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8:02
导语:在展业实训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 常规实训;模拟生产;导生制;团结协作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253-01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而企业中,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谋求发展,对那些既有理论基础, 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术人才非常的欢迎。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和其它行业一样,需要大批的服装技术工人。那么, 如何培养出生产第一线所渴求的服装技术人才, 就成了中职学校当今教学活动中的一大重要课题。
近几年来我们学校除了安排理论基础课程,还增加了实训实习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以往我们的服装专业实训,是为了进一步巩固平时的知识,相当于集中时间强化一下学习内容,和企业生产没有多大的关联。所以学生两年学校学习,进入企业后还是不能马上进入角色,对企业的要求和操作还不适应。对此,为了更好的和企业对接,我们对二年级服装专业学生在服装实训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企业对我校服装专业学生的能力给予肯定,下面就如何加强服装实训教学谈几点体会。
1.抓好常规实训,保证教学效果
为了使服装实训达到预期效果, 必须抓好实训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常规环节。服装实训教学与其它专业的实训教学一样, 都要有实训前的准备、组织实施及实训后的总结。准备工作包括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复习和将要完成实训内容的预习,但它和实结常常被老师忽视。有的老师甚至认为服装实习没有预习和总结的必要, 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在预习环节中, 让学生熟悉实训指导过程, 复习相关理论知识, 明确实训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实训的方法和步骤,并对实训中必须注意的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 还要掌握服装实训的安全规则(虽然我们实行实训车间的6S管理,但安全教育还是必须要强调的),只有做好了实训前的准备工作, 才能确保实训的顺利进行。
而在总结环节中, 应要求学生认真写好实训总结报告, 将实训的情况完整、真实地表达出来。其中包括实训课题、实训目的、实训工艺流程、各部件操作方法、实训效果、自我评价。做好实训总结是对所学技能的有效巩固, 是提高技能操作能力的必要环节。
同时在实训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应提出具体要求。首先, 要求学生熟悉操作设备的性能及安全使用原则。例如: 熨斗温度的控制, 高速平缝机的安全使用及日常保养等等。其次, 要求学生认真观看指导老师的操作示范, 并在自己的操作过程中勤学、勤问、勤拆、勤练, 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最后, 做好车间设备的保养、整理以及卫生等工作。
2.模拟企业生产流程,提高实训强度
以前学生实训,都是各自完成几件服装成品,和平时的工艺课没有什么不同,只是时间长一点而已。有些同学进度很慢,像平时做作业一样,在实训结束后还有作品未完成。这种风格和企业追求效益是格格不入的。所以,现在我们的实训,都有一个环节,就是模拟企业生产流程,安排实训内容。
我们学校每年都有一年级学生要购置实训服,现在我们把这一个任务接下来,由服装班的学生在实训中完成各专业实训服的制作,这样一来就有条件实现流水作业了。在这个环节中,完全模拟了企业生产的过程:生产订单——订单分析——原料采购——生产加工——质量检验——成品配送。
在接到订单后,对订单进行分析,这个过程是全班共同参与,再下来的任务就分组进行,原料采购组、制板组,这两个组先行完成前期工作,然后重新加入生产加工的分工小组。生产加工采取流水作业,全班按工艺流程进行分工,老师示范完一个工艺部件后就由各组去完成,在整个生产流程中都有一个质量检验组负责产品的质量检验,保证产品质量。在最后完成所有产品后按原订单配送到各班级,并跟踪听取反馈产品使用信息,不足之处进行技术分析,逐步完善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那么经过这样一个实训后,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就有了一个大概了解,为了不影响其它组的进程,每个人都必须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任务,他们的操作速度自然加快了,实际上无形中加强了实训强度,更贴近企业生产,就加快了和企业的对接。
3.实施导生制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这是我们学校实训教学的特色,导生制教学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对提高实训教学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在实训过程中,通过技能强手,安全标兵培养,再由他们配合教学,效果非常好。他们负责指导其他同学,就相当于企业生产中的各班、组长,逐步积累一些管理组识和技术指导能力,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有较广的发展间空。
4.加强对学生团结协作及实际操作应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
近年来,高职教育规模不断扩大,依然走进了我国教育核心。精细化管理本身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理念,在高职教育领域的运用,从教学到实训等各个层面,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水平,以便其更好地应对今后的工作。基于此,加强对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精细化管理
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内容管理精细化主要包括实训项目、实训内容、实训要求、方法等进行精细化描述,指引教师教学以及学生学习。第一,针对各个专业岗位实施调研,根据实际调研的结果,对岗位工作的要求、工作内容、实际过程等分析,最好能够形成规范性的文字描述;第二,对各个专业职业要求、技能要求进行明确分析。对岗位任务中列举典型进行分析,将典型工作中职工需要掌握的专业技能、知识以及态度提炼归纳出来。教师选择若干个技能作为改专业的核心技能,围绕核心技能展开实训教学,构建系统化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训练。第三,确定核心专业技能后,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对职业技能实训方法进行制定,同时形成指导性文件,保证实训内容实现精细化。
2高职教育实训教学场地精细化管理
第一,对于高职教育实训场地内的标识,必须保证其醒目,具有合理的分区,这样才能为生产组织提供方便,也有利于相关设备的运输、摆放,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通行。第二,在实训过程中,实训场地中设备的功能、型号、名称、实训中的用途等都需要标明,能够让参与实训的学生清晰的了解相关信息,更能够便于实训教学的开展;第三,关于实训场地的整体布局,应该模拟实际工厂企业等布局,保证设备按照一定的间距摆放,尽可能地与企业生产条件一致,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提前熟悉工作岗位,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3高职教育实训教学任务精细化管理
实训项目任务精细化管理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标准与目标,主要是通过对实训项目任务量化描述等,为实训提供更加详细的参照。第一,根据本行业市场人才需求调研的结果,对岗位核心技能以及职工需要掌握的核心技术进行确定。同时根据岗位归纳出具体的实训项目任务,然后根据确定的实训任务进行操作与训练。第二,明确项目任务操作的具体目标要求、任务实施按照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结合技能抽测标准,职业资格标准,提练并明确每个职业岗位所需要进行操作实训的技能种类、操作内容、实施过程、实施办法等。最终总结并编写科学、全面的实训项目任务教学指导文档、项目任务标准,在此基础上,落实岗位技能实训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依据和标准,达到实训项目任务教学内容的精细化。
4高职教育实训教学过程精细化管理
第一,实训教师应该精心的准备实训的项目任务,同时明确实训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合理的进行组织,对学生、设备进行合理的安排,保证各个学生物尽其用,保证参与实训的学生能够遵守实训的要求;第二,实训任务的实施是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的重点,精细化管理主要是根据生产实际要求,对实训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参照项目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具体来说,可以将任务实施分为五个流程,包括讲解、演示、点评、考核、总结。第三,在实训过程中,会用到一些物料,还需要根据项目的实际需要,坚持不浪费以及循环利用的原则,制作物料管理一览表等,对物料实施精细化管理。
5高职教育实训教学结果精细化管理
实训教学结果评价是保证实训效果的最后环节。第一,实训教学的评价必须简单明了,能够结合实训任务目标等,保证实训评价方式的操作性、可靠性;第二,对于学生的实训评价,一般采取现场评价的方式,在实训期间表现、安全文明、任务完成效果等几个方面入手,及时做好现场的记录,这样才能将学生参与实训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第三,对于教师的评价也是保证实训效果的重要体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抽查等方式,并做好记录。
6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高职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浪潮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中关键的环节,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其中,能够有效提升高职教育质量,促进高职实训教学健康发展,对高职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陆伯庸.结合技能抽查标准的高职实践性教学精细化管理研究[J].电子世界,2012,14(9):74-76.
[2]东晟源.试论高职院校中的教学精细化管理[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6(11):85-88.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实训教学;教学模式;改革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园林技术专业的骨干课程,学好园林规划设计也是园林技术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和设计手法的基础上,注重园林艺术基本知识的介绍和学生审美艺术的培养;在技能方面要求学生能够对一些中小型园林绿地进行规划设计。笔者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对实训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现将此次实训教学内容、方法、实施及成果进行分析总结,阐述自己的一些认识与体会。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介绍
以前在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时,实训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真实体验该课程在实际中的应用,收集对自己设计有帮助的资料和素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采用让学生多参观、多调查、多感受、多总结,即“参观―调查―总结”模式。
具体教学设计过程是:参观,带领学生多出去看一些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设计作品(这些设计作品有的是成功的、有的是失败的),要求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使用过程中,感受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其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必要的讲解说明。调查,学生在进行参观游览时,以小组的形式对常用的造园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及表现方法进行调查、记录,记录时有相关的实训表格。总结,是通过对现场的参观、调查,对该处园林绿地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总结,综合小组成员的观点,提出大家的看法与认识。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传统实训教学模式的体会
(1)为学生间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
以小组的形式来完成有关实训任务,就是为了增加每个小组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大家可以各抒己见,共同探讨,最后来完成实训成果。这也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2)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对现场环境的调查与记录,要求学生必需学会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去总结说明调查结果,这样可以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运用结合起来。
(3)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收集设计素材的机会
通过参观、调查、记录,学生可以收集一些设计优秀的作品,作为今后方案设计的素材,为设计思想的表现奠定基础。
(4)学生对课程实训教学认识不到位
在我们的实训教学设计中首先就是外出参观,多数学生认为《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实训教学就是去逛公园、去玩耍。学生只把自己当成一个参观者的角色,没有把自己作为一个设计参与者的角色,这种认识是非常不可取的。
(5)课程实训的成果质量不高
实训成果就是以小组的形式交1-2份实训报告、总结以及一些主要景点的效果图。从报告、总结及图纸的表现上可以看出,实训成果不能体现一个团队的合作,而是某个人的观点;有些学生作为小组成员,但实际并未参与小组的各项活动。
(6)学生缺乏参与实训教学的主动性
从实训教学设计的全过程中可以看出,实训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实训的全部资料都是由教师来准备,学生只是辅助教师来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与统计。而真正意义上的实训教学应是学生为主体,教师起辅助作用。学生缺乏在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这一点值得思考。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方案设计
1.改革背景
随着生源质量的不断变化,学生总体知识水平的差异性,相关专业学制的设置、人才培养计划的修改,结合学生对该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情况,针对传统实训教学模式运用中的不足之处,提出对《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改革的方案。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设计
参加此次实训教学活动的为2009级园林技术专业一、二、三班,参加实训的人数为116人,学制两年,实训的时间为每班2.5天。现以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教学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题目
根据教学的进度及实训时间的安排,这次实训教学题目是中国古典园林之拙政园的欣赏与表现。
(2)《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目的
实训目的是为了告诉学生通过这次实训要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立意、造园手法等方面有所了解与认识,提高徒手绘图的表现能力。从园林技术一班的实训目的(见表1)中可以看出:要求学生先去查阅、收集与拙政园有关的资料,从资料中整理出我们需要的几个方面。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一是网络,二是图书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工作,学生最后通过图纸的表现来说明自己对拙政园的了解和认识。
(3)《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是在实训目的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学生在完成任务时需要查阅、收集的相关资料。通过实训内容(见表2)的要求,学生对自己所要完成的任务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而不是无从下手。让学生从被动、机械的学习转向积极主动的学习,把学生在本次实习中的位置由参与者转变为主导者。这次实训内容的设计非常概括,没有给学生进行详细列出,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要求
实训要求是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学生要遵守的规范(见表3)。同时,也要求学生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来完成相应的各项任务,这样可以避免部分学生临时抱佛脚。
(5)《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作业
实训作业也是实训教学的最后成果或作品,这次实训教学的成果既有文字材料,也有相关的图纸表现(见表4)。能够比较综合、全面地反映学生在实训中的表现情况。
(6)《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答辩考核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是参与教师对学生成果作品的评价,这次实训教学侧重的是对学生图纸表现、资料整理、实训总结三个方面的评价(见表5)。
这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从知识和技能两个方面进行训练,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所有的工作由学生自己独立地去完成,教师仅起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
该实训教学方案把教师定位在一个“观赏者”的角度来评价学生的实训成果。参与实训评价的教师为3人,参考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具体实施分以下几个步骤:
1.自我介绍
每位参加答辩考核的学生都必须携带图纸和相关的资料,向参与评价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包括班级、姓名、学号等内容。
2.图纸介绍
向参与评价的教师展示自己所绘制的平面图,并对图纸进行相关的说明解释。这个过程体现了学生自己对某个古典园林的认识程度,其中包括功能分区、主要景点、著名景点、建园的目的、立意等。介绍学生自己所选择的景点并进行相应的说明,要求言简意赅。
3.回答教师提问
针对不同的学生在对作品进行汇报时的情况,参与评价的教师一般提出1-2个问题要求其进行现场解答。提问主要是针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独到之处进行。
4.实训总结
这一步是学生在进行汇报结束后要完成的内容。也是实训成果的内容之一。通过这样一次课程实训教学,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的收获和体会,要求学生会总结。
四、《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成果分析
《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教学的成果评价主要依据参与评价的教师评分、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两方面汇总产生。通过对三个班级的分析(见表6)可以看出,这样的结果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五、《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实训改革体会
1.提高了学生整理资料的能力
每位学生的现场展示时间在13分钟左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该如何来讲述内容、回答问题,需要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准备。现在学生可以利用各种途径收集材料,但对于这么大的信息量,如何进行整理汇总,这是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不断思考与摸索的一个问题。通过这次实训教学改革可以发现,学生在这个方面的能力有所提高。
2.提高了学生随机应变的能力
现场的提问与回答,对学生随机应变能力的提高是很重要的。许多学生平时在这个方面没有锻炼过,而通过这次实训他们知道了自己该如何进行答辩前的准备。这是学生在答辩结束时说过的话。从知识运用的角度看,学生学会了如何将相关知识进行组织、联系,从以前的被动、机械的学习向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了。
3.为学生自我展示提供了一个平台
许多学生很少有机会跟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这次实训教学,他们在教师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这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今后的发展。
4.时间短、教师资源不足
这次实训教学把学生进行现场答辩的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一天的时间,学生完成自己实训作业的时间相对比较紧张;每次参加评价的教师尽量是3位,涉及到教师工作量等诸多问题,所以人数不能多。今后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一种能够几者兼顾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任有华,等.园林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建筑计划学作为一种科学系统的调研及分析方法,同时又是一个较为新兴交叉的理论学科,在我国建筑领域的应用仍较为少见。特别针对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将建筑计划学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设计相结合,在实训空间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对实训空间设计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整合,试以在有限条件下为当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的建设提供的参考,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设计在我国现行标准与规范中的不完善和建筑计划学在国内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建筑计划学是一种科学逻辑的研究于设计方法,特别是针对需要靠大量实际调研为基础的研究对象,此方法可以使调研科学合理、富有逻辑,而不会在庞杂的实际数据和环境中显得无从下手。建筑计划学是一门以人的生活、行为、心理与建筑空间环境之间的对应关系与设计方法等作为研究领域,以建筑设计的条件、需求、价值、目标、程序、方法、评价等作为研究对象,为建筑设计提供科学依据的知识体系。通过建筑计划学的理论指导,可以非常有的放矢和有计划的对研究对象进行调研和分析,从而得出非常具有价值的基于事实的数据和结果,再利用此结果指导建筑设计或对建筑做一种预测,是非常具有意义的研究与设计方法。
1. 满足使用人群需求的实训空间规划布局计划
校内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实训空间,因其主要的实训教学目的以及与理论教学的紧密联系,在校园空间布局规划中尽量应遵循以下几条基本的规划布局原则。
尽量远离生活区——实训空间由于实训内容的特殊性,使用的教学设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且会产生噪音影响。
靠近理论教学区,形成教学组团——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形成了工科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基础教学系统,实训与理论的教育具有关联性和渗透性,二者在空间教学上也存在着相互之间的转换关系,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关系密切,互为各自的基础和前提,并且在教学中多为穿行,这就需要二者具有空间转换的便利性。
交通停车方便适宜——实训教学空间中的实训设备需要运输和安装,具有部分生产性的实训空间更需要原料以及产品的输入和输出,所以实训教学区域内应尽量设置专用的货运通道,减少对校园内其他功能区的干扰。
特殊实训空间需特殊处理——某些实训空间具有特殊的工业特性,需要对空间进行特殊处理。
2. 满足使用人群需求的实训空间规模计划
空间的可扩建性对实训建筑而言十分重要,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日益蓬勃发展,以及我国产业经济的突飞猛进,必定会迎来更多的高职生源。因此,高等职业技术实训空间的可扩建性就变得尤为重要。
设计阶段的前期调查是以建筑计划学手段进行建筑设计和规划布局的基本手段,在设计期间内各部分要素的控制都是基于调查研究的结论。要合理设计出满足使用人群需求的实训空间,不但要在设计过程中把握好影响实训空间规模的客观因素,更要提前预判或多方了解该校区未来可能的教学人数发展规模。
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中,不同的学科专业意味着相对应的实训空间功能的不同。由于各学科专业特点的不同,造成了对实训空间规模要求的不同。若不考虑各学科专业的差异性,就会造成某些专业实训空间过小,体量不足;某些专业实训空间又有富余的局面,对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硬件条件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在设计阶段前期对该院校办学规模和院校未来的发展要尽可能的了解,这样才能在实训空间的建筑设计中把功能和各专业对面积要求的不同做到一一匹配,使实训空间满足实训功能的同时又满足了学科专业对空间尺度的要求,有效的节约了成本。
3. 满足使用人群需求的实训空间空间设计计划
实训空间的尺度要求根据其功能的特点,主要由实训单元所需空间、交通空间和实训辅助空间等方面共同决定。对于实训空间的空间平面建筑计划,依据实训空间内功能组成的各要素决定,根据实训空间设计时应注意的的尺寸、规模等的分析进行详细的计划,使设计有理有据。除此之外,还应考虑建筑在通风、采光、声学以及消防方面对空间设计的要求。
4. 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建筑计划形成的建筑手法
建筑的性格以及文化气息的创造依赖于建筑空间的设计,同时也跟建筑的外观设计有着直接的联系。使用者的精神需求使得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和外观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性,单纯具有现代感的建筑是无法满足使用者的精神需求的。在创造富有文化性的建筑方面还应注意:与校园文化相吻合的建筑外观、文化性空间的设计等要素。
在现代化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建设中,过于单一的空间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空间的多样性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多样化的空间设计即是撇开空间的单一性进行设计,在同一空间场所内,引入多种空间性质的设计。就目前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实训空间的发展来说,空间的多样化设计主要包括:结合休闲空间的实训空间设计、结合休闲空间的交通空间设计。
摘要: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必须抓好培训优秀的实训教师这一重要环节,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抓好实训教师的来源和培训工作,互相听课,提高实际操作水平,开展竞赛、评教、评学活动和实训设施建设工作。关键词:实训教师;聘用;培训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9023702放开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以后,各学校之间的竞争激烈,有许多校领导为使自己的学校脱颖而出,采取了很多有利措施。一流的学校在学校实习时就生产、销售产品,顶岗实习期间已经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中级技工,深受用人单位欢迎,毕业生供不应求。学生的成功,是自身努力和老师奉献的结果,尤其是实训教师,他们要用高尚的道德情操,教会学生做人,用渊博的知识使学生学会更多的理论,用熟练的技能手把手教会学生操作。培养一流的学生,必须先培养一支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实训教师队伍,应从以下做起:1 抓好实训教师的来源和培训工作1.1 实训教师的来源实训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实际操作,对本专业要有较高的动手操作能力,不能让没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应从对口专业的一线技术人员或高级技术工人中招聘,到学校后要安排听课和讲授理论课,掌握本专业理论课内容和提高讲授理论课的能力,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既有较高的一线工作经验,又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授课能力,能组织和带领学生圆满完成学业,达到培养目标。也可招聘专业对口的本科毕业生,但要长时间进行培训。1.2 实训教师的培训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为使学生毕业后能适应社会发展,学校必须抓好实训教师的培训工作。工程类或实习设备不完善的学校,应利用假期安排教师到一线参加工作,掌握新技术、操作方法、技术要求、安全注意事项和新设备、工具、材料的使用方法,在一线写出教案,带回资料(录像或图纸)。学校要大力支持实训教师开创新的实训项目工作,让学生尽快掌握最新的实际操作方法和技术要求。实训教师在完成日常工作的同时,要进行课题研究,总结操作经验,不断改进实训程序,创造效率更高的操作方法,服务于全行业。2 抓好实训教师的互相听课工作互相听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措施,特别是新内容、新技术、新设备、新操作方法的开始实施阶段,互相听课和集体备课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互相听课后认真讨论会有以下作用:(1)实训教学往往在实训车间,结合设备、工具、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演示讲解,教学组织比在教室讲授理论课难度要大的多,能互相学习教学组织经验。(2)能够确定所讲内容选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最好。(3)能够对本次课所讲内容的多少、深度以及顺序进行合理安排。(4)能够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动作、姿势和程序进行改进。(5)能够发现操作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的发生。(6)能够根据学生操作情况,总结巡回指导过程中应注意事项。(7)能够研究出某一个实习内容从演示到学生掌握所用的时间。(8)能够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实训教学水平。3 提高实训教师的实际操作水平实训教师为人师表,在操作演示时要百分之百的正确,所完成项目或产品要百分之百优质,每个动作、姿势必须符合要求,所用均符合要求。所以实训教师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实际操作练习,或到一线工作中练习,或跟学生一起练习,必须达到一定水平,才能带领学生实训。作为实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刻苦训练,尽早成为“双师型”教师。以精湛的技术,使学生佩服,启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练就一身过硬的本领,为学校争光。4 开展竞赛活动每学期或每年都要开展实训项目竞赛活动。各实训教师教的学生进行大比武,领导要重视,严格评判,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和师生共同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实训教师也要定期进行实训项目比赛。要求比学生用时短,内容全,成绩优秀者在全校大会上进行表彰,给予奖励,作为年终评先或晋级时的优先条件,在校内外多次获奖者推荐为市、省及全国劳动模范。使全校形成人人学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氛围。搞好本职工作,促进学校发展。5 在实训教师中开展评教评学活动5.1 实训教师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职学校的学生,从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经过两年学习成为一个具有中级工证书的技术工人,他们的思想转变和素质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实训教师要从自己的手中把学生送到工作岗位,是接力的最后一棒。要求实训教师要像慈母一样,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与学生沟通,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成家立业,事业有成。使师生关系亲密无间,使学生愿学、爱学、积极主动搞好实训项目的实际操作练习,尽快提高思想素质,转变观念,做好就业准备,树立远大志向。5.2 实训教师要抓好学生的理论学习因为学生毕业前要进行职业技能鉴定,既要“应会”合格,又要“应知”合格才能获得职业等级证书,实训教师要在整个练习操作过程中及时与专业技术理论相结合,采取提问,留技术理论作业和定期理论模拟考试的措施,提高职业鉴定合格率,取得师生共同满意的效果。 5.3 实训教师要抓好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实训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学生参加实训前要先讲安全注意事项,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进行实习。在每个项目开始和每天实训前,要认真讲解实训安全注意事项,在巡回指导中要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安全因素,在每天工作结束后,要进行安全工作总结,使每个学生都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5.4 实训教师要抓好自身建设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一名实训教师,要不断努力学习,加强修养,提高业务水平,严格要求自己,热爱本职工作,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高水平的技术本领去教育学生。6 学校要重视实训设施建设工作为了提高毕业生的质量,加快学校的发展,学校必须重视实训设施建设,淘汰旧设备,及时添置新设备,使学生在学校实训车间使用的工具、材料、设备和就业后在真正岗位上使用的相同,使学生就业后马上为企业创造财富,同时,也为实训教师搭建了施展才华的平台。另外,有些工种的实训教师的工作环境是恶劣的,如电弧焊实训教师,整天烟熏火燎,影响身体健康,学校要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备,建设合格的、舒适的实训教学环境,及时落实实训教师的安全防护和劳保待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训工作管理,使实训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带头人。培养优秀的实训教师是职业技术学校发展的关键,只有培养出用人单位满意的毕业生,才能提高职业技术学校的知名度,进而使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把学校办成一流的职业技术学校。参考文献[1]彭德舟. 做一名合格的实训教师[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02) .[2]金志炎. 怎样当好实训教师[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 (34) .[3]宋采德. 浅谈加强实训指导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革新, 2006, (03) .
【关键词】校外实习实训 工学结合 信息管理平台 工作流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5-0015-02
一 高职高专校外实习实训的重要性及管理现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高教界逐渐形成了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潮流,国内也纷纷开始尝试教育改革以适应市场人才的需求。校外实习实训是提高学生社会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高职教育中,实训是一个不可或缺的亮点,而此亮点也正是适应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结果。
校外实训有别于校内实训的特殊实训形式,是学生在学期间到实际的生产环境参与工作、将校内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达到锻炼、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目的,只有参与实际生产实践培养的人才才是市场所需的创新型人才。
由于校外实习实训企业的多样性、分散性等特点,在时间、地点、学生组织、教师管理、实践岗位、实习任务等问题上经常存在协调不一致的问题。特别在管理上,学校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做到精细化管理,大部分企业基于廉价劳动力的目的对学校的实习实训要求理解不到位,直接导致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显得散、乱,对自己的实习实训目的不明确,犹如放鸽一样,自由发挥,甚至理解为打短工。多年来,国内在实施基于“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时,在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校外实习实训部分落实得相当差。
因此要不断改进实习实训的管理方式,有效地监控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对“工学交替”新教学模式下“工”这一教学环节对指导教师、学生实践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规范总结,归纳实习管理模式
为有效管理学校、学生、企业的实训过程,取得良好的校外实训效果,很有必要对校外实习实训进行规范管理,建立一套完善的综合评价体系。通过督促企业、教师的指导过程,监控学生的实习日志、实训工作记录、作业评价、实训考核、综合报告等材料。不仅要评估学生的实训质量,也要把教师的实训指导质量细化为指标项目,融化在实践教学环节的考评过程中。
经反复调研、多年实践,依据实训开展的形式、时机、管理模式等可将校外实习实训总结为参观实习、体验实习、技能实习、就业实习等类型,对每种实习的每个环节制定相应的评价指标,特别对学生的实习成果制定评价体系,最终形成实习成绩。
1.参观实习
通过参观本专业对口企业的工作情况、生产过程等,使学生对本专业有感性的认识,达到入学专业教育的目的。主要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教研室提出计划,明确参观企业及时间、带队指导教师等;(2)系教务秘书统一审核,组织交通等事务;(3)参观回来后,学生提交心得体会,指导教师审阅。
2.体验实习
通过组织学生到企业生产第一线,按企业普通员工制度组织生产,使学生感受企业一线生产氛围,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其过程可分为以下环节完成:(1)系教学秘书制订实习计划,明确参与班级及带队管理教师;(2)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学生,并逐个将学生分配给带队管理教师;(3)带队管理教师与学生到企业后,教师负责日常的生活管理,要记录与企业方的交流信息、与学生的交流信息、学生的考勤记录等,学生完成实习后,提交实结,其相应带队教师完成审阅工作。
3.技能实习
结合专业需要,将学生分配至企业专业岗位上,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指导,使学生真实体会专业岗位的工作情况及工作内容,达到专业锻炼的目的。实习环节可分解为:(1)企业人力资源制订实习用人需求计划;(2)系教务秘书确定参与班级;(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参与学生;(4)企业人力资源逐个确定学生实习岗位及指导教师;(5)学生到岗实习,提交实习计划、周记、完成实习后的总结等,指导教师相应审核学生的实习计划、批阅周记、审核总结等。
4.就业实习
就业实习主要是学生在毕业前结合就业开展的实习;很多学校还要求完成毕业前的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撰写工作,二者结合起来完成,此时校内指导老师负责毕业设计的指导,同时还需对学生的就业实习过程进行辅导管理。实习环节可归纳为:(1)系教务秘书制订任务计划,明确实习时间,参与的班级、指导教师;(2)指导教师各自登记毕业设计题目,教务依次审核确认;(3)相应班辅导员确定本班可参与的学生;(4)指导教师、学生双向选择;(5)学生开展实习、毕业设计工作,提交实习过程资料、毕业论文撰写材料等,指导教师分别对本组学生审核、管理。
三 信息化平台建设要点
依据校外实习的组织管理过程及实习内容的特点将其归纳为四大类实习后,为了管理的规范性,提高效率,建立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就相当有必要。在建设此管理平台时要充分考虑校外实习的不定期性、专业性、分散性的特点,需重
点考虑:(1)根据每次实习开展的线性工作特点,系统设计为工作流的管理模式;(2)注意数据的共享和隔离,校外实习往往是各系、各专业分别组织实施,要做好各单位数据的相对独立性和共享处理;(3)每个用户在系统中应只见与本人相关的数据,避免陷入数据海洋;(4)做好每个工作环节的容错处理机制;(5)依据学校实际制定好量化指标,加强考核、监督机制。
四 效果及意义
由于实习企业及岗位的多样性,基于“工学交替”的校外实践教学环节也就具有多方面的不确定性,如时间、地点、合作企业、参与人数、指导教师、实践岗位等,这就给其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通过归纳整理校外实训的各种组织模式,整理为四大类实习过程,规范了管理,理清了思路。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在信息化管理平台中对参与实践活动的教师、学生、企业进行实时记录,了解实习开展中的各种情况;建立完善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该评价体系评估实习质量,综合、客观、科学地指导实践,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评价体系中加强了实习指导老师的管理,以实习开展情况核准实习指导老师的工作量及报酬,督促指导老师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提高指导水平。信息平台也能实时采集师生的反馈数据,对合作企业也实现了完善的考核评分机制,促进了实习合作企业的质量改进。采用以上过程化跟踪、实时改进、及时反馈的信息化手段,对不断改进基于“工学交替”实践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管理方式,有效监控实习中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实习指导教师的管理和实习学生的监管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立新.发达国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及启示[J].职业教育研究,2006(3)
[2]董晓青.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实习实训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1(9)
[3]吴宪洲.以就业为特征的高职教育模式[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4)
摘要: 本论文探讨了特定硬件条件下,影响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实训教学;领导层;实训管理人员;主责教师;实训设施
1 强化实训教学理念是人才培养的关键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根本的教育,既具有职业技术的属性,又具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它以就业为导向[1],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职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特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教学的结合,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2],其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技能人才,这一目标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强化实践教学。
将一名普通学生转变为具备某一专项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实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重视实训教学环节,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通过职业素质训导等手段,才能达到强化学生的安全、质量意识的目的,使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趋近于真实职业环境,在到企业顶岗实习前,在校内就已熟练掌握所学专业的关键技能,在“仿真”的职业氛围条件下,训练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培养出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2 实训教学质量相关因素
实训教学是一个多层次、多种类的复杂体系,是在学校能控制状态下,按照人才培养规律与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训练的教学过程,要提高这个系统的整体效率,就要保证它的各个组成环节质量优良,相互间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一个动态平衡状态下协调运转。
对实训教学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有两方面:其一是硬件环境方面的因素,这一因素主要包括:实训基地;实训室;工作场所;实训设备等硬件设施。当前,制约着硬件环境建设发展的因素很多,虽然这方面的总投资不断提高,但由于近年来的扩招及技术的发展更新,直接导致了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的相对不足;其二是软件环境因素,其主体是教学团队的构成、教学理念、教学方案、教学手段及教学对象的素质、学习态度等因素。这两方面的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在相同的投入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取得更好的硬件环境建设效果,而好的硬件环境建设又更容易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硬件设施条件的改善是有限的,因为其牵涉面广,难度大。而软环境方面的情况就大为不同,其改善的潜力非常大,可操作性也比较强。软件环境方面的建设主要涉及下面几方面因素:领导层;包括实训场所管理员和实训主责教师在内的实训教学队伍及学生。
3 实训教学软环境建设方案
实训教学软环境建设主要从教学团队及教学对象这两方面着手,其中教学团队是个广义的定义,主要包括领导层、实训场所管理员和担负主要责任的教师等人员构成的团队,要提高实训教学质量就要理顺这几方面的职责关系。
3.1 充分发挥领导层的主导作用 整个实训过程的实施,基本上是围绕着实训教学大纲来展开。在实训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以及实训教学计划的制定过程中,会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比如所涉及的部门间的沟通协调,教师间的沟通协调,时间安排,工作报酬上的分配等等,这就需要领导层思想上给予足够重视,以科学发展观的大智慧去作决策,以利于以后的团结协作。在这里面,对于难以均衡的问题,领导层主动去与当事人沟通,作必要的说明应是比较积极的方法。为了在实训过程中,处理问题能做到有章可循,在领导层的主导下,制定利于实训教学的各项政策是必要的。
对实训教学大纲以及实训教学计划达成共识后,在贯彻实施过程中,领导层要承担起沟通协调的桥梁作用,建立起实训教学所需的和谐关系和良好氛围。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学习-内在的财富》中就提出:“由于竞争为日常生活各个领域中一种无不在的现象,团结互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委员会通过论证告诉我们:当今竞争的社会更需要合作精神[3]。没有和谐关系和良好工作氛围,就不会有良好的团结协作与合作精神,就没有向心力,甚至会由于相互挚肘而使力量抵消为零或者产生负作用。严密有序的教学团队和高效的团结协作精神这一重要因素的建立有赖的领导层桥梁作用,这种桥梁作用利于相关人员有机结合起来,担当责任,和谐发展。
最后,在实训教学的贯彻实施过程中,在明确实训室管理人员及负主要责任的教师(以下称主责教师)的职责、权益、义务后,领导层的主要作用将转变为协助他们去解决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在实训教学实施过程中调整完善实训教学大纲。
充分发挥领导层的主导作用,搞好内部团结,外求支持协作,内求分工合作;协调好内外关系,把工作的主动性与针对性、实效性统一起来,秉承“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共同进步”的宗旨,做到精诚团结,同舟共济,这是完成好实训教学任务,提高实训教学质量的首要条件。
3.2 加强实训管理人员的管理权限与责任 要进行实训,就必须要有必要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的完好运转依赖于日常的维护管理工作,实训前的准备工作,实训后硬件设施的复原工作,所有这些都是实训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因此高效安全文明实训过程的实施,离不开实训管理人员。
管理员真正做好实训设施维护管理工作的难度是比较大的,因为实训设施具有可供训练的反复性原则,能给学生创造反复训练的机会,使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不断提高技能熟练程度,帮助学生专业技能、技巧的形成,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设备是给学生训练用的,使用频率高,要求设备必须安全、方便、可靠、适用,这就需要管理员既要有强的责任心,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工作经验,能根据实际情况对实训设施及时复原,为下次实训提供保障;同时,实训设施也应具有面向学生开放的开放性原则,所谓开放性原则是指实训教学设施从空间到时间都应向学生开放,并顾及到开展科研工作和科技开发工作的教师的需要。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接触本行业的新技术、新技能,又能让学生在这个“学习工厂”自主学习,完成实训项目,实现实训教学方式的“开放性”[4]。所以,在规定的时间里,各实训场所有专人管理,只要学生有学习的意愿,可有条件地随时到实训室进行训练。这两个原则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实训场所、实训设施开放度越高,维护成本、维护工作量及复原难度也将越大,两者必须据实训场所和管理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均衡。
3.3.2 课中示范与排疑解难 示范性教学法是教育活动中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的示范活动,提供标准的动作、操作技能、制作规范等范例,以便学生进行模仿、学习[5]。教师事先将各种经过精心没计和严密组织的示范信息,在学生实训时示范给学生看,并在示范过程中把要点一项一项地指给学生看,往往能起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实训课更加顺利进行,这一过程对新开的实训项目或新接受实训的学生更为重要。示范过程的深度不但取决于学生的已有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还取决于实训项目的难度与强度,当然也得权衡教学所需达到的目标要求。同时,课中示范可使学生对实训设施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有大概的了解,使学生更快的熟悉实训设施和实训内容,顺利的完成实训任务,减少因错误操作所导致的设备损坏,这对预防实训设施损坏有着积极作用,可大大地减轻管理员的实训设施维护工作量。
由于学生接受知识过程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巡视指导、及时排疑解难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虽然说尝试与挫折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学习行动,但教师及时地为其排疑解难,或者适当的引导不仅使他们的学习效率得以提高,也可减少因学生盲目尝试而导致的硬软件故障的几率。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是必然的,当学生对实训过程产生疑问得不到解决时,不但不利于知识的提升,也降低了学习的自信心,造成恶性循环,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会增强其学习兴趣,使他们更主动地去学习。
3.3.3 实训总结 实训总结,是对已经做过的工作进行理性的思考,无论是对教的一方,还是学的一方,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都是获得经验的有效途径。
对教师而言,将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就可能上升为理论,并反过来又指导实践教学过程,这即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又有利于业务水平的不断提高,从而取得更大的进步。为此主责教师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实训项目的要点,深入研究实训项目的每一个环节,尤其是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等,以创新的精神去总结,这样我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才能高屋建瓴、言之有据[6]。
对学生而言,教师的总结,对重点内容或易于忽略的问题的强调,实际上就是重点知识回忆的过程,即利于学生把握住实训项目的要点,又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总结可以帮他们找出实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他们在遇到同样问题时,能更好的处理,也可达到加强正确方法的认识,避免类似错误再现的目的。在实训课中,每个同学都会出现一些问题,老师课后的总结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发现各自的问题,而且学生也可以从各自出现的问题中得到启示,拓宽对实训的了解,从而从实训中学到更多的东西。
3.3.4 配合实训室管理人员实施管理 通常情况下,实训室设施的维护管理工作都是实训室管理人员来完成,教师上完课后如果无大的问题基本上就不用管实训室这一块,配合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的深度完全取决于主责教师个人的责任心。就算做的不好也无需承担实质性的责任。而从实训室管理的角度而言,教师的配合是不可欠缺的。实训是否取得更好的效果,实训设施能否较好的复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配合,而目前又无这方面的硬性规定,其配合程度完全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愿,如何做到具有可操作性的有章可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3.3.5 受训学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就业市场里技能型人才的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的层次决定了他的就业口径的宽度,刚从学校出来的应届毕业生其实际工作经历有限,其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主要源自于学校里接受的实训,学校里知识的累积是学生适应工作岗位的根基,因此作为学生,要树立起主动学习知识技能的观念。
由于学校里的实训设施基本上都是工作于反复使用状态,用了一次后下次是否还能正常使用,不仅决定于实训室管理人员的管理,也决定于学生的使用过程,这是个相互影响的循环过程,良性循环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学习积累。所以作为学生,必须认真遵守实训管理守则及操作守则。其次,要在允许的条件下,主动地去做各方面的尝试,通过多方面的尝试比较,通过经验教训总结,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光看不练是难以真正掌握实践技能的,在这过程中,既要克服好奇心驱动的盲目操作心理,也要克服被动学习的惰性心理。
4 结论
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贯穿高职教育的一条主线,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与实训密不可分,在特定的硬件条件下,通过完善软件条件,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将能充分发挥硬件潜能,提高实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2004-04-02.[2010-6-08].tech.net.cn/page/N002/2009022700018.html.
[2]马树超.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与用人单位对接的关键举措.职教论坛.2007/1(上).[2010-6-11].tech.net.cn/y-jyjs/cxhz/12999.shtml.
[3]海天一粟.团结协作,无往不胜(讲话稿).烟雨红尘.2008-2-25. [2010-6-16].cc222.com/article/452339.html.
[4]高职教育研究所.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的原则初探.通辽职业学院.2009-9-9.[2010-06-23].gjs.tlzyxy.com/news_view.asp?id=94.
[5]朱红卫.多媒体课件在示范教学巾的应用[J].教育信息技术,2006(11):62.
[6]甲勇.谈谈课后总结的作用、形式及内容.中国教育研究与创新,2005(6):43.
此外,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员必须面对并妥善解决的首要矛盾将是:实训教学项目实施深度与实训设施始终处于可良好运行状态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
首先,在实训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不再只是实训教学过程的受体,更重要的是他们是学习的主体,尝试与挫折这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行动,渴望获取完整的过程知识,将会激发他们一步接着一步尝试下去的愿望,而实训操作的种种限制,对他们的束缚力在实训过程中往往被无意识的忽略,对他们而言,目标就是最底层的物理结构、原理的揭示,能否复原这一过程,往往不是他们所关心的,而这,对实训管理人员而言却是最难以接受的过程。为数相对很少的实训管理人员所进行的课后设备复原过程,相对于为数众多的学生的深入到最底层的探索过程,其设备复原工作量是可想而知的。特别是不同以往的复原过程,往往极大地考验实训室管理人员的耐心与知识,可以说,课后实训设施的维护工作,在实训管理人员工作量中将占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一矛盾的形成过程中,新手、新项目所导致的实训设施的复原难度的增加更为突出。
其次,对于课程的实训主责教师,一方面是实在应付不过来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基于实训教学深度的考虑,对学生实训过程中的种种尝试行为往往也是被动的默认。如电相关课程的实训过程,原则上需检查后才能通电运行,但基于课堂时间有限、学生耐心等待程度有限、要完成实训教学任务的考虑,往往也默认未经检查,就可通电运行并继续下一步实训过程的行为,而这种默认是否存在危及到设施及人身安全的隐患是无法预知的,因为,当前技术发展而带来的保护措施虽已日臻完善,但无法做到天衣无缝。再如机械设备的拆装过程,尤其是大型机械设备的拆装过程,实训深度与设施维护的矛盾的存在更是无法避免。因此,如何在这些矛盾中进行权衡,对实训管理人员将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至少须要求实训管理人员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实训设施的维护上。此外,为降低维护工作的强度,实训室管理人员去接受必要的针对性强的专业性培训必须的,因为有足够的知识与经验,才能提高实训设施维护的效率。
实训管理人员除了要管好实训室,对实训设备进行维护外,还应做好实训课的准备工作,其任务主要是为实训课的实施配置硬件设备。这一工作过程创造性的含量少,重复枯燥性的含量多,因这些工作没有创造性的成果,而无法让实训管理人员走向获得荣誉的前台,更没有职称升迁的资本。从更为人性化管理的角度出发,为调动实训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履行好管理实训室,做好实训设施的维护工作,并主动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在制度上应有所突破。
伴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成为了人们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并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方面对计算机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逐渐增多。然而,当前的状况是:企业无法招聘到计算机方面合适的人才,而学生也感觉很难找到心仪的工作。经过调查研究发现,生成矛盾的主要因素就是由于多数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专业在进行教学时依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将教学重点放在理论知识的讲解上,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从而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同真实应用脱节;同时,很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应用的课本过于老旧,无法紧跟时展的步伐,缺少整体性与系统性;另外,一些教师对实训课程的安排十分随便,缺乏科学性及严谨性,从而浪费了实训的机会,降低了教学质量及效率。除以上因素外,还有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在教学中,过于以自我为中心,在讲台上生搬硬套,照本宣科,学生只能枯燥、被动地接受知识,形成机械性记忆,无法真正动手操作,无法表述自己的观点,这也是导致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因素之一。当然,也有很多学校为学生设立了实训课程,然而,由于资金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学生们操作的设备较为落后,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教师自身素养较差,从而导致学生对实训课程提不起兴趣,甚至感觉厌烦,觉得没有任何意义。上述问题反映出高职院校应对计算机专业的实训教学系统进行转变,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探索出一种针对岗位的实训教学系统,创建技术先进、职业性高、仿真程度强的计算机实训教育基地,使学生可以学以致用,从而完善自身发展。
二、高职院校创建高效计算机专业实训体系的方法
对于上述存在的不足,想要创建一个符合社会发展,满足企业需求的计算机实训体系,就应结合高职院校自身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实践平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创建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计划
教师在应用实训体系进行教学时,应始终依照专业的教学大纲及计划开展活动,从而确保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发挥实训的功能。想要完成这一任务,在创建实训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就应全面分析自身计算机专业的真实情况及特征,为学生创造更多锻炼头脑与动手能力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单独进行操作。假如学生无法单独完成教学任务,那么,教师则可以在一旁协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应发挥引导与帮助的功能,而不是代替学生进行操作。另外,在开展实训教学时应用的教材对于教学来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应用的实训教材可以由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查阅相关资料编写而成,从而从学生的角度、企业需求的角度及社会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自身成长。教材的内容应确保真实、准确,表述明确、幽默,从而更易于被学生接受。
(二)创建计算机专业实训的考核系统
在实训教学即将结束时,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检验与考核。这一阶段的内容较为重要,能够促进学生深人学习,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机知识。以往的考核方法是通过日常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结合,但这种形式已无法被学生接纳,创建新的考核系统是大势所趋。当前高职院校在开展实训教学时通常都应用小班或分组的模式,培养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及综合素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创建考核系统时,要重点关注以下三方面内容。
1.客观性
教师在创建考核系统时,应依据教学规定的实训任务及实训大纲中的标准执行,确保考核系统的规范化、客观化。学生考核的得分应真实体现出学生在实训阶段的表现,任务的完成质量,不可以随意更改评分,防止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从而确保在全面发挥实训考核功能的同时调动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兴趣。
2.真实性
无论什么样的考核方法都应该真实地体现出学生的能力,因此,一系列切合实际的考核标准十分关键。考核的内容应涉及学生的基础专业技能及综合能力两方面内容,可以应用抽签的方法让学生随机选取考核内容,评定成绩时应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整合最后的技能评分,以适当的比例核算。
3.实用性
创建的考核系统应能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依据不同情况挑选相应的考核形式。例如:在对学生校内安排的实训内容进行考核时,就可以应用以往的考核方法同任务考核形式相结合,把日常的表现、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最终完成任务的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评估;如果学生是在企业中参与实训,那么,则可以直接引人企业的相关标准及考核职业技能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考核。总而言之,良好的考核系统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训质量,增强学生参与实训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更自觉、主动地学习,完善自身发展。
(三)创建实训的基地
创建实训基地的好坏与教学质量及效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实训基地包含校内基地及校外基地两方面。创建校内基地就是对原有的计算机房进行改进,使其变成具有实训功能的场地;创建校外实训基地就是与企业进行合作,直接邀请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进行课程指导,基于市场需求,将企业的高新科技带人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另外,学校也可以委派老师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参与企业的项目研发过程。利用创建校外基地,可以高效地利用企业中的设备、资源及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增强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力度
为了更好地提升实训的教学效率及质量,应增强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其一,敦促教师在开展实训教学前做好周全的准备,设定实训的目标,选取实训的地点。假如在校园的机房进行实训教学,则应与机房的管理人员做好沟通,查找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确保实训顺利开展;其二,在实训教学前将内容告知学生,使学生可以提前预习实训的设备、步骤、内容等,确保成竹在胸,完成教学任务;其三,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推荐一名组长,使学生在实训时全面发挥自主性,勤动手、多动脑,争取使每一名学生都获得操作的机会,并且由学生单独完成。教师在学生操作出现问题或错误时,应给予适当的引导;其四,在实训课程结束后,教师应结合实训内容创建考核系统,针对每一名学生的表现打分,以反映学生的技能水平。教师应善于总结学生的长处,点明小组中的不足,并帮助学生进行改正。
三、构建实训体系实例
大同煤炭职业技术学院为了使学生能够更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学生创建实训体系,具体流程如下。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准备工作包含五方面内容:其一,先让实训教师在活动前3个月向教研主任或院长书面提交一份实训的预案,包含实训的大纲及计划;其二,校长或教研主任对实训预案进行审核,对其中的技术进行检查;其三,假如实训的方案与现今的社会需求相吻合,那么实训时依照教师提供的方案开展实训活动;其四,假如实训方案没有时代性,则提出修改建议;其五,根据修改建议修改后再进行审核。
(二)活动阶段
教师与学生协调配合,根据实训预案中的内容进行活动,同时重点关注前文提到的几方面内容。
(三)实训结束
当实训结束后,教师应注意做好总结工作,让学生对实训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从而促使学生更扎实地记忆相关知识,充分发挥实训的功效,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四、总结
关键词 高职 护理专业 基础护理学 实验实训 问题 改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8.065
Abstract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the main body position of the students is not outstan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the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is single, the old teaching mode. Here the basic nursing experiment and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and innovation strategy, to enhance the experiment and practical teaching effect, effectively achieve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professionalism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professional; basic nursing; experiment and practice; problem; reform strategy
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对于丰富学生的护理基础知识理论,提升学生的护理专业技能具有积极的作用。要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必须要重视基础护理学课程教育。基础护理学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育中,要能够积极完善基础护理技术实验实训环节,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实验实训中,发展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基础护理学教学要突出实验实训教学,要通过实验实训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实训环节有效引导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促进高素质综合型人才的有效培养。然而在高职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作为基础护理学教师要能够积极解决实验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创新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模式,以实现学生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的有效发展,促进人才的有效培养。
1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忽视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
基础护理学在实验实训教学中,实验实训教学多采用的是注入式教学模式。实验内容的设置,实验步骤的制定和仪器设备的准备,实验过程的组织都是有教师安排的。这种注入式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开展的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学生在整个实验实训过程中,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解的护理理论知识与技能,被动地识记教师的操作流程。即使学生进行练习操作也是在模仿教师的动作和操作流程。这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1.2 传统实验实训教学模式存在缺憾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采用的依然是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如下:教师准备实验实训材料内容、教师一边讲解理论一边进行技术示范、学生回示、分组练习、总结点评。这种授课模式单一、陈旧,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在实验实训教学中,教师过多强调的是精确的操作程序,强调的是规范的操作技能,学生只能进行模仿操作,掌握一些操作技能。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内容与其他学科内容处理分离状态,缺乏内容与操作技术的上的整体性与系统性,学生只能掌握单项的操作技能,其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
1.3 学生对实验实训教学不够重视
在实验实训环节,我们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不是很重视这个环节的学习。一些学生认为,实验实训跟着教师做就行,自我主观能动性在实训环节中得不到充分挖掘,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一些学生认为,实验实训参与不参与,学不学都无所谓,到毕业实习后,再进行学习,也不晚。一些学生认为,作为一名护士就是做一些诸如注射、发药、测血压、量体温等简单的工作,不需要多么高深的实践操作技能,就能应付工作,因此,实验实训的积极性也不高。学生思想上不重视实验实训教学环节,就导致实验实训教学效果不理想。
1.4 实验实训考核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考核中,现行的考核标准存在问题。考核标准只重视实验实训操作流程,操作细节,操作时间。这种考核标准导致很多学生只是为了考试而进行实践活动,考核靠什么,学生就练什么。不考的内容的学生就不练习。学生只是机械地实际模仿一些操作动作,对操作结果不能进行批判性分析,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很难得到发展。
2 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策略
2.1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明确课堂教学目标是保障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前提。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根据本节课的内容明确出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目标,能够对课堂实验实训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设计出难度适中,切实可行,可以评价,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通过教学目标,能够增加学生实验实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完成一个个实验实训任务,获得有效的发展。
比如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这些目标设置就是较为成功的。比如,能够应用本课所学的理论知识,评价人体力学在护理操作中的意义,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根据无菌操作原理,编制出一套有新意的6项无菌操作程序等等。只有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才能在目标的引导下,有效参与实践,完成实践任务,不断提升实践技能,获得创造性的发展。
2.2 精心设计教案
精心设计教案是保障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基础。在备课环节,教师需要立足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实际出发,收集整理各种实验实训教学内容,要能够根据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善于挖掘教材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能够不断丰富教案内容,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教案设置中,要避免内容的重复,保障学科间的内容上的衔接。能够找好课堂实验实训的切入点,突出重难点内容,适当安排演示实验,安排一些学生的创新成果,以更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要通过对教案的精心设计,为实验实训课堂有效开展打下基础。
2.3 以学生为主体,突出项目任务教学法
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实训教师是知识技能传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被动地接受知识与技能。在基础护理实验实训教学中,病史的采集及评估、病例分析、护理程序设置、护理措施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操作后的护理过程总结都是由教师按部就班地对学生进行讲解,示范的。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实践的空间和机会,只是被动地跟着教师走,跟着教师进行模仿练习。这样,学生的实践技能水平很难得到发展。因此,基础护理实验实训教学需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能够以项目任务教学法为中心,使学生成为实践的主体。
推行项目任务教学法,学生需要亲自参与实践过程,学生需要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确定目标任务,制定实践步骤。学生需要自己设置护理程序流程,选择仪器设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处理,搜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为学生提供实验资料,党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引导就可以,学生始终是实践活动的主体。学生通过自主实验,完成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任务,学生需要利用知识解决问题。这种实验实训模式能够使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和应用技能,能够发展学生的实验实训能力,有效提升学生实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通过多元化、分层次的技能训练,培养实用人才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目标是为了通过实验实训环节提升学生的临床护理能力,使学生能够掌握护理技术,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因此,在实验实训教学中,要能够以临床需要为中心,进行实验实训的内容选择,完善实验实训教学环节。
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改革,要能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突出临床技能和实践性环节教学内容。要提升学生的临床应用技能,在实验实训环节们可以通过情景演示、录像观摩、实验室操作训练、模拟人体操作、临床见习、临床实习等多元化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对人才进行培养。要能够实施分层技术训练,通过分层训练的方式,逐渐提升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发展学的综合职业技能。要能够通过多元化、分层次的技能训练,有效培养护理技能型实用人才。
2.5 灵活利用示教手段
示教是一种传统实验实训手段,是保障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虽然,现在提倡实验实训教学改革,但在实验实训教学中,示教手段的灵活应用也是必要的。作为教师,要灵活把握示教的时机。在学生操作前进行示教,是为了让学生对新操作技术的程序、要领和操作步骤规范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其示教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掌握操作要领,能够逐渐熟练地进行自主操作。在组织学生分组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一些模糊认识及提出的问题,适当通过示教的方式进行问题处理,通过这种示教方式对学生的错误认识和行为进行引导。在学生实践操作练习结束后,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性示教。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进行总结性的处理。在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教学中,虽然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教师必要的示教还是不可缺少的,示教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操作中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有效保障实验实训教学的效果。
2.6 完善考核评估环节
完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环节是提升实验实训教学效果的重要举措。传统的基础护理学实验实训主要是对学生操作过程,操作技能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内容较为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完善实验实训考核评价环节,需要从以下方面进行完善:第一,完善预习阶段的评价,包括对学生病例设计内容是否新颖,学生设计方法有无创新,设计方法是否可行,学生实验实训用物准备是否齐全等多方面的评价。第二,完善实验课堂表现评价,这主要是对学生课堂表现情感态度,课堂操作是否规范,课堂操作是否具有创新等方面进行评价。第三,重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评价,这主要是对学生操作程序是否完整,随机应变能力是否具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升等方面进行评价。要通过完善评价过程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验实训情况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要通过创新评价的方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实验实训综合素养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创新发展。
总之,高职护理专业基础护理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重要课程,其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要通过加强实验实训教学,能够使学生有效地将知识、技能应用于实践过程中去,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从业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高职护理人才的有效培养。
参考文献
[1] 肖勤.浅谈如何提高基础护理学的教学质量[J].品牌(下半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