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9:30
导语:在建筑创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建筑;建筑师;建筑创作;艺术思维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4-0059-01
想要了解一位建筑师创作的过程,就必须了解建筑师是如何思考的。建筑师勘察现场、查问资料、手脑并用完成的设计图纸等只是外显的工作状态,更为重要的创作核心还是创作思维的问题。有三个重要原因在影响着选择思维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建筑创作:第一,思维对于事物把握的完整性和深刻性是其他东西所无法比拟的。“哲学也好,艺术也好,都上升到完整地概括地把握现实的高度,达到列宁指出的思维的特定极限。思维活动不是对现实世界简单的、局部的“镜子”反映,而是始终对现实的某种解释,即创造性的理解和看法。客观事物本质的、内在的关系和特征正是通过人们积极的思维活动而被揭示出来;第二,建筑创作的关键还是一个思维问题。建筑作品千姿百态、那是建筑师们复杂的创作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反映。让建筑师谈创作体会,不管设计的好坏,都有充分的理由,都能讲出一大堆的“道理”来。建筑师的注意力集中在解决不同的问题上,各有所好,由此产生的答案自然不同;第三,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来说,“必须将对于事物的本性的知识与人的本性和能力相比较。如此就可以容易见到,人所能够达到的最高的完善。”
哲学家斯宾诺莎认为人类认识方式或知识的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四项:(1)由传闻褥来的;(2)由经验而来的;(3)由逻辑推论出来瞅;(4)纯从认识到一种事物的本质,或纯从认识到它的最近因(causaproxima)而得来的。这其中只有第四种知识可以直接认识事物的正确本质而不至于受其他因素所影响。因为只有将外在的考察与对内在的审视结合起来,才能将认识达到或提升到全面和深刻的程度。由于以往建筑创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理论研究的实例尚不充分,因此,探讨思维问题就有了特别的意义。
建筑理论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外出现了一些繁荣的景象。创作实践活动机会很多,专著、译著和文章不少,面对实质性进展却不够明显。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限于人员的认识能力和科技发展本平,我们对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知之不详;二是学科的特殊性,建筑创作涉及面广,牵涉到众多领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因此,要对它全面完整的认识与叙述困难还很大。
我认为建筑师应重视和考虑经济、技术因素是一回事,而把这些因素摆到适当位置上则是另外一回事。其次,我们的建筑理论对当今建筑各种主义或流派的观点虽作了很多的阐述,但往往停留在介绍和一般性的评论上,却很少去探求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不少的文章感性直觉的成分,或经验总结成分多些,没能上升到逻辑思辨的高度。这几乎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最后,建筑理论界对艺术问题抱着小心翼翼的态度来探讨,故而不够深入。过去,我们的建筑方针是实用、经济、在可能的条件下注意美观。这种在理论上对艺术理解的片面和简单化,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建筑艺术理论的发展。而《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深刻的分析和弥补了这些不足之处,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艺术思维与形象思维一一阐述了在建筑创作中怎样去真确的发挥个人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法的应用表面上似乎完全因人因事不同而变化万千,实际上,就方法本身来说,无外平常规方法与非常规方法两类。《孙子兵法》上讲“以正合,以奇胜”。已将两者关系说得再明白不过了。常规方法一般作为基础,也最常用;非常规方法在解决困难、复杂问题时往往起着关键的作用,故有出奇制胜之效。军事艺术如此,其他艺术也无出乎其左右。智能理论告诉我们,人脑有这样的特点:能用常规的方法解决问题时,尽可能用常规之法解决,只有遇到困难时,方求助于非常规的方法来解决。建筑创作中强调创造性思维的作用固然有道理,但如果忽视常规的思维形式和方法,显然对创作不利。退一步讲,创造性思维的研究方兴未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入。那么,建筑创造性思维及其方法更是这样了。
诚如汪正章先生所言:创造性思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一过程。建筑涉及到艺术、生产、生活、天文、地理、工程、技术、自然、设置心理等多种要素,它们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使建筑的创造性思维构成一个独特的多层次、多水平、多元素的动态心理系统。这是以往那些陈旧的、传统的建筑创作观念所无法比拟的。总的来说,创造性思维中非常规思维方法应用多一些,但并非与常规方法无缘。
我们深入系统地研究建筑创作中艺术思维问题就有了可靠的理论基础,本书讨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关系,分析艺术思维的形成历史和内部组织的结构,对艺术思维的象征、抽象、表现三种思维分支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作一探讨,并对建筑创作中一些思维原则和方法进行思考。
“人们总想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画出一幅简单又易于理解的世界图景,并试图以他这个宇宙代替并征服经验世界。这就是画家、诗人、思辨哲学家、自然科学家各按自己的方式去做的事。各人都把宇宙及其构成作为他的感情生活的中枢,由此找到他在个人经验的狭小范围内所找不到的宁静和安定。”也许正是出于精神安定的愿望,作者才有勇气闻进茫茫的思维世界。
关于建筑创作中思维问题研究,“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只有加深对建筑艺术结构的整体理解,增强作为艺术家荣誉和责任的自觉认识,更加重视建筑师职业的基本要求,以求锦上添花。建筑艺术思维领域还是一个近乎荒芜之地,只有大家来关心、开发才会成为建筑园地的一块新绿洲。
参考文献:
[1]沐小虎.建筑创作中的艺术思维[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9.
[2]南京工学院建筑系《建筑结构》编写小组,建筑构造第二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从《建筑创作》的字里行间,你能看到她对于建筑创作者深切的人文关怀,能够看到从文化视角对建筑作品的深刻体悟:铁路客站设计专辑、医院设计专题,奥运场馆专题等。那一期期极具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的专题,更透露出编者对现代建筑文化的思考和探索,也正因如此,今天的《建筑创作》已经为中国建筑文化打造了一片澄净而宽广的天空,并成为众多建筑人挚爱的精神家园。
2006年10月初,以《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金磊先生等一行的考察团来到西安对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和周至老县城等古建筑进行了考察探访,可谓是《建筑创作》与古城西安进行的一次亲密接触。这些年来,通过《建筑创作》这扇窗口,不仅接触到许多前沿的建筑理论、了解到丰富的建筑行业信息,更有一批活跃在中国建筑界的同仁们以其精神和行动感染着我,这其中就有《建筑创作》杂志的主编金磊先生,作为一位极富历史责任感的现代建筑传媒人,他那句“泰山崩乎,哲人甚微”的惊呼振聋发聩,他高声呼唤建筑高地上的智慧与精神,不遗余力地传播华夏建筑文明,那份深深的执着令每一位建筑人为之感动。
建筑是城市空间环境的主角,也是城市的主要象征,城市视觉价值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城市建筑视觉艺术含量的多少。对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除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等因素,更要对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进行准确的把握和深入的考量,处理好建筑与人、建筑与城市、建筑与历史、建筑与环境、建筑与文化等诸多关系。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的现在,如何从城市视觉与功能价值的高度,高扬人文精神,深度把握城市形象塑造中的建筑美学,提升城市建筑品位,维护和塑造城市地域文化风貌,更成为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方面,《建筑创作》无疑已经成为我的良师益友。
近些年,作为一座有着3100多年建筑史和1100多年建都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在城市建筑风格创作及定位等方面也遇到了许多新的问题。身为一名建筑学出身的规划局长,肩负着这样一座极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的龙头重任,多年来,我一直保持着“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吾师”的学习习惯,《建筑创作》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与交流平台。在向各位同仁的学习中,针对当代西安的建筑创作,我提出了“城市文化复兴”及“传统建筑现代化、现代建筑地域化”的思路。“复兴”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建筑中的再次传承与表达,即承古而不复古,仿古而不泥古。城市是由无数个新老建筑所组成的,它们都反映出不同历史时期的历史风貌,要继承和发扬西安作为历史古都时期所展现的优秀传统建筑风貌,并将其特色有机地融入到现代建筑塑造的整体形象之中。
在对西安建筑风格及格局的定位中,我们将西安城区划分为传统风貌区、风貌协调区与现代建筑区域三大区域。建设中我们特别注重了既有古都传统风貌,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建筑风格,建设了一批能体现古都浑厚、宏大,端庄、典雅气度的建筑,如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钟鼓楼广场、陕西省图书馆、金石大厦、大唐芙蓉园等。在西安历史传统街区的保护中,以传统建筑风貌为依据,认真规划,精心修复了街区的原有建筑,恢复了如北院门传统商业街、书院门传统文化旅游街、德福巷传统民居街、竹笆市地方特色商业街等历史街区特有的历史文化风貌。通过传统建筑符号、建筑尺度及建筑语汇的协调,体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并形成传统街区与现代新城和谐共生的景象。
关键词:地域性 文化性 时代性
一个建筑要满足一般使用功能上的要求不是很难,但要把一个建筑作为一个精品来创作是不容易的,建筑创作要有一个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要着重体现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
一、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是一个地区的产物,世界上是没有抽象的建筑,只有具体地区的建筑,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之中,受到所在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受具体的地形、自然条件,以及城市已有的建筑地段环境的影响。建筑的地域特征是一个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基本点。
1.从广义上讲,建筑首先受地理、气候、区域的影响
例如南方地区,炎热地区跟北方寒冷地区建筑显然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山区的建筑和滨河的建筑也是不同的,建筑处理根据地域自然条件不同,通风、遮阳、隔热、防潮等的处理都不同,至使建筑形式也不一样。
2.从狭义的角度来讲,建筑的地域性主要是指建筑地段的具体地形地貌条件和城市周围建筑环境
这些影响和制约着建筑空间和平面、剖面设计,乃至影响建筑的形式。设计人员应以生态观的角度顺应自然的地形地貌要求,与地段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师应以区域的观点看待建筑,尊重地段区域已形成的整体布局和肌理。着重表现在建筑体形、体量、空间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色彩等方面。采用与地区相适应的技术条件手段,再结合功能,整合优选、融会贯通去设计创作建筑。
3.建筑的地域性还表现在地区的历史,人文的环境之中。
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和工程相结合的学科,其自身内部是无法达到一种自给自足的完满状态,其必须在人文精神的支撑下才能不断的深入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地区都有它特有的历史、人文,建筑师应该在地区的文化传统中寻根,在建筑中表达地区的文化特性。这也是建筑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建筑的文化性
建筑不仅仅是满足人的物质活动的需要,也需满足人的种种精神活动的需要,如心理的、伦理的、宗教的、审美的等等。不仅如此,建筑还表现人自身,这种表现不是人构筑建筑的目的,而是建筑物既成之后,以其形象反过来表述着人和社会,或者说“无意识”地表述着建造者和使用者的一切,这正是建筑的文化性。
它既是物质的财富,又是精神的产品;它既是技术产物,又是艺术的创作。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
建筑,但凡精品都能传译一定的精神内涵,有很高的文化品味。历史上每一个时代,都产生一批不朽的建筑作品,其文化意义和艺术感染力,常常成为一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的标志,国家和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建筑作为文化,它的着眼点不仅仅是考古上的。如屋顶的坡度,宋代的屋顶坡度较平缓,而清代的屋顶坡度较陡峭,这也是建筑文化的问题,建筑的屋顶,本来的目的主要是避风雨、御寒暑,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它也渐渐地增加了内涵,社会伦理和美学的要求越来越突出。明清时期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明清的建筑,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屋顶形象就显得很辉煌,屋顶更加陡峭,在一定视点上看去,屋顶与下部建筑的比例也显得更和谐、更美。
因此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无时不在制约着建筑文化的表达和发展。
在信息化的社会,人的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美学观念、价值观念都发生很大的变化。在一个强调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协调,科技与人文同步发展的时代,建筑文化也呈多元化方向发展,但并非各行各素,无章可循。
从建筑创作的角度来看,设计首先要融合城市和自然的环境,表达建筑性质和文化的特征。设计什么用途的建筑,首先应该表达这类建筑的共性和特有的文化内涵。每一大类型的建筑,都固有着一种文化内涵。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表现在建筑上也有着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重情知礼、以人为本,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文化差异很大,因此表现在各名族地区建筑上,建筑形式差别也很大,各有各名族地区特色。所以在这个地区建筑创作,就应该吸收该地区的文化内涵,融会到现代建筑之中。建筑师应该自觉地继承地方建筑文化传统,在建筑形制、建筑细节、建筑材料上与现代建筑相融合,吸收精华,弃其糟粕,创造出有地区文化特色、有生命力的建筑作品。
例如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构思主题,非常完美的将现代建筑和中国文化相互融合,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
三、建筑的时代性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是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综合反应。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现代建筑创作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这个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能创新并向前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使建筑的空间跨度高度和空间的品质有了很大的灵活性。信息网络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空间观念和工作模式,新功能,孕育了新的建筑类型,科学技术带来的变化,使建筑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当今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知识经济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多元的综合观念和思维方式,起着主导作用。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着很大变化,人与人之间更需要沟通跟交往:交流、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已经成为当代人的普遍需求。
建筑作为一个时照,新的技术体系、新的思维方式、新的科学技术,必然带来了新的设计观念和思想,现代建筑创作很自然地应该适应当今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建筑要用自己特殊的语言,来表达所处的时代特质,表现时代的科技观念,揭示思想和审美观。归根到底,是时代精神决定了建筑的主流风格,把握时代脉搏,融合优秀地域文化的精华,建筑才会创新和发展。
当代建筑还需重视“比较与差距”,不言而喻,就是要把目标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以期促进我国建筑创作的发展,并尽快地把它推向世界。努力创造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建筑新风格,正是当代中国建筑师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职责,同时也是中国建筑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四、结语
建筑的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地域性本身就包括地区人文文化和地域的时代特征;文化性是地区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的综合表现;时代性正是地域特征,传统文脉与现代科技和文化的综合和发展。如果建筑师能够很好地理解和综合应用建筑的三性,强调整体性和统一性,创作具有特色的建筑。
参考文献:
[1]《地域性建筑》王育林 著,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出版
[2]《中国建筑文化简史》沈福煦 著,中华书局2010年3月出版
【关键词】民俗学;民俗文化;现代建筑创作
民俗学起源于19世纪的欧洲,包含民间生活、、物质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大众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民俗学的概念由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提出的,汤姆斯对民俗的界定是“在普通人们中流传的传统信仰、传说及风俗”以及“古时候的举止、风俗、仪式、迷信、民曲、谚语等”。民俗是一种民间文化,带有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集中体现了世俗化、市民化、生活化的特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参与性。
“民俗是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民俗的产生,是人类对社会生活的理解。”不同地域的生活环境赋予其特殊的民俗习惯,从而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思想意识以及审美标准。一个地方的民俗是该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民俗的发展具有共时性和历史性的双重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民俗学也在不同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对其内容进行取舍更新,最终发展成成熟的状态。民俗学与建筑学处于动态发展中,虽然这两门学科不会像时尚一样变化飞快,但却是现代社会生活变化中重要的指向标。民俗的地域化特征为现代建筑创作提供了独特的创作源泉,从民俗学的角度探析现代建筑创作是现代建筑运动之后的重要发展趋势。
当代建筑创作尤其重视“根”的重要性,探究本质,与地方民俗、地方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渊源。建筑中的民俗是物质民俗的一种,是一种可感知的民俗文化。建筑出现之时建筑民俗随之出现,人类生活初始阶段建筑的形式及建造方式简单,建筑民俗表现的简单,后来建筑形式与建造方式发展起来之后,建筑民俗表现在建筑的选址、建造、建筑材料、建筑装饰等各方面,对人类的居住、审美观产生直接的影响。建筑中的民俗文化是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建筑师在当代建筑设计的构思与执行过程中,了解建筑所处地域的民俗习惯与地方特征,深入了解当地人们的生活状态与行为活动,创造出与地方文化相和谐并且满足地方民众诉求的建筑作品。
1、建筑的民俗学基因
民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众多表达方式,建筑中的民俗通常通过选址、建筑布局、建筑装饰来表达其抽象化的内容,突出建筑民俗所呈现的民族心理、美学思想、哲学理念。在细节上借助建筑构件、门窗雕饰、屋脊瓦饰来来具象表达民俗的深刻内涵。
1.1民俗在建筑布局中的体现
民俗在建筑布局中有大量的反映。无论是城市选址还是建筑的整体布局,都贯穿着风水思想。中国的民俗文化在民居、宗教建筑中表现的最为明显,,自然界存在的自然物象的位置、形状、态势不仅是理性的客观物质要素,更被人们当做精神的文化存在考虑在建筑的整体布局中。如某些村落中将水口视为村落的门户与灵魂,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许多村落的入口都有建筑物或构筑物。北方的四合院整体布局的模式是在家庭等级秩序的影响下形成的,父子、男女、长幼等家庭人伦关系在四合院中安排的井然有序。
1.2民俗在建筑装饰中的体现
中国传统建筑尤其重视建筑细节的装饰,装饰的内容,形式,色彩的搭配与选择都融合地方的传统习俗、文化信仰和审美标准。建筑装饰是一种文化艺术,通常与民俗文化相互关联,建筑中的砖雕、石雕、木雕的题材来自民间传说、宗教礼仪等,在这些装饰中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艺术源于生活,但永远高于生活。建筑装饰中的题材来自民间,但在表达上将其抽象、象征性的表达出来,突出了建筑民俗艺术的含蓄,正所谓“义生文外,伏彩潜发,秘响旁通”。
2、民俗是建筑创作之源泉
传统文化与民俗活动是民众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历代的传承与积累,民俗仍然充满生机活力。正是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现代审美意识的提高,人们对现代社会生活空间质量、居住环境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不仅在物质上满足其使用要求,更是追求精神层次的享受。现代建筑空间与形象的单一化不再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基于生活而创造是打破现代建筑创作单一化的重要出路,民俗文化成为建筑创作的基础素材。
2.1民俗文化是建筑创作的原始素材
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各个地域民俗文化呈现鲜明的对比,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它所具有的地域性、文化性、社会性使其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体现。民俗文化深刻地影响着建筑的样式,并为建筑设计指明方向。从民俗文化中挖掘设计元素,使民俗文化融于建筑艺术之中,不仅使建筑本身与众不同,更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好的文化认知。中国传统建筑中蕴含众多民俗文化,是古代人民对于民俗文化与居住文化融合的探索,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博大就在于将物质性建筑实体上升到精神层次,成为文化的载体。在新时代,建筑类型的增加与建筑功能的改变,人们对建筑的物质性使用要求提高,在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时候,忽略了对民族特性的探索。随着审美意识的提高,以及建筑创作的不断探索,民俗文化重新受到重视。
2.2建筑与民俗的完整融合
中国传统建筑中建筑的艺术性与文化性似乎高于建筑的使用功能,在建筑造型、艺术装饰及建筑结构等方面显示出丰厚的文化文化内涵,构建了建筑与民俗联系的骨架。现代建筑创作中的民俗与建筑的结合似乎是一种挑战,更要接受时代的考验,每一个建筑的形成都应实现建筑与民俗的极大融合。无论在建筑色彩、建筑材料、传统符号、细节设计等方面,最大程度的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除此之外,还应将关注建筑与周围建筑的和谐,使建筑内外协调。
3、民俗学研究对建筑创作的启示
在中国建筑学领域中,民俗建筑的研究始于乡土建筑。基于民俗传统,立足民间民俗调查与研究,从地方特殊的民俗与民间民俗活动中探求建筑的实质。民俗是一个地域的灵魂,民俗习惯、民间活动对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文化的多样性是产生差异的根源,当今建筑作品千城一面的现象,根源于没有从生活本身探究建筑创作的本质。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着民族地区的生命力,是进行建筑特色创作的根基。民俗学中直接记载了历代以来的建筑民俗,它从生活、文化、社会、习俗等当面找寻建筑的发展演变历程。大大拓展课建筑设计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素材。
民俗学是研究社会生活的窗口,通过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民俗事象,更加深刻理解民俗的文化内涵,在建筑创作中才能更好地创造符合人们物质、精神的建筑形象与建筑环境。建筑创作是一门与时俱进的艺术创作,因此基于民俗的建筑创作不可能是原封不动的挪用民间传统文化与民间活动与建筑本身或建筑空间中。随着时展,传统文化存在“适者生存”的生存法则,一部分将适应现实需求被保留下来,另一部分被舍弃。在建筑学领域中研究民俗的相关内容,更像是建筑与民俗的相互考验。
建筑是社会生活的载体,建筑创作的根本源于生活本身。基于普通的大众生活,基于地域性传统文化,充分发掘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精髓,将民俗合理的植入建筑艺术中,使建筑与民俗更长久的传承与发展。探索永不止步,在未来建筑设计中,民俗仍是建筑设计中关注的重点。
参考文献:
[1]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
[2]高丙中,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9.
【关键词】:全球化地域性文化时代表达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是一棵树,它们植根于这片土地,从这片土地上吸取养分,如果它与这片土地割裂开的话,实际上它的生命力也就跟着消失了。世界上没有两棵完全相同的树,每一棵树都有自己的灵魂,每一棵树都在历史的长河中年年更替新的枝叶,年年记载着历史的变迁。这就是我对地域建筑的理解,她就是一棵有生命力的树。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各地的人们前所未有的被拉近,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对地域文化的冲击,城市的市中心已经开始出现趋同化现象。旅行在城市建筑中的人们开始疑惑,我在哪里,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每一个城市都应具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特质,每个城市都应给人不同的感受,一片街区、一栋建筑、或厚重、或秀美、或人文、或休闲。大量的老建筑正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没有归属感的全球化的现代建筑,城市失去记忆,就像失去记忆的人一样苍白和迷茫。如同一棵大树被无情的砍伐,然后随意的嫁接新的枝条。
在具体的建筑设计创作中,我们应从以下方面综合分析,设计出真正意义上有生命的地域建筑。
充分结合当地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进行建筑创作
特定自然环境是地域建筑最基本的要素之一。自然环境包括了气象气候、水源水流、地形地貌和物种资源等等, 在建筑中可表现为采光、通风、形体空间等。巧妙地结合自然环境, 才能创造出具有宜人空间和强烈地域特征的建筑形态。
回到建筑最初的功能,她是作为人类抵挡风雨的遮蔽物出现的,在物质生活比较贫乏的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欧洲,都是巢居或者穴居,都是有同类性质的建筑形式。后来由于自然气候、物质条件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文化习俗,不同地区的人们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地方物质条件,产生了不同的建筑发展之路。比如南方气候炎热潮湿的山区产生了底层架空的干阑式建筑;黄河中上游利用黄土断崖挖出横穴,我们称之为窑洞;东北与西南生长这旺盛的树木,他们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举一个尊重当地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的例子,马来西亚建筑师在创作中注意结合热带雨林的气候条件,创造有地区特色的建筑。特别是杨经文成功地运用生物气候学进行高层建筑的生态设计,注重采用自然通风、屋顶遮阳格片、外墙绿化系统等防晒、隔热、通风等措施,节约能源,并保持了地区特色
又如汶川水磨新城的规划,以教育、人居、旅游为主,发展成为现代服务型城镇。依河发展的水磨新城,由于地形条件的制约,规划区一山临水,呈现出山水城市形态。
合理依据当地资源进行建筑创作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还应认识现阶段国情,即我们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仍然存在,我们应根据特定地区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建筑创作方式。
地域建筑创作最适宜的就是绿色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设计手法主要有三种,一是从建筑所在地域出发,提倡利用本地材料和传统技术的设计方法,二是既注重地方性,又适当引入适宜技术,三是利用最新理论和最近科技来设计。我们应在充分利用当地传统技术来创造经济节能的建筑,并非一定要通过高成本,高技术来刻意追求绿色建筑的标准。
例如,一次在媒体上看到了报道胶东半岛的海草房,海草房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有代表性的生态民居之一。由于生长在大海中的海草含有大量的卤和胶质,用它苫成厚厚的房顶,除了有防虫蛀、防霉烂、不易燃烧的特点外,还具有冬暖夏凉、居住舒适、百年不毁等优点,深得当地居民的喜爱。
又例如简单、适用、有效、经济的山东交通学院图书馆生态设计。该建筑位于山东省济南市,是一座地上5层、地下1层的现代化校园建筑,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通过包括遮阳、自然采光、中庭和边庭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高性能保温、水池替代冷却塔、地道风等各种节能技术的运用,在设计中采用普通建筑材料,普通适宜技术,降低材料与技术成本。
以人为本,关注时展进行建筑创作
纵观我国建筑发展史,从秦砖汉瓦到唐代的斗拱,再到宋、清的营造法式,每朝每代都在传承与创新中变化,都具有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烙印,都是“新的时代建筑”。
如果建筑无法围绕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就将停滞不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观念的变化和思维模式的更新,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社会生活方式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变化。而建筑的空间与形式,是人们某一种生活方式的直接物质与精神。
以人为本,就是设计者将自身融入到使用者的世界中,细心发掘特定区域的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他们的生活方式,心里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如今设计者经常缺乏的是对生活的体验,对当地生活的深入了解,对老百姓的追求的是什么,喜闻乐见的是什么,以及气候因素等等方面如果没有生活体验。实际上就很难创作出真正具有地方文脉、地域特点的建筑。
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建筑创作
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创作思维上强调“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中国又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区地理条件、经济、科技和建筑文化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正是由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地方建筑文化所组成。
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有人提出想要体会古代的唐诗宋词的韵味,就要用陕西话去读,同样的道理,如果在建筑创作中没有与当地传统文化很好的融合的话,在建筑创作中可能会忽略很多建筑中最本质的问题。
建筑属性就具有地域性,就是依托地域文化诞生的,建筑脱离不了文化属性。我国从南到北,从西到东,虽然气候、环境、民族各有不同,建筑都包含有当地地域特征和文化的背景,由于不同民族在生存的地理环境、历史渊源, 心理结构、伦理观念及思维方式等方面存在着差异。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其各方面都渗透着本民族的文化特点。
对地方建筑形式提取与变形, 传承具有艺术价值的建筑文化。比如美国SOM 事务所设计的上海金茂大厦通过对中国古代密檐式塔形象的成功抽象, 将高耸的体量分成几段来处理。每段的高度自下而上逐渐缩减, 形成了密檐式古塔的意象, 在表达中国建筑的地域特征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综上四点,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我们应以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进行地域建筑创作,辩证的分析当地经济技术、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变化的差异,由宏观到细节,由表及里,深入思考。”建筑是地域文化的载体,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相对独特的地域文化。我们在设计创作时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制宜,尊重生活,强调品质,创造出既符合现代人们需要,又具有传统特色的、具有生命力的地域建筑。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文化、城市、人
中图分类号: TS958 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创作的目的与结果
建筑的目的在于为人的生活服务,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人类的生活究竟需要怎样的建筑,建筑应该如何为人的生活服务,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千百年来,人类在世界上不断地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房屋。在这些建造活动中,不论是建筑师还是工匠,还是与这些房屋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公众,以至一切关心、热爱建筑的人,总是在构想并期待着建造这些房屋的各种结果。对于建筑,大多数人是把它的目标能否实现即完成后的建筑能否具有它应当具有的特征和品质作为衡量一个设计或一件作品成败的最终标准的。也就是说,大家首先关注的是建筑的结果。
二、现代建筑创作的功能与审美精神
1.现代建筑创作的功能探讨
人的任何行为,无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是为着一定目的的,建筑活动与其他任何活动一样,也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因此,在以往的观念中,人们首先关心建筑的结果,关心建筑完成后会是什么样子。但问题是,究竟什么是建筑的真正目标和结果呢?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回答是随着时代、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在以往大多数人们的观念中建筑的目的就是为人的居住提供尽可能舒适、宜人的的空间和环境,这是毫无疑问的,并且至今如此。
今天的建筑仍然是供人居住的,可是今天的建筑与过去的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一种观念的转变。当代建筑比以往更加重视与人生活的联系,更加重视人对建筑的接收过程,更加重视人在建筑中的各种体验、感受等心理状况及其发展的依据。如果说,以往人们把建筑当做一种客观、恒定的物质存在,因而主要关心它所具有的性质的话,则今天建筑更多地被视为一种在与人交流、对话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存在,一个不断生长的过程,因而人们更加关心它与人的交流、对话的方式。
当一个人从风雨中走进一座温暖干燥的房屋,他会因脱离寒冷而感觉到舒适,他会作出喜欢这座房屋的反应,因为他的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一个远离故土、思念家乡的人,当他面对一幢具有家乡建筑风格或特征的建筑,他会倍感亲切,因为这引起了他对故乡生活的联想;他也许会产生在里面生活的愿望,因为他独具特色的空间、平面、装饰等等以及这些空间、平面、装饰紧密相连的生活方式可以让他重新体验过去那些熟悉、难忘的生活经历,建筑满足了他的情感需求,而旁人对这一切可能无动于衷。在这种情况下,建筑便与人的内心状态达到了某种统一,建筑便给人某种美感。相反,一座房屋,不论造型多么优美,色彩如何漂亮,也不论设备多么齐全、方便,但如果他的使用者感到它太封闭或者太开敞,太冷、太热等等,则它必然会给使用者造成压抑、紧张或者烦乱等不适而无法产生美感,建筑的审美价值便无法实现。可见,建筑审美活动的实现与主体在建筑、环境中的感受、体验密切相关。
2.现代建筑创作的审美精神
人的审美过程离不开对对象世界的参与和体验,而强调建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强调人对建筑的参与和体验。因此,建筑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活动。建筑的平面、立面、空间、构件以至装饰细部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只有当主题介入其中,它们才可能产生某种经验或含义。如果主体觉得这个建筑实体不适应或者违背其需要或目的,他就会感到不适。如果建筑适合其目的或需要,则主体对建筑的感受将是愉快的。建筑与主体需要之间互相适应的程度越强,主体对该建筑体验的舒适度也越高审美感受就越强烈。因此,建筑虽然是以一定的物质和空间形态存在,但它对主体作用的效果却是永恒不变的。这就是说,人对建筑的审美关系不适预先设定的,而是在主体对建筑的接受和体验过程中实现的。
衡量一座建筑,乃至一座城市的审美价值,首先应视其能否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更多自由选择的可能,能否创造出供人们充分开展生活过程的良好环境。一切建筑活动都应以为人民提供更加宜人的环境,不断改进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把人的生活过程放在首位。正如著名建筑师沙里宁所说,“城市显然应当从解决住宅及居住环境的问题入手,而不应像我们经常见到的那样,着眼于广场、街道、纪念性建筑,以及其他引人注目的东西。”这种价值观的转变已成为当今世界的潮流。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当论及世界上哪座城市最美时,来自世界各国的建筑师和建筑理论家众口一词,公推莫斯科,原因是这个城市为每位居民细致地考虑和提供了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而不只是注意修造那些引人注目的标志性建筑物。这种评价本身就是意味深长的,它不仅反映出今天人们对建筑更加深刻的理解,而且也表明了他们对于建筑创作与审美的强烈而鲜明的思想倾向。
三、现代建筑创作的精神思想
实际上,创作过程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作品的最后完成,只有接受活动才能最后实现其价值。建筑物质形态的完成本身并不是建筑创作的目的,建筑是供人居住、为人的生活服务的。如果没有人的接受活动,没有人在其间的生活,建筑犹如一个没有演出的舞台,那将是毫无意义的。作为物质客体的建筑作品,同样也只是一种潜在的存在,只有在接受者的意识中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因此,不应把建筑看做客观的认识对象,而应把它视为主体接受意识的关联物。当作品的意义和审美潜能与接受意识共同作用,被接受者感知并引起反应时,这种潜能才能转化为形象、含义、价值和效果。这些形象、含义、价值和效果不是作品所给定的客观存在,它们既不是作品的固有物,也不是接受意识的固有物,而是二者相互作用的产物。因此,接受美学特别强调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的能动性与创造性。
然而,仅仅如此还产生不出真正能够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的建筑。功能主义由于将其理想中的接受者的期待视野极端简单化、抽象化,致使其创作远离了社会生活的真实,因而无法很好地回答接受者的要求。正是如此,一些建筑师才以建筑的可解释性概念提出了“多价空间”的思想。他们反对对建筑功能过细的划分和僵化设置,主张给建筑以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使之形成多价空间而具有可解释性,已经成为当代许多建筑师的共同追求。支撑体住宅的思想,运动变化、模糊不定的共享空间、流动空间的思想,所谓“灰空间”的思想,以及近年出现的软化、消解结构的解构主义思想等等,都可被视为这一追求的体现。
一位建筑学家曾说,任何建筑类型在他构思的时期就包含了某种价值观,并且能够在以后的事态变迁中继续保存下来,建筑的文化意义即在于此。建筑中不确定因素的设置以及由此产生的建筑的可解释性对于建筑接受活动中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建筑价值观和美学观,并日益成为当代建筑思想发展的重要趋势。
结束语:
新的时代孕育了新的世界、新的生活、新的眼光,它们要求今天的建筑作出新的应答,这便是建筑美学给予我们的根本启示。现代建筑理论从创作与接受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考察作品内在结构的思考,应该说是革命性的,对于历来为人们深信不疑的种种对艺术本体存在的描述来说,不可否认是一种全新的认识。这一思考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把接受者引入创作活动和艺术本体并充任核心因素,而且还在于建立了一种辩证地,动态地研究创作理论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自达尔文进化论产生之后,大量相关的边缘学科应运而生,如:进化认识论、社会生物主义思想、进化论生态学等等。这些广义进化的思想在生物和社会两个层面上对人类知识的许多疑问作了探索性的研究,对人类文化各方面造成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但总的说来,进化论在建筑学领域还鲜有作为,这一方面可以归咎于建筑学的学科特殊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人们对它的忽视。关于广义进化论,一个相对科学的定义是:“在达尔文进化论基础上强化了评价系统的认识论。”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核心是“变异”、“选择”。相对来说,生物性选择的过程涉及到的评价机制比较简单,但广义进化的评价判断系统则复杂得多。也正因为如此,它可以在更广的范围用来分析社会进化、文化进化等,也可以在更微观的范围内研究认知思维的机制。有了这样的基本认识,通过分析建筑学的广义进化特征将有助于我们建立正确的工程认识观。
一建筑学的“非”进化性脱胎于自然科学的进化论从它拓宽疆土的一开始就受到顽强“狙击”,在艺术和宗教领域更是如此。的确,宗教排斥变异,艺术以变异求存,艺术领域不存在稳定的、明确的价值观,在不同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之间我们通常难断优劣。艺术和宗教都显现出某种“非”进化性,这是进化论介入建筑学的一个难点。然而,这其中又有所区别。宗教在它的体系成熟之后就保持着超常的恒定,而艺术在创新过程中不断建构着自己的系统。因此,如果说宗教不具有进化性的话,对艺术我们就不应妄言了。更何况,建筑学兼备科学与艺术两类学科的特点。“建筑学非进化性”还来源于“进化”与“进步”这两种概念的混淆。“进步”概念源于亚里士多德,它断言万事万物向着自我完美的或是由低级向高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种典型的“目的论”。由于它不能解释创造力的来源,现代科学已抛弃了目的论。严谨的生物学者十分注意区分“进化”与“进步”概念的不同含义。这启示我们,建筑上的每一次“变化”都昭示着新事物的出现,但这并不意味它更高级。比如说,我们很难说现代主义建筑就比古典主义建筑高级,只能说它在某些功能方面更加适合于现代生活方式的要求。我们也很难说解构主义建筑思想比现代派建筑思想更加高级,也只能说他更加适合于当代大众心理的需求。因此,如果说在生物学上“进化”与“进步”的概念可能重叠的话,在建筑学上的进化概念就不一定具有进步的含义了。
二软、硬结构模型对设计思维的启示!模型的思想广义进化倚重的模型策略针对的是机器工作的创造性问题,它使用了一些“地形图模型”、“软、硬结构模型”等理论模型的方法对许多自然或文化现象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它希望这些以进化论为基础的模型能代替以“符号主义”和“连接主义”为基础的机器模型,从而创造人工智能,实现人机对话。这种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树立模型分析的方法对于建筑学这种带有模糊判断性质的学科来说,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分析方法。它不仅使我们的分析过程更加直观,还可以通过定量的数据得出更加明确的结论,并用以指导创造性的设计实践工作。"软、硬结构模型赵南元先生在《认知科学与广义进化论》中提出的软、硬结构理论的基本思路是:在人的认知过程和社会科学中存在着“自举”现象,即前一级的成果对后一级的成果有制约作用,它们是“自我表述系统”(图!)。自我表述系统必须包括相互作用的软、硬两部分结构,其中,硬结构保证系统的存在,软结构在硬结构支持下对硬结构进行建构,完成系统的自举。使用这个概念可以对建筑设计思维过程作出理性的分析#!$。建筑师思维中存在着软、硬结构。建筑师头脑中的知识体系是硬结构,建筑师在学习或与外界时接触得到的新思维可以视作软结构。软结构不断产生新的设计思想,进而优化其知识结构。而硬结构在领会和捕捉新思想上至关重要。建筑师的成功与否视乎软硬结构关系的均衡性。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建筑师通过草图表达思索的轨迹,当其从纷乱的线条中选择出合适的线条时,就完成了一次创造过程。
其后,经历过多次类似的过程,在建筑师的笔下产生出数种甚至许许多多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和建筑形象。之后,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择,选择范围大大缩小,直至最后确定针对特定过程给出的答案。建筑师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出于建筑师的职业心,反复勾画,也就是为了给自己多几种选择,以便优化设计方案(图")。我们在进行项目操作时使用的也是软、硬作用机制。方案招投标或方案咨询阶段是项目操作的软结构阶段,经过评标,根据专家或业主综合的价值判断,决定某个方案或结合某几个方案的过程就是项目设计的硬化过程。软结构阶段的思维活动带有相当程度的发散性,在这个阶段非理性的思维模式占主导地位,而后期的判断决定过程则是理性思维的结果。因此,可以认为一个设计的好坏是由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协同作用的结果(图%)#"$。%关于评价评价即价值评判。《辞海》对评价的解释为:“泛指衡量任务或事物的价值。”评价包括评价主体和评价客体两个方面。在建筑设计中,主体指的是设计师、业主、城市管理部门等对设计有需要的人,而客体则指设计目标、策略和图形成果等。设计过程本质上就是不断进行评价的过程。评价在软、硬结构模型中起到的是中介作用。在以“求异”为任务的创造性活动中,正确完善的评价活动是“硬化”过程的推动力。因此,广义进化理论的核心是其价值理论体系。
“进化离不开变异与选择,而选择离不开评价,如果没有一个具有客观性的价值理论体系,进化论向生物学领域以外进行推广是缺乏理论基础的。”广义进化关于“负价值”的理论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带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在这里涉及到“复合地形图模型”的概念。“地形图”是生物与社会进化现象的一种形象化模型,它是由空间和时间要素构成的四维体系。而“复合地形图模型”则是大小两个系统的地形图的叠加。由于价值观是向量而地形图却是非线性的超曲面,与地形图下降梯度一致的价值观,在超过临界点之后必定成为“负价值”。而且,负价值的自我保持性越强,系统越有“逃离”的危险,从而使系统崩溃。例如,从生存竞争的角度出发的价值观是“生育人口”,但是超过一定数量,也会造成人类的生存危机。因此这时“生育人口”就成了“负价值”。在建筑上,思维评价中的负价值主要是由评价主体之间的不均衡性造成的。在设计师、业主或其他相关人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制约性,它们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一个好的价值取向也只是在各方价值保持平衡下才有意义,任何一方的独断专行都会导致设计的失败。因此,设计师作为协调性的评判主体应发挥主动性。
三建筑现象的广义进化思考典型江南水道空间的模式由以下因素构成:桥、水道、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尺度。现代生活方式使“建筑界面”、“人的活动方式”和“尺度”这三种因素已发生了变化,因此现在我们不可能再期望简单地通过开河和架桥来获得什么“水乡风情”。同样的情形体现在“岭南骑楼街”模式的演变中。人的活动和合适的尺度感是近代骑楼街空间形态的模式语言。在当代城市中心区的改造建设中,我们采取的常常是一种错误的策略:拆除古建筑、拓宽道路、建沿街高层建筑。为了给大拆大建、破坏文脉寻找出路,骑楼文化被表达为沿街底层(或二层)架空的非连续走廊。事实上,我们很难在失去尺度的骑楼和高耸入云的摩天大厦前找到城市的历史印象。以上例子表明,传统的审美律在很多情况下已不再适用了,社会生活环境赋予了建筑文化新的选择压力。超级秘书网
正如德国建筑评论家威廉•克劳泽尔在论述建筑与环境的关联时给我们的忠告:“建筑师倾向于根据视觉规则理论来组织环境……由于它赖以存在的假设条件已经改变,传统的视觉规则理论已不再真实可靠,曾经在建筑形体中建立起来的视觉和谐模式将不再重现。”在新的社会环境要求下,“涉及不同环境层面的综合体系”的新理论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里,笔者是从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方面阐明建筑文化观念的演进机制的。建筑学的发展轨迹是非线性的。用完形心理学对建风格的研究强烈地表明了这一点。古典建筑以构件精细取胜,忽略虚实、阴影等完形因素;现代建筑则从整体完形出发,忽略门、窗、柱等细部的表现。当代的解构建筑学说则将整体完形打散,后现代建筑则将细部装饰重新拾起,甚至加以分解突出表现。从“古典建筑”到“现代建筑”再到“后现代建筑”,建筑文化呈现出跳跃发展的趋势,而且带有明显的“返祖”现象,这是建筑文化的广义进化特性。四建筑学引入广义进化思想的意义广义进化主要的目标是“研究人脑的认识与思维过程,对于认知过程给出机械论的解释,也就是研究认知和思维的机制,使其有可能在机器上实现”。达尔文进化论揭示出自然进化过程的创造性。
记者:2008北京奥运会即将到来,奥运建筑因其体量宏大、形式独特而备受世人瞩目。《建筑创作》一直以独特的视角报道奥运建设历程。2001年7期《建筑创作》杂志即专门刊出奥运建筑一辑,介绍申奥场馆建筑,杂志在行业要闻栏目中专门设有“2008”工程建设进展的内容,第一时间跟踪展示奥运建筑设计及施工进展情况。从2000年到现在,《建筑创作》系统地发表了一系列奥运体育建筑项目,从近几年的杂志总目上即可得出这样的总体印象。在您的印象中,《建筑创作》近年来发表过哪些奥运建筑项目?为什么《建筑创作》能够行动如此迅速跟踪这一社会热点议题?
金磊:首先,《建筑创作》杂志社对这一议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型设计机构,参与了建国后几乎所有的大型公共体育建筑场馆的设计。从建国后北京市第一个大型体育建筑――北京体育馆,到20世纪50年代“国庆十大工程”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从20世纪60年代的首都体育馆,到1990年的北京亚运会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再到北京2008年奥运会,这些著名的时代建筑都同时属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的光辉业绩。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成立了体育建筑研究小组从事亚运会研究,2000年以后又专设体育工作室从事申奥的筹备工作以及申奥成功后的奥运建筑设计实施工作。全国设计大师,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马国馨院士因对亚运会建筑的特殊贡献而被萨马兰奇授予特殊贡献奖章,成为获此殊荣的唯一一名建筑师。
可以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对2008奥运建筑设计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和技术实力。《建筑创作》杂志作为从该院的交流刊物逐步成长起来的国内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也自然而然。一脉相承地形成了关注公共建设事业(包括体育场馆建设)的优良传统。另外,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从建国以来对大型公共建筑特别是大型体育建筑的贡献,也敦促着我们对奥运体育建筑予以特别关注。
大概从1984年开始,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为了申办亚运会,安排情报所做了大量的资料收集工作。1999年以后,信息部即原来的情报所,利用院内部交流刊物《设计・信息・网络》协助北京市规委从事筹备申奥的工作。我当时任院信息部主任,自然必须全身心投入工作。
1999年4月7日,北京市市长刘淇及国家体育总局局长伍绍祖代表北京市在瑞士洛桑奥林匹克总部向国际奥运会主席萨马兰奇递交了北京市申办2008夏季奥运会的申办报告,从1999年4月17日开始,《设计・信息・网络》创办“申办奥运专刊”,为了配合申办奥运会的工作,按照当时首规委办陈刚副主任的指示,信息部在以往研究与积累的基础上结合信息网站提供的有关其他国家举办夏季奥运会的工作情况,向首规委等主管部门提供尽可能多的对申办策划及决策有用的信息,主要侧重在奥运对城市总体布局的影响和奥运规划等方面。例如,从驻外使馆科技处获得的悉尼2000国际奥林匹克规划纲要、悉尼奥运村规划、2004雅典奥林匹克运动会前后市政建设规划等。这是宣传奥运建筑的雏形。
《建筑创作》杂志真正关注奥运建筑还是在2000年以后。2001年《建筑创作》开始出专刊介绍申奥场馆及体育建筑,并出体育建筑增刊,为在宣传上推波助澜,每年都设有奥运建筑专题:
2002年8期,北京中轴线上的奥林匹克公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
2003年,陆续刊出国家体育场、奥林匹克公园、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规划、天津奥林匹克中心体育场、秦皇岛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等设计方案:
2004年,北京工人体育中心、国家游泳中心项目,
2005年,北京2008年奥运会各场馆概念设计进展情况,如帆船赛艇基地、五棵松文化体育中心、国家体育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区地下商业建筑、国家会议中心、网球中心及国家曲棍球场、北京2008年奥运会景观塔概念性设计等,又出版奥运体育建筑增刊,
2006年7期奥运建筑专刊,并宣传安全奥运理念,
2007年7期奥运建筑专刊。
总之,《建筑创作》是全球首家详实披露“鸟巢”和“水立方”的媒体。
记者:《建筑创作》除了在杂志上重点推介这些奥运建筑项目之外,还出版了哪些与奥运建筑相关的书籍论著?
金磊:在奥运建筑专门书籍出版方面,《建筑创作》杂志社独具慧眼地策划出版了一系列奥运建筑论著。2002年出版《奥林匹克与体育建筑》,2004年出版《建筑师看奥林匹克》,2006年出版马国馨大师的专著《体育建筑论稿――从亚运到奥运》。从2006年开始策划出版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现已出八册,包括《皇都古镇斋堂》、《东四名人胜迹》、《北京新建筑指南》、《走进北京寺庙》、《北京东交民巷》、《北京奥运场馆指南》等,市场销量很好,公众反映热烈。6月20日,在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49天的时候,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刚刚过去,在第六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即将到来之际,《中国古代体育诗歌选》出版发行,并召开研讨会,引起广泛关注与好评。
由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等单位发起组织出版大型奥运建筑丛书十卷本,由《建筑创作》杂志社主编的四卷包括《北京奥林匹克建筑总览》、《国家体育馆》、《改扩建奥运场馆》、《奥运整体规划》都在出版印刷中。
记者:《建筑创作》除了发表了大量奥运建筑项目、出版了与奥运建筑相关的书籍著述之外,还搞了哪些活动与宣传奥运建筑相关?
金磊:2008年4月23日在“世界读书日”的活动中《建筑创作》杂志社与中国图书馆学会共同合作在国家图书馆文津厅举办了奥运场馆建筑大型图片展览,这大概也是最早系统见到奥运建筑影像资料的展览,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美国国家图书馆意欲将此北京奥运场馆的展览内容永久收藏在美国国家图书馆常年展览。
在距离第29届奥运会开幕57天的时候,《建筑创作》举办建筑师茶座“让奥运建筑承载历史”,倾听奥运场馆建筑参与者们光环背后的努力与辛苦、在回顾建设历程的过程中,让人们又 次走近奥运建筑。建筑师及无数为之而做出贡献的人们在奥运建筑建设过程中有什么样的体会?建设工作者是如何看待奥运建筑建设历程的,都需要世人了解到项目背后的诸多故事我们在作忠实的记录者的同时,传播奥运理念、奥运文化。
记者:《建筑创作》为什么能够做到第一时间报道这些高难精尖的大项目?除了地处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外还有哪些优势能够做到这些?
关键词生态建筑、低技术、创作方法
一、引言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生环境受到了严重威胁。因此,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刻不容缓。建筑作为人类改造世界的标志之一,在其实践过程中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污染和破坏。所以建造能够和自然和谐共处、节能环保的生态建筑成为必然趋势。
生态建筑一向被人们以为是高技术的东西,但是向低技术方向发展也是其中的一种途径,而且这也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低技术生态建筑发展的目的就是如何使城市居民能在花钱最少的情况下住上低能耗建筑。对于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加大低技术生态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能源或是建筑设计的角度都将有非常深远的现实意义。
二、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概念及代表人物
2.1低技术生态建筑的概念
生态建筑在技术层面上可以划分为低技术、轻技术及高技术三个层次。低技术和高技术是从技术的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的高低来区分的。高技术是指以高新工业技术为基础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应用;而低技术则是指在传统社会中被人们广泛采用的、依靠密集型劳动力、手工作业完成的多种乡土技术和本地材料。低技术生态建筑通过精确的技术分析,不用或用很少的现代技术手段来达到建筑生态化的目的。 [1]
2.2低技术生态建筑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
目前,世界各地都有在研究低技术生态建筑方面的实践项目。由于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研究在发展中国家比较集中。其中最有名的代表人物有: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以及埃及的建筑师哈桑.法赛。
2.2.1查尔斯・柯里亚一一“形式追随气候”
尽管科技的进步带来的新技术在建筑业中得到了发展,然而它同时也导致了传统技术的日渐消失。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注意到这个问题并致力于研究低技术生态建筑。他从印度当地的气候地理环境出发,结合印度传统的建筑文化,以解决气候问题为主要导向来进行建筑设计,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理论。
柯里亚在剖面设计中对日照和气候研究深入,“管式住宅”就是代表柯里亚设计思想的最重要作品之一。它被看作是节约能量的一种方式,尤其对承受不起空调使用的社会非常有用。柯里亚的第一座管式住宅成型于1961年,热空气顺着斜坡屋顶上升,利用文丘里管的效果从顶部的通风口把热空气带走,然后吸入新鲜空气,形成一种自然通风循环系统。在管式住宅基础上,柯里亚还发展形成了“夏季剖面”和“冬季剖面”。 [2]
2.2.2哈桑・法赛的土坯建筑一一人性化建筑设计
哈桑・法赛是20世纪埃及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家,他非常热衷于低技术的应用,他曾对七种不同技术建造的小宅舍进行实验,以此来确定它们对当地气候条件的适应性。他理论中的一个主题便是“建筑的人性”,即建筑必须满足人类生理、心理和文化上的要求。
法赛在巴里斯新城规划中,继承了传统的遮阳方式,尽可能地获取建筑阴影来减少建筑的日照面积。规划中设计狭小的内院组织居住空间,住宅之间通过迂回曲折的弄堂相连,形成连续的凉廊和半遮蔽的庭院空间来应对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图1)。厚重的泥土墙挡住了热气和强光的辐射,并于周围环境融合在一起。[3]
三、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基本设计手法
从技术分析的角度出发,建筑与自然的融合体现在能源与材料的利用上,生态建筑的能源材料讲求可持续的、可再生的、自然能源和材料的利用。下面将通过一些典型的实例,从利用可再生能源太阳能、自然通风、温度缓冲区以及生态建材等方面探讨在低技术状态下生态建筑设计的可能性。
4.1被动式太阳能技术应用
太阳能是清洁能源,是非常具有环境效益的能源之一。太阳能技术包括主动式太阳能设计和被动式太阳能设计两方面。相对于主动式太阳能技术,被动式太阳能更能表达低技术的生态性体现。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大致可分为附加阳光间、直接受益式太阳房、集热墙式以及组合式太阳房几个方面。
附加阳光间:直接得热和间接得热方式的组合。
优点:面积损失小,易于管理,夏季可开窗通风;缺点:保温性能差,冬夏、昼夜温差大。
(2)直接受益式太阳房
优点:升温快、构造简单,不需要特殊的集热装置,投资较少,建筑艺术处理较为灵活;
(3)集热墙式:特朗伯集热墙
这种太阳房主要是利用南向垂直集热蓄热墙吸收穿过玻璃采光面的阳光,通过传导、辐射以及对流把热量送至室内。
(4)组合式太阳房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被动式基本类型进行有机组合而形成组合式太阳房。
4.2自然通风系统设计
自然通风是一项古老的建筑技术,与许多新型的建筑技术相比,它是一项成熟而又廉价的生态技术。自然通风技术在具体运用上有诸多方式,主要是利用建筑体型、空间结构以及绿化等来导风,使之形成穿堂风、烟囱效应,从而达到通风节能的效果。
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利用南侧中庭大面积开窗和南北过道顶部加开天窗加强自然通风。主要工作大空间―设计室,南北两侧均为推拉式落地窗,过渡季节和夏季自然气流可以顺畅地通过设计室,带走室内的热空气,而污浊空气从南北廊顶部天窗排出。(图2)
4.3温度缓冲区设计
缓冲区就是温度波动的地方,它可以阻挡室外温度的变化,同时对于室内居住空间的微气候环境又不会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
温度缓冲区一般分两种情况设计:
1 封闭的温度缓冲区:如配置在房间的北侧,有利于隔绝北面冷空气的渗透;如配置于房间东西侧则可有效减缓太阳东西晒。
2 玻璃围合缓冲区(如温室、玻璃阳台等):一般配置在房间南侧,可以接受太阳辐射并储存能量,有效调节室内空间的热舒适度[4]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设计的IBM广场就是应用温度缓冲区设计调节微气候的很好的例子。建筑平面布局依据当地日照轨迹,将电梯、疏散楼梯及设备管井等辅助空间置于塔楼的东西侧,形成相应的温度缓冲区,可以有效抵御来自东西方向的强光辐射,进而减弱其对室内微气候的影响。
四、中国低技术生态建筑发展前景
目前中国处于发高速发展时期,全球化和城市化带来巨大能源和材料的消耗与浪费问题。因此具有一定适宜性、普遍性,又有一定地域特色的生态低技术的应用很值得推广。低技术生态建筑应用的价值在于解决不发达地区的人居环境问题,所以在西部和内陆的不发达地区,应大力提倡和推广生态低技术来解决建筑的生态问题,设计出适宜于地该地区的生态建筑,这对于生态观念的推广和节能都有着促进作用。[5]
参考文献:
[1]王璞. 《低技术生态建筑的形态解析》.硕士学位论文.2007(2)
[2]汪芳.《查尔斯.柯里亚》.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王育林. 《地域性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
[4]张鲲. 《气候与建筑形式解析》.四川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