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烟台的海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7 14:59:45

导语:在烟台的海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第1篇

在教学《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如梦令》《渔歌子》《广玉兰》《夹竹桃》这几篇写景的课文时,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找准环保教育点,着重培养学生在领略美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懂得美好的环境还要靠人们的保护才能保持。在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篇课文时,教师要侧重进行想利用海洋资源,就要保护海洋、珍惜海洋资源的教育,同时还要使学生懂得保护海洋,也就等于保护人类自己的家园。对于隐性的环境教育教材,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文本,找出环境教育的落脚点,因势利导,使学生产生环保意识。如《三亚落日》中,第二小节写了美丽的三亚热带风光:蓝蓝的天,蓝蓝的海,洁白的海鸥,碧玉般的椰子树,玉屑银末般的细沙……这一切,构成了美丽的三亚热带风光。配合书上的插图及使用多媒体课件,学生必定被三亚的美丽风光所吸引,产生向往之情。教师此时适时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优美的环境固然能给人以美感和享受,但更需要人们去保护和珍惜,从而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渗透环境教育

课堂是我们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阵地,语文学科中的环境教育渗透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之中。因此,课堂教学是进行环境教育的主渠道。由于语文学科的教材内容极其丰富而广泛,大多选用文质兼美且具有典型性的文章。教师要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环境教育。如教《海洋———21世纪的希望》时,教师先让学生自学文本,了解人类是怎样开发、利用海洋的。学生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探究,很轻易地就知道课文是从五方面来叙述的,即: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向海洋索取高蛋白食品;利用海水发电;淡化海水缓解水荒,建设海底城市、拓展人类生存空间。这时教师采用了视频演示,印度尼西亚发生海啸的画面,海水倒灌,导致庄稼被淹,农田被毁;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的视频及海面上轮船原油泄漏,导致大批海洋鱼类死亡,海鸟无处觅食即将饿死的画面……这些给人类带来可怕的灾难。本课是环境教育的显性教材,使学生看后,懂得海洋并不是一只温顺的小羊,要想利用它,前提是保护好它;同时,海洋资源也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有计划地开采和利用。只有这样,海洋才会乐于奉献。这时老师适时让学生创作一些保护海洋的广告语。由于学生有了钻研文本,观看视频、课件的基础,环境保护的情感得以激发,水到渠成地写出了:“保护海洋,人人有责。”蓝色的海洋,人类的家园。“让海洋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一系列精彩的语句。可见,自然环境是靠我们去精心地呵护与创造的。如果我们随意破坏它,那么受害的还终将是人类自己,为了共同拥有美好的环境,让我们都来争当环保小卫士,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此时学生的心灵深处肯定播下一颗保护环境的种子。

三、注重横向联系,拓宽环境教育空间

第2篇

审视现今的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确带来了春风,自然也不乏喜人的成果。但深入去看、去想,尤其是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去想时,我们的语文教育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回避的缺憾:语文课堂是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然而背后依然是真情与个性的消逝,文学与文化的流失,想象与创造的衰退,精神与道德的不振,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整体滑坡。语文课堂已经是失落的精神家园。

人是教育的起点,真正的教育是对生命的关怀。语文课堂更是跳动着生命的脉搏,充满了生命的因子:教师和学生个个是涌动着活力的生命体;作为文化载体的教材,无不记录着生命意识的律动。但是长期以来,应试的功利性原则让多少语文老师成了教参话语的传声筒,丧失了思考的机能和审美的习惯,让多少学生患上了“言语人格分裂症”,让多少鲜活的生命因品味不到生活的意义而变得黯淡无光。

回归生命本源,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今语文教育最基本的呼唤,也是构筑人文课堂,重建精神家园的唯一途径。那么,如何回归?如何重建呢?语文教育虽身陷困惑与浮躁,但依然掩不住有志之士对真善美深切眷恋的一缕理想之光。他们默默地在自己的那片园地上守望着、耕耘着。下面几组镜头,也许能让我们看到精神家园回归的希望之光。

镜头一注重对话,丰富教学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前提。教师要给予学生一个自主解读课本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潜心会文、体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中年女教师与六年级学生一起学习《烟台的海》(人教版小学语文第11册)。课前3分钟,教师请一组学生“开火车”朗诵自己课外积累的优美句段(细节:几位学生在朗诵时没有一点停顿,十分流畅)。上课铃响,教师开始进行课文第五自然段“秋的高远”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先让学生静下心把这段文字自由读了3遍,然后让他们用不同的符号在文中画出哪里是作者看到的,哪里是作者想到的,同桌进行交流(细节:教师在同桌交流后没有进行全班交流)。教师提出问题:“从秋的高远你想到了什么?你如何来品味这份高远?”(细节:教师提问一段时间后仅有一两个学生举手,她依然不急不躁,鼓励学生再读再想,学生陆陆续续开始发言)随后,她又让学生把自己想到的写下来,再进行全班交流。最后,教师为学生朗读了著名作家吴伯箫的散文《海》。她干净、醇厚、略带磁性的声音在课堂上静静地绽放开来……

镜头二多元解读,焕发人文光芒。

立春一过,就已迈入春的门槛。春日里的一堂语文课上,我带领学生品味着志南和尚的咏春名诗:“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精妙绝伦的佳句,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一学生忽然举手问道:何谓“杏花雨”?我并不急于作答,而是鼓励学生们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说:“那是清明时节,杏花蛊开时下的雨。”(注:这是教参上的解释)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真是一语中的!但教师并未就此打住,而是继续等待着,静静倾听着。又有学生说:“那是杏花淡淡的清香在雨中飘溢,故称‘杏花雨’。”从有“形”到有“味”,棋高一着。还有学生说:“那是在和风细雨中,开得早的杏花凋落,在空中随风漫舞,好似下着一场花瓣雨……”此时的课堂似乎也正飘着绵绵春雨,无声地滋润着学生的心田。而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诗中的真、诗中的善、诗中的美……

在这里,问题不再有“唯一”的答案,教参的答案不再是不可取代的,教师不再是课堂中的全权主宰。没有了“标准”的束缚,师生都恢复了独立个体的自由地位,成为自己个性风格的代言人。他们运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观,还原课文的内涵和意境,缩短了与作者的心灵距离,从而感受到了作者眼中的“美”,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品到了审美的乐趣。在这样的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们不再是为教材而活着,而是真正意义上为自己而活着,诗意地生活着。这样的教学设计,从赏识学生的质疑入手,巧妙地激起了学生的“头脑风暴”,刺激学生对课文信息重组的兴趣,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引导学生作多向的推理,挑起不同意见的争辩,鼓励学生有创意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