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26
导语:在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当前,课堂教学设计的改革仍然是教学改革的关键。如何促进课堂教学结构各个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促进小学生认知心理和智力的和谐统一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对课堂教学设计进行探索和研究。
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是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其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各个要素间相互联系形成系统的教学结构,不同的课堂设计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小学自然教学活动中,运用“教师、媒体、学生”三维双向反馈构成的信息交换系统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组合,这一系统反映了主导、信息、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媒体的选用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以《金属》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小学自然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师的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要避免单纯地靠一本教科书来灌输知识,必须把它转化为利用投影、实物、标本等多种教学媒体启发、引导学生掌握知识。通过教师的引导、主持、评价来激励和指导学生学习,完成教学任务。
1、指导观察,分组实验。教师首先要展示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寻找铜、铁、铝的四个共同特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启发引导,设计实验。教师要善于借助实验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根据已经掌握的第一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第二组实验,研究木棍、粉笔、瓦片与铜、铁、铝不属于同一类物体。这样,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3、组织讨论,归纳总结。在学生已经完成两组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金属有哪些共同特征。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各实验小组讨论完毕之后,教师进行归纳概括,总结出金属的共同特征。
4、强化记忆,扩散思维。为了进一步掌握金属的共同特征,教师运用了投影与实物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物体中辨别金属,既做到了新授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同时,也扩散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激发学习兴趣、启发设计实验、组织观察讨论、归纳概括总结、强化记忆、扩散思维等活动中完成。
二、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自然课的教学活动中,应该通过学生多动手、多动脑、多动口、亲自动手参与做实验的活动,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喜欢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分析、探索、研究,学会进行科学试验的本领,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成为真正的主体。
1、观察思考,分组实验。学生对教师展示的四幅反映实验内容的图片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大胆地进行实验。
2、自行设计实验过程。学生由第一组实验获取的知识联想与第二组实验之间的关系,然后各实验小组展开讨论,自行设计实验过程进行实验,汇报实验结果。
3、小组讨论,大胆发言,由于学生在获取两组实验结果的基础上,掌握了知识,有话可说,就会踊跃回答教师提出的各种问题,主动参与实验小组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形成一个课堂教学。
4、运用概念辩别金属。众所周知,教学目的就是要使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在自然课《金属》中,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学生学会识别金属,由于教学活动组织得充分,学生掌握了金属的特性、共性,根据金属的共性、特色,学生能够很快从多种常见的物体中辨别出金属,并说出辨别的方法,教学目的实现就成为一种可能。
5、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阅读教材,及时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掌握新授知识,完成教学任务。
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是通过阅读教材、提出质疑、分组实验、观察思考、设计实验、小组讨论、大胆发言、辨别金属等活动中完成。
三、教学媒体选用的设计
教学媒体是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经常要用语言、板书、挂图、模型、实物以及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来传递教学信息,它们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媒体,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等特点,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合理的采用媒体既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又可以开扩学生的视野,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能够极大地提高感知效果,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如何将物理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呢?本文试以“密度”知识的教学为例,谈谈笔者的一些尝试.
一、观察――从生活走向物理
从最根本的角度讲,物理本身就是一门观察的科学.在物理史上,伽利略发现摆的等时性、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等等,都源于他们敏锐的观察.所以,著名物理学家法拉第曾说:“没有观察就没有科学,科学发现诞生于仔细观察之中”.如,在密度知识的教学中,笔者以重现学生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为出发点,既契合了学生的思维起点,又自然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教学理念.
教学设计师依次出示三组物体供学生观察、比较:铝块和铜块、海绵和铁块、酱油和醋;让学生说出区分每组不同物体的依据――颜色、软硬、味道.
二、归纳――引入“特性”的概念
所谓归纳法,就是指从个别事例中概括出一般概念、一般规律的思维方法.按被归纳的对象是否完全来分类,可以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物理中,由于某一类现象常有无穷多个事实,所以常用不完全归纳法.早在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就开始运用简单的归纳法进行研究;现代归纳法则是由培根提出.在物理发展史上,巴末尔公式、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及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公式、定律的发现,都是与归纳法分不开.牛顿曾说:“在实验物理学上,一切定理均由现象推得,用归纳法推广之.”如密度知识的教学中,笔者设计采用归纳法得出“特性”的概念.
教学设计在上述观察的基础上,师提出问题:物质的颜色与物质的量的多少有关吗?(注:1.在问题中并不将其与“质量”直接联系;2.本例中师可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举例进行解释.)
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物质的颜色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的变化而变化.
同理,可以得出有关软硬和味道的结论.(师以一小块海绵与一大块海绵、一瓶醋与一缸醋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相关结论.)
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归纳颜色、软硬和味道相对于物质的共同特征:它们都不随物质的量的多少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的种类不同,物质的颜色、软硬和味道一般来讲也并不相同.于是,我们称颜色、软硬和味道为物质的“特性”.
三、探究――寻找新的特性
科学探究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及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被提出,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与精神.如密度的教学中,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是核心内容.
教学设计
(一)提出问题
续上一环节,师提出新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有关系吗?是什么关系?(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可以用“向杯中倒水,水的体积与质量如何变化”的问题来引导.)
(二)猜想与假设
本环节中,师可与学生通过举例进行猜想,如:设1枚硬币的质量与体积分别为m和V,则2枚、3枚……硬币的质量、体积就应该分别为2m和2V、3m和3V……,将这些数据以表格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分析数据,并说出自己的发现.根据笔者三个班的教学实践,学生均能得出结论:对于硬币而言,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即是不变的.然后,进一步提出问题:对于其它的一般物体而言,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不变吗?接着再引导学生进行猜想.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师:怎样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师:本实验中需要测量哪些物理量?需要哪些测量工具?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何设计呢?
(四)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略)
四、演绎――“发现”新的特性
演绎法与归纳法相反,其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物理上的很多知识都是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用演绎的方法将它们系统化的.
物理史上,爱因斯坦便是以相对性原理和光速不变原理为基础,演绎得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对演绎法有过这样一段论述:“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的以归纳法为主的方法,正在让位于探索性的演绎法.”
在上述探究的第五个环节――分析数据与得出结论中,笔者设计以演绎的方法去“发现”物质的新特性.
教学设计
师: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发现,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这个比值与这种物质的量的多少没有关系.根据前面归纳得出的结论可以得出“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也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我们将称之为“密度”.
五、类比――掌握密度知识
所谓类比,是指通过联想,把未知事物对比已知事物,然后根据两者之间存在着的某种相似或类似关系,从已知对象具有的某种性质推出未知对象具有相应的一种性质.与归纳、演绎不同,它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为了消除这样的烦恼,我们用一套自制的教具贯穿了整节的教学内容,而且自始至终确保学生主动参与,较好地克服了课本教学设计的遗憾之处.
1 教具介绍
1.1 主要零件(见附图)名称
①轨道(用PVC管弯折而成,两段间的夹角在130°~150°之间)②槽口及刻度(两段直管部分都有)③软弹簧④钢球⑤玻璃球(与钢球直径相等)⑥柱体(可用旧继电器的塑料壳替代)⑦海绵⑧铁夹
1.2 使用方法说明
(1)用于研究弹性势能
先把柱体从弯管较长一端放进管中,再将固定有弹簧的盖子旋套在管口,并将盖子一端朝下竖直压在桌面,用大小不同的力向下按压柱体,使弹簧缩短,松手时柱体向上弹出,借助槽口边的刻度观察柱体被弹起的距离判断“弹性势能的大小与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有关”.
(2)用于研究重力势能
将弯管较短一端朝下,把小海绵块不完全地塞入一端封闭的塑管中用作柱体(下同),将露出海绵的一端(借以控制柱体与轨道间的摩擦)朝下从弯管上端开口处放入管中,并移动到恰当位置.先用不同质量的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落下撞击管中的柱体,观察比较置于同一位置的柱体被撞击向下移动的距离;再用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撞击管中的柱体,观察比较置于同一位置的柱体被撞击向下移动的距离,判断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质量和被举起高度间的关系.
(3)用于研究动能
用铁夹夹住弯管较短端的适当位置作为支架,使管子较长一端能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柱体封闭端朝向弯折处放入较长管一侧靠近起始开槽处(“0”位置).先后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倾斜管的同一位置(同一刻度处)自由滚下,撞击水平管中的柱体,记录比较柱体被撞出的距离长短;再用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倾斜管中不同位置自由滚下,撞击置于“0”位置的柱体,记录比较柱体被撞出的距离长短,判断比较运动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及质量之间的关系.
(4)用于研究机械能之间的相互转化(在第2课时完成)
将弯管呈“∨”状置于桌面上,从较短一端将钢球放入管中,观察钢球在管中运动过程中速度、高度的变化,判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转化.
将钢球、弹簧依次从较长端放入管中并将管子较长端直立,用笔将小球抬起到某一高度,再让小球自由落下撞击弹簧,在弹簧的形变和小球的反复升降中分析重力势能、动能和弹性势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2 教学设计
2.1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的概念,了解判断物体能量大小的基本方法;
(2)经历探究过程,理解影响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和动能大小的因素;
(3)进一步了解“控制变量”和“转化”思想在物理探究过程的应用,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
2.2 教学重点
理解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
2.3 教学难点
控制变量思想和转化思想在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运用
2.4 教具准备
自制教具一套、多媒体课件一份.
2.5 教学方法
概念教学历来是物理教学的重点,成为重点的外显原因在于高中物理知识体系当中,概念都是最先出现,规律学习与问题解决都是建立在概念教学的基础之上的,体现在教材当中,就是概念的出现都在其它知识的前面;而从本质原因的角度看,我们会发现概念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在物理学发展史中,概念总是充当着打开物理研究思路,促进物理变革性发展的作用.譬如学生早在初中阶段就学过的质量与密度的概念,在历史上却是先有密度概念后有质量概念,这种历史顺序与学习顺序的不一致,让物理概念的教学充满着探究的味道.对于高中物理教学而言,重要概念的建构同样应当在一个过程中完成,而不应当是简单的讲授.
1高中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思考
当我们将建构当成是概念教学的关键词时,意味着学生成为了概念学习的主体――概念应当是在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中完成的.这一认识主要来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该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活动来完成的.我们认为,这一理论对于科学学科的学习是有着积极意义的,同时也与物理学发展中概念形成的过程是一致的.
以“力”的概念为例,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学生思维中“力”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在初中阶段,学生接受到的力的定义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其经历的过程是让学生在分析了生活中存在力的例子,如熊猫拉竹子、球拍击球等,通过分析综合,建构出了力的概念.自此,在初中近两年的物理学习中,学生头脑中的力就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到了高中阶段,则需要构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的认识.显然,此时力的概念的构建,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原有的“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已经不能解决新的物理问题,因而教师就必须向学生提供新的物理情境,如:同样受力的物体,为什么有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有的作加速或减速运动等.以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建立新的力的概念,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样的教学思路中,我们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来产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欲望,在这种内驱力的作用下,建构概念的过程才有可能真正发生.
我们强调物理概念必须由学生自主建构出来,是因为我们自身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着高度的认同,也是因为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看到凡是学生自建建构的概念,总能在长时记忆中得到较好的保存,且印象清晰、细节完整,迁移运用的能力也强.而被动接受状态下学得的概念,只能解答一些难度较低的题目,难以做到自如运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概念建构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历史,从历史中概念的发展过程中去汲取用于主动建构教学策略的智慧.如洛伦兹力概念的建立,可以介绍磁场对运动电荷有力的作用的发现史――历史的介绍是陈述性质的,其中辅以基于概念构建而设计的问题,可以促进学生有效思考,进而加深对概念的认识.
2高中物理概念的建构过程实践
在概念建构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取得了一些认识,下面结合“电磁感应”知识中的“自感”概念建立,来谈谈我们的思路与做法.
教前思考:自感是电磁感应现象的呈现形式之一.作为一种特殊的电磁感应现象,由于自感而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其本质是由于电路自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自感概念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学生的原有知识基础中,学生对相关的电磁感应现象发生的条件、感应电动势及感应电流都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是闭合电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等.同时由于纯电阻电路知识的影响,学生一般都会认为电路中的电流严格受控于开关,这样的浅层次认识是自感概念构建过程中的良好契机.
教学设计与实施:基于上述思考,关于自感概念的建立,我们进行了如下设计与实施.
首先,呈现学生熟悉的电路,即在一个并联的电路中通过开关的通断,观察两条支路中电流的有无(通过灯泡发光情况来判断).
其次,在刚才并联电路的一条支路中接上一个线圈,然后闭合开关,让学生观察开关闭合后的现象.这个时候学生看到的是没有线圈的那条支路上灯泡发光如常,而有线圈的那条支路上的灯泡是“慢慢亮起来”,由于亮度由暗到明有一个明显的时间差,出乎学生的意料,从而打破了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为自感概念的构建打下了坚实的认知基础.
再次,在刚刚第二步实验的基础上趁热打铁:将一个灯泡与线圈并联,然后闭合开关,学生观察到灯泡正常发光;再然后断开开关,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看到的现象是:灯泡竟然没有“立即熄灭”,而是“猛然变亮后慢慢熄灭”.这一现象又打破了学生的原有认识,使得刚刚被打破的认知平衡进一步得到强化.学生此时的求知欲望是十分强烈的.
相对于一般的探究教学设计而言,本教学设计中我们将实验前置,以让学生观察异常现象,从而产生自主构建的欲望,这就为自感概念的形成打下了基础.事实证明,在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分析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认识到在通电自感实验中,由于接通电路的瞬间,电路中电流增大,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增大,从而产生了阻碍原电流变花的感应电动势,因而我们看到的现象是灯泡慢慢变亮.“慢慢”是异常的,“变亮”是正常的,因而我们说感应电动势只是“阻碍”而不是“阻止”.对断电自感现象的分析与此类似,不赘述.
有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建立自感概念的过程基本上就是一个自主完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调用了原有的旧知识,又生成了新知识,当新的认识被综合抽象后,就形成了自感的概念,从而完成了自感概念的自主构建.相比较于传统的先概念、后实验的教学思路,这种情形下的学习显然更有效果.
3概念建构的过程性意义
应试压力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常常让我们忽略了过程的重要性,总觉得应当赶紧学完概念,然后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从应试的角度来看,这样的教学选择确有必要且也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一、教学设计思想分析
1.体现科学探究的思想,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将科学探究与物理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重点放在历史的回顾这一部分.
2.渗透物理思想、物理方法,这一节课要将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所需的教具和实验器材,提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自己解释物体停下来的原因.同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体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发挥实验的教育功能.
二、教学目标设置
结合教学设计的思想,旨在促进学生智能情多元化智能的发展,笔者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三维目标:
[HJ*4]
知识与能力1.通过阅读知道动力学认识发展的简史: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和结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意义.
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正确解释有关惯性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自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相互协助共同完成实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了解历史上人们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艰难过程,使学生形成不迷信权威,敢于提出疑问的科学的学习态度.
2.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
3.从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感觉到学习的成功愉悦感.[HJ2mm]
三、教学过程
[HJ*4]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置
问题引入活动1第一、二章己经研究了物体是怎样运动的,这称之为运动学.物体为什么会做各种各样的运动,回答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这称之为动力学.今天开始学习牛顿运动定律.学生思考并进入学习状态
创设情境导出活动2演示:在桌面上推动物体从静止开始慢慢向前运动,撤掉推力,物体立即停止运动.
问:物体的运动需要力去维持,这是古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总结,这观点对吗?
观察.生1答: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
生2答:1说得不对,初中学过物体不受力时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
实验探究提供器材:斜槽、小物块、毛巾、棉布、玻璃板.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实验现象
活动3:学生综合分析问题问题1:细致观察三次实验,分析现象的异同点有那些?
问题2:从三次实验的观察结果来看,物体运动的距离不同,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组讨论,并推出代表回答问题[BG)F]
[BG(!]
问题拓展拓展1:物块滑行距离与其受到的水平面对它的阻力之间有什么关系?
拓展2:如果进一步减少物块运动时受到的阻力,直到阻力为0,你推断会看到什么现象?
讨论总结:物体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不受摩擦力)将会一直匀速运动.(这恰是伽利略的猜想)
借助于媒体呈现情境如何验证猜想呢?伽利略是如何做的呢?
演播理想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并质疑:
质疑①:阻力能完全消除吗?
②在倾角变为0后,生活中能否找到无限水平木板?学生先自学书第72页最下面一段,通过两个质疑联系“理想实验”,并联系教材领会:“伽利略理想实验的设计思路、思想方法.”
活动四:讲解、探讨问: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包含了怎样的意义?
介绍冰壶球运动分组讨论,推出代表回答.
揭示运动和力的关系.
活动五:问题再探究借助于生活中的“水枪”,介绍惯性的概念.
并引导学生对“惯性”进行思考:是不是任何物体都有这样的“本领”;这“本领”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看录像.学生举例分析并总结结论: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课后问题延伸在完成课堂小结后,要求学生收集有关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在物理学上的贡献,体会他们成功的经验.课外思考并继续探究[HJ3mm][HJ1.4mm]
四、教学反思
整节课下来,学生的学习表现与我的预设目标达成度相吻合.
1.学生的感受
下课后,笔者与所教班级学生交流,学生的感受是“很有趣且有收获”.在询问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在规律的得到涉及到哪些物理学家,他们的观点是什么的时候,学生都能应对如流,可见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达成了物理知识目标.那么,在询问整个研究过程,哪个环节印象最为深刻的时候,学生都能说出理想斜面实验,可见学生不仅仅习得了知识,还理解了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当然学生的情感也得到了升华.
2.同行评价
这是一节公开课,当然课后有一个评课的过程,听课老师都给予了这节课高度的评价,肯定了教学的成功之处,整节课顺着物理规律发现和发展的轨迹一步步展开,还原了科学规律被发现的历史过程,同时又注重与教学实际,从生活中的情境出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探究、交流讨论,最终实现了知识和规律的自主发现,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较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
3.自我反思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基础课程;教学设计
基础课程是整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育教学的第一个环节,目的是教导学生专业相关的基础知识,引导他们顺利进入专业学习。而简单固化的套用美术专业的以三大构成作为基础课程主要内容的教育教学模式已越来越显出它的不足与弊端,各个院校都在积极探索高效、系统的基础教育教学方法,以期让基础课程成为扎实学生专业学习的基石,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人才的目的。
1基础课程教育教学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首先应遵循专业特性并根据行业发展现状来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再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推导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安排,然后再依据专业教学需要推导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及安排。从而避免在教学过程的转换阶段上出现知识体系的错位和断层,实现整个教学程序上的融会贯通,令学生建立起正确完善的知识体系,顺利的完成与基础与专业的对接。
由此得出具体的基础课程教学任务,主要从两个层面展开:(1)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目标和教导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步骤;(2)教导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专业学习的各类基础知识,为完善他们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2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及课程设置
基础教学内容繁多,教育教学活动始终贯穿整个学年,每个学期有着不同的教学重点和教学设计。第一学期比较侧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专业知识的普及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明白专业学习需要基本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并明确学习目标。第二学期则以教导学生正确的思考与学习的方法以及设计的规律与过程,并在学期末通过适宜的校企合作课题进行设计实践,总结并巩固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2.1基础课程的教学准备
进行基础课程教学的第一步,需要给学生进行一定的专业介绍,让学生了解何谓环境艺术设计,明确学生的学习方向。对于刚升入大学的学生而言,专业是比较陌生的,学习非常迷茫。专业及课程介绍可以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需要具备的能力,不仅仅是绘画和制图,更加要让他们了解掌握学习方法、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2.2基础课程的教学安排
在长达一年的基础课程教学中,将设置每周4次,每次4课时的教学时间,这样既保证了足够的课时量完成教学任务,也给予学生一定的将教学内容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的时间。具体的教学安排将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及相互关联性设定七个教学步骤,按照学生的学习规律,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导给学生。并在各个教学过程中采用主题教学法,打包教学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调研、讨论、理论、绘画、制作等,完成知识点的传授和设计基本技能的演练。
3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及教学内容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积累,下面将对教学过程中的七个教学步骤及涉及的知识点作详细介绍。
步骤一:观察与记录。观察与表现是基础课程中最基本的部分。要解决造型问题,首先要解决观察的问题。不管是在何种设计中,眼睛对信息的接受能力都是最基本和最核心的。课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通过对眼睛专业化的训练,令学生学会捕捉物象,养成对物象全面、快速、准确、合理的观察习惯。在视觉上要克服视觉恒常性,把握物象整体的造型规则和特征。培养学生对形体的敏锐感知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表现能力,学习一定的记录方式方法:语言、文字、绘画、摄影及综合材料等,多角度、多方位、不同层次的来表现物象。授课内容包括:理解观察的目的与意义;全局与细节、动态与静态、主观与客观的观察特点与差别;记录工具和方式带来的区别与效果以及相关记录工具的技法掌握等。
步骤二:造型与形态。在此教学步骤里主要包含了两个教学重点,一是采用结构素描方式,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几何化地框示和强调出物体的构造特征,使其获得归纳及概括性的确认,注重对事物构造原理的把握。二是引进投形概念,以三视图的形式对物象进行分解和剖析,运用透视学原理辅助理解物象的空间关系与形体的比例关系,从而帮助学生准确的提取具有概括性的整体和局部特征,运用构成的概念和图案的设计进行画面表现。其中的知识点包括了让学生理解透视原理等投形概念,树立空间概念、尺度概念;培养多角度表现形态的意识;掌握提取、概括、构成的规律等,以达到对物体不同角度的四围性完整理解和设计运用。
步骤三:光影与物体。光影与物体的教学分别从两个方面展开,各有侧重。一方面分析研究光影与形态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研究光影与色彩的关系。第一阶段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光影对人与空间的影响。光线的照射可以造成光影的现象,形成不同的明暗值变化和对比,帮助我们观察和辨识客观事物的结构特征。光线还是感知空间的重要媒介,给我们的心理和生理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通过试验令学生感知不同的光条件下被照射物体产生的光影变化。在课程中,要求学生借助数码相机,搜集光影资料,并进行分析。注意光影形成的正负形间的对比变化,研究面与面、面与体之间的构成关系。第二阶段的教学重点是研究光影与色彩的关系。通过对环境中的物体色彩属性和空间色调的整体认识,引导学生发挥艺术生的优势,注意将色彩的物理性质与人们的感官心理相结合,培养学生敏锐的视觉反应,使学生能有机地联系专业,塑造表现对象的几种色彩配置和组合形态,实现色彩写生与色彩设计的技能提高,在此基础上完成一定量的空间配色演练。
步骤四:思维与创意。课程的重点在于发挥同学们的特长――作为艺术生所具备的艺术能力和素养,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力。通过一定的课题,训练学生在对物体感受和观察的基础上,深刻理解物体的结构与形态,并准确提取其内、外部特征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通过原型启发令他们通过大胆的想象进行空间设计,以达到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将构想转化为画面语言的表达能力,达到心与手的协调统一。
步骤五:空间与材料。该课题主要研究空间的表情以及其工艺特性,着力培养学生对空间形态的感受能力,训练学生对物体组合过程中在空间中的延伸、穿插、过渡等关系的理解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体验和提高自身对空间造型的认知能力和空间形式的塑造能力。并通过模型制作的契机,不仅让学生走进市场进行材料调研,达到对材料的性质、肌理的初步了解,还要让他们走进生产制作的工作室及车间,加深他们对材料加工工艺的了解,并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学以对空间的分析、组织和塑造为主,通过制图和模型制作的方式令同学们多角度、深层次的接触空间、理解空间和塑造空间。在该阶段中包含的知识点有:对空间的限定、特性和组合方式的认识;对空间尺度和比例的把握和制图;材料运用和制作工艺,锻炼学生的调研及制作动手能力。其中穿插空间设计实例鉴赏内容,丰富学生对专业的认知。
步骤六:技法与表现。课程主要通过手绘效果图的方式,解决对特定空间的理解、把握和表现。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临摹开始,进行空间表现技法的讲解及演练。在此基础上,令学生能够结合前阶段空间塑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空间设计与表现。其中包含草图表现、投形透视、CAD制图、效果图快速表现等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将进行大量的示范和空间图片展示,既能够熏陶学生的艺术情操,还能熟练他们的表现技法,同时,这些内容又与专业紧密相连,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学生对专业信息的占有量。
步骤七:实践与技能。该阶段通过校企合作实际设计项目的导入,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设计条件和环境下,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实践。该主题教学对于设计的要求都比较规范和严格,设计内容也较为完整,是为同学以后进行更为复杂的专业设计所做的铺垫。选择适宜一年级学生完成的设计内容,如:电梯、橱窗等学生常见的尺度较易于把握的设计对象为主题开展进行。其中涉及到的知识既属于基础教学的范畴,也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锻炼同学们的设计能力,掌握设计流程,达成预期的设计目标,从而引导他们顺利进入到专业课程中去。课题特别注重学生对设计方法和设计程序的掌握,要求同学们能够把握设计要求,通过对设计主题的分析,全面的观察设计对象,理解设计理念,围绕主题思想拓展出合理的设计形式,深刻表达设计内涵。其中还包括了对基本设计规范的掌握;实地考察与调研的方法;资料查找和对信息的梳理以及具备一定的电脑运用能力,主要考察CAD和Photoshop的操作能力等。
案例一:高一学生在学习摩擦力之后不少学生在面对这样一道简单的习题:“如图(1)所示A物体叠放在B物体之上一起置于水平面上,当我们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拉B物体让AB物体一起向右匀速前进的过程中B对A的摩擦力:(A)水平向右。(B)水平向左(C)为零(D)无法确定”经过多次的评讲还是有很多的困惑。经过笔者对学生的深入了解:要他们用实验来展示其困惑的原因时不少学生会拿二个物体叠放在一起拖动下面的物体展示出B对A有摩擦力。认真分析学生的主观世界的“图式”可以得知由于学生是从静止开始拖动AB整体的,并且很难做到让AB一起匀速前进。所以不少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在思考这道习题时在其主观世界中建构的却是“加速过程”——因为他在客观世界中体验的多数是这种物理图景。因此教师在讲评这一类问题时如果没有了解学生此时的在其主观世界中所建构不是题目所描述的“图式”的就不可能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过程来解决学生对这一类问题的困惑。此时如果强行灌输结论“本题B对A没有摩擦”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把原来思维深处“加速过程B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的正确认知”也改成没有摩擦,其效果是:学生越听越困惑并且产生了潜在的错误。类似这样学生的思维形态与题设的物理过程(或状态)不一致而导致不在习题所假设的理想情况下进行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得不到正确结果的情况是很常见。特别值的强调的是这时按照学生自己所建立的物理图景(不是题设图景)其认知可能是正确,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学设计中没有认真研究学生的思维过程,掌握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不可能设计出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困惑的问题。所以好的教学设计必定是建立在对学生思维过程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也只有这样“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设计才能真正得以体现。
因此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都要深入研究学生的思维活动,因为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规律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地思考,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扮演好“导演”的角色。现以“电磁感应定律”这一节课为例进一步来阐述如何从研究学生思维活动出发进行教学设计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要从研究学生在学习这一部知识已经具备有什么样的思维状态开始,以寻求新课的引入点: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在其主观世界之中应该有这样的认知“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在这里学生的思维中只有机械的条件而没有这个条件背后产生感应电流的本质——磁通量的变化,如何引导从表象“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发现“磁通量变化”这个本质是教学的关键。因此要能让学生对原来的认知产生质疑,有了疑问才能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展开互相讨论,才能想到通过实验、假设、分析、归纳等物理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最后思维的升华——看到事物更本质的东西。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教学的引入可以从对学生原来的认知设疑开始:(1)为什么要“一部分”这个条件?不是一部分行吗?(2)为什么要“切割磁感线?”,不切割行吗?通过这样的质疑学生肯定就会产生进一步探究这一条件的思考,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就可以在适当时机提醒学生:物理通常是通过什么办法研究以上问题?这样就会很自然地引入实验进行进一步探究:(1)让整个线圈分别在匀强磁场和非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2)让闭合线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顺着磁感线运动。当学生观察到“整个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而在非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闭合线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顺着磁感线运动时不产生感应电流”之后再让他们思考为什么(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吗)。在学生感到困惑时老师再引导学生看磁场与导体没有相对运动也能产生感应电流的实验(这里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一电磁铁放入另一闭合线圈之中,对电磁铁通电、通电稳定后改变电流强度、最后再断电”。让学生观察得到:“电磁铁通、断电的瞬间和改变电流强度过程在另一闭合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而在电磁铁末通电或通过稳定电流时另一闭合线圈中不产生感应电流”。在学生观察到这些现象之后,教师应预期到:学生面对这么多的实验结果其思维困惑在于不知如何进行归纳与分析,所以这时的首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实验学会归纳:请学生把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列在一起:“闭合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如图(2)所示;“整个线圈在非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能产生感应电流”如图(4)所示;“一电磁铁放入另一闭合线圈之中,当电磁铁通、断电的瞬间(如图(7)变化到图(6)过程所示)或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磁铁中电流强度过程在另一闭合线圈中能产生感应电流(如图(6)变化到图(8)过程所示)”。再把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情况列在一起:“整个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切割磁感线不产生感应电流”如图(3)所示;“闭合线圈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顺着磁感线运动时不产生感应电流”如图(5)所示;“一电磁铁放入另一闭合线圈之中,当电磁铁电中没有通电之前或合上电键后当电路中通过稳定电流时另一闭合线圈中均不产生感应电流”如图(8)和图(9)所示。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类归纳之后要得出产生感应电流的必要条件“磁通量的变化”,在这里首先要想到的是在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切入点可能不是磁通量。所以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的想到磁通量(进一步才能想到磁通量的变化这一本质)又是学生思维的困难所在。为此可以采用的策略有二个方面:第一从本课题的引入开始思考:提醒学生我们现在学习的内容是因为人们从奥斯特发现电生磁后想到磁可能也能生电而引入,在这里可特别强调“磁”是通过什么生电的?与磁有直接联系的是哪些物理量?(在这里就可以触发学生的思维想到磁通量)第二方面是通过作图(多媒体辅助)展示上述实验的动态过程,特别注意把“磁通量变化”这个看不见的物理过程“可视化”(见下列各图):
版 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物理共同必修1
内 容:第三章、力与相互作用 第2节、弹 力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二、设计思想
本节课教学设计是一个探究式学习的课堂教学设计,整个设计以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为主线,利用多媒体、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小实验、分组探究式实验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体现新课程标准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教学新理念。
教材分析:教材由明显的形变,过渡到微小形变的演示,学生虽然了解一些形变,但不是很明了,利用演示实验、学生动手实验认识形变及分类。由形变实验给出弹力定义,但末明确弹力产生的条件。弹力的方向介绍简洁,大小利用探究实验来得到弹簧弹力与其形变量的正比关系,没有指明一般的情形。
学情分析:形变和弹力学生都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象弹力中的支持力、压力、拉力、推力等。高中的物理学习也已经有一段时间,实验探究的方法已经有些了解,教学过程相对容易。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弹力的定义及弹力产生的条件。2、知道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能在力的示意图中画出它们的方向。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知道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胡克定律。会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物体的形变,让学生体会微量放大的方法;通过在实际问题中确定弹力的存在,让学生体验假设推理法。
2、利用自己动手进行设计实验和操作实验,体会实验探究的方法,培养实验操作能力。3、知道实验数据处理常用的方法之一,图象法处理数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并了解形变,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奥秘,在体验用简单的物品和方法探究物理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2、利用分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进步。3、利用2008北京奥运会上张娟娟获得女子个人射箭冠军、郭晶晶获得3米跳板跳水冠军的视频,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示实例及练习题。
四、教学重点弹力产生的条件和弹力方向的判断,胡克定律及其应用。
五、教学难点弹力有无的判断及弹力方向的判断。
六、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搜集资源(张娟娟、郭晶晶的视频、图片),利用powerpoint2003将搜集到的资源、课堂上要展示演示实验、课堂练习制作成课件。教师准备实验用的微小形变演示器、分组实验用的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等。学生课下准备橡皮筋、自制小弹簧、直尺、海棉、纸等。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情景导入)[课件展示:用多媒体播放张娟娟射箭夺冠的视频、郭晶晶跳板跳水夺金的视频。](问题)以上两动作的完成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呢?
(结论)都离不物体的弹力作用。那么什么是弹力?它是怎样产生的,大小、方向又呢?这些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探究的总题。
[新课教学]
㈠、弹性形变和弹力
[动手实验]
1、橡皮筋被拉长。
2、直尺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3、自制小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4、海棉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5、纸张被手揉皱。
(学生观察思考什么是形变)(问题)同学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结论)物体形状改变或形状改变。(给出形定义)变形变是指物体形状或体积的改变。同学们在分析一下这些形变,有什么不同?(学生交流讨论)物体的形变有两类:一是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另一是物体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叫非弹性形变。
(问题)形变还有什么形式呢?同学们看大屏幕。(课件展示)
1、拉伸形变2、压缩形变3、弯曲形变4、扭转形变5、剪切形变
(问题)是不是任命物体都可以形变呢?例如,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和桌面发生形变了没有?
学生1:没有。学生2:可能发生了形变,但是由于形变量太小,所以肉眼观察不出来。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演示实验]用手压玻璃瓶子的外壁,观察瓶子内红色液体液面的变化(注意:先不盖橡胶塞);盖橡胶塞后,再用手压玻璃瓶子的外壁,细管中红色液体的液面上升或下降。(液面的升降可以说明瓶子发生形变。)
[课件展示]用flas模拟教材图3—17所示的桌面的形变。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发现原来不容易观察的瓶子和桌面也发生了形变。(问题)上面的实验中我们用了什么样的方法?(结论)微观放大的方法。[动手实验] 同学们,再回到咱们面前的东西上,如果用劲拉橡皮筋或自制小弹簧,会怎么样?(现象)橡皮筋在较大的力的作用下的断裂,自制小弹簧被拉直。(结论)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外力后,物体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开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问题过渡)了解了形变,那么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什么作呢?(引导学生分析)弯弓射箭、跳板跳水、拍打篮球等现象。(结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就会对跟它接触使它形变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问题)同学们仔细想想弹力的定义,有什么结果呢?
(结论)弹力产生的条件: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1.知识和技能
(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0pt">(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设计思想:
1、通过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领略物理课教学的特点和魅力。
2、本课的重点是:在“探究”和“设计”的过程上:“如何探究像与物是否等大”(实验目的)怎样比较虚像与物的大小找一个跟物体完全相等的物体(替代物)与像比较大小怎样才能同时观察到像与替身物把平面镜改为白玻璃(实验基本思想方法),从而有意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训练和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技巧性,开拓学生思路,对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方向性进行训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课引入
1、提出问题:照镜子,平面镜能成像(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二、新课教学
2、提出猜想:
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
(教师不做任何暗示,让学生充分想象)
[学生讨论、归纳]可能有下列猜想:(允许有不正确猜想)
(1)、像与物等大;
(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像与物左右相反;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如何来探究像与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呢?
[明确探究目的]
[老师给学生思考空间,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像与物是否相等呢?[设疑]
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明确探究方法]
找一个跟镜前物体完全相同的物体[替身物体]与像比较。
4、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同学们找桌子上的器材试试看,行不行。[白玻璃暂时不取出]
用两支相同的笔。
用两只相同的蜡烛。
同学们成功了吗?有什么障碍?
从平面镜的正面看见了像,想把“替身物体”放到平面镜后面的像位置上,从平面镜的背面,只看到“替身物体”,而看不见像,所以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为什么像不见了呢?[学生:思考、讨论]
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存在的。
有没有真实存在的像,你们见到过吗?
小孔成像,像是有光线投射到光屏上形成的。
投影仪投射到银幕上的像。
电影院放映机投射到银幕的像。
树林里地面上圆形的小光斑就是太阳的像。
平面镜成的像是不是有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呢?
不是的,平面镜的背面有一层漆,光线是不能透射过去的。
[小结]好!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够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们叫它实像,而平面镜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不是真实光线相交而成的像,所以叫作虚像。
怎样才能同时看见像和“替身物体”?
[学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
要同时观察到像和替身物体,必须要让物体通过镜面的反射光线和替身物射出的光线都能进入人眼。(教师在此可作适当解释“光的反射”,具体下面要学习)
好![激疑]我们看见物体(棋子)在平面镜内成的虚像是由于物体射出光线(或反射)经过镜面的反射进入人眼的。怎样才能同时看见镜后的替身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