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好期刊网,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证券代码(211862)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07 15:00:50

导语:在守株待兔教学设计的撰写旅程中,学习并吸收他人佳作的精髓是一条宝贵的路径,好期刊汇集了九篇优秀范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发您的创作灵感,引领您探索更多的创作可能。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提出问题 思维方法

新时期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不应只是淹没在题海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他们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才是创新的基础。事实上,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相比,解决问题难度更大,也更重要,因为它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建立在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分析、综合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属性及内在联系,提出感到疑惑的观点、想法。显然,这里所说的“问题”并不仅仅局限于实际问题中和“已知”相对的“所求”,而是涵盖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与数学学习相关的认知困惑。

一、新时期小学数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习惯提出问题。一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重在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少主动提出问题。教师仍然习惯于以自己提出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实施过程的设计,这种设计多是从知识逻辑出发,将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进行分解,简化为若干个连续的问题。于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探求未知的“学问”变成迎合教师标准答案的“学答”,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很少。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慢慢封闭和僵化了,不会自己发现并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

2.学生问题价值不大。即使有学生提出问题,有价值的问题也提不出或者提不多。教师有时也感到很苦恼,课堂上注意给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留下时间,可是学生往往较难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常常是一个学生提出某个问题后,其他学生就跳不出这个学生的圈圈,提出的多是同质化的问题。

3.教师给予的关注与鼓励较少。偶尔有学生主动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教师有时觉得其问题的价值不大,很少给予特别的关注与鼓励。有时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己主动思考提出了问题,但教师可能因为这样的问题与自己的教学设计不符,或者因为自己没有想出合理的应对策略等原因,常常以教学时间不够充足为借口,或者用“以后我们再来研究”等方式敷衍搪塞。教师并没有真正意识到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价值所在,因而通常很少给予特别的关注与鼓励。

二、小学生无法自己有提出价值问题的原因

1.导致上述第一个问题的原因,是教师的教学观念仍然没有从教师本位和知识本位转变过来,没有真正意识到教学的根本是在“学”,教师的价值是在引导、促进学生的学。因而,教师应该清晰定位自己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不能越俎代庖,更不能包办代替。所以,那种忽视学生在课堂上存在的层层递进、密不透风的“问答式”教学设计思路,应该让位于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的生成式教学设计思路。教师的组织、引导并不仅仅是基于教学内容逻辑的,教学时更应基于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会自然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教学才可能真正为了学生而发生。

2.导致上述第二个问题的原因,我们郑重思考这样一个命题: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学生的好奇心会让我们误解,他们天然就会提问题。实际上,基于好奇提出的问题有时是比较肤浅的,只能局限于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和思考。而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基于知识的数学本质、逻辑联系、体现的思想观念、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思考才能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因此,那种守株待兔式的心理是要不得的。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样,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也不可能自然而然地形成,而必然有一个后天养成的过程,教师更应在这一过程中发挥重要的引导作用。这就是说,当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机会,而学生往往缺乏探索性的思考时,教师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抱怨学生不会思考,而应是反思自己如何才能有效加以“引导”。教师需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数学的规律,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确定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目标,循序渐进地加以指导和培养。

3.导致上述第三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师还没有真正确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评价观念。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出现了经过自己思考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时,教师总是忘了这是学生自主思考的成果,这是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的萌芽,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充分的鼓励。

三、指导小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思维方法

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密切相连、难以截然分开的数学活动。总体上说,发现和提出问题都需要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

1.提取组合相关信息。小学生面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具体场景总会表现出天然的好奇心。数学教学中教师也通常会创设富有情趣的现实场景,提出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或建构新的数学知识。在培养小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的起步阶段,可以有意识地渗透如何根据具体的场景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

2.意识到认知不平衡。发现和提出问题贯穿于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在数学知识发生、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巧妙设置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意识到认知的不平衡,发现并提出问题。

第2篇

关键词:实验课堂;动态生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09-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3

一、问题的提出

2012年,笔者针对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对扬州市高中120多位化学教师和近2800名学生进行了访谈与问卷调查,调研集中反映的问题之一是实验教学行为不正确(如表1:学生对教师实验教学行为评价)。

进一步分析数据显示,30%的实验课堂仍是沿袭着传统的模式——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操作,验证实验结果。即使是探究性实验,也被“知识点化”,实验的方案、结果都在教师的预设之中,一旦在学生实验中出现意外,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回到预设的轨道上去。这样简单化、模式化的实验教学,是值得我们警惕的问题。

目前大多高中化学实验课堂依然是一种过于强调规律和规则的教学形态,教师的实验课堂教学中,为教学预设了本质,并规定了路径,教学过程过于关注教学规律的实现和知识目标的达成,却忽视了教师和学生的能动性以及教学中的互动,使原本丰富的教学过程变成了简单机械的教学流程。但高中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构成要素之间并不存在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具有复杂性、生成性特征的,生成性课堂教学也应该成为化学实验教学的常态。

生成性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根据课堂中的互动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的教学形态[1]。它遵循规律但又不局限于规律,具有动态性、非预设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化学实验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大的创造空间,更应该成为“生成”的课堂。

二、关注教学事件,助推实验课堂动态生成

1. 精心预设,期待动态生成

中国有句老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强调“动态生成”并不否认“预设”。预设是教师课前对课堂教学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设想和安排,教学过程应该基于预设,避免盲目性。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预设并非一维的、固定的、封闭的、静态而主观的线性教学设计,而应是多维的、灵活的、开放的、动态而客观的板块式设计。重视“生成”的实验课,不仅不排斥预设,而且应通过自己预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等方面的深入了解进行更精心的预设,对生成进行规约,也为生成创设情境、留下空间。

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不断地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可用资源。高中化学的实验课堂,在教师的精心预设下,往往会在不经意间出现一些生成的亮点,那是学生学习中的灵感,这种智慧的火花稍纵即逝,需要教师敏感地捕捉、放大,将其转化为问题资源。教师必须学会捕捉动态生成资源,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还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课堂的预设与生成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守株待兔,而应充满期待地运作,积极促进教学资源的生成。只有教师做到全方位地进行充分的问题预设,才能做到心中有数,临阵不乱,收获美丽的预设生成。

2. 适时点拨,促进课堂动态生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课堂往往是真实的、丰富多彩的,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情况。不管教师预设问题再充分,由于学生的不同,教学环境的变化及其他诸多因素的影响,也会发生意外的情况。但是只要教师有足够的机智捕捉到意外问题的教学资源,甚至将教学中的瑕疵转化成教学的亮点,促使课堂问题动态生成。

在教学中,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氯水颜色,使学生在联系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新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构思实验,提出某种假设,做出操作上、现象上、结论上的某些预测。学生展开讨论提出假设后,师生共同总结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

一个真实的教学进程是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中必然会产生许多有价值的话题,教师必须机智地顺势进行整合概括、引导探究、及时评价,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我评价,从而得出结论或认同结论。这就要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加强研究,针对教学目标,充分考虑教师、学生及文本之间的多边对话而出现的可能情况,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并适度开放,创设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条件,为课堂生成创造更多的机会。

3.赏识评价,推动教学动态生成

学生自主生成是动态生成的主阵地,但师生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才是促进自主生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的赏识评价是维系师生间、生生间评价时相互赏识与激励的纽带,能营造温馨的氛围,能给予学生自信与信任、个性张扬与思维放飞的土壤。这种情境下,精彩的实验课堂生成资源便有可能随时显现。

教学设计中,考虑到这是学生在化学实验课堂初次接触颜色反应,对实验材料的选择还缺乏认识,我在设计中添加了一个环节:课前预习时播放“波义耳与酸碱指示剂”的动画,然后请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第二天自带一种材料探究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规律。果然,实验时,学生带来了玫瑰花、青菜叶、萝卜皮、桔子等,甚至还有红茶。这样,既能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让学生学会如何根据实验目的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的方法,达到思维与建构的统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及时捕捉到他们的创造性灵感和智慧的火花,并及时给予他们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富有启发性的点拨,这将促进学生的自主生成,使课堂呈现出生机勃勃、精彩纷呈的动态变化。

4. 拓展资源,升华课堂动态生成

根据预设进行课堂教学时经常会发生“意外”,即发生了“教学事件”(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事前没有预料到的生成性事件),如实验教学中实验效果欠佳甚至失败等。这种教学事件虽得不到传统教学规律的支持,但在教学过程中确实存在着。教师要善于不断捕捉这些“意外”,及时判断、重组,从而把握住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的切入点,成为课堂生成信息的捕获者和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一个善于发现的教师,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疑点、闪光点,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碰撞出思维、情感、认识的火花,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收获无法预约的精彩。

在“糖类”的教学过程中,有个学生恶作剧,用斐林试剂和蔗糖溶液混合后水浴加热,生成了黑色沉淀,得意洋洋地向同学宣布:斐林试剂可与蔗糖呈黑色反应,所以也能用来鉴定蔗糖。我没有去批评这个学生,而是表扬了他的创新精神,然后请他再仔细完善一下自己的实验,争取写成小论文。当教师给予高要求的时候,这位学生开始静下心来仔细思索自己实验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其他同学的热情也被调动起来,很快就提出了质疑:黑色物质究竟是什么?真是斐林试剂与蔗糖反应生成的吗?反应的原理是什么?……此时,我又鼓励学生把质疑及时转化成实验,以获得证据支撑。学生用蔗糖、斐林试剂分别直接水浴加热,结果蔗糖溶液中也生成黑色物质,否定了“斐林试剂可与蔗糖呈黑色反应”的结论,并通过课后请教化学老师弄明白这是蔗糖的碳化现象。

教学中的意外事件,有的也许有破坏性,但大多数只要处理得当就有教育性。教育的任务不是避免偶然事件,而是充分发挥它的教育教学价值。在生成性实验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地留意学生的变化与反应,捕捉偶发的教育契机与智慧火花,并对学生的反应作出积极的回应,这样才能使实验课摆脱单纯巩固验证知识点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科学实验的方法,严密自己的逻辑思维,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而言之,生成的实验教学,需要预设,也需要关注偶发事件;需要规则,适当的时候又敢于放弃规则。其要旨在于通过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创造性让学生获得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它具有多元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等特征[2],从而推动实验教学由预成性思维统领着的“规律”课堂向生成性思维主导的“动态”课堂转变。

参考文献

第3篇

一、教师是创新教育的基础

创新教育是以继承为基础、以发展为目的、以培养创新性人才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因此,放弃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一味求新立异,显然是对创新教育的误读和歪曲。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是师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与学的双向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如何,创新理念体现如何,关键在于课前对教学内容是否进行了精心准备。笔者认为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准备应结合以下几方面。

1.以学定教。依据学生的身心特征、内在需要和学生基础水平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教学。“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一要具有创新教育的课程理念;二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及时洞察学生的学习动向,找到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和理想切入点;三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具有把学生的表现与创新教育理念进行快速结合的教学机智。因此,教师不能凭空想象设计教案,应注重了解学情,敏捷捕捉教学信息,灵活开发课堂,打造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

2.课堂重建。齐健教授认为:课堂应当是一个“生活场”,而生活是离不开活动的,活动的主角应该是学生,因此,我们在课堂里,必须改变过去那种沉闷、呆滞的局面,要让学生这个主体真正“动”起来。――当然,这个“动”,主要是指学生内心世界的“动”、思维的“动”和情感的“动”。换言之,就是要努力打造一个“生活化课堂”,一个“活动化课堂”。课堂教学取材于实际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从而认清自身与知识的价值,获得学习动力。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生活,赋予课堂教学以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3.多维互动。教师要提供多因素、多形式、全方位的活动,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小组互动及学生与教学中介(教材、教法、媒体等)的互动,调动起每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建构新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一要善于创设学生质疑的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提供观察和实践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实践探究欲望;二要为学生开拓自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交流中,相互合作,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三要积极尝试“先学后教”的教学程序,把学生的学作为教学的首要环节,教学重心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能力及提高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4.动态生成。动态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开发和适时利用课程资源的过程。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它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因此我们应当从关注生命的高度出发,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教学。由于教师和每个学生的解读方式不同,获得的体验和感悟也不同。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和有效开发课程资源,预设才能富有成效。同时,也只有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并能机智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二、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导师”的作用,学生是创新教育的主体。主体性特征若能被学生充分体现出来,那么学生就会在原来基础上,于知识、能力、品德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与发展。但是,这些潜在的主体性特征必须处于教师的精心诱导下才能得以深刻挖掘。为此,我们认为开展主体性教学,需要在指导思想上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主体”不能成为一句毫无分量的口头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否真正把学生当做主体,以及是否承认他们所处的特殊地位,是问题的关键。教师对此若真心实意地持肯定态度,就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反之,则不然。例如,当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解决观点不同于教师时,教师不可强行阻断学生的思维之路,而应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实质是落实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依赖教师的教,教师只能起到旁敲侧引的作用,“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正是这个意思。因此,学生不可采取“守株待兔”式的消极措施,充分发挥主体性,主动努力地追求进步和发展,不断向“完全之人物”迈进。

第4篇

黑河市第六小学崔红英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 很多孩子在读书过程中很马虎,容易漏读或者错读。 孩子们爱唱读,很多孩子读书爱唱读,听的人很难受。唱读通常是孩子们没有掌握好语调。掌握不好语速 ,这就是最重提到的,朗读和语调语速息息相关。有的孩子语速过快,你还没听清上一句他就已经读到下一句了。这往往会造成吐词不清等弊端。

二、课题研究意义:

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朗读是沟通读者与文本互动的桥梁,是读者和作者思想情感交流的纽带,但在日常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往往成为课堂的匆匆过客,学生的朗读准确率低、流利程度差、缺乏感情等情况普遍存在。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要充分重视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语言所蕴含丰富的情感,并与自己的情感相通,加深理解与体验。”“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朗读的是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小学语文饱含着作者强烈的情感,或直抒,或含蓄,或激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朗读教学的策略,引导学生领会文本的内涵,感受文章的韵味,体会文中的情感,加强语言的敏锐性。同时,朗读对于锻炼学生口才,促进学生记忆,丰富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增强对语言艺术的欣赏能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四、课题主要研究的内容

1.小学低年级学生朗读现状调查研究

2.小学低年级学生情感朗读指导有效策略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

1、比较法:对小学朗读教学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进行收集、整理、比较和归纳,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筛选有效经验,运用于本课题研究。

2、调查法:在学生、家长中开展关于朗读兴趣、朗读习惯、朗读方法的调查问卷,分析朗读教学的现状以及学生的学情、心理品质和学习习惯,为针对性地开展朗读教学策略研究打好基础。

3、经验总结法:根据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情感朗读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以便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4、文献法:通过查找各种文献资料帮助课题的实施。

六、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19年5月——2019年6月,进行可行性论证,申请立项。

2、实施阶段:2019年7月——2020年7月。

实施课题研究方案,落实课题研究班级。开展调查问卷,积累原始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索小学朗读教学策略。

做好课题的结题报告的各项准备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2020年6月——2020年7月。整理材料,撰写实验报告,申请结题验收。

七、课题研究的成果

1.各种各样的朗读活动的开展,营造了温馨的朗读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变得愿意读,乐意读了,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而课堂教学作为朗读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应当少一些批评,多一些表扬,把“相信人人能成功”传达给每个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朗读氛围,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朗读训练中,积极地观察、思考、想象,让学生想读,采用多种训练形式,让学生参与朗读,指导学生以教材为评凭借,充分利用课文内容,创造性地练读,让学生乐读。

2.经过一年的课题研究,进步了我对朗读教学重要性的熟悉,加强了朗读练习,激发了学生朗读的爱好,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进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过去,我班每学期生均阅览图书不超过六册,而现在每学期生均请阅览图书超过了15册,由此可见,学生对阅读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也逐步养成,如边读边做读书笔记,朗读教学的有效开展,也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学校加强朗读训练,学生语言的积累多了,“日积月累,熟能生悟,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经验……这样就为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今,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了,会说了,能说了,多名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阅读竞赛、作文竞赛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应该说,学生的语文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

3.通过课题研究,我提高了自身的朗读水平和朗读教学水平。

本课题的研究促进了我的成长,深化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阅读课《守株待兔》获得市级一等奖,《你会洗手吗》教学设计获市级一等奖,获得全国朗读大赛的二等奖。

八、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反思

1.学生的朗读成效积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坚持不懈的过程。

第5篇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参加南岸区小学语文阅读赛课,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一课。磨课团队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反复试讲与研讨,使这节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团队磨课究竟“磨”出了什么?在磨课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教师的回答是:磨心、磨力、磨成长。

角色:执教者――罗琴

关键词:内外兼修 淬炼意志

核心成长:我顿悟出想要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应充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建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入对话的桥梁,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中成就精彩的课堂。

练外功。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的确,磨课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对执教者而言,不断修改、、重建以及密集地试讲,都是一种煎熬和折磨。尤其是每一次试讲完后,磨课团队进行研讨时,在众人的争议与辩驳中,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课堂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语言不够凝练、评价没有导向性、生成不能把握、板书缺乏规范……记得某次,记录员黄老师将我的课堂语言悉数记录下来后,指出我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中居然有6次都是在简单地重复,带“哈”的口头禅竟然高达15次。这是我以前从未察觉的问题。在惊慌错愕中,唯有不断反观、改进,以字斟句酌写教学实录的方式凝练课堂语言,以清晰简洁的文字规范板书,以多达十几种的课堂预设使评价更有导向性、课堂生成更加精彩。

修内功。在研读《扁鹊治病》这一文本时,我发现全文以蔡桓公的病情变化为线索,而寓意恰巧隐藏在步步加重的病情中。于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在第一次备课时确立了“抓住情节变化悟出寓意”这一教学目标。试讲中,我发现教师教与不教这种阅读策略,学生都能大致知晓寓意,这一目标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这时,磨课团队的老师提醒我是不是应该再次研读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针对课标中对中段学生提出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目标,再次反复研读文本后,我发现课文的第5自然段是体会寓意的关键段,又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抓住关键段揭示寓意”,并找来课外的寓言故事《黔驴技穷》进行迁移运用。但由于《黔驴技穷》中的关键段落并非如《扁鹊治病》一文这样清晰、明显,学生悟出的寓意总是偏离课前的预设。在一次次失败中,我和磨课团队不断修改、调整教学目标,从“链接生活体会寓意”再到“群文阅读理解寓意”,直至离正式比赛只剩一周的时候,当我重新冷静地审视、反观前面十几次的试讲,不禁在心底叩问自己:为什么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只能流于浅表?先前设立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吗?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学生对寓意之所以理解不深刻是因为所有的阅读和思考都停留在文本本身,缺乏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教师必须通过纵深地链接,填补学生知识和思维上的空白。

再次了解古代寓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后,我最终确立了“在本文背景知识的链接中亲近中国寓言文化,深入理解文本,使寓意的理解更加深入多元”这一教学目标。通过链接作者韩非的资料以及写这则寓言的历史背景后,学生的思维才跳出了文本,从“治国”想到了“治班”。在迁移运用重读韩非的《守株待兔》时,想到了自己、班级、社会、国家,整节课才有了学生思维提升后迸发的火花。至此,我才顿悟出想要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应充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建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入对话的桥梁,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中成就精彩的课堂。

角色:出谋划策者――王江丽

关键词:文体本质 学习之理

核心成长:回顾整个磨课过程,虽然我不是执教者,但也同样“磨”出了我对学科本质的把握,磨出了我追问学理的习惯,也磨出了我更加专业的成长。

磨出“质”。“质”是指课的本质,我们研究寓言《扁鹊治病》的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以及韩非寓言的本质特点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

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知晓寓意,拓展阅读”这一策略,在几次试讲中效果都不好。因此,作为骨干教师的我开始去追问困境出现的原因,并希望能提出新的策略。通过观察我发现“抓住关键段知晓寓意”的方法其实不具普遍性。很多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就没有这样明显的句段,所以它也就不能上升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策略;而后来的又一策略,“找到故事中的蠢人和智者”也没有重要的学习意义,显得多余。那寓言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呢?我开始阅读哲学、文学专著,从中寻求答案。读严文井对寓言的解读,我体会到寓言的本质特点。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我又认识到原来韩非寓言是从治理国家的高度来写的。在小小的寓言故事中,韩非是在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就是在讲管理中要防微杜渐的道理。读钱钟书散文《读伊索寓言》,我又了解到可以多角度解读寓意。于是,我建议改变教学策略,引领孩子们由此及彼、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去思考寓意。

这一改,课堂活跃了,孩子的认识和体会从单一走向了丰富,从丰富又走向了深刻和准确。由此我也领悟到,这些教学策略的优化其实还是要建立在对寓言本质的正确把握上,建立在教师语文本体知识的丰富和完善上。

磨出“理”。“理”是指学生的“学习之理”,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磨课促进了我们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把握。

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表格的填写,归纳出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起初,罗老师让每一个小组先分别讨论完成表格,然后再由一个小组交流汇报。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很热烈,整个过程用时十分钟。但来自北京海淀区的语文教研员牛玉玺老师在看课后却质疑:“这一环节耗时这么长,值得吗?”是呀,这一热闹的学习活动有与之相符的重要意义吗?带着这一疑问,我翻阅了相关教育理论,发现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只属于低级思维的范畴,很容易完成。在这些表面的热闹,大量的用时背后缺乏学生应有的思维成长。所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最终课堂做出了相应调整,由两位学生示范完成表格填写。这样既达到了提取信息的效果,也节省了时间。

角色:记录者――黄昊

关键词:专业特色 未来设计

核心成长:感谢能与一群有着鲜明专业特色的老师亲历整个过程。

第6篇

[关键词] 合水党校 创新培训理念 培训模式 培训力度

[中图分类号] D41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232-01

近年来,合水县委党校以十七大提出的大规模培训党员干部的要求,不断转变和创新培训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基层,认真贯彻党校工作条例和我县人才发展规划,把培训的触角向基层党员干部和企业延伸,把优质资源向基层倾斜,逐步尝试了基层培训的新模式,基层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更新培训理念

近年来,我县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广大党员谋发展的劲头和对知识的需求也越发强烈。由于党校教师少,精力有限,常规的做法是把精力全部放在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身上,对基层的培训是守株待兔的工作机制,培训处于被动状态。按照大规模培训的要求,集中培训轮训的干部大部分是领导干部,时常把普通干部扔在党校的门外,为此党校校委会班子在走访调查的基础上,认识到党校在党员干部培训和宣传党的理论加强党员干部修养上具有特殊的地位,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校担负着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增强动力,提供保障的重要使命。在县委组织部的积极支持和指导下,从2009年开始,我们把对优质资源向基层延伸的工作摆上工作日程,主动与基层干部党员靠拢,做到观念转变,送课“入户”。

1.加强管理

过去,我们没有专门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和领导,工作的随意性较强,现在我们配备了专职搞宣传的教师具体负责此项工作,并指定一名副校长亲自主抓,做到有计划、有组织保障。

2.制定方案

每年根据我县的中心工作和培训对象实行总体教学统筹计划,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采取灵活变动的教学设计,做到集中和灵活性相统一。

3.确保经费投入

党校的经费比较紧张,而下基层讲课需要一定的成本,为了保障教师不受资金的困扰,党校承担一部分,所到乡镇由乡上承担部分,两年来,共自筹资金3万余元用于基层教学。

二、创新培训模式,增强培训效果

1.创新培训模式

党校在培训上力求“三贴近”,贴近形势、贴近所需、贴近大众,设置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农村建设、党史等多个板块撰写专题,近两年来我们为基层送课达60多次,接受培训的达3000多人,创近几年新高。先后有信用社、司法局、交通、乡镇等近12个单位与党校联合开办各种形式的培训。党校的作用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2.建立奖励机制,实现优秀骨干教师向基层下摆

合水党校共有10名任课教师,其中有的还兼职其他工作,着实精力有限,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经校委会研究制定了奖励机制,主要是三挂钩,即下基层次数及服务好坏与提职挂钩,与年末奖金挂钩、与晋职称挂钩。去年有一名教师因工作出色被提拔副科级。有两名年轻教师晋升为高职,享受相应的待遇。极大的提高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

3.搭建网上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合水县政府在我校投资修建多媒体教室,并利用远程教育网进行甘肃省福民兴陇干部培训,每月一次,把实用性、针对性较强的专题录制下来提供给基层单位,增强服务的功能。我们还充分发挥优质资源优势,把其充实到我们教学资源库,定期参加相关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效果

1.开展“大提高、大培训”活动,积极送课下基层

各企业事业单位、村、镇由于受培训场所、师资力量等硬软条件的限制,培训党员干部有一定困难。党校主动与乡镇联系,举办乡镇级党员干部培训班。。根据需要认真抓好培训内容、教学形式、教师安排、班主任选配、班级管理和业余生活等多个环节,为各企业、事业单位、镇、村培训了一大批优秀的适用人才。2012年1月份以来,在全县18个各级直属单位、6个镇、12个行政村举办了37期培训班,培训干部3000人次;培训企业高中层干部600人次;积极为基层牵线搭桥,邀请师大专家教授到合水党校5人次培训干部800人次;年轻专、兼职教师自发组成志愿服务小分队,义务送课到基层。目前,志愿者小分队成员已增至8人,一些老教师也涌跃参其中,有效地保证了小分队的教学质量。

2.以能力培训为核心,实施精品工程

从干部培训的需求转变入手,培训侧重以提高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建立和谐社会、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的能力为主。重点实施了“精品课程”和“名师工程”,打造出了一支过得硬的教师队伍,推出了一系列叫得响的精品专题:《突发性群体危机》、《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公务员职业精神与道德修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辅导》等精品专题。这些课程的推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检验和证明了党校的培训质量和服务水平。

一是改变过去单纯的教学方式,努力扩展教学内容和形式,强调更有针对性地对干部实施专业训练。例如:根据学员特点大力推行以学员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让学员主动参与,从问题入手,深入分析研究工作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通过案例教学、模拟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的运用,侧重对学员进行能力培养,提升培训的实效性。

二是每期培训后,都要开展学员讨论座谈,并邀请相关单位人员参加讨论,让学员的学习成果在更大范围、更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交流转化并接受检验。

三是坚持及时接受反馈信息,开通了网上学员论坛,制定了完善的专题更新机制,使教学内容及时跟上时代节拍,更加贴近社会发展要求,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需求。