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8:42
导语:在高等教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等教育超常规的发展需要新的战略和思路
尽管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过程中,也都经历了从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转型,但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却是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根据我国"九五"期间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看,1996-1998年基本上属于高等教育稳步发展的时期。在这三年中,本专科在校生的规模从1995年的547.7万人,发展到1998年的623.1万人,年增长率为4.4%;1999年以后国家提出了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即所谓的"扩招",当年高等学校的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就由623.1万人增加到7189万人,增长率为15.4%;而招生数量的增长率达到32.1%,其中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的增长率达到42.9%。2000年在前一年扩招的基础上,高等学校本专科招生的数量有了进一步的增长。根据2001年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高等学校在校生的规模仍将继续扩大人数。如果我们要在2005年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那么年招生规模将达到500万左右(包括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形式)。这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每年招生和毕业的"吞吐量"几乎等于某些大国高等学校全部在校生的总数。
这样的发展速度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上也是从来没有过的。但是,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独特性一样,中国高等教育的这种发展是有现实依据和基础的。
首先,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人力资本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新的全球竞争的关键。然而,相比较而言,我国具有高等教育程度的人力资源或高层次人才的数量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研究与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84名,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5和发达国家的1/9。我国在1998年有专业技术人员总量3877万名,占从业人口的5.5%,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4至1/3,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17.5%,中专及以下学历占一半以上。
其次,是我国教育本身均衡和协调发展的要求。2000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而且,在这个基础上各类高中的规模也迅速扩大,特别是普通高中的发展规模早在1997年就突破了"九五"计划在2000年达到在校生850万人的目标。由此,高等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滞后的状况。
第三,是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人们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和愿望已经越来越强烈。满足人民群众这种平凡的要求应该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
坦率地说,这种超常规的发展是有风险的,它可能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或者带来消极的影响,等等。正象人们所担心的那样,这样的发展能否保证和达到一定的教育质量?这样的发展规模在以后能否保证毕业生的就业,如果有大量的毕业生不能就业,会不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或者说,这样的发展是不是会由于违背教育规律而受到惩罚?等等。应该承认,如果我们与高等教育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因素和制度没有能够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的风险的确是存在的;如果我国高等教育本身在体制、制度、办学模式、条件以及思想观念等等方面不能够进行充分的改革和调整,这样的风险也很可能发生,并带来相当大的危害。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超常规发展需要一种新的战略和思路,它要通过现有高等教育体制的局部调整和完善来消解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而通过高等教育的整体转型实现这种超常规发展的目标。
高等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应该由政府转向"客户"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是在政府的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包括高等教育的举办、管理和办学,由此形成了我国高等教育通过政府与社会发生联系,或者说,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本身并不直接与社会进行资源交换。通过这些年的改革,应该说,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本身与社会之间已经有了比较直接的联系,高等学校本身的资源配置和经费来源也已经出现多元化的现象。但是,高等学校本身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和地位并没有真正形成,"客户"的意识也还没有真正成为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办学的价值取向。因此,这个方面的转型至少应该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从高等学校的角度看,必须淡化和改变过去"隶属"的观念,不是仅仅把自己看成是某个部委的学校,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把自己看成是为"客户"服务的机构。这里的"客户"包括政府、学生、企业、各种社会机构和团体、地方部门,以及所有需要从高等教育中获得服务的组织和公民。由此形成一种非常广泛的社会依托和支持系统,在资源配置和经费来源上形成一种多元化的结构特征。这样,才能缓解和逐步改变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的局面,使高等学校的发展获得良好的资源基础。
第二,从高等教育管理者的角度看,虽然政府仍然应该是高等教育的管理者,而且,政府将很可能仍然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但是,这种管理和提供经费的方式仍然需要转型。就前者来说,高等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应该促进高等学校的自主办学,应该促进高等学校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教育的微观基础的建设;就后者而言,高等教育管理部门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客户",通过委托和招标等各种形式为高等学校提供经费,由此使高等学校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各个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办学效益。
实际上,这种转型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现实基础。目前我国许多高等学校已经在面向"客户"办学方面走出了非常大的步伐。由国家和政府作为高等学校事业经费下拨的"纵向经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只是高等学校总体经费预算中的一部分,来自其他方面的"横向经费"已经在高等学校经费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过去所谓政府的"纵向经费"的下拨方式已发了一定的变化,即由过去的分配方式转变为现在的"项目方式"。目前许多高等学校在学科建设和调整中强调综合性和多学科性,实际上也反映了从过去主要满足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要求,到重视各种"客户"的不同需要的变化,体现了高等教育服务对象方面的转型。强调高等教育的这种"客户"取向,也正是世界OECD组织最近出版的《重新定义第三级教育》一书的主要内容之一。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本位应该从学科转向市场
所谓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本位,是指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出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资源配置的基本原则。长期以来,高等学校一直是粑学科建设作为学校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出发点,井把学科作为学校各种资源配置的基本结构,包括队伍建设、经费投入、项目申报和管理,以及专业和课程建设,等等,并以此作为高等学校办学的基本思路和衡量高等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例如,在高等教育"211工程"建设过程中,许多高等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都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应该说,就高等学校本身来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其他方面的改革和发展是对的。但是,学科并不是高等学校建设的本位和高等教育的出发点。换句话说,办高等教育或高等学校,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办学科,而是为了服务社会。如果说在高等教育相对封闭的时候,在高等学校只是以政府为中介与社会进行联系,而不必自己操心如何适应社会时,高等学校可以比较单纯地进行学科建设。那么,在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今天,完全和单纯以学科为本位恐怕就会出问题了,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这也就是说,应该更多地根据市场的需要进行高等学校的配置,或者说,按照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的要求和变化整合高等学校的各种资源。有两个方面的例子可以说明这种转向。
第一,各个学科之间的综合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和高等学校中学科建设的重要取向,而这种综合的重要依据就是社会生产实践领域的划分。因为,"现代自然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形成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统一体系。这一体系包含着从基础科学到应用科学发展的序列,实现了从科学到直接生产力的转化。因此,现代学科分类要充分考虑到这一转化所造成的社会生产实践领域的划分"(丁雅娴主编《学科分类与研究》)。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处于前沿的各个学科,往往都是这种具有比较强的综合性的学科,如环境科学、材料科学、空间科学、生命科学,等等。但是,目前高等学校中各个学科之间的整合是非常有限的,各个学科之间仍然大多是"老死不相往来",缺乏充分和必要的合作与融合。这种现象的存在与其说是学科自身的问题,不如说是高等教育的思想观念问题,是高等学校本位观念没有到位的表现。
第二,专业建设的本位问题。应该看到,前些年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所进行的专业调整与合并,把过去500多种专业调整、合并为250种左右,从而极大地拓宽了专业的口径,有利于增强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对社会和经济的适应性。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的是,这次专业调整实际上仍然主要是以学科为本位的。这也就是说,以二级学科,或者一级学科为平台,进行的专业调整与合并,并没有突破传统学科的界限。在一些高等学校,专业调整甚至没有突破过去院、系的范围。其实,社会实践和经济建设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往往并不遵循高等学校中学科的分类。而专业作为现在我国人才培养的基本形式,当然不能仅仅以现在的学科为依据,而必须跨学科地进行专业建设和调整,并由此进入人才培养。
强调这一种转向,并不是完全以市场取代学科,也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科建设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与社会和市场的联系,增强高等学校对社会和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应该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所谓"资源约束"是指根据资源的状况(包括数量、性质和特点),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模和结构;所谓"需求约束"是指根据社会和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确定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规模、速度和结构等。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条件来看,这样两种约束都是存在的。而这里所说的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依据应该从"资源约束"转向"需求约束",并不是完全否定"资源约束"所具有的意义,它实际上指的是它们在依据序列中的先后地位。当然,这种先后地位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同的办学思想。
应该说,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一直是以"资源约束"为主要依据的。特别是在高等学校的办学经费完全依靠国家财政拨款的时期,这种"资源约束"几乎成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直接的根本依据。换句话说,国家财政给高等教育拨多少钱,国家的高等教育就有多大;国家给高等学校多少钱,高等学校也就有什么样的办学规模和水平。更重要的是,这种"资源约束"的发展模式造成了一种发展高等教育的思路,即首先考虑我们能够获得多少经费,然后才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情。当然,这种"资源约束"的发展模式既与当时计划经济体制有关。也与当时人们对高等教育属性的认识有关。可以认为,这种"资源约束"的发展模式和由此形成的发展思路对人们的影响是十分强烈的,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展的影响也是非常深的,至今,我们仍然可以看到这种模式和思想观念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判断,以至于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相反,"需求约束"则是从高等教育的外部关系出发,考虑和决定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它强调和重视的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并以这种需求的大小和特点作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最重要的依据。换句话说,高等教育的发展应该首先考虑和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充分考虑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应该说,这种需求本身也是非常复杂的,它既包括社会和人民群众对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包括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高等教育所培养的各种人才的需求;它既有数量的要求,也有质量和结构上的要求,而且,不同地区的社会需求也常常呈现出非常不同的特点。按照需求确定高等教育的发展,是"需求约束"的基本含义,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种从"资源约束"向"需求约束"发展模式的转变在现实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一方面,从政府的角度看,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某些学科与人才的需要,应该成为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确定方向和重点的基本取向。从高等学校本身看,招生和毕业生就业的状况应该成为确定和选择学校学科和专业发展重点与方向的重要依据之一,而不是仅仅根据资源本身的多少进行分配。所以,这种"需求约束"实际上是保证和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办学效益的重要措施。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需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使这种"需求约束"显得格外重要。只有通过这种"需求约束",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才能始终保持与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实际联系,才能不脱离各个地方的实际。应当说这种适应性是现代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基本内涵之一。
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应该从宏观体制的层面转向高等学校的层面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任务的基本结束,高等学校本身在这个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意义已经越来越重要了。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体制改革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已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绩和进展。从总体上看,这种体制改革基本解决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外部矛盾和问题,缓解了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外部约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创造了更大的空间,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的办学效益,也正是在这种体制改革的基础上,高等学校本身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和矛盾的焦点。
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察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动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不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你比文化高的人身上多了一样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刚开始,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他的底细,就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块儿共事,就把事办好吧。我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项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哪,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笼包子,强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抓住强的手紧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专题鉴赏】
上选两文都运用了烘托的写作手法,人物鲜明,寓意深刻,下面主要从以下方面对两文写作特色进行赏析。
形象鲜明。两文都围绕文中所写人物展开,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花世界里的人》一文,文章用饱蘸深情的笔墨,选取了老中医生活中的点滴事件,展现了他喜欢养花、慈爱善良、医术高明等个性,表达了作者由衷的赞美之情。《高等教育》一文,讲述了关于高中生强的故事,运用一系列细节描写,突出了强自尊自强、勤俭节约、诚实敬业、胸怀宽广的高贵品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美国一直以其优质的高等教育吸引着全世界的学生。通过对比分析中美两国大学的学制、教学及其教育管理模式,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的成功之处,认识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调整教育结构,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育制度;教学模式;教育管理;教育改革
美国一直以其优质的高等教育吸引着全世界的学生。在2014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前10的学校中美国占7所。美国的高等教育世界闻名,原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大学拥有开放包容的教学思想、先进的教学设施、一流的教学团队、严格的教学管理,研究美国的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
一、美国高等教育的特点
美国的高等教育区别于我国高等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
与中国不同,美国的教育行政管理权不在联邦政府,而在各州政府或私人机构。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很有限,其主要职责是向各州分配教育经费,以及向美国国内的学生提供奖学金等。美国各州设有州督学或教育总长,负责制定全州的教育政策,领导并贯彻这些政策,而私立大学由校董事会掌管行政权,公立大学的校董事会对本校的各项制度也有很大的自。
(二)美国大学的学制
美国大学的学制分为两个层次,即两年制和四年制两种,类似于中国的大学本科与高职的两级学制。四年制学院和大学提供学士学位课程,多数四年制学院的专业设置范围包括文理科的一般教育(LiberalArts)、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及一些比较专门的或应用型的学科,但入学要求相比两年制学院要高。美国的两年制学院提供初级阶段的高等教育,学生完成两年的课程之后即可取得准学士学位。两年制教育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当于四年制大学一、二年级的课程,即一般性教育,在申请四年制大学时,所修的学分可以累积;另一类是职业教育,学生所学的课程是实用型的,毕业后就可以从事相关技术工作。两年制学院的名称,翻译成汉语为地方学院或社区大学(CommunityCol-lege),这类学院通常是地方政府主办的。两年制学院学费比较低廉,入学要求也不高,不仅能够提供优质课程,还和名牌大学有固定的转学关系,现在许多中国学生开始认识到其优势,越来越多的人将美国社区大学作为申请常春藤大学的跳板,曲线救国。
(三)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
美国大学的教学管理严格,本科生淘汰率非常高,是真正的宽进严出,很多大学四年制学生无法顺利毕业。美国学生成绩共分为13个档次,成绩对每个学生来说都非常重要。比如,如果学生有5科成绩在“C”(包括“C”)以下,就会收到学校的通知,要求学生短期内必须提高成绩,否则会被退学。再比如,以医学、法律两个专业的研究生申请为例,这两个专业在美国非常受欢迎,因此竞争十分激烈,如果学生在本科阶段成绩单中出现一到两个“B﹢”、“B”或“B﹣”,就有可能会因为不够优秀而遭到淘汰。根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匹兹堡大学的四年毕业率62%,华盛顿大学的四年毕业率为25%。因此,美国大学生的学业压力很大,学生都很勤奋。美国学生凌晨一两点睡觉,早六七点起床的现象非常普遍。在2014年美国厚仁教育的《中国留美大陆学生现状白皮书》中,通过对515个留美被开除的中国学生案例进行研究发现,留美学生被开除的主要原因为GPA(GradePointAverage),即平均成绩点数过低,占到62.1%,其次为学术不诚实,占21.4%,并且学校排名越高,淘汰率越高。在这一点上,说明美国大学十分注重教学质量,中国大学则相形见拙。
(四)美国大学的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
美国学生如果要取得学士学位,除了需完成四年制的全部课程,即掌握多学科的广泛的一般性知识外,还需在某一具体的领域里,掌握具有一定深度的专业知识。本科阶段,学生每周上两至三次大课和若干次小组讨论课(Seminar)。在小组讨论课上,教师不讲课,而是事先布置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查找资料,参与讨论的方式来上课。学生在讨论课上的表现,是教师评价学生成绩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教师每学期会布置大量的论文,学生需通过在图书馆查找资料或在实验室进行的独立研究后,才能写出具有自己独到见解的论文。而硕士生和博士生课程的设置,是在此基础上,更加注重发展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能力,以及评价本专业最前沿知识的能力。所有这些教学模式,目的都是通过学生自由探索和表述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的结构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与美国有共同之处,高等教育也分三年制的专科(也称作高职高专)和四年制本科两种。在国家明确提出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后,中国高校实行了大规模的扩招,但随之而来的是严峻的毕业生就业问题。问题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但普通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是否合适、中国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一方面是企业用工难,一方面是就业难,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现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与社会需求相矛盾。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调整,在这个过程中,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现在社会急需大量的高级技术人员,包括各种高级技术工人。这就需要我们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而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发展还远远不够,老百姓从思想上不认可职业教育,尤其是高校扩招及适龄人口的减少,使职业教育的生源成了大问题。笔者认为这与我国现有高等教育结构有关,如果国家想让职业教育真正为国民经济服务,还需多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例子,在教育结构及教育政策上进行调整。
(二)高等教育的管理问题
与美国大学类似,中国高校也进行教学质量评估,这对提高高校的整体办学水平、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高校行政权力和教学管理权力的划分改革,却阻力重重,大有举步维艰的迹象。中国的高等教育沿袭长期以来的管理模式,行政性管理大于学术管理,要做到真正地尊重学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高等教育改革,缺少的不仅仅是破釜沉舟的勇气,还需要对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进行深入研究,以确保改革的成功。
三、美国高等教育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
因此,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我们是否可以借鉴美国的地方院校(CommunityCollege)的发展模式,重新调整我国的高等教育。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首先,调整我国普通本科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例结构,适当加大对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投入,加强建设与我国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适当减少普通本科招生人数,以适应经济转型的需要,缓解就业压力。其次,缩短高职院校的学制,改三年制为两年制,节约时间成本。人才培养应与社会需求紧密接轨,可采用“快餐模式”,在最短的时间里满足社会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这样学生和社会两者都受益;第三,加大对高职院校及应用型本科的投入,从国家层面制定政策,采用类似于义务教育的培养方式,对这部分学生减免学费,鼓励更多的学生报考;最后,采用灵活的学制,解决学生的上升通道问题。对于想升入上一级学校继续学习的学生,认同其在高职及应用型本科阶段所修课程的学分,效仿美国,可累积并免修相关学科,实现不同学制之间的有效衔接。
总之,通过调整结构、缩短学制、减免学费、解决学生的上升通道等方式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鼓励更多的学生报考高职院校或应用型本科院校,以便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专门人才,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结束语总之,中美教育有很多的不同之处,美国教育的确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能够认识并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加快调整教育结构,使人才培养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转型的需要,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们所要解决的重要任务。
作者:刘昕 马冬虹 单位:黑龙江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王东江,美国、加拿大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价系统及其启示[J].世界教育信息,2003,(5).
〔2〕韩梦洁,张德祥.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的市场机制[J].教育研究,2014,(1).
〔3〕戴维•拉伯雷,周勇.复杂结构造就的自主成长:美国高等教育崛起的原因[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7).
〔4〕韩梦洁.美国高等教育结构变迁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11).
〔5〕陈小尘,胡弼成.美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及其借鉴[J].高教探索,2010,(1).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转型;对策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新型教育手段,如微课、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纷纷进入高等学府,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效果。“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事物,与教育产业的结合,并不是单纯的“1+1”,而是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互联网与教育产业的深度结合,在不取代传统高等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对教育内容以及方法进行补充与创新。[1]基于此,为了避免互联网在促进高等教育发展与变革的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综合考量“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在过去几十年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高等教育做出了突出贡献。尽管教育规模以及教育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就目前来看,其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互联网+”时代下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2]其中,积极推行“互联网+教育”模式,可以取得以下作用。
(一)缩小各地区、各国之间的教育差距
我国高等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想要缩短这一差距,不仅要切实提高我国教师群体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转变当前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教育”模式的出现,就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教师通过这一平台可以接触并学习世界各国的先进知识与技术,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做好教育教学工作。
(二)有效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互联网+”让教育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区域教育差距缩小以及教育公平目标的实现等成为可能[3]:第一,有助于教育资源的整合。传统概念上的教学场所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部分构成,即教室、实验室以及实践基地等。其中,教室主要承载着知识传递的职能,实验室则是对理论知识与教学成果的验证,实践基地给予学生直面具体工作场景、体验工作流程的机会。在一般情况下,教室与实验室归属于学校,但是由不同部门负责管理,而实践基地更多的属于企事业单位,也就是说,这三者分属于不同部门或单位。这就增加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的难度。但是,基于“互联网+”时代的教育资源则不同,诸如远程实时控制设备、虚拟仿真技术以及即时通讯工具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加入,可以为广大师生构建一个融理论教学、虚拟仿真实验以及实践操作于一体的现代化教室,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促进教育公平。互联网平台上的海量教育资源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以及不同部门,用户只要接入互联网,就可以在海量信息中迅速筛选出所需信息,这就为促进和推动教育公平提供了保障。
(三)为个性化、智能化学习创造平台
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不同个人、不同基础以及不同诉求都可以从中获得最恰当的学习方式。从内容上划分,可细分为入门级、中级、高级,方便学生根据自己的学情来选择相应级别进行学习。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应用,以及学习者使用过程中的反馈,“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整合、调整以及改进教学方法,让学习者的学习途径变得更加多元、实用且具有针对性。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学习,一方面可以提高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另一方面也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4]在“互联网+”时代下,学生可选的学习途径有以下几种,即纸质教材、课程直播、课程回放、即时通讯以及随堂笔记等。教师可以对上述几种学习方法进行有效整合,以创新思维去研究新的教学模式,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的最大价值。
(四)有效降低教学资源的生产与使用成本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相关部门或学校制作课程时所需素材的获取将更加便捷,且成本相对低廉,尤其是在课程开发制作完成后,该课程可以重复使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使用以及传播成本会大大降低。使用人数越多,则课程成本就会越低。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学资源的使用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5]学习者在明确自己的学情以及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免费课程或者付费课程的学习,同时不会受到学习时间以及学习次数的限制,从而在降低学习者使用成本的同时,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一)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均衡
想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积极作用,需要完善的教育基础设施作为倚仗。然而,就目前来看,我国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对此,政府有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使当地教育设备数量以及质量满足“互联网+”对教学硬件环境的基本要求,从而确保“互联网+”时代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教师团队的信息能力有待提高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教师也面临着重要挑战:其一,角色的转变。在过去,教师在课堂上始终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教学活动的展开都要根据教师的指示进行。进入到“互联网+”时代后,知识的讲授被安排到课前进行,这就使得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以及精力去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实现知识创新。其二,信息能力有待提高。在“互联网+”时代下,教育信息量大,种类繁多,这就需要教师具备筛选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对此,我们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以及专业水平[6]:第一,及时掌握信息获取渠道。除了获取教育资源的常规渠道外,我们需要加强与一些含有海量教学资源的网站、客户端等平台的交流合作。通过网络服务系统,如使用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传递平台来获取更多信息。第二,掌握网络信息制作技术及工具。慕课、微课等新兴事物的推广与应用,为“互联网+”教学模式的实现创造了机会。对此,我们需要了解微课教学规律,掌握相关制作技术,比如截图工具、视频编辑工具以及语音编辑工具等,从而提高自身信息处理能力。第三,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互联网+”时代下,大量的教学资源获取成为现实,这些资源包括以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存储的专家学者的论著及相关文献资料。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在线上与专家进行教学研讨,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另外,在“互联网+”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总结教学经验,不断反思,改进自身教学模式以及方式方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创造条件。
三、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当前高等教育模式以及教学理念。我们需要正视“互联网+”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来打破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失衡的局面,提高教师团队的信息素养以及综合能力,从而找到一条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人才培养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美娇.“互联网+教育”给高等教育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1).
[2]雷怀英,王童.“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教学改革[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3).
[3]林凌敏,浦玉忠,任玉荣.“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0).
[4]徐文新,张学兰.刍议“互联网+”大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转型升级[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6(1).
[5]吴淑娴,谭吉.“互联网+”时代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7(3).
马丁•特罗在其著作中论述了精英和大众高等教育在11个维度上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在高等教育观上,接受精英高等教育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接受大众高等教育是所有有能力者的权利。在功能上,前者主要是塑造人的心智与个性,培养官员和学术人才;后者则重在传授技术与培养能力,培养技术与经济专家。在课程和教学形式上,前者侧重学术与专业,课程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注重个别指导;后者采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讲授为主,辅以讨论。在学术标准上,前者遵循共同的高标准,后者标准则趋向多样化。在入学与选拔上,前者看重考试成绩和英才成就,后者则引进非学术标准平等入学。
二、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冲突
1.大众高等教育对精英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
(1)由于政府用于教育的财政支出有限,当大众教育机构高速发展,其占用的资源必然增多,精英高等教育从政府获得的资源必然被削减,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受损。
(2)建立在高深学问之上的精英高等教育以科研为重,需要一个自由宽松的学术环境。而大众高等教育普及服务于社会的直接需求,并且强化了外部世界对高等教育(包括精英教育)的控制。而如果精英高等教育受到过多的外部干预,则可能丧失学术自由和教授治校的原则。
(3)由于经费的减少以及外部控制的加强,精英型高等学校为求生存不得不扩大规模(如设立高收费的二级学院),这将掠夺原应用于精英型教学的资源,从而产生一种类似经济领域的“劣币驱逐良币”,导致了高等教育的贬值。
(4)大众高等学校的毕业生因为具有实用性和技术性的特征且薪酬期望值较精英高等学校毕业生低,往往会抢占精英教育毕业生的许多就业机会。在就业形势日趋激烈的情势下,高校教育趋于以就业为导向,容易导致一些精英高等学校也追求短期就业率,快餐式课程在精英高等教育的课表上比比皆是,规模化、标准化、程序化的快餐式教育模式日趋流行。
2.精英高等教育对大众高等教育的不良影响。
(1)尽管大众高等教育从精英高等教育手中夺走了一部分经费,但国家对大众高等教育的投入仍赶不上其高速发展所需。
(2)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接受精英高等教育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拥有好的就业、较高的社会地位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这使得学生盲目挤向精英高等学校而不顾自身是否真正有研究高深学问的愿望与能力。同时这也使得大众教育接受者以一种低人一等的身份出现,使人们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而进行扩招时,总是期望精英型重点高等学校尽可能多地容纳学生,承担起实施大众高等教育的任务,而不认可本应承担大众教育的学校和机构。
(3)鉴于社会、学校对大众化高等教育的观念还没调整好,许多大众型高等学校不顾实际地向精英型教育靠拢,在教学定位、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以精英型教学为标准,争创硕士点、博士点,把创建所谓的“重点”、“研究型”作为自己努力奋斗的目标。
三、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的协调
(1)协调的可能性。从本质上讲,大众高等教育并不是精英高等教育的“天敌”。大众高等教育甚至还可以帮助甄选适合接受精英高等教育的学生。而且经过大众教育,社会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则在精英高等教育的可选入学范围平均水平亦将提高。而精英高等教育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大众高等教育产生积极的反作用,如精英高等学校毕业的学生可能到大众高等学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因此,大众与精英高等教育并不是不可调和的。
(2)协调的必要性。社会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前进,一方面要求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达到较高水平以适应社会的高速前进;另一方面,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人才去不断开拓创新,攻破一个个科技堡辛,创造出新的科技成果,以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美好的方向发展。这样就要求精英高等教育和大众高等教育共存在于高等教育内部,完成高等教育所承担的责仟。
(3)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协调。大众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的发展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既要发展大众高等教育,也要发展精英高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既需要提高全民的科技文化水平以适应社会高速增长,也需要大批高素质的精英人才去攻坚克难和开拓创新,因此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必将继续于高等教育之中。高等教育大众化不是一个仅仅扩大高等教育规模的过程,还是一个建立有效的功能分化的高等教育系统制度的过程。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和经济政治大环境的实际情况,指导不同类型的高校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道路,保障重点高校的精英性和独立性,同时大力发展职业院校的大众教育,动态调控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比例,在推广高等教育大众化创建社会公平的同时也给予精英教育应有的政策支持,通过宣传引导人们正确认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互补性,鼓励受教育者选择合适的教育模式,使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两者相辅相成的推动社会发展,保证效率与公平的和谐并进。
关键词:高等教育;实践教学,合作学习
一、瑞典高等教育教学的主要特色
瑞典高等教育为学生长久的职业生涯打基础,主要体现在新的教学方法,建立新的知识体系,并与很多企业和世界的大学建立广泛的联系和合作。"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适应性"等是其办学宗旨,其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的独有特色。
1、可持续发展理念氛围
瑞典政府把可持续发展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瑞典国家教育局每5年就要对国家核心课程和教学大纲进行总结、修改,提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在教材改革中,曾经焦点集中在对一些公式、定律、定理提出少讲,不必花时间再推算讲解,直接认可,因为前人已证明了的知识。学什磨知识,怎么学,怎么教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一致,渗透给学生和教师。
2、以学生为本氛围
瑞典大学教育的方式多元且丰富。老师们运用讨论、体验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学的效果也非常明显。体验式教学也是瑞典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方法之一,例如在吕勒奥大学里就有一个科技馆,里面有各学科的实验器材、实验小课题供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员自由参与,让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理论与实际的距离,激发他们热爱科学、热爱学习的情感。这种校园课堂、实验室等地方,是瑞典教学模式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老师只是一名指导者。这种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适应和沟通能力。这种看似简单的教学体系,其实蕴含着深厚的教学理论和心理学原理,教育实践环节受到特别重视。
3、课堂作业,课外完成氛围
瑞典的教育尤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校会开展丰富多彩且独具特色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们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掌握技能,开阔眼界。比如在生物作业中,学校要让学生直接去超市选购出富含蛋白质、维生素C、脂肪等不同的食物,这种作业非常形象化,改变了死记硬背,学了就忘的被动局面,同时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
4、合作学习的氛围
合作学习的形式就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和国内教育最大的区别之一。成绩都是按小组算,不算到个人。小组通过研究、调查、讨论等环节完成老师布置的内容,各小组推举一个代表,汇报几周的学习研究成果。大家的交流能力、学习能力、演讲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都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锻炼。对于学生来说,小组学习也是一个交朋友、提高演讲和报告能力的好机会。
5、工作场所实践氛围
大学四年期间,每年都必须进行为期不少于两周的工作场所训练,即社会实践。训练课程主要是专业实践性的,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职业经验,主要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较高职业能力。
6、教师授课氛围
课堂上,老师们诙谐幽默、表情丰富、热情激昂的授课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听课兴趣。教师的授课风采没有一统的规定,但常常能博得学生们的好评,教师们利用夸张的肢体语言、形象的教具、甚至实物来解读课堂内容,使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官认识,课堂气氛活跃而生动。
7、学生考试氛围
瑞典大学生的考试,既严谨又轻松。严谨的是可以没有监考老师,但绝不会有学生作弊,因为有严格的考试作弊惩戒制度约束着,轻松的是考试时间为四个小时!即使题目很少,对中国学生来说,也许一个小时就能答完的试卷。考场上,学生可以带食物、饮料,边吃边答是瑞典考场的一大特色。究其原因,其考试不是为了分数和名次(从不排名),只是起督促学生学习和了解知识掌握程度的作用。
二、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1、我国高等教育定位
一些大学的教育定位不太明确,造成了大学教学的盲目与社会需求脱节。实际上,我国高等教育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特别要求高等学校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也就是特别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这是国外经验的吸收很好的例子。同时重点扩大高技能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
2、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认真研究和分析瑞典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对于研究和认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颇具意义。
(1)加强大学教育中的实践环节和实践技能
对教学实践的重新审视乃至高度重视,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强化实践环节主要通过加强教育实习工作来进行,教育实习被看成是提高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基本途径。在我国,目前教师教育仍旧没有成功解决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严重分离的问题,在具体实现途径上,我们不妨借鉴瑞典的教育实践方式,即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工作体验--调查报告--实结一条龙的安排,使之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
(2)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培养,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1]。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努力使教学计划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减少演示性和验证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因此,实践性强的、操作性强的课程科目应当占课程体系的主要部分,并使课程体系的结构有利于教学过程从以课堂讲授为主转变到以实验、操作为主的方式上来,通过校内外实习职训基地,让学生能在更多更好的实践环境、动手环境中完成课程学习。
(3)特色教学
知识的种类可以包括:实验研究、市场调研与开发以及劳动者的实际经验性知识。而只有那些"有效"知识才能称之为工作过程知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课程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基于工作过程知识是一种"有效"知识这一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教授给学生的知识都必须以工作过程知识为基础。应该强调的是在大学课程设计过程中,把工作过程知识作为一种概念性工具,设计一种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大学课程。
(4)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校外实习基地是校企双方合作,利用企业生产与经营资源建立的用于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实践教学场所。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顶岗操作,在实际工作情景中教育自己,掌握未来就业所需知识和职业技能。根据学生实习的情况,及时调整学生的实习内容;对校外实践教学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问题,提出建议与改进的办法。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能解决高等教育仅停留在教学改革的表面层次,缺乏实质性和融合性这一被动局面。
三、结语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建立和完善高等教育体系,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关键因素。中西方大学的毕业生所具有的实际运用能力存在差异,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高等教育的质量提升势在必行。在吸取经验同时,更应该结合自身特点,引进与创新结合,实效与发展融合是学习国外的最终目的。在就业竞争更加激烈的情况下,使毕业生更好地具有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
参考文献:
交换生项目作为国际高等教育合作的一种常见形式,因学习其时间短、费用低、收效大而被许多高校、家长和学生接受和青睐。交换生项目不仅对于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英文能力、提升择业竞争力、吸引高素质生源、提升学校品牌影响力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以九江学院赴泰国清迈大学交换生项目为例,分析交换生项目的现状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交换生;九江学院;清迈大学;对策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科技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明显加快,国际高等教育合作从目的到手段,从形式到内容,从领域到规模,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时展与国际接轨,加快国际化进程,提高学校知名度,推动公共外交发展,九江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合作开展交换学习项目。该项目从2003年开始,因此,至今已有13年的历史。两校交流和访问增进了相互的了解、认识,促进了合作,加深了友谊。
一、交换生项目的现状
(一)交换生选拔
交换生选拔是确定交换生的有效途径,也是学生参与校际交换的通道。选拔的程序包括通知、报名、审核、面试、录取等。为了保障交换学习项目的质量,九江学院赴泰交换学生均从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商务英语专业本科生中挑选,要求学生性格外向,敢于交流,充满自信。学生不需支付清迈大学的学费,只需承担在泰国期间的生活费和住宿费,一年约三万元人民币。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转换制度
交换生在交换学习过程中最为关心的是课程和学分能否互换。九江学院交换生都在清迈大学的语言学院学习,绝大多数的课程都由欧洲籍或美国籍的老师教授,授课方式灵活多样,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英语能力。少数课程由泰国老师讲授,授课方式则较为传统。为了便于管理,九江学院与清迈大学互相承认学分,学生返校后不需再修本专业的相应课程。但是,由于两校课程设置的差异,交换生回校后需补修一些课程,少则1-2门,多则3-5门。补修期间学生学习压力较大,对学生的奖学金评定也带来一些影响。同时,学生补修给教师教学和学校教务管理也增加了一些工作。
(三)课外活动丰富多彩
清迈大学为交换生安排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泰国风土人情,了解泰国文化的机会。在中国国庆节、春节等传统佳节,清迈大学组织同学们包饺子、做中国菜、表演中国节目,展示中国美食和传播中国文化。在泰国节日中,学生也能熟悉泰国传统习俗,还可以参观各种寺庙,参加禅修班学习,体验泰国的佛文化。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清迈大学还组织中国学生到其他大学讲授中国国学,有助于九江学院学生展示自身的文化素养并传播我国经典文化,更是中国学生切实践行公共外交的有效途径。
二、交换生项目的意义
(一)促进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化九江学院教学资源
九江学院是一所新兴的本科院校,在升格为本科院校后实现了快速而稳定的发展,但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资源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由于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泰国高等教育的资源和国际化程度高于我国。作为泰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之一,清迈大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设施,可以为九江学院借鉴和学习。两校的合作有利于开展学术交流和师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利用比较优势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从而不断提高自身办学条件。
(二)有力践行公共外交,增强中泰民间交流
公共外交作为近年兴起的,社会各界普遍参与的一种特殊外交形式,日益成为中国提升软实力、维护良好国际形象的重要舞台。高校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文交流的平台,是推进公共外交的重要力量。2013年11月,九江学院公共外交研究中心应运而生,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为增强九江学院在世界公共外交领域的影响力等方面提供了宝贵智力支撑。九江学院交换生在清迈大学亲身体验泰国文化、领略风土人情,增强了对泰国甚至世界其他国家的感性认识和理解。同时,交换生的一言一行也代表了中国当代大学生的素质,将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育内涵传播到世界。
(三)提高学校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就众多国内高校而言,开展交换生项目或接受国外留学生能有效提高学校的知名度。目前,九江学院在知名度、竞争力等方面还远远比不上许多发达国家的高校和国内重点大学。交换生项目则可以提高九江学院的开放程度;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为学校的发展带来更大契机。
(四)丰富学生经历,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增加就业机会
交换生通过在国外以多种角度和非固定模式学习知识,增加对先进技术和事物的理解力,巩固并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国外的生活丰富了他们的人生经历,开阔了思维模式和胸襟气度。在经历了语言障碍,文化冲击等各种困难后,学生们的价值观、世界观都得到了提升,视野和胸襟变得更加开阔,对社会和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都有助于交换生在以后的就业中得到更多的机会。
三、交换生合作项目发展对策
(一)丰富教学资源,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外国学生
目前九江学院绝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英语为第一外语,但由于平时使用的少,其口语能力还需要加强,而泰语则基本没有教师会说,语言障碍必然阻碍了泰国学生到九江学院交换学习。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制定明确的合作规划,为接收交换生做充足准备,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进行科学管理,提供便利。交换生项目必须组织严格科学的质量评估体系,选拔优秀教师,科学设置课程,保证教育质量。此外,九江学院应针对泰国学生开设有特色的优质课程和专业,以此吸引交换生。
(二)完善奖学金制度,资助学生完成交换生项目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出国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学生在美国一年的费用是五至六万,而在泰国一年的费用是三万左右(均不含学费)。由于泰国距离中国较近,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美国,但教学方式、理念、资源非常接近发达国家,具有明显的留学或交换学习优势。国际上现行较为成熟的奖学金制度伊拉斯谟计划(ERUSbIAS),从1987年开始运行于欧盟成员国之间。奖学金包含学费、基本生活费、医疗保险费和国际旅费。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也参与了此项目。学校可努力与加入该计划的学校合作交换生项目,提高九江学院的交换项目层次。
(三)利用九江学院优质专业,拓宽交换生项目合作渠道
目前,九江学院与泰国清迈大学和美国萨凡纳州立大学建立交换合作项目,同时与德国、芬兰、日本、俄罗斯、柬埔寨、新加坡、印度等10多个国家的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关系。目前有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加纳、赞比亚、德国等国的留学生200余人在九江学院学习医学、汉语等专业。学校还与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日本大和高田友好会及泰国、法国、爱尔兰等国家的院校建立友好关系,开展学生互换交流活动。学校不仅要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联系,还要与其他拥有优势学科、特色学科的国家、高校加强交流与合作。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我国发生贸易的国家增多,愿意来我国学习汉语、中医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我们应该多开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课程,以及比较优势的学科如中医类学科,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华医药,吸引更多的交换生来交换学习。
(四)建立交换生信息管理模块,健全学分转换制度
学分转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交换项目的发展。建立交换生信息管理模块,对交换生事务进行信息化管理,不仅有利于学校管理部门、任课教师和学生能通过网络迅速管理、查询、咨询交换生事务,还有利于把交换生事务真正纳入到学校整体教学管理业务中,为交换生事务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管理方式和手段。正是因为交换生的各种管理未能真正实现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共享程度低,才导致对交换生的过程管理和监控缺失,成绩管理呈现半手工状态。
(五)注重交换生服务质量,使其可持续发展
任何学校都不能将国际交换合作协议的多少和留学生人数的多少作为衡量一个学校是否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标准,而忽视了交换生发展的层次与水平。学校在签署合作协议前,不仅要考虑接收学校的教学质量,更要考虑接收学校提供的课程是否能满足九江学院学生学习的需要。
总之,学校要将国际教育交流和学校教育的国际化放在学校的整体规划中去,使得学校发展和国际教育交流成为一个整体性的、可持续性的发展过程,这要求学校不断完善校际交换生的制度,不断完善交换生的服务体系,不断加强交换生的利益保障。
作者:黎宇华 单位:九江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穗钰,余凤翎.高校跨境交换生的成绩管理现状及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4(15).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精英、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从孔夫子开始,我们就有着辉煌的教育传统,但那时的高等教育是受社会各种力量控制的。建国以后,在继承原有大学制度的同时,借鉴苏联经验,以政策为导向、经验为辅建立了初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以后,开始对以往经验进行整理,不断探索学科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国际角度比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史,使整个研究活动有了科学依据。教育的框架在不断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借鉴苏联、美国的治学思想,从而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高等教育。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行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教育部是中国教育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自1978年以来,中国教育部了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打破了政府包揽的旧模式,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将以往由中央行政部门单一管理转变为地方共建管理、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地方政府管理、联合办学等形式,逐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
(2)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1147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25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3)教育结构优化,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层次结构、学科结构,还是布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专科层次逐渐提高,本专科比例趋于合理;基础学科的规模开始下降,而一些实用学科呈上升趋势;在布局上,以往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地区差异很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设置逐渐向西部和地级城市倾斜和延伸,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办学的类型多样化,大学、学院、高职院校并存,全日制、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自学考试,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等并存。
(4)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高校开始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纷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按照质量工程和“若干意见”的要求,成立评估、评价机构,以学生为中心,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重视教育质量,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移。
(5)高等教育经费体制改革
在教育经费方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经费都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六字方针以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单纯靠政府改变为多渠道集资。学费、科研经费、学校经营所得、社会捐赠资金等经费的筹措改变了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投资体制,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目前,教育经费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并且,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
(6)高考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已开始起步,目前实行的3+x的考试改革方案,实现的网上录取工作,为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2、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现代的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地探索真理和知识,是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结合起来,是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强调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使得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专业调整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教育公平打下基础,学校内部的监控体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教育的市场化和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太多的争议。高等教育发展太快,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时间去认证。譬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属于一种超前行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是否造成社会不公平,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能抑制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等。
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俄罗斯高等教育继承和延续前苏联的某些教育模式,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重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采取特殊手段积极推行教育创新改革,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的是适应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了与国际接轨,俄罗斯高等教育走向全面的改革。
1、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的管理制度、教材都由国家统一领导,这种强制性的集权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实施民主化、管理分散化,扩大地区和高校的自主权,实行联邦中央、地区和高校三级分层管理模式。
2、办学体制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单一,只有国家办学一种,没有民办学校。其高等教育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教育经费的调拨和使用均听命于政府部门。这种全民所有制高校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教育与经济指标、技术问题出现矛盾时,决策往往向本部门倾斜,而不是取决于教育规律,且学术管理成为行政管理的附属。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国有化经济向私有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家办学体制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办学形式转变。很多非国立大学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培养是依赖非国立大学实现的。
3、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前苏联高校从类型结构看,主要以单科性学院为主,本科教育为主体。前苏联的综合性大学很少,多科性的大学(学院)也不多,主要侧重于重工业部门的专业。单科性的学院却很 多,主要培养本科学生,研究生层次的教育规模不大,(副)博士学位层次的更是少之又少。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教育逐步向多层次教育结构过渡。教育层次灵活多样,既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又有研究生教育,博士学位教育。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的多样性,使人才培养的层次与模式能与国际接轨。
4、专业设置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侧重于重工业,普及工科教育,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的专业设置很少,毕业生少,人才市场供不应求。俄罗斯联邦政府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在高中阶段就开始实行侧重一种专业或几种专业的区别化教学,以此促进教学的个性化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优先培养人文类、经济类和法律类人才。人文学科招生的数量增加,工科学科也做了较大的变动,专业面拓宽,人才培养不再单一专业化,俄罗斯教育理念倡导人性化、个性化。
5、重视办学质量
前苏联对高等教育质量方面的严格著称于世。俄罗斯联邦政府依然十分重视高校的质量标准,特别是对非国立高校的办学质量的监控更是严格。俄罗斯确立了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国家对高校的认可、评定和鉴定,通过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以及通过高校的自我评价和评定来监控高校的教育活动。为了防止乱办学和办学质量不高,俄罗斯联邦政府还颁布了“俄罗斯教育法”,对教学活动的质量做了限定,经评审不合格的取消办学资格。
6、利用世界贷款,进行教育发展创新
转型后的俄罗斯高等教育在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利用世界银行贷款,进行教育发展创新,使俄罗斯高等教育同世界接轨。俄罗斯将世界银行贷款专门用于高校师资的培养,资助教师研究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为高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发展高等师范教育,使俄罗斯的高等师范教育的现代管理水平得到普遍提高;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高校新型学科建设,重点资助政治学科、经济学科和社会学科有优势的高校;俄罗斯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实现大学图书馆信息化,使每位大学生不仅可以浏览自己的图书信息,还可以利用因特网浏览国外图书馆图书信息。
俄罗斯高等教育与中国的高等教育有很深的渊源。中国的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俄罗斯高等教育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和措施,有些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而又广泛吸收国外之长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刘尧,刘岩,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教育与现代化,2009(1):63-69
[2]陈汉聪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现状分析及前景展望[j].教育科学,2007(6):25-31
[3]蔡勇强中苏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比较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4):134-137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农村家庭投资;影响因素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目前来看是教育界以及经济界比较关注的主要课题之一,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家庭高等教育投资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尚不足,但是我国自从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告别了由国家出资提供教育经费的阶段,转而走向由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共同出资的提供教育经费的阶段。在家庭中自然包括农村家庭以及城市家庭两种,由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的农村尚未走向城市化的发展阶段,所以其经济发展脚步还远不如城市。由于经济以及文化程度比较低下,农村在高等教育投资方面遇到了诸多的困难[1-2]。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概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而所谓的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质与量统一的概念,其中质的变化主要包括以下8个方面:(1)培养目标的多样化;(2)教育模式的多样化;(3)教育理念的改变;(4)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变化;(5)教育功能的扩大化改变;(6)课程设置方面的变化;(7)入学条件的变化;(8)管理方式的变化等;量的变化则主要是指适龄青年的入学率达到15%~50%.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达到15%则意味着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数量的基本指标,而是还是质的提高。
二、高等教育投资的基本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下,不可避免的要谈到高等教育投资问题。从教育投资的主要内容来看,教育投资被分为以下3个方面:(1)初等投资;(2)中等投资;(3)高等投资。本文中所研究的高等教育投资主要指的是由国家财政投入的各项高等教育学校的各项支出,高等教育学校的投资主体除了有国家财政部门以外,还包括私人企业以及个人/社会捐赠。个人教育投资又可以被称为私人家庭教育投资以及私人教育投资,在本质上指的是除了政府或者企业以外的个人投资行为[3-4]。
三、我国现阶段农村高等教育投资发展现状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占据了我国总人口的一半多以上,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现有的农民大概有7.9亿左右[5-6]。总而言之,农村地区的发展已经是我国整个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不断加大,我国农村的经济有着显著好转的趋势,78%左右的农民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自从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越来越多的农村家庭孩子接受了高等教育,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的投资也越来越大。根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部分的农村家长都支持孩子上大学,并且都希望他们能够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继而跳出农村的大门,改变现有的贫困生活,寻求到一份更加安定的工作。但是,从调查结果来看,高中毕业就外出工作的学生比例仍然高于继续去求学的学生比例。在与农村家长的交谈过程中惊奇地发现由于经济困难而上不起学的不是第一要素,在农村中还存在这样的现象:孩子如果学习成绩好家里无论如何都可以让孩子出去上学,即使家徒四壁走投无路了也要让孩子上大学,但是如果孩子成绩不好家长就会对其失去信心,因为将准备给孩子高等教育投资的费用转作他用。上述所说的现象在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地区是非常普遍的,此种调查结果普遍存在。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家长衷心地希望孩子能够接受高等教育,但是却不能够为其进行100%投资,那么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背景下,是什么因素影响着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不由得让人深思。
四、影响农村家庭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相关因素
(一)社会利益方面的因素
1.脱离了农村生活并且提高孩子的社会地位是农村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动机就是能够去外面的大世界闯一闯、看一看,继而能够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田生活。从上述角度来看,农村家长对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动因就是让其提高社会地位,继而能够提高个人素质以及综合素质,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价值以及人生的价值。高等教育就是一个跳板,能够帮助农村孩子走出农村,跨入到现代化的大都市中去。在接受了高等教育之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在城市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然后定居在城市。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投资大都是出于上述原因,本意是希望孩子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与进步,将来找一份比较稳定的工作以及组建一个美好的家庭。
2.对未来生活的安定状态以及就业机会的多少影响着农村家庭的高等教育投资。一般来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村孩子比较其就业的机会更大。在我国之前实施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人都会有工作,不愁吃不上饭,教育在解决个人问题以及就业问题方面作用不够大。现阶段,我国实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就业方面有着很大程度的变化,在劳动力过于饱和的市场上,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总是能够比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业率高得多。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的信号作用在雇佣方选择职员的过程中,受过高等教育就成了选择的重要信号之一,简单来说,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与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其他条件均为一致,但是雇佣方会选择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农村家庭家长虽然不懂得什么教育经济学,但是也明白一个基本的道理,那就是受过高等教育能够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那么,为了让孩子能够过上更好的生活,农村家长会加大对孩子的教育经费投入,让孩子能够获得更高的教育。
(二)高等教育收益和成本因素
1.成本因素。高等教育成本主要指的是孩子在上学期间,由家长支付的所有教育费用,高等教育所付出的的教育成本被分为以下两种:其一,直接成本;其二,间接成本。从直接成本角度来看,家长主要支付书费、学费、生活费以及额外的住宿费用等。从间接成本角度来看,主要指的是孩子去上学而不能够参加工作所失去的费用。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确立以及成本分担的理论确立,家庭成为了分担教育成本的主要结构之一[7-8]。由于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摆脱了贫困状态,收入的增加让其有了空间能够支付孩子的上学费用。虽然农村家庭接受文化的程度普遍不高,但是为了孩子的发展,家长还是很愿意投入大笔的经济费用。但是,由于高等院校的教育经费实在是太高,所以还是有很多农村孩子上不起学,总而言之,就是高等学校的成本过高难以支付其上学费用,对于许多家庭而言是不能够承担的。
2.收益因素。对于农村家长来说,送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让孩子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继而获得精神方面以及利益方面的收益。但是,由于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推行,市场中的劳动力过于饱和,所以部分大学生毕业之后仍然会找不到一份比较好的工作,继而获得可观的劳动报酬,成为人生赢家。那么,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的投资越多,边际收益将会越少,再加上教育投资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风险,即使投入的过多也不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所以假如没有达到预期的数值,人们对教育投资就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性。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一旦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相比起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孩子工作机会更多并且工作的环境更好,最重要的是所得的劳动报酬更多,那么人们就会继续投资高等教育,其积极性也不会减少。从上述两个方面的角度来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家庭对于高等教育投资的看法。
3.农村家庭或者个人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程度影响不一
家庭或者个人对高等教育的相关需求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也是制定教育规划以及教育政策的重要依据。而所谓的个人或者把农村家庭教育需求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的因素:(1)求学意愿;(2)学习能力;(3)支付能力。从求学意愿角度来看,个人的相关教育需求影响着社会以及家庭的影响,并不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很热爱学习,大部分人仍然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从学习能力来看,有的孩子天赋异禀,东西一学就会,但是有的孩子就是天生逻辑思维能力不行,相关理论知识学了又学还是无法理解。从支付能力来看,家庭的支付能力决定着高等教育投资经费的多寡。高等教育收费的高低对贫困家庭来说弹性比较大,一旦上涨那么就会导致需求量以及积极性降低。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投资问题仍然是我们需要继续深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张艳,姜莹,郭起瑞等.贫困地区农村家庭教育投资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建昌县的调查[J].农业经济,2011,15(6):6005-6008,1021.
[2]张小迎,冷小黑,张凡永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问题的思考:教育公平的视角[J].宜春学院学报,2014,36(4):504-507,1524.
[3]许祥云,陈方红,张凡永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公平性缺失及其实现[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11):652-659,1113.
[4]乐志强,卢曼萍,周杨平等.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决策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4,12(3):1000-1003,1412.
[5]张育花,苏红,罗正相等.现阶段农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与影响因素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6(10):651-656,202.
[6]冷小黑,张小迎.农户家庭高等教育投资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投资收益的视角[J].宜春学院学报,2010,32(2):407-408,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