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

时间:2023-03-07 15:00:02

导语:在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现代化学校汇报材料

第1篇

现在,我把学校近几年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建设发展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系统地汇报:

一、“创规”后学校取得的主要成绩:

1.硬件建设方面:

2.管理创新方面:

我们不仅重视物质方面的建设,而且更重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管理,并使之科学化、民主化、高效化。

我们创建了干部管理运行机制:一是实行“分管即主管”的管理模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将一线工作与后勤保障、教学区管理与生活区服务、科室与级部、级部与班级所担负的责任明确到人,做到“谁分管谁主管”,将管理权充分下放,给每一个领导干部施展才华的舞台。学校在整体工作上科学决策,适时指导,灵活协调,为各部门的工作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相对独立又融为一体提供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二是实行“学校办公会提案制”。领导干部和教师就学校工作的某些方面,用提案的形式每周向学校办公会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实行领导干部周工作汇报制度。在每周的学校办公会上,所有领导干部就所分管工作的落实情况,以及下周工作打算向办公会汇报。同时,我们加大了领导干部值班巡查的力度和密度,设计运用了《班级上课人数检查表》、《宿舍餐厅管理量化表》、《课堂教学常规检查情况表》、《干部值日情况记录表》、《日常管理检查汇总表》等可以全方位涵盖学校管理的运作方式,使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收“眼底”,便于学校及时、准确地把握各方面工作的运转情况,保证了领导干部和教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职尽责。学校的管理水平与管理效果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得到了上级及社会各方的瞩目和肯定。学校也因此以绝对优势荣获“**市十佳管理学校” 、“**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市德育先进单位”等称号。我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在胶南市首届中小学校长论坛上交流推广,也多次被《**教育信息》、《**新闻》、《现代教育导报》等新闻媒体报道。

3.教育教学方面

学校坚持“科学、和谐、务实、创新,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注重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创新、省时、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发展,质量立校”之路越走越宽。六年来,我校的中考成绩以大幅递增的方式年年创历史新高,学生的达线率、录取率、优秀率均一直荣居**市乡镇学校榜首。同时,我们加强校本教研,并承担着多项市、省和国家级科研课题,学校被授予《研究性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试验基地、“山东省现代科技教育研究先进单位”等;我们还积极开展各种有意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许多学生在上级组织的多种竞赛、文体活动中获得奖励,学校也多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4.学校文化建设方面

我们通过“用事业凝聚人心、用赞美遂人心愿、用关怀尊重人性”的“人文”文化建设,把“为了

学校大发展,更为自己发展好”的管理理念逐渐内化为师生的情感和意志,进而最终凝结成为以学校利益为目标,并围绕学校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学校精神;通过建设路边文化(标语、宣传栏、路牌等)、流动文化(广播站、校报、手抄报等)、生活文化、广场文化、班级文化等来搞好环境文化的建设,全方位发挥环境的育人功能;通过建设制度文化,使学校的规章制度更完善、科学、实效,为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创造了和谐、安全、有序的环境,并确保了学校工作“件件有落实,事事有成效”;在建设“品牌文化”的过程中,我们把学校的品牌文化定位于为社会服务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的目标上,提出了 “服务人,发展人”这一代表学校品牌文化的口号,并用师生形象展示学校形象,用教育质量唱响学校的品牌文化,赢得了社会各界对学校的信赖、支持和投入。通过对学校“人文”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品牌文化的精心经营,把校风、学风、教风和美化校园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以“人文”文化为主体、环境文化为熏陶、制度文化为保障、品牌文化为形象的独特校园文化风格,从而提升了我校的文化水准,提炼出了社会认可的学校精神,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积储了力量,埋下了积极向上的种子。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也说明了我们在“创规”后确立的发展思路是正确的,采取的工作措施是得力的。

二、“创规”后学校确立的发展思路

我们认为,工作有思路,学校发展才能有出路。为此,我们集思广益,确立了带有前瞻性的学校发展思路,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创新管理机制,优化办学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努力加快学校的发展步伐。具体地说就是实施“四大战略”,丰富和发展学校内涵;落实“四种经营”,以求质量立校;抓好初三工作,输送优秀人才,全力打造我校的优质教育品牌。

>

三、“创规”后学校发展的工作措施

“创规”后,我们并没有躺在荣誉薄上驻足不前,而是根据既定的发展思路,动员全校的力量努力工作着、奋斗着。

(一)实施四大战略:

1.强师金身战略:

强化对干部和教师的培训,提高队伍素质,锻造不败金身。通过“读”(阅读教育专著)、“听”(听课学习)、“带”(老带新、强带弱)、“培”(集体培训)、“竞”(良性竞争)、“写”(写好课后记)、“研”(研究教学方法)、“著”(撰写教学论文)战术,实现教师“单科文化人——教学职业人——教学骨干——科研型教师——专家型教师”四次质的飞跃,实现队伍德能上的“四个现代化”(即现代化的教育观念、知识能力结构、教学手段、身心素质)和人才结构上的“五个一批”(即一批能承担重任、成绩突出的教学骨干,一批循循善诱、懂心理、懂管理的班主任,一批精于教学、精通管理的干部,一批勤思考、善总结、乐创新的科研型教师,一批教育思想独特先进,教育风格突出定型,且被广泛学习的德艺双馨的行家里手),建立起推进队伍成长、进步的机制。

2.课改百花战略: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课程是教学的心脏。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加大课改力度,形成有鲜明特色的课程体系,促进以课改为标志的教育改革百花齐放,迈出“学习——融合——构建”三大步,以课改创优质、保优势。

“学习”:即一方面通过指导、讲座、示范、自修等途径,熟悉并领悟课程标准;另一方面强化知识学习,提高自己的基础知识及组织、调控能力,将学习和适应新课标的过程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融合”:即在实施新标准中大胆地、创造性地融入各种新元素,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再组合、再创造。

“构建”:即构建校本课程,形成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体系,广泛开设校本选修课、特长课,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

3.硬件添翼战略:

广开融资渠道,争取镇党委、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赞助,不断加强硬件建设,使教育教学设施进一步上档次。

(1)、电化教育达到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标准。一方面电脑进办公室,实现教师备课、课件制作、编组检测题等工作方式向现代化方向转变;另一方面班班建成大彩电与电脑交互系统,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施促进教学水平的迅猛提高。

(2)、实验设施设备达到省实验示范校标准,淘汰或改进物理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语音室、劳技活动室等特种室的落后仪器和设备,以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创造一流的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4.特色点睛战略:

特色是个性、是灵气、是标志。坚持打特色牌、建特色校,宣传扩大影响等工作,使特色带动整体,整体发展成为品牌。

(1).牢固确立数学、语文、英语三大学科的特色优势,并由此辐射带动其他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确定在学科竞赛、音体美劳、德育等方面的

发展方向,通过培训教师(骨干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建立机制(有理论、有目标、有制度、有保障)等实现特色教育的新突破。

(3).培育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彰显和张扬学生个性。以《校园风》广播站、《足迹》校报、《小记者》团队、重大节日及课外活动等为载体,发展学生特长,活跃和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二)落实四种经营

1.经营质量。以质量为生命,强化立校之本。

一是课改以优质为方向,实现百花争艳;教学以优质为目标,咬定质量不放松。通过加强教师培训、提倡教学反思、外派学习、实行教研资源共享和发挥优秀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二是管理以质量为核心,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以终结目标考核为导向,一手抓团体的目标任务,一手抓团队精神;三是考核以质量为标准,以业绩为依据,强化质量效益。

2.经营品牌。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优化教育资源。

一是保优势,使教学质量这一主导优势更优;二是抓特色,要力保固有特色,培育新的特色;三是抓管理,注重日常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人性化、诚信化,四是抓宣传,扩大学校知名度。用师生形象塑造学校形象,用实际行动赢得社会人心,用教育质量证明品牌优势。

3.经营人心。即以人为本,念好“人”字经,内强凝聚力,外增吸引力,形成人心和谐的优良环境。

一是队伍建设,凝聚职工心,增强责任心,激发进取心,走一条“尊重——规范——凝聚——提高”的发展式用人之道。信任尊重而不放纵,理解支持而不牵就,要求建议而不责怪。引领教职工有共同愿景和追求。不断提高素质,与时俱进,追求事业的卓越。二是优化教育服务和沟通方式,争取社会、家长的认同心、理解心、并最终赢得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三是干好工作,赢得领导的放心、关心。

4.经营文化。学校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优秀文化的产生地。我们将以经营文化凝聚人心,提升精神,提高素质,光大形象。

一是倡导责任文化,树立集体的忧患意识。二是建立制度文化,在明确共同的利与害、建立共同愿景的同时,走规范化、制度化的治校之路。三是提炼精神文化,激励先进精神、建立精神家园。四是渗透人文文化,凝人心、重人性、遂人愿、提人气。五是光大形象文化,物化形象有风格,教育资源有品牌,教职员工有名师,教育教学有特色,舆论宣传有主题,社会综合评价有地位。

(三)突出抓好初三工作

初三工作是“**大教育”的标志,与千家万户的利益息息相关,更是创建名校的根本所在。我们始终确立初三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龙头地位,下大力气和深功夫抓实抓好,确保中考各项指标再创新高,保持学校在全市的领先地位。

1.思想重视。牢固确立“初三工作是学校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方针,安排分管业务副校长和教导主任挂靠初三工作。每周深入课堂听课、评课2——3节,了解情况,指导教学;每月总结工作开展情况,发扬优点,改正不足。

2.方法科学。重视教法和学法研究,杜绝题海战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指导和考试技巧训练,抓好学生的思想和学习。 3.措施得力。一是组建精干的初三教学班子。挑选专业知识丰富、驾驭课堂和班级能力强、乐于奉献和敢于拼搏的教师担当初三教学工作。二是定期和适时召开初三教学专题研究会,及时部署和调整教学策略。三是教科室、教导处、教研组联手研究试题,帮助指导教师编题、组题。四是加强校际间的联系,及时了解、传达与中考有关的信息。

四、“创规”后的发展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方向,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我们将学校发展的目标定位于把学校建成在全省有地位、有特色、有发展强势的名校,具体归结为:

1.实现教学质量的更大提高和中考成绩的新突破。

2.争创省级规范化学校。

3.发展成**名校、齐鲁名校乃至全国名校。

第2篇

关键词 活动课;德育;历史

中图分类号:G6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72-02

1 活动课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学科德育特点

活动课,是指在学科课堂教学之外,由学校和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通过各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和创新性等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具体实践活动。活动课,是当前关于现代课程理论的具体实践,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以及培养和提高未来国家建设劳动者素质的需要,更是实现学校德育目标和深化学校德育内涵所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教育手段。活动课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和形式,帮助学生扩展视野,增长知识,强化能力,发挥特长,发展个性,促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活动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与课堂教学相比较,其在课堂之外发挥着课堂教学所难以实现的效应。活动课的培养目标应该侧重于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探索意识,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创造等能力。

在历史学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创设灵活多样的活动课,突出学生学习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参与性,对拓展德育渠道,深化德育内涵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历史学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习历史的本身,就是接受德育的过程。历史学科的德育内容非常丰富,从大处着眼,其德育因素涉及国情教育、民族情感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等内涵;从小处来看,其德育内容更加丰富细致,如个人修养、文明礼貌、行为方式等,都能够在历史学习和活动中找到诸多的切入点,可谓处处是教育。

2 在历史活动课中探索德育的新内涵

为了更加有效地拓展历史课的德育途径,增强德育的实效性,积极探索许多课堂以外的活动课模式和方法。其中“历史剧社”的创设,将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能力,有的放矢地实现德育目标,在深化德育新内涵的探索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2.1 制订有效方案

历史剧社作为学生德育实践的重要形式之一,必须结合历史必修课的德育目标,在材料选择、排练彩排、演出活动和阶段总结等各个环节中,精心设计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活动方案。在具体方案设定时,要本着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易入难的循序渐进的原则,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充分关注到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在社员的选择和培训上,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成员的活动主体作用,使德育工作渐入佳境。

2.2 精炼德育内容

历史学科内容非常丰富,集体研究,精心提炼,在选材上充分兼顾到各个德育点,从养成教育、人格教育、文化传统等各个侧面设计内容和活动方案,将德育的诸多要素逐层分解,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爱国、爱党、民族情感、继承优秀文化传统、文明礼仪、人生观、价值观、劳动观、健康人格等,都可以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人物或事件中找到切入点。

几年来,陆续创编20多个历史剧,内容涉及古今中外,选材广泛,针对性强,结合学生兴趣点,德育点突出,能力培养要素突出。这些作品在阶段总结表演中,其良好的德育功效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可和好评,并最终成为德育的受益者,剧社也日益成熟。

3 内化德育目标

在剧社的排练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实践主体,从材料的收集整理、排练彩排到最后的演出,每个环节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培养主人翁意识,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3.1 选材

放手发动群众,让每一个成员都成为剧本的创编者和改编者。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了学习的自觉性。更可贵的是,很多社员积极阅读中外名著,自己动手改编创作,最终形成一个个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深刻德育内涵的优秀剧本。有的教师还利用这个契机,引导学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手段,走出网络误区,既开拓了视野,又使德育目标更加生动具体化。

3.2 排练

在排练中,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言传身教,加强团体协作、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大家共同探讨,认真讨论和揣摩角色。戏份多的学生克服困难熟背台词,而戏份少的学生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一丝不苟地对待。

在《红岩》剧组,有一名男学生扮演伙夫,他在全局没有一句台词,而且扮相肮脏,但他在每次的排练中都认真候场,并不辞辛苦地为其他演员周到服务,比如装卸道具、拉幕、切换场景、帮助其他演员更换衣服、为同学买盒饭等。他的行为深深感动了所有演员,大家更加努力排练,剧组上下呈现出互帮互学、团结协作的良好气氛。强大的凝聚力使得每一次汇报演出都获得极大成功。

3.3 彩排

筹备演出是最艰苦的过程。剧社不向学校要一分钱,所有的道具和服装都由社员自己动手制作,群策群力,用最低廉的成本制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学前专业的学生用包装礼物用的废旧彩纸和树枝制作皇冠和头饰,用窗帘和被单制作龙袍和灰姑娘的纱裙,用废纸盒制作水桶、昭君用的铜镜,用碎纸屑制作漫天飘舞的塞外飞雪,用毛线头制作屈原的长髯,等等,才思敏捷,创意无限。他们非凡的想象力和卓越的创造力在劳动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社员在实践中体会劳动和创造的快乐,体会到节俭的人生道理,很多社员由此改变了以前的诸多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耐劳的优秀品质,德育内涵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3.4 汇演

对于每一期的历史剧社的活动,都会形成规模,在学期结束之际,面向全校师生进行汇报演出。在每一次的阶段汇演中,都锤炼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表现力。每一期吸纳加入到历史剧社的新成员,大多数都没有舞台表演经历和经验,而且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排练和演出中,经常容易表现出紧张、忘词等现象。对此,形成帮扶对子,以老带新。经过不断的训练,他们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能够自如地驾驭角色,并在舞台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他们能歌善舞,多才多艺,不仅在活动课实践中成为德育的受益者,更能够在舞台上和生活中成为德育的倡导者和传播者。

第3篇

近年来,重视信息技术教育,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重视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完善、管理与使用,尤其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绩。

一、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完善是走进教育信息化的基础。

计算机、演播室、电子阅览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等电教专用室。四至六年级班级安装多媒体,一到三年级配小推车,教室装修美观大方,内部设施到位、学校教学走上网络化平台。

为实现教育信息化,强化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校园网站,初步建立了樱小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教育教学管理系统。目前学校从二年级开设信息技术课,三至六年级开展“网络作文”实验研究、“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各年级开展电脑兴趣小组活动。各办公室配有计算机,学校行政管理、教务工作、档案、图书、财务、教科研等工作均采取信息化管理。

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有效管理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建立有效的管理组织。教研组(室)的分层管理网络。校长亲自抓,负责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具体体现在规划制定、发展方向确立、资金投入、课程开设、研究开发等方面;中心主任具体抓,负责现代教育技术的管理、使用、维修、更新,以及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为各学科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并做好服务工作;各教研组(室)抓落实,负责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高效使用,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课题研究。“中心”定期检查、考核,实施全程管理。、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管理,避免设备的人为损坏与流失,保证教学使用,除了定人定责,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还制定了各专用教室的使用管理制度、设备借用制度、维修申报制度、损坏赔偿制度等。学校为了培养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搜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制定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校本培训计划,落实培训内容,并对这方面的工作进行考核,制定奖惩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学研究是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设施,我们做到充分使用,提高使用率,让它们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效益。在学科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常规的“二机一幕”计算机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要,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师生的青睐,学校中青年教师绝大多数能制作课件,借助于网络教育资源进行教学,为了使教学正常进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除了保证设备无故障外,还耐心协调、认真安排好教师使用的次数及时间。为了抓住整合、推进课改,提高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的能力,教导处经常组织年级组开设教研课,校际之间对流研究课,新教师汇报课以及老教师示范课等活动。随着学校校园网的建设与发展,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各科教学已成为我校实施新课改的一个亮点。

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研究又促进了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学校先后构建了语、数、外所有年级的教学资源库。学校鼓励教师资源共享,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能力作为教师适应课改、实施素质教育的业务考核内容之一。、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首先,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科研工作进行规范的管理,教师的研究课题方案、课题指南、研究过程记录、科研考核等工作,均使用计算机管理,同时利用网络搜集教科研资料,为教师开展研究提供最新的信息。

第二,我们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师进行科研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指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展示或发表科研成果。

第三,“十五”课题子课题《大量阅读、以读促写、电脑作文》相结合的实验开展已七年时间,现有九个实验班。实验班学生每周安排半天时间上电脑作文课,学生不仅能较熟练的操作电脑,而且能自如的上网浏览、下载资料,进行网上作文交流等。仅一年多时间,借助于小学生作文网平台,学生在网上发表作文三千余篇,编写有《电脑作文》共十集。由于计算机网络的诸多优势,使得课题研究取得较显著的成果,学校先后被确立为省小语教学现代化研究实验学校、江苏省“十五”教育科研重点课题“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开发与实践”实验学校、《江苏省教育现代化的实践与发展研究》实验学校等。先后十多次接待过省内外兄弟学校的观摩学习,并作为市“十五”推广应用课题与浦口沿江小学接成《电脑作文》实验互助学校。月申报了省级电教课题《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研究》,短短一年多时间,三个实验班老师潜心研究,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摸索出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了大量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04日接受市区电教课题组专家评审,得到充分的肯定和赞扬。、活动课程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一到六年级开设了电脑兴趣小组,每周安排两节课作为活动时间,兴趣小组有教学计划和辅助教材,并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激发学生兴趣,教师经常开展一些学习竞赛,学期结束还评选优秀学员。从98年起学校确立了小学毕业生“三证”制度,凡樱小毕业生需获得小学毕业证、军校合格证和计算机合格证书。

四、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了我们的教育理念。

近年来,我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对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高了对课程改革的支撑水平。

比如我校对二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信息技术课,在培养学生操作与使用电脑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问题的能力。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推进课改的进程。、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学校特色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有利于个性化学习、个性化教学的生成,有利于特色的构建。

我们以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强化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的课题实验,是由最初的“大量阅读、以读促写、快速作文”到《电脑作文》,再发展到今天的《网络作文》的研究,我们借助于市电教馆提供的小学生网络作文平台,充分利用网络的资源和功能,让学生自主作文。

《网络作文》课上,学生自主探究、获取信息,自主交流、表达情感,自主评价、积极反馈,极大地张扬了学生的个性,提高了学生作文的能力。近年来,学生在网上发表了三千多篇作文,汇编有《学生作文集》十集。《电脑作文》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作为市“十五”应用推广课题在全市推广。又如我校少科院小研究生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小课题研究,他们在网上查找心理教育信息,开展心理小调查,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现象,设计心育活动方案、设计心理电子小报,开展自主心理教育活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心育研究,在全国中小学心理教育研讨会上,我校小研究生自制课件,展示了《男生爱哭还是女生爱哭》的心育研究成果,并将其研究成果汇编成《小研究生探索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我校形成“电脑作文”和“心理教育”研究特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认识到教育信息化有利于推进学校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我们采取重点建设,分段实施方法,加强信息技术基础建设,适当超前。要求全员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全面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全程管理有效考核,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提升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水平。近年来,学校先后面向市、区主办了《主体性课堂教学》质量调研、《抓住整合,走进课改》研讨会、《陶行知科技教育思想》研讨活动等,充分展示了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成果。

五、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形成三个意识。、教学先行的意识。

学科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凡各学科教学所必需的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我们尽力满足。鉴于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更新速度快,学校发展变化的实际,我校采取“分步实施、重点建设”的原则,加强教育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98年,让“多机一幕”进课堂,建设第一电脑室,配备了各学科配套的电教材料,通过培训,引导教师自制大量的投影片,同时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2000年建设第二计算机室,引进宽带网,配合多媒体设备,在各学科实施多媒体教学,同时开展网上搜集、下载信息,课件制作等培训。2002年建设校园网,信息资源库、教育教学管理系统,构建学校教育信息化平台,以“网络作文”教学为突破口,实施网络环境下的各学科教学,适应课改、推动课改。、适用高效的意识。

第4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外活动 教学参观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3.10.099

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高中化学需要的趣味性更强,因此,单纯的理论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化学学习,因而在化学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一些课外活动,增强化学教学与学习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化学能力。下面我们来共同探讨化学课外活动的意义及组织方法,希望为高中化学教师的教学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一、化学课外活动的意义

化学课外活动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跟化学有关的各种活动,把化学课上获得的知识巩固、扩大和加深。它有利于使学生的兴趣、特长得到进一步发展,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爱好。化学课外活动的知识范围可以超出教学大纲的规定,但要跟教材有关系。例如发动学生阅读一些科普读物,进行一些化学实验,制作一些模型和直观教具等,且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做一些有益的劳动,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使他们进一步了解化学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通过化学课外活动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对提高学生化学课的学习质量起着有益的辅助作用。

二、化学课外活动的组织

这里我们简要介绍一些可行的化学课外活动及其组织方式,主要包括:

(一)课外活动小组

课外活动小组是由同一年级的学生参加,无论是活动时间还是活动内容都容易统一。活动的次数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可以每一、二周举行一次。小组活动的内容基本上应该和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化学教材相联系,如制备硫酸铜晶体,可以加深对提纯、结晶概念的理解。制作接触法制硫酸工业生产流程模型,可以加深对生产硫酸的化学反应、主要设备和流程的认识。其他如根据教材需要制作一些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具,都非常有利于教师化学教学的进行。

(二)课外阅读小组

教师可以吸收阅读能力较强并爱好阅读课外读物的学生参加。通过阅读有关化学的科普读物、伟大化学家的生平事迹和伟大贡献、化学发展简史等,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化学家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法都会对他们发生良好的影响,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外读物,搜集和组织材料,参加化学报告会,培养他们写作和表达的能力。

(三)课外参观活动

课外活动的参观与课堂教学的参观课不同,课堂教学的参观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新知识或复习课进行,而课外活动参观的内容则可以超越大纲的规定。为了扩大眼界,加深巩固某些知识,或了解现代化生产的重要作用,可以举行课外参观。参观的对象和目的要求可以由教师与参加课外活动的学生共同制订。准备参观的工作可由学生进行,或师生共同进行。在参观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搜集一些标本,如原料、产品或半制成品的样品,记录生产过程和发生反应的条件以及一些生产统计数字。回来后要根据记录整理材料,把带回来的实物样本制成标本,在化学展览会上展示,或进行专题报告会,或制作生产流程图表和模型,使课外参观在化学教学上产生一定的良好影响。

(四)举行化学竞赛

化学竞赛对发展高中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以及操作技能等方面都具有突出的意义。它能启发和加深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推动学生进一步钻研有关理论和试剂的化学知识,并熟练运用化学技能和技巧。参加的学生可以自愿报名。命题、评议和组织工作可以由教研组进行。

(五)化学专题报告会

专题报告会是针对某一专题而举行的活动,可以请化工工程、医师、其他科技工作者担任,也可以由教师担任,也可以由几个学生围绕某一化学题目,在教师指导下,事先进行充分准备,结合化学活动小组进行。这种互动型的课外活动一学期只能进行一、二次。报告会的形式可以灵活一些,例如,报告会与课外参观、模型制作等结合起来。总之,教师要在适合当地条件和本学校具体情况的前提下进行。

(六)化学表演会

化学表演会

是化学课外活动群众性比较广泛的形式之一。通过这项活动不仅可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技巧,还有利于发挥高中生独立工作的能力。教师要组织好这项活动,并以文娱形式进行。化学表演会的时间一般以一小时半到二小时为适宜。内容较多的可以由各个课外活动小组共同准备。举行化学表演会,应注意防止使它变成“化学魔术会”,所以不要以为追求如何使观众好奇。活动内容既要有吸引学生兴趣的现象,又要使参加者懂得某些化学科学原理,使学生受到一定的科学普及教育。

(七)化学展览会

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爱好,鼓舞他们努力学习和认真钻研的热情,教师可以常在某些节日或特定场合(如召开家长会议时)举行化学展览会。在展览会中可以展出各种自制仪器、图表、模型、学生的笔记本、实验报告和课外活动小组的成绩等。这种展览会可配合其他学科在全校进行。在展览会开放期间,要选出几位同学做讲解员,讲解展品的内容、性能和用途以及学生制作的经过。必要时还可以进行实验操作,借以鼓舞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的兴趣,吸引大家对课外活动的爱好,同时这也是向学校领导和学生家长汇报学生化学成绩的重要方法之一。

第5篇

关键词:e课堂;自主学习;小学科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1/03-0064-03

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电子书包项目、平板电脑进课堂项目的开展,都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2012年3月,江苏省教育厅启动基础教育百校数字化学习(以下简称“e学习”)试点工作,期望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管理五个领域有所改革和创新,取得经验,建成较为完备的“e学习”平台和丰富的“e学习”资源,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并逐步形成“电子书包”的解决方案,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e课堂”核心的作用在于转变教学方式,不仅拓展课堂的广度和课堂的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更重要的是拓展课堂的深度。2012年的基础教育地平线报告中提到“富有挑战性的主动学习将成为课堂教学新的重点”、“教育范式正包括在线学习、混合学习和写作学习的模式转型”等一系列未来教育的趋势。在近期(12个月)移动设备及其应用程序、平板电脑是新技术。然而电子书包、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些都是属于硬件技术工具,他们可以把学习和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真正让学生对知识达到深度理解,同时,能力得到发展。信息提供并不是硬件学具进入课堂的最核心价值,转变学生课堂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才是核心追求。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笔者所在学校也开展了“e学习”的探索实验研究,“e学习”创设了人手一台Ipad的“一对一”的e课堂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探索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索试验,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笔者结合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食物的消化》为例作详细的论述。

《食物的消化》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四(上)第四单元《吃的学问》中的第三课。在前面单元中学生了解了食物中主要营养及其来源,科学合理地搭配食物的基础上,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初步了解消化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重视对消化器官的保护,同时,为后继的学习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笔者将这节课的内容放在了e课堂环境中进行设计,学生利用Ipad平板电脑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自主构建科学概念,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资源包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可大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一、利用good notes软件,了解学生的先验知识

课上由一首《饮食健康歌》引入到关于饮食的内容上来,然后根据科学研究提出问题并作出猜测,启发学生思考并猜测: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去了哪里?在我们的身体里面是怎样旅行的?会经过人体的哪些地方?经过这些地方的时候食物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个环节目的在于检验学生的先验知识,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流程。学生思考以后利用good notes软件,在空白的人体图上边思考边画出自己的想法。good notes软件里面可以导入教师预先准备的人体空白图,然后可以选择各种画笔和各种颜色进行画图,如果画错了还可以选择橡皮擦进行擦除。画完以后,利用无线网络、苹果电脑、Air service软件搭建的无线投影平台,让学生把自己画的食物的旅行图投影到大屏幕上,让学生汇报自己的食物旅行图。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自由分享自己的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的同时暂不去做知识层面上的评价,避免教师直接讲解的枯燥,而是在后面留给学生自学纠正的机会,由于知识不是教师直接告诉他们的,而是他们自己通过自学方式主动获得建构的,这样做学生才能对所学知识有更深的印象(如图1)。

二、巧用学习资源包,自主学习构建科学概念

1.利用学习资料包进行自主学习

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己主动建构知识概念的过程,教师是学习过程的主导者和组织引导者,因此,课堂的教学结构应该是“教师为主导地位,学生为主体地位”。在第一个模块中教师了解了学生掌握的先前知识经验后,也就是让学生汇报完自己认为的食物旅行图以后,教师随机抛出问题:哪一张旅行图才是正确的呢?这时候就引起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吸引学生继续往下学,此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学生意识到解决问题的途径除了问老师还有很多,尤其是可以靠自己上网查找资料、阅读文献资料、做科学实验等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资料包(放在360云盘中),里面含有一段高清版食物在人体旅行中的视频,让学生自主点击观看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暂停、播放、回看等操作来自定步调,自己去学习关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相关知识。

2.反思中主动构建知识概念

学习完视频以后,学生再返回good notes继续修改自己的人体图,这个过程学生经历了自学——反思——纠错的过程,也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其实就是完成了知识的自主建构。学生脑海里原有的知识结构大厦通过与外界的交流学习发生改变,学生修改人体图的过程就是在不断的重构修改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科学知识的获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而是学生利用Ipad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包自主学习、自主建构,不断完善重构修改脑海里原有的知识概念,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自学完毕,修改完自己先前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教师继续组织学生利用无线投影汇报,并且这个时候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再完整清晰地梳理总结一下刚才学生自学所得的知识。

三、妙用小游戏进行知识的巩固

传统环境下巩固新知的环节往往都是以纸上作业的方式或者口头检测的方式来进行的,这种方式一来比较枯燥、学生兴趣不高,二来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被教师点到。然而在e课堂环境下,笔者用PPT设计制作了一个类似于选择题的“互动小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学生选择正确的答案就会给学生奖励性的反馈,如果选择错误也会给学生一个反馈。学生自己利用WPS软件自由玩游戏,游戏会及时给学生做出恰当的反馈和评价,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及时检测自己是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且游戏的形式用来巩固知识比传统环境下用作业的形式更为有趣生动,学生更喜欢这样的形式,他们可以边玩边学。

四、丰富的拓展材料,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

教育的本质应回归到“以人为本”,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每个学生都应获得不同层次的发展,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转变传统课堂上线性的知识传递过程到自己能自定学习步调去学习,笔者安排了一个拓展阅读的小环节,准备了4-5篇关于肝脏、胃、小肠等消化器官的阅读小材料,材料是PDF格式的,里面还有大量的丰富可读性的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教师组织学生自由选择2-3篇在good notes中打开并阅读,边读可以边用各种笔进行圈点勾画,读完以后再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通过阅读学习到的消化器官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中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默读、朗读等),然后边阅读边用笔圈点勾画,最后小组之间进行分享交流。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彼此交换,每人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人可拥有两种思想。”由于每个学生阅读的文章内容都有所不同,所以,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也能够获得新的知识。最后教师点选几个学生进行反馈,因为最后的拓展材料并不是课标规定必须掌握的内容,但是,所选择的内容是和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拓展开来的,笔者想要让学生通过自学交流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迁移。

正是由于前面读了很多关于消化器官的资料,最后笔者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消化器官的重要性和保护消化器官的方法,学生们都积极举手发言,学生所说大部分都是刚刚从拓展小阅读里面学到的知识,正是因为有了前面的大输入,所以,在后面需要输出的时候学生就有话可说了。笔者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其实是为了能够促进学生对所自学的内容进行内化。语言是思维的外壳,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所学的科学小知识,这也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

五、总结

本节课是笔者在“e课堂”环境下进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践层面上的尝试和探索。当然,反思整节课还有可改进的地方,比如:课堂上还可以融入一些教学平台进行后台数据的搜集,这样就能让教师第一时间通过数据分析课堂的教学情况,从而更为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笔者认为要想进一步地推动“e学习”的研究,还需要有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和科学的课堂模式,除了一线教师可以做实践层面上的探索之外,还需要高校研究专家给予理论层面的深入指导,教育局等有关教育部门给予各个层面的支持,要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思维角度来确定实验学校、实验教师、实验班级,进行小规模长期深入的跟踪研究。只有通过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合,我们的教育理论研究才能真正地指导实践的开展,才可能真正地去变革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徐靖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是教育变革的核心内容——专访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1):26.[2]陈新健.信息技术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1):59-60.

第6篇

读书改变命运,成长不可无书。为进一步发展师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学习的团体,创建学校学习型组织,办一所真正读书的学校,让每一位师生都做一个真正的“读者”,都成为志同道合的“书友”,学校在XX年年申报了XX市“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规划。申报后学校组织中层领导、骨干教师、教研组长以及学生代表、教师代表积极进行论证和研讨,制定出了“书香校园”特色学校创建实施方案、创建计划,并于XX年年末启动实施全面实施“书香校园”建设,我们坚信“行动就有收获”,坚信“特色就是卓越”,力求通过这项工作的扎实推进,把我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教师队伍充满活力、学生素质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学校。

经过校领导和骨干教师、教研组长、教师代表、学生代表等几次的研讨论证,我们在XX年年末确立了创建“书香校园”特色学校的整体构想:

1、成立专项工作小组,从创建“书香校园”的相关理念的培训和统一,相关措施的出台和实施进行整体谋划。

2、在教师层面实施“读书伴我成长”的校本研修的基本方案。使教师“在读书中丰富自己,在读书中成长自己,在读书中悦纳自己”,关注更多的教育类专著,不断地用专家的思想引领自己的业务,从而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计划在两至三年内,使学校有充足的教师业务类藏书,在教师群体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中形成广泛阅读的氛围,创建“读书-实践、反思-提高”的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模式。

3、在学生层面实施“我读书,我快乐”的活动。运用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开展一系列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

围绕以上的整体思路,我们开展了创建“书香校园”的各项具体工作:

(一)注重硬件建设的投入。

1、学校在XX年年末开始先后几次投入资金近万元,为学校教师分几次购入教育教学类专著图书500余本,大厦书系的绝大部分书、目前各位教育名家、名师出的各种教师们爱看、看了有帮助的书我们力求都为老师准备到。与此同时,建立完善的图书借阅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图书,报纸,杂志的管理,合理安排学生的借阅时间,使这些图书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学校更加注重更新校图书室的藏书和增加校阅览室的报刊杂志。学期初由区教育局统一为学生购进5000余元图书,调动图书管理员和年轻教师,在休息日里加班加点,短期内把全部新书上架,并全天借阅,方便学生阅读。此外图书室还在每班指定一位图书管理员,统一完成班级图书角的主题借阅工作,以便协助各年级的主题阅读开展。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各个班级的图书角,采取让学生自带一些,学校图书室借一些,让图书更接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更加方便阅读,班级图书角由班级图书管理员管理,每班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制定自己的班级图书管理制度,鼓励学生借阅图书,教育学生读书、爱书。学校还计划在2010年暑期,为学生、教师再次购入图书,此次购书由各年级、各教研组上报所需书目表,经审核后统一购入,计划投入资金近3

万元,同时为各教研组配书架,建立办公室图书角,方便教师闲暇时间阅读。计划投入资金1万元。此项工作计划在20XX年暑假完成。

2、加强校园墙壁文化的建设,营建书香校园的氛围。在校园公共墙壁(各班级门口的指定位置)及教室的显著位置统一装饰精心选择的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使学生时时刻刻与文化相伴;在每个班级的整理橱内,规划读书角阵地,用于摆放班级图书和学生的读书日记等资料,同时在班级门口布置学生展示台,用来展示学生的读书感想、读书日记……鼓励学生乐于读书,勤于读书,读有所思,读有所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号召各班重视黑板报的文化阵地建设,在每一期的黑板报中设立读书专栏,向学生介绍优秀书籍,刊登学生的读书感想。这样学生有书可读,有平台可展示,得到认可,更加推动其读书的热情。二年级二班的小郭宇是个坐不住的淘气包,可是在“书香校园”特色校创建的一系列活动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便了,下课很多时候叫不动他,因为有书在吸引他,像小郭宇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感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二)相应的措施保证

1、学校组织教师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分年级制定课外阅读书目,比如:一、二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新弟子规》,三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童话系列,四年级阅读制定书目为寓言故事系列,五年级指定与读书目为中华美德系列,六年级指定阅读书目为四大名著。书目区分必读和推荐阅读书目,必读书目每学期每位学生为两本,推荐阅读不设上限,但至少阅读一本。组织鼓励学生每学期阅读学校推荐书籍,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之上,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记下优美的词、句、段,记下自己的所想、所获、所感,班级对于一些好的读书笔记,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并将这些文章刊登在黑板报或班级展示台中,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校每学期定期和不定期的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检查,评选优秀班级和优秀读书笔记,进一步激励教师和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第7篇

一、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程为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1.根据教育局《关于机关干部深入学校为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服务的安排意见》(津丽教[2009]7号)要求,中教科主要负责小东庄中学和钢管公司中学两所学校。我们每周电话询问进展情况,并分别先后四次深入学校,指导学校根据实际制定整改措施,两所学校按照教育局要求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素质教育、创新学校管理等方面入手,突破关键环节,把握推进节奏,有计划地开展达标工作。

2.根据《关于教育局机关科室、直属单位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的意见》(津丽教[2009]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中教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落实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保证活动课程的课时和质量。学期初,根据课程要求逐一核对学校上交课表,及时反馈给各学校,并指导学校在师资允许的情况下,按课程计划要求调整学校课程,开足开齐课程。

二是制定了《*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指导学校充分利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评价体系,发挥新课程改革中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评价从道德素养、文化素养、健康素养、艺术素养、社会适应能力五个维度,18个要素,54个关键表现,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学生达到相互学习、相互鼓励,促进学生自我认知的目的,使评价与学业考试有机结合,与“指标到校推荐”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是针对初中校巩固率提高难的问题,实行学校月报制度,学校每月12日汇报在校生情况;学校制定防辍控辍的措施,制定目标责任制;召开防辍控辍工作交流会;表彰义务教育完成率高的先进单位钢中和*中学。现在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从学业考查报名情况看报考率达99.4%。

四是为提高高中阶段入学率,召开由十五所初中学校一把校长参加的专题研讨会,会上表彰了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高中阶段入学率较高的三个先进单位,通过树立典型激发了各学校之间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的意识。

五是落实市教委《2009年*市初中招生指导意见》精神,正在制定我区初招具体实施意见。推进就近入学,对小学毕业学生进行全面摸底统计,规范招生行为。

二、以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提高初中校理科实验教学水平工程

1.制定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理科实验教学工作指导意见》,并召开初中学校教务主任会议,进行培训指导,联合教研室下校指导。

2.完善区级理化生实验考查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各学校制定并上交理化生实验考核方案,完成了八年级学生生物实验考核,九年级学生物理、化学实验考核。

3.中教科制定并下发《初中学生理化生实验竞赛方案》,现各学校正在积极报名,中教科和教研室正在积极筹备5月16日的学生实验竞赛。

4.制定并下发《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培训方案》、《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考核方案》,现正在整理相关信息,暑期进行初中教师理化生实验技能全员培训和考核。

(二)加强高中通用技术课程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1.召开高中学校通用技术教师座谈会,了解学校开设课程情况以及上课情况,并深入学校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2.根据考察、调研情况和现实存在问题,按照课程标准建设,为国办高中配备通用技术设施。(方案已交财务科、教学装备站)。

3.制定并下发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师培训方案》,5月中旬进行全员培训。

三、按照市考试院中招处的工作部署,做好初中市级学业考查、学业考查准备工作

1.改革招生制度,促进初中学校的均衡发展。实行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的改革。前期经过大量的调研,制定了《*区2009年市重点高中指标定向分配工作实施方案(试行)》,促进高中招生向多元评价、多元录取方向发展,转变以中考成绩简单相加为高中录取唯一依据的做法。

2.按照市中招处的部署,先后召开教务主任会进行培训,完成艺体类招生报名、体检工作,完成并上报了区级学业考查、理化生实验考查成绩,完成了八、九年级学业考查信息采集和报名工作,完成了学业考查考点安排、考场编排上报工作,现正在进行学业考试报名、加分工作审核报送等工作。

四、加强日常管理工作

1.加强毕业班工作,努力提高升学率

坚持下校对毕业班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学校及时召开毕业班教学分析会,全面提高毕业班教育教学水平。

2.加强学生学籍管理,进一步稳定教学秩序

一是及时转发市教委《关于蓝印户口学生在我是入学就读及参加普通高考报名资格的通知》(津教委中[2009]6号),并及时召开高中主管教学校长会,进行解读。

二是针对普通高中学籍管理工作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并下发《*区普通高中接收转学学生实施办法(试行)》(津丽教中[2009]13号)今年5月1日实行。

三是针对初中学籍管理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召开初中教务主任会议,对有双学籍的学生逐一落实,及时清理。

3.继续做好教学质量监控评价工作,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

加强质量分析,在进一步完善《初中教学质量评价方案》的基础上,今年重点加强高中教学质量评价,制定并下发《*市*区普通高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方案》(津丽教中[2009]2号),为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科学指导,引导各校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目标,全面提高我区整体教学水平。

4.以课堂教学管理为抓手,积极开展有效教学研究

一是指导南孙庄中学、军二中、小东庄中学、民族中学成功的开展教育教学开放日,深入探讨有效教学的策略,深入课程改革。

二是为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在学习中提升,在实践中磨练,制定并下发了《*市*区中学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比武实施方案》。

三是开展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活动,钢管公司中学学习课题获“*市首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评”活动二等奖。

四是加强校本教研,参加市教委召开的新课改总结推动会,推选鉴开中学代表我区作《创新机制提高校本教研的时效性》典型发言,受到与会领导和教师的广泛好评。

5.加强民办学校管理,规范民办校办学行为

一是全面实行民办学校风险保证金制度,建立风险保证机制。现已开户,五月份收取。

二是依法对20*年年检不合格的观璎戏校、年检为基本合格的水浒文武学校进行复检,进一步规范学校办学行为。

三是深入新越中学进行前期调研,解决停止招生后的学生安置管理问题。

四是深入翔东高中,解决光华学校毕业班师生的安置及稳定工作。

五是为规范民办非学历培训机构的管理工作,深入到部分非学历培训机构进行检查并对民办学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完成丽华培训中心等单位年检收尾的相关工作,拟写了合格单位的通知并予以公布。

6.加强成人教育工作,积极促进乡成校上台阶

第8篇

我于年月起任校团委书记,年月兼任政教处副主任,年月起任副校长,一直分管学校德育工作。近年来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的办学理念,我在宏观上规划,微观上指导,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扎实工作,使我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近三年来我校先后获得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常规管理先进学校、江苏省优秀家长学校、无锡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无锡市示范团校、江阴市五四红旗团委等光荣称号,年高质量地通过了省重点高中的验收,德育考评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近三年来我们着重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在投入巨资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工程,创建成为无锡市园林式单位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发挥校园观念文化的导向下功能

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我们三年来在校园各个方位,逐步布置校训、三风、名人名言、优秀毕业生人生格言的宣传牌及行为规范警示牌,运用积极的舆论导向,强化学生的整体意识、目标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得到感化,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文明习惯。

.发挥校园组织文化的教育功能

三年来,我们一直重视学生社团活动的正常开展,文学社、校记者团、广播站、电视台、舞蹈队、合唱队以及篮球、排球、足球、田径、健美操俱乐部等社团组织有十余个,学生参与率达左右,每年举办两次艺术节活动,大大促进了学生身心和特长的发展。我校参加全市重点高中辩论赛勇夺第三名,校舞蹈队参加市文艺汇演获二等奖,并多次代表镇参加市文明广场的演出,原创:在省重点高中验收中我校的文艺汇报演出获验收组专家好评,在全省、全市的多次征文活动中都有多名学生获奖。

二、建设好两支队伍,夯实育人基础

近年来,我校事业一路高歌猛进,靠的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的教师群体,靠的就是充满朝气的高素质的学生干部队伍。

着力造就育人队伍

⑴强化师德教育,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

师德素养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我校近三年来开展了以“铸师魂、展师风、重师能、树形象”为主线,以发扬“敬业奉献、勤业爱岗、乐业爱生、精业钻研、创业开拓”五种精神为主要内容的重塑人类灵魂工程师良好形象的“塑形工程”系列活动。通过对照先进典型找差距,使广大教师找出自己的不足,获得进取的力量。组织教师收集和学习古今中外弘扬高尚师德的名言、警句,使广大教师从中领悟到经师易得、人师难求的道理。组织教师从自己实际和学生需要出发,自编铸造师魂、弘扬师德的格言,使教师师德素养有了新的提高。

⑵为教师铺展成功道路,是我校育人队伍建设的着力追求

近年来,针对学校由于规模不断扩大而带来的新教师猛增的实际,我校制定了青年教师成才规划,坚持不懈地抓好新老教师的结合的“青蓝工程”和德岗教师制度,抓好青年教师岗位培训与岗位自学的结合,抓好请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抓好岗位锻炼与总结提高的结合,建立了岗位锻炼的成才机制。

.着力培养学生干部队伍

在我校的学生自我管理中,学生干部是一支重要的队伍,他们功不可没。这些都得益于我们对学生干部的培养,我们的做法是:

⑴民主推荐,⑵岗位竞选,⑶组织培训,⑷活动锻炼,⑸参与管理。三、培养好全体学生,实践育人理念

近几年,我们大力改革“高空德育”模式,加强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建立双向多维立体化的德育结构,形成了班主任为主操作,教学为主渠道,班集体建设为主途径,自我教育为主方法,并辅以社区的齐抓共管,创出了我校德育工作的新格局。多年来,我校德育工作坚持做到“八化”:

.德育要求的时代化

德育要保持长久的吸引力,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必须跟上时代的“脉搏”。

首先,我们在观念内涵中力求注入新的活力。我们通过开展“庆建党八十周年,展成化学子风采”的等系列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爱党、爱国主义情感体验;通过闭路电视播放中国加入、奥运赛况等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其次,我们在形式上力求要适合当代学生求新的特点。通过在全校学生中招聘校广播站和电视台记者、编辑、播音员,征集绿化短语,征集学校学校标语牌的名言、警句等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取得了始料未及的教育效果。

第三,我们策略上突出“开放性”。我们积极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活动,开展“与社会牵手、让青春发言”的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逐步走向社会,直接参与社会生活。

.德育网络的立体化

在德育机构和组织方面,我校开辟三条德育渠道,形成立体化德育网络。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德育领导小组、年级德育指导小组、班级德育工作小组三级构成,三者职责分明,一级对一级负责,保证学校各项德育任务的落实。二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德育渠道,由校级的团委、学生会,年级的团总支、学生分会,班级的团支部、班委会三级构成,主要任务是根据学校、年级的安排,根据年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德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作用,寓德育于各项活动中。三是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渠道,主要是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建立警校共建,加强同社会各界的联系,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发挥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和社会的育人功能,形成了一个校内校外处处有人教,在校在家时时有人育的主体德育网络。

.德育内容的层次化

我们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前社会实际,围绕培养“四有”新人,适应未来社会的总目标,确定了各年级学生的序列化德育教育重点:高一以国情教育、养成教育为主,培养爱国主义热情,养成好习惯、适应新环境;高二以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为主,确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三以成才观、就业观教育为主,做好升学与就业两手准备。这样层次分明、前后衔接、整体推进,保证了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各年级教育内容可穿插渗透,同时组织心理素质讲座,使学生在校各阶段的思想、政治、心理素质均有良好的发展。

.德育形式的多样化

一方面各科教师备课上课中坚持德育渗透,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中,另一方面开发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寓教育于各种形式的活动和环境熏陶之中:每年重大节日、纪念日学校都组织大型教育活动;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严肃隆重,国旗下讲话结合实际,常讲常新;各班主题班会每周一次,生动活泼;全校多块板报每两周一期,画廊月月更新,异彩纷呈;开设的心理活动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请专家到校作科普讲座、法制报告等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希望的五月”、“成化之秋”艺术节展现了当代学生的风采;参观、访问、郊游、十八岁成人仪式、种植“共青林”、参加创建卫生镇劳动和农村劳动、举办夏令营等社会实践活动收效良好;每年新生的军训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校“爱心育苗”基金会资助了一批又一批贫困学生,获得社会广泛赞扬;“向灾区人民献爱心”活动的通讯曾登上《无锡日报》,广为传诵;“弯弯腰”活动、节水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绿色小分队”净化美化了校园。

.德育管理的刚柔化

传统的刚性管理强调的是外在的规范,它使德育管理过程有章可循,因此,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强和完善学生的管理制度建设,把成化学生日常规范项编印成册,每人一册,开学逐条学,平时重点学,出现问题反复学,使日常要求铭记于学生心中。但刚性管理容易陷入机械化、简单化。面对目前思想活跃、善于思考、渴望成材、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大大增强的学生,我们的管理也需柔性管理、人性化管理。我校要求教师在管理中突出“四重”:内在重于外在,个体重于群体,肯定重于否定,身教重于言教。

如每学期开展的“校风建设月”活动,一方面我们制定并严格执行刚性的规定,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另一方面又要求师生以满腔的热情做好耐心细致的帮教转化工作,让柔性管理发挥入理、入情、入心的能效。

.德育手段的现代化

我们充分利用本校一流的装备设施,发挥它们在德育中的作用。一运用闭路电视,每天中午和晚自修前的时间,播放新闻分,科技博览、焦点访谈等节目,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内外大事,了解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生活。二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主题班会,增加活动容量,提高活动效果。在全市德育活动观摩和省重点验收中获得好评。三利用网络技术,下载德育信息和理论,以共享文件在校园网中供教师学习,或组织学生在班会课上集中讨论,提高德育的时效性。

.德育考核的常规化

德育是一项长期坚持、日积月累,不断进行评价和严格考核才能见效的工作。我校坚持下面三项考核,使考核落到实处。

⑴学生品德评定。坚持“三为主”:一是以肯定成绩,鼓励表扬为主,二是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为主,三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主。评定过程中,唱好“三部曲”:开学初,交代品德评定的内容、方法;原创:期中进行初评,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期末进行总评,先学生自评,后小组互评,最后由班主任综合评定。

⑵班级活动评比。坚持“三结合”:一是常规检查与抽查相结合,使学生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迅速;二是个人表现与班级评定相结合,使学生时刻想到个人行为与集体荣誉息息相关;三是班级评比与班主任考核相结合,奖勤罚懒,及时表扬先进,鞭策后进。

⑶班主任工作考核。坚持“三考”:一、日考,每天对班级五项常规进行检查评分并公布;二、月考,每月对班主任工作从十四个方面进行考核,根据考核情况确定班主任津贴;三、学期考,坚持“三挂钩”:即在标准统一,让数据“说话”的基础上,把考核结果与每位班主任老师的年度评优和晋级挂钩,与其职称聘评挂钩,与其奖金发放挂钩。

.德育研究课题化

第9篇

【关键词】信息化;网络化;翻转课堂;环境化学;教学设计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以多媒体和网络平台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高等学校日益进入信息化教学时代。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资源获取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概念也越来越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1]。如何运用校园信息化资源,让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为教学服务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工作者们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2-4]。教学模式的创新是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核心问题,具体表现为基于班级授课制,强调知识传递、以教定学的知识传授模式逐步让位于基于信息化环境的强调问题中心、以学为主的整合探究模式。本文以环境化学课程为例,强调以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为中心,充分利用教育系统内部组织教学资源外,更要利用信息化环境中优质的资源与服务支持学习者的线上线下学习和课内课外学习实践活动。构建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基于教学对象的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和学习环境,最终支持学习者有效达成学习目标的系统活动。教学设计以解决实际的教学问题为宗旨,是连接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课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10年开始,我校环境化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逐渐形成环境化学课程自身的特色教学[5]。在教学中,本课程以“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坚持“科研促进教学、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两项原则,以“发挥网络作用、以项目教学为核心,以小组学习为形式、强化实践教学”三种策略有机融合,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发展终身学习能力。一方面,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提炼基本的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并实践新模式、策略与方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果。

1 基本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团队提炼了现阶段本课程的基本模式:“讲―验―观―研”四步循环模式。其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思统一,知行合一,熟练掌握基本的知识体系,然后结合案例教学,项目分析,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课程基本知识理论的教学品质。“讲”即指教师对核心理论知识的“精讲”。这是学生有效获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课堂环境,教师基于课程的重点、难点对核心理论进行的阐述与应用分析。“验”即指学生进行的课程实验,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实验项目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并结合特色教学要求设计,这是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以及激发其学习兴趣的关键。“观”即指学生跟随指导老师到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较严重或环境保护工作做得较有成效的实地进行见习,在见习中锻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或实验室学习到的知识有真正的“用武之地”,这个环节是联系课程实验和后续创新研究的纽带。“研”即指学生进行的创新研究,这个环节主要发生在实验室,但此时与课程实验不同,比课程实验更进一个层次。它是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科研兴趣结合学科前沿和地方特色设计实验方案,然后由学生探索完成实验,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2 形式多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理论教学的模式、策略与方法凸显自主性、前沿性与合作性,主要开发了三种新模式:案例研讨模式、专题讲座模式和任务驱动模式。这对完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增强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为了增强教学实效,理论教学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取得的教学成果,我们探索并实施了“案例研讨”、“专题讲座”、“项目任务驱动”的新模式。

2.1 案例研讨模式

案例研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呈现案例(不同层次水平的经典案例:视频或课件等)小组研讨(小组讨论案例所承载的环境化学重点理论及实践应用技能)代表发言(分享组内和组间有意义的信息)小结反思(教师或其指派的主持人)。

2.2 专题讲座模

主要依托课主持国家级、省级和外专项目等专家学者,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课题组和外籍专家的的科研成果,在科研v座中重点介绍课题研究的目的、方法手段和成果等,通过多学科前沿知识前瞻行的引导,旨在培养学生在科学的道路上“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胸怀。

2.3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

项目任务驱动模式的主要环节是:布置任务(课前教师布置有关教学的任务或问题,如给小组布置“为什们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只发生在春季?”教师通过网教平台提供文献资料、网上资源信息平台,学生分团队讨论,自主线下学习,汇报(小组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情况)小组自评和他评(小组间相互评论各组完成任务情况)学生相互提问,教师点评和小结。

3 多形式、立体化的实践教学的模式

构建多形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本课程教学设计的重要特色,其中开发实践教学模式、策略与方法是基本的形式。我们依托大学生创新和创业训练项目,大连民族大学大学生太阳鸟科研计划、华信理化杯大学生生态环保论坛、校外企业实训和全国挑战杯大赛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构建“课堂学习+课程实验+实训实习+创新实验+行业竞赛”的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

4 信息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

本课程教学紧密联系教育实际,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以课程网站的建设和学科学习应用网站的开发为契机,推动教师和同学们进行课内外的合作、互动和交流,构建起了“留言板”、“讨论园地”、“谁来答”等交互平台,使学生之间自由交流经验、体会、提出见解和主张,教师既可以参与其中,又可以提出仲裁和建议,线下也可以通过QQ、E-mail和微信等网络工具有效延伸。师生可以在课外针对课程学习、当前影响重大的环保事件、身边的环保问题等进行交流和探讨。构建了一个开放性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意识,尤其是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意识,有效地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5 多维度的考评措施

课程内容的多样化教学设计也促进了课程考核内容的立体化。学生的成绩考核主要突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基础理论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考核,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作业环节突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能力。课程的作业形式突破了传统的纸笔考试,形成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实践作业相结合以及个人作业与小组作业相结合的作业形式,如课堂讨论、小组报告和研究论文等,使学生在建构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2)调整期末考试的内容和题型,凸显实际问题分析和应用能力的要求。为考察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对具体情况的分析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编制试卷的过程中,注意将影响重大的污染事故或当地的环境问题与课程的知识点结合,要求学生在阅读案例材料的基础上立地做出分析,以考察学生运用原理解决问题的能力。阅卷中主要依据分析过程和思路的清晰程度及运用环境化学理论知识的能力评定成绩,不拘泥于结论的一致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环境化学课程学与教要素的转变: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的内容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即学生以课本为纲自主地学习,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多媒体网络环境传播手段的交错应用,不仅拓展了学习的时空观,而且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操作能力同步发展;而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杜鹤民,张淑梅.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134-136.

[2]王浩.面向终身教育的泛在学习教学设计模式探析[J].科技与教育,2011(5).

[3]康艳红.《环境化学》网络课程群建设的方法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9(3):460-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