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4:59:55
导语:在大学生英语学习计划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Abstract: Within the evolution of multimedia technology, the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has obviously changed. Students-centered and multimedia net technology has been received by students. The author briefly introduces and analyzes the English learning sit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and through the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illustrate how college students improve English learning method when the English learning aim being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under the multimodal teaching.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英语学习;多媒体
Key words: 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English learning;multi-media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17-0175-03
0 引言
多模态话语分析和多模态话语在教学中的应用是欧美近几十年的热门研究课题。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最富有成果的是Kress & van Leeuwen(2001)的著作 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
在此书中,他们不仅研究了模态与媒体的关系,还探讨了多种模态有规则地表达意义的现象,而且提出了多模态环境下多元读写能力的培养设计方案和应用原则(Kress et al.,2001)[1]。新伦敦小组(New London Group,1996)开辟了多模态应用于语言教学的先河,且认为,培养学生的多元读写能力(Multiliteracy)和多模态意义是语言教学的主要任务。此后,有关多模态与语言教学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3]。
而国内学者在引进国外的理论后,最早研究多模态与外语教学关系的是顾曰国和胡壮麟,顾曰国(2007)区分了多媒体学习和多模态学习两个概念,设想通过多媒体实现多模态学习的论断,并构建了角色建模语言(Agent-based Modeling Language,AML)来剖析两种学习模型[4];胡壮麟(2007)通过对PPT演示竞赛的23个参赛作品进行分析,认为PPT是当今传递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5];朱永生(2007)对多模态话语的产生、多模态话语的定义、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性质和理论基础以及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进行论述[6];同时朱永生(2008)还探讨了多模态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7];张德禄(2009a)利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多模态话语分析和研究提供理论框架[8]。
1 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是在批评话语分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结合了社会符号学和话语分析,因而也被称为批评性社会符号学(critical social semiotics)[10],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兴起20世纪90年代,该理论由Kress 和 Van Leeuwen (2001)提出,他们接受了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是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的观点,认为语言之外的其它符号系统也是意义的源泉,不同的符号模态可以表达相同的概念。20世纪末开始,国际语言学界兴起了多模态话语研究(Multimodal Discourse Analysis)的浪潮[11]。”自此,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应运而生,指的是应用听觉、嗅觉、视觉等多种感知通道辅之以声音、图片、动作等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随着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深入研究,学者在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方面有了进一步的研究。而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①学习情况反映出的学习模式是否应该改变?
②传统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向多模态化教学方式转变?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云南师范大学2013、2014、2015、2016级本科生和2014、2015、2016级研究生。采用整体抽样方法针对多模态化教学模式进行问卷调查。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即采用问卷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自身学习的需求来促成对多模态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第一,设计问卷。首先,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设计在当今教学模式下,学生对自身学习情况及目标需求的问卷,问卷设计基于Kress 和 Van Leeuwen(2001)提出话语分析理论。问卷采取半封闭式问题,分为两个部分,共涉及四个方面:学习者的基本信息、学习者的学习风格和方式、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者的学习模式。其中,第一部分为学习者基本信息,即1-5题。第二部分多选题1-12涉及到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方式。第三部分量表题中,1-15题为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和动机,16-20为学习者的学习模式。问题由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二,问卷发放。共发放问卷560份,回收有效问卷535份,回收率为95%。第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研究者采用SPSS18.0对文件调查数进行分析,得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应朝着多模态化教学方式转变。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笔者将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大学英语学习情况和学习模式调查研究。
从表1可知,英语学习态度方面,只有近50%的学生明确喜欢学习英语,而近30%的人则是模棱两可的,原因可能是传统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的听讲,未完全融入课堂氛围。改进的措施有,在多模态化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多融入网络、PPT和多媒体等技术,创造属于自己独有的符号资源,为学生的思考留足空间,使其成为课堂的主体;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响应教师的课堂活动,督促自己去理解教师的符号用语,促进整个课堂的良性互动。
表2阐明了学生课后使用英语交流的情况都超过50%,情况较好,但研究生所占57.4%>53%(本科生)说明课后研究生使用英语的情况较本科生多,原因可能是研究生对教师课堂符号资源的理解较为透彻,而本科生则有可能还局限于应付各类的英语考试。因此,在多模态教学观下,教师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学生也应该紧跟教师步伐,在课堂对符号资源的识解过程中,尽量去创设自己的符号资源,最终促进个人语言的学习。
表3表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超过30%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可知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对其影响之大,另外研究生在为工作或深造方面所占40.5%>32.7%(本科生所占比重),说明研究生在工作或深造的意向方面较本科生更强烈。但仍然存在问题,多模态化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复合型人才,因此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观念都应该有所变化,教师给学生提供较好的资源,学生应该善于利用,促进自身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
由表4可知,在大学英语三级、四级;英语专业四级方面相差不是很大。相差^大的是雅思、托福和托业这三个考试,其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且三种考试,需要学生不仅仅学习课堂上的语言知识,且还要注重提高整体英语能力,并充分利用多模态化教学给予的途径和方式。
■
本科生和研究生日常生活中有遇到的困难,大都相似,最主要的还是词汇贫言组织和胆怯心理,究其原因,可能是课堂上学生练习口语及用英语交流的时间较少,没能够真正的锻炼自交际能力,交际技巧相对较弱,这就需要学生在多模态化教学的指引下,去锻炼交际能力和多元识读能力,最终让自己能够在日常交际中游刃有余。
4 结语
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处理,总结出以下两点:第一,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因而需要通过教师的多模态化教学来改变学生的认知,充分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培养复合型人才和学生的多元识读能力。第二,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多模态化教学模式间的差异,能够让教师在设计课堂时选择多种模态,而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对各种模态的理解过程。因而多模态化的教学模式更加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也会受益于多模态化教学,因此学习模式的改变就必然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Kress, G.&T.van Leeuwen.Multimodal Discourse: The Modes and Media of Contemporary Communication[M]. London:Arnold,2001.
[2]Kress, G., C.Jewitt, J. Osborne & C. Tsatsarelis. Multimodal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Rhetorics of the Science Classroom[M].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2001.
[3]新伦敦小组.多元读写教学:设计社会未来[J].哈佛教育评论,1996(66):60-92.
[4]顾日国.多媒体、多模态学习剖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7(4):3-12.
[5]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1):1-10.
[6]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5):82-86.
[7]朱永生.多元读写能力研究及其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J].外语研究,2008(4).
[8]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1):24-30.
[9]张德禄.多模态话语理论与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2009(4):15-20.
[10]郑海翠,张迈曾.和谐理论的多模式话语建构[J].外语学刊,2008(2):107-112.
Abstract: Business incubator base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employment, and it has very vital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ability quality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关键词: 企业实践;职业教育;专业实践
Key words: enterprise practice;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9-0234-02
0 引言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及时了解本专业的最新进展和对人才的需求,拓宽眼界,以进一步提高职业岗位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训和实习,缩短课程讲授和生产实际的距离,有利于企业提高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员工业务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有利于提升校企双方的软实力。
1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模式和途径
1.1 学生可以了解企业的业务范围、公司运作与工作环境,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与管理制度,明确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和工艺流程,强化企业主业的专业知识,学习企业所应用的本专业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
1.2 认真从基层操作工作做起。做到“四不”,即不走过场、不违反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顶岗实践期间不请假、不迟到早退。
1.3 学习了企业的经营特色,核心的价值观是“创新、诚信、责任、共赢”。员工积极献计献策,公司设采纳奖和参与奖,公司利用这种激励机制不断应用新方法、新思路,开拓新业务、解决新问题,从而达到业绩不断上台阶的目的。
1.4 便于承担技能项目任务分析。如电子商务专业创业团队完成了养天和大药房电子商务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是网络营销整合推广以及网站的建设维护、美工、百度词条的建立与完善,医药行业网站、论坛的收集和信息,贴吧的建立、软文的撰写,相关论坛网站收集、发帖、回帖,百度知道、soso问问、天涯问吧炒作以及效果评估。
2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有益于教育教学改革
企业创业实践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通过企业创业实践,清楚的认识到,原来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上,要培养能满足市场需要,服务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
2.1 人才培养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网络营销人才比技术型的人才更受企业青睐,技术是基础,营销是关键。建议把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重点放在“网络营销”和“市场营销”方向上。会计专业理论内容光靠教师讲授学生会很难理解,建议将大量的实践资料引入课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物流管理专业学过的理论知识要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一点就通、一带就上路,善于思考,能面对各种场合,才是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2 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改革 电子商务专业修订网络营销课程标准,根据企业的业务开展情况,通过企业自建设网站或利用第三方平台等方式,从营销的角度来合理构建企业的网络营销平台。对自建网站的要求熟悉营销型网站的建设、规划、实施流程,合理使用搜索引擎优化(SEO)技术和方法;对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要求能选择合适的第三方平台,并能在平台上搭建企业商铺,并取得一定的营销效果。会计专业:调整会计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减少理论教学的难度和课时,适当增加学生自己动手能力的业务操作训练时间。设计一些有针对性新的训练项目。物流管理专业:进一步深化《仓储实务》、《运输与配送实务》的课程改革,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库,开发编写仓储、运输方面的校本教材。
2.3 进一步改善专业实践教学环境和条件。如为会计电算化、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税法、ERP等课程配置较新的会计教学相关软件。对老师进行电算化培训,让每个会计专业教师至少要熟悉一到两种当今流行的会计核算操作系统,充分了解会计理论与电算化结合的方式方法;进行会计制度和准则培训;与企业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2.4 重视培养学生职业操守、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和刻苦耐劳的精神。增加团队合作配合的训练项目、口头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的训练项目。
2.5 开发具有行业特色、职教特色的精品课程。把老师们在企业中完成的项目进行分解、重构。形成具有理论与实践双重价值的经典小项目,多个小项目整合成为大项目,单一培养目标整合形成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把这些精选的教学项目优化、深化,形成有行业特色、职教特色的精品课程开发。
3 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对提高职业技能的效果
3.1 是职业教学理念的新突破。下企业创业实践,像企业工作人员一样上班下班,从事企业员工相同的工作,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受到书本知识和实际工作需求存在的距离,在教学理念上有了更深的认识。
3.2 培训形式与内容的新改变。下企业脚踏实地深入生产一线,将培养环境从传统的教室、会场转到企业的生产现场,把传统的学科专家讲学变为和企业能工巧匠、行家理手的工作交流,传统的就书论事转为真实训练,把传统的以教学大纲、专业教材培训为主转为以企业标准、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培训为主。培训的形式、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师资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操作性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3.3 师生实践能力的新提升。教师下企业实践,一方面可了解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企业的生产实际,熟悉企业运作模式、企业文化、企业经营理念,及时了解和掌握企业的最新技术发展和体验现实的职业岗位,提高专业技术和技能;另一方面在老师带着问题下企业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请教的同时,可提高老师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能力,从而实现专业教师职业技能和职业教育能力、教师实践能力的新提升。
3.4 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深入企业顶岗实践,不仅体验了企业工作的艰辛,更重要的是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管理制度,发现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工作需求的脱节,了解职业岗位(工种)对岗位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为重构高职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高职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建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符合职业能力形成规律的高职教育新模式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实现教师重构课程教学内容能力的新提高。
3.5 制定了各专业学生技能强化训练方案。下企业顶岗实践为即将迎来的湖南省专业技能测试奠定了基础。通过在企业一线实际操作锻炼体验了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和技能要求,各教研室在下企业过程中也逐步讨论、制定了学生技能测试标准以及专业技能强化训练方案。
3.6 寻找联合办学新伙伴、开辟实习就业新渠道。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之机,不仅进一步加强了与原有联合办学企业的联系,还结交了一批新朋友,为实习就业新渠道的开辟作好了准备。
总之,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是教师锻炼自我、发展自我的有效途径,也是提升教育教学理念、丰富教育教学方法的好途径,为以后进一步深入推进专业的课程改革和专业建设工作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志明.对高职青年教师强化实践锻炼的探析[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08,12.
【关键词】兴趣 文化背景知识 《新视野大学英语》
引言
教育部在对四六级进行改革的方案中明确提出,2007年后的四六级考试不再设及格线,不颁发合格证书,并且再次重申高校不必把考试跟学位和毕业证书挂钩,甚至其改革还有可能放宽对考研和用人单位招聘的政策。并且2017年的高考改革方案也将降低英语的分值。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许多人在猜测全民学英语的要求和现状是否要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更有一些学生欢呼雀跃:“终于要摆脱学英语的噩梦了。”这样的反响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英语教学的状态,因为追求超高目标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而大部分学生学英语的目的就是为了有一纸证书能继续学业、得到好工作或提升在工作单位的职位,这两项改革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最重要外因动机有相当程度的弱化。众所周知,在各个领域的学习行为中,动机都是影响学习成绩和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英语的学习和教学方面也是如此。语言学家Gardner(1985)把学习外语的动机分为以下四个方面:⑴学习这种语言的目标;⑵学习中做出的努力;⑶实行目标的愿望;⑷对学习的热爱程度。对于中国学生来说,作为既非本国语又非官方语言的英语,失去了考试的目标,又很难营造“自然习得”的语言环境,树立和实现学习英语的愿望自然就会大打折扣,更谈不上对其的热爱。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首先采取积极的态度,从别的方面入手来帮助学生重新激发起对英语学习及其知识积累的渴望,从而产生主观学习的能动性。在此过程中,努力开发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很多著名人物也都对兴趣在学习行为中的重要性做出过评论,可见兴趣是一种多么重要的无形动力。笔者通过多年教学经历中体会到,通过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个行之有效的切入点。
语言和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部分,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生成和发展都是由某种文化决定,并反映这种文化,同时又起到传播这种文化的作用。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来说首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语言,但也只有在了解有关文化背景的基础之上,才能充分地理解反映这种文化的语言。
以笔者多年来从事教学的经历对比认为,由郑树棠为总主编、每册均含《读写教程》、《听说教程》、《泛读教程》、《快速阅读》和《综合训练》的《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选题广泛,内容多样,信息性强,文化内涵丰富,在巩固和强化专项能力的同时,能够有效地提升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不仅使其较为熟练地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运用,而且非常适用于准备相应的考试特别是四级考试的学生。但是在目前追求考试的目标弱化的情况下,该如何使学生激发起学习英语的动机,笔者就将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为例来说明文化背景知识的介入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所起到的作用。
文化背景知识在理解内容过程中的作用
1.寓教于乐
在调查学生学习英语方面最大的困难问题上,大多数学生众口一词的是“记单词”。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础之基础,且量之巨大令许多人头疼。那些之所以学不好英语的人,皆是因为缺乏记忆单词的巧妙方法,导致从学习开始阶段就记忆困难,从而面对更多的词汇时失去兴趣和信心而放弃。然而记忆的规律又确实是一个不断重复的机械过程,因此,要想改善词汇方面的记忆,就需要赋予词汇记忆以趣味性,开发出学生对学习单词的兴趣,使枯燥的重复模式首先变成形象的认知,进而有较为深刻的理解,最终激发学生记单词的主动性和灵活性。《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的课后练习中设置有Word Building一项,其目的就是想让学生在总结、训练前缀、后缀和合成词中了解及习得英语构词法的方法和规律,期望对理解、背诵单词所有帮助。但是,如果只是把这个练习当作是纯粹的记忆掌握行为,那也是很单调的。这时候,教师引入一些文化背景,不仅可以活跃沉闷的课堂气氛,还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转被动为主动。比如,第二册Unit 3的单词表里出现A-OK一词,虽然学生已经非常熟悉ok这一表达,但并不了解这一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典型、最成功的美国英语”用法的来源。经讲解,他们才会从故事中知道,原来O.K.与美国第八任总统Martin Van Buren有关,是Old Kinderhook的缩写。而A-OK居然是误打误撞造出来的一个词。
一些学生把听力课当作是睡觉、放松的时间,因为大家都知道听力技能的训练和提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以量达到质的飞跃,就是强化性地反复主动接收所听信息,一旦思想神游,就会越走越远,跟不上内容节奏,进而昏昏欲睡。教师戏称听力课上的英语简直就是催眠曲。而在课堂上的有限时间内,若是为了提醒、迫使每个学生都能始终保持清醒状态而采用频繁让学生回答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可行的。因此,教师就需要心细,在每次内容中找出几点可以引发学生趣味的文化知识来调节下心不在焉、无精打采的氛围。比如听说教程的第二册Unit 3 Homework部分里的文章材料提到“many people believed that getting a divorce was a luxury that only the rich could afford”和“Hollywood has always been known as the divorce capital of the world”,教师就可以提供一些有关明星离婚财产分割的花边新闻给学生,学生肯定会立刻活跃起来,并对这两句话的理解不再仅是停留在表面,而是会留下一定印象。
2.增强理解力
英语学习涉及的是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之间的相互转换的思维方式,大部分学生,尤其理工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背景不熟悉,往往只是能够翻译出字面和语法方面的意思,但是对文章里更深层次的含义把握不了,更谈不上欣赏英文的优美表达了。笔者在从事大学理工科学生的教学中发现,理工科学生对文化知识了解较少,从而限制了其对篇章内容的习得。这种情况下,教师必须补充相关的文化背景以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这方面的困难。《新视野大学英语》系列教材中比较典型的一课就是“As His Name Is, So Is He!”。文章表现名字与人物性格之间关系的主题。不过其中列举太多我们中国学生仅是听过但对其意义完全没有概念的西方人名,造成在读的过程中被漫天的英文名字搞得眼花缭乱,读完后仍然稀里糊涂的结果。对这篇文章的讲解就必须导入与人名相关的文化背景。同时介入学生比较熟悉的中文名字加以比较,让学生理解得更全面、更清晰。比如,文章开头就给读者带来问题:为什么要把Debbie改成Lynne?为什么Debbie让人觉得应该是个厨师的名字?原来起源于希伯来语的这个名字往往被描绘为可爱、健康、健谈、活泼的人物形象,厨师常给人健壮的印象。Lynne在西班牙中的表现形式是 Linda,英格兰语中拼写为 Lynn, 意思是瀑布或水池。因此给人感觉姿态优美,身型高挑、纤细,个性独立。文章提到改名字的这个人物恰好长相漂亮,姿态优雅,所以为什么Lynne更适合她。整篇文章贯穿了这样的一一解释,完全了解了名字背后的故事才能到达卓有成效的结果。
文化背景知识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透彻理解。第三册的第四单元中Section A的文章 Five Famous Symbols of American Culture就需要相当多文化背景知识的辅助才能对其五个各自独立但又相互之间关联的部分理解更深入。文章分别对这五个象征主要做了历史发展的讲解,但对其被看作美国象征的原因却没有明确地表述。其中的自由女神像最为中国学生所熟知,但她到底代表什么可能很多学生根本不明白。至于“美国哥特式”这幅画和野牛镍币,知道的人就更少了。这五样事物关联着一些历史事件和社会背景,只有搞懂了这些,才能完全理解自由女神像反映美国人民争取民主、崇尚自由的理想;全世界小女孩心中渴求的芭比娃娃是美国人眼中美女的形象,代表美国女性;表现美国农民庄重自豪感的油画《美国哥特式》象征美国人所看重的顽强逆境的精神;野牛镍币应该代表了美国人敢做敢当、承认错误的勇气;身材高大、笑容可掬是美利坚民族和人民的形象。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代表美国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些文章,仅从解读文字也能对内容及其主题理解得比较详细,但若是增加目的语文化知识,并通过与本民族文化的对比,会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使得学生既获得更多他国文化的知识,同时又重温了本民族的文化。
3.扩充基本常识
有时候对于英语文化知识的介绍能够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应该具备的英语基础常识。比如,第一册里Unit 8中出现的 “black coffee”,许多学生都会翻译为“黑咖啡”,其实,这个表达涉及到英语中颜色词汇的用法,不加牛奶时的纯的“清咖啡”就是黑色的,由此可以让学生推导出“white coffee”应该是指加了奶的咖啡,这样的咖啡还可以叫做“milk coffee”,最近几年出现的马来西亚的所谓“白咖啡”其实就是一种加入奶精或炼乳的“white coffee”。接着再给学生补充从口味角度描述咖啡的表达“strong/weak coffee”,进而列出一些他们所熟悉的诸如“mocha”、“cappuccino”等几种咖啡的英文词汇。如果发现学生仍然热情高涨,可以趁热打铁再给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含有“black”的事物的表达。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情绪,还扩充了必要的知识。
结论
大学之前英语教材基本涵盖了所有语法知识,因此高校英语教学的目的应当是教授学生在巩固词汇量的基础之上获取更多信息的能力,以上的论述可以充分说明课堂上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是必不可少的。教授就要从诸如词语、社会风俗、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多方面输入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找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和享受。
参考文献:
[1]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2]郭亚莉:《如何积极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国英语教学》,2003。
[3]刘润清:《论大学英语教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4]马蓉:《合作学习研究评述》,《中国英语教学》,2003。
[5]屈延平:《文化对比语篇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1。
[6]王初明:《影响外语学习的两大因素与外语教学》,《外语界》2001。
[7]魏望东:《英语语言教学中学习者自主性的影响因素》,《中国英语教学》2004。
[8]张友平:《对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再认识》,《外语界》2003。
[9]张金霞:《浅谈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10]赵厚:《论文化教学原则》,《外语教学》2002。
[11]Chan Victoria,“Learning Autonomously: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s”Journal of Further and Higher Education(2001).
[12]Lado, Robert. 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 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Michigan: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57).
[13]Sharan,P.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关键词:大一新生 英语自主学习 网络平台 调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目的及拟解决的问题
1、调查对象和内容
该研究选择陕西省六所地方本科高校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参与该项研究问卷调查、访谈的人员来自西安文理学院、西安财经学院、渭南师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明德学院的大一新生,共计120名。共发出问卷120份,回收问卷120份,有效问卷达到100%。参与调查的对象采用匿名制的方式,调查内容涉及到大一新生个人基本情况,以及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评估和学习环境等方面。
2、调研目的和拟解决的问题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网络信息化时代,当代大学生要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要求,必须学会利用网络自主学习,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等来实现学习目标。此调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基于网络平台对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了解教师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和学生对教师角色的期待,并进一步探讨如何利用网络平台提高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二、结果及其分析
1、总体结果及分析
在问卷调查时,每道题规定选完全符合得5分,通常符合得4分,有时符合得3分,通常不符合得2分,完全不符合得1分,根据被调查者的得分计算出了每个题的平均分,其中最高一题平均分为4.21分,最低一题平均分为2.17,大部分处于2―4分之间。由此可以得出,大一新生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意识欠缺。
2、分类结果及分析
(1)从学习目的来看,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问卷中显示学生有学好英语的良好愿望,但是内在的学习动机却很低,即使上网也只是为了找找和考试相关的信息。
(2)从学习内容来看,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但缺乏主动性。“觉得在网上学习什么内容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该题的平均分为3.7,“如果老师不布置作业就自己学习”该题的平均分为2.93,表明大学新生不仅缺乏主动性,还有自觉性,总是习惯跟着教师节奏走。“课外总是利用网络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2.17。“你常上网阅读英语课外读物”该题的平均分为2.43,表明大学新生利用网络主要用于娱乐,难以抵制诱惑。??
(3)从学习策略来看,大学新生没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你只在需要时借用网络自主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3.23,表明大一新生没有养成平时利用网络学习的学习习惯,只是在需要时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你认为大学生有必要借助网络自主学习英语”该题平均分为3.68,表明大学新生认识到网络学习对他们的重要性,但是方法不得当。遇到课堂上听不懂的内容,课下并不通过QQ、E―mail等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4)从学习计划来看,大学新生没有学习计划,也不能坚持实施计划。“为保证你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你认真制定英语学习计划”该题的平均分为2.74,表明大学新生不能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英语学习的计划性不足,仅仅在考试前部分学生制定计划。“你能完成英语学习计划”该题的平均分为3.04,由此看来,尽管一些大学新生制定了英语学习计划,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按时完成,不能持之以恒。
(5)从学习评估来看,缺乏对网络自主学习的定期评估,导致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进行有效学习。“你会积极评价自己的网络自主学习方法,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找出解决的方法”该题平均分为2.85。“你会写周记来对自己的英语网络自主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和同学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该题平均分为2.71,这表明尽管部分大学新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但是没有对此进行反思。
(6)从学习环境来看,不能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也不会有效地利用环境学习英语。“你通常在能够集中自己注意力的地方进行网络自主学习”该题平均分为3.23,“在网络自主学习时,你远离任何干扰你学习英语的事物”该题平均分为3.16,“你会利用网络资源尽量创造学英语的环境”该题平均分为3.18,大多数同学没有意识到网络可以作为一种平台,没有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自己的学习有所帮助。
三、结论和启示
1、对大学新生的启示
(1)树立正确的自主学习观念,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加强对英语的重视,要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积极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种与英语有关的比赛,培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利用网络观看、学习著名学者的英文学术报告或者知识讲座,提高学习英语的主动性,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为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于网络的英语学习,大学新生要合理安排和分配学习时间,不能只在需要时盲目地制定学习计划,并且要持之以恒,提高自控力,自觉抵制网络其他事物的诱惑,认真完成学习计划,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到网络资源对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正确利用网络资源,同时要定期对自己的网络自主学习的状况进行反思、评估,并做出改善,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
2、对学校及老师的启示
学校要充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指导和教育大学生正确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利用网络举办各种和英语有关的活动。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自主学习的指导性建议,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五、总结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各高校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给予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调查表明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进一步的加强,教师需要给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该研究只调查、采访了部分大一新生,范围有限,调查结果不够足够全面。调查人员都是第一次参加调研,经验的不足。因此,调查结论的准确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参考文献:
[1]高岩.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调查分析及培养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5):75-76.
论文摘要: 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形势下,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提高和加强学生对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本文在调查当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对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敏感度程度的基础上,阐述了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的方法及途径。
引言
跨文化交际的日益频繁加大了人们对外语学习的需求,同时也对文化的了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应该同样重视文化的学习,因为在特定的文化中能得体和正确地运用目标语才是外语学习的最终目标。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的含义
hanvey(1979)指出,“跨文化意识是指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性的认识,即对异同文化与共同文化的异同敏感度和在使用外语时根据目标语文化来调整自己的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的自觉性”(贾连庆,2008:30)。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学习者对目标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差异对比,对与本族文化的不同之处的敏感程度。语言和文化互为载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能脱离文化,文化因素直接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对于学习英语的大学生来说,应该建立这种对英语文化的意识,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更好地达到语言学习的目标。
二、对跨文化意识敏感度的调查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更多地取决于对目标语文化的了解程度。因此,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要达到更深、更全面地了解目标语文化的目的,首先要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在此基础上,语言学习者才能自觉自主地把目标语文化与本族语文化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才能更准确、更恰当地运用语言,使跨文化交际能顺利进行。
为了了解当前大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笔者对121名非英语专业在校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得出以下三种结论:(1)认为偶尔有跨文化意识,并希望去培养的占50%;(2)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占18%;(3)基本没有跨文化意识的占32%。
从以上分析得出,当前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比较强的只占了一小部分,因此,为了实现外语教学的目标,减少跨文化交际的障碍,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是必要的。
三、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在跨文化交际的形势下,外语教学的目标不应只是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的培养上,而应是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标,这已被普遍认同,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显出其必要性。
首先,已有的跨文化交际事例告诉我们“文化错误”比“语法错误”要更难以接受,文化因素直接关系着跨文化交际行为的成败,因此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应把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
其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包括语言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及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使学生能在相应的文化价值观指导下正确应用语言。
再次,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之间的对比,即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对比。这个过程对跨文化知识敏感度的培养和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面有很大帮助。文化教学的目的是要通过对外国语言文化学习,让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间的理解意识,做到跨文化交际中本族语文化与目标语文化的互动。
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跨文化意识培养主要于英语课堂中进行,因此,我们从课堂内容、课堂组织、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探讨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从课堂内容来看,主要在于对课本的利用。大学英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就是很好的文化传输的中介。首先,文化的输入可以从词汇开始,语言反映着文化,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地理特征、宗教信仰和生活方式等,相关的词汇中包含着特定的文化信息,比如,英国是岛国,很多表达法都与海有关;“喜鹊”在汉语中被视为美好的事物,但在英语中却指爱说闲话的人。因此,教师在讲解词汇本身意识的同时,也应提及与其相关的文化含义;同时,教师可以从构词法的角度来讲解单词中的文化涵义,例如,trivial(不重要的,琐碎的,平凡的),这个词的意思有两种说法:①由“合三条路的地方”变成“各方向的聚集之处”“各处都有的”“平凡的”。②集合三条路的岔口,是购物回来的女性必定会合而谈天的地方,而她们的谈话内容大多“很无聊”,由此而引出此词义;barbarian(野蛮人,蛮族),当时自恃文明甚高的希腊人轻视希腊语以外的各种语言,认为外国语的发音听起来只有“bar-bar”,因此称那些外国人为barbaros(外国的,无知的,粗野的),其拉丁文是barbarus,演变成英文则是barbarous,barbarian。
其次,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章节所涉及的英美文化补充一些相关的文化知识,例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就描述了美国人对时间的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文化内容,比如中美在时间安排上的不同,以及对时间的灵活性的差异,来丰富课堂内容,培养学生对异域文化的兴趣,同时添加一些其他国家在时间上所持有的价值观,并与我们中国人的时间观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正确理解所学知识,接受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为跨文化交际奠定认知上的基础,使之遵从于庄智象先生和束定芳先生提出的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原则中的适应性原则(贾连庆,30)。
2.课堂组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作英美文化的专题讲座,比如,关于风俗习惯、社交礼仪、人文、历史地理等,让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除此之外,还可以把一些有在英美国家生活经历的教师请入课堂,这些亲身经历的讲述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英美文化,同时在师生间展开关于文化对比的讨论,这对提高学生对英美国家文化的敏感度及跨文化意识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其次,不能忽略非言语交际信息的重要性,比如,体态语、面部表情等的涵义。
3.丰富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英美文化的理解和掌握,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口头练习,设定一定的语境,比如,在图书馆、办公室、餐厅、机场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是角色扮演的口语练习,把所学的语言知识,例如词汇及各种表达法、文化知识等应用到实际中,这能让学生在加深记忆的同时也使交流能恰当和得体地进行。除此之外,英语辩论、演讲、话剧表演等活动对文化教学以及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辅助手段在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展示中西文化差异的影片,如《喜福会》、《刮痧》等。这些影片能给学生呈现出生动真实的画面,从而提高学生对目标语文化的敏感度,加深对目标语文化的理解,同时锻炼学生听力理解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msn等媒介与国外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到更多的海外文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增进民族间的友谊。
5.教师自身的跨文化意识也很重要。首先教师要培养自己对跨文化意识的敏感程度,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样在授课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除此之外,大学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了对本族语文化的输入与理解,只有全面和深入掌握自身的文化,才能更好地与目标与文化进行对比,更准确地找出差异,逐步培养文化对比的意识,从而实现跨文化意识的建立。
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前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的形势下,跨文化交际能力显得更加重要。跨文化意识的建立是第一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各种辅助手段,通过充分利用教学材料,适当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以及丰富课堂活动等方法来提高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敏感度,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guo-ming,chen and william j.starosta.foundation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m].lanham:rowan & littlefield pub inc.,2005.
[2]曹冬月.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7,(9):116-118.
[3]冯冬红.在外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j].大学英语,2009,(6):190-192.
[4]顾嘉祖.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贾连庆.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30-31.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 大学生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内涵在于学生要独立、灵活、主动学习,可以使学习效果大大提升。在我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因缺乏英语语境,导致学生学习难度加大,这就更需要鼓励大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1]。自主学习具备自主性、民主性、开放性、创造性、差异性等多个特征,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其多方面的能力。在信息化时代,人们必须对多种信息进行处理,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大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问题表现
(一)学生未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从目前我国的英语学习情况上看,很多高校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只注重与考试相关的部分,以四级、六级考试内容为依据,制定学习目标,其学生目的并不明确,动机水平较低,在英语学习上,他们并没有十足的兴趣,也体会不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导致自主学习很难开展。
(二)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
虽然部分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自主学习对英语课程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自主学习的认识仅仅停留于初级层面,并未将知识变为能力。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未制定完善的学习计划,尽管部分学生制定了计划,不过并没有考虑该计划实施的可能性,没有充分发挥学习计划的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较弱。
(三)学生对依赖性太高
目前,英语课堂仍然是以老师讲课为主,然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的差异性,学生对于自身的学习状况并不了解,且没有分析英语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导致其自主学习的主动性非常缺乏,他们通常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实现自己制定的学习目标,缺乏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对老师的依赖性太高,不愿自己动手查字典、查资料进行学习,学生与学生间私下对于英语学习的讨论非常少[2]。
二、自主学习在大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一)要求学生制定学习策略
老师要意识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其中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英语基础等,以学生的个人学习情况为依据,指导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策略,便于学生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与自我决策能力。另外,要指导学生将学习策略掌握,强化英语口语训练。在学生学习期间,他们的翻译、读写、听说能力均要达标,老师在英语课堂的教育中,要讲授读写、听说等能力的掌握技巧,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课下要进行复习。例如在讲述不定式的内容时,老师必须要让学生了解,有一些表示感官的动词,如see, hear, watch等和某些使役动词(let, make, have等),其后跟不定式作宾语补足语时,不定式通常不带to。制定英语学习策略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制定出有效的学习方案,明确英语学习的薄弱环节,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从而实现自主学习[3]。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强化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进行指导,使大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这对于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老师需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潜移默化作用的影响下,向学生传递学习理念,让大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充分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老师要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在英语课堂中,针对表现良好同学提出表扬,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要给予鼓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满自信,有利于学生自主解决英语课堂中遇到的难题[4]。
(三)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活动
英语课堂是一个充满创新与想象力的课堂,在课程教育中,老师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出发点,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与他们分享学习心得,对其思维能力、学习兴趣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自主获取新的知识。老师可指导学生组织自主学习活动,例如开展英语演讲活动,所有学生均可踊跃发言,或者开展英语辩论活动,在辩论中要求学生利用英语交流,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活动方式,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明确英语学习目标。
(四)为自主学习创造更多条件
学校要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英语课程教育中建立多元信息网与服务系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更多资源,使他们的需求得以满足。老师可以融入开放式教学模式,利用音像、视频、图片等方式展现英语学习内容,使教学形式更加多元化,有利于完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学生也在自主学习中,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查阅自己需要的资料,及时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难题。
结束语:
培养大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意识,可以提高高校的英语学习质量,使教学手段、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便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与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通过本次研究了解到,高校可以将自主学习模式应用于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嵘,田金平.浅议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158-160.
[2]孙雪娥,金晓红.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地方本科院校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01):68-72.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 大学新生 自主学习能力 心理因素
1.引言
上世纪80年代初Holec正式提出了学习者自主性的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国外就出现了对自主性外语学习进行的探讨与研究,引起了研究者对其定义和概念的热烈讨论,同时还对学习者的信念和态度进行了调查研究,相关性研究也有很多。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国内学者开始对自主性英语学习进行研究和讨论,多为对国外自主性英语学习研究的介绍和分析,或局限于探讨培养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的必要性及其培养方法。而对于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和讨论也逐步为高校研究者和外语专家所重视,但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尤其是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却很少。
刚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大一新生,其学习观念和生活方式仍旧停留在中学阶段。因此,进入大学后的第一学期对大一新生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生活是尤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如何使大一新生从中学时的“填鸭式”英语学习方式转变为大学的英语自主学习方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只有了解了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并分析影响其能力的心理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和对策。因此本课题通过问卷形式对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
2.调查方法
本课题组调查对象以石河子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新生为主,分别来自教育、医学、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科学专业,较具代表性。发出18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70份。
调查工具为调查问卷。问卷采用了胡杰设计的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问卷(2006)。问卷共设24个题目,根据具体情况考察五个方面: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情况;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学生使用学习策略的情况;学生对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监控;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级制的计分方式,A、B、C、D、E分别代表很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和非常同意。
3.数据处理方法
首先,对问卷的所有选项量化,把A、B、C、D、E分别转换为1、2、3、4和5;然后运用社会统计学软件包SPSS 13.0对问卷所得的量化数据进行了量化处理;对反命题17、19和22题进行了翻转处理;最后得到最终数据。
4.数据统计结果
4.1教师教学目的与要求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问题1,同意的有78人,占45.9%,这说明将近一半的大一新生对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均值虽然超过3但小于3.5说明总体偏向于对教学目的的了解不够清晰和透彻;问题2和3选择一般的学生分别为97和82人,百分比分别高达57.1和48.2,均值都接近3,说明学生在学习上有主动意识但较弱,自主学习模式就是要求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认真负责,灵活确定学习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
4.2学习目标的确立与学习计划的制订情况
通过表2可以看出,这两题都有50%学生选择了一般,均值为2.93和3.03,说明制定学习计划的意识较弱,大多数学生都能制定学习目标但还不能完全准确地把握自身实际情况。
4.3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
数据表明:学生对学习策略了解得不够(均值=2.86),不能有意识地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和写作策略,均值为2.89和2.94,都未超过3。但基本都能使用听力和阅读策略。
4.4对策略使用的监控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学生对各种策略的使用的监控情况基本和对应的策略使用情况成正比:基本能有意识地监控听力和阅读策略的使用,而对于交际和写作策略却不能很好地监控(均值分别为2.97和2.99,小于3)。
4.5对英语学习过程的监控与评估情况
从表5可知,问题15中52人选择了同意,20人选择非常同意,占了总人数的42.4%,还有60人选择一般,占35.5%,说明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及时作出调整(均值=3.29);问题19、20、23、24的均值都超过了3,说明学生基本能主动与他人合作,能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改正,能主动调整学习计划,有效规划和调整学习时间,从这些方面来看,学生的英语学习已经有了主动的学习观念,但根据问题16、17、18、21和22,新生还不太会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均值=2.84),对学习中产生的情感问题不能很好地处理(均值=2.96),不能够活学活用,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均值=2.81),不会选择有效的学习途径(均值=2.91),不会检查并更新所学知识(均值=2.85)。习惯了传统的“满堂灌”的思维方式,很多新生不能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不主动预习和复习,对老师的依赖性强。整体来看,新生对自己的英语学习不能很好地自我管理。
以上数据分析表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偏低。
5.影响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心理因素
为什么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英语自主学习的能力普遍偏低?大学新生的心理因素是影响其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和情感因素。
5.1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分为结合型动机和工具型动机。具有结合型动机的学习者学习英语是为了更好地和以英语为母语的当地人进行交流,而具有工具型动机的学习者则是以英语为工具达到找工作、出国、过四级、评职称等目的。经访谈大多数新生是把英语当作一门工具来学目的是为了过四级、拿学位。无论哪种动机都会促进学习者的英语学习。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来说,刚步入校园,一切都是陌生新鲜的,对新的环境和事物的适应使他们不会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去学英语,自然就会影响到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有意激发大一新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强化他们学英语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5.2情感因素
影响非英语专业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有态度、自信、焦虑、性格、自尊等。这些情感因素被认为是可调节的情感过滤器。持有积极态度的学习者会降低其情感过滤的作用,语言输入会顺利为大脑所吸收;相反,持消极态度的学习者会加强过滤器的作用,语言输入难以通过而不被大脑吸收。对新生的学习态度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是大学英语教师的又一任务。
在本次调查的非英语专业的大学新生中,大多英语为弱项,因此自信心不足。尤其是大学英语的分级教学模式使那些被分到B级班的新生心理上受到一定的打击,降低了学英语的自信心。新生自信心不足的第二个原因在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听说领先。而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在高中期间重读写,听说训练基本没有。这种状况导致了大多数新生怕当众说英语出错、丢人,影响了学英语的积极性。如何提高大学新生的自信心对于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影响新生自主学习的另一个心理因素是焦虑。学习者一旦产生了高焦虑,也就是过分的焦虑,就会影响英语学习。具体表现在新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逃避学习任务,一听说要考试就紧张,心情处于焦虑不安之中。降低新生的高焦虑有利于英语学习,同时适度的焦虑也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
性格和自尊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外向型的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用英语与人交流学习自主能力强,而内向型的学生在英语表达、与人交流方面则被动、消极,轻易不开口。同样自尊心强的学生怕当众出错、丢面子,也会在英语学习时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而对大一新生来说,这种情况在新的环境中尤其容易产生。教师的责任就是了解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利用这些心理因素的积极作用,因势利导,达到促进、培养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目的。
6.结语
自主学习首先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习者具有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然一个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同样是一个具有丰富心理活动的有个性特征的人,那么大一新生自主学习能力偏低的现状也是与其心理因素分不开的。如果大学英语教师能够对大一新生的心理因素进行研究,解决因心理因素产生的问题,就能使大一新生的英语学习顺利从中学过渡到大学,而且能提高新生们的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促进和培养学生的终身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睿.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的困惑与对策探析[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VOL27,(5).
[2]胡杰.西部高校非英语专业新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3).
[3]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4]喻贤莉.大学生语言自主学习的心理因素分析[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VOL24,(1).
关键词: 非英语专业新生 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调查分析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激增,知识更新频率高。在语言的学习上,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及综合能力,这使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课堂参与意识的培养成为必然趋势。根据教育部教高厅[2004]1号文件正式批准印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将从原来的以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为主转变为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教学模式也将从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转变为计算机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充分体现个性化和主动性的教与学模式。其别强调英语教学要向个性化学习、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增强学生的自主性。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
二、英语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是外语教学领域的热门话题,也是今后外语教学的趋势,最早源于对如何培养学习者“终身学习”技能和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者”(Holec,1981)的讨论。Holec将其定义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能力”,此定义被看作是后来外语自主学习研究的起点。之后Dickinson(1987),Little(1991),Kenny(1993),Nu-nan(1995),Benson(1997),Wenden(1998)等人也对外语自主学习的定义、特点,以及培养外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策略、课堂设置与实践进行了阐述和研究。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对这个领域进行了专门的研究,认为自主学习应涵盖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有学习责任心;明确学习目的;制定学习计划;评估学习进步;调整学习策略。
三、非英语专业新生自学能力的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
2009年4月,笔者针对非英语专业新生的自主英语学习观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受试对象是四川某高校2008级的141名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专业。共发放调查问卷141份,回收有效问卷134份,有效问卷率为95%。
(二)调查工具
为了全面反映大学生自主英语学习能力的状况,笔者采用了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
问卷调查以涉及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维度的25个问题展开。每个问题有A、B、C、D、E五个选项,问卷选择项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形式分级,根据不同的问题,问卷选项从“不符合我(A)”到“非常符合我(E)”。调查问卷根据自主学习的内容从两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第一部分从学生制定学习动机、学习计划、学习策略等方面进行调查;第二部分则为心理准备情况调查,即调查学生对自己学习关注和评估情况,以及对自己进步的了解等。
2.定性研究
围绕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方面,笔者又设计了8个问题,通过找学生面对面访谈的形式,在2008级学生中随机取样10名学生作为访谈对象进行采访。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制定学习计划
调查表明,58.2%的学生能自觉地在开学初期制定本学期的学习计划,但其中只有24.7%的学生能严格执行学习计划,还有很少一部分学生则完全没有想过要制定学期计划。由此数据可以看出对于大部分刚进入大学的新生而言,学什么、怎么学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尽管大多数人能够认识到学习计划对学习有帮助作用,但具体实施起来却有很多人没有制定长期或是短期学习计划的习惯,即使有也很难贯彻下去,往往半途而废,或是偷工减料收不到预期效果。
2.学习策略方面
调查表明,20.4%的学生能在课前认真预习,42.7%的学生预习过一两次,18.5%的学生竟然从不预习,只有31.5%的学生能够很好或较好地选择自主学习的书籍,并且能兼顾英语的听、说、读、写四大技能的练习,但有40.2%的学生对如何选择学习资料不清楚,大多数认为老师介绍的就是好的,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广泛、全面、正确地选择课外学习材料的能力还很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多方面、多渠道地选择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另外,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只满足于课本内容,他们花大量的时间背诵课文,记忆单词和短语,上课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教师要求的课内学习活动,并期望通过有限的课堂时间学会一门语言,学习缺乏主动性。
3.学习评估方面
调查显示,13.3%的学生能自我监控和自我调整自己的学习情况,45.3%的学生大致能做到,6.3%的学生从没考虑过自己的学习。但他们对自己能取得的成绩也不了解,只有很少的学生(6.8%)很了解自己的进步,绝大多数学生(50.4%)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进步,或者不了解进步在何处,调查中有学生反映,除非是通过期末成绩,否则他们就不知道自己一个学期的学习到底是进步还是后退了。还有11.1%的学生根本没考虑过是否有进步,这说明其还没有学会正确地评估自己的学习,从而导致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准确地评价自己,无法总结自己的得与失,无法对今后的学习有所指导。
4.学习动机
调查表明,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是单一的,多数人有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不同动机。例如有76.7%的学生认为学英语的目的是为了过大学英语4、6级;有50.4%的学生是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因为喜欢英语而学习的学生只占40.2%,想了解英美文化的学生占21.6%。同时,在与学生交谈中,笔者发现持有内部动机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持有外部动机的学生,比如那些为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而学习的学生,在考试前一段时间会加强对自己的监控管理,在达到目标之后则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以,相比之下持内部动机的学习者会有计划地实施自我监控,有利于持久的语言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多与学生交流,培养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
5.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
调查表明,72.3%的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但对自主学习缺乏深入的了解,甚至存在误解,而简单地将自主学习看作是自学。同时,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普遍较强,忽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自主性。大部分学生仍倾向于较为传统的授课方式,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大,自主学习有相当难度。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目前非英语专业新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很低,具体表现在五个方
面:一是多数学生英语学习计划性不强,特别是没有详细具体的学习计划;即使有也很难坚持到最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盲目、被动。二是多数学生不了解大学英语学习策略,还习惯于高中时期填鸭式教学模式,不预习,上课只管抄笔记,缺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多数学生主动监控学习过程的意识和能力较弱,自我评估学习效果的能力低。四是持有外部动机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占很大比例,他们在达到目标之后则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五是学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认识很缺乏,依赖教师的心态很严重。
结合以上的调查结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能尽快帮助学生培养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改变教师与学习者的角色,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模式的改变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应当对自己进行重新定位。教师由主讲者变为管理者、辅导者;由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主动的施教者、整个教学活动的监控者变成自主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过程中的促进者、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活动的帮助者和学习者与学习资源的媒介。而学习者则不再是知识的传授对象、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的主动建构者,他们要对学习过程、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并且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2.教师要积极改革教学模式,把新的外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摒弃一些旧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学习更多的主动性,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不能把机械完成教学任务当作教学目的。课堂上适时地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逐步引导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树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立和主体意识。
3.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帮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多举行交流活动介绍学习策略、改变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使学习者能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从中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情况,看到成绩或差距,对自己的学习进行重新计划或调整,进一步提高学习质量,从而使学习变得更加主动。
4.学校也应该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的自由。
现行的教育体制对教学的限制仍然较多,如教材的选择,教学进度,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估等,使得教师在实施教学改革中仍受到太多的限制。
5.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便利的条件和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
语音实验室、多媒体室、网络学习平台等都能全方位地为学生服务,从而适应学生提高自主学习效果的需要,也是创造自主学习的良好环境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Z].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徐锦芬.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张殿玉.英语学习策略和自主学习[J].外语教学,2005,(1):17.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评估模式 起始能力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6-0073-02
社会越来越需要大量的复合型人才,大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教育部周济部长于2004年12月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中也特别强调指出“英语教学一定要有大的突破。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要加大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整体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由这段话不难发现大学英语的重要性。大学教育的普及带来大学生就业的压力,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在苛刻的就业条件面前,大学英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使得英语的各级证书成了大学生就业的一个个重要的砝码。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直接注明应聘人员必须具备四级、六级或八级证书;实用英语证书、口译证书、笔译证书等各类实用型证书为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大学生如果继续深造,读研或读博,英语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多数专业必修的第二外语;出国学习深造、出国执行公务、出国经商、出国旅游、出国定居等等涉外活动,都与英语运用息息相关。英语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尤其托福英语与雅思英语证书成为签证的一个门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招考、外资企业面试等等都对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
英语被广泛运用的社会地位促使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分析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的起始状态有利于大学生英语学生起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一般大学的教学评估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这两种流行的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形成的原因之一是对大学生英语学习起始状态的分析,包括大学生英语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大学生英语学习起始能力的分析和大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式的分析。
如下表所示,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高中英语教学评估与大学英语评估方式对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高考作为高中英语评估模式为应试教育服务,这种一次性考试违反了英语学习规律,在严格的考试机制下,所学内容被动的由考试大纲所规定,被动的接受学习内容,被动的接受考试内容。大学英语评估是针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评估,大学生学习的动机是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而大学英语知识强调英语的实用性。大学评估模式下,学生的自主学习加强了,积极主动性也极大的提高了。
鉴于大学生对高中英语评估模式下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不良动机与学习态度等方面英语学习起始能力的分析,在大学生们入学之初,积极地发挥大学英语评估模式的优点,培养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大学英语学习的起始能力。
下面从五个方面谈谈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最早将自主(autonomy)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界的是Henry Holec,他在《自主性与外语学习》一书中提出,自主是“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一种能力”,学习者具备自主性学习的能力,意味着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内容、材料和方法,能够确定学习的时间、地点和进度,并对学习进行评估。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意味的是学生充分了解教师教学目标与要求,能自己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运用情况,并能监控和评估英语学习过程,具体的策略表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1. 制定英语学习计划
大学生首先必须有理想,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职业规划。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大多数学生会发现,在实现其人生理想的过程中,英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面提过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许多公司和单位的招聘直接注明应聘人员必须具备四级、六级或八级证书;实用英语证书、口译证书、笔译证书等各类实用型证书为大学生就业和择业提供了多种渠道和多种途径;大学生如果继续深造,读研或读博,英语理所当然地成为大多数专业必修的第二外语;出国学习深造、出国执行公务、出国经商、出国旅游、出国定居等等涉外活动,都与英语运用息息相关。英语在全世界被广泛运用,尤其托福英语与雅思英语证书成为签证的一个门槛。另外,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务员招考、外资企业面试等等都对英语水平提出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毫无疑问,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过程中,伴随着英语学习的计划地制定和变化。职业规划之前的大学生涯中必须对英语学习进行良好的规划。
2.积累英语知识
英语学习的积累,在非英语文化情境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保持英语学习的连贯性,以及在关键时候突现英语知识运用的爆发力。记录专业知识的笔记,及时归纳总结并补充心得体会,长期下来会是很大一笔知识财富;积累英语剪报、英语谚语名句、英语俚语等等,可使所学英语知识得到充分的地道的运用和展示。英语知识的积累为了有效地运用英语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效运用学习工具
(1)指导运用参考书和词典。大学生应重视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学会怎样使用词典和参考书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大学英语学习的必备工具词典,被许多大学生遗忘,忽视了词典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另外大学图书馆藏书丰富,语言工具书更是数不胜数,学生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利用图书馆的丰富资源。实践证明,对于刚入学的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扎实的学生,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查词典和利用参考书等方面在短期内进行引导和强化训练,学生会非常有成就感,并能形成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学会运用工具书来解决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更能适应大学英语的学习.为日后走上社会的继续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2)课外阅读资料的运用。设立英语角,收集学生的英语故事书、时尚英语杂志、英语报纸、英语歌曲磁带、歌碟、英语电影光盘、英语四级考试、实用英语等级考试等各种资料书,放置在英语角,由学生成立的专门小组监督管理这些英语资料的交流互换,进行充分地利用;另外教师开辟专门的阅读课,让学生交换资料阅读,教师随堂与学生轻松就所读内容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可适当解决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3)网络的运用。网络上,世界各地车展、世界服装盛会、世界电影节活动、奥运会相关信息、世博会专题、奥斯卡颁奖典礼、格莱美颁奖典礼、总理答外国记者问等英语新闻专题和娱乐时尚新闻等等,让学生深切体会英语的世界性和实用性,既开阔他们的眼界,又可潜移默化地使其学习英语,提高英语运用能力,并意识到英语的重要性。另外向学生推荐livemocha之类的免费语言学习网站,学生既可交到来自世界各地的许多朋友,又可学习和运用英语。
4.课堂任务的落实和课外实用模拟
教会学生掌握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以及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相结合的记忆法等。敦促学生及时复习课堂所学内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材料尚未出现大规模遗忘之前及时进行复习。有效的重复是提高记忆效果的关键.但复习时注意多样化,不断改变复习的方式.以使大脑不感到疲劳。另外可以多开设英语实践的课外活动,将所学的实用英语知识在现实的社会活动中让学生加以运用,达到终生记忆的目的。例如,组织小型校园外贸模拟会;小型校园招聘会,那怕只提供一个职位,也要将整个过程做足;校园书法展(尽可能采用多种语言书法展示),组织者必须要求使用英汉语介绍;歌曲大赛晚会;诗歌朗诵比赛;科技发明作品展览会;论文成果展示会等等活动,这些活动都可以采用英语组织、介绍,既可让学生提高使用英语的运用能力,也可锻炼他们的组织能力和工作能力。
5. 课内外分层教学的运用
分层教学法是教师可以考虑,把学生按英语成绩和管理能力分层,将优秀学生抽出集中培训,作为老师的助手,分别依次管理和辅助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了极大地调动,英语的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这种分层教学法兼顾了不同层次的学生,达到了培优辅差的目的。
结语:
本文通过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评估方式的对比,分析其各自的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高中英语评估方式导致了大学生英语学习起始能力的低下,在充分发挥大学英语评估方式的优点同时,提出了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五条策略。
参考文献:
[1] Jane Arnold.Affect in Language Learning[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12
[2]Marion Williams&Robert 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3]Rod Ellis.第二语言习得.2000.3
[4]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5]章兼中.外语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6]孙时进. 心理学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5
[7]孙绍荣. 高等教育方法概论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