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

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

时间:2023-03-07 15:00:43

导语:在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学生老师导师制工作

第1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实施现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0-0277-02

为了适应高等教育形式发展需要,积极探索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的新机制,淮阴师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从2010级起试行本科生导师制。所谓本科生导师制,就是在实行班级制和辅导员制的同时,聘请有经验的教师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担任本科生指导老师的制度。导师们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制订成才计划,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促使学生全面快速成长。

一、本科生导师制的模式

历史学院现有教师32名,7名管理人员,25名专职教师。2010级新生175人,实行全程导师制,每名导师负责5~6名学生。本科生导师的聘任实行双向选择,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根据2010级学生志愿在新生入学后一个月内为其指定,原则上由历史学院教师担任。待学生进入三年级后,导师人选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微调,由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落实。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选拔

为了确保本科生导师作用的发挥,历史学院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教师的专长、业务水平以及投入时间的情况安排了本科生导师,其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本科生导师首先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年终教学评价中不合格的教师不得聘任为本科生导师;原则上导师应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位或中级以上职称的历史学院现任教师。(2)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熟悉学校的教学管理、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3)本科生导师必须能够重视学生的思想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激发学生立志成才。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过程

自2010年9月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进行了下面的工作:(1)制定了本科生导师的职责,组织本科生导师和学生共同学习,以便导师明确自身的职责,学生能够有针对性地接受导师的指导,同时促进本科生导师和辅导员教师工作的沟通交流。(2)组织本科生导师学习学校的教学管理文件、培养方案及相关方面的规章制度,同时组织教师学学生学习守则,以便本科生导师能够更好地指导本科生进行专业学习、选课、学业辅导和生活辅导。(3)每学期初由本科生导师制订工作计划,并在全体教师会上宣读,学院本科生导师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期末本科生导师要进行工作汇报。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以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1)针对学生的专业成绩情况,在与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各位本科生导师分别组织进行了专业学习经验交流会、专业技能培训及竞赛活动、专业课外社会实践活动等。(2)做好学习困难、生活困难和心理困难等特殊学生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与特殊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自己的现状,确定努力的方向。(3)引导学生制定每学期的学习计划,并在期末进行自我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年的规划。(4)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指导学生开展科学研究。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施的效果

经过一年来的实践,与2007级、2008级、2009级学生相比,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2010级新生在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更高了,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对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明确的认识,具体表现如下:(1)学习方面。相较于以往,2010级新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不及格人数大幅度降低,积点分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国英语四级考试中,过关率达到了90%。(2)社会实践方面。2010级新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利用专业特长为淮阴师院其他学院进行团体心理辅导,到社区开展心理服务活动,获得好评。旅游管理学生到纪念馆、故居等进行义务讲解。历史师范班则利用周末和假期深入农村,义务为留守儿童辅导功课,获得社会良好反响。(3)积极谋划人生。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学生能够制订自己的学期计划、学年计划和人生规划,并且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计划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如一些学生主动报名参加社会工作师的资格考试,各种各样的考证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学生则利用周末和寒暑假去上海、南京等城市去上雅思、托福等辅导班,为自己在未来就业道路上增加筹码。(4)师生交流方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使得师生交流更加密切多样化。以前,学生只能利用课间短暂的时间与老师交谈,现在学生定期与导师们见面谈话,平时则电话、短信联系紧密,QQ、E-mail互动频繁,师生关系也倍加融洽。

五、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效果的思考及存在的问题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历史学院2010级学生精神面貌出现极大改观,学习成绩稳步上升,专业定位较准和心态良好,这些成果的取得得益于以下因素:(1)导师制能较好实现因材施教。实行导师制后,导师可以对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避免了班级授课制的“一拉平”弊病,从而可以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科学地培养。(2)导师制能较好促进专业学习。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不少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同时,导师言行中反映出对本专业的热爱和执著,能够感染学生、激励学生;学生也能通过参与导学活动更深入具体地了解本专业学习的重要性,从而端正学习思想,提高学习积极性;而导师对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也使不少学生学习成绩有所提高,尤其是对学习困难生帮助更大。

一年来,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1)师生比偏低。历史学院仅在2010级中实行导师制,师生比大概在1∶5~1∶6之间,以后将陆续推广到全院四个年级800多学生中,届时导师数量严重不足,师生比将达到1∶30左右,导师们将无法和学生进行充分交流,也没有时间对所带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导师制作用的发挥将有所抑制。而个别导师教学工作量大,对导师工作的投入很不充分,导师工作也流于形式。(2)学生和导师互动意识淡薄。本科生导师制是一种双向互动的过程。历史学院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更习惯于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天长日久,老师与学生难以建立双向互动关系。(3)考核指标难以量化,激励措施不足。在历史学院导师制实施方案中,有关考核办法的规定内容难以量化,而且导师对学生的指导、影响也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导师工作的考核,只能相对进行评估,有时可能有失公允,同时也存在激励措施不足问题。与承担教学与科研相比,历史学院本科生导师的报酬偏低,义务工作的成分更多一些,对于表现突出的优秀导师,学院更多时候只能是精神鼓励。

六、对策与建议

1.强化本科生导师的遴选。遴选本科生导师时,不仅要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作出规定,还可以在教师学历标准及业务素质达到同等标准下,更多的侧重于教师的政治水平、师德素养、人格魅力等方面作为选拔标准,把真正关爱学生、热爱本科生导师制工作并能够有效贯彻执行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师选出来充实到本科生导师队伍中。

2.打破传统观念,加强师生互动。勇于打破高校目前存在的师道尊严、师教生学的传统观念,老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时时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状况从学生那里汲取新的灵感和挑战;而学生不仅要听从老师的教诲,更要在实践中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时时反馈给导师,通过双方良性的互动以达到教学相长。

3.有必要利用庞大的退休教师队伍来解决导师队伍不足的难题。退休教师相对来说时间比较充裕,对教师职业具有深厚的感情,并且通常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学生沟通经验,可以对学生的学业、思想及心理等方面给予全面的关心和指导,帮助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扬长避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利用好退休教师队伍,一方面将极大地丰富指导方式,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各方面的学术气氛、思想、治学态度和方法的陶冶,从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4.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高校应该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机制,指导和监督本科生导师制的有效运行。把导师的工作和报酬、职称评聘或职务晋升结合起来,导师在受聘期间,应享受导师津贴,导师工作应按指导学生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计入教学工作量,同教学工作量一样享受校内津贴等福利制度。对于成绩突出的导师应在年度评优、在职进修、职称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学生的表现要与课外创新学分、三好测评、奖学金评定、入党、免试研究生等挂钩,充分调动导师和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顺应时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历史学院一年来的实践表明,本科生导师制还有很多工作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索。相信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化,本科生导师制在历史学院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对历史学院的本科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起到更加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凡东,卢秉利,燕霞.本科生导师工作评价指标体系及构建[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96.

[2]刘春丽,黄才国,冯伟华,等.本科生导师工作之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2):235.

[3]朱江.试析本科生导师制度及实施[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43.

第2篇

(一)导师制的提出背景和具体实施方法

目前的形式下,社会影响和网络影响对学校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随着单亲家庭、重组家庭、贫困家庭、留守子女家庭等特殊家庭的增多,家庭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复杂,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关注程度减弱,或者是家长对子女的过分溺爱,都会使学生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为了体现素质教育中把学生的发展置于核心地位的理念,突出学生的发展,我校本着“学生个个受关爱”的理念,在全校范围内实施导师制。

导师制是由学生与教师(导师)通过双向选择,在学生自选导师的基础上,每位导师有针对性地选定6名左右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通过聊天、谈心的方式和学生加以沟通,在这个过程中,导师有意识地将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理论和操作技巧运用其中,利用行为科学的可操作性的技术来矫正学生的问题行为,采取个案辅导、团体辅导等方式,并负责监督其实施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改善人际关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为了保证导师制的顺利实施,学校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1、导师要在确立受导关系的一个周内熟悉受导学生的各方面情况,包括学生品德、学业水平、身体素质情况、家庭情况和心理健康情况等方面的现状,并填写好《学生成长记录手册》中的学生基本情况栏目。2、一个周内要与受导学生进行第一次谈话,按导师工作原则与受导学生确立受导关系,并做好受导记录。3、确立受导关系后每周导师与学生至少进行一次谈话,了解学生本周的成长情况,解决受导学生存在的问题,如有必要可以做谈话记录,也可以不做记录。4、每次模块考试后,导师必须与受导学生进行谈心,总结一个模块学习以来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学业水平变化等内容填写受导记录。5、每学期在学期中与学期末,导师要写出自己的导师工作总结,反思与总结学生工作的经验与教训。

每学期进行两次学生成长导师制学生问卷调查,在调查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导师授导过程的责任心、知识认知层面、谈话设计、自己在思想、生活、心理以及学业方面的收获等各个层次进行评价;学校依据学生成长导师制记录本记录情况进行打分,结合学生自选导师情况汇总和学生对导师评价情况对教师在学生成长导师制实施过程中进行评价,结果纳入年终百分考核中。

通过实行导师制,让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对学生的管理与辅导中。针对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以正确、合乎实际的方法指导;老师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地交流,可以让学生与老师心灵距离更近,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师生关系更融洽,注重亲情化、个性化教育,把教师的关爱深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发现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寻找发展其潜能的有效方法,促进学生的人格成长。

(二)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师生之间选择的针对性不够突出,有的学生可能文科不够好,却分给了理科老师受导,有的老师可能业务能力突出身体力行但不太善于做思想工作,对以谈话形式进行的导师制就感觉不能得心应手。

2.教师对导师制的重视程度不够,为了应付检查,往往是集中找学生谈一谈话,走一下过场,或者检查的时候将《学生成长记录》匆忙地填一填,并且《学生成长记录》要求有谈话内容和学生感受,学生为了配合老师也只能根据老师记录的谈话内容编造出一些感受,这不仅没有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反而将学生牵扯到造假活动中,产生了反面的影响。

3.在导师制的实施过程中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的地位,被要求选导师,被要求分配给某一位导师,被导师找谈话,学生出现问题并不能主动找导师沟通,导师的谈话内容一般也只是围绕着学习方面,其他方面很少涉及,这样并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在评价方面,目前采用对受导学生问卷调查和依据《学生成长记录》记录情况进行打分两种方式进行,在问卷中学生一般不会给自己的导师打不合格的分数,因为导师同时也是自己的任课老师,高中生非常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对《学生成长记录》的记录内容打分,“重量不重质”,只看记录本上的记录是多少,对中间的实施过程缺乏必要的监管,对学生的受导效果也缺乏有效的评估手段。

二、对导师制的建议

1.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导师。我校为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学生每天生活在集体里,没有自己的空间,在学校难免和同学产生摩擦,有的同学可能在情绪上表现得就比较明显,需要老师对其心理进行疏导,但是大多数学生都可以通过沟通自己解决。另外高中的课业负担比较重,很多学生初上高中,由于对陌生环境的不适应,或者是学习方法不当,出现学业水平下降的情况,这是就需要相应的学科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使之迅速适应高中生活,调整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成绩。但是高中生的智力发展已接近成熟,不论是在个人生活的安排上,还是在对人生与社会的看法上,开始有了自己的见解,他们需要自己的活动空间。既然是以充分尊重学生为前提,最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需要导师给予帮助的学生可以为其提供受导服务,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成长空间。

2.不是所有的老师都适合当导师。“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老师善于和学生谈心,能在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有的老师业务出众但是不太擅长做思想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去辅导学生就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导师肩负着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学业上辅导学生,在心理上疏导学生,在生活上指导学生的重任。所以做导师需要有一定的资质,应该给导师设定一定的门槛,各方面表现突出并且具备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的人才有资格担任导师。

第3篇

这是摘自任教美术的李老师的教学日记中的一段话。很多任教音乐、美术、体育、科学、思品等学科的老师都有李老师这样的感触:教“副科”真难,做“副科老师”尴尬。

“副科”“副科老师”在官方教育语言体系里是不存在的,一般都称为“技常科”、“技常科教师”。但在民间教育语系里,家长、学生一般把音、体、美、自然、思品、社会等学科称为“副科”,这些学科的专职老师便被称为“副科老师”。这一名称的“冠名权”属于应试教育,毕业考试、升学考试要考的科目被称为“主科”,不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就被冠以“副科”,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考量“主科”与“副科”,其地位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不同的学科地位,导致“副科老师”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由于没有来自学校、社会、家庭的升学压力,“副科老师”成了中小学校园里的“悠闲一族”,但又由于总是坐在“冷板凳”上,逐渐缺少了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副科老师”又成了比较难管理的一个群体。

针对这样的现状,我校试行了“导师制”,充分挖掘“副科老师”的作用。

所谓“导师制”,就是把任教音、体、美、自然、思品等技常科的老师,根据任教年级,分别安排为学生的德育、学习、生活的导师。导师岗位分两种:一是班级导师,负责整个班级的工作,相当于班主任;二是专职导师,兼任几个班级的专职导师,如德育导师、生活导师、学习导师等,协助班主任工作。“导师”是技常科老师的另一个舞台。通过一年多的实践,我们发现,“导师制”改善了学校管理现状。

一、有利于工作量的合理搭配

过去,班主任一般由语文老师兼任,因为语文老师一般任教一个班,但碰到个别语文老师有特殊情况的,也就由数学或英语老师兼任。数学教师一般要任教两个班,工作量较大,基本上不兼任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量并不比任教一门主要学科轻,千头万绪,很繁杂,而且,还担负着全班学生的安全责任,心理压力也很大。因此,很多老师宁愿多教一个班,也不愿兼任班主任,每学期开学,班主任分工都会遇到阻力。

试行“导师制”后,把班主任岗位改为班级导师岗位,鼓励技常科老师申报班级导师岗位,通过竞聘上岗的聘为班级导师,没有竞选上的,由学校牵线搭桥,本着双方自愿的原则,聘为专职导师,协助由语文或数学老师担任班主任的班级做管理工作。

过去,技常科老师一般一、二两节课都没事做,上班可以晚会儿,来了可以玩会儿,任教语、数、外的老师看了内心很不平衡:都拿一样的工资,凭什么他们那么悠闲,我们这么劳累?技常科老师说:你们任教“主科”的老师,校长大会小会表扬,当“宝”一样供着,而我们却像“草”一样被晾着,家长、学生看到你们满脸堆笑,看到我们视若无物,凭什么你们那么“吃香”,我们就这么“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不协调。现在不一样了,技常科老师都成了“导师”,比“主科”老师都忙,早上要和学生一起到校,组织打扫卫生,检查早读,维持班级纪律,保证学生安全,德育导师、生活导师、学习导师要找学生谈心,交流思想,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语、数、外老师看着人家导师这么忙,工作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这样一来,原来是两个互相羡慕、互相妒忌的群体,成了一个互相竞争、协调合作的团体。

二、有利于“副科老师”从“后台”走上“前台”

原先,学生、家长基本上不把“副科老师”当一回事,这些老师也是课一下就走人,与学生也没有多少交流,“副科老师”成为一个没有话语权的群体。“导师制”让“副科老师”从“后台”走上“前台”,与学生、家长交流的机会多了。时间长了,由于得到了家长、学生的认可,自身价值得到了实现,“导师”们工作非常认真,有的班级导师能创造性地开展班级工作,建立了班级学生发展档案袋,从各个任课教师那里了解每个学生的状况,然后汇总,及时与家长交流,研究制定教育方案,再反馈给各科老师,如此循环往复,对学生的教育效果非常好。很多导师通过家访、书信、电话交流,走进了学生的心灵,赢得了家长的敬重,成了学生、家长的朋友。在实践过程中,有一个曾经让许多老师头疼的学生,放暑假后竟然要求到德育导师的家里过假期生活,一时传为佳话,感动了很多人。

“导师制”让原先牢骚满腹的“副科老师”都成了“忙并快乐着的人”。

三、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

“导师制”成了学校管理改革创新的突破口,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首先,放大了教师的效用。把语、数、外老师从班主任工作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科活动,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素养,激活了学校教育氛围。把技常科老师从学校教育的游离状态中唤醒,融入教育溪流中来,成为教育的骨干力量。试行“导师制”最大的收获就是让技常科老师发挥一技之长,打造了一个又一个独具特色的班级,形成了百花齐放的班级文化――体育教师带的班,明显具有运动特色,音乐老师带的班,艺术味道特别浓……遇到重大活动,各个班呈现的节目,组织的形式,让人耳目一新,以前那种“百班一面”的状况彻底被打破了。

其次,改变了管理的状况。以前大会小会经常强调老师上班纪律,主要就是针对技常科老师的迟到早退问题:上午一二节课没有课,迟到是老大难问题;下午第三节课没有课,早退是屡禁不止。试行“导师制”后,导师们主动与学生同进退,想让哪个导师迟到早退都难,开会再也不要谈这个话题了。以前经常要组织教导处查家访记录,反对动不动“校访”;现在,很多导师成了家长教育子女的参谋、师傅。教师的精神状态改变了,管理状态改变了,办学效益也提高了。

第三,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传统的语、数、外学科老师兼任班主任的做法,使班主任工作大多数保持在“维持会长”的状态。大多数班主任会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任教的一门主要学科上,至于班级管理,只要不出乱子,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就行了。其实,班主任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个性心理的培养,关系着学生的一生。由技常科老师兼任“班级导师”,他们会把主要精力放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教育上,学生的个性心理、行为习惯是导师们关注的重点,一旦发生偏差,他们会及时与学生沟通,与家长交流,帮助学生寻找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像大朋友一样拉孩子们一把,这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推行“导师制”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行为习惯确实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4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交流平台 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229-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与高校愈发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在此背景下,部分高校尝试引进和推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本科生导师制(以下简称为“导师制”)是一种起源于牛津大学的现代教育制度,主要特点是要求师生加强面对面交流与沟通,导师在学业、生活、道德和行为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心与帮助。A大学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已近三年,以学业指导作为导师制的主要定位,包括学业规划、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教授课题研究方法、毕业论文撰写等方面。那么,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三年来,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尚有待规范和改进?带着这样的问题,2016年11月,课题组在A大学5个宿舍区以随机拦截方式发放了有关导师制的调查问卷,共发放800份,有效问卷751份,有效问卷率为93.87%。课题组在整理分析问卷的基础上,给出结论归纳。

一、导师制实施的必要性

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方式上主要强调一对一或一对多的个别指导,其推行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的随时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专业教育,强化实践教学。调查结果显示(如图1),被调查者中有约82.15%的人认为导师制有实施的必要,这表明大部分学生对导师制是认可的,但也有17.85%的人认为没有必要实施导师制。另外,如图2所示,调查者对当前导师制实施持满意态度的占57.82%,持一般态度的占27.21%,不满意的占14.96%,这样的结果表明,导师制的实行取得了一些成效,得到了多数学生的认可,但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与规范。

二、导师制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对导师制了解程度不够

调查者对导师制的起源、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者中仅有13.42%的人对导师制比较了解,63.08%的人对导师制略有了解,还有23.5%的人对导师制根本不了解。学生不清楚导师制的功能,不了解导师制到底对自己会有哪些方面的帮助,这是学生导致态度不积极的根本原因。

(二)师生双向选择信息匮乏

在调查师生互选环节时,有约58%的调查者表示师生互选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对于师生互选前学生获得导师信息的主要渠道,约有33.56%的被调查者主要依据导师自我介绍,36.24%的学生主要依据辅导员老师或其他熟悉老师的介绍,19.46%的学生则主要是通过本专业高年级学生获取导师信息,另有10.74%的学生是依据学校或学院网站资料获取信息。一方面,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学生反映导师的网上信息比较少,有些导师还缺席师生见面会,这些都导致学生对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特长不了解,因此,在选择导师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拉郎配”的现象,希望获得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选择了擅长科研的导师,而立志考研的学生却又选择了擅长社会实践的导师;另一方面,在与导师访谈中,课题组了解到,导师对学生其实更加也不了解,网上仅有考生来源地、爱好等极其有限的信息。因此,师生信息的匮乏导致师生互选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师生互选的有效性大大降低,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在调查学生选择导师过程中最看重的方面时,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最看重导师的教学成果和导师性格两项,其次比较关心导师的学历、职称和科研成果等,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注重导师的年龄。这说明,学生选择导师还是比较理性的。但由于机制、平台等的限制,导师无法把自己的总体情况完整地展示给学生,导致学生的选择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由此说明,导师制网络平台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特别是有关导师和学生的信息部分。而对导师性格看重比例较高,也反映出大部分学生都希望能够找到一位情商较高、易于沟通交流的导师,而这也进一步印证了学生在主观上希望借助导师制平台获得更多有效帮助的愿望。

(三)导师与学生相互交流次数少

调查结果发现,被调查者一学期与导师交流仅1-2次的占比最高,为45.73%,其次为交流3-4次的约为17.1%,交流5次以上的仅占5.81%,而一学期没有和导师有过交流的竟高达31.40%,如图3所示。由此表明,学生与导师实际交流的次数总体上看是相对较少的,其结果必然导致导师不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指导,学生也因此而无法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得到有效帮助。

(四)学生与导师存在距离感

在交流主动性上,调查表明,师生双方都不主动的占比为45.12%,而双方都主动的仅为17.85%;在交流意愿上,被调查者认为学生应该主动找老师的约占总人数的64.43%,而认为导师应该主动找学生的仅为35.23%。但调查数据表明,老师主动找学生的占比为23.91%,学生主动找导师的则仅为13.13%。从学生交流意愿c学生实际主动与导师交流比例之间的落差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存在交流障碍。进一步调查发现,有约40%的学生不敢或不好意思找导师,与导师的距离感很强;有约28.4%的学生认为没问题需要请教,缺乏和导师进行交流的内在需求;由于导师态度不够积极而不敢进一步交流的占16%。由此可见,学生不了解导师职责、不清楚应该向导师咨询哪些方面的问题、距离感较强等,成为了制约导师制有效施行的主要因素,其次导师的态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进一步交流的意愿和行动。

三、促进导师制发展与完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学校和学院加大对导师制的宣传力度

调查分析表明,有很多的学生对导师制知之甚少,甚至还存在一点也不了解的情况,所以学校和学院应向学生大力宣传这项制度的优越性,特别是新生入学阶段,重点介绍导师制的起源、明确导师制的定位和目的、导师的职责等内容,让学生真正重视导师制,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加强导师制交流平台建设

师生互选过程中,导师制交流平台必须尽可能详细地提供所有导师的相关信息,包括导师性别和年龄等基本信息、导师的教学课程、教学效果、科研课题和科研论文,此外,还要提供对于导师指导学生的特点、风格以及对学生的要求等。而对于学生信息的介绍也要尽可能全面与真实,包括学生的高考情况、志愿填报、选课前大学课程成绩、兴趣爱好,尤其是学生的学业规划和今后的发展设计等。通过健全师生信息,从而实现真正的、针对性更强的师生互选,可以充分发挥导师个性和特长,满足学生的学业需求,使学生得到更加有效的指导。

(三)规范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质与量

调查分析表明,在导师制实行过程中,半数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师生之间定期交流,而在交流方式的选择上,约51.68%的被调查者希望与导师面对面交流,因此,学院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强制规定导师与学生定期交流的次数,并通过交流记录、交流成果等方式监督师生交流的执行情况与效果,为学生创造与导师面对面接触的机会,培养师生情感,拉近师生距离。在面对面交流的基础上,也提倡以微信、QQ等信息化的方式为辅助进行实时交流。鼓励导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帮助其制定学习计划与方案,鼓励学生在了解导师科研课题的情况下,真正参与课题研究的相关工作。

(四)强调注重学生个性特点基础上的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案。针对大一学生,应帮助其快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实现高中与大学的顺利过渡,根据学生特点帮助其制定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针对大二学生,应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专业领域以及专业课程学习方法,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社团实践活动;针对大三学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和细化职业规划,对打算毕业工作的学生,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或大学生训练项目,开展创新创业的实践活动;对打算考研的学生,指导其参加导师课题,获得学术、科研活动经验,鼓励其考研备战;针对大四学生,有针对性开展考研冲刺、就业指导和论文指导等工作。

(五)建立导师与学生的双向激励和考核机制

导师制的顺利实施,需要师生双方的密切配合。不同的导师在时间和精力上的付出存在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导师自身的科学研究和课堂教学的压力比较大,往往不愿意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本科生导师的工作中。因此,这就需要学校和学院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和考核机制,引导导师在这项工作中增加投入,可以根据师生见面数、交流记录与成果、学生评价、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竞赛时接受的导师指导情况等,给导师核算一定的工作量和课时费,提高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把学生参加导师制活动纳入学分体系和评价、评优体系,根据导师对学生的评分等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参与度。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JG2014010587)]

参考文献:

[1] 任春娇.英国导师制的经验对我国硕士导师的启示[D].东北大学,2010

[2] 毕强.论本科生导师制对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有益促进[J].经济师,2012(8)

[3] 王珍曙.湖南高校女性本科生培养途径的创新――以导师制平台为个案分析[J].济师,2015(9)

[4] 马靖.中国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变革初探[D].华东理工大学,2016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第5篇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讨论导师制实施方案、实施细则和具体的指导性意见,做好师生的组织动员。具体研究对象为纺织工程系2010级学生,共380人,现任50名教师,其中教授职称1人,副教授职称22人,双师素质教师37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35人。

根据社会需求及纺织工程专业的自身实际,不断探索与完善导师制培养机制。为了使学生导师工作有章可循,要制定《学生导师制度》,并在实施过程中逐步完善配套管理办法。制定《导师申报和选聘办法》、《导师考核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为导师制的顺利实施提供制度保障。这些管理办法主要从担任导师的条件、导师聘任与管理、导师的职责、权利、义务、监督考核以及学生管理细则等方面做好明确的规定。

一是导师的选择。导师是导师制的关键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选择合适的导师是实行导师制管理的首要环节。导师的选拔可遵循下列条件:“双师型”素质、科学的教育方法、高度的责任心。二是学生的选配。将《学生选拔和管理办法》下发到班级,同时张榜公布导师名单及承担的课题与研究方向,并将导师的基本情况予以介绍,让学生充分了解导师和各研究课题状况。采取学生自愿报名和导师面试的选拔方法,系部每个老师指导7~8名学生,根据师生双向意愿确定。充分尊重导师意见,然后再由导师征求学生所在班级班主任的意见,最后确定并公布名单。对于一时无法确定的学生由系部统一调配或暂缓实行。

研究的基本内容

课题的指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为核心目标,建立导师制度以及考核激励机制,按照职业生涯规划,采用高年级导师制,覆盖学生教育和培养全过程,探索实践学生教育和培养的管理模式。

采用高年级导师制,是学生在大学的一年级下学期以后对学生实行“科研实践型”导师制。根据学生的兴趣专长和导师的研究方向,采取“双向选择”和系部选配相结合的原则配备导师,但每名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名额最多不得超过10名最低不得低于5名;通过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导师课题研究、举办学术讲座和专业兴趣培训班等环节,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创新能力。

导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及时进行教育和引导;指导学生了解纺织专业的基本状况,发展动态以及社会需求情况,帮助学生对专业有较全面正确的认识;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指导学生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和职业生涯计划,负责对选择专业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指导,导师在指导过程中既是老师也是师傅,是完全的双师型;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有意识有计划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参与到导师与企业的合作项目中来,而且应该承担所指导学生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工作项目,规划工作项目设计,如学生技能大赛、创业项目和指导顶岗实习等;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做好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制定合理的考核体系,将导师指导学生的工作过程以及目标,量化到具体的指标中去,考核体系应坚持科学、全面及奖惩结合的原则,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如对各专业的导师培养活动进行听课检查和随访。每个学期各导师组要进行工作小结,内容为:工作态度、履职情况、指导方法和导师效果等。考核分为:系里测评、自评和学生评估三个环节。在考核方法上,对导师的考核采用导师自评和学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考核采用导师评定与学生总评相结合的办法,另外要营造学生特长训练的良好氛围,在学生中开展“基本技能达标”活动,评选“优秀学生”,可优先推荐学生就业。

高职院校现代纺织技术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基于前期积累的准备工作,在2010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学生中正式推行导师制。建立导师制工作小组,将专业导师通过网络平台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专业兴趣自愿选择导师,对人数较集中的小组予以适当调整。在受众主体方面,注意培养学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以主人翁姿态积极参与导师制实践。鉴于高职学制较短,此项工作安排在第一学期下半年完成。在推行导师制工作过程中,以纺织实训中心为项目实训平台,以具体的工作过程为任务,依托项目实训,坚持任务驱动。纺织实训工厂是实践性极强的实训场所,要求服务学生必须有扎实的专业功底、较强的专业动手操作技能,同时还应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适应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毕业工作需求,将导师按专业优势分为纺纱、织造、家纺、纺检和针服指导导师,学生根据兴趣自愿报名,编成不同小组并配备自己选中的导师,由导师分阶段对学生进行专业辅导。导师通过推荐课外书籍、专业教材、专业网站、课题研究、专业讲座和学术论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更为精深的专业知识。通过对2012级现代纺织技术专业380名同学实施导师制,学生的整体学风明显好转,学籍处理人数也有所下降,学生违纪率降低,学生文明守纪自觉性增强;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促进了教学相长,导师的导学能力和学生的职业技能都有所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和数量有了较大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各项工作蒸蒸日上。

第6篇

关键词:学分制;导师制;选课制

基金项目:泰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无位置传感器大功率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制”)(No:201430774);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No:qx102168)

【分类号】G642

一、引言

学分制起源于德国的选课制,发展、完善于欧美等高校,是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基本特征,以学分为计量单位,反映课程地位,衡量学生学业完成情况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实施,促使教学模式从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逐渐过渡,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自主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结构的机会,对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及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导师制是实施学分制的重要保证

导师制是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遴选有经验的教师,组成指导教师团队,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以组为单位,针对学生的需求,在心理、思想、生活及专业上给予教育和引导,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保证。

灵活的学分制度为大学生整个教育过程提供了自主选课、自主安排学习进程等宽松的时间、空间环境。一方面,这有利于因材施教,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学生自身专业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对本专业了解不够深入,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容易产生

盲目选课、片面追求学分等现象,造成知识

的断裂,破坏知识结构和能力机构的完整性

和系统性。因此,聘请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指导老师,加强学生的选课及成才指导,做到活而不乱,是学分制实施的重要保证。

三、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导师制存在的模式

我们针对学分制条件下的导师制实施模式,在山东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济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泰山医学院等五所院校进行了调研,并总结相关文献资料,目前我国学分制条件下的导师制存在以下几种模式:

1.全程导师制

学生自入校之日起,根据双向选择或学校分配的形式,以组为单位,为每一位学生分配固定的指导教师,一般一位导师指导十名左右的学生,一直到学生毕业。大一阶段,主要以介绍专业发展方向及培养计划为主,指导学生选课;二年级开始,有选择的吸收优秀学生进入科研团队,参加科研工作,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科研素质训练。这种导师制度,有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指导和发展。

2.班级导师制

这种制度与从前的班主任制度类似,一般以班级为单位,由一名专业老师负责对学生的专业问题进行指导。也有的学校采用导师团队的形式,由专业导师、思想导师和心理导师三人组成导师团队,指导所对应的班级。这种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师不足的问题,但是在高年级阶段,专业导师的指导任务会比较重,无法做到个性化指导和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3.英才导师制

这种导师制度是在学生入学之始,对学生进行测试,遴选优秀学生,然后逐年实施末尾淘汰、优秀进位的方式组成动态的英才班,并配备优秀师资进行指导,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这种制度虽然解决了高校师资严重短缺的现状,但是,这对于那些没有进入英才班的学生是非常不公平的。

四、学分制条件下大学生导师制模式优化

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师资力量和学生现状,在现有学分制的条件下,我们立足现实,借鉴兄弟院校经验,取长补短,完成了大学生导师制初步的构建及模式优化。

1.遴选优秀导师,建立导师团队的指导模式

以学院为单位,在思想教育、工程实践和学术研究三个方面遴选优秀指导老师组成三人制导师团队。由工程实践导师指导学生参与实际工程项目,锻炼实践能力;对于有志进入科研行列的学生,由学术研究导

师指导,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科研素质。这种方式既保证了学生与导师之间的连续性,又避免了由于逐年积累造成老师的工作量繁重的问题。

2.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互结合的指导模式

高校的扩招给更多人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也造成在校W生数量的迅速增加,师生比例的严重失调。高等教育尤其是地方普通院校的教育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而是由过去的重专业知识或科学素养向社会工作经验或实践能力转变。使学生在遵循学习规律的前提下,既能自主学习,又能达到学科专业培养的目标;精英教育是指针对个别优秀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导师的研究方向,在高年级阶段进行分流,进入我校以导师教改项目或科研项目为依托成立项目工作室,由工程实践导师或学术研究导师进行个别指导,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参与工程项目或科研课题。

3.专业社团与创新中心互为补充的指导模式

针对低年级学生对大学生活认识不足,专业知识也不足的情况,由导师引导,学生自由组合,形成3至4人为单位的读书讨论组,定期举办读书分享会,以书为切入点,答疑解惑,心理疏导,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度过大学初始阶段的迷茫期。针对高年级学生,我们以全国大学生竞赛活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专业社团或创新中心,社团或中心的老师来源于相关院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双向选择的形式加入专业社团或创新中心。

实践证明,通过我校学分制条件下导师指导模式的不断优化和顺利推行,确实提高了学生的差异化、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近几年,学生先后在各类全国大学生竞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还有大量的学生参与到老师的工程实践或科研项目中来,成为技术骨干,并在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各种专利。

参考文献:

[1]朱雪波.高校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01.

[2]彭远方,刘素华等. 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团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3,03.

[3]刘丽华,刘青. 我国高校学分制实施的制约因素及改革对策分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08.

第7篇

关键词:本科生 导师制 导师责任心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7(a)-0205-02

高校通过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融入创新教育理念,在加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力度,已经取得了显著的人才培养效果。随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在本科教育教学中的比重不断加大,人才培养主要教学环节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在研究型本科教育教学中导师制的普遍实施,对教师和导师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是学校实施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实现高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突出创新教学环节改革浪潮中,强化导师责任心教育,将成为新理念下实施导师负责制改革的切入点。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在向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发展的转型期过程中,实施了导师负责制,其具有一定的内涵和意义,也具备条件和可行性。探讨研究和实施中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设计了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内容、主要环节;建立了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激励措施,完成了《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指导书》,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加强和提高导师科研能力及科研实践水平方面;在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方面;在加强导师与学生的沟通方面;在完善导师负责制相关制度的建设方面;在导师负责制相关的激励机制和措施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1 加强指导教师责任心的教育是在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的基础

在研究型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即在本科生的大学第二年开始直到学生毕业实行导师制,对本科学生的课程学习加以指导;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保持和学生的直接交流,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相互理解;指导学生围绕毕业论文主题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负责安排学生的课程设计、实习、创新教学等实践和创新教学环节事宜,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以及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研究型大学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培养出高层次精英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难看出,导师在本科生的大学学习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研究生导师制侧重于指导学生的科研方向,而本科生导师制侧重于解决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发挥学生潜在能力的同时,要求指导教师认真地、富有责任地、在治学、为人、做事等方面树立榜样,加以引导。指导教师不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成长方向的引导和对学生学习途径及方法的指导;而且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做学习活动的主人,让学生用“主人”的姿态对待所有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独立地学习,达到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学会发展的目的。

大学的指导教师更不同于其他教师,据一份对哈佛本科生的调查报告,大学老师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远远超过老师本人的认知。在实际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成功人士在谈及大学生活时,总会提到一两个对他影响重大深远的老师。但不是每个老师都能做导师,导师既然要跟学生直面接触,没有一定的学术水平、责任感和爱心,是不能真正胜任的。做人和治学往往是相融的,出色的导师,能在学术交流的同时又不动声色地将生活哲理传达给学生,也能通过日常生活将治学精神对学生潜移默化。

指导教师的责任心教育,不是单指指导教师缺乏责任心,而是更需要教师要有更加严谨治学的积极性。我认为尤其在大学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可以把责任心理解为爱岗、敬业和在爱岗、敬业基础上的精业,就是在爱岗、敬业的同时,要不断的掌握广泛文化科学知识,不断的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新教育技术,不断的反思总结。在使自己的专业更“精”的同时,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只有这样子才能用更为适合的方式去指导自己的学生,使他们成为合格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教师是一个很特殊的职业,责任重大,尤其在研究型的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她的使命崇高,更需要精业态度、责任心。大学本科生从高中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模式大为改变,正处于向成年人过渡的途中,加之当今社会价值观、思潮的混乱,一些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不能独自解决,大学生们急需获得一些来自学养深厚的教师的真诚建议。再者,初进入大学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对教育科学缺乏认识,进校后学习盲目被动,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对今后的学习的前途深感困惑;而且,目前一个年级只有一名辅导员,平常教学以班级授课为主,“因材施教”难以落实。单靠辅导员工作不够,必须让指导教师积极参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并与课堂教学相互关照,以制度保证教师主导作用充分发挥,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2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从学生和导师自身意识抓起

导师制是一种双向的互动过程。然而现实中,由于师道尊严的传统,我们的学生更习惯洗耳恭听,老师更习惯于谆谆教诲。这种情形也造成一部分导师对学生热情不高的原因之一。如果学生只被动地听,只能逼迫老师一味地重复性灌输,从学生那里汲取不到新的灵感或挑战,天长日久,老师学生的双向厌倦疲惫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们在本科生实行导师制前,把有关在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负责制的相关学习资料,包括其内涵和意义,具备条件和可行性,以及制定了导师负责制在各个关键环节的相关制度、办法和控制措施等,下发到学生班级和各位教师,对学生和导师预先进行导师制阐释与学习,使双方都明晰导师制的宗旨、意图,清楚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意识到实施导师制不无裨益:师生之间平等、开放式的交流氛围,不仅带动良好学风的形成,对教师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们增强了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同时促使大家积极拓宽知识面,多方面提高业务素质,使学生易于提高快速反应的能力,养成逻辑思维和富于反思批判的精神,并在落实中更默契地配合、互动。比如,学生要把握好请教老师的限度,不能事无巨细地咨询导师,要尊重导师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时间;导师也要真诚耐心地对待每一个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轻学子,注意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3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赋予任务的驱动、领导的重视

本科生的导师制是一种培养本科人才、大规模因材施教的新的教育方式。总结本科生导师的职责和工作任务,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应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实行因材施教,促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在本科生的教育中需要明确导师的职责与任务,并进行不断的总结与学习,建立健全制度的同时也需要指导教师建立自己的工作手册。在事实施的过程中,不难看出有些教师并没有学习下发的资料,对于导师制的宗旨、意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也只是凭着感觉在催促下敷衍完成任务而已,更有甚者视而不见,还抱怨太麻烦多事、任务繁重,平时难得见上老师一面的现象还存在。因此,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必须在领导的高度重视之下,把全体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任务的意识性提高。

首先,领导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明确任务、细化任务;其次,领导要加强过程管理与监督检查;最后,要有一个奖惩分明的机制。另外,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中师生比尤为重要,不能一味的追求多带,出现班主任级别的导师,试想是否有能力带好。对于还带有一批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教授规定每届带本科生不超过两名,带有硕士生的规定每届本科生不超过4名,最好3名,使总体的师生比不高,每位教师最多带8人即可。

4 加强导师的责任心教育要不断的进行培训

教师的培训是一项有效培训策略,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它的特点:一是有效性强;二是受益面大;三是针对性强,通过双向选择、任务驱动、资源共享、相互学习等合作指导方式,有效促进教师个体专业发展,实现“双赢”,全面提高中青年教师综合素质,有利于构建学习型教师组织。各系成立导师培训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实施与监督考核工作。着重在于培训教师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师德建设,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帮助接受培训教师树立崇高的道德情操;培训教师构建新课程理念,转变教学方式,指导备课和撰写教案,培训教学技能,提高说课、听课、评课等教学艺术。培训教师指导科研工作的能力,如课件制作、课题申报、研究和论文的撰写等;培训教师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关心接受培训教师的工作、生活情况,并切实指导和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学习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 石英.本科生导师制―― 个性化教育[J].北方经贸,2005(2):122-123.

第8篇

关键词: 普通本科院校 本科生导师制 对策

提起导师制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如果在“导师制”前面加上一个“本科生”,很多人就不熟悉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本科生导师制不如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制一样,给社会带来了明显的效应。那是不是在普通本科院校就没必要实施导师制?还是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难题呢?普通本科院校导师制应该何去何从呢?

高等院校本科生导师制由英国牛津和剑桥首先实行,后为其他学校效仿。我国导师制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塾制。在孔子的教育实践中,就有导师制的因素,当时孔子收受门徒,实行个别指导,因材施教,其成就巨大,影响深远,为万世师表。近年来的本科生导师制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分制全面引入而开始在一批高校中尝试。实践表明在本科院校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从学生方面来说

大学和高中不论在学习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很多学生从高中跨入大学之初,感到很茫然,不知道该如何开始自己的新生活,有的一味地应付考试过关;有的沉浸于大学的自由、散漫;有的贪多求大,学习目标不切实际。他们找不到合适的学习方法,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自己的业余实践,从高中生活到大学生活的适应过渡时间有一年甚至两年之久。而导师的出现,往往能缩短这种不适应和自我摸索的时间。导师会告诉他们大学的意义、大学的目的、大学的生活方式、大学资源的利用等具体情况,使他们对大学有一个完整的、清晰的认识,从而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建立适合自己的、自主的学习和发展计划。在大二、大三选课、分专业之时,导师又告诉他们不同专业的特点、发展方向等,使他们在对自己准确定位的同时,可以选择合适的课程和专业方向。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导师还可以指导他们的科研、考研等具体问题,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在大三、大四辅导员慢慢退出他们生活的时候,导师却可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和专业知识感染他们,进而和他们加强思想交流。在大四毕业之际,导师又可以对他们进行毕业设计指导和就业指导等。

2.从教师方面来说

导师制实施是发挥教师教书育人作用,实现教学相长,优化师资的有效形式,也是整合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的切入点。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因导师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各方面进行指导,这使得导师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与学生的交往也较频繁。教师作为指导者,肯定希望自己的学生是优秀的、出众的。这就要求老师自身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在专业方面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才能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所以,面对学生的问题,老师必定会深化自身的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人格修养。这样,一方面促进教师的自我培养和再教育,教师在自觉或不自觉的情况下,自身素质得到了提高,知识体系得到了更新与充实,其实质就是教学相长和师资队伍的自我优化。另一方面,也实现了育人的目标,整合了教学科研与学生管理工作。

本科生导师制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为什么它的发展却不尽如人意呢?我们又该采取何种对策推进它的发展呢?

1.生师比过大

近几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持续扩大,在校师生比严重拉大。以河南某高校为例,在校教职工1000多人,专职教师只有900人,而学生18000人,师生比近1∶20。该校从设立导师制起,几乎动用了所有能用的教师资源,尽管如此,导师资源仍很缺乏。有的导师要同时带两个班级,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达35名左右,这就为导师与学生的交流带来了“数量”问题。另外,因为现在高校教师本身有科研要求。“又要上课,又要搞科研突击写论文,同时还要当导师,实在没精力,没时间带那么多人,只能做‘形象工程’。”一位教师曾这样说。

此种情况可适当放宽导师的选聘资格。为了保证导师制的质量,很多人建议严把导师资格关,认为教学经验丰富的,职称比较高的中、老教师才有资格当导师,我却不这么认为。本科生导师毕竟不同于研究生、博士生导师,它的主要职责是引导学生正确学习,对专业产生兴趣,并进行必要的思想辅导,这对于有研究生、博士生学历的青年教师来说,同样可以通过培训等而胜任,而且青年教师的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快,责任心较强。所以,适当地选用部分青年教师担当导师是可行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生师比过大的问题。

2.职责不明确

导师制在大学本科教育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扮演一种什么样的角色?它与研究生导师制是否一样?它和辅导员之间又是何种关系?这些在理论上并无明确定位,在实践上也缺乏明确的规范。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当一名教师被分派担任导师的时候,对于应该做什么,以及怎样去做是不甚明确的。由于职责的模糊性,当学生遇到问题时,可能去找辅导员或任课老师,而很少去找导师,或者更糟糕的情况是,这几方相互推诿,使得学生的问题没办法顺利解决,从而打击了学生对大学生活的积极性。

针对此问题,要明确本科生导师与研究生导师是不一样的,本科生导师与辅导员之间是一种搭接、互补关系。传统的研究生导师侧重于指导学生研究的方向,而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之一是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对专业产生兴趣。同时,由于辅导员对专业知识领域的陌生加上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单纯的说教有逆反心理,所以在大二、大三的时候,辅导员会渐渐淡出他们的生活,这时,导师的另一个职责就会非常明显地表现出来:通过自己的人格魅力、渊博的知识和平时与学生的沟通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辅导,及时解决他们的心理和思想问题。

3.制度不完善

本科生导师制,是一项新生事物,目前,很多学校并未对其运作模式、激励约束机制等作出详细的规定,有的有部分规章制度,但也只是个摆设,并未实际执行。这样当一轮导师工作结束后,他到底做得怎么样,取得了多大效果,也没有什么评判标准。每个导师只是各行其是,做得好或不好均无妨,无奖惩,导师工作只是奉献无报酬。缺乏激励机制,大大挫伤了老师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导师的工作质量与成效。

第9篇

关键词:儿科 本科生导师制 实践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110-02

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本科生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是评价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巩固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国际医学教育标准的制定和医疗体制的改革,对医学生的临床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加快转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的卓越儿科医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于2012年起在儿科学课程组学生中推行临床导师制,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导师,全面负责其学习期间的专业辅导与思想生活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特别是临床能力。尊重学生的个性,进行个性化培养,通过一对一、面对面、手把手的个别指导,提高质量,促进医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我院实施的导师制受到了老师和学生的热烈欢迎,使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课堂内延伸到了课堂外,使导师的指导从专业学习阶段延伸到了就业生活阶段,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社会实践、科研创新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依据一年来儿科专业学生中推行临床导师制的经验和问题,总结如下。

1 建立和完善相关机制

成立本科生导师制领导小组,由儿科临床医学院院长亲自担任组长。制定本科生导师制实施方案,对本科生导师制的指导思想、组织与实施、导师资格与聘任、导师考评和奖惩等方面做出详细规定,并明确规定担任本科生导师经历将作为医院晋升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的必备条件之一。每年对导师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工作量、工作态度、指导效果和指导能力四方面,导师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考核结果将作为晋升教学职称的重要依据。考核优秀的导师,给予重点奖励并授予“优秀导师”称号,在教学职称评审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核不合格者,视为教学评价结果不合格,请学院专家予以再培训。连续两年考核不合格,取消导师资格,两年之内不再聘任。

2 精心遴选导师

由各临床科室推选1~2名业务素质过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且热心于教育工作并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副主任医师和主治医师,经过医院教学办公室统一培训和严格测评后聘任。

3 明确导师工作职责

(1)为学生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帮助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导师每月与学生见面不少于一次,每月安排学生参加学术活动一次(学术活动包括:教学查房、科内讲座、病例讨论、各类学术会议等);每学期安排学生修读1~2本书籍或者1~2类期刊。定期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

(2)传授临床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指导实践操作,暑假、寒假等假期安排学生深入病房,让学生参加临床工作。

(3)经常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4)凡是导师认定的以下情况,经学院核实属实的,导师有权利取消学生享受学院给予的各类奖学金、助学金的权利,并终止导师制协议,情况包括:学生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屡教不改的;不听从导师要求进行学习、科研和工作的;不愿意适量参加导师科研活动的;不愿意完成导师提出的和学习有关的其它合理要求等。

4 明确学生学习职责

(1)完成导师布置的各项学习任务。

(2)每月完成学院规定的《导师联系表》。

(3)在导师的安排下,参加医院的临床工作。

(4)在不影响完成学校规定的学业情况下,参加导师安排的学术和科研活动。

(5)如果学生认为导师无法给予学业上指导或有其它正当理由的,经学院查证后属实的,可根据学生的要求更换导师。

5 定期举行技能比赛

学院定期举行病历书写、操作技能、演讲、读书报告会等竞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对获奖学生及其指导老师进行双份奖励。这样,既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又能充分调动导师的带教积极性。

6 建立多样化的沟通渠道

除了面对面的沟通方式,导师可更多地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电话、E-mail、QQ、手机短信及飞信等即时通信方式,方便信息传递。同时培育适当的非正式交流渠道,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形成默契,建立互信,拉近导师与学生的距离。

7 及时总结经验

医院教学办公室每三个月组织本科生导师开一次见面会,及时反馈、总结经验,重点讨论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及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制约导师制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矛盾,把导师制落到实处。

8 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思考

8.1 导师需要处理好临床工作和导师工作的关系

施行本科生导师制后,少数导师刚开始积极性比较高,但随着临床工作的繁忙和导师工作新鲜度的下降,还要从事科研等工作,分不出足够的时间给学生,很难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指导工作确实打了折扣。所以需要临床导师具有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的积极心态,合理制定个性化且操作性强的计划,在学期初和学期末最好面对面交流,平时保持电话或短信辅导。

8.2 处理好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专业学习的关系

多数学生选择导师的目的是“希望通过导师的引导能够全面发展”。由于学生的导师都是本院系的专业教师,使导师的指导内容很可能偏向专业知识的指导,而忽视对学生其他学科及全面发展的指导。所以,作为导师要明确指导内容,要引导学生打实基础,广泛涉猎,不能一味的围绕专业知识指导。

8.3 鼓励临床医师担任本科生导师

导师制的实施需要提供更多的教师,而参加临床教学的导师部是临床医生,导师已经有自身繁重的医疗和科研任务,担任导师工作势必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指导学生。如果导师制执行过程流于形式,就会对导师和学生双方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学院应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鼓励更多的医生积极参加导师工作,相对而言,讲师、主治医生由于不用带研究生、教学任务较轻,有更多时间和热情参与导师制的教学工作。同时对考核优秀的导师应给予支持和奖励,以提高导师的积极性。

总之,本科生导师制是目前我国高校探索育人的新模式,是一种亲情化、个性化的培养机制,是临床教学一种很好的形式。需要我们要不断实践和积极探索,建立高效、务实的本科生导师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教学相长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 温静,马林海.关于教学医院推行本科生实习导师制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22-23.

[2] 高宇,游涛,阮积晨.临床医师担任本科生导师的实践与思考[J].医院管理论坛,2011,28(7):57-58.

[3] 王奇金,王艺伟,刘随意,等.本科生导师制在教学医院的实施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8):7-8.

[4] 杨坤,廖有乔,李秀楼.如何做好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导师的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2,26(4):468-470.

[5] 孙丽君,姚定康,刘亚伟.临床医学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的初步尝试和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