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新经济论文

时间:2023-02-11 02:09:36

导语:在新经济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新经济论文

第1篇

1.1缺乏先进的技术我国林业管理发展至今,依然有着技术方面的缺陷。林业管理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和技术,由于我国现代化林业管理刚刚起步,很多方面还受到限制,发展十分缓慢,很难有飞跃式的进步和发展。并且在林业管理的制度上,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管理的形式很单一,没有创新;管理制度的漏洞很多;管理的根基太浅;管理时监管也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现代化林业管理发展缓慢。并且进行林业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有些工作人员责任心很薄弱,使林地大范围被破坏,林地的资源浪费的等问题层出不穷。有时工作人员在进行林业管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先进设备,对于数据的测量和林业的管理有些不到位,这些原因都导致了林业管理的水平无法提高。

1.2工作中对林业的保护意识薄弱由于对林业进行保护的重要性还没有深入人心,所以在林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人的思想意识薄弱,进行林业管理服从自己的主观判断,不注重林业的保护,在开发时以经济效益为主,对林业资源造成了大面积的破坏,同时造成了极大的浪费。这些行为阻碍了林业管理技术前进的步伐,也使林业基地的整体收入难以得到提升,不利于产业整体的发展。更有些不法分子私自进行林地开垦,肆意破坏林地,这些行为同样有害于现代化林业管理的发展与进步。

2发展林业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对林业管理的模式进行改革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林业管理。旧的林业管理模式比较单调,已经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形势,而新的林业管理模式,要符合新经济的发展形势。所以,新的林业管理模式必须要做出改变,具体方案是将旅游产业同林业管理结合起来。由于新经济时代追求绿色与环保,所以我们可以开发森林旅游项目。根据林业的相关特征和林业基地的一些地理环境,统一对林业管理进行调整,对林业实行生态管理,对一些区域进行合理的开发,联系相关产业进行发展,建立一些休闲娱乐项目来接待游客,让游客体验真正的生态旅游。也可以规划一些路线,让游客可以在森林中漫步,近距离接触大自然。通过这些项目带动经济发展,从而推动林业管理的发展,把林业管理模式带到一个新的高度。

2.2加强林业的信息化管理现代化的林业管理,需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才能实现。在进行林业管理时,有时需要对传媒服务进行资源整合,这就要协调各种运行问题,此时就需要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帮忙,这样能很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并且能够根据相关内容智能分配人员,组成技术专家团队,进行实地考察,建立一些服务站,服务帮助群众。此外,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还能够实施一定的技术考核制度。

2.3加强林业文化的传播林业文化从林业管理建立开始就存在了。林业文化的主旨在于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培养人们的自然文化精神,使人们摒弃破坏大自然,破坏生态环境等想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如果林业文化能够深入人心,那么人们就不会选择牺牲自然环境来换取经济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大力进行林业文化的宣传,开展保护自然环境的活动,普及生态保护知识,建立起全新的生态文化模式。

2.4加强林业的公私联系近年来,我国在林业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越来越多,可是这些资金在巨额的林业建设成本面前,依然有些捉襟见肘。因此,大力提倡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举措。非公有制林业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推动我国林业建设的发展,是我国进行林业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提高非公有制林业的地位,可以使非公有制林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也可以使其成为我国发展林业建设的重要力量。加强公有制林业和非公有制林业之间的联系,可以提高二者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二者实行分管政策,也可以使林业管理更加科学,更加合理。

3结束语

第2篇

1.1利用企业自有资产作假通常情况下,会计审核都将会按照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进行审查,这也是最简单的一种审核方式。在大多数企业发展过程中,为了应付各方面检查的需要,采用各种手段利用银行贷款来增加自身的自由资产以及提升整体利润空间,为其审查制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不仅如此,为了获得更多的国家支持以及政府优惠将实际利润作假,降低整体收益利润,以便减少税收金额,增加企业自身的负债数额,压缩利润空间,以便获得更多的政府资金支持。

1.2根据实际考察擅自变动自己的负债和利润负债作为企业外借资金的主要形式,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在现实企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的企业都不会将其自己的负债值进行公开,很多企业为了获得政府资金支持以及应付公众监督审核,将自身空间获得利润大大提升,减少库存数量。即便是上市公司,也很容易将负债值数量进行伪造,从而严重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

1.3故意压缩或者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利润计算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指企业具体销售数量与收入成本之间的差额,企业根据检查机构的差异性来断定其自身销售数量以及成本收入的多少;二是将具体记账收入的利润从记入时间开始进行计算,常以收入时间来确定其企业利润,为了减少应交税费,从而人为改变原有的记入时间,对于未提前或是当季的本息利润进行拖延来缩短企业所获得的最终利润,以上两方面都将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

1.4产品成本和其他费用之间的界限模糊,影响信息的准确性产品成本主要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通常情况下,会计记账方式主要是参照狭义标准进行,针对产品原材料价格、中间价格以及成品价格等三大部门进行成本计算,但是在此过程中,企业往往会把人员的各种费用、产品进出场费用以及其他费用混淆,各种界限模糊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企业会计账本的混乱,同一账本上体现了不同的记账内容,进而导致信息不准确。

2会计信息失真所带来的危害

2.1原始凭证失真会计原始凭证质量的好坏将对整个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原始凭证信息的失真主要是指它所记录的原始凭证会计信息与实际经济发展现状不符,或是填写原始凭证的过程中不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正确的填写,又或是对其进行造假。从而使原始凭证信息不能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实际发展现状。原始凭证的失真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会计人员因为某种利益驱使所致。凭证失真从长远角度来讲极其不利于企业经济建设发展,严重时将影响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

2.2会计报表虚假故意失真是指在企业管理当局的授意下,利用会计规范给予企业的灵活性,有偏向性或诱导性地提供信息,或者违背会计规范制造假账。这是危害最大、后果最严重、也最难以防范和察觉的失真行为。人为地调整报表数字,甚至编报两套报表,一套自用,一套对外提供,导致报表使用者不能了解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3收入、成本、费用、资产失真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以及不合理性将对国家及企业造成极其重大的经济财产损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经济资产的大量流失,导致经济政策的执行以及宏观调控等举措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用。(2)企业因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以及不准确,难以对企业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经济管理上处于被动状态。(3)会计信息虚假程度的扩大,极其严重地影响了会计人员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进一步影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4)会计信息长期的不确定性,不真实性,将严重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企业的发展进步。

3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3.1健全法制,严厉的查处会计信息失真。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发展的基础,所以,会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加强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管理与监督。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完善各项法律法规。(2)制定确实可行的处罚机制,针对会计人员虚假做账以及任意篡改信息行为要给予一定的惩处,以便更好的加强管理。(3)针对会计人员中,职业道德素质比较差的人员要加强培训,提高他们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3.2提高认识,不断提高法律观念和业务水平。要加强企业领导和财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律观念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法制意识和遵守财经法规的自觉性,从根本上保证成本信息及其他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3.3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及财务会计实行监督,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先进性和有效性。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作用,相互制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4结束语

第3篇

1.对县域企业技术创新特殊属性认识不足县域经济中小企业居多,技术创新项目无论是从市场需求还是供给方面,均无法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相匹配。县域经济的技术创新具有特殊属性,即包容性创新。但是,目前国内县域经济发展中,人们对县域技术创新的这一属性认识不足,县级政府盲目招商引资,追求引进大企业、大项目,忽视了技术创新,从而引致县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2.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不足自2002年以来,辽宁44个县市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也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1649万元增长到2013年的14.06亿元,十年来增长了85.2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了49.8%。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在2013年,44个县市财政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112%,这一指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39%,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65%,财政技术投入难以满足现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3.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投入地区不平衡政府财政对县域经济技术的投入地区间极不平衡。在2013年,县域财政对技术投入最多的盖州市(53700万元)是投入最少的阜新县(305万元)的176.1倍。另外,从县域财政对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来看,最大的绥中县(0.487%)是最小的法库县(0.010%)的48.7倍,差距非常巨大。这种技术投入的不平衡性显然不利于辽宁县域经济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4.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尚未确立一是县域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较少。在辽宁省县域经济中企业的R&D投入强度仍远远不满足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这也是制约辽宁县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二是企业激励机制不完善。一方面,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缺乏竞争力,低于发达省份,难以吸引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企业也不注重对人才的长远发展和后续培养。三是县域企业高素质技术人才短缺。辽宁县域企业一方面是缺乏有效的吸引人才的薪酬机制、激励机制;另一方面没有为良好的可供优秀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

5.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的合作有待加强一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很难满足县域经济所需。目前,辽宁共有高等院校112所、科研院所149个,从事技术人员14万多人。这些技术人员每年都年都有大量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中很多都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需求,造成技术成果供求的结构性失衡。二是高校与县域经济没能很好地深度融合。目前辽宁高校技术服务县域经济工作主要是“点对点”(即一个高校仅仅对接一两个县市,一个县市仅仅对接一个高校)的帮扶对接,而一个现实经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的技术支撑,很多时候紧靠一所院校或科研院所难以支撑,使得这一技术创新模式的作用没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6.县域技术中介服务体系仍需完善目前,辽宁的县域技术中介服务体系的活力还远没能充分发挥出来。在信息咨询、专利、技术评估、融资服务等技术创新服务领域的发展远未形成规模与效益,政府对中介服务机构的引导协调工作措施不到位,在支撑服务创新能力与体系建设等方面作用不突出。我省县域技术管理过程中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缓慢,缺乏活力,致使创新活动缺乏技术支撑。各县市的技术工作虽有不同特色,但仍有不少县市还没建立综合技术创新平台,还缺乏为本地优势产业提供创新的公共服务平台,使得县域政府所属的技术资源相对分散,服务机构规模小而分散,服务人员缺乏资质,这些都是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

二、优化辽宁县域经济技术创新模式的途径

1.明确县域经济的包容性技术创新发展模式为了更好的发挥创新潜力,县域政府应该建立一种三维发展战略,改善创新环境、提高劳动技能、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网络的全覆盖并降低使用费用,政府与企业合作,低成本建立基层集信息流、物流和商流服务平台,增加对公共部门和中小企业的投资。为了激励包容性创新在县域经济体中的健康发展,县级政府首先应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为包容性创新提供有利的制度环境。

2.明晰政府对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指导方向一是加大政府对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辽宁对的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财政投入相对偏少,财政技术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10%,这一指标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0.407%,更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0.862%,财政技术投入难以满足现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政府应增加财政对技术创新的投入。二是要调节地区技术创新投入差距。辽宁各县市对县域经济技术的投入水平差距显著,强县与弱县对技术投入相差数十倍。为了避免县域间经济与技术水平差距越拉越大,辽宁应通过对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县市进行有差别转移支付,即加大对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促进这些县市技术创新。三是要通过政策与资金引导技术创新发展方向。政府应通过对不同产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不同来引导未来县域经济技术创新的发展方向,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资源的配置力度。

3.逐步强化县域经济中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一是扶持和鼓励县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政府应扶持和鼓励企业通过增加技术创新投入,增强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支撑作用,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的内生动力,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投入主体。二是企业应设置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企业应构建促进自主创新收入分配激励机制,促使企业员工在价值取向上追求创新利润,从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三是企业应培育和引进更多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企业应加大引进和留住人才的力度,还应构建吸引和培育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4.优化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的合作方式一是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良好沟通的渠道。政府要搭建一个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技术交流平台。使得他们之间很容易进行交流,进行产学研合作。二是加强高校和科研院所与县域经济进行深度融合。应该强化政府、高校、县域经济之间构建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优化“政产学研”相结合的县域经济技术创新发展的新模式。

第4篇

论文摘要: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以网络为基础的新经济时代的到来,给统计信息要随着经济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在技术,设备,人才,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人类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历史阶段之后,正在进人一个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由信息推动,以创新为核心,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时代。

新经济具有与传统经济有别的某些特点。首先,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原材料、能源和资本为基础的工业经济,新经济是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基础之上的知识经济。其次,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信息经济。基于数字化信息革命的信息高速公路和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使得信息采集与传播的速度和规模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信息产业获得迅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信息产业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第三,新经济是网络经济,因特网的诞生和发展,引发了一场空前的信息革命,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杜会的经济活动方式,特别是商业交换活动方式。建立在现代通信、电子计算机、信息资源、生产交换及消费等各自网络化及相互渗透交织而形成的综合性全球信息网络基础上的网络经济与知识经济的结合,构成了日新月异蓬勃发展的新经济。第四,新经济是创新经济,创新是新经济的基础。首先是观念的创新,新经济需要新思维、新观念。其次是模式创新,包括制度、行为、组织结构等,只有运行模式不断创新,经济和杜会才会充满生机和活力。再次是技术创新,只有技术的创新,才能不断创造出新的市场需要,诱导出新的生产与竞争,推动经济不断发展。

在以知识和信息为中心的新经济时代,谁先拥有信息,谁就占据主动,谁就能处于不败之地。快速掌握各种必要的、准确的信息,是科学管理现代杜会的关键。统计信息是管理现代杜会所必需的最垂本的信息,是进行科学决策最重要的依据之一、是新经济时代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

新经济时代的到来。既给统计信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带来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契机。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不断进行统计信息创新是新经济时展的迫切需要,也是统计工作本身的迫切需要。

(一)统计伯息技术的创新

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就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各种电子技术的总和,包括信息获取技术,如感测技术、统计信息标准化技术等;信息处理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信息传输技术,如通信技、网络技术、卫星技术等;信息应用技术,如控制技术、数字压缩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统计信息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要想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现代信息技术在统计领域中的广泛应用。

(二)统计倍息设备的创新

信息技术在统计中的广泛应用.必须有相应的高新技术设备的支持,这是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物资条件。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对高科技信息设备的需要不仅体现在信息设备的数量上。更体现在信息设备的技术性能上。高科技现代化的信息设备的引进和普及是我国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虽然计算机及网络在我国各级统计部门已经得到基本普及,但高档次的大、中型计算机还很少.不能满足对某些复杂的统计数据的分析、处理的需要。加速统计信息现代化建设,必须将高科技的信息设备广泛应用于统计作业系统。

(三)统计倍息生产开发的创新

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数字化的社会。所谓数字化是用0和1两位数字编码来表达和传输一切信息的一种综合性技术,即电话、电报、数据、传真、图像等各种信息全都变成数字信号,在同一种综合业务网中进行传输。数字化是统计信.息现代化中的核心技术,通过数字化,各类统计信息得以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有利于统计数据的采集、传输和处理等。信息内容数字化要求统计部门将各类信息的开发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实现统计表格标准化、统计指标休系和编码标准化,使统计指标、统计分类及其编码具有统一性和唯一性。另外,通过建立以数字方式存储的统计数据库,有利于统计信息查询、管理及统计信息的传输和处理,从而使各级统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四)统计倍息人才的创新

新经济时代是一个重新认识人的作用的时代,人的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统计信息能否适应新经济的要求.关键是统计信息产业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由于现代统计在理论休系上、调查方式上、信息处理技术上的进步和发展,使统计信息具有来源广、扩散性强、需求量大、用途广等特征,对统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将统计部门建成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部门,重要的是培养一支知识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我国目前统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结构比较单一,群休中大多数是只熟悉统计知识业务的统计专业人员。人员的知识面抉窄,专业过细问题尤为突出,既满足不了用户对统计信息资源的要求。也不利于统计工作向横向和纵深发展,为此.必须加强各类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训。要建立科学的培训机制。对原有的统计信息工作人员进行各种技能(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如计算机操作、软件开发、联机检索上网查询等)和各种素质(主要是知识素质、政治素质)的培训及培养。培训可采取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多途径井经常化制度化。

(五)统计倍息服务的创新

我国的统计信息服务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特别是同发达国家现代化的统汁信息服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信息产业和信息市场不发达。现代经济社会,信息是产品,信息的开发、交流需要有信息市场才能实现,信息市场是信息商品经营和信息有偿服务活动的场所,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各类统计咨询服务部门、统计师事务所、信息有限公司、情报中心、数据库等还只是一个部门或信息机构,信息交易还处在咨询及中介服务上,服务方式也常以信息会.临时专题交易会等形式出现,在新经济条件下.加快发展统计信息产业和统计信息市场,实现统计信息商品化,把统计数字变成商品。进人市场流通.实现服务方式有偿和无偿并举。其次,服务架道多样化(公开、临时交易、个别提供等),服务手段多元化(广播电视、书报杂志、信息互联网等),满足各个层次、各种群体对统计信息的需要。另外,统计信息的服务态度、服务观念、服务体系、服务质量也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更新提高。

第5篇

关键词:环境保护;信息技术;环境保护信息系统;3S技术

1环境保护的系统性分析

环境保护是全人类共同的话题,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已经成了人们发展的共识。其中环境保护主要是指人们生存环境的保护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协调在一起,进而解决人们生存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威胁。环境保护工作包括了多种不同的内容,比如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生物保护等等。在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所涉及的内容也相对较多,并且在很多领域中也都有所体现,比如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律、经济等。近年来,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环境保护的任务相比以往也有了新的挑战,因此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必须要改进发展,通过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的应用,来更好的提高环境保护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2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环境保护工作中,应用信息技术也能够有效帮助环境保护工作开展。采用新的信息化技术和新的管理方法,环境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高。而随着环境保护部门各项系统的不断发展完善,新的环境保护系统体系也开始成了目前环境保护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其中很多信息中心都建设了专门的通信网络以及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同时还有专门的人员来对环境污染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相关信息的获取来掌握生态环境的保护都需要开展哪些工作,这样也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环境保护的预防和改善。

3信息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应用

3.1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主要结构与功能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其中也包括了多方面技术的应用,比如3S技术、模型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互联网技术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影响着整个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质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应用质量。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对于信息的获取、显示以及分析表达等都需要通过信息技术来作为支持,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也直接的促进了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发展,因此,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我们也必须要最大限度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样也才能够更好的促进我国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发展。

3.2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管理

目前,计算机技术也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技术,在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着重要的提现。其中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对于信息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以及使用等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加以实现,并且在计算机技术应用的过程中,也能够促进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好的发展,无论是在对环境保护信息资源的共享上还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上也都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效果。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数据采集、录入、传输、分析、存储、表达和应用,无不需要依靠计算机技术,建立完整的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可以增强环境保护信息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孤效率。

3.3互联网技术与环境信息系统的融合更能实现环境保护质量的提高

环境保护的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与资源的协调发展,满足当代人的发展又不损害后代的利益,也就是说,环境信息系统获取的环境信息、研究的环境保护对策、环境处理工艺等都需要及时的向大众传播,应用于现实,而互联网的运用不仅可以加速信息的传播,为大众提供快捷、全面的环境信息,提高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对提高大众参与度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43S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运用

3S技术是指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技术。3S技术是指GIS(地理信息系统)、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3S技术结合了空间技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传感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等多项综合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3S技术的部分功能可以实现融合和集成,对信息的采集、录入、编辑、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4.13S技术利于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模型制作

环境信息的获取,环境保护的规划、决策制定很多时候要依靠合理的模型来作参考。3S技术结合了地理学、城市空间学、环境科学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能实现地理信息、环境空间的信息的获取、分析、管理和运用,所以,当3S技术和环境模型相融合和集成时,可为大气、水、土壤、城市、人口等的空间分布和要素分析形成点、线、面的空间模拟实体,并且可表现其相关属性,方便分析和决策。

4.23S技术与ES技术结合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加智能化

ES即专家系统,因其强大的定性分析能力,是人工智能近年来被应用的最广泛的一个分支。ES系统的核心问题是系统知识的权威性、简明性和广泛适用性,ES的定性分析能力和3S技术的结合,可以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为准确、便利的进行模型选择、评估、校正,对提高环境信息管理,发挥系统的决策功能具有实际意义。

4.33S技术与仿真系统集合提高了环境保护信息系统的交互性

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是非常复杂和广大的,绝大多数需要依靠仿真技术。无论是大的环境问题中复杂环境信息和系统的研究和构建,比如大气、水体、土壤等不同条件下的不同污染物的量控制、研究和治理方法的实施等,还是小的环境问题比如具体的某种污染物的处理工艺的实验、分析,处理系统的审核、改进等,都需要集合模型技术、仿真技术在仿真的环境下进行操作,3S、三维动画、多媒体、多传感器、高分辨显示器等结合营造的仿真环境,可以增强工作人员的环境感,增强人机的交互,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4.43S与在线监测技术融合使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更具实用性

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实行环境监测。污染物的浓度、来源、变化等监测数据是后面分析、采取应对措施的依据。3S技术中的GPS定位功能对监测十分必要。

环境保护是涉及多个方面多个领域的系统工程,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环境保护信息系统,对环境保护适应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提高保护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计算机技术在环境保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情况作了分析,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者:魏东凯 单位:抚顺市顺城区环境监察局

参考文献

[1]魏斌,黄明祥.信息技术在生态环境保护中应用及发展趋势[J].环境保护,2014,42(14):36-39.

第6篇

新中式设计就是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融入到现代设计之中,同时还保留了现代设计的时尚元素,使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充分交融,既避免了古典园林过于古朴繁琐的特点,又对现代设计的活泼中添加了一丝沉稳。新中式设计区别于传统的中式设计,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复制,而是从现代审美的角度对传统文化进行分析,以传统文化为切入点,从中提取现代的建筑设计语言。在新中式设计中,一般是将传统的中国古典园林设计风格和现代风格结合在一起,充分吸收了两者风格在设计特点上的优势,既有每种设计风格的影子,又有不同之处。

2新中式设计的设计特点

2.1色彩和景观的完美结合

景观设计的元素众多,每一种元素都有其必要的位置,而色彩元素是景观设计最直观的体现。新中式设计中对于色彩的要求体现出了中国特色,将历史中的红、黄、绿、白、灰融入了景观设计中,成为了主要色彩因素,同时与现代的景观材料相结合,将古典的“国色”和现代材料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2.2中国传统符号和景观相结合

新中式设计最主要特点就是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而中国传统符号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我国古代祥瑞的象征,而象形文字、五行等是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元素,荷花、牡丹等是我国传统植物高贵、淡雅的代表,这些中国传统符号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

2.3植物空间的层次性

新中式设计在主景观的设计上和古典园林设计最大的区别就是将自然型的植物景观配合种植,以绿色为主色调,将中国古典园林设计和现代风格完美融合在一起,能在简洁的植物组成中带有强烈的中式特色,乔木层、地被层、大灌木、草坪等植物层次能展现出最简洁的植物空间。

3新中式设计在万科第五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万科第五园是万科地产在深圳开发的大规模居住社区,主要采用新中式设计风格,将岭南四大名园、老北京四合院等传统文化气息和现代建筑文化相结合,是浓重的“新中式”风格代表。

3.1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植物景观中,以中国传统的“竹”为主要植物,另外用蔷薇、兰花等作为点缀,在景观的空间表现上主要有3个层次,远景、中景、近景都有不同的感受,能体现出植物景观在层次上的分别。建筑空间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是其中用竹子来转移人们的视线,将原本不大的空间面积中添加了更多元素,给人们更多的错觉,原本狭小的空间也会由于竹子的合理运用而展现出更大的空间感。

3.2万科第五园的中国传统符号设计

万科第五园的内部庭院中,窗花随处可见,既能对实墙进行点缀,也能代表传统的文化,在现在的建筑材料中有文化的厚重感,整个空间的感觉既有古典的窗花特色,也有现代的实墙和漏墙,代表了中国传统符号的合理融入。

3.3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设计

万科第五园在色彩的选择上主要以灰色为主,能表现出木质材料最原始的颜色,通过不同的拼装手法,在纹理上能将传统的颜色在灰色中表现出来,同时在一些景观的设计上以白色、黑色和绿色等纯色为主,色彩分明,能体现出较好的视觉感受。万科第五园的色彩运用给人整体上一种质朴、世外桃源的感觉,人们置身其中,并不是感觉到现代建筑的混凝土气息,而是有大自然的清爽、整洁的感觉。

3.4万科第五园的建筑特色

在万科第五园中,建筑特色有了较为明显地体现,漏墙和实墙的层次排布,将传统美和朦胧美结合在一起,既没有全封闭的压迫感,也没有全开放的直观感受,而是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景观之间的层次通过漏墙的不同感受有了更为不同的感觉。

4结语

第7篇

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破窗理论”即人为的打破了一个建筑物的玻璃窗户,而这扇窗户又得不到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最后造成一种无序的局面。近年来,“破窗理论”在我国作用的效果越来越明显。由于信用破坏者没有得到及时适度的惩罚,搭失信便车的事屡见不鲜:经济纠纷和债权纠纷案件逐年增多;不断翻新的假货迫使百姓选择超前储蓄放弃即期消费,由逃废债务、合同欺诈、劣质假冒等失信行为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增长率。

从整个社会看,计划经济时代的信用仅为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手段,造成信用制度基础薄弱;经济转轨初期的信用微观主体在法律上没有实现真正的人格化;在信用体系建设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市场经济新的道德规范不够健全的情况下,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和契约的不完全性直接诱导失信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市场经济中揭出的大案、股市中现出的黑幕、安然公司的破产等无疑都与信用问题直接有关。

从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看,构筑信用经济关乎市场经济的成败。随着改革的深入,粗放增长方式带来的边际效应进入加速递减阶段,集约式增长方式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政府已经能够承担起解决信用问题可能付出的高成本。因此,政府不能再忽视社会生活中日益严重且影响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信用缺失问题,应该采取理性的决策,同时诱导其他相关因素改变博奕结果。

二、市场经济中的信用问题

第一,个人信用制度不健全。在欧美国家,信用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第二身份证,发达国家中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为银行的大量富余资金提供了最佳投向,同时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长期对个人信用的漠视,我国虽然从1999年起在上海开展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很多地区公民的信用记录仍为零,滞后的个人信用制度成为制约消费贷款的“瓶颈”。

第二,企业信用状况不佳。一是向社会提供劣质假冒商品,拒不履行合同承诺,侵犯他人商标权。二是利用变更法人代表、资不抵债、兼并、解散、破产、多头开户等手段套取银行贷款、逃废银行债务。三是在破产时采取“大船搁浅,舰板逃生”先分后破;否认抵押贷款中“抵押”的法律效力;借清算组接管破产企业前的“真空时空”,隐蔽、私分或转移财产;资产评估不实,职工安置费用高,破产费用开支大;拍卖不规范,低于评估价出售破产财产的方法,肆意逃废银行债务。

第三,银行信用监控及评价体系不完善。一方面,由于银行业不断的进行金融创新,使传统的货币概念和测量口径趋于失效,增加了金融监管的难度,削弱了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另一方面,我国银行业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存在评价工作的专业性与权威性不足、指标数据来源有缺陷及评价指标的设置不够健全的问题,直接影响银行贷款质量下降。

第四,体制改革中信用问题突现。随着乡镇机构的撤并、人员精简等体制改革的逐步落实,旗县区银行在金融债权管理方面存在清收难、转化难、保全难的问题。其一,基层机构撤并后承贷主体发生变化,原借款凭证失去原有法律效力,致使金融部门讨债无门。

第五,信用缺失阻碍电子商务发展。

电子商务是企业、消费者和政府相关利益主体不可回避的一个商业命题,由于缺乏与信息产业相适应的信用环境致使网上金融发展缓慢。就信用卡而言,其业务在制度法规、核算手续、监督管理等方面不健全,而且信用卡作案的频频发生使人们怀疑其“信用”程度。在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备的情况下,安全性决定了消费者选择传统结算方式。与实体经济一样,离开信用这一基础,会使电子商务的交易额缩减、交易成本增加、发展难以为继。电子商务系统的特性表现出虚拟经济对信用的需求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三、构建信用管理体系的思路

(一)发挥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引导社会信用。首先,要加强自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的政策法规要有连续性和稳定性,不能因领导变更而推卸政府承诺,要切实有效的维护产权。其次,要明确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政府部门在整个社会信用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及相应的管理目标和内容;减少政府对市场主体的管制范围和程度,引导市场主体进行制度选择与创新。第三,以市场经济为中心建立相应的道德价值秩序。加大诚实守信的社会道德教育。第四,应协调并整合企业信息资源,建立相对完整的资信数据库和有效的信息传递机制,推动和保障行业信用体系建设,维护网络交易的安全与信用,并通过立法的方式为网络经济提供刚性的信用规则,推动互联网行业的稳步发展。第五,增强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监督与服务功能,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档案,并将其与失信档案共同纳入法律管理办法。第六,要以诚信为基础建立高效率的城市市场,创造诚信的投资环境以提升城市竞争力。

(二)健全信用法制,确保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共赢发展。我国应在信用立法方面借鉴西方国家的成功经验,改变现有的维护信用的法律条款在多部法律中被涉及的现状,制定信用方面的专门立法,建立有效的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的法律机制,加快信用立法步伐,同时借鉴国际银行业成熟、有效的评级方法,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客户信用评价体系,使政府、银行、企业多方在开放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中公平的享有和使用信息资源,从而达到多方共赢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企业自身素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首先,现代企业要以诚信为重要的经营理念,认识到现代市场经济中这种新型资本的重要性。其次,在建设企业信用管理体系时,把信用贯彻到内部管理、客户服务、员工教育、同业竞争中,形成强大的信用约束机制,建立失信惩戒机制和信用监督机制,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和有注册会计师认可的财务报表,加大企业信息的透明度。第三,建立“3+1”企业信用管理模式。“3”指企业内部三个不可分割的信用管理机制即前期信用管理阶段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机制、中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债权保障机制以及后期信用管理阶段的应收账款管理和追收机制;“1”指企业内部建立一个独立的信用管理机构(人员),全面管理企业信用赊销的各个环节。

(四)建立健全信用中介组织。一方面要发挥中介组织评审、仲裁、公证等作用,把规范行业行为、监督执行行规行约的行业自律职能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健全信用中介服务中从事征信、信用评级、商账追收、信用管理等业务的机构。

(五)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电子商务信用系统。一是利用高科技建立专业化的资信信息机构和组织系统,客观、公正、独立地为企业和个人传导信息。二是采取会员制解决信用问题,可借鉴环球金属网的会员制操作方法:在硬件上构建CA认证系统,采用IBM公司的防火墙技术确保网站安全;制定整套网上交易规则和会员章程以确保交易的有序性和可信度。三是实行IC卡式的数字身份证,打击网络欺诈行为。四是建立高科技平台上的电子化监管系统。

第8篇

一是加大组织力度,确保稳速发展。新常态下的经济不是不发展,而是相对稳定的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发展。对于当前经济开发区来说,我们的总量和规模仍然偏小,如何加快发展仍然是开发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当前,开发区工业经济整体运行态势平稳,泽源钢业、和一玻璃、立德建材等一批投产企业产能正在不断释放,工投二期、辰航铝业、吉源门窗、满天星、纽斯康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同时,通过前期一系列专题招商活动,开发区的区位交通优势、环移湖的生态环境、日益明显的产业特色得到了较好的宣传推介,对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下半年,要努力延续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区规上企业要奋力开拓市场,新投产企业要加快释放产能,为实现全年目标勇挑重担、多作贡献。同时,要抓投产、抓增量,实现项目推进与企业服务无缝对接,力促银联文化、恩度食品、世炬科技等项目尽快投产,迅速形成一批新的增长点,增强发展的后劲。

二是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增强竞争活力。新常态不能简单理解为增速下降几个百分点,关键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是增长动力的转换。审视开发区工业经济,除了总量、规模偏小外,还存在创新不够,调整不力,亮点不多等不足。穷则变,变则通。当前开发区机械制造装备、电子新材料产业受市场影响较大,部分企业发展受阻,开发区要帮助企业坚定信心,主动适应宏观经济形势趋紧的“新常态”,及时调整销售策略、管理模式、市场定位、产品结构,加大市场开拓、品牌创建、技术创新、新品开发力度,努力把企业做精做特做专做优,不断提升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要促使通过推行技术改造,推进集聚发展,强化产业链建设,实现了本土企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恒泰动力主动适应市场发展需求,加强与滨州活塞的合作,降低农机活塞的比例,已成功研发船机活塞,并对设备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同时要促使已引进的豪威光电、联发凯迪等企业加大投资力度,早日达产达效。

三是宁心静气、苦练内功,解决要素瓶颈。新常态下,我们开发区也要宁心静气、苦练内功、以待厚积薄发。要完善园区路网、绿化、供水、物流、燃气、电力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尽快打通和完成园区南北大通道连接线的城西大道北延及绿化工程;加大土地的清理工作成效,最大效益的发挥土地的综合效益。同时加快城市建设,推进环移湖开发和大市场等项目,推进产城融合。

四是多措并举,增强招商引资实效。在新常态下,开发区将创新招商方式,改善招商环境,坚持“大招商、招大商”,在“大和强”上下硬功夫。一是强化产业招商,重点围绕合肥京东方、联想电脑等龙头企业开展招商。二是强化活动招商,针对重点区域,开展以产业推介为重点的专题招商活动。三是突出以商招商。引导企业积极走出去,开展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四是突出重点区域招商,紧盯长三角、珠三角及合肥区域,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和合肥区域”退二进三“项目。

五是加大服务管理力度,形成发展合力。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重的情况下,我们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既要严格认真抓好安全、环保、消防、社保等工作,更要贴心为企业做好用工、用电、供汽、治污等服务工作,政企共同努力,形成发展合力,推进全区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加快转型,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面对新常态,开发区将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抢抓机遇, 顺势而为,就一定能提升开发区这艘经济航船的“续航能力”,实现新一轮的大发展。

面对经济新常态、抢抓发展新机遇

“新常态”作为中国高层对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速度适宜、结构优化、社会和谐。台创园(示范区)作为庐江县6区之一,既要探索出现代

农业发展之路,又要当城乡统筹新典范。在“新常态”的大背景下,在认真思考园区性质、发展阶段、发展水平和可用资源的情况下,认为当前在战略上要有平常心态,不能急于一时达到园区目标。在战术上,咬定既定目标,坚持“项目立园”战略不动摇,坚持一、二、三产联动,以二产带动一、三产发展的思路,加快园区发展。面对经济新常态,我们有新机遇、新任务、新作为。 一、迎来新机遇

(一)各级领导的重视。省、市、县领导对建设台创园(现代农业示范区)都高度重视。3年半来,市县主要负责人亲自过问,多次研究园区建设问题,并多次深入园区调研,指导园区建设与发展。特别是近期,张宝顺书记、梁卫国副省长对台创园发展又作出了重要批示。

(二)市县决定建设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2013年10月份,市政府研究决定在台创园(示范区)的基础上建设合芜蚌(合肥庐江)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正在做规划,初步规划面积380平方公里。

(三)获批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2012年初,园区管委会就超前谋划,决定争取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按照国家科技部有关标准,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通过一年多的努力,经国家科技部的现场验收,于2013年9月获批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

(四)现代农业示范水平的不断提升。着力在探索与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科技支撑体系、产销体系、金融支农等方面下功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3年9月,全省现代农业示范区现场会在园区召开。2014年5月,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现场会在园区召开。

(五)一批农业大院大所陆续落户园区。目前,安农大产学研基地和省农科院的5个实验站以及隆平高科、台湾农友种苗研发中心等已在园区落户。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合工大、省农科院等一批大院大所也达成在园区建设基地或科研院所意向。

(六)中国稻米博物馆和部分旅游景点建成。中国稻米博物馆、兰之洲生态园、清水河提子园等旅游景点已建成并对外运营,游客每天络绎不绝,园区知名度不断提高。

二、面临新任务

(一)启动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目前,正积极配合规划部门修改完善规划,待规划方案审定后要启动建设。

(二)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按照庐江县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实施方案要求,从2013年到2015年,用3年的时间完成改革与建设任务,剩下时间不多,而任务还很重。

(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水平的提升。2014年底,要完成启动和建设“核心区、示范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四大产业,实现人才、技术、资本向园区聚集。到2015年,要完成农业科技园区一期建设,即完善“核心区、示范区”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四大产业,初步建成产学研平台、农业产业化经营平台、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平台,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成效和信息化水平,增强科技型农业企业竞争力。

(四)推进食品加工区跨越式发展。食品加工业是朝阳产业,是永不淘汰的产业,在发展食品(农副产品)加工上,我们已经破题,未来要向打造百亿元加工基地迈进。

(五)实施环巢湖生态修复三期项目。争取项目获批并实施好亿元的环巢湖生态修复三期——节水灌溉示范片建设项目建设内容。

(六)创建农业4A级旅游景区。按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申请评定报告》,力争再用2-3年时间成功创建国家4A级农业旅游景区的目标。

三、实现新作为

管委会一班人把园区发展当崇高的事业追求和人生理想,始终以孺子牛的情怀,拓荒牛的精神,凝心聚力、艰苦创业,在讲大局、强责任、抓落实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作风,掀起机关“效能革命”上下功夫,在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上下功夫,坚定不移地执行县委县政府的决策和部署,继续实施“项目立园”战略不动摇,深入推进“大建设”、“大招商”行动,实现适应新常态下的新作为。

(一)确保已签约项目在年底前后开工建设。近期签约了8个食品加工项目、2个20MW农业光伏发电项目、5个设施农业(旅游)项目和省农科院的5个实验站项目,力争在2014年年底前后开工建设。一是做好项目建设所需的征地拆迁工作。二是做基础设施(三通一平)建设工作。三是做好项目开工前的各项报批工作。

(二)启动合芜蚌现代农业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待规划审批后,排出建设时间表,筹集建设资金,立即启动建设。力争用5年时间将园区建设成为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科技创新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农业科研集群基地、农业科技孵化基地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杨凌”。

(三)狠抓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实施好建设方案,确保2015年底全面完成农业改革与建设试点工作任务。

(四)实施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提升行动。到2015年,全面完成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一期建设提升行动,形成农产品加工、生物种业、生态农业三大产业,到2015年产值达6.6亿元,带动三产旅游服务业年产值3亿元。到2017年,扩大园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四大主导产业体系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规模,促进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扩大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园区美誉度,强化园区的科技示范和辐射作用。

(五)招大商招好商。围绕园区产业定位,有针对性积极主动走出去,突出重点区域,面向合肥、台湾、沿海和昆山一带,注重引进大项目、好项目,尤其台资企业。广泛搜集招商信息,做到广撒网,网网都用功。同时,加大与中国农科院、中国水稻研究所、省农科院等一批大院大所的联系,千方百计引进园区落户。

(六)加快食品加工区建设。着力打造合肥百亿元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加快食品加工区的扩区工作。一是想方设法对土地利用规划进行调编。二是筹集资金进行“七通一平”建设。力争近期(用5年时间)使产值达到百亿元,远期(用15年时间)使产值达到千亿元。

(七)实施好环巢湖生态修复三期项目。一是做好规划。二是做好工程建设所需的征地拆迁工作。三是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工程建设。达到改善生态环境,对圩内受损的水生态系统进行修复,改善圩内生产与生活环境,提升示范区环境面貌。

(八)创建国家4A级农业旅游景区。力争2014年年底将中国稻米博物馆成功创建3

A旅游景点,2015年底将园区成功创建3A农业旅游景区。力争再用1-2年时间,将园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发挥比较优势,抢抓机遇,推动石头新跨越

新常态下,经济领域表现的新特征为:增长速度放缓,资本、土地等要素供给下降、价格上涨,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储蓄率下降,出口和投资增速放缓,城镇化提速,产业转移,劳动力供给减少,人力资源稀缺性凸显,收入分配结构也将进入深层调整期。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在追赶先进地区,尝试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但这种发展模式当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已经难以为继前些年的高速状态,而这种状态已经表现为新常态。面对这种发展的大环境、大气候,石头镇如何作为、强力突破,是摆在石头一班人面前的一大课题。

一、深入分析,明晰比较优势

通过细致分析,石头镇虽属后发地区,较之先进地区有较大差距,但也不是无任何优势可言。比如,相对廉价的劳动力、淳朴的民风、较为便捷的交通、初具规模的渔网产业基础等优势,甚至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土地优势等。

石头渔网产业对劳动者综合素质要求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这是发展渔网产业较大优势;合铜路拓宽改造升级之后,石头镇的交通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属于合肥“一小时”都市圈范围之内,能更好地承接产业转移;石头还拥有比较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如紫鸣山、同心岛、白石天河、放马滩等,人文景观有丁氏宗祠、莹山寺等,各景观连线面积约10平方公里,可以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和农家乐项目。

二、抢抓机遇,树立发展自信

如何利用这些优势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新常态下发达地区必然加快产业升级,一些附加值较低,能耗较高的产业要寻求新的生存、发展空间,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必然。

新常态下,将更加重视生态环境建设,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度,而更加注重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物质成果的同时共享科学发展的“生态红利”;新常态下,将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以存在的薄弱环节为突破口,找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的结合处,将聚焦点放在惠民生上,向民生改善要发展潜力;新常态下,将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从严管理干部,加强制度约束,完善激励机制,引导干部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干好工作、有所作为。

“机会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不要因为我们发展处于后进就轻易妄自菲薄,丧失信心,相反,我们要未雨绸缪,积极主动作为,迎难而上,增强发展自信。我们要认真谋划、编制产业发展思路,搭建平台,迎合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加大招商力度,借力发展。

三、主动作为,坚持内培外引

在内培上,石头镇作为“渔网之乡”,要把这张名片擦亮、涂金,使之成为石头本土产业的基石,充分发挥渔网产业协会的作用,抱团取暖、抱团发展,摒弃小作坊式的低水平、低附加值的小规模生产,打造产业名牌,力争培育大型龙头企业,提升企业新产品的研发能力和上游原材料的加工生产能力,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时,渔网产业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创新意识,借助外力提升传统产业,调整产业“单打一”结构,发展多规格、多品种渔网;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开拓产业关联领域,引进渔机、钓具和现代体育用品生产项目,改变石头渔网“一枝独秀”现状,提高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开拓渔网大市场,全力拓宽销售渠道;完善风险应对机制,提供保障措施,保障企业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在外引上,要拓宽招商领域,以磁性材料、渔网产业来进行招商,围绕产业链来择商选资,完善园区内现有磁性材料上下游产业链,孵化催熟磁材生产工序,抱团组建磁材产业集团,拉长磁材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的集约化生产程度。搭建创新载体,发挥自主创新积极性,不断激发企业技术创新和管理经营模式创新。组建磁性材料研发中心,强化技术攻关,推动产品不断转型升级。依托平台,加大与省内外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二是积极创新园区发展模式。积极主动同沿海发达地区园区、合肥开发区对接,商谈园区合作共建,争取他们到我镇设立专业园区,或者整条产业链转移投资。三是围绕突破“瓶颈”制约做好发展工作。通过做好土地整理项目工作、清理闲置土地,对倒闭、低迷项目实行“二次招商”、“腾笼换鸟”,对新上项目狠抓投资强度等办法,全力破解土地“瓶颈”制约。积极为企业做好融资工作,全力破解资金“瓶颈”。加强对农民工的培训工作,为各企业人才招聘做好服务,积极破解企业招工难的瓶颈。

四、优化环境,助力常态超越

干事、创业、发展都要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良好的政风带动民风社风持续好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增强学习意识。要强化学习意识,克服“本领恐慌”。既要强化业务知识的学习吸收,更要注重政策理论的更新提升。要对新常态背景下国家宏观政策的调整变化保持高度敏感,善于从全局视野中思考自身定位,在政策调整中寻找发展机遇,增强工作前瞻性,提升干事创业本领。

树立忧患意识。忧患意识的可贵就在于,能够从承平中预见危机,从有利中发现不利,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全镇上下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时时刻刻牢记发展是硬任务,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增强责任意识。最关键的是要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担当意味着付出、奉献,意味着不计个人得失。要把强化发展责任作为“新常态”,把迎着矛盾和困难上作为“新常态”,工作面前把官位看轻一点,把责任看重一点,敢抓敢管,敢想敢干,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进取心,继续保持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切实干到实处、干出实效。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打破常规,寻求突破;新常态之“常”,意味着遵循观念,相对稳定。石头镇将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的基础上,转变发展理念,寻求新方式新手段,谋求发展新跨越,谱写“创业、生态、人文、勤政”石头新乐章。

适应新常态 谋求新发展 实现新作为

今年5月份,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关于中国经济要适应“新常态”这一重要论述,使“新常态”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最热的关键词。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遵循规律,创新驱动;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深化改革,稳中求进;新常态之“态”,意味着注重质量,调整结构,已成大势。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是中央对当前经济时局的冷静判断,也是未来一段时间抓好经济工作的基础出发点。作为最基层乡镇一级,也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谋求发展,实现新作为。下面结合金牛镇实际,谈一谈个人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要始终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金牛是三类镇,是经济欠发达镇,近年来,通过发展,工业有了一定基础,但产业没有集聚,特色不明显,总量小效益低,对金牛镇而言,发展要注重质,但更要做大量,面对现行的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我们不是顺势而下,而是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坚持园区建设与招商引资同抓,扩大总量和转型升级并进,努力实现镇域工业经济在新常态下逆势上扬。“多少土地就能招多少商”,面对日益稀缺的土地资源,近年来,我们通过“腾笼换鸟”和“移花接木”的方式,对那些停产半停产的企业

依法收回闲置土地,重新进行招商。金三隆稀土、金信电子、标准化厂房等都是成功的典范,据统计,近年来依法收回土地200多亩,成功引进项目8个。与此同时,积极引导入园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如天星金属、永传针织等通过升级改造,产品销路大增,效益明显提高。 二要始终坚持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底线思维。过去在发展中,我们主要是靠“拼资源、拼环境、拼地价、拼人力”,特别是为了一个项目,不惜牺牲环境和资源,搞得是山体破碎、污水横流。新常态下,不能用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高速度,而是要更加注重在维护绿水青山中打造金山银山,在共享发展物质成果的同时共享科学发展的“生态红利”。工作中我们严守“三同时”制度,对引进的企业必须通过环评方能入驻,环保设施通过验收方可投产,否则再大的项目也不要,加强日常监督,确保不出问题。

三要始终坚持抓住“人”这一关键因素。再好的思路,再好的项目,都需要靠“人”去落实。新常态下,要更加从严管理干部,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加强制度约束,大力提升干部队伍廉政意识和创业激情,完善奖励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干部队伍。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推进镇主要负责人施政公开承诺、党政班子成员分工负责、按季述职测评、重点工作按月考核、主要工作交纳风险金、机关干部“三公开”、未完成任务按月调度等措施,进一步转变作风,为加快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新常态呼唤新作为。只要我们保持高度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殚精竭虑谋发展、扑下身子干事业,就一定能在新常态下抢抓新机遇,赢得新发展,实现新作为。

乐桥镇新常态下的新做法

过去我镇把“生态立镇、教育兴镇、工业强镇、现代农业”作为我们的发展目标,部分目标脱离当前乐桥实际情况,为适应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特色发展的原则,我们谋划了新的发展思路,确定“生态乐桥、书香乐桥、创业乐桥、幸福乐桥”四型乐桥作为新的发展目标,突出了一镇一业全民创业新的发展思路,突出了打造有乐桥文化特色的书香乐桥建设,突出了民生和谐为主题的幸福乐桥建设,更加注重乐桥的错位发展,更加注重为居民创造美好生活,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更注重长久持续的发展。

一、生态为本,提升人居环境

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严格落实保护环境各项措施。促进生态旅游保护开发、林业经济联动发展,做好鳌山生态旅游长夜前期保护和招商宣传工作,打造省内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扶持浮槐“香樟村”建设,推广浮槐村村庄植树经验,提高村庄绿化率,扎实推进“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积极争创省级生态镇。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土地、规划以及农业建房网格化管理机制。开展大堰环境的综合整治,深入实施农环整治和“三线三边”整治工作,推进重点交通线路以及沿途河渠和塘坝清淤、绿化整治以及村民小组、街道卫生死角、农贸市场等薄弱环节整治工作。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田园风光,提升文明创建整体水平,打造整洁、优美、和谐的人居环境。

二、创业为径,加快经济发展

把全民创业工作与当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发展主导产业等结合起来,全镇发动,全民动员,全面推开,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立足“服装加工、苗木花卉”产业,通过政府引导、典型带动等措施,形成以服装加工、机械加工制造、苗木花卉等为主导的支柱产业民营经济。以全镇四十多家加工厂布局为引领,激活创业主体,引导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鼓励自主创业,扶持留守妇女积极创业,动员更多的农村能人带头创业,在全镇掀起全民创业新。坚持招大引强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本地创业企业做大做强。

三、书香为引,开拓文化氛围

(一)加大教育力度,发扬勤耕好学的民风,提升我镇居民文化水平。一是积极调整中小学布局,协调教育资源在农村的合理分配,保证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能上学、上好学;二是继续打造乐桥中学这一教育品牌,引领全镇形成积极学习氛围;三是加大对民办教育的扶持监管力度。对于民办幼儿园除了要配齐配强师资力量外,加大对幼儿园的安全监管工作,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和培训。积极配合我镇唯一的社会办学的高中乐桥二中的发展规划,协调好二中发展带给周边环境的影响,积极引导适龄少年继续接受基础教育。

(二)积极发挥农家书屋、文化站作用,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加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完善各村(社区)的农家书屋,引导鼓励群众以读书为乐;充分发挥文化站的积极作用,经常开展送知识下乡、送戏下村的活动,充实百姓闲暇生活。深挖民俗风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四、和谐为目,建设美好乐桥

(一)关怀弱势群体。做好农村低保、五保户动态管理工作,积极纠正错保漏保,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加强对残疾人群体的帮扶力度,积极鼓励帮助能力的残疾人就业、创业。

(二)完善基础设施,方便居民生产生活。一是完善村组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今年计划新建通村水泥路路40.3公里;二是强化美好乡村建设,开展老院大堰综合整治工作,把大堰整治成水乡、公园和旅游景点为一体,提升乐桥集镇档次,让大堰成为街道居民休闲消遣的首选地;三是加大水利兴修力度,大力兴修当家塘,进行沟渠清淤清障工作,整治水毁工程;四是扎实推进安全饮用水工程。目前,乐桥集镇红星自来水厂和檀巷村的王岗自来水厂已经引进清洁卫生的柯坦虎洞水库水,下一步将把虎洞水库水源作为全镇范围内所有自来水供应水源,同时将实施6000人自来水工程,帮助未安装自来水的居民安装自来水,使我镇居民都能用上安全放心的水源。

(三)强化

综治,建立和谐的社会环境。加大治安整治力度,大力打击“黄赌毒”案件,严肃查处黑网吧等无证娱乐场所,净化社会环境;加强人民调解工作,将矛盾遏制在萌芽中,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推进战斗式巡逻工作,推动各村建立巡逻小队并开展正常巡逻,减少夜间治安案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创新新举措 展现新气象

今年5月份,在河南考察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从宏观来看,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将成为过去,“七上八下”将成为今后我国GDP增长的主流;从周边乡镇来看,产业基础雄厚、抗风险能力强、发展机遇好的将会占据发展高地,在新常态下更具有加快发展的竞争优势。而我镇作为庐南偏远山区镇,近年来虽然通过实施“五大工程”,在推动产业转型、实现跨越赶超的进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镇域经济总量小、产业结构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等镇情没有根本改观,尤其是矿业独撑的格局还没有打破,矿业深加工和非金属矿资源开发利用仍没破题,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对我镇粗放型的矿业经济弊多利少,在建重大项目近期仍无法形成预期的生产能力,新的增长点不足,财税任务压力巨大,可用财力严重不足。要想实现矾山经济可持续发展,亟需培植更多产业支撑。

一要找准发展优势,谋划非常之举。矾山地处三市交界,拥有10万多亩山场,自然环境优越,生态禀赋良好,在新常态下,将是我们抢抓机遇,充分发挥资源、生态等优势乘势而上的大好时机。同时,随着花泥路、庐铜铁路的开工建设,矾山的交通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交通瓶颈的突破将为矾山插上腾飞的翅膀。当前,我镇要充分挖掘资源优势,全力抢抓发展机遇,着力做好“三篇文章”。一是抢抓国开行三期项目机遇,充分发挥林业大镇优势,着力做好“绿”文章。全面实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按照“政府推动、政策扶持、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全力推动土地向农业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社、社会各界能人、种养大户等规范有序流转,大力推广市场化造林与养护机制,利用招商引资,重点在古塘、钟山、新中、刘墩、杨山等村沿路地带和镇一林场,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油茶等特色经果林,形成与生态旅游相融合的观光型、经济效益型现代林业格局,真正让农民享受林业发展成果。围绕“皖中竹乡”品牌,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毛竹产业,加大科学育竹力度,大力实施新造林工程、毛竹低产林改造工程,培育毛竹后备资源,重点在刘墩、石峡等村建立示范林基地,确保扩大毛竹种植面积不少于500亩。创建林业品牌,对已经产生经济效益的蓝莓、油茶、猕猴桃等经果林,通过举办自驾游、采摘节等方式进行宣传策划,包装设计,创出品牌。同时,加大农林招商力度,引进客商创办各类附加值高的毛竹深加工、蓝莓饮料等企业,形成产业集群。二是抢抓庐江矾矿改制机遇,做好集镇建设和矾文化保护的“游”文章。围绕集镇总体规划,完善集镇功能配套,加快推进政务区东北侧商贸城、矾山客运站、失曹河综合治理和美好乡村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打造显山、露水、见秀的生态集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旅游项目建设,并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扶持,合理开发生态旅游,重点围绕矾矿明矾古采区、古矾窑、矾山老街、大照壁生死桩等历史人文资源,着重引进一批有实力的客商投资兴建矾文化旅游等特色项目。三是谋划矿产资源深度开发利用,做好“财”文章。严格执行矿山建设协调机制,在切实履行“双向约束”办法的基础上,对重点项目实行“五个一”服务制度,定人员、定任务、定责任,定期调度,着力为企业排忧解难,力争鼎元矿业、广泰矿业、津安铜业、庐祥矿业、矾成铜业等5座矿山企业年内投产,确保实现税收不少于1000万元,全力推进矾山矿业重组、建设,确保钟山铁矿深部开采项目年内开工建设,力争在非金属矿开发利用上取得突破。鼓励矿山企业延伸产业链,促进矿山企业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二要气可鼓不可泄,志可坚不可移。新常态下要有新担当、新作为,继续弘扬“激情文化”和“责任文化”,全面落实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制度,严格执行班子成员双月述职、镇村干部周报告会、主要负责人批办督办、网上公示镇村干部工作动态等制度,全面推广“两下工作机制”和“五不工作法”,完善为民服务全程,力戒“只要不出事、宁愿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的消极态度,大力发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进取精神,人人争当“清廉为官、事业有为”的好干部。

面对新常态,7万矾山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将始终保持一颗冷静的心、坚定的心和火热的心,不懈怠,不松劲,不观望,永保高度的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勇于担当、主动作为,激发崛起正能量,抢抓发展新机遇,再创矾山新辉煌。

新常态 新挑战 新作为

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原有的驱动力后劲不足,新的动力一时还接不上档,传统产业的盈利能力正在萎缩,新的增长点还处于培育成长中,当前经济形势在一段时期将呈现常态化下行趋势。为顺利度过这一换挡期,作为我们镇级层面应尽早谋划,未雨绸缪,及时应对,要有新思维、新作为,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

新常态之“新”,是不同以往的新形势和新变化,包含着对原有模式的取舍和革新。顺应新形势,我镇将因地制宜的提出如下几点思路做好新作为。

一、腾笼换鸟。目前我镇存在1.7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和部分低效利用土地,为此,我们结合积极低效利用土地清理和兴建标准化厂房契机,帮助和督促企业以商招商。今年以来,白湖天龙锁具公司利用4000平方米闲置厂房引入正丰塑胶制品公司2亿套注塑件生产线项目,目前项目已经备案,环保和土地报批正在陆续开展;庐江新明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政府先收储后供给的方式获得原庐江县康宇管业有限公司闲置土地12亩新建办公楼和生产车间,今年项目三月份建成后月均产值达700万元。

二、靠大联强。突破小企业发展劣势,合理利用优质企业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寻求企业发展新的增长点。庐江华益橡胶制品有限公司将其低效利用土地规划建设2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引入芜湖华益阀门公司合作开发新橡胶阀门件生产线,创造经济新的增长点;力促庐江县洋洋玩具有限公司与南京乐多玩具有限公司加强合作,目前庐江县洋洋玩具有限公司主要订单由南京乐多提供,主要生产各种出口玩具,实现年产值5000万元。

三、前伸后延。围绕纺织服装、橡胶制品、电子产品、精洗羽绒四大产业集群和全镇劳动密集型加工、新型建材、光伏发电三大板块为重点突出白湖特色,依托现有产业发展配套企业,延伸产业链,壮大产业集群。已成功引进庐江县润翔羽绒有限公司落户我镇,现在正在与上海兰剑制衣有限公司洽谈项目建设相关事宜,通过庐江县云海砼业有限公司等建材类企业,拟签约安徽省皖科新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新型混凝土纳米外加剂项目。

四、区域共建。紧紧围绕我镇拥有的独特劳动力资源和50多家代加工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积极引导从事代加工的规模较大企业在镇(文秘站:)建立精加工、验厂、后道包装基地,壮大加工类企业集群。近两年来,我们成功引进了新明亚电子、新亿羽绒、金石电子等多个企业注册并落户,力促天泰服饰、星神皮革等企业与监区合作代工。

第9篇

协调发展的具体做法是,继续推动西部大开发,并努力达到中部崛起。加快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设施建设步伐,改善这两部分投资环境。其次,对这两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增强保护与建设力度,为这两部分和全国范围可持续发展给出支撑。三是优化这两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在区际协作中得到比较利益。四是加快这两部分地区改革步伐,促进其制度创新。振兴东北地区工业基地;加深对管理体制与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政府在经济管理方面职能,使市场起到基础作用在资源配置时,把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改造成国内经济发展的一个增长极。鼓励东部加快发展,提高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协作层次,形成区域经济的一体化。发挥东部有利区位与改革先行优势,增强区域协作,破除封锁,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这样,中部和西部在发展过程中实现联合与协作,做到互惠互利。

二、关于促进国内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几点思考

这几年,我国实行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取得一些成绩,国内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相近速度朝协调化方向发展,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有显著提高,经济发展的亮点地区增加不少。根据统计可知,“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的生产总值每年增长10.6%,财政收入每年增长15.7%,06年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指标都达到两位数增长,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还要高。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存在显著优化趋势,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国家对中部和西部的固定投资规模显著加大,使这两个地区基础设施获得较快改善。00年到06年,政府对西部累计提供大约1万亿元的投资和1220多亿元环保与生态建设投资及310多亿元改善农村地区生产生活投资。国家较大程度的财力倾斜,给西部地区的社会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但区域经济在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需要注意问题;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差距日益明显,区域经济的巨大差异造成总体的改革目标出现进退两难;区域的产业结构有相同趋势,地区经济特色不显著;地方割据问题比较严重。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受到利益驱使,许多地方政府公开或者隐蔽实施地方保护;欠发达地区造血能力不足;人才与科研经费缺少,使欠发达地区经济雪上加霜;“资源交换增长”普遍存在。所以,进一步落实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思想,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必须要走的一步。

1.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完善市场机制。

完善市场机制,打破区划局限,推动生产要素在不同区域的自由流动,引导产业有效转移。完善合作机制,鼓励与支持所有地区进行多种形式经济协作与技术及人才合作,使产生以东带西和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完善互助机制,对于发达地区要选择对口支援或社会捐助等帮助不发达地区。完善扶持机制,根据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方针,增强国家对于不发达地区的倾斜。国家在经济政策、投资与产业发展等继续增强对中西部支持。增强财政转移力度与投资力度,帮扶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发展。东部地区应该率先提升自主创新水平,率先达到经济结构升级与发展方式变更,率先完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与改革过程中帮扶中西部的发展。

2.统筹发展规划,促进产生主体功能区,优化不同区域发展方向。

①在空间上产生合理开发结构。要结合资源环境的承载水平、开发密度与发展潜力,统筹分析未来国内人口分布、经济布置、土地利用与城镇格局,把国土空间分成优先开发与重点开发及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种主体功能区,按照功能定位完善地区政策与绩效评价,规范对空间的开发秩序,逐步产生合理的开发结构。特别是国土的开发密度较高和资源环境的承载水平减弱地区,要转变靠大量占地与消耗资源、排放污染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把提升增长质量与效益置于首位,提高参加全球分工和竞争层次,继续充当带动经济发展龙头与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区域。提升资源尤其是在土地和能源上利用率,增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解决好生态建设、环保、资源节省和经济发展关系,推进生态功能区的产生。②优化不同区域发展方向。国内东部发达地区要以商业、金融业与高科技产业为重点;中部因为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相对较低,则以工业为主;西部受到城市分散与城市化不高的限制,则在重视产业结构上不断优化,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同时,重视改进生态环境。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