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

时间:2023-03-07 15:00:00

导语: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大学生网络创业论文

第1篇

为了给论文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数据,在写论文时笔者开展了大学生网络创业调查,本次调查选取河南省五所具有代表性的高等院校的全日制学生,通过直接发放纸质和通过网络电子调查问卷形式进行发放。本次调研计划发放卷800份,纸质的直接回收并人工进行统计,电子的借助问卷星调查网本身强大的收集整理功能进行回收统计。调查显示随着国家对创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网络创业,甚至在电子商务等专业网络创业已经是人人参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从调查发现在大学生网络创业还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主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随着大学生所接接触的网络创业信息越来越多,特别是身边案例的影响,很多大学生可能在听一次创业讲座后就会激情慢慢的投身于网络创业活动中,在项目的选择等方面没有理情的去考虑,完全是凭着一股激情。但是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网络创业不是当初所听到的或是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可能会遇到许许多多的问题,在没有专业的知识和团队的鼓励时,他们大多不能忍受其中的艰辛,而选择放弃。 

2)缺乏必要的网络创业知识和技能 

网络创业并不是随随便便都能成功,特别是想做得特别好的话。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创业意识、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良好的心态也是大学生进行创业时不可缺少的。如果这两点具备了其它的很多问题都可以有过学习或资源整合实现,另外,还需要大学生有所把握机会、人际交往、市场开拓以及团队合作等全方位的才能。由于我国大学生的网络创业指导还刚起步,高校的创业相关的课程和培训还不是很健全。所以他们对系统的网络创业知识严重足。 

3)经济基础比较薄弱 

在众多的创业项目中,真正想能做得比较大,还是需要资金的支撑。他们的项目因为大多比较简单所以找风投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就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但是目前高校,很多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甚至为生计发愁,家人也不太认可他们的创业。所以,当他们在创业是经常会遇到经济上的難如果不能有效解决时,只能选放弃。 

4)缺乏创新意识与经营能力薄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目前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不足,提到创业,就是看别人做什么我就去做什么,最主要的网络创业还是以淘宝开店为主。大都不愿去创新,不愿去冒险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项目。并且在具体项目的实施过程种也没有计划,经营能力薄弱。 

2、客观方面存在的问题 

1)创业的社会文化氛围不浓 

爱安稳、守旧这些传统文化习惯的束缚,河南大学生创业的文化氛围一直不是很浓。大部分家长特别是河南这样一个商业不是很发达的内地城市区,大部分家长不希望孩子创业,怕孩子上当受骗或是影响学业。认为学生只有好好学习,在学校学好了知识才能找一份安稳的工作,对创业这种具有一定风险的活动还是有一些抵触;从高校来看,特别是本科类高校,大部分老教师已经安于现状不再有激情不可能带学生一起创业。而对于一些年青教师来说他们是有热情带学生一起创业的,但是,目前高校的师资来源主要还是从高校毕业的研究生,他们一直把接受的教育主要是理论实战经验比较少,也不能很好的带学生创业。特别是领导重视对大学生网络创业重视度不够。导致目前河南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文化氛围明显低于沿海城市。 

2)创业的基础设施不完善 

经调查河南的在部分高校没有专门为学生自主创业的实训室,所谓的创业实训室也都是一些专业机房许多专业一起使用,比如几个学生现在有想法他们没有自己的一个工作环镜,都是在宿舍或是流动教室里进行。不能有一个固定的办公场所。另外,在整个校园的无线网络也不健全,不能保证学生随时随地都能上网。 

3)学校缺乏创业实践教育 

目前,河南省的创业教育还是起步阶段,许多高校通过创业讲座的形势来开展创业教育。只有极少部分院校虽然把创业教育以选修课的方式进行,但也只是理论上进行指导。缺少真实的实战练习。导致学生的创业也大部分只是纸上谈兵或是开开网店而已。特别是网络创业本业就是一个新兴事物,没有专门的这方面的教师,所以缺乏创实践指导老师,导致高校的创业实践教育匮乏。 

二、促进大学生网络创业的对策建议 

大学生网络创业作为目前大学生创业的一种主流创业方式,对大学生自身提高,以及当地经济发展,高校就业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上文提到的诸多问题,对高校和创业学生提出以下建议: 

1、对高校的建议 

1)不断加强创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创业基地和创业基金 

学校要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是要保证学生宿舍网络畅通,最好有全校园覆盖网络保证学生能随时上网。可以模仿义乌工商学院的做法,为学生提供创业实训室,刚起步的大学生可以先在宿舍做,有一定成绩的可以申请入驻校园创业园,做得更好的可以直接开办公司。另外,高校应为创业大学生统一联系货源渠道,为他提供仓库等一些基础设施和场地。另外,高校可以设立专项学生创业基金,对有创业梦想,当前期有资金困难的学生或是项目进行支持。 

2)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良好的创业氛围对引导大学生创业非常重要。高校可能充分利用学校的网站、海报栏及社团。积极营造创业氛围,鼓励在学生创业,他们重分认识到创业的重要性。另外可以定期邀请,学校优秀毕业生或者在创业成功的典型案例来举办面向全校师生的讲座;用他们的亲身经历来感染更多有创来梦想的同学,可以专门设立创业方面的奖学金。甚至可以模仿义乌工商学院满足月收入不少于多少钱元或者信用等级多高的可以充学分。充分调动大学生的创业氛围。

        3)尽快建设和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学校的创业教育 

学校要建立专门的创业师资团队,加强创业教育的研究。不光要开一些创业的讲座,还有经常性的开一些创业相关的公选课。特别是要把创业教育做来一个体系引入到相关专业,要把创业课程做为一个课程体系引入的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让创业教育成为一种必修课程。也可以专门的开设网络创业课程,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另外,学校统一出面为学生联系可靠的货源。使学生真正有进行创业的可能性。另外,引导学生把所学的图片设计、网络营销、物流、商务谈判等知识都溶入到网络创业中。通过网络创业这样一个载体把专业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综合和利用。真正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组织开展各类创业赛事 

各类创业竞赛活动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创业体验,对于激发学生创业欲望提高整个校园的创业氛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且通过创业赛事的练习过和中学生要写创业计划,并对计划进行实施,期间会遇到很多问题,他们会不断的去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去解决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业意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团队意识,有利于赛后继续自己的创业项目。同时将竞赛中选的部分应用性强的科技成果,通过改进、提高、推广并最终走向产业化,这样也有利于造就浓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5)加强创业方面的师资队伍建设 

创业教育师资是创业教育的关键,直接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创业氛围,决定着学生创业发展的高度。所以高校一定要重视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高校可以通过按排一线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或到创业一线去兼职,甚至可以有计划地选派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开展创业实践。另一方面,可以请一些经验丰富创业者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在师资队伍建设上有所创新。鼓励青年教师自己亲自去参与到一些创业项目中提高自己的创业实战经验,要积累一批良好的创业师资。 

6)推行创业导师制 

在创业方面可以在借鉴国外创业导师制,挑选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师或聘请创业成功者组建导师团。然后把学校里有想法,有梦想的学生选出来,给也们配备专门的导师,从项目可行性的调查,到项目的实施运作等各方面进行全程指导,为他们的顺利创业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2、对大学生的建议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自己对大学生网络创业的调查研究,从在大学生自身方面对大学生网络创业提出以下建议: 

1)培养创业思想和素质 

网络创业作为一种全新的创业形式,它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它的过程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遇到很多波折,所以它要求网络创业者要具备一定的创业思想和素质。网络创业的大学生应当加强坚持不懈、勤奋敬业、诚实守信、勇于创新方面的素质,在创业过程中,都要不断的利用自己所学,开动脑筋,积极挖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2)正确处理网络创业与学业的关系 

大学生网络创业具有:锻炼学生能力,积累经营经验;解决学生经济难题;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开拓了学生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等诸多好处。但是大学生毕竟还是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努力学好自己的专业。所以,大学生在网络创业时一定要处理好网络创业与学业的关系,使自己在网络创业的过程中不但不对学业造成不良影响,反而对自己的专业知识的巩固及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 

3)要有团队意识 

比尔·盖茨说过:“团队运作是成功的保证。”大学生网络创业时,可以由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同学共同组建创业团队。这样一方面,团队具有良好的知识体系,有利于自己创业项目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家来自不同的专业,所以在思想认识及专业特长方面各有优势,有利于成员之间在网上开店过程中相互帮助相互辅导,实现共同提高、共同进步,有利于各成员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利于创业项目的长期发展。 

三、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河南省大学生网络创业的现状以及影响大学生网络成败的各种因素。通过对调查结果的认真分析从高校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通过文献阅读、实证调研、数据分析及案例对比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在网络创业方面具有很多其它群體所不具备的优势,有利于他们进行网络创业创业。但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创业项目选择、项目经营情况、收入情况等方面还不是很理想还存在很多问题。二是通过对问卷调查和个案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总结出影响大学生网络创业的成败的关键因素。针对以上问题分别从高校和大学生两方面提供了建议。 

(作者单位: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作者简介:马,男,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教师,高校讲师,电子商务师,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创业、电子商务、网络营销。 

基金项目: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2014年度课题(JYB—2014—222) 

参考文献 

[1]张永富.基于电子商务的个人创业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 

[2]贾文华.大学生的创业困境及对策[J].理工高教研究,2004(3):52-33 

第2篇

论文摘要: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使我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

网络被称为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具有处理数字化、传输高速化、信息海量化以及信息的交互性和开放性等特点,网络不仅是信息传播技术领域带有根本性的一次突破的变革,强烈地推动和改变人类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也对高校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取向、道德观念和政治趋向等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对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网络的扩展和延伸以及它作为校园综合信息中心地位的形成,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的我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底,中国网民达1. 37亿人,其中学生占32.3%。因此,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1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第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空间和渠道,提供了新的充足的可用教育资源和现代化的手段。

第二,这一技术的开放性、交互性、及时性及平等性等特点,有助于开展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说服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由封闭的、被动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体能”型,向开放的、主动的,全社会参与的“智能”型模式转变。

第三,网络的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成果的大交流和世界文化的大创新,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视野,形成了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为青少年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更大范围的社会实践环境,创造了更为开阔的空间和更为便利的条件。

1.2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网络空间上丰富的信息和资源中良芳互现,高校在思想、行动和技术上的应对准备还相对滞后,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面临着转变观念和更新知识的挑战。

第二,西方腐朽文化借助于互联网进行强势传播和扩张,会导致思想活跃、可塑性极强的大学生对西方文化不加分析地产生亲近感和认同感,从而对我们所主导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动摇。

第三,互联网的范围之广、扩展之快、影响之大,前所未有,其开放、自由、隐匿、异化、快捷和难以控制等特点,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原有的局面,大大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扩大覆盖面、提高时效性和影响力的困难。

第四,互联网的交互性使得网络世界的互动关系变得异常复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式、体制和机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功能

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主要功能:

2. 1引导功能

利用网络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新课题,互联网络中的交流和相处,会产生新型的人际关系,我们必须把网络道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来抓。培养高尚的网络道德情操和行为是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意识和道德意识,提高网络自我教育的功育巨。

2.2育人功能

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是新世纪合格人才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通过举办网络技术培训班、组织学生制作个人网站、主页和应用软件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各项科技竞赛、电脑大赛等活动,在加强学生之间交流技术和经验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业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

2.3教化功能

利用网络强化对大学生的教化,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的主要任务。高校党政工团等各个部门在网页中,应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开辟一系列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反映学生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的栏目,不断强化网络的宣传、教化功能。

2.4管理功能

互联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乃至生活都产生深刻的影响,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的这一特点,将学生管理、教务管理、招生情况、就业信息等内容及时,进行网络化管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网络教育的管理服务功能。

3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思路

思路一,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思想政治教育创造良好的网络载体。一是通过网络展示校园文化活动中师生的精神风貌和优秀成果,树立典型,加强教育和熏陶。二是可以以学生社团为依托,组织开展一些网上与网下互动的校园文化活动。例如:电脑爱好者可以开展网络技术、电脑创意活动,以激发大学生对高科技的兴趣;文学爱好者可以在网上开设论坛、编辑杂志,创作反映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网络文学;还可以开展网上知识竞赛、网上辩论赛、网上读书活动、网上征文、网上书评、影评等。通过活动将广大学生吸引到网上来,形成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活动互为依托、互相支持的良性机制。;

思路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建设,充分发挥其阵地作用。一是要坚持主旋律,大力宣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深人开展以理想信念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教育,以爱国主义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基本素质教育。二是要贴近学生,找准切人点,着力在吸引学生、增强学生对主题网站的认同感上下功夫,做文章。三是要树立平等意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四是要增强学生自我教育意识,不断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思路三,加强网络伦理和法制教育,规范网络行为。一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其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二是要提高其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其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情操,增强其自身的“抗干扰力”和“免疫力”,使其在西方腐朽生活方式的诱惑下,对立能够自觉地加以抵制石三是要在大学生中积极宣传网络法制,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并结合学校实际,加强网络管理规则的制定和宣传,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观和法制意识。通过教育,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实现网络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变。

思路四,加强网络监管,维护网络运行安全。一是要通过技术·法律等手段,对网上的有害信息进行强制性的检查和过滤。二是要通过设立国家级“信息海关”,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严密监控和检测国际互联网人口,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输人我国。三是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规,依法加强对国内骨干网、区域网、校园网的管理,规范网上秩序和网上行为,努力营造积极、健康、和谐的网络环境。

思路五,做好舆情分析,加强舆论引导是开展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保障。开展网上舆情分析是有效引导舆论的基础。做好网上舆情分析工作,有利于高校把握网上动态,掌握网上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提高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科学民主决策,实行依法治校,加强舆论监督,有利于建立畅通信息渠道,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化解潜在的矛盾和隐患。

第3篇

关键词:网络游戏(网游);大学生;任务

一、网游对大学生的影响

(一)积极影响

1.网游能够增强大学生的合作意识。许多游戏讲究合作,比如说魔兽世界,里面有60人的团队一起刷一个BOSS(大怪),大家必须一起合作才能完成任务。重视合作精神和配合技巧,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网游的平等和公平性能够激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不平等,但网游中的世界却是平等和公平的,对于每一个人,游戏中的规则都是相同的,玩家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想成为的角色,不受条件的限制,不必担心别人的眼光,这个时候不仅心理上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平等,而且也有利于大学生激发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道德情感,于是,他们在网游的虚拟社会中寻求劳动情感、集体荣誉感、义务感等道德情感。

3.网游规则的遵守利于大学生遵循社会道德规则。据有关调查发现,游戏中的规则玩家基本上都会遵循社会道德。因为游戏有很严格的规章,而且大家会很严格地执行,在此种情况的影响下,会进一步激发大学生自觉遵守现实社会中的规则。

(二)消极影响

1.行为方面的不良影响。不少大学生沉溺于网游,对网游的依赖就像吸食鸦片一样,一接触网游便异常亢奋,整天沉溺于虚拟世界中,荒废学业,漠视亲情、友情、师生情,阻碍了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的建立。

2.学业方面的不良影响。统计显示:有近86%的学生因过度迷恋网游而导致学习下降,有1/3的学生因无节制地上网致使成绩挂红灯而重修,有3.6%的学生因过度沉迷上瘾最终荒废学业,勒令退学。由此可见,网游对大学生学业影响尤为严重。

3.身体方面的不良影响。长期网游的学生通常很少参加集体活动,性格孤僻,长时间面对电脑,不注意劳逸结合,甚至通宵达旦,容易引起植物神经紊乱,体内激素水平失衡,使身体免疫功能明显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胃肠神经官能病,紧张性头疼、焦虑、忧郁等,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4.人生价值观方面的消极影响

(1)网游模糊了大学生的价值观念。由于我国的网游是近几年才逐渐发展起来的,多数还是引进韩国、日本及欧美的网游,游戏中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会与中国固有的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出现冲突,而且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在许多方面有着不完善的地方,以及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正在形成时期,他们面对着多元价值取向的冲突和激荡,难以正确地抉择,这时玩网络游戏容易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2)网游弱化了大学生的道德自主性和独立性。现实社会中,大学生慑于道德自律手段,道德意识相对强烈,道德行为也较为严谨。而在网络空间,外在的约束机制已经减弱,甚至有时不起任何作用。有调查显示,10.77%的学生认为具有暴力情节的游戏很好玩,并没有什么不好,这说明网游中大量的暴力情节会逐渐淡化大学生的是非标准。

(3)迷恋网游导致大学生自杀和犯罪。华中师大教育心理学刘华山教授在华东师大举行的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上指出,迷恋网游可能诱发大学生自杀。长期沉溺于网络可以导致自我人格力量的发育不良或蜕变,引发犯罪和其他暴力行为。

二、大学生纷纷网游的原因

(一)社会大环境

1.学校原因。科学进步,社会发展是高校硬件设施越发先进,可是管理却未能及时到位,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方面有漏洞,对于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行为查处力度不够,不少工作由学生会出面,往往效果较差,给学生上夜网提供了便利。

2.家庭原因。由于目前高校生源多数还是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不高,甚至城市学生的父母也有过多欠缺,在科技发达加速度过快的今天,家庭方面不能给予较好的指导。另外家庭中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事事包办代替或管教过严,会刺激孩子自我意识的觉醒,要求自己做主,但这种独立的愿望又得不到满足;家长对孩子放任自流,缺乏必要的引导和教育,造成孩子为所欲为,不能抗拒外界的诱惑和刺激。

3.网络环境原因。在市场经济尚未完善的当今社会,在学校周围布满了网吧,他们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专门针对高校特点大搞活动吸引大学生光顾,好社会的网络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相对廉价的游戏成本。

(二)个人诸多因素和网游的特征

大学生远离亲人,面对着生活习惯的不适应,周围亲人朋友的远离,环境文化的差别,心理的断乳,使得刚入校的大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孤独,往往有一种迷茫感。而网游的基本特征就是高度社会化全球化、多媒体化、超乎现实又最逼近现实,即虚拟化、平等化、自由化、超越时空化。以上网游的特征正好迎合了大学生的虚荣心、从众心、好胜心、自尊心及孤独感、失控感、挫折感、迷茫感等,促使玩网络游戏的现象在大学生中泛滥。

三、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网游成瘾中的任务

(一)首先,高校辅导员应加强对网络的学习和了解,丰富自身的网络知识,提高自身的网络素质。如果辅导员自身都没有一定的网络知识和“触网”的体验的话,我们将很难从真正意义上彻底地解决学生的这些思想问题,也很难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时代条件下的作用。因此,辅导员应该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信息社会学生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不同,尽快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充分了解网游,便于因材施教,做到趋利避害,更多地发挥其积极作用。不仅关心网游者,更要注意有网游趋势的学生的转化。

(二)其次,要搞好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培训。习惯和嗜好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行为,因此加强大学生入学教育尤为重要。做好大学生的入学辅导,进行思想观念的教育,进行校风、学风教育,强调学校规章制度,以学风促考风;作为辅导员,要对新生进行学习方法与学习手段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意识到大学学习与高中方法的区别,使其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主安排学习与休闲的时间,成为学习的主动者。

(三)搞好班级网络建设,建立班级学生电子档案,因材施教。通过建立学生档案,辅导员就可以随时从计算机调出任何同学的档案了解状况,从而使辅导员可以对每一位同学的基本状况了如指掌。同学们在辅导员本人面前难以敞开心扉,而利用互联网技术,大家则可平等交流,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同学们都可以在辅导员网页的留言板上进行交流,在这种相对独立自由的条件下,甚至匿名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意愿;辅导员也可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给予答复,从而实现师生不见面的感情交流。

(四)开展班级电子竞技活动,提高网游者参与集体活动的兴趣,国家都有专门的电子竞技比赛,电视上也有专门的解说,那么当然可以将电子游戏纳入班级文化活动,不要一味地禁止,而要正确地面对网络游戏的存在,使学生具有归属感、成就感。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网络创业,成为网络创业人才。

(五)辅导员应该多了解网游学生的近况,常关心他们的日常生活,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网络自律、慎独意识。

(六)加强宿舍管理。对于宿舍电脑的管理,要以宿舍为单位,制定相关的条例和规范,同学间相互监督,辅导员不定期检查等方式,引导宿舍电脑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寝室间的学生差异,也可采取把玩游戏的学生分开,把他们调到学习氛围好的寝室中,良好的寝室氛围会有助于他们的改变。

(七)加强班级纪律建设。对于学生中出现的旷课、逃课、晚归、夜不归宿等现象加大查处力度,尤其夜不归宿更是严惩不贷。

结论

网游对大学生的不利影响,仅靠辅导员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的,这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我们相信,在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关注下,网络游戏的建设和发展会日渐成熟和完善,网络环境也会变得更加健康、文明。这不仅仅对当代大学生在信息时代的健康成长有益,更对我们国家的未来与发展有益。

参考文献:

[1]杨丹.大学生上网问题浅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6,(8)28.

[2]赵彤.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6-34.

第4篇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媒介呈现

中图分类号:G2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1)04-0057-02

一、研究背景

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变得举步维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2009年9月美国匹兹堡G20峰会结束标志着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世界经济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也逐渐走出低谷。但金融危机仍难言结束,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

大众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呈现样态,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整个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理解和关注程度。本文以《中国青年报》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为例,探讨媒介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是如何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问题的。

二、研究对象与样本采集

本文选择《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中国青年报》是当代中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性日报。时间上本文选择2010年1月1日至6月30日这半年的报纸为分析对象,通过阅读2010年上半年的报纸找到关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文章共计425篇。需要指出的是,本文对“大学生”的界定包括高职、大中专院校的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对就业的限定包括了毕业生创业、当村官、考公务员、入伍以及参加西部计划志愿者等途径。另外本文拟与《中国青年报》在正常年份的就业报道进行对比,选取刊登在《新闻界》2009年第5期上的论文《框架理论下大学生就业的媒介呈现――以大学生就业报道为例》为范本,把本研究得出的结论与研究正常年份大学生就业报道所得出的结论进行对比,以充分展示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的特点。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报道分为四个类别:报道的版面位置、报道的体裁、报道的主要内容以及报道的地域。在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后整理如下: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报道是媒体极为重要的议题

表1《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版面分布情况(共425篇)

版面位置 篇数 所占比例

要闻 47 11.1%

青年话题 7 1.6%

综合新闻 53 12.5%

教育科学 19 4.5%

思想者 1 0.2%

共青视点 12 2.8%

大学生村官 72 16.9%

创业周刊 60 14.1%

职业教育 42 9.9%

青年调查 133.1%

青春校园 9 2.1%

两会特刊(三月) 11 2.6%

KAB创业教育特刊(三月末) 15 3.5%

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五月末、六月初) 26 6.1%

其他 38 9.0%

在2010年仅半年的时间里,《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议题的报道数量就已经达到425篇,超过了2007年全年290篇的报道数量。由此可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介更加关注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话题。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村官、创业周刊、综合新闻和头版上。2009年4月24日起,《中国青年报》开辟每周一期半个版的“大学生村官”专版,全面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激励更多的有为青年尤其是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创业周刊”则是《中国青年报》关注大学生创业的固定版面。另外2010年3月“KAB创业教育年会暨第二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青年报》特别开辟了特刊对这次论坛进行全面报道。由此可以看出,在后金融危机时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国家或者媒体首先提倡大学生到农村基层去就业以及自主创业。《中国青年报》在2010年5月底和6月初开辟了全国大学生网络创新商务应用大赛特刊,报道这次大赛决赛各方面情况,包括参赛团队的风采、参赛选手的感受、专家的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这说明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力图通过报道就业活动给大学生以信心。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更全面地呈现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

表2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体裁分布情况(共425篇)

体裁 篇数所占比例

消息 199 46.8%

通讯 92 21.6%

深度报道 45 10.6%

图片报道 25 5.9%

评论 22 5.2%

其他 42 9.9%

从表2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体裁上多采用消息和通讯这两种形式,而直接代表媒体立场和态度的评论体裁较少,仅有22篇。这与金融危机前的正常年份相比变化不大,但消息的比重由2007年的51.72%降至46.8%,同时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呈现时选用了更多的报道体裁,图片报道被加入其中,并选用专访、自述等体裁来对大学生就业这一热点问题进行呈现。

(三)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多采用以树立典型的方式进行报道

表3《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内容分布情况(共425篇)

内容 篇数 所占比例

就业政策 45 10.6%

就业现象 68 16.0%

求职创业案例 96 22.6%

就业对策报道 74 17.4%

求职创业指南 27 6.4%

就业创业活动 65 15.3%

其他 50 11.7%

从表3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青年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求职创业案例以及就业对策的报道。而金融危机前,“《中青报》在对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内容选择上,更注重对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及法律的解读和就业对策的报道”[1]。这说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之后,媒体希望通过以积极典型的案例引导大学生就业。

(四)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不同地域的大学生就业关注不均

由表4可以看出,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的地区呈现并不平衡,这与金融危机之前《中国青年报》“多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较少关注安徽、湖南、云南、新疆、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1]相比,没有明显变化。

表4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报道地区分布情况(共242篇)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地区 篇数 所占

比例

北京 41 16.9% 山西8 3.3%

上海 7 2.9% 河南 14 5.8%

天津 6 2.5% 内蒙古5 2.1%

辽宁 9 3.7% 安徽 62.5%

河北 2 0.8% 江西 93.7%

山东 8 3.3% 湖北 93.7%

江苏 32 13.2% 湖南4 1.7%

浙江 26 10.7% 陕西6 2.5%

福建 10 4.1% 甘肃 4 1.7%

广东 15 6.2% 四川 5 2.1%

海南 1 0.4% 重庆 41.7%

吉林 3 1.2% 贵州 10.4%

黑龙江 2 0.8% 云南 4 1.7%

四、研究结论及建议

综观《中国青年报》2010年上半年有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报道,笔者认为,《中国青年报》基本做到了全面客观的呈现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的状况。同时,《中国青年报》对于大学生就业的报道仍有不足之处,如在“创业周刊”中报道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多,忽视了创业过程中困难的报道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一)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的就业报道切忌片面化

同样的报道内容,如果有了辩证的报道艺术就能起到不同的报道效果。比如报道大学生就业招聘会如果只渲染应聘之艰难,就会给受众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如果媒体同时帮助大学生做好就业形势的分析,那么这样的组合报道就更具有服务性。再如《中国青年报》开辟了专门的创业周刊,宣传成功的创业典型。但实际上,大学生创业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劣势,比如我国大学生创业比例还很低,创业存在着较大的市场风险等。

(二)后金融危机时代媒体要搭建起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信息桥梁

对于大学生就业报道,媒体要客观准确的反映就业市场的状况。信息的缺失和不对称,也是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媒体应尽可能全面的提供与就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尤其是在金融危机过后,面对仍然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更需要全面的就业信息。在大学生就业报道过程中,媒体可以搭建毕业生与社会的桥梁,为毕业生提供信息支持以及就业指导。

第5篇

【关键词】大学生 媒体关注 媒体形象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大学生的形象往往来自于媒体报道,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媒体“塑造”了大学生的基本形象。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大学生形象问题,国内学术界对当代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研究始于本世纪初,相关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大学生的媒体形象

媒介形象的研究最早源于西方传播学界。早在20世纪初期,沃尔特·李普曼提出了“拟态环境”的概念,他认为,人们接触的社会并不是所生活的客观世界,媒体在现实环境与客观环境之间嵌入了一个虚拟环境,也就是拟态环境。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能身体力行地接触所有事情,大众媒体是沟通公众与外界的桥梁,事物形象往往来源于媒体报道。尽管媒介呈现并一定等于大学生的真实形象,但确实影响了当代大学生的总体形象。

报纸是大学生形象媒介呈现的主要载体。侯迎忠、罗利娜以《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三家传统主流报纸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为例,分析大众媒介如何塑造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作者在抽样分析后发现:主流媒体有关大学生的报道以正面或中立报道为主,较多关注就业创业、生活点滴、需求与救济、身心健康等方面的问题。①在新闻报道中,大学生呈现的形象有:热衷社会实践和社会公益活动、两性观念开放、高消费和缺乏理财能力、犯罪报道中的弱者形象,以及消极的女大学生形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原因在于新闻媒体对大学生形象有边缘化倾向,公众对大学生形象存在“刻板印象”。②

随着消费社会的兴起和新媒体的发展,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关注经历了嬗变。张成良等对《中国青年报》、《齐鲁晚报》1997年与2007年有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加以统计分析表明,在1997年,两报使用了关注大学生校园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的报道框架,呈现了大学生健康活跃的媒体形象;在2007年,两报则使用了批评大学生就业表现不好、消费理财能力较差、维权意识薄弱的报道框架。报道框架的上述变化说明,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已经从十年前的正面构造转向中性略倾向于负面构造。③

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妖魔化”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认同。蔡月亮认为,近几年来,大学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不少新闻以猎奇、刺激、煽情为价值取向,有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日益增多,大学生的精英形象正在被妖魔化,出现了诸如性观念过度开放和放纵、暴力凶杀、冷漠世故、品质低下等形象。④

二、关于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

女大学生也是媒体关注的群体,女大学生的媒体形象作为女性刻板印象研究在媒体上的延伸和扩展,近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具体研究中逐渐流于模式化。舒环采用内容分析法,比较了2009年《人民日报》与《华商报》有关“女大学生”的新闻报道,以实例说明新闻媒体如何对“女大学生”的形象进行呈现。作者根据新闻叙事理论,将女大学生形象的媒体建构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正面形象、中性形象、负面形象和受难者形象。⑤

网络媒体同样关注女大学生形象。蒋忠波对搜狐、网易、新浪和Tom四个较有影响的商业门户网站进行内容分析。研究表明,网络媒体虽然对女大学生行为做了一些正面报道,但是,大量负面报道削弱甚至抵消了正面报道的效果;网络媒体较多关注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体现了对女大学生的人文关怀,但是它们刻意突出女大学生的身体与情感,以提升网站点击率。⑥叶兵、蒋兆雷以“女大学生”为关键词,在百度资讯频道搜索新闻标题,在标题不重复的前提下,搜到负面新闻116篇,正面新闻则只有14篇;如果包含重复标题,负面新闻的比例更大。研究发现,网络媒体倾向于选择甚至放大女大学生的负面新闻,导致负面报道比重过高;不同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介对女大学生负面新闻反复炒作,导致负面新闻在时空上产生共鸣,进一步丑化了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⑦

女大学生网络形象的扭曲与报道框架有关。董天策、罗小玲选取百度资讯频道自2003年至2010年期间关于女大学生的报道,采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网络报道所建构的女大学生形象的变化,发现媒体在塑造女大学生形象方面,通过选择性的议题设置和报道立场,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报道框架。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真实形象虽然有部分还原,但这种还原程度是短暂的,并且具有针对性。作者认为,媒体要真实还原女大学生的群体面貌,除了需要主动承担媒体社会责任之外,还要从议题选择和正负形象的报道比重平衡方面调整原有报道模式,从根本上建立一个全面反映女大学生形象的新闻框架。⑧

三、关于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塑造与传播

塑造与传播良好的大学生形象,需要学校、媒体和大学生共同努力。当代大学生群体形象的重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系统工程,也是实现大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为此,学校要全面分析当代大学生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价值取向,明确大学生群体形象重塑的基本思路;要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宗旨,加强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为目的,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以行为养成教育和培养公德意识为内容,加强学生管理,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塑造大学生形象是一项复杂的育人工程,贯穿于学校实施教育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教学、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干部、教师、职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通过一系列环环相扣的活动来逐步实现。⑨提升当代大学生的媒体形象,既需要高校充分发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德育渗透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还要求高校善管、善待和善用媒体(包括校园媒体和大众媒体)。要根据“议程设置”和“培养教化”等传播学理论,做好危机传播,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开展媒体公关,塑造和传播健康向上的大学生形象。

媒体在大学生群体的形象塑造过程中,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关注大学生群体,用一种公正客观的眼光报道大学生,关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倾听大学生的呼声和愿望,分析大学生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要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体现强烈的人文关怀,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避免公众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刻板印象”;不能只关注大学生学习、就业、恋爱等传统话题,要拓展议题内容,丰富报道题材,全方位、多层面地报道大学生多姿多彩的生活空间,真实地反映大学生的思想感情、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⑩

当代大学生形象常常被媒体误读,这与大学生在媒体报道中的“缺场”即话语缺失有关。重塑大学生媒体形象,需要作为“当事人”的大学生打破沉默,主动发出自己的声音,掌握应对媒体的技巧,积极塑造良好的形象。除此以外,大学生群体的媒介形象不佳,新闻媒体固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与大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和行为方式也有关系。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改进大学生的媒体形象应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大学生群体要主动对自己的形象负责,自觉提高自身涵养,努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坚决抵制各种不良诱惑,不断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社会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结语

大学生的形象是一个整体形象,是大学生群体形象的总和。媒体对大学生形象要给予关注,更要给予充分的理解、支持和包容。目前,国内外从传播学、新闻学等学科视角对大学生媒体形象进行了研究,取得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努力方向和发展趋势。一是多现象描述,少深度分析。目前关于大学生媒体形象的诸多研究还停留在现象描述层面,这些研究缺乏对大学生媒体形象的深度思考,未能解答现象背后的诸多问题,譬如大学生媒体形象被“妖魔化”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是什么?重塑大学生媒体形象的出路究竟在哪里?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只做简单的现象描述,那只是无病,无法深入问题的实质。二是多个例研究,少比较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大学生媒体形象的研究大多是孤立的,几乎没有比较研究。学术界可以将不同国家或不同城市或不同媒体之间进行比较,并深入挖掘导致其差异的原因。三是国内关于大学生媒体形象的研究往往局限于新闻学与传播学,几乎没有涉足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事实上,大学生的媒体形象既与新闻媒体紧密相关,又与社会的文化背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息息相关,因此,研究大学生媒体形象,需要从新闻学、传播学、社会学、高等教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视角出发,进行跨学科研究。

参考文献

①侯迎忠、罗利娜,《主流媒体大学生形象塑造的实证研究——基于〈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的内容分析》[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0(2):51-54

②李薇,《新闻报道中的大学生媒介形象》[D].江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③张成良、高家林、李静,《大学生媒体形象建构的嬗变——以框架理论的观点》[J].《新闻界》,2008(5):33-35

④蔡月亮,《传媒对大学生形象的妖魔化》[J].《青年记者》,2006(1):43-44

⑤舒环,《女大学生的媒介形象呈现——以2009年〈人民日报〉和〈华商报〉为例》[J].《新闻世界》,2011(1):131-132

⑥蒋忠波,《论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建构——以Sohu、Tom、Sina、163网站对女大学生的报道为例》[J].《东南传播》,2008(12):111-113

⑦叶兵、蒋兆雷,《女大学生媒介形象丑化调查与研究》[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17-21

⑧董天策、罗小玲,《网络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形象建构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9):162-166

⑨张华玲,《塑造大学生形象是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00(9):63

⑩李明文,《试析媒体对女大学生的报道》[J].《写作》,2011(Z1):77-78

第6篇

关键词:协同创新;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91-02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动力之源,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一种创新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既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国家战略发展的定位。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协同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对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尤为重要。

一、协同创新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一)协同创新的价值内涵

协同创新理念的理论基础是“协同学”,该理论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首先提出,其核心思想是系统内各要素或与其他系统之间通过相互协作与协调可以达到微观个体或系统无法实现的倍增效应,从而有利于个体或系统整体进步与发展。[2]协同创新理念在高校创业教育过程中能够有效应用,是因为有利于整合校内外创业教育资源,有利于实现创新创意的市场转移以及有利于提高创业教育的市场效益。[3]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

“创新创业教育”是指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6]“创新创业教育”表达着一种与时代精神相吻合,与社会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新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了知识教育和智慧体悟、教育民主化与个性化、解决生存问题与提升生活意义的有机结合。[9]理解和领悟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内涵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树立了正确的价值理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一)协同创新理念缺失、创业文化认识不强

由于各地区地方经济发展的差异化程度不同,高校之间能够可利用的资源和条件也有着很大的差距,出于利益和高校考评体系的约束,不能够走出去充分利用一切有效的资源加强合作,提升自我的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同时受传统观念影响,过分注重行政化观念和现实存在的毕业生就业压力,使得高校受外力强制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而不是靠内心自觉,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和提升。[10]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理念的缺失,必将形成一个错误的大学创业文化,甚至直接导致了把创新创业教育带向了创业培训的歧路。高校只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知识和能力,思想行为上对大学生创业都积极提倡,但忽视了对大学生创新思维、开拓精神、合作精神、社会责任感等本质内容的培养,过于追求对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短期效益。

(二)协同创新联动体系不健全,资源利用率不高

1.因自身角色不明而导致盲目协同创新高校作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心桥梁,负责与政府,企业及其他高校的协同联络工作。然而很多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合作中,并没有深入实践,研究问题的内在因素,造成协同创新的普遍盲目性。例如协同合作中偏重于外在的资源和条件,忽略了自身的特色与优势,进而出现创新特色的同质化。角色不明则合作难以持久,无法互补则协同难以效益最大化。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体往往在协同创新中丧失自主性。当前或多或少存在有些政府部门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来追求政绩,各类企业涉足创新创业来寻求政策扶持的现象。在此社会氛围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主体甚至不是基于对问题的共同理解和对责任的共同担当,而是在行政指令下非自主自愿盲目组合在一起,无法真正掌握协同创新的应有之义。[8]2.因责权利不清晰而导致长效合作机制缺失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与风险分担机制尚不完善,仍处于粗放的状态。基于现实的各方因素,一方面利益驱动机制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没有形成制度化的运作模式。另一方面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风险分担机制没有形成完善的制度体系。往往这一机制的缺失成为创新创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定时炸弹”。毕竟创业项目的实施过程当中带有一定的风险性,只有建立完善的风险预防机制,才能更长远更高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例如高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处于短暂粗浅运作,企业合作缺乏内驱力和约束力,随意性大。多数院校缺乏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重指标,轻过程,对合作成果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体系,使得教师对校企合作丧失兴趣,企业对合作院校丧失信心。[7]

三、协同创新模式下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构建策略

(一)树立协同创新理念,营造和谐的创业文化环境

以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为契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要树立协同创新的理念,其理念的形成不应只依靠政府和上级教育部门而形成,而应该深入实践,不断检验,构建符合时展的特色理念。正确的协同创新理念要以高校自身为核心,兼容政府、企业等各方利益相关者,在多方的协同作用下凝练出能够有效促进大学生创新教育的理念。[10]坚决克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片面理念和错误认识,以开放的胸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其次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学创业文化环境至关重要,其关键在于转变发展观念,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创新精神,营造创业氛围,使创业成为一种风气。培育能够激励高校人才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大学创业文化土壤。[11]

(二)构建四位一体化协同创新联动机制,提高资源利用率

1.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打造高校、社会、政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

当前互联网由于具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传输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高校应该跟上信息科技进步的步伐,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优势,快速及时地更新创业课程体系和信息,丰富高校内部创业智库资源,将高校的科学研究融合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之中。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打造高校、社会、政府、区域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对高校创业人才的吸引力。社会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源泉和基础,也是创新创业实现的平台和舞台。高校应该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协同合作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或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平台。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是以大学生创业项目为载体,以营造创业环境与各种孵化服务为手段,依托各种创业孵化优势资源,形成“培训、研究、孵化、成果转让”等一体化的实用性创业孵化平台,更是服务与开放型基地。[1]

2.以政策协同为基础,共同构建长效的合作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应立足于现实,深入分析自身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进一步研究制定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配套政策和实施细则,完善机制和政策;根据高校专业群建设的特点,抓住契机,开展部分专业的区域产学研结合的试点工作,与地方政府,企业单位共同完善推进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完善技术创新指导政策。在政策指导的基础上,构建“共享,共建,共管”的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即做到与政府、企业建立互惠互赢的效益机制,建立共同促进的合作机制以及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保障机制。[7]这种机制的建立,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长远开展。综上所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作为地方高校要以协同创新为指导,结合地方区域化特色经济,努力解决制约创业教育发展的因素,团结社会各方力量构建一套保障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协同创新机制策略,才能有效开展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为“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战略计划”培养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应晓红.基于区域经济特色的高职学生创业孵化平台创建研究———以宁波为例[J].高等职业教育,2013(04):29.

[2][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J].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42-46.

[3]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3(10):45-47.

[4]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13-3-14(011).

[5]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5.

[6]陈希.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4-6.

[7]谭玲玲.大学生网络创业实训及创业孵化机制研究[J].科技信息,2011(08):28.

[8]曹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博士学位论文.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14.

[9]和浩.创新型社会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4):12-13.

[10]任泽中.陈文娟.引入协同创新理念,优化高校创业教育[J].招生与就业,2013:45-47.

第7篇

关键词:大学生 个性化教育

一、中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现状

21世纪的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个性的学生走向社会工作岗位,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的工作岗位更需要有个性的人才来点缀我们的世界。但现在学院教育远远落后于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而个性化教育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离开综合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

1、学院式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综合素质教育是一个世界范围的研究主题,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的高等教育中提出,大学生要对社会有责任感,并要求大学生应该具有适应性、质量、针对性。在高等教育中,综合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理论知识素质、人文精神素质、身体健康素质、社交礼仪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等,在这些教育在,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工作,培养大学生要有基本理论知识、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高等院校的综合素质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基石,而学校往往是通过课程内设置,增加课程内容、课程结构和课程改革来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最近几年,对理工科学生大量开设人文学科课程,前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杨叔子院士在招博士生是,要求他们会背《道德经》、《论语》前七章,不选不背不接受论文答辩,同时给文科学生开设自然学科方面的内容,艺术类开设了许多综合知识的课程,通过对学生的综和教育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另一方面,学院式的综合教育还停留在先前的灌输式模式,对于大学生来说,由于学生反感填鸭式教育模式、学校的文化底蕴、教育理念、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学生专业的偏好,学校先前综合教育措施已经严重影响到学生个性教育的发展。

2、大学生的个性化教育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不只是教会学生掌握知识,传承我国文化传统,而是开发学生潜力、发展学生个性、活跃大学生思想、激励大学生去创造新的社会生活的开创性事业。但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依然沿袭着基础教育阶段的传统教育模式,虽然学院式综合教育大量入驻校园,但淡薄意识和观念的灌输及培养,忽视或抑制大学生的个性发展。事实上,大学阶段的教育已没有多少升学压力的要求,应该能够给予大学生个性发展以更大空间,但在这方面我们做的显然还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与改进。

如今我国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许多大学生正常发展,使他们无法利用自己的擅长学识在社会工作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此时的大学已成为他们逃避社会的避风的港湾。

二、现今大学生个性化教育问题

进入21世纪,中国的高校教育飞速发展已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在反思大学教育是什么时,在这些诸多问题中,大学生个性化教育问题已浮现在社会面前,在这些问题中,我找出以下几个问题:

1、大学社团基本价值的移位

大学生社团是放飞学生心灵,展现自我个性的最佳场所,而学校的社团在这方面的确起到了非常大积极有效的作用。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艺术节、文学周、知识竞赛、歌手大赛等,也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校活动的积极性。参与大学生社团的学生都有同样的遭遇,社团活动只是大学生头脑发热一时之趣,虽然气氛热闹,经费不少,然而有思想水准、有良知与自由情怀的作品少之又少。校园文学充斥着风花雪月、无病之作,远离社会与人民。而这些活动往往又是极端功利的,参加者、积极者可能会在各种评奖活动中获得相应的分数,正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很令人感到痛苦的是,到处弥漫的一种普遍的功利主义心态与行为:把公益行为、政治选择、价值认同等自我选择的真实性彻底抛弃,完全背离了培养与发展学生个好的初衷。

2、女大学生个性发展的抑制

与过去的传统知识女性相比,今天的女大学生思想开放,具有主观能动性,个性化发展迅速,可这只是一些表面现象,这些只属于那些出生于富有家庭、相貌气质俱佳的少数女生,而绝大多数女生没有逃离传统的社会性性别歧视,如今社会常常用有色眼镜来看待这群女大学生,而网上关于女大学生的论战也是波澜壮阔。广东省一次盛大的富豪相亲活动,18个据说很有钱的人居然吸引了五万女性踊跃报名,其中多数是青春靓丽的女大学生,与此同时,有女大学生网上发帖宣布宁嫁老富翁也不嫁男同学引起广泛争议,此前在一项针对女大学生的调查中,超过半数的受访者声称自己更喜欢富翁的儿子――愿意嫁富二代,主要理由是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这是一种令人刺痛的真实,远比虚假的崇高可贵。其实整个社会都有一条隐形的以男性为主线的发展路径,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学生工作;无论是从教育培养、管理制度上还是从心理辅导、素质拓展等都是由男性决定并为男,女性的个性特点和需要常常被忽略,而因此扭曲他们的个性化发展。

3、校园文化气氛的扼杀

大学的校园文化应该是大学最乐于称道之处,各大学都狠抓校园文化建设,并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等几方面入手,并且在大学教育理念导向下,在特定的大学教育活动中所形成具有个性化的校园文化。而如今大学校园弥漫着道德虚无与价值迷失,随着高校新生入学季的到来,新生的入学装备也在以“几何级”速度飙升,电脑、手机、相机“三大件”已被认为只是“刚性需求”,汽车甚至股票、房子这样的“入学新三大件”成为新流行。在校生往往吧学校当成社会压力的安乐窝,他们不去图书馆,不去上课,不去参加社会活动网络游戏成为是学生的共同话语,把学校当成了游戏的天堂,他们认为个性的发展,就是在游戏中能拿到第一,这才是他们的大学生个性化观,这种观念的意识和缺位,仅是大学校园文化被扼杀的一种现象。我们大学有雄伟的高楼,有宽阔的街道,有美丽的花园,可谓我们校园物质文化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而我们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缺失以俨然阻碍了大学生个性的正常发展。

三、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培养的方法和途径

所谓个性化培养,就是根据大学生个人的教育状况、性格、兴趣爱好等个人状况,实施适合个人的教育模式,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要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应先认清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意义。

1.培养大学生个性的重要意义

当今社会,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民族的灵魂,是实现我国科教兴国的指南针,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都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已成为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因素。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是高等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我国创新人才数量不多,创新成果不多,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的缺失、学生个性化方案培养的严重不足有关,而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作为催生个体创造性发展的教育,在个体创造能力培养和生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实施个性化教育,必然能够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大学生创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就业质量,而且对维护社会稳定和繁荣各项事业有着巨大推动作用。面对个性、潜能、优势和职业生涯愿望不同的大学生,采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培养方案,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全面的、细致的、系统的创业指导,无疑会促进他们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把大学生个性化教育作为学校的头等大事来抓是十分重要的。

2.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具体措施

我国大学教育一直停留在一元式的教育模式,以一个标准、一个要求、一样的教育内容来塑造统一规格的人才,为发展大学生个性化教育就必须摒弃这一传统的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培养大学生个性化教育的理念,切实的制定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方案。

(1)厘清个性化教育与综合教育的区别

大学为我们提供综合素质教育,而大学生个性教育是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同时个性教育也是综合素质教育不可或缺,只有认清他们的区别,才能客观的认识到个性化教育在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在上文中详细的论述,了解到综合素质教育是一颗苹果树,个性化教育就是这颗苹果树上的苹果,是大学教育收获的果实。所以,个性化教育的发展不能偏离综合素质教育,而综合素质教育不应束缚大学生个性化教育。

(2)重视培养个性化方法和技能的实践操作

这一教育特征应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并适用于各种传统和新型教育方法中。它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与社会功效如上所述并且肯定是有不及而无过之。面对各种各样的人才需求,如果没有基本的培养方法和技能的实践操作怎么能够提升自身的素质和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呢?这种教育的方法、结构、特点、教育模式、制度建设,仍然有许多停留在探讨阶段。因此,无论是在传统综合素质教育等类似课程中,还是在个性教育培训的相关的讲座中,本特征皆是最突出和最明显的。

(3)学校应对学生个性化发展制定详细的方案

大学生个性化教育来自学校,大学有义务为大学生量身定做个性化发展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应注重于教师、学生和校方角力。对于学生来说,有不同的专长、兴趣爱好、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不同,对他们来说就应为他们制定不同的课程、选修、教学实验和实践。对于教师而言,由于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对学生就应区别对待,为他们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质量也在此反映。校方也应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为学生个性化教学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评价标准,这不仅能避免质量上的失控和可能造成质量评价的不公。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