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时间:2023-03-07 14:59:40

导语:在民办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民办教育调查报告

第1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0引言

随着经济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也越来越注重国民教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高校教育发展势头迅猛,民办高校所占国民高等教育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由于民办教育的根本盈利性质,以往社会较为关注民办高校的投资方实力与招生相关问题,并不在意教学质量.再加上民办高校所召学生的固有缺点明显,这导致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出现了一系列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十”提出,想要让教育使人们满意,必须在教育上坚持中国特色教育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育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目的,通过国民力量对教育做出更多贡献,改革教育传统结构和体制,增强民办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因此,对民办教育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研究,使其具有良好的三观,积极地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作用非常之大.

1目前民办高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

1.1个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弱由于这些学生的家庭条件都比较好,再加上当今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父母对其宠爱有加,在生活和学习上各方面都顺从他们,导致许多学生养成了较为明显的个性,他们不甘和大部分人一样,相对自我,对其他人缺少宽容.而相应的,在自我约束能力上,他们并没有很好的自制力,他们从小被宠溺长大,没有经历过大的挫折,遇到困难时第一反应不是积极应对,而是逃避和退缩.

1.2对学习的积极性差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是促进人们各方面提高的必要手段.由于生源问题,这些民办高校所召的学生大多是从小贪玩,不爱学习的学生,他们由于长时间养成的习惯,已经不具备学习的能力,就连基本的必须完成的作业,他们也是互相抄袭,应付了事.由于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了学习兴趣,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心理上也是非常迷茫的,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规划和方向,于是丧失了对所有事情的动力.

1.3只注重眼前利益,缺乏责任心高校学生往往刚成年,三观尚未固定形成,受很多社会上的负面事物影响,他们往往更多注重眼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在老师和家长交给的任务上,敷衍了事,甚至还索取回报,不知道交付的任务是磨炼他们,促进他们良好品性养成的,讨价还价,不好好完成任务,偷工减料,缺乏必要的责任心.

1.4不知回报,没有感恩的心父母对学生们从小的教育方式就是给予足够的经济支持,满足他们的所有要求,这导致了学生们越来越只在意自己的要求是否被满足,越来越自私,不懂得回报,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应当,从而独立性差,成熟较晚,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基本没有.不懂得感恩学校、父母、同学以及社会上所有对他们好的人,使得社交圈子越来越难处理,问题积累越来越多,不在乎自己行为的后果,危害自己,甚至危害他人.

1.5精神空虚,生活被网络世界充斥这些学生生活条件较好,从小家里就有电脑和网络,即使没有,由于他们的自制力较差,便会去网吧上网打游戏.网络是个容易让人上瘾的东西,他们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网恋和网上赌博,丧失了对其他事物的兴趣,许多民办高校的学生没有其他兴趣爱好,整个精神世界空洞,浑浑噩噩度日,对什么都无所谓、不在乎,耽误了自己的前程和未来,只追求虚拟网络世界的刺激和乐趣.民办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本来就宽松,使得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更纵容了他们这种行为的养成.

2针对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2.1要注重对学生自身的相关教育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民办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还是要靠学生自身.于是,对民办高校学生展开心理教育是最为基础的.通过对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些学生意识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且希望改正,才能更好的提升这些学生的心理健康.

2.2学校和老师要加强适当监管由于高校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所以学校方面和老师对他们的监管十分重要.本身这些学生的自制能力和自我约束力差,要想靠他们自己解决好自身问题,是十分困难的,学校应该成立专业的相关方面的心理咨询团队,针对学生已有或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尽快疏导,避免进一步扩大.辅导员老师对学生这方面的关注也应该加强

.2.3父母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民办教育中这些学生的心理问题如此严重,和父母从小的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父母应该给予他们自己处理困难的空间,不过多参与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只提供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在独立中渐渐成熟起来.

参考文献

[1]李利荣.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30).

[2]曾伏云.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第2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 心理健康 心理问题 对策

[作者简介]李利荣(1978- ),男,广西桂林人,南宁学院,讲师、国家二级创业咨询师,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广西 南宁 530200)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0-0095-02

近些年来,随着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民办高校学生这一群体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民办高校的资金、规模、生源等问题而不是如何去提升民办教育的教学管理质量等问题。显然,民办高校在应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上显得有些能力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民办高校的许多学生学习时目标不明确、生活中自信心不足、毕业就业时竞争力不够的原因之一。国家已越来越重视对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大局,把育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要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要发挥民办教育在教育事业发展中改革的重要增长点和重要力量的积极作用。如何让民办高校的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能够以正常、积极的心理状态去适应现代社会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环境,已成为当代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问题

1.自我意识强,抗挫能力差。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父母视其为掌上明珠,采用的教育方式方法往往是从完全满足子女的一切需要出发,在这种观念的教育下,自然就造成了学生们普遍自我意识比较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缺少一种对人对事的包容性,所以,当他们一旦在生活和学习中受到挫折的时候,就会产生诸多消极的情绪。他们认为在家里从来都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从来没有受到这种情况和待遇,对身边的人和事表现得总是难以接受,于是就会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有些同学干脆就抱着“一切都无所谓”的态度。

2.学习兴趣不高,目标不明确。民办高校在招生时受生源的影响,学生素质较差。学生在初、高中时本身对于学习兴趣不高,已经习惯了我行我素,他们不会过多地关注班级、学校的活动,没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这就造成人际关系适应不良、社交能力欠缺等。他们也没有花过多的心思在学习上,在学习中也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学和考核,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也像是挤牙膏一样,挤一下学一下,一切都依赖于教师的主动。也是因为这种学习上的茫然,他们内心里不知道自己应该要做些什么,该如何去做,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意义到底在哪里,于是他们真正遇到事情的时候,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没有自信。

3.功利性强,缺乏感恩之心。由于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的花季年龄,不少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尚未成熟,在现在各种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下,特别是在电视、电影、网络等一些娱乐媒体的误导下,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普遍存在追求功利主义、金钱主义和享受主义等不良思想,再加上现在的父母都是持保证了孩子的经济就可以保证孩子学习的思想观念,造成学生过多在乎自己的感觉,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认为身边的一切人对自己好都是应该的,一切都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去进行。为此,他们不懂得如何去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什么事情都讲究客观原因,从来不会从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寻找自身的不足,而再加上又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往往显得比较迷茫,完全跟着自己的感觉走,并且有时候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去考虑事情的利弊和后果,容易酿成大错。

4.内心浮躁,缺乏定性。现在的父母都不太愿意让孩子吃苦,除了学习以外不太愿意让孩子去亲身体验身边的事物,很多学生从小就受家庭的宠溺,很少能坚持独立地去完成一件事情,为此,造成了他们对事物的专注度不够,遇到问题容易放弃,这也是学生定不下心来持之以恒地去学习的原因之一。由于从小就没有什么压力,他们也就没有强烈的学习目标,对事物的兴趣度不够,来到学校很多时候心思是放在如何让自己更加享受之上,这也使得他们很难安静下来潜心思考,无法进行自我反省,特别是急于要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往往难以驾驭自己的情绪,表现得非常浮躁、不耐烦。

5.精神空虚,沉迷于网络。由于从小目标不明确,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应该去做些什么,为此,很多民办高校学生存在没有信念、没有寄托、精神颓萎、内心空虚的现象。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常常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持无所谓的态度,不关注自己的未来,往往选择逃避现实,在虚拟的世界中寻找快乐和成就。由于民办高校比较宽松自由的教学管理环境,使得他们更加沉湎于网络的各种虚拟游戏和海阔天空的闲聊之中而不能自拔。

6.性生理趋于成熟,心理健康意识差。由于大学生已进入青年中期,性生理基本上已经成熟,性的潜意识逐渐增强,对于性知识的渴求也显得强烈,他们渴望与异朋友,但是诸多民办高校对于学生在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重视还不够,使得学生对自身的性健康和与异往过程中产生的性问题等不知道如何解决,于是常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紧张、恐惧、羞涩,甚至不正确的行为。这些情绪的产生会直接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影响,有的甚至发展为精神疾病。

二、影响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社会因素。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民办高校的教育水平不如公办高校教育水平高,还有的人认为民办高校的学生就不如公办高校学生的素质那样好,这些看法已经让大部分人对民办教育形成了一种定式的思维。虽然国家也不断出台政策,提出民办高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一样享有同等的待遇,但实际的学习和就业过程中,仍然有许多用人单位会设有一道门槛将民办大学的学生拒之门外。这种社会的不公平对待,使得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内心有一种低人一等的感觉。

2.学校因素。由于民办高校起步相对较晚,在教育管理各方面与一些普通高校相比还有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特别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定位和配套机制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我国的许多民办高校没有设立一支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导致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在思想矛盾上的了解和认识不够,为此也就不能及时地采取必要的手段和措施去解决学生思想上、心态上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过程中,也有很多民办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开展得不够深入和全面,很多也是流于形式和表面化,诸多不足都会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方面获益有限。

3.家庭因素。许多民办高校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物质条件也比较优越,而很多父母的教育理念就是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其他的事情可以一律不做,子女需要什么都可以让他们得到满足。也是因为这些家长长期对学生们的溺爱,使得现在的学生内心里不仅形成了较强的优越感,而且还普遍缺乏感恩意识,做什么事情常常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学校、教师、同学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应该的,行为上也是我行我素。

4.自身因素。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殊时期,他们的生理发育已基本趋于成熟,心理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的他们,对于人生和社会问题的认识往往还飘忽不定,在他们的意识中时刻都呈现着自相矛盾的状况,也是他们这种不稳定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并由此可能会导致其产生心理偏差和行为上的不成熟。

三、民办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与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力度。想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行之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最基本的保证。这就需要民办高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并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分析和把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并为开展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帮助解决教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从制度等各个环节上保证教育工作落到实处,真正让学生有更好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2.加强心理健康咨询教育的队伍建设。要充分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从学生骨干、班主任到院系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非常重要。首先,要组成一支专门的心理咨询师队伍,并由专业的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培训和咨询工作,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其次,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增强辅导员队伍的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因为辅导员是学生接触最多的人,他们对学生有着较强的影响力,让他们掌握了一定心理知识,不仅能扮演、担任起心理教师的角色,而且也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困惑并予以疏导。再者,可以在同学中建立起自我与相互管理的体系,即培训一批学生骨干,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

3.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课程。我们应该从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实际状况出发,制定出相应的教育目标体系,并编写出相应的教材和学习指导书。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在不同阶段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预防教育,从而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心理情景训练与自我教育的教学环节,让他们通过这种情景性的亲身体验去感悟自己的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清楚地认识自我身心的特点。对于课程体系的建设,可以把专业学科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各项活动课程的教育教学相结合起来,通过这种课程的相结合、相渗透教学,让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各学科教学中得以体现。除了这些课堂教学,也可以以班会或各种主题活动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主题活动,使学生能够及时认识平时经常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并能找到相应的调控方法,从而及时地让自己的心理压力得以释放;再者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报刊、墙报专栏等方式宣传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这种多渠道的宣传,让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得以提高;最后通过举办一些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报告会等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从而达到全面带动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和提升的目标。

4.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活动。开设多种形式的心理咨询服务,是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等心理问题的重要渠道。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通过专业心理健康咨询人员与学生面对面的对话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心理辅导工作;可以采用信件或者手机短信等保密性相对比较强的方式进行咨询工作,同时也可以开通网上咨询,利用现在发达的QQ聊天或者微信等,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从而对学生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

5.适时进行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挫折在人的一生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每个学生都会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困难,但是现在的大学生由于从小生活条件优越,他们对挫折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也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往往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就会表现得惊慌失措,有时会感到痛苦绝望,甚至有些同学还会有轻生的念头,无视生命的重要。我们可以通过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讲座、报告或者演讲比赛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正确面对挫折,能够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这样,当学生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得更加坚强,就会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让自己克服困难,不断突破自我。也只有让大学生通过自己不断地承受和克服所遇到的各种挫折和困难,才能发现自身的不足,进而发挥潜力,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6.加大社会的关心度。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应该从观念上改变民办高校不如公办高校的定向思维,同时在学生教育投入和学生就业过程中要多给他们一些机会,多给他们一些支持与肯定,使他们能和公办高校的大学生一样有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民办教育的大力发展,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群体也越来越庞大,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不仅是大学生的个人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这就需要我们民办高校的管理者重视民办大学生现在的心理现状,并能够积极地探索出应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积极地为他们的心理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让他们多渠道、多方式了解与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并能够及时地通过各种方法得以释放,从而能够让他们时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的健康心理。只有具备这种健康心理,学生才会树立起他们应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与能力,才能以良好的形象走出校园,努力地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参考文献]

[1]汤溶溶.民办高校大学自卑心理成因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

第3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就业现状;对策

一、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就业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深入推进,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严峻的大背景下,而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更凸显其特殊性。如何构建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对于民办高校的健康发展、缓解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及个人见解,认为影响民办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民办院校毕业生受到不公平的对待。在就业形式严峻的背景下, 社会对民办教育认知不全面, 民办院校毕业生常遭就业歧视。用人单位在就业市场上大多盯着“985”、“211”高校的毕业生, 而作为高等教育新生力量的民办院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还远远无法与国办高校相比, 其毕业生的吸引力同样不如名牌大学。在这种情况下, 民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大大缩小, 总体就业质量在降低。

(二)学生负担重,就业压力大。民办院校相对普通的本科院校“门槛低,学费高”,民办高校根据不同的专业,学费一般在10000元/学年左右,读完四年大学,大概的投入为7万元到10万元不等,对于家庭背景一般的同学来说,高额投入的背后,是希望能得到高的回报,而面对招聘单位开出底薪的薪资待遇,很多学生望而却步,在毕业生的意识里,微薄的薪资待遇与高额教育投入不成正比,使得他们面试一家被拒绝一家,不是因为找不到工作有压力,而是因为找不到薪资待遇满意的工作而感到压力。因此,过重的教育投入给他们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微薄的薪资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压力。

(三)自身定位不准确,高不成低不就。大部分民办高校的艺术毕业生不能进行合理的自我剖析,一味的给自己定位太高。岗位工作目标重在追求大型设计类公司,对于小型设计公司和其他非专业对口岗位不屑一顾;再加上自身因素去面试大单位时总是受限,对于适合的中小企业岗位视而不见,导致大单位进不去,小公司不想去,产生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更有部分毕业生因就业现状与就业理想差距大而引起较强的心理冲突。

二、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就业问题所采取的对策

(一)从事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应对对策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是一项连续的、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结合自身工作经历认为面对巨多的就业问题,从事民办院校的辅导员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做好学生调研工作,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做好艺术毕业生就业调查工作,调查好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心理,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工作方向,改变工作方法,而在各阶段调查的基础上,辅导员应每年编写一份毕业生调查报告,其统计数据包括对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就业领域、薪水及求职方法的介绍。这份报告对以后的毕业生选择求职策略及提出薪水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针对不同群体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目前大多就业指导工作是以就业指导课为平台,各类就业指导讲座及开展专场招聘会咨询为辅助,只有这些足以不够,个人认为还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开展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工作。例如:优秀学生群体、女生群体、考研学生群体、考公务员群体、以及特困生群体,对于不同的群体我们应该有不同的就业指导,这样才能克服就业中的各种困难,缩小民办院校艺术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民办院校的就业的质量。

2、辅导员应加强学习,做好企业调研工作,开拓更广的就业平台。民办院校毕业班的辅导员扮演着重要特殊的角色,从而要求辅导员们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还要具备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以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判断就业发展趋势,同时还要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辅导员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顺利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变化的挑战,达到就业指导的专业化、专家化,实现就业问题的“零”距离。在“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下,作为民办高校毕业班的辅导员必须要努力赢得市场,一要建立企业需求信息库,保持已经有供求关系的企业客户;建立毕业生在企业表现反馈机制,巩固已有就业市场;二是辅导员还应该根据学生特点及生源所在地分布情况等,积极到相关企业中去,与企业建立联系,调研企业真实需求、招聘要求等,开发新的企业客户。

(二)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自身因素。作为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应转变就业观念,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民办高校艺术毕业生要积极转变自身思想观念,准确客观地评价自己,准确把握未来社会发展趋势,做到先就业再择业,积极献身基层,扎根基层,争取更多就业机会。通过艰苦锻炼,全方面的提高自身素质,积累宝贵的工作经验。另外还要提高自身综合能力。当今是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并重才能突出自己的就业优势。为此,作为民办高校大学生一方面需要掌握必要的书本知识,另一方面应锻炼自身的实践能力,通过书本知识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使民办高校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4篇

关键词:高等教育;理性需求;表现形式;回应策略

收稿日期:2007―03―07

作者简介:杨金平(1975―),男,湖北蕲春人,湖北师范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社会工作教育与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教育的投入大幅度增加,使中国高等教育十几年来出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高等教育也由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但由于各种原因,中国的就业市场还不是很成熟,而大学毕业生高速增长,这样就出现了目前人们高度关注的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由于很多人的原有教育观念更新的速度远远落后于教育发展的速度,于是当前出现的大学生就业压力很快冲击了人们固有的高等教育观念,特别是在农村。一些人开始反思,对高等教育需求日益理性化。研究这种新的高等教育需求趋势,有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教育政策,规划我们的未来发展,因此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高等教育理性需求的主要表现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支出快速增长,而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因此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日益趋于理性化是必然的。这种对高等教育的理性需求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盲目投入,非常注重教育投资的回报率。

按照人力资本理论假设,人们是根据教育的市场回报率选择最优的教育水平和教育类型,即是说人们根据他们对教育收益的期望与成本的比较以及教育与其他投资回报率的比较来做出投资决定。这为我们探讨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提供了理论基础。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越高,投资需求就越旺,反之,则相反。由于教育投资的回报率只能在高校毕业后的一定时期确定,而现实生活中,随着高校连年的扩招,大学毕业生快速增长,在加上由于各种原因就业市场很不完善、成熟和充实,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但大学毕业生为了能够尽快收回投资,会花费很长时间寻找满意的工作,不愿轻易接受薪水低的工作,这样高等教育收回投资的机会率很难保证,投资回报的时间越来越长,年投资收益率越来越低。如果花大量的投资读大学(还不包括读书期间的机会成本),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或找不到好的工作,这种投资就会变得谨慎起来。所以,人们对待高等教育需求的态度越来越趋于理性也在情理之中。人们逐渐从投资的角度来衡量这种需求,“花四五万块钱读大学,按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毕业后到企业打工,每月拿一千多元工资;但如果儿子高中毕业后去意大利打工,哪怕是做裁缝,每月也能领到折合1万元人民币的工资。既然都是打工,出国打工不仅能省下培养孩子上大学的那笔钱,而且高收入对孩子以后的创业也有帮助”。据报载今年重庆市涪陵区共有541名考生放弃参加高考,超过高三应届学生的10%。在中国算富庶的温州,文成县玉壶中学200余名高中毕业生,约七成人放弃了高考,选择出国打工。

(二)是否接受高等教育以及接受高等教育的时机灵活化

在西方发达国家,父母十分尊重子女求学的独立意愿。但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金榜题名”的观念的根深蒂固,父母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往往把子女的学业看得很重,把它作为优先考虑的内容,千方百计地注意子女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一旦子女进入大学他们比干什么都高兴。但面对当前高等教育的高投入和琢磨不定的回报,一些人对高等教育开始反思。除了一些条件比较好,高等教育大众化观念强的人的强烈需要及时的高等教育外,一些人放弃接受高等教育,认为:“没有必要千军万马去挤高考这条独木桥,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实际情况,出国打工同样是一条出路,学生的选择没什么不对,我们要尊重学生的意愿”。还有很多选择现在不接受高等教育,但他们心里都藏有自己的梦想,希望以后条件成熟时再接受高等教育。不少人说,“出国之后,替人打苦工是暂时的,赚了钱,可以再读书。而且到了国外,别的不说,一门外语是可以学到手的。出国打工,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留学’!”

(三)高等教育需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不再盲目地追求名校或热门专业

2005年10月20日公布的《中国民办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民办高校,特别是职业高校的就业率高于普通高校。据报载,广东就业形势整体不乐观,而民办高校毕业生逆势走俏,不少民办高校一次性就业率却超过95%。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很多学生、家长把目光不再局限于名牌大学,热门专业。他们认为现在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也有就业压力,也有人毕业后卖猪肉、卖糖葫芦的;热门专业几年后未必风光依旧,就好比6年前计算机专业是热门专业的第一把交椅,但短短几年,在目前各种媒体或调查中,热门专业的前十名内已难寻其芳踪。类似这种平稳、理智的心态在几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于是很多学生在填报志愿时,更多的是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有一个女生成绩在班上中等,按理她读一般本科是没问题的,但她却选择了一所普通职业学校的“航空乘务”专业,她说她喜欢这个专业,且随着国家航空事业的发展,空姐将会越来越供不应求,选择这个专业,将来不愁就业,且收入还不错。

另外,接受高等教育的形式也呈现多元化趋势,有通过远程教育接受高等教育的,有的虽然也走进高等学校教室,但没有付高额的费用,或旁听,或夜读等等,以次减少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投入,减少投资风险。

二、对高等教育理性需求的回应策略

(一)个人和家庭的回应策略

高等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高度教育产品更多是一种准私人产品,所以接受高等教育就是一种投资,而投资就会存在风险。放弃高考就是回避投资风险,但反过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放弃投资也是一种风险,因为这样做,日后也许会失去投资可能带来的回报。任何人都不可能规避风险。所以不管是上大学还是放弃高考参加工作的,都要有一种风险意识。因此,个人和家庭要树立高等教育是大众教育的观念,不能期望过高,也不能轻视高等教育的作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针对那些放弃高等教育的人,要认清社会发展趋势,务必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觉得条件允许时可以回过头去继续接着投资,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接受高等教育,如旁听、夜读、远程学习等形式。

(二)高等学校的回应策略

尽管这几年高等教育需求从总量来说还是供不应求,但还是有部分学校招不到学生或者需要几次填报志愿,反复降分才能录满学生,其中又不乏重点大学。这就告诉我们,如果还抱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维,不按照市场的规律办学,一些学校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所以,各个高校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中心,适应教育需求的新变化,深化教学改革;根据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确定人才的培养规格以及专业的设置。加强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联系,加强高等教育对经济和社会的适应度,实施创新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给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空间,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实干精神。同时注意开辟多种形式的教育模式,如远程教学、旁听制度、夜校等等。

(三)社会和政府的回应策略

社会和政府要主动去适应民众的教育需求多元化趋势,尽可能多的提供各种教育机会。首先,要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民办高等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促成多样化多层次的高等教育提供者的崛起,形成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相互竞争的良性发展道路。职业技术教育和民办教育具有“船小掉头快”的优势,适应市场能力比普通高校要强。因为这些学校没有国家的拨款,大部分或全部是自己投资,如果招不到学生或毕业的学生不能充分就业,会面临破产倒闭。为了使自己的学校在市场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会去充分挖掘资源,利用各种优势主动去适应民众对高等教育需求的新变化。

其次,发挥宏观调控的职能。由于各个高校不可能掌握市场详细信息,往往会形成无序竞争和盲目过度竞争,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如某个时期的热门专业,往往会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结果几年后使该专业毕业生出现过剩。教育行政部门就要综合运用各种调控方法对教育资源进行调配,促成高等教育机构在学校类型,学历层次,学科专业,课程内容和学习年限等方面的多样化;同时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调整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院校的招生数量。

再次,通过提供充分的信息资源,如高等教育毕业生的供求信息和就业信息高等院校的专业信息和收费信息以及毕业生收益状况的信息等,促使求学者对高等教育的选择更加理性。

最后,加大对其他教育方式如远程教育、夜读、旁听等的投入和关注,引导人们接受适合自己的高等教育模式,站在民族发展的高度切实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同时帮助人们规避或减少高等教育投资的风险。

总之,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需求的理性选择趋势将会越来越明显,许多新的问题将会不断暴露出来,需要我们更多人去关注与研究,提出合理的回应策略,顺应社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钟宇平.高中生高等教育需求的经济动因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6).

第5篇

为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积极研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必修学分,特拟定了这份参考题总目,供学生进行构思,调研,写作参考.有些题目较大,可灵活掌握,分解细化.总的要求是: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新问题,总结概括新经验,以小见大,从实践上升为理论,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理解,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哲学类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开创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唯物史观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与实践

5.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作用的典型调查

6.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宗旨的典型调查

7.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与分析

8.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9.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典型调查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的全面发展研究

11.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与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研究

12.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先进文化问题研究

13.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与分析

14.加强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经验和做法的调查研究

15.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16.当代青年个性化发展的调查与哲学思考

二,经济类

1.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调查研究2.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调查研究

3.农业劳动力转移对策研究4.人民币汇率问题研究

5.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设置研究6.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研究

7.我国与周边地区经济一体化问题研究8.垄断行业改革问题研究

9.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10.债券市场发展与规范化研究

11.农民收入问题调查12.农民税赋负担问题调查

13.民间投资问题调查14.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5.国有资产流失问题研究16.商业保险问题研究

17.地下钱庄问题研究18.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l9.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调查研究20.人才市场,技术市场发展调查

21.各类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2.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23.积极利用外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调查24.金融风险防范与我国金融业改革研究

25.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典型调查26.农业产业化研究

27.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调查研究28.名牌战略案例分析

29.城镇化的调查和分析30.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3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与实践研究32.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

三,法律类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问题2.宪法监督与宪法解释研究

3.法律赔偿执行难问题研究4.知识产权法研究

5.信息安全法研究6.电子商务法研究

7.政务公开制度研究8.新婚姻法实施后问题研究

9.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问题研究10.文化法制研究

ll.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完善研究l2.公司法有关问题研究

l3.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研究l4.法律援助的实践

15.公益诉讼研究l6.中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l7.新世纪新时期推进我国行政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l8.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

l9."三农"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20.中国反垄断法的理论与实践

四,社会学类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典型调查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3.目前职业的社会声望研究4.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5.单位制度和社会归属感研究6.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7.社会公平感与纳税行为的关系研究8.新社会阶层的调查研究

9.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10.家庭保姆问题调查

l1.社区服务问题研究l2.家庭暴力问题研究

l3.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调查l4.妇女地位及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15.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l6.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现状,成因及发展趋势

17.城市与农村生育观的差异,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l8.农地征用中侵犯农民利益情况调查

l9.农民对土地的意识变迁及其成因调查

20.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政策和社会救助工作研究

21.城市中农民工现状调查22.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量研究

23.大众传播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4.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5.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研究26.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与功能变迁调查

五,教育类

1.学校乱收费问题调查研究2.税费改革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影响

3.第八轮课改的跟踪调查研究4.中小学学生道德现状调查

5.加强中小学国防教育问题研究

6.现代科技发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7.推进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研究

9.调整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调查研究10.我国远程教育发展调查与研究

11.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和途径方式调查研究

l2.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13.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调查l4.加入WTO,留和教育的改革开放研究

15.从学生角度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l6.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调查研究

l7.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l8.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大中小学教育

l9.民办教育发展典型调查20.少数民族教育发展调查

六,管理类

1.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调查分析2.科技企业的战略定位与组织设计

3.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4.中国银行组织再造实践研究

5.我国私营企业二次创业问题调查6.中国家族企业问题调查研究

7.信息化对企业价值增值作用的调查与分析8.企业,组织,政府信息化建设的调查

9.中国企业家队伍成长与发展的调查与分析10.中国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制度研究

11.企业在创新中发展的典型调查12.非法传销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13.非营利组织的作用及其法制化,规范化调查研究

14.影响中国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分析

15.反腐倡廉的典型调查和案例分析16.中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查与分析

17.政府绩效评估研究18.公共部门中人力资源管理调查与分析

19.城市化进程中的政府作用和行政改革研究20.村民自治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1.加入WTO后商会(企业家协会)现状调查与分析

2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

23.医疗管理体制改革研究24.服务型政府建设个案研究

第6篇

关键词:现代物流;智能装备;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F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5-0058-02

1 现代物流业概述

1.1 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复合型产业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连接着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贯穿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涉及到三大产业和全部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将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的运行,也将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并且,现代物流业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2013年物流业实现增加值3.9万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占GDP的比重为6.8%。

1.2 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成为物流大国

现代物流业是我国的新兴行业。在经历了2009年扩张性经济政策的启动后,我国物流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种种数据显示,我国已进入物流大国的行列,并且创造了多个世界第一,同时,物流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带动作用也日益显现。据统计,我国的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均居世界第一,快递量居世界第三。伴随着物流运营规模的快速扩展,我国物流基础建设和硬件规模也呈现递增之势,各种类型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地产的建设持续升温。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同时,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

1.3 现代物流业亟需转型升级,提升运作效率与服务水平

根据《2013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显示,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同比增长8.5%,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但2013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0.2万亿元,同比增长9.3%,经济运行中的物流成本依然较高。我国的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8%,比美国、日本、德国高出9.5个百分点左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约6.5个百分点,反映出中国物流成本偏高的问题依然明显。同时,全社会物流企业收入增速低于物流费用增速,物流企业普遍盈利能力偏低。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物流仍处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化的过程中,物流效益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为此,国家及各地区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优先发展物流产业的相关政策。

2 智能装备业概述

2.1 智能装备是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

智能装备制造业是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先进技术装备和设备的先导性行业,已经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重要基础。物流装备作为现代物流技术的载体,将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先进的智能装备能够提升物流行业的整体运作效率和运作水平,进而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整体服务水平。事实证明,通过实现企业物流装备和信息的现代化来提升管理水平,获得最大的利润空间,已成为有远见的企业家成功的有效途径。

2.2 智能装备市场规模高速增长,成为世界最大市场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阶段,物流产业也面临升级的要求,促进了企业对物流机械化与自动化设备的需求,使得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处于快速增长周期。2013年中国物流技术装备业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市场规模超过了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成为物流系统技术与装备的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受电子商务物流大发展影响,智能终端自提货柜系统出现爆发增长,GPS设备、快递手持终端设备呈现高速增长,输送分拣设备、物流拣选技术产品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些新的技术与产品不断涌现,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对物流业影响巨大。

2.3 智能装备应用范围广泛,新型装备和技术不断涌现

据《中国物流装备市场调查报告》显示,所有12种类的物流装备在应用市场上均有高于20%的企业正在使用。目前,仅有17%的企业采用纯人力的物料搬运与装卸等操作方式,32%的企业采用单纯的平面仓库模式,专业化的新型物流装备和新技术物流装备不断涌现。

在应用领域层面上,随着制造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各种行业出现丰富多样的物流技术应用形式,新产品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在物联网、检测、智能识别等技术的支撑下,物流设备在智能化、自动化方面可以达到更高水平。以欧美国家为代表的AGV特别强调全自动化,配置品种丰富和专业化的搬运移载工装,使其能够运用在几乎所有的搬运场合,甚至设备和设备之间可以进行信息交互,自主完成任务分配和路径选择,几乎不需要人工的干预。

3 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业人才需求分析

3.1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的人才需求量庞大

随着物流产业和智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十分迫切。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统计,2010年我国物流人才缺口为600万左右,在广东省特别是以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的珠三角地区,由于持续发展的现代物流服务行业,其物流行业相关人才的缺口达到60万人,特别是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人。首先,珠江三角洲地区拥有众多的生产制造和商贸企业,这些企业的对物料采购与管理、仓储与配送、物流运输等岗位人才都有需求;其次,广东省的交通、运输、外贸、第三方物流企业众多,有许多是物流龙头企业,这些物流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庞大。

3.2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复合型人才

由于物流与智能装备是涉及全产业链、多社会经济部门、连接生产和流通消费环节的复合型产业,主要有物流管理、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物流技术与装备、国际货运、报关报检、供应链金融等多个领域。

3.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层次人才,目前尤其缺乏高技能、高层次人才

在人才的需求层次方面,由于物流学科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物流产业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也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对人才的需求数量大、层次多。

尽管广东省已基本形成以中高等教育和职业认证教育为主的双轨运行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但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普遍较低。现阶段广东省物流行业中高级职位普遍处于紧缺状态,特别是同时具备多种技能包括外贸、外语应用、国际商务等与国际贸易经济活动相关的经验的物流人才非常缺乏。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纷纷以高薪招聘总监、市场拓展总监、仓储经理、采购经理、国际货代、销售主管等职位,而各类大中型国内物流企业也开始发展高端管理职位。另外在基层岗位上,物流人才和其他岗位相比表现出在流动性大,忠诚度低,各类人才的系统性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都参差不齐。

4.1 物流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初见成效,迎合行业需求

据统计,目前广东省普通高等院校总数到达112所,其中99所高等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占85%;据不完全统计,广东省各高等院校已招收培养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7.1万人(含在校生),为地区经济建设输送各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4.8万人,其中,高等职业物流管理人才约为2.6万人。而近年来以物流管理为主专业的毕业生能基本实现就业,这些数据表明了我省的物流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已初见成效,这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物流行业对人才的市场需求。

4.2 目前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存在一定问题

但同时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与企业需要存在差异。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缺乏针对性的专业设置、缺少协同、缺乏专才。

相关专业设置大同小异,特色不足,没能体现行业特色或地区特色,并且在专业课程的设置过程中,缺乏与行业企业的协同开发,使得在校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较大差异,毕业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和企业需要不匹配,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复合型、高技能、高层次的要求。

4.3 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要校企多方协同培育

针对广东省现代物流与智能装备人才需求庞大、对人才素质要求日益提高的问题,各方必须重视人才数量和质量的培养,满足广东省物流产业升级和物流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在人才的具体培养方案上,广东物流与智能装备需要多管齐下、发挥协同作用:

(1)在专业培养方案制定及课程设置过程中,要重视行业、企业、学校的共同参与,力求制定出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培养计划。在设计之初做好充分的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强调多方深度参与,通过开展研讨会等方式,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和设置课程;在设计完成后,还要注重企业的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方案的细节。

(2)重视继续教育,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引导企业、行业组织及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并开展多层次的物流培训和教育工作。企业与各教育机构共同开发符合企业实际的继续教育课程,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和业务技能。

(3)加强普通高等院校的高层次学历教育,培养高级物流经营管理人才;大力发展物流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一线物流技术的操作实用型人才。企业对物流和智能装备的人才是有不同层次的,而高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也应有所区别,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层次,开发针对性强的课程。

第7篇

2006年最热门的育儿新闻是什么?是越来越多的准妈妈选择水中分娩?是高达800元一场的育儿课?还是学历能力都一流的“大学生保姆”?网络搜索,关于育儿的新闻有100多页,从怀孕到分娩,从养育到教育,从产品到生活……

新闻,每天都在发生。形形的新闻充斥着小爸小妈的眼球,也牵动着他们脆弱的心:频频潘报的小宝宝意外身亡事件;如雨后春笋般呈现的高价早教机构;时有召回的婴幼儿问题产品……小爸小妈们不知所措了,该如何呵护我们的“雏宝宝”才是?

在100多页的信息中,我们精选了15条最热辣的育儿新闻,并请来了孕产、儿科、早教、市场检测四大领域的专家作以点评,希望能给茫然中的小爸小妈们指点迷津。

新闻1 百万“残宝宝”

据北京晚报报道,“健康宝宝、幸福家庭”成为2006年至2007年预防出生缺陷系列宣传活动的主题。我国是出生缺陷高发国家,每年有近100万缺陷儿出生。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所造成的后果严重,所以关键在于预防。

专家点评

人类胚胎的形成和发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受到十分精密的遗传因素调控,也受到人类生存环境的影响,从而可能使胚胎发育不正常,可以表现为出生婴儿在形态、结构、代谢、功能等方面的异常。

我们国家对于预防出生缺陷工作已经启动,近几年来有了比较快的发展。产前诊断和产前筛查已经在不少省和地区展开,而且已经有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发展还不平衡,卫生部在2006年下发《孕前保健指南》,这表明我们国家对预防出生缺陷工作非常关注和重视。同时通过广大医护工作者的健康教育和保健服务,全社会都来关注这件大事,使预防出生缺陷的工作更加全面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人类的健康繁衍,需要人人关心。

新闻2 40分钟,高危产妇水中分娩

据新闻晚报报道,2006年7月16日凌晨,上海长宁区妇幼保健院诞生了第1000例水中分娩的健康男婴。妈妈陈欢欢在怀孕39周时,因为蛋白尿被作为高危产妇收治入院。当时医生建议最好立即剖腹产,但她决定要进行水中分娩。生产时仅用了40分钟,陈欢欢就顺利产下了一名健康男婴。

专家点评

早在1803年就有记载,有一位法国孕妇,在产程中走进热水盆中,准备放松一下疲惫的身体,恢复精力,结果很快“宝宝”降生在水中。以后到20世纪60―70年代,欧洲一些国家开始尝试采用“水中分娩”模式来减轻疼痛。直到90年代,美国有医疗机构真正开展“水中分娩”服务,并总结了某些理论基础,发现水中分娩确有其优势。在温水中会使全身放松,精神紧张明显改善,这是因为影响血压升高和疼痛的一些激素分泌减少,又加上水的浮力,放松了肌肉的紧张度,从而加快了产程的进展。然而,这样的分娩方式同时存在风险的一面,如新生儿窒息、感染等问题,并且还需高要求的设备,所以,目前还不能“一哄而上”。

新闻3 赴港产子蔚然成风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地孕妇进港产子蔚然成风。从前年的3,600人急升至去年的8,800人,今年上半年更是激增至11,716人。内地居民在港所生婴儿,即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而香港又没有法例禁止内地孕妇来港,因而吸引不少内地孕妇设法来港分娩,更有孕妇在临盆一刻才赶到医院。

专家点评

孕妇选择在何处分娩,只要合理和合法的妊娠,他人也真难以干预。但一个原则“母婴安全”,每个人必须把握。一旦怀孕后,整个妊娠期需要定期产前检查和监护,以便及早发现一些与妊娠相关的疾病,或孕前未能发现的疾病。同时还要了解胎儿的生长发育。所以,孕期系统的产前检查对每个孕妇都是必需的,也是保证“母婴安全”的专业措施之一。

目前香港医疗部门为一些内地去港产子的孕妇感到困惑,是因为这样的孕妇大都没有正规的检查,尤其是临产后突然到达的孕妇,在无任何检查资料可以查询的情况下,一旦发生意外情况时,会使医生措手不及,这种潜在的危险性确实使人为难。因此,建议准备去港产子的孕妇,最好在孕6―7月就可去准备分娩地待产,并接收正规检查(随带内地检查的有关资料),使当地医疗机构对你有充分的了解,切忌临产出发,否则害己又害人。

指导专家/顾佩宝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主任医师。擅长围产医学、妇产科疑难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新闻4 提议唇腭裂儿童救助基金

东方网5月28日电,昨天上午10点多,王菲终于在北京协和医院,剖腹产下一名体重8斤的女婴,并发现该女婴有兔唇。

新华网西安10月7日专电,在我国西北地区,大约有3万名儿童患有唇腭裂,其中不少儿童由于家庭贫困无法医治而终生残疾。专家建议,我国应设立唇腭裂儿童救助基金,帮助这些孩子及早治疗并融入社会。

唇腭裂俗称“兔唇”,是一种先天性疾病,目前在我国的发病率约为1:750。据记者了解,进行唇裂修复手术费用约为6000元,腭裂大约需要7000元。有大量贫困地区的孩子因为医疗费用的昂贵而得不到医治。

专家点评

“设立唇腭裂儿童救助基金”这是一项很好的建议,能给贫困地区的唇腭裂孩子带来福音。唇腭裂并不是一种难治性疾病,通过手术和术后训练还给患儿正常的面容和语言功能,使得恢复自信心,融入社会。这不仅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还救助了一个家庭,从而构建和谐社会。真希望有更多项的疾病救助基金,使成千上万得不到医治的疾病患儿得到医治。

新闻5 龋齿宝宝节节攀升

上海市卫生局疾控处最新的市民口腔调查报告显示,每一万个婴儿中就有35个出现蛀牙,上海1岁婴儿发生龋齿率已达0.35%。调查显示,两岁婴儿患龋率为10.68%,3岁婴儿患龋率为39.61%,5成以上婴幼儿在此阶段发生牙龈炎。

今年9月20日的爱牙日主题是“婴幼儿口腔保健”。为什么刚出生不久的娃娃就有了牙病?上海疾控专家表示,很大原因在于不良生活方式。而导致婴幼儿牙病频发的原因,可能是妈妈在亲吻宝宝,或把咀嚼过的食物喂宝宝时导致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传染,或者是橡皮奶嘴不卫生、奶粉中加了糖分等。专家建议,防止龋齿要赶在宝宝出牙前,如在其乳牙未萌出前定期用凉开水清洁口腔,乳牙开始萌出后用生理盐水或指套式牙刷清洁牙齿。3岁起,宝宝应当学会用牙刷正确刷牙。

专家点评

成人的很多疾病是从儿童时期延续而来。往往因为家长对医学知识的贫乏,养育方式方法不当,给成年后的健康埋下不良种子。龋齿是个例子,别小看这小小的龋齿,暂时可以与你和平共处,但随时会滋事生非,小的令你痛得难以忍受,大的影响你的全身,如营养不良、心脏病等,一辈子不得安宁。所以,防龋齿要从婴儿开始。

新闻6 意外伤害成第一大“杀手”

每年,意外伤害在我国占儿童死亡原因总数的26.1%,意外伤害已成为0―14岁儿童健康的第一大“杀手”,尤其是1岁半至3岁儿童。另据统计,0―6岁的儿童主要因为以下四种意外伤害住院治疗,其中烧烫伤占39%,气管异物占29.9%,跌落伤占22.6%,药物和化学品中毒占8.5%,最经常发生意外的地点竟然是在家中。

《中国产经新闻》报道,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交通事故发生率50―60万起,事故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专家指出,国人购车时在车身安全性能方面关注度依然很低,尤其是汽车装置中儿童座椅尚属缺失,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而在国外为婴幼儿配备专用座椅已形成法规,利在保护儿童乘车安全。目前中国汽车研究中心正在调查相关事宜,希望提议立法。

专家点评

儿童在很多时候很无奈,安全之绳系在大人们的手中。时下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保护,削弱了儿童的自我保护意识;而真正需要大人们提供的安全设施则往往被忽视,如汽车儿童安全座椅。看到以上触目惊心的数字,父母必须将宝宝的安全防护意识提升至育儿生活的重要议程上来了。

指导专家/王欣欣

主任医师,浙江省人民医院儿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浙江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从事儿科临床二十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擅长小儿血液病的诊疗。在各级杂志二十余篇。

新闻7 花800元听场幼教讲座

据深圳商报报道,尽管一张门票的价格高达800元,一场以“爱和自由”为主题的幼儿教育讲座还是吸引了近300名年轻的爸爸妈妈前来听讲。9月16日至17日,来自北京孙瑞雪教育文化交流中心的幼教专家用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观念,给众多深圳的年轻父母上了印象深刻的一课。不过,对于这样的收费和讲座方式,有些爸爸妈妈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人发帖称,对于幼儿的教育不用如此紧张,一切可以顺其自然,对于这样的理念和讲座不要羡慕!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样的育儿理念值得推崇,但是,昂贵的收费却让人望而却步。

专家点评

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体会到新育儿观的重要意义,尤其是兼顾本土特点,融合了西方教育思想的育儿理念,都会获得父母们的全心认同。育儿观与我们社会生活的进步以及生活态度的变化都密切相联,尤其是在物质条件良好的大都市,平等与自由的育儿观念更能符合大多数父母的生活愿望.因此,对高消费的育儿课程与讲座也很难进行是非评判。当然,除了对于昂贵育儿课程的关注之外,不少父母都能以轻松与自然的心态陪伴宝宝成长。应该说,目前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和世界的多元化发展方向一致,值得高兴。

新闻8 幼儿EMBA

4月10日《齐鲁晚报》报道,一种学费高达上万元的幼儿EMBA课程(“E”代表早期“Early”)不久前登陆上海。这种课程是专门为3―6岁的孩子开设的,其中包括数学、英语、语文、天文学、经济学、自然、钢琴、芭蕾等等。据EMBA课程班的王小姐介绍,这些创新学科全部从美国引进,根据MBA教学理念精心设置,培养孩子的六大能力。

EMBA课程在上海登陆不久,已有不少报名家长开始后悔。在互联网育儿论坛上,某公司白领Vinny转让课程券后,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专家点评

对于各种宝宝课程的非议由来已久。如果把宝宝课程看作是不同风味大餐的话,那么选择大餐的权利就在父母和宝宝手里。宝宝有自己的口味,父母也有不同的需要,很多父母都通过宝宝的兴趣来决定是否需要选择这一课程。相关研究表明,6岁之前的宝宝具有莫大的发展潜能,来自宝宝课程的目的性刺激能够激发宝宝的发展潜能,丰富自由的日常生活也能唤起宝宝强烈的发展欲望。因此,宝宝的兴趣与父母的期许是权衡是否需要宝宝课程的关键,面对能够促进宝宝发展的各种机会,不必以极端的是非态度去对待。

新闻9 褒贬不一的“透明教育”

无论是在家还是上班,只要鼠标一点,就可以看到此时此刻宝宝在幼儿园里做什么……一种叫“透明教育”的开放式网络教学模式已经走进各大城市的部分幼儿园。

据《今日早报》报道,位于绍兴经济开发区的秀水第二幼儿园和桐乡一民办幼儿园都在园内装上了监控探头。家长只要登陆网站,就可以对孩子在幼儿园的一举一动进行监控。对于这个“千里眼”,家长的看法各不相同。

专家点评

在不少国家的相关条例中都规定了学校的监控摄像是有空间和时间限制的,因为,无限制的全程摄像显然触犯了教师和孩子的个人尊严――保护自由活动与隐私的权利。作为监护人的父母,在密切关注宝宝的同时,也需要时刻牢记维护宝宝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权利与尊严,剥夺了自由权利的宝宝在长大成人之后,也很难确保有独立的人格。幼儿园常常通过开放日与吸纳家长义工的方式帮助家长参与学校生活,同时,在幼儿园建立家庭委员会也是促进父母了解并改善宝宝幼儿园生活的重要方法。

新闻10

据新华网河北频道报道,在网络大行其道之际,许多父母已经不满足于胎教、益智奶粉等常规投资了,他们开始为孩子注册以姓名命名的域名,并连接到网络博客。姓名域名就如孩子的“网上身份证”,伴随他终生,网络域名是有限的,中国重名情况很多,因此父母在孩子刚生下来就为他抢占一块地儿,为宝宝的未来发展预留独有的网上天地。

申请了姓名域名的父母可开通宝宝日志、宝宝相册,并将域名指向宝宝博客或相册,父母们也可将宝宝录像材料上传至网络博客,亲友们只需登录到宝宝的姓名域名便能浏览到宝宝的近期状况。

专家点评

父母使用网络来记录并分享宝宝的成长是育儿生活的进步,令人振奋。除了域名抢注成为近期网络育儿的一大特点之外,父母随着Web2.0的潮流更多的采用博客以及父母交友社区的方式分享、散播各自的育儿体验并获得广泛的育儿参考,这样的变化将使得育儿生活更富交流性,从而带来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

新闻11 保姆“新贵”遭遇尴尬

据南方日报报道,最近,在深圳的家政服务行业涌现出一些“白领”,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工资,但她们却是家政服务员,大都做着普通的保姆工作。这些“新贵”保姆都是:能带小孩的大学生育婴师、外语系毕业的涉外管家、专门照料产妇婴儿的月护保姆等。雇主称,她们的专业用不到,但多花钱请高级保姆不在乎。

据了解,目前深圳大大小小的家政公司有600多家。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深圳有不少家庭需求高端家政人员,但雇主们对家政从业人员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老妈子式”的概念上。尽管他们舍得花高价钱来请高端保姆,如育婴师、涉外家政保姆之类,但却未能“人尽其用”,而仅仅只是把他们当成普通的保姆来使唤,出现了“大材小用”的现象。

专家点评

进入市场经济机制中的交易活动都会因为市场规律而自

然受到调控,“白领”式的保姆现象也如是,它的出现是基于一定地区的市场需求,而它的前景也是受到该地区市场需求的发展影响的。这是市场经济的好处,新生事物的出现与消失都顺应着供求规律,大可不必人人都去操心。

新闻12 小宝宝家庭流行“周末约会”

新民晚报报道:一周的校园生活结束,孩子们应该拥有怎样的周末?除了培训班和公园,孩子们还可以在哪里活动?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大班的龙龙和他的小朋友们就拥有自己的“周末约会”。小龙龙有一张名片,上面除了他的名字家庭住址之外,还印着“欢迎常联系噢”的字样。小龙龙和他的三五好友每隔一两周,就会联系一次,聚会的地点轮流定在每个小朋友家里。

如今,这样的小朋友“周末约会”在上海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悄悄流行起来。龙龙爸爸胡东芳老师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的教授,他认为,现在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应该多为孩子提供沟通和交流的机会,学会一起分享。在聚会的时候,孩子和孩子玩,父母就聊天,随便聊各家的育儿心得,了解孩子之间的差异,收获很大。

专家点评

大都市的独生子女家庭真的很需要扩大宝宝的社交生活呢!父母们能够联合起来为宝宝组织小Party或者出行活动,确实能够充实并拓展日渐成长宝宝的社交圈子;除了父母的努力之外,还需要更多的社会资源来激励宝宝的社交行为,例如:儿童图书馆、儿童活动中心、儿童的主题会所、儿童的主题性休闲活动等。

指导专家/乔梁

上海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0―6岁婴幼儿养护、婴幼儿情绪发展、亲子关系研究、幼儿园课程设计。

新闻13 婴幼儿产品安全何在?

据人民网报道,2006年9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近期对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的质量抽查。调查显示,有近3成配方乳粉不合格。

新华网2006年5月30日报道,广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全省的童装市场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不少童装违规使用了致癌工业染料或甲醛超标。

专家点评

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婴幼儿服装的质量,近3年来国家都在加强检查力度,但是,配方奶粉的不合格率一直有近3成。这主要是因为一些小型企业,在配方奶粉的生产过程中微生物超标、没有按照标准添加营养剂等原因造成的。

国家《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A类也就是婴幼儿服装的要求最为严格,对甲醛含量、染色牢度、PH值的规定非常明确。家长在购买婴幼儿服装时,最好选用天然的彩棉、麻料等材质,虽然色彩没有那么鲜艳,但孩子的健康才是需要放在首位的。

新闻14 婴童用品市场也有“召回”

据新闻晨报报道,根据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最新的公告,美国雅培公司召回几种批次的similacAdvance瓶装婴儿配方液体奶,涉及30万瓶产品,原因是这些液体奶实际含有的维生素C并未达到产品标签上所示的含量。

中新网3月14日电,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在京宣布,在亨氏婴儿营养米粉中发现未经政府批准的转基因稻米成分,呼吁亨氏公司即刻召回该批次产品。

专家点评

所谓“合格产品”就是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雅培液体奶维生素C的含量未达到产品标签所示的含量,当然就是不合格产品了。虽然我国并没有销售配方液体奶,但对配方奶粉的质量要求也是同样严格的,那就是各项指标必须达标。

转基因食品是指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将某些生物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生物物种上,使其出现原物种不具有的性状或产物,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通过这种技术可以获得更符合要求的食品品质,但它可能造成的遗传基因污染也是它的明显缺陷。目前我国并没有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作出明确的规定,但因为孩子对食物的要求需要比大人更加严格,所以,家长还是要慎重选择。

新闻15 把“噎人”小果冻赶出市场

石狮日报报道,“一口吞”的小果冻因为易导致儿童窒息死亡,曾多次扮演残酷杀手的角色。为消除小尺码果冻的隐患,我国果冻国家强制性新标准10月1日起正式实施,首次对果冻大小进行了规范和限制。

专家点评

新标准规定:杯形凝胶果冻的直径最小不小于3.5cm,长杯形凝胶果冻和条形凝胶果冻的长度不能小于6cm。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儿童因吸入小果冻而引发窒息事故。而且凝胶果冻在包装正面必须标明:3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勿一口吞食,老人儿童需在监护下食用。标出如此详细的安全警示语在我国尚属首次。

其实,会引起儿童窒息的不光是小果冻,有些玩具、饰品等都会造成意外。因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小心,注意不要让儿童玩一些容易拆卸的玩具、保管好自己的东西,不要让孩子养成往嘴里塞东西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