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幼师工作论文

时间:2023-03-07 14:57:58

导语:在幼师工作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幼师工作论文

第1篇

以钻井工程实训课程为例,课程以石油工程的专业学习和石油工程课程设计为结合点,将相关课程中各种理论知识与钻井现场实践紧密结合,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在钻井工程现场得到实践操作及设计的训练。课程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通过钻井工程现场实践及实际的钻井设计,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能力。2.根据钻井现场出现的实际问题,训练学生根据客观规律利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良好的现代工程意识,训练其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服务意识等卓越工程师基本素养的认识。4.通过井队实训环节的训练,学生能针对钻井工艺过程、设备及所面临的约束环境提出创新设想,为不断提高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能力打好基础。5.在钻井工程实训环节,每组学生是一个小集体,其与现场工作员工又构成一个相对较大的集体。在一起工作生活的四周时间内,可以训练学生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能力。6.钻井工程作业危险,具有隐蔽性、突发性等特点,其危害包括:人身伤害、财产损失以及生态破坏等多方面。通过现场工程实训,可以训练其处理危机与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变能力与方法。7.通过现场实习,使学生掌握填写钻井工程班报表,换绳套,卡绳卡,钻具、套管的检查、摆放、丈量和保养,填写钻具记录本、套管记录本,钻具接头的识别和匹配,井口工具及操作,穿大绳,井口消防工具的管理和使用,冲鼠洞、井口操作、二层台操作,注水泥,下套管,完井等操作,以及常用钻井设计软件操作等技能。

二、校企合作强化石油文化、铁人文化的传承

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主要合作单位都在大庆油田。大庆油田有着深厚的石油历史文化底蕴,有铁人纪念馆、油田历史陈列馆、油田科技馆等多个文化、科技场馆。有铁人王进喜领导过的“钢铁1205”、“尖刀1202”钻井队,“英勇善战的修井铁军”修井107队,试油试采公司女子射孔四队等一些技术过硬、作风严谨的金牌队伍。这些队伍都有自己的队史展示室,是大庆精神、铁人文化传承和发扬的优秀基地。把参观学习场馆和金牌队作为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有利于学生更深刻的学习和理解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更好的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三、校企双师制度对导师提出新的要求

建设一支胜任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的工科教师队伍是卓越计划成功的保证。一是通过建立高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的合作机制,使二者之间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一方面,专职教师向兼职教师学习处理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经验。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向专职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方法。二是通过安排高校专职教师到企业参与企业生产、设计、研发和管理等实际工作,在企业真实的工程环境和先进的装备技术环境中,在企业实际经验丰富和工程能力强的工程师的指导下,培养和提高其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开发能力,以及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三是通过安排企业兼职教师到高校接受继续教育,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在工程领域的理论水平,促进他们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四是通过安排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会议,了解学科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国内外企业先进技术和人才需求的新变化。丰富高校专职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工程视野。

四、结论

第2篇

一、借助“三个认识”体现新闻宣传工作的价值

在传统媒体创新发展及网络传统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的格局与方式也随之有了很大改变。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新时期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也有了新的更严格的标准。因此,只有切实提高新闻宣传人员对自身工作价值的“三个认识”,才能使得他们更有针对性与责任感地开展日常工作。具体来讲,“三个认识”涵盖:(一)对新闻宣传是社会与国有企业交流的纽带有深刻认识。在社会监督与政府监管逐渐加强的情况下,国有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新闻媒体与社会各界关注的共同焦点事物。因此,新闻宣传工作应积极发挥自身的纽带与桥梁作用,尽可能将国有企业在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力争赢得广大客户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与理解,从而逐渐提高国有企业的影响力与知名度。(二)对新闻宣传是企业快速、健康发展重要保障有深刻认识。在国有企业发展中,不仅需要树立良好的外在形象,而且还应对企业改革与发展的新举措、新思路进行全面报道,将企业各种工作的新业绩、新面貌展示给社会,从而把所有职工的思想都聚集到企业战略目标的落实方面,提高企业职工的自豪感与荣誉感,努力激发全体干部职工谋发展、思事业、爱企业的动力。(三)对新闻宣传是维护和谐、正气凝心的支撑作用有深刻认识。新时期,国有企业要想快速发展就必须对自身的品牌形象及企业文化提出更高标准,这就需要企业的新闻宣传能用优秀作品激励人、高尚精神鼓舞人、正确舆论引领人、先进思想塑造人,利用对企业发展成功与文化理念的宣传,对优秀实际与先进典型的宣传,给企业发展创设出稳定、和谐的内外环境。

二、借助“三点三聚”深化新闻宣传工作的涵义

国有企业的新闻宣传工作应将企业重要工作作为工作中心,以展示亮点、抓住特点、围绕重点“三点”为手段,以聚焦创新改革、聚焦模范事?E、聚焦一线职工“三聚焦”为载体,不断提高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效性与针对性。围绕重点,是指把企业的所有工作都放在行业、地方及国家发展战略的环境中合理定位,对企业履行社会义务、创造骄人业绩、促使改革发展、践行国家政策等核心工作实施多形式、多层次、多角度的报道与宣传。抓住特点是指及时总结与发现企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特点,及企业措施创新、管理创新的做法与经验,借助在行业媒体及社会媒体上的展示与宣传,实现国有企业新闻宣传从信息输出及事实报道向价值输出与观点提炼转变。展示两点是指,充分展示企业改革中获得的新成就与新经验,企业经营中获得的新成果与新成绩。

聚焦一线职工,就需要新闻宣传坚持“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将国有企业新闻宣传工作重心放在职工的生活与工作反面,尽可能多地展示职工的精神面貌,为职工提供有益的、健康的精神食粮与新闻信息,用职工的工作水平与精神状态体现工作业绩。聚焦模范事迹指的是把新闻宣传工作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在一起,和企业经营活动融合在一起,升华与提炼可体现职工与企业精神的新闻,使得新闻宣传在彰显职工精神面貌方面的积极作用。聚焦创新改革指的是充分借助网络、电视、杂志及报纸,融入观点、找准选题,大力弘扬企业锐意进取、立足实际的新经验、新方法,充分彰显新闻宣传的带动力、影响力与辐射力。

三、借助“三个保障”促使新闻宣传工作的实施

第3篇

一、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联系

现代化建设中,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都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高。

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教育作用

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都具有教育作用,可以有效的指导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和工作,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识,从而提升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主动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

(二)导向作用

通过思想政治文化工作和企业文化的学习,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从而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综合素质能力,促进职业的长远发展。与此同时,石油企业可以明确发展目标,制定合理的发展路线,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三)激励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和企业文化的学习都有可以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提高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先进事迹的鼓励,增强自信心,提升工作热情,从而在实际工作中,更加认真和努力,推动石油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四)规范作用

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中,都有很多党的先进性的表现,因此,对企业员工的日常工作和行为具有规范作用,督促企业员工按照规范标准执行,提高综合素质修养,以促进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

二、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企业文化作为石油企业经营发展的经验总结,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应用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促进企业员工对思想政治和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应用于企业文化的有效策略有如下几点: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中,精神文化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企业员工的日常行为规范具有很好的监督和管理作用,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注重企业员工精神文化的建设,以保障企业文化的有效性,促进企业员工对企业文化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促进石油企业的长远发展。例如:在企业中开展先进模范的奖励活动,对工作认真负责、乐于助人、工作积极性强等的员工实行定期奖励和表扬,以促进企业员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互相学习,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促进石油企业团结奋进工作氛围的有效建设。

(二)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建设是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员工的生活有着最直接的联系,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高度重视企业员工的物质文化建设,给企业员工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物质文化建设与企业员工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石油企业管理人员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要深入企业员工的生活,真正为员工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创建和谐、健康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企业环境的有效共建。例如:石油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保持与企业员工的联系,在加强企业员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通过提升服务意识加强与员工生活方面的交流,从而潜移默化的提升石油企业员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达到提升企业服务水平的目的。

(三)完善管理制度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石油企业想要有效开展政治文化工作,就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合理的考核标准,规范企业员工的工作和日常行为,以促进石油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保障石油企业的正常运营。只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中,合理的规范标准,才能促进企业员工提升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维护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

(四)开展企业活动

企业文化中,各种企业活动是宣传企业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因此,石油企业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要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效应,促进企业文化的广泛传播和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加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促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开展企业活动对于促进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实际应用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石油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开展的不断创新。

第4篇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成为就业的重要渠道。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就业指导的内容以及就业指导的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一、就业指导的内涵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就业的涵义是对社会放出有益贡献的有偿劳动,而就业指导也称求职择业指导、职业指导或职业辅导,现代高等教育理念倡导“以学生为本”,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更要“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为学生提供广泛的、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其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之路。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社会职业需求,选择并确定有利于发挥个人才能和实现个人理想的职业,帮助大学生按照国家就业政策的导向,及时落实就业单位。正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选择职业的技能及应对职场变化的能力。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各级教育管理部门及各高等学校都对就业问题给予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高校也将就业指导工作列入高校常规工作。但是无论从满足学生需要、就业指导工作范围或是工作效果上来讲都并不理想,没有达到社会和大学生们所期望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有下列几个原因:一是高校对就业指导工作尚重视不够,对就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没有将就业指导的重要工作内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测评和帮助实施纳入自己的工作范围;二是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不稳定,人员未达到专业化、职业化程度,很难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经常性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三是高校进行就业指导的形式、内容有局限性,开展就业指导的手段和工具匮乏。虽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就业指导的课时少,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流于形式,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靛范化。

二、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1.更新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就业指导工作人员要转变观念,宣传和提倡与时俱进的就业观念。观念可以变成生产力,观念也可以变成就业率。进一步增强为大学生服务的意识,注重对大学生的人性化、个性化服务。加强思想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应是就业指导的内容,也是就业指导重要的实施途径,是指导大学生确立的职业理想的重要方法;深刻理解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涵义,积极开展择业、就业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确立和实现正确的职业理想,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给大学生播下创业的种子。以其将来抓住机会创业。

2.大学生就业指导要有稳定、高素质的就业工作队伍。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加强培养、提高质量、增强能力是就业工作队伍建设的根本,就业工作队伍的高尚师德集中体现在对学生的热爱,对学生人格培养的全面负责上。尽快提高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把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摆到整个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一要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的配备力度;二要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的岗前和在岗培训,本环节不仅非常必要,而且任务迫切。在职培训要规范化、讲实效。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凸显,对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能力、政策水平、理论素质等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要及时给他们以必要的培训指导,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队伍建设要按“专家化”、“专业化”、“知识化”、“专职化”、“稳定化”来充实与调整,最终实现就业指导人员结构的全员化。

3.加强大学生择业、就业、创业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

如果说“无业可就”反映的是就业制度、政策等大环境中的同题,那么“有业不就”反映的则是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大学生的择业、就业和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大学生更新择业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择业过程中,要学会正确评价自己,避免选择一些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高标准的职业选择不仅要对社会职业含义有高度的认识,还必须具有高水平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只有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的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才可能使职业价值指向远大的目标,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高尚的择业动机;其次,要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引导学生拓新就业观念,积极适应就业环境的变化,主动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将个人建功立业的志向与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联系起来,主动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和行业去就业、创业;第三,要加强创业教育,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识,鼓励、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灵活就业,一旦机会来临,学生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并能够为社会提供新的就业岗位。从就业到创业,既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转变,也是传统职业价值观的一个根本性转变,即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之中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和职业观念。因此,要结合实际,进行自主择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实现顺利就业。"

4.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就业指导,保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决不能只放在毕业阶段。大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正确择业观念的树立,应该从他们入学开始,直至毕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在校教育的全过程,指导学生将求学和求职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实行全程化、层次化、多元化、连续化,根据学生学习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一是让大学生认清就业形势。使每一位大学生知道就业过程中最具竞争力的核心是自己的能力与素质。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制定出符合个人成长与发展的理想,树立远大学习目标;二是告诉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已从“精英”就业转向“大众化”就业;指导学生进行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倾向的测试并付诸实践;指导学生形成就业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定位个人初步的职业发展目标;三是对“大学生求职技巧”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通过就业过程各个环节的技巧指导与训练,让大学生掌握正确求职的技巧与方法;四是对“大学生就业政策、就业信息、自荐材料”进行指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国家肴关大学生就业的方针政策,掌握各用人单位的就业信息,指导学生作好一个内容详实的个人自荐材料。明确自己在就业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做好求职应聘的准备。有计划、分层次、多元化地安排就业指导的内容,保持就业指导工作的连续性。

5.注意处理好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第5篇

【关键词】幼师 中高专 衔接期 科研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0-0023-02

一、幼师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提升的意义

1.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学科发展需要

“幼师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是指幼师中专升格成大专后三年衔接期内教学人员发现、分析、解决以及转化教育科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即完成教育科学研究活动的能力。衔接期的幼师高专教师科研水平直接关系到幼教/学前教育学科研究水平。我国当前对于“高职高专”、“教师科研能力”、“幼儿教育/学前教育”的研究较多。中高职专衔接期是幼师高专在科研上能否顺利过渡的关键期,但目前极少有关注这一特殊阶段幼师科研能力的研究,幼教科研正处于高度热情却又不知所措的尴尬处境。

2.高专院校本身发展需要

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是幼儿教育的先导工作,是幼师高专的核心竞争力,但队伍庞大的中职中专升格为高专后衔接期的幼儿教育科研工作是严重薄弱环节,在教育体系中占有很大比例。幼师教师专业发展由三阶段组成,即职前师范院校中的师范专业学习,幼儿园岗前培训和幼儿教师在职继续教育。作为培养幼师的学府,幼师高专教师科研能力不仅影响了未来的幼儿园教师的科研基本素质,更是影响幼师高专自身核心竞争力量和未来发展实力。

3.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2012年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第61条明确要求幼儿园教师应具备“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的专业能力。201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五十九条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建立教研制度,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然而多数幼儿园教师是由高专院校培养,学生们的生源水平和就业后的业务能力一直是在幼师高专高度关注和担忧的重点,更是无暇顾及幼师专业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在幼儿园就业后教师专业发展在科研这一环节上出现断层。

二、幼师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

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现状调查问卷(155份)

基本资料:年龄:__岁;性别:__;所教科目:__;学历:__;职称:__;工作量:__

问卷正文:1-13为单选题;14-16为不定项选择题

1.学校升格后,您是否适应高校科研管理制度?

A非常适应 B比较适应 C适应 D不适应 E很不适应

2.您是否对科研感兴趣?

A非常感兴趣 B比较感兴趣 C感兴趣 D不感兴趣 E很不感兴趣

3.您对科研工作的态度是:

A非常积极 B比较积极 C积极 D不积极 E很不积极

4.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将科研成果纳入教师绩效考核,您的看法是?

A必须 B应该 C可以 D不应该 E绝不能

5.如果职称评定不考核科研成果,您将怎么对待科研工作?

A一定参加 B想参加 C可以参加 D不太想参加 E绝不参加

6.您是否有自己明确的研究方向?

A非常明确 B比较明确 C明确 D不太明确 E很不明确

7.您对自己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现状与趋势是否熟悉: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熟悉 D不太熟悉 E不熟悉

8.您熟悉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吗?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熟悉 D不太熟悉 E不熟悉

9.您是否熟悉SCI/SSCI/EI/CSSCI/CSCD(任何一个都可以)?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熟悉 D不太熟悉 E不熟悉

10.您对CNKI的熟悉度如何?

A非常熟悉 B比较熟悉 C熟悉 D不太熟悉 E不熟悉

11.您使用CNKI的频率如何?

A总是 B经常 C偶尔 D几乎不用 E从未用过

12.您是否熟悉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A非常熟悉 B基本熟悉 C了解 D不太了解 E根本不了解

13.如果指导大专生毕业论文写作的话,您觉得:

A完全能胜任 B比较能胜任 C基本能胜任 D通过努力勉强能胜任 E不能胜任

14.您做科研工作的目的是:

A感兴趣 B职称评定 C提高个人科研能力 D完成工作任务 E其他:___

15.您参加学术方面的业务培训或讲座的目的是:

A感兴趣 B职称评定 C提高个人科研能力 D完成工作任务 E其他:____

16.目前制约和影响您开展科研工作的因素有哪些?

A缺乏科研意识 B缺乏资料 C缺乏信心 D缺乏经费 E体制不完善 F缺乏指导 G管理不到位H缺少科研带头人 I缺乏经验 J工作量太大 K非制度因素 L其他:

(二)访谈调查

为了补充问卷中的不足,锁定了“内蒙古民族幼师高专”30名不同年龄、学历、职称、学科和性别的教师进行了深度访谈,涉及以下五个问题:中高专衔接期科研适应;对幼师科研的认识;本校科研存在什么问题;提高科研能力的途径以及对学校科研管理的建议等。

(三)结论分析

问卷调查、教师访谈与观察结果一致,即升格后科研意识与能力薄弱,缺乏科研能力与信心。第一,制度不健全,机构能力不成熟,非学术性影响大。第二,教师科研理念滞后,做科研目的比较功利。第三,教师科研能力起点低,缺乏带头人,学实践成果丰富,转换不成理论成果。

三、幼师中高专衔接期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反思

1.高校方面

第一,明确幼师专业科研工作的必然地位。教育科研是教育教学的先导,但衔接期高专教师科研能力非常薄弱,同时队伍又日益庞大,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所占比例重。第二,端正科研理念。摈弃“职称为上,学术草草”的功利主义,潜心研究幼师教育教学工作。第三,执行过程中求方法,切不可徒有热情苦于无法而失去信心。为此可以建设合理的科研制度;独立的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开设科研方法课程;指导幼师专业毕业论文等。

2.幼儿园方面

第一,明确科研工作的必然地位,改变幼儿园保教工作仅停留于经验主义的现状。第二,端正科研理念。切不可简单的认为科研工作是高校教授们的事情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打破专业和研究对象层次。建立健全并学习园本科研制度,普及科研法制意识。第三,执行过程中抓特色,做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科学研究工作,如民族特色、国学特色、蒙氏特色等。针对不同基础的教师进行科研分层管理,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增强信心。

3.园校合作方面

目前幼师高专与幼儿园之间的衔接与合作工作并默契,高专幼儿教育专业毕业生去幼儿园工作,毫无幼儿教育科学研究法学习基础,为幼儿园保教研工作带来不必要的二次培养负担。园校合作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面,杜绝两个阶段脱节现象,可联办教法等课程,共同解决双方存在的问题。第二,实践方面,高专在科研方法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中结合幼儿园案例。第三,科研项目合作方面,高专要发挥学术职能,指导幼儿园的在职继续教育。

参考文献:

[1]金日勋.中专升格为大专后教学管理与科研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5).

[2]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5).

[3]覃兵,莫明琪,唐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审视与思考[J].职教论坛,2010(15).

第6篇

【论文摘要】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学好这门学科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幼儿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作为幼儿教师应该遵循这些规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理论联系实际,活学活用,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果,才能对幼儿感知觉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心理学是幼师学生必修的专业理论课之一,幼师心理学教学目标主要是要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与未来幼儿教育教学工作相关的心理学理论知识,如心理活动主要规律,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矛盾,影响教学效果的各种心理因素等;要使掌握的心理学知识与实际教学紧密结合,提高对教学工作的积极促进作用。幼师心理学教育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教师人文意识的培养,心理学教学也不能仅仅满足于指导未来的幼儿教师教好书、上好课,还应该注重他们人文精神的培养,使之更多地关心爱护学前儿童的成长,重视他们的心理需求,全方位提高学生素质,这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灵魂工程师”。由于幼师心理学是一门理论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是理论深奥难懂,讲解枯燥乏味;但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却有很强的技术性和指导性。幼师心理学教学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幼儿教师,而不是培养心理学专业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保证教学目的的师范性上来。对于刚刚步入幼师校门的初中毕业生来说,基本从未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和陌生的。他们的认知及个性发展正处于逐步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抱着好奇的心态学习心理学,总想自觉不自觉地把心理学知识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联系起来。对于这些十五六岁的青年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就有可能造成他们内心体验的误差,或自卑,或自傲或是不系统,或是自我矛盾。可见幼师心理学的教学任务还应包括引导学生们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意识,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的能力。

1 优化课程结构,让学生迅速融入教学过程

作为幼师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心理学,应做到从一般规律到特殊规律的纵向有序及同层次学科的横向结合和有机联系。要以快速高效地提高幼师学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心理素养为目标,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材结构。教材的结构是幼师学生形成心理学认知结构的依据,教材的结构与现实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越接近,就越易使幼师学生将所学心理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比如紧密结合学前教育学、教材教法、幼儿园管理、幼儿游戏以及心理测量、幼教科学研究等学科,丰富充实幼师心理学的内容,真正能用科学理论去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同时尽可能把现代心理学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发现融入到教学中来,开阔学生的眼界,激活思维,紧紧跟随科学时展的潮流,及时触摸心理学领域研究发展的前沿,使学生能领悟到现代心理学的发展前景和价值。转变封闭式的教育观念,转变“重知轻能、重专轻宽、重智轻德”观念。要以教育教学中的典型活动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适合幼师教育的心理学的教材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完善的心理学认知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幼师心理学的积极性为目标,合理组织教材内容。要强化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典型的心理学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幼师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在设计课程结构时,要加强对教育、教学活动中典型的心理现象的解释、诊断和控制的内容,提高对心理学概念、原理阐述的可操作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纳入教学工作的日程中,针对幼师学生年龄小、文化素质偏低的情况开展相关课外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学生自我修养以及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和思想素质,为培养新一代全面发展的合格的教育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

从幼师教育的培养目标出发,幼儿心理学教育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幼师心理学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实践机会,让学生到幼儿园多看、多听、多想、多用,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让学生做了解幼儿心理的有心人,帮助学生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即调查目的是什么,采用什么形式,调查问题有哪些,调查步骤如何,结果如何分析等等,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幼儿在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言语,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不仅掌握了幼儿心理发展规律,还懂得了运用理论来指导实践,提升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对幼儿进行较长时间的调查了解。遵循客观性和科学性的原则,用事实说话、用科学说话。帮助学生学会选择行为样本,进行客观测量和标准化测量。让学生从幼儿的活动中去发现一些有趣的心理现象和规律,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现成的量表进行测量,也能根据一定的测试目的和要求设置和编制出简单的心理测试量表,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应用科学技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邀请在幼儿教育教学中成绩突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经验与成就,跟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沟通,取得了“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这种亲临现场、亲临其境、亲临教师的实践的教学方法,不仅提供了心理学中“教”与“学”背景知识的融合,而且锻炼了学生实际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了心理学教学的操作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也培养了学生初步应用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从而巩固、理解、运用和消化已学过的心理学理论知识。

3 坚持课堂讲授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向学生讲清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幼师心理学的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而在心理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抓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并以大纲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己去阅读教材,自己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独立地去获取知识,而不是向他们灌输知识。同学们解决不了的难点,教师再给以重点讲解。在教学中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借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以便当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时,能够有效地做好知识的传递工作,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好地搞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增设可操作性知识,如心理实验、心理测量等内容。在心理学教材中引入一定的心理实验的内容,使心理学知识更直观、形象,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符合学生学习的习惯。通过心理实验内容的学习,可促进学生有效地理解、记忆,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如在学习认知过程内容时,以往过于注重心理现象规律的介绍,导致学生只记住了规律的文字描述,却不会用这些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心理现象。引入心理实验后,学生先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操作实验加强理解,实验结束后还要及时讨论总结这些心理现象、心理规律在教学实际中应如何利用。这样就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主动从心理学的视角思考问题的习惯。还要定期组织专家、学者开展课程学术报告,介绍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前沿和最新成果。以报告为契机丰富课程学习内容,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积极吸引学生参加科研,以科研促教学。

4 充分利用课外知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

心理现象虽然复杂多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但它终究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心理学中所涉及到的大多数心理现象都能在现实生活中观察到。许多心理现象带有普遍性和共同性,它总是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现实生活和学习充分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后不断观察周围和反思自我,举一反三,学习起来更有兴趣、更有主动性,能学有所用。典型案例中心理现象具有一定特殊性和典型性,它是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产生的特殊心理现象,通常情况下是观察不到的;同时又能科学的解释心理学中最为基本的心理规律和现象。古今中外这样的典型案例很多,可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和间接知识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文学作品是一种间接知识,是经过艺术加工或虚构的“间接知识”,经过选择,可以从中发现一些近似的“典型案例”。在心理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众所周知的典型人物及其行为表现进行心理现象分析,具有特殊的效果。引导学习者在学习心理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或同伴曾遇到的心理体验或困惑作为心理学教学资料,充分提取过去的认知经验,运用所学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进行讨论和分析。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学习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自我意识偏差等问题都能成为学生感兴趣的重要话题,这不仅对学好心理学有帮助,同时对学习者本身心理健康成长起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怎样帮助学生解决由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困扰,以及其它方面的心理问题,理应成为我们心理学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

5 改革考试模式,让学生心理学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改革考试形式,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方法:闭卷、部分开卷部分闭卷、开卷、论文、口试、实验、研究报告等。选择何种考核方式应根据课程对基础知识的要求和应用程度来确定。幼师心理学对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可采取部分开卷部分闭卷的方式考核。对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采取部分闭卷考试,而对于要求学生实际应用的部分采取开卷考试。考试内容要体现教学内容的整体化,既要注重学科内部的整合,也要注重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试题与生活,与学生实际的联系;注重基础知识应用的测试。成绩的评定方式决定了教与学的取向,在对成绩评定方式改革时应以注重基础、注重能力、注重创新为指导,合理确定动态评分原则。要改变过去那种一门课程的成绩由一次考试决定的做法,强调过程考核。过程考核要细化成几个模块:课程参与情况+课堂互动+平时测验+实验(践)情况课后作业,每一模块有一定的权重,系统规划几个模块的评价体系。考核模式的改革是幼师心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优化的幼师公共心理学成绩考核模式,应确立科学的成绩考核目标体系,建立多种考核方式相互补充的机制,建立系统的成绩考核的管理规范。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幼师心理学教学的成败和教学效率的高低,好的教学方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没有恰当的教学方法,就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教学任务。正如巴班斯基所说:“现代课堂教学的鲜明特色乃是教学方法的丰富多彩,乃是有意识地选择某一课题的主要教学方法,所选的方法要能很好地解决相应的教学和教育中的任务。”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心理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升人生境界。另外,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应用学科、基础学科,既具有自然科学的严格性、谨慎性、实验性,又具有人文科学的社会性、灵活性和生动性。因此,教师要在工作之余,开展学术活动,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扩充知识,以提高教学质量和自身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姜言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教学模式的改革探讨《考试周刊》,2011年第80期.

第7篇

一、“90后”幼师生在思想、心理层面所存在的不足

1.“90后”幼师生在责任感方面存在的不足目前,“90后”幼师生在思想品德和责任感上存在着不足。最为突出的是一些学生引发的人身伤害事件,打架、斗殴现象屡见不鲜。幼师生的人身攻击行为,就充分地体现出“90后”幼师生在对待他人生命这一问题上严重地缺失了责任感。2.“90后”幼师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诚信方面,作业抄袭、考试作弊、实验数据造假、论文写作移花接木、严重拖欠学费等种种现象,无不说明,在诚信方面,“90后”幼师生存在着不足。对于以上这些现象,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3.“90后”幼师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不足幼师生曾经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是家长、教师器重的对象,但是自从进入幼师学校后,一切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人际关系上,由于在家庭中长期被娇宠的角色一下子转换不过来,进而导致人际关系的紧张。而在学校中处于一种全新的学习环境、人际交往里,曾经的自豪感荡然无存,这严重地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长此以往,在他们的心理上就可能出现一定的障碍。

二、在幼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

1.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在对“90后”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积极地运用传统文化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里所说的传统文化,它实际上是一个动态含义。即文化就是历史发展的一个具体的过程。中国文化在地域上具有广博性,在民族上具有多样性,在相互融合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具有东方文化的特性和优良的文化精髓。2.在对幼师生教育中,传统文化有着极强的影响力我们的传统文化,已经在网络的推动下,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不断地渗透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我们的血脉里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深度。但我们的幼师生在中小学阶段,因年龄小,心理不成熟,再加上受到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一般是被动和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当幼师生进入幼师学校后,在新环境里,不免遇到一些关于价值观、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需要一些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来给予解决。3.中国传统文化是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在对国家、集体、家庭责任担当上,我们的先贤们已经做出了良好的榜样:“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先天下之忧而忧”“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些充分地体现了社会责任感。充分运用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幼师生如何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关系是大有裨益的。传统文化在幼师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对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处理好在新环境下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人际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三、积极运用传统文化对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分析

1.提高教师的自身传统文化素养榜样的力量是重要的。所以,有必要积极地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学术上,为幼师生树立一个知识渊博、德高望重的教师形象。用无声的教育对幼师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幼师生积极地模仿我们,主动地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2.在校园里积极地营造出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在对幼师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充分地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教育,应该积极地在校园里营造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在这样一系列的活动氛围的熏陶下,幼师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3.充分地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学校的寝室文化之中去为了拓宽我们的传统文化的阵营,还可以积极地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幼师生的寝室文化有机地整合起来。寝室是幼师生的另一个宽松自由的空间,我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这个空间,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名言警句张贴在幼师生公共区域里,同时还可以组织以寝室为单位的传统文化对决赛活动。这一形式对幼师生的教育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四、结束语

第8篇

[论文摘要]幼师生职业动机呈现出重视经济收入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职业意愿随着学生入校时间呈逐步确立趋势,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学校、家庭、社会应共同探求学生树立正确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对策。

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社会职业的评价,它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价值观具有历史性、社会性、个别差异性,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职业价值观属于人格范畴,它对职业的选择和工作的方式起一定决定作用。}1](PP.235一’36)综观国内近10年的职业价值观研究,虽屡有高师生、高职生等类似群体的职业价值观调研,却都未将幼师生纳人研究对象域。幼师生属于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人校时才十五六岁,对职业只有理想的期待,职业价值观还处于“准职业观”的状态,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研究幼师生的职业价值观,了解其职业价值观现状,对学校专业结构的调整、教育和管理模式的改革,以及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方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了解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有针对地对幼师生进行就业指导,对其顺利就业也有着积极的影响。本次调查对象为徐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以下简称幼高师)二、三、四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1200余份,有效问卷1127份。在问卷研究基础上,结合学生座谈、个别访谈,进一步分析、归纳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一、幼师生职业价值观的现状及特征

1职业动机呈现出重视经济收入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职业动机是驱动人们进行职业选择的内在动力。调查结果显示,幼师生的职业动机从高到低依次为:收人高、福利好(74. 9% )、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70. 2 % )、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61. 5% )、幼儿园能在大城市(40. 2% )、人际关系协调(22. 7% )、能提供继续受教育的机会(20.4%),工作稳定清闲(16.8% )、能为幼教事业做贡献(13.5% )、晋升机会多(9. 3% )、幼教工作的社会地位(7.1%)、出国机会多(2. 6% )。可以看出,幼师生的职业动机主要呈现出重视经济收人和自身发展的双元化特征。这表明幼师生既希望能获得有较高收人的职业,以满足自己独立的需要,又希望自己的职业能够专业对口、学以致用,有更多机会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能在大城市工作被学生排在了较前的位置,反映出这些学生非常渴望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这与学生的家庭背景有关,因为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仅不到10%的学生家长有一方为干部,大部分的学生家长为工人、农民和非固定职业者。值得注意的是,传统的社会贡献职业动机被学生排在了较后的位置,这说明当前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传统价值所倡导的集体主义思想和无私奉献精神已失去了往日的绝对权威,教育工作者在今后的学生思想教育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2.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职业理想指人们对自己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设想。它是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职业中,为自己所设定的理想的奋斗目标。由于徐州幼高师从2003年起,毕业生就业一直呈现良好态势,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徐州、无锡、上海、南京、镇江、张家港等城市找到单位,因此许多应届毕业生普遍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的地域、职位、待遇等均有较高的要求,部分毕业生尚存在“天之骄子”等观念,没有看到幼教的就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现象在非毕业班学生身上同样存在。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设想将来从事的职业时,74. 9%的学生选择收人高、福利好的单位;40. 2%的学生希望幼儿园能在大城市,幼儿园在乡镇或农村的仅占4. 7% ; 80. 3%的学生愿做幼儿教师,30. 5%的想做幼儿园管理者,只有3. 6%的愿做保育员;;76. 3%的学生希望就职于公立幼儿园,35.7%的学生希望就职于私立幼儿园,9. 4%的学生梦想拥有自己的幼儿园。可以看出,幼师的学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她们在就业上缺乏“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存在挑肥拣瘦的现象,对目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的竞争能力缺乏理性的思考,盲目乐观,许多幼师生不能接受在私立幼儿园就职,认为非国有单位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更谈不上自主创业。今后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3.职业意愿随着学生入校时间呈逐步确立趋势。职业意愿指人们对自己将来要从事某项职业的愿望、心愿。由于国家对师范院校学生分配政策的变化,近年来师范院校的生源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学生个别差异较明显,录取的新生中不少人缺乏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川许多学生选择幼师学校并非自愿,有的是因成绩不好考大学无望;有的是家庭经济困难,认为大学毕业后不一定能立即就业,现在幼师的学生就业形势好;有的是家长观念上认为女孩子将来当个幼儿园老师,既体面又稳定,让孩子报考幼师;有的是听从老师或亲戚朋友的建议报考了幼师。学生进人幼师后,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对其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一、二年级进行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教育;三、四年级进行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五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这样,学生的职业意愿慢慢得到确立,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也逐步有所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有效问卷1127份,仅有29人(其中25人为中专阶段二、三年级学生,4人为大专阶段四年级学生)认为自己以后不会或不愿从事教育工作;65%的学生基本可以肯定教育职业方向;31.9%(其中20%为二、三年级学生,11.9%为四年级学生)的学生难以确定。可以看出,学生的职业意愿随着年级增长呈逐步确立趋势,反映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实效。认为自己不愿从事教育工作或者难以确定的大多是低年级学生,这说明高师院校在职业道德和专业思想教育方面有些滞后,今后应该作出进一步调整。

4.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职业评价指人们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对社会各种职业在好坏、优劣和重要性方面的一种判断。职业评价不仅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和职业流向,而且影响到人们对工作的态度。mcPN.z}}”一’nod研究表明,当前幼师生职业评价标准趋向于现实和具体化,这一点与许多同仁研究的大学生职业评价标准是一致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当前幼师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正在由以往抽象的理想主义变为明显增强的务实主义,功利与个性发展成为主导。具体表现是由以往注重职业的“社会声望”“社会贡献”、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人、个人才能的发挥、在大城市工作、晋升、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例如本次调查中,有74. 9%的人选择收人高、福利好作为职业选择首要标准。这与魏金明、陈沙麦对“福建省千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曾秀芳2006年对某地方高校大学一至三年级的学生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川这说明当前幼师生对职业的选取在个人利益上更为理性,首要考虑的是经济利益和个人发展。与以往相比,职业的社会声望与社会地位等社会性因素在职业评价中的重要性明显下降。

二、教育对策建议

1.发挥学校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由于幼师生人学时年龄小,对职业只有理想的期待,其职业价值观的形成多是在校学习期间,因而学校在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肩负着重要责任。

第一,加强学生的专业思想和职业道德教育。由于许多学生选择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并非自愿,缺乏起码的职业认同和职业志趣,就更谈不上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和高尚的职业道德了。因而,建议学校在学生人校后重点进行行为规范和基础文明教育的基础上,一年级下学期就要进行幼教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教师职业的主要任务是“育人”,由此决定了其职业不可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这意味着教师职业的收人不可能与社会对教师的职业认同相一致。因而,要求学生抛弃功利主义,具有忍耐清贫的意志,在职业选择卜正确处理个人待遇、地位与乐干奉献的关系,正确认识和看待工资、晋升机会、发展前景、工作条件等,绝不能置人民、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于不顾。

第二,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教育。由于幼师生职业理想呈现出就业期望值过高的态势,造成不少毕业生自我评价时对自己的实力不能准确估计,更不能兼顾国家的经济情况、就业的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和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客观现实,最终导致高攀不成,低就不愿,白白错失就业机会。因此,学工处、团委、招生就业处等要积极开展职业理想教育,一方面鼓励学生树立较高的奋斗目标,使其具有为国家昌盛和民族兴旺奉献一生的远大理想,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更新就业观念,明确当前幼教市场的就业竞争形势,确立合理的就业期望,用做一名普通劳动者的平常心态去选择自己未来的职业。通过职业理想教育,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选择时不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更要脚踏实地地立足于现实。

第三,加强学生的职业价值取向教育。职业价值取向是指人们在职业选择中以自我为主体还是以社会为主体的问题,它涉及如何看待职业待遇、职业苦乐、职业地位等方面,是职业价值观教育的重点部分。在进行职业价值取向教育中,要坚持正确的职业待遇观、职业苦乐观和职业地位观,紧密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广泛深人地开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主导价值观教育,倡导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同时,进行正确的价值取向的引导,以及成才意识和成才途径的引导,帮助学生确立科学的价值定位和 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当然,针对幼师生职业价值取向活现出的现实和具体化特征,作为教育者应认识到这是市塌 经济条件下学生职业价值观发展变化的必然结果。在教肩 中必须注意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即倡导人生的价值在于刚社会的贡献的同时也应肯定个人利益和自我价值的追求,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要正确对待个人利益,懂得回报社会,不能取大于予,更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

第四,加强就业指导。由于目前高师院校就业指导工作还处于以就业信息为主、个别咨询与职业指导课程相对较弱的初级发展阶段,就业指导也主要在毕业班进行,这在激烈的竞争中对毕业生就业起不了根本性的作用。以致部分毕业生就业中过于理想化,缺乏白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模糊不清。这就要求学校尽快健全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年龄特点分专业、分年级、分层次有的放矢地开展指导培训,使学生通过职业教育了解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增强在校学习的自觉性;了解自身所应具备的各种素质,为将来的择业作好充分准备;提高自我评价能力,正确估价自己;了解个人的工作动机、适应性以及工作目标,逐步形成适合本人特点的职业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就业决策能力和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为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顺利就业打好基础。

第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水平,改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首先要强化学校秩序环境,通过科学的管理、完善的制度、健康活泼的集体活动来营造一种健康、活泼、有序的文化氛围,体现校园文化的时代特色;其次,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建设,让每个墙体、每个角落都渗透着育人的警句名言,营造有利于学生职业道德修养的良好氛围;再者,完善校园的舆论环境,通过校园网络、校园小报、手抄报、主题班会、校会、专题报告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形成积极健康的舆论导向和有凝聚力的校园精神,促进学生正确职业价值观的形成。

第9篇

论文摘要:幼师生的生源状况,导致他们基础薄弱,出现学习困难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采取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寻找活的教材,把数学教育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今后所从事的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目前,由于幼师生的生源主要是没上普高分数线的初中毕业生,他们在学习方面普遍存在着智力或心理障碍,对学习心生厌倦,或远远达不到初中毕业生应有的水准,综合素质较差,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归纳推理等能力较弱,常因听不懂课或跟不上而失学习信心,或对数学等基础学科缺乏兴趣,认为这些课对今后的就业没有用处,故而上课不听,课后不练,更谈不上刻苦努力。幼师生的这种学习状态,导致他们出现学习困难现象,逐渐产生厌学情绪,以致丧失学习信心。 

针对幼师生这种学习状况,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采取生活化的数学教育,“让学生置身于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体验到如海德格尔所描绘的‘诗意人生’”,从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真切感受身边数学的有趣与精彩。基于“生活中的数学”这一理念,在幼师的数学教育中应该向大自然、大社会敞开大门,从现实生活中挖掘教育资源,寻找活的教材,把数学教育内容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和塑造幼师生“向生活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培养出更适合社会的幼教工作者。 

一、让幼师生在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用他们能理解的数学方法去发现、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认为, 数学不是符号的游戏, 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经验的总结。无论是数学的概念还是数学的运算与法则,都是由于现实世界的实际需要而形成的。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 因而也必须扎根于现实生活, 应用于现实生活。如果脱离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数学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数学与幼师生的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内涵我们不难发现, 生活中到处充满数学,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学”的世界中,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周围事物和现象,都具有一定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也必然会积累一定的数学经验和数学问题,产生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认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的欲望。 

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处处都有几何形体。如在学习几何部分时,要求幼师生仔细观察所在教室及周围的环境,找出构成它们的简单几何体。通过观察,同学们发现:“我们的教室是长方体的,我们的电脑柜也是长方体的”、“我们教室窗户的护栏是圆柱体的”、“我们学校的蘑菇亭是由圆锥体和圆柱体构成的”、“人民广场超市入口的塔是棱锥体的”、“我们吃的可爱多冰激凌的形状是圆锥体的” ……学生时时都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教师将相应的有关数、量、形、时空等方面的数学内容自然地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他们在生活中轻松自如地感知数学现象,既可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又可逐步提高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选择幼师生能理解、感兴趣并密切贴近其生活实际的数学教育内容 

幼师生作为未来的幼教工作者,对他们所开展的数学教育除了要求他们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以外,还要求幼师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学会将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即培养幼师生“数学教育生活化”的意识,为今后所从事的职业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在制定幼师生的数学教学目标和选择内容时,同样要做到目标和内容生活化。 

在制定相应的数学教学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还要学会这些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这些内容在幼儿数学教育中理念的渗透。如“集合”一章,除了要理解集合的概念及常用数集、了解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意义外,还要在此基础上让幼师生学会观察生活中集合的应用,让幼师生知道幼儿数学教学中哪些是集合理念的渗透。 

幼师生的理科基础较为薄弱,如果教学内容生硬抽象,会对幼师生的学习加大难度。生活化的教学内容不仅可以降低学习难度,同时,还能激发幼师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师生对周围世界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及思维能力。 

如在学习排列组合时,以贵阳市的标志性建筑——喷水池地下通道的出入口为例:喷水池的地下通道有8个出入口,从其中一个入口进而从另一个出口出,能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由于学生对喷水池地下通道非常熟悉,谈到这个问题,同学们都表现的非常涌跃,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幼师生身边熟悉的这一实例,充分调动了幼师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他们学习排列组合的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总结相关内容,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自然而然地通过身边的数学内容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三、大胆实践生活化的情景教学,有效促进幼师生进行实际的发现、探索和创造 

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 也应用于生活实践, 越是贴近幼师生生活的教育内容, 学生越喜欢,越感兴趣,因为它生动、自然。在生活中学生时时能捕捉到数学的影子,在假想的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 更感轻松。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学习生活本身。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也就是说,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还原生活的过程,因为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教师要注意设计与幼师生生活中有所感受并能唤起相应体验的情节,以引起他们浓厚的兴趣。 

精心设计的数学教学情境,能使幼师生在其中受启迪和教育,环境亦能成为幼师生数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在开展数学活动时,因地制宜地将现实生活中的环境充分、恰当利用,有计划、有目的地创设适当的环境将数、形、序溶入其中,能更加有效地发挥环境教育功能,使枯燥、系统、抽象的数学知识,在幼师生的实践、探索、体验及与数学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变得轻松有趣,有助于幼师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有关数学知识。 

如在学习数列时,可以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假如你今年毕业,毕业后第一年每月存入a元用于购买房屋,第二年每月存入2a元,……,第n年每月存入na元,按复利计算,第n+1年一共可获得多少元买房?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分期存款问题进行分析,加深对数列知识的理解及应用。这样的情景就是现实世界中的真情实景,容易引发幼师生的想象,且容易与他们已有的数学认知结构相联系。不管是真实的生活情景,还是模拟的生活情景,都能使幼师生较自然、亲切地感受数学经验,从而获得真实的、属于自己的数学发现和体验。 

四、重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幼师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个人的数学素质的优势不仅在于其掌握数学理论的多少,也不仅在于其能解决多少数学难题,更重要的是看他能否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幼师生既有一定的社会生活经验,又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喜欢学习有生动现实基础及将来从事职业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才能,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生活和社会实践,提倡做中学,通过问题学,着重从学生今后实际生活的需要出发,使学生能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适应变化发展的世界,引导他们关心社会和关心未来,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我们面对的受教育者是未来的幼儿教师,所以我们的数学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世界,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幼师的数学教学中要适当增加应用数学的内容,为今后所从事的幼教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教师, 要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 一个思考的脑袋, 一颗对生活充满着美好向往的心灵, 把握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数学知识,渗透于生活中的时时刻刻。让幼师生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以及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促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工作积累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 刘惊铎.新德育体系:回归生活世界 促发道德体验.中国德育报,2007.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