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20
导语:在控制工程硕士论文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过程;课程体系;改革
2010年后,全日制专业学位开始招生,各高校已有的专业学位被允许招收应届本科毕业生。2011年,依托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教育和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教育的培养经验,H大学开始大规模招收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但初期的培养体系建设仍旧是探索性的,同国内多数研究型大学相似,对于这一新学位类型的培养尚未充分体现出其独特性。[1]从2014年开始,H大学加大了改革的步伐,在扩大招生规模的基础上,对课程体系设置、培养过程时间划分进行了调整,以期适应国家关于专业硕士培养的总体规划。
一、问题与困境
尽管国家出台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指导性文件,但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仍旧处于探索的阶段。[2]已运行多年的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和非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为全日制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了部分经验,但同时也让部分高校形成了“路径依赖”,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定位不清,这就使得在实际的培养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培养过程时间分配不合理
顺应国家推建设的潮流,我校从2011年开始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并制定了初步的培养方案。按照“1+1模式”,规定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第二年六月底完成所有课程学习;基地实践时间为1年,从第二年七月初至第三年的四月底,含寒暑假根据基地单位安排进行实践,在基地单位完成开题报告和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时间为第三年的五月。
按照这一时间安排,专业硕士在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进入基地顶岗实践,为期一年。但是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为了完成毕业论文答辩和处理其他毕业相关事宜,学生基本上在第四学期一开始就已经陆陆续续申请返校。这不仅难以保障学生专业实践的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学校和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关系。
此外,在这一模式下,学生论文写作只有答辩环节放在学校。校内导师在很大程度上只是在论文完成后才能有实质性的介入和指导,在已有论文选题和框架的基础上给予修改意见,如果学生论文写作问题很大,已经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调整。
2、课程体系缺乏独立性
因为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之可供借鉴的经验较少,各高校多是依托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经验,开展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的体系建设。在最初的设计中,专硕课程结构与学术型课程结构基本一样,只是在核心课程之外,单独为专业硕士开设了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常用数学软件等少量和工程实践关联度比较大的课程。对于实践环节,只要学生在基地实践合格,便自动获得该环节的6个学分。在这种课程体系下,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很小。
按照专业学位的建设规划,课程设计应体现出应用性、职业性指向,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应当与以往的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有所区分。[3]当前的课程体系只能算是学术型硕士培养体系的一个变种,难以体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的独特性。
二、改革举措
经过几年的探索,在积累经验、改进缺陷的总体思路指引下,2014年制定了新的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方案,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
1、调整时间安排,强化专业实践
在保持专业硕士培养年限为2年不变的基础上,对其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写作的时间结构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第一学期安排在校完成全部学位课程和部分非学位课程学习;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在基地实践,时间为1学年,在基地单位完成开题报告、中期考核;第四学期在校进行少部分非学位课程学习和修改完善论文,同时完成论文的预答辩、抽检、评阅和答辩工作,即从以前的“1+1模式”变为“0.5+1+0.5模式”。
首先,经过调整后,第二学期和第三学期为基地实践阶段,这就基本保证了学生能够在基地实践满一年。而且以自然年为划分的基地实践安排,也比较符合实践基地工作开展的实际情况。其次,调整后,校外导师指导学生选题、进行中期检查,而预答辩和答辩环节在校内进行。校内外导师在指导学生论文写作的时间分配上更加合理,尤其是校内导师更早地介入到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能够给予更充分地指导。
2、改进课程体系,突出职业特色
按照教育部的规划,专业硕士的课程设置“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在2014年新修订的培养方案中,我校进一步重申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培养的独特性,为专业硕士设置更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在核心课程上开始分开教学。
在核心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方面,吸取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学经验,全日制专业硕士的课程设计偏向于技术、方法、应用开发、工程实务。这部分核心课程每门设置为3学分,按照2个学分的课堂教学和1个学分的实践环节的结构来组织。在核心课程之外,继续延续了对学生工程认知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育,如开设了职业素质规划与拓展、工程案例教学等课程。这部分课程设计充分考虑了实践案例以及与职业资格认证进行衔接,提升研究生培养的人文、工程和职业素养,为基地实践打好基础。此外,基地实践环节占比提升,从6学分变为10学分,并增加了基地教学环节,新的课程设计同时为基地教学提供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如工程认知、时间专题研究、工程案例比较等。
总体而言,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的占比达到75%,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很小。在确保校外基地实践时间不少于1年的前提下,学分占比较小无可厚非。但是校内教学仍以课堂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几近于无。因此,在现有课程体系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是转变任课教师的意识,改进教学方法,引进互动式教学、协作式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4]
三、结语
调整时间安排和改进课程体系是我校在不断积累和借鉴全日制专业硕士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举措,这些举措为更好地培养专业硕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但同时也应当看到有些方面仍旧需要做出改进。如校内外导师沟通问题,但如果双方导师未能形成紧密的联系,往往会造成学生培养上的脱节,尤其是论文写作过程中出现校内外导师意见不协调的情况。再比如,论文选题问题,专业硕士论文选题一般由校外导师选定,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的论文基本上是以项目为依托,而基地单位一定时间内每个导师仅负责一个项目,或者是基地内几个导师共同负责一个项目,这就造成同一基地或同一导师指导的学生论文选题相似度很大,难以有所创新。这些现实问题将成为我们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张东海,陈曦.研究型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状况调查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02):83.
[2] 秦发兰,陈新忠,汪华,胡承孝.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特色化培养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12(4):58.
[3] 李锋,尹浩.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教资料,2013(26):93.
[4] 张瑞成,陈波,陈至坤.控制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教育教育学论坛,2014(42):176-177.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