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公众号创建工作计划

时间:2023-03-07 14:59:19

导语:在公众号创建工作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公众号创建工作计划

第1篇

为认真实施和落实《上海市公证行业创建文明行业规划》(沪司发公管[20*]13号),积极推进全行业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健康有效地开展,争取用2-3年时间,将公证行业建成上海市文明行业,现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意义

公证行业是法律服务的窗口行业,工作直接面向社会和群众,具有很强的服务性、社会性和群众性。本市公证行业历来重视创建工作,尤其是自1999年开展规范服务达标活动以来,取得了显著效果,窗口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事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业务开拓有了长足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市公证行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窗口服务中态度冷淡、推诿及不按规定收费的现象还有发生;涉及公证质量的投诉与申诉案件有一定数量;公证人员的结构不尽合理,人才储备不足,法律素养和办证能力需要提高;受市场经济和利益驱动的影响,行业内还存在一定范围内的不良竞争行为,等等。这些问题影响着本市公证行业的拓展与规范,也影响到公证行业的社会形象。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纠正克服。

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是公证行业自我加压,在规范服务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创建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需要。通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一是要在全行业中强化“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宗旨教育,使广大公证人员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纪律,培养爱岗敬业精神,提高增强自身业务素质的自觉性,积极提供优质、便利、高效的公证服务,形成良好风尚;二是要广泛宣传公证制度和公证行业,增强公众对公证工作的了解与关心,加强社会各界对公证工作的监督,切实解决行业内的不良风气,扩大公证的社会影响;三是要加强管理,搞好质量,不断提高公证书的公信力和公证行业的社会信誉度,促进公证业务的发展,不断扩大公证服务的覆盖面,更充分地发挥公证在维护社会稳定、规范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人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四是

要促进司法行政部门、公证行业协会、公证机构加强公证工作管理,探索能发挥多方面积极性的管理体制,健全和完善公证管理制度,为公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全体公证工作管理干部和公证人员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建活动的重大意义。

二、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方法和步骤

公证行业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年8月):学习动员,统一思想。各单位要按照市司法局关于在全市公证行业中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要求,认真做好动员部署工作。要组织全体公证人员深入学习、领会市文明委关于深入开展创建活动的规定和精神,以及开展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对加强公证队伍建设、树立公证工作良好形象的重要意义,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创建活动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增强全体公证工作管理干部和公证人员的责任感,扎扎实实地搞好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促进公证工作健康发展。市司法局还将适时召开誓师大会,向社会宣布公证行业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阶段(20*年9月):自查自纠,制定计划。各区(县)司法局和各公证处发动全体公证管理人员和公证人员,针对公证行业规范服务达标以来本公证处在发展、管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认真进行查摆,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意见,并对照《上海市公证行业创建文明行业规划》和《创建文明行业公证机构考核标准》,制定本公证处的具体创建工作计划,并进行分解和细化,明确各项创建工作任务的相关措施、时间节点和责任人员。

第三阶段(20*年10月—20*年7月):开展创建,落实计划。全体公证管理干部和公证人员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对照创建文明行业活动的要求和创建措施,营造创建工作良好氛围,努力把各项创建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为实现跨入市文明行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各公证处对照《创建文明行业公证机构考核标准》逐条落实,尤其要进一步落实和规范各种便民服务措施,如延长接待时间、缩短办证期限、杜绝推诿现象、严格收费标准、扩充咨询渠道等,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公证质量控制和规范公证服务市场秩序,形成长效机制。

第四阶段(20*年8月以后):检查整改,推进深化。市司法局、市公证员协会将会同区县司法局,分三批对各公证处文明行业创建工作情况进行检查,针对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其中,第一批为司法部文明公证处(全国文明公证处)和市文明单位;第二批为司法行政系统文明公证处;第三批为其它公证处。市司法局将成立创建检查组分别对各公证处的创建工作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各公证处根据检查提出的整改意见,抓紧整改,切实做好各方面工作,迎接市文明办组织的考评验收,直至公证行业跨入文明行业。

三、加强对文明行业创建活动的领导

(一)要高度重视,务求实效

要充分认识在公证行业中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是贯彻依法管理、从严要求的方针,加强公证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把创建文明行业活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近期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员协会工作的一件大事,层层抓落实,求真务实,确保创建活动扎实进行,取得实效。

各区(县)司法行政机关和公证员协会要加强对创建活动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检查和监督,认真了解情况,及时发现典型,适时予以指导。要通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使本市公证队伍和公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得到规范,使社会各界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创建活动的成效。要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脚踏实地,不走过场,不做表面文章。

(二)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创建工作机制

市司法局将建立公证行业创建文明行业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政领导担任,下设工作小组。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和部署创建战略和总体方案,提出创建目标和要求,对创建工作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小组负责创建的日常组织工作,落实领导小组的工作部署。各区(县)司法局要加强领导,统筹安排本局主管的公证处的创建工作。各公证处的主要领导作为第一责任人,对本处的文明行业创建工作负责,班子成员齐抓共管,全力推进创建工作的开展。

完善的工作机制是创建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保证。市司法局公证行业创建文明行业工作领导小组每个季度召开会议(扩大会议),统一思想,协调步伐,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和重点工作。工作小组根据需要,不定期地检查考核,分片组织工作例会,通报创建工作情况,对区(县)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和公证处的工作提出要求,充分发挥区(县)司法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作用。工作小组要详细记录对各公证处检查考核的情况,作为评选市司法行政系统文明公证处的重要依据。各公证处要定期向工作小组报告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市公证员协会根据情况,针对不同时期的重点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并选择典型案例和经验,适时进行交流,以开拓工作思路,推广好的做法,促进全行业共同进步。

(三)大力加强公证制度和公证工作的宣传

第2篇

一、工作进展情况

1.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食品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食品安全宣传工作列入全年的宣传工作重点,由分管宣传台党组成员黄醉千负总责,总编室、电视中心、制播中心等职能科室具体抓,电视中心、新媒体中心指派专人负责信息收集、内容编排和宣传报道,办公室人员负责创建工作联系与信息材料报送;年初与各科室签订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把食品安全宣传、食品药品广告监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落实到具体科室。制定了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要点及宣传计划,大力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____新闻》栏目对我县开展省级食品安全生产县创建情况进行动态报道,跟进报道省级食品安全生产县创建工作部署和食品安全治理,聚焦食品生产企业、食品交易市场和校园食品安全等重点环节和重要领域,关注乡镇部门“七个一”工作开展情况,大力宣传“三大一严”专项行动的措施、进展和成效。开设“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宣传专栏,以“尚德守法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重点宣传“三大一严”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报道宣传周食品安全各项活动工作进展情况,宣传正面典型,反映存在问题,广播电视共播出36篇。注重新媒体平台宣传,“____广电”、“____”微信公众号推送食品安全信息41条。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安全生产月、“6.26”全国禁毒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食品安全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3.依托专题栏目,开展教育引导。《食品药品安全在您身边》专栏透过热点、焦点事件进行问题剖析和深度报道,播出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常识48期。在广播电视《卫生天地》、《生活与健康》、《农村大视野》、《科普大篷车》、《生态家园》、《健康大讲坛》等栏目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倡导健康饮食习惯,共播出112期;做好《食品质量检测周报》的工作,对不合格食品进行曝光,提醒消费者选购健康食品。

4.加强舆论监督,助力社会监管。《直击》栏目坚持问题导向、科学监督,深入一线曝光各类食品安全问题,通过追踪报道和回访报道,推动问题解决办理。组织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走进“民生热线”直播间,介绍部门具体职责,解读食品安全工作,在线解答群众关于食品安全的相关问题。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保健食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行动,严格广告审查,杜绝了虚假违法保健食品广告的。

5.投放公益广告,扩大社会关注。广播电视全年播出公益广告《讲文明

树新风》“食品安全篇”和“添加剂篇”5000余条次,户外屏滚动播放“共创食品安全县,同享生态养生源 ”标语850条次。广播、电视、微信、网站、户外电子屏等平动,扩大宣传效果,提升社会关注度。

6.从严管理食堂,确保饮食安全。规范从业人员管理流程,按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的健康体检、健康上岗。实行食材的定点配送,落实人员抓好每天食材的查验,确保食材安全卫生。配合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张贴《新食品安全法》、《创建食品安全县》等海报。在病虫鼠害繁殖高峰期,台内部统一开展灭鼠、灭蟑等“除四害”专项行动。严格执行食品卫生制度,抓好就餐环境卫生,确保饮食安全。

二、存在的问题短板

一是报道形式不够丰富。宣传报道侧重会议、活动、政策及行业管理举措,对群众身边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典型案例报道不够,报道形式单一,动员群众参与互动不够。二是舆论监督力度不够。虽然电视舆论监督栏目《直击》对食品安全问题有所曝光,但重在个案就事论事的报道,对问题根源及解决对策等方面建议性意见缺乏,影响舆论监督的效果。今后将加强与各乡镇部门通联,开展记者蹲点报道、体验报道,更好地反映群众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引导。加强新闻曝光力度,重点突出涉及群众关心热点问题,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访谈,提高针对性和说服力。

三、2017年工作计划

发挥宣传引导和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总结创建中的特色做法、监管成效和典型事迹,巩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努力增强食品安全宣传报道的贴近性、互动性,扩大传播效果和工作成效。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食品安全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做好制度执行和问题整改。落实食品安全工作责任制,抓好食品安全宣传、食品药品广告监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等内容落实。

2.开设宣传专栏。在广播电视新闻中开设宣传专栏,跟进报道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成果和重点工作,及时报道

行政执法、监督监管和检查整治等动态新闻,宣传企业守法诚信经营、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食品产业健全发展的典型。结合“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月”,做好活动报道。3.重视教育引导。依托《生活与健康》、《卫生天地》、《农村大视野》、《科普大篷车》、《健康大讲坛》等栏目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普及和案例警示教育。

4.强化舆论监督。《直击》栏目重视源头和重点领域监督,曝光违法违规问题,推动问题整改落实。策划“民生热线”上线,通过邀请相关部门做客直播间、组织专家下基层,解读政策法规,解答群众疑问,开展现场服务。

5.净化声屏荧屏。严格广告审查管理,抓好食品、药品虚假违法广告整治。

第3篇

[关键词]城市社区 循环经济 瑞景公园社区 对策研究

1我国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内涵和特征

1.1 循环型城市社区的内涵

循环型城市社区是以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通过制定并落实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制度,构建生态建筑和循环型生产生活体系,倡导社区居民绿色消费,使社区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得以高效循环利用,从而促进城市社区内部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1.2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

1.2.1低能耗,强调社区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在源头上进行控制,在社区生产和生活的整个过程强调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降低资源的投入,强调可再生资源(如太阳能)的最大限度利用。

1.2.2再利用,强调社区废弃物的内在消化及资源化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在中端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再利用和循环回收利用方面,具体表现为对社区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行废弃物资源化,从而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

1.2.3低排放,强调社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在末端的特征体现无污染、零排放原则,具体反映在对社区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最大限度地降低废弃物对社区居民生存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1.2.4全面参与,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重点强调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倡导绿色的生活方式,塑造循环型社区的新型文化,将循环型社区的构建内化为一种社区居民共参与的行为和时尚,从而减缓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舒适和高效的社区生活环境。

1.2.5参与社会大循环,实现社区与城市循环系统的高效联动

循环型城市社区注重参与社区外的社会大循环,强调社区与城市循环系统间的高效联动。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中水回用系统,将城市社区排出污水纳入市政污水处理厂,通过中水回用系统将污水处理成中水返回到社区进行循环利用;其二,建立垃圾分选和废物回收体系,由社区物业管理处牵头,从源头即每个家庭开始分类,对一些危险的废弃物如电子垃圾等,设置专门的搜集点进行回收处理,社区清洁部门进一步细分,将可回收的废弃物出售给再生资源企业,将有机垃圾就地处理后转化为肥料用于社区绿化,最后由城市垃圾处理厂负责处理剩余垃圾,对可燃又无法循环

利用的生活垃圾可选择性地进行焚烧发电,做到垃圾处理的无害化、资源化和再利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支持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和政策研究》(项目号:09BJY042)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2厦门市瑞景公园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实践

2.1 社区基本概况

瑞景社区隶属思明区莲前街道,是“全国花园式小区”和福建省优质小区,先后被授予全国和省、市级“绿色社区”、省、市级“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创建第二届文明城市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辖区总面积0.56平方公里,由13幢高层住宅、2幢多层公共建筑组成,建筑板式结构,住宅总户数984户,容积率1.69,绿化率高达60.6%。小区利用自身优势,将城市形态、公园景观、人文气息元素加以融合,营造出“人―建筑―自然”的和谐居住小区。

2.2 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做法

2.2.1节能降耗

瑞景公园社区是我国第一个通过验收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工程,实现了高层住宅24小时热水入户,13幢高层住宅均采用太阳能集中供热,实施面积超过15万平方米,它所依托的是三个系统:太阳能集中供热、热泵加热、电加热。据该社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全年常规能源替代量为282.88吨标准煤,同时,该系统的二氧化碳减排量698.71吨/年,二氧化硫减排量5.66吨/年,粉尘减排量2.86吨/年。同时,在其他节能方面,地下车库采用采光天井,屋顶采用新型保温材料硬质聚氨酯发泡保温层,外墙铝合金窗采用镀膜玻璃,剪力墙增设挤塑板保温层,设置抬眼更能集中供热系统,屋顶设置太阳能集热板等,满足了超过节能50%的要求。

2.2.2节水与水资源综合利用

瑞景公园社区自建一座日处理量达1500吨的污水及中水处理站,将生活污水经过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可以把小区每天产生的近1000立方米的生活污水处理成为中水,循环利用于绿化浇灌、道路社区保洁、业主冲厕和车库冲洗等用途,做到污水的零排放,每年可节约水资源约20多万吨。同时,瑞景公园社区大力倡导居民日常生活节水,取得明显的节水效果,比如通过选用节水器具,在社区建筑内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水效率,从而减少市政给排水的负荷。

2.2.3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及再利用

垃圾分类作为瑞景公园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内容之一,需要社区居民的全面参与,如设置分类垃圾桶、生物垃圾处理机等。瑞景公园社区在垃圾分类处理方面充分发挥社区联席会的桥梁作用,及时传达政府及企业、部门有关垃圾的各类政策,设置了垃圾分类箱和果皮箱,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做到生活垃圾和装修垃圾袋装化、分类回收,定点存放并日产日清,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

2.3 创建循环型社区的实践总结

瑞景公园循环型社区的创建工作,坚持以宣传发动、思想教育为先行,以贴近社区、面向公众的方式来设计创建,积极引导社区居民自觉参与,力求提高社区公众的绿色生活理念,循环型社区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2.3.1逐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构建循环型社区的基础

社区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实行垃圾分类投放,定点存放并日产日清,从而避免了二次污染;社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市政管网处理,实现雨污分流;采取节电节水措施,节约能源;车辆规范停放,管理有序;家装施工严格控制工作时间,实现文明施工的要求。除基础建设外,社区配备专门的太阳能系统专业人员、社区保安人员和保洁人员,共同为构建循环型社区而努力工作。

2.3.2创建工作新平台,完善管理和监督机制

瑞景公园社区创建工作的成功之处在于领导重视、居民参与、志愿者共建。首先,以社区党总支为依托,成立由居委会、物业公司、辖内单位、共建部队和志愿者组成的社区联席会。建立健全联席会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创建工作,并规范组织制度,实现了社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协调机制。其次,志愿者行动为创建“循环型社区”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社区共有各种环保志愿者360多人,他们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环境管理以及环境教育中发挥着模范带头作用。联席会这个纽带,开创了“绿色社区”共建工作新平台,完善了环境管理和监督机制。

2.3.3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参与意识

瑞景公园社区着力推进“三个结合”,即创建循环型社区与社区宣传相结合、与“争创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活动相结合、与社区教育相结合,创新宣传教育形式,提高公众参与意识。通过市民文明学校、大型宣传广告画等宣传教育阵地,开展“环保警示教育图片展”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创建“绿色社区”整体水平,让群众在活动中了解更多的环保法律和绿色生活方式知识。

3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现状分析

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支持、市场推动,还需要社区居民主动参与、自觉在日常生活中选择绿色生活方式,形成社区主导、政策引导、市场推动和居民主动参与的运行机制,才能共同促进循环型社区的建设。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尚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政策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造成循环型社区缺乏制度法规保障

相对于传统社区而言,循环型社区所倡导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以往有着根本性的不同,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有关循环型社区建设的政策法规,来激励、引导和约束社区主体的行为。目前,针对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激励、约束政策法规体系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同时,相关部门执法不严,有关政策法规在实施中效力较弱,未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大大影响了循环型社区的健康发展。

3.2 循环型社区管理主体不明确,资金来源渠道较单一

我国长期形成的“大政府、小社会”治理模式,导致了社区管理者的主体地位不明确。目前,创建循环型社区的大部分工作由环保宣传部门来完成,未形成统一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社区资源环境管理体系,职能分工不明确,在财力、物力、人力等方面缺乏必要保障,尤其是专项资金用以构建循环型社区的来源单一,难以调动各方的积极性,社区基础设施难以得到有效改善。这是当前循环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社区居民对循环型社区的认识不全面,宣传引导方式有待创新

我国长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部分居民对循环型社区的理念认识不全面,将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等同于绿色花园社区,单纯强调改善居住环境,而忽视社区资源节约、废弃物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层面,同时宣传引导方式较为单一,缺乏有效的利益挂钩机制,使得社区居民参与循环经济的热情普遍较低。

4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对策探讨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促进城市社区实现“低能耗、可持续、零排放、零污染”为己任,全面开展循环型社区建设,是未来社区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瑞景社区创建循环型社区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来促进我国城市社区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

4.1 建立循环型社区管理机构,形成合理高效的环境管理机制

瑞景公园社区在构建循环型社区过程中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公司、社区学校的负责人和居民代表等组成,统一运行机制,提高了创建效率。城市社区应建立以社区居委会和居民代表为主体的社区环境管理机构,组织和开展日常环境管理活动;建立健全社区环境保护的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商业网点的环境管理,定期搜集居民对社区环境管理的满意度,形成创建循环型社区扎实的组织基础和高效合理的环境管理机制。

4.2 制定构建循环型社区的发展规划,建立社区网络体系

瑞景公园社区每年都制定工作计划,内容涵盖本年度社区将开展的一系列主题活动,为循环型社区提供指导。城市社区立足社区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明确社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等目标和任务,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制定具体行动计划,安排开展活动的时序,并提出相应的保障措施,逐步形成符合本社区实际情况的循环型社区创建模式。同时,建立循环型社区网络体系,形成社区内外资源共享、交流与互动平台,创建社区论坛,进一步激发社区居民参与循环型社区建设的热情,及时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社区内居民之间、社区和居民之间、社区之间的信息沟通。

4.3 重视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瑞景公园社区在筹建之时就规划了一套完整的基础设施,包括太阳能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垃圾分类箱、地下车库采光天井、雨水收集系统等硬件基础设施,为创建循环型社区奠定了基础。针对我国现有城市社区基础设施不完备的实际情况,应采取政府主导、群众参与、多方筹资等方式,对诸如给排水、供热、垃圾分拣等设施进行改造;新建社区在规划初期就应考虑将社区各种要素连接起来,注重与社会大循环之间的联动,诸如水循环、能源循环、垃圾处理等系统,在一种便捷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框架内将社区基础设施与社会大循环系统衔接起来。、

4.4 建立公众全面参与机制,倡导公众绿色消费

瑞景公园创建循环型社区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该社区居民对社区良好环境的渴望程度较高,加上社区多样化的宣传教育和通过互联网组建社区志愿者队伍,激发和调动了社区居民参与构建循环型社区的积极性,为社区开展循环经济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因此,在创建循环型社区中,构建相应的利益挂钩机制,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建立一支稳定的志愿者队伍,调动社区居民参与和监督循环型社区构建的积极性。同时,创新宣传教育方式,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循环经济理念,倡导绿色环保消费,引导社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节电、节水,回收利用废弃物,优先采购各种环境标志产品和绿色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逐步形成有利于循环型社区发展的节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参考文献:

[1] 丛澜,徐威.创建省级绿色社区的思路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福建环境,2003,20(5):43-46.

[2] 张林英,周永章,温春阳,税伟,等.创建绿色社区,促进生态城市建设[J].现代城市研究,2006,21(1):35-38.

第4篇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县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会议,旨在于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为构建和谐新××作出应有的贡献。(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张世方同志、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郑辉同志亲临会议。张部长还将作重要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县委领导对我们妇联和妇女工作的关心、重视和支持。在此,我代表县妇联向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代表县妇联讲三方面的内容:

一、我县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开展以来的情况

自去年8月份以来,根据市妇联的要求,我县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及时召开试点专题研讨会,确定石浦镇、爵溪街道、海达针织印染有限公司、番头小学、国税局、墙头村、瑶琳和文峰社区8个不同群体家庭类型试点单位,下发象妇[2006]46号《关于开展和谐家庭试点工作的通知》,形成比较完整的实施方案和创建标准。遵循“凝聚妇女,带动家庭、联动社会”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强化宣传,营造和谐家庭创建的浓厚氛围。为便于工作的顺利开展,各试点单位注重以宣传为先导,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营造和谐家庭创建氛围。去年底,县妇联在区主干道设置“和谐、平安、温馨的家庭,让我们共同拥有”大型公益广告牌,制作和谐家庭宣传年画6000余份下发各地。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在××妇联网、《今日××》三八专刊上刊登了和谐家庭创建标准,并发出“积小安为大安,齐参与创和谐家庭”倡议书。试点墙头村以科技文化艺术节契机,张贴了创建标准和创建口号,并把创建活动内容编成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教育。丹西瑶琳社区开辟了专题集中宣传栏,专门设计和谐家庭图案牌版面配文字说明,进行较为直观形象的宣传。石浦镇邀请有关作家作和谐家庭创建的专题研究报告,举办了“和谐家园——爱的港湾”和谐家庭创建故事会。据统计,各试点单位共下发倡议书25000余张,开设和谐家庭宣传橱窗12只。多角度、多载体、多层次对“和谐家庭”创建活动进行了宣传,提高了社会和广大群众的知晓率。

(二)依托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各试点单位充分利用原有的各种工作载体,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手段,开展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丹东、丹西的两个试点文峰、瑶琳社区,组织社区家庭志愿者开展了“建绿色××,做文明使者”志愿者大行动,有效提高了家庭成员的环保意识,营造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瑶琳社区还以邻居节、家家乐等活动,组织社区家庭主妇学礼仪、做家庭顾问,让不熟悉的人熟悉起来,让熟悉的人互动起来,让互动的人关爱起来。文峰社区举办和谐家庭故事会等活动;墙头村围绕新农村建设规划,深化“美德在农家”活动。发动家庭成员绿化、美化、净化村居环境,开展移风易俗活动,普及健康科学生活方式,并组织村民开展计算机培训和烹调技能培训。国税局深化“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学习型家庭成果展示。石浦镇开展“百善孝为先”儒家学述报告会;番头小学开展“我为妈妈做什么”真情活动,帮助爸爸妈妈选购好书,推动家庭学习双向互动;爵溪街道在爵溪中学开展未成年人“预防犯罪”知识讲座和少年犯以身说法思想教育课,并设立了未成年人法制教育基地。各试点单位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创建效果。

(三)创树典型,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在和谐家庭创建试点活动中,我们始终把发现典型、树立典型作为一个有效的途径,以榜样的力量指导和推动面上工作,促进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去年底,县妇联为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倡导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联合县文明办开展了××县首届“十佳”好媳妇评选活动,通过基层推荐、媒体公示、公众投票等方式,评选出张玉喜、黄惠玲等××县“十佳”好媳妇。在全县“三八”国际劳动节97周年纪念大会进行了公开表彰,县各大媒体纷纷对“好媳妇”典型作了专题报道。与此同时,各试点单位通过教育、评比、表彰,树立了一批和谐家庭的典型。石浦镇妇联开展“十佳好媳妇”、“十佳好儿女”、“十佳好邻居”和“十佳和谐家庭”评比,以典型来带动全面。墙头村评选了“十佳和谐家庭”、十佳科技示范户、“十佳自强模范”,并召开了全村表彰大会,受表彰的家庭和个人佩戴大红花,并领受了奖品和证书。据统计,整个创建期间全县共评出近百户乡镇、村(社区)级和谐家庭,20户县级绿色家庭,7户市级绿色家庭,15户市级和谐文明家庭,2个绿色家庭创建示范点。有力地推动了整个试点创建工作。

一年多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群众参与面还不够广泛、活动载体还有待创新、活动的实效性也有待加强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创建活动的质量和实效。

二、今后一个时期和谐家庭创建的措施内容

和谐家庭创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不断努力,常抓不懈,各级妇联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趁势而上,再接再厉,不断开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新局面。虽说和谐家庭创建的相关文件现已下发各地,在此,为进一步达成共识,有必要再作一强调。

一要明确和谐家庭建设的实施步骤。我县和谐家庭创建分三步走:第一步:2006年9—12月试点创建阶段,现已结束。第二步:以点带面,全面推开阶段(时间是2007年1月—2009年12月)。各地要按照《实施意见》要求,因地制宜制定工作计划,充分运用各种媒体,搞好舆论宣传,营造建设氛围。并通过“家庭节”、“邻居节”等形式,引领全县家庭参与建设工作,并结合实际出台考核标准,每年评选、表彰先进,总结推广先进典型经验,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一共是三年建设时间,过程比较长的。大家要清楚,不是今年搞一下就过去了,要每年坚持搞。第三步:总结提高,不断完善阶段(到2010年止)。届时将召开和谐家庭建设工作经验交流会,选树一批市、县级和谐家庭典型,举办和谐家庭建设成果展示会,建立和谐家庭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深入开展,使全社会形成“人人共创和谐文明,家家争建和谐家庭”的氛围,为和谐××建设夯实坚实的基础。就是说,2010年搞个阶段性总结,要达到主要目标。

二要深入领会和谐家庭建设的精髓内容。和谐家庭是文明家庭创建工作的最高表现形式,也是以往文明家庭创建载体的集中体现。它的精髓内容可以用二十四字来概括,即“以德治家、学习兴家、文明育家、廉洁持家、绿色美家、平安保家”。所谓以德治家,就是要加强家庭成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贯穿于和谐家庭建设全过程。在创建过程中,要利用大小会议和各种宣传渠道,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妇女权益保障法》、新时期女性“四自”精神、《婚姻法》的宣传教育,引导家庭成员牢固掌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规范,明是非、知荣辱、分善恶、辨美丑,提高广大家庭的社会公德水平和现代文明程度;所谓学习兴家,就是要继续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从基本素养、基本行为、基本规范抓起,引导家庭成员提高综合素质,促进家庭成员全面发展。通过“争做合格父母,培养合格人才”、万名家长教育工程、母亲素养工程等,使人们普遍接受“知识立家、知识兴家、知识富家”的读书学习理念;所谓文明育家,就是要抓好美德在农家建设等主题活动,在文明育家的基础上,邻里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友善,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活动,在活动中陶冶精神情操,养成融洽关系;所谓廉洁持家,就是要家庭成员勤俭持家,科学理财,理性消费,追求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所谓绿色美家,就是要以“绿色家庭”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开展以生态建设和节约利用为主题的各种实践活动。教育家庭成员节约和合理利用水、电、气,倡导节约能源资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在农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活动,强化农民生态意识,以治理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为突破口,开展庭院整治活动,解决各家房前屋后“小天地”的环境问题,营造整洁优美的农村生活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谓平安保家,就是要按照建设“平安××”、“法治××”的要求,结合五五普法教育,大力开展“平安家庭”创建活动。要坚持不懈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法律知识宣传教育、“送法下乡”、“法律进万家”、创建“零家庭暴力社区”等活动,切实做好妇女儿童的维权工作,调解家庭矛盾,疏通邻里纠纷,积家庭“小安”为社会“大安”。通过扶贫结对等形式关注城乡低收入群体,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方面的实际困难,利用“双学双比”等工作载体带领家庭增收致富,营造和谐稳定、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为家庭和睦美满夯实基础。所以,各地各部门在今后创建过程中,要在吃透其精神内涵中并做足文章,务求取得实效。

三要认真部署,抓好落实。各地妇联要按照全县的整体部署,结合各自实际,每年制定相应的创建计划和实施办法,定期研究部署和谐家庭创建工作,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工作实效性。要加强对各类活动的整体策划,寻找合适载体,注重实效。不要为活动而活动,走形式主义,要有效利用人力、财力,使活动效益最大化。要注重现有资源的整合利用,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创建活动与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和农民文化艺术节有机结合。这些活动每年都在搞,有经费、人才保障,社会效果也很好,我们要利用这些现成的平台,借台唱戏,借机办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二是要把和谐家庭建设与“双学双比”、“巾帼建功”、家庭教育等妇联主要活动有机结合,丰富和谐家庭的内涵。三是要把创建活动与正在开展的学习型家庭、绿色家庭、廉洁家庭、平安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建设有机结合。农村还要与“美德在农家”活动结合,城镇与巾帼示范岗创建活动结合。在整合中创新思路,寻找新的办法。各地各部门都有自己实际情况和资源优势,我相信依靠大家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各自积极性,一定能把和谐家庭建设搞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

三、2007年县妇联推进和谐家庭创建的主要措施

今年县妇联开展和谐家庭建设主要工作有:

1、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今年“三八”期间,县妇联推出了“关注女性·共建和谐”系列活动,其中活动规模影响面比较大,联合文化新闻出版局、县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开展了全县“新农村、新女性、新风采”乡村女性健身舞大赛,掀起了农村妇女参与和谐家庭文化建设的。全县18个乡镇街道的代表队,500余名农民妇女参赛,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秧歌、腰鼓、健身操等12种形式唱响和谐家庭主旋律,讴歌农村的新生活。提升了农村妇女精神风貌,促进了乡风和谐文明。

2、结合巾帼文明示范社区试点创建,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现有的巾帼文明岗、巾帼志愿者作用,整合社区内各文明岗、楼群等现有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今年4月份已在丹峰、瑶琳社区搞了两个巾帼文明示范社区创建试点,并开展了各社区与社区内巾帼文明岗年度服务项目的承接活动。两社区共有11家巾帼文明岗参加承接活动,服务项目达17项,为和谐社区建设作出了努力。

3、结合家庭教育,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在5·15和六一期间,结合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树新风,促和谐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①5月14日开始至5月19日,邀请北京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北京起跑线教育培训中心顾问余立恒对全县11个乡镇的11所中小学校学生、家长,开展“创和谐家庭,树科学育儿观”家庭知识大讲座活动。各地要做好发动组织工作,确保活动顺利开展。②六一节期间,县妇联将联合省级文明岗电信局城区支局综合营业班、塔山幼儿园组织千名儿童在人民广场开展和谐家庭——健康宝宝广场活动,涉及单位和乡镇要组织发动好人员参加观看,并要组织志愿者维护秩序,注意安全。③结合六一,各级妇联要开展”和谐家庭献温情.牵手儿童庆六一”活动,并把组织活动情况及时上报妇联。

4、结合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开展和谐家庭建设工作。根据省政府颁发的《浙江省妇女发展规划(2006—2010年)》决定,实施“妇女健康促进工程”项目,对城乡妇女每两年进行一次常见妇科疾病检查。充分利用农村和社区的基层卫生服务网络,建立健全常见妇科疾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40%/年已婚育龄妇女每两年接受一次免费常见妇科疾病检查。每季一次工作报表,做到普及妇女生殖保健知识,进一步建立健全妇女生殖保健知识宣传教育和妇科病检查的管理服务体系,提高常见妇科检查率和妇女生殖保健知识的宣传覆盖率。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

5、结合机关作风建设年,开展廉政文化进家庭活动。6月份-7月份,县妇联将联合县纪委开展干部家属代表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会。通过以案说法,讲座、赠书等活动,增强家庭成员守廉、助廉、倡廉意识。各地妇联仍可利用村嫂例会、座谈会等形式,根据实际组织廉政文化进家庭有关活动。

6、8月份,县妇联准备召开和谐家庭建设交流论坛,届时邀请各镇乡、街道妇联主席和有关部门妇委会主任,结合各自工作实践,谈想法,献计策。集思广益,为下步各地、各部门和谐家庭建设作指导。

7、10月份,县妇联准备抽调一些人员组成和谐家庭建设巡回指导组,赴各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检查指导工作。

第5篇

局办公室:

按照局领导安排,结合科室职能职责并对照年度目标任务,现将科室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 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2020年工作总结

一、坚持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

1.开展执法清理,严格执法证件管理。加大林业和草原执法整治力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工作有序开展,我局现有持证人员56人,均通过2020年执法证件年度年审,无任何不良违法执法记录。新参加考试办证人员3人;(证件正在办理中)。

2.完成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经我科认真清理,目前保留的规范性文件2个:一是今年修订的《**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二是**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大外来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阿府办发〔2017〕35号)。

3.继续加强司法对接。进一步完善了“两法衔接”平台,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完成“两法衔接”共享平台与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台的对接,建立有关行政执法案件中涉嫌林草犯罪案件移送的程序规则、证据标准、法律文书等,规范案件移送等制度,促进“两法衔接”工作的推进,进一步提高林业和草原依法行政水平。

4.强化执法监督检查,提升依法行政实效。2020年全局未发生执法犯法、越权执法等行政行为,严格依法行政(办事),无违法行政行为引起的重大恶性事件和群体性事件;领导班子和公务员队伍无职务(故意)犯罪。

二、落实法治政府建设,营造依法治林草良好氛围

5.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因人员变动,调整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调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制定下发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0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的通知》,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开展了法治政府建设自查工作,形成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法治政府建设自查评估工作情况报告》。

6.进一步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因人员变动,调整了普法工作领导小组,下发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调整普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制定并下发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2020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林业和草原局2020年开展“深化‘法律七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实施方案》,结合我局制定下发的《全州林业系统法治宣传教育第七个五年规划》,有序开展推进“七五”普法,深入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健全矛盾纠纷多元调处化解机制,规范司法救助、法律援助、法律服务顾问和人民调解制度。并对单位开展普法信息工作及时录入四川省法治宣传教育信息管理系统。

7.坚持学习制度,努力提高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学法、用法、守法意识。通过落实领导干部法制讲座制度,中心组学法制度,公务员、事业和企业人员学法制度,坚持把普法教育纳入政治学习,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林草干部职工在增强法制意识和学习公共法律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与本部门、本职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全体林草干部职工全面学习了《宪法》、《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实施<四川省世界遗产保护条例>的补充规定》、《四川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全体林业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宣传有关行政管理、监督的法律法规,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自觉性,提高了全体干部的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

8.认真落实州级学法用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根据《关于印发州级法治示范县(市)、法治示范乡(镇)、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创建标准的通知》要求,我局按照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单位)的标准有序开展创建工作。

三、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我局围绕贯彻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以及政务公开展开工作,改革工作有序推进。

9.行政权力清理优化工作。按照省州相关的通知要求,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对行政权力进行了全面清理和完善,编写完成了《**林业和草原局权力清单》、《**林业和草原局责任清单》,形成了《**林业和草原局关于报送行政权力清单和行政权力责任清单的报告》。

经清理,州林草局涉林涉草行政权力事项共计219项,行政许可14项;行政处罚153项;行政征收1项;行政强制24项;行政确认1项;行政给付4项;行政检查12项;行政奖励4项;其他行政权力6项。

10.“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全面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将其列入年度工作重点,建立健全“一单两库一细则”,并将抽查事项清单、执法人员名录库、市场主体名录库和实施细则在局官网上进行了公示。

11.认真贯彻“三集中”“三到位”,全力做好行政审批工作。我局将多个内设机构的行政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政策法规科)集中,对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授权事项进行了逐一的清理和完善对行政审批服务窗口的授权事项进行了逐一的清理和完善,我局14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进驻政务中心;严格执行“首问责任、限时办结和责任追究”三项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权力运行和服务效率,促进政务服务持续提速增效,为基层单位和申报人提供一站式服务,力争做到当日办结。2020年至今共受理涉林事项190宗,在承诺期限内办结190宗,勘查、开采矿藏和各项建设工程占用或者征收、征用林地初审69件,临时占用林地审批45件,

出售、购买、利用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或其产品审批3件,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人工繁育许可证审批1件,森林经营单位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服务的工程设施占用林地审批11件,林木采伐许可证核发60件,临时占用草地审批1件,达到提速60%的要求,群众满意率达100%。

12.全力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做好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认领工作,我局认领3项,配合做好了平台升级对接等推进工作。

13.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按照全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要求,我局加强领导,及时部署,落实责任,强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设,及时认领行政权力事项,并对各县(市)林草局认领确认工作进行指导和

督促。

1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等方式,积极服务对接重点建设项目、企业召开座谈会,宣传讲解规划、用地等政策,认真化解困难问题,加快重点项目手续办理进度。利用信息化政务平台建立了业务审批件网上运行监察制度,同步将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推送至州信用信息平台,加强了审批事项的“事中事后”监管。在门户网站和业务大厅,统一公示要件清单、办事程序、承诺时限等相关信息,做到业务件受理规范、透明。

15.推进信息公开,强化信用管理,落实奖惩机制。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充分利用门户网站等渠道,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丰富信息公开内容,确保林业和草原社会信用信息全面、准确、及时公开。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着力强化系统干部职工的诚信意识,提升广大群众履行诚信行为的能力,保障了系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全面推进。围绕建立健全守信“红名单”和严重失信“黑名单”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措施。

2021年工作计划

一、主要工作

1.全面推进依法治州工作,深入推进党委依法行政,持续深化部门依法行政,切实提高依法治理水平,不断强化依法治州工作保障。

2.不断提升林草系统法治建设水平,积极开展系统内法治宣传教育。抓好重大事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深化法律顾问制度和律师制度,扎实推进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认真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森林法》,做好学习培训和宣传,加强有关工作的衔接。

3.持续深化林草系统“放管服”改革,进一步简化程序、改进服务、提升效率,推进审批改革。坚持问题导向,对标先进开展政务服务,全面推行“只进一扇门”,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坚持改革创新,努力优化林草领域营商环境。

二、重点工作

4.做好示范单位创建。按照相关标准要求,做好法治建设示范单位创建和学法用法示范机关创建相关工作。

5.加强普法宣传平台建设。以重大节日时间点为契机,利用好网络平台、服务窗口、LED显示屏等宣传阵地,积极适时宣传林草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加强局干部职工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依法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水平。

6.严格执行法制审核制度。把落实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与行政机构改革、推行法律顾问公职律师制度等结合起来,落实审核主体责任,规范审核程序范围,确保执法者守住法律底线。继续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参与规范性文件起草论证、矛盾纠纷化解调处、重大执法决定合法性审查及提供法律意见等。

7.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严格实施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探索将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延伸行政许可、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征收及行政确认等行政行为,让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贯穿立案、调查、取证、听证、审查、决定、送达及执行等各个环节,最大程度保障公众知情权、维护政府公信力。

8.推进政务窗口标准化建设。将州本级行政许可、公共服务事项全部纳入政务服务中心窗口集中办理,实现“一个窗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进一步优化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请材料和审查工作细则,实现事项名称、权力类别、法定依据、事项编码、行使层级“五统一”。

第6篇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按照“三结合”(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完成正常工作任务与积极创新相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污染减排和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环保工作目标任务。

二、工作目标

1.完成市政府下达的污染减排工程项目建设任务。

2.沣河、潏河、滈河、皂河等主要河流水质持续好转,保持在地表水三级标准。

3.全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1天。

4.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5.做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

6.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5%以上。

7.完成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验收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技术核查的相关工作。

8.有效预防和减少一般性环境污染事件发生,杜绝较大以上环境污染事件发生。

三、工作任务

(一)强化三项措施,确保完成2012年减排任务

一是工程减排方面,抓好纸业等3家企业和财经学院等5家高校的脱硫工程,以及翻译学院等2家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争早日投入运行。二是结构减排方面,继续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确保生产废水达标排放。对不能稳定达标的违法企业报请区政府依法实施关闭,2012年计划关闭1-2家造纸企业;严格控制燃煤设施建设审批,在城区热力管网铺设范围内不再批建分散的燃煤设施。督促区热力公司和城区20蒸吨以上的燃煤锅炉使用单位,建设符合国家要求的脱硫设施,并同步建设与环保部门联网的在线监控系统,确保烟尘达标排放;对城区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分散锅炉,要逐步实施拆炉并网。三是管理减排方面,加强污染处理设施的营运监管,把污水处理设施和脱硫设施的正常运行作为监督重点,逐步完善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管理体系,保证设施正常运行和发挥效益;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水、气排污许可证发放管理,对已发放排污许可证的排污企业要进行专项检查,对没有进入市政管网的超标排污企业加倍征收排污费,提高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通过以上措施,确保全区2012年完成化学需氧量减排6100吨、二氧化硫减排1736吨。

(二)完善监管机制,加大渭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工作力度

一是抓好区污水处理厂、高校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造纸企业等重点企业污染处理设施的监督检查,确保达标排放。二是认真开展沣河、太平河、皂河专项整治工作,督促沿线排污单位完善治理设施,改进生产工艺和技术,不断提高处理率和达标率,减少水污染物排放量,确保沣河、太平河、皂河出境水质达标;对不能实现达标或不能稳定达标排污的企业,环保部门要限期治理,并从重处罚;对治理无望和违法排污的企业依法予以关闭。三是完善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制度,强化保护区内建设项目和人为活动的监督管理,建立并完善城乡饮用水水源污染应急预警体系,预防和减少一般性污染事故发生,杜绝重特大污染事故发生,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三)加大综合整治力度,力争良好天数达到311天

一是不断完善全区扬尘污染防治体系,落实监管责任,切实加强对城市建成区建筑施工工地和各类煤堆、渣堆和料堆等场所防尘措施的监督检查,督促责任单位落实扬尘控制责任,确保降尘量不高于22吨/平方公里·每月。二是继续推进燃煤烟尘污染治理工作,拆改燃煤锅炉8台,积极推广和使用洁净型煤和清洁能源。三是抓好绕城高速、西汉高速、西柞高速和210国道两侧烟尘污染整治工作,改善城区周边空气环境质量。四是开展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区域交界处等环境薄弱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改善城乡环境。五是严格落实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责任,坚持“四位一体”联合督查,力争禁烧率达到100%。通过以上措施,最终实现全区大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良好天数达到311天的目标。

(四)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努力提升农村环境保护水平

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工作,建设3个垃圾压缩站,加快五台街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完成子午街办、王莽街办2个环境优美乡镇和子午街道抱龙峪村、东大街道庆镇村、细柳街道南佛沟村、太乙宫街道水湫池村和杨庄乡中等村5个生态村的创建工作。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能力,抓好杜曲街道东韦村竹园养猪厂污染治理示范点和1家屠宰厂污染治理示范点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示范工程,坚决取缔饮用水源地周边威胁饮水安全的所有排污口,25个乡街年内分别建成1个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工程。继续加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定期对非煤矿山和房地产项目进行检查,坚决查处违规建设和旅游企业乱排污的现象,确保秦岭生态功能的可持续性。

(五)强化环境执法和安全监管,努力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一是严格落实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环评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禁止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项目入区建设,积极扶持技术先进、无污染的清洁生产工艺和高科技项目,坚决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选址不合理的污染项目拒之门外。二是以重金属污染治理为重点,深入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依法对重点污染企业、行业、区域和流域进行整顿,对国家明令禁止的“十五小”和“新六小”违法企业,一经发现,坚决取缔。三是加强环境工作,进一步完善“12369”环境工作机制,提高基层环境的处理能力,切实解决好群众投诉问题,及时查处,按期办结,确保全年环境件查处办结率达到95%以上。四是不断完善突发环境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积极开展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提高基础及深度分析技术装备的现代化和自动化水平,充分发挥监测仪器效能,认真做好各项环境质量监测,重点对水、空气、土壤中有机物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六)大力做好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充分利用各种宣手段和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倡导低碳生活方式,提高公众节能减排意识。定期组织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进行环保法制培训,增强做好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积极开展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创建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使广大群众养成节约资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继续办好环保宣传电视节目和《开发》环保专栏,强化环保宣传工作,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增强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各乡街、部门必须从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紧迫感,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护力度,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第7篇

深入持久地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素质、实现有效减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满足多震区人民群众现实需求和期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市地震局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做到了思想统一、组织健全、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切实把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列入全局重要议事日程,做到年度有计划、年中有检查、年底有总结。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后,省政府印发了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市地震局抓住公众了解掌握防震减灾知识技能的需求空前高涨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热潮,紧密结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的实施,及时将相关宣传材料发放到全市各乡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农村、家庭,有力地提升了全民防震减灾素质。

一、市政府贯彻十项措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实施情况。

省政府关于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10项重大措施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贯彻落实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先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丽政发〔〕11号)、《关于切实做好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的通知》(丽政办发〔〕75号)、《关于修订部门各类应急预案的通知》(丽政办发〔〕131号),提出了做好防震减灾工作的具体要求,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7月9日,永胜县召开全县地震应急准备工作会议当晚,姚安县就发生6.0级地震,地震波及的乡镇参会领导迅速赶赴灾区调查灾情,开展应急工作;11月2日,宾川地震后,市县各级各有关部门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调查灾情、积极汇报、争取支持。充分体现了应急快、布置快、行动快、救灾快的特点,得到灾区干部群众的普遍赞誉。,市政府以第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明确各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相关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防震减灾工作,提高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明确了十项重大措施的实施牵头单位和协助单位,建立了跟踪检查、进度汇报工作制度,明确了启动问责程序和办法。市地震局及时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的十项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实施意见》(丽震发〔〕32号,制定了宣传工作要点计划。

《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丽政发〔〕1号)对于全面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目标任务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识,进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二、主要措施有: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组织发放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声像资料。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防震避震常识》、《防震避震常识挂图》、《地震科普知识和地震紧急避险常识》等声像资料及时发放到全市各机关、学校、幼儿园、医院、大中型企业、社区、农村等做到家喻户晓。2.做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年度常规宣传。结合“2·3”地震纪念日、“5·12”防灾减灾日、科技周、《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纪念日、“7·28”唐山地震纪念日、科技日、“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及三月会、七月会等有利时机,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采取专家讲座、上街咨询、政风行风直播热线、知识竞赛、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加强《防震减灾法》等防震减灾政策法规的学习宣传活动。3.建立科普宣传长效机制。认真落实地震系统防震减灾宣传方案,使防震减灾知识进学校、进单位、进农村、进社区。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认真开展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等活动。组建地震科普知识宣讲队,制作宣传展板、印刷宣传材料,定期到乡镇、街道、村庄进行宣传,扩大对社区、农村的宣传面。充分发挥新闻单位舆论宣传的主力军作用,改进新闻报道形式,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精心策划,周密安排,及时、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4.建立应对重大地震灾害新闻制度。新闻单位对地震事件的报道,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遵守新闻纪律,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将信息通过正常渠道向社会公开,确保人心安定和社会稳定;以正面宣传为主,重点宣传报道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怀、抗震救灾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灾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动员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灾工作。三、牵头单位: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委宣传部,四、协助单位:市政府新闻办、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协、报社。

省政府十项重大措施和《市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十项重大措施工作任务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对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也提出了明 确要求。

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资料按比例配发到各县级地震部门的情况。

到目前为止,省局为市发放了《云南防震应急自救互救手册》100件共0本、《宾馆酒店防震避震知识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识手册》100件共0本、《防震减灾科普知识100问》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小)》800件2万套共16万张、《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大)》400件1万套共8万张、《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挂图》20件共400套、《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蝶片-地震来了怎么办》5件共750张、《地震灾害自救常识》碟片4件共800张,《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问答》7件共658本、《云南省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应急大行动画册》20件共200本。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科普宣传资料为我们深入全面开展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条件。

市地震局收到宣传资料后,及时将宣传资料按各区县人口比例分发到各区县地震局,同时将各区县地震局科普资料发放补助经费及时下达给区县地震局。各区县地震局也及时深入农村乡镇,利用集市等时机,将宣传材料及时分发到学校师生、干部群众、来丽游客手中。

三、及时向学校、乡村、政府部门、酒店等分发防震减灾科普宣传资料情况。

市地震局重视科普资料发放工作,收到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后,市地震局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安排强化宣传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计划及内容,就宣传工作专门进行安排部署,对区县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区县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动周、防灾减灾日等有利时机,针对性开展强化科普宣传,在全市范围内形成科普宣传热潮,形成合力,以大规模、大声势达到大成效。

市地震局以点带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联系乡永胜县顺州乡中学、新河村中学、小学及村民送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防震减灾知识100问》等科普材料共4000册,做到联系村中小学及群众人手一册,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市属大中小学校师专、实验学校、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等发放了知识挂图和宣传资料,做到人手一册。

市县党委、政府文件交换系统向市县两级党政领导及党委、政府部门发放了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防震避震常识手册》、《地震知识100问》及市地震局编印的《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等宣传材料。

通过全市司法系统、中小学和市政科普宣传专栏广泛张贴《防震减灾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识挂图》宣传挂图。

积极协调市旅游局,由市旅游监理公司将省地震局配发的酒店宾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插页7000份分发给全市三星级以上酒店宾馆。由于市酒店宾馆客房标间达5万多,省局所发材料严重不足,将实际情况上报省局震防处。

在市、县、区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之际,市、县、区地震局为与会代表和委员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知识》等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面向来自全市各个地区、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级领导、各种民族的代表具有广泛代表性,向他们开展专门的科普知识宣传取得了带动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节之际,市地震局为全市中小学地震兼职宏观信息员寄去了春节慰问卡和防震减灾知识挂图、dvd、《防震避震知识》、《地震知识100问》,为全市中小学在新的一年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提供了条件。另外,还为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及分管领导寄去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材料及《市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规汇编》。共寄出防震减灾知识材料3000余份。

市县(区)地震局以学校为重点将省局配发的宣传资料及时发放给各学校,做到人手一册,宣传挂图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龙、古城、永胜、华坪、宁蒗各区县地震局还组织了科技化宣传、乡镇街天强化集中宣传、交流会强化宣传等活动,深受广大群众特别是农民朋友的欢迎,宣传效果极为理想。

永胜县地震局于7月10日召开全县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向与会代表《防震避震常识》、《地震知识100问》共234本;于8月3日在永胜县大安乡召开“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培训会”,向参会人员发放宣传资料800册、dvd光盘10盒;9月在县教育局召开全县中小学校校长会议时,向参会人员发放dvd光盘《蟾童》120盒、《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1000份;于9月23日组织参加了永胜县“全国科普日”活动,开展地震知识咨询,摆放防震避震宣传展板,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近千人次观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多份。在民主广场的科普画廊内展出8平方米的宣传材料;11月19日,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车宣传组开展科普宣传活动。组织全县乡镇分管领导、县直地震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主要领导共80人举办了科普宣传报告会。科普大篷车到十字街进行街头宣传,播放《蟾童》、《应对地震灾害自救互救常识》等防震减灾科普音像片。发放《防震避震 常识》、《地震知识100问》等地震科普宣传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县十五个点的宏观观测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并发给宏观观测人员宣传折页、《地震100问》和《防震避震常识》等宣传材料多份。

玉龙县地震局在纪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际,向全县各部委办局发放地震宣传知识手册1500余份。以全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契机,积极开展了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月活动,到玉龙中学、玉龙县五中、白沙中学开展了防震避震常识宣传和地震应急演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共发放地震知识宣传手册余份。

古城区、华坪县、宁蒗县地震局也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及时将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材料发放到机关、企业、社区、学校、单位、家庭。

四、利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情况。

在防灾减灾日、“11·6”等时机,市地震部门都认真落实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年度计划要点要求,切实做好重点时段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全市地震系统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短信等媒介,通过开展讲座、上街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传片、张贴挂图、悬挂横幅、播放标语口号、短信宣传、知识竞赛、网络宣传、通过公共汽车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区、乡村、机关、企业、学校,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大量的科普宣传活动。切实做到了报纸上有文章、电视上有画面、网络上有专栏。全市中小学校结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险知识宣传、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中小学防震避险应急逃生演练为重点等,广泛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学习宣传活动。

5月12日前后,全市地震系统深入基层农村、小区、中小学、幼儿园、企事业单位。以中小学师生为重点,实施了科普知识全覆盖工程,发了科普宣传材料近20万份,开展知识讲座20场。在5月12日,与全市各主要减灾职能部门一道开展了规模大、影响大、效果好的现场宣传咨询活动;全市电视台共播放宣传片600分钟(含重播、新闻)、宣传口号共40余条。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际,市、古城区、玉龙县地震局联合开展了纪念1996年“2·3”大地震现场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市、区、县地震局全体干部职工到红太阳广场、束河古镇等地向行人发放《地震知识100问》、《防震避震常识》、《科协网络通讯“5·12”专辑》等地震科普知识宣传材料,回答行人有关防震避震方面的问题,讲解介绍防灾减灾法规。本次活动共发放地震科普知识材料5000余份,圆满完成了宣传任务,对进一步提高了公众的防震减灾意识起到了积极作用。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永胜、华坪、宁蒗县地震局也在2月3日当天开展了科普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城市政广场和主要街道开展现场宣传,县挂宣传标语条幅3幅,发放科普知识读本共6000份、开展现场咨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周,全市地震部门都认真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效果显著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五、各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情况

市高度重视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的重要内容。强调创建工作要以“加强校舍安全建设”为基础,以“普及防震减灾科学知识、倡导科学防震避震方法、提高应急避险能力为宗旨”,以“学校科普宣传教育和紧急避震逃生演练”为重点,以“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确保一方平安”为目标,开展了经常性培训宣传和演练工作,通过全市各级教育、地震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市中小学校防震减灾科普意识普遍增强、应急避险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为止,古城、玉龙、永胜、华坪、宁蒗各县地震局都建立了两所县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古城区祥和办事处白龙潭小学、永胜县第四中学两所学校被评为云南省首批科普示范学校。永胜县“红石崖·天坑”地震遗址于被中国地震局评为国家级典型地震遗址。全市初步形成以学校为重点的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网络,正在发挥示范、带动、影响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工作情况

积极争取省局支持,《市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教育》专题dvd蝶片制作项目得到省局支持。投入15万元,将立足实际,强化人对本市多地震的市情了解,切实增强忧患感、责任感,并从思想根源重视防震工作、做好应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识,融合现实性、观赏性、教育性、艺术性于一体,为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全覆盖工程提供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传片已进入制作后期。

积极组织代表队参加了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绩。认真组织全市师生收看省电视台少儿频道每月一期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片《地震百科》和全省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大赛电视录相。

积极配合省地震局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大篷车”活动,11月18-19日,在古城区、永胜县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普宣传活动,通过举办讲座、巡回宣传、发放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及游客宣传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加强对市防震减灾网的管理、更新、维护工作,按照把网站建设成为信息公开、政务公开、接受监督、强化宣传的重要平台的目标,充分利用网络新兴媒体优势,强化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利用广播电视覆盖面和影响面广的优势,协调市电视台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识宣传片,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台综合频道分别于5月12日、综合频道于1月31日黄金时间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启示》、《蟾童》(ⅰ、ⅱ)及《应对地震灾害—公众自救互救常识》等宣传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频道重播,效果显著。积极开展每年的政风行风直播热线活动,向广大听众介绍了市防震减灾事业成就,就感兴趣的科普常识问题回答了听众提问,广泛宣传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识。在召开全市防震减灾工作会议、全市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座谈会、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利用纪念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活动、组织学校科普知识讲座及紧急避震逃生演练、全市地震系统年度工作会议召开、防震减为重要活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积极推进情况,市广播电视台、日报都及时进行定传报道,有力地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在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颁布、地震纪念日之时,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分管领导都在《日报》及网等媒体上刊登署名文章,广泛宣传防震减灾政策、法规和知识。利用《年鉴》、《腾飞-建国六十年纪念册》、《统计年鉴》等媒介广泛宣传了防震减灾工作和科普知识。

永胜县积极争取世界宣明会资助,制作乡土宣传手册,举办科普知识讲座,把乡土科普宣传资料送到学校、送到贫困山区,把防灾知识作为扶贫、扶智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民生为先的理念,深受贫困山区人民的喜爱。

实施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家喻户晓全覆盖工程,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通过全市地震系统干部职工近两年来的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明显提高,以机关为重点,防震减灾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强化;以学校为重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教育学校建设取得突破,学校科普教育和紧急避震演练做到常态化;以厂矿及次生灾害容易发生企业和生命线工程为重点,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和应急准备检查工作经常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地震平安示范社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全社会以熟悉、掌握防震减灾基本知识、防震避震常识、地震自救互救常识、防震减灾政策法规、抗震防震常识为标志,全民综合防震减灾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第8篇

世博旅游推广期间,30余个分布在世界各地的“世博旅游海外推广站”将及时收获最新的上海世博旅游信息。伦敦、纽约、大阪、釜山等经济中心城市与上海签署年度合作备忘录,开展“信息交换、客源互送”。2009年,在柏林世界旅游展、马德里国际旅游展、巴黎国际旅游展等重大国际旅游展会和世界各大主流媒体上,将更多地看到上海的身影、世博会的信息。

网络是宣传世博、宣传上海的重要媒介,三大主体网站互动、十大信息网络系统联动的旅游信息化、网格化架构,也将在2009年基本建成,实现旅游多媒体触摸屏在星级饭店的全覆盖,实现诚信监管系统和旅游行业应急群发信息系统对旅游企业的全覆盖。各类旅游网站将得到优化更新,加强上海旅游政务网、上海旅游人力资源网、上海旅游会展网等网站的建设,推出世博旅游专栏、会议大使等全新栏目,增加互动活动,并与谷歌以及其他国际知名网站合作,设计包括“上海发现、体验之旅”有奖征集等活动,联合推广上海世博旅游,增强网络营销的力度。而“962020上海旅游热线”会进一步提升服务能级,开通英、日语种服务。

打造优质的世博旅游,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加强旅游行业的各类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是2009年上海市旅游工作的又一大重点。新的一年中,旅游行业将以“世博,让我们做得更好”为主题,实施以提高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服务礼仪、服务技能和外语水平为重点的一线员工培训,实现旅游培训的行业全覆盖、世博签约单位培训全合格。除了一线的服务人员,以旅游行政管理人员和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为重点的中高层旅游人才培训也即将推广开来。旅游行业还将推进校企合作、高师带徒活动,开展以调酒师、宴会师、厨师等为重点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开展旅游营销、电子商务、产品开发、节事活动策划等为重点的紧缺人才培训;继续开展农业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邮轮旅游的专项培训;通过免费考前培训,扩大小语种导游队伍,充实世博志愿者队伍。

上海市旅游集散中心也将在世博会的推动下扩容。2009年,江湾五角场和浦东龙阳路两个分站站点的规划建设将得到进一步推进,上海体育场———轻纺城旅游集散中心总站的主体建筑和相关设施基本完成。浦东机场T1和T2航站楼、虹桥机场A、B航站楼、外滩广场和世博园区等4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也将启动建设。根据《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设置规范》和《迎世博上海市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达标工作600天行动计划》,旅游系统还将联合其他部门,通过新设、增设、改设、拆违等行动措施对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进行规范设置,做到“统一、美观、醒目、易读”。

都市旅游:力推市民游提振内需抗寒流

上海市旅游行业将在新的一年里大力发展市民休闲旅游,以提振内需,抵御金融风暴对旅游业带来的冲击,推进旅游业收入由人数增长型向消费增长型转变。

2009年,上海市民和游客将享受更多旅游的便利和优惠,通过更多丰富的节目认识上海,体验上海。为方便外地游客的餐饮、交通、观光等付费更方便,旅游部门正在探索研究旅游景点、公共交通、餐饮、文化演出付费一卡通,根据外地游客在沪过夜天数,确定优惠折扣,以延长来沪游客逗留时间。而对市民,旅游部门将促进外移收费关卡、停止或降低高速公路收费,以降低市民市内旅游的交通成本,并在双休日、节假日期间或上下班高峰时段之外,开通“上海博物馆之旅”、“社区文化之旅”、“大型文化设施体验之旅”、“上海历史韵味之旅”、“上海现代建设成就之旅”、“上海生活一日游”等旅游交通专线。上海的商务酒店在新的一年里,有望在节假日、双休日提供面向市民的“市民体验房”。“迎世博,上海市民百元游上海”在新年第一天启动,低保市民也可享受福利旅游。此外,旅游部门还将协调其他政府部门,加大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检查力度,推行休假汇率制,鼓励各单位员工积极避开公众休假高峰期,保障旅游消费时间。同时,为了游客们出行方便,旅游交通服务功能会进一步拓展,继续推进旅游汽车异地租还服务,探索开发青浦房车旅游市场。

为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上海市规划出四大休闲度假旅游区的蓝图。西部打造佘山、淀山湖山水文化乡野休闲度假旅游区,西北部打造长江滨江森林休闲度假旅游区,东北部打造崇明三岛国家公园湿地休闲度假旅游区,东南部打造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

2009年是共和国的60岁生日,也将迎来上海解放60周年纪念。红色旅游是新年的一大亮点,一批集展示、教育、游览为一体的红色旅游精品展馆、教育基地和游览景区将与市民和游客见面。上海还将与江西、陕西、河北等红色旅游大省联手开发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此外,建国60周年纪念护照也正在筹划制作中。

文化仍然是上海旅游必打的一张王牌,旧上海的风情永远让游客们流连忘返。2009年,上海旅游局将推出老字号、老洋房餐饮、名人故居、老电影等上世纪30年代上海经典旅游产品系列和体现现代、动感的2010上海时尚旅游产品系列,让游客们亲身感受海派风情。

新业态:融合多行业旅游产业模式更新

2008年,上海旅游市场饱受金融风暴冲击。转变旅游业发展方式,成为上海市旅游行业在未来一年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影响的一项法宝。以邮轮旅游为首的旅游新业态发展提速,促进邮轮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将得到推进落实。上海将在2009年加大打造邮轮旅游目的港的宣传推介力度,明确和规范邮轮旅游、邮轮旅游线路开发。新地标“一滴水”北外滩国客中心的旅游功能将得到完善,上海吴淞国际邮轮组合母港建设也将全面推进。同时,上海———大阪———釜山黄金大三角将进一步深化在邮轮旅游航线和国际市场拓展方面的旅游合作。

身为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的金融优势也将为旅游业所用,以便在金融风暴中获得更大主动。上海旅游局将推进旅游与金融业融合,发展商务旅行管理结算,推介出境旅游者购买使用个人旅行社支票,积极推进出境游滞留险、出境游担保人、出境游押金融资服务等旅游担保新形式。此外,旅行社责任险统保工作将从2009年1月起全面推行,逐步形成商务旅行管理公司和旅游保险公司在上海的集聚效应。而其他新型旅游业态,如会展旅游、旅游专业外包服务、医疗保健旅游、修学旅游,也将在新的一年里得到长足发展。

2009年工作计划指出,旅游业态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中,旅行社也要向大型旅行社集团化,中型旅行社专业化,小型旅行社网络化方向发展;鼓励品牌饭店管理公司以直营、输出管理、特许经营等方式实行中小社会旅馆的连锁经营。同时,旅游产业进行调整,必须由物质资源依赖向依靠人才、科技、管理创新发展转变。2009年旅游工作计划中,上海市旅游局提出,要加强旅游人力资源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现代管理理念、创新务实的中高层行政管理和经营管理者队伍,建设一支能够全面支撑旅游产业升级和服务国际化的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充分展示上海城市精神的一线服务人员队伍。同时,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降低旅游行业能源消耗,在全行业推广采用能源合同管理、应用节能新技术,引导绿色消费,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推进落实上海市节能降耗优惠措施和财政补贴措施,开展绿色旅游饭店创建工作。旅游电子商务进程也将加快,旅游业务网上预订、网上签约、网上结算的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旅游网上交易合同示范文本和流程规范也将应运而生。

乡村旅游:建设新农村别样风景这边独好

为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上海市旅游局将编制《上海市乡村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09年-2011年)》,推进乡村旅游的集聚发展。金山枫泾、青浦朱家角、闽行七宝镇、南汇新场镇等为中心的几大乡村旅游服务集聚区建设进程加快,崇明三岛乡村旅游开发提速,杭州湾北岸乡村旅游黄金带将得到提升开拓,环淀山湖和黄浦江流域乡村旅游区的建设也将启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融资、税收和市场监管等诸多问题,上海市旅游局将着力解决。

乡村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打造,也是新的三年行动计划中的重要内容。上海市旅游行业将与其他部门、其他地区合作探索金山农民画、嘉定竹刻、松江顾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

跨区域合作:联动长三角辐射上海影响力

第9篇

20__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市房产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年”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促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全面提升房产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总体目标,科学部署,扎实推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为和谐幸福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20__年上半年房产管理工作回顾

一、房地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商品房新增供应量小幅增长。1-5月,我市新建商品房批准预售面积288.8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9.58%。其中,新建住房267.7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49%。总体市场新增供应充足,供求关系缓和。

新建商品房成交量稳步抬升。1-5月,我市新建商品房共成交266.84平方米,同比增长14.55%。各月的销售量分别为68.65、27.66、46.71、60.27、63.55万平方米,商品房成交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新建商品房成交价格平稳增长。随着中央调控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房价过快增长势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遏制,保持在较为稳定的水平。1-5月,全市新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5630元/平方米,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长7.81%。其中,新建住宅均价为5463元/平方米,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增长8.43%。

二手房成交量小幅回落。1-5月,全市二手房成交面积76.9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52%;成交套数6232套,同比下降0.81%。其中,二手住房成交面积63.6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0.62%;成交套数5626套,同比基本持平。

二、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完善服务,产权产籍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以创建“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为契机,不断完善服务,强化管理,窗口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交易中心获得市级“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改善服务环境。加强部门间协同合作,对房产交易大厅进行了合理设置和调整,为税务部门进驻开辟了专门场所,同时与税务部门实行联网,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理相关业务。

创新服务方式。进一步改进业务流程,将原来的三级审批改为二级审批。对部分业务实行快速办理,外地前来办事的群众,可凭回程飞机票、火车票时间,申请加急办理,1-5月,快速办理房屋交易办证及抵押登记3000宗。开设了延时服务和节假日预约服务,为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提供电话预约,免费上门服务,1-5月,共办理此类业务10宗,收到群众感谢信5封。

强化服务质量。完成了以来积压的60000份房产档案的电脑录入工作,完成了23979份房产档案的基础整理工作,完成了1959年至1963年共4300份房产档案基础信息的录入工作,方便了群众查询,提高了服务质量。

1-5月,共办发各类权证39040份,面积942万平方米,其中《房地产权证》21042份,面积297万平方米,《他项权证》6569份,面积268万平方米,商品房预告登记11134份,面积163万平方米,房产测绘5206宗,面积490万平方米,房产档案查询30118宗,接受产权档案17900份,电脑录入档案63688份,协助法院查封、解封共1100宗。

(二)强化监管,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按照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房管部门职能,积极采取措施,强化市场监管,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朝规范化方向发展。

1.加强新建商品住房预销售管理

一是全面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认真履行商品房预售款监管职责,会同市金融工作局、市银监局召集在惠的18家商业银行召开了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工作会议。按照会议精神迅速向各商业银行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售款管理的通知》,对商品房预售款的缴存、使用作了进一步细化。分5批次组织9家商业银行、100多家开发企业召开座谈会,对《通知》逐条进行讲解,就具体的实施细节进行了深入沟通。4月1日起全面组织实施,目前监管工作已步入常态化阶段。有效地确保了新建商品房预售款用于后续工程建设。1-5月,共核拨商品房预售款用款580宗。

二是积极配合物价部门做好新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工作。向各房地产开发企业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和规范使用<二书>的通知》,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商品房现售备案证明书后,先到物价部门办理新建商品房销售明码标价监制手续,再凭经物价部门批准确认后的商品房销售价格表到我局申请,将价格信息导入该项目楼盘表相对应的房屋信息中去。有效规范了商品房销售价格行为,切实建立和维护了公正、公开、透明的市场价格秩序。

三是健全项目备案管理。改变以往作法,要求开发企业必须于申请预售前一个月进行项目备案,为销售、监管、监督收集前期情况,及早介入管理,做到有的放矢,防微杜渐。严格按规定从严从细审核商品房预销售备案资料,观察现场,把握政策,不符合条件不发证,手续不齐不发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商品房预销售管理系统,目前开发企业成功注册并纳入网上预售系

统管理的增至220家。1-5月,共办理房产项目备案64宗;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证65宗,发证面积133万平方米;核发现房备案证8宗;受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延期140多宗。四是加大法律法规宣传和市场检查力度。今年开始要求开发企业在开盘前对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具体的交易操作知识,防范虚假信息、违规乱收费等行为发生。并加大现场巡查和违规处罚力度,每周增加半天时间进行楼盘巡查,了解工程进度和销售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违规情况依法进行处罚。

2.加强二手房交易管理

一是建立了二手房交易评估报告价格管理体系。与市地税局、市房产中介协会制定了评估报告价格备案管理系统。运用信息传输和管理软件对各房地产评估机构实施网点式分布管理。具体由主管单位根据市场情况设立出惠城区范围内各住宅商业片区的二手房价格下限,评估机构不可超出价格下限出具评估报告,同时结合原有的评估报告备案办法再次加强了评估报告备案管理。有效预防了二手房交易中虚报漏报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切实维护了市民的合法权益。

二是做好二手房交易资金资金监管。进一步优化二手房交易资金监管工作流程,基本上做到了程序规范,便捷高效,管理科学,工作窗口得到了社会的高度认可,资金监管已成为二手房交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今年1-5月,我市交易结算资金监管帐户累计现金流1.17亿元,促成交易281单。至此,中介协会共监管现金流计6.80亿元,促成交易2150单,有力地保障了二手房交易安全运作。

3.加强中介市场管理

坚持做好中介机构备案管理。加大中介机构年检审查力度,今年4、5月份完成了惠城区、仲恺高新区范围内220家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员条件检查,将初步检查结果在中介协会网站予以公示。对于不符合规定的单位要求限期整改,最终结果将于6月份通过媒体公示。积极推进中介行业诚信建设。开展十佳诚信中介企业评选活动,树立行业诚信榜样,增强行业自律意识;建立诚信档案制度,将违约行为及处理情况记入中介机构或从业人员诚信档案,及时通报信用情况。认真贯彻落实年初新出台的《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向各中介机构印发了《关于贯彻落实〈房地产经纪管理办法〉的通知》,要求全面学习,及时总结,严格落实,并将学习实施情况与年检挂钩,有效促进了房地产经纪行业规范发展和人员素质的提高。

4.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管理

继续做好房屋租赁登记备案管理工作,各房管所结合辖区房屋租赁实际,大力宣传,积极走访辖区办事处和居委会,争取支持配合,全面摸底调查,耐心做好咨询工作,认真做好登记备案办理、资料装订、归档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1-5月,共完成房屋租赁登记备案787套,面积152万平方米。其中河南岸房管所完成180套,水口房管所完成198套,接近于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5.健全房地产市场监测机制

在去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城房指数”数据的采集、筛选、校核等工作。“城房指数”技术成果今年3月得到住建部城房指数工作技术支持单位(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的认可并通过验收。目前,城房指数”已进入常态运行阶段,能够全面、科学地反映房价走势,为引导市民理性消费和投资提供了依据。

(三)规范发展,物业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以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为契机,改进管理手段,强化市场监管,增强行业自律,切实促进了社区和谐与社会稳定。

物业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开发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对!维修资金的归集、使用、利息结余等进行科学规范管理;开发“物业家园”数字物业服务信息系统,物业服务企业可通过系统办理前期物业登记、业主大会产生业主委员会首次备案申请、异域资质备案申请、物业资质申请注册等各项业务,业主可通过系统中的投诉平台提出投诉和建议,真正搭建起物业管理部门、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交流沟通的平台。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归集工作扎实推进。1-5月,共归集维修资金7760万元。截止目前,我市归集的维修资金累计已达10.57亿元。联合市财政局印发了《全面开展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清理和追缴的通知》,采取业务联动制约等措施,不断加大维修资金追缴力度,1-5月,共追回开发商挪用专项维修资金457万元。

物业管理市场监管工作全面推进。对全市338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资质年检、核准定级、资质变更和登记备案。对年检抽考考评不合格的8家物业服务企业进行了责令整改。对全市多个重点住宅小区的物业管理情况进行了检查和整治。召开了外来驻惠物业服务企业座谈会,切实规范了物业服务行为。

业主大会成立指导工作依法进行。利用各种不同时机、场合向业主和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发放《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等法规条例1000余份。对11个住宅小区业主大会的成立工作进行跟踪指导和协调,依法依规处理筹备工作中遇到的矛盾和纠纷。1-5月,共有6个住宅小区依法召开了首次业主大会会议选举了业主委员会,并完成了在我局的备案登记工作。

物业承接查验行为有效规范。不断加大对住建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宣传培训力度。严格实行物业承接查验备案管理,督促物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规定履行承接查验义务,及时处理业主对物业建设单位和物业服务企业承接查验行为的投诉,全力维护好物业建设单位、物业服务企业和业主的合法权益。

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工作有序开展。制定了工作方案,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完成了待审档案材料的汇总、分类、造册和填报工作,认真做好复检实地考察点的推选工作,完成了各住宅小区的简易平面图的绘制和其他辅材料的制作。

(四)关注民生,住房保障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

针对部分住房保障工作职能移交后,住房基金和住房补贴管理以及保障性住房后续管理仍由我局负责的实际,积极调整工作思路,不断探索,认真总结,各项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住房基金管理工作严格按程序进行。规范了住房基金审批支取流程,保证专款专用。截止5月底,市直住房基金存款余额2.19亿元。1-5月,审批支取住房基金84.55万元,主要用于单位改制、退市和维修职工宿舍共用部分。

住房补贴管理工作更加规范高效。建立了住房补贴管理信息系统,对发放住房补贴来的纸质档案进行了整理,全部输入电脑,实行信息化管理。1-

5月,共归集个人住房补贴资金17674人次,金额1058万元。审批支取个人住房补贴资金1373人次,金额1061万元。住房保障相关工作扎实开展。一是完成了住房保障信息系统培训。专门聘请省住房信息专家,为各县(区)住房保障部门相关人员进行信息系统培训,强化了运用能力,提高了住房保障工作水平。二是做好住房保障后续管理的准备工作。加强调研和协调,起草了《市区保障性住房交接和后期管理规定》,保证保障性住房交接和后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充分发挥保障性住房的社会保障职能。

相关历史遗留问题的解决有较大进展。市安居工程有限公司退市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对公司作清盘处理,公司人员按劳动法规定做好了补偿安置,其他工作正在抓紧处理中。对惠泽南苑、南山花园遗留问题进行了全面核查,逐一列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办法,具体工作正按计划有序进行。

(五)创新机制,直管公房管理展现新面貌

租赁管理更加规范。经过认真研究,反复修改,制定出了完整的直管公房租赁合同,已开始在网上下载签订。进一步完善了直管公房租赁审批程序,层层把关,确保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房困难家庭租住直管公房。坚持实行直管公房租赁审查制度,坚决遏制转租转借等行为。1-5月,共收缴房租240多万元,完成公房租赁更名78户,租金减免审批7户。另外,为12户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的公房住户办理了清退手续。

安全管理更加科学。负责公房管理的房管所对公房安全及其他突发事件的防范与处置意识进一步增强,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安全管理。桥西房管所制定了《市房产管理局桥西房管所安全管理制度》,对公房维修施工安全管理、公房日常安全管理进行了明确规范。桥东房管所完成了惠新东一栋楼梯改造,保障了公房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了群众的好评。1-5月,共完成公房维修129宗,维修房屋面积13496平方米,使用金额37.4万元。

非住宅公房市场化招租工作扎实推进。组织有关房管所对非住宅用房承租情况做了比较详细的调查,主要对房屋情况、承租人、经营单位、房屋用途、经营项目、市场租金等方面进行核查。研究制定了《市直管非住宅公房市场化招租提租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全面实施。

(六)注重协调发展,房产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

按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引进力度,不断完善数字房产系统,切实提升信息化水平。

完成了局内部电脑及网络的维护工作。做好局电脑的更新换代工作。不断充实局公众网站,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汇总、更新网站房产信息100余条,为广大市民提供了更丰富的内容和更便捷的查询。

完成了数字房产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按照局房产交易业务需求的变化,在系统中增加了经济适用房模块、现售商品房备案模块、档案查询及税务减免证明模块,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流程,极大地方便了办事群众。1-5月,共协助税务、司法、国安等部门查询数据22次。

完成了与房管所的联网工作。租用移动光纤数据专线,顺利完成房产交易大厦与局属房管所的联网工作,保证各房管所办理业务数据安全及线路畅通,实现了互联互通,信息共享。

公房管理信息系统、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信息系统、数字物业服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作都在按计划有序推进中。

(七)突出住用安全,白蚁防治和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稳步推进

认真按照建设部《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规定》和《市城市房屋白蚁防治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对全市白蚁防治单位的从业人员、经营场所、设备配置、经济效益进行全面审查,严格落实好白蚁防治工程的各项监督管理工作,认真审查白蚁防治施工方案,专人专仓管理白蚁防治药物,全程跟踪管理白蚁预防工程,完善工程档案及回访复查管理工作,并发挥好白蚁防治协会的作用,加强专业培训及技术交流,调处市场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同时努力抓好房屋安全鉴定工作,及时宣传房屋安全知识,耐心解答群众提问,参照现行技术规程、规范,对申请鉴定的各类房屋,进行及时、科学、合理、有效的鉴定,确保房屋住用安全。1-5月,共办理新建房屋白蚁预防工程备案67宗,落实缴存复查费用86万元,完成预防工程验收45宗。共完成房屋安全鉴定100宗,建筑面积47085平方米,同比增长16.38%,其中,a级(非危房)33宗,b级(危险点房)23宗,c级(局部危房)28宗,d级(整栋危房)16宗,鉴定费收入9.17万元。

(八)狠抓行风建设,党建工作和依法行政工作成效明显

以“党建工作创新年”和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市为契机,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坚持依法行政,形成了廉洁务实、严格规范的行业氛围。

1.多措并举,党建工作在创新中发展

一是精心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拟定了《20__年市房产管理局党委中心组暨党员干部理论学习计划》。坚持做到组织领导、计划安排、制度内容“三落实”,创新学习方式,以检查促学、测试考学、网络宣学,确保学习成效。

二是认真指导支部建设。督促各支部按照“六有”达标要求,狠抓硬件建设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等方式,对12个在职支部“六有”达标情况进行了检查,查漏补缺,推进各支部的党建工作上台阶。5月,人民日报记者对陈江房管所支部建设情况进行了专访。

三是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和换届纪律

教育活动。继续开展创先争优“双示范”、“两公开两评议”、“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向党员干部发放“换届纪律明白卡”,签订承诺书”,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四是扎实推进人事工作。完成了全局20个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方案及人员定责定岗聘用工作。对机构设置、人员在编在岗情况与领导职数、实有人员对应情况进行了认真的核实,完成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管理工作。按照三类人员不同级别标准,完成工资调整工作。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通过两推一评方式产生了一名副科级干部。

五是工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充分发挥。积极组织开展了迎新春联欢晚会、劳动竞赛、“五四”演讲比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队伍的凝聚力。按照市委的工作部署,组建了市物业管理行业工会联合会,目前该组织已开始运作,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注重长效,依法行政工作在变革中稳步前进

一是机制进一步健全。根据《市建设行政执法责任制示范市工作方案》要求,建立健全了第二、三阶段的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度、程序制度、公示制度、重大行政处罚备案制度等16项行政执法责任制度。根据《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的规定,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针对市法制局反馈的行政执法案卷存在的问题,组织人员到先进单位学习,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受理、调查、听证、审批、决定、送达、监督等行政执法工作流程。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文书的种类、格式及内容,明确专人负责文书制作和案卷的整理归档工作。根据《关于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组织相关科室对20__年3月20日以前的现行有效的8件政府规范性文件及10件部门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提出初步清理意见。1-5月,共处理行政诉讼案件2宗。其中申请撤销房产证案件1宗,申请撤销房屋抵押登记案件1宗。

二是业务进一步规范。在学习广州、江门等外省市房产管理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交易所、交易中心、档案馆和测绘所等业务开展情况进行调研,进而提出操作性强的优化方案,各项业务的办理进一步规范。制定了《市房产管理局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案件会签、会审制度》,并于今年4月1日开始实施,1-5月,共组织会审会议2次,集体研究讨论办证疑难问题50多个,切实提高了业务办理质量。

(九)坚持和谐为民,维稳工作和扶贫工作扎实深入

围绕迎接深圳“和谐大运”和扶贫工作“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工作目标,周密部署,全力推进,切实促进了社会和谐和农村困难家庭生活的改善。

1.维稳工作扎实有效

一是民生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以“行风热线”、“市楼盘房屋物业主题日”等活动为载体,集中受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进一步改进网络问政工作方式,增强互动沟通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1-5月,共接待来访群众25批次,受理群众来信来电1700多人次,办理人大政协提案19宗,市政府网上交办事项和局长信箱案件498宗,回复率100%,派发房地产法律法规宣传资料800余份。

二是难题得到积极破解。大安泰大厦、君龙雅苑等问题楼盘的处理工作有序推进,安泰大厦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部分业主已经收楼,一些收尾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君龙雅苑首批19户经市仲裁委仲裁法庭裁定,根据裁定书初步确认了14户业主的产权。第二批仲裁,已与市公职律师事务所着手启动。惠泽南苑、

南山花园的收尾工作也取得较大进展。

2.扶贫开发工作扎实有效

围绕“村村有物业、户户有就业、年年有收入”的目标,出台了《大丰村贫困户种养奖励办法》,对贫困户中养殖、种植、转移劳动力等情况进行奖励,充分调动了贫困户的种养积极性。制定了大丰村贫困户慰问标准,为贫困户中因病去世、因病住院、车祸受伤5人发放了1万元的慰问金。落实大丰村贫困户奖学助学专项基金,激励和帮助困难家庭子女接受教育。至目前为止,已发放专项奖学金6400元,并帮助一户因贫困无法领出高中毕业证的贫困户支付1000元,从学校领出了毕业证。今年5月18日,组织局里的青年团员10余人到大丰村开展“青春绿万村”活动,在主要村道

种植了150株绿化树,美化村容村貌。1-6月,投入大丰村资金共计17.54万元。今年以来,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我局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部分公房过于残破,且所处地段差,造成维修和出租困难。

二是由于档案馆窗口没有安装排号服务系统,导致前来办事的群众常为排序先后问题发生纠纷,不仅影响了工作质量,还给工作人员增添了压力。

三是窗口业务量日趋增多,个别人员缺乏紧迫感、责任感,难以实现限时办结的工作要求。

四是由于对房屋租赁管理认识不足,群众对房屋租赁登记备案仍保持一种怀疑、抵触、观望的态度。

五是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有待进一步完善,需严格履行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报本级政府法制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再行。

20__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我局将按照年初工作部署,积极推动我市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不断改善小区居住环境,切实提高住房保障水平,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提升业务管理水平。继续推进“全国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创建工作,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等抓手,完善工作制度,加强学习培训,规范业务办理,把各项工作做实做细,全面提升整体业务管理水平。

(二)全面提升房地产市场监管水平。加强商品房预销售管理,对预售管理的各个环节全面优化,强化预售款监管,加大巡查和整治力度,对在建楼盘做到尽早介入管理,充分了解情况。加强中介市场管理,提高行业门槛,完善准入机制;加强年检工作,提高年检标准;完善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制度;发挥房地产中介行业协会双向作用,推进行业自律。加强租赁市场管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加强与街道办、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的沟通,争取支持和配合。加强对“城房指数”结果的研究和应用,进一步健全市场信息监测机制。建立起良好的房地产市场秩序。

(三)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继续抓好对现有的业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加大物业维修资金管理系统、个人住房管理系统的推进力度;加大档案数字化的推进力度,继续做好电脑扫描工作,逐步实现房产档案数字化转换;完善网站各项功能,为市民提供全方位服务;做好与地税部门数据共享,业务联网工作;做好测绘软件升级改造工作,争取下半年完成改造工作。

(四)全面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积极推动《物业承接查验办法》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前期物业管理,做好新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用房的备案考查登记工作,加强前期物业管理档案资料管理;培养和打造一批国家、省、市优秀物业管理示范项目,提高物业服务档次。加大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监管力度,确保资金的归集、使用、利息结余等方面管理科学规范;认真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迎接全国文明城市复检各项工作。

(五)深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完善考评标准,细化考评内容,统一评分标准,严格落实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等制度的执行情况,对各单位的效能建设情况进行全面的督促检查,激励干部职工尽职尽责积极工作,提高工作效能,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六)深入推进直管公房管理工作。统一对我局管理的危旧公房进行安全鉴定,提出处置意见,建立危房档案,进行动态跟踪管理,切实保障危房住户生命财产安全;有步骤地做好公房测绘和办证工作;做好公房档案清查建档工作;做好公房租赁审查工作,坚决遏制转租转借行为;加大对被拖欠房租的追缴力度;进一步完善公房管理信息系统;按照工作方案,全面开展非住宅公房市场化招租、提租工作。

(七)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工作。做好我局建设行政执法示范市的各项工作,继续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制定“六五”普法规划,做好“六五”普法宣传和实施工作,开展“幸福·法治同行”法制主题宣传教育系列活动;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结合具体案情做好案例分析,为我局房产业务提供法律建议,推进我局依法行政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快业务规范制度事项改革步伐,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督促贯彻落实。

(八)深入推进白蚁防治和房屋安全鉴定工作。进一步转变思路,开拓视野,加大白蚁防治工作政策法规、白蚁防治知识和房屋安全鉴定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运用新方法、新手段,确保白蚁防治工程施工高效率、高标准、高质量;积极推动房屋安全鉴定工作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技术含量,确保房屋住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