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初中生德育总结

时间:2023-03-07 14:59:38

导语:在初中生德育总结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初中生德育总结

第1篇

关键词:网络;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

        21世纪是网络化的时代,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革命带给各行各业巨大的变化。因其的开放性、共享性和包容性,以及所带来的冲击力和渗透力,深深吸引社会上不同类型的群体,特别是当今的初中生更是网络受众的主体之一。网络与初中生群体越来越密切的联系,决定了网络是初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实际的班主任管理经验,总结网络给班主任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探讨怎么利用网络开展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以及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

        一、加强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培养道德主体人格

        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使得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信息、自由交流思想,这样的网络生活使初中生自主意识得到极大程度的唤醒,主体性得到加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积极利用网络的这种优势,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发展初中生自觉的道德意识,从而培养初中生的主体人格。并且围绕这项教学重点,结合有形和无形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在学生不自觉的情况下向其传播正确的社会价值和道德观,促使学生自觉地运用自己道德的鉴别、判断、选择、践行等能力去应对繁杂多元的社会道德生活。

        而且为了让学生能够抵制网络垃圾信息对其的侵蚀,要注意弘扬传统美德,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强化学生的自律意识,不断完善学生的自我人格,让他们能够做到知行合一,自觉防御网络劣质文化的对自身思想的侵害。

        二、以网络为平台,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方式采用静态、抽象的方式,用单向的线性方式向学生传播知识,虽然从某些程度上来说可以完成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任务,但是其所传播的抽象的道德知识没有办法让学生产生意义建构和态度情感的改变,导致知行不合一的现象广泛存在。但是在网络条件下,为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提供了创新的契机。充分网络这个平台,将抽象的理念化的学习转变为情境性的学习,利用网络的虚拟性创设情境演绎学生已有的思想政治内容,再现现实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人际和社会难题,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使得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情境中能够做出正确的反应。

        例如,在班会课的时候,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工作,教师结合一些相关的法律条文,准备了一些青少年犯罪被判刑案例的视屏,这样学生就不会被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深感头痛,而且视屏中青少年罪犯的懊悔的画面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冲击力。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加深记忆。

  三、班主任改变传统的封堵型德育观,转变为疏导型的德育观

        班主任传统的德育观是封堵型的,也就是一种像母鸡护小鸡式的德育观,因为害怕学生在网络上接触到任何一种不良影响,而在学生与网络间建立起了高高的“围墙”,以此为学生建立一种“纯”的生长环境。比如,某些班主任扣减学生每个星期仅仅一两节的网络教学课,或者是班主任联合网络课程的教师和家长让学生不能再网络课程上接触到网络。

        但是这种人为的封堵式教育又怎么能按住青春期学生的好奇心呢?特别是在网络普遍化的今天,只要学生想接触到网络班主任和家长的封堵又谈何容易呢?而一味的封堵只能导致学生叛逆性的反抗,爬墙偷偷去上网,而这种缺乏教师和家长的知道的行为更容易让学生成为网络的俘虏。因此,面对如今多元价值、道德观并存的网络环境,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不如改变传统的封堵为疏导,主动教导学生正确的道德观。例如,班主任与网络教师一起,在开学之初集中一两节课给学生讲解网络安全的知识,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白了在网

络上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可以做的,面对一些不良的网络诱惑也就有识别及判断能力进行抵制了。

        四、将传统德育工作中的单向教育渠道变为双向沟通教育

        以往,班主任较之学生掌握了更多的信息,在德育工作中班主任往往处于一个权威性的地位进行单向教育渠道。但是如今学生凭借网络同样也接触到大量的信息,甚至在学生头脑中所掌握的信息比教师还要多,这就给班主任的权威性地位带来了威胁感,如果班主任还是采取传统的单向教育渠道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学生的思想道德的需要,特别是不能满足网络的道德需要。在这种背景下,班主任只有转变教育的方式,由单向的变为双向的沟通教育方式,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道德互动,相互学习,相互了解,让班主任学会倾听,这样才能给学生留有充分表达的空间。

        例如,班上某个男生,性格十分内向,平时上课认真,作业细心,但是在一段时间内频频出现爬墙出去上网。一开始班主任只是在班会上进行集体教育,但是这位学生不但听不进班主任的教育,而且还变本加厉爬墙的次数更多了。后来班主任从其他学生了解到了这位学生在近段时间所遭遇到的打击:父母离异,爸爸另外组织了家庭,与他相依为命的爷爷奶奶也相继离世。又因为性格内向使得这位学生找不到倾诉的对象,于是沉迷于网络。后来班主任先后找来了他的父母谈了这位学生的情况,联合父母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的时候不单单是斥责其上网的行为,班主任针对学生内向的性格特点还提出与该名学生建立网络朋友的关系,在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终于将这名学生拉回了正确的健康的成长道路上。

        综上所述,在网络背景下初中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结合网络和初中生群体的特点,扬长避短,开拓创新,充分发挥网络的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陆宝忠,网络背景下初中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2009年1月.

第2篇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新课程改革;优化策略

初中政治学科理论观点较多,教学内容抽象,不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因此,初中政治教师要改变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遵循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选择具有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促进初中生形成良好的人生观和社会观,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政治教学水平,根据初中政治学科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学习兴趣,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使初中生以饱满的热情面对政治课,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

一、初中政治的教育意义

1.教育学生知法守法,优化学生的人生观初中政治教材中包含了很多公民权利和法律的相关知识,比如《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权利义务伴我行》《融入社会肩负使命》等等,这些知识对于初中生学习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具有推动作用。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上升时期,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于社会不良诱惑和违法犯罪的抵制能力不足,学习初中政治知识可以有效引导学生了解违法犯罪行为,增强自我的防范意识,避免初中生陷入生活的误区。初中政治学科具有人文性的特点,政治教材的设计符合初中生的需求,体现了政治学科的人文关怀,政治教师应该采用初中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教育学生知法守法,优化学生的人生观,从而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我进行了深刻的思想斗争,担心自己教不好,但是最终我坚信事在人为,只要肯努力,一定可以教好。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采取情感教育和创新教育相结合,把初中生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经常与学生交流思想,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辅助教学。

2.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改变学生的社会观

初中政治学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政治教学不仅要让初中生学会马列主义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改变初中生错误的社会观念,提高初中生的思想觉悟,让初中生可以形成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在初中政治教材中,《做自立自强的人》《交往艺术新思维》《满怀希望迎接明天》等知识都非常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培养了学生的自立自强精神,让初中生懂得如何理论联系实际。针对初中生既要求自尊,又感到自卑的心态,初中政治教师应该从政治教材入手,不断完善初中生的思维方式,调动初中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增强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在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学习成绩下滑严重,在政治课上不注意听讲,甚至在课堂睡觉。后来我主动找到这名学生,帮助他挖根源,才知道是父母离异对他的伤害太大。我给他举了许多生活实例,鼓励他要坚强,要用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名学生最终走出了心理阴影,在课堂努力学习,成绩很快就赶上了。由此可见,要想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政治教师,必须要具有一颗爱心,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初中政治教学工作的优化策略

1.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初中政治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避免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初中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一堂高效的初中政治课,必须要真正激发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展良好的师生互动活动,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政治课堂。比如讲初中政治《自我新形象》,这部分知识要求初中生能够全面的认识自我,为自己设计符合实际的未来,要对自己的未来提出新的期待,激发潜在的学习动力。我在教学时首先带领学生一同欣赏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并要求初中生仔细品味歌词,善于挖掘歌词背后的含义。然后我在多媒体大屏幕上展示歌唱明星和体育明星的图片,以此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我鼓励初中生进行独立思考:你喜欢的明星是谁?请说说你为什么喜欢他?明星的哪些方面值得我们去学习?哪些行为应该拒绝?当初中生能够意识到理性追星的时候,就证明初中生真正的长大了。为了引导初中生确立人生方向,我组织小组合作探究:偶像崇拜的利与弊。通过学生的讨论,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形成了正确的人生观,能够辩证的看待问题,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人生规划。

2.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初中政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联系生活,选择生活化的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的课堂练习,使初中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灵活,养成学以致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政治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只有把政治与日常生活联系到一起,才能够发挥政治的指导作用,教会初中生运用所学政治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比如讲初中政治《身边的侵害与保护》,这部分知识对于初中生来说并不难,随着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必须要通过政治教学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初中生的法制观念,让初中生远离违法行为。我给初中生播放各类侵害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片,并且讨论对于青少年的侵害都有哪些方面?初中生都积极的参与互动,有的说家庭侵害,有的说学校侵害,有的说社会侵害,还有的说意外事故侵害等等。此时政治教师进行总结:我们身边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可能会遇到侵害我们,我们应学会时刻保护自己。最后我让初中生以小组为单位,讲述自己身边遭受侵害的真实事件,师生共同探究:种种伤害究竟给未成年人带来哪些伤害?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改善初中生的社会观念,提高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3.归纳总结,深化巩固

初中政治教师不仅要注重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还要引导初中生对所学政治知识做简要的归纳总结,一方面深化所学内容,便于掌握和理解,另一方面巩固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只有做好课堂总结,才能为课堂教学画上圆满的句号,让初中生不再厌烦政治课,使初中政治课焕发生机和活力。在进行课堂总结的时候,需要政治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以师生互动为主,开展教学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求知欲。通过课堂归纳总结,不仅可以培养初中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还有利于优化初中生的应变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提高初中生的思想认识。比如讲初中政治《认清基本国情》,在教学后我对教学目标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并给学生做出详细的解答,包括:如何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如何认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认识高举旗帜开创未来?通过我耐心的指导,初中生掌握了解题技巧,学习的信心也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总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下初中政治教学需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突出初中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初中生良好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意识,促进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观。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规范初中生的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让初中生感受到政治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提升初中生的政治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王苏梅.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读与写,2012,(08):142-142.

[2]朱显利.探析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优化研究[J].软件,2014,(02):67-67.

第3篇

关键词:言传身教;初中班主任;日常生活;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就是把学生在道德行为上的感知变成他们外在行为表现的过程。在小学到初中这个阶段,学生拥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所以实现德育教育只靠言传是不行的,班主任的身教工作也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德育教学对初中生的现实意义

从古至今,品德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个人对社会有益还是有害,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的品德及其水平决定的。以往那些为国家长治久安而做出自己贡献、为老百姓造福的人,他们的理想、道德与信念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那些祸国殃民的人,他们是严重的道德败坏者。可以说,道德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以德育人是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和目标。德育在整个初中阶段都是比较重要的,对初中生的成长和最终能否造福于社会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德育教育和课堂德育教育不同,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只占一部分,例如中学的思想品德课程,其课时安排不多,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缺少实践,所以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是不尽如人意的,对于课堂教学的这个问题班主任就是最大的突破口。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主体,在班级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起着组织、领导与实施的作用,这要得益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接触多、了解他们情况多和对他们影响较大等。在新课改环境下,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优势与作用,使学生成为在理想、道德、文化、纪律上都有较高水平的人才,为我国社会发展做贡献,这是德育教学的主要任务。

二、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是学生的榜样

初中生喜欢模仿他们认为好的东西,效法榜样是他们所希望获得的。而班主任就是最适合的对象,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所以班主任的形象对学生品德的形成是一个较好的榜样,他要每时每刻为自己的榜样角色而严格要求自己,例如言谈举止、穿衣打扮等都要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班主任的政治理念、道德观、工作态度等给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刻的。与其他学科教师比起来,班主任在知识上要细化和全面,他们首先要被学生认可,之后的德育教学对于学生才会有较好的效果,使学生在知识、道德、行为等方面向好的一面转变,这也体现出了班主任在德育教学中的任务。班主任自身的人格魅力会给德育教学产生较大影响。榜样给人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班主任的爱国激情较高,学生也会被熏陶,有助于他们爱国情感的形成;如果班主任对工作和生活乐观并且敬业,他给学生树立的榜样是积极有益的,有助于学生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激情。班主任治学严谨、实事求是、公正无私的特点,本身就是较好的德育教学资源。

学生对所处的现实社会和周围是非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班主任的影响,尤其是第一印象的影响。在进行德育教育过程中,他们可能会通过班主任的言谈举止、行为处事来验证。所以班主任对自己的言谈举止要严格要求。德育教学不是只靠言传就行的事情。从某些角度来说身教比言传更为直接,效果也更好,同时其对言传的效果也有很大影响。班主任必须做到以身作则,这也是德育教学的必备条件。要真正地做好德育教学工作,班主任还要有信心。对于德育教学工作来说,德是核心内容,这也是班主任自信的基础。对德育理论知识,班主任要深刻理解,并形成较为强烈的感受,这样才能使德育教学语言变得更接近实际;对于德育内容,班主任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这样讲起课来才会有激情,才能具有德育特色。所以班主任要先对自己进行德育,在道德与知识上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从而增加成功的信心。

班主任要多多运用生活中的事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学生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和独立、自制、自律的品质。在初中生的平常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德育教学的材料,班主任要抓住时机去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这些事情的德育教育作用,使初中生养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例如对那些上网成瘾的初中生,不少班主任束手无策,其实班主任可以通过开办集体活动等措施来减轻学生压力,帮助他们找回自我和自信。

三、总结

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决定着他的行为,其形成过程需要把认知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养成良好的习惯。只有把德育内容贯穿在生活中,对学生行为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德育教学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班主任在平常生活中要注重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何莎.初中班主任德育功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傅廷柱.关于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策略探讨[J].百花园地,2012(9):148.

第4篇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机制

当今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发生急剧的变化,各种意识彼此渗透,对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影响。这种背景下,国家、学校、社会大众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期望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积极正确的认知观念。但是初中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如果班主任没有尊重他们的年龄特点而采取简单粗糙的德育手段,容易造成学生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德育工作难以开展。德国著名的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为了提高德育教育的效果,班主任需要通过完善的激励机制使学生主动配合德育教育工作,实现德育的目标。

一、当前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激励机制的现状

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动力,朝既定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班主任班级管理及师生交流中,有效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于调动中学生的潜在积极性,强化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德育工作中的激励措施是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许多班主任的激励手段较为简单:一些班主任往往使用口头表扬或奖状的形式对学生进行激励,但是这种形式只能取得即时效果,持续性不强。对生活在当今多元化社会的中学生来说,这种单一的激励措施显然的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班主任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特点以及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德育激励机制。

第5篇

 

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网络媒体,而我国学者则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例如电视相对于广播来说就是新媒体,笔者比较同意我国学者对于新媒体的界定,那么发展到今天,新媒体主要指的是那些在新技术支撑下发展起来的媒体形式,例如数字电影、数字电视、手机微信等等。

 

一、新媒体的特点分析

 

当前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新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成功的打破了各种媒介的之间的存在的壁垒,使得信息的传播不再受地域的控制,其所具有的特点可以总结如下:

 

1.开放性。网络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受任何的地域限制,另外其信息存储量也是非常惊人的。从技术角度来说任何人都可以进行信息的,那么基于网络发展起来的新媒体所提供的信息就使得终身教育成为了一种不知不觉的行为。

 

2.交互性。新媒体上的信息能够进行评论及互动,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单向思维。

 

3.多样性:新媒体融合了声音、画面、文字于一体,那么用户就可以根据喜爱和需求去检索需要的信息种类。

 

二、初中生运对新媒体的运用情况

 

新媒体的运用情况直接关系到对学生的影响,所以笔者在该部分主要通过调研来开展研究。笔者选取了新疆地区普通初中院校的200名在校生进行调研,具体涉及的调研内容为对新媒体的使用情况和接触情况。

 

1.初中生使用新媒体情况调研结果。

 

下表为笔者所调研的200名初中生接触新媒体的时间以及每日使用新媒体的时间调研表。

 

从上表的调研结果可以看出,初中生当中有超过80%的学生有超过一年的新媒体接触时间,而每日接触新媒体的时间0.5-1.5小时的人数占到了绝大多数。

 

2.使用新媒体类型调研结果。

 

笔者在调研当中发现大部分学生使用新媒体的目的都是为了娱乐和交流,那么他们接触的新媒体类型就主要集中在了QQ、微信、MSN等上,另外百度视频、爱奇艺视频等APP也是应用的比较多的。

 

三、新媒体对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带动作用

 

新媒体能够丰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的思想更为开放。那么在新媒体的带动下,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思想上、教育手段上都起着什么样的带动作用呢?

 

1.新媒体丰富了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道德素质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但是我国当前的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却过分的注重知识的讲授,忽视能力和情感方面的教育;另外在教学内容上还存在着脱离生活实际的现象;所以尽快的提高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趣味性至关重要。例如我们可以将央视比较火的“家风”节目引入到初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当中,让学生能够体会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并且学生在课下看后,教师可以在课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就能让学生对家风的理解程度更深。

 

2.新媒体能够帮助教师思想和素养上得到提高。

 

当前课堂的话语权已经不再仅仅是学生了,但是教师却无法及时的掌握到学生的文化心理和思维方式。那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学的时候必然会出现一些不足,所以教师就应该不断的更新知识体系,提高思想和素养,尽快的掌握网络思维,把握网络德育、网络心理等,所以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改变,也是一个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过程。

 

3.新媒体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堂创新了教学方法。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主要是教师课堂说教和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新媒体进入校园,并逐渐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常用的论坛(如班级群)、电子邮件、微博微信客户端及在线聊天等形式将教学内容上传给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与学生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4.新媒体优化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那么新媒体的出现则为其开拓了思路。多媒体教学已经逐渐的在初中院校得到普及,那么我们进一步去进行教学手段的优化则就容易的多了,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建立网上德育网站,并在网站上建立起德育功能板块,通过教师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还可以通过在网站上视频、文字等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进行网络犯罪的危害宣传。另外学校还可以在校园内设置公共平台,在公共平台上接入网络,保证学生能够在任何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进行咨询的获取,这样就能够保证学生在课余时间来提高思想得到素质。

 

结语:总之,新媒体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和优势,能够丰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得学生的思想更为开放,其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思想上、教育手段上能够有效的带动初中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文化 娱乐生活,但是它大多时候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既然是虚拟的那么就存在真与假的问题,随之而来的是辨别是与非的问题。而心智尚未成熟的初中生在新媒体的参与过程中尤其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关心,这是我们全社会的责任,更是我们每一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作为初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新媒体对初中学生的影响,切实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不断改善教学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第6篇

【关键词】新课改;高效课堂;生物

在新课标准下,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构建高效课堂就成为当下探讨的热点问题。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通过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兴趣。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的教育目标:“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因此,教学情景的创设是一种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二、实验探究,提升教学实效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实验探究活动,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尤其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育首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学生实际,做到因材施教,从而满足学生的发展学生。例:教师在教学之前,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探究式学习:

著名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在研究外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影响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回答问题:

(1)肉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的是( )瓶。

(2)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是

(3)巴斯德通过长期研究提出了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是:

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研究,加强对问题的深入了解,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加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分析:根据食品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进行分析回答。因此,肉汤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的结果,空气中有微生物,如果落入瓶中的肉汤中,会使肉汤腐败变质,B瓶的瓶颈弯曲,空气中的微生物只落到了瓶颈的弯曲处,不能进入肉汤,故B瓶中的肉汤能保存较长的时间。进而,得出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则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就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另外,巴斯德通过把肉汤煮沸,高温可以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再密封食物,使外界的微生物进不了食物,从而得出保存酒和牛奶的消毒法是高温(巴氏)消毒法。

在这样的实验探究式学习中,既巩固了学生装的知识,而且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为此,在教学中,要科学地应用实验,加强对生物知识的探究,教师要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制定出恰当的科学探究计划、探究计划包括方法和步骤,从而保证探究式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德育教育,提升学生修养

德育教育,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种有效途径。因此,德育教育要渗透各个领域教学中,同样,生物教学也不例外。为此,在生物教学中,要将生物课程知识与德育内容进行有效地结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如有人说,关爱生物是指关爱珍惜濒危的生物,像路边的小草等生物不需要关爱,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试着解释一下。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绿色植物推动了生物界的发展,整个动物界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植物界才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绿色植物为地球上的生命提供能源、促进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即使是路边的小草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因此关爱生物是指关爱一切生物。这样,通过德育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恩情怀。又比如:当下社会,水土流失、地力衰退、草原退化、森林覆被率降低、海洋水产资源萎缩,大量物种消减,气候异常,能源短缺,大气、水、土壤污染,为什么会这样?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分析遍布世界的人口向自然界肆意索取,则是对生态环境的蹂躏,最终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人类只能从控制人口和保护环境两方面来协调人口与生态的关系。人口猛增和环境恶化,唤醒了人类的理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广泛提倡节制生育,治理和保护环境,才能使生态系永续利用,人得以持续发展。

在生物教学法中,结合生物课程特点,充分发掘德育因素,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四、学科联系,提升学生能力

要构建高效生物课堂,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加强生物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贯彻生物课标倡导的新理念。比如请回答下列有关科学探究技能的问题。

(1)找证据。为了寻找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目不一样多的证据,将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如果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则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下表皮气泡数目比上表皮多现象。

(2)可操作性定义。如研究糖的溶解快慢与温度的关系,其“可操作性定义”为:将等质量的同种糖,加人等质量不同温度的水中,都不搅拌,比较糖完全溶解所用的时间。若要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其“可操作性定义”为:将相同的电磁铁,通入大小不同的电流,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

分析:如图,将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孔处有气泡形成,一个气泡代表一个气孔,下表皮气泡数目比上表皮多,说明叶片下表皮的气孔数目比上表皮多;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其中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该实验的变量是大小不同的电流,这样比较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量的不同只能是由大小不同的电流引起的,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

在这个教学活动中,将生物与物理知识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原有的知识结构,并且在此基础上,从而有效地提升对知识的处理能力。

五、总结

总而言之,构建高效初中生物课堂的策略,需要教师围绕生物课标倡导的新理念不断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去推广、去升华,真正向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四十分钟要质量要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际升.新课改背景下的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 2011,(02)

[2]朱云奇.新课改下的初中生物教学反思[J].学苑教育, 2010,(21) .

第7篇

一、初中德育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内容是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水平,但是却无法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发展形成正面的影响。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和生理发展均未成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因此在初中教学阶段教师不应该仅仅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也应该渗透,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涵养,让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同时,初中德育的实施也让学生树立了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他人和社会,提高学生是非的判定能力,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由此可见,初中德育是非常重要的。

二、初中生德育的实践

(一)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指的是初中班主任以及普通科任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这一德育实践将素质教育与德育进行了一个有效的整合,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品德修养,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反思,认识到自身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思想觉悟。例如,教师在讲解“感恩父母”这一教学内容时应该将德育的内容与教学进行紧密的结合,教师在文化课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对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一切进行讲解,让学生初步形成一个感恩父母的思想。之后教师可以适当地引入德育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感恩父母的重要性,逐渐地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状态,进而达到提高学生德育质量的目的。(二)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德育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在实践的同时初中教师也应该认识到课堂才是德育的基地。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的形式实施,通过对优秀品质和品德的宣传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让学生在班会上认识到自己应该具备哪些思想品质和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提升,让初中德育工作更好地实施,提高教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对“树立正确的金钱观”这一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开展德育主题班会,教师在班会上应该对一些经济条件落后地区学生的生活进行视频播放,让学生进行观察,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分析出自己是否喜欢攀比、爱穿名牌、乱花零花钱。通过这样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让学生进行自我反省,以达到德育的目的。(三)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道德具有很强的实践精神,一个良好和完整的道德品质不仅仅是学出来的,同时也要进行实践。初中教师应该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更加生动和具体地对相关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关的德育内容,增强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能力,提高初中德育的有效性和质量。例如,教师在“爱护地球保护环境”这一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比较安全的地方去捡人们扔在地上的果皮、空瓶等物品,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爱护地球、保护环境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掌握德育的内容,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德育质量的提升。

总而言之,初中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性时期,教师在实际的德育过程中应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将德育与日常的教学活动进行紧密的结合,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社会输送高素质的新型人才。

作者:臧瑞瑞 单位:广东省深圳市新安中学

参考文献:

第8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项目化 探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c)-0051-01

实验教学是让学生探究学习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是实现知识接受的有效途径。其中生物实验对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尤为重要。但在目前,我国不少地方的基础教育不十分注重学生对将来生活、工作能力的适应,只是机械地按教材认真施教,没有大的起色。笔者结合多年来生物教学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了生物实验项目化教学的尝试。

1 项目化教学的概述

(1)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定义:由美国凯兹博士和加拿大查德博士共同开创的,是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情境导入,案例驱动,将工作过程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模式。

(2)项目化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项目教学法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注重在做中学习知识,在做中积累经验。在项目化教学模式中,学生应该全部或部分地组织、安排学习活动,通过项目驱动,学生学会查询资料、尝试失败、积累经验,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生物实验项目化教学的实施

一般生物实验项目化教学有如下过程:实验计划制定,项目实施,项目检查,整改提高。这几个环节中,计划制定又包含合理调研、建立任务、确定进度等。项目实施又包含教师讲解演示、学生现场操作、教师辅导答疑等。

2.1 实验计划制定

按照新大纲要求,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好一学期要做的实验目录;根据教学进度建立好时间节点;针对每一个实验确定好老师和学生任务。注意以下几点:

(1)熟悉教材:在制作每一节实验课计划前,教师应首先认真熟悉教学大纲,研究教材,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重点,设计好教学关键点,梳理好实验课的具体步骤,明确实验用的仪器、药品、实验教材以及实验课所需要的挂图、标本、幻灯片等辅助教具,以保证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2)有的放矢:在做计划时,教师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层次性,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哪些地方容易出现错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各种实验现象要有预见性,并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合理解释。

(3)精心优化方案:在计划制定过程中,一定要有千方百计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和科学素质的体现。老师应思考一些学生易于接受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训练和指导,在几种方案中选取一种最合适的方案,让项目化教学真正在实验课的教学中发挥作用。

计划一旦确定,无特殊情况不能随意改动。

2.2 项目实施

(1)注重项目的实际意义: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显微镜的使用”,可以以医生对贫血、癌症等疾病的诊断为例,除看、问、查以外,还要通过化验,用显微镜对病人患病部位的细胞组织等进行病理诊断,才能得出结论。没有科学手段会使病人误诊,严重时会危及生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树立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兴趣。

(2)教师做好实验的演示:老师的演示实验基本为示范性实验。因此,教师要注意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熟练准确的操作技巧的熏陶。为了体现灵活性,不妨有意出现小偏差,或是产生两种以上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形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的头脑,有利于学生自己动手去做探索性实验。

(3)学生操作实验: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偏小,实验前一定将注意事项讲明白,精心编排实验小组,编排时要在学生自愿组合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性格特点等因素进行组合,如要考虑学生性格互补性自律性的强弱等进行合理搭配。在实验开始后,老师最好少说多看多记录,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每组由组长负责,小组成员在进行实验时,既分工,也协作,既互相依赖,也互相制约,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如果学生遇到困难,老师可以以一个平等的参与者的身份给学生建议,让每个小组的实验都能顺利地进行下去,提高实验效果。

2.3 项目检查

(1)根据项目计划,实验完成后每个小组需提交一份实验报告,老师应在实验前将实验报告格式规范,以便检查。如任务名称、任务目标、任务分解、任务实施步骤、任务结果及分析等。

(2)检查时不要只注重结论部分,老师应根据实验时观察到的情况和做的记录,检查同学们是否做了真实记录,并对实验报告不合适部分做出批注。如操作临时装片的实验,是否将擦、滴、取、展、盖、染的实验步骤真实表达出来,最后再看绘出细的胞结构图是否合适。

2.4 总结提高

(1)让一部分实验认真、观察细致、操作熟练、清楚实验步骤、正确掌握了实验技能、并实验成功的同学简单谈谈自己的经验。好可以让一些实验做的不好的同学或看不到实验结果的同学可谈谈失败原因和要吸取的教训。

(2)老师一定要以项目的形式进行总结,以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讲解点,让学生明白是在干一项事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个环节表现较好。对没有很好地完成任务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惩罚,如唱首歌,清理一次卫生等;对完成好的同学可适当表扬。

(3)指出没有完成好的原因:有的同学可能没有认真听讲未掌握要领,有的同学也可能是因为怕麻烦、怕脏等原因而不愿意做实验,以至实验效果不好或无结果。为此教师要帮助其克服困难,自觉做好实验。

(4)贯穿德育教育与能力培养:在实验课的项目教学中,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总结时针对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公物,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行教育。针对观察时出现的问题,教育要学生认真观察,并根据自己的实验,经过科学的分析讨论再得出结论,并按观察的事实进行绘图,不照书描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用发展的、变化的、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

在生物实验教学的讲授中,教师可以尝试项目驱动法教学,用新鲜的方式将实验展示在学生眼前,这样不仅能够活跃气氛,加深学生的认识,培养其学习兴趣,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实验效果,提高初中生物实验课教学的有效性,为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殷秋香.新课程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探析[J].学生之友,2012(1):27.

第9篇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基本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5-0009-01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任务是培养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习运用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应有的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态度,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性,是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改革的动因、重点和难点所在。如何增强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就需要不断研究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搞懂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基本问题,即“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基本问题

1.初中思想品德课“为什么教”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教育学生“学做人”和“学做事”是一个同步的过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抑或说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想品德教育或者德育的功能和价值,在于初中生的思想品德素质的增强和精神境界的提升,在于“学做人”。这应该是没有什么异议的共识。目前在我国,初中教育中的课程形态主要以教学科目的形式呈现。课程目标的制定、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实施取向的定位和课程评价模式的确定,关键在于知识的选择、组织和它的传授逻辑。初中德育教育,关键是培养人的德性。

2.初中思想品德课“教什么”

“教什么”?这是一个涉及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层面的教学理念的问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是现实的明确的,但对其基本精神和价值取向,人们却有不同的判断和看法,实质是教学理念的区别。从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角度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的样态大体包括三类:知识、规范和价值观念。那么,初中思想品德课在教学过程应“教什么”呢?从教学目的角度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应使初中生者“学到什么”呢?或者说,无论是“教”还是“学”,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的关系呢?首先,无论从教的过程、学的目的还是从思想品德内在结构哪方面看,“知识”的传授和学是具有基础性和前提性。在社会生活乃至“做人”方面,也必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也必然“无能”。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与学就应该是“规范”的传授和接受。在思想品德课应当怎样处理“知识”、“规范”、“价值观念”三者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始终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价值观念的基础,价值观念是规范意识的前提;规范距人的行为最切近,但规范若要被遵守,必须以相关的价值观念为基础。

3.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

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实质就是“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那么,价值观念怎么教呢?能像一般知识那样讲解和传授吗?价值观念对行为的引导作用不是通过强制命令实现的,而是通过解释事物和行为的价值,为人的行动指出应该追求的方向。本质上,价值观念是一种主体的主观选择,但这种主观选择是以一定的知识即事实认识的结果为基础和前提的,甚至可以说价值观念是以事实认识为准备和初始阶段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乃至价值观教育还是要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的。同时,还应该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主要不是也不应是关于事实认识的知识体系,而主要是并且应该是一个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最重要的是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也学生家长在内的一切成人社会用自己的人生态度与价值选择去影响学生,是教育者通过身体力行的示范活动来证实言教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尝试选择、参与和体验的机会。

二、解决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三个基本问题的实践分析

从理论上来讲,初中思想品德课“怎么教”、“价值观念怎么教”的问题也不难,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应有明确的价值教育意识,其实践标准就是比较完整地把握教学内容的价值规范体系和价值观念体系,并以知识体系为中介进行教学;二是教师对教学内容深信不疑并能身体力行;三是教学方法的创新。

1.创新教育观念。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主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更新传统教育理念,研究学习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跳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质疑问题,探究理论,倡导探究式教学新模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思路。

2.探究新模式。具体操作方法是:教授每一节课内容,教师结合章节内容,提出重点和难点问题,让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阅读教材等多种学习途径,认真思考;让学生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讲解时间约占本堂课的1/3;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进行讲授理论的时间占1/3;教师再根据每堂课的重点、难点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刊物、网站,以总结归纳的时间约占1/3。从而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嘴,真正融化书本理论知识,真正消除心中的疑问。

3.创新教学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实施自主探究式教学互动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社会问题,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使授课在寻疑、质疑、答疑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