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8:35
导语:在美容实习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2012年,我校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和区总工会的中心工作,全方位开展对企业及行业在岗职工、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农民工、农村农民等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努力寻求适合我区各类人员就业、再就业的培训工作新思路和新办法,使培训工作真正做到能使学员提高技能、自谋生路、自我创业的目的。
一、实施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务工人员技能水平
(一)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采集务工人员信息,对辖区内所有在册的企业在岗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采集劳务市场信息,广泛联系企业和中介服务组织,建立稳定的就业渠道。我校对全年的培训工作分时段作了科学划分,突出了各时期工作的重点,制定了具体的工作措施。经常与相关企业、乡镇村屯的领导一起探讨适合在岗职工、农民工就业的热门课程,以便更好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实施方案中对培训任务逐期进行分解,以确保培训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宣传招生工作
在全区利用广播、电视、民间信息报进行招生宣传。除了借助一般的宣传方式招生公告,还多次在全区巡回流动宣传,在城区及全区各主要乡镇钉挂招生宣传公告牌,走村串户散发宣传资料5万余份。建立了城、乡、村三级招生体系,采取各种形式广泛宣传招生政策,化解群众思想顾虑,提高思想认识,为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教学是技能培训工作的重点。为提高培训质量,我校制定了相关的作息纪律和各种制度,并逐人签订培训协议。在学员管理过程中实行教师跟踪管理,随时了解掌握学员动向,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根据学员自身素质的差异,因人施教并注重实践。采取教师指导、企业实习、岗前实习三级递进的实习方式。当期不能学会的学员可选择重新学习,也可随时回校重新跟班学习。
(四)狠抓观念更新
部分受训人员综合素质较低,思想意识跟不上时代的发展,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差,习惯于老经验、老传统,外出打工多为苦力,付出多而回报少。为了使学员扩大就业范围,增加收入,我们一方面努力让学员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能,一方面千方百计更新学员落后保守的思想观念,不断增强学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商品意识和创业意识,使之具备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务市场的能力,从而稳定就业机会,扩大就业范围,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五)建立培训档案
学员培训资料的整理与建档是整个培训过程中的重要工作,为此,我校由专人专责完善细化内务管理和入档保存。同时,还与劳动就业局联系,组织学员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考试,为合格者颁发全国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
二、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
(一)依托主导产业,明确培训方向
从主导产业大豆、玉米种植入手,围绕生产技术,结合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突出其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围绕优质、高效农业,推广优质品种,普及节本增效的先进实用技术。从有意识地引导农民进行规模化生产、区域化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入手,围绕各村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如食用菌栽培、特色种植等。
(二)打造新模式,提高服务效果
一、学校概况
东风汽车公司高级技工学校始建于1973年,是国家重点技校,占地230亩,建筑面积5万。除湖北十堰校本部外,设有武汉、襄樊、广州三个分校区,开设有机械制造等20多个专业,其中湖北省技工学校一级重点专业1个(数控技术应用),二级重点专业5个(电气维修、汽车维修、数控机床维修、模具制造与维修、冷作技术)。在校学生10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98%,形成了以东风汽车公司为中心,向全国各地辐射的就业网络,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欢迎。2002、2007年学校分别被评为国家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8年评为首批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2009年评为全国首批技工学校示范基地。
1985年,东风高级技校在国内率先引进了被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迅速发展的“秘密武器”――“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并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签署了合作办学协议,开始引入德国双元制一级(技术工人)培训模式;1990年,引进德国职业教育的二级培训,即车间主任、工段长等中层一线管理人员的培训;2002年开始探索引进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培训模式(BA模式);2006年与德国工商行会合作,引进“AHK”技工认证证书。通过与德方20多年的良好合作,“双元制”培训特色得到了充分发挥和体现。
我校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探索可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引进“双元制”之初,可谓内涵丰富、基础扎实。学校依托东风汽车公司,运用“双元制”培养模式,有多年校企合作的良好基础。一是我校是国有大型企业所办职业学校,有东风汽车公司这一国有特大型企业做坚强后盾。二是我校是全国首批引入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国家级重点技工学校,而“双元制”则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成功典范。三是以东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与我校“定向培养”模式为主的多种校企合作方式基本成熟。学校以实施校企合作为基础,积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胆探索与实践,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探索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取得了良好成效,打造了东风职教品牌。
二、校企合作基本做法
多年来我校长期与企业合作,组织大量专业师资对市场进行反复调研,并深入到企业中找到市场和企业最需要的专业,根据多年的企业培训经验,以及我校现有软硬件条件,确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认真开展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实践活动,基本形成了以“相互需要,互惠互利,互相参与,互相依存”为主要标志的产学结合、半工半读、校企一体化教育的办学模式。
(一)编制校企合作工作实施方案。学校成立了校企合作部,在总结学校前几年开展工学结合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兄弟学校好的做法与思路,编制了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施方案》。方案共分10个部分,分别是工作计划、方案总则、工作流程、信息沟通办法、学生守则、教师工作职责、实习协议、奖惩办法以及学生实习手册和教师工作手册。方案基本覆盖了校企合作工作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和内容,从制度、职责和工作要求等方面对学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工作进行了规划设计,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逐步规范成熟,对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具有指导意义。
(二)开展市场调研和市场拓展。根据我校专业层次特点和学生工学结合时间、要求等情况,组织人员对十堰地区的企业进行调研访问。先后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实业公司、特种商用车公司以及十堰市市属企业、民营企业调研,了解各企业生产特点、工作岗位情况,并一一向企业推荐我校学生,介绍我校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与想法,截止目前共与近40家企业建立合作意向,可提供实习岗位800个左右。针对专业特点,我们还在广州珠三角、上海长三角的部分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可提供电工电子、模具类专业实习岗位400余人,基本能满足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需求。
(三)加强实践环节学生管理工作。开展工学结合的一大难点是学生管理,我们在广泛听取企业意见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又具有人性化的岗位实习管理体系,即尊重学生,尊重学生选择企业岗位的权利,在学生下企业前开展企业岗位讲评,描述企业岗位工作状况,讲清企业要求,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实习岗位,并组织学生学习实习守则,讲清校纪校规与学业成绩和学生就业推荐的关系,使学生提高对企业实习的认识,提高对企业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们还根据具体工作情况,从企业聘请有丰富经验的已退休的中层干部担任实习指导老师,这些老师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懂一些管理知识,有一定组织能力,对学生有耐心、有爱心,无论是从经验上、心理上,企业和学生都比较容易接受。
(四)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校企合作是使学生养成良好职业道德和严谨工作作风的基础。我们注重对学生开展质量、安全、敬业和诚信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技能,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主动适应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学生实习中的劳动保护、生产安全等工作,为参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学生提供必要和合理的劳动报酬和保险,建立健全学生实习期间的劳动保护制度和安全保险制度。学校建立了三层次安全教育制度,学生下厂前,由学校开设安全教育教室,通过讲座、报告、展版等形式,生动、形象、直观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每一批下厂实习学生都要进行3-4学时的安全教育和动员会,内容主要有企业工业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社会治安消防教育等。学生下厂后,由企业结合本单位实际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针对性安全生产教育;学生下厂期间每天上班前开展岗前安全教育活动,通过一系列安全教育内容的学习,学生安全意识得到加强,基本杜绝重大设备、人身事故的发生。
三、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主要形式
(一)工学交替型。即“工”在企业,“学”在学校,学生实行半工半读。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训场地、设备和实训教师,学校按照不同学习阶段,安排学生多次下企业顶岗实习。这一模式以学校为主,企业成为学校固定的实习基地,实习的内容、时间段多按学校教学需要协商。这种方式主要运用于日常教学计划安排。
早在2006年2月,学校数控教研室2005级机加专业94名学生首次将“教室”搬到了东风制动系统公司的数控加工、ABS和装配的三个车间内,成为学校第一批“半工半读”的学生。这种模式按照基础部分和工厂部分分阶段制定教学计划,让学生一边在工厂实习,一边在学校学习现实习岗位上的理论知识。学生在学校完成规定课程,经考核合格后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在企业的实习,接受车间师傅的考核,并获得相应的学分。通过一学期的试行,效果十分明显。一方面学生工学交替,在生产和学习过程中熟悉了生产情况,掌握了工艺技能,提高了适应生产环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缓解了学校办学条件的不足,学生通过劳动获得了收入,减轻了学业上的经济负担,构建了企业、学校、学生“三赢”的良好局面。
(二)学企合一型。即学校按企业的要求构建专业教学体系,由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学校招生与企业招工同步,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学生毕业与上岗就业同步。这一模式以企业为主,要求学校成为企业固定的培训基地,教学实习内容安排多按企业生产需要协商。
如:2007年7月,东风高级技校受武汉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委托,分三批为其组织生源并进行汽车涂装专业培训,以满足生产的需要。神龙汽车公司对此次培训提出了具体且较高的要求,并与东风高级技校一道,多次对教学理论大纲进行修订;技校派出骨干教师前往神龙公司生产线每个关键岗位与班组长切磋技艺,然后回校授课;神龙公司为使学习能够与现生产同步,无偿向学校提供企业最先进产品品种的实物样品和实际生产加工工具,帮助学校建了一条模拟现生产的实习教学生产线,按照实际生产节拍,不断训练学员操作技能;为了使操作更为规范,神龙公司专门抽调一名技术人员进行了实际指导培训,并经常到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日志、教学大纲、计划、教案、考试成绩、学生考勤纪录及考试试卷给予详细核查、考评、指导。按照这种模式开发出来的涂装专业,注重教和学的过程,其培训内容和方式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适应企业技术需要,所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四、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特点
(一)在培养目标上,实现了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零距离”。我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实践环节,强调动手能力,按照基础部分和工厂部分分阶段制定教学计划。学生1―2学期在学校接受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的教育,3―4学期除在学校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在企业接受相关技能的培训。第5学期学生在企业参加生产实践,并要在学校接受技能强化培训。第6学期再到企业进行毕业实践。学生在生产实习期间4到8周更换一个岗位,一般每个学生能在企业更换6到8个岗位。模式中的人才培养计划以企业为主制定,企业真正参与职业教育,体现了企业(社会)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学生的学习过程在实践中学、在实践中做,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由于在企业的多个岗位进行了锻炼,学生把学校所学的知识和企业的岗位能力需求紧密地结合起来,为未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与东风汽车公司各个专业厂都签订了学生培训合同,一般采取不断更换学生,保证在合同期内企业的岗位上始终有人干活。通常学生只需要经过一周或更短的时间就能适应企业的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为企业创造效益,多数企业非常欢迎我们的学生下厂实习。去年是全球金融危机年,而东风公司的生产任务却异常繁忙,在企业需要的时候,学校克服各种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在放暑假期间快速组织学生提前开学,先后为22厂、43厂、59厂、62厂、72厂等企业解决了用工困难,累计组织700余名学生参加顶岗生产实践,较好地保证了生产任务的完成,为东风公司高产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在教学改革上,实现了学生毕业与就业“零过渡”。订单式培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企业对人力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具有战略眼光,特别是对于新增劳动力,很多企业由被动选择转向了主动开发。校企合作培养模式采用学校和企业双方协商制定培训课程,学校学习与企业岗位培训相结合,积极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作用,通过合作和共建,逐步形成一批不同类别、各具特色的订单教育,探索出一条产学研结合发展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新路。学校为东风渝安公司开办焊接工专业、与东风有限精铸公司定向培养质量检测与设备维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东风乘用车事业部开展涂装、模修、电工、钣金、汽车返修等专业定向培训,深受企业欢迎。特别是学校与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的定向培养取得了良好成效。企业通过学生下厂期间可以较长时间的观察,对优秀学生进行挑选,真正达到优化用工。
目前,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涂装、钣金、模修、钳工、电工、汽车电器返修六大工种技能培训基地在我校全面启动,双方签定定向培养协议,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校企联合共同培养高质量的多种专业人才,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互动多赢的局面。第一批定向班学生为神龙公司涂装生产二线顺利投产发挥了重要作用。自开展校企合作以来,学校已成功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输送了2000多名员工和各类优秀的技术人才,如今有不少已经走上了技术和管理岗位。到目前为止,东风高级技工学校已与东风公司40多家企业签订了校企结合、半工半读意向协议。学生就业率超过了98%,其中75%分布在东风公司所属企业。东风本田3000多名员工中我校毕业生有1000多人,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800多名生产员工中我校毕业生就占了600多人。
(三)在学生教育上,实现了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零对接”。校企合作、半工半读模式除了在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上充分体现学校和企业双方的意向外,还将企业文化导入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使企业精神、使命、远景、价值观和经营理念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之中,使学生尽早地融入企业文化圈,使输出端的学校管理与输入端的企业管理同步,紧密衔接,使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受到企业的欢迎。
我校神龙汽车有限公司定向班教室的文化氛围,完全依据神龙公司的要求设置。教室四周的挂图如企业员工标准、工艺要求等全由神龙公司提供。在学生管理工作上,学校根据神龙公司的要求制定了学生培训一览表,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严格考核管理,考核细则参照神龙公司标准进行量化评价,真正实现学校与企业共同管理。同时,神龙公司还赋予学员“神龙公司准员工”身份,使学员在校期间既是学生角色,又是企业的协议受聘员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校企双方共同管理极大的提高了学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五、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关键,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促进了学校教师队伍成长。学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校制定了教师下厂实习计划,分期分批派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锻炼,针对技术进步了解企业的生产工艺,将其分解并开发指导教学文件组织教学;同时把企业的人事管理者、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请到学校来,听取他们的用人需求和学校培训工作的不足,更重要的是聘请全国劳动模范、东风汽车公司有经验的高级技师和专家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如:王涛、刘良振等,为广大教师传授技艺,使本专业的产学结合和实践技能培训优势更为突出,为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目前学校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湖北省金牌校长2人、金牌教师3人、东风公司高技能人才专家5人。
(二)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根据不断变化的形势及时快速调整专业,是东风高级技工学校一直遵循的规律,更是其贴近市场办学的制胜法宝。几年来,学校多次在武汉、襄樊、十堰基地成功地召开了校企合作座谈会,共邀请各类企业近200家,通过与企业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校企双方得到了进一步了解,搭建了校企合作的良好平台,促进了校企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学校在巩固传统专业、改造老专业的同时,对市场需求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分析,在原有专业的基础上,新开辟了数控技术应用、汽车技术应用、模具制造技术、汽车涂装美容等新专业,专业设置具备前瞻性。按照校企合作模式开发出来的新专业,注重教和学的过程,其培训内容和方式适应经济发展要求,适应企业技术需要,所培养的学生深受企业欢迎。
(三)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实训基地建设。职业学校要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性人才,需要有高质量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校企资源共享,促进学校办学条件改善和提高创造了条件。东风公司的许多企业生产设备先进,引入企业资源,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既节约了学校的办学资金,又使学生不出校门就能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学校在开办数控维修专业时,东风汽车公司变速箱厂一次就无偿提供80万元的数控系统;汽车专业在化油器发动机转换成电喷发动机时,神龙汽车公司无偿提供教学用车10台,不同型号的电喷发动机20余台,手动、自变速箱50台和大型汽车模具等等。学校还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学生能力培养的空间。我们选择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设备先进、技术含量较高的企业作为学生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可以获得企业大量的新设备用于学生技能培训,对于一些新的技术参数与企业签订保密协议用于教学之中。学校既减轻了设备投入负担,也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近两年,学校积极争取国家政策,建设了数控技术和汽车技术两个实训基地,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2008年,争取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共同投资专项国债资金570万元,一栋面积5000平方米的教学实训大楼竣工并交付使用,使学校实训基地办学水平和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当前学生创业园建设中
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状况
由于成长背景、家庭社会状况、经济因素、学习经历等因素,多数中职生具有低学习动机和低成就期望值。心理学认为,成就期望不仅会影响个体行为结果,而且直接影响个体的情感、情绪。较低的成就期望由于不能满足个体自尊的需要,往往使得学习者动机缺乏,积极情绪隐退,消极情绪显现,情感、注意力发生转移,对恋爱、交友更为关注,转嫁成就期望为恋爱期望,加上中职生刚刚从初中毕业上来,大部分学生无任何社会阅历,缺乏自信,对创业参与愿望还不够强烈,再加上中职生本身在校时间较短(大部分学生只有两年时间),要经历全过程的创业能力的培养,时间方面也不允许。
2.学校管理层面
据了解,当前大部分中职校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由教务处牵头安排德育课教师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二是由学生处(或学工处)在校内开展以学生创业园为实践平台的创业实践活动或开展一些创业竞赛(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各部门独立开展创业活动,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由此可见,从学校管理层面,这项工作认识还不足,重视不够,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也是零散的,没有系统性。尤其是创业课程的建设,即便有教程也是纸上谈兵。创业实践更是薄弱,往往仅停留在围绕着学生店铺、小买卖等层次,缺乏创业教育开展的完善机制和策略,并没有真正认识创业能力的培养对中职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作用,这也将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生存能力。
3.法律依据层面
目前在校内开设学生创业园,各学校都是在校内进行模拟登记,发放模拟营业执照,缴纳管理费。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凡是有经营收入的店面都必须在工商部门进行注册登记,然后办理税务登记。虽然目前各个学校在创业园的建设方面都有一些配套的管理制度,但从法律层面上来看还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中职学生创业园的管理问题有个明确的规定,如按个体工商户模式进行运作,将会因学生年龄偏小、申请手续繁琐等一系列问题,如不按法律程序申请,一旦发生经济纠纷,学校处理无法律依据,如果发生如食品中毒等安全事故,那学校将负有直接的管理责任。
有效推进学生创业园建设的五大途径
1.成立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建立完善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学校的创业教育应从更高层面来加以开展工作,学校应从宏观角度来开展创业教育工作,而不应只是几个部门的事情。学校应成立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学校校长担任,分管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学生处、教务处、实训处、各系部主任及德育课老师为组员。领导小组负责创业教育工作的统筹规划、管理和决策以及创业教育项目的实施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政策宣传、创业教育培训、创业实训指导等服务,指导本校开展创业教育培训工作,同时还应强调全员参与创业教育工作。学校应在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下设学生创业园管理办公室,创业园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主要是负责创业园和创业公司的管理工作,负责提供咨询服务。学校还可以在学生中成立创业社团,来更好地引领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学校应出台相关管理制度、评估体系、奖励政策。学校还应建立创业基金,为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实行专款专用,列入学校正常经费预算。
2.注重创业师资队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
学校要想更好的开展创业教育工作,单凭学生个体独立开展创业实践,那是不现实的,如果教师不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也无法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所以创业师资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选送一些骨干教师参加全国、全省组织的创业知识培训,参训回来的教师应对全校的班主任、专业教师、中层管理干部等人员进行再培训,应注重培养教师的创业意识,学校邀请一些创业教育专家定期来校开展一些讲座,聘请一些企业名家、创业教育理论研究专家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以构建完善的创业教师队伍。
3.充分做好开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为创业公司的成功开业奠定基础
(1)创业知识的学习。
学校应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作为一门必修课,计入学生的学分,让每个学生均能接受到创业知识的学习,高一年级着重创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高二年级着重创业实践,创业实践包括校内和校外实践,学生的学习情况将计入学生的成长档案。对参加创业园实践的学生在开业前应组织参加必要的创业知识的学习,如SYB、NFTE创业课程的学习,参加考试合格后方可进驻创业园。
(2)创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只掌握理论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利用寒暑假进行必要社会实践,积累创业经验。学校还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搭建锻炼的平台,为学生进驻创业园做好准备,如:
①开放学校的生活资源,如食堂、小店、维护等,有目的地安排学生创业实践。
②开放学校内的专业资源,如实训基地、广告宣传、绿化保护、文化建设等。让学生开展专业创业的实践。
③积极开展各种创业和职业规划设计大赛,定期开展“金点子”大赛、科技创新大赛、动漫、网站设计等创业竞赛,为创业热身。
④与企业联姻,建立多个校外创业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与实习,了解企业管理、经营、工作流程等。
除此这外,还应加强对学生耐挫能力的培养,创业活动是一种长期并艰苦的过程,有的学生经历过一次创业失败后就一蹶不振,认为自已不是块创业的“料”,从而丧失了继续创业的信心,马思洛认为:创造性是人类本质中最基本的“财富”之一,从我们呱呱落地时便已形成。所以,应加强学生的耐挫能力的培养和训练,鼓励学生在失败中积累经验,为下一次的成功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鼓励师生共同创业,搭建多渠道的创业平台
创业活动不仅仅是德育干部、班主任的事,应鼓励专业课教师带领本专业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创业活动,条件成熟的学校应把创业实践作为专业课教学的一部分,把学生的创业行为与自身的专业结合起来开展创业,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如电工专业课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内开设家电维修部,承接校内、校外的电器维修业务,也可将学校内部的电灯维修、安装业务进行承包。美容美发专业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内开设理发店,为广大师生服务。随着小汽车的普及,汽修专业的教师可带领学生在校内开设车辆服务部,为师生洗车、解决一些小问题等等。各创业公司可聘请会计专业的学生担任本公司的会计,进行记账、理财服务。当然对于感兴趣的学生也可以跨专业进行创业实践。
5.积极开展创业教育的研究工作,促使创业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