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时间:2023-03-07 14:59:46

导语: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三年级综合实践教案

第1篇

关键词:美术学 教学能力 现状 关键问题 对策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专门培养基础教育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十多年来,各地方新建院校对该专业的增设与扩招,高密度培养的美术师资涌入市场就业行列,教师行业就业压力剧增。同时,国家基础教育新美术课程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对美术教师完备的专业素养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师资培养滞后性情况日趋严重。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原因,导致美术师资培养方向不明,培养目标不明确,学生教学能力低,缺乏社会就业竞争力。

一、美术学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现状

1.学科知识面窄,知识运用单一

作为地方高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历史不长优势特色不鲜明,生源品质不高。面对需要广泛涉猎艺术各门类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师教育专业人才要求,学生的学习能力很有限。长期地避重就轻和重技轻理,形成了对学科基础理论知识把握不深、对教育理论知识理解不透、对其他学科知识疏于学习的现状。由于存着知识缺陷,教学中对知识的综合概括、拓展运用能力较低,知识讲授单薄,缺乏说服力。

2.教学技能水平低,方法技巧老套

四年美术教师专业培养,学生教学技能仍然较差,主要还是缺乏学习训练。学生对新美术课程教学理论与方法学习不够,对教育理论知识缺乏灵活运用,以至于教学实践缺乏较强的针对性,不可能创造性地解决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最终导致美术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和方法技巧的运用趋于简单化和粗糙应对。学生上课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缺乏新意、激情和感染力。

3.教学研究意识差,解决问题不佳

按规定,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培养应具有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而在四年培养中,学生开始正视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也是大学三年级下学期以来的事。对学校美术教学识见太少,分析思考相应问题不多,对教学实践问题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不可能创造性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和实施解决。再者,平时对综合专业知识技能的钻研学习就不够,很难给教学注入新思路新方法,也缺少研究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

4.创新教育意识弱,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美术学生由于不能准确把握新美术课程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课程教学是照搬别人的教学方法模式,并且相当时间内是在复制别人的教学范式,难求个人创新意识。以至于课程教学设计不合理,课堂教学组织意图不明,教学掌控处理不当,统筹管理课堂的信心不足。所以,课堂授课环节松散,目标不明确,师生互动内涵肤浅,课堂活力缺乏。

二、影响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关键问题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培养问题。然而,四年的教师教育培养,学生的师德修养、教学能力、交流合作能力等尚未全面获得提高,其中有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所在。

1.美术教师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简单划一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一直在探讨究竟是以学术性的专业还是以师范性的教育为主要目标,亦或兼取二者。近些年来各地新建院校陆续开办美术教育专业,更使这种探索中的师资培养呈现多样化倾向。新办专业对美术师资培养的专业底蕴本来就不深,师资培养目标与措施的实施存在着试验性的一面。大部分院系遵循先用三年左右时间学习学科专业课程,再用一年时间学习教育类课程的培养模式,结果往往是学生专业知识技能水平无法作较大突破,教学能力素养又不能良好形成。师资培养目标不明,课程重心移位,配套培养措施又间断性实施乃至不到位,所培养的师资难以胜任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也缺乏初步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开发、设计美术课程的能力。

2.重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实践,轻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探究

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虽然已从过去那种精英教育的美术家模式演变为现在全能型美术教师模式,但以美术学科知识技能掌握为出发点的课程体系构建,从根本上确立了美术教师培养的专业课程中心地位。前三年左右时间先进行学科专业课程学习,学生深受美术知识技能学习观念的影响,而教师教育思想观念的熏陶培养则势微。地方新建院校艺术专业生源品质较差,无耐选学该专业的学生本来就对专业学习前途茫然,对过于严谨和专业化的课程学习又缺乏良苦用心,使他们对于学科专业知识技能不会有太高的建树,反而形成重技能实践轻理论知识学习的习惯。后一年左右时间学习学校教育教学理论方法与实践,学生只是马虎应对,不会主动去把握学习教育方法技巧规律,最终导致了学生对美术教育认识不到位,教学实践能力差的现实。

3.缺乏全程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教师职业素养培养滞后

四年美术教师教育专业培养,专业课程体系被公共课、专业基础和专业课、选修课占据着主导地位,教育类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并且是大学三年级才逐步介入。有限的教育类课程只能从教育理论方法上给学生一些理性知识启发,而教师教育专业面向所需的职业能力与基本素质,仅靠高年级阶段一两次见习、实习是谈不上有效培养的,这就说明教师职业技能全程化培养的重要性。地方新建院校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在没有优良办学传统和鲜明办学特色支撑的前提下,确立四年全程化的教师职业技能实践训练,使教师职业素养从进校浇定根水那天就开始,可以从根本上扭转前三年教师职业思想素质培养不见经转,后一年速成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被动局面。而当前则是按专业培养计划中规定的课程开展进行完毕就了事,这种不考虑能力体系职业素养的长期培养机制,对本来就无耐从事该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成效不会太大。

4.专业教师缺乏新美术课程观,教学指导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美术教学法教师办学院系一般1~2人,而且大多是由一些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担任。毕竟教师术业有专攻,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理论与技能实践,必然对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把握不透,对新美术课程观念与标准缺乏真正的理解。所以,美术教学法教师在不解新课程目标、讲授方法技巧的情况下,教学大多会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而成为多理论空谈少教学方法技巧指导的教法课。以至于学生对教法课学习没兴趣,更不会深入思考一些前沿的教学能力技巧的知识,也没有自主提高教学技能训练的动力。而对于教育实践指导教师,虽然有一年一度的教育实习指导阅历,但新课程改革的价值标准体系的不明,指导方式方法与态度及责任心的差异,只会使这种问题更显严重。

三、加强学生美术教学能力培养的对策

1.确立四年培养长效机制,解决全程化培养学生教学能力的问题

学生美术教学能力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应根据专业特点,结合学校及当地教育实际,制定一个教师职业技能四年培养实施方案,把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全程化。对于这四年一贯制的培养方案,应有计划重点按学年学期分阶段进行。一年级以教学基本功训练为主,如三笔字、教师口语、演讲与口才等,穿插职业思想、教学观摩等辅助内容。训练内容属专业课程的纳入相应考核,属日常有组织强化训练的由专门指导教师考核。二年级以教学观摩和评教为主,可深入中小学校一线教学进行观摩,并有针对性地组织评教活动,每学期1~2次。中间穿插了解学习中小学教材、观看名优教学录像等形式。可在教学法教师、班主任的组织下进行考核。三年级以见习、试讲和熟悉中小学教材为主,可以每学期2次左右不同学校的见习,试讲则根据教学法专题而定。中间穿插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微格教学使用、美术教具制作、课件制作等内容。可在教学法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考核。四年级以实习为主,穿插见习、专业调查、职前教育、求职面试技巧等内容。可以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并按规定考核。通过这样有目标分阶段分层次的着力培养,美术学生教师教育培养目标不明确的问题可望得到规范解决。

2.提高教学技能实践训练的质量,解决学生教学技能差的问题

学生教学技能差,主要是缺乏训练,尤其从见习、试讲到实习的实践训练。“师范生通过美术教育实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考察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了解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提高对教育以及美术教学的认识;学习开展美术课堂教育与课外教学的方法,提高从事教育和美术教学的实际能力。”

一是见习工作日常抓。可以采取在大学一至三年级各学期都有侧重点不同的教育见习、观摩与评课研习。一年级见习、观摩,是为了职业熏陶。二年级见习、观摩与研习,是为了深入体验,提高认识。三年级进行见习、研习与教学试讲,是为了加强中小学教材观、课程观与教师观的形成。结合教学法课程,组织每个学生进行教学试讲,为四年级教育实习做好基础工作。

二是教育实习工作重点抓。作为一项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实习对师资培养中的教学技能训练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全面训练机会。因此,应重点抓好实习前、中、后三个阶段的主体工作。实习前,主体是学生撰写教案和试讲,这是为实习奠定良好基础的准备阶段。应根据实习小组在责任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学生从备课、设计美术教学过程、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方法手段等进行悉心指导,并精心组织教学试讲。实习中的主体工作,是按实习任务全面开展美术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辅导。应该在两校指导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对每一位实习生从备课撰写教案、教学试讲、课堂授课和课后总结评价层层把关。教案不合格不准试讲,试讲通过才可以上讲台,讲课以后有评课。实习后的主体工作,是各方面的实结。应组织学生深入地分析总结成效和不足,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3.提高指导教师队伍的美术教育专业素养,解决脱离中小学美术教学实践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美术教学法教师和教学实践教师的遴选。要求是具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理解中小学美术教学和把握美术教学实践内涵,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指导经历。这些教师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聘请中小学校美术教师和地方教科所教研教师。也只有从根本上确保美术教育与教学实践训练指导教师的最优化,才能改变学生对美术教育理论与方法的学习兴趣,才能把中小学美术教学与实践训练方法技巧教给学生。

二是要重视指导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通过学习培训、参观交流、观摩研讨等多种方法,提高指导教师美术教育的专业素养。同时,应规范指导教师的职责,对四年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实施方案中的各项工作开展,都应有专人负责指导管理,确保实践训练工作质量。对工作成效应奖优罚劣,鼓励创新和实绩,表彰优秀。

4.整合校内外有利条件和资源优势,解决教育实践活动开展的地利人和问题

一是办学院系要积极创造基础条件,为学生开展教学技能实践训练提供方便。培养具有从事基础教育美术教学的能力,除了学科专业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就是针对性极强的教学实践训练。办学院系应根据教学实践训练基础设施设备的需求,专设一些演练场所,比如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录播教室、中小学教学资料室、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制作室,使教师指导示范和学生强化训练有“现身说法”的专门场所,并为资源共享、资料下载、技术应用提供方便。

二是与中小学校建立交流互动平台,提高学生对教育及美术教学的认识。学生美术教学能力的培养不可能只在大学课堂内闭门造车,一蹴而就。必须要“走出去”深入到中小学校一线教学去观摩、感受、体验、实践,在真实课堂中历练自己和反思不足。同时,对一些成功的教学案例与实践经验,可以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进行专题讲座和对流。办学院系也应为教学法教师和学生深入中小学学习交流打通环节,使教师学生深入学校及课堂有“通行证”。

我国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办学已有一些历史,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服务于各级文化教育战线的美术教师和社会美术教育工作者。在当今教育改革发展日新月异,艺术教育内涵不断深化的教育形势下,如何加强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使专业师资培养跟上当前学校美术教育教学的发展步伐,是各办学院系要努力为之奋斗的。相信新时期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学生美术教学能力与水平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也会焕发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第2篇

首先,中技计算机教师与社会脱节日益严重,实践性差。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注重教学效果的传达,教学环境的改进,但忽视了自身能力的不断提高。计算机专业的最大优势在于实践性强,而不参与实践的教师如何能培养出实践性强的学生呢?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其次,教学手段的陈旧,不能与时俱进。学生在一二年级注重专业基础课程,到了三年级直接进行实习。这样传统的教学本身没有大的疑问,但问题是效果能否得到执行?如果一二年级的学习为三年级的实践打基础,但三年级有的学生自主联系实习单位,学校的监管就失去目标,学习效果就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即使学校联系到实习单位,更多的不是要求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掌握,而是遵守纪律,不惹事,实习教师也不能全程参与指导。最后,课堂教学内容一成不变。教师为了自己便宜,常年的教学课件和教案都没有大的变化,而社会在不断变化发展中,日新月异,这样的教学自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与实践脱节,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不能保证,就业就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

二、解决途径教师的教学目的

是要学生理解和接受教学内容,如果可能,延伸和创新是更好的教学成果。所以,我们要不断想办法,拓宽思路,找到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法。

第一,计算机专业教师要经常参与社会实践,实行轮岗制,既要有学校的职位,更要有社会工作经历。只有教师全面完善自身能力,才有可能将这种能力传递到学生中去,才有可能将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给学生做出演示和指导,提高课堂教学的应用性。轮岗制不仅给教师增加了社会实践经历,增加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更能帮助学校联系到合适的实习单位,间接帮助学生就业。如数据库应用基础这种难度较大的课程,就要教师自己先在实践中亲身实验,可以模拟演示成一个简单的操作系统,或是学生管理系统,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将系统详细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简单的知识点,融合到教学实践中去,最后对各个点进行知识汇总和程序整合,让学生亲身体会如何进行知识应用,体验系统开发的过程,初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教师不仅要对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更要有实践能力,寓教于乐,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成就感,增加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也能得到提高。

第二,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实践设施的投入。计算机硬件的更新换代十分频繁,如果学生没有接触实践了解这些硬件设施,就更谈不上应用。学校要积极拓宽应用渠道,与企业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学校提供优秀的毕业生,企业对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互帮互助模式可以达成校企之间的双赢。鼓励学生参与学校设施的改善,学生可以利用自身优势购买属于自己的高端电脑或其他设备设施,学校可以借用或者学生使用完购买回来给下届的学生实习用,这样合理利用资源,既节省资金,又能及时跟上时代步伐。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建立学生实习基地,直接进行毕业生就业安排。优点是方便学生的管理,教师也可以就近指导;缺点是与市场不能及时联系沟通,与社会脱节。也可以与企业合作,毕业生培养方向跟随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制定。优点是学生能够及时适应企业和市场变化,灵活性强,缺点是学校的监管不能到位,学生在实习中出现技术问题很难及时反馈。所以,在实践环节,学校可以采取两个方法结合起来,半年在学校,半年在企业,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第三,在具体的教学课堂中,将课堂学习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内容要及时与先进的计算机知识相结合,丰富教案,开拓视野。在枯燥的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很难从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而如果将世界上诸如比尔﹒盖茨,马克﹒扎克伯格等人的成功案例引入课堂,给学生以全新的学习理念,虽然学校不提倡辍学,但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在具备一定能力的时候创业不仅可以带来个人成功,更能给周边同学带来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马克﹒扎克伯格,他作为年轻一代人,很多新的理念和做法都激励和刺激着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更贴合实际的教学。教师和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最终目的是就业。这一目标不仅要对教师和学校有效,对学生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充满激情地学习知识,也要让他们充满危机感地努力奋斗。同时,因材施教,对于在某一领域有特殊贡献和能力的学生,学校可以单独培养,鼓励他们大胆设想,积极联系合作企业,将设想变成现实的生产力。

三、总结

第3篇

本学期的教务工作将继续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践行大美教育”这一总体目标,进一步落实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开展丰富的教育教学活动、扎实落实教师培训、加强联校协作、完善教师与教学管理机制为抓手,加强深化与完善教育教学课程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大美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大美教育工作的整体开展。

二、工作要点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1、集体教研

2、作业检查

3、课堂教学抽检

4、教案本检查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9、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6、继续开展省市校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校级课题阶段性小结工作

7、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8、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五)继续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三、具体实施

(一)继续落实各项常规工作,规范常规教学行为

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紧紧围绕“备、教、辅、改、考、评、研”七个方面开展教学常规工作,确保日常教学常规工作开展有序、教学效果稳步提升。

1、集体教研

我校在集体教研方面要求对各教研组要管理规范,各教研活动扎实开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要求,提高集体教研效果。从本学期开始,所有的综合学科集体教研放在周五的上午一、二节课时段开展。

在组织教研方面,要求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统一安排下轮流主持教研活动,教研主题提前准备,教研过程必须有开展对新课的讨论交流部分,教研结束需有认真做好的教研活动记载,各教师需有个性化的教研笔记。

在教学内容方面,要求语文组备下周重点课、数学组备新课、短线学科组以学期为单位按月进行总计划的实施,除开放课、研讨课、比赛课、视导课等课型必须在集体教研中进行研讨之外,每人在教研活动中应另外准备2—3节课进行集体备课。

在教研纪律方面,学校出台办法实施与规范的相关细则,要求教师做到“四定五统一”,教务处每周一查,在教研相应时间检查人员出勤情况、教研记录本记载是否详细、集体备课教案准备与研讨是否落实、教研备课效果以及了解各年级学科教学进程等情况,做好教研检查记录本,全面保证教研工作的扎实推进。

2、作业检查

本学期,对作业布置继续做好相应要求:一是禁止通过网络布置作业,禁止作业由家长批改;二是要求所有年级作业量要适度,布置作业要服从调考标准,能有效促进教学质量提升;作业分层明确,原则上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教师根据实际需求,作业练习尽可能以多读少写为主;三至六年级要注重读写结合相并重,各科作业统筹安排,总时间不超过一小时。

各备课组每两周组内进行一次作业检查,填写作业情况交流表(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备课组长及时与组内老师通报检查情况。

教务处定期对各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进行1—2次课堂作业抽检,抽检比例约为每班20%,抽检项目包括:作业书写、是否纠错、是否与教学同步、是否与组内同步、是否全批全改、是否有批改日期、作业评语是否正面积极。检查结果需做详细记载并于下周对各年级进行公布,对个别存在的问题教务处及时与相关备课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3、课堂教学抽检

本学期继续执行课堂教学抽检制度,计划两周或一月进行一次抽检,由年级主任在校委会上随机抽取抽检时间,抽检以教师是否做到教学规范为检查目的,如是否准时进班、按时下课;是否规范教学行为、有序组织上课。教务处根据抽检结果,及时通报并做绩效扣分。对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年级组进行沟通,提出整改要求。

4、教案本检查

本学期,继续强化要求教师教学个性化备课环节,首先要求各位教师基本达到量化的标准,人人手写教案。其中,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手写详案,其他组内教师手写简案。其次,手写详案中需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课程设计思路和教学特色,包括教学背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总结等方面内容。教龄不满5年的教师备课本将月月检查,拟定1名小组长,负责集齐各位教师的备课本交至教务处检查盖章;其他教师则于期中、期末进行一次检查。

学期初,组内教师要通览教材,认真制定教学工作计划表,以教研组为单位于2周内上交至教务处存档。学期末,各教研组按时上交“四本一张”(教研工作汇总表、教研活动记载表、备课记录、评课表、作业检查交流表)、手写教案、教研组电子教案、听课本、培优补差、复习计划等相关资料,其中,电子教案每学期必交,未达标者或逾期未交者进行绩效扣分。

各位教师要以认真负责、积极钻研的态度对待每学期的教学常规工作,强化课堂教学,提升学习研究的能力,共建大美教育。

(二)加强教育教学质量意识,迎接教育教学质量视导、调研和测评

1、四至六年级调研考试

每学年调研考试于秋季开学即进入备考状态,为使教学质量检测中各学科能取得理想成绩,各学科要加强教学抽检力度,继续实施月考办法,为力争在质量调研中取得第一,各年级组、学科备课组和各教师需要提高危机意识、紧迫感。在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以下工作:一方面,年级组、各备课组需认真分析本学科和年级学生现状,明确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在课堂教学、作业练习、培优补差等方面均需进一步强化落实,精选作业题,加大后进生的转化,做好个人教学计划工作,年级组内形成统一、浓厚的备考氛围。另一方面,以教研组为单位,积极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月考等平时测试;以年级组为单位,认真组织好期中考试。各项测试要做到统一行动,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上报至教务处存档。

其他年级也要提高教学质量意识,各教研组做好学期教学计划,扎实开展各项常规工作,强化培优补差,定期组织单元测试、口算测试及月考等平时测试,详细进行试卷质量分析,并将每次的测试结果与分析报至教务处存档。

2、短线学科调研测评

按教育局下发的《十堰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课堂教学效果测评方案》文件精神,2019年秋季将对各校开展体育、音乐、美术三科的抽测。通过教学设施与课堂教学及教学效果检测两部分进行检测。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迎接教学测评。

3、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专项教育教学视导和调研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经市教科院研究决定,由德育研究室组织对全市中小学校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教学视导和调研。教务处及相关学科要做好充分的备战准备,迎接视导和调研。

(三)开展各类形式的大美教育教学活动

1、筹备开展校级优质课竞赛活动

十月下旬(即10月29日—31日),计划举行为期3天的校内优质课竞赛活动,涵盖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共计18名教师参赛。各教研组要借此次契机,与参赛教师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反复磨课,多次讨论,体现出学段特色、教学特色,为优质课竞赛做好充足的准备。(参赛教师需有满5年教龄,杜绝未满3年教龄老师参加)

2、积极开展教师岗位练兵活动

本学期开展岗位大练兵,常规课开放活动。各位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有序开展常规课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1节常规课。以教研组为单位,对组内常规课进行打磨,打磨教学设计、打磨教学过程、全员参与观课、磨课。学校统一安排与部署,常规课采用周公示、学期末汇总通报方式进行。各备课组长需提前一周上报常规课,教务处做统计记载,于每周一将统计的常规课下发至各处室、各年级。常规课由组内教师听课开放至组内教师必听、全校教师选听。所有常规课在学期末进行总结并汇总结果,本学期计划于2019年12月31日之前结束常规课,对未在规定时间内讲常规课的教师进行通报与扣分。

3、开展第二十二届推普周工作

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普宣传工作,增强全校教职员工的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促进学校推广普通话和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不断深入。通过本次推普周活动,进一步浓厚校园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氛围;养成“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校园用语用字良好习惯,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4、组织开展联校协作第一片区联合教学活动,促进片区教育均衡发展(含期中联合调研)

本学年是联校协作新学年,今年的轮值学校为片区三堰小学,教务处将配合轮值学校协调安排我校干部教师交流人员22名,分学期组织开展交流干部教师的考评。

根据联校协作第一片区本学期工作计划安排,教务处将精心准备,积极组织参与片区各类联合教学活动:

(1)9月17日,参加第一片区工作讨论会,商定参加“十堰好课堂”教学评展会方案;

(2)10月9日,安排部分数学教师参加在二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0月29日,安排部分英语教师参加在三堰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 片区选拔赛;

(3)11月5日,安排部分语文教师参加在5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2日,组织安排科学教师参加在人民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11月13日,安排部分道德与法治教师参加在44小学举行的 “十堰好课堂”片区选拔赛;

(4)11月,参加片区期中考试,统一组考阅卷;

(5)12月,参加第一片区联席会议,通报学期交流工作;

(6)2020年1月,统一期末考试。

各项联校协作活动将做到有方案计划、有专人负责、有资料存档。期末将对在本校进行交流的教师作年度考核。

5、组织师生参加各类教学竞赛活动

本学期,将按计划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家级、省市级教学竞赛活动。

(1)10月,安排曹卉、都剑桥老师参加十堰市第八届中小学体育教学评优活动;

(2)11月,安排张珊老师参加“十堰好课堂”科学学科说课、赛课竞赛活动。

6、组织开展学科类特色活动

(1)语文学科:A、尝试开展课前三分钟交流活动(每位学生轮流主持、讲话发言)。B、在三、四、五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数学学科:A、在一、二、三年级开展口算比赛。B、在四、五、六年级开展学科特色比赛。

(3)英语学科:尝试在五、六年级开展课本剧、英语讲故事、英语角活动。

7、开展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

本学期继续开展与房县天明小学、新疆建设兵团第五师八十六团第二中学的精准扶贫帮扶结对工作,按要求开展校际间教育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8、继续落实国防教育、环保教育、生命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经典诵读等教材进课堂活动,继续开展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

按照省市局相关文件要求,我校继续开设环保教育课,由6名专职教师进行授课,教学过程要求有教材、有教案、有考核,每学期开设环保课6学时。学期末,收集整理相关教案作为档案留存。

生命安全、心理健康、经典诵读、信息技术为我省的地方特色课堂。在课程设置上做到足时开设,其中,生命安全课每周1课时,由班主任进行任课;心理健康课安排6名专职教师、14名兼职教师进行授课,每2周1课时;诵读课依据年级特点分教材分课时进行,各年级开展朝读经典活动,其中一二年级每周2学时,除《诵读经典》教材外,诵读《弟子规》与《三字经》;三至六年级利用早读时间诵读经典。信息技术课三至六年级安排2名专职老师,每周¼学时。以上课程按照教研标准进行每周一次教研,一个教研主题,学期末进行课程考核,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质量地开展四门特色学科课程。

本学期继续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品德与社会、奥运知识进课堂活动。其中,安排品德课、班会课及校外活动中心拓展训练活动等教学课程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开展国防教育、创文知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制(1

-3年级)、品德与社会(4-6年级)知识学习;体育组教师承担奥运知识课程讲授工作。以上课程相关教研组需提前做好学期计划,每月定期开展相关授课内容,做到有主题教研、有个性化教案、有课堂内容呈现。

9、继续组织安排3—6年级各班图书阅览活动

本学期,教务处继续安排3—6年级学生进行图书阅览室阅读活动。每周,分年级、按班级依次安排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在阅览室进行2课时的阅读活动。各年级主任根据本年级阅读时间有序安排各班开展阅读。具体时间安排:

时间

年级

时间

年级

10.08—10.12

三年级

11.25—11.29

三年级

10.14—10.18

四年级

12.02—12.6

四年级

10.21—10.25

五年级

12.09—12.13

五年级

10.28—11.1

六年级

12.16—12.20

六年级

10.28—11.1

三年级

 

 

11.04—11.8

四年级

 

 

11.11—11.15

五年级

 

 

11.18—11.22

六年级

 

 

以上时间安排为预安排,若因集体教学活动而有所调整,以教务处提前通知为准。

(四)加强大美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工作

师德师风建设工程是我校教师发展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结合我市正在开展的创文工作,本学期继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学习,计划组织开展3期道德讲堂活动,宣扬身边师德典型、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工作,扎实推进我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工作,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建设一支德艺双馨的大美教师队伍。

2、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

本学年继续开展青蓝工程同伴互助活动,落实近三年的新进教师培养计划。将今年新进的教师纳入青蓝工程小组中,以师徒结对的方式帮助新进教师们快速成长。

活动以观课、评课为主体内容。师傅需观徒弟课每月2节,徒弟观师傅课每月4节,保证每月观课节数足够;同时,每次观课要进行及时的评课,师徒写好观课表,并于每月月底交观课材料于教务处存档。其次,以此次课题活动为载体,师徒之间,实验小组之间除了观评课活动外,应多交流、多讨论、多进行教学研究推进教师教学研究工作。

为保证教学活动效果,教学活动真正落到实处,12月底,学校将成立考核小组,对徒弟教师进行考核,全面检验徒弟教师们在教学方面的专业素养与教学技能。

3、继续开展青年教师基本功培训与考核

根据我校校本培训方案及进一步体现大美教育文化理念的深入与践行,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培训与考核。以展示大美课堂为核心,强化二笔字和朗读技能的培训,建设一支基本功扎实,教学技艺不断成长的大美青年教师队伍。所有35岁以下教师为培训考核对象,设立专项培训小组。本学期将继续加强基本功培训力度,练字实行一周一查制,每周五上交教务处检查。二笔字考核将在期中与期末各举行一次考核;学期末进行专项朗读培训考核(数学学科、综合学科教师及上学期朗读考核未通过教师)及课堂教学技能考核(近两年新进教师及上学期教学考核未通过教师)。通过专项培训、自我研修和期末考核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每项培训与考核工作将单独制定专项活动方案发至各处室、年级。

4、开展新进教师课堂教学考核(结合青蓝工程教学考核)

今年秋季我校招聘6名新进教师,为促进新进教师快速成长,检验其教学水平,根据学校对新进教师的培养制度,将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与我校青蓝工程教学考核活动合二为一,于学期末(12月中下旬左右)开展对新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考核,由专项考核小组开展考评,具体方案将于活动开展前一周下发。

5、继续开展名师工作室工作

为加强和美的团队建设,发挥学科名师引领示范作用,学校开展实施名师成长工程,拥有市级名师工作室2个。本学期,工作室继续以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相互交流教学心得、切磋教学技艺,观摩讨论研修课为交流方式,开展名师工作室活动。通过定期开展教育沙龙,探讨研究学校大美课堂教学文化,分享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制定阅读与撰写论文任务,交流心得体会、撰写教育论文;开展大美课堂教学研修成果展示课活动,以此培养教师的学习和研究的兴趣,强化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

6、继续开展省市级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我校现拥有1项省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各课题组要继续按照时间节点推进研究工作,分工明确,有效合作,并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做好“大美教育”小课题研究及阶段性小结工作,积极申报市级小课题研究基地。                                                                                                                                                                                                                                                                                                                                                                                                                                                                                                                                                                                

7、继续开展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

继续推进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总结育人典型和先进经验。

(1)鼓励教师们在中国好老师AAP平台上多登录参与,丰富个人空间,将个人教育感想进行空间分享,教学心得进行交流,形成国内教师无地域化的交流。

(2)打造基地校共同体,促进十堰基地校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联合基地校开展区域间的扶贫工作,校际教学活动,辐射引领区域内学校发展,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3)每学期定期表彰一批优秀教师、师德典型,形成学校“身边的榜样,前行的方向”资料集。

8、做好继续教育工作,组织安排国家、省市级各项培训、外出学习与交流活动

本学期,继续落实市培、省培、国培相关培训,抓好校本培训,做好相关记载。抓住各种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让教师们尽可能多地外出学习培训,扩大教学视野,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五)探索南北校区教育教学的统一管理工作模式

1、教师队伍统一调配,保障师资水平均衡

2、教学常规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保障南北校区教学水平均衡;一二三年级语数教研活动地点教务处统筹安排,南北校区教研地点轮换进行。

3、教学活动统一开展,促进学生发展均衡。

(六)其他工作要点

1、开展新学年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新学年我校共招新生947人,插转生62人,9—10月,为新生进行学籍注册工作,安排各班班主任收集整理学生学籍信息,教务处在学籍平台进行网上申报,形成正式学籍;为新学期插转生进行网上学籍异动工作。

2、秋季实习生工作安排

第4篇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且日趋现代化,教学楼、学生公寓楼拔地而起,运动场、图书室、微机室、校园闭路电视系统一应俱全,校园局域网初显功效,学生实验建有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教室各一个,设施前卫,功能齐全。

学校牢固树立“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注重发扬**教师的“五种精神”,充分强调“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人文思想,深入开展《课程标准》的学习,深入管理,扎实教学,深化教研,锐意创新,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成绩。

二、深入常规管理 进入新的学年,学校在常规教学中注重抓了四件事:

一是以查督教:新的学期以来,学校修改完善了《教师工作岗位责任制》,强化了教学的过程管理。每月进行一次常规教学检查,检查以“普查”与“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抽查,是将全年级的教师统一编号后,学月检查采取“抓阉”的方式,重点检查1/3的教师,这由学校主管领导组织专班进行;普查,是安排其他领导面对面检查没有抽查到的教师。本学期,基础年级采取集中检查的方式,学月检查时将各位教师的备查资料集中送到迎检室,领导集中检查,初三年级采取周安排、周检查的形式,包科领导及时将周检查结果反馈给初三值周领导,及时通报。教导处根据月教学工作要求,逐项打分,计入学月积分,参加月津贴的分配,并将检查的结果通过会议或文字的形式进行全校通报。通过这样的检查方式,教师们工作的自觉性增强了,教学的效率也提高了。

二是以考促教:本学年,我们制定了“月考”制度。每期共进行二次月考,一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月考采取年级备课组出题和校外引题相结合。每次考试,学生年级编号,座位交叉,教师流水阅卷,教导处微机登分,考试的组织相对公平、公正。积分排名公布后,各位教师对照同组学科认真比较,查找不足,在班级质量分析会上,科任教师争着发言,如何改进自己后段教学,如何提高班级整体实力,对班主任提建议、提要求,班主任在班上对学生分层管理,教育学生要争第一。可以说,质量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并成为教学的促进力量。

三是以学导教:上学期,第一学月我们各年级、各科开展了指导课、见面课听评课活动。随后开展全校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先后三轮(初赛、复赛及优质课展示),整个活动贯穿全期。本学期,学校教导处期初对基础年级及初三年级的听评活动作了全期安排,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每周一集体备课活动时,教研组将公开课教案集中研讨,最后定案,做到按时听课,及时评课,定期反思。这样的组织形式,使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教师们的教学思想、教学体会相互碰撞,每人都从中悟出了些教学技巧,对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是以头带教:我们注重发挥初三龙头作用,促整体提升。本届中考,为了巩固已取得的成绩,我们确立了07年中考目标:“总体进前三,科科获表彰,学生全参考,上线二百名”;认真开好三个动员会,即第一次质检、第二次质检的初三教师中考动员会,初三学生动员会;制定了三项制度:即《07年中考备考管理制度》、《07年中考质量结帐方案》、《周检查、月奖励、年考核制度》;加强了四方面的管理:中考质量管理,学校与每位初三教师签定了中考质量责任书;领导责任管理,领导包科、包班,同奖同罚,责任层层分解,级级落实;阶段教学管理,将整个复习时间划分为三段:系统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教研教学管理:抓课标、考纲的学习,抓教法、学法的研讨。通过对初三的严格管理,激励基础年级的整体提高。

三、校本教研活动逐步深入

1、认真组织《课标》学习。理论是指导实践的航标,新的《课程标准》是指导教学改革的指针。在这方面,学校花大气力,采取各种措施组织教师开展学习。学校号召教师订阅了大量的教学杂志,力图把握课程改革的方向,本期教师自费订阅教学杂志人均花费8xxxx,学校投资近万元购买了一批解读《课程标准》的图书,尽量掌握比较前沿的理论;经常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培训,培养课改能手。一年来,我们组织教师上荆州、下武汉、赴岳阳学习培训,还定期与周边县市学校进行教学交流,编辑《教研短讯》,介绍、推广新的教学信息、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开展全校中青年教师“新课标”教学比武,培养教学新秀。组织教学专题讲座、撰写教研论文、教学案例,本学年学校有3xxxx名教师获奖。《课标》走进了课堂,深入人心。

2、努力营造教研氛围。教研对教学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学校努力营造教师教研的氛围。学校工作计划中把教研摆到了重要的位置,《教师岗位责任制》规定了教师每期每周的教研任务,学校还接通了教育信息网,让教师轻松上网,与国际接轨,学校还出台了《师生作品奖励方案》,鼓励师生大力开展研究,出成果,出精品。

第5篇

[关键词]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应用

[中图分类号] G623.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9-0079-02

课程资源是教学的信息来源,进行课堂教学必须寻找信息源作为备课的原材料,这样才有利于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教师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来自于学生、教材,其他常用的还有练习册、教学设备、教师的经验和技能、师生情感态度和大自然等资源。如今,很多教师还拓展到了社会、家庭,几乎所有教师可以接|到而且是学生迟早必须了解的范围。可以说,在课程改革以后,一切有助于教学活动开展的因素都成了学科的课程资源。而小学综合实践课是小学各门学科的综合体,它没有教材,这既可以说是好事,也可以说是坏事。好事是因为教师设置该课程的初衷就是希望各地学校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没有教材,给了教师最大的自;坏事是因为没有教材使人深感无依无靠,说惯了“拿出课本翻到第x页”的教师,一下不能说了,犹如盲人失去了天天使用的拐杖一般,手足无措。其实,一门完全放开了资源的课程,如果教师拥有现代民主思想,又具有一定的创造能力,那么,面对这样的课程资源开放的局面,就会如鱼得水。因此,教师能充分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在课程改革一路深化的形势下,让学生在没有教材的综合课上“百花齐放”,并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实践健康成长。

一、开发整合,丰富内涵

由于打破了教材的制约,小学综合实践的课程资源十分丰富,教师备课就比较容易,只要能够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行。因此,教师就可以从身边或者更远的视线之处入手,搜集上课所需的资源,既不需要区别什么学科,也不需要遵循教学规律,自己做主。同时,有那么多的资源可以备选,在茫茫资源海洋中定一个什么主题,怎样配合进行资源选择,然后又该如何将资源整合为可以操作的一节课,让学生获得持续性发展等,都在考量着教师的综合能力。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对自己所教科目建设课程资源库,就能在任何一个阶段一眼就看到学生的发展程度,从而便于拣选备课资料,简化自己的备课过程。因此,我对所教科目课程资源的建设是比较重视的,其资源库还算比较丰富。除了有校内资源,如学生、教师、学校的一切软件、硬件外,还有校外资源,如家庭、媒体、自然、社会及其延伸的各种要素。其中的物质部分是在比较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太大变化的,如学校的电子白板、图书馆、实验室以及各种标本,校外的各种馆、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商场和自然山水等,我对它们进行记忆、选择、运用。有一部分是可能随时发生教师不可控的改变,如家庭、媒体、自然界中的动植物、社会热点等,对它们虽然不能面面俱到,但主要影响到学生的因素,我会予以及时的关注。另一部分是教师自己可操控又有必要不断提升的,主要是教师自身的技能、素养与学生的素质,我会很主动地去提升和了解。或者听同行的课,看网络视频;或者翻阅论文、课件、教案;又或者在教学实践后进行反思,与学生交流,课堂上进行师生交互评价,让中高年级的学生写课堂收获等。

把这些统统纳入自己的课程资源库后,便是整合应用的问题了。开始上综合实践课那段时间,我一直被很多问题所困扰:这么多的资源从哪里入手呢?要选定什么主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怎样组合材料?其实,直到今天,我虽然已经梳理出一些方法,但依然为主题的选定而发愁,也会为材料的组合调整而苦恼,因为铁打的武器并不一定适合所有流水的兵。为了让刚进校的一年级新生爱上学校生活,我打算设计一个关于“可爱的学校”的主题活动,但是纠结在是介绍学校环境,还是走进学校生活,或是校园是我家,这几个方面都有学生因陌生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最后考虑到最基本的是学校环境,学生常有因为不熟悉学校环境而影响上课的情况出现,于是我确定了这一主题。在参考了其他教师的教案后,我结合自己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重新选材与整合,如从喜不喜欢学校、最喜欢学校哪个地方导入。这时学生还不太能说清楚各处名称,在学生“这里”“那里”的表述中,我播放相应的图片,并一一告诉学生其名称,最后带领他们走过这些地方,感受并说出学校的美丽。

二、追求发展,张扬个性

从小学综合实践课的课程性质来看,这门课确实让师生双方都很自由,学生学得轻松,而教师并不如此,因为教师要殚精竭虑地思考,如何才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而且这种收获还是综合性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朋友对挑食的睿智理解,甲小朋友对乙小朋友说:“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都是小孩挑食,大人不挑食了。”乙:“为什么?”甲:“因为大人都买自己爱吃的,哪还用挑食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小孩)依然挑食,只是教师(大人)不仅不能用(买)自己喜欢的资料(食物),还要极力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让他们的正面个性得到合理、高效的发展。

我在备课前会将目光放得比较长远,没有了教材,虽然能够拥有“天高任我飞,海阔凭我跃”的霸气,但要设计一节优秀的课,首先考虑的必须是学生。因此,我总是会对各班的学生进行一个大体的了解。利用第一节课的时间对他们提出一些问题,多与他们交流,利用课间加深对学生的了解,然后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或者从广阔的可选课程资源中选择他们喜欢的内容,又或者选择他们喜欢的形式,构思一个个、一组组教学设计,让学生能在其中释放自己的个性,促进自己的成长。

在教学三年级时,为让学生提高他们对生活中的车辆及有关人、物的认识,我设计了一课“车的世界”。首先我在路上和校门口拍摄了一些各种车辆在马路上行驶的照片作为新课导入,有些人认出了熟人或自己家的车,非常兴奋。然后我从网上下载了他们认知范围内的车型,让学生玩“猜猜猜”的游戏。第三环节让学生介绍几种生活中常见的特殊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运钞车、清扫车、警车等,再认识几种不常见的特殊车辆,如搅拌车、推土车、公路清障车、献血车、压路车等,都一一展示图片。第四环节是了解车的品牌,炫富的情况在这么小的孩子中也有出现,所以在讲述汽车品牌时,我特意讲解这种风气。最后是车的历史,我用表格加动态图形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了汽车的发展历史。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回去后设计并画出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车。

三、寻找规律,渐进提高

小学综合实践课学习的难度是呈上升趋势的,学生年龄越大,他们所能接受的知识与能力难度就越大,情感价值观也就越复杂。因此,教师对于课程资源的内容选择难度和利用程度也需相应提高,这种提高不是无序的,而是有规律的。对应每一个年级的学生,他们都有相同和微小区别的心理特征,而班级之间也有所不同,每一个同学之间也是如此。教师不仅要细致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还应了解不同班级和大部分学生的变化情形,从中寻找这些人、物的变化规律,一方面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当下的教学设计,另一方面也能培养教师的前瞻能力,使自己对课程资源的应用游刃有余。

我注意到,在成长过程中小学生性格上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越大越调皮,越大越脱离成人的控制,这就是家长常常觉得孩子越来越不听话的原因,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紧跟学习,而在孩子大了以后便不再陪伴学生学了,不是不想,而是无能为力。对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在家长对学生的管理日趋衰退之际,给予学生更强、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第一例教案是为初入学的学生设计的,当学生到了四年级时,我感觉他们逐渐出现了一些厌学的情绪,有人在兴高采烈地传唱恶搞的《上学歌》:“我去炸学校,老师不知道,点着了,赶紧跑,轰隆一声学校没有了。”虽然不乏娱乐的因素,但从学生的态度上,还是能看出不如一年级学生那么单纯,二年级学生那么乖巧,三年级学生那么懂事了,而是渐渐淘气、顽劣起来。于是,我计划再上“可爱的学校”这一课,让学生用自己的感受去认知学校。对此,我提前一周布置了任务,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小组(剩余学生由我安排进组),利用各种方式调查学校的规模、环境、设施以及所获得的荣誉等,用文字、照片、歌曲、图画、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综合模式更好)。上课时,我先播放了那首恶搞的《上学歌》,学生们哄堂大笑,我并没有批评,只是顺其自然地导入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和介绍自己小组的调查成果,然后各小组说说自己对调查结果的感想,再唱《上学歌》。这时我问:“还想炸学校吗?要不要再改编一下《上学歌》呢?”于是,课后出现了“我去上学校,发现宝贝了,同学美教室好,我要学得比你们都好”等版本。当然这节课的设计并非针对这首歌小题大做,而是看到学生不求上进甚至朝向歧途的趋势,才确定主题,因此结束前我做了一个延伸:我给出了十多个词语,让学生从中挑选(或自己另找),表述自己从一年级到现在对学校发生变化的感想。让我收获了一个他们自己总结的心理发展规律。

第6篇

关键词:师范生 职业 技能

师范生是未来的人民教师,其未来职业的特定性决定了它应具备教师职业技能的特殊性。职业技能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专业技术的技巧和能力,它是每位劳动者从事劳动都必须具备的基本劳动素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是指就读师范教育专业的师范生,为今后从事和胜任教师职业所必须掌握和运用的教育教学等方面的技巧和能力。这种技巧和能力的培养,是师范院校培养师资和各类教育工作者系统工程中一个重要的技术项目,涉及的内容颇为广泛,加强这种技能的培养十分重要。

一、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没有完全引起学校师生的高度重视,在具体实施培养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重学科专业教育轻职业技能培训

这直接导致了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不够系统、规范和完整,强化训练软弱无力,以致出现相当部分师范毕业生高分低能的现象。

2.重理论学习轻实践锻炼

这直接导致了师范生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脱节,出现了师范毕业生不能很好地学以致用,无法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如有的师范毕业生在校时专业学习成绩很好,但走上教师岗位后却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教学,存在着忙于课前写教案、课上背教案、课后理教案,以及教态不自然、板书不规范、提问无目的、点评不到位、表达无条理、心理承受力低、多媒体计算机操作不熟练等教学技巧和能力问题。

3.重应试考试轻技能自主训练

专业学习和测试与技能强化训练对师范生来说是同等重要的,但受到"应试教育"定势思维模式等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师范生还认为只要考试过关就万事大吉,导致平时只重视应付考试而不注重技能的自主训练,以致难以培养成良好的职业技能。

4.重个性发展轻技能的全面培养。有些学生过于注重培养自己的个性,若有一技之长就目空一切、忘乎所以,忽视其他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培养等。

总之,由于各种不良因素的存在,使得师范生得不到系统的规范完整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给他们今后的就业和工作带来了困难,也给促进师范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培养合格人才带来了阻碍。

二、师范生在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形成以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中介。在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实践性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以实践活动为中介,要注重在培养过程中加强技能训练和实践活动。

2.全面培养的原则

教师职业技能是一种由许多子系统构成的特殊技能,各构成要素紧密相关。培养与训练必须考虑技能的各个要素,全面培养。

3.因材施教与突出重点的原则

不同年级、不同专业方向的师范生有其各自的特殊性,要根据专业、年级和个体的差异,有重点地来进行培养与训练。

三、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的具体规划

1.大一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形成基本的教学操作技能及良好的专业思想。

主要内容:结合课程学习,加强教学基本功训练;重点开展“三字一画”活动,提高书写技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口才与文字表达技能。

2.大二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教学基本技能培养进一步深化,并形成初步的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培养自己多方面综合技能。

主要内容:结合心理学、教育学等课程学习,进行班级管理技能等方面的训练;积极参与学校的各类学生社团活动,培养亲和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提高组织、管理、协调技能;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培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3.大三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进一步加强,教育技术技能得以提高,具有一定的教学反思技能、教学研究技能。

主要内容:积极参加演讲比赛、作文竞赛等活动,提高自身的表达技能;开展说课、评课、课件制作、板书设计、编写教案、文献检索等训练;参加各中小学校的教育见习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教学观摩,制定班队活动计划等;在校内进行微格试讲,做好教育实习的前期准备工作。

4.大四年级学生

具体目标: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得以全面提高,树立起优良的专业品质,能适应新课程标准下的中小学教学与管理工作。

主要内容:参加教育实习工作,通过“教育实习”使自己在教学工作实习、班主任工作实习、教育调查与研究等方面得到全面锻炼;进一步深化专业思想教育;加强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研究能力;进一步加强说课、评课、教案编写、课件制作与教学技能的培养,以适应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

四、总结

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要,循序渐进。只有对师范生教师职业技能分阶段有重点地培养与训练,才能使师范生在教学认知技能、教学设计技能、教学操作技能、教育技术技能、教学监控技能、教学反思技能、教学研究技能和专业品质等方面得以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容世彦.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北京:宇航出版社,1999

第7篇

关键词:初中数学;英语;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217-03

随着国家义务教育的普及,学生不得择校,义务教学阶段的学校也必须接受学区内所有学生,使原来名优学校可以选择优质生源的现象不复存在。各个义务教育学校现在每年招来的初一新生中有不少优秀学生,他们中有智力突出的,有学习习惯好的,但也有少量学困生,基础知识薄弱,有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各种原因造成。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多及其难度的增加,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尤其在初二比较严重,从科目来看,在数学和英语上表现比较明显。依旧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开始出现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这成为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一、走班分层教学的提出

学校为此查阅了大量资料,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差异,采取分层教学,尝试在初中数学、英语学科中采取“走班模式”,就是不打散学生的行政班级,保持任课教师不变,只在上数学、英语课时,实施两个行政班之间的AB分层教学,这种小范围的分层,因为没有改变学生的行政班级和任课教师,最易被学生和家长接受,这样可以照顾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在A班重基础的同时加强拓展延伸,满足优秀生,在B班以基础为主,反复巩固,照顾学困生。达到正视学生的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目的。

二、走班分层教学的探索

1.分班前的准备,理顺教师情绪。学校在试点年级刚进入初一时,就组织年级全体教师学习分层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操作模式,让老师们讨论和思考,什么时间开始分层教学,如何分层,教学实施中的具体办法等。因为实施走班式的分层教学,同一学科教师每天上课要面对的是不同程度的两个班级,虽然是同一节教学内容,但在具体教学实施中,教法和难度必然不同,教师的教学已经不再是以往两个行政班之间的重复,必然加大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难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而教师才是教改的关键。学校用一年的时间实施这种从下到上的,从上到下的磨合,每一次讨论时校长、主管副校长、教研室主任都与老师们一起,倾听并解疑,让教师们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是反对意见,让不同的意见在碰撞中不断融合统一,最终达到一致。理顺家长情绪。学校考虑到实施AB分层,分到A班的学生家长不会有意见,但分到B班的学生家长会有意见。初一之后学生的两级分化已经出现,学校把分班的时间确定在初二,要求各班主任先在班级摸底,会分在B班的学生家长中,意见最大的可能是那几个,班主任先做好这些学生家长的工作,以免分层教学刚实施就遇到来自家长的阻挠。对于班主任做工作中有难度的家长,交给学校,由学校领导来做。然后召开家长委员会,告知学校这样做的目的和具体的做法,先听取他们的想法,做必要的解释,让家长委员会在家长中起宣传和引导的作用。最后召开全体家长会,向家长说明,走班教学不是分快慢班,只是分层教学的一种方式,更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并且向家长承诺四不变:教材不变,班级不变,教师不变,进度不变,从而打消家长的顾虑。

2.AB分层。学校认为,初一年级的学生刚入校,有层次,不明显,而且变化快,还不宜分层教学。因此,学校在学生初一结束升入初二之前,根据学生初一期末考试的语数外三科成绩,将语数外是同样教师任教的两个行政班的学生分成AB两个层次,A班是成绩好的学生,从管理的角度,这部分学生分多一些,占到60%,B班是成绩低的学生,人数少一些,有利于班级课堂纪律的保证和教师对B班学生的关注度。在分班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听取学生和家长的意见,在自愿的基础上做调整,形成数学和英语的AB班。学校在排课表时,同一节课要把数学和英语课排在一起,两个行政班,课表一个班数学,另一个班一定是英语,学生按正常课表上课,遇到数学、英语课时,自然分成AB两个层次,进两个行政班,A班如果上数学,B班必然是英语。每学期终结综合评价后调整一次,实行动态管理。这种上课,不影响其他班级和课程,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是分层教学中影响面最小的。

3.实施教学,因材施教。教师在备课时,同一个课时,有两份教案,或是一份教案,注明在不同班级的不同教法,为了能让教师尽快适应,学校规定了集体备课,备教材的同时备学生,针对学习能力不同、接受能力不同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教师们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同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多少,如何学;讲多少,如何讲;练多少,如何练。针对A班的教学,不但识记、理解、应用三个维度都要达到,还要注重拓展和延伸,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注重学法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容量加大,梯度设置明显,学生自学就可以明白的内容,就放手,教师增加教材活用综合应用部分内容,增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内容,按4∶3∶3的比例布置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作业;在A班,教师侧重激发、挖掘学生潜力,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向更高的学习目标迈进。对B班的学生,三个维度中,把识记和理解贯穿到教学全过程,达到简单应用,一般不要求综合应用;在课堂教学中降低梯度,放慢速度、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重点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反复巩固,达到当堂解决;按7∶2∶1比例布置基础性、提高性、综合性作业,而且提高性和综合性作业可以选做;在B班,教师侧重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让学生有成功的体验,以此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反思交流

任何课改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任何教学模式也不可能立即成型,必定有实践-反思-修正-再运用-再实践的过程。为了缩短研究的过程,学校在尝试和推开走班分层教学的过程中,组织了多次讨论会,论证实施方案;学校领导直接分到备课组,参与备课指导;加大听课力度,挑选出符合要求又比较有新意的课,组织全校观摩研讨;开设校园网论坛和微格教学,让教师自我反思,互相帮助;学期过半时,听取实验年级的师生、家长意见,学期结束时,召开实验年级教师座谈会,商议新学期的修正方案;一年的实验结果呈现出来,组织教师经验交流会,安排实验年级指导新的年级全面推开。由此逐步摸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合学校实际的分层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走班分层教学的感悟

1.提高课堂效率。走班分层教学,就是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能力水平、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等,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成若干层次,再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指导、分层练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提升教师业务水平。走班分层教学要求同一个教师针对同一内容用不同方法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即每一个任课教师既要担任高层次教学,又要担任低层次教学,这样有利于学校合理利用教师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学校对教师教学教育工作进行考核评价。教师在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实践,有利于促进教师继续学习,提升教科研能力,尤其有利于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促进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

3.面向全体学生。走班分层教学模式下,每一个学生都是平等的,在师资、学习条件上享有同等待遇,与传统的快慢班、实验班有着本质的区别。快慢班、实验班的学生在师资、学习条件上享有不平等的待遇,实施的是好教师教好学生,学校的优质资源让少数好学生享受,关注的只是升学率。而走班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分层教学模式,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以逐步缩小差距,达到班级整体优化,完全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第8篇

【关键词】高职旅游管理 职业能力 培养策略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顺利发展的关键。课题组通过深度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发现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职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探讨有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策略。

一、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课程设置不合理。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根据市场需要和行业发展,实施动态管理,适时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对课程的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适当调整,但部分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如西方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等,由于教材选取等原因,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太难、无法掌握、无法与旅游业紧密联系、运用到实践中。

(二)教学设计及实施的监控保障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学校通过对教学大纲、教学进程表、教案的审核及听课、评教等方式保证了教学的有序开展,但是还存在教学案例选取不合理、教学内容展现形式单一等情况。

(三)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不紧密、实践效果不明显。在很多情况下,校企合作仅限于挂个牌子或签个合约,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此外,与一些长期合作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合作不紧密,校企合作的共赢机制没有建立起来,严重影响了实习实训效果,严重制约了“产学研”的有效结合。

(四)实践教学监控体系不健全。由于实践教学监控体系不健全、专业老师校内教学工作量大、没有具体的实训教学计划安排等使学生的实训实习指导效果不明显。

(五)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学校正在努力建设一之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即学校教师主要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和部分实践技能的教学,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负责技能教学,但是由于行业聘请的兼职教师有自身的本职工作、所以经常造成学校安排的行业教师的授课时间与其工作时间冲突,再加上部分行业教师没有专业学习过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造成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实施“多元、融合、持续”的校企合作模式。应该形成政府牵头、学校、旅游企业、旅游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和新模式,实现多方共赢、实现产学研结合。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发挥集群效应,实现教学、科研、实习实训、旅游企业经营管理、培训等为一体的综合体系,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调共生的利益共同体,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发挥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作用。

(二) 调整专业认知实习的组织形式和时间。目前专业认知实习的组织形式主要以到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等实地参观为主,同学们通过参观仅仅对旅游企业有一个感官的认识,并没有全面了解整个行业的情况。学校可以有效的将专业导论和专业认知实习结合起来,认知实习的时间可以延长到一个星期,采取学校老师讲授旅游企业的机构设置、业界专家介绍行业发展历史、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安排学生以见习生身份到各个岗位见习等多种形式,认知实习结束后请同学们将认知实习过程对旅游企业的认识、个人对行业的思考等内容以总结报告形式提交,并请部分学生做汇报。

(三)调整专业实习的时间,阶段深入实习实训。在调研过程中,绝大多数实习学生普遍反映在三年级实习之前不太重视英语和其他一些课程的学习,实习之后发现英语等课程非常重要,但又没有机会再返回学校学习。将集中在三年级的专业实习分散到各个学期,平均每个学期安排一个月的实习时间,三年级安排半年的实习时间。这样既有利于理论与实践实训的有效结合,也有利于学生通过实习查缺补漏、返回学校更好的有针对性的学习。

(四)加强和完善课程组集体备课制度、实施模块化教学。在教学组织实施之前,课程负责人应该召集课程组成员进行集体备课,集体讨论和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讨论内容应该细致化、全面化,备课的内容应该包括课程分为几个模块进行教学、每个模块的学时数、教学顺序、教学的手段与方法、教学案例的选取、作业的布置等,在课程实施过程课程组要组织老师听课、定期反馈教学情况,根据反馈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组织形式等的调整,实施动态管理。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实施模块化教学、一门课程由多个老师进行讲授,每个老师负责几个模块,发挥个人专长。

(五)校企合作编写实践实训教材。目前许多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存在没有适合高职层次的相关教材,学校教师应该邀请企业专业根据实训的要求,结合行业标准编写各类实训教材、指导书等。

(六)完善教师下企业锻炼制度。 选派教师到企业进行锻炼,完善老师下企业锻炼制度,将老师下企业锻炼期间的工作量折合成课时量,这样就解决了老师担心到业界深造影响职称评审等后顾之忧,也会极大的促进老师下企业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李战雄.高职教育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设想[J].高教论坛.2005(5).

[2]齐丹. 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 [J]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第9篇

关键词: 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 初级阶段 实践模式

21世纪急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复合型、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较强的优秀外语人才。建设好外语类课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国际接轨人才已成当务之急。精品课建设是衡量课程建设水平和师资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专业必修课,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生高年级阶段一门十分重要的主干课程。其目的和任务是训练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使其在今后的工作和社会交往中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信息交流,同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对该课程进行精品建设,有助于英语教学质量的综合提高,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目前,国内对精品课建设的研究,从cnki和万方数据库上的资料来看,寥寥无几。而且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建设过程或建设内容作描述性研究,缺乏必要的系统探讨和理论深入。不仅如此,为数不少的学校将精品课建成之后,就成了“神龙见首不见尾”东西,一直被“精品”了下去,很难听到下回分解。其他学科也是如此,对相对困难的《高级英语》的精品建设及后续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在初级阶段不仅要求在建设内容上整体把握,而且要在具有顶层设计的基础上有阶段计划,实现整体协调,真正实现精品之“精”。

1.精品课建设的框架

精品课是以关注教学内容、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教学条件为切入点而进行的旨在建设成具有一流水平,具有辐射和推广作用,能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的特色课程。它包括:(1)课程规划。主要有课程设置、课程描述、顶层设计这几个板块。(2)团队建设。主要包括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及他们的特长、研究方向和发展计划。(3)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条件、考试题型、学习题库和在线答疑等。(4)教改教研。包括阶段计划、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教材更新和阶段总结)等。

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要继续打好语言基本功,进一步扩大知识面,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综合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中,高级英语训练学生的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扩大知识面,加深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具备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因此,高级英语精品课是以关注英语专业高年级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综合英语(高级英语)教学内容、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教学条件为切入点而进行的旨在建设成具有一流水平,具有辐射和推广作用,能体现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的英语专业高年级特色课程。

2.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初探

重庆师范大学涉外商贸学院高级英语精品课是最早建立的校级精品课之一。在具体的操作实践过程中,针对本院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作出总体规划的同时,还对其各自项目进行细化,具体如下。

2.1课程规划注重全面

在课程规划中,课程设置明确了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学分、学时、开课时间、预修课程名称、课程简介、教材及参考书目等。课程描述要介绍该课程的主要历史沿革、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知识模块及对应的学时、课程重难点及解决办法、实践教学活动的设计思想与效果。顶层设计主要是为建立顶级精品课。团队提出的目标是要最终建成国家级精品课。

2.2团队建设讲究协调

团队建设中关注课程负责人和主讲教师及其特长、研究方向和发展计划,力求在整体布局上实现衔接和互补。承担《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团队职称合理,有教授两人,副教授两人,讲师四人,其中有两人为硕士生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基本合理,50岁以上的有三人,40至49岁的有两人,30至39岁的有三人;学员结构较为丰富,其中有四人曾前往国外知名高校留学、访问;从事的学科专业交叉、知识结构较为综合,所有教师涉及的学术领域包括语言学、文学、翻译、跨文化交际等;教学科研能力强,发表多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获得多项教学成果奖,而且有三人是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

2.3教学资源力求丰富

教学资源主要包括教学大纲、教材使用、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条件、考试题型、学习题库和在线答疑等,这些资料已经收集整理完毕,即将分布上网,而且每一部分都有相关老师的教学调整和论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级英语的教材建设正在做出重大改革。高级英语是英语专业高级阶段的精读课,是基础英语教学的延伸,在英语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适应时代的教材,就培养不出适应时代的英语人才。我校外国语学院有英语和商务英语两个专业,涉及师范、商务或旅游、翻译和双语方向。我们正试图改变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既使用张汉熙主编的《高级英语》(第三版),又使用黄源深的English(Books5,6),还可考虑使用其他教材,其内容和难易程度将根据各专业(方向)学生的总体水平和实际需要而定,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2.4教研教改关注成效

教改教研是促进高校英语教学和改革的重要指向,没有教研教改的高校英语教学是没有前途的教学。我们在教改教研设计的项目包括阶段计划、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等。从目前我国高校的精品课建设来看,主要是三个层次的建设:第一个层次是校级精品课建设,第二个建设层次是省部级精品课建设,第三个层次是国家级精品课建设。从时间上划分,上述三个层次又可分别成为精品课建设的初级阶段、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校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还处于校级精品课建设阶段,即初级阶段。本阶段又分三个建设期,即基础建设期、巩固提高期和基本建成期。成果展示和最新动态主要展示精品课建设立项以来所取得的教学成果、教研成果及当前的研究状态。高级英语精品课团队是目前我校师资最强的教学团队。迄今为止,本团队已出版或正在出版教材两部,成功申报国家级课题一项,校级课题三项,七篇,并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举办了五次大规模讲座。

3.初级阶段的实践模式

高级英语精品课的顶层设计是建成国家级精品课,但这个目标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一个相对精细实际的规划,一步一步地得以实现。我校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即校级精品课建设层次,这一层次的建设内容如下:

基础建设期为2011—2012学年,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是:(1)全面制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精品建设规划、教学改革规划、教材建设规划和其他规划(含试卷库建设规划等);(2)分课型编写教学大纲;(3)建设一支由五六人组成的、有较高学历和职称的、有较强教学能力的稳定的队伍。

巩固提高期是2012—2013学年,这一时期主要是在进一步巩固前阶段的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1)编写出版教学辅助教材和教学参考书;(2)制作教学课件;(3)建成试卷库等;(4)加强专业培训学习,针对课程建设需要,做好教师培训计划,并着手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力争教师队伍中有两三人具有或攻读博士学位;(4)对前期成果的推广利用制度化。

基本建成期是2013-2014学年,将继续巩固教学改革成果,并在充实提高的基础上建成学校精品课程。本阶段还将启动新一轮教学改革方案,为申报市级精品课程创造条件。

4.结语

高级英语课已经被列为我校重点课程,这对该课程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内容、一流的教学方法、一流的教材、一流的教学管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同时带动其他英语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意义和推动作用,因而对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实践模式做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从学校层面上讲,要实现建成西部乃至全国知名大学的远大目标,必须加强学科建设尤其是精品课建设。《高级英语》精品课初级阶段建设实践研究,将为我校外语课程建设及其他课程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教训,推动涉外特色的精品课建设步伐。

与此同时,通过对高级英语精品课建设研究,可在理论构架上改变和完善目前教育行政部门编制的框架模式,改变其运行现状,充分发挥它应有的学科优势,并从实际层面解决具体操作中存在的误区或制约因素,为本课程申报市级乃至国家级精品课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