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7:54
导语:在小学师德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德育工作管理模式不合理。
目前,学校在开展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为切实达到使学生遵从学校的相关管理要求,或知悉国家有关规定的目的,多是依靠学校或教师自身在学生面前的权威性,通过“教条式”命令来告诫学生,哪些是自己不能够做的行为,哪些行为又是违反学校相关规定的。从学生的外在表现上看,似乎已达到所预期的目的,学生在学校期间,表现出对学校相关规定的彻底服从,学校明确要求不允许的行为,坚决不做,而且对学校公布的学生管理等相关条例也背的滚瓜烂熟。殊不知,学生做出如此完全“遵从”的表现,很大程度是出于学校现行管理规定的压力下,从内心上真正将这些规定内化成自身自觉行为的比例很少。以学校外“我行我素”的行为表现最为突出。
(二)德育教育内容和方式缺乏系统性。
当前,各学校针对学生进行的德育教育,内容方面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实际情况联系不够紧密,无论是以政治教育课的形式还是以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形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更多的是出于贯彻落实某些政治要求,而非切身源自于学生本身的需求。而且,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乃至高中、大学阶段施行的德育教育内容,存在着严重的交叉或是重复现象,导致学生经常会产生一种非常困惑的感受,即自己在小学时期就已经接受过的德育知识,到了初中阶段,仿佛又要重新学习一次,两次之间如果说有不同,也仅是教育形式的差异。德育教育内容的这种无系统性,使得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佳。与之同时,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德育工作方式的系统性也比较差。采用“教条式”说教的德育教育方式向学生灌输德育知识的比较多,且这种课程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偶尔会穿插一些展现实际案例的宣传片或活动,但这种活动开展的连续性、系统性较差,还未被完全提上教育议程。所以,在举办这种活动的时候,学生经常会感到异常兴奋,完全没有将其视为是德育教育,严重影响了德育知识框架的完整性。
二、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一)搭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是关键。
如今,学生的主要生活场所已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校,正逐渐向着家庭和社会倾斜。因此,要着实提高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德育工作的主战场就不能停留在学校,而是要团结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力量,着力搭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模式,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促进德育工作的不间断和全方位性。对于学校,要切实转变传统的课堂“说教式”德育方式,充分利用网络、校园广播等德育宣传阵地,在楼道、图书馆、操场等场所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拓宽德育教育的场所和方式。对于家庭,主要是配合学校德育工作,以身作则的向学生展现出一个积极向上的具有道德的形象。对于社会,即多向学生免费提高参观道德模范纪念馆、科技馆等的机会,使学生能够更加真实的理解德育教育的目的和标准。
(二)将德育教育融入各科教学的全过程是实质。
德育教育虽然是作为一门独立的教学课程来教授,但它实质针对的是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而非纯知识性教育。因此,无关是否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德育教育应该被融入到其他各个教学科目中。通过开展其他科目的教学过程中,渗透性的夹杂着德育教育,或在其他科目教学中,遇到有关德育方面知识时,顺势开展德育教育,使学生领悟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要针对学校各个科目的教师,而不单单针对于专门的德育教育教师,树立德育教育的责任理念,使他们清楚的认识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不只与德育教育教师有关,与自己也密不可分。
(三)构建科学的德育水平评价机制是根本。
德育教育作为一项系统性工作,德育水平的评价机制也要随着新问题的发生和新现象的出现而不断更新。因为只有随着社会变化不断更新的德育水平评价机制,才能更真实的反映出学生的德育情况。因此,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德育方面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力度和深度,全面分析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原因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补充到现行的德育评价标准中,不断完善德育评价的标准。
三、结语
摘 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其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的效果和效率直接受到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影响。本文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提出加强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与质量。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提问 有效性
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其重要环节,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思维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密切相关。课堂提问既是一种催化剂,也是一项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轻松自如。
在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在大部分数学教师中“一言堂”式的教学理念依然存在,使得课堂提问大部分缺乏合理性,随意性强,产生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较低。因此,积极加强课堂教学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模式中产生的弊端
1.课堂上学生主动提问少,教师提问多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教师的提问方式,很少出现学生主动提问情况,因此通常由教师主宰课堂提问,师生“互动式”“对话式”的问答行为缺乏。在眼下课堂提问中学生主动提问现象普遍不存在,突出表现为小学生不敢提问、不会提问。
2.教师提问的次数偏多
目前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提问次数过多,导致提问无效性的情况出现。因问题较多,答案缺乏灵活性,而且思考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回答问题的状态。部分教师总怕小学生没有听明白问题,从而对问题总是频繁地重复,导致学生误导性理解问题的重要性;部分教师甚至为了拖延时间借助重复问题。 这种无效性提问,不仅使课堂教学的效率极大的降低,而且会让学生错误的觉得这些问题非常重要,从而对其他的问题不再关注。
3.教师偏向部分学生答题的情况存在
教师提问的难度难以对所有学生都加以兼顾,无法按照问题的难度挑选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问题。为了让课堂问答能够顺利进行,与不举手的小学生比较来讲,教师对举手的学生比较偏向于选择其回答问题;与成绩差的学生比较来讲,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偏向其回答问题。另外,齐声回答的时候也比较多,这些现象容易养成学生 “混水摸鱼”的思维习惯。
4.教师评价学生的答题过于平淡、单一
教师评价学生的回答通常分为四种情况:消极性反馈、启发性评价、判断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很多教师给予学生的回答多是鼓励性评价和判断性评价,然而缺乏针对性的课堂评价语言,如一些语意带有模糊性的词汇“对”“错”“很好”“棒极了”和“非常好”等,显得比较单一。另外,对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能够进行积极追问,使问题缺乏扩展性和延伸性,对学生 “举一反三”的思维能力的形成非常不利。
二、教师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不断加强
1.问题类型要具有指向性和宽泛性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不要是那种一问一答的、答案显而易见的,应尽量“大气”。问题首先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程度上有一定的现实性,问题比较容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其次,问题的提出要根据教学要求,指向明确,针对本课的教学难点、重点,与学生以前的认知结构相符合。
2.提问内容尽可能具有趣味性
一堂课的提问如果都是平平淡淡的,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难以引起,课堂教学效果也无疑受到影响。所以,在设计提问时教师对问题的趣味性就应注意到。 课堂提问的内容富有吸引力和情趣,新颖别致,会让学生感到愉快而有趣,可以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3.选择的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
问题情景相同的情况下,提出不同的问题,会收到不同的教学效果。课堂提问中教师要把握好“度”,难易要适中,以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学习材料为目的。
4.提问时机要准确把握
选择最佳的时间是提问存在的一个问题,在完整的教学时间里,最佳的提时间只有少数几个瞬间。教师必须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和表情,善于察言观色,把这些最佳时刻及时抓住。
通常来说,教师提问分为课前复习提问、新课导入提问、启发学生思考提问、课间引导和课后总结性提问。虽然没有确定一节课中提问次数,但提问时机必须把握好,不可以过多,一般课前应设计好什么时后提问及提问内容,问题还要提到点子上。
例在刚开始讲课时,学生还停留在由平静趋向活跃的思维状态,这时回忆性问题可多提一些,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唤醒并激发;当学生思维由向低潮转入时,一些非教学性、强调性、巩固性问题可多提一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得以重新激发;当学生思维在高度活跃情况下,提的问题应该多一些评价性、说明性、分析性,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内容进行分析和理解,学习兴趣得以进一步提高,并使学生的思维保持在积极的状态。
5.适当提出探询性问题
探询性问题是就是在学生回答完一个问题以后,紧接着又提出一个问题。 对教师来说使用探询性问题难度较高,需要教师恰当的把握课堂教学进度。通过探询性问题能够引导学生的思绪方式、加深学生理解知识的程度、诱发新的学习兴趣。
在节奏快的课堂上,有些含糊而简短的回答有可能会对部分正确答案进行了掩饰。当无法确定在一个正确的回答后面,其理解程度有多少时,要通过探询性问题的方式来进行澄清,利用追问的方式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加深。当表现出理解知识有一定的程度或得到的回答是部分正确后,通过探询性问题能够把新的学习信息诱发出来。通过对探询性问题方式的使用可以在思维向新的方向转变,设定新的情境给后续学习。
6.处理问答结果要有效
对于教师的提问,学生一旦无法回答,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粗暴地换人、罚站、坐下,而要使心态保持良好,对学生尊重是前提条件,因为课堂教学效果提高的前提就是尊重学生的回答;如果学生答题有误,对学生的错误也要善待,允许学生尝试错误,不能误解为容忍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应当甄别错误的程度和性质,引导学生发现产生错误的症结和错误中的合理成分。
错误本身教师不应过分关注,错误产生的过程应开展更多的分析,要善于启发、鼓励学生讨论和质疑,在讨论中引导学生走向结论;如果学生答题正确,教师不应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简单地重复,而应分析学生的回答,把学生低层次的回答向另一个层次提升。有些名师的课之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就在于他们能恰当地、有效地、风趣地评价学生的回答。
7.尽可能兼顾所有学生,合理统筹提问对象
教学中,教师对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知识基础和个别差异要注意全面了解,掌握全班学生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应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和不同问题,合理安排答问顺序,选择答问对象。
在教学中,教师提问不能按一定次序轮流发问,或者先提名再提问,这样有的学生会出现“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不要出现总叫成绩好的学生回答或教师与学生形成“一对一”的问答场面,这样其他学生会有消极情绪;总叫“差生”回答问题也不可以,这样花费时间会很多,教学节奏也会很松弛。教师提问要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教师通常可以先让成绩中等的学生回答问题,并提醒“差生”要认真听,等中等生回答得差不多了,可以试着叫“差生”回答,也可以让成绩好的学生补充回答,逐步提高他们。问题的设计应具有不同的层次,使每一个学生平均都有提问的机会,这样才能使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调动。
参考文献:
[1]施晓娟.初探如何让课堂提问变得有效.新课程(下).2011(06).
[2]周晓燕.提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教育教学论坛.2011(29).
[3]刘婵.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提问”.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0(03).
学校文化是由学校全体师生不断创造的、以学校教育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一整套观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集合体。它是一个集体心照不宣的精神默契,是集体人格的沉淀。文化看似抽象,抓不住,摸不着,但它是精神的凝聚力,一旦形成.就无时无刻不让人置身于这种强大的文化取向氛围中。文化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先进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的进步,积聚多少厚重的文化力,就能创造多少厚重的学校辉煌。学校之间最大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学校的超越首先有赖于学校文化力的提升。
学校文化力的提升.首先在于丰富学校文化内涵。对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简单的物质和精神领域,而应该拓展到一所学校中校长、教师的办学思想、价值观念、职业境界、学校制度、话语系统、做事方式等各个方面。
学校文化力的提升,同时在于追求学校文化特质。如果说,学校在各个时期的文化要素差别不大,那么,学校不同时期文化品质的差异就成为学校自身超越的主要标志。以我校的文化建设为例:
在管理工作中。我们确立了基于人、依靠人、为了人的管理思想,以人的价值实现为最终管理目的。在不同的管理维度中.管理中心以“人”为主,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开发人的潜力:管理哲学以“善”为主,把人看作是有待开发的潜力巨大的资源,看作“自我实现人”:管理重点以“内”为主,着眼于人的思想,依靠人文关怀等激励手段和工作本身的魅力调动、激活行为主体的内在需求和动力,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管理结构以“平”为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平等沟通;管理方式以“软”为主,依靠思想的交流、价值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风气的熏陶。学校一切工作紧紧围绕一个“人”字展开。这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经验管理和科学管理的文化管理。
在教学工作中.我们确立了“让学生学一生有用的东西”的教学价值观念,着力当前,放眼未来,教“六年”,管“六十年”.既为学生的当下发展负责,更为学生的长远发展负责.让学生既有良好的现实发展状态,又有充满希望的未来发展可能,使发展当下与发展终身得到很好的统一,为人一生的发展和幸福服务。这是一种有别于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价值观念。
在职业态度上,我们引导教师将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从作为谋生手段的“功利境界”,提高到作为教师责任的“道德境界”.上升到追求高效的“科学境界”,发展到作为师生共同成长历程的“生命境界”。
在学校制度上.我们建立了学校劳动分配与教职工的业绩、贡献挂钩,教师个人发展与学校发展相统一,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原则,有利于调动广大教职员工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劳动分配制度:建立了有利于拓宽选人视野,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使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事制度。这两项带有根本性的学校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激发了学校的内部活力,加速了学校的发展。
当我们同时面对一个没有德性的人和一个身有残疾的人时,我们会指责前者而同情后者,这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德性是人们在后天就能习得的,而先天的自然天赋我们却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了我们都是承认德性是后天习得的。[3]然而后天习得又有很多方法,比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化等等,但是这三种方法中哪种是最行之有效的呢?当然是学校教育了。为何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呢?[4]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占据了他们成长的大部分历程,就连家庭教育的时间都无法与之比较,而社会的教化又都是在学生成熟或已形成自我价值观、世界观后进行的,很难在对学生的性格或是德性起多大作用的,所以说学校教育的长期性在对学生进行德性教育具有时间上的优势。学校教育的系统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是一个系统性的东西,进行的学习也是系统进行的。而家庭教育却是遇事而行,就是当孩子出现问题时,家长才会去思考解决方案而对孩子进行引导教育。社会教化则会根据个人的兴趣不同而影响的方面也会不同,也就不具有系统性。因此道德的教育最好是在学校进行,系统性的教授才会令学生更易接受。学校教育的完整性:学校教育的完整性是指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时,不仅包括知识的学习,还有情感的培养,意志的锻炼,行为的训练、养成,加之与同学、同伴的共同进步。学校教育的渐进性:主要是说学生在学校接受的学习内容都是教学工作者或是专家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的,并且学习内容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层层递进。从以上学校教育的特点的论述,我们了解到学校进行教育的优势,所以就确定学校是进行道德教育最好的地方。在确定了地点之后,我们就应当来审视内容,即德育是否可教?
1.1人的剖析
1.1.1人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塑性并存。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是无暇的,他在成人后所具有的知识或是技能都是通过后天学习习得的,就是说人的可塑性是很强的。而人与人的特点是不一样的,接受不接受教育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所达到的效果是不确定的。1.1.2德性的必要性。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对于没有德性的人,我们会指责,因为德性是一个人自身具备的最基本的品质,这也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品质。
1.2道德的性质
1.2.1道德是一种知识体系。道德是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这样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人们才能有所实践。如果德育缺失了知识体系、思想根基,那么德育的实践就只能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也就谈不上有什么效果了。[5]1.2.2道德是需要实践的。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并且还是需要实践的,并且还是不同于普通的技能。道德的知识只有在理论的指导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实践才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然而质疑者会认为不可在中小学开展德育课程,他们主张在其他课程的讲授中渗透德育内容,像这种含糊笼统的方法确实省却了不少的工作量,但是往往一件事情有多少的诱惑力就会有多少的危险性。[6]由此我们证明德育是可教的,并且我们应当继续在中小学开设德育课程。
2德育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1.什么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指师生在互动教学过程中,遵循一定教学活动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或物力投入,实现了尽可能多的预期教学目标,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2.实施有效教学,教师应关注什么
2.1 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我们现在倡导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教学要有“对象”意识,不能“唱独脚戏”,因为离开了“学”,也就无所谓“教”。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这句话虽然听的遍数太多了,但你不一定就认真落实了。我这个年纪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甚至到我自己当老师的很多年,基本上全是老师唱独角戏的年代!记忆中,老师进教室就开讲,那是口若悬河、自得其乐、甚至是自我陶醉,为压住学生的声音使劲吼,嗓子憋多粗,下课嗓子哑着、一嘴白沫走了(我很心疼我的地理和物理启蒙老师)。学生在干什么、听懂了没有、有啥问题,都不关他的事,只要不打架不压着他的声音就行。大家应该明白,这是失败的教学,低效的教学,早落伍了,跟不上时代了,但是这种教学方法还一定程度的存在,我们一定要把它纠正过来。
2.2 关注教学效益。教师教学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化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或“多化时间多出效率”。应该是,花一点时间都有充分价值效益,尽可能最高效益。形象的说,光熬油不打铁不对,多熬油多打铁也不对,我们要的是少熬油打好铁,减负又能出效益。
2.3 关注学生生命的发展。过去,我们可能只关注、或过重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但是现在我们应该认识到那是错误的。我们在关注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身体、思想、生命的健康发展!自杀已经成为了我国青少年的三大死因之一。一个最值得关注的数据,在《中国少年儿童十年发展状况研究报告(1999-2010)》中显示:1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睡眠时间持续减少,在学习日近八成睡眠不足,在周末也有超过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厌学、焦虑、敌对、敏感、抑郁、偏执等心理问题,在中小学生中屡见不鲜。仅在上海一地,从秋季开学前后至今,就发生了多起中小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唐河这几年也有。对于当前的教育体制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如果有人问你,“什么是教育”,你会怎么说?去年,在湖北阳光教育研究院成立仪式上,被邀请作报告的省特级教师、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给出的答案是“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此语一出,引起热议。当天,张基广的报告内容是《教育的断想》。在谈到“我心目中的教育”时,他用老子的“道法自然”、“和而不同”来概括,“教育应该尊重人的自然成长规律,同时应该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他补充说道,“曾有家长问我,从学校层面来讲什么是教育,我通俗地告诉他们,就是让学生‘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这个观点颇有争议,有人举双手赞成,有人说不全面,还有人在网上骂他。不知道大家咋看,我认为很有道理!要想达到这个目标不容易,一定要开展有效教学:少花时间少熬油,学生就能睡好觉;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了,心里舒畅了,知识能力都有了,将来生活不愁了,跳什么楼啊,只会更上一层楼!
一、做好预设,以有效的备课保障有效的教学
教学首先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有一个清晰、理性地思考和安排。同时,课堂又具有不确定性和可变性,因此课堂精心预设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首先,预设教学目标力求全面。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其次,预设教学资源力求充分。教学资源包括教材资源、社会生活资源、网络资源等。新教材在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的同时也给了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因此教师要创造性地利用好教材。
二、把握生成,以和谐的氛围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和谐课堂就是 “坚持以人为本,使教育的各因素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形成完美的教学课堂。课堂因预设而完美,教学因生成而精彩。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更需要生成。新课程改革非常关注和提倡课中的动态生成,因为教学过程本身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因素,从而构成了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的和谐美。
第一,活跃课堂气氛,在对话中生成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浓厚的兴趣,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内容的探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高。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激发学生的兴趣就是点燃渴望知识火药的导火索,设置悬念,激发兴趣,这确实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秘方。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方法很多,开端引趣就是其中的一种,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精心设计的引入,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兴趣勾起来。有生活引趣、谜语引趣、故事引趣、小品引趣、设疑引趣,等等。
第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生成中引导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是课堂学习的主人,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教师要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主体,就要真正的解放学生,而不要用考试、作业压学生。课堂内要做到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学习是一种由外在活动到内部吸收的过程,学习中的外化过程,是学生动口的过程,更是一个动手动脑的过程。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经过头脑的加工,然后说出来、写出来或画出来、演出来,使之在实践中完成学习过程。所以有时我们班看起来比较乱,但那是在各种形式读书、讨论问题,而不是在打闹,有时却很安静,那是在听讲,是在思考。其次,妙用肯定和奖励、竞争的方法。奖励具有促进的力量,促进学生努力向前,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上的进步,不断获取学习预期的满足,适度的竞争有助于激发学习热情,竞赛可以采取自己和自己竞赛的方法,即今天的学习要比昨天好,不必和别人比,只求自己进步;也可以暗中选某一同学为目标,在学习上同他比赛;还可以采取集体竞争的方法,组与组竞争,在竞争中激发互帮互学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注重延伸,以切实的课后体验升华教学效果
“课堂活动的结束并不等同于教育的结束”,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能力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离不开反复的实践。只有让学习活动和课后体验互动起来,让学生用课堂上得到的科学知识去实践、去深入体验,才能真正强化和巩固所学的东西。小学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课堂、课本里,而应该构建开放的教学模式,拓宽学习的渠道,使学生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学习生活、感悟生活、享受生活。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后体验的关系。如果说科学教育使人更聪明、更能干、更有力量,那么人文教育则是使人活得更自觉、更高尚、更高雅。把学生培养成为符合时代进步所需要的人。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如走进学校,让人感觉扑面而来的是一种浓浓的人文氛围:校园整洁漂亮,随处可见人类文化先驱的名言、头像以及同学们的作品,老师的脸上充满慈爱与睿智,学生身上洋溢着活泼向上的气息,同学之间礼貌、友爱……全部的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都应富有人道精神,就要把学生等同亲人、好友来关心和对待,更要富有人情味、同情心。
作者:吴小莲
当前,尽管我国各高校都在努力探寻通识教育的创新途径,但道德通识的路径构建与实施机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部分高校忽视了道德通识与通识教育、与全员育人的相互包容性,导致管理育人、教书育人和服务育人等整体性育人难以发挥正常功效,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社会主义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重大问题。因此,我们不得不呼吁高校应当肩负起历史使命,树立通识教育下的道德通识与全员育人理念,在广泛而基本的通识教育基础上,实施整体性全方位育人,使学生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通过多方面的人格特征“组装”,来实现和推进整体人格的形成与发展。[3]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对学生思想道德、心理人格、品行态度、专业技能、文化修养等全方位养育,使大学生健康成长。无疑“在我们这个时代,没有良好的教养,没有牢固的知识,没有丰富的智力素养和多方面的智力兴趣,要把一个人提高到道德尊严感的高度是不可思议的。”[4]正如克里夫•贝克所评论的:仅仅给学生一种分析问题的框架和一套推理的技巧就把他们像粗制产品一样推向社会、让他们去自谋生路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教师和其合作者们帮助他们建构具体的价值体系,以便能够面对现实问题。[5]事实上,现实社会中的少部分高才生有悖于基本伦理的道德失范行为,比较多见的原因就是这种以育德为首的通识教育缺失。可见,道德通识对于所有类型教育的重要性。因为道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根基,“德育是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善,无益也。”[6]这就需要高校在整个教育体系构建中、教育活动过程中,获得完整的全员育人实践,通过多途径的全方位养育,开启学生心智,开拓学生视野,使之接受多学科之通,真正摆脱德育“孤芳自赏或孤立无援”之困。
沈壮海先生曾指出:教育对象的内在价值意义世界是作为一种基本的、首要之“识”,而涵纳在作为整体的、作为通识教育所要求达到的目标之中。真正的通识教育从不以求“识”之“通”作为一个特定视域,或是作为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最大限度的从广阔视域、从因时而通变的层面来予以理解和设计教育。也正是从这一思维出发,美国学者H.凯伦(HoraceM.Killen)在《自由人的教育》中还指出:“由于任何有益于思维形成的思想、事物、任何的职业或技巧性的东西都可成为思维解放的基础,所以任何艺术和工艺、任何文章、资料和观念体系都可成为通识教育的工具,对于学习它们的人来说,它们充当的是一条道路,而不是一堵围墙。”[7]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通识教育意欲传递给教育对象的不是某种具体的知识或技能,而是应对各种人生和社会问题、支撑生存与发展的智慧,它强调整体性的全员育人并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具体实施通识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要设计多种形式的教育载体,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主意识,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教育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变成实施健康人格教育的过程,重视受教育者知识结构的优化和多学科知识的融通,重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重视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综合视野出发,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基本知识、基本价值的训练,这就必须追求开放的大教育体系。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核心作用,强化道德通识理念学校党委要用抓工程的理念,有计划地全面创设育人环境,并将其纳入学校的发展蓝图,充分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组织作用和协调作用。充分发挥学校各部门的协同作用、合力作用,形成人人关心学生成长的校园风尚。要求具体体现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中、课程建设中以及各种管理服务活动中,真正融入道德通识的根本内涵,获得完整的全员育人实践形态。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根本任务,将“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作为全部工作的重心落到实处,引导全体教职工树立“人人都是教育家”,“处处都是教育地”的观念,提升全员育人的针对性、实效性,全方位养育大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发挥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突出道德通识功能第一,重视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引导作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指出,辅导员和班主任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积极协调好辅导员和班主任之间的关系,可以发挥“1+1>2”的整体效果,对实践道德通识和全员育人工作将举足轻重。第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育人重任,使专门性的德育课程成为通识教育及全员育人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第一课堂,活跃第二课堂,特别要强调在本科生中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首席教师负责制,有针对性的为个性化学生提供差异化服务,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特殊的人文教化作用和道德通识功能。
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合力作用,加强道德通识保障第一,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在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的背景下,积极鼓励和支持广大教职工切实做好育人工作,奖励那些有突出贡献的教职工,使他们享受与其他各类争先创优的同等待遇,特别是在晋级、升职等方面要敢于从优,并付之于行动而不只是停留在文件中。第二,建立健全的鞭策机制,通过制度化的具体方案和实施细则以及强制性措施,使各级部门、各个环节、各类人员都要自觉履行职责,强化目标管理,克服育人工作是软任务的惰性思想。第三,创设和谐的联动机制,加强对上述两个机制的有机结合和有效沟通。特别是在提倡道德通识和全员育人的前提下,使人才培养从后台走向前台,真正实施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首先,发扬校内民主,开放社会监督。借助网络优势,通过面向社会、面向家长、面向学生开设校长信箱、校务专区,搭建沟通平台建言献策;开辟高校论坛,设立有关教学、管理、后勤服务等在内的专版,听取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现场办公会和现场咨询会等形式,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搭建一个真正直面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有效交流平台,为道德通识与全员育人提供有力保障。其次,加强学校、社会、家庭及学生的互动,形成全社会都来关心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局面。各级地方党委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家庭等都应担当起全员育人的责任和义务,都应以各自特有的方式支持与服务育人工作。根据学生的专业特色,结合学校特点和自身条件,及时为学生提供实践教育平台,使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践行过程中加强自我教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各级政府应该加强宏观引导,将产学研合作联盟上升到战略层面,多渠道多途径地搭建与学校发展及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人才培训机制和长效驱动机制,全面推动通识教育与全员育人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总之,作为道德通识的全员育人实践,要求高等教育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经营的理念转变,由单向度的学校教育向多元化的家庭、社会、学生个人等路径延展,形成“由内而外、由点及面”的发散性全员育人网络,通过路径依赖整合资源,实现全方位整体性养育人才的教育目标。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1
1、前言
教育一直是现代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21世纪这个高竞争力的信息全球化社会,我国的教育事业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如何发展出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来加大教育力度,提高教学效率,也是目前教育界关注的一大热点话题。本课题就高师教师在语文教学方面所采用的有效方法做了一个具体的讨论。希望能有利于高师的语文教学的发展与改进。
2、高师语文教学法简介
高师教育即高等师范院校的教育,在其中所有的中文专业里面,最具教育模范的当属语文教学法。这门课程专门是为了高等师范类院校培养优秀的语文老师而特别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这门课程很重要,因为它可以让高师院校在校学生进行由学生到合格的语文老师的转变。这些就对于学生除了大学校门,走向教育岗位非常重要;同时间接地提升教学的综合师资素质,造福于教育事业。
在语文教学中,从语文课程教学发展至今,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当然这些方法的教学效果以及教学目标也不尽相同。因此这就需要高师教师通过不断的理论实践的筛选良方。再向学生灌输语文知识的时候,如何让学生最大程度的掌握老师表达的信息量十分关键,这也是课堂效率情况的一种体现。好的有效的方法更加利于对学生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知识的培养;这也是决定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选择有效的高师语文教学法,才能更好地造福广大学子。
3、语文教学法的有效性判断
现在的大多数高师教育都是传统式教育模式,他们重视传授理论知识,不停地着重于外在的塑造但是对于加强实践以及诱使学生反思体验等素质型教育却大大的忽略了。因此在与教学效果的有效性上面往往是不太理想的。
那么何为有效性教学方法呢?就语文方面来说,目前我国对于这一点有两种比较精辟的解释。其一是指教师在遵循教育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使用较少的精力、物力和时间而达到了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它也满足社会与个人的教学价值需求。其二,是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促进定为基本也是根本目标,这也是唯一衡量教育有效性的标准。另外,创造提高良好教学环境以及激发鼓励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等也是促成有效教学的关键内容。
当然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局限在方法的正确选择,当然好的方法也是成功的一般,但是最关键的便是方法的适合程度以及教师将方法的发挥程度。前者是指需要高师对症下药,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年级段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选择一个是适合的方法很重要。后者指教师的个人素质以及教师的讲演能力以及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它们决定着该教师是否可以将教学的有效性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因此进行有效性判断不仅需从方法本身,还需要从学生教师以及教学环境设施等等综合因素来考虑,并且进行可行性分析以及进行实际调查论证;这样以后才可以衡量一种方法的真实有效性水平。
4、高师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
随着基础教学的改革以及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前的灌输法以及填鸭法等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机构的要求了。这些不仅不能满足教学目标,并且教学效率也很低,学生的接受度也不高。因此发展出适合于现代教育的新的有效方法很重要。在语文教学方面,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种新的方法,比如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法、活动探讨法、辩论模式法、讲座法以及教材模拟编写法等等,这些方法大多都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并且在发展过程中被不断的优化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环境。
目前较有效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自觉去学习的语文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教授讲座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讲座的形式来刺激以及吸纳一些真正对这门教学感兴趣的学生,然后讲座可以以讨论、带入、合作、提问等多种方式来达到吸引学生主动思考等的能力,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具有吸引力同时可以是学生更易介绍和思考当然也更容易记忆吸纳知识了。
另外一种比较有效的语文教学法是案例教学法。这种方法历史悠久但是如果引用得当的话一直都非常有效。这是围绕教学目的,将真实场景加以典型化渲染,然后让学生来思索与讨论,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这个过程中的互动和总结,来达到学习知识提升分析等能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加入到互动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学习和提升。
此外还有很多很多的有效方法,本课题不再一一介绍。总之,虽然不断有新的方法出现,但是被不代表原来的方法就会被抛弃。只要是善于运用,也许任何一种普通的方法都会行之有效。总之,不断地与时俱进,了解学生的喜好以及接受类型,结合教学基础设施,获得最适合的方法很重要。没有绝对的无效的方法,只要是最适合的就能成为最有效的。
课程改革已全面推进,这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和教师面对严峻的挑战。我们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首先应该实现角色的转换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作为教学要素之一的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起什么作用,是新课程改革中最关键的问题。探究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转化;在关注学科教学的同时关注学科间的联系及懂得科研;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的终生发展。这一变化反映了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教师应从思想观念、知识结构、工作方式等方面挑战自己,改变和完善自己。
传统的语文教学,习惯于教师讲课文,学生记笔记:习惯于老师一“演”到底,学生一“看”到终,而探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运用综合知识,主动地进行有意义的探索,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自我角色的转变,由过去的“演员”而改任现在的“导演”。那怎么才能做好一个“导演”的角色呢?
(一)做学生兴趣的激发者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情感或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人们对感兴趣的事物,便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它当成负担,而且会乐此不疲地去干,所以在语文探究性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是很关键的。
探究式学习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形成极大的冲击,促进着基础教育的发展。总之,教师在语文探究性学习中,要转变观点,摆正自己的位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语文探究性学习考虑到实处,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也只有这样,我们教师才能胜任“导演”这一角色,做一名好“导演”。
(二)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转变必然要求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发生转变,即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学会了或者说习惯了老师“讲”、学生“学”的机械方式,这样的方式禁锢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更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语文探究性学习的起始点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寻求答案。而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一过程最需要的便是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不能再像一般教学活动中那样,把所谓的标准答案给学生,而是本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精神,抓住契机,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如何去发现问题,比如说如何质疑,如何提问,如何分析等;以及发现了问题后,如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如何查找资料,如何利用已有资源,如何进行比较阅读,如何进行专题阅读,如何形成自己的观点等。总而言之,只有改变过去那种老师“讲”、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包办者,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作为引导者,若把个性化教育观作为支配教师教学行为的指南,教师就需要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引导者上,尊重差异性,尊重多样性,尊重创造性,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的关系。
(三)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
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组织者。教师应放弃“师道尊严”的架子,注重师生平等,共同合作。教师应明白,探究式学习不仅是学生在学,教师也在学。教师的作用不再局限于将一套组织严密的知识清楚地讲解或呈现出来,而更主要的在于激发学生的W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其学习过程进行引导。这种引导要求教师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并且运用自身掌握的知识、经验和智慧,给学生点拨和启发,将思考和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
传统语文教育向探究性学习的转变,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做一个合格的组织者、参与者。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是语文学习的主流,教师应尽量以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过程中。过去教师习惯于居高临下地教育学生,这样做的最大的危害是在无形中损害了学生的个性:语文探究性学习有机会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主学习过程的主体,在他们主动吸收自己最感兴趣或最需要的东西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鲜明的个性。因此,教师要鼓励并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同时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去,而不是居高临下地把东西直接告诉学生。
(四)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协作者
在探究式学习中,围绕课题研究,教师指导的内容包括计算机知识科研方法、各种专业知识、课题报告写作、数据处理等各方面,这使得教师无法单独对学生在知识、方法、技术各方面都能有效指导,因此教师必须与同事合作。同时,教师还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经常参加学生课题组的活动,了解学生的需求,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没有拘束地一起交谈和讨论,大胆地发表各自的意见。这样,教师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素质。
(五)教师是探究式学习的研究者
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主动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努力成为具有研究意识和科研能力的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用科学的手段和创新的教育教学策略、模式推动教育教学的变革。
作为研究者,个性化教育观给教师提出的挑战是多方面的,教师只有把自己定位在研究者上,才能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主动适应者,把握时代脉搏的主人。也就是说,教师不能再满足于做一个教书匠,而且要争做一个研究者,使自己不再是“匠才”,而是要成为“将才”甚至“帅才”。
“教师即研究者”这一提法,较早见于英国著名的课程学者斯腾豪斯。他把教师研究的重要性推到了醒目的位置。教师即研究者,反对的是外来的研究成果或观念对于教师的控制,它所提倡的是改变教师等待研究者提供新成果,或纯粹依赖习惯、经验的状况。它重视发展教师个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自我教育、个人的实践或职业能力。
二、教师工作方式的转变
新课程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靠综合型的教师,还要依靠教师集体智慧的发挥。因此,我们不仅要以“终身学习”的理念和态度加强自身的学习和完善,还要走出封闭的教室,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不同学科的教师密切联系,为学生的学习充分挖掘课程资源。要成为新n程的积极实施者和推动者,还要强化以下工作态度:
心中装有学生、热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表现,欣赏学生的想法,重视学生的问题,接纳学生的意见,宽容学生的错误,满足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课上、课外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教师要有博大的胸怀,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寓严于宽松,寓理解于关心,寓爱和尊重于热情鼓励之中,让学生体会到人格的尊严,从而鼓起学习的勇气,顺利走向光辉的彼岸。
全身心投入。要不断自塑师德形象,提高师德水平;要主动接受新知识,不断学习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主动创新,敢于实践,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
进行教学科研。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一个个性格各异、动态发展的学生,因而不可能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教学模式,必然充满着未知因素,充满着变化。随着课程综合性、弹性的加大,教师的自主空间也在加大,因此,我们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还要会“用书”“编书”,会为学生设计和开发灵活的探究性、体验性课程。
坚持终身学习。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质能否适应新的要求。原有的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说法,已不再符合新课程的需求。我们必须确立终身学习的态度和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把学校也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思考,不断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