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

时间:2023-03-07 14:59:20

导语:在猜字谜一年级下册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猜字谜一年级下册

第1篇

评价之一:关于十几减几的主题图

这幅主题图创设了一个游乐园的情境。有卖汽球的,有套圈的,有看风车的,有猜字谜的。其中,利用卖汽球的情境解决15-9,利用套圈的情境解决14-9。这倒可以,在主题图的中间,摆了一桌子的风车,仔细观察,始终没弄清这16个风车与十几减9有什么关联。再往主题图的右方看:在两棵大树之间拉了一根绳子,绳子上挂着15条彩纸,每条彩纸上勾勾挠挠的画了几条像蚯蚓一样的线,使劲地扒开书缝,才看清在左边的大树身上写着三字:猜字谜。噢!原来这是在猜字谜。这个情境该怎么用?我是真整15条字谜让学生猜猜,还是把它当个摆设儿,看个热闹。十几减九的这两个情境颇让我费解。最后,只好一带而过,置于脑后——索性不用。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但我真的用不上。或许,自己才疏学浅,那就恳请高明人士赐教,在下一定悉心聆听。

评价之二:例1摆一摆,算一算12-9

承接前一页主题图中15-9的算法,在12-9中仍继续提倡加算减,鼓励学生用此种方法计算。但,又出现了“破十法”,这是为加法口算基础差的学生提供的一条很好的路径,无可厚非。但,教过之余,我觉得破十法,光用口头说算理:10-9=1 1+2=3。不形象,很生硬。如果能借助学具的拼摆,使学生获得表象的基础上,再来理解算理,会更好。说到这里,您可能说,书上有摆风车学具,并且用虚线框已圈画减九剩三的算理啦。但,我觉得这样的圈画低效。事实已证明,在我的课堂教学中,利用这样的圈画确实低效。在练习课中,我把它改成了上行摆10个,下行摆2个。要减9,就从上行10里拿出9个,剩下1个,再与第二行的2个合起来,就是3个,12-9=3。这样,很清晰地显现出先减后加的破十法算理。而且,形象地显示出是从10里减9,破开一个10,再把剩下的合起来。这样就很生动形象,很易于理解,效果不错。建议教材把学具上行摆10个,下行摆2个,意在为破十法提供形象的表象,更易于“破十法”的算理掌握。

评价之三:关于20以内退位减法的编排

在期初县里集体备课培训会上已获悉,这一部分教材大胆改革以往编排,在教完十几减九之后,直接进入十几减几,把原教材中的十几减8,十几减7、6、5、4、3、2,融为一炉。当时心想,人家怎么编,咱就怎么教,没啥可多想的。可是,在实际教学中,可就费了劲啰!因为,运用加算减的同学,很快计算出得数,可还有一部分人是在破十法,对于这一部分人就要强调:虽然都用10来减,但由于减去的数不同,10减几的结果也就不同,不能马虎大意,否则最终得数就算差啦!如果为了强调这一点,那就得细化为:十几减8,十几减7、6、5、4、3、2。不知道,我是穿新鞋走老路,还是压根就没穿上这新鞋。总之,我没象教材编排的那样讲。到目前为止,我班学生有二分之一算加算减,有三分之一用破十法,还有六分之一是在倒车点数减去法计算。课程标准中指出要尊重个性,提倡算法多样化,但也要最终优化。至于最终的优化,我想这就需要时间,需要累积,不可强求,更不能一刀切。

第2篇

一、游戏激趣

1.编类型儿歌。汉字中有不少字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区分,根据汉字的结构,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通过编成儿歌能帮助学生记忆字形。这种方法容易满足儿童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浓厚兴趣。如人教版二上园地四“我的发现”中“泡、饱、袍、炮”的教学,用一首儿歌将其串联起来:“有水把茶泡,有饭能吃饱,有足快快跑,有手轻轻抱,有衣穿长袍,有火放鞭炮。”这类儿歌将一类形近字进行整编,较一年级的单字儿歌,联想内容更广。在教学中,不但老师要出示儿歌,还得激发孩子们创造的兴致,照样子学着自己编一编儿歌。孩子们积极性都挺高,押韵的文字,念了两三遍便能将这些生字牢牢记在心里,顺带也记住了这些形近字的字形字义。他们还找出这样带“包”的字――雹、苞,自己编了儿歌:有雨结成雹,植物开花苞。

2.猜字谜,学字谜。二年级孩子们猜字谜的水平要明显高于一年级,猜谜时,学生无论猜得出还是猜不出,往往会开怀大笑,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个别学生还能根据老师的示范,自己创设出一些简单的字谜,无论优劣,孩子们都会感受到创作的愉悦。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给孩子们出过关于“高”字的谜语:“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大口张着嘴,小口里面藏。”孩子们当时兴致非常高,学会了这一则谜语后,直到现在遇到“亮”的时候也能用上。“亮”: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张开秃宝盖,“几”字里面藏。同样的,在教学“池、地、他、驰”的时候,也可根据学过的“也”字来编成这样的谜语:“有水能养鱼虾,有土能种庄稼,有人不是你我,有马能行天下。”总之,游戏能有效激发孩子们识字、认字的兴趣,活跃课堂氛围,符合孩子们的天性。

二、形象添趣

二年级的儿童正处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中的“前运算阶段”,该阶段的儿童更偏向于利用表征如图画、姿势等来认识和思考客体。汉字本身就有象形特征,识字认字过程中呈现形象特征,能调动孩子的联想和学习积极性。识字写字第一步就是需要学生学会观察范字。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教师更倾向让孩子们观察各个笔画和横竖中线的相对位置;二年级教师应更强调孩子们对汉字间架结构的观察和主笔的位置。

1.画中有故事。在二上17课《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学“串”的时候,那位教师先出示了一个糖葫芦,接着是两个,用木棒连在一起的时候,就成了“一串”。孩子们看到好吃的一下子来了兴致,很快就将“串”字牢牢地记在了心中。形象的图画,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感受到了汉字的形体美,而且让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字形顿生兴趣,产生了写字的欲望。

把枯燥的文字联想成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或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故事,也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识字方式。如“滚”字,可想象成:下大雨了(氵),一位老公公(公)穿着雨衣(衣)出门,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在地上打了一个“滚”。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学家孙敬修先生讲解“聪明”二字时,他说要用好人身上的四件东西:耳朵、眼睛、嘴巴和心。让耳朵多听、嘴巴多说、心里多想即为“聪”;“日日”用,“月月”用,天长日久,就会变得“聪明”了。

2.联想出写法。二年级的孩子逐渐以部件的形式学习生字了,特别是二下的生字书写量较之前有一定的增加,在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每个字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之前不断进行观察比较的训练。例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园地二“我的发现”中,孩子们能发现每组字都是由相同的部件组成,可以组成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和品字型结构。在教学中可以提到:“林”是两兄弟,手牵手;“哥哥”让一让,小手变成点;“弟弟”的撇穿来,亲密无间。

三、鼓励致趣

有人说,孩子是为赞美而生的。特别是低段孩子,老师的一个表扬能让他高兴老半天。书写比较有天赋的孩子可以经常得到这类表扬,但是对于书写不那么出色的孩子,教师更应该擅长去发掘他的进步点,及时加以表扬。除了一年级常用的口头表扬、奖励小星星等方法,我在实践中也会采用对比的方式让孩子观察自己前后书写进步的地方。孩子们天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可将孩子们的作品定期展示在展示长廊上,树立起身边的榜样。孩子们天性需要新鲜事物的不断刺激,所以必须经常变换展示形式,可以是学生的作业作品,可以是孩子们的竞赛作品,也可以是进步学生的字帖等。

二年级的孩子有一定的书写基础,纠正不良习惯和书写精进就成了这一年教学的重难点。孩子书写习惯一旦养成了,就很难改变。练字是一个漫长、艰苦、枯燥、乏味的过程。汉字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我们教学生识字不应只停留在表面,要尽量让学生透过文字触摸到文化,在练字中联系生活,让孩子们体会写字的乐趣,轻松快乐地写字,不要把写字、练字当成负担。

参考文献

第3篇

低年级的学生生性好动,课堂专注力、持久性较弱,他们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针对这些特点,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主动识字的愿望是识字教学的第一要务。

1.立足教材本身,享受读中识字之趣

低年级的教材普遍篇幅短小,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集教育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教材优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文中插图,并采用喜闻乐见的多种阅读方式激发学生识字的浓厚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识字,加深记忆,不断巩固,实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的有机结合。如一年级下册《识字1》的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利用文中插图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走进春天的世界,寻找春天的足迹。学生在图上看到的事物则正是韵文中的词语和生字,可以“找伙伴”的形式将图中事物与词语对应起来,让学生以“开火车”读、同桌自主互读、男女生对读等形式读活词串,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强化记忆。在识字过程中,教材本身的资源得到了挖掘,学生也因多种感官得以调动而显得乐趣无穷,始终沉浸于春天的气息,生字在这里仿佛成了春天的使者,成为连接事物与图文的桥梁,并悄无声息地走进学生的记忆中。

2.拓展多样的形式,体验玩中识字之乐

针对儿童对事物具有新鲜与好奇的特点,编儿歌、猜字谜、讲故事、搞竞赛、创情境的方式都可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比如,可以抓住汉字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儿歌、字谜,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识字板块中的词串,将抽象的文字符号与直观形象的事物相结合,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记忆;可以结合文中插图,从整篇课文的场景和意境入手,将词串编成故事导入新课,让儿童借助典型的事物加以想象、补充,丰富画面;可以穿插“开火车”竞赛、“生字开花”竞赛等激发学生思维,增加识字趣味,萌发创新的冲动;还可以借鉴动画幻想、虚构的手法,在识字教学中根据不同的课文,将生字描述成各种小动物或玩具,使生字变成孩子眼中有生命的可以交流的“小朋友”,以拉近儿童与抽象汉字之间的距离,使识字与儿童的心灵及整个自然界融为一体,使识字走向儿童广阔的想象世界中。

二、渗透构字规律,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看图会意明字理

主要针对象形字、会意字,属于“看图会意识字”的课文类型,即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构字的原理。诸如“川”“燕”“舟”“石”等象形文字都有其由图到字的发展演变过程。教学时,就可以从文字画入手认汉字,再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说话、绘画将文字画变成美丽的风景画,再现中国汉字的魅力。这一从画到字,再从字到画的过程,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象形字的造字方法,相信此时学生眼中的汉字已不仅仅是简单纯粹的符号。

2.转盘识字辨形声

形声字在汉字中占到80%以上,那么掌握好这部分字的构字规律,对于学生日后识字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一年级下册《识字8》就属于这种类型的识字。声旁“青”不动,转转盘换形旁,带出一串字。学生可以悟出:这几个字声旁相同,故读音相近;形旁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清”是表示水的清澈透明,所以是“三点水”。“晴”是雨过天晴,太阳出来了,所以是“日字旁”。“睛”是眼睛,所以是“目字旁”。“请”是请求,请求与说话有关,所以是“言字旁”。“情”是感情,人有七情――喜怒哀乐爱恶欲,这些都是表示心理状态,所以是“竖心旁”。“蜻”,蜻蜓是昆虫,所以是“虫字旁”。如此探究形声字的字形、义的内在联系,举一反三,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第4篇

一、巧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景,激发求知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颜色、动作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易受情感因素的影响。单纯的识字会使他们感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教学中顺应儿童的心理,创设新奇有趣的识字情景,就能激发他们识字的兴趣,使他们尽早地全身心投入到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体验识字的乐趣。如在教学《月亮和云彩》(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8课)时,我了解到孩子对这个事物很熟悉,所以我就给孩子出示了课件图片,并问:“这是什么啊?”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这是月亮,那是云彩。”接着,我让小孩和我一起表演“月亮在云中穿行”。看一看是月亮跑得快还是云彩跑得快。表演一开始,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表演着,通过模拟对话,大家都说出了自己的感受,顿时课堂的学习气氛高涨起来了,对话让孩子把课堂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他们的学习劲头就更高了。

二、活用现代信息,轻松突破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

在教学语文苏教版第四册的识字一时,识字教学中出现了一组最难的区分的形声字“清晴睛情”怎样让学生记住并准确区分这几个字?尤其是“晴”和“睛”,对高年级学生来说都有一定难度,更何况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为此,我首先在一只青蛙肚子上出现了一个“青”字,然后青蛙跳入清澈的小河中河水演变成三点水,并配有青蛙说话点明“清”的读音,意思;同样,天上红日演变成日字旁,组成“晴”;青蛙眼睛演变成目字旁,组成“睛”,青蛙吃完害虫后心里高兴,把“心”字演变成竖心旁,组成“情”。由于有声音的解说,学生很快掌握了这几个字的音、形、义,并能跟着配音说出三个字的演变过程,接着我用摘苹果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让学生牢牢记住这几个字,并且,我还让“睛”字目字旁的一横飞入“睛”字的目字旁,让学生仔细区分。现在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我很轻松地让学生攻克了识字教学的重点难点,增大了课堂容量,增添了趣味性,学生学起生字来记得久,记得牢,老师也教得轻松。

三、妙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自主识字,渗透教法学法

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选择教学策略。”新课标还具体提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教学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寻找和自由选择识记汉字的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创新的精神。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运用猜字谜、编字谜,不但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兴趣,而且巩固了所学的生字。如教学“毛”字时,就有孩子说出了:小手不小心被扭弯了;“本”字就说木头的根露出来了。再者,我还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利用电脑显示出来,让小朋友去猜,去读。如“竹子下面长了毛”(笔字)等。以这样的形式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快乐的学习情境,营造了一种和谐相融的学习氛围,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另外学生还想出了很多记忆生字的方法:如用熟字加、减、换、改的方法识记生字,如:“木”与“相”、“长”与“张”、“去”与“却”……还有编儿歌,组词造句等等。对学生说出的识字方法,老师要及时的总结和归纳,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还不露痕迹地给学生渗透了学习的方法,对他们以后的识字有很大的帮助。

第5篇

关键词:识字教学;自主识字;游戏识字;生活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9-132-01

一、二年级识字、写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新课标在识字、写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这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获取信息的能力都有重要意义。但是,低年级学生在掌握字形方面是难点,如何突破这个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方法去识字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教师们就要想办法把一些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如果孩子们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儿童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如在教学“口、耳、目”这一课时,我在开课初,就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了几个学生在学前接触过的有代表性的象形字,通过画面与文字的演变,使学生将自己头脑中的资源与眼前所见的画面产生联系,从而激起学生探索祖国文字奥秘的欲望,对学习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识字教学,如摘苹果、走迷宫、找朋友、配对子等,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里有趣、有效识字。

二、利用汉字规律,促进学生主动识字

新课程充分体现了让学生自学,用多种方法思考、记忆、分析字形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对字形的记忆也会更加扎实牢固,还可以从中摸索体会汉字的构字规律。

在一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让他们产生读书的欲望,在反复朗读中掌握生字读音、认识字形。接着我就问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这几个生字,看谁最聪明?自己动脑筋想出最好的记忆方法,请你告诉大家。”这样一问,同学们兴趣盎然,马上就开始在大脑中寻找答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记忆方法:“熟字加笔画”、“形近字对比”、“同音字”、“熟字去偏旁”、“拆部件”、“减笔画”……如学习“天”字,有的说“大”字加一横就是天;有的说“人”字加两横就是天;有的说“夫”字不出头就是天。学习“园”字时,有的说是在“元”字外面加上围墙“口”就是“园”,从而明白“校园、公园”是有围墙的,以区别“元、园”的用法。学习“爱”字,学生把它拆成“、冖、友”,我配上儿歌“爪字头,秃宝盖,小朋友,真可爱”。这样学生很快就记住了生字。

三、变换形式,在“玩耍”中识字

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新课程“一年级下册识字 7”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左上方插图,让学生“猜一猜”、“比一比”;在理解“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含义时让孩子们“搭一搭”、“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斗”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斗”字怎么写?“斗”字这样写:点点横竖。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四、在联想中识字

汉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从简单的图形到今天明朗的线条,使它的字体形象多变。在识字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汉字形象直观的特点来诱发学生想象,在识字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如:儿歌识字法。读儿歌是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的。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编一些朗朗上口的歌诀,让他们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记忆字形的准确性。如:“问”字,可编成“一个小朋友,进门瞧一瞧,见人就张嘴,等待结果到。字谜识字法。字谜具有益智性,也是学生极感兴趣一种活动,运用字谜来识字,是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学生在猜字谜、编字谜的过程中,既识记了字音、字形,又能理解字义,同时还能锻炼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开展实践活动,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教师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开展实践活动。采取模拟、创设情境的办法让儿童识字。如举办“娃娃超市”、“动物运动会”、“秋天的田野”、“我当小导游”、“逛商店”等活动,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六、复习巩固识字

第6篇

一、激发兴趣,在情境中识字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是识字的主渠道,在课上,我们要积极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识字。如教学人教版新教材第二册《识字4》一课。一开始,我就指着黑板上美丽的贴图(图上有茂密的森林,鲜艳的花丛,碧绿的田野,四五个孩子有的手拿着放大镜在地上蹲着,有的拿着蝴蝶网兜在田野跑着……)对大家说:“让我们也跟着这些小朋友一起到树林里转一转,到花丛中钻一钻,到田野里跑一跑,好吗?”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个个睁大眼睛,有的说:“我看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停在花朵上”,有的说:“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接下来,我随机把蝴蝶、蝌蚪等词贴在相应的昆虫旁,图文对照,让学生练读词语,孩子们个个读得有滋有味,浑然忘我。认读词语后,我请学生上来捉昆虫,并把自己捉到的昆虫用一两句话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兴致勃勃走上台,有的捉到了蝴蝶,有的捉到蚂蚁……拿着这些战利品,仔细观察外形后,学生的发言令人惊讶,有的说:“我捉到了一只蝴蝶,它穿着一件五颜六色的衣服,真好看。”有的说:“我好容易捉到蚂蚁,它很小,穿着一件黑衣服。”学生个个抢着上来捉,一个比一个说得精彩。这样孩子们既认识了事物,又巩固了词语,还发展了语言。

二、轻松愉快,在游戏中识字

教育家卡罗琳说:“孩子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愿意接受的。”低年级更是喜欢游戏,因此要尽可能通过游戏、表演等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识字教学中,我们使用了许多游戏方法,如:“猜字谜”游戏:我们经常根据汉字的结构,把汉字编成谜语,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兴趣。如:一头牛走在独木桥上(生)。大口里小口藏(回)。我们也鼓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编字谜让大家猜。有的编出了,一人前面走,一人后面跟(从)。有的编出了有个人,他姓王,袋里装着两颗糖(金)。井里一只大青蛙(因)。十月十日(朝)等。虽然有时候学生编的字谜比较粗糙,但是他们的创造力还是不得不令我们折服的。翻牌游戏:学生把生字制成生字卡片,然后几人一小组,边出牌边读字音并组成词,谁先把手中的生字卡片打完,谁就是学习生字的冠军,奖励一个五角星。在打牌的过程中,把不会读的字放一边,及时请教同学或老师,把手中的牌继续打完,在有趣的活动中,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些生字。另外还有“摘苹果”、“送信”、“送字宝宝回家”、“你读我找”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学生在愉快地情感状况下学习,其乐无穷。

三、主动探究,在创造中识字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该传授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他们,独立地去掌握他们。汉字是最古老,最富有生命力的文字,是古代劳人民智慧的结晶,识记汉字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在指导识记生字时,我们经常引导学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你还有更好的办法记吗?”以激活学生潜在的创造能量,实践证明,学生有许多识记方法。如:说一说:就是学生用自己的话来理解字的意思,如“雨”字,有的小朋友说:“那四点就是雨点”。又有的小朋友说“我在家里,通过窗子看下雨,门就是窗子。”小朋友的想象力真是丰富,说得多捧。演一演:如“看、着”这两个字很容易混淆,我请学生自己当小老师想办法辨清楚,有个学生这样记的:孙悟空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并做出模仿动作。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再问“着”已有不少学生把两个指头伸上头去了。编一编:顺口溜和儿歌节奏感强,读起来琅琅上口,易读好记,比较受欢迎。例如学习“力”,我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字一撇写出头变成“力”,让学生编顺口溜。有的学生编出了“刀字出了头,力力力。”

第7篇

关键字:一年级新生 转化 语文

对于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学生的基础不同,区域文化的差异,客观上给一年级新生的转化存在一定的难度。小学一年级是一个人一生中系统学习语文的开端。语文既是这一时段学习的主要课程,又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故而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就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怎样尽快让学生学语文入门,就成了从教者竞相探讨的话题。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帮助一年级入门。

一、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

汉语拼音知识既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础,又是学好语文的重点。初入一年级的新生在知觉、记忆方面还带有很大的直观性、形象性,抽象性思维还较弱,容易被新颖的刺激物所吸引。加上拼音教学又极其枯燥,如何让学生能把这看似枯燥的知识学得生动有趣,又能很好地掌握,这是拼音教学的一个重点。在刚开始学习拼音的时候,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了,所以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很松懈,觉得拼音很简单,此时我在教学的时候就花了大量时间设计各类的活动让学生参加,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拼音,如摘苹果、青蛙过河、小蝌蚪找妈妈等等。在后面学习复韵母的时候难度加大了,我就采用将单韵母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加深记忆,然后通过儿歌、歌曲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这样一个半月下来,在活泼生动的环境下,孩子们学习汉语拼音的积极性也更高了,孩子们对汉语拼音的掌握也就不断地提高了。

二、多种渠道掌握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是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的重点。1个半月的时间学习拼音,接下来的主要就是识字了,这对一年级的学生识字量要求是很大的,同时也给我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如在学习鸟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结合图形,看看鸟的样子,记住鸟的中间有一点那就是鸟的眼睛;比如在学习束的时候可以利用猜字谜的方法:“一中人”,着三个字结合起来就是束;比如在识字的时候让学生给“飘”换一换偏旁,变成“漂”等……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环境,使学生心情愉快,乐于思维,利用多种渠道让学生识字,让学生在生趣盎然的生活情境中识字,取得事半功倍的识字效果。

其次,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好奇心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后,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在课堂上我会引导学生从他们的姓名中识字,如认识“紫”的时候,学生就会从我们的“徐紫嫣”的名字里找到,然后请紫嫣来解释他是怎样记住的,将他的方法教给大家;在学习语文园地四的时候我就利用街道上的广告牌来引导学生识字,如永丰超市、滨海医院、湘满楼……这些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趁机引导他们在逛街、超市的时候都可以认字;在学习《哪座房子最漂亮》的时候,如门、窗这些实物我会引导学生在实物上认字,同时扩展教室里你还认识什么。此外,平时我会让同学之间互相做字卡识字,将优秀的生字卡片贴在后面的展示墙上,多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我们要学会多加赞赏,这样在无形中给学生埋下一颗颗在生活中识字的种子,激励学生离开课堂后仍有识字的主动性。使学生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世界,吸取各种信息,拓展想像的空间。

三、培养书写习惯,抓好写字训练。

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们最大的心愿。学生的字写得好坏美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他的语文水平,也可以体现其文化素养。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老师们都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一年级的学生毕竟年纪小,一提醒立即能做到,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忘了。因此,在下学期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在抓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无时无刻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

四、指导朗读方法,培养阅读习惯。

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他们已有一定的拼读能力,一开始就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至关重要。在朗读时注意强调一个“准”字,要求学生发音准,不会念错,不会任意添字、丢字;每一个字的发音要响亮、清楚,要注意不可唱读。还让学生养成边读边看标点的习惯。朗读还得根据课文的思想感情,读准课文的语调。因此我会在阅读中抓重点,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反复诵读,以悟出语言丰富的形象内涵、意义内涵、情感内涵。同时,让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升华认识,填补空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五、引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会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一年级学生很喜欢看简单的一些课外书,他们喜欢的很简单也很直接,不需要求知欲、好奇心的诱导,只需要激励性的评价和阅读形式的趣味性。因此我在开学初选择了绘本给他们看,刚开始我选择了《小心大野狼》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引导他们如何看绘本,后来我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看。慢慢地,我引导学生看一些童话故事,如《白雪公主》《孙悟空》等等孩子喜闻乐见的故事,在孩子们看完了之后就让他们自己去书吧里借书,看书。这样一学期下来,我们班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情绪非常高涨,课外阅读量也大大加深了。同时,我还会开展一些综合性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课外知识。如一年级下册全班都报名参加了班级的“讲故事比赛”,赛场上孩子们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有趣的故事,赛后孩子们看课外书的兴趣就更浓厚了。

一年级孩子处于学习的启蒙阶段,在实践中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特点,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的汉语拼音、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课外阅读指导五方面的学习方法,掌握他们的知识规律,让学生更好踏入语文学校的门槛。

参考文献

[1]曾小琴.例谈小学一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教苑荟萃-2011年23期

[2]周香.小学一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幼小衔接的策略.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1年9期

第8篇

关键词:培养;低年级;学习语文;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从小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更是首要任务,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能调动其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再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对此,我有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凭借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半。”一堂课的有趣的导入犹如一部剧的“序幕”,它虽然只有短短几分钟,却关系到整整一节课的和谐与成功,起着影响全局、辐射全课的作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我在揭示课题时,有时以复习旧知识导入课题,有时则利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课题。有时则用实物导入。如:上《棉花姑娘》一课时,我拿出棉花,说“同学们,你认识它吗?”“认识。” “棉花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踊跃发言,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知道的东西,此时我这样引导大家的情绪:“从大家的回答来看,大家都很喜欢棉花,但是今天棉花姑娘生病了,我们想为它找出最好的医生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这样,一下子整个课堂就活跃起来了,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产生。由此可见,精彩的导入就像一块无形的“磁铁”,一下子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整节课的教学提供良好的楔入口。

二、课堂语言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重点。为了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目标,我在识字教学中,恰当运用趣味性的语言,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学生都喜欢学习汉字。笔顺规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教学中的一大难点。教学中,我抓住低年级学生直观形象的思维特征,恰当发挥趣味语言这一剂的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回”字时,许多同学老是喜欢先封口后写里面的部分。课上,我按照同学们错误的笔顺把这字写在黑板上,并风趣地说:“你们也太不礼貌了。明明见爸爸回来了,还先把门关上,叫爸爸怎么不生气?”又如,在教“哭”字时,有许多同学写时忘记了一点,我就说:“小朋友们,你哭的时候,那些眼泪会被谁偷走了呢?”学生听了,个个心领神会。

三、教学中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如背诵古诗、朗读课文以及写字比赛等,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充分表现自己,并从中发现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闪光点,加以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如有一位男同学语文成绩不理想,但背书较快,针对这位同学的情况,一天放晚学前,我布置当晚回家背《黄山奇石》。第二天早上,我了解后得知这位男同学已经背得了本篇课文,上课时我就在班上举行了一次背书比赛,这位男同学取得了全班第一名,并且全班同学中只有他一个人背得完整。我大力表扬了他,又在学习园地的背书表上写上他得第一,他欢天喜地地对我说:“老师,今晚我又背下一课。” 我摸摸他的头说:“好的。”从此他对语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天天提前背书,语文成绩也步步上升了。 其次,根据小学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这一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实物、模型、形象化的色彩丰富的挂图以及表演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上一年级下册的古诗《所见》时,因为没有挂图,我就提前把插图画在黑板上,把古诗的内容也抄在黑板上,上课的时候,图文并用,首先通过师生共同的朗读表演充分体会诗的含义,再由教师补充解释,学生就能理解透彻,记忆深刻。很多同学能当堂背诵。又如:学习一年级语文下册《荷叶圆圆》时,我帮助学生编动作,一边读,一边动手;好像是一边唱歌一边跳舞一样,学生很开心,都笑眯眯地跟着我做。学生在读中悟意,不知不觉中就背得出来了。还有,我自己写生字卡片,早读、课间或中午自学时间,学生可以轮流来领读。学生很喜欢上讲台领读。

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很容易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培养学生直接的兴趣,而直接兴趣始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成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应给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小学生如果在课堂上心情宽松愉快,那么他们的视觉,听觉就特别灵敏,记忆力会大大加强,联想也会更加丰富,学习效率自然会大大提高,学习潜力可以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根据小学生向师性的特点,教师应向学生倾注自己大量的爱。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师生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彼此信任,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生会很自然地进入角色,逐渐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如:我常常利用体育课或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玩游戏。有时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回到教室时,指导学生写几句话。有时和学生玩词语接龙或猜字谜比赛,接不上或猜不出的同学就背书或唱歌给其他同学听。大家玩得很开心,刚回到教室,很多学生就来问:“老师,什么时候又去操场玩啊?”我高兴地说:“快了!去时再说,现在先写作业,好吗?”“好的!”可见,学生很喜欢出到外面一边玩,一边学习。所以学得轻松。

五、课堂作业趣味性,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作业的设计可写、可读、可看、可操作、可玩耍,让每项活动增加目的性,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学生对作业充满兴趣。因此,我设计作业尽量使作业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

第9篇

1、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2、教材简析:20以内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

3、教学目标:

⑴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⑵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题目。

⑶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⑷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探索与创造的快乐。

4、教学重点:探究算法,正确计算。

5、教学难点:理解算理,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算法(单一)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为学生展现一幅幅带有活动情节的画面,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学会计算方法。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三、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批判“自我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关于教学程序

㈠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选择话题,通过节日愉快的情景与数学学科的联系,引出课题。

㈡探究新知,构建方法。

1、解决“卖气球”问题。

2、解决“套圈游戏”问题。

3、解决“卖风车,猜字谜”问题。

4、小结计算方法,选取自己喜欢的比较简便的方法。

5、阅读课本,质疑问难。

这一环节,旨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解决问题。在亲身经历探究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想法,掌握自己认为好的计算方法,自觉地构建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㈢课堂练习,巩固提高。

通过由浅入深,形式各异的练习,巩固基本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