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网课段考总结

时间:2023-03-07 14:58:23

导语:在网课段考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网课段考总结

第1篇

农村初中地理课程“起点高,入门难”教学难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初中地理课程学习从“地球”、“地图”开始,这些起步知识十分抽象繁杂,难以阐明。学生没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空间概念、综合分析比较能力、生活经验和相关知识的储备等是难以理解明白的,更不要说灵活运用了。

2.农村学生的素质及年龄、生活经验的限制,影响了学生的理解力和课堂教学的效果。农村学生生活单纯,在知识层面、接受能力、活动能力等方面相对于城市学生较为薄弱;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又偏小,思维能力有限,一进入初中就要接触诸如经纬网、地球“五带”现象、等高线地形图、板块运动等抽象难懂的陌生知识,难免理解困难,力不从心;在课堂上往往跟不上老师的思路,知识消化有限,以至于问题累积成山,成了障碍。

3.课程设置有偏差,教学时数偏少及边缘化,严重影响了初中地理教学顺利进行。由于地理是“次科”,每周2节课,被安排在《课程表》的边缘。由于放假、“活动”等原因,地理课时往往被挤占,少到不能正常授完课。实际授课时数与教参的“建议”相比,是大打折扣的。每年秋季期,都是匆匆忙忙“读完”课文,来不及复习就马上段考。因此学生成绩一片飘红。

由于各方面原因,地理教学“起点高,入门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成为七年级学生地理学习的“拦门虎”,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甚至“谈虎色变”,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了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如何破解这个教学难题呢?根据它产生的原因,我们很容易得出解决这一难题的对策,但不容易做到。比如,对于教学课时,由于课程设置的关系,是不能增多的;秋季期段考,由于有效课时太少,很难改变到段考时匆匆“读完”新课的被动局面。在教学制度没有多少改革的情况下,教师只能靠自己的努力,在课堂教学中想办法,把握好课堂40分钟,尽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学难题的破解,要立足本土,在农村初中全日制寄宿学生的前提下使用。大致来说,我们的本土教学,在破解“起点高,入门难”这一地理教学难题时,应该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保证地理教学时间

如上分析,七年级秋季期段考前,星球版初中地理教学“地球”、“地图”、“海洋与陆地”三个单元内容,要保证平均每周有150分钟的教与学的时间,才能完成课本知识的传授、解惑和演练运用。万一被节假日或各种活动冲掉课时,必须想办法补回才行。学校领导和教育部门要考虑到这些情况,调剂好相关“活动”时间,以尽量不挤占各科教学课时为宜。

2.熟悉学情和教材教法

常言道,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地理学科因其综合性强,要求教师具备的地理素质特别高,教学技能特别强。新版教科书(以商务星球版为例)不像旧版教科书那样讲述得全面、详尽,而是重点突出能够说明地理问题和实现区域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图片多而文字说明十分简洁、浓缩。很多重要的知识点分散在正文、读图、思考、活动和阅读各个栏目里,并且有些思考练习题在教参书中也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在课堂教学中,要补充相当多的地理基础知识,将浓缩的知识点“稀释”,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用图,依图求知、据图理解、记忆,从课本各个栏目的解析中总结、归纳出知识要点、地理事物的规律.初中地理不像其他科目,没有诸如《课程标准新教案》、《中学教材全解》等教学辅导书,一切全靠教师个人的聪明才智、专业技能和实践摸索。因此,教师(特别是非专业地理教师)不下一番苦功夫去研修,不具备相当的地理知识和教学技能,不熟悉教材和学情(农村初中学生),是难以恰当处理,应用自如的。

3.重视概念教学和直观教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

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农村孩子来说,地理是一门新课程,没有相关知识的储备,脑中一片空白,认知能力也很有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几个要点:

(1)重视概念教学,传授辨析概念的方法。对七年级学生来说,地理课一开始就出现许多陌生难懂的地理名词,对这些名词,虽然不要求背诵其定义,但要理解其含义,包括其由来、特点,以及与之相似概念的区别,避免彼此混淆。在教学中,教师必须想尽办法,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将这些名词的含义或特征表达清楚,或归纳出“规律”、“要诀”之类形式,让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在教学等高线地形图各部位名称时,讲解图形特征后,可以用歌诀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判读,就像武打小说师傅传授徒弟武功时既传招式又传口诀一样。各部位名称的口诀可以这样概括:“山峰黑三角,陡崖似天梯;缓坡线圈疏,陡坡线距密;鞍部镜片连,脊谷数值辨。……山谷凹陷处,小河冲向前。”为了通俗易懂,有趣好记,后两句改为“山谷像屁股,尿尿流出来”,效果更佳。

(2)重视直观教学和立体思维的建立。直观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立体概念、空间思维能力,对农村初中的地理教学尤为重要,是破解“起点高,入门难”这个难题的重要法宝。比如经纬网概念的建立,需要学生从平面思维过渡到立体思维,在头脑中建立立体图像,形成“脑地球”。具体做法是加强教学直观性:一是要充分借助教材中各种图像或多媒体动画,二是要利用经纬度地球仪实物演示,三是要每个学生都直接观察地球仪,自己动手用彩带代替经纬线“编织”经纬网;自己动手画“经纬网”或用乒乓球制作“地球仪”等。学生通过多观察、多动手、多思考,才能领会经纬网的真谛。经纬网有球面的,也有平面的,两者要多对比。地球仪上的立体世界地图要与地图册中的平面世界地图多对比,以此理解球面与平面的关系:球面可以展开形成平面,平面也可以卷曲合拢成球面。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建立起立体概念。从已有的生活体验也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立体思维,例如用篮球、排球等实物来理解地球仪,用篮球网兜和比赛场上的排球网来理解立体经纬网和平面经纬网等。

(3)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方法。地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是“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改变地理学习方式”、“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普及,新教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教师可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多选择。其中用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地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地图的三要素、等高线地形图的成图原理、板块构造学说以及火山地震的成因等。用做实验或实践活动的方法能使学生对所学地理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引发主动的讨论与探究。

4.重视学生的“学”和地理能力的培养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模式解决了“把学习交还学生”的教育难题,主要是把为教师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更关键的是要逐步把学习地理的方法教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学生们要养成主动自觉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独立获取、驾驭已掌握知识的技能,利用已学地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这是学好初中地理的捷径。

在七年级,加强学法指导和培养地理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在“地球”、“地图”、“海洋与陆地”这三个单元教学中,应该教给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技能是:(1)多观察,细思考,从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问然后求证。(2)抓住关键词,通过对比明确地理事物、名称的各自特点,明确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3)建立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思维。(4)学会看地图,绘简单地图,使用地图;心中逐步建立“地球”、“地图”的形象和观念。(5)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正确的学习态度,能课前预习,进行质疑;课堂认真听课,做笔记,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课后及时复习,做作业,自觉自主学习。(6)唤醒生活体验,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社会见闻结合起来,用“地理”的眼光审视身边事物。(7)学会综合分析、对比归纳的方法。(8)有条件的学校要教会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搜集相关的地理知识,学会小组合作学习、探究等。

以上所述方法、技能应该逐步渗透在教学中,有的在以后各章节的学习中还要进一步加强。

5.构建现代化的、和谐的地理课堂,让学生想学、勤学、乐学、会学

新课标教学基本理念还有:“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建立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并重的评价机制”。前面提到的教学方式、方法都是基于这些教学基本理念而采用的。如果农村初中都能具备好的教学条件,贯穿新的教学理念,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和适宜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时间较充分时,“起点高,入门难”的教学难题必定迎刃而解。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转变教师的角色,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好奇心和认知规律,创设出适宜的问题情景,循循善诱,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成长的快乐,那么,学生对初中地理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通道,想学、勤学、乐学乃至会学。即使开始学不好,后来也能快速改善,变差为优。

此外,地理课程可以作合理调整教学顺序、暂时降低教学要求等灵活处理。比如对初中地理的入门课程,“地球”、“地图”的教学,应尽量降低难度,教学检测也要降低难度。有些内容,如经纬网的运用、比例尺大小与内容详略、在有指向标或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定方向、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运用等,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和知识的增长,到八年级时再深入教学、提高要求,会容易达标一些。在七年级,对于一些水平高的学生,有时间作详细的教学辅导,也是能够达到新课标要求的;但大多数学生还是到八年级时比较易于理解掌握,教学也容易、轻松一些。

因此,综观农村初中地理教学“起点高,入门难”的问题,其产生原因及破解方法,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体制、评价机制、教学条件、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学生素质等问题,非教师一人的力量所能撼动。短时间内,农村初中七年级秋季期段考学生地理成绩大部分飘红的现象可能难以改变。但是随着教与学的时间推移,通过老师正确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成绩会逐步提高,“开门红”将会渐渐淡化;到八年级会考时,通过增加课时、反复学习,大多数学生都能取得毕业考试好成绩。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课改的深入发展,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谐课堂的创设运用,初中地理教学“入门难”的问题将会逐步解决。即是说,破解“起点高,入门难”是一个时效问题。本文阐述的内容,就是解决这一教学难题的好思路、好做法,也是本人经过多年实践验证的经验之谈。

参考资料:

1.《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2篇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詹海东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杨健敏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五、以老带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杨健敏老师是刚毕业的老师,是学校安排给我的“帮带”对象。她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多听老教师的课,多虚心请教老教师。杨健敏老师在一学期中听课共计有53节以上,既有高一的,也有高二和高三的老师的课。杨健敏老师在教学中不断成长,迅速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第3篇

本学年度,我担任高一化学(3至7班共5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兼106班付班主任,兼高一化学备课组组长,化学科组长。现在就高一化学备课组和科组建设中,本人的工作作一个小结。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集体高一化学备课组成员由**和**老师、**老师组成。高一化学备课组,是一个团结奋进的备课组,各成员间通力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有计划的安排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新学期开课的第一天,备课组进行了第一次活动。该次活动的主题是制定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及讨论如何响应学校的号召,开展主体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活动。一个完整完善的工作计划,能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完满完成,所以一定要加以十二分的重视,并要努力做到保质保量完成。高中化学新教材第一册共分七章,第一学期完成前四章内容的教学,中段考到第二章。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坚持每周一次的关于教学工作情况总结的备课组活动,发现情况,及时讨论及时解决。

二、定时进行备课组活动,解决有关问题高一化学备课组,做到了:每个教学环节、每个教案都能在讨论中确定;备课组每周一次大的活动,内容包括有关教学进度的安排、疑难问题的分析讨论研究,化学教学的最新动态、化学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等。一般每次备课组活动都有专人主要负责发言,时间为二节课。经过精心的准备,每次的备课组活动都能解决一到几个相关的问题,各备课组成员的教学研究水平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

三、积极抓好日常的教学工作程序,确保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按照学校的要求,积极认真地做好课前的备课资料的搜集工作,然后集体备课,制作成教学课件后共享,全备课组共用。一般要求每人轮流制作,一人一节,上课前两至三天完成。每位教师的电教课比例都在90以上。每周至少两次的学生作业,要求全批全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在班上评讲,及时反馈;每章至少一次的学生实验,要求全体学生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课后认真书写实验报告;每章至少一份的课外练习题,要求要有一定的知识覆盖面,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每章由专人负责出题;每章一次的测验题,也由专人负责出题,并要达到一定的预期效果。

四、积极参加教学改革工作,使学校的教研水平向更高处推进本学期学校推行了多种的教学模式,要使学生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更好地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更自主地学习,学会学习的方法。本学期分别安排了**老师的名师示范公开课、中段考复习公开课,**老师的新教师上岗公开课。都能积极响应学校教学改革的要求,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使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高一化学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备课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化学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并得到了学校领导和学生的一致好评和肯定。高一化学备课组,会再接再厉,创造更辉煌的成绩。

第4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项目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20-0000-02

积极配合国家就业准入制度的实施是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高职院校应从社会需要和高等职业教育地位出发,确定其教育定位和培养目标,通过把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关键培养学生,使之成为有别于研究型,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内在素质,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是高职教育中面向非计算机专业开设的一门公共必修基础课,目的在于普及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这样一门基础课在当今计算机普及程度非常高的情况下,如何还能让学生高效率的学习并且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是迫切需要探讨和研究的。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学生基础差异大

目前中学阶段已经广泛开展计算机的普及教育,但由于各地区硬件设施的差别、学校对计算机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同,造成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分为两个极端:有一部分学生已达到通过了国家计算机一、二级水平,但有一部分学生几乎是零基础。而现在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基本上都是对学生进行统一起点、统一内容的教学,使部分计算机水平较好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完全不愿意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的学习,进而影响了班级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2 讲授和实操过度重复

目前所采用的教学手段是讲授模式,采取了理论课与实践课1:1的授课。课程实施的过程通常是教师先以一个实例来讲授某几个知识点,边讲解边操作,然后在上机课上再让学生练习。例如在进行Word当中的图文混排系列知识点时,以“清凉小屋茶饮”为例讲解了艺术字的添加和编辑,自选图形的添加和编辑,图片的插入和编辑等知识,并辅助演示;在上机课时,先用一半的课时让学生将这个案例再做一遍,然后再增加海报设计的练习。这样,在理论课上完全以教师为主导,而在上机课上,学生的练习与理论课上几乎一样,使得学生在理论课上感到枯燥和盲从,上机课上产生厌倦感,因而对知识的掌握是寥寥无几。

1.3 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

《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内容主要有Windows、Word、Excel、PowerPoint四个部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熟悉,也知道对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会有帮助,但是具体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学生却不知道应用到哪儿。比如Word的排版,学生知道分栏、设置标题样式、添加目录的操作,但理解的不够充分,导致学习的很不扎实,在毕业论文撰写的阶段,进行论文排版时,往往不会用,不知道怎样添加样式,如何生成目录。这说明授课的实例缺乏时效性,与岗位脱节,教师在讲授时只讲了如何操作,却没有让学生理解它的具体功能。

1.4 考试环节单一片面

考试环节存在问题,即过于单一片面。虽然有些学校意识到考试环节的重要性,由笔试改成上机考试,但是由于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所固有的特点,采用笔试无法考察学生的实操能力;而单纯的上机操作缺乏对基础知识的检验环节,因此极大地影响了该课程的教学过程的开展,和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总结。

2 课程重新定位

传统的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学习后出现了理论知识不扎实不会用,而操作技能又不熟练不全面。通过对实际岗位的调查分析、学生座谈会及非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情况反馈表明:目前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常用软件,了解网络技术应用,软硬件维护等基本知识,计算机应用能力水平达到一定等级或取得相关认证。因此,本课程应该从专业入手,从就业需求入手,根据自身的特点,为各专业搭建计算机应用的公共平台,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现代办公技术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2.1 确定教学目标

要提高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效果,首先我们要明确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教学目标,可以概括为: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具备使用计算机实用工具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能力;具备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了解并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社会中的相关法律与道德规范。

2.2 确定教学重点

在教学实践中,把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重点。通过“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解决任务、总结提高”的教学步骤,培养学生计算机实操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锻炼学生后续自我学习的能力。

3 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根据前面现状的分析和课程的重新定位,提出几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3.1 划分课程层次

根据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两极分化的情况,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分为选修模块和必修模块两部分。选修模块包含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的简单操作等;必修模块为大纲规定的其他内容。开课前统一进行计算机文化基础能力测试,以此为根据进行分班,让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免修选修模块,可以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让基础差的学生从基础学起,逐步掌握各项操作技能。此外还可大大提高高职院校的设备使用效率,即实操实训的效率。

3.2 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

在具体内容的选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对学生日后学习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以及顶岗实习课时所起到的基础性、服务性作用,务必使课程服务于专业。计算机教师应该深入各专业进行调研,了解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不同需求,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与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间的结合点,以此为每个专业设置本专业的教学重点,从而形成不同的教学任务。

教学内容可根据学生的专业、实际水平和自学能力设计成多层次,即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专业学习的实际案例设计成基础项目,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操作方法,具备现代化办公的基本能力,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和职业方向设计拓展项目,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要加强练习高级筛选、使用数据透视表分析数据等,并开设简单的数据库技术;而物流专业的学生可以添加网页设计的基础知识。

3.3 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

目前计算机文化基础的授课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知识点进行课堂教学,学生缺乏积极性,动手操作又和课堂教学脱节。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方法就是采用项目教学法。它是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教师可根据知识结构与层次,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学生的不同专业等将教学内容设计成几大模块,如计算机硬件组装、网络基础、Word文档制作、Excel表格制作和数据处理、PPT幻灯片制作等,每个模块中根据教学大纲、学生情况、教学重难点等设计成不同的项目。每种项目准备两套以上,分为基础项目和巩固项目,通过基础项目掌握知识点,巩固项目强化和巩固知识点。将各知识点隐含于设计的各种项目中,教师与学生同步实施和完成该项目,紧凑使用,两类项目均与专业需求密切联系,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强调内容的可操作性,体现“教学做”的思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发现问题,学习相应知识点,解决问题,最后进行总结,从而自己探索知识点及其现实意义。

3.4 完善考试与评价体系

基础项目完成后,可以采取学生自评、教师评价、或随机抽取学生演示项目制作过程和结果,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评价,指出出现的错误并及时进行更正。巩固项目则通过学生的制作总结和实际项目完成情况,由教师给出成绩。

传统的考试方式采用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期末成绩占总分的60%或者70%,但这种方式只注重学生的理论掌握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结合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特点,可采用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阶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核包括学生的出勤率、学习积极性、实际操作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团队协作能力等;阶段考核是在每个模块结束后通过综合实例来考核;终结性考核为期末对本学期的学习内容进行的综合考试。学生也可以选择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或者计算机等级考试,获取职业资格证书或等级考试证书,提高自己的能力层次并获得证书,为就业提供技术和硬件保证。

4 小结

总之,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应以“应用”为主导,强调与专业需求的联系,学以致用。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强调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做,才能有效的保证教学质量

此外还可搭建校内基础课程网络平台,以此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实践案例,并可开辟学习论坛,网上答疑、留言板等学习交流的工具,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学习深度。

同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内容与专业的结合,这些都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具备一定的课堂驾驭能力及知识更新能力,需深入浅出,将抽象内容直观化,将枯燥内容生动化,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提高素质,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进行自身的专业知识学习,掌握更多的与项目教学法相关的教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实践、检验、总结,从而提高自身的专业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齐艳春.关于高职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第5篇

  数学老师个人总结1

  在本学期四年级数学的教学工作中,根据新大纲的教学要求,我力求使教学结构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注意促进学生的学习迁移,培养创新意识,更注重在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一学期来,本人认真备课、上课、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一、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

  为了上好课,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加强口算的学习。通过课前的3分钟的口算练习,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他们自己喜爱的方式来练习,还不定期的举行“速算手”比赛,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增加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体会数学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本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

  三、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网上查阅资料,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在学校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由本人执教的《商的变化规律》获得语数组一等奖。在期末考试中,平均分为86分,及格率为97%,优秀率为85%。

  四、存在问题。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课堂语言平缓。没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新的课程改革社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为美好的明天奉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老师个人总结2

  这学期根据学校工作安排,我担任初三级数学教学。一期来,我能够吃透教材,按课改的要求去上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重以下几点:

  1.深入了解学生。

  为了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以便备课时能根据学生的具体设计教学方案,我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已掌握知识的情况和理解能力,然后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来设计教学方案。

  2、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备课。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所以我重视教材的钻研。每一节课都在上课前花大量进行备课,在备课过程中,一是在不离开教材的原则下,参考其他教科书,对比它们的不同之处,寻求让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法。

  二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对课本知识进行适当处理,设置成经过学生独立思考或合作讨论能解决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每一节的学习任务,并且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

  3.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补充。

  由于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删去了部分内容,但是,一方面删去的内容中有部分无论是对解决问题带来方便,还是对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都是有益的;另一方面,考试命题者还没有完全从旧教材中跳出来,经常出一些需要用旧课本知识解决的题目,并狡辩说课改后只要与课本内容有点占边的题目都不算超标,同时,尽管提倡素质教育,反对应试教育,但社会对学校、教师的评价也只是看学生的考试分数。因此,本学期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补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应对命题者说“要与课本内容有点占边的题目都不算超标”。的能力。

  4.坚持学生为主体。

  在课堂上,坚持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去学习,并在解决一个一个问题中掌握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认真批改并及时讲评作业

  作业是学生对所学知识巩固的过程。为了做到布置作业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我常常多方面的搜集资料,对课本习题和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能让学生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并分析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及时评讲,使学生能及时纠正自己作业中的错误。本人也根据反映出的情况及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6、取得的成绩和存在问题:

  通过努力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中等难度的问题大部分学生能独立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也有部分学生能解决或通过合作讨论后能解决;段考,有50%学生段考成绩在90分以上,期考有人成绩在90分以上。

  存在问题:

  (1)学生基础较差,有分学生对初一、二课本里中等难度的题目都不会做,难度较大的题目更是几乎没有人会做;

  (2)大部分学生有粗枝大叶的作风,经常不小心做错题,影响了考试成绩。

  数学老师个人总结3

  本学期,我担任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与班主任团结合作,结合本班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为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出勤出力,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指导思想。

  教材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吸收了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致力于改变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在课堂中推进素质教育,力求体现三个面向的指导思想。目的是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理解数学和运用数学的信心;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事实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二、认真备好课,突出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教学方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

  三、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提高教学质量。

  课堂强调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上我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培养学生多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本学期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说明: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四、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第6篇

一、明考点重基础、回归课本、把握通性通法,提升对数学复习内容的驾驭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1.如何把握好高三数学的复习内容是上好复习课的首要条件。首先认真研究对口高职考试说明,近几年的高职考题,分析考点和题型,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复习课的教学模式,重“面”(全面复习,重视基础概念),抓“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连“线”(理清线索,形成网络)。其次按考点分课时逐个复习,①集合与不等式10课时,②函数14课时,③数列及排列组合10课时,④三角函数20课时,⑤平面解析几何28课时,①―③在200分钟占100分,④⑤各占50分。作为高三的数学老师如对复习的内容进行这样的研究和规划,驾驭数学复习内容的能力将在不自觉中就得到了提升。

2.复习课的教学设计是让复习课做到“有的放矢”是上好复习课的重头戏。首先要研究每个知识点的高考命题特点、解题基本策略(常规方法)、考题基本类型。打破教材体系,对各模块内容重新组合,划分内容,按照适合学生掌握的先后顺序展开复习。其次在充分学习研究考纲、考题、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设计的典型例题,要体现通性、通法,注重知识体系的形成,合理取舍偏难、过难题目,做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要有深度和广度的拓展,兼顾知识、方法、能力三个层次及差、中、好三个层次的学生。还要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暗线――数学思想与方法的应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与整合的思想,化归与转化的思想,特殊与一般的思想等。以及代数变换方法: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公式法、差值法,解析几何的平移、对称变换。最后在训练题的设计上以基础题、中档题为主,夯实基础知识,全面复习,不留死角、盲点,落实好每一个知识点,切忌浮光掠影、只重皮毛。我们数学老师在每一节复习课中都做这样的精心准备,教?W设计能力一定会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和形式,充分暴露问题,确保复习课的教学实效性,提升课堂驾驭的实施能力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内容的主要渠道,怎样才能达到教学设计的预期目标,确保复习课的实效性?复习课上我主要采取启发诱导与讲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练重点突难点,讲学生的疑难点。根据练习中或课堂上所反映出来的知识薄弱环节及时进行弥补和加强,善于引申拓展,对易错易混淆的问题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善于挖掘展现学生的错误、分析产生错误的根源。引导学生在大脑中找试题模型的出处,辨析异同点,培养知识迁移能力。讲评不能就题论题,要注重试题的拓展延伸。一可以赋予优秀学生发展的空间,二来通过对题目的变形、发展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新题的编制过程,提高学生解题的信心。复习讲评课千万不能以“讲完了”了事,要进行适度地深化与提升,使学生对“双基”的认识能做到横向联系有创新,纵向联系有突破,通过达成“教会了”的较高目标,迈向“形成了能力”的终极目标。更重要的是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收集学生反馈的信息,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调整和改进,不仅确保了复习课的实效性,还提高了学生复习的积极性,更让自己实施驾驭课堂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落实作业批改、加强反馈矫正、学法指导,确保问题的彻底解决,提升教育教学反思的能力

1.复习课后要认真处理学生的作业问题。对于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对自己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反思,探究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帮助学生积累解题经验,提高解题水平,训练学生有条理规范的书面表达能力,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在反思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确保学生的问题能及时彻底的解决,提升教学质量。

第7篇

一、让学生了解电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比如可以发电子邮件,这比到邮局寄信便捷多了。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同学们可以在百度里找到答案,帮我们解决难题。在网上还可以了解每天发生的国内外大事。但是很多同学就没有好好地应用电脑,而是沉迷于电脑游戏,有的甚至晚上爬围墙出去,通宵玩游戏,第二天上课时就睡觉,这样就荒废了学业。

二、转变学生的观念

很多学生对电脑的用途了解很少,认为电脑就是用来玩的,教师在课堂上所讲内容都是没有用的,中考又不考。一上课学生就冲进机房,打开电脑,就自己玩自己的了,教师在上面讲什么都觉得是多余的。对于这种情况,信息技术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了解电脑的用途,让学生明白自己平时玩的游戏,只是娱乐的时候玩一下的,更不能沉迷于游戏。这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学生感兴趣的动漫画等,让学生知道电脑的用处很多,他们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而不仅仅是玩游戏、聊QQ。

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姿势和打字习惯

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的一指功非常厉害,他们总是用一个手指在键盘上不断地敲。因为只用一个手指,所以打得非常辛苦,且打字的速度也不快。对于学生的这种情况,教师要及时纠正,要帮学生养成良好的打字姿势,掌握正确的打字手法。首先,让学生把手放在键盘上,做三排字母键的击键练习,让学生掌握哪个手指控制哪个字母。让学生在键盘上不断地练习。练习几节课后,学生就比较熟练了,对感兴趣的学生,还可以教他们背字根、拆字。然后找个时间,让学生进行一场打字比赛,要求指法和坐姿都要正确。通过这样的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打字兴趣。

四、了解Word的主要功能

Word这种文字处理软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信息课上要让学生学到一些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知识。很多学生认为Word这种文档,只要会打字就行了,其他的都不重要了。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Word的各种功能.(1)文字的录入与编辑;(2)格式设置与编排;(3)表格制作;(4)图文混排;(5)简单的网页。这些功能看似简单,但是不经过自己的实际操作,就很难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具体可让学生自己录入文字之后,自己排版,如果只是让学生不停地找菜单栏里的功能的话,学生会觉得厌烦、无味。也看不到什么效果,结果学生随便弄一下就玩其他东西了。对于这种情况,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些漂亮的艺术字,让学生自己评比,有了这样的评比学生会积极努力地参与,尝试最终交出一份比较满意的艺术字。其实学生在尝试的过程中也掌握了一些知识。学生有了这些习惯之后对以后遇到的问题,就会不断尝试、总结,从而积累越来越多的知识。

五、Excel表格的应用

教师先介绍Excel表格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分成5个小组,让学生用Excel表格汇总本班段考成绩,包括排名、总分、平均分。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而且让他们采用合作的方法进行。我觉得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这部分内容学生应该掌握得比较好。

六、信息技术与各个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时,还应该注意与各个学科的整合。比如,数学课里图形的平移、旋转、翻折,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想象,显得比较抽象、难懂,但如果把这部分内容用几何画板做出课件,让学生体会平移、旋转的过程,学生就很容易接受,因为课件可以形象、生动地描述物体的运动,学生也比较感兴趣。比如,英语课上英语教师可以利用电脑,让学生欣赏其他国家的建筑、文化,听听外国歌曲,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又能从中培养语感。

第8篇

护理各项操作是护士最重要的基本功,而能否上好实验课是护理专业学生学好各项操作的关键,针对我校学生上实验课散漫,学习兴趣差等问题,特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能够有兴趣的学习各项护理操作,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愉悦,体验成功,那么他就会坚持不懈,继续学习,直到成功。因而对护理专业教师来说,要提高实验课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充分利用课堂,创设“问题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需要。例如,在鼻饲法的讲授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分组练习,在操作过程中产生问题,一名同学将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一起讨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这样学生颇感兴趣,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讨论、交流,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总之,尽可能排除干扰,把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于学习知识的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2、分层次教学,不过分苛求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对实验课兴趣差的学生多数是操作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将学生分成小组。对于接受能力好的小组在演示操作方法时可以加快速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己练习,教师可以适当指导;对于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可以分步骤演示,让学生慢慢掌握,教师可以增加指导的次数,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也有一些特殊的学生,理论成绩优异,就是动手能力差,针对这样的学生,可以适当的鼓励,肯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强调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并对这类学生多加指导,争取理论与实践都能得到提高。

3、充分展示护理的美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着装和仪表上都要严格要求,使学生时刻保持护士白衣天使的形象。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护士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姿态,让学生感受护士的美,护理操作的美,从而发自内心的热爱护理职业。

二、增加教学方法和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采用多种模式,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讨论法教学,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某一项操作的注意事项,最后总结成文,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竞争性教学,可将学生分成4——6个学习小组,以小组的形式比赛,看看哪一组做得好、哪一组做的快等等,让学生在竞争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但提高了学习效率,还锻炼了学生的大赛心理素质。

三、经常考核,及时反馈,及时评价,适当表扬与鼓励

针对我校学生重视考试的特点,可适当增加考核的次数。每教授完一项操作都进行考核,并及时通报成绩,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激起进一步学习的欲望;同时通过反馈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激起上进心。再配合适当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学习成绩和态度的肯定,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和集体主义感等等。比如,阶段考核结束后,对于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精神或物质奖励。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了学生学习情况,及时给与评价,充分鼓励他们,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四、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

适当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课外小组活动或者社会实践活动,比如,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去养老院为老人们做体检,去社区为居民测血压等,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护理知识的实践意义。

五、发挥师生的情感作用,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第9篇

中职(3年)与高职(3年)分段培养体系,打通了中高职之间的衔接,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为构建中高职教育的协调稳健发展做出了很好的尝试。

2012年,江苏省共批准了45项中职和高职衔接的项目,当年未设物流管理专业。2013年,《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13年江苏省现代职教体系建设试点项目的通知》(苏教高〔2013〕20号)文件中指出中高等职业教育“3+3”分段培养项目有101项,其中苏州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健雄学院”)已作为高职院校开始与江苏省太仓中等职业技术学院就物流管理专业对接。2015年,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商务城中专”)和健雄学院开展品牌和特色专业――物流服务与管理的中高职衔接。

具体来说,学生在商务城中专学习期间的三年期间,必须完成各项考核指标,尤其是转段课程的考核,方可进入健雄学院学习三年,达到毕业要求,可获得高等职业教育的大专文凭。此文凭与通过高考进入大专院校获得的文凭是无差异的。

转段课程,可以理解为“转段升学考试课程”。转段课程往往是核心课程,在中职阶段考察学生对专业核心技能的掌握情况,体现职业教育重视技能的特质,为今后高职教育的系统培养奠定基础。仓储岗位课程就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转段课程。两校经过两年多的合作,在以下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1课程标准的对接――整体统筹设计

课程标准是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诸多中高职院校在进行对接时并未对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导致了各自为政的现象。对接学校应根据中高职阶段不同的培养目标,打破中高职阶段原有的教学模式,共同设计、统筹安排转段课程的课程标准。

中高职课程标准对接的过程中,应认真厘清仓储岗位课程分别在中职和高职阶段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统一不同阶段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要求。

在课程标准建设过程中还可遵循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按照市场的要求为企业提供所需的人才。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主打服务外包产业,尤其在商务城中专周边有宝湾物流、迪卡侬、安地物流、京东物流等大型的仓储区域。中职课程标准的建设,应充分考虑这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仓储方面的操作技能。健雄学院位于太仓,2016年太仓港货物吞吐量达23亿吨,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081万TEU。高职课程标准的建设,应充分考虑港口物流的需求,重点培养学生的港口仓储技能。两个阶段结合各自地方经济的发展特色,各有侧重,循序渐进,遵循多元化原则。

2课程内容的对接――分层设计理念

经过调研,中高职阶段的课程内容的确存在很大的重复性。在中高职衔接过程中,要让这种重复仅仅是表面的重复。设计教学内容时,应根据不同阶段的能力要求,进行分层设计,有的放矢。

商务城中专开设的仓储岗位课程是《仓储作业实务》,健雄学院对接的课程有三个方向,分别是《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储配作业方案设计》和《仓储岗位实训》。因此需要整理出重复点和交叉点,合理厘定课程的衔接点,开发碎片化的信息化教学资源。

以中高职均会涉及的出库作业模块为例,中职阶段要求学生会进行分拣、配货、补货和流通加工操作。高职阶段的《仓储与配送管理实务》方向要求学生绘制订单处理操作流程图,并与配送进行有机贯通,要求会车辆积载和配送线路选择;《储配作业方案设计》则要求学生能分析订单有效性、客户优先权,进而完成库存分配计划表和拣选作业计划;《仓储岗位实训》侧重出库流程的整体衔接和信息管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3职业考证的对接――考核要求对比

中?阶段需要学生取得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四级(物流员)证书,高职阶段需要学生取得物流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助理物流师)证书。从考核方式看,均有理论和技能考核;从考核模块看,均有仓储管理。现从考核能力要求上衔接,比较两个阶段的仓储管理模块考证要求,如下表所示。

通过对比可见,物流员是助理物流师的基础,助理物流师是物流员的拓展和深化。

4技能大赛的对接――能力需求分析

中职阶段的技能竞赛项目是现代物流中心作业。参赛选手分为信息员、仓管员角色,在仓储管理系统中完成入库订单处理、出库订单处理和补货任务。

高职阶段的技能竞赛项目是现代物流作业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分二个赛段实施,要求方案设计的内容存在逻辑关系,前后数据相互嵌套,通过方案实施环节进行自我验证:第一赛段,参赛队员制定全程规划方案,预算所有操作的成本;第二赛段,根据第一赛段提交的设计方案,协作完成订单受理、出入库、拣选、配送等现场作业流程,要求完整流畅,以检验方案的可实施性。

在中高职衔接中,要考虑与技能大赛的能力要求对接,中职阶段要求学生能使用仓储作业设备和完成出入库等环节;高职阶段则在中职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学生不仅知道“是什么”,还要具备管理的思维,探究“来龙去脉”。学生能力得到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培养,本身也体现了中高职衔接的意义。

5考核方案的对接――严谨规范灵活

课程的考核是中高职衔接的保障。江苏省对转段课程的考核,采取“课程考试+过程考核+技能测试”的方案。转段课程的考核应加强过程性考核,而高职院校对中职学校的有效监督会促进中职教育的优化。在考核过程中,如何做到既规范又灵活,充分发挥中高职院校双方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是值得深思的。

商务城中专和健雄学院全面贯彻江苏省转段考核方案,针对四门转段课程,分别在第二、三、四、五学期末进行考试。教、考、阅分离,并对转段考核的组织过程进行严格监控。在考试当天,由健雄学院教务处派专人递送试卷,监督考试过程,收卷后当场把试卷带回健雄学院,专业老师阅卷后给出分数。整个考核过程严谨,比较规范,但是在灵活度上有待增加。

第一,评价结果可将总结性评价与学生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目前采用的评价结果就是最后健雄学院的阅卷分数,卷面满60分合格。建议增加商务城中专任课老师的过程性评价比例,既避免一考定终身的应试教育顽疾,又增强中职学校的积极性,发挥中高职院校协同合作的教育功能。

第二,增加技能考试比例,体现职业学校重视技能的特色。职业学校重视技能,增加技能测试的比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6对接注意事项――交流信息共享

61定期交流研讨,共同管理教学工作

两校物流专业教师通过定期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查阅教学资料、听评课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对教师教风、学生学风和教学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督导,共同完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考核方案,以此搭建中职和高职的深度交流的平台。尤其以期中、期末考试为契机,高职加强对中职的指导,促进中职教学质量的提升;中职去高职院校参观,学习高职的教学模式和先进的理念。

62运用“互联网+”,打造资源共享的信息平台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