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高中语文教师总结

时间:2023-03-07 14:59:07

导语:在高中语文教师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高中语文教师总结

第1篇

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的精练、实用、高效,教师的智慧、才能、努力,教育环境的舒适等外因,最终只有通过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活动才能起作用。因此,这一学年我通过各种比赛、评比活动致力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学习诗歌单元就开展了诗歌朗诵比赛,学习唐诗、宋词就开展了“唐诗大战”、“决战宋词之巅”两个活动,学习古文单元就举行了“联合对抗”活动,等等。这些活动进一步帮助学生养成了主动探究性学习的学习习惯。学生基本能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了。

二、精讲课本范文

学生学习语文,主要还是依靠教师对课本范文的讲解,因此,在对课本范文的教学过程中,我认真做好教学中的每一步工作,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备课深入细致,教案书写工整详细,能做到教材、资料、学生齐备,真正做到了有备而上。所以在课堂上我胸有成竹,挥洒自如。由于高度的投入,饱满的热情,加上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率高,课堂气氛很活跃,对课本范文的掌握度较高。在此基础上,我系统地搞好专题练习,如语音题、字词改错题、修改病句题、古诗名句默写题等,有计划地扎实了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功底。

三、阅读教学长抓不放

高中阶段,特别是理科班,语文明显处于弱势的地位,学生课余用于学习语文的时间很少。而语文教学不能单靠课堂教学,必须依托课外活动。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语文教学质量才有可能提高。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尽量保证每个星期都腾出一节课作为阅读课,自费购买了60多本《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等课外书在学生中传阅。另外结合作文教学,经常给学生们朗读一些高考满分作文,还把一些学生写得好的周记、作文作为范文朗读。通过这些途径,学生们的阅读面得到了很好地拓展。

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2篇

教师是课改实验的主力军,只有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能力得到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才能获得不竭的动力。因此,教师要与新课程教学同行,形成有自身独特风格的教学方法,并尽快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一、紧跟时代,把握脉搏,造就博学而进取的语文教师

1.深刻领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基本要求

从课程性质上说,语文是重要的交流工具,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教学实践中,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应做到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领会语文新课标的基本体系,明确教学性质、地位及作用;二是认识教材的编排体系,明确学科内容;三是根据新课标的基准,时时反思和改进教学中的不足,积极改进语文教学水平。

2.注重更新高中语文教学知识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时时关注教学知识的更新,改变不正确、不准确的教学知识,树立强烈的知识更新意识。实践中的高中语文教学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教师结合新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储备。

二、提倡争鸣,鼓励创新,塑造开放自由的学术讨论环境

所谓“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方面,同样可以认为“独教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要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教学争鸣”的良好氛围,鼓励教学经验交流,塑造开放自由的教学讨论环境。实践中,主要的交流研讨方式有:

1.课改交流会

在语文教师之间定期进行课改交流会,集中学习新课改精神,研讨课程标准,探讨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师之间进行资源共享,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当然,也要鼓励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多总结经验,积累教学案例。

2.课改论文与专家引领

提倡高中语文教师将源自自身教学实践的经验和反思总结成相关课改论文,这样既可以实现对教学经验的理论概括,同时也可以使更多的老师能够从中汲取思考和启发。此外,对于一些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聘请省内外的专家来校讲座,及时将最前沿的高中语文教育信息引进校园。

三、注重教学,关注实践,构建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实践的检验。这主要包括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教师的自我实践检验;第二则是来自于学校(或其他教师)的评价检验。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相应论述。

1.自我评价检验

自我评价检验是一种语文教师进行“自省”的过程,这通常很难为外人所观察,而主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总结来实现。实践中,高中语文教师的自我发现、自我引导将形成有效的内驱力,从而推动教师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如许多老师在讲授完一节课后,都会在课下把自己这节课中完成好的环节和内容予以系统归纳,从中找出今后值得发扬的方面,同时也会将完成不好的地方进行梳理,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予以避免,从中找到最优化的教学方案。

2.他人的评价检验

他人的评价检验是来源于外部的推动力。举一个简单的听课例子来说,有位语文老师在讲解课文《赤壁赋》时预先设定了两个目标,一是要学生理解课文展现的情、景、理的关系;二是知人论世,理解作者豁达乐观的精神。而这位老师在进行课文讲解中却重点概括了各段落的讲述内容,同时画出了一条“喜――悲――喜”的情感线索。有听课老师就对此提出了疑问,认为这样的情感线索虽然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却难以达到预设目标的目的。可见,通过这种他人的评价检验,有助于高中语文教师不断发现问题,从而更好的实现专业化成长过程。

四、注重引导,多种激励,激发高中语文教学的内在动力

对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激励和引导同样是十分重要的。在这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主要有:

1.开展“自学――反思”式的校本培训

正如上文所说,促进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离不开内驱力的推动。而这种内驱力的形成则离不开教师的自学与反思。在这方面,学校可适当指定部分教师阅读书目,由教师结合教学需要总结心得体会,同时将其内化为教师自己的思想认知,并进一步转化为教学中的有用工具。从而改进教学活动,促进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坚持对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教改考评

第3篇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主要的转变在于改变以往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和记笔记,这样的被动的局面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都得到了转变,改变了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改变体现在有以往注重学生阅读知识的传授,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主要是设计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具体课程环境中去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局面;让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去体会、去思考,教师不再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改变以往全班一个模式的教学困境,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需要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转变;加强了对学生语文的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所研究的就是要对过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些适合高中语文阅读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发展学生主导性、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语文阅读中的内容,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因为高中的年龄和心理的结构已经接近了成年人,在一些问题的思考上有着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抓住这些生理和心理结构,多对课程环境进行设置,让学生主动来参与到高中语文阅读的知识中来。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别人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学到一些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多体验实践的意义。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来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这一转变主要是体现在要改变以往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权威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上要做到以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的人格魅力的认同,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尽量多体现一些人格魅力,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爱心、教师对语文知识的热爱、教师的内在美等方面。教师在自身的角色上做到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学生知识体系的指导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做到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并且让学生以合作方式进行,教师给与适当指导,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一名参与者的身份。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特性的转变

第4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语文教学;影响;策略

一、情感教育和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之间的联系

1.情感教育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具体要求

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得到了明显提升。情感教育需要学生和教师增强互动交流,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凸显出高中语文教学工作的人文教学情怀。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要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倡个性化发展,这是语文教学工作的具体实施目标。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加快这个目标的实现。

2.情感教育对学生的全面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鉴于当前我们高中教学现状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不仅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想象思维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其可以提高社会各界对高中教育的关注度,加强学校与家庭对学生情感状况的了解,避免高中生犯罪行为的出现,引导学生构建一种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3.情感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高中教育中的情感因素主要是学生、教师与教材。学生方面主要是学生对语文教学的兴趣度,教师方面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开展情感教育以及高中语文教师的情感素养的提升,教材方面则主要是通过教材中的文字、图画展现出的情感思想以及教材中蕴含的情感色彩。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实施情感教育

1.注重导入,汇融情感

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学工作的开展要立足语文教材,把教材中蕴含的思想情感充分地表达出来。营造一种情感教学的氛围,引导学生慢慢进入情感教学情境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教学内容描绘出具体的实际画面,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讲解,让学生能够适应情感教学。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利用教学材料的感染力,加强高中生的情感教学培养工作。

2.采用多种方式创建情境,有层次地化加强情感教育

伴随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教学辅助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工作中。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辅助教学设备,综合现代化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进情感教学工作的开展。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学生可以结合自身感悟,不断强化自己的情感意识与情感体验。除此之外,情感教学还应采取层次递进式教学的模式,教师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同时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

3.注重实践,培养真情实感

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语文教学工作中,高中语文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全面了解教学内容,构建好知识网络,明确高中语文教学课堂教学任务。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写作、口语表达以及阅读等方面,综合情感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与研究过程中来,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感受情感教育的魅力,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

语文教学工作十分注重情感体验,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引入情感教育十分有必要。情感教育不但能够反映学生的心理素养,同时还能够体现其道德素养。和其他学科相比较,语文学科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更容易对学生“三观”的形成产生影响。除此之外,语文教学工作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想象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日常表达能力,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开展情感教育十分有必要,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5篇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发现,我们在高中语文阅读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的范例。主要的转变在于改变以往高中语文教师在课程讲授中的主导地位,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下边听和记笔记,这样的被动的局面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都得到了转变,改变了高中语文传统教学理念。主要改变体现在有以往注重学生阅读知识的传授,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具体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上发展;教师在语文阅读课堂上主要是设计好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具体课程环境中去学习,改变了以往教师讲授为主的局面;让学生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内容去体会、去思考,教师不再给出唯一正确的答案;改变以往全班一个模式的教学困境,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和社会需要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合作探索的教学模式转变;加强了对学生语文的人文精神培养,对学生在高中语文阅读中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相互联系,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方式的转变

我们所研究的就是要对过去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一些适合高中语文阅读发展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明确表示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大力发展学生主导性、自主性,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语文阅读中的内容,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因为高中的年龄和心理的结构已经接近了成年人,在一些问题的思考上有着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抓住这些生理和心理结构,多对课程环境进行设置,让学生主动来参与到高中语文阅读的知识中来。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方式,在课程设置上要多设置一些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与别人合作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学到一些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多体验实践的意义。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

新课程教学改革明确提出来要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改变自己的角色,这一转变主要是体现在要改变以往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的一言堂、教师权威地位,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上要做到以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对老师的人格魅力的认同,这就需要高中语文教师在阅读课程中尽量多体现一些人格魅力,主要是体现在教师的爱心、教师对语文知识的热爱、教师的内在美等方面。教师在自身的角色上做到学生兴趣的引导者,学生知识体系的指导者、学生困难的帮助者,在阅读课程教学中做到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活动,并且让学生以合作方式进行,教师给与适当指导,教师也可以适当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作为一名参与者的身份。

四、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堂特性的转变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陶冶 情感体会 情感教育

一、前言

在高中的语文教材中,作者通过灵动的文字,将自己的情感巧妙地展现出来,让学生们受到文章中情感的熏陶,在心灵中达成共鸣,更加深刻地进行情感陶冶和情感体会。在我国这样一个十分注重教育教学的国家,高中生可能肩负的责任重大,在紧张的学习中,通过语文教学,让高中生内心的情感在对文章的情感陶冶体会后得以表达,这将更有利于纠正高中生对学习和生活的态度,促进高中生获得更大的进步。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对高中生进行适当的情感陶冶和情感体会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学生们不能只是一味地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在心里获得适当的放松,让紧张的生活暂时放缓,让学生体会到身心的愉悦。高中语文教师要学会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情感体会的培训,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人格,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高中生,培养出我国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的有效措施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学生的情感教育相结合,这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自身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然而,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一直延用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让学生在情感教育方面有所体会,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情感教育需要一些有效的措施,保证学生能够在情感陶冶和体会上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

第一、高中语文教师要创新语文教学模式,将传统的教学形式现代化,适应高中生发展的要求。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对文章展现情感进行描述,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知识,还能够让自己的情感体会和情感陶冶得到更大程度地提高。高中生的情感发展已经接近成熟,对其进行适当的情感教育将会对其良好人格的养成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更有利于将高中生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

第二、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还要进行自身知识水平和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训练。在学生理解和体会文章情感的过程中,教师文学素养的高低将会影响学生情感陶冶和情感体会的是否丰富和深刻。教师要时常组织学生进行内心情感的交流会,对每个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时能够做到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采取情感教育的措施,帮助学生进一步得到情感的陶冶和体会。

第三、高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写作、口语等方面的训练进行情感教育。写作最能体会学生对情感的理解和体会,能够让学生将自己的情感合理地释放出来,在充满感染力的写作中,学生往往都会将自己的真实感受融入其中,这将更有利于教师进行情感教育,提升学生的情感陶冶。另外,在口语表达方面,学生在进行沟通交流时,一定会流露出自己真实的情感,突出自己的语言特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方面的培训,对于情感陶冶和体会的训练来说,这将是一项较为有效的措施。

第四、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阅读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丰富自己的知识内容,开拓视野,同时提升自己的情感体会。高中生活是比较单调紧张的,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文章,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探析,这样不仅能够将单调无趣的高中生活变得多姿多彩,还能够让自己有了更加深刻的心得体会,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更近一步地丰富。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体会的作用

语文这一门学科是比较接近生活的,这将更加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陶冶和体会方面的训练。高中语文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情感陶冶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特点,体会到学科带来的美。高中三年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成长阶段,这一阶段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陶冶体会对学生的整体素质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情感的陶冶过后,会使得学生自身的情感受到熏陶,让悲观的情感态度转变为积极向上的情感,有利于学生优秀人格的形成。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一项较为科学的教学形式,学生们会通过这一教学方式,使自己的情感得以表达,情操得以升华。另外,学生通过与学生或老师进行情感上的沟通交流达到情感陶冶和体会的过程中,积极乐观的态度也会逐渐提升,有利于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四、结束语

语文不仅让学生们学会使用汉字等基本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们的语言充满一定的文学色彩,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同时,在语文课堂上,学生们还可以在自己的情感方面有所体会。要想更好地让高中生在语文教学中获得情感上的陶冶和体会,就需要教师转变自己的思想,不再将语文教学仅仅当做人们言语表达的工具,要创造出新兴的教学模式,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激发和训练。高中语文教学要让学生们在提高知识水平的基础上,在情感陶冶体会方面也有所提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情感品格的人。

参考文献:

[1]于瑞华,孙艳辉.高中语文教学的情感陶冶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4,20:101.

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语文;高中;课堂反思;探究

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在教育教学上的改革在不断深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也应该加以改变,老师应该养成科学反思课堂教学的习惯。通过回顾、反思和分析自己的课堂教学,总结经验、查缺补漏,不断地解决存在的问题,改正教学方式,有效的提升教学的效果,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以新课标为背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在这样的目标下,新课标进一步规定了高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行为,推崇反思性教学,作为高中语文教师的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反思课堂教学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促进教师把现代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动。教学反思能够帮助教师提高自我教学意识、进行必要的自我批评。让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观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紧跟时代步伐,适应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逐步提高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学反思对于教师来说,是提高其综合能力的一条经济有效的选择,同时,教学反思还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2)通过研究教学反思,解决教师难以把理论知识很好的运用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寻找能够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纽带。把经过反思得到的理论用于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实现理论的进一步提升。

(3)从整体上推进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反思既可以指向个人也可以指向团体。通过团体教学经验的交流,每一个人独特的教学经验都可以拿出来与他人分享,同时也可以借鉴他人有效的教学经验。

二、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存在的问题

笔者调查了200名高中语文教师,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

1.高中语文老师课堂反思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待提升

在调查的200名高中语文教师中,大多数老师都能够进行课堂教学反思。有93%的老师认为课堂教学反思极为重要,仅仅有7%的老师认为没必要进行教学反思。由此可以看出,经过大力的开展课程改革,高中语文教师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但同时,笔者深入的调查了课堂教学反思的态度,反映出需要进一步加强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表示积极的进行教学反思的老师仅仅占调查总数的16.7%;对教学反思的兴趣不是太大的老师占10%。更有3.3%的老师表示自己教学反思的非常不积极。调查结果表明,需要提升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活动反思的积极性。

2.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内容较为零散,不够全面

应该有比较丰富的课堂教学反思内容。老师可以以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心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为基础,全方位的开展反思活动。然而,在笔者的调查中却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课堂教学反思片面化的问题。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有11%的老师重视教学过程;32.3%的老师偏向于重视学生的课堂表现;11.3%的老师仅仅反思自己的备课活动;17.7%的老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也有近三分之一的老师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或者状态。调查结果反映出很多的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反思的时候没有丰富反思的内容,仅仅重视反思某一点,忽视了整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对高中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教学方式的完善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3.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单一

通过笔者的调查还可以发现,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形式过于集中,有93%的高中语文老师采用攥写笔记的形式进行反思。同时,笔者还发现,撰写的反思笔记数量在某些学校成为老师必须完成的硬性指标。实际上,课堂教学反思并不仅仅局限于反思笔记这一种,其形式和方式比较丰富:录像、笔记、观摩、交流等等。这种单一的教学反思情况,不仅在教学反思上没有达到应有的广度和深度,更让教学反思成为一纸空文,成为一种形式,课堂教学反思背后的真正价值没有被开发出来。

三、促进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建议

1.形成教学反思的有效机制

在国内现行教育体制下,学校领导重视老师的教学反思很有必要,同时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对应的奖惩措施,保证激发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创造性。

2.在理论和实践上指导教师课堂教学反思

要想达成这样的建议,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通力合作,有效的综合各方之力,联合研究教学反思的人员、专家以及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一线语文老师,深入学校、课堂有针对性的开展指导活动,让每一位老师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从整体上提升课堂教学反思的水平。

3.为教师创造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充分的条件

学校应该为老师提供先进的教学设备、仪器,如多媒体教室、数码相机、摄像机等,在先进设备的辅助下,老师可以记录并观摩自己的教学活动,让教学反思更具针对性。笔者在和一名高中语文老师进行谈话的过程中,她意味深长的说道:“我去其他学校听课后也曾经幻想着在自己的学校也能够进行公开课,录制下自己的教学过程,深入的研究自己的教学课堂,然而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允许,没有能力提供需要的设备,想要做到这些太难了。特别是对我这种普通的老师而言,几乎没有机会。”所以,就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反思而言,学校的设备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校要想方设法筹措资金,为课堂教学的反思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

综上所述,随着国内在大力的倡导素质教育,高中语文老师的课堂反思意识、能力需要进一步的提升,这样才能达到课程表规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这也需要学校、老师、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朝霞.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

[2]陈琼.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反思探究[J].语文建设,2013.

第8篇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每一位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有机整合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与此同时,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由于对新课标的误读,在教学实践中得与失并存。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对策。

1 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由教师主体向培育、创设学生的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转变。

1.1 教学主体误区――形式重于内容。

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教师的指导和引领缺位,当发现一个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存在偏差或者体会不够深入时,教师应适时加以引导,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相当比例的高中教师在教学中将原来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思想彻底摒弃,最大化地追求学生自主化课堂氛围的创设,并过于强调学生独特的体验,对学生的回答一味大加表扬,由原来的所谓“一言堂”变成了“万言堂”,而教师这种片面强调个性、忽视及时引导的做法,虽然表面上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但是由于没有正确地引导和评价,对于学生各种层出不穷的见解,教师往往用“很好整理”等比较概括的词语进行总结,一节课下来,几乎全是学生在说,教师只是在不停地说“好”“很好”“不错”等夸赞之词,而全然不顾其见解与体验是否科学、合乎情理。

1.2 教学模式误区――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失当。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推广及应用,对课堂教学效果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推进作用,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多媒体技术融入了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技术,“全方位、多视角、多层次、多变化”的主体演示功能,使一些传统手段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图文并茂、声像结合、清晰直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教学优势显而易见,然而在课件制作和实际应用过程中,尚存在一些突出的共性问题。

1.2.1 多媒体技术使用不当,课件设计质量不高。

主要存在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就大多数高中语文教师而言,由于缺少专业的计算机软件应用知识,再加上部分教师的创新学习需求不高,动力不足,因此部分教师在课件制作中缺乏科学性和艺术性,例如将讲稿变成电子教案,课堂教学照着电子教案念,这样的多媒体应用毫无现代和先进可言;二是就年轻高中语文教师而言,他们对于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使用水平很高,而为了凸显现代技术的功能与魅力,部分教师将教学课件制作得过于花哨,课件内容重点、难点不突出,缺乏条理性,华而不实,一味追求动画与声音效果。这两类突出问题都淡化了高中语文教学内容,造成本末倒置、喧宾夺主,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1.2.2 多媒体教学被泛用滥用,多媒体教学互动性不足。

多媒体课件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多媒体辅助教学由于其明显优点,因此成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备载体和模式。当前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无视教学内容,教学必用多媒体,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越来越少,视听代替朗读,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受限。

2 重新构建新课程高中语文教学的对策与途径

2.1 重新解读新课程,返还学生主体真实要义。

《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要“注重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按照这一新理念,“应用、审美、探究”成为高中语文新课程的主题词,同时包含着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方法和策略。

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从语文教学的角度而言,即让探究的方式进入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从而从根本上克服高中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肤浅平庸之弊,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但是对于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高中语文教学传统,尤其是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与要培养高中生探究能力的新要求有着很大的反差,这就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具有平衡这一矛盾的能力,进一步地说,新课程提倡的探究能力只能在探究性学习中得到有效培养,而探究性学习重在学习和思考过程。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允许,而且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鼓励从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思考问题,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真正的探究精神。

2.2 多媒体与课堂教学有机整合。

重视多媒体技术应用的研究是完全应该的、必要的。我们应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传统教学的即时性与动态性巧妙结合,实现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有机整合。

2.2.1 正确应用多媒体教学。

针对上述存在的两类比较突出的问题,对于欠缺多媒体应用能力的高中语文教师而言,应该通过多种渠道进行自我完善。信息时代,师生通过网络技术、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消除因地理产生的藩篱,教师的自我培养环境日臻成熟。此外,对于学校而言,应对多媒体应用能力较弱的语文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于具有较强的多媒体应用技术能力的教师,一方面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新课标下的新的评价机制,通过正确引导,使得这部分教师制作的课件形式为内容服务。

第9篇

一、高中作文课程的重要性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始终占有很大的分量。在高考试卷中,作文更是占据了60分的份额。可见作文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高中作文是集阅读、写作、语句、字词于一体的,如何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是我们作文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难点。

高中作文课程是语文教师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的关键,更是语文教师提升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根本。首先,从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角度来看,在高中语文大大小小的考试中,作文占语文科目总分数的比例极大,最多的情况会占到语文总分数的三分之一,作文分数的高低决定了语文成绩的高低。显然,通过优化作文课程,提高学生作文成绩,进而能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成绩。其次,从提高学生内在文学素养的角度来看,通过高中作文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学量的写作素材,还可以学习相关的写作技巧,从而实现学生文学素养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最后,从学生以后发展的角度来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标志,也是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指标。一个写作能力比较突出的的学生,在现实的社会交际中将处于优势地位。

二、高中作文课程的必要性

在大量的学习任务与高考升学的双重压力下,高中学生课业繁重,学生不愿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自认为已经很熟悉的语文作文课程,更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练习写作。除去重要考试的作文外,多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只是随便拼凑,甚至对于教师硬性要求的文章,学生也只是随便应付,几乎没有人愿意花费时间写一些观察性日记来练笔,很少有学生会思考一些与作文有关的问题,更没有多少学生会拿出一部分时间进行作文课的复习。作文学习的不受重视与新课改中素质教育的要求形成强烈的对比。所以发挥高中语文教师的引导作用,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课程的效率,改变学生学习的态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势在必行。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写作的好习惯,让他们平时多多注意写作水平的锻炼,平时多阅读一些名篇、名著,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日积月累,最终使作文水平获得提升。在平时,教师应该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多帮助学生,让他们对阅读和写作产生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改变现在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

三、高效作文课堂的构建

1.引进开放式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手段及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它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高中语文教师在提高作文课堂效率的过程中,可以先从教学模式入手。语文教师可以沿袭原来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作文课程教学模式,向学生传授写作知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同时,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引进一种或多种新的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例如,新课程改革中,大家一直比较倡导的研究型教学模式、活动型教学模式、情境型教学模式、合作型学习模式以及基于Blog(博客)的作文教学模式等。以基于Blog的作文教学模式为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冲破时间限制和空间限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将变得更加便捷、更加有效;学生的素材积累变得更加方便、更加丰富。通过多样、直接、方便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2.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写作教学

听、说、读、写是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有机整体,读、写更是密不可分。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构建高效的作文课堂就要将阅读教学联系其中。将阅读教学联系到写作教学过程中,具体可以从两方面做起:第一,利用现有的教材。教师重点讲解课文,师生共同讨论、提炼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然后让学生续写课文、描写课文意境或思想境界,深入地挖掘课文,或者让学生仿写课文中的优美句子或经典段落,让课文中的好句子成为学生文章中的好句子。第二,利用课外资料。教师可以间歇性地推荐给学生两三本比较有价值的课外读物,可以找几篇具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点评,也可以举办多样的小活动或小竞赛激励学生搜资料,看资料。通过以上手段,教师引导学生多读、多看、多想、多悟,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提升学生的思维高度。

3.着重讲授文章写作技巧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文章写作技巧就是作文的利器,是高中语文作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也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读写练习去感悟、总结。教师在课上讲解写作技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教师应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多多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将比较完善的作文技巧总结在教案中,以备课上讲解。其次,在作文课堂上,教师以课文中的例子或学生耳熟能详的文章为引子来介绍写作技巧,并抽出时间进行师生之间的交流或者学生间的交流,加深学生对该写作技巧的印象。最后,布置相关课堂练习,要求学生再次加深对写作技巧的印象。

4.督促学生课堂练习

课程的改善以及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同样遵循“熟能生巧”的原则。所以,教师要提高作文课堂的效率,应抓紧分分秒秒引导学生在课堂进行写作练习,通过日积月累的写作练习来锻炼学生对语言的运用能力,锻炼学生对某一种题材的文章的驾驭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做课堂练习:(1)课堂共享学生的“周积累”。在作文课或语文课的前几分钟,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享一周中学生积累的比较好的课外句子、段落,然后教师进行总结。(2)课堂小练笔。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留意一些好的句子或者课下准备一些比较典型的句子,在课堂上经常组织学生对这些典型的句子进行仿写、扩写或缩写,运用零散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3)课堂写作。教师通过新闻、故事、视频等形式引出作文主题,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课堂写作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