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网络规划设计师论文

时间:2023-03-07 14:57:54

导语:在网络规划设计师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络规划设计师论文

第1篇

关键词:信息时代;建筑设计领域;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的信息时代,就是指在计算机的出现和普及后,信息的流通变得越来越快速而便利,不断膨胀的社会信息量和不断提高的信息传输速度,对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计算机和互联网将个人与新闻信息、商业信息、娱乐信息等紧密相联,使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等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改变,信息时代对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状态都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当然建筑领域这个关乎着人们居住环境质量的领域也毫不例外地受到信息时代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而能否对这些变化有充分透彻的了解就成为当代建筑设计师能否的关键。

信息发展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当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后,城市的产业结构就会发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需求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对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是信息时代人们最鲜明的特点之一。相比起旧式且功能单一的建筑,人们更倾向于具有雅观的外形设计,自动化的照明、温控、报警系统以及散热效果好、安全监控健全、防火设备完善等优点的新式建筑,因为这样的新式建筑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今人们对居住环境的需求。除了对人们对建筑思想观念的改变外,在建筑设计工作中,信息时代带来的影响也非常明显。例如过往使用的图板建筑设计作图方式,现在变成了全程使用计算机作图,由于通过计算机除了可以进行一般的画图外,还可以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再到效果图的制作以及设计结构的计算等关键环节一手包办,使用计算机制作出建筑模型,不仅可以省掉实体建筑模型的制作材料,还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时间。另外,在以往只有政府部门、施工部门和建筑设计师才能接触得到城市建筑规划和设计方案,现在一般百姓也能通过互联网了解得到,并可以对建筑的规划设计进行监督、提议。

信息时代人们对建筑的观念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目前,经过信息时代的不断加深,计算机和互联网逐渐从一种获取信息的方式转变成一个人们心灵的居住方式,这种观念的转变带给传统建筑文化巨大的冲击。随着网络占据人们生活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对现实的居所和虚拟的居所之间的限界越来越不模糊,尽管这两中“居住方式”对人们的满足方面并不完全相同。互联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已经是一个比较美好的存在,长期受网络所影响,在现实中对事物的要求也会随之提高。由于网络世界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以及其拥有随时性、广泛性、跨越时空界限等传播特点,人们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到全世界每个角落的优秀建筑和创造性的建筑设计作品,人们在对现实的建筑设计进行评价时,往往会将现实建筑设计与从网络中看到的其他优秀建筑设计进行对比,而不是只与比较小的区域范围之内的建筑物进行比较。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观念在不断转变,对建筑设计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建筑设计师在信息时代建筑设计中的角色变化

信息时代对建筑设计领域的直接影响并不是只有设计方式上,而是多层面、多角度地影响着建筑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师的建筑设计观念、设计手段、建筑设计的侧重点等。以上多方便的变化使建筑设计师在现时建筑设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应发挥的作用也在逐渐转变。其中,尤其是VirtualReality(简称VR技术)的出现,VR技术一种计算机的设计辅助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的相关程序设定,利用多种传感仪器,让建筑设计师穿上和戴上在一个模拟的环境里对设计好的建筑模型进行全面的观察,使建筑设计师能够根据充满真实感的观察结果对建筑设计方案进行调节和改进,以达到有效地将建筑设计变得更加合理、可靠的目的。这种先进的虚拟技术在给予了建筑设计师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对建筑设计师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不小的动摇,以往建筑设计全程都必须由建筑设计师负责的方式发生了改变。

设计手段的变化

通过VR技术,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时不在停留在纸面或者三维模型上,而是可以亲身感受自己所设计的建筑,建筑的实用性和合理性一目了然,可以随心所欲对建筑设计进行改进和补充,让建筑师们可以充分将自己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水平发挥出来,并能够将周围环境模拟成现实中的环境,直观地判断出设计的建筑是否美观以及与环境是否融洽,使建筑设计在物理层面上不断提高。显然,信息时代的建筑设计手段变得更加方便和人性化。

设计检验手段的变化

除了VR技术带给建筑设计手段巨大的变化外,数据风洞技术也对建筑设计检验手段产生不小的影响。风洞是指一种可以由人工制造并可以进行控制的气流,模拟出物体经过时周围的气体流动,可以有效、准确地测量出气流对物体的产生作用力的实验设备。而数据风洞技术能够有效地对建筑周围的环境进行分析、检测,它的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根据流体学的相关理论,模拟出建筑设计的模型和低俗风洞,分别对模拟建筑模型内的气体流动变化、烟雾散去速度以及热传递效果等气体环境特性进行检测。数据风动技术的检测结果对建筑设计师认识自己所设计的建筑环境质量有很大帮助,从而使建筑设计师能够有针对性地改进建筑设计的室内气体环境,令建筑的室内环境变得更加舒适、宜人。

(三)建筑设计师与业主的交互手段的变化

VR技术不仅有利于建筑设计师与建筑设计之间的交互性,同时也加强建筑设计师与业主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建筑设计师可以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向业主展示其建筑设计,在展示的过程中,建筑设计师还可以向业主传达自己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讲解建筑每一部分的用途和特点,让业主不但可以提前亲身感受建筑设计,还能通过建筑设计师的解说,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建筑设计的魅力所在,业主如果发现建筑设计中有部分问题或者不满的地方,可以随时向建筑设计师提出意见,建筑设计师通过考虑如果意见合理的话就可以对建筑设计作出适度的调节,这种交互方式可以有效地使建筑设计师和业主之间都得到满足。

VR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建筑设计手段、设计检验手段以及设计师与业主之间的交流手段的跃进,建筑设计师的设计水平和理念以及业主的意见都能从中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使建筑设计的质量能够有更大的提高。但是VR技术始终具有虚拟性和局限性,如果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它的话,有可能会导致设计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的问题,而且会局限了设计师的创造性思维,过多的重视物理性的问题,而忽视了在建筑的美以及其他精神层面上的追求。相比起物理层面上的享受,在这个信息时代中,人们精神层面上的追求丝毫不比物理层面上的低。因此,将一般的设计技术和VR技术适度的交替运用,才能同时把建筑师的设计能力、修养、悟性等充分发挥出来,使建筑设计在物理层面和精神层面上都能上升到更高的等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信息时代的影响下,建筑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建筑设计师要想设计出令人满意的优质建筑,就要充分了解现代人们对建筑的需要,适当地使用新型的设计技术,在同时兼顾建筑的物理与精神层面的基础上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张利.建筑师视野里的计算机—从三个层次论计算机与建筑师的关系[D].清华大学工学博士论文,清华大学建筑学院,2003.

[2]矶崎新.反建筑史[J].香港日瀚国际文化有限公司,2002.

第2篇

关键词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GIS;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7007703

0 引言

2008年新《城乡规划法》颁布之后,控规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随着控规覆盖范围的大幅增长,控规在保障建设开发程序合法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控规制度的变迁与外部环境变化对传统控规体系也形成了巨大冲击,控规面临着城市快速发展与静态蓝图之间的矛盾,以及控规编制与管理技术的自身科学性等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规划人员迫切需要反思控规管理过程,通过有效途径来提高控规编制科学性、动态管理水平、控规编制及应用效率。本文以广东江门为例,在江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以及规划地理信息数据库基础上,利用OA、GIS和CAD技术来设计和开发控规综合管理系统,通过实现控规基础资料搜集、规划编制、规划审批、成果入库及控规应用的“全过程”管理,探索解决控规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 系统设计

1.1 设计思路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江门控规的编制和审批实际工作中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设计方案和成果缺乏统一标准,对控规成果的审核缺乏技术手段;审核难度大,控规调整频繁;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工作量增大,控规成果的管理和应用信息化水平低。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以下系统设计思路:

(1)遵循“系统建设,标准先行”的原则。按照江门城乡规划管理的实际情况,通过制定一套统一、明确的数据标准,来保障控规成果的一致性和规范性,标准包括有控规编制技术标准、控规审查技术标准以及控规建库规程等。

(2)综合集成信息化手段(OA、GIS和CAD技术)对控规管理的“全过程”进行信息化提升。一方面提高规划编制及更新调整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制定规范标准,对规划成果进行自动监理审核,来提高规划审批工作效率。

(3)权威数据库建设是核心。在共享已有信息数据库(采用江门统一的平面及高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江门市的控规规划成果数据库,根据控规要素分层存储并使数据库有良好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4)顶层制度建设是系统高效应用的保障。制定并执行一套明确的“业务管理流程”,保障控规编制、审查程序的规范性,维护权威的规划基础资料数据。

1.2 技术路线

控规综合管理系统既要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及丰富的二次开发程序,能够满足规划编制绘图的需要,又要能够将空间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OA系统进行办案、查询、分析、建模,并以空间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结果。单一采用GIS软件或CAD的平台均无法满足系统建设要求,本文采用Visual C++,通过Oraclc数据库、CAD、Arcgis的集成实现优势互补,研发对规划信息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以及设计方案成果数据的综合应用系统。

1.3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逻辑上分为6个层次,如图2所示。

(1)环境支撑层。主要由网络、计算机设备、操作系统等组成,是用来支撑信息系统运行的软硬件环境,构成系统应用的底层基础。

(2)制度标准层。属于系统平台标准的顶层设计,包括控规编制技术标准、控规数据库建库标准、控规成果信息监理及检测标准以及控规管理操作程序等。

(3)数据服务层。包括规划基础资料库、规划成果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等,构成系统的数据共享应用的核心。

(4)开发组件层。包括平台中间件或功能接口,是实现系统功能开发的支撑。

(5)功能展现层。包括项目管理、辅助设计、辅助审批、数据应用以及控规应用等分类功能展现。

(6)用户应用层。提供全过程用户(包括规划局、设计院、信息中心等)的系统应用。

1.4 系统功能设计

系统功能结构按照逻辑可划分为5个模块:控规项目管理模块、控规辅助设计模块、控规数据监理及指标计算模块、控规数据入库及GIS模块以及控规规划应用模块,各模块的主要功能如图2所示。

(1)控规项目管理模块。主要功能是将控规编制成果同控规编制要求、办公系统的案件连接,方便审批自动检测以及入库后的图文自动关联。系统设计上采用案件编号作为唯一关键字实现关联。该模块包括基础资料录入、案件关联等功能。

(2)控规辅助设计模块。主要功能是提供自动化程序辅助控规编制设计,提高编制效率。该模块包括道路设计、地块绘制、用地分割、管线及设施设计、属性标注、图则生产、专题图制作等功能。

(3)控规数据监理及指标计算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编制要求及技术标准对编制成果本身是否符合规范报批要求以及成果反映的指标及规划意图是否符合编制要求进行检测,既规范编制工作,又提高审查深度及效率。

(4)控规数据入库及GIS模块。主要功能是实现控规数据检测、整理及入库、借助ARCSDE实现空间GIS数据的互操作。

(5)控规规划应用模块。主要功能是根据模版系统填写规划条件以及规划数据共享应用。

1.5 系统数据管理

(1)控规设计方案的属性扩展。传统的控规编制中,由于控规编制没有统一的行业数据规范,因而规划师仅仅把Autocad当作绘图工具将规划内容用图纸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带来了数据规范和数据质量存在问题以及控规建库后期工作量偏大等问题。GIS系统作为海量数据管理和空间信息分析的有力工具,能够较好解决控规建库及科学分析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控规编制生产、管理、应用的数据进行梳理,按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进行有序组织,重点强化属性数据组织的研究。

在深入研究江门控规成果编制及应用的要求基础上,制定出控规的属性字段设计规范以及编制制图规范。利用AutoCAD空间图形实体的扩展实体数据(Extended Data),将分组段定义的控规控制、引导指标作为属性数据,通过程序开发写入扩展图元,创建出控规专用图形实体,使之具备指标计算、监理差错以及GIS实体数据的基本特征。

(2)GIS在控规管理中的应用。借助ARCGIS提供的位置查询、属性查询、叠置分析、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等GIS技术手段对控规编制的基础资料、编制成果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在兼顾规划设计习惯和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了规划成果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3)控规数据的动态更新与共享。在城市发展中,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控规的反思、检讨、修正和调整工作频繁。实现 AutoCAD 与 GIS 空间数据的双向互通与互操作,在兼顾两种平台、数据表现一致的情况下,做到数据格式之间的无损转换,减少数据更新入库的工作量,提高控规数据更新效率。

2 系统应用

2.1 控规全程动态管理

通过 CAD、GIS、Oracle数据库和工作流技术的集成,实现了空间数据库的联动,为参与控规项目的规划管理者、设计师、信息管理者等不同角色,提供包括控规基础资料收集、编制、审批、入库、应用的“全过程”管理,如图4所示。

2.2 自定义规则监理查错

系统通过将技术标准和管理规定向自定义规则检测模板移植,实现了控规成果的数据监理和查错,使得规划设计师和管理者有据可依,从而提高了控规审查的客观性及高效性。自定义规则检测模板如图6所示。

2.3 实现同现有信息系统有机结合

(1)通过实现控规管理系统的整合,将江门现有的修详规电子报批、建筑单体电子报批等业务无缝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管理体系。控规与修详规、建筑单体业务整合流程如图6所示。

(2)控规管理系统的实施,最终目标是将控规方案数据物尽其用。由于控规数据标准完全兼容现有的图文办公系统中的GIS数据标准,控规数据入到GIS库后,可以通过定制现有的图文办公系统来实现方案数据的浏览、分析、符号化显示等应用,因而可以借助控规综合管理系统进一步整合规划办公自动化系统、电子报批系统、规划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的应用,形成以控规业务为核心的规划综合管理平台,其平台结构如图7所示。

3 结语

自该系统投入使用以来,江门市城乡规划局已借助该系统组织完成多项控规的编制、审查及数据入库,并取得较好的效果。该系统的应用规范了控规的数据标准,维护了基础资料数据的权威性,简化了规划编制审批管理过程,缩短了审批时间,提高了规划工作效率。从长远来看,该系统能够为城市规划管理提供更科学、高效的技术支撑平台,对建设智慧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 转型发展与城乡规划[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2.

[2] 朱一中,丁焕峰.关于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问题与改革的再思考——基于一个规划选址案例的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第3篇

这种几何形状路面砖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人类足迹的形状。将人脚踏在沙地上留下的痕迹。通过线性参数和多边形参数进行处理,得到这种“足迹”形状路面砖的抽象图(图1、2、3、4)。种块型设计基于对普通几何形状的研究。历史上,有许多路面铺设的面层材料都具有文化的象征。在古罗马,重要道路都是用石块铺设建造,以此作为被帝国所征服土地的象征;此外,与几何形状相关的阿拉伯文明灵感则是源自数学规则。“足迹”路面砖参考了所有这些古老路面材料的传统。此外,对Escher*几何图形画的综合研究,也是开发这种形状路面砖的灵感源泉。基于对称、旋转和排比规则,采用手工绘图与CAD技术相结合方式,设计成为具有多种组合的简单图形。结果得到一种可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在振动成型机上生产的双层布料混凝土路面砖———10cm厚、38cm长、10cm宽。它是包括了四个等角边和两个等长边,构成一种不规则形状,可实现连锁铺设效果和不同铺设组合。块型的边与边之间不同的夹角和砖侧面的凸状肋,意味着铺设时能实现砖与砖之间的连锁效应,路面具有卓越的力学特性,能够承受车辆交通荷载,防止在车辆加速和刹车的应力作用下路面砖出现横向漂移。在“足迹”构想成为设计大赛的获胜提案后,从2004年开始块型的研发。为将这项设计引入市场,在过去几年里,设计师集中于改善最初的构想方案、并改进技术。在2010年完成块型的研究设计后,提交路面砖几何图形在欧洲专利局进行注册。

2应用铺设时的组合与图案

小尺寸路面砖路面系统获推广应用,并不仅仅是其个体形状和表面具有彩色效果。在路面使用过程中,路面砖之间相互结合方式、能与其它路面面层材料组合使用,并可通过简单设计使路面变成图案鲜明的路面系统,也起着重要作用。“足迹”路面砖在铺设应用时具有多种图案组合和连锁方式供选择。块型和铺设图案设计的一个重要特性是:能够在路面砖之间“开孔”、填充土壤或砂石,植草和供渗透雨水之用,并且可铺出不同的图案。100%满铺路面砖的路面(图5)显示出路面完全被“足迹”连锁路面砖覆盖;70%铺设面积的路面(图6),可有不同的组合,开孔内填土壤、植草,路面砖可按不同的百分比进行组合。实际上,铺设“足迹”路面砖路面,允许设计成具有渐变图案的路面,路面的“开孔”率可从0%到40%变化(图7)。这就为在城市硬化路面和自然地表之间创造了一种“柔和”边界过渡的杰出解决方案。另一种铺设组合是矩形区域的图案(图8)。今后存在开发出更多铺设图案组合的可能性。用“足迹”路面砖进行图案组合是一种“开放型”系统,无疑景观设计师在用于他们承担的项目中,可以作为一种具有美学和力学双重优势的路面设计的创作资源。未来几年,专业人员将继续探索开发新的组合方式。

3“足迹”路面砖路面的力学特性

除了美观外,用“足迹”路面砖铺设的路面,在有车辆交通量和行人通过的情况下也表现非常好。“足迹”具有多个斜角、特殊的几何形状,使砖之间实现完全连锁,意味着当单块路面砖受外力时,路面结构具有均衡地将应力传递至连锁路面整个“网络”的功能。当路面砖受到竖向垂直重力作用时,砖自身截面厚度(10cm)(图10)和在垫砂层砂的共同作用,可保证路面在弯曲应力下不会损坏;同时,当一块或多块路面砖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水平力时,路面砖之间接触面可以传递、分散这类荷载。因此,路面上的所有“足迹”路面砖,都具备一个力学性能优良的“工作区”。为改善相邻路面砖之间的结构“连接”性能,“足迹”路面砖边缘需做“倒角”处理,并在缝隙中填充缝隙砂。当地表面施加重力时,缝隙砂的存在产生一定程度向外传递竖向变形和应力的作用,进而产生水平力(见图9所示)。当采用“足迹”路面砖不完全覆盖路面表面的铺设方案时(编辑注:指前文中介绍的非100%铺设),砖之间填充材料也能起到传递受力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向路面“开孔”处填充砂子的过程,应利用水对砂子充分压实,这项工作应由专业人员操作。

4“足迹”路面砖表面纹理的类型

在块型设计开发过程中,尝试了几种砖表面纹理(图11A、11B)。作为该项研究的结果,最终选择平整表面作为较好的表面。因为,我们注意到保持“足迹”路面砖之间缝隙的轮廓分明很重要,砖表面简明,意味着在任何路面都具有极好的适应性(图12)。此外,当路面砖采用不规则表面时,表面更容易积存污染物、砂子和油污,平整表面更容易维护。我们也考虑了“足迹”路面砖表面色彩问题,试图找到最适应自然和城市空间的路面砖颜色。目前,市场上有五种颜色(灰色、米白色、黑色、棕色和黄土色)的“足迹”路面砖可供选择,涵盖几乎所有可能的用途(图13)。

5工程应用和推广活动

“足迹”路面砖的发明者和西班牙Escofet公司(公司网址)共同拥有这种路面的专利生产许可证。该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一家具有悠久历史的公司,一直与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密切合作,已经收到对“足迹”路面设计的良好反馈意见。“足迹”路面砖生产容易、使用时力学性能好、路面铺设图案多,意味着工程技术人员可在很多场合选择使用这种产品。此外,人类足迹的普遍性可以成为多元文化国家的象征,它具有诗意和灵感的外形,可以使连锁混凝土路面砖承接更多文化元素、提升产品价值。2011年以来,为了把“足迹”路面砖产品及路面系统推向全世界,发明者与Escofet公司共同开展一项专门营销活动,包括制作专门网站(footprint.cat)、印制宣传册、撰写技术论文和赠送装有微缩木质“足迹”路面砖模型的盒子(比例1:5)(见图15),以及成立营销队伍,充分宣传“HUELLA的效益和主要特征。依照Escofet公司的销售规划,拟在世界各地寻求合作伙伴,通过“专利生产许可证”方式,合作伙伴可以在当地生产和推广使用“足迹”路面砖。最终达到通过消除运输费用和财务费用,来降低“足迹”路面砖的使用成本。

6内涵概念研究

第4篇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elaborated GeoDesign as a nascent concept, a set of techniques and enabling technologies for planning built and natural environments in an integrated process. The paper then proceeded to further discuss GeoDesign as a procedure-oriented framework. Furthermore, cases studies shows GeoDesign as a design and planning method which tightly couples the creation of design proposals with impact simulations informed by geographic contexts for urban smart growth.

Key word : Geodesign; Procedure-Oriented Design; case study

中图分类号:G623.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导言:

“我们被推动到一个时代,没有规划,没有控制,刹车失灵!”

——比尔·乔伊Sun Microsystm 公司

1.定义

地理设计是一整套的技术手段,它使得规划建设技术以及自然环境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进行,这包括方案项目的概念性设计、基地分析和概念性设计、前期分析、设计导则,利益相关者参与协作、地理设计创造,模拟及评价(包括其他阶段)过程。因此,地理设计是一整套设计和规划方法论,它紧密联系并耦合设计创造性方案与地理背景的影响模型。

2.设计,是名词,也是动词

设计的本质,必然是一门艺术的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哈佛大学景观设计系教授Carl Steinitz 指出,设计作为动词的过程,就是实现设计作为名词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这已经被GIS从业者在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所不断实践。设计是在一系列的条件限定框架下的艺术创造。其限制在于功能上,世界观上,偏好及其它因素的原因的限制上,限制也源自场地。GeoDesign使得这一过程更加容易,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工作流的一部分,建立一种面向未来的协同设计框架。设计时间、周期被缩短,地理设计使得分析策略能在设计阶段更早的阶段介入并发挥作用,设计考虑场地,设计结合自然,这本身就是麦克哈格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研究和发展地理设计的努力方向。地理设计采取了跨学科的视角,合成的方案以解决优化地区、全球有关区位、方位以及项目特色的关键问题。融合已有知识与高级分析策略,管理工具,以改变我们星球的未来,一个人类扰动下的自然生态环境。历经时间的改变过程,通过实时传感器的输入,顾客化的界面,考虑这些面对对象的地理设计过程,地理设计另外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设计个体的交流及集体设计。

3.面向过程的设计框架

卡尔斯坦尼兹,哈佛大学的一位城市规划师,开创了众多关于地理设计的早期观点,应用这一GIS分析框架。他的景观改变模型,使得多解规划成为可能。地理设计使我们能设计并评估各种未来预景,帮助我们理解最有教育意义的,最全面信息的,最优化规划预景,使得人与自然更和谐的共存。建立这些间隔化的体验,地理设计形成并拓展了地球空间技术在规划设计流的角色,跨越项目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表1)。

表1GIS分析研究框架

地理设计包括三种活动空间:工作环境(在那里展开工作),设计工具(规划师做工作的工作),支持工作流(设计师如何工作)。而三者的不协调将阻碍设计过程的顺利进行。

工作环境——包括场地、桌面系统、企业服务器与数据库,使用文献管理系统,合作的环境,与公司机构内外的交互。

设计工具——地理设计使用大量的工具辅助设计。无论设计者是在2D或3D环境中工作。

支持工作流——大多数的地理设计流,至少在一个细节水平,是具体的。

三种工具流于地理设计有关。一个是关于土地利用,一个是有关设计,建设及建造基础设计,一个是有关2D的CAD的使用。关键的软件需求包括地理设计中丰富的3D可视化体验,存储索引所有项目数据。建模经历时间,现实传感器的投入,顾客化的界面,参与及所有工作流。考虑到这些面对过程的地理设计本质。另外一个关键成分包括个人交流和集体设计。这些模型成本项目设计、建造,管理及监理的手段。因为数字设计软件,以及丰富的3D模型是地理设计的中心。

4.从理论到实践

4.1 珠海城西城市设计

方案一

方案二

珠海城市西城市设计的核心区方案,两方案主要从交通方面和产业布局综合考虑城市形态发展。基于空间句法的拓扑分析,对两个方案的路网的可达性和联通性进行综合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方案一中,道路对城市基础设施的可达性均好,有利城市未来空间拓展和产业布局。方案二,一些区域的道路可达性较差,但对当地生态可以过程适当保护。因此,综合考虑使用方案一作为城市设计最终方案。

4.2 江嘉兴湿地公园核心栖息地选址研究

嘉兴湿地基于生态敏感性的保护区核心区选址

浙江嘉兴湿地概念性规划需要划定30平方公里左右的湿地核心区,我们通过场地实地踏勘和调研,并结合相关的研究资料和一些研究信息,对场地已进行一系列的生态分析,并最终叠加出生态敏感性分析,指导方案的最终规划实施。

科学划定出核心区的范围。中部为较大的保护区边界。北部两块为次大保护边界。南部一块与河荡联系。考虑到北部的区位条件和生态环境,应作为一期湿地修复的重要核心区块。而中部、南部斑块,考虑与人口迁徙等因素,为二三期建设的区块,并结合旅游开发等项目,重点打造滨水活动区。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各区块间,用绿道系统链接,保证斑块的网络连通性和过程的联系性,实现区域生态格局的安全。这些绿道系统整合自行车等非机动车交通廊道,并与现状林网联系起来,保证生物(哺乳类如刺猬、鸟类如白鹭)空间迁徙的安全和联系性。在斑块内部设置动态监测系统,斑块构建环状非机动车交通体系。

第5篇

关键词:城市中轴线;空间序列;交通组织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A

1 何为城市中轴线

城市规划学中,“城市中轴线”是由系列建筑或街道显示的一条轴线,其在城市整体平面布局中居于控制性的地位。从存在形式划分,城市中轴线包括实体中轴线和空间中轴线。前者在中轴线上布置建筑物,给人以强烈的空间形象,后者把中轴空出来,淡化处理。在现实中,两者往往组合出现。

2 国内外城市中轴线空间形态分析

2.1巴黎城市中轴线

巴黎的中轴线在轴线的重要节点布置大型广场,在轴线头尾布置标志性建筑物,使城市空间开阖有序。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副轴线通向市内许多广场和建筑群,形成了许多对景和借景。

在交通组织上,在主要节点设置地铁车站,从凯旋门到德方斯段采取了人车完全分离的立体式交通组织方式。在空间序列上,长达8km的巴黎城市轴线划分为若干区段。从卢浮宫到星形广场,城市轴线始终采用广场和街道对称布局的模式,进入德方斯后,建筑及景观都采用灵活布局的方式。

2.2深圳中心区中轴线

轴线北段是行政、文化中心和市民广场,南部主体是绿化公园,两侧为商业建筑,其中中央绿化带为复合型的城市生态绿地,地面是城市公共绿化空间,地下是结合地铁交通枢纽的地下综合商业区。

立体空间序列上,以市民中心、山脉高空瞭望台为中心,两条高层建筑建筑限高100米,均衡对称布置,形成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周围山脉轮廓线的延伸。公共空间的绿化设计上,中央区域是中心,其布局形式采用九宫格的城规思想,现代化的设计渗透了中国传统文化。交通上实行“竖向分层”,地面层为机动车活动层,公共人流在二、三层及地下层活动。核心区内各街坊之间设置统一标高的过街联系廊,在区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架空步行系统。

2.3广州市新城市轴线

广州新城市中轴线北起燕岭公园、向南经火车东站、中信广场、珠江新城、越过赤岗塔继续向南延伸,总长约13公里。在平面空间序列上,由北至南分别为完全实体空间环绕实体、实体围合空间和完全自然开敞空间。(图1)这种不同空间序列的交替变化构成了广州城市中轴线的丰富空间感受。

在立体空间序列上,设置两处空间制高点和三个高度区段。两处空间制高点分别是南端的观光塔和中部的超高层双塔建筑(高度约为300m)。在2个空间制高点之间,划分3个高度区段,从北到南依次为170~200m、100~150m和50~80m,形成逐渐向珠江开敞的斜面。在交通组织上,通过建设地下三层APM线,为轴线个节点提供便捷的联系和换乘,同时通过四个内循环加三条过境隧道组织内外交通,达到“最小限度地依赖机动车”,人行交通方面,南部通过地下+地面+二层步行连廊、外部连廊+室内连廊+天桥的方式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

2.4案例总结

1城市中轴线空间应讲究轴线的空间韵律的构建。这要求轴线空间设计中讲究空间区段的划分,适时引入空间标志节点,并在建筑高度控制上十分注重推敲轴线的立体空间效果。

2城市中轴线空间应注重交通系统的组织。在以机动交通为主的背景下,城市中轴线更倾向于人车分离的立体交通模式,同时引入大运量公共交通,以实现交通的顺畅运行。

3景观体系的构筑上充分体现基地的特征。应从现状提炼出特征鲜明的景观要素,形成特征鲜明,并与整体协调的景观风格。

3 惠州城市中轴线设计实践

3.1现状条件

规划区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江北南区,江北南区位于惠城区的几何中心位置,为城市新区。东江从东、南、西三个方向环绕而过。规划范围的用地面积共计88.2公顷。

3.2 目标定位

规划地块作为江北地区的重要拓展地带,对于完善、整合惠州城市公共服务中心职能,提升城市形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此将基地定位为CBD轴线、城市客厅、市民乐园、金融中心,功能为商务行政、商业娱乐、文化休闲。

3.3 总体空间设计

3.3.1 总体设计

惠州因东江而兴、因西湖而名,城市CBD中轴线南端毗邻东江,是一条滨水轴线。本次设计将“水”作为设计主体元素,以“水影碧带”作为CBD中轴线形象主题,以水为景观主元素构建轴线景观,空间上构造“一水连四区”,形成“赏水、嬉水、拥水、亲水”四大景观区域(A、B、C、D四个分区),并采用对称手法,强化中轴的领域感。(图2)

“赏水”区是城市的门户地带,通过特色景观喷泉、水带景观、纪念性雕塑等塑造令人印象深刻的视觉感受,形成特色鲜明的门户形象。在空间序列上通过空间环绕实体,突出门户的景观雕塑。

“嬉水”区以大面积绿化、结合美术馆及规划展览馆,在空间序列上通过实体环绕空间,限定出宜人的小尺度水环境,创造出怡人的嬉水环境,营造市民活动的欢乐空间。

“拥水”区以北湖公园为主体,形成城市空间内部的大中型亲水湖面,塑造中轴线重要的“水”节点景观区域。在空间序列上通过完全空间,为市民休闲游憩及商业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元素。

“亲水”区为江北南区,方案设置通往江边的连续性步行区域,设置亲水活动平台,通过大型商业综合体及主题喷泉营造丰富的水元素景观,形成亲水性较强的滨江公共空间。(图3)

3.3.2 交通规划

规划在现状道路及现有规划控制路网的基础上进行适度调整,通过协调轴线地区内外交通关系、建构内部慢通网络、配套公共交通设施,形成系统合理、舒适宜人、方便快捷的片区交通网络。

步行系统方面,建构沿轴线走向为主方向的步行系统,并与周边公共空间、道路充分协调与衔接,形成灵动宜人的“丰”字型步行系统结构。沿主要步行线路布局景观节点,形成步行的导向标识空间,在跨街通道设置符合安全通行要求的交通设施。在重大节假日,南部滨水节点空间可考虑对道路交通进行管制,形成连续性的滨水步行空间。

3.4 节点设计——江北南区

3.4.1 空间布局

中部片区为四座高层塔楼组成的金融中心,靠近二路的两座塔楼高度为260米,构成了CBD中轴线南部节点空间,对称布局强化了整条中轴线的方向感。西部片区为商业商务综合体,形成惠州市的滨水主题商业地标,功能主要由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主题游乐嘉年华、高端专营店、酒店式公寓、高端酒店组成、SOHO办公区、商务会议中心等组成。东部片区为主体的滨水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方案在滨水地带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线,并强化住区内部开放空间与滨水空间的联系。

3.4.2 高度控制

为营造优美的滨水中心区天际线,建筑整体控制为中间高两侧低的轮廓形态,构建层次丰富、气势磅礴的城市中心形象。建筑高度控制分为100以上、80至100米、以及小于100米三个等级。轴线两侧规划两栋260米高的超高层地标建筑。滨江地带建筑物高度控制呈现阶梯形态,确保滨水公共空间保持宜人尺度,在滨水界面形成层次丰富的建筑景观,并为地标建筑预留观赏空间。

3.4.3 交通规划

进一步优化原有规划路网,并协调环境与交通关系,规划东江路采取隧道方式,减少穿越性车流对滨水景观空间的影响,进而营造宜人的滨水公共中心环境。连通商业地块及广场地下停车库的空间,加强公共功能内部的交通联系。因城市中心区车行交通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因此地下车库的连通以及地下车行通道的设立,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面道路的机动车交通压力。商业较为集中的区域,规划建议地块出入口应多于2个方向。

参考文献

1.胡峰 城市中轴线及其规划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同济大学,2006

2.福田中心区规划 网络资料

3.林树森 广州城市新中轴线:[J].城市规划。2012.03

4.唐子来,张辉,王世福.广州市新城市轴线:规划概念和设计准则.城市规划学刊[J].2000(3):1-7.

第6篇

【关键词】 数字图书馆;网络存储;NAS;SAN

1 引言

数字图书馆就是利用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各种图文并茂文献的图书馆,实际上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它把文本、图像、图形、语言等信息资源用数字技术存储,以便网络查询和传播。随着电子资源的日益丰富和不断扩充,上网用户也在不断增加。如何面对大数据量且呈几何级增长的数据存储压力,同时能高效的检索和管理已成为目前数字图书馆建设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建设一个稳定高效的网络存储系统是对数字图书馆的必然要求,以存储为中心也将成为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

2 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及其存储现状

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类型有很多。例如:中西文全文库、中西文文摘库、电子图书、联合目录、引文数据库、事实数据库、学位论文库等。目前国内还有很多商品化的电子资源产品。例如: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VIP中国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超星电子图书、书生之家电子图书、方正APABI电子图书等。另外,加上国外专题数据库镜像站点数据,各个图书馆的自建数据库以及多媒体数据库等等所需存储设备的容量非常大,并且各个数据库的数据还在不断的增加。

在传统的图书馆存储系统中,这些海量数据往往分别存储在几台带有SCSI接口的磁盘阵列上。通过局域网连接到客户端以供上网的读者检索。其拓扑图如图1所示。

这种存储方式叫做直接附加存储(Direct Attached Storage,DAS)。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直接连接服务器。I/O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每台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在分配困难。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并且在用户数量增加或者服务器在提供服务时,其相应速度就会变慢出现瓶颈。这种存储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图书馆的发展。

3 主流网络存储技术

目前网络存储技术最为成熟和应用最广的有以下两种:即网络附加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

在NAS结构中,存储系统不再通过I/O总线附属于某个特定的服务器或客户机,而是直接通过网络接口与网络相连,由用户通过网络来访问。拓扑图如图2所示。

NAS实际上是一个带有瘦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不过把显示器、键盘和鼠标等设备省去。NAS用于存储服务可以大大降低存储设备的成本。另外,NAS中的存储信息都是采用RAID方式进行管理的,从而有效地保护了数据。

在访问资源方面也非常方便,用户访问NAS和访问一台普通计算机的硬盘资源一样简单,甚至可以设置NAS为一台FTP服务器,这样其他用户就可以通过FTP访问NAS中的资源了。

在管理方面也可以通过网页浏览的方式进行管理。NAS的优点有很多,如安装使用方便、性价比高、易于升级维护、安全性好。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其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如占用局域网带宽、传输能力有限,直接影响前台应用系统响应速度,并且在扩展性方面受到一定限制。

SAN是通过专用高速网将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设备和服务器连接起来的专用存储系统,未来的信息存储将以SAN存储方式为主。SAN的文件系统是基于LUN(Logical Unit Number,逻辑单元)的,由SAN存储交换机组成一个存储网络。其拓扑图如图3所示。

SAN主要包含FC SAN 和IP SAN两种。FC SAN的网络介质为光纤通道(Fibre Channel),而IP SAN使用标准的以太网。

光纤通道是一种存储区域网络技术,它实现了主机互联,企业间共享存储系统的需求。可以为存储网络用户提供高速、可靠性以及稳定安全性的传输。光线通道是一种高性能高成本的传输。FC-SAN存储技术是一种高性能的存储方案,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如必须使用专用的光纤通道产品,价格比较昂贵,对于中小型单位搭建FC SAN往往存在资金不足现象,而且光纤通道传输距离有限,无法搭建更加灵活的远程存储系统。

IP SAN是在传统IP以太网上架构一个SAN存储网络把服务器和存储设备连接起来的存储技术,它把SCSI协议完全封装在IP协议之中。简单地说,就是把FC SAN中光纤通道解决的问题通过更为成熟的以太网来实现。它利用廉价、货源丰富的以太网交换机和线缆来实现低成本、低风险基于IP的SAN存储。可以说基于iSCSI技术的IP SAN是一种更经济的存储解决方案。

4 基于IP SAN的网络存储系统设计方案

IP SAN存储解决方案有着广泛的行业适用性。IP SAN技术有其独特的优点:节约大量成本、加快实施速度、优化可靠性以及增强扩展能力等。采用iSCSI技术组成的IP SAN可以提供和传统FC SAN相媲美的存储解决方案,而且普通服务器或者PC只需要具备网卡,即可共享和使用大容量的存储空间。

与传统的分散式之恋存储方式不同,它采用集中的存储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存储空间的利用率,方便了用户的维护和管理。所以通过分析主流存储技术各自的不足与可取之处,我们采用IP SAN技术来构建数字图书馆网络存储系统。其拓扑图如图4所示。

为了保证查询业务24小时不间断,所以我们在设计网络存储系统时要充分考虑到链路的冗余。因此,以两台交换机为核心构建IP SAN网络存储系统,两台交换机一用一备,其他服务器如数据库服务器、图书馆管理系统服务器等也均为一用一备。其中,主交换机或服务器宕机时备用交换机或服务器马上进行接管,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单点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各种异构平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系统通过线缆分别汇集到两台交换机上,直接和磁盘阵列交换数据。为了防止有可能发生的数据灾难,我们要对数据进行备份,磁盘阵列上的备份数据放入磁带库中。

5 结束语

数字图书馆的网络存储系统建设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海量的数据资源,既要保证数据完整安全的存储,又要确保访问的高效。基于IP SAN技术构建的网络存储系统可以对数字图书馆的大量数据进行有效的存储和管理,实现了系统的双机自动切换以及数据的集中存储高效访问。同时,IP SAN存储可以提供全面的数据保护和恢复功能。另外,在复制与备份过程中对应用不会产生任何影响。相关的应用情况表明,IP SAN存储系统可以达到数字图书馆高效集中存储数据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黄传河.网络规划设计师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21.

[2] 徐革,李宁.基于FC SAN和IP SAN架构的数字图书馆综合网络存储应用[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5(6):168-170.

[3] 张建中. 一种基于SAN架构的存储网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350-355.

[4] 郑炜,张科,张涛. 基于IP—SAN的海量数据存储算法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44(26):158-161.

[5] 白勇,朱清新.基于iSCSI的IP SAN网络存储技术及其安全性研究[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46(z2):12-17.

[6] 王冉,陶秋红. 用IP—SAN技术构建集中存储备份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13(18):68-69.

第7篇

关键词: 网络工程; 人才培养; 创新; 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4-60-03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training system of network engineers

He Jianxin, Yang Gelan, Zhou Jianc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Hunan City University, Yiyang, Hunan 413000,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atisfy demand for high-skilled network engineers and enhance the employment rate of students, it is proposed in the paper a set of network engineer training innovation system for raising employment rate. It is based on the personal ability and knowledge of students and the demand analysis in each employment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n practice it focuses on training of application-type talents, constructs training mode for high quality, and builds course system for this purpose. Their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it works well.

Key words: network engineering; training; innovation; practice

0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逐渐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化高技能网络人才的需求,面对21世纪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以湖南城市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作为主要研究与实践对象,在对其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各就业方向人才知识点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探索,构建了以学生就业为导向,面向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并经初步教学实践,取得了很好的实效。

1 社会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及知识点分析

作为应用性较强的网络工程专业,其毕业生就业去向以及各就业方向对网络人才知识点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根据对近几届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实际调查结果,其就业方向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⑴ 网络系统集成―网络工程规划与方案设计、网络组建、网络安全性设计,职业需求主要包括网络系统集成公司的技术员,网络设备生产商的销售人员和售前技术工程师。

⑵ 网络应用软件开发―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应用软件设计、网站建设,职业需求主要涉及从事网络编程技术、网站开发的程序员。

⑶ 网络管理维护―网络故障检测与排除、网络性能优化、网络测试、网络维护与安全性监测,职业需求主要涉及各企事业单位内部网络维护人员、网络设备生产商的售后技术工程师。

⑷ 网络设备研发―网络设备生产商的产品研发、产品性能测试及优化,职业需求主要涉及思科、华为、锐捷等网络设备生产商或研究所的技术员。

⑸ 继续深造―进入国内外高校或研究所继续攻读硕士及以上学位。

通过调查走访,我们详细了解了上述各就业方向用人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知识点需求(如表1所示),合理定位了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建立起动态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机制,实现了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有机结合。通过及时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需要为根本宗旨,培养真正符合地方企业实际需求的“零适应期”就业的大学生。

表1 网络工程专业各就业方向人才知识点需求

2 构建具有专业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新升格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围绕“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和“如何培养学生”这两个问题,坚持“应用、实践、创新”的原则,努力将技术应用与实践能力、技术应用层面的创新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与特色。

为培养具有专业工程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网络工程专业提出了“确立一条主线,采取两类措施,构建三大体系,实现四个突出”的培养模式,即确立以学生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线;采取因材施教,激励学生自主学习两类措施;构建内容精简、基础厚实、选择多样的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突出工程实践能力本位的教育思想、突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过程、突出创业、创新人才的素质与能力培养、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育人特色。也就是说,对于应用型本科院校而言,应该根据区域经济和行业需求,建立和完善市场就业、企业需求对人才培养的“倒逼机制”[1],以适时地调整专业方向,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突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3 制订注重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目前很多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设置与企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这种情况在以网络工程为代表的信息类专业尤为明显。湖南城市学院作为新升格的教学型地方本科院校,其基本定位是面向区域经济建设需求、面向行业领域市场,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人才,其毕业生绝大多数到地方企业就业。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凝炼网络技术内涵,重新整合知识体系结构,以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课程体系核心,形成了一套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注重行业特色的内容精简、基础厚实、选择多样的网络工程专业塔形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该课程体系分为基础、专业、应用三个层次,由通识基础、学科群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前沿和工程实践五大模块组成。围绕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划分基础课和专业课,纠正了加强基础就是多开设几门基础课程的错误认识,删除了与专业能力培养无关的基础课程,适当加强专业课程设置,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学科群基础、专业基础、技术前沿三大课程模块构成专业教学平台,涉及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工程与设计、网络安全技术等40多门课程,以重点实现对学生网络工程设计能力、网络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管理能力、应用创新能力等专业核心能力培养。技术前沿课程模块主要由面向网络工程方向、体现学科交叉的专业特色课、反映技术前沿的系列选修课和学术讲座组成,包括无线传感器网络、嵌入式系统原理及应用、网络性能评估与测试、网络新技术等多门特色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均设有实验课或课程设计,为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图1 塔形课程体系

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是课程建设。在“优化基础和专业口径,重实践、强能力”的课程建设原则指导下,我们对课程体系采取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方式进行优化与群化建设[2]。围绕社会对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构建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一体的适应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核心课程群。除公共基础课程大平台外,将专业课程划分为网络通信技术、网络工程技术、网络应用开发、网络安全管理、网络分析测试五大课程群,并以相应课程群为基础设置相关课程。通过加强核心课程群建设,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配置,明确了各门课程在课程群中的地位和作用。

4 实施以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等学校人才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实践教学完成。依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按照“工程能力训练为特色、实践能力提高为重点、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原则,我们建立了以“课内与课外联动、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实践创新教学体系,主要内容如下。

⑴ 实践教学体系架构。针对工程师素质和能力结构要求,构建了分层次多模块的实践体系框架,将网络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基础、综合、应用三个层次,分成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工程项目训练和科技创新研发等多个模块。基础层以提高学生基本实践技能为目的;综合层以培养学生系统设计思想,提高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为目标;应用层以培养学生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沟通能力为重点。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架构体现了学生工程素质培养特色。

⑵ 实践教学实施方式。实践教学的实施按“分层培养,层层递进,逐步提高”的方式进行。基础层教学内容以学科群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包含的基本实验、实训为主;综合层主要以课程设计、开放实验、生产实习等方式组织;应用层主要通过毕业设计、研究性创新性项目立项、学科竞赛、参与教师科研、工程项目训练以及到企业顶岗实习等环节实施。三个层次从低到高前后衔接,循序渐进,保证了学生实践教学效果。

采取“三结合”措施,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一是课内教学与课外讲座相结合。学校定期邀请专业领域内知名学者、著名教授、成功企业家来校作学术报告,组织学生聆听讲座并给予选修学分,使课外学术讲座成为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为学生全面开展自主学习培植宽广的科学视野和强烈的使命意识;二是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项目建设相结合。采取“做中学”方式组织实践教学[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具体项目建设,或者以电信网络、企业网络、电子政务网络、校园网络等具体项目建设为背景,努力营造工程环境氛围,激发学生求知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校内实践创新与校外实习实训相结合。学校通过全面开放各类实验室、与地方企业合作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形式多样的历练平台。

⑶ 实践教学支撑条件。良好的硬件设施和条件是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形成应用型特色的物质基础。近年来,通过建立校企合作等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投入,为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提供硬件支撑。

①建立基础实验教学平台。目前湖南城市学院已建立了拥有20个网络机房1000余台电脑的省级计算机基础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②建立专业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了初具规模的以开放、设计为主的网络工程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网络综合布线实训室等专业实验室。

③建立校内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建立了包括通信网培训基地、园区网络建设实训基地以及学生科技创新基地在内的校内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

④建立校外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基地。继续加强校企合作,夯实校外实习基地,陆续建立了四川华迪、广州达内科技、长沙中信、中软国际等以“产、学、研”一体化为目标,集实践教学、科研训练和社会实践为一体的一批校企工程项目训练基地。其中四川华迪实习基地2009年度已被评为湖南省优秀实习基地。

⑤与知名企业合作建立教学培训基地。建立了包括华为、锐捷、蓝狐网络、清华IT等知名企业在内的一批工程项目训练教学培训基地。培训基地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知识点需求制定详细培训计划,培训结束后负责为学生推荐就业单位。通过实施这种订单式人才培养,形成了学校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之间的良性循环。

以上这些实验室、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教学培训基地的建设,为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5 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途径

通过构筑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三条途径,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一是基地实训:让学生在校内、校外实习基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顶岗实习,进行工程训练;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工程项目建设:通过参加教师科研项目或合作单位的应用技术项目建设,使学生深入接触工程实际,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三是校企联合培养: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来获取和扩充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以“基地+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链[4]。这一培养链的基本运作方式就是采用“双导师”模式,在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下,在学生中开展岗位见习、工程训练、毕业实习、课题研究等生产、研究一体化训练,学生结合岗位实际选题,完成毕业论文;以大学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以企业作为实习基地,同时作为实习基地的企业也是学生就业的可能去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很受企业欢迎。

6 建立教学质量实时监控与保障体系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合格的要求,学校设立了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中心,负责全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估。学校以“精心组织、标准明确、过程控制、实时反馈”为特征,构建了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该体系分为教学质量组织保障、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保障、教学质量检查监控、教学质量实时反馈等子系统。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分为过程控制、结果控制与评价,严格质量管理,确保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通过建立完善教学管理制度、院(校)督导监控与评价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实践教学考核方法和考评标准、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机制等办法实现过程控制,其中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由同行评价(占30%)、督导评价(占30%)、学生评价(占40%)三部分组成,以保证考评结果的客观合理、公平公正。通过开展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考核、教学比武、评定教学名师,建设精品课程等措施,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保障了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7 教学实践及其效果

通过多年的就业导向网络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实践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实现了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的“无缝衔接”。 2009-2010连续两届我校网络工程专业学生一次性就业率均在90%以上。以近两年该专业学生参加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为例,一次通过率分别达到了78%和82.6%,并且有2人获得了“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资格认证。目前网络工程专业已立项校级以上大学生研究性创新性项目12项,有200余人获得了创新实践学分。

参考文献:

[1] 周宇,王国红,徐铁峰.地方高校应用性创新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与实践―基于宁波大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92~93

[2] 陈鸣,胡谷雨,王元元等.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4:111~114

第8篇

关键词:环艺专业;课程设计;教学创新

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

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为例,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涉及空间设计、手绘效果图、CAD制图、景观规划设计、电脑效果图表达、构成基础、设计美学、园林表现技法等。目前,课程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教学课程针对性不强

我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分三个方向:景观方向、室内方向、装饰方向。目前开设的课程均是面向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所有学生,教学课程缺乏针对性。如《手绘效果图》课程,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手绘效果图有不同的侧重点。景观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植被和景观节点构思能力,室内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透视以及空间、材料和比例尺度设计能力,装饰方向要求学生具备较好的艺术创作力与构思能力。不同专业对应的课程重点应有不同,目前所有专业方向在《手绘效果图》课程中学习的都是石膏静物、结构速写、水彩国画再加上一些创意素描等,教学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1.2学生基础较弱,学习缺乏主观能动性

高职院校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招生以艺术类招生为主,学生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但专业录取分数高低不同,直接表现便是部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给专业理论课的教学带来了困难。学生中还有部分是因为调剂等原因选择这个专业,这些学生普遍不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和美术基础,所以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吸引不同层次的学生投入环境艺术设计课程中,并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挑战。

1.3教学课程安排不合理,专业课程效果无法达标

首先,高职院校学期一般为三年制,学习时间相对较短,就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的课程来看,没有按照学生特点进行安排,课程门类众多,且软件类课程占比较大,难以保证专业理论课的教学时间。学生普遍以软件课程为主进行学习,缺乏专业理论支撑,在开展设计工作时对设计的内涵和相关手法以及设计思想的把握不足。从环境艺术设计课程学习规律来看,扎实的美术基础是必备条件之一,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通过构成基础以及环境艺术设计概论等相关专业理论课程来学习设计理论。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众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为设计做支撑,也是为对设计内涵最好的把握和学习。[2]其次,教学大纲不合理中,过多基础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没有联系。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景观方向的基础课程为例,《设计美学》课程教学内容以石膏静物和风景画等为主,是美术类专业中的基础教学。其学习内容跟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中景观方向所需的空间感、尺度感、植物搭配方式等没有直接联系。《色彩》的教学内容以水彩、国画为主,较少涉及对设计色彩的理解与表现。《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以点线面三者的关系为主,缺乏对景观方向设计类的构成要素的理论过渡,内容知识点也没有延伸到专业设计的高度。最后,课时的安排也有所欠缺。以河南轻工职业学院为例,目前课程是以4周或者5周的教学总时长来计算课时,没有贯穿整个学期的教学安排对教学来说是不科学的。贯穿性教学安排可以以学期为单位,将理论知识点充分展开,前后具有较好的连贯性,对学生的消化吸收和再促进学习等方面均有较好的效果。而非贯穿性教学安排则以短时间内密集知识点的教授作为教学的要求,对教师备课和学生获取知识都有一定的影响。

1.4“结果”型教学评估

大多数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结果”导向型教学评估,老师们认为只要学生能在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中拿出好的作品,就是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唯结果论只在意学生最后阶段的成果而忽视了设计专业学习规律,忽视了过往的教学中对设计类教学长期性的评估,使学生没有获得连续的、拔高性的理论学习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导致出现学生作品形式大于一切,只注重效果和表现力而缺失了设计本身是作为实际问题的一种艺术化解决方案的这样一种认知。忽略过程的艺术创作是在“葬送”学生对艺术的追求和想法的表达。艺术创作非1+1=2这样简单的数学逻辑,艺术设计教学的评估也应该更加重视过程,并在过程中促使学生养成勤动手、勤思考、勤创作的习惯,在过程中对设计进行艺术化的升华,同时拓宽学生思路。“设计没有唯一标准”,只有更好的设计。追求过程的教学评估将更具有现实意义。

2教学改革新思路

2.1因材施教并重视基础理论学习

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对环艺专业来说非常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基础理论,那么在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上便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适当地增加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学习,能够使同学们实现从艺术到设计的一个良好过渡,学会从理性的角度看待设计。院校可适当减少与本专业相关甚少的课程,多出来的课时用于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课程设置要讲究学习方法以及设计类专业学习的规律,由简入难、由理论转向实践,通过交叉学科的理论学习正确认识环艺专业的艺术性与实用性。

2.2创新教育理念

现代高等教育具备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的属性。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设计手法推陈出新、施工材料不断更迭,要求高校教师与时俱进地进行教学理念的有效革新。设计类专业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性,高校教师要从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入手,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和实际基础上,更好地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运用最新的教学思维和观念引领学生们进行环境艺术专业实践课程的教学,从各方面提高学生们环境艺术设计方面的认知和能力。

2.3任务主导式教学方法

针对部分高职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可以采用任务主导教学法加以引导。任务主导教学法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某个需要完成的任务为驱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引领学习和做出讲解,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使用任务主导教学方法能模拟实际工作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工作熟练度,还能有效地解决课程时间过紧造成的学生所学不精的问题。

2.4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

新时代下信息技术不断地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上获取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搭建一个创新驱动平台用于创新教学方式。环艺专业除了学习众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制图能力,在今天计算机制图已经成为设计行业的主流。互联网可以提供众多的可用多媒体资源,打破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根据环艺专业自身的特点,可以尝试将环艺专业中的计算机制图部分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云教学,也就是创建学校专门的计算机制图机房。教师可以在机房进行同步演示操作,学生在课上可以借助U盘等工具把教师的操作录屏以供后续学习等需要。信息技术的发达使互联网成了第二课堂,众多的专业网课尤其是软件类的网课,都可以通过这样一种云平台分享给学生,教学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进行,课上线上均是课堂,有效地提高了环艺专业这门学科的教学效率。

2.5立足专业特点加强课上互动

教师要做的不是填鸭式地教,而是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他们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问题的发现者、解决方案的提出者,是新兴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综合环艺专业自身特点,课堂方案讲评是每个设计类专业学生都绕不过去的一道“坎”,与其说是“坎”,不如说是创新教学方式的一次有效实践。设计类专业经常需要绘制方案,使课堂回归到学生这一主体,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同学们自主分析讲评优秀设计方案,立足专业知识点展开头脑风暴以及知识点辩论,是课堂互动与教学的有效结合,可以使同学们发现不足之处,并带动集体思考解决方案,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创建这样的平台以及进一步点拨学生的专业技能,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独立的实践。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二者缺一不可。教师的引领能从侧面使学生们提前了解设计类专业市场用人需求以及自身具备的能力条件,促使其合理地应对将来的岗位需求。立足专业特点加强课上互动,可以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确定对设计师这个职业更清晰的定位,对设计流程有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升设计水平。

2.6建立健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

现今的设计类工作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跟上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地调整教学目标,培养专业化综合性设计人才。建立健全的产学研一体化机制便是顺应新时代下环境艺术专业发展要求而被提出来的教育创新,即产业、学业、研究三者的有效结合,完成学生到人才的转变[3]。学校顺应社会发展,将产业元素融入课程改革,将企业需求与教学大纲有机结合,制定理论+实践的双教学模式。高职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和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一起培养学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这个过程要求学校教师满足双师型教学要求,真正实现教学中实践和实践中教学的双重教学模式。因此,学校可以选拔优秀教师创建名师工作室或者相应的教研室,以实际项目为依托进行教学。对于毕业生,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可以不断地提高学生与社会接触的融合度。学校选择优质企业供学生毕业实习,以企业实际的生产环境打造具有生产功能的教学工厂,并实行学院考核与企业考核。优质企业能够解决学生在供求时间差上的问题,在校外建立对口衔接的企业岗位,为设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

第9篇

收稿日期:2013-11-29

作者简介:李欣(1983-),男,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建筑系助教,博士生,主要从事建筑设计方法、信息建筑、城市设计和绿色建筑的研究,(E-mail)。

摘要:西螺镇延平老街是台湾乡村历史街区的典型代表。文章以台湾西螺镇延平老街为例,通过对街区历史及其空间环境和文化环境的综合调查,分析其衰落的过程、原因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多样态居住模式与公共环境相结合的方法。以社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为主题,将设计手段与运作模式相结合,为乡村历史街区的复兴和延续提供合理的操作手段,也为中国大陆同类型的乡村历史街区的更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台湾;乡村住宅;历史街区;西螺;延平老街

中图分类号:TU24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4)01-0005-05

2013年8月18日,由台湾淡江大学主办的“2013乡村住宅工作营”在台湾云林县莿桐乡开营,来自中国大陆的天津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台湾的淡江大学、南华大学、成功大学、暨南大学、云林科技大学,日本的东京大学、日本女子大学,美国的加州大学帕莫纳分校的110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该活动。该工作营以社区规划和住宅设计为主线,在为期半个月的时间内,通过实地调研,以“居住”为切入点,从农村生活、文化介入、环境改善、居住模式、经营模式等方面,对当地西螺镇延平老街乡村社区发展和历史街区复兴提出了大胆构想。

一、背景介绍

台湾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出口经济替代传统农业成为第一大经济支柱,农村人口大量涌入都市寻求工作机会,形成了北、中、南三大都市区。20世纪末,台湾都市人口已经达到70%以上,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台湾农村严重空洞化[1]。至2003年,其农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农业仅占GDP的1.8%,远低于工业的30.4%和服务业的67.8%。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人口增长、能源危机、食物短缺、就业问题等迫使政府把视线重新转移到农村地区,将农村再生与发展作为重要的施政重点[2]。2008年台湾当局提出了“推动农村再生计划、建立富丽新农村”的农业政策,把农村再生计划列为十二项重点建设之一。台湾“立法院”于2010年颁布“农村再生条例”,法制化地推动当地农村的发展,其制度覆盖包括农村生活、生产、生态、社会福利、教育文化、地政营建等六大方面[3]。 该设计工作营选址台湾云林县西螺镇延平路。西螺镇位于台湾云林县北端,北隔浊水溪与彰化县相邻,东达莿桐乡,西接仑背乡,南与虎尾镇毗邻,为浊水溪大冲积扇平原上的一大人口聚落,其开发迄今已三百多年,是台湾早期开拓的重镇之一。清朝入台初期,西螺浊水溪南岸一代为原住民居住地,罕有汉人足迹,当地平埔族依循自然条件营造出独特的生活方式,形成原始聚落——“西螺社”。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在闽粤移民热潮下,西螺地区有大量闽粤男性前来开拓土地,康熙60年西螺设立保对渡海移民进行管理,汉人聚落逐渐形成。随着水利建设的开发和水稻作物的普及,人口开始大量增加,乾隆初年于浊水溪的渡口附近形成集市,即为最早的西螺老街(现在延平路一带),沿街遍布商店、茶馆、旅社、药铺等,商旅南来北往、车水马龙,成为西螺最重要的货物集散交易场所,而西螺也进一步成为连接鹿港和浊水溪沿岸一带的水路交通枢纽[4]。街市的繁华进一步促进了各种文化教育设施和场所的形成,广兴宫、福兴宫、广福宫、振文书院等相继建立,显示出富足的汉人社会系统。

后,台湾被迫成为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日治时期,西螺街(延平路永安、中和里路段)得利于紧邻浊水溪渡口,交通运输便利,所以农产、加工等商业行为尤为活跃,成为台湾中部地区南北农贸和杂货重要的交易场所。1937年日本殖民势力对西螺老街一带街区进行现代化改造,对原西螺老街南侧空间进行拓宽,形成东西长约1.2公里的延平街,并对街道两侧的店面和住宅进行了统一设计建设。街道两侧建筑大多建于1930年代,为数进窄面街屋形制,建筑风格融合了西洋巴洛克、日本传统建筑和中国岭南地区传统的骑楼空间特色,以二层、三层为主,建筑立面装饰以开模印花、洗石子、贴面砖等做法为主,每栋屋身正面有造型多样的女儿墙,其图样采几何形式,强调简约的轮廓和有力的线条,是台湾现在保存最完好的历史街廓之一(图1)。

图1 延平老街立面 商业和农贸集市的发展加速了陆地交通的建设。为配合农业和商业发展,日治时期的西螺进行了全面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1937年西螺大桥开始兴建(后因二战于1940年停工,1953年在美国支援下完工),集经济、商业、交通、国防作用于一体,成为台湾南北纵贯线重要交通通道,进一步巩固了西螺的经济和交通地位。然而,1945年后,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西螺镇的传统聚落快速瓦解,台湾的农业经济地位日益萎缩,西螺镇面临发展滞缓的困境,导致人口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严重。随着城镇规模的扩大以及西螺周边过境交通路线的变化,西螺镇的经济中心由原来的延平路转移到建兴路一带,延平老街也随之衰落。

二、调查与分析

(一)功能和现状

对乡村历史老街的调研需要充分考虑当地特有的文化、地理、环境等对历史街区物质形态的综合影响[5]。因此工作营采取了分类叠加的方法,把复杂问题分解成若干易于理解的方面进行逐步调研,同时兼顾乡村老街在物质和非物质两方面的作用,还原问题的本质和成因,正确解读其主要矛盾和其他矛盾的关系。

首先对延平老街既有建筑及空间进行了调查分析,确定沿街建筑的立面及空间特色等级、建筑质量和维护情况、建筑使用情况(图2)。调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帮助设计者了解使用者和业主的诉求[6]。由于台湾的房产及土地为私人所有,不得对其进行强行征收和购买,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这个现实条件,需要与业主进行沟通协调,在取得对方的意向后方可进行可行性研究。在对建筑物资形态与居民意愿进行了整合分析后,初步确定了将对复兴计划表现出较高兴趣的8户业主房屋作为启动单元,并依此为基础对邻近房屋进行统一规划,继而确定了下一步26栋房屋的整体规划设计。

图2 现状调查

(二)重要场所和建筑

延平老街无论是建筑单体还是整体街廓,都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体现了较强的历史脉络和文化痕迹,保持了较高的统一感和连续性,具有较高的再利用价值。因此,第二步的调查主要是围绕延平老街及邻近的重要建筑、节点、场所来进行(图3)。从其分布情况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片区:延平街东北端片区、延平路东市场片区、公正路与文昌路段片区。

图3 延平老街重要场所和建筑

延平街东北端片区毗邻浊水溪老渡口,是最早形成西螺街市的地方,至今保存了一小段原来的暗街(原为西螺老街东段)。位于老街顶头别具一格的老房子是延平路10号房,而1至9号房已被拆除用来扩建道路,现在的延平路基本上是在日治时期平行于西螺老街取直扩宽后形成的,呈现特殊的两条老街并存的格局。暗街东侧正对面为永兴宫,在永兴宫东侧20米左右保存着当年镇河之用的泰山石敢当,是浊水溪另一个重要的历史见证。

在延平路东市场片区,附近的西螺东市场是老街最重要的场所之一,最早可追溯到清朝时期由南北商旅汇集形成的集市。1937年,日本人在原有基础上对东市场进行了改造,形成与沿街风格统一的建筑立面,使其成为商业发达、人口聚居的商业中心。手工酿造酱油是当地的传统特色行业,如今在东市场及周围依然汇聚了不少作坊和店铺,如丸庄酱油作坊、大同酱油铺、瑞春酱油铺等。东市场对面带钟塔的建筑是金玉成商行,建于1933年。华丽的拱券和精美的线脚融合了部分传统的装饰细部,并使用了当时流行的装饰艺术派(Art Deco)手法。屋主原是经营钟表及金饰生意的富商,因此将时钟运用于建筑上,是老街上唯一有钟塔的建筑。此建筑是延平老街最精美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

公正路与文昌路段片区位于延平路中段,其中的捷发乾计茶庄是延平老街上另一处保存完好、建造精美的历史建筑,立面为巴洛克风格与传统装饰纹样的结合,内部为三进两天井的空间布局。此建筑原为西螺许姓商人所有,后无偿提供给螺阳文教基金会作为延平老街的文化馆使用,作为展览、历史陈列、会议、论坛、高端民宿之用,并定期举办文化活动和论坛,是老街上重要的文化设施。此外,福兴宫位于该片区西侧约100米,是当地最为神圣的妈祖祭坛。建筑宏伟精美,平日香客不断,宗教活动众多,每年台湾最隆重的“大甲妈祖绕境”活动的第二站就在此地,是当地最重要的公共场所之一。

(三)文化和物产

每年从春节至农历3月23日妈祖诞辰期间,全台各地大型庆典及进香活动不断,是妈祖祀典的高峰期。在所有的进香活动中,尤以动员十余万人、途经4县市、历时8天7夜、跋涉280余公里的大甲妈祖绕境进香活动,规模最为盛大,而西螺是此次活动的第二站,成为西螺最重要的公众活动。

从2000年起,每年秋季西螺大桥观光文化节会有各种展览、表演和创意活动,是集中展现西螺传统与当代文化的舞台,吸引了大量的各地民众和游客参加。其他重要的活动和时令还包括夏季西瓜丰收节、每年两季的水稻收割节、韶安客家文化节、太平妈祖绕境等。

在物产方面,西螺镇是台湾最重要的蔬菜专业生产区,占全岛1/3的蔬菜交易量,其供应量直接影响台湾的蔬菜行情。此外,由于浊水溪的褐黑色土壤黏性高,而西螺是浊水溪流域中土质最好的地区,因此出产的浊水米质地优良、闻名全台。酿制酱油是西螺另一个重要特产,已有百年历史,水质、温度和湿度是酱油酿造的重要条件,而西螺在这三方面都得天独厚,再加上独特的传统酿造方法,使得西螺享有“台湾酱油王国”的美誉。

三、住宅设计策略

(一)设计目标

西螺是典型的台湾乡村地区后工业时代的小型乡镇,周围被大片优质农田围绕,田园生活从周围渗透城镇内部,具有独特的空间特色和城镇景观。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通讯、政府的支持以及旅游观光机构的合作,结合西螺镇与延平老街的优势与特色,吸引外部活力人群和自由工作者如设计师、作家、艺术家、研究人员等到此长住或逗留,为其提供良好而自由的环境、友好的氛围等,使他们能够获得城市无法提供的体验。而通过便利的网络条件,也能够享有现代化的工作和生活方式。通过发掘当地悠久的历史、文化、物产、建筑空间等,为下乡常住的人群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和完备的生活设施,实现“回归慢生活”的理念。

(二)设计手段

设计策略兼顾设计手段和经济模式,以当地特有生活和物质基础为依托,通过整合中、长、短期居住空间与公共空间设施,引入四个设计主题:老街再现、美食广场、袖珍花园、精品酒店,并使其有机一体、各具特色、相互映衬、共同发展,以实现延平老街的整体可持续发展。

1.老街再现

延平街东北端片区保存有众多的历史遗迹,特别是两条老街共存的特有格局,很好地展现了延平老街不同时期的空间形态和历史变迁。其中暗街(原西螺老街)北侧生活着不少当地老人,他们是当地传统生活风貌的创造者,是活生生的历史词典。而较新的延平老街为日治时期所建,具有连续统一的建筑立面风格和沿街景观,沿街骑楼具有较好的商业潜力和展示功能。该片区主要的问题是老年人居多,导致社会生活缺乏活力,建筑衰败较严重。因此,在整体保护的原则下有效延续其建筑空间和生活气息,并运用“针灸疗法”,在垂直于延平路方向的空间插入少量新的功能,吸引外来和本地年轻人到此创业常住。其中底层可以作为他们的工作室、展示空间、文创商铺等,二层则作为长住的生活空间,将生活与工作有机结合。而后部的暗街(原西螺老街)北侧保留大部分老年人的居住空间,延续宁静祥和的传统生活氛围。被改造后的暗街不再是划分新旧街区的界限,而成为老年人和年轻人共享的公共空间,既实现了彼此的互相照应,又不会产生相互间的过度干扰。

2.美食广场

延平路东市场片区原是老街最具人气和活力的场所, 2009年重新修复以后,沿街店铺进驻了不少文创工艺与街头艺人,市场内也有一些当地特色小吃店铺,街道生活初步恢复了一些活力。因此,计划在原有功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特色的米食文化,使其整合为米食培训、加工、展示、交流为一体的“美食广场”,吸引外部饮食从业者到此学习培训。游客既可在此参观食品制作过程,又可品尝各种当地美食。在当地举办重大活动和节庆时(如西螺大桥观光节),还可在此汇集各地美食,作为后勤服务场所为活动提供饮食服务。对市场西侧5户房屋进行内部空间改造,为培训师、受训人员、小吃从业人员、游客以及当地居民等提供中、长、短期的居住空间,设置有教学空间、交流空间、共享场所等。

3.袖珍花园

调查中发现延平路沿线零散地分布着一些闲置的尚未建造住房的空间,将这些空地与邻近适合的房屋进行整合,为人们提供长短期居住空间。其目标人群可以是短期旅行背包客、家庭观光客、对乡村生活感兴趣的农业研究工作者以及当地居民。将长期居住和短期居住的人群混合起来,为街道提供活力。针对不同的人群,内部空间安排不同的配置。例如,背包客的居住空间可能相对简单,以通铺或床位为主,配备共享的卫生设施和就餐空间,在满足适度舒适的要求下节约成本、降低价格,为更多的背包客提供便利,同时也活化了邻近社区。而对于长久居住的农业研究人员,则提供相对独立齐全的设施和宽敞的空间,包括起居空间、卫生、厨房等,具有良好的私密性和可控性。利用空地还可以种植一些具有观赏和食用功能的果蔬,一部分花园甚至可以作为一些小型实验或者展示性场所,成为具有当地特色的街头景观空间,为住户和路人提供休闲、交流、互动的场所。

4.精品酒店

东市场对面的金玉成商行是老街上最具特色的地标建筑,有3个立面开间,相比之下内部空间也较宽大,且保存相当完好。该建筑为3层,曾经是老街上最高的建筑,登上屋面,延平老街、西螺大桥以及周围的田园景色尽收眼底。计划将其改造为高级精品旅馆,围绕内部中庭空间设置4个独立单元套间,设施齐全,有餐厅、沙龙、屋顶咖啡厅、洗衣房、足疗室等。客户对象为以短期高端体验为主的人群,如明星、商业观光客、旅游节目工作者等。

四、结语

保护偏远乡村地区的历史街区,通过改造更新实现社区复兴,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为将来的发展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7]。西螺老街是台湾乡村历史街区的一个典型缩影,在乡村社区活化和乡镇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体现了以下原则:始终坚持整体保护的思想,创造性地利用历史遗存,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注重物质环境和非物质文化的有效结合,实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紧凑开发和多样性策略,实现功能混合和职住环境的协调统一,实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建成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鼓励创意产业与当地特色相结合,提高街区活力和就业机会,促进旅游发展,吸引年轻人回归乡村,实现可持续的商业繁荣。

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面貌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内地乡镇如何应对未来更快速的城市化浪潮?如何实现城乡统筹的永续发展?如何实现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台湾乡村地区历史街区的复兴经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值得认真思考。

参考文献:

[1]刘健哲.农村再生与农村永续发展[J].台湾农业探索,2010(1):1-7.

[2]UNDP, The 201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The Rise of the South: Human Progress in a Diverse World", http:///en/reports/global/hdr2013/

[3]周志龙.台湾农村再生计划推动制度之建构[J].江苏城市规划,2009(8):8-12.

[4]廖本全.人文主义观点下空间文化之保存与建构——以西螺地方的构成为例[C],台北,2001年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1.

[5]张悦.乡村调查与规划设计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南方建筑,2009(4):29-31.

[6]康新宇.小城镇历史街区的保护整治与复兴——以东莞市石龙镇中山路历史街区为例[C].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编,大连出版社,2008.

[7]阮仪三.给城市留条“回家”的路[J].建筑,2013(4):13-15.

Revitalization of community life and historical district in rural areas:

a case study of Yan Ping historical district of Siluo, Taiwan

LI Xin1, LIU Qiwen2, CHEN Huimin3, ZHANG Xia1

(1. School of Urban Design, Wu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72, P. R. China;

2.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Tamkang University, New Taipei City 25137, Taiwan;

3.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Nanhua University, Jiayi 62249,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