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07 15:00:46
导语:在内容提纲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一、 掌握基础音乐理论知识
在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内容中,理论方面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基本乐理、视唱、基础和声、歌曲分析、歌曲伴奏等。但是在普通高校非音乐专业的大学生中,由于大部分学生以前没有系统地进行过音乐基础理论方面的学习,因此学生整体的音乐知识水平较为薄弱,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在学生进行钢琴技能学习之前,首先要解决的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例如:认识五线谱和音符、熟悉钢琴的琴键、学习各种不同的节奏型、掌握简单且又常用的音乐表情术语、标记等等。通过这些知识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读谱,准确地理解并弹奏钢琴作品。在钢琴曲目的选择方面,教师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喜好,选用中外著名的古典钢琴名曲或流行钢琴曲等,以开拓学生们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还要逐步的学习基础和声,并在老师的教导下学会歌曲分析和歌曲伴奏等综合知识。让学生学会分析歌曲的结构、调式调性、风格特点以及思想内容等,使其能够为自己喜欢的歌曲编配伴奏,让音乐不仅可以成为陶冶情操、培养正确审美观的有效途径,更能够真正的融入到他们的生活当中,贴近他们的心灵和情感世界,充分调动其参与实践学习的主动性,以培养和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二、 培养钢琴弹奏能力
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方法,使其具备一定的弹奏能力是普通高校数码钢琴集体课的主要培养目标。首先,教师要在课堂中传授钢琴弹奏的基本方法,包括:断奏、连奏、非连奏和跳奏。讲授时要注意知识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使学生从理性上认知弹奏动作的基本要领,从实践中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弹奏技术,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使其学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并且在今后的学习实践中能够融会贯通,正确的运用弹奏方法来弹奏各种类型的钢琴音乐作品。
其次,通过钢琴教学使学生学会协调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合作。例如:弹琴首先要学会肩部、手臂、手腕及手指的配合与协调。弹奏时,要注意放松肩部、手臂和手腕,但手掌和手指却要保持支撑的状态。这一知识学生可以通过对断奏的学习与训练来获得。钢琴的练习不同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要学会“一心多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器官的协调运作,来完成钢琴的练习与弹奏。也就是说,学生要学会一边用眼睛看书读谱,一边用手指在琴上弹奏,同时还要用耳朵来听辨、检查自己的弹奏是否正确或是否达到自己想要的音响效果。当学生学到一定程度时,还要学会用脚踩制音踏板或弱音踏板,以美化音响效果,描绘音乐意境,抒发音乐情感。整个学习过程是对学生身体各器官协调运用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为学生在其他领域的学习有很好的帮助。
同时,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每位同学或多或少的都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顺利完成音乐作品的重要保障。例如,有些学生弹奏时会出现老是结结巴巴或是错音的情况,虽然花了很多的时间进行练习,但是练习效果始终不理想。因此,在练习时应及时的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再分析原因并予以解决,有目的性的、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千万不能盲目的一遍一遍的“从头”弹奏,那样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很难达到练习的目标。只有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才能使练习事半功倍,马道渠成。
三、 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论文摘要:本文就当前中职教育推行“学校对接行业、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学生对接职业”办学模式,阐述了“以健康教育为本”岗位体能锻炼为核心的职业体能培养理念及拓展元素,拟定了“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的内容。
在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作为基础课程而融入各专业之中。其教育目标是贯彻健康教育、增强体质、传授知识和技能、进行品德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及职业工种的增加,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有的教育目标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集中表现在:一是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及营养结构的改变,学生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却持续下滑,中职生就业因体能不足不能适应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负荷而转岗的现象有增无减。二是学生个性发展与企业文化发展不能和谐相偕,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承载力较弱而引发系列社会矛盾令人担忧。解决好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优化提高中职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质量。还能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而增强学生体质,以促进中职生以强健的体魄直接投身岗位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定位及拓展元素
1.“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定位
在中职教育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因基础课而融入专业教学之中,出发点是对学生实施健康教育,落脚点是增强学生体质并施以品德教育,其课程作用辐射范围局限于使学生以强健的体魄适应学校的教育要求。这种始终围绕教育、学校和学生为一体的课程观模式最大的弊端是教学为教育服务,忽略了教学为职业岗位的需要服务和社会需求的视角,其实质就是一种狭隘的课程观。而改革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职业观模式则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健康教育与职业体能准备的和谐”。因而课程锻炼目标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增进健康、增强学生体能为核心,按社会及企业岗位对人才体能的具体化要求,实施岗位体能需要训练、团队团结合作需要训练、创新能力需要训练、服从服务与生存需要训练、心理适应性需要训练和体能承载劳动强度需要的训练,切实提升毕业生对未来职业工作应对的能力”。这种职业观培养模式与课程观培养模式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教学拓展了教育、职业、企业、社会间的视角。融入了社会发展及企业文化元素、职业岗位体能应对元素、健康教育深层内涵元素。使得课程培养元素呈多元化方向发展而促使课程效能最大化,使之达到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和谐相偕之目的。
2.“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需要拓展的元素
(1)企业文化元素的拓展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企业性质决定了本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当企业文化或经营理念及管理制度与劳动者认识与观念不能和谐相偕而引发系列社会矛盾自然令人担忧。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教育和企业而言,主动适应市场的需要,拓展教育、职业、企业、社会互惠视角,以利和谐发展就显非常必要。就《体育与健康》课程而言要实现培养元素多元化,按企业文化需要引入团队团结合作、创新能力、服从服务与生存、心理适应性和体能承载劳动强度需要的训练使受教育者在校学习期间对未来职业和岗位有一个认识和适应过程就显的非常重要。
(2)职业岗位体能需要元素的拓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社会己见端倪,创新及高新技术的发展为人类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及先进的科技。同时,现代化劳动环境及条件也促使了人的本能退化、适应能力降低、体质弱化等现实问题。在日本,科技部门针对果农上肢手臂因长时间高举喷雾器打农药而导致上肢及身体不适专门设计了人体手臂支撑器以此减轻果农劳动负担。这些人性化科技和举措虽解决了一些问题,但却真实反映了人体体能素质机能退化与职业岗位不相适应的现实。因此,关注人力资源体能素质不仅是职业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要优先考虑的问题,也将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3)健康教育深层内涵元素需要的拓展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推行以人为本的健康教育并引领当今各类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对贯彻实施“健康第一”的思想却出现了一些偏差,集中表现在“无病即健康”被视为健康的真谛,而忽略了健康整体观和健康体能锻炼。实践证明,现实中学生营养结构及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却持续下滑的相向现象,毕业生体能无法从容应对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事实告诫我们体育人,正确认识健康教育,拓展健康教育内涵中健康体能和整体元素是增强学生体质根本办法,也是我们课程改革必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
二、“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对接的路径可行性分析
1.“学生对接职业岗位群”可行性分析
在职业岗位群体中互相联系的分支群体所构成的职业系统中。在实施“体能锻炼与职业对接”方案中,只要我们牢牢把握健康教育和职业岗位体能锻炼两大主题,是完全符合教育规律及学生身长发育规律的。
2.产业链中“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分类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通过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产业链中学生就业较集中的各职业岗位群中工作方式的调研,我们把各职业岗位群工作方式相近职业进行归类得出四种类型职业岗位群,形成了“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的有效路径。
(1)“坐位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坐位型职业”岗位群包含电会、文秘、制图、化验、计算机、电子、仪表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长时间含胸、低头、弯腰、以坐位方式伏案工作或静坐在流水性生产线上,由于工作精确度要求高。导致心理紧张性增高。具体参与“坐位型职业”工作的身体部位是头胫部、上肢、腰背部。
(2)“直立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直立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机电、汽营、医护、烹调、工模具、营销、农林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该岗位群因长时间站立且含胸工作。导致人体协调机能、大脑思维活动负担重、压力增大。参与“直立型职业”工作身体部位是上、下肢、腰背部。
(3)“动作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动作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旅游、幼师、汽修、物管、保安、数控、家电维修、建筑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该岗位群工作方式体能动作较多且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劳动条件艰苦复杂。导致体能消耗大、运动系统,心肺功能负担过重。客观环境条件对身体不良影响多。因而参与工作身体部位是身体各部位及身体体能耐久能力。 转贴于
(4)“特殊型职业”岗位群工作特点及参与工作身体部位
“特殊型职业”岗位群包含水下、地矿、地质、森林等专业。其工作特点是劳动环境差、有一定的危险性。参与工作身体部位是身体各部位及身体力量素质和灵敏素质。
三、“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众所周知,具体的岗位工作是在人体相关机体部位协助参与下完成的。加强各具体岗位参与完成具体工作的相关身体体能素质是“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及职业岗位群须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的核心依据。
1.“坐位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敏、协调性素质练习;发展静力性素质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背力量练习;发展一般耐力练习;发展体育舞蹈、健美操、形体训练的练习。
2.“坐位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散步、慢跑,武术、医疗康复体操、健身体操、徒手及持轻器材体操等活动促使颈肩、伸展筋骨放松肌肉等,消除颈肩部疲劳;通过篮球、排球,快速推举轻杠铃、哑铃、增加肩、臂肌肉及腰背力量;通过手指卧撑、负重引体向上、增强手指、手腕、手臂力量及灵活性、准确性;通过羽毛球、乒乓球田径接力跑、游泳、保龄球、飞镖等运动,提高反应速度和准确性、增强心血管和运动器官的机能。
3.“直立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素质的练习;发展灵敏、协调素质的练习;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4.“直立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慢跑、篮、排球、游泳、跳绳等项目的锻炼,增强学生心血管和呼吸、运动器官的功能;通过器械体操,健美操、负重搬运等锻炼增强学生上肢肌肉力量;通过武术、太极拳、医疗保健操、大众健美操、体育舞蹈、立定跳远、连续蛙跳等下肢活动性练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消除疲劳;通过体育游戏或参加娱乐性体育活动及户外体育集体锻炼活动,消除肌肉紧张,促进机能恢复。
5.“动作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敏、柔韧素质的练习;发展支撑、攀爬、悬垂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腰腹力量素质练习;发展一般耐力素质练习;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6.“动作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通过负重搬运、持器械体操、负重引体向上、增强学生力量素质;通过障碍跑、负重深蹲、田径接力跑、立定跳远、发展学生速度与灵活性,提高弹跳能力及下肢和踝关节力量;参加游泳、田径长跑、自然越野跑、登山、足球等活动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耐力素质;参加娱乐性体育活动;参加武术擒拿格斗训练。
7.“特殊型职业”需发展的健康体能素质
主要有:发展灵巧素质、耐力素质的练习;发展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素质的练习;发展腿部力量素质练习;发展野外生存练习及专项素质训练;发展团队合作的练习。
8.“特殊型职业”岗位体能锻炼内容
主要有:参加游泳、田径长跑、自然越野跑、登山、足球等活动增强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耐力素质;通过障碍跑、负重深蹲、田径接力跑、立定跳远、发展学生速度与灵活性,提高弹跳能力及下肢和踝关节力量;参加武术擒拿格斗训练;进行野外生存练习及专项素质训练;通过户外体育集体锻炼活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单双杠、支撑跳跃练习,培养控制能力和判断能力。
四、结语
当代中职教育是以彰显职业能力开发及职业实际操作运用能力的教育。通过“学生对接职业”岗位体能锻炼目标的教学实践,不仅是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科学有序修正学生健康状态的需要。也是预防学生体能素质下滑和增强职业岗位体能素质的需要。更是为就业,为生存,为社会服务打下坚实基础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教育部职成司,职教所.职业学校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教学模式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哲学著作,提出了哲学的基本观点,对或是有重大的影响。进入新千年以来,随着我国改革逐步深入,我们对《提纲》也有了更深一步认识。本文基于学术界存在的主要观点,针对国内对《提纲》产生的背景、时间以及《提纲》的主要内容而存在的不同观点进行对照分析。从宏观角度总体把握《提纲》的内容和研究价值,从而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提纲》这部经典著作打下基础。
【关键词】
新世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研究综述
被恩格斯称作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哲学形成的重要标志,在哲学是乃至一般的思想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问世一个多世纪以来经久不衰,至今依然具有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国内对《提纲》专著相对较少,其研究大多属于研究著作一部分,并未像理论中的《资本论》等内容单独成册做专门论述研究,而是大多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断挖掘其内涵。目前,国内存在着两个版本,分别是马克思的原始稿和恩格斯的修订稿两个版本。国内的书籍往往包含两个版本的内容,只是排列前后顺序的不同而已,但这并未影响对《提纲》研究。国内相关学术文章则是集中在《提纲》的写作时间、具体内容、理论地位和时代意义等方面的做了深入研究。
《提纲》是写在马克思遗留下来的一本《1844――1847年笔记》里。1888年,恩格斯把它附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单行本中第一次发表出来需要指出的是《提纲》这个标题是苏共中央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根据恩格斯为其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写的《序言》加的。发表时的标题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而在马克思的原始稿中的标题是《关于费尔巴哈》。,恩格斯在1888年发表它的时候对其内容曾作了修改。
通过对两个版本内同的比照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只有第九、十一条完全相同,其他区部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修改。但普遍来看,恩格斯所作修改并不影响对马克思原稿的认识理解。比如,《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认为,恩格斯的修改稿和马克思的原始稿在思想上的基本点是一致的,虽然存在着差异,但这种差异只是个性层面、细小层面的差异。再有,李锐的《试论恩格斯对关于给而巴哈的提纲的修改》文章也认为,尽管修改后的稿本在一些细节方面显示出了马恩之间的细小差异,但就其总体思想和基本精神来讲,两个稿本是完全一致、毫无出入的。马克思在《提纲》中,建立了自己哲学思想的基础--实践唯物主义。李晓菊认为其中包括:把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革命的实践的观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主义的总和;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突出强调了哲学的实践特征。韦礼则以不同视角解读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阐释的实践观:实践是认识的本质;实践是社会的本质;实践是人的本质;实践是历史的本质。
在恩格斯发表的时候同时指出他的写作时间是1845年春天,地点是布鲁塞尔。由于恩格斯和马克思的特殊关系,后来论者对恩格斯的说法几乎没有疑义,大多数人并由此认为,《提纲》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准备性文献或者理论大纲,提纲中的11条内容集中体现了哲学的旨趣、特征和体系框架。一致认为这是新唯物主义世界观成熟的标志,《提纲》连通后来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成为哲学初步形成的标志,为后者做准备。但对于《提纲》的写作时间和写作动机以及与《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上,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观点。在聂锦芳所著的《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一书中认为,《提纲》不可能写于1845年5月中旬以前,而很可能是在1845年7月初写成的。而在姚顺良在一文中基于《提纲》和神圣家族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是联系,提出了该文本写于1845年4月到11月之间的推测(《,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时间的判定及其思想史定位》《研究》,2008年第8期)。在提纲和神圣家族以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上,聂锦芳认为,提纲与神圣家族在思想上同样有密切联系,提纲的思想只能视为马克思进一步新论证新世界观的前提,不能视之为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直接契机,也不能看作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的写作大纲。但姚顺良认为,虽然提纲前面的“四行文字“延续了神圣家族中关于革命、唯物主义、社会主义等论题,但其理论目的、哲学观点和政治立场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他与德意志意识形态都表现了马克思清理自己以前的世界观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而写下的。
关于实践观在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地位,张万兵在《实践的唯物主义――读兼论科学发展观》指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历史观的“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哲学认识世界的根基;实践是马克思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标志;实践是马克思哲学社会功能的旨归。
对于提纲中的具体内容,研究文献都呈现出很高程度上的一致解读,故不再过多叙述。
时至今日,《提纲》中的内容依然具有时代价值意义,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等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马永栋认为,《提纲》中的相关内容对于实现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进而实现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段志平.试析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点.中国商界.2008年第9期
[2]杨方.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重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有建.法制与经济. 2006年4期
[3]苏志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及其理论创新解读.南昌高专学报.2008年第3期
[4]赵杨坤.从实践角度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学说――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为文本.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 年第4 期
[5]单提平.《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缘由及时间的探析.福建论坛.2006年第7期
[6]安启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超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7]袁方.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若干新思考.理论研究理论(月刊).2006年第2期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
写作步骤
1.先拟标题;
2.写出总论点;
3.考虑全篇总的安排:从几个方面,以什么顺序来论述总论点,这是论文结构的骨架;
4.大的项目安排妥当之后,再逐个考虑每个项目的下位论点,直到段一级,写出段的论点句(即段旨);
5.依次考虑各个段的安排,把准备使用的材料按顺序编码,以便写作时使用;
6.全面检查,作必要的增删。
论文提纲格式
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一、序论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三、结论
详细提纲,是把论文的主要论点和展开部分较为详细地列出来。如果在写作之前准备了详细提纲,那么,执笔时就能更顺利。
下面仍以《关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思考》为例,介绍详细提纲的写法:
一、序论
1.提出中心论题;2,说明写作意图。
二、本论
(一)培育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前提条件
1.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产生创造了宏观环境;2.建筑产品市场的形成,对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提出了现实的要求;3.城乡体制改革的深化,为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形成提供了可靠的保证;4.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建立,是建筑行业用工特殊性的内在要求。
(二)目前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基本现状
1.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2,有市无场的隐形市场;3.易进难出的畸形市场;4,交易无序的自发市场。
(三)培育和完善建筑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1.统一思想认识,变自发交易为自觉调控;
2.加快建章立制,变无序交易为规范交易;
3.健全市场网络,变隐形交易为有形交易;
4.调整经营结构,变个别流动为队伍流动;
5.深化用工改革,变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
三、结论
1.概述当前的建筑劳动力市场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首先我们说一下什么是毕业论文提纲?
毕业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一个好的提纲,不仅能够掌握全篇论文的基本骨架,使论文的结构趋于完整统一;还能便于作者有条理地安排材料、展开论证,使总论点和分论点有机地统一起来。毕业论文提纲能够按照各部分的要求安排、组织、利用资料,决定取舍,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的作用。
那毕业论文提纲应该怎么写呢?编写毕业论文提纲有两种方法。
1.标题式写法
用简要的文字写成标题,把这部分的内容概括出来。这种写法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但只有作者自己明白。毕业论文提纲一般不能采用这种方法编写。
2.句子式写法
关键词:探究导学;“导”;“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49-01
自主学习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学生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主动地尝试、独立自主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它的本质就是引导激发学生主动独立地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经验、知识基础等方面原因,他们的学习更需要老师引导,帮助他们学会预习、学会学习。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师生之间的这条绳索——导学提纲。既能引导学生,又可避免传统缺乏独立思考地“引导”就是导学提纲。但是不光靠导学提纲的“导”,只有合理的“用”导学提纲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高效率。
1.“导”是导学提纲的基础
1.1 引“导”学习内容。余文森教授曾说:"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是基本上依靠老师的阶段。"换个说法就是学生在第一阶段已经掌握一些学习方法和一些学习的规律,但是还不能够通过自学从整体上去把握所要学习的内容,导学提纲这时候就体现了它的价值。导学提纲联结着这节课的脉络,通过导学提纲的引导,学生就会顺着这一脉络,紧扣知识的重点、难点去分析,去思考。慢慢地学生通过自读教材,就大体知道要学什么,哪些是重要的和要去解决的。渐渐地他们也就知道自己该预习一些什么,思考些什么,为今后真正的独立自主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 指“导”学习方法。在导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不仅需要自学掌握重要的知识,更需要的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的方法,这将对学生一生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导学提纲在自主学习过程初期只是起着“扶手”的作用,学生最终的目标是拜托它进行独立学习。所以在设计导学提纲的时候应更多地思考,要设计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引导学生去有效的探究。但在问题设计上我们应该把握到什么度呢·新课程的标准告诉我们无论何种学习方式它的学习过程应该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已经渗透了许多学习方法,如联系上下文、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联系时代背景、抓住人物语言、动作来体会心理等等方法,那么在自学过程中,就要求学生用上这些已学的方法去品读、理解、体会文章精髓。
1.3 诱“导”问题意识。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生学习的开始,有疑问才会有探索。我们的自主学习提倡学生在先学的同时,培养敢疑敢问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敢于挑战课本知识,通过疑点燃起他们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养成自觉地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导学提纲通常是在课前预习中学生独立完成的,它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起到了架起课前自学和课堂学习中的桥梁作用。学生通过导学提纲的引导,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疑难问题,并带着自己的问题到课堂上与大家交流,寻求解决。因此,我们如果在本课提纲最后加上:你还有什么问题·这样一来学生个体的学习目标更明确,求知也更主动了,有利于他们对新的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用”是导学提纲的关键
2.1 “用”的误区。有的老师,认为导学提纲只要记着这节课我什么时候该指出来这是书中的重点,难点告诉学生需要记住,然后应该出什么样的题让学生练习,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一、集体备课的运作办法
教师集体备课是在教研组的指导下,年级学科组组织教师开展的集体研读“三书”(大纲、教材、教参)、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其运作方式如下:
1.组织工作:集体备课实行教导主任负责制,负责对此项工作实施全面领导和管理;教研组长进行业务指导,定期轮流参加各年级同学科的集体备课活动;备课组长具体实施。
2.活动方式:采取集中研讨和分散实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集中研讨即备课组长在集体备课时间里召集本组教师分配备课内容、提出备课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讨论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信息。其中,讨论备课提纲,首先由中心发言人(超前一周安排)提供本次集体讨论的备课提纲(保证本组教师人手一份),备课提纲应包括单元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疑点、课时划分及每课时的课型、主要教学方法、全部知识点、配套资料、练习设计(含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检查与反愧教学注意事项等内容。然后组织本组教师讨论、修改、审定备课提纲。分散实施即任课教师根据审定后的备课提纲再进行创造性的备课,设计课时教案,组织上课和检测等。
3.时间安排:学校可根据各学科的特点,每学期初编排课表时交叉地确定各科集体备课时间(一般每次不少于3小时),排入课表或教研活动日程,每周开展一次。
二、集体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1.择长性。
分配教师撰写备课提纲,要根据教师的特长来确定,做到择其长,从而使这些负责编写提纲的教师的“长处”无形中变成全组教师的共同“长处”,避免个性“短处”可能给教学工作造成的损失,把全体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调整到最佳程度,形成一个优化群体。
2.超前性。
分配撰写备课提纲的任务和提供备课提纲要有一定的超前性,任课教师的提纲备课任务最好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一并分配,便于教师早作准备,收集资料,钻研“三书”,术有专攻。备课提纲的讨论一般超前一周进行,保证任课教师有一定时间依据提纲设计课时教案。
3.平行性。
集体备课是学科组教师间的教研行为,应限于在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间进行。可设立年级学科备课组长具体组织各备课组开展活动。
4.同步性。
集体备课的实质是同步教学,具体实施中教学目标、教学进度、作业训练、资料使用、检测评估等必须统一。特别是教学进度和检测评估,一旦失去了统一,就不能在集体研讨中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及时矫正教学实践。
5.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划定备课任务应考虑到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保持其内容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一般应依据教材的单元或章(节)来划分较为合适,切忌人为地将教材割裂开来。此外,必须把握好统与分的关系,统不能过死。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提纲犹如工程的蓝图、作战的计划,要力求写得符合要求。有些同学常写“1.事情的开始;2.事情的经过;3事情的结果”一类的“提纲“.这太空洞,对作文没有什么用处,不成其为“提纲”。也有同学把提纲写成文章的内容提要,这又太繁琐,也不好。还有的同学把提纲写得呆板、生硬,缺少变化,缺少特色,这样的提纲当然也不算好提纲,也会严重影响作文的质量。
应该如何写提纲才合要求呢?
一、提纲要切题。例如,有同学写《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提纲是这样写的:1.“有心”就是有明确的目的;2.“有心”就是有正确的方法;3“有心”就是有认真的态度和创造精神。认真审一下题便可知道,这一种提纲就比较切题。
二、提纲要体现体裁特点。假如要以《门》为题分别写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则其提纲,应该分别体现出不同的体裁特点。
议论文提纲:
总说“门”启迪我们要入好、把好人生的扇扇大门。
知识、生活、社会的大门,门门入好:①入好知识门,才能获得知识;②入好、生括门,才会懂得生活;③人好社会门,才可能成为社会的好成员。
家庭、国家、思想的大门,门门把牢:①把好家门防风雨盗贼;②把好国门防敌人侵犯;③把好思想门防腐蚀变质。4努力入好、把好扇扇人生的大门,让生命的航船远航。
说明文提纲:
l.门有古老的历史——与人类向时出现。
2.门有独特的构造——由门面、门框、门袖等构成。
门的种类多种多样——按质地分,有金属门、非金属门;按作用分,有多用途门和专用门;按位置的所属物分,有建筑物的门、交通工具的门、其它器具的门。
门正向轻巧、牢固、美观、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记叙文提纲:
首先,舅舅家是一扇寒伧的小门;
后来,有了一扇红漆大门;
现在,新楼前是一扇威武的大铁门。
三、提纲要简洁。写提纲要根据需要或详或略。但详不是繁琐哆嗦,略也不是空洞无物,要做到不管详略,都力求简洁、精炼。
例如有同学写《十年以后返校来》时,其提纲是:
1、宣传窗内,有声有色地放映看历届校友和在校三好生的动人事迹。
2、展览厅里,小爱迪生们的小发明干奇百怪,琳琅满目;
3、图书馆名著荟萃,座无虚席......
【关键词】激发积累步骤
英语课程标准对“写”的教学十分重视。英语教师和学生也在写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却十分缓慢,甚至难以见效。针对这一现象,在日常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提高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在英语写作方面我总结如下几点浅见。
1.仿写激发兴趣
在学生的认识活动中,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成功掌握知识。也能培养人全面细致的观察力,提高敏锐灵活的思考力,还能发展丰富的想象力。在有了兴趣之后,如果继续深入发展,就会产生喜欢和迷恋。这种喜欢和迷恋,又可以帮助克服困难,深入研究,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应该把培养学生兴趣放在重要位置,并引导学生把兴趣转化成学习动机。促进其智能发展,达到提高学习效果的目的。
2.背诵积累素材
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背诵范文是中国人学习语言的传统方法,它不但可以加强记忆、积累语言材料,而且可以定型语式句式,语套模式和行文模式,将背诵用于英语学习更是见效。因为一种语言的具体句子和语篇是无限的,而其结构模式则是有限的。掌握一个结构模式或行文模式就意味着具有生成无数语气和语篇的能力。语言模式的作用类似于数学公式,非常重要。而经典的语言模式则存在于范文之中,所以要熟读背诵。
3.加词汇
英语写作要求有一定量的词汇,没有词汇就好比巧妇无米难以下厨。写作时可能出现要写的词记不起来、要用的词拿不准、尤其是遇到同义词、更不知用哪一个好、或词性没记住,结果乱用……. 这都说明平时对单词的记忆不够牢固,理解不清。这就要求我们在记单词的时候多花点力气,要从单词的音、形、义入手,最好不要单独记忆单词,这样容易遗忘,要把它放在句子或文章中一起记忆,这样可把握单词的词义、用法、搭配等词汇特点。
4.掌握语法
英语中虽有很多句子与汉语相似或相同,但语法与汉语不尽相同,它有自己的基本句型固定搭配、固定短语等。要想写好作文,必须学好语法。英语中有五种基本句型结构,几乎所有的英语句型都是五种句型的扩大、延伸或变化,因此,应牢记这五种基本句型,并不断地练习运用。
5.以说促写
说话是作文的先导,是作文的起步。俗话说:“只有出口成章,才能下笔成文”。可以通过演讲培养口头作文能力,并引导学生把“说”和“写”联系起来,这样说说写写,写写说说,不仅提高了口语表达能力,而且通过说话过程中对口头语言的叙述,提高了书面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写作能做到中心明确,条理清楚。
6.勤于动笔
适当地进行写作练习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让学生采用写日记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也可以就不同的题材,自拟题目来写或者就某篇课文来扩写、缩写、改写等,这些都可以用来练练手笔。也可以要求学生随读、随学、随写,读有所得,学以致用。
7.写作步骤
7.1审题。在动笔之前,必须认真审题,分析命题意图。根据题目确定文章体裁,考虑文章内容,把与题目有关的材料分析,整理加以取舍。对属于同一类材料的拟出标题,作文审题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篇文章的成败。有的考生唯恐时间不够,急于成文,不认真审题,结果写出的文章不是离题太远,与原命题大相径庭,就是抓不住重点,杂乱无章,缺乏逻辑性与关联。
7.2列提纲。审明了题义,了解了命题的意图,接下来就是列提纲。提纲有两种形式,即标题式和句式。标题式提纲就是用短语和词组列出文章的层次和段落以及各层次、各段落的大致顺序。这种提纲的特点是简洁、清楚。句式提纲是用完整的句子列出的提纲,这种提纲提供了更加详尽的轮廓。列提纲时,应防止两种形式的混用,句式提纲是句子,而标题式提纲是名词词组。列提纲时要尽量使用平行结构,编号要统一。有了提纲,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才会层次分明,整体性强。
7.3起草稿。审明了题意,列出了提纲,下一步就是应该分段写作。自然段多以该段的主题句开头、中间展开说明和叙述,末句常是结论或内容的归纳。在推展主题目时,要充分利用学到的写句子、写段落的技巧,注意句与句、段与段的衔接和过渡。注意段落的完整性和连贯性。为了使文章紧凑,全文最好一气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