式 。简单来说,慕课就是一种网络开放课程,它是为了增强知识传播而在互联网的开放课程。是个人主动的资源分享,极具奉献精神。

MOOC 这个专业术语是2008年由UniversityofPrinceEdward Island的Dave Cormier和BryanAlexander根据网络课程的创新实践所提出的。在AthabascaUniversity的技术增强知识研究所副主任StephenDoWnes设计了这门在线课程。慕课这一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在2011年的秋季,彻底掀起教育革命改革的风暴,被称为“印刷术发明以来教育最大的革新”,推动未来教育的发展,为传统授课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与此同时,多家专门提供慕课平台的企业纷纷成立,大有百家争鸣的趋势。Coursera、edX和Udacity是作为当时最为出色的 “三巨头”,其Coursera、edX已进入中国开辟市场。

上述分析了慕课的定义,由其定义可知,慕课是具有两个主要特征,第一,开放式资源。无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可以获取网络课程资源,进行系统的学习。第二,规模性,课程是为全球范围内的学习者所指定的,必然具有一定的规模,即具有明显的大规模性。它不仅仅是指参与课程学习的数量规模较大,而且表示课程的涉及面较为广泛。由调查分析,每门公开课平均有三万五千人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者注册,相当于传统教学的百倍之多。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超越与创新,在当代科技的支持下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个质的飞跃。

它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完整的课程结构。慕课除了提供视频、文本资源、在线解答问题外还提供了一个学习的互动平台。它与传统的教育类似,一样遵循渐进的原则,从初级一步步成长到高级。课程涵盖范围之广,例如,计算机、科学、工程学、社会科学等等各方面的课程。慕课课程不提供学分,也没有毕业证书,所以通常状态下参与者都是免费进行学习。当然,如果必要得到某种证书或者认证,则需要支付一定额度的学费。第二,重视学习思路。在开课前,授课教师则会给相应的学习者发送一个邮件,其内容主要为课程的开始时间和学习者应提前温习的大纲,并且会在平台上公告,以免学习者忘记。课程不是搜集出来的,而是将分布在全球的授课者与学习者通过某种路径联系到一起。尽管,慕课的课程对学习者没有任何限制,但是会以周为单位,进行话题讨论,学习资源与材料也会进行,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提供方便,授课者将会把课程动态以多种途径发送给学习者。第三,及时的反馈。授课者也会在一定时间对学习者进行一个测验。就是分为小测试,与期末考试。无论是小测试还是期末考试大多数是以客观题为主,利用机器测评的办法及时反馈测试成绩,使得学习者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授课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学习资源推荐。一些学习者也主动成立网上学习小组,或者跟附近的同学一起学习。第四,授课者的无私奉献。首先慕课上的资源很多都是免费的,所以授课者是拿不到报酬的,这并不代表授课者不用心工作。根据调查分析,授课者在每门课堂之前需要花费100个小时进行备课,在开课过程中,每天需要花费一个半小时为学习者解答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一门精心制作的慕课可以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前来学习,自然也会满足很多个性化的学习者,所以在前期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授课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充足的课堂时间内,学习者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授课者需要找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及时地提出解决方案,这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慕课如今已经从大学走向中小学,随即产生出一种新的授课方式,叫做翻转课堂。就是教学者将主要内容录制成一段视频,班级学生先进行视频学习,并完成练习作业,把遇到的问题整理一下,等到课堂上在进行互动讨论,将主要问题聚集起来,针对性的组织学习。慕课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传统授课的转型。慕课的根本变化不再与课堂形式的变化,更不是为了高考。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之前的在线课程,只是将课程录制完毕放到网上就完事,与传统的授课方式没有太大的区别。而慕课的最大改变就在于,将学习思路简单的录制完毕,等视频结束之后,就会出现检测,测试各自的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有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做出提问,老师与其他学习同伴都可以帮忙解答。学习不仅仅是存在与校园中,因为慕课是在线授课,所以学生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此外,慕课的主要优势还在于,不用家教。学生只需要坐在家里,只要有网络环境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且慕课的资源都是由最优秀的老师提供的,学生可以打破地区的限制,可以学习任何喜欢的课程。虽然有着极好的发展前景,由于慕课的资源都是免费的,很多名校不愿意共享自己的资源也是主要问题。虽然存在这样的问题,但是不影响慕课的发展,更多的是授课者的责任与心态。当然慕课最大的优势,还是其自身的魅力,使得学生乐意学习,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学习,自然就能做到减负的作用。

慕课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改变与创新,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慕课的无界限性。使得那些无法接受到高等教育的人群也可以深入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第二,很多高端学校也加入到慕课中,使得教育走向一定的公平与均衡。第三,促使课程的改革与创新,使得课程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这种课程发展模式极为快速,对我国的传统教育进行极大的冲击力,如何将慕课融入到现代课堂已成为当代教育的发展前景。这也是我国传统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在适应新的教育模式的同时,也要理智地去看待这种发展变革。

参考文献:

[1] 王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新发展与应用;从cMOOC到xMOOC [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2(3).

第5篇

随着现代社会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资源网络化也已经成为了一大潮流。对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收集与利用的目的,就是对网上信息资源的获取和利用。

关键词:

互联网;信息资源;网络化资源收集;资源特点

一、网络时代之所以存在,在于它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虚拟自由王国,信息在上面自由流动、并且用户使用和言论自由。互联网作为世界上最开放的计算机网络。每一台计算机都可能和互联网连接,实现信息等资源的共享。在互联网内,虽然有一些付款服务,但绝大多数的互联网服务都不需要花钱的。很多资源和信息也是免费的。在互联网内,你是怎样的人仅仅取决于你通过键盘操作而表现出来的你。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在虚拟社区中,它可以与众不同的个人特征,只有独特的信息和服务,它可能在互联网上不会被淹没在信息的海洋和互联网指南是个性化的时代。互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它通过数字信息处理,通过信息流来替代传统的物理流量,使互联网通过虚拟技术在现实世界中有很多传统的现实。互联网从商业运作开始,就没有国界,信息的流动是无限的自由。因此,互联网从诞生是一个产品的全球化,当然,全球化也不排除本地化,如互联网主流语言是英语,但对中国习惯或中国。笔者认为,无论是对网络信息的怎么使用?怎么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与利用,归根到底是为了方便用户获取和利用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目前网络信息搜索和利用主要借助于网络检索工具,或直接检索相关专业数据库。网络不仅是一个浏览新闻,娱乐场所,而且是一个伟大的学习窗口和科学信息的重要来源,和人民的食物和服装生活在虚拟世界的关系。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是宽松的,没有特殊机构的集中管理网络,它最大的特点是自由发展模式:免费连接和免费信息,延长免费,免费增加服务模式和服务内容。自由发展创造了互联网,最终形成一个网络信息资源。

二、与传统的信息载体相比,网络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1)大量的复杂内容。

互联网作为一种计算机网络的通信网络,收集各种信息资源的整合,将海量的信息来源与传统的载体进行追赶,同时,由于互联网自由的特性,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各种信息,导致了太多的网上计数信息。

2)类型,宽范围。

各种各样的网络信息、电子出版物、动态信息、软件资源,书目数据库,在线数据库,个人主页,论坛、电子邮件等信息。信息的形式,它们涉及领域很广,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但也包含了使用寿命,休闲和娱乐信息。

3)混乱的动态性。

互联网是开放的,TCP/IP连接不同的网络标准,没有统一的组织和管理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标准。同时,地址、连接和内容本身是不断变化的,因此,信息资源的变化,无法预测死亡。因此,当前的互联网信息资源状况正处于混乱状态,

4)质量不稳定的信息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信息有很大的自由度和随机性,缺乏质量控制和管理机制,使网络信息复杂和混乱,存在安全隐患,质量品质参差不齐,让用户选择使用网络资源带来了障碍。

5)超文本链接。

网络信息组织是以超文本链接为基础,通过网络与传统的纸质文档的链接,形成一个三维网络,所有相关信息都通过一个节点连接到互联网上,这与传统的纸质文档有很大的不同。信息网络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时间、空间的限制,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但信息量也使读者别无选择。所以我们在信息采集过程中要注意准确、有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不断根据相关学科的研究重点和研究进展进行调整和修改,并注意补充和完善各类信息。笔者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是网络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但是真正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除了需要先进的网络技术保证,还需要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只有技术与制度完善融合,才能保证信息资源开发的最终目标得以实现。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网络信息的利用带来巨大冲击。信息资源没有被利用,它就是静止的“无功”源,这是战略资源上的一种浪费。

因此,合理和有效地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网络信息资源,树立基于需求提供信息服务的理念,重视对信息资源用研究,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服务功能,是人类长期的责任,也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网络信息资源收集与利用就是将信息技术和信息内容在虚拟的网络里实现融合,共生共荣。

作者:汪慧芸 单位:宜兴市史志办公室

参考文献:

[1]张凤云.单元格和区域的引用样式[J].电脑爱好者.1999(04).

第6篇

【关键词】湘西 原生态音乐 网络教育 资源开发

一、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概念、特点

网络音乐资源作为网络教育的开发主体,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网络音乐课程是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的重点组成部分。它属于现代远程网络教育的一部分,与传统的课程授课相比,网络音乐课程能够有效的解决教师队伍不足以及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同时能够有效的结合不同地域的音乐特色,通过音乐的交流与融合不断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传统的音乐教育资源相比,网络音乐课程所具备的鲜明特点有:

1、多样性与互动性

由于网络课程的特殊性,教师于学生之间进行的沟通和交流都必须借助于网站的互动交流机制。能够采用的方式和方法也较为多样。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音乐受其发展迅速的利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传统的课堂的授课,并且展现出更加精彩的课堂教学互动。

2、学习的自主性

网络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通过网站对于教学内容的分解和介绍,学生能够通过对音乐资料的学习的流程、步骤进行一定的安排;以便最大程度地优化课程资源配置,能够在有限而集中的网络音乐教学时间内,有效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要点,并能够有针对性地与音乐教师展开互动交流,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教学资源以及师资配置的开放性

网络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最大限度的采用因特网络内经授权的资源,所以说,网络音乐教学具备十分的丰富性以及多样性。音乐教学网站在给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需要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同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尽可能的技术支持。

二、当前网络教育资源的现状与不足

就目前来说,无论是全国性还是地区性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随着自身发展的过程都开始呈现出鲜明的网站特色。有的网站内的教育资源较为优质,有的网站专业性的论坛较为活跃,专业性的讨论较多,还有的网站依托地理优势,开发出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原生态音乐网络教育工具。但是这些网站在建设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不足。具体的表现在:

1、区域性的网络音乐教育资源网站较少,影响力不足

目前很多市级以下的行政区域很少具备专业性的音乐资源教育网站,湘西地区目前来看,还没有一个专业性的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专门的教育资源整合以及进行网络传播的音乐网站。这对于传播湘西原生态音乐来说是较为不利的。

2、网络音乐资源站点的搜索功能较为薄弱

站内资源检索作为提升用户学习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由于办站经费不足,网站管理人员专业性缺乏,往往无法让用户实现对于所需教育资源的精确查找,网站资源的查找和利用效率较为底下,暴露出了网站对于音乐教学的支持能力不足。

3、资源整合度不高,无法系统性的提供教育资源。

在已经运作的湘西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中,有很大一部分网站只是零散的收集了一些资源,并未对其进行分类整合,各资源之间关联程度较低,相类似的资源在搜集的过程中较为耗时耗力,教师和学生无法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

4、各资源之间关联程度较低,资源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不足

目前很多网络音乐课程并没有脱离传统教学的局限,仅仅是把课堂教学搬到了网络上。很多课程中教师仅仅是在摄像机前重复课堂的理论,没有其它的多媒体手段介入,既缺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也无法提升学生对于音乐资源的深层次了解。

三、网络音乐课程的开发以及整合

1、对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

音乐教学内容的开发要得到相应媒体技术的支持,首先要确定好明确的教学大纲,在这一步骤上,无论是网络教学还是传统的教学手段出发点都是一致的。其次,要在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指导下开展教学设计,这属于网络音乐教学的核心。其次,要重视网络音乐课程原型实现。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特定“教学单元”,确定网络音乐课程的知识体系建构方式、界面风格、导航策略等要素,并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试讲”、“试听”等活动来征求音乐学习者的意见,以便确定网络音乐课程教学的总体风格。

2、加强网络音乐教学支持环境的开发

网络音乐教学的支持环境,包括了对于网站软硬件方面的建设,同时需要一套专业性的技术人才队伍,还需要对网络音乐课程的脚本进行熟悉和编写,同时承担对于网络音乐资源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采用多种类型的导航手段,来强化网络音乐课程学习的目的性和逻辑性。

四、结语

网络音乐教育目前正经历一个发展的瓶颈阶段,在初期的快速增长期过去之后,如何突破现实种种因素的制约,改变网络音乐资源网站数量偏少、质量较低的现状,增强网络音乐资源的共享,加强网络课堂的教学互动,从而推动网络音乐教育不断向前发展,成为了所有音乐工作者面前的当务之急。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资源网站的建设,要在以上诸多方面进行改变和升级,从而更好的担负起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发扬湘西很多原生态音乐的重任。

【参考文献】

[1]陈业秀. 地方民族民间音乐资源的艺术教育价值与实现――以台州特色民间音乐课程资源建设为例[J]. 教学研究,2009,06:62-65.

[2]崔学荣. 主体间性视野中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10.

[3]赵国宏. 少数民族文化网络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

[4]张丽华. 网络音乐教育资源开发与整合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4.

[5]李芝. 论互联网时代少数民族文艺生存空间的拓展[D].广西民族大学,2014.

第7篇

【关键词】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医院信息资源管理

引言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影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以数字化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时期,在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巨大影响下,医院也进入了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时期。医院信息管理的过程已经经历了传统管理时期,技术管理时期,信息资源管理时期,现在正逐渐向“网络信息资源管理”阶段演进。这种演进和发展对信息管理工作模式和服务模式造成巨大的变化和影响。在医院管理中,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促进了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改变医院获取知识、信息的速度。因此说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将成为医院建设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手段。

1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

关于我们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理解,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狭义的理解,认为医院计算机信息资源就是指医院文献资源或者医院数据资源,或者医院各种媒介和形式的信息的集合,包括医院各种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医疗器械,人员管理,数据库等等。而广义的理解是,认为医院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称,这既包含恶劣信息本身,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随着互联网发展进程的加快,信息资源网络化成为一大潮流,与传统的计算机网络资源相比,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数量,结构,分布和传播的范围,载体形态,内涵传递手段,等方面都显示出新的特点。这些特点赋予了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新内涵。

2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特点

2.1 存储数字化医院传统信息资源由纸张上的文字变为磁性介质上的电磁信号或者光介质上的光信息,是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查询更加方便,而且所存储的信息密度高,容量大,可以无损耗地被重复使用。

2.2 表现形式多样化医院传统信息资源主要是以文字和数字形式表现出来的信息。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则可以是文本,图像,音频,视频,软件,数据库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涉及领域和行业广泛。

2.3 以网络为传播媒介医院传统的信息资源存储载体为纸张,磁带,磁盘,而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存在是以网络为载体,以虚拟化的状态展示的,人们得到的是网络上的信息,体现了医院计算机网络资源的社会性和共享性。

2.4 数量巨大 CNNIC一年两次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全面反映和分析了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是对传统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合理运用。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它同医疗器械设备和人力资源技术等一样推动医院向前发展。各种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利用将有效的改变医院面貌,为医院的正常运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为医院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医院的发展,除了医疗技术、医疗设备,优质的服务质量和合理医疗价格等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它将是医学信息的竞争。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图书情报、病案统计等统计资料尤为重要。医院决策部门需要先进的信息服务系统,以获取最新的信息资料,掌握最新信息,占领医疗市场。医疗及科研人员可以通过最新的信息服务来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更好的为患者服好务,为医院赢得良好的声誉。

3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核心是数据库建设

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活动中,数据库建设及数据库技术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是一切信息和数据的基础和源泉,数据库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领域,它是实现资源共享,节省开支,提供系统的反映能力,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证。医院的数据库不仅反映医院当前的盈利能力,而且反映医院未来的盈利能力。医院的工作即使是重点放在客户服务和管理上,但仍要以客户数据库为基础,以提高顾客忠诚度为核心、正确运用各种市场营销组合,优化客户组合,提升服务利润链,提高医院竞争力。现在的医院在医疗技术、价格严重同质化的情况下,针对医院的特色,优点,特性及患者群体的分类对客户服务予以细分,具体到每一个环节,第一个步骤,就能堵住各种可能造成的就医后遗留问题,后期客户服务扩展为其提供增值服务,从服务层面上提高医院的品牌形象,用医院的文化和理念在整个医疗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4 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利用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不仅是一个浏览新闻、娱乐的场所,也是绝佳的学习窗口和平台,同时它也是科研信息的重要源泉,新的信息技术不断的渗透到医院信息管理的过程之中,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成为提高医疗管理水平和医疗诊断、治疗、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其巨大的存储能力把医院内部及相关医院、社区及医疗服务等所有的信息完整、有序的存储起来,并可以上网提供远程医疗服务,医院从上至下各级管理人员包括患者都可及时、迅速的获取各自所需的医疗信息、统计信息等等。利用E―mail和FTP文件传输可以把这些信息迅速快捷的传递给所需方。这种远程医疗信息传递功能可以将医院的医疗信息传递到医院分支机构或者远程上网的合作医疗单位的工作站上,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环节。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个大系统以完成医疗、教学、科研的协作及资源的共享,在网上各个环节的信息迅速流动,医院可以利用网络和网络信息完成多项工作。计算机网络信息已经成为了医院经济管理的基础。通过网络,医院之间能够开展更多的远程医疗会诊,可以更经济更方便更快捷的进行医院内部、外部的信息交流和传播,让医院在大范围内获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 结语

虽然现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越来越得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但是目前这一领域仍有许多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去探索研究解决。现在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在社会发展中正日益占据主导地位,只有对医院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将网络信息环境变为有序的信息空间,实现信息资源效用最大化,发挥它的最大潜能。总之,我们要注重医院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与利用,密切关注国内外医院信息服务趋势,密切跟踪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的最新动向,对新的技术进行及时的应用和开发,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医疗事业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资源 网络资源开发 化学课件

21世纪人类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质量,尽管市售资源库及网络上的中学化学资源丰富多彩,论文、课件、试题等应有尽有,但根据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体现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的网络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较少,按照正常教学顺序的系统课时教案、学案、练习、课件等备课资料较少,在现实教学中,真正利用互联网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还不很普遍,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作适应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一、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图文声像并茂,综合刺激多种感官,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空间里都可以学习到他所需要的知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构建虚拟网上学校,建立网上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等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为课程整合必要的前提,教学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及深入的教学资源应用,就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同时也无法使教师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而全面补充了化学教学资源,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教学素材。有好的教学资源不代表有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对资源科学地利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化学教师,把在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科学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建构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与学的模式,是新世纪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原则

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主要以应用广泛的多媒体课件为重点,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课件,就是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合为一体,来解决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比较抽象、复杂的、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描述的某些规律和难以捕捉的动态内容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主要是模拟实验场景、直观显示教学内容和以人机交互式的教学形式辅助课堂教学。

(1)开发应与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紧密配合。多媒体课件的用途在于以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制作课件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其他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真正为教学服务。使用课件应恰到好处,适时适度,避免成为教材的翻版或喧宾夺主。在确定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

(2)必须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制作多媒体课件应保证课件内容正确、选材典型和具有代表性。模拟实验、动画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能为追求效果而违背教材的真实反映。

(3)应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多种媒体进行集成,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制作课件时应利用课件的集成性,丰富课件的知识含量。但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多种媒介体堆砌,应注意图形、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对于内容应做选择性的精简。

(4)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体生动活泼的形式,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要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和可控性。直观性:指其他教育媒体无法实现的教材中的难点、疑点、枯涩抽象的知识内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直观教学。

交互性:交互性是现代多媒体手段区别于传统信息交流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如幻灯片、挂图等,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选择控制和信息反馈,实现信息的交互操作。

可控性: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教师的要求分步骤、有顺序、可重复地表现出来。转贴于

三、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流程

(1)课件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设计出课件的制作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选择课件主题、明确课件的演示目的、确定课件的内容及控制过程等。注意选择那些内容比较抽象、规律不好理解、要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教学内容作为课件的题材。

(2)脚本创作。脚本的创作是指课件设计明细化,详细说明课件的步骤、场景、动画效果、流程的控制、素材的使用等内容,还应明确指出整个课件的屏幕设计效果,各画面间的链接关系等。

脚本的编写是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课件制作的依据。脚本的质量将影响课件的演示效果,只有知识准确、构思严谨、叙述明确的脚本,才能制作出高水平、教学效果好的课件。

(3)准备素材。依据脚本内容要求进行素材的收集、选择和处理的过程。素材的准备过程既可以采用扫描、录音等方法,也可以使用现有的素材。素材是指课件中所用到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其创作是通过摄影、绘画、录音、MIDI制作等手段来得到。

(4)制作与调试。制作与调试是具体的课件创作与检验过程。在选定了制作软件后,依据脚本添加素材,进行屏幕设计、结构编辑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辅助软件。软件制作完成后,进行调试,检验屏幕效果和控制流程,经修改后达到最佳效果。

四、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的建立

网上有大量的丰富的化学教学教研资源,但处于无序分散状态,国内也无固定的、权威的中学化学教学教研资源网站,也没有专门机构对网上形形的化学资源进行过滤、整理、加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特别是动画、视频、图形、图象、声音等等需要大量工作的材料。每一位教师的教案、论文、课件、试题等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些资源都是发分散的、不系统的、不共享的,若对这些零碎的资源进行积累、分类、整理,建立“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并给教学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网站设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案学案、试题汇编、课件交流、化学实验、化学竞赛、网站推介、课题研究、趣闻轶事、在线测试等一级栏目,并在一级栏目下设学习体会、学习指导、学习反馈、综合信息、年级内容分类、章节单元教学设计等二级栏目,教师可以随时将开发或收集的资源上传到相应栏目下,同时可以下载所有资源用于教学和研究。

五、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

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建设为基础,结合网站的提供丰富的学习背景材料、扩展学习材料和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素材,研究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素材的应用时机和效果,对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说不清楚”的情况,如何虚拟现实才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对于过分理性抽象的教学内容,如何由静到动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对于学生学习中有困难的问题,教学中需要突出的重点,如何反复重现强化教学效果等。探索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的途径与方法,构建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收集和开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如与本学科相关的趣味知识、人文史话、专题讲座、学法指导、网站资源、学习经验交流和网络课程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教会学生使用网络,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在网络环境中培养学生判断、选择、整理、处理信息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总之,本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课题资源网站。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以后,资源得以共享,方便了备课,节约了大量时间,学会了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流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同时也出现多媒体资源应用较多以至于忽略了板书的设计,使学生不能整体把握课堂,甚至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际实验的现象,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提高教师开发和应用资源的水平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学化学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多元化教学环境的新教学模式,真正做一个既懂电脑又懂化学教育的两栖人才,这也是新时代教师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天风岐,王文彩著.中学化学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00

2.张森,宗绪锋.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1~67

3.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素材获取与制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95

4.王玉华.Flash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45

5.方其桂.中学化学课件制作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125

第9篇

关键词:人力资源市场;网络;建设规划

中图分类号:TP393.02文献标识码:A

Shantou Human Resources Market Network Construction Planning

CHEN He-rui

(Shantou employment service center,Guangdong Shantou 515065)

Key words: human resource market;network;the construction plan

汕头市人力资源市场是广东省粤东地区最大的人力资源交流市场,总面积3500m2,分三层,其中第三层850m2,主要有中心机房,行政管理人员,会议室等服务功能。第二层2100m2,主要是人力资源招聘市场,市场大厅可同时容纳150个招聘单位和2500个求职人员进场交流,大厅设有大LED电子显示屏一个,用于播放所有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各招聘单位各配有小LED电子显示屏一个,用于参加集市交流的招聘单位单独播放该单位的招聘信息。第一层550平米,主要是劳动事务部,从事档案寄存等劳动事务工作。市场对内通过专线接入政府网(九运网),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互联,实现全省人力资源共享;对外建立人力资源网站,通过光纤专线与互联网连接。根据汕头人力资源市场的现状,对汕头市人力资源市场的网络做如下规划(见网络规划拓扑示意图):

1 机房系统平台建设

数据库服务器采用两台高性能HP Proliant DL580服务器组成主备集群系统,配置8个160G的硬盘,按RAID5阵列进行部署以提高系统运行平台的应用安全。人力资源网站采用一台HP Proliant DL380服务器,为保证机房能全天24小时提供服务,机房配置一台3000瓦,供电48小时的在线式UPS不间断电源。另外,机房还需配备空调,同时安装防火防雷等安全设施。

2 网络布线及相关网络设备:

2.1内部网络布线

人力资源市场网络采用结构化布线,数据机房为网络中心。各楼层弱电井安装网络设备机柜(可以选择华为的机柜,性价比相对较高)并配置交换机(采用带2个光口的100M交换机)和AMP配线架(带AMP模块),数据机房交换机通过光纤主干与各楼层交换机互联。各楼层信息点和弱电井配线架间采用超五类双绞线进行布线,所有信息点统一采用AMP面板和AMP模块,并根据工作需要用双绞跳线至机柜内的交换机。数据机房部署一台华为公司全千兆智能弹换机(S5624P/ S5624P-PWR)做为网络交换中心,以提高网络工作效率。系统布线遵循以下原则:

系统布线全部采用物理星型拓扑,点到点端接,任何一条线路故障均不影响其它线路的运行,并且为每种材料的线路保留一定的冗余,以便后期维护和扩容。

2.2内部广域网

人力资源市场对内通过专线接入政府网(九运网),与广东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互联,实现全省人力资源共享,为防止病毒从政府网入侵和非法用户的访问,在连接专线的路由器后面配置一台防火墙,从而更好保障人力资源市场内部网络的安全。

2.3外部互联网

人力资源市场建有人力资源网站,通过光纤专线与互联网连接,为广大用人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服务。在互联网病毒泛滥,黑客非法入侵防不胜防的今天,必须在连接互联网专线的路由器后面部署一台防火墙(H3C SecPath F100-E支持外部攻击防范、内网安全、流量监控、邮件过滤、网页过滤、应用层过滤等功能,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的安全),从源头上堵住漏洞,保障WEB服务器及内部网络安全。此外,因该专线也是人力资源市场内部员工在互联网的连接出口,需在防火墙后面部署一台企智通网络活动监控设备,以记录内部员工在互联网的活动、限制访问不良网站以及分配各部门上网带宽等管理工作。

3 招聘信息系统

为方便参加集市交流的求职者及时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除在招聘大厅上部署一个大LED电子显示屏播放所有单位的招聘信息外,还在每个招聘摊位上方安装一块小LED电子显示屏单独播放该单位的信息。

3.1大LED电子显示屏

由于人力资源市场只需一块大的LED显示屏,因此可以采用一台计算机来驱动整个大屏幕。在选用LED电子显示屏时,应充分考虑LED显示屏的相关品质和参数,主要参考以下五大要素:

(1)失效率

由于全彩显示屏由上万甚至几十万组红、绿、蓝三种LED组成的像素点组成,任一颜色LED的失效均会影响显示屏整体视觉效果。一般来说,按行业经验,在LED显示屏开始装配至老化72小时,出货前的失效率应不高于万分之三(指LED器件本身原因引起的失效)。

(2)抗静电能力

LED是半导体器件,对静电敏感,极易引致静电失效,故抗静电能力对显示屏的寿命至关重要。一般来说,LED的人体静电模式测试失效电压不应低于2000V。

(3)衰减特性

红、绿、蓝LED均具有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亮度衰减的特性。LED芯片的优劣、辅助物料的好坏及封装工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LED的衰减速度。一般来说,1000小时、20毫安常温点亮试验后,红色LED的衰减应小于10%,蓝、绿色LED的衰减应小于15%。红、绿、蓝衰减的一致性对全彩LED显示屏日后的白平衡影响很大,进而影响显示屏的显示保真度。

(4)亮度

LED亮度是显示屏亮度的重要决定因素。LED亮度越高,使用电流的余量越大,对节省耗电、保持LED稳定有好处。LED有不同的角度值,在芯片亮度已定的情况下,角度越小,LED则越亮,但显示屏的视角则越小。一般应选择100度的LED以保证显示屏足够的视角。针对不同点间距和不同视距的显示屏,应在亮度、角度和价格上找到一个平衡点。

(5)一致性

全彩显示屏是由无数个红、绿、蓝LED组成的像素拼成的,每种颜色LED的亮度、波长的一致性决定了整个显示屏的亮度一致性、白平衡一致性、色度一致性。一般来说,显示屏厂家要求器件供应商提供5nm的波长范围及1:1.3的亮度范围的LED,这些指标可由器件供应商通过分光分色机进行分级达到。电压的一致性一般不做要求。

由于LED是有角度的,故全彩LED显示屏同样具有角度方向性,即在不同角度观看时,其亮度是会递增或递减的。这样,红、绿、蓝三种颜色LED的角度一致性将严重影响不同角度白平衡的一致性,直接影响显示屏视频颜色的保真度。要做到红、绿、蓝三种LED在不同角度时亮度变化的匹配一致性,需要在封装透镜设计、原物料选择上严格进行科学设计,这取决于封装供应商的技术水平。法向方向白平衡再好的显示屏,如果LED的角度一致性不好,整屏不同角度的白平衡效果将是糟糕的。LED器件的角度一致性特性可用LED角度综合测试仪测出,对于中、高档显示屏尤为重要。

3.2小LED电子显示屏

小LED电子显示屏和大LED显示屏的参数和品质是一样的,只是大小上的区别。由于每个招聘单位所要的招聘信息不同,因此每个显示屏的显示内容也不同,为了节省成本,可以采用一台主机控制所有的小LED显示屏,并通过软件来控制每块小显示屏显示的内容。

4 市场其他配套设施

为进一步丰富人力资源市场内涵,更好的服务于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促进汕头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二层市场还应配套以下功能系统:

(1)配备触摸屏查询系统:8台,供求职人员主动查询招聘信息和有关政策法规、办事流程等。

(2)建设职业指导室:2个,配置职业信息查询台,用于指导求职者如何设计规划自己的人生道路,指导招聘代表如何招聘人员等。

(3)建设素质测评室:1个,部署人员素质测评系统,用于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并根据其专长技能推荐招聘岗位。

(4)建设远程视频见工室:1个,可供16个招聘单位同时进场,并利用部署在人力资源网站平台上的远程视频见工系统与网上的求职者进行视频招聘交流。由于此部分用户的交互比较多,因此带宽应该尽量的宽一些。

(5)安装闭路监控系统:为进一步保障人力资源市场安全,在市场各个重要部位安装视频摄像头,并通过视频线连接到视频监控主机。主机通过视频录像软件将采集到的各监控点图像信号实时显示并保存。

参考文献:

[1]吴东锋.信息网中的综合业务接入解决方案[J].通信世界, 2005,(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